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4576B - 離型片及樹脂皮革 - Google Patents
離型片及樹脂皮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24576B TWI624576B TW105111994A TW105111994A TWI624576B TW I624576 B TWI624576 B TW I624576B TW 105111994 A TW105111994 A TW 105111994A TW 105111994 A TW105111994 A TW 105111994A TW I624576 B TWI624576 B TW I62457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resin
- leather
- release
-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oulding surface, e.g. ribs or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38—Moulds, cores or other substr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ynthetic Leather, Interior Materials Or 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提供的離型片係具備有基材及離型層;該離型層係設置於上述基材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
Description
本揭示係關於離型片及樹脂皮革。特別係關於能簡便製造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利用光澤感變化顯現出設計性之樹脂皮革的離型片,以及上述顯現設計性的樹脂皮革。
合成皮革等樹脂皮革係在表面具剝離性的離型片上,塗佈成為原料的樹脂組成物並使其硬化後,藉由剝離上述離型片便可製造,利用由樹脂組成物所形成的表皮層,便具有類似天然皮革的質感與色澤等。
近年,針對樹脂皮革要求光學性設計性,為能製造此種樹脂皮革,有針對離型片想盡各種辦法進行研究。例如專利文獻1與2有提案表面設有全像狀微細凹凸形狀的離型片,使用此種離型片所製造的合成皮革,利用對表皮層所賦予的全像狀微細凹凸形狀,便可配合觀察角度顯現出虹色光澤。
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謂「樹脂皮革」係利用樹脂所形成之模擬天然皮革的皮革,設為合成皮革與人工皮革的統稱。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4-3616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253779號公報
專利文獻1與2所揭示的技術,係針對樹脂皮革雖可利用光澤色之變化提升設計性,但另一方面,要求不要依賴光澤色之變化,而是利用對應觀察區域產生之光澤度高低變化(光澤感變化)而顯現設計性的樹脂皮革,具體而言,在某觀察角度範圍內(作為觀察區域),能檢視到呈現樹脂皮革原本色澤,且帶高光澤感,但在此外的其他觀察區域則不會檢視到此種光澤感之設計性的樹脂皮革。又,若欲提高光澤感,則表面會因強光量而出現刺眼感覺的油光,導致呈現出與樹脂皮革原本光澤不同的光澤感。所以,針對樹脂皮革的設計性亦要求抑制油光的高光澤感,期待能製造具有該等設計性樹脂皮革的離型片。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實情而完成,主目的在於提供:可簡便製造呈現油光受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可顯現出利用光澤感變化產生設計性之樹脂皮革的離型片,及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可顯現出利用光澤感變化產生設計性的樹脂皮革。
為能實現具備上述設計性的樹脂皮革,本發明者經深入鑽研,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在複數表面上設有曲面狀單位透鏡的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的表面便被塑造為利用單位透鏡翻轉形狀的複數單位透鏡形狀,可調整在樹脂皮革表面所產生反射光之鏡面反射成分及擴散反射成分之散射強度分佈(以下亦稱「反射光之散射分佈」)。然後,發現藉由調整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樹脂皮革便可配合觀察區域產生光澤感之變化,以及能顯現出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本發明係在此種發現基礎下完成。
即,本發明一實施形態所提供的離型片,係具備有基材及離型層;該離型層係設置於上述基材上,且表面設有由複數配置具曲面之單位透鏡所構成透鏡部。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所提供的離型片,係表面設有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的透鏡部,且上述單位透鏡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所提供的樹脂皮革,係具備有:支撐層及樹脂表皮層;該樹脂表皮層係設置於上述支撐層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形狀部。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所提供的樹脂皮革,係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形狀部,且上述單位透鏡形狀
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達到能簡便製造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之變化所產生設計性之樹脂皮革的效果。
再者,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藉由表面所具備的複數單位透鏡形狀,便可達到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之變化所產生設計性的效果。
1‧‧‧基材
2‧‧‧離型層
3‧‧‧透鏡部
3a、3b‧‧‧單位透鏡
5‧‧‧單層
10‧‧‧離型片
11‧‧‧支撐層
12‧‧‧樹脂表皮層
13‧‧‧透鏡形狀部
13a‧‧‧單位透鏡形狀
20‧‧‧樹脂皮革
50‧‧‧皮包
60‧‧‧儀錶板材
C‧‧‧單位透鏡的根部部分
D‧‧‧單位透鏡的厚度
P‧‧‧單位透鏡的配置間距
T‧‧‧離型層的厚度
W‧‧‧單位透鏡寬度
X‧‧‧剖視圖切割線
圖1(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之一例之概略立體示意圖及剖視圖。
圖2(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之另一例之概略立體示意圖及剖視圖。
圖3係說明由反射面形狀所造成散射光強度分佈的說明圖。
圖4(a)至(c)係說明擴散角定義的說明圖。
圖5(a)及(b)係說明單位透鏡之截面形狀的說明圖。
圖6(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之另一例之概略立體示意圖及剖視圖。
圖7係說明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80%時的散射角之差的說明圖。
圖8(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之另一例之概略剖視圖。
圖9(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之一例之概略立體示意圖及剖視圖。
圖10(a)及(b)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之另一例之概略立體示意圖及剖視圖。
圖11(a)至(d)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使用例之示意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參照圖式等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係可依多種不同態樣實施,不應解釋為僅侷限於以下所例示實施形態的記載內容。又,圖式係為能更明確說明,相較於實際態樣之下,相關各部位的寬度、厚度、形狀等會有設計性表示的情況,充其量僅為其中一例而已,並非限定本發明解釋。又,本說明書與各圖中,相關與前圖所記載相同的要件便賦予相同元件,並適當省略詳細說明。又,為求說明上的方便,會有使用「上方」或「下方」的用語進行說明之情況,但亦可上下方向顛倒。
