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1893B -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91893B TWI591893B TW104117655A TW104117655A TWI591893B TW I591893 B TWI591893 B TW I591893B TW 104117655 A TW104117655 A TW 104117655A TW 104117655 A TW104117655 A TW 104117655A TW I591893 B TWI591893 B TW I59189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ing portion
- radio frequency
- frequency signal
- antenna
- radia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92—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the parasitic elements having dual-band or multi-band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天線,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天線及包括所述天線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行動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即廣泛地存在於大眾的生活中。一般而言,行動電子裝置設置了無線射頻信號的收發模組及其對應的天線結構,使得行動電子裝置具備無線射頻信號的收發能力以供提供行動電子裝置的使用者通話以及數據傳輸上的需求。所述行動電子裝置上的天線結構則需對應所需收發的的射頻信號之頻帶以及特性來設置,其中可能包括了一或多個的天線來收發對應的射頻信號。
天線本身的體積大小受限於所對應收發的射頻信號的波長之長短通常較難有放大及縮小的可能。另外,行動電子裝置的設計者亦必須配合天線設置對應於天線本身體積大小的淨空區
域,使得天線的收發能力不受到行動電子裝置中其他元件的影響。但為了便於攜帶,行動電子裝置在設計上便朝著輕薄短小的方向進行設計。伴隨著這樣輕薄短小的設計需求,天線於設置上則增加更多需要考量的問題。例如,如何在一定的空間內設置可收發多頻帶的射頻信號的整合型天線,即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需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具有小型化的天線結構,更可以符合多頻段操作的要求。
本發明的天線,包括設置於基板上的天線結構。天線結構包括接地面、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金屬耦合部、第三輻射部以及饋入點。接地面包括接地點。第一輻射部具有第一彎折、第二彎折以及開路端。第一輻射部從接地點延伸及其開路端鄰近接地面。第二輻射部從第一輻射部的第一彎折和接地點之間的區段向第一輻射部的第二彎折和開路端之間的區段延伸。金屬耦合部鄰近接地面、第一輻射部的第二彎折以及開路端以及第二輻射部。第三輻射部設置於第二輻射部和接地面之間,從金屬耦合部向第一輻射部的第一彎折和接地點之間的區段延伸。饋入點耦接第三輻射部與金屬耦合部連接處。
本發明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包括射頻信號處理模組以及設置於基板上的天線結構。天線結構包括接地面、第一輻射部、
第二輻射部、金屬耦合部、第三輻射部以及饋入點。接地面包括接地點。第一輻射部具有第一彎折、第二彎折以及開路端。第一輻射部從接地點延伸及其開路端鄰近接地面。第二輻射部從第一輻射部的第一彎折和接地點之間的區段向第一輻射部的第二彎折和開路端之間的區段延伸。金屬耦合部鄰近接地面、第一輻射部的第二彎折以及開路端以及第二輻射部。第三輻射部設置於第二輻射部和接地面之間,從金屬耦合部向第一輻射部的第一彎折和接地點之間的區段延伸。饋入點耦接第三輻射部與金屬耦合部連接處。其中,射頻信號處理模組耦接天線結構,並且射頻信號處理模組透過饋入點利用天線結構收發位於多個頻帶的多個射頻信號。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以及包括所述天線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可透過其中的天線結構收發位於多個頻帶的多個射頻信號。其中所述的天線結構在不影響天線效率的前提下,達到小型化天線結構的設計目標。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20、30、40‧‧‧天線結構
110‧‧‧第一輻射部
120‧‧‧第二輻射部
130‧‧‧金屬耦合部
140‧‧‧第三輻射部
100‧‧‧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200‧‧‧射頻信號收發模組
ST‧‧‧基板
FP‧‧‧饋入點
GP‧‧‧接地點
GND‧‧‧接地面
EP1~EP3‧‧‧激發路徑
S1~S2‧‧‧第一輻射部的區段
B1、B2‧‧‧第一輻射部的彎折
G1~G3‧‧‧間距
OE1~OE3‧‧‧開路端
EA‧‧‧延伸區域
150‧‧‧第四輻射部
150’‧‧‧第四輻射部的正投影
160‧‧‧延伸輻射體
M1~M10‧‧‧觀察點
F1、F2‧‧‧基板的表面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射頻信號收發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4A以及圖4B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的電壓駐波比圖。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天線包括了設置於基板ST上的天線結構10。天線結構10包括接地面GND、第一輻射部110、第二輻射部120、金屬耦合部130、第三輻射部140以及饋入點FP。接地面GND包括接地點GP。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輻射部110呈現ㄇ字型,具有第一彎折B1、第二彎折B2以及開路端OE1。第一輻射部110從接地點GP延伸,以及第一輻射部110的開路端OE1鄰近接地面GND。
