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6936B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96936B TWI596936B TW105133254A TW105133254A TWI596936B TW I596936 B TWI596936 B TW I596936B TW 105133254 A TW105133254 A TW 105133254A TW 105133254 A TW105133254 A TW 105133254A TW I596936 B TWI596936 B TW I59693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digital data
- image
- processing unit
- wireless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傳輸影像資料的系統與方法,尤指一種利用毫米波傳送影像資料,且能充分使用USB之高速傳輸協定的影像處理系統與無線通訊傳輸方法。
近年來,隨著各式電子通訊裝置及網際網路之快速發展,尤其是,顯示器、感測器(如:G-sensor)、影像處理元件等硬體的效能都已有大幅提昇,因此,人們所使用的電腦裝置態樣,亦隨之改變,從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型電腦等大型態樣,逐漸演變成平板電腦、腕帶型裝置等小型態樣,同時,跨平台的應用方式與周邊產品更是不斷推陳出新,業者紛紛整合諸多技術以研發出新的產品,希冀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承上,受益硬體效能的精進,人們所觀看的「影像」已不再只是單純以平面方式顯示,而是能以3D方式呈現,甚至「影像」中的虛擬人物能與人們產生互動,例如:近來蔚為風潮的「Pokémon GO」,即是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的網路遊戲,所謂「擴增實境」是將虛擬元素套設至現實世界中,以藉由虛擬與現實元素的混和,而使兩者能夠即時互動;另,除了「擴增實境」之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亦是深受人們喜愛,所謂「虛擬實境」是利用軟體
模擬出一個立體、高擬真的3D空間,讓使用者能身歷其境,產生如同在現實中一般的體驗,因此,隨著VR眼鏡的推出與普及,「虛擬實境」的相關電影與遊戲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然而,無論是「擴增實境」或是「虛擬實境」,對於影像品質均是極為重視,尤其是,「虛擬實境」為能使人們沉浸於虛擬世界中,更是對影像畫面的畫質追求更為精細與苛刻,因此,現有的VR眼鏡大多需透過一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傳輸線,與一主機(如:電腦主機或遊戲主機)相連接,以使該主機能夠將未壓縮的音訊及視訊等訊號,傳輸至VR眼鏡上,令使用者能夠感受到更為完美的影像畫面。惟,申請人發現,在使用VR眼鏡過程中,該HDMI傳輸線係會妨礙到使用者的動作,例如:當使用者因沉浸於虛擬世界中,而無意轉身或走動時,由於使用者並無法看到該HDMI傳輸線,因此,容易拉扯到該HDMI傳輸線,造成主機摔落損壞,破壞了使用者的觀賞心情。
綜上所述可知,利用無線技術來取代HDMI傳輸線,已是目前業者的主要趨勢之一,亦即是本發明在此欲探討的重要課題。
有鑑於現有的電子裝置應用於「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上時,在使用者欲享有高畫質的畫面時,需忍受實體線路(如:HDMI傳輸線)所帶來的不便性,因此,發明人憑藉著多年的實務經驗,在經過長久的實驗及改良後,終於設計出本發明之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影像處理系統及其傳輸方法,期能解決前述問題,且提供使用者更為良好的使用經驗。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影像處理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一第一無線裝置、一第二終端裝置及一第二無線裝置,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與該第一無線裝置兩者相插接之連接埠皆為USB規格,且該第一終端裝置能將第一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第二無線裝置兩者相插接之連接埠亦皆為USB規格,且該第二終端裝置能將該第二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又,該等無線裝置彼此間係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方式傳輸資料,如此,由於該等終端裝置係將對應之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因此,能夠以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傳輸資料,而不會使用傳輸速度較慢的網路協定(TCP/IP),令使用者無需使用HDMI傳輸線,仍能夠在該等終端裝置之間傳輸大量的影音資料及其它相關資訊,且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觀賞品質。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傳輸方法,該傳輸方法係應用至前述影像處理系統,其中,當該第一終端裝置欲傳送資料至該第二終端裝置時,該第一終端裝置能以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一影像數位資料透過對應之連接埠傳輸至第一無線裝置,且該第一無線裝置將該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高頻類比訊號,即能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方式,將該高頻類比訊號傳送至第二無線裝置,又,該第二無線裝置能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後,藉由USB的高速傳輸協定,經該影像數位資料透過對應之連接埠傳輸至第二終端裝置,以供使用者能透過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顯示幕,觀看該影像數位資料。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
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無
〔本發明〕
1‧‧‧影像處理系統
11‧‧‧第一終端裝置
110‧‧‧第一中央處理單元
111‧‧‧第一連接埠
113‧‧‧第一圖形處理單元
13‧‧‧第一無線裝置
131‧‧‧第二連接埠
