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8270B - 攝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88270B TWI688270B TW104113193A TW104113193A TWI688270B TW I688270 B TWI688270 B TW I688270B TW 104113193 A TW104113193 A TW 104113193A TW 104113193 A TW104113193 A TW 104113193A TW I688270 B TWI688270 B TW I68827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t
- groove
- sub
- connection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攝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軸及一第一斜面。第二殼體包括一第二軸及一第二斜面。其中,當第一殼體於一第一狀態下,第一軸與第二軸實質平行;如否,則第一軸與第二軸不平行。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攝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其二部件可轉動的攝像裝置。
攝像裝置包含鏡頭機構與影像感測器。鏡頭機構可將影像聚焦於影像感測器,再由影像感測器將光學影像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隨著穿戴科技的發展,攝像裝置也普遍地裝設於穿戴式載具或交通載具上。
然而,攝像裝置的整個外型係固定,導致攝像裝置與穿戴式載具或交通載具的匹配性差。因此,亟需提出一種新的攝像裝置,以提升攝像裝置與穿戴載具或交通載具的匹配性。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攝像裝置,可提升攝像裝置與裝載其之載具的匹配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攝像裝置。攝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軸及一第一斜面。第二殼體包括一第二軸及一第二斜面。其中,當該第一殼體於一第一狀態下,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實質平行;如否,則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不平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攝像裝置。攝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軸及一與第一斜面相對可轉動的第二斜面。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攝像裝置
110:第一殼體
110a1:第一扣槽
110a2:第二扣槽
110s:第一斜面
111:第一軸
112:第一卡扣部
112h:第一開口
112r:第一容置槽
113:攝像模組
1131:鏡頭
1132:影像擷取單元
115:第一滑動件
116:第二滑動件
117:第一電路板
120:第二殼體
120r1:第一滑槽
120r11、120r21:第一槽
120r12、120r22:第二槽
120r13、120r23:連接槽
120r14、120r24:第一子斜槽
120r15、120r25:第二子斜槽
120r16、120r26:第三子連接槽
120r16_1:第四子連接槽
120r16_2:第五子連接槽
120r16_3:第六子連接槽
120r16_4:第七子連接槽
120r2:第二滑槽
120s:第二斜面
121:第二軸
122:第二卡扣部
122h:第二開口
122s:外側面
124:控制模組
125:角度偵測模組
127:第二電路板
130:固接部
140:壓合件
150:軟性電路板
151:第一連接部
152:第二連接部
153:捲繞部
A1:夾角
A2:第一角
A3:第二角
A4:圓心角
H1:第一間隔
H2:第二間隔
H3:第三間隔
H4:第四間隔
H5:第五間隔
N1、N2:法線方向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攝像裝置於第一狀態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二狀態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攝像裝置於一第三狀態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攝像裝置於一第四狀態的示意圖。
第5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二狀態之第一殼體的示意圖。
第6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二狀態之第二殼體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二狀態沿方向7-7’的剖視圖。
第8A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一狀態時,第一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相對位置展開圖。
第8B圖繪示攝像裝置於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之間的中間狀態時,第一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相對位置展開圖
第8C圖繪示第二狀態時,第一滑動件、第二滑動件、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相對位置展開圖。
第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圓心角約90度示意圖。
第9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圓心角
約270度示意圖。
第9C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圓心角約180度示意圖。
第9D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的圓心角約270度示意圖。
第10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軟性電路板與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電性連接的示意圖。