第二輻射部120具有開路端OE2,從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一彎折B1和接地點GP之間的區段(即,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一區段S1)向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二彎折B2和開路端OE1之間的區段(即,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二區段S2)延伸。金屬耦合部130鄰近接地面GND、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二彎折B2和開路端OE1以及第二輻射部120(詳細而言,為鄰近第二輻射部120的開路端OE2)。第三輻射部140具有開路端OE3,其中第三輻射部140
設置於第二輻射部120和接地面GND之間,從金屬耦合部130向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一彎折B1和接地點GP之間的區段(即,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一區段S1)延伸。饋入點FP耦接第三輻射部140與金屬耦合部130連接處。
所述天線可設置於一射頻信號收發裝置中,而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即可透過饋入點FP利用天線結構10收發位於多個頻帶的多個射頻信號。例如,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射頻信號收發裝置的功能方塊圖。請參照圖1以及圖2,射頻信號收發裝置100於上述天線外更包括射頻信號收發模組200,透過一同軸纜線耦接天線結構10(例如,同軸纜線的內芯線連接至饋入點FP以及外編織網連接至接地面GND),射頻信號收發模組200即可透過與天線結構10連接的同軸纜線饋入/接收位於不同頻帶的射頻信號。例如,所述的頻帶包括了第一頻帶、第二頻帶以及第三頻帶,分別對應於不互相重疊的一低頻頻帶、一中頻頻帶以及一高頻頻帶,並且射頻信號收發裝置100可分別運用天線結構10的之部份所激發產生的模態收發對應於上述第一頻帶、第二頻帶以及第三頻帶內的射頻信號。
詳細而言,當饋入/接收位於第一頻帶的一第一射頻信號時,天線結構10根據單極(monopole)耦合天線原理,利用第三輻射部140以及金屬耦合部130耦合第一輻射部110而激發一第一模態以收發所述第一射頻信號,其中第一輻射部的長度(即為ㄇ字型,對應於第一模態的第一激發路徑EP1的長度)小於第一
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當饋入/接收位於第二頻帶的第二射頻信號時,天線結構10根據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第三輻射部140耦合第二輻射部120而激發第二模態以收發第二射頻信號。對應於第二模態的第二激發路徑EP2的路徑長度(即,開路端OE2到接地點GP之間,L型的激發路徑EP2的路徑長度)小於第二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相似的,當透過金屬耦合部130與第三輻射部140之間的饋入部FP饋入/接收位於第三頻帶的第三射頻信號時,天線結構10根據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饋入點FP激發產生第三模態以收發第三射頻信號。其中,對應於第三模態的第三激發路徑EP3的路徑長度(即,第三輻射部140的開路端OE3到饋入點FP之間)小於第三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頻帶被設定介於約790MHz到960MHz之間、第二頻帶被設定介於約1710MHz到2170MHz之間,而第三頻帶被設定介於約2500MHz到2700MHz之間。上述的頻帶即可涵蓋例如第四代無線通訊標準中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標準、第三代無線通訊標準以及第二代無線通訊標準中全球行動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的頻帶。藉此,射頻信號收發裝置的射頻信號收發模組便可透過所述的天線結構10收發符合上述行動通訊標準的射頻信號。
另一方面、由於天線結構10中金屬耦合部130以及各個輻射部之間的設置關係,方可使得第一激發路徑EP1、第二激發路徑EP2以及第三激發路徑EP3皆可小於其所對應收發的第一射頻信號、第二射頻信號以及第三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甚至近似於上述各射頻信號的六分之一波長。天線結構10的設置者亦可以透過上述各金屬耦合部130以及各個輻射部之間的間距來調整阻抗匹配、操作頻段和/或激發路徑EP1~EP3的路徑長度。
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金屬耦合部130與第一輻射部110之間的間距為第一間距G1、第三輻射部140與第二輻射部120之間的間距為第二間距G2,而第三輻射部140與接地面GND之間的間距為第三間距G3。在本實施例中,即設定第一間距的寬度介於0.3mm至1.3mm之間。第二間距以及第三間距則分別設定為寬度介於0.5mm至1mm之間。在這樣的設定下,第一激發路徑EP1、第二激發路徑EP2以及第三激發路徑EP3皆可被設置為近似於上述各射頻信號的六分之一波長,更仍能保持良好的天線效率。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的天線結構20中的各元件的設置關係可參考圖1所示實施例,在此則不贅述。而與圖1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第二輻射部120的開路端OE2為一階梯型的設置。如本實施例中第二輻射部120的開路端OE2般階梯型的實施方式可使得收發對應於第二輻射部120的第二頻帶中較低頻之射頻信號時能量較為集中,進而有效的提昇天線效
率。例如,所述第二頻帶介於約1710MHz到2170MHz之間,配合本實施例中第二輻射部120的開路端OE2的實施方式則可以使得天線結構20對於收發中心頻率接近於1710MHz的射頻信號有較佳的收發能力。
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另一個與圖1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三區段S3(即,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一彎折B1和第二彎折B2之間的區段)並不為等寬的區段。詳細而言,所述的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三區段S3鄰近金屬耦合部130的部份的寬度較第一輻射部110的第三區段S3的其他部份為寬,增加了延伸區域EA。第三區段S3增寬的部份(即,延伸區域EA)較為接近第一輻射部110的開路端OE1,這樣的設置除了具備了調整阻抗匹配以及增加第一輻射部110對應的第一頻帶的頻寬外,相似於上述第二輻射部120的開路端OE2的設置,這樣的設置可以使得天線結構20對於收發中心頻率接近於第一頻帶的較低頻部份的射頻信號有較佳的收發能力。
