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2039B - 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52039B TWI552039B TW103122215A TW103122215A TWI552039B TW I552039 B TWI552039 B TW I552039B TW 103122215 A TW103122215 A TW 103122215A TW 103122215 A TW103122215 A TW 103122215A TW I552039 B TWI552039 B TW I55203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t
- zigzag
- distance
- wires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22033 Thesty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觸控顯示裝置,特別有關於避免波紋可視問題的觸控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電極的導線佈局設計。
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近年來各種數位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等其他電子產品皆有觸控功能的需求,在這些電子產品中使用觸控螢幕可提供更方便且快速的操作方式。觸控螢幕包含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觸控面板設置在顯示面板之上,使得觸控感測表面覆蓋顯示面板的可視區域。觸控螢幕可以偵測在可視區域內的觸控動作,例如偵測是否有手指或觸控筆按壓觸控螢幕上的固定圖案按鈕,以及偵測手指或觸控筆在觸控螢幕上的位置。
觸控面板可使用各種技術感測來自手指或觸控筆的觸碰,目前最為常見的是電阻式和電容式觸控技術。電阻式和電容式觸控面板通常使用透明導電材料來形成觸控感測元件,因此顯示面板的影像可以穿透過觸控面板被看見,然而,重疊在顯示面板上的觸控面板之觸控感測元件的圖案、尺寸、形狀等因素仍會影響觸控螢幕的影像顯示品質。
本揭示提供的觸控顯示裝置可避免波紋可視問題,利用觸控感測層的電極連接導線之佈局設計,讓觸控感測層的電極連接導線圖案不會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圖案產生互相干涉的條紋,使得觸控顯示裝置不會發生波紋可視問題,達到改善觸控顯示裝置的影像顯示品質之功效。
在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中,提供觸控顯示裝置,包含:顯示元件,具有複數個畫素區;以及觸控感測層,形成於顯示元件的基板表面上。觸控感測層包含:複數個電極;以及複數條鋸齒狀導線分別連接至這些電極,這些鋸齒狀導線之間具有複數條鋸齒狀狹縫,且這些鋸齒狀狹縫與這些鋸齒狀導線交錯設置,其中這些鋸齒狀狹縫的位置與畫素區的位置重疊,這些鋸齒狀狹縫包含第一狹縫、第二狹縫和第三狹縫,第二狹縫介於第一狹縫與第三狹縫之間,每一條鋸齒狀狹縫具有複數個轉折點,其中第二狹縫的一轉折點與第一狹縫的一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之間具有第一距離,第二狹縫的此轉折點與第三狹縫的一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之間具有第二距離,且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不同。
100‧‧‧觸控顯示裝置
101‧‧‧顯示元件的第一基板
102‧‧‧彩色濾光片層
102R、102G、102B‧‧‧次畫素區
103‧‧‧顯示元件的第二基板
105‧‧‧顯示介質層
107‧‧‧測控感測層
107R‧‧‧第一電極
107T-1、107T-2、107T-3、107T-M‧‧‧第二電極
107G‧‧‧接地電極
108-1、108-2、108-3、108-4、108-M‧‧‧鋸齒狀導線
109‧‧‧第一偏光板
110‧‧‧導線區
111‧‧‧第二偏光板
113‧‧‧保護蓋板
112‧‧‧鋸齒狀狹縫
112-1‧‧‧第一狹縫
112-2‧‧‧第二狹縫
112-3‧‧‧第三狹縫
120‧‧‧顯示元件
A、B、C、D、E、F、G、H、I、J、K‧‧‧轉折點
A1、A2、1、B2、J1、J2、K1、K2‧‧‧轉折點兩邊的點
B’‧‧‧偏移的轉折點
dR、dL、dU、dD‧‧‧轉折點的偏移距離
WSP‧‧‧次畫素區的橫向寬度
LSP‧‧‧次畫素區的直向長度
X1‧‧‧第一距離
X2‧‧‧第二距離
Y1‧‧‧第三距離
Y2‧‧‧第四距離
△d1‧‧‧第一垂直偏移量
△d2‧‧‧第二垂直偏移量
為了讓本揭示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第1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第2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的觸
控感測層之概略平面示意圖;第3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的一個畫素區的平面示意圖;第4圖顯示有波紋可視問題的觸控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第5圖顯示第4圖的鋸齒狀導線與次畫素區的位置重疊關係之平面示意圖;第6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的偏移方式之平面示意圖;第7-9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無波紋可視問題的觸控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第10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說明在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位於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的多個轉折點的相對位置關係之平面示意圖;以及第11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位於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形狀的平面示意圖。