第10B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軟性電路板捲曲的示意圖。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攝像裝置100於一第一狀態的示意圖;第2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一第二狀態的示意圖;第3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一第三狀態的示意圖;第4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一第四狀態的示意圖。攝像裝置100可於複數狀態擷取影像。
如第1至4圖所示,攝像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殼體110、一第二殼體120、一角度偵測模組125及一固接部130;其中,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可電性連接,固接部130可設置於第二殼體120上,角度偵測模組125則可設置於第一殼體110,然不用以限定本發明,角度偵測模組125亦可設置於第二殼體120上。
第5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第二狀態之第一殼體110示意圖。第6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第二狀態之第二殼體120的示意圖。如第1至6圖所示,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10包括一第一軸111及一第
一斜面110s,第二殼體120包括一第二軸121及一第二斜面120s,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相對設置,第一軸111及第二軸121之間具有一夾角A1。於另一實施例,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可藉由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相互轉動,使第一軸111及第二軸121之間的夾角A1之角度改變,呈現複數狀態。
此外,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更分別包括相對設置之一第一卡扣部112及一第二卡扣部122。其中,第一卡扣部112及第二卡扣部122分別設置於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例如:第一卡扣部112設置於第一斜面110s,第二卡扣部122設置於第二斜面120s。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藉由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與第一卡扣部112及第二卡扣部122可連動,使第一軸111及第二軸121,即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具有複數狀態,並藉由固接部130固定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使攝像裝置100於其中一種狀態,而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之間具有夾角A1。夾角A1可以是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變換。
舉例而言,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之斜度約為45度,則如第1圖所示,攝像裝置100的狀態定義成第一狀態為例,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實質平行,則夾角A1約為0度;如第2圖所示,攝像裝置100的狀態定義成第二狀態為例,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實質垂直,則夾角A1約90度;如第3圖所示,攝像裝置100的狀態定義成
第三狀態為例,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之夾角A1約135度,如第4圖所示,攝像裝置100的狀態定義成第四狀態為例,第一軸與第二軸121之夾角A1約大於135度。一實施例中,第三狀態及第四狀態可以是一中間轉換狀態,例如,當攝像裝置100的狀態為由第一狀態轉換為第二狀態的過程,會依序轉換為第三狀態及第四狀態,再轉換為第二狀態。當然,更可以於第二狀態轉換為第一狀態的過程,依序轉換為第四狀態及第三狀態,再轉換為第一狀態。
此外,亦可以第一狀態及第三狀態之間轉換,或第一狀態及第四狀態之間轉換,甚至是第一狀態與複數狀態中之其中一種狀態之間轉換。前述實施方式之旋轉方向則可以為順時針旋轉或逆時針旋轉;而於一實施例中,以第一軸111及第二軸121而言,當於第一狀態時,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實質平行,當於第二狀態、第三狀態或第四狀態,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不平行,而在第一狀態至第二狀態之間的過程中,或在第二狀態至第一狀態之間的過程中,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不平行。
於另一實施例,當攝像裝置100具有複數狀態,即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相互轉動,則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之夾角A1具有多段角度可調整;以夾角A1的變化而言,夾角A1係由0度轉為大於135度再轉至135度,最後再轉為90度;亦或夾角A1由90度,轉為135度再轉至大於135度,最後再轉至0度。另一實施例中,第三狀態或第四狀態也可分別為一固定狀態,即攝像裝置100於第三狀態或第四狀態時,第一殼體110與第
二殼體120的相對關係是固定的。當然,依據使用者之需求則攝像裝置100可選擇變換為複數狀態之其中之一種,但不限為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第三狀態或第四狀態。
如第1圖所示,第一殼體110具有第一扣槽110a1及第二扣槽110a2。第一扣槽110a1及第二扣槽110a2分別設於第一殼體110的不同二面,如相對二面,或相鄰二面,然不用以限定本發明,於此第一扣槽110a1及第二扣槽110a2可設置在第一殼體110的相對二面。當攝像裝置100於第一狀態時,固接部130扣合於第一扣槽110a1。如第2圖所示,當攝像裝置100於第二狀態時,固接部130扣合於第二扣槽110a2。綜上可知,由於固接部130、第一扣槽110a1及第二扣槽110a2的設計,使攝像裝置100可於不同狀態時皆能固定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
