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9511B - Tube bundle - Google Patents
Tube bundl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49511B TWI649511B TW107113910A TW107113910A TWI649511B TW I649511 B TWI649511 B TW I649511B TW 107113910 A TW107113910 A TW 107113910A TW 107113910 A TW107113910 A TW 107113910A TW I649511 B TWI649511 B TW I64951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ortion
- tube bundle
- clamping
- liner
- liquid pip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管束,包含一第一夾合部、一第二夾合部及一設在該第一及該第 二夾合部內壁的止漏襯體,其中該第一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一端分別設有一第 一及一第二樞接端,該第一及該第二樞接端具有多數個由上至下成排的第一環 扣及第二環扣交錯對應套合,及以一軸桿穿入該些第一及該些第二環扣形成樞 接狀,並得以提供該第一及該第二夾合部平均撐開或夾合狀態,該第一及該第 二夾合部相鄰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一第一及一第二固定座,該第一及該第二固定 座外側設有多數個迫緊在液體管體外壁的緊固裝置,藉由成排的該第一及該第 二樞接端,使該管束達成平均緊固,包覆性佳且具止漏效果。
Description
一種管束,尤指一種用以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液體管體的管束, 使該管束達成平均緊固,包覆性佳且具止漏效果。
一般在各鄉村或都市路面地下設置大口徑的輸送管體,例如油管、自來水管、污廢水管、或工、農業用水管等液體管體。由於在路面地下的各種液體管體已為坊間普遍使用的方式,為了避免各種液體管體破裂,埋設在各鄉村或都市路面地下的各種液體管體的品質必須嚴格控管,且必須能夠承受高壓及高重力負荷。但是,各種液體管體若發生有意外狀況而使管體發生缺口或破裂或損毀時,容易導致各種液體管體內部的液體產生外漏情形,造成各鄉村或都市路面地下的油管、自來水、污廢水、或工、農業用水等流失而滲入地下,造成嚴重的損失。
目前相關業者為能使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發生缺口或破裂或損毀時有外漏情形,則研究出一種以雙邊鎖固的管束,當相關業者操作該雙邊鎖固的管束時,必須朝向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外周緣的相對應邊做雙邊鎖固,其操作上麻煩又耗時。因此,再加以改良出一種薄板單邊鎖固的管束2,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該管束2包含一第一抱合座21與一第二抱合座22、一焊接在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一端處的連結裝置23,以及一焊接在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另一端處的固定裝置24。其中,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設為弧形薄板,其用意係將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稍為彈性扳開後,提供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置入後,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再回覆至原先所呈現的弧度。該連結裝置23是以鉸鏈為實施。該固定裝置24具有分別焊接在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另一端的一夾固組241、分別穿伸該些夾固組241內部且具有一穿孔2421的一穿接桿242,以及分別穿入該些穿接桿242的該些穿孔2421且形成螺接固定的一固定件243與一螺母2431,再藉由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所界定的一第一弧形凹槽210與一第二弧形凹槽220的內部設置一止漏墊體3並得以結合固定。
由上述各構件中,該單邊鎖固的管束2的優點係該連結裝置23以鉸鏈所形成的樞接端,及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為弧形薄板,當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另一端的該固定裝置24鬆解後,則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的另一端可以扳開形成一適用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套置的開口20(如第2圖所示),方便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套置及快速鎖固。