另外,以下舉例有具體數值的情況,該數值係可理解為在不致過度損及本實施形態所達效果之程度內,亦涵蓋因製造所衍生的誤差等。又,相關表示「垂直」程度的用語,亦可理解為在不致過度損及本實施形態所達效果之程度內,涵蓋因製造所衍生的誤差等。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以下亦有稱「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情況)係具備有基材與離型層。該離型層係設置於上述基材上,
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
針對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參照圖進行說明。圖1(a)與圖2(a)所示係本實施形態離型片一例及另一例的概略立體示意圖,圖1(b)與圖2(b)所示係圖1(a)與圖2(a)中的X-X線剖視圖。離型片10係具備有基材1與離型層2。該離型層2係設置於基材1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3a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3。
圖1所示係單位透鏡3a突出於離型層2表面的凸曲面形狀之例。圖2所示係單位透鏡3a凹陷入離型層2表面的凹曲面形狀之例。圖1與圖2中,透鏡部3係具有微透鏡陣列形狀。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因為離型層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因而可簡便地製造表面設有由所需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形狀部的樹脂皮革。然後,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的樹脂皮革,藉由具備上述透鏡形狀部,便可調整在樹脂皮革表面所生成反射光的散射分佈,可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此處,針對本實施形態離型片藉由具有上述構成,所獲得樹脂皮革便能顯現上述設計性的理由進行說明如下。
若樹脂皮革接觸到光,樹脂皮革的表面便會產生依與入射角相同角度反射的光成分(鏡面反射成分)、以及朝無規方向反射並廣範圍擴散的光成分(擴散反射成分)。
為提高樹脂皮革的光澤度,一般係採取使表面成為平滑面而增加鏡面反射成分比例的手法。但是,若採此種手法,因為在樹脂皮革表面所產生反射光中的鏡面反射成分會直接進入觀察者的眼睛,導致樹脂皮革亦會產生因表面的強烈光亮而造成油光,造成顯現出不同於樹脂皮革原本光澤的光澤感。又,此時,引發鏡面反射的方向被限定於狹窄的角度區域內,因而樹脂皮革能檢視光澤感的觀察區域亦受局限。
另一方面,若對樹脂皮革的表面利用浮雕加工、噴砂、鍍敷等施行表面處理而賦予無規的微細凹凸形狀,因在樹脂皮革表面所產生反射光中的擴散反射成分比例會增加,因而可抑制油光發生。此時,因為擴散反射係依廣範圍產生,因而可檢視樹脂皮革光澤感的觀察區域便較平滑面時更廣區域。
但是,若擴散反射成分的比例變大,便會導致光澤度降低,且會因擴散反射成分與鏡面反射成分的混合而導致樹脂皮革被檢視時呈現偏白色調。
此種光澤感差異、及可檢視高光澤感區域的寬窄,推定係因從所需角度入射至樹脂皮革之光之的散射光強度非等向性、及擴散角大小所造成。
此處,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係可依照散射光強度分佈對散射角的斜率程度進行說明。又,擴散角係可從散射光強度分佈對散射角進行定義。擴散角係如圖3所示,由在將散射角(θ)設為X軸、散射光強度(L)設為Y軸的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Px、Py中,散射光強度L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Lmax之二分之一的2個散射角θ1(Px)、
θ1(Py)及θ2(Px)、θ2(Py)之差(θ2-θ1)的半值寬FWHM(Px)、FWHM(Py)所定義。例如若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Lmax之二分之一的散射角(θ)係在θ1=-10°至θ2=+10°範圍內,擴散角便成為20°。另外,相關散射光強度的測定方法,容後詳述。
由平滑面所產生的反射光因為大多係鏡面反射成分,因而如圖4(a)所示,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P會具有急遽的斜率,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較小。又,此時,因為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Lmax之二分之一的散射角θ範圍較小,因而所計算出的擴散角FWHM亦變小。另一方面,由無規的微細凹凸形狀面所產生之反射光,因為大多係擴散反射成分,因而如圖4(b)所示,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P的斜率平滑,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較大。又,此時,因為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Lmax之二分之一的散射角θ範圍較大,因而所計算出的擴散角FWHM亦變大。
即,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的斜率越急遽,則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越小,樹脂皮革的光澤感越高。另一方面,擴散角的範圍越寬,則能檢視樹脂皮革光澤感的觀察區域越廣域。
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藉由轉印上述離型片表面上所具備設有複數之曲面的單位透鏡及其集合體的透鏡部,便成為表面具備有具曲面之複數之單位透鏡形狀、及其集合體的透鏡形狀部。然後,由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部所產生之反射光,可呈現具備有由平滑面所造成的光學特性、與由微細凹凸形狀面所造成的光學特性雙方特長的散射分佈。
即,在透鏡形狀部所產生的反射光係如圖4(c)所示,雖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P具有急遽的斜率,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較小,但因為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Lmax之二分之一的散射角θ範圍較大,因而所計算出的擴散角FWHM變大。
所以,由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能檢視光澤感的觀察區域便成為廣域。又,上述樹脂皮革係在上述觀察區域位於擴散角範圍內之時,能顯現出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另一方面,若上述觀察區域偏離擴散角範圍,則光澤感會急遽降低。
依此,由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因為利用表面的透鏡形狀部調整反射光的散射分佈,因而呈現油光經抑制的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藉由設計:在離型層表面上所具備的複數之單位透鏡之曲面形狀、單位透鏡的配置態樣、及其集合體的透鏡部,所獲得樹脂皮革便可呈現所需之散射分佈。
另外,針對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呈現的散射分佈,容在後述「B.樹脂皮革」項中說明。
本說明書中,散射光強度及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係可依照以下方法進行測定及描繪。散射光強度係使用三維變角分光測色系統(GCMS-13型、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朝對象面依入射角0°(即鉛直方向)入射光,在受光角度於-60°~60°範圍內、變角間隔1°條件下,分別針對各散射角測定散射光強度。然後,藉由將散射角設為X軸、散射光強度設為Y軸,針對散射光強度對各