圖4A以及圖4B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在本實施例中,基板ST的第一表面F1以及第二表面F2皆包括了天線結構30中的元件。圖4A所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設置於基板ST的第一表面F1的部份天線結構30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基板ST的第一表面F1上包括了天線結構30中的第一輻射部110、第二輻射部120、第三輻射部140、金屬耦合部130以及接地面GND。其中,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於
基板ST的第一表面F1之所述的天線結構30中的第一輻射部110、第二輻射部120、第三輻射部140、金屬耦合部130以及接地面GND之間的實施方式以及設置關係可參考圖2所示實施例,在此則不贅述。
圖4B所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繪示設置於基板ST的第二表面F2的部份天線結構30的結構示意圖。而與圖2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天線結構30更包括了設置於基板ST的第二表面F2上的第四輻射部150。其中,如圖4A所示,第四輻射部150於基板ST的第一表面F1的正投影150’與金屬耦合部130和第三輻射體140相連接,並且與第二輻射部120相鄰並具有一定的間距。在此實施例中,當天線結構30被激發產生第一模態、第二模態或是第三模態時,亦有能量耦合至第四輻射部150,特別是在產生第二模態時,天線結構10根據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第三輻射部140耦合第二輻射部120以及第四輻射部150而激發第二模態以收發第二射頻信號時,第四輻射部150則可有效提昇第二模態的輻射效益。
因此,第四輻射部150的大小以及第四輻射部150與第二輻射部120之間間距的寬度亦可被用來調整第一模態、第二模態或第三模態(主要是對應於第二輻射部120的第二模態)的操作頻率點,以及整體天線結構30的阻抗匹配。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結構40中的各元件的實施方式
以及設置關係可以參考圖4A、4B所示實施例,在此則不贅述。但與圖4A、4B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結構40更包括了延伸輻射體160,從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三區段S3的外側垂直於基板ST的方向延伸(例如,基板ST與XY平面平行,而垂直於基板ST的方向即為Z軸方向)。而上述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三區段S3的外側即遠離接地部GND的一側邊。延伸輻射體160可用來增加頻寬,特別是對應於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一模態之操作頻寬。由於延伸輻射體160與第一輻射體110相連,因此延伸輻射體160亦可用以調整阻抗匹配。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延伸輻射體160的長度與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三區段S3長度相同,即在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三區段S3的側邊與延伸輻射體160連接。天線的設置者可根據實際需求(例如上述頻寬以及阻抗匹配的需求,或是射頻信號收發裝置的外觀設計等需求)調整延伸輻射體160的長度(例如,等於或小於第一輻射體110的第三區段S3的長度)以及高度(即,延伸輻射體160從基板ST沿著垂直於基板ST的方向(即,Z軸方向)延伸的寬度)。
圖6為圖3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結構的電壓駐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頻帶被設定介於約790MHz到960MHz之間(介於觀察點M2~M4之間)、第二頻帶被設定介於約1710MHz到2170MHz之間(介於觀察點M5~M8之間),而第三頻帶被設定介於約2500MHz到2700MHz(介於觀察點M9~M10之間)。請參照圖6,由圖6即可知道,在上
述的第一頻帶、第二頻帶、以及第三頻帶的範圍內,電壓駐波比皆小於5,甚至大部份的區域更小於3,表示在本發明所示之天線結構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以及信號收發能力。若是圖4A、圖4B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結構30的VSWR圖中,第二頻帶的低頻區段(即對應於觀察點M5、M6周圍)的VSWR表現即較圖3所示實施例(參照圖6)為佳。若是圖4所示實施例中天線結構40的VSWR圖與圖5相較,則除了上述觀察點M5、M6周圍具有較好的表現外,對應於第一頻帶(觀察點M2~M4之間)的VSWR表現亦將優於圖3所示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線及包括所述天線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利用單極天線原理,以及天線結構中各輻射部和耦合金屬部在激發時互相耦合的關係,使得天線結構可小於習知技術中收發相同頻段信號的天線結構之面積,在符合多頻段操作的需求外,更達到小型化並且效率良好的目標。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天線結構
110‧‧‧第一輻射部
120‧‧‧第二輻射部
130‧‧‧金屬耦合部
140‧‧‧第三輻射部
ST‧‧‧基板
FP‧‧‧饋入點
GP‧‧‧接地點
GND‧‧‧接地面
EP1~EP3‧‧‧激發路徑
S1~S2‧‧‧第一輻射部的區段
B1、B2‧‧‧第一輻射部的彎折
G1~G3‧‧‧間距
OE1~OE3‧‧‧開路端
Claims (20)