惟查,再請參閱第2圖至第4圖所示,現有該管束2使多種管徑的該液體管體1皆能方便套置,但是該管束2的操作方式,仍存在有下列各種缺失:
由於該管束2的該連結裝置23是以鉸鏈為實施,該連結裝置23分別與該第一抱合座21及與該第二抱合座22的一端僅有一部分連接,而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一端的頭、尾部皆未與該連結裝置23連結而形成有縫隙200,當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內壁設有該止漏墊體3予以扳開套置在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外周邊後鎖固時,容易讓該第一抱合座21與該第二抱合座22一端的頭、尾部的拉力不佳且束緊度也不平均,造成該止漏墊體3的包覆力量不佳,容易讓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的缺口處慢慢滲漏出液體,使得現有該管束2的效益不高,故有再改進的空間。對於埋設在各鄉村或都市路面地下的大量輸送液體的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而言,現有的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1的修補技術難屬理想。
爰是,本案發明人特別針對此問題潛心研究,再繼續加以研發出一種 管束,以克服現有管束所產生的缺點。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管束除 可達到方便套置、快速修補正進行輸送的液體管體滲漏出液體,該管束藉由成 排的一第一樞接端及一第二樞接端,使該管束達成平均緊固,包覆性佳且具止 漏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為達上述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管束,用以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液體管體的管束,該管束包含一止漏襯體,該止漏襯體朝向該液體管體的缺口處的外環周環設;以及一夾固裝置,該夾固裝置包含一第一夾合部、一與該第一夾合部相對應且相鄰的一端形成一樞接部的第二夾合部,以及一朝向遠離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該樞接部相鄰的另一端設置有複數個緊固部;其中,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為相對應的弧形薄板,並分別設在該止漏襯體的外環周,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一端的該樞接部分別設有一第一樞接端及一第二樞接端,該第一樞接端及該第二樞接端設有由上至下成排的多數個第一環扣及多數個第二環扣分別交錯對應套接,該些第一環扣分別設有一第一孔洞,該些第二環扣分別設有一第二孔洞,及以一軸桿穿伸該些第一環扣的該些第一孔洞及該些第二環扣的該些第二孔洞形成樞接狀,並得以提供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分別向外平均撐開或分別向內夾合狀態,且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該些緊固部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固定座及該第二固定座的外側且迫緊在該液體管體外壁,每一該緊固部包含二相對稱且分別連接在該第一固定座及該第二固定座上的導引件,及分別穿接該些導引件且提供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之間夾合固定的一固定組件。
更進一步,該夾固裝置的每一該緊固部的每一該導引件分別由一立板的上端向上外斜一上引導板,及由該立板的下端向下外斜一下引導板,每一該立板分別設有一穿孔,每一該固定組件分別包含一固定桿及一螺帽,每一該固定桿分別具有一頭部,及一由每一該頭部的一端延伸且分別穿入每一該立板的每一該穿孔內的桿部,再以每一該螺帽分別螺接於每一該桿部上並使每一該緊固部將該止漏襯體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外壁。
更進一步,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厚度是在1.0mm~1.2mm之間。
更進一步,該止漏襯體為長形體,以圍設成中空筒狀。
更進一步,該止漏襯體的外環周表面形成一平面,用以黏設在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內壁上,該止漏襯體的內環周表面凸設一阻隔部並得以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的外壁,該止漏襯體的厚度由中間位置至兩外側分別逐漸變薄,而變薄的兩外端形成一接合端,該些接合端的內表面設置一平面,使該些接合端互相搭接以驅近於圓形且環設在該液體管體的外環周。
