TWI708882B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Google Patents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8882B TWI708882B TW108147018A TW108147018A TWI708882B TW I708882 B TWI708882 B TW I708882B TW 108147018 A TW108147018 A TW 108147018A TW 108147018 A TW108147018 A TW 108147018A TW I708882 B TWI708882 B TW I70888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reinforcement
- cracking
- window
- crack preven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6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Corner Units Of Frames 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主要使數間隔設置之防裂元件以固定桿穿設固接,又使一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分別與該固定桿二端相接,且於該二加固片各成型有一崁縫加固部,並使該崁縫加固部與門、窗框角落處之崁縫相結合,藉此,利用本發明之加固單元設置即可增加與門、窗框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及崁縫的握裹面積及結合穩固性,以提高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及崁縫的抗裂強度,而達到有效保護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崁縫與粉刷層等在地震發生時,該牆壁結構體、崁縫及其表面粉刷層不致發生微龜裂效果。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尤指一種可將傳遞至門、窗框角落之地震應力完全分散吸收,以有效防止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崁縫及其表面粉刷層等發生微龜裂現象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
按,為了保持室內的通風及光線照明,現有建築物的牆壁都會安裝有窗戶,當建築物因熱脹冷縮或受地震搖晃震動時,係易於牆壁的窗框角落處發生龜裂,導致雨水由裂縫滲入室內。故本案發明人係研發有台灣公告號第I650468號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請一併參閱第十圖所示,該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係一體成型有一第一片部(81)與一垂直連接第一片部(81)之第二片部(82),該第一片部(81)與第二片部(82)開設有複數個孔洞(83),並於該第一片部(81)及第二片部(82)之孔洞(83)中穿設有定位桿(84),藉此,係將該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安裝於模板窗框(A)其角落處,再以定位桿(84)釘設固定於模板上,繼沿著模板窗框(A)周圍設置鋼筋,而後進行混凝土灌漿,以將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包覆於牆壁內,於此,當建築物受震動搖晃等,而於模板窗框(A)角落處產生應力作用時,該應力係可由該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吸收,以達到避免模板窗框(A)角落的牆體龜裂效果。
然,請一併參閱第十一圖所示,該台灣公告號第I650468號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安裝於模板窗框(A),再沿著模板窗框(A)周圍設置鋼筋(B)時,施工人員係須藉由梯架攀爬到高處,以將鋼筋(B)由上往下穿過該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8)其第一片部(81)端部所設兩定位桿(84)間形成的間隙,而此施工過程極為耗時費工,以致降低現場施工效率。於是,本案發明人係進一步研發台灣案號第108126855號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為本案發明人研發之第五代產品,請一併參閱第十二圖所示,該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9)係主要於其防裂元件(91)之第一片部(911)與第二片部(912)的缺口(913)旁側處穿設固接有二相鄰固定桿(92),並使該數固定桿(92)共同界定形成之作業區間設有定位孔(914),以於定位孔(914)穿設定位桿(93)後,將防裂元件(91)釘設安裝於模板用門框或模板用窗框(A)框角處,當沿著模板用門、窗框(A)設置鋼筋(B)時,即可將鋼筋(B)直接置入該防裂元件(91)其第一片部(911)及第二片部(912)外側邊與相鄰之固定桿(92)間形成的鋼筋抵放區間(94),並將鋼筋(B)抵靠於該鋼筋抵放區間(94)之固定桿(92)處,達到快速完成鋼筋(B)安裝,以提高現場施工效率之效益。
而當灌漿混凝土凝固形成牆壁結構體(C)後,即可將該模板用門、窗框(A)拆除,以於該牆壁結構體(C)成型一預留之門、窗口,以供正式用門框或正式用窗框(D)之裝設,當該門、窗框(D)組裝後,該門、窗框(D)與牆壁結構體(C)預留之門、窗口間係會產生空隙,而須使用水泥砂漿填補該空隙,以於該空隙填補後形成崁縫(E)。然,該台灣公告號第I650468號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及台灣案號第108126855號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主要包覆於牆壁結構體(C)內,藉其設置雖可將傳遞至門、窗框(D)角落處地震應力吸收,以防止門、窗框(D)角落處的牆壁結構體(C)發生大幅龜裂,但仍無法將傳遞至該門、窗框(D)角落處之地震應力完全分散吸收,以致造成門、窗框(D)角落處牆壁結構體(C)及其表面粉刷層仍會有微龜裂現象。另由於該台灣公告號第I650468號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及台灣案號第108126855號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於設計上並未針對崁縫(E)處進行補強,故當地震應力傳遞至崁縫(E)時,該崁縫(E)及其表面粉刷層等即容易發生龜裂情況〔如第十三圖所示〕。