- 一種天線,包括:一基板;一天線結構,設置於該基板上,包括:一接地面,包括一接地點;一第一輻射部,具有一第一彎折、一第二彎折以及一開路端,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從該接地點延伸,以及該第一輻射部的該開路端鄰近該接地面;一第二輻射部,從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一彎折和該接地點之間的一第一區段向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二彎折和該開路端之間的一第二區段延伸;一金屬耦合部,鄰近該接地面、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二彎折以及該開路端,以及該第二輻射部,其中該第二輻射部設置於該第一區段與該金屬耦合部之間,且該金屬耦合部設置於該第二輻射部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一第三輻射部,設置於該第二輻射部和該接地面之間,從該金屬耦合部向該第一區段延伸;以及一饋入點,耦接該第三輻射部與該金屬耦合部連接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一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一頻帶的一第一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 合該第一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一模態以收發該第一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一輻射部中一第一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一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開路端,鄰近該耦合金屬部;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二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二頻帶的一第二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合該第二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二模態以收發該第二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二輻射部的該開路端到該接地點之間的一第二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二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天線,其中:以及該第二輻射部的該開路端為階梯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以及所述天線結構中的該第一輻射部、該第二輻射部、該第三輻射部、該金屬耦合部以及該接地面被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以及所述天線結構更包括:一第四輻射部,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其中該第四輻射部於該基板的該第一表面的正投影與該金屬耦合部和該第三輻射體相連接,並且與該第二輻射部相鄰。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天線,其中: 該天線結構根據該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合該第二輻射部以及該第四輻射部而激發該第二模態以收發該第二射頻信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第三輻射部具有一開路端,鄰近該第一區段;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三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三頻帶的一第三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饋入點饋入該第三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三模態以收發該第三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三輻射部的該開路端到饋入點之間的一第三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三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金屬耦合部與該第一輻射部之間具有一第一間距;以及該第一間距的寬度介於0.3mm至1.3mm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該第三輻射部與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具有一第二間距:以及該第三輻射部與該接地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間距,其中,該第二間距以及該第三間距的寬度介於0.5mm至1mm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天線,其中所述天線結構更包括:一延伸輻射體,從該第一輻射體的一第三區段遠離該接地面 的一側邊朝垂直於該基板的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一輻射體的該第三區段位於該第一彎折以及該第二彎折的之間。
- 一種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包括:一射頻信號處理模組;一基板;一天線結構,設置於該基板上,包括:一接地面,包括一接地點;一第一輻射部,具有一第一彎折、一第二彎折以及一開路端,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從該接地點延伸,以及該第一輻射部的該開路端鄰近該接地面;一第二輻射部,從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一彎折和該接地點之間的一第一區段向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二彎折和該開路端之間的一第二區段延伸;一金屬耦合部,鄰近該接地面、該第一輻射部的該第二彎折以及該開路端,以及該第二輻射部,其中該第二輻射部設置於該第一區段與該金屬耦合部之間,且該金屬耦合部設置於該第二輻射部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一第三輻射部,設置於該第二輻射部和該接地面之間,從該金屬耦合部向該第一區段延伸;以及一饋入點,耦接該第三輻射部與該金屬耦合部連接處,其中,該射頻信號處理模組耦接該天線結構,並且該射頻信號處理模組透過該饋入點利用該天線結構收發位於多個頻帶 