散射角的值進行描點,便可描繪出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
擴散角係從所獲得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中,藉由計算出屬於散射光強度成為最大散射光強度二分之一之散射角差的半值寬便可求得。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中,當構成透鏡部的複數之單位透鏡對上述離型層的表面呈凸形狀的情況(即如圖1所示,從上述離型層表面朝靠上述基材側的背後側呈突出之凸形狀情況),所獲得樹脂皮革成為具有相對於表面朝內側凹陷的凹形狀單位透鏡形狀。另一方面,當構成透鏡部的複數單位透鏡係相對於上述離型層表面呈凹形狀的情況(即如圖2所示,從上述離型層表面朝上述基材側呈凹陷形狀的情況),所獲得樹脂皮革成為具有突出表面的凸形狀單位透鏡形狀。
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單位透鏡係不管為凹形狀或凸形狀,所獲得樹脂皮革的單位透鏡形狀之凹凸朝向及焦點位置(即各單位透鏡形狀的焦點)僅有位於樹脂皮革的內部或外部的差異而已,不管何種情況,利用單位透鏡形狀的曲面,根據上述原理均可調整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所獲得樹脂皮革可顯現出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及配合觀察區域產生光澤感變化。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各構成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離型層係形成(配置)於上述基材上,且表
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
以下,針對離型層的表面中,亦有將設有透鏡部之一面稱為「(離型層之)透鏡部形成面」進行說明的情況。
上述離型層的透鏡部係由具曲面的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
單位透鏡係只要表面具有曲面便可,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可為凸形狀、亦可為凹形狀。當單位透鏡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凸形狀的情況,單位透鏡的焦點便位於上述離型層或上述基材的內部。另一方面,當單位透鏡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凹形狀的情況,單位透鏡的焦點便位於離型片靠離型層側的外側。
尤其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單位透鏡較佳係相對於上述離型層的表面呈凸形狀。即,單位透鏡的焦點較佳係位於上述離型層或上述基材的內部。單位透鏡設為具有從離型層表面朝外側突出的凸形狀,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製造的樹脂皮革,便可在其表面上塑造出凹形狀的單位透鏡形狀。所以,所獲得樹脂皮革不僅可利用在其表面上所塑造的透鏡形狀部顯現出所需設計性,且相較於經塑造為凸形狀單位透鏡形狀的情況下,可達材料量減少的緣故所致。
上述單位透鏡係可為球面透鏡、亦可為非球面透鏡。此種單位透鏡具體係可例示如:微透鏡、柱面透鏡、菲涅耳透鏡、複曲面透
鏡(toric lens)等。
單位透鏡的平面觀形狀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配合單位透鏡的種類再行適當設計。例如:圓形、長方形或正方形等四角形、多角形、三角形等。
再者,單位透鏡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狀(以下簡稱「截面形狀」),係如圖5(a)所例示,相對於單位透鏡3a的中心軸Y可為對稱形,亦可如圖5(b)所例示,相對於單位透鏡3a的中心軸Y成為非對稱形,可配合針對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要求的設計性再行適當設計。
例如若複數單位透鏡的截面形狀全部均為對稱形狀的話,則所獲得樹脂皮革中,利用各單位透鏡形狀所顯現的反射光之散射分佈亦具有對稱性。即,所獲得樹脂皮革中,因為由透鏡形狀部所產生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成為對稱,因而若從相對於單位透鏡形狀中心軸具對稱關係的二方向檢視,便會呈現相同的光澤感。
另一方面,若複數之單位透鏡的截面形狀呈非對稱形狀,則所獲得樹脂皮革中,利用各單位透鏡形狀所顯現的反射光之散射分佈亦能具非對稱性。即,所獲得樹脂皮革中,因為由透鏡形狀部所產生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成為非對稱,因而若從相對於單位透鏡形狀中心軸具對稱關係的二方向檢視,其中一方向呈高光澤感,相對的另一方向則呈低光澤感,便可使所顯現的設計性不同。
另外,所謂「單位透鏡的截面形狀」係指單位透鏡從寬度方向觀看到的形狀;而所謂「單位透鏡的中心軸」係指通過單位透鏡之寬度正中央(圖5中的O)之軸。相關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中心軸亦同,指通過透鏡形狀寬度正中央的軸。
單位透鏡的寬度係只要針對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的表面,能調整反射光之散射分佈的大小便可,例如較佳係300μm以下、尤其更佳係100μm以下、特佳係80μm以下。又,上述寬度較佳係30μm以上。若單位透鏡的寬度大於上述範圍,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表面上具有的單位透鏡形狀便容易看到,會有損及上述樹脂皮革設計性的情況。另一方面,若單位透鏡的寬度小於上述範圍,則儘管單位透鏡及由其所形成樹脂皮革表面的單位透鏡形狀所造成功能幾乎沒有變化,但仍會有提高製造難度的情況。
所謂「單位透鏡寬度」係如圖1(b)與圖2(b)所例示,指單位透鏡根部部分的寬度W。例如微透鏡,當單位透鏡的平面圖形狀呈圓形之情況,單位透鏡的寬度便指圓形的直徑。又,如柱面透鏡,當單位透鏡的平面圖形狀呈四角形之情況,單位透鏡的寬度便指單位透鏡的短邊方向長度。
所謂「單位透鏡的根部部分」係當相鄰單位透鏡未隔開間隔配置時,便指從其中一單位透鏡輪廓切換為另一單位透鏡輪廓的部分;當相鄰單位透鏡有隔開間隔配置時,便指從平坦面切換為單位透鏡輪廓的部分。上述根部部分係在圖1(b)與圖2(b)中依C標示的
部分。當相鄰單位透鏡間的間隔並非平坦而是呈曲面的情況等,可將單位透鏡延伸方向的垂直截面中,在單位透鏡根部附近的輪廓線轉折點,設為單位透鏡根部。
單位透鏡的厚度係只要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的表面中,能調整反射光之散射分佈的大小便可,可配合單位透鏡的寬度與形狀等再行適當調整。
具體而言,單位透鏡的厚度較佳係10μm~150μm範圍內、更佳係15μm~150μm範圍內、其中特佳係15μm~40μm範圍內。若單位透鏡的厚度大於上述範圍,便大於離型片的離型層厚度,因而會有無法轉印的情況;另一方面,若小於上述範圍,則儘管單位透鏡及由其所形成樹脂皮革表面的單位透鏡形狀所造成之功能幾乎沒有變化,但仍會有提高製造難度的情況。
此處,所謂「單位透鏡厚度」,若為凸形狀單位透鏡,便指從根部部分至最頂部的長度;若為凹形狀單位透鏡,便指從根部部分至最底部的長度,在圖1(b)與圖2(b)中依D標示的部分。
單位透鏡係只要在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中,具有能調整反射光之散射分佈的曲面便可,可配合單位透鏡的形狀等再行適當設定。所謂單位透鏡具有曲面,係只要單位透鏡的曲率半徑在15μm~150μm範圍內(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便可,其中較佳係15μm~40μm範圍內(15μm以上且40μm以下)。若單位透鏡的截面形狀呈非對稱形狀,則最好曲率最小部分的曲率半徑在上述範圍內。
上述單位透鏡的表面係只要至少其中一部分具有上述曲率半徑所表示的曲面便可,亦涵蓋上述表面其中一部分為平坦面。
上述單位透鏡的寬度、厚度、曲率半徑係利用雷射顯微鏡、AFM、SEM等取得截面輪廓便可測量。例如使用雷射顯微鏡(OLYMPUS公司製OLS4000),利用撮影模式的雷射顯微鏡觀察取得高度數據,再利用測定模式顯示出截面輪廓,並配合游標便可計算出單位透鏡的寬度、厚度、曲率半徑。
透鏡部係由配置複數之單位透鏡而成。
上述透鏡部中,所配置的複數之單位透鏡可全部均為相同形狀及相同尺寸,亦可由不同形狀或尺寸的複數種單位透鏡混雜配置。