133‧‧‧第一射頻/基頻模組
135‧‧‧第一天線模組
21‧‧‧第二終端裝置
210‧‧‧第二中央處理單元
211‧‧‧第三連接埠
213‧‧‧第二圖形處理單元
215‧‧‧顯示幕
217‧‧‧攝像模組
217A‧‧‧鏡頭
218‧‧‧重力感測器
23‧‧‧第二無線裝置
231‧‧‧第四連接埠
233‧‧‧第二射頻/基頻模組
235‧‧‧第二天線模組
301~305、401~406‧‧‧步驟
A‧‧‧絕緣板體
L1‧‧‧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
L2‧‧‧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
G1、G2‧‧‧接地面
G10、G20‧‧‧縫隙
S‧‧‧訊號饋入線
第1圖係本發明之影像處理系統的使用狀態示意圖;第2圖係本發明之影像處理系統的硬體架構圖;第3A圖係本發明之影像方法的第一終端裝置與第一無線裝置的流程圖;第3B圖係本發明之影像方法的第二終端裝置與第二無線裝置的流程圖;第4圖係本發明之天線模組的結構示意圖;第5A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的示意圖;及第5B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的示意圖。
查,隨著資訊量高速增長,使得傳遞資料的流通量亦將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造就了高頻率高乘載無線通訊市場的興起,畢竟,目前主流的無線通訊技術,例如:WiFi、藍牙...等,大多會佔用30GHz以下的微波頻段,造成前述微波頻段幾乎已經被佔用殆盡,因此,為能提供較高的頻寬與抗衰竭特性,以能迅速地傳輸高畫質影音檔案(如:Full HD規格的影片),「毫米波」已被看好是下一代的重要無線傳輸基礎,又,「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泛指波長為1~10毫米範圍的電波,其傳輸頻率約在30G~300GHz範圍,其中,根據測試結果,60GHz毫米波的可用頻寬約為7GHz,其最高原生資料傳輸速率達25000Mbits,遠遠領先目前802.11n規格的600Mbits,如此,將可用以傳輸非壓縮高畫質視訊的檔案,進而能取代HDMI傳輸線。申請人特別針對前述「毫米波」的特性,搭配USB的高速傳
輸協定,設計出本發明之影像處理系統的軟、硬體架構,使得本發明之影像處理系統能夠充分地利用「USB」與「毫米波」兩者的高速傳輸能力。
本發明係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影像處理系統及其方法,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該影像處理系統1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11、一第一無線裝置13、一第二終端裝置21及一第二無線裝置23,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1為筆記本型電腦,該第二終端裝置21則為VR眼鏡,惟,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1與第二終端裝置21能夠為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型電腦、VR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裝置,只要其具有後續實施例之硬體架構與軟體流程即可。另,該第一終端裝置11至少包括一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一第一連接埠111與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簡稱GPU),其中,該第一連接埠111係為USB 3.0規格,且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分別與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第一連接埠111相電氣連接,以能傳送訊息至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第一連接埠111,或接收來自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第一連接埠111傳來的訊息,又,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亦與第一連接埠111相電氣連接,以能將一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111。
另,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該第一無線裝置13內安裝一韌體(firmware,或稱分位),且該第一無線裝置13至少包括一第二連接埠131、一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與一第一天線模組135,其中,該第二連接埠131係為USB 3.0規格,且能插接至該第一連接埠111,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則分別與該第二連接埠131、第一天線模組135相電氣連接,其能將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的高頻類比訊號,或將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的數位資
料,在此特別一提者,在實際使用上,「射頻/基頻模組」主要能夠將數位資料(或稱數位訊號)經過資料編碼(Encoding)、加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簡稱CRC)、頻道編碼(Channel coding)、交錯置(Inter-leaving)、加密(Ciphering)、格式化(Formatting)、多工(Multiplexing)、調變(Modulation)等處理程序後,轉換成對應的高頻類比訊號(或稱電磁波);又,「射頻/基頻模組」亦能夠將天線所接收之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後,再經過解調(De-modulation)、解多工(De-multiplexing)、解格式化(De-formatting)、解密(De-ciphering)、解交錯置(De-inter-leaving)、頻道解碼(Channel decoding)、解循環冗餘校驗(CRC)、資料解碼(Decoding)等處理程序後,轉換成對應的數位資料;前述「射頻/基頻模組」的處理程序僅是一實施例,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業者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射頻/基頻模組」的細部處理程序,因此,只要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能夠將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的高頻類比訊號,或將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的數位資料,即為本發明所述之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此外,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至少包括「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射頻/基頻晶片」與「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等電路架構,業者能夠將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設計成多個元件或單一元件,合先陳明。