的多個射頻信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一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一頻帶的一第一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合該第一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一模態以收發該第一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一輻射部中一第一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一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開路端,鄰近該耦合金屬部;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二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二頻帶的一第二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合該第二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二模態以收發該第二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二輻射部的該開路端到該接地點之間的一第二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二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以及該第二輻射部的該開路端為階梯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以及所述天線結構中的該第一輻射部、該第二輻射部、該第三輻射部、該金屬耦合部以及該接地面被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以及 所述天線結構更包括:一第四輻射部,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其中該第四輻射部於該基板的該第一表面的正投影與該金屬耦合部和該第三輻射體相連接,並且與該第二輻射部相鄰。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天線結構根據該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第三輻射部耦合該第二輻射部以及該第四輻射部而激發該第二模態以收發該第二射頻信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第三輻射部具有一開路端,鄰近該第一區段;該些頻帶包括一第三頻帶,以及該些射頻信號包括位於該第三頻帶的一第三射頻信號;以及該天線結構根據一單極耦合天線原理,利用該饋入點饋入該第三輻射部而激發一第三模態以收發該第三射頻信號,其中該第三輻射部的該開路端到饋入點之間的一第三激發路徑的路徑長度小於該第三射頻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金屬耦合部與該第一輻射部之間具有一第一間距;以及該第一間距的寬度介於0.3mm至1.3mm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該第三輻射部與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具有一第二間距:以及該第三輻射部與該接地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間距, 其中,該第二間距以及該第三間距的寬度介於0.5mm至1mm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射頻信號收發裝置,其中所述天線結構更包括:一延伸輻射體,從該第一輻射體的一第三區段遠離該接地面的一側邊朝垂直於該基板的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一輻射體的該第三區段位於該第一彎折以及該第二彎折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7655A TWI591893B (zh) | 2015-06-01 | 2015-06-01 |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
US14/938,858 US10069199B2 (en) | 2015-06-01 | 2015-11-12 | Antenna 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transceiv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17655A TWI591893B (zh) | 2015-06-01 | 2015-06-01 |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44097A TW201644097A (zh) | 2016-12-16 |
TWI591893B true TWI591893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739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17655A TWI591893B (zh) | 2015-06-01 | 2015-06-01 |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69199B2 (zh) |
TW (1) | TWI59189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36387B (zh) * | 2020-08-06 | 2021-08-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行動裝置 |
TWI779212B (zh) * | 2019-07-03 | 2022-10-01 |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矩形三頻天線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874446S1 (en) * | 2018-04-17 | 2020-02-04 | Airgain Incorporated | Antenna |
CN110875514B (zh) * | 2018-09-03 | 2021-10-22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装置 |
CN109119748A (zh) * | 2018-09-17 | 2019-01-01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降sar天线以及一种通信设备 |
CN110911824B (zh) * | 2018-09-18 | 2021-08-17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 |