如第1圖所示,第一殼體110包括一攝像模組113,攝像模組113包括鏡頭1131及影像擷取單元1132,其中影像透過鏡頭1131由影像擷取單元1132擷取。影像擷取單元1132例如是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由於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可藉由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相互轉動,即可調整第一軸111與第二軸121之間的夾角A1,因此可讓鏡頭1131選擇朝向不同的方位,即當攝像裝置100選擇變換為複數狀態的其中之一種時,則可讓鏡頭1131朝不同方向取景。
如第1圖所示,角度偵測模組125用以偵測攝像裝置100的狀態,而攝像裝置100或第二殼體120可依據角度偵測模組125的偵測結果轉換第一殼體110所擷取的影像,例如,將所擷取的
影像呈現正立狀態。此外,角度偵測模組125例如是加速度偵測器、陀螺儀等具有偵測方位功能的元件。
此外,如第1圖所示,第二殼體120更包括一控制模組124,控制模組124包括至少一控制鍵,其電連接於第一殼體110。透過操作控制模組124,可使第一殼體110開始或停止擷取影像。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第一卡扣部112具有一開口112h及其一內側面112s;第二卡扣部122具有一第二開口122h。其中,第一卡扣部112設於第一斜面110s上,第二卡扣部122設於第二斜面120s上。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相互連接且可相對滑動,使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可相對轉動,以於複數狀態中之其中一種狀態。此外,第一斜面110s之斜度大致上等於第二斜面120s之斜度,依據使用者之需求,可以選擇改變攝像裝置100中之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的斜度,以使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於相互轉動時,攝像裝置100具有更多種不同狀態可以選擇。
如第5及6圖所示,第一斜面110s的法線方向N1與第一軸111之間具有一第一角A2,於一實施例之第一角A2係以45度為例說明。另一實施例的第一角A2可以小於45度或大於45度;第二斜面120s的法線方向N3與第二軸121之間具有一第二角A3,第二角A3係以45度為例說明。再一實施例的第二角A3可以小於45度或大於45度。於一實施例中,第一角A2及第二角A3於實質上相同,例如,第一角A2及/或第二角A3可以為
銳角、鈍角或直角;由於第一角A2及第二角A3於實質上相同,因此,第一斜面110s及第二斜面120s之斜度於實質上相同。
如第5及6圖所示,此外,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分別包括至少一滑動件及至少一滑槽。舉例而言,第一殼體110包括一第一滑動件115及一第二滑動件116,而第一滑動件115及第二滑動件116皆分別設於第一卡扣部112之第一開口112h的內側面112s,第二殼體120包括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開設於第二卡扣部122的外側面122s。其中,第一滑槽120r1包括第一槽120r11、第二槽120r12及連接槽120r13,而連接槽120r13設置在第一槽120r11與第二槽120r12之間。此外,第一滑槽120r1之二端部,即第一槽120r11的端部與第二槽120r12的端部,相對第二卡扣部122的中心具有一圓心角A4,實質上小於或等於360度。此外,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可依據上述第一斜面110s之斜度及第二斜面120s之斜度或第一滑槽120r1之二端部的距離或第二滑槽120r2之二端部的距離,對應調整圓心角A4之角度。
第7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第二狀態之沿方向7-7’的剖視圖,當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相連接時,第一滑動件115於第一滑槽120r1內可移動,使第一卡扣部112連接於第二卡扣部122相互轉動,並依據第一滑動件115於第一滑槽112r1移動之位置,以調整夾角A1之角度;相似地,雖然圖未繪示,然第二滑動件116可設於第二滑槽120r2內。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可
以具有1組或1組以上之滑動件及滑槽,故亦可省略第二滑動件116與第二滑槽120r2或再增加另一組滑動件及滑槽;也就是說,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僅透過一組滑槽與滑動件連接,亦或,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可透過三組或三組以上的滑槽與滑動件組連接。
如第7圖所示,攝像裝置100包括一壓合件140,位於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之間,可固定於第一卡扣部112的第一容置槽112r內。當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相連接時,壓合件140設置於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之間,並具有一壓合狀態及一自由狀態。當壓合件140在壓合狀態時,即被緊壓於第一容置槽112r,可阻止攝像裝置100外的雜質(如水氣或固態顆粒)進入到攝像裝置100內部。此外,由於壓合件140被緊壓於第一容置槽112r,使壓合件140提供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一轉動摩擦力,而增加第一卡扣部112及第二卡扣部122的轉動阻力。此外,壓合件140可呈封閉環形,在此設計下,第一容置槽112r可以是封閉環形槽;或者,壓合件140可由數個彼此分離的子壓合件組成,在此設計下,第一容置槽112r可包括數個分離的子容置槽。
第8A至8C圖繪示攝像裝置100於第一狀態、於第三狀態,即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之間的過程,及於第二狀態時,第一滑動件115、第二滑動件116、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相對位置展開圖。
請同時參照第7及第8A至第8C圖所示,第二滑槽120r2包括一第一槽120r21、一第二槽120r22及連接第一槽120r21與第二槽120r22的一連接槽120r23。第一殼體110與第