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該第一天線模組135能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方式傳輸及接收高頻類比訊號(或稱電磁波);當該第二連接埠131插接至該第一連接埠111後,使得該第二連接埠131與第一連接埠111相電氣連接時,該第一無線裝置13會運行該韌體,且傳送一識別碼至該第一終端裝置11,此時,該第一終端裝置11會根據該識別碼而將該第一無線
裝置13辨識為「硬碟模式」;再者,請參閱第3A圖所示,當該第一終端裝置11欲傳送一影像數位資料至該第一無線裝置13時,係會執行下列步驟:
(301)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會以USB 3.0的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影像數位資料依序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111及第二連接埠131,進入步驟(302);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會擷取影像數位資料的RGB資料,並轉換為YUV格式的顏色空間資料,再採用記憶體搬移(memory copy,或稱內存複製)技術,將前述顏色空間資料傳輸至第一連接埠111及第二連接埠131,惟,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業者亦能夠調整前述細部步驟,只要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是以USB的高速傳輸協定傳輸影像數位資料(如:顏色空間資料)至該等連接埠111、133即可;此外,由於「RGB轉YUV」的相關技術,已為習知技術,故在此不予贅述。
(302)該第二連接埠131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進入步驟(303);
(303)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將該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高頻類比訊號,進入步驟(304);
(304)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將該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第一天線模組135,進入步驟(304);
(305)該第一天線模組135將該高頻類比訊號以毫米波方式傳送至第二無線裝置23。
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由於該第一終端裝置11會以為該第一無線裝置13為硬碟,而非網路單元(如:無線網卡),因此,當第一終端裝
置11欲傳送影像數位資料至第一無線裝置13時,即會以USB 3.0高速傳輸協定來傳送資料,而不會採用網路單元(如:無線網卡)所規範的網路協定(如:TCP/IP)來傳送資料,故,該第一終端裝置11能夠快速地將資料(如:影像數位資料)傳送至第一無線裝置13,又,由於「毫米波」亦能快速地將資料(如:高頻類比訊號)傳送出去,因此不會造成資料阻塞於第一無線裝置13中,有效充分地利用「USB」與「毫米波」兩者的高速傳輸能力;此外,雖然該實施例中,係以該等連接埠111、131的規格為USB 3.0,但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業者亦能夠使用USB 2.0、USB 3.1...等各種USB規格。
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該第二終端裝置21至少包括一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一第三連接埠211、一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其中,該第三連接埠211係為USB 3.0規格,且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分別與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第三連接埠211相電氣連接,以能傳送訊息至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第三連接埠211,或接收來自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第三連接埠211傳來的訊息,又,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亦與第三連接埠211相電氣連接,且能接收該第三連接埠211傳來之影像數位資料,並將該影像數位資料顯示於一顯示幕215上;另,該第二無線裝置23內安裝一韌體,且該第二無線裝置23至少包括一第四連接埠231、一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及一第二天線模組235,其中,該第四連接埠231係為USB 3.0規格,且能插接至該第三連接埠211,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則分別與該第四連接埠231、第二天線模組235相電氣連接,其能將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的數位資料,或將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的高頻類比訊號(如前述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之功
能),又,該第二天線模組235則能以毫米波方式接收及傳輸資料;當該第四連接埠231插接至該第三連接埠211,使得該第四連接埠231與第三連接埠211相電氣連接時,該第二無線裝置23會運行該韌體,且傳送另一識別碼至該第二終端裝置21,此時,該第二終端裝置21會根據該識別碼而將該第二無線裝置23辨識為「硬碟模式」;再者,請參閱第3B圖所示,當該第二無線裝置23接收到第一無線裝置13傳來的高頻類比訊號後,係會執行下列步驟:
(401)該第二天線模組235接收該高頻類比訊號,並傳送至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進入步驟(402);
(402)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進入步驟(403);
(403)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四連接埠231,進入步驟(404);
(404)該第四連接埠231藉由USB 3.0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第三連接埠211,進入步驟(405);
(405)該第三連接埠211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進入步驟(406);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二無線裝置23能夠以記憶體搬移技術,將影像數位資料(如:顏色空間資料),經由該等連接埠231、211傳輸至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惟,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業者亦能夠調整前述細部步驟,只要該第二天線模組235是以USB的高速傳輸協定,經由該等連接埠231、211傳輸影像數位資料(如:顏色空間資料)至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即可。
(406)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將該影像數位資料顯示於顯示幕215上。
綜上所述可知,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由於該等終端裝置11、21係將對應之無線裝置13、23辨識為「硬碟模式」,因此,能夠以USB 3.0高速傳輸協定傳輸資料,而不會使用傳輸速度較慢的網路協定(如:TCP/IP),同時,由於毫米波高速傳送速率(如:60GHz毫米波之最高原生資料傳輸速率達25000Mbits),故能快速地在該等無線裝置13、23之間傳輸資料,令使用者無需使用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傳輸線,仍能夠在該等終端裝置11、21之間傳輸高畫質低延遲的影音檔案,且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觀賞品質;此外,雖然該實施例中,係以該等連接埠211、231的規格為USB 3.0,但在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同樣不以此為限,業者亦能夠使用USB 2.0、USB 3.1...等各種USB規格。
除了由第一終端裝置11傳輸資料至第二終端裝置21之外,隨著「擴增實境」之應用大增,該第二終端裝置21亦能夠傳輸資料至該第一終端裝置11,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二終端裝置21尚包括一攝像模組217,該攝像模組217係與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相電氣連接,該攝像模組217能透過一鏡頭217A擷取外界影像,並將該外界影像轉換成一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又,該攝像模組217會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嗣,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213會以USB 3.0高速傳輸協定,依序經由第三連接埠211及第四連接埠231,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俟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後,其會透過該第二天線模組235以毫米波方式,傳輸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至第一無線裝置13。
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當該第一無線裝置13之第一天線模組135接收到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後,其會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以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嗣,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會藉由USB 3.0高速傳輸協定,依序經由該第二連接埠131及第一連接埠111,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之後,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即能對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執行一影像處理程序,例如:在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中增加虛擬物件,如此,當使用者藉由該第一終端裝置11之顯示幕觀看畫面時,除了能看到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外,亦能看到新增加的虛擬物件;此外,當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對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執行對應的影像處理程序後,其能將處理後的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第一圖形處理單元113,並透過前述步驟(301)~(305)與步驟(401)~(406),將處理後的影像數位資料傳送至第二終端裝置21,令使用者亦能夠在第二終端裝置21的顯示幕215上察看到新增加的虛擬物件。