緣是,本發明人有鑑於其先前研發之該台灣公告號第I650468號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及台灣案號第108126855號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於實施使用上仍有上述缺失,乃本著精益求精,使產品更加完善的理念,藉其多年於相關領域的製造及設計經驗和知識的輔佐,並經多方巧思,研創出本發明。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主要目的係為了提供一種可將傳遞至門、窗框角落之地震應力完全分散吸收,以有效防止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崁縫及其表面粉刷層等發生微龜裂現象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實施目的,本發明人乃研擬如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包含:
數防裂元件,乃使該數防裂元件相互對應,並呈間隔設置,該防裂元件係包含一縱向設立之第一片部與一橫向設立之第二片部,且使該第一片部與第二片部垂直連接為一體,並於該第一片部與第二片部一側共同形成有一缺口,又使該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各於其端部邊緣位於該缺口旁側處設有二相鄰之第一固定孔;
數固定桿,係包含有數第一固定桿及數第二固定桿,乃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相對應之二第一固定孔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一固定桿,又使該第一片部定義有縱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之二縱向邊線,另使該第二片部定義有橫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之二橫向邊線,且使該二縱向邊線及二橫向邊線與該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之端部邊緣共同圍設形成一作業區間,而於該作業區間係設有數第二固定孔及至少一定位孔,又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相對應之數第二固定孔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二固定桿,且使該第二固定桿二端分別凸伸出該間隔設置之數防裂元件其第一片及最末片之防裂元件的外側處;
至少一定位桿,乃使該至少一定位桿活動穿設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相對應之定位孔中;
一加固單元,係使該加固單元包含二加固片,並使該二加固片分別位設於該第二固定桿二端處,又於該二加固片各成型有一崁縫加固部,且使該二加固片之崁縫加固部相對凸伸出該防裂元件之缺口外。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之崁縫加固部上係各成型有一凹口。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係進一步包含一吸震構件,乃於該吸震構件上設有數多透孔,又使該吸震構件位於該二加固片間,另使該吸震構件橫跨設置於該數防裂元件之缺口處。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吸震構件係形成與該數防裂元件其缺口相對應形狀,並使該吸震構件與該數防裂元件其缺口處相固接。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係相對位於該防裂元件其作業區間界定的範圍處,另該二加固片其崁縫加固部則相對位於該作業區間界定範圍外。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之吸震構件係為一鋼片或為一鋼網。
如上所述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上係各設有數多通孔。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防裂元件上係設有數多鏤空孔。
藉此,本發明利用該加固單元設置,即可增加與門、窗框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及崁縫的握裹面積及結合穩固性,以提高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及崁縫的抗裂強度,以達到有效保護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及崁縫於地震發生時,該牆壁結構體、崁縫及其表面粉刷層不致發生微龜裂效果。
而為令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其所能達成之效果,能夠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詳細說明如下,請一併參閱揭露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三圖所示,為本發明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本案發明人研發之第八代產品,主要包含:
數防裂元件(1),乃使該數防裂元件(1)相互對應,並呈前、後間隔排列設置,而形成有位於最前方之第一片防裂元件(1)及位於最後方之最末片防裂元件(1),該防裂元件(1)係包含有一縱向設立之第一片部(11)與一橫向設立之第二片部(12),且使該第一片部(11)與第二片部(12)垂直連接為一體而呈L型,並於該第一片部(11)與第二片部(12)一側共同形成有一呈直角缺口(13),又使該第一片部(11)及第二片部(12)於其端部邊緣(111)、(121)位於該缺口(13)旁側處各設有沿其端部邊緣(111)、(121)長度向而設之二相鄰第一固定孔(14),另於該防裂元件(1)上設有數多鏤空孔(15);
數固定桿(2),係包含有數第一固定桿(21)及數第二固定桿(22),乃於該數防裂元件(1)其第一片部(11)及第二片部(12)相對應之二第一固定孔(14)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一固定桿(21),又使該第一片部(11)定義有縱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21)之二假想的縱向邊線(161),另使該第二片部(12)定義有橫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21)之二假想的橫向邊線(162),且使該二縱向邊線(161)及二橫向邊線(162)與該第一片部(11)及第二片部(12)之端部邊緣(111)、(121)共同圍設形成一作業區間(17),而於該作業區間(17)係設有數第二固定孔(18)及至少一定位孔(19),又於該數防裂元件(1)其相對應之數第二固定孔(18)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二固定桿(22),且使該第一固定桿(21)及第二固定桿(22)二端分別凸伸出該第一片及最末片之防裂元件(1)的外側處;