二殼體120相對可轉動時,第一滑動件115於第一滑槽120r1可移動,而第二滑動件116於第二滑槽120r2可移動。當攝像裝置100於第一狀態時,第一滑動件115可位於第一槽120r11,而第二滑動件116可位於第一槽120r21,壓合件140則在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之間為壓合狀態。在當攝像裝置100自第一狀態至第三狀態時,即在第一滑動件115及第二滑動件116分別自第一槽120r11及第一槽120r21移動至連接槽120r13及連接槽120r23的過程中,第一殼體110的第一斜面110s與第二殼體120的第二斜面120s彼此遠離,而使第二卡扣部122與壓合件140脫離,使壓合件140在自由狀態;此時,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的轉動不受到壓合件140阻力影響,而使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可自由轉動。
如第8B及8C圖所示,當攝像裝置100自第三狀態至第二狀態時,即第一滑動件115及第二滑動件116分別從連接槽120r13及連接槽120r23移動至第二槽120r12及第二槽120r22的過程中,第一卡扣部112與第二卡扣部122壓合壓合件140於第一容置槽112r內,壓合件140並於壓合狀態。
請同時參照第7至第8C圖所示,連接槽120r13包括二子斜槽及一子連接槽,各子斜槽分別設置於子連接槽與第一槽之間及子連接槽與第二槽之間,子連接槽與各子斜槽不平行。舉例而言,連接槽120r13包括一第一子斜槽120r14、一第二子斜槽120r15及一第三子連接槽120r16。第一子斜槽120r14設置於第
三子連接槽120r16與第一槽120r11之間,使第一滑動件115不會自第一槽120r11直接移動至第二槽120r12,而會從第一槽120r11移動經過第一子斜槽120r14至第三子連接槽120r16,進而使壓合件140由壓合狀態回復至自由狀態。相似地,第二子斜槽120r15設置於第三子連接槽120r16與第二槽120r12之間,使第一滑動件115可從第三子連接槽120r16移動經過第二子斜槽120r15至第二槽120r12,進而使壓合件140由自由狀態轉換到壓合狀態。
此外,另一實施例中,連接槽120r23包括一第一子斜槽120r24、一第二子斜槽120r25及一第三子連接槽120r26。第一子斜槽120r24設置於第三子連接槽120r26與第一槽120r21之間,使第二滑動件116從第一槽120r21移動經過第一子斜槽120r24至第三子連接槽120r26,進而使壓合件140由壓合狀態回復至自由狀態。相似地,第二子斜槽120r25設置於第三子連接槽120r26與第二槽120r22之間,使第二滑動件116從第三子連接槽120r26移動經過第二子斜槽120r25至第二槽120r22,進而使壓合件140由自由狀態轉換至壓合狀態;且第一子斜槽120r24、第二子斜槽120r25與第三子連接槽120r26不平行。
如第8C圖所示,連接槽120r13分別與第一槽120r11及第二槽120r12具有一間隔。例如,連接槽120r13與第一槽120r11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隔H1,而連接槽120r13與第二槽120r12具有一第二間隔H2。第一槽120r11與連接槽120r13的第一間隔
H1實質上等於第二槽120r12與連接槽120r13的第二間隔H2,使第一滑動件115從第一槽120r11移動至連接槽120r13的行程大致上等於從連接槽120r13移動至第二槽120r12的行程。相似地,連接槽120r23與第一槽120r21之間具有一第三間隔H3,而連接槽120r23與第二槽120r22具有一第四間隔H4。第三間隔H3實質上等於第四間隔H4,使第二滑動件116從第一槽120r21滑動至連接槽120r23的行程大致上等於從連接槽120r23移動至第二槽120r22的行程。
如第8C圖所示,第一滑槽120r1與第二滑槽120r2可彼此不相通,且距有一間隔。例如,第一滑槽120r1與第二滑槽120r2沿第二卡扣部122的轉動軸向錯開一第五間隔H5而彼此隔離。在此設計下,第一滑動件115從第一槽120r11移動至第二槽120r12,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實質上相互轉動180度,即第一滑槽120r1之二端部相對第二卡扣部122的中心的圓心角A4實質上為180度。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滑槽120r1之二端部相對第二卡扣部122的中心的圓心角A4可小於或等於360度,第一滑槽120r1之二端部的圓心角A4及第二滑槽120r2之二端部的圓心角(圖未示)實質上相同,例如:圓心角A4約為180度。對應地,第一滑動件115及第二滑動件116沿第一卡扣部112的轉動軸向實質上也錯開相同第五間隔H5,並分別與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連接。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A4不限於180度。第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
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90度示意圖。第9B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270度示意圖。第9C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180度示意圖。第9D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其它實施例的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270度示意圖。
如第9A圖所示,例如:第一滑槽120r1的圓心角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90度。如第9B圖所示,例如:第一滑槽120r1的圓心角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270度。第一滑動件115及第二滑動件116分別於第一滑槽120r1及第二滑槽120r2的設置及移動方式等與前述實施方式之設置及移動方式近似,故於此不再贅述。
如第9C圖所示,例如:第一滑槽120r1的圓心角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180度。於一實施例中,連接槽120r16包括複數個子斜槽及複數個子連接槽,各子連接槽分別設置於各斜槽之間,其中之二個子斜槽分別與第一槽及第二槽連接,各子斜槽與各子連接槽不平行。舉例而言,連接槽120r16包括一第一子斜槽120r14、一第二子斜槽120r15、二第四子連接槽120r16_1、一第五子斜槽120r16_2、一第六子連接槽120r16_3、一第七子斜槽120r16_4,其中第四子連接槽120r16_1設置於第一子斜槽120r14與第五子斜槽120r16_2之間及設置於第七子斜槽120r16_4與第二子斜槽120r15之間,第六子連接槽120r16_3設置於第五子斜槽120r16_2與第七子斜槽120r16_4之間。第四子連接槽120r16_1及第六子連接槽120r16_3實質平行,當第一滑動件115經過第五