另,由於「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等應用,通常會根據使用者頭部的擺動,而調整畫面內容,因此,復請參閱第1及2圖所示,在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該第二終端裝置21尚包括一重力感測器218(G-sensor),該重力感測器218(G-sensor)係與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相電氣連接,其能偵測該第二終端裝置21之運動(如:第二終端裝置21的移動角度與移動方向),並產生對應之一感測訊號,嗣,該重力感測器218會將該感測訊號傳送至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嗣,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即依序經由第三連接埠211、第四連接埠231、第二射頻/基頻模組233及該第二
天線模組235,將該感測訊號傳輸至該第一天線模組135,之後,該第一天線模組135會將該感測訊號依序經由第一射頻/基頻模組133、第二連接埠131及第一連接埠111,傳輸至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以使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110能根據該感測訊號執行對應之影像處理程序,例如:更換「虛擬實境」之影像畫面的視角,並透過前述步驟(301)~(305)與步驟(401)~(406),將前述處理後的影像數位資料傳送至第二終端裝置21,令使用者能感受到更佳的「虛擬實境」體驗。
再者,在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中,請參閱第2及4圖所示,該第一天線模組135之結構能至少包括一絕緣板體A、一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L1、一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L2、二接地面G1、G2及一訊號饋入線S,其中,該絕緣板體A係為多層電路板結構,該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L1能佈設至該絕緣板體A之一側面,以能提供Z方向之上半部幅射場,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L2則能佈設至該絕緣板體A相對應之另一側面,以能提供Z方向之下半部幅射場,又,復請參閱第5A~5B圖所示,該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L1之態樣,沿其水平面(即,第4圖之Y方向)翻轉180度後,即形成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L2之態樣,在此特別聲明者,第5A~5B圖所繪製之天線態樣,僅能方便說明,在實際使用上,業者能夠根據需求而調整該等左旋圓極化天線L1、L2的態樣,此外,業者亦能夠依設計與生產所需,而不採用「左旋圓極化天線(left h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簡稱LHCP)」的態樣,改採用「右旋圓極化天線(right h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簡稱RHCP)」的態樣,合先敘明。
復請參閱第2及4圖所示,該二接地面G1、G2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A中,以位在該等左旋圓極化天線L1、L2之間,又,該二接地面G1、
G2彼此相隔一間距,且其上分別開設一縫隙G10、G20,其中,該等縫隙G10、G20彼此相對應,且縫隙G10亦會對應於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L1,縫隙G20亦會對應於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L2,另,該訊號饋入線S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A中,且位在各該接地面G1、G2兩者間,並對應於各該縫隙G10、G20,如此,該訊號饋入線S能以縫隙耦合方式將能量傳遞至各該左旋圓極化天線L1、L2,以激發各該左旋圓極化天線L1、L2產生對應頻帶,並傳輸前述實施例中的類比訊號;同理,該第二天線模組235亦能夠與第一天線模組135一般,具有前述的天線結構;此外,當第二終端裝置21為VR眼鏡,且隨著人體頭部移動時,該第二天線模組235亦會隨之擺動,又,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210便能根據該重力感測器218所回傳之感測訊號,調整該等左旋圓極化天線L1、L2的輸出電流相位,使得第二天線模組235能形成對應輻射波束方向(即,朝向第一天線模組135的方向),以與第一天線模組135相互傳輸資料,令使用者能夠自由地移動該第二終端裝置21與第二無線裝置23,進而達到360度傳輸影音檔案的功效。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惟,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發明之保護範疇。
1‧‧‧影像處理系統
11‧‧‧第一終端裝置
110‧‧‧第一中央處理單元
111‧‧‧第一連接埠
113‧‧‧第一圖形處理單元
13‧‧‧第一無線裝置
131‧‧‧第二連接埠
133‧‧‧第一射頻/基頻模組
135‧‧‧第一天線模組
21‧‧‧第二終端裝置
210‧‧‧第二中央處理單元
211‧‧‧第三連接埠
213‧‧‧第二圖形處理單元
215‧‧‧顯示幕
217‧‧‧攝像模組
218‧‧‧重力感測器
23‧‧‧第二無線裝置
231‧‧‧第四連接埠
233‧‧‧第二射頻/基頻模組
235‧‧‧第二天線模組
Claims (14)
- 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影像處理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一連接埠,係為USB規格;一第一圖形處理單元,係與該第一連接埠相電氣連接,且能將一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一第一無線裝置,其內安裝一韌體,包括;一第二連接埠,係為USB規格,且能插接至該第一連接埠,在該第二連接埠與該第一連接埠相電氣連接的狀態下,該第一無線裝置會運行該韌體,且傳送一識別碼至該第一終端裝置,以使該第一終端裝置將該第一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且以USB的高速傳輸協定,經由該第一連接埠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二連接埠;一第一射頻/基頻模組,係與該第二連接埠相電氣連接,且將該第二連接埠所接收之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高頻類比訊號;一第一天線模組,係與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相電氣連接,且將該高頻類比訊號以毫米波方式傳輸出去;一第二終端裝置,包括:一第三連接埠,係為USB規格;一第二圖形處理單元,係與該第三連接埠相電氣連接,且能接收該第三連接埠傳來之影像數位資料,並將該影像數位資料顯示於一顯示幕上;一第二無線裝置,其內安裝一韌體,包括;一第四連接埠,係為USB規格,且能插接至該第三連接埠,在該第四連接埠與該第三連接埠相電氣連接的狀態下,該第二無線裝置 