再者,當由不同形狀或尺寸的複數種單位透鏡混雜配置時,不同種類的單位透鏡可具一定規則性配置、亦可無規則性配置。
所配置的複數單位透鏡係可於所有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狀均具有對稱形,亦可為其中一部分含有截面形狀具非對稱形的單位之透鏡。
針對所配置的單位透鏡個數等,係可對應藉由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的用途與設計性再行適當選擇。
上述透鏡部中,可為複數之單位透鏡全部均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凸形狀,亦可為複數之單位透鏡全部均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凹形狀。尤其在本實施形態中,最好複數單位透
鏡全部均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凸形狀。即,複數之上述單位透鏡的焦點最好位於上述離型層或上述基材的內部。針對此項之理由係如前述。
上述透鏡部中,複數單位透鏡係以鄰接單位透鏡彼此間的根部彼此間可以相鄰接方式而未設置間隔地配置,亦可鄰接單位透鏡彼此間隔開依所需間隔配置,可配合上述單位透鏡的尺寸、形成方法、對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要求的設計性等再行適當選擇。通常最好複數之單位透鏡未隔開間隔地配置。
當鄰接單位透鏡彼此間有隔開間隔地配置時,上述間隔最好在滿足單位透鏡寬度及配置間距的範圍內適當設定。
單位透鏡的配置間距係只要能調節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表面中的反射光散射分佈便可,尤其最好係上述樹脂皮革的單位透鏡形狀係不易被目視到的大小。例如上述配置間距最好設為單位透鏡寬度的1倍以上且5倍以下,尤其更佳係1倍以上且2倍以下、特佳係1倍。若配置間距大於上述範圍,因為離型層表面上的平坦部分變多,因而會有所獲得樹脂皮革的光學特性降低之情況。又,設計上較難將配置間距設為小於上述範圍。
所謂「單位透鏡的配置間距」係在圖1(b)與圖2(b)中係依P標示的部分。在鄰接單位透鏡彼此間未設計間隔配置的情況,單位透鏡的配置間距便與單位透鏡的寬度相同。
上述透鏡部的複數之單位透鏡之配置態樣係在利用本實施形
態離型片所獲得之樹脂皮革的表面,配置成能調整反射光之散射分佈的配置態樣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配合單位透鏡的形狀等適當設計為一維排列或二維排列。
此處,所謂「一維排列」係例如圖6(a)及(b)所例示,指在離型層2的透鏡部形成面上,由複數之單位透鏡3a(柱面透鏡)朝一維方向排列的配置態樣。由此種配置態樣構成的透鏡部稱為「扁豆狀透鏡」(lenticular lens)。另外,圖6(a)所示係本實施形態離型片另一例的概略立體示意圖,圖6(b)所示係圖6(a)中的X-X線剖視圖。
另一方面,所謂「二維排列」係例如圖1及圖2所例示,指在離型層2的透鏡部形成面上,由複數之單位透鏡3a(微透鏡)朝二維方向(透鏡部形成面的縱橫方向)排列的配置態樣。由此種配置態樣構成的透鏡部稱為「微透鏡陣列」。又,依二維排列形成單位透鏡時,柱面透鏡亦可朝二維方向呈圖案狀排列。
單位透鏡的二維排列態樣並無特別的限定,例如圖1與圖2所例示的正方格排列,亦可為鋸齒狀排列、六方稠密排列等。
另外,單位透鏡的配置間距亦可不同,且不同的間距亦可具一定規則性、亦可不具規則性。
上述離型層通常係利用樹脂形成。上述樹脂係只要可塑造所需的單位透鏡,且當製造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樹脂皮革時,可輕易剝離樹脂皮革的樹脂便可,例如熱可塑性樹脂、硬化樹脂。所謂「硬化樹脂」係指對熱硬化性樹脂施行加熱而硬化的樹脂(熱硬化樹脂),或藉由對游離輻射線硬化樹脂照射游離輻射線而硬化的樹
脂(游離輻射線硬化樹脂)。又,游離輻射線硬化樹脂係可舉例如:紫外線硬化樹脂、電子束硬化樹脂。
此處,所謂「游離輻射線」係指電磁波或荷電粒子束中,具有能將分子聚合或交聯之能量量子(energy quantum)的放射線,例如紫外線、電子束,此外尚可例如:X線、γ線等電磁波;α線、離子束等荷電粒子束(ion beam)。其中,較佳係紫外線、電子束。
熱可塑性樹脂係可使用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烴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聚苯乙烯等苯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等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聚乙烯醇;日本專利特開2015-27811號公報等所揭示的共聚合體等習知公知的樹脂。
熱硬化性樹脂係可舉例如:不飽和聚酯、三聚氰胺、環氧、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多醚(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三聚氰胺(甲基)丙烯酸酯、三系丙烯酸酯等。
游離輻射線硬化性樹脂係可舉例如:胺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酯共聚合體等。
其中,上述樹脂較佳係熱可塑性樹脂、更佳係聚丙烯。理由係可對離型層表面精度佳地賦予所需的單位透鏡,且當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製造樹脂皮革時,可使從樹脂皮革的剝離性變得良好。
離型層係可為透明、亦可為半透明或不透明。又,上述離型層亦可被著色。
離型層的厚度係只要可在表面設置所需形狀之單位透鏡、及屬於其集合體之透鏡部的厚度便可,例如1μm~200μm範圍內、其中較佳係20μm~50μm範圍內。若離型層的厚度大於上述範圍,則會有離型層形成時所使用的材料量及費用、以及離型片整體的製造成本增加之情況;另一方面,若小於上述範圍,則會有無法設置所需形狀單位透鏡及屬於其集合體之透鏡部的情況。另外,所謂「離型層的厚度」係在圖1(b)與圖2(b)中以T標示的部分。
再者,在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上亦可設有剝離層。理由係可提升樹脂皮革製造時的剝離性。剝離層的材料係可舉例如聚矽氧系樹脂、氟系樹脂,將該等樹脂塗佈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上,經乾燥便可形成。
剝離層的厚度係只要不會損及離型層之透鏡部形成面形狀的厚度便可,較佳係例如0.1μm~3μm左右。理由係若在上述範圍以下會有剝離力嫌不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若在上述範圍以上會導致形狀乖離變大。
再者,亦可取代設置剝離層,改為使離型層含有離型劑。離型劑係可舉例如習知公知的材料,可使用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5-039847號公報所揭示的離型劑。
離型層係光朝上述透鏡部(透鏡部形成面)從鉛直方向(入射角0°)入射時,在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之差之絶對值S(80-20),較佳係4°以上且15°以下、其中更佳S(80-20)係4°以上且8°以下。
藉由S(80-20)值在上述範圍內,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便具有急遽的斜率,反射光的散射光強度非等向性變小。所以,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樹脂皮革的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亦呈現同樣的斜率,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變小。藉此,上述樹脂皮革便可顯現出所需的設計性。
若上述離型層的S(80-20)值大於上述範圍,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的斜率變為平緩,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變大。所以,相關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獲得的樹脂皮革亦同樣地,因為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變大,因擴散反射造成的影響變大之緣故,因而高光澤設計性的顯現趨於困難。另一方面,若上述離型層的S(80-20)小於上述範圍,便較難塑造所需形狀的透鏡部。