更進一步,該阻隔部為網格狀,該阻隔部具有多數個凹狀及多數個凸狀且均勻分佈設置。
更進一步,該阻隔部為矩形狀、梯形狀、或多角狀,該阻隔部具有多數個凹狀及多數個凸狀且均勻分佈設置。
更進一步,該管束更包含一加強板;其中,該止漏襯體朝向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之另一端的外環周表面設有一供該加強板黏貼固定的凹陷面。
藉本發明管束,其主要可達到如下所述的功效:
1.本發明該管束,利用該第一及該第二夾合部為相對應的弧形薄板, 並在該第一及該第二夾合部一端的該第一及該第二樞接端設置由上至下成排的 該些第一及該些第二環扣交錯對應套合,並得以提供該軸桿穿設而形成樞接 狀,使得該第一及該第二夾合部不僅可以扳開方便多種管徑的液體管體套置, 更能以該管束平均緊固及供該止漏襯體包覆性佳,用以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 的液體管體,及有效達到液體止漏回滲的效果。
2.本發明藉由該管束在該第一夾合部的該第一固定座及該第二夾合部的 該第二固定座外側上的每一該導引件各具有每一該上引導板及每一該下引導 板,可方便引導每一該固定桿的每一該螺紋桿部由每一該立板的每一該穿孔內 穿入,又每一該導引件設置有每一該上引導板及每一該下引導板,而使每一該 導引件本身結構的強度夠,又不用增加每一該導引件的厚度。
3.本發明該管束以該夾固裝置安裝夾固於該止漏襯體的外環周,使該止 漏襯體內環周相對完全的迫緊於該液體管體外壁,再透過該止漏襯體內環周表 面凸設的該阻隔部,使該液體管體自該缺口滲出的液體可以延緩及阻隔流出, 令該束管達致阻隔止漏功效,效益甚高。
4.本發明該管束更利用黏設在該止漏襯體朝向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之另一端的外環周表面的該加強板,除可增加強度,更能使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之另一端的該些緊固部分別夾緊時,方便將該些緊固部分別朝向該加強板的外側相互夾緊該止漏襯體的效果更佳。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的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
請參閱第5圖至第7圖,並配合第8圖及第11圖所示,本發明用以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液體管體7的管束4,該管束4包含有一止漏襯體5以及一夾固裝置6;其中,
該止漏襯體5,係以橡膠材質一體成型為長形體,以圍設成中空筒狀,該止漏襯體5兩側形成一撐開並環設於該液體管體7外環周。該止漏襯體5的外表面形成一平面51,該止漏襯體5的內環周表面凸設一阻隔部52並得以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7的外壁,該止漏襯體5的厚度由中間位置至兩外側分別逐漸變薄,而變薄的兩外端形成一接合端53、54,該些接合端53、54的內表面分別形成一平面531、541,以其中一該接合端53內表面的該平面531與該止漏襯體5外表面的該平面51互相搭接以驅近於圓形(如第9圖所示),而藉由該止漏襯體5的該阻隔部52與另一該接合端54內表面的該平面541朝向該液體管體7於進行輸送當中發現的缺口71處的外環周上套設後接合(如第12圖所示)。在本案實施例中,該阻隔部52為網格狀,但不依此實施態樣為限。更進一步說明,該阻隔部52具有多數個凹狀521及多數個凸狀522且均勻分佈設置。利用該阻隔部52的該些凹狀521及該些凸狀522的迂迴曲折繞道,防止該液體管體7的該缺口71處滲出的液體可以延緩及阻隔流出。而該阻隔部52其他實施態樣有矩形狀、梯形狀、或多角狀,該阻隔部52的該些凹狀521及該些凸狀522的功效與該阻隔部52為網格狀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該夾固裝置6包含一第一夾合部61、一與該第一夾合部61相對應且相鄰的一端形成一樞接部63的第二夾合部62,以及朝向遠離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的該樞接部63相鄰的另一端設置有多數個緊固部64;其中,
再請參閱第8圖至第10圖所示,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係以 鋼材薄板片彎折成預定弧度的弧形薄板,其厚度是在1.0mm~1.2mm之間,用以使 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扳開,方便該液體管體7或比該液體管體7大管 徑的該液體管體7套置入。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內部各界定有一第 一凹弧槽610及一第二凹弧槽620,該第一凹弧槽610及該第二凹弧槽610提供該止 漏襯體5的該平面51黏接結合。更具體說明,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 相鄰一端的該樞接部63分別設有一第一樞接端611及一第二樞接端621,該第一樞 接端611及該第二樞接端621具有多數個由上至下成排的第一環扣612及第二環扣 622交錯對應套接,及以一軸桿631穿伸該些第一環扣612及該些第二環扣622形成 樞接狀的該樞接部63,且該第一夾合部611及該第二夾合部612相鄰的另一端分別 彎設形成一第一固定座613及一第二固定座623,該第一固定座613及該第二固定 座623的高度與該第一夾合部611及該第二夾合部612的高度相同。其中,該些第 一環扣612分別設有一第一孔洞6121,該些第二環扣622分別設有一第二孔洞 6221,該些第一環扣612的該些第一孔洞6121及該些第二環扣622的該些第二孔洞 6221中並得以供該軸桿631穿伸,使得該些第一環扣612及該些第二環扣622形成 樞接狀,則藉由成排的該第一樞接端611及該第二樞接端621,使該第一夾合部61 及該第二夾合部62分別向外互為撐開狀或向內互為閉合狀,並讓該管束4套置在 該液體管體7外壁,以達成平均緊固。