以下詳述本揭示之觸控顯示裝置的一些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揭示提供的發明概念可以在各種廣泛的背景中實施,在此所討論的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之製造與使用的特定方式,並非用於限定本揭示的範圍。
第1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裝置100可以是觸控感測
元件(touch sensor)形成在顯示元件(display)上的觸控面板(touch on display(TOD)type touch panel)。觸控顯示裝置100包含顯示元件120,顯示元件120包含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3,以及夾設在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3之間的顯示介質層105。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元件120例如為液晶顯示面板,第一基板101可以是彩色濾光片基板(CF substrate),具有彩色濾光片層(CF layer)102形成在第一基板101的內側表面上,第二基板103可以是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TFT array substrate),而顯示介質層105可以是液晶層。
此外,觸控顯示裝置100還包含觸控感測層107形成在顯示元件120的第一基板101的外側表面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元件120例如為液晶顯示面板,因此觸控顯示裝置100還可包含第一偏光板109和第二偏光板111,分別設置在觸控感測層107的上方和顯示元件120的第二基板103下方。換言之,第一偏光板109和第二偏光板111夾設顯示元件120且位於顯示元件120之最外側,觸控感測層107位於第一偏光板109與第二偏光板111之間。另外,觸控顯示裝置100還可包含保護蓋板(cover glass)113設置在第一偏光板109上方。上述各元件層之間可利用黏著層接合在一起,以形成觸控顯示裝置100。
在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層107是由共平面的單層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形成。第2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100的觸控感測層107之概略平面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觸控感測層107包含複數組
觸控感測電極,每一組觸控感測電極包含沿著Y方向為連續的第一電極107R,以及複數個沿著Y方向為不連續,且排列成一行的第二電極107T-1、107T-2、107T-3~107T-M,這些第二電極107T-1~107T-M具有各自的連接導線(connecting traces)108-1、108-2、108-3~108-M,藉由這些第一電極107R和第二電極107T-1、107T-2、107T-3~107T-M可以偵測二維方向的觸控訊號。
在第一電極107R的外側可以設置接地電極107G,此外,在接地電極107G與第一電極107R之間,以及在第一電極107R與第二電極107T-1~107T-M之間還可以設置虛擬圖案(dummy pattern,圖未示),接地電極和虛擬圖案可以與第一電極107R和第二電極107T-1~107T-M由相同的導電材料製成,並且虛擬圖案在電性上並未接至任何電位,具有浮動電壓。
觸控感測層107的電極形狀並不限於第2圖所示之第一電極107R和第二電極107T-1、107T-2、107T-3~107T-M的矩形,第2圖所示之電極形狀是為了簡化圖示以方便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07R和第二電極107T-1、107T-2、107T-3~107T-M的形狀也可以是互相交錯的指叉型形狀。此外,連接至第二電極107T-1~107T-M的導線108-1、108-2、108-3~108-M也不限於第2圖所示之直線形導線,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連接導線108-1、108-2、108-3~108-M也可以是鋸齒狀導線。連接導線108-1、108-2、108-3~108-M的設置區域可稱為導線區110。於此實施例中,導線區110係設置
於兩組第二電極107T-1~107T-M之間,並且每一個導線區110具有兩組連接導線108-1、108-2、108-3~108-M。但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有其他不同之設計。
如第1、2圖所示,觸控感測層107的複數個第一電極107R和複數個第二電極107T-1~107T-M,以及連接至這些第二電極107T-1~107T-M的複數條導線108-1~108-M的設置區域與顯示元件120的畫素區互相重疊,並且觸控感測層107的這些電極和導線係重疊於顯示元件120的畫素區之上。雖然第2圖中未繪出,顯示元件120實際上是包含複數個畫素區排列成陣列形式。
第3圖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100的一個畫素區的平面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畫素區可包含三個次畫素區102R、102G和102B,這些次畫素區分別具有紅、綠和藍色,使得觸控顯示裝置100達到彩色影像顯示的效果。每一個次畫素區102R、102G、102B在X方向具有橫向寬度WSP,在Y方向具有直向長度LSP,並且一個次畫素區的橫向寬度WSP等於一個畫素區的橫向寬度的三分之一,而一個次畫素區的直向長度LSP等於一個畫素區的直向長度。
第4圖顯示有波紋可視問題的觸控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如第4圖所示,這些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3~108-M具有相同的線寬,並且以等間距的方式設置,使得第4圖的這些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M之間的鋸齒狀狹縫112也呈現規則的排