另外,圖7所示係說明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的差之說明圖。
再者,上述離型層在透鏡部(透鏡部形成面)的光擴散角較佳係大於5°且在90°以下、其中更佳係10°以上且60°以下。若擴散角超過上述範圍,則因擴散反射造成的影響變大,另一方面,若擴散角低於上述範圍,則因鏡面反射造成的影響變大,因而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獲得的樹脂皮革不易顯現所需設計性。所謂「在透鏡部(透
鏡部形成面)的光擴散角」,即光朝透鏡部(透鏡部形成面)從鉛直方向(入射角0°)入射時的擴散角。
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基材係支撐著離型層。
上述基材係在能形成離型層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例如一般樹脂皮革製造用離型片或加工紙(process paper)所使用的習知公知材質之基材。具體係可舉例如:不織布、織布、或該等的積層體等。可使用例如:牛皮紙、高級紙、塗料紙等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各種尼龍等聚醯胺;聚丙烯等樹脂薄膜;合成紙、金屬箔、織布、不織布等。該等係可單獨使用、或適當積層使用。
其中,就從使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製造樹脂皮革時,不易發生熱劣化、且與離型層間之密接性高的觀點,上述基材較佳係紙。
再者,於上述基材為樹脂薄膜的情況,樹脂薄膜所使用的樹脂亦可與上述形成離型層的樹脂相同。此情況,基材與離型層亦可成一體。
相關上述基材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配合基材的材質等再行適當設定,較佳係設定於例如50μm~200μm範圍內。
針對上述基材靠離型層側之一面,在提升與離型層間之密接性目的下,亦可施行例如電暈放電處理、臭氧處理等易接著性處理、
或底漆塗佈等表面處理。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至少設有在表面上已形成有透鏡部的離型層及基材,但視需要亦可設有任意的層。
例如基材表面為非平滑的情況,為了能均勻地形成離型層,亦可在基材與離型層之間設置平滑性提升層。平滑性提升層係可例如由日本專利特開2002-086622號公報等所揭示般組成構成的平滑性提升層、或黏粒層(clay court layer)等。
再者,亦可在基材與離型層之間設置密接層。理由係可提升基材與離型層間之密接性。底漆層的材料係可例如氟系塗佈劑、矽烷偶合劑等。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亦可離型層與基材呈一體。所謂「離型層與基材呈一體」,係如圖8(a)、(b)所例示,離型層2與基材1由同一材料形成的單層5。構成上述單層的材料係可例如在「1.離型層」項中所說明的材料。
相關離型層與基材呈一體的離型片中之透鏡部等,係與前所說明的內容同樣,因而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利用表面所設置的單位透鏡及屬於其集合體的透鏡部,而對由透鏡部形成面所反射光的散射分佈進行調
整。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透鏡部形成面的S(80-20)及光擴散角,較佳呈現上述「1.離型層」項中所說明的S(80-20)及光擴散角。相關此項理由因為在上述「1.離型層」項中已有說明,故不再贅述。
本實施形態離型片之其他態樣,係表面設有具備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的透鏡部,且上述單位透鏡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因為表面所設置的透鏡部係由具既定範圍內曲率半徑的單位透鏡複數設置所構成,因而可使上述S(80-20)及各自的擴散角分別在既定範圍內。藉此,利用本實施形態離型片所獲得的樹脂皮革,能調整表面所產生之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故能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可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相關上述其他態樣的離型片詳細內容,係如同前所說明。
本實施形態離型片的製造方法係在基材其中一表面上所形成的離型層表面上,在能賦予所需形狀之複數單位透鏡及屬於其集合體之透鏡部的方法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配合離型層形成時所使用的材料再行適當選擇。
例如若離型層形成用組成物中所含的樹脂係游離輻射線硬化樹脂,則藉由在基材其中一表面上塗佈離型層形成用組成物後,再
將已形成相當於所需單位透鏡形狀之凹部或凸部的轉印版,壓抵於塗佈層,並照射游離輻射線而使之硬化,便可形成表面具有透鏡部的離型層。
另一方面,若離型層形成用組成物中所含的樹脂係熱可塑性樹脂,則可採取一邊將屬於離型層形成用組成物的樹脂擠出層壓於基材表面上,一邊壓抵已形成相當於所需單位透鏡形狀之凹部或凸部的轉印版,而形成表面設有透鏡部之離型層的方法。又,亦可採取在基材其中一表面上,塗布離型層形成用組成物後,再將已形成相當於所需單位透鏡形狀之凹部或凸部的轉印版,加熱按押於塗佈層,而形成表面設有透鏡部之離型層的方法等。
本實施形態的離型片係頗適用為合成皮革或人工皮革等樹脂皮革製造時的加工剝離紙(process release paper),惟併不僅侷限於此。本實施形態離型片係除樹脂皮革製造用的離型片用途之外,尚可使用為例如橡膠片、碳薄片、其他樹脂片或薄膜的製造模。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以下亦稱「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具備有支撐層及樹脂表皮層。該樹脂表皮層係設置於上述支撐層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的透鏡形狀部。
相關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圖9(a)與圖
10(a)所示係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一例及另一例的概略立體示意圖,圖9(b)與圖10(b)所示係圖9(a)與圖10(a)中的X-X線剖視圖。樹脂皮革20係具備有支撐層11與樹脂表皮層12。該樹脂表皮層12係配置於支撐層11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13a複數配置所構成的透鏡形狀部13。
圖9所示係單位透鏡形狀13a突出於樹脂皮革層12表面的凸曲面形狀例。圖10所示係單位透鏡形狀13a凹陷於樹脂皮革層12表面的凹曲面形狀例。圖9與圖10係透鏡形狀部13具有微透鏡陣列形狀。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在樹脂皮革的樹脂表皮層表面上,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的透鏡形狀部,因為利用上述透鏡形狀部調整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故可呈抑制油光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依各構成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的樹脂表皮層係形成(配置)於上述支撐層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形狀部。
上述樹脂表皮層係使用為樹脂皮革的表皮,具有類似天然皮革的質感與色澤。
相關樹脂表皮層的單位透鏡形狀及透鏡形狀部,係與「A.離型片」項中說明的離型層所具備有單位透鏡及透鏡部同樣,故在此不再贅述。
其中,本實施形態如圖10所例示,複數上述單位透鏡形狀較佳係相對於上述樹脂表皮層的表面呈凹形狀。理由係藉由將複數單位透鏡形狀設為凹形狀,便可利用透鏡形狀部顯現出所需的設計性,且相較於具備凸形狀單位透鏡形狀的情況下,可達降低樹脂表皮層所使用的材料量。
樹脂表皮層所使用的樹脂係可適用一般合成皮革或人工皮革製造時所使用的剛性樹脂,例如尼龍、聚胺酯、聚氯乙烯等。樹脂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再者,上述樹脂表皮層亦可含有可塑劑、安定劑、著色劑等添加劑。
樹脂表皮層的厚度係在能設置所需單位透鏡形狀及屬於其集合體之透鏡形狀部的厚度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可配合用途等再行適當設計。