至少一定位桿(3),乃使該至少一定位桿(3)活動穿設於該數防裂元件(1)其相對應之定位孔(19)中,該定位桿(3)係可為鐵釘,以使該定位桿(3)二端分別為一尖銳端(31)及一止擋端(32);
一加固單元(4),係使該加固單元(4)包含二相對之加固片(41)及一位於該二加固片(41)間,而可與該二加固片(41)相連結之吸震構件(42),該吸震構件(42)係為一不銹鋼網結構,另該二加固片(41)係為不銹鋼片結構,乃於該加固片(41)上設有數多通孔(411),另於該吸震構件(42)上設有數多透孔(421),又使該二加固片(41)分別位設於該第二固定桿(22)二端,並使該二加固片(41)相對位於該防裂元件(1)其作業區間(17)界定的範圍處,又使該二加固片(41)各形成有一崁縫加固部(412),並使該二加固片(41)其崁縫加固部(412)相對凸伸出該防裂元件(1)之缺口(13),而位於該作業區間(17)界定的範圍外,另於該崁縫加固部(412)上成型有一呈直角之凹口(413),而使該崁縫加固部(412)呈L型,又使該吸震構件(42)橫跨設置於該數防裂元件(1)之缺口(13)處,並凹折形成與該數防裂元件(1)其缺口(13)處相對應形狀,而與該數防裂元件(1)之缺口(13)處點焊固接。
據此,當使用實施時,請一併參閱第四圖所示,係可將本發明設置於一模板用門框(51)或一模板用窗框(52)框角外側,並使該模板用門、窗框(51)、(52)其框角抵靠於本發明之加固單元(4)其吸震構件(42)上,繼施工人員係手持鐵槌等敲擊工具,以依序敲打於各定位桿(3)之止擋端(32),而使該定位桿(3)其尖銳端(31)釘入模板(53)中固定,依此,以將數個本發明逐一固定於該模板用門、窗框(51)、(52)的各框角處。
請一併參閱第五、六圖所示,繼沿著該模板用門、窗框(51)、(52)周圍縱向及橫向設置數鋼筋(6),以將縱向鋼筋(61)及橫向鋼筋(62)分別由防裂元件(1)其第一片部(11)及第二片部(12)的外側邊(112)、(122)直接置入與其相鄰之第一固定桿(21)間形成的鋼筋抵放區間(23),並抵靠於該鋼筋抵放區間(23)之第一固定桿(21)定位。而後將預拌混凝土注入模板(53)圍設形成空間中,此時,液態混凝土會通過數防裂元件(1)及該加固單元(4)其加固片(41)與相鄰之防裂元件(1)的間隔處,以及防裂元件(1)上之鏤空孔(15)與加固片(41)上所設通孔(411)及吸震構件(42)上之透孔(421)中,而於混凝土凝固形成牆壁面結構體(63)後,即可增加本發明與牆壁面結構體(63)的握裹面積,而將本發明緊實包覆於牆壁結構體(63)內,以與牆壁結構體(63)穩固結合。
請一併參閱第七、八圖所示,當牆壁結構體(63)成型後,即可將該模板用門、窗框(51)、(52)拆除,以於該牆壁結構體(63)形成門、窗口中組裝正式用門框(71)或窗框(72),當該正式用門、窗框(71)、(72)組立後,該門、窗框(71)、(72)與牆壁結構體(63)之門、窗口間係會形成有空隙,而本發明之加固單元(4)其二加固片(41)之崁縫加固部(412)則恰位於該空隙處,並使其凹口(413)與該門、窗框(71)、(72)其框角位置相對應,隨之,使用水泥砂漿填補該空隙,以形成崁縫(73),此時,本發明之加固單元(4)其崁縫加固部(412)係包覆於該崁縫(73)中。
於此,當建築物受地震搖晃震動,地震之震波力道傳遞至門、窗處,而使該門、窗框(71)、(72)受力擠壓,當部分應力傳遞至門、窗框(71)、(72)角落處時,利用本發明之設置即可提高門、窗框(71)、(72)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63)的抗裂強度,並將傳遞至門、窗框(71)、(72)角落處之應力予以吸收,以避免門、窗框(71)、(72)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63)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大幅龜裂,而傳遞至吸震構件(42)處之地震應力更可於吸震構件(42)處完全分散吸收,依此,以防止該門、窗框(71)、(72)角落之牆壁結構體(63)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微龜裂情形。另傳遞至崁縫(73)之地震應力,則可藉由加固單元(4)其崁縫加固部(412)對崁縫(73)的補強,以提高崁縫(73)的抗裂強度,並將作用於崁縫(73)之地震應力予以吸收,而達到有效防止崁縫(73)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龜裂乃至微龜裂狀況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實施態樣,本發明之加固單元(4)其吸震構件(42)除可為不銹鋼網結構外,請一併參閱第九圖所示,亦可為一其上設有數多透孔(421)之不銹鋼片結構,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為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由上述結構及實施方式可知,本發明係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設有一加固單元,並於該加固單元上設有數多個孔,以與牆壁結構體相結合,依此,即可增加本發明與門、窗框角落之牆壁結構體的握裹面積及結合穩固性,以提高門、窗框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的抗裂強度,有效防止門、窗框角落處牆壁結構體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大幅龜裂情況。
2.本發明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設有一加固單元,並使加固單元於其二加固片間設有一吸震構件,當地震應力傳遞至吸震構件等時,係可於該吸震構件進一步平均分散,於此,以更利於提高防止門、窗框角落處之牆壁結構體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微龜裂效果。
3.本發明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設有一加固單元,並使加固單元之二加固片各形成有一崁縫加固部,藉此,以對崁縫發揮補強功效,以提高崁縫的抗裂強度,並將作用於崁縫之地震應力予以吸收,達到有效防止崁縫及其表面粉刷層發生微龜裂狀況者。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本發明>
(1):防裂元件
(11):第一片部
(111):端部邊緣
(112):外側邊
(12):第二片部
(121):端部邊緣
(122):外側邊
(13):缺口
(14):第一固定孔
(15):鏤空孔
(161):縱向邊線