列圖案。當這些鋸齒狀狹縫112排列的位置與具有相同顏色的次畫素區之排列組合後具有規則周期性排列時,亦即當這些鋸齒狀導線的間距(pitch)與顯示元件的一個畫素區的橫向寬度相接近時,同顏色的畫素區會與狹縫重疊,亦即人眼會看到狹縫中周期性的出現同顏色的畫素區域,此時鋸齒狀導線的圖案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圖案會互相干涉而產生條紋狀花紋,使得觸控顯示裝置出現波紋(moire)可視問題。
第5圖顯示第4圖之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3與次畫素區102R、102G、102B的重疊關係之平面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當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3之間的鋸齒狀狹縫112規則地對應至位於同一列畫素區中具有相同顏色的次畫素區,例如紅色次畫素區102R時,則觸控顯示裝置會出現紅色的條紋狀花紋,此外,鋸齒狀狹縫112也會規則地對應至其他顏色的次畫素區,例如綠色和藍色的次畫素區102G和102B,使得觸控顯示裝置也出現綠色和藍色的條紋狀花紋,因人眼對周期性出現之圖案較為敏感,因此容易看到干涉條紋(Morie)的產生,進而影響觸控顯示裝置的影像顯示品質。
參閱第6圖,其係說明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對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進行位置偏移調整的平面示意圖。首先,提供具有複數條鋸齒狀導線圖案,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圖案以等間距排列的第一導線佈局圖案,第一導線佈局圖案例如為第4圖所示之導線佈局圖案。在第一導線佈局圖案中,複數條鋸齒狀導線圖案108-1、
108-2、108-3之間具有複數條鋸齒狀狹縫112-1、112-2,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圖案108-1、108-2、108-3與這些鋸齒狀狹縫112-1、112-2交錯設置,每一條鋸齒狀狹縫112-1、112-2具有複數個轉折點,例如轉折點A、B,而且每一條鋸齒狀狹縫112-1的每一個轉折點A與其相鄰的鋸齒狀狹縫112-2的相鄰轉折點B之間的直線距離皆相同。其中,轉折點A為點A1與點A2之連線中心點,點A1和點A2為狹縫112-1的兩個邊緣位於轉折處的兩個點,點A1和點A2位於轉折點A的兩邊;轉折點B為點B1與點B2之連線中心點,點B1和點B2為狹縫112-2的兩個邊緣位於轉折處的兩個點,點B1和點B2位於轉折點B的兩邊。
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將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的位置偏移一距離,例如將轉折點B的位置偏移一距離,例如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偏移一距離dU、dD、dL或dR,使得轉折點B由原來的位置偏移到轉折點B’的位置。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的偏移距離dL和dR大於或等於顯示元件的一個次畫素區的橫向寬度WSP(併參閱第3圖),並且小於橫向寬度WSP的三倍。此外,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直向方向,例如Y方向的偏移距離dU和dD大於或等於顯示元件的一個次畫素區的直向長度LSP(併參閱第3圖),並且小於直向長度LSP的三倍。
當第一導線佈局圖案中的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的位置都經過調整而偏移一距離之後,產生具有
複數個鋸齒狀導線,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以不等間距排列的第二導線佈局圖案。利用第二導線佈局圖案,對形成於顯示元件120的基板101之外側表面上的透明導電層進行圖案化製程,可形成複數個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3分別連接至觸控感測層107的複數個第二電極107T-1~107T-M。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利用上述第二導線佈局圖案所形成的複數條鋸齒狀導線係以不等間距的方式排列,使得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的位置不會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中具有相同顏色的次畫素區相互干涉,因此不會有條紋狀花紋產生,藉此可避免本揭示的觸控顯示裝置發生波紋可視問題。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同一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橫向方向的偏移距離,例如X方向的偏移距離dL或dR皆相同,並且一鋸齒狀狹縫的橫向偏移距離與其相鄰的另一狹縫的那些轉折點在橫向方向的另一偏移距離,例如X方向的偏移距離dL或dR不同。此外,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直向方向,例如Y方向無偏移距離。利用此實施例的轉折點之偏移調整方式所形成的第二導線佈局圖案,對顯示元件120的基板101之外側表面上的透明導電層進行圖案化製程,其形成的觸控感測層之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如第7圖所示。
如第7圖所示,這些鋸齒狀導線108-1~108-M係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相鄰的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沿著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梯度地增加,亦即這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由最靠近第二電極107T-1