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的支撐層係支撐著樹脂表皮層。
支撐層係例如:木綿、麻、羊毛等天然纖維;縲縈、醋酸酯等
再生或半合成纖維;由聚醯胺、聚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烯烴等合成纖維的纖維所構成織布、不織布、網布、紙、聚酯或聚烯烴的樹脂薄膜;金屬板、金屬箔、玻璃板、玻璃纖維織布等,可配合樹脂皮革的種類與用途,從一般合成皮革或人工皮革所使用的材料中適當選擇。
支撐層的厚度係在能支撐樹脂表皮層的厚度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藉由表面所設置的透鏡形狀部,而調整反射光之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擴散角大小等反射光的散射分佈,因而可呈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亦可為樹脂表皮層與支撐層呈一體。所謂「樹脂表皮層與支撐層呈一體」係指離型層與基材係由同一材料形成的單層。構成上述單層的材料係可例如「1.樹脂表皮層」項中所說明的材料。
相關樹脂表皮層與支撐層呈一體的樹脂皮革中之透鏡形狀部等,係與前已說明的內容同樣,故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較佳係由透鏡形狀部所產生反射光的散射光強度之非等向性較小。所謂「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較小」,即指「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具有急遽的斜率」。
具體而言,光朝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部(具備透鏡形狀部之一面)從鉛直方向(入射角0°)入射時,在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的差之絶對值S(80-20),較佳係4°以上且15°以下、其中更佳S(80-20)係4°以上且8°以下。S(80-20)值越大,則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的斜率越平緩,散射光強度的非等向性越大,因而由擴散反射所造成的影響越大。所以,樹脂皮革的光澤度降低,成為偏白色澤,較難顯現高光澤的設計性。另一方面,若S(80-20)小於上述範圍,則樹脂皮革表面較難具有所需形狀的透鏡形狀部。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能在所需觀察區域顯示出高光澤性。所謂「樹脂皮革能檢視到高光澤性的觀察區域」係指「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部之擴散角範圍內」。
具體而言,上述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部(具備透鏡形狀部之一面)的光擴散角較佳係大於5°且在90°以下、其中更佳係10°以上且60°以下。若樹脂皮革的透鏡形狀部之擴散角超過上述範圍,則因擴散反射所造成的影響會變大,會有不易獲得高光澤感的情況。另一方面,若擴散角小於上述範圍,則因鏡面反射所造成的影響會變大,會有油光較高光澤感更容易被檢視到的情況。透鏡形狀部的光擴散角,即光朝透鏡形狀部從鉛直方向(入射角0°)入射時的擴散角。
觀察者在相當於上述擴散角的觀察角度區域內,可檢視到樹脂皮革的高光澤感。
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的另一態樣係表面有設有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的透鏡形狀部,且上述單位透鏡形狀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表面所設置的透鏡形狀部,由具有既定範圍內曲率半徑的單位透鏡形狀複數設置所構成,因而上述S(80-20)及各擴散角均分別可在既定範圍內。藉此,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可調整表面所產生反射光的散射分佈,故能呈現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且配合觀察區域能顯現出由光澤感變化所產生之設計性。
相關上述另一態樣樹脂皮革的詳細內容,係如前所說明。
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之製造方法,係在使用「A.離型片」項所說明的離型片,能於樹脂皮革的樹脂表皮層表面上形成所需單位透鏡形狀及屬於其集合體的透鏡形狀部之方法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定,可採取使用離型片的習知公知合成皮革或人工皮革之製造方法。樹脂皮革的製造方法係可為乾式法、亦可為濕式法
例如當利用乾式法製造樹脂皮革時,在「A.離型片」項所說明離型片的離型層表面上,塗佈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經乾燥而形成樹脂表皮層,再於上述樹脂表皮層上經由接著層積層支撐層,經乾燥及熟成後,將離型片予以剝離,便可製得樹脂皮革。上述接著層係可使用樹脂皮革製造時所使用的習知公知組成。
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係只要能形成所需樹脂表皮層便
可,可配合樹脂皮革的種類再行適當選擇。
例如若樹脂皮革係聚胺酯合成皮的情況,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可使用含有聚胺酯及任意添加劑,且固形份20質量%~50質量%左右的聚胺酯糊等。又,若樹脂皮革係聚氯乙烯合成皮的情況,則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可使用含有聚氯乙烯及任意添加劑的凝膠等。
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的塗佈方法係配合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的組成再行使用已知的方法。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皮革係可使用於一般合成皮革所使用的用途。又,亦可使用為天然皮革的替代品。具體的用途係可舉例如:衣料、皮包、鞋子、錢包、智慧手機套表皮材料、室內建材、儀錶板材、汽車座椅表皮材料、方向盤表皮材料等車輛用內裝材料或二輪機車的座椅材料等。圖11(a)與(b)、以及圖11(c)與(d)分別係使用本實施形態樹脂皮革的皮包50及儀錶板材60之一例示意圖。圖11(b)、(d)分別係相當於圖11(a)、(c)中之Y-Y線剖視圖。
以下例示實施例及比較例,針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說明。
利用以下的方法,製作實施例1~10所使用的轉印版、及比較
例1~2所使用的轉印版。
在經鍍銅的擠筒(直徑:100mm 、寬300mm)表面上,利用機械切削形成相當於表1所示實施例1之單位透鏡形狀的翻轉形狀圖案後,對表面施行鍍鉻處理而獲得轉印版1。相關實施例2~10所使用的轉印版2~10亦是依同樣方法獲得。
依各實施例,在滾筒壓花裝置上安裝轉印版。
對經鍍銅的擠筒(直徑:100mm 、寬300mm)表面施行鍍鉻處理後,將處理面依成為表2所示比較例1之表面粗糙度的方式,利用噴砂施行粗面化而獲得轉印版11。相關比較例2所使用的轉印版12亦是依同樣的方法獲得。
依各比較例,在滾筒壓花裝置上安裝轉印版。
在紙基材(厚度150μm)其中一面上,依成為厚度50μm方式塗佈聚丙烯而形成離型層,依照下述條件將轉印版1加熱按押於上述離型層上而轉印圖案,獲得實施例1的離型片(捲筒寬度300mm)。相關實施例2~10、及比較例1~2亦是依同樣的方法獲得離型片。
‧擠筒溫度:120℃
‧按押力:150kgf/cm
‧搬送速度:5m/min
相關所獲得離型片的離型層表面之形狀及詳細,如表1與表2所示。實施例1~10所獲得離型片係在離型層表面上設有透鏡部之屬於柱面透鏡(單位透鏡)集合體的扁豆狀透鏡。又,比較例1~2所獲得離型片係離型層表面具有既定表面粗糙度的噴砂粗面。
使用由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2所獲得各離型片,在各離型片的離型層上,利用棒塗法塗佈樹脂表皮層形成用組成物之由下述組成所構成合成皮革的表皮層用聚胺酯組成物,於100℃~120℃範圍內施行2分鐘加熱乾燥。然後,在塗佈層上使用接著劑貼合基布(支撐層),經乾燥、熟成後,剝離離型片而獲得合成皮革。
‧聚胺酯(RESAMINE NE-8811大日精化工業(股)製)...100重量份
‧著色劑(SEIKASEVEN NET-5794黑大日精化工業(股)製)...15重量份