子斜槽120r16_2、第六子連接槽120r16_3及第七子斜槽120r16_4時,產生分段調整的手感,即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有複數狀態可以選擇。此外,第9C圖所示的連接槽120r26的結構相似於連接槽120r16,容此不再贅述。
如第9D圖所示,例如:第一滑槽120r1的圓心角及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約270度。相似於第9C圖的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之連接槽120r16包括一第一子斜槽120r14、一第二子斜槽120r15、三第四子連接槽120r16_1、二第五子斜槽120r16_2、二第六子連接槽120r16_3與二第七子斜槽120r16_4,使當第一滑動件115於第一滑槽120r1移動,即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實質上相互轉動270度的過程中,產生至少二段調整的手感,即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具有至少2種狀態。此外,第9D圖所示的連接槽120r26的結構相似於連接槽120r16,容此不再贅述。
綜上可知,第一滑槽120r1的圓心角及/或第二滑槽120r2的圓心角可以是介於0至360度之間的一角度值,且/或第一滑槽120r1及/或第二滑槽120r2可以具有單段或多個分段調整設計,進而即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具有複數種狀態。
第10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軟性電路板與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電性連接的示意圖。第10B圖繪示第10A圖之軟性電路板捲曲的示意圖。攝像裝置100更包括一軟性電路板150,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分別包括一第一電路板117及第二電路板127。於一實施例中,軟性電路板150可藉由第一
開口112h及第二開口122h電性連接第一電路板117與第二電路板127。於另一實施例中,軟性電路板150包括一第一連接部151、一第二連接部152及一捲繞部153,其中捲繞部153可連接第一連接部151與第二連接部152。第一連接部151可電性連接於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之一者的內部元件,而第二連接部152可電性連接於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之另一者的內部元件,例如:軟性電路板150之第一連接部151及第二連接部152分別電性連接第一電路板117與第二電路板127;當然,第二殼體120之內部元件可以全部或部份設置於第二電路板127,第一殼體110之內部元件、攝像模組113、鏡頭1131及影像擷取單元1132可以全部或部份設置於第一電路板117,角度偵測模組125可以設置於第一電路板117或第二電路板127。
軟性電路板150的捲繞部153可捲繞成第10B圖的狀態。如此,當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相對轉動時,軟性電路板150的捲繞部153可配合捲繞變形,此時,由於第一連接部151及第二連接部152分別連接的第一電路板117及第二電路板127是固定在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上,因此第一連接部151及第二連接部152並不隨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的相對轉動而捲繞,因此可避免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過度旋轉,或持續變換於幾個已被選擇之狀態,例如: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及第四狀態來回變換時,造成第一連接部151及第二連接部152脫離第一殼體110及本體,而使軟性電路板150受損害。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攝像裝置
110:第一殼體
110s:第一斜面
110a1:第一扣槽
111:第一軸
113:攝像模組
1131:鏡頭
1132:影像擷取單元
120:第二殼體
120s:第二斜面
121:第二軸
124:控制模組
125:角度偵測模組
130:固接部
Claims (9)
- 一種攝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軸及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殼體,包括一第二軸及一第二斜面,且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還分別包括一第一滑槽以及於該第一滑槽可移動的一第一滑動件,該第一滑槽還包括一第一槽、一第二槽及一連接槽,該連接槽設置在該第一槽與該第二槽之間,且該連接槽包括與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平行的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該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的至少一者的高度高於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該第一滑動件藉由該連接槽可移動於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之間;其中,當該第一殼體於一第一狀態下,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實質平行;如否,則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不平行。