~107T-M的寬度為最細,隨著遠離第二電極107T-1~107T-M,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也逐漸加寬。在此實施例中,由於鋸齒狀導線108-1~108-M之間的鋸齒狀狹縫112也是以不相等間距的方式配置,因此鋸齒狀狹縫112的排列圖案不會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的排列圖案產生相互干涉的條紋狀花紋,藉此可避免本揭示的觸控顯示裝置發生波紋可視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於同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直向方向的偏移距離皆相同,例如Y方向的偏移距離dU或dD皆相同,並且一鋸齒狀狹縫的直向偏移距離與相鄰的另一狹縫的那些轉折點在直向方向的另一偏移距離,例如Y方向的偏移距離dU或dD不同。此外,這些鋸齒狀狹縫的每一個轉折點在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無偏移距離。利用此實施例的轉折點之偏移調整方式所形成的第二導線佈局圖案,對顯示元件120的基板101之外側表面上的透明導電層進行圖案化製程,其形成的觸控感測層之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如第8圖所示。
如第8圖所示,這些鋸齒狀導線108-1~108-M係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相鄰的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沿著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呈現細寬交錯的配置。在此實施例中,由於鋸齒狀導線108-1~108-M之間的鋸齒狀狹縫112也是以不相等間距的方式設置,因此鋸齒狀狹縫112的排列圖案不會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的排列圖案產生相互干涉的條紋狀花紋,藉此可避免本揭示的觸控顯示裝置發生波紋可視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於同一狹縫的任兩個相鄰的轉折點在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上分別具有兩個不同的偏移距離,並且位於同一狹縫的任兩個相鄰的轉折點在直向方向,例如Y方向上也分別具有兩個不同的偏移距離。此外,任兩個相鄰的狹縫之兩個相鄰的轉折點在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上分別具有兩個不同的偏移距離,並且任兩個相鄰的狹縫之兩個相鄰的轉折點在直向方向,例如Y方向上也可分別具有兩個不同的偏移距離。利用此實施例的轉折點之偏移調整方式所形成的第二導線佈局圖案,對顯示元件120的基板101之外側表面上的透明導電層進行圖案化製程,其形成的觸控感測層之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如第9圖所示。
如第9圖所示,這些鋸齒狀導線108-1~108-M係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相鄰的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並且這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沿著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呈現細寬不同且無規則的配置。在此實施例中,由於鋸齒狀導線108-1~108-M之間的鋸齒狀狹縫112也是以不相等間距的方式設置,因此鋸齒狀狹縫112的排列圖案不會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之排列圖案產生相互干涉的條紋狀花紋,藉此可避免本揭示的觸控顯示裝置發生波紋可視問題。
參閱第10圖,其係顯示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以位於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的多個轉折點的相對位置關係之局部平面示意圖,來說明第7-9圖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如第10圖所示,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包含複數條鋸齒狀導線108-1、108-2、108-3、108-4與複數條鋸齒
狀狹縫112-1、112-2、112-3交錯設置,這些鋸齒狀狹縫可分別稱為第一狹縫112-1、第二狹縫112-2和第三狹縫112-3,第二狹縫112-2介於第一狹縫112-1與第三狹縫112-3之間,每一條鋸齒狀狹縫112-1、112-2、112-3都具有複數個轉折點,例如第10圖中所示之轉折點A~I,這些轉折點A~I的位置係定義為在鋸齒狀狹縫的轉折處,位於狹縫的兩個端點之間的中間點。
雖然第10圖所示之鋸齒狀狹縫112-1、112-2、112-3具有一致的寬度,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如第11圖所示,每一條鋸齒狀狹縫112的寬度可以與其他鋸齒狀狹縫112的寬度不同,而且每一條鋸齒狀狹縫112在不同位置可具有不一致的寬度。在第11圖的實施例中,對於寬度不一致的鋸齒狀狹縫112而言,其轉折點J、K的位置也是定義為在鋸齒狀狹縫112的轉折處,其中轉折點J為狹縫112的兩個端點J1與J2之連線中間點,點J1和點J2為狹縫112的兩個邊緣位於轉折處的兩個點,點J1和點J2位於轉折點J的兩邊;轉折點K為狹縫112的兩個端點K1與K2之連線中間點,點K1和點K2為另一狹縫112的兩個邊緣位於轉折處的兩個點,點K1和點K2位於轉折點K的兩邊。
如第10圖所示,第二狹縫112-2的轉折點B與相鄰的第一狹縫112-1的一相鄰轉折點A之間具有第一距離X1,第二狹縫112-2的轉折點B與相鄰的第三狹縫112-3的一相鄰轉折點C之間具有第二距離X2。
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在第7-9圖所示之觸
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如第10圖中表示的第一距離X1與第二距離X2是不同的。
此外,如第10圖所示,每一條鋸齒狀狹縫的任一轉折點與同一狹縫中相鄰的兩個轉折點之間分別具有第三距離Y1和第四距離Y2,例如第二狹縫112-2的轉折點B與第二狹縫112-2中相鄰的兩個轉折點E和H之間分別具有第三距離Y1和第四距離Y2。