該些緊固部64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固定座613及該第二固定座623的外側且 迫緊在該液體管體7外壁,每一該緊固部64包含二相對稱且分別連接在該第一固 定座613及該第二固定座623上的導引件641,及分別穿接該些導引件641且提供該 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之間夾合固定的一固定組件645。更具體說明, 每一該緊固部64的每一該導引件641分別設呈缺口互為朝內相向的ㄇ形狀,每一 該導引件641分別由一立板642的上端向上外斜一上引導板643,及由該立板642的 下端向下外斜一下引導板644,每一該立板642分別設有一穿孔6421。每一該固定 組件645分別包含一固定桿646及一螺帽647,每一該固定桿646分別具有一頭部 6461,及一由每一該頭部6461的一端延伸且分別穿入每一該立板642的每一該穿 孔6421內的螺紋桿部6462,再以每一該螺帽647分別螺接於每一該螺紋桿部6462 上,方便使每一該緊固部64將該止漏襯體5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7外壁, 且每一該導引件641各具有每一該上引導板643及每一該下引導板644,方便引導 每一該固定桿646的每一該螺紋桿部6462由每一該立板642的每一該穿孔6421內 穿入,又每一該導引件641設置有每一該上引導板643及每一該下引導板644,而 使每一該導引件641本身結構的強度夠,又不用增加每一該導引件641的厚度。
請參閱第11圖所示,本發明藉由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為弧 形薄板,其用意係提供該第一夾合部61與該第一樞接端611及該第二夾合部62與 該第二樞接端621之間皆為連接而沒有縫隙,使該第一夾合部61與該第二夾合部 62由上至下的拉力佳且束緊度也平均,當扳開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 相鄰的另一端之間的一撐開開口6100,即能提供多種管徑的該液體管體7由該撐 開開口6100套置後,再利用該些緊固部64的該些固定桿646分別穿伸設在該第一 固定座613或該第二固定座623外側的該些導引件641的該些穿孔6421,及分別透 過該些導引件641的該些上引導板643及該些下引導板644的引導,將該些固定桿 646的該些螺紋桿部6462再分別穿伸設在該第二固定座623或該第一固定座613外 側的該些導引件641的該些穿孔6421外,使該些固定桿646的該些螺紋桿部6462分 別與該些螺帽647分別螺接固定,更能以該管束4的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 部62平均緊固在該液體管體7外環周,並得以提供該止漏襯體5包覆性較佳,用以 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該液體管體7,及有效達到液體止漏回滲的效果。
請參閱第8圖及第9圖所示,該管束4更包含一加強板60,該加強板60為弧形薄板。其中,該止漏襯體5朝向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相鄰之另一端的外環周表面設有一供該加強板60黏貼的凹陷面50。在第8圖及第9圖所揭示實施例中,該止漏襯體5的該凹陷面50與該加強板60形成黏接接合。更具體說明,請再參閱第7圖所示,該加強板60的高度與該止漏襯體5的高度為同等高度,當該第一夾合部61相鄰另一端的該第一固定座613與該加強板60的一端連接固定後,再使該第二夾合部62的該第二固定座623朝向該加強板60相對的另一端置入或移出,方便該些緊固部64皆能適合多種管徑的該液體管體7而調整並緊固在該止漏襯體5的外環周。
以上為本發明組成元件的構造特徵及相關組配位置,為使其功效及目的更為彰顯,茲將其組裝及使用情形加以闡述如后:
請配合參閱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當該液體管體7因於進行輸送當中,發現該液體管體7有該缺口71時,即可利用本發明該管束4予以修補,首先,將該液體管體7有該缺口71的外環周待修補處稍作清理,藉由該夾固裝置6的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相鄰一端的該樞接部63,方便將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扳開該撐開開口6100的範圍後,將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內部黏設有該止漏襯體5經過扳開並朝向該液體管體7有該缺口71的外環周套置,將該止漏襯體5朝向該液體管體7的該缺口71處的外環周上套設後接合,再利用該止漏襯體5內表面的該阻隔部52包覆在該缺口71處,接著,再藉由該些緊固部64的該些固定桿646先分別穿伸一側的該第一固定座613外側的該些導引件641之該些立板642的該些穿孔6421中,此時,確認該止漏襯體5內環周表面的該阻隔部52包覆在該缺口71處後,再以該些固定桿646再穿入另一側該第二固定座623外側的該些立板642時,可經由該些上引導板643或該些下引導板644的引導而穿入該些立板642的該些穿孔6421中,再透過該些螺帽647分別與該些固定桿646的該些螺紋桿部6462螺接固定(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同時將該止漏襯體5內環周表面的該阻隔部52緊貼在該液體管體7的該缺口71的外環周;該管束4經由上述步驟安裝固定後,藉由該夾固裝置6的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相鄰一端的該樞接部63,使該第一夾合部61及該第二夾合部62相鄰的另一端的該些緊固部64平均緊固,相對使該些緊固部64將該止漏襯體5相對完全的迫緊包覆在該液體管體7外壁上,再透過該止漏襯體5內環周表面的該阻隔部52,即可有效且完全的緊貼在該液體管體7有該缺口71的外環周,使自該缺口71滲出的液體可以延緩及阻隔流出,進而防止該液體管體7外漏液體的情形,達到防漏目的。
最後,本發明主要利用橡膠材質製成的該止漏襯體5搭配該夾固裝置6組成一種修補的該管束4,藉由該管束4安裝於正進行輸送液體的該液體管體7的外環周,不但可以有效達到液體止漏回滲的效果,更提供一種該管束4使用於該液體管體7的修補維護上,一般而言,採用本發明的該管束4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該液體管體7,對此,本發明誠然已完全突破現有該液體管體1修補維護施工那種該止漏墊體3的止漏回滲效果不佳,且該固定裝置24另一端的該些夾固組241及該些固定件243穿伸螺固過程中,容易受到該固定裝置24一端的該連結裝置23拉力不平均而易產生緊固包覆性差等缺點,有效提昇施工效率及成本者。
惟前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其目的在使熟習該項技藝者能夠瞭解本發明的內容而據以實施,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故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及特徵所為的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現有)
1‧‧‧液體管體
2‧‧‧管束
20‧‧‧開口
200‧‧‧縫隙
21‧‧‧第一抱合座
210‧‧‧第一弧形凹槽
22‧‧‧第二抱合座
220‧‧‧第二弧形凹槽
23‧‧‧連結裝置
24‧‧‧固定裝置
241‧‧‧夾固組
242‧‧‧穿接桿
2421‧‧‧穿孔
243‧‧‧固定件
2431‧‧‧螺母
3‧‧‧止漏墊體
(本發明)
4‧‧‧管束
5‧‧‧止漏襯體
50‧‧‧凹陷面
51‧‧‧平面
52‧‧‧阻隔部
521‧‧‧凹狀
522‧‧‧凸狀
53、54‧‧‧接合端
531、541‧‧‧平面
6‧‧‧夾固裝置
60‧‧‧加強板
61‧‧‧第一夾合部
610‧‧‧第一凹弧槽
6100‧‧‧撐開開口
611‧‧‧第一樞接端
612‧‧‧第一環扣
6121‧‧‧第一孔洞
613‧‧‧第一固定座
62‧‧‧第二夾合部
620‧‧‧第二凹弧槽
621‧‧‧第二樞接端
622‧‧‧第二環扣
6221‧‧‧第二孔洞
623‧‧‧第二固定座
63‧‧‧樞接部
631‧‧‧軸桿
64‧‧‧緊固部
641‧‧‧導引件
642‧‧‧立板
6421‧‧‧穿孔
643‧‧‧上引導板
644‧‧‧下引導板
645‧‧‧固定組件
646‧‧‧固定桿
6461‧‧‧頭部
6462‧‧‧螺紋桿部
647‧‧‧螺帽
7‧‧‧液體管體
71‧‧‧缺口
第1圖:為現有管束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現有管束經扳開後與液體管體欲置入的示意圖。 第3圖:為現有管束供液體管體置入後的使用狀態圖。 第4圖:為第3圖的管束經緊固液體管體後的連結裝置的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管束的前視立體分解圖。 第6圖:為第5圖管束的樞接部組配示意圖。 第7圖:為第5圖緊固部的固定桿導引狀態的前視圖。 第8圖:為第5圖管束的前視立體組合圖。 第9圖:為第8圖管束的俯視圖。 第10圖:為第8圖管束的後視立體組合圖。 第11圖:為第8圖管束撐開後方便將液體管體置入的使用示意圖。 第12圖:為第11圖管束夾固在液體管體外壁的示意圖。
Claims (8)