- 一種攝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殼體,包括一第一軸及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殼體,包括一第二軸及一與該第一斜面相對可轉動的第二斜面,且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還分別包括一第一滑槽以及於該第一滑槽可移動的一第一滑動件,該第一滑槽還包括一第一槽、一第二槽及一連接槽,該連接槽設置在該第一槽與該第二槽之間,且該連接槽包括與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平行的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該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的至少一者的高度高於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該第一滑動件藉由該連接槽可移動於該第一槽 及該第二槽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分別包括相對可轉動之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卡扣部,該第一卡扣部及該第二卡扣部分別設置該第一斜面及該第二斜面,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藉由該第一斜面及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一卡扣部及該第二卡扣部可連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滑槽及該第一滑動件分別設於該第一卡扣部及該第二卡扣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係為一個子連接槽,該連接槽還包括二子斜槽,該等子斜槽分別設置於該子連接槽與該第一槽之間及該子連接槽與該第二槽之間,該等子斜槽及該等連接槽不平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一或複數個子連接槽係為複數個子連接槽,該連接槽還包括複數個子斜槽,該等子連接槽分別設置於該等子斜槽之間,該等子斜槽其中之二分別與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連接,該等子斜槽及該等連接槽不平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分別包括一第二滑槽及一第二滑動件,該第二滑動件與該第二滑槽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卡扣部及該第二卡扣部,該第二滑動件可移動於該第二滑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軟性電路板,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分別包括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二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電連接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二電路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軟性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包括一第一連接部、一第二連接部及一捲繞部,該捲繞部連接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分別包括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二連接部分別電連接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二電路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3193A TWI688270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攝像裝置 |
US15/130,910 US10021279B2 (en) | 2015-04-24 | 2016-04-15 | Image capturing device with slantwise surfa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3193A TWI688270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攝像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9346A TW201639346A (zh) | 2016-11-01 |
TWI688270B true TWI688270B (zh) | 2020-03-11 |
Family
ID=5714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3193A TWI688270B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攝像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21279B2 (zh) |
TW (1) | TWI68827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18340A1 (en) * | 2000-03-22 | 2003-06-26 | Shigeru Horiguchi | Camera, an image inputting apparatus, a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the camera configuration |
US20100302110A1 (en) * | 2009-05-26 | 2010-1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tenna device thereof |
US20110059780A1 (en) * | 2009-08-28 | 2011-03-10 |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 Device comprising housings and portable device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068807A (ko) * | 2000-01-10 | 2001-07-23 | 윤종용 | 영상 통신용 무선 단말기 |
US6986670B2 (en) * | 2002-07-23 | 2006-01-1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ow-profile connector |
TWI234045B (en) * | 2003-12-11 | 2005-06-11 | Benq Corp | Rotating mechanism |