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在第7和8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如第10圖中表示的第三距離Y1和第四距離Y2是相同的。另外,在第9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如第10圖中表示的第三距離Y1和第四距離Y2則是不同的。
此外,在第7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第一狹縫112-1、第二狹縫112-2和第三狹縫112-3的那些轉折點A-I在垂直於這些狹縫112-1~112-3的同一水平線上為對齊,而無垂直方向的偏移。換言之,在第7圖的實施例中,每一條鋸齒狀導線的每一個轉折點係沿著橫向方向例如X方向對齊,在垂直方向例如Y方向上無偏移。
另外,在第8和9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第一狹縫112-1、第二狹縫112-2和第三狹縫112-3的那些轉折點A-I在垂直於這些狹縫112-1~112-3的同一水平線上為不對齊,而有垂直方向的偏移。如第10圖所示,第一狹縫112-1的轉折點A相對於第二狹縫112-2的相鄰轉折點B具有第一垂直偏移量△d1,第三狹縫112-3的轉
折點C相對於第二狹縫112-2的轉折點B則具有第二垂直偏移量△d2。
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在第8和9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第一垂直偏移量△d1與第二垂直偏移量△d2是不同的。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在第8圖所示之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中,第一垂直偏移量△d1與第二垂直偏移量△d2也可以是相同的。
在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元件之畫素陣列包含複數個畫素區,每一個畫素區包含不同顏色的次畫素區,具有相同顏色的這些次畫素區排列成規則的圖案,而觸控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層之鋸齒狀導線的佈局圖案則為不規則的圖案,使得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也呈現不規則的排列圖案,使得觸控顯示裝置不會產生條紋狀花紋。
綜上所述,依據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對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之間的鋸齒狀狹縫的轉折點的位置進行偏移調整,使得觸控感測層的鋸齒狀導線成為不相等間距排列的佈局圖案,讓鋸齒狀導線的不相等間距之佈局圖案與顯示元件的畫素陣列之相等間距的佈局圖案不會互相干涉,使得觸控顯示裝置不會產生條紋狀花紋,藉此可避免本揭示的觸控顯示裝置發生波紋可視問題(moire issue),以提升觸控顯示裝置的影像顯示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揭露較佳實施例如上,然其並非用
以限定本發明,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瞭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
108-1、108-2、108-3、108-4‧‧‧鋸齒狀導線
112-1‧‧‧第一狹縫
112-2‧‧‧第二狹縫
112-3‧‧‧第三狹縫
A、B、C、D、E、F、G、H、I‧‧‧轉折點
X1‧‧‧第一距離
X2‧‧‧第二距離
Y1‧‧‧第三距離
Y2‧‧‧第四距離
△d1‧‧‧第一垂直偏移量
△d2‧‧‧第二垂直偏移量
Claims (10)
-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元件,具有複數個畫素區;以及一觸控感測層,形成於該顯示元件的一基板的一表面上,該觸控感測層包括:複數個電極;以及複數條鋸齒狀導線分別連接至該些電極,該些鋸齒狀導線之間具有複數條鋸齒狀狹縫,且該些鋸齒狀狹縫與該些鋸齒狀導線交錯設置,其中該些鋸齒狀狹縫的位置與該些畫素區的位置重疊,該些鋸齒狀狹縫包含一第一狹縫、一第二狹縫和一第三狹縫,該第二狹縫分別與該第一狹縫及該第三狹縫彼此相鄰,且該第二狹縫介於該第一狹縫與該第三狹縫之間,每一條鋸齒狀狹縫具有複數個轉折點,其中該第二狹縫的一轉折點與該第一狹縫的一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該第二狹縫的該轉折點與該第三狹縫的一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一距離與該第二距離不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每一條該鋸齒狀狹縫的一轉折點與同一狹縫相鄰的兩個轉折點之間分別具有一第三距離和一第四距離,且該第三距離與該第四距離相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偏光板和一第二偏光板夾設該顯示元件,且該觸控感測層介於該第一偏光板與該第二偏光板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相鄰的該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且該些鋸齒狀導線的該些寬度沿著一橫向方向梯度地增加,該些鋸齒狀導線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狹縫的該轉折點相對於該第一狹縫的該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具有一第一垂直偏移量,該第二狹縫的該轉折點相對於該第三狹縫的該最接近之相鄰轉折點具有一第二垂直偏移量,且該第一垂直偏移量與該第二垂直偏移量不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相鄰的該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且該些鋸齒狀導線的該些寬度沿著一橫向方向以細寬交錯的方式配置,該些鋸齒狀導線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每一條該鋸齒狀狹縫的一轉折點與同一狹縫相鄰的兩個轉折點之間分別具有一第三距離和一第四距離,且該第三距離與該第四距離不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相鄰的該些鋸齒狀導線的寬度不同,且該些鋸齒狀導線的該些寬 度沿著一橫向方向以細寬無規則的方式配置,該些鋸齒狀導線以不相等的間距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畫素區包含複數個不同顏色的次畫素區,並且該些鋸齒狀狹縫與相同顏色的該些次畫素區的位置重疊的複數個部分組成非條紋狀的不規則圖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層的該些電極和該些鋸齒狀導線由一層透明導電層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2215A TWI552039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觸控顯示裝置 |