(162):橫向邊線
(17):作業區間
(18):第二固定孔
(19):定位孔
(2):固定桿
(21):第一固定桿
(22):第二固定桿
(23):鋼筋抵放區間
(3):定位桿
(31):尖銳端
(32):止擋端
(4):加固單元
(41):加固片
(411):通孔
(412):崁縫加固部
(413):凹口
(42):吸震構件
(421):透孔
(51):門框
(52):窗框
(53):模板
(6):鋼筋
(61):縱向鋼筋
(62):橫向鋼筋
(63):牆壁結構體
(71):門框
(72):窗框
(73):崁縫
<現有>
(8):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
(81):第一片部
(82):第二片部
(83):孔洞
(84):定位桿
(9):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
(91):防裂元件
(911):第一片部
(912):第二片部
(913):缺口
(914):定位孔
(92):固定桿
(93):定位桿
(94):鋼筋抵放區間
(A):窗框
(B):鋼筋
(C):牆壁結構體
(D):窗框
(E):崁縫
第一圖: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本發明之立體圖。
第三圖:本發明之正視圖。
第四圖:本發明之安裝於模板用門、窗框之使用狀態正視圖。
第五圖:本發明之與鋼筋安裝使用狀態立體圖。
第六圖:本發明之與鋼筋及模板安裝使用狀態俯視圖。
第七圖:本發明之與正式用門、窗框之組立狀態剖視圖。
第八圖:本發明之與正式用門、窗框之組立狀態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九圖: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立體圖。
第十圖:現有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立體圖。
第十一圖:現有之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安裝鋼筋示意圖。
第十二圖:現有之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安裝鋼筋狀態圖。
第十三圖:現有之正式用門、窗框角落壁面產生微龜裂狀態圖。
(1):防裂元件
(11):第一片部
(111):端部邊緣
(12):第二片部
(121):端部邊緣
(13):缺口
(14):第一固定孔
(15):鏤空孔
(161):縱向邊線
(162):橫向邊線
(17):作業區間
(18):第二固定孔
(19):定位孔
(2):固定桿
(21):第一固定桿
(22):第二固定桿
(3):定位桿
(32):止擋端
(4):加固單元
(41):加固片
(411):通孔
(412):崁縫加固部
(413):凹口
(42):吸震構件
(421):透孔
Claims (8)
- 一種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係包含: 數防裂元件,乃使該數防裂元件相互對應,並呈間隔設置,該防裂元件係包含一縱向設立之第一片部與一橫向設立之第二片部,且使該第一片部與第二片部垂直連接為一體,並於該第一片部與第二片部一側共同形成有一缺口,又使該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各於其端部邊緣位於該缺口旁側處設有二相鄰之第一固定孔; 數固定桿,係包含有數第一固定桿及數第二固定桿,乃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相對應之二第一固定孔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一固定桿,又使該第一片部定義有縱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之二縱向邊線,另使該第二片部定義有橫向通過其二第一固定桿之二橫向邊線,且使該二縱向邊線及二橫向邊線與該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之端部邊緣共同圍設形成一作業區間,而於該作業區間係設有數第二固定孔及至少一定位孔,又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相對應之數第二固定孔中分別穿設固接有一第二固定桿,且使該第二固定桿二端分別凸伸出該間隔設置之數防裂元件其第一片及最末片之防裂元件的外側處; 至少一定位桿,乃使該至少一定位桿活動穿設於該數防裂元件其相對應之定位孔中; 一加固單元,係使該加固單元包含二加固片,並使該二加固片分別位設於該第二固定桿二端處,又於該二加固片各成型有一崁縫加固部,且使該二加固片之崁縫加固部相對凸伸出該防裂元件之缺口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之崁縫加固部上係各成型有一凹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係進一步包含一吸震構件,乃於該吸震構件上設有數多透孔,又使該吸震構件位於該二加固片間,另使該吸震構件橫跨設置於該數防裂元件之缺口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吸震構件係形成與該數防裂元件其缺口相對應形狀,並使該吸震構件與該數防裂元件其缺口處相固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係相對位於該防裂元件其作業區間界定的範圍處,另該二加固片其崁縫加固部則相對位於該作業區間界定範圍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之吸震構件係為一鋼片或為一鋼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加固單元其二加固片上係各設有數多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其中,該防裂元件上係設有數多鏤空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7018A TWI708882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7018A TWI708882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08882B true TWI708882B (zh) | 2020-11-01 |
TW202124823A TW202124823A (zh) | 2021-07-01 |
Family