- 一種管束,用以修補正在進行輸送液體的液體管體的管束,該管束包含 一止漏襯體,該止漏襯體朝向該液體管體的缺口處的外環周環設;以及 一夾固裝置,該夾固裝置包含一第一夾合部、一與該第一夾合部相對應且相鄰的一端形成一樞接部的第二夾合部,以及一朝向遠離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該樞接部相鄰的另一端設置有複數個緊固部;其中, 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為相對應的弧形薄板,並分別設在該止漏襯體的外環周,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一端的該樞接部分別設有一第一樞接端及一第二樞接端,該第一樞接端及該第二樞接端設有由上至下成排的多數個第一環扣及多數個第二環扣分別交錯對應套接,該些第一環扣分別設有一第一孔洞,該些第二環扣分別設有一第二孔洞,及以一軸桿穿伸該些第一環扣的該些第一孔洞及該些第二環扣的該些第二孔洞形成樞接狀,並得以提供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分別向外平均撐開或分別向內夾合狀態,且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 該些緊固部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固定座及該第二固定座的外側且迫緊在該液體管體外壁,每一該緊固部包含二相對稱且分別連接在該第一固定座及該第二固定座上的導引件,及分別穿接該些導引件且提供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之間夾合固定的一固定組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夾固裝置的每一該緊固部的每一該導引件分別由一立板的上端向上外斜一上引導板,及由該立板的下端向下外斜一下引導板,每一該立板分別設有一穿孔,每一該固定組件分別包含一固定桿及一螺帽,每一該固定桿分別具有一頭部,及一由每一該頭部的一端延伸且分別穿入每一該立板的每一該穿孔內的桿部,再以每一該螺帽分別螺接於每一該桿部上並使每一該緊固部將該止漏襯體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外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厚度是在1.0mm~1.2mm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止漏襯體為長形體,以圍設成中空筒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止漏襯體的外環周表面形成一平面,用以黏設在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的內壁上,該止漏襯體的內環周表面凸設一阻隔部並得以相對完全的迫緊在該液體管體的外壁,該止漏襯體的厚度由中間位置至兩外側分別逐漸變薄,而變薄的兩外端形成一接合端,該些接合端的內表面設置一平面,使該些接合端互相搭接以驅近於圓形且環設在該液體管體的外環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阻隔部為網格狀,該阻隔部具有多數個凹狀及多數個凸狀且均勻分佈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阻隔部為矩形狀、梯形狀、或多角狀,該阻隔部具有多數個凹狀及多數個凸狀且均勻分佈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管束,其中,該管束更包含一加強板;其中,該止漏襯體朝向該第一夾合部及該第二夾合部相鄰之另一端的外環周表面設有一供該加強板黏貼固定的凹陷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13910A TWI649511B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Tube bund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13910A TWI649511B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Tube bund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9511B true TWI649511B (zh) | 2019-02-01 |
TW201945660A TW201945660A (zh) | 2019-12-01 |
Family
ID=6621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13910A TWI649511B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Tube bundl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4951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2901A (zh) * | 2007-07-20 | 2007-12-26 |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夹箍及安装方法 |
CN201412634Y (zh) * | 2009-06-23 | 2010-02-24 | 上海理工大学 | 金属厚壁破裂输送管快速修复管接头 |