US14/741,861 US20150378476A1 (en) | 2014-06-27 | 2015-06-17 | Touch display devic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2215A TWI552039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觸控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1019A TW201601019A (zh) | 2016-01-01 |
TWI552039B true TWI552039B (zh) | 2016-10-01 |
Family
ID=5493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2215A TWI552039B (zh) | 2014-06-27 | 2014-06-27 | 觸控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78476A1 (zh) |
TW (1) | TWI5520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5485B (zh) * | 2018-03-30 | 2019-04-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器 |
CN111312774A (zh) * | 2020-02-25 | 2020-06-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2416173A (zh) * | 2020-11-25 | 2021-02-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73577A1 (en) * | 2008-04-30 | 2009-11-05 | Apple Inc. | Moire-Free Touch Screen with Tilted or Curved ITO Pattern |
TW201122958A (en) * | 2009-10-29 | 2011-07-01 | Atmel Corp | Touchscree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
TW201308177A (zh) * | 2011-07-14 | 2013-02-16 | Wacom Co Ltd | 位置檢測感測器及位置檢測裝置 |
TW201350913A (zh) * | 2012-04-18 | 2013-12-16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液晶顯示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63533B2 (ja) * | 2001-12-10 | 2008-03-1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
KR101072167B1 (ko) * | 2004-07-20 | 2011-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콜레스테릭 혼합물을 이용한 단일 픽셀 풀 컬러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8508495B2 (en) * | 2008-07-03 | 2013-08-13 | Apple Inc. | Display with dual-function capacitive elements |
KR101085776B1 (ko) * | 2010-01-15 | 2011-1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및 그 터치 패널을 이용한 입력 인식 장치 |
JP5616184B2 (ja) * | 2010-09-28 | 2014-10-2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8797285B2 (en) * | 2011-04-18 | 2014-08-05 | Atmel Corporation | Panel |
WO2013052672A2 (en) * | 2011-10-07 | 2013-04-11 | Volterra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of interconnect substrates |
US20130127769A1 (en) * | 2011-11-18 | 2013-05-23 | Brent David Guard | Low-Resistance Electrodes |
US9131602B2 (en) * | 2012-02-24 | 2015-09-08 | Mediatek Inc. |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mobile platforms |
US9154127B2 (en) * | 2012-03-06 | 2015-10-06 | Atmel Corporation | Touch sensor with conductive lines having portions with different widths |
GB201207712D0 (en) * | 2012-05-02 | 2012-06-13 | Binstead Ronald P | Touch sensor |