會運行該韌體,且傳送另一識別碼至該第二終端裝置,以使該第二終端裝置將該第二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令該第四連接埠能藉由USB的高速傳輸協定,將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三連接埠;一第二射頻/基頻模組,係與該第四連接埠相電氣連接,且能接收來自該第四連接埠傳來的高頻類比訊號,並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及一第二天線模組,係與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相電氣連接,且以毫米波方式接收該第一天線模組傳來之高頻類比訊號,並將該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在擷取該影像數位資料的RGB資料,並轉換為YUV格式的顏色空間資料後,會採用記憶體搬移技術,將代表該顏色空間資料的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無線裝置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後,會採用記憶體搬移技術,將該影像數位資料依序經由該第四連接埠及該第三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尚包括一攝像模組,該攝像模組係與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相電氣連接,其能擷取外界影像,且將該外界影像轉換成一即時影像數位資料,並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會以USB的高速傳輸協定,依序經由該第三連接埠及該第四連接埠,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能將該即 時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並能透過該第二天線模組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該第一天線模組。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尚包括一第一中央處理單元,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分別與該第一連接埠及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相電氣連接,又,該第一天線模組接收到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後,係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能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數位資料,且傳輸至第二連接埠,該第二連接埠能藉由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經由該第一連接埠而傳輸至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令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對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執行對應之影像處理程序。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尚包括一第二中央處理單元及一重力感測器,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分別與該第三連接埠及該重力感測器相電氣連接,且該重力感測器能偵測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運動,並產生一感測訊號,該重力感測器能將該感測訊號傳送至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能依序經由該第三連接埠、第四連接埠、第二射頻/基頻模組及該第二天線模組,將該感測訊號傳輸至該第一天線模組。
- 如請求項1、2、3、4、5或6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天線模組與該第二天線模組分別包括:一絕緣板體;一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係佈設至該絕緣板體之一側面;一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係佈設至該絕緣板體相對應之另一側面,且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之態樣,係為該第一左旋圓極化天線之態樣沿其水 平面翻轉180度的樣式;二接地面,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中,且相隔一間距,各該接地面上分別開設一縫隙,各該縫隙分別對應該左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且彼此亦相互對應;及一訊號饋入線,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中,且位在各該接地面兩者間,並對應於各該縫隙孔,使得該訊號饋入線能以縫隙耦合方式將能量傳遞至該左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以激發該左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左旋圓極化天線產生對應頻帶,以能傳輸類比訊號。
- 如請求項1、2、3、4、5或6所述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天線模組與該第二天線模組分別包括:一絕緣板體;一第一右旋圓極化天線,係佈設至該絕緣板體之一側面;一第二右旋圓極化天線,係佈設至該絕緣板體相對應之另一側面,且該第二右旋圓極化天線之態樣,係為該第一右旋圓極化天線之態樣沿其水平面翻轉180度的樣式;二接地面,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中,且相隔一間距,各該接地面上分別開設一縫隙,各該縫隙分別對應該右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右旋圓極化天線,且彼此亦相互對應;及一訊號饋入線,係設置於該絕緣板體中,且位在各該接地面兩者間,並對應於各該縫隙孔,使得該訊號饋入線能以縫隙耦合方式將能量傳遞至該右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右旋圓極化天線,以激發該右旋圓極化天線與該第二右旋圓極化天線產生對應頻帶,以能傳輸類比訊號。