CN1910394B (zh) * | 2004-02-13 | 2012-07-18 | 布雷兹-托卡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相对的凸出部件接合环的开槽管夹 |
JP2012149682A (ja) * | 2011-01-18 | 2012-08-09 | Amiri:Kk | 管部材包持用具 |
CN205745855U (zh) * | 2016-05-30 | 2016-11-30 | 北京市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 | 一种搭扣锁紧管道快速堵漏卡箍 |
-
2018
- 2018-04-24 TW TW107113910A patent/TWI64951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0394B (zh) * | 2004-02-13 | 2012-07-18 | 布雷兹-托卡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相对的凸出部件接合环的开槽管夹 |
CN101092901A (zh) * | 2007-07-20 | 2007-12-26 |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夹箍及安装方法 |
CN201412634Y (zh) * | 2009-06-23 | 2010-02-24 | 上海理工大学 | 金属厚壁破裂输送管快速修复管接头 |
JP2012149682A (ja) * | 2011-01-18 | 2012-08-09 | Amiri:Kk | 管部材包持用具 |
CN205745855U (zh) * | 2016-05-30 | 2016-11-30 | 北京市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 | 一种搭扣锁紧管道快速堵漏卡箍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5660A (zh) | 2019-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31310B2 (en) | Pipe coupler | |
US20140265157A1 (en) | Sump wall penetration fitting for flexible piping | |
TW200923239A (en) | Loose flange type pipe joint | |
EP2649362B1 (fr) | Dispositif de colmatage de fuite dans une canalisation de transport de fluide. | |
JP6508997B2 (ja) | フランジ補強具 | |
TWI649511B (zh) | Tube bundle | |
KR20170000577U (ko) | 배관 체결용 지그 장치 | |
FR2933764A1 (fr) | Dispositif de montage sur une canalisation et utilisation | |
TWI644049B (zh) | Chemical device delivery line coupling device | |
KR101785632B1 (ko) | 연결단부의 파손과 관 이탈을 방지하여 수밀성을 향상한 보호소켓 일체형 상하수도관 세트 | |
GB2161882A (en) | Pipe couplings | |
CN113039385B (zh) | 具有改进的张紧系统的管联接件 | |
US20150267855A1 (en) | Installation aid for water pipeline repair clamp | |
KR101544998B1 (ko) | 파형관 연결용 커플러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되는 커플러 | |
CN216555965U (zh) | 一种油田集输管道泄漏点应急封堵装置 | |
KR101137895B1 (ko) | 안전 연결형 상하수도관 | |
KR101003293B1 (ko) | 내구성이 강화된 관 연결장치 | |
CN212960347U (zh) |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材料的自密实柔性管涵接口装置 | |
JP2004324835A (ja) | 配管補修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M549292U (zh) | 止漏管束 | |
CN105570544A (zh) | 单边铰接缠绕管抱箍 | |
KR101810507B1 (ko) | 파형강관 연결장치 | |
TWM486714U (zh) | 管束保護環結構 | |
CN209991048U (zh) | 一种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 | |
KR101086016B1 (ko) | 관연결 접합보수장치의 시공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