CN103576998B (zh) * | 2012-07-20 | 2017-07-28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
US9164607B2 (en) * | 2012-11-30 | 2015-10-2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mplementary touch panel electrodes |
CN103927034A (zh) * | 2013-01-18 | 2014-07-1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电极、触控电极层、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US9460332B1 (en) * | 2013-09-09 | 2016-10-04 | Apple Inc. | Capacitive fingerprint sensor including an electrostatic lens |
CN103744557B (zh) * | 2014-01-15 | 2016-10-12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04020880A (zh) * | 2014-05-27 | 2014-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06-27 TW TW103122215A patent/TWI55203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6-17 US US14/741,861 patent/US2015037847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73577A1 (en) * | 2008-04-30 | 2009-11-05 | Apple Inc. | Moire-Free Touch Screen with Tilted or Curved ITO Pattern |
TW201122958A (en) * | 2009-10-29 | 2011-07-01 | Atmel Corp | Touchscree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
TW201308177A (zh) * | 2011-07-14 | 2013-02-16 | Wacom Co Ltd | 位置檢測感測器及位置檢測裝置 |
TW201350913A (zh) * | 2012-04-18 | 2013-12-16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液晶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78476A1 (en) | 2015-12-31 |
TW201601019A (zh) | 2016-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96093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6266263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 |
US9811221B2 (en) | Input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quipment | |
KR101470607B1 (ko) | 컬러 필터 기판 및 용량성 터치 스크린 | |
US8487890B2 (en) | In-cell touch-sensitive panel | |
WO2017028492A1 (zh) |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
TWI798278B (zh) | 觸控面板及具備該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 |
WO2015180288A1 (zh) |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201715365A (zh) |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
KR20130136376A (ko) | 시인성 개선을 위한 터치 검출장치 | |
CN107797691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TWI619052B (zh) | 觸摸板 | |
CN106896553A (zh) | 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 |
TWI578202B (zh) |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以及壓力檢測方法 | |
TWI552039B (zh) | 觸控顯示裝置 | |
CN105278711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WO2014077315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 |
CN112673337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US20210271344A1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16212518A (ja) |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TWM379805U (en) |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with eliminating moire fringe | |
JP6678553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TWI755028B (zh) | 內建式觸控顯示面板 | |
CN106227381B (zh) | 触摸基板、用于制造触摸基板的掩模板和方法 | |
TWI510986B (zh) | 觸控顯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