ID=7420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7018A TWI708882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0888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0706B (zh) * | 2020-11-05 | 2021-09-21 | 林志成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九)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45791B1 (en) * | 2016-04-25 | 2017-08-29 | Top Industrial, Inc. | Corner flashing insert for recessed windows |
TWI650468B (zh) * | 2018-01-04 | 2019-02-11 | 林志成 | 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 |
CN208633307U (zh) * | 2018-07-07 | 2019-03-22 | 谢思松 | 适用于门窗细部的凝胶玻珠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TWM582057U (zh) * | 2019-05-15 | 2019-08-11 | 林權萱 | Window corner wall crack prevention component fixing structure |
TWM592011U (zh) * | 2019-12-20 | 2020-03-11 | 林志成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
2019
- 2019-12-20 TW TW108147018A patent/TWI70888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45791B1 (en) * | 2016-04-25 | 2017-08-29 | Top Industrial, Inc. | Corner flashing insert for recessed windows |
TWI650468B (zh) * | 2018-01-04 | 2019-02-11 | 林志成 | 窗角結構壁面防裂元件 |
CN208633307U (zh) * | 2018-07-07 | 2019-03-22 | 谢思松 | 适用于门窗细部的凝胶玻珠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TWM582057U (zh) * | 2019-05-15 | 2019-08-11 | 林權萱 | Window corner wall crack prevention component fixing structure |
TWM592011U (zh) * | 2019-12-20 | 2020-03-11 | 林志成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0706B (zh) * | 2020-11-05 | 2021-09-21 | 林志成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九)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24823A (zh) | 2021-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33156A (en) | Prefabricated wall for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112302256B (zh) | 门窗角壁面防裂组件结构 | |
US20110138702A1 (en) | Pre-Engineered/Prefabricated Wall Assembly | |
US20160053486A1 (en) | Panel for a building structure, a building system and a building structure having the building panel | |
JP2013104287A (ja) | 隣地空無し外断熱石貼りrc−ロイヤル | |
TWI708882B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
AU2010201055A1 (en) | Vertical construction joints | |
TWM628758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十)及其防裂元件 | |
KR101293734B1 (ko) | 조적조 건축물용 내진 보강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 |
TWM613834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九) | |
CN207919903U (zh) | 窗角结构壁面防裂元件 | |
TWM592011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八) | |
TWI784889B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十)及其防裂元件 | |
TWI740706B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九) | |
CN103452209B (zh) | 双层复合条板现浇内隔墙结构 | |
TWM592012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七) | |
CN209924198U (zh) | 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填充墙体系 | |
TWM594053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六) | |
CN216892938U (zh) | Alc墙板与门框的连接节点 | |
CN220954030U (zh) | 一体化施工的柔性连接拼装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大板系统 | |
KR102551776B1 (ko) | 각관들을 바탕으로 내진설계가 가능한 구조물 및 그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 |
TWI796197B (zh) | 建築用之補強裝置 | |
TWM590614U (zh) | 門窗角壁面防裂組件結構 | |
TWM405464U (en) | Frame type wall | |
KR20240077281A (ko) | 복근 철망구조체를 활용한 양단열 벽 판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