- 一種能以毫米波且360度傳輸影像資料的傳輸方法,係應用至一影像處理系統,該影像處理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一第一無線裝置、一第 二終端裝置及一第二無線裝置,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與該第一無線裝置兩者相插接之第一連接埠與第二連接埠皆為USB規格,且該第一終端裝置係將第一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該第二終端裝置與該第二無線裝置兩者相插接之第三連接埠與第四連接埠亦皆為USB規格,且該第二終端裝置亦將該第二無線裝置辨識為硬碟模式,該方法係使該影像處理系統執行下列步驟:該第一終端裝置透過一第一圖形處理單元,以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一影像數位資料經由該第一連接埠與該第二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一無線裝置;該第一無線裝置接收到該影像數位資料後,透過其內之一第一射頻/基頻模組,將該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高頻類比訊號;該第一無線裝置透過其內之一第一天線模組,以毫米波方式,將該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該第二無線裝置之一第二天線模組;該第二無線裝置之該第二天線模組接收到該高頻類比訊號後,透過其內之一第二射頻/基頻模組,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該第二無線裝置藉由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影像數位資料經由該第四連接埠與第三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二終端裝置;及該第二終端裝置透過一第二圖形處理單元,將該影像數位資料顯示於一顯示幕上。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之前,尚包括下列步驟: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係擷取該影像數位資料的RGB資料,且轉換為YUV格式的顏色空間資料;及 該第一圖形處理單元係採用記憶體搬移技術,將代表該顏色空間資料的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一連接埠。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將該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影像數位資料後,尚包括下列步驟:該第二無線裝置採用記憶體搬移技術,且藉由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四連接埠。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尚包括一攝像模組,該攝像模組能擷取外界影像,並將該外界影像轉換成一即時影像數位資料,該方法尚包括下列步驟:該攝像模組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傳輸至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該第二終端裝置透過該第二圖形處理單元,藉由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經由該第三連接埠與第四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二無線裝置;該第二無線裝置透過該第二射頻/基頻模組,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及該第二無線裝置透過該第二天線模組,以毫米波方式,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傳輸至該第一無線裝置。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尚包括一第一中央處理單元,該方法係在該第一無線裝置接收到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後,執行下列步驟:該第一無線裝置透過該第一射頻/基頻模組,將該即時影像高頻類比訊號轉換成對應之即時影像數位資料;該第一無線裝置以USB之高速傳輸協定,將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經由該第二連接埠與該第一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一終端裝置;及 該第一終端裝置之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會對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執行對應之影像處理程序。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尚包括一第二中央處理單元及一重力感測器,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與該重力感測器相電氣連接,該重力感測器能偵測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運動,並產生一感測訊號,該方法係在該重力感測器產生該感測訊號後,執行下列步驟:該重力感測器將該感測訊號傳送至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該第二中央處理單元將該感測訊號經由該第三連接埠與第四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二無線裝置;該第二無線裝置透過該第二天線模組,以毫米波方式,將該感測訊號傳輸至該第一無線裝置;該第一無線裝置將該感測訊號,經由該第二連接埠與第一連接埠傳輸至該第一終端裝置;及該第一終端裝置之該第一中央處理單元接收到該感測訊號後,會對該即時影像數位資料執行對應之影像處理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3254A TWI596936B (zh) | 2016-10-14 | 2016-10-14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3254A TWI596936B (zh) | 2016-10-14 | 2016-10-14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96936B true TWI596936B (zh) | 2017-08-21 |