‧甲苯...25重量份
‧異丙醇(IPA)...25重量份
針對使用由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2所獲得之離型片而獲得的合成皮革施行以下評價。各評價結果係如表1與表2所示。
測量將使用實施例1的離型片而獲得之合成皮革的聚胺酯量(含著色劑)設為1時,使用實施例2~10及比較例1~2的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的聚胺酯量(含著色劑)之重量比。
針對使用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2所獲得之離型片而獲得的合成皮革施行散射光強度測定,從所獲得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計算出擴散角及S(80-20)值。散射光強度係使用三維變角分光測色系統(GCMS-13型、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朝樹脂皮革具備有透鏡形狀部之一面,射入鉛直方向(入射角0°)的光,依受光角度在-60°~60°範圍內、變角間隔1°的條件,測定每個散射角的強度。又,散射光強度分佈曲線係將散射角設為X軸、散射光強度設為Y軸,將散射光強度相對於各散射角進行描點描繪。
從使用實施例1~10的離型片所獲得合成皮革切取100mm四方的樣品,將上述樣品放置於桌子上,從上方500mm位置處施行單位透鏡形狀的識別。
再者,從使用比較例1~2的離型片所獲得合成皮革切取100mm四方的樣品,將上述樣品放置於桌子上,從上方500mm位置處施行噴砂粗面的凹凸形狀識別。
試驗環境係設為照度400lux(相當於明亮的辦公室)。從受測者10位(20歲至60歲)計算能檢視到的人數,並施行下述判定。
◎◎:0位(完全無法看到)
◎:1~2位(幾乎無法看到)
○:3~7位(稍微能看到)
△:8位以上(可看到)
將「(3)單位透鏡形狀檢視性」所使用的各樣品放置於桌子上,在照度400lux(相當於明亮的辦公室)環境下,確認樣品的外觀。在受測者10位(20歲至60歲)中,有感覺光澤感的人數達7位以上的情況便評為樣品的「光澤感高(高光澤感)」。油光感係在受測者10位(20歲至60歲)中,強烈感覺油光感的人數達7位以上的情況便評為樣品「具油光感」。
上述外觀評價的結果、實施例1~10的離型片,因為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的透鏡部,因而使用上述離型片所獲得合成皮革感受到油光經抑制的高光澤感,確認到配合觀察區域的光澤感變化而顯現之設計性。另一方面,比較例1~2的離型
片並未設有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及屬於其集合體的透鏡部,使用上述離型片獲得的合成皮革並未感受到高光澤度,而呈偏白色澤,又無法確認到配合觀察區域的光澤感變化而顯現的設計性。
利用比較例1~2的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因為S(80-20)值並未在所需範圍(4°以上且15°以下)內,因而呈現上述檢視結果。
再者,由上述外觀評價的結果,使用實施例1~10的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中,使用實施例7與8的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的光澤感較高,但油光感卻較其他實施例強。利用實施例1~6及實施例9~10的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因為擴散角在所需範圍內(大於5°且在90°以下),因而相較於利用擴散角未在所需範圍內的實施例7~8之離型片所獲得之合成皮革,顯示出能獲得更高的油光抑制效果。
再者,實施例4~6、實施例8及實施例10,因為離型片的單位透鏡設為相對於離型層的透鏡部形成面呈凸形狀,因而相較於實施例1~3、實施例7及實施例9,可降低合成皮革製造時所使用的聚胺酯量。
Claims (15)
- 一種離型片,係具備有:基材;以及離型層,其乃設置於上述基材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複數配置所構成之透鏡部;上述離型層係在光朝上述透鏡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之差係4°以上且15°以下。
- 如請求項1之離型片,其中,複數之上述單位透鏡係相對於上述離型層的表面呈凸形狀。
- 如請求項1之離型片,其中,上述單位透鏡的寬度係3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離型片,其中,上述離型層係含有熱可塑性樹脂。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離型片,其中,上述離型層係含有聚丙烯。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離型片,其中,光朝上述透鏡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的擴散角係大於5°且在90°以下。
- 一種離型片,係表面設有具備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的透鏡部;上述單位透鏡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在光朝上述透鏡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之差之絕對值係4°以上且15°以下。
- 如請求項7之離型片,其中,光朝上述透鏡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的擴散角係大於5°且在90°以下。
- 一種樹脂皮革,係具備有:支撐層;以及樹脂表皮層,其乃設置於上述支撐層上,且表面設有由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複數配置所構成的透鏡形狀部;上述樹脂表皮層係在光朝上述透鏡形狀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之差係4°以上且15°以下。
- 如請求項9之樹脂皮革,其中,複數之上述單位透鏡形狀係相對於上述樹脂表皮層的表面呈凹形狀。
- 如請求項9或10之樹脂皮革,其中,上述樹脂表皮層係含有尼龍、聚胺酯、聚氯乙烯中之至少1種。
- 如請求項9或10之樹脂皮革,其中,光朝上述透鏡形狀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的擴散角係大於5°且在90°以下。
- 一種樹脂皮革,係表面設有具備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的透鏡形狀部;上述單位透鏡形狀的曲率半徑係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在光朝上述透鏡形狀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相對於散射角的散射強度分佈曲線中,散射光強度為20%時的散射角、與散射光強度為80%時的散射角之差係4°以上且15°以下。
- 如請求項13之樹脂皮革,其中,表面係設有具備複數個具曲面之單位透鏡形狀的透鏡形狀部;上述單位透鏡形狀的寬度係3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
- 如請求項13或14之樹脂皮革,其中,光朝上述透鏡形狀部從鉛直方向入射時的擴散角係大於5°且在90°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85434 | 2015-04-17 | ||
JP2015085434 | 2015-04-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4590A TW201704590A (zh) | 2017-02-01 |
TWI624576B true TWI624576B (zh) | 2018-05-21 |
Family
ID=5712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1994A TWI624576B (zh) | 2015-04-17 | 2016-04-15 | 離型片及樹脂皮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079947B1 (zh) |
TW (1) | TWI624576B (zh) |
WO (1) | WO20161673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4833B (zh) * | 2018-06-07 | 2023-04-07 | 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入模角度分析方法及装置 |