KR100834626B1 (ko) * | 2004-05-06 | 2008-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기 거치 기능을 구비한 슬라이딩/스윙 타입 휴대 장치 |
KR100664179B1 (ko) * | 2004-11-16 | 2007-01-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경고 메시지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KR100672513B1 (ko) * | 2004-11-19 | 2007-0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바 타입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
KR100663422B1 (ko) * | 2004-12-21 | 2007-01-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통신 장치 |
KR100713433B1 (ko) * | 2006-01-27 | 2007-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기 거치 타입 휴대 단말기 |
US20070177051A1 (en) * | 2006-01-30 | 2007-08-02 | Shih-Ying Hsiao | Multifunction camera assembly for a computer |
-
2015
- 2015-04-24 TW TW104113193A patent/TWI688270B/zh active
-
2016
- 2016-04-15 US US15/130,910 patent/US1002127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18340A1 (en) * | 2000-03-22 | 2003-06-26 | Shigeru Horiguchi | Camera, an image inputting apparatus, a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the camera configuration |
US20100302110A1 (en) * | 2009-05-26 | 2010-12-02 | Lg Electronics Inc. |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tenna device thereof |
US20110059780A1 (en) * | 2009-08-28 | 2011-03-10 |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 Device comprising housings and portable device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16115A1 (en) | 2016-10-27 |
US10021279B2 (en) | 2018-07-10 |
TW201639346A (zh) | 2016-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071818A1 (en) | Optical-path folding-element with an extended two degree of freedom rotation range | |
US20160191814A1 (en) | Dual Lens Digital Zoom | |
US10277789B2 (en) | Camera device | |
US7719775B2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CN110737077A (zh) | 光学镜头和电子装置 | |
US12007589B2 (en) |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50181090A1 (en) | Lens mounting module, interchangeable le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US20210181607A1 (en) | Adapter device, mount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 |
CN108833746B (zh) |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3259573A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6743090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サリ | |
CN116648667A (zh) | 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设备 | |
CN106210454A (zh) | 摄像装置 | |
EP3992709A1 (en) | Adapter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 |
US9164255B2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US7936985B2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
TW201443538A (zh) | 雙向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使用該相機模組的電子裝置 | |
TWI688270B (zh) | 攝像裝置 | |
US9348110B2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CN210867792U (zh) | 移动终端 | |
US20060005354A1 (en) | Hinge device, hinge unit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 |
US10237475B2 (en) | Camera module | |
CN110769103A (zh) | 移动终端 | |
KR20050100745A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카메라의 접사렌즈 회전 장치 | |
US9310666B2 (en) | Optical image stabiliz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