TWI683474B (zh) * | 2018-11-07 | 2020-01-2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立體式天線元件 |
TWI705613B (zh) * | 2019-07-03 | 2020-09-2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線模組及車機裝置 |
TWI704718B (zh) * | 2019-07-12 | 2020-09-11 |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線結構 |
CN112787077B (zh) * | 2019-11-05 | 2024-06-04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
TWI723833B (zh) | 2020-04-01 | 2021-04-01 |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線結構 |
CN113540800B (zh) * | 2020-04-13 | 2024-06-14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 |
CN113675581B (zh) * | 2020-05-13 | 2024-06-14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7791093A (zh) * | 2022-09-21 | 2024-03-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25863B2 (en) * | 2006-11-16 | 2010-11-02 | Galtronics Ltd. | Compact antenna |
TWI352453B (en) * | 2008-08-12 | 2011-11-11 | Wistron Neweb Corp | Wide-band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2044745B (zh) | 2009-10-21 | 2015-07-01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双频天线及具有该双频天线的天线装置 |
TWI423521B (zh) * | 2009-10-26 | 2014-01-11 | Acer Inc | 多頻行動通訊裝置及其天線 |
CN102055061B (zh) | 2009-10-29 | 2013-11-06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多频移动通信装置及其天线 |
TWI487201B (zh) | 2012-02-10 | 2015-06-01 | Wistron Neweb Corp | 寬頻天線 |
CN103259076B (zh) | 2012-02-15 | 2015-09-16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宽频天线 |
CN103078179B (zh) | 2012-11-30 | 2015-09-09 |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射频天线装置 |
-
2015
- 2015-06-01 TW TW104117655A patent/TWI591893B/zh active
- 2015-11-12 US US14/938,858 patent/US1006919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9212B (zh) * | 2019-07-03 | 2022-10-01 |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矩形三頻天線裝置 |
TWI736387B (zh) * | 2020-08-06 | 2021-08-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行動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52025A1 (en) | 2016-12-01 |
TW201644097A (zh) | 2016-12-16 |
US10069199B2 (en) | 2018-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1893B (zh) | 天線及射頻信號收發裝置 | |
TWI608658B (zh) | 天線結構及應用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 |
TWI497831B (zh) | 偶極天線及射頻裝置 | |
TWI622222B (zh) | 天線結構及應用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 |
CN101043100B (zh) | 一种具有槽型导体与带状导体的多频天线 | |
TWI539664B (zh) | 電子裝置 | |
TWI521788B (zh) | 天線組合及無線通訊裝置 | |
TW201501415A (zh) | 寬頻天線及具有該寬頻天線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I619314B (zh) | 多頻天線 | |
CN106299679B (zh) | 天线及射频信号收发装置 | |
US10008776B2 (en) | Wideband antenna | |
TWM529948U (zh) | 通訊裝置 | |
TW201511406A (zh) | 寬頻天線 | |
TWI542073B (zh) | 多頻倒f型天線 | |
KR101756607B1 (ko) | 다중주파수 안테나 및 단말기 | |
TWI619309B (zh) | 天線結構及應用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 |
CN204375933U (zh) | 宽频天线 | |
TW201345045A (zh) | 天線系統 | |
TWI711221B (zh) | 天線結構 | |
TWM463913U (zh) | 天線結構 | |
TWI628847B (zh) | 天線結構及應用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 |
CN102163764A (zh) | 小型立体天线 | |
TWI528630B (zh) | 手持式裝置 | |
TWI553962B (zh) | 多模態單極天線 | |
TWI566472B (zh) | 天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