KR102485187B1 (ko) * | 2018-12-14 | 2023-01-06 | (주)엘엑스하우시스 | 차량 인테리어용 섬유소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CN110000987A (zh) * | 2019-04-25 | 2019-07-12 | 深圳市新世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热压防粘垫及其制备方法、成型模具和锂电池热压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55474A (ja) * | 2000-11-17 | 2002-05-3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離型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合成皮革 |
JP2007092196A (ja) * | 2005-09-27 | 2007-04-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エンボス加工用離型紙 |
WO2012018045A1 (ja) * | 2010-08-06 | 2012-02-09 |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 樹脂製モールド、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31183B2 (ja) * | 1993-07-23 | 1999-08-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凹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
JP2925069B2 (ja) * | 1994-10-25 | 1999-07-26 | 五洋紙工株式会社 | 光機能を付与した連続シート |
JP4690621B2 (ja) * | 1999-09-16 | 2011-06-0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工程用剥離紙 |
JP2004219449A (ja) * | 2003-01-09 | 2004-08-05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反射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体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JP5287471B2 (ja) * | 2009-04-24 | 2013-09-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ナノオーダーの凹凸模様を有する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18038B2 (ja) * | 2010-12-13 | 2015-05-13 | 共和レザー株式会社 | 合成皮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6
- 2016-04-15 TW TW105111994A patent/TWI624576B/zh active
- 2016-04-18 JP JP2016558816A patent/JP6079947B1/ja active Active
- 2016-04-18 WO PCT/JP2016/062245 patent/WO201616737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2-01 JP JP2016234474A patent/JP6702162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55474A (ja) * | 2000-11-17 | 2002-05-3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離型紙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合成皮革 |
JP2007092196A (ja) * | 2005-09-27 | 2007-04-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エンボス加工用離型紙 |
WO2012018045A1 (ja) * | 2010-08-06 | 2012-02-09 |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 樹脂製モールド、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167370A1 (ja) | 2017-04-27 |
WO2016167370A1 (ja) | 2016-10-20 |
JP2017061161A (ja) | 2017-03-30 |
JP6702162B2 (ja) | 2020-05-27 |
TW201704590A (zh) | 2017-02-01 |
JP6079947B1 (ja) | 2017-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38319B2 (ja) |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6553512B2 (ja) | フレネルレンズ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装飾フィルム物品 | |
JP2742880B2 (ja) | 面光源、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光拡散シート | |
TWI624576B (zh) | 離型片及樹脂皮革 | |
JPH1039117A (ja)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などにおける、または関する改良 | |
CN105388543B (zh) | 在基板上形成凹凸结构的方法与模具制作的方法 | |
CN106959479B (zh) | 一种光学膜 | |
JP2000280267A (ja) | 光拡散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3185912A (zh) | 微结构导光板及侧光式背光模组 | |
WO2014148492A1 (ja) | 表面微細凹凸体および表面微細凹凸体の製造方法 | |
WO2016153063A1 (ja) | 離型シートおよび樹脂皮革 | |
JP2016001306A (ja) | 表面微細凹凸シート、表示装置用照明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211947686U (zh) | 用于制造人造皮革的离型膜 | |
TWI444389B (zh) | Light diffusion element | |
CN103513304B (zh) | 光扩散性片及其制造方法、原版片及其制造方法、2次工序用成形物 | |
JP2010032739A (ja) | レンズ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
CN110651201B (zh) | 防雾构件 | |
JP2020064217A (ja) | 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該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 |
JP6536312B2 (ja) | 表面微細凹凸体 | |
JP2010176133A (ja) |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
WO2018212359A1 (ja) | 反射防止部材 | |
JP7363222B2 (ja) | 離型シートおよび物品 | |
JP2018146673A (ja) | 表面微細凹凸シート、光反射体、反射表示体、棚札 | |
JP6515781B2 (ja) | 表面微細凹凸シートおよび多層体 | |
WO2023071594A1 (zh) | 一种匀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