TW201815166A TW201815166A (zh) | 2018-04-16 |
Family
ID=6018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33254A TWI596936B (zh) | 2016-10-14 | 2016-10-14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96936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7664A (en) * | 2007-03-15 | 2008-09-16 | Kuo-Ching Chiang | Monitoring system with a wireless transmitting/receiving module |
WO2012129870A1 (zh) * | 2011-03-31 | 2012-10-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及其进行工作的方法 |
US20160119770A1 (en) * | 2014-10-28 | 2016-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scanning neighboring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2016
- 2016-10-14 TW TW105133254A patent/TWI59693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7664A (en) * | 2007-03-15 | 2008-09-16 | Kuo-Ching Chiang | Monitoring system with a wireless transmitting/receiving module |
TW201112260A (en) * | 2007-03-15 | 2011-04-01 | Kuo-Ching Chiang | Wireless storage device |
TW201222482A (en) * | 2007-03-15 | 2012-06-01 | Kuo-Ching Chiang | Wireless access and storing method |
WO2012129870A1 (zh) * | 2011-03-31 | 2012-10-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及其进行工作的方法 |
US20160119770A1 (en) * | 2014-10-28 | 2016-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scanning neighboring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15166A (zh) | 2018-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79734B (zh) | 能以毫米波且360度传输影像的图像处理系统 | |
US10871800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for use in a dual-screen extended configuration | |
EP359693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and streaming of virtual reality media content | |
EP2824934A1 (en) | Touchable intelligent set top box apparatus and intelligent multimedia playing system | |
WO2018120657A1 (zh) | 一种共享虚拟现实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954812A (zh) | 一种视频同步播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190055064A (ko) | 화각 가상 현실 스트리밍을 위한 세션 제어 지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539082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526853A (zh) | 头戴式显示设备、主机和分体式虚拟现实系统 | |
CN204203554U (zh) | 头戴式显示设备 | |
US2023037951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dia strea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114902676A (zh) | 减少无线虚拟与增强现实系统中的延迟 | |
CN10537511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
TWM312790U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pole antenna | |
US2017017150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plit television and split television | |
CN102728058A (zh) | 基于云的游戏实现系统 | |
CN210780791U (zh) |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 | |
TWI596936B (zh)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in millimeter wave and 360 degree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3281573B (zh) | 多功能视音频信号收发装置 | |
TWI650036B (zh) | 虛擬實境對接站 | |
US10916841B2 (en) | Techniques to increase antenna-to-antenna isolation suitable for enhanced MIMO performance | |
CN114928748B (zh) | 虚拟礼物的动效视频的渲染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210381107U (zh) | 一种分体式电视机 | |
CN203720712U (zh) | 具有无线传输的视频装置 | |
CN102728059A (zh) | 基于云的游戏实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