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9057B - wash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washing machin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9057B TWI539057B TW102126449A TW102126449A TWI539057B TW I539057 B TWI539057 B TW I539057B TW 102126449 A TW102126449 A TW 102126449A TW 102126449 A TW102126449 A TW 102126449A TW I539057 B TWI539057 B TW I53905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hing
- water
- tank
- outer tank
- dewatering tank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5—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 D06F35/008—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for disinfecting the tub or the drum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洗衣機。
洗衣機的內槽和外槽因為會有污垢附著,所以除了洗衣運轉外,還有可以設定以槽洗淨為目的的行程。但是,在以槽洗淨為目的的行程中必須用到洗淨用的藥劑,所以使用者必須特別操作選擇槽洗淨的行程等,而使洗淨作業變得煩雜。
因此,即有一種洗衣機(參照專利文獻1),其係使內槽旋轉,利用該離心力將清洗水從外槽下部導至外槽上部,朝洗衣槽內灑水。藉由如此,即可使清洗水流到容易囤積污垢的內槽和外槽之上部的吃水部,可控制污垢的囤積。
[專利文獻1] 特開2009-178484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技術,因為內槽的旋轉方向為單一方向,所以,內槽底面或配置在內槽底面之旋轉翼的背面等因為形狀複雜,就會有部分洗不到的問題產生。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其目的即為提供一種污垢不易附著在內槽底面的洗衣機。
本發明之洗衣機,係針對具備:筐體;被支持在該筐體內,於內部貯存水的外槽;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該外槽內,收容洗滌物的內槽;配置在該內槽的內底面部,被旋轉驅動的旋轉翼片;在設於外槽上部的中央,具有開口部的外槽外殼;以及朝上述外槽內供水的供水手段,並且執行洗衣步驟、清洗步驟、脫水步驟之各步驟的洗衣機,其特徵為:具備:第一流路,該第一流路係設於上述外槽內周面,在使上述內槽正轉時,將上述外槽內的水捲向上述外槽上部;第一吐出口,該第一吐出口係設於上述外槽外殼,將被上述第一流路向上捲的水灑向上述外槽內;及第二流路,該第二流路係設於上述外槽內周面,在使上述內槽反轉時,將上述外槽內的水捲向上述外槽上部;以及第二吐出口,該第二吐出口係設於上述外槽外
殼,將被上述第二流路向上捲的水灑向上述外槽內,在上述清洗步驟之後,於利用上述供水手段將水貯存在上述外槽內的狀態下,使上述內槽正轉以及反轉,讓從上述第一吐出口被灑出的水灑水到上述內槽的中央附近,讓從上述第二吐出口被灑出的水灑水到上述內槽的外周附近。
根據本發明即可能提供一種污垢不易在內槽底面的洗衣機。
1A‧‧‧洗衣乾衣機(洗衣機)
2‧‧‧筐體
6‧‧‧電源按鍵
7‧‧‧操作面板
7a‧‧‧操作按鍵
7b‧‧‧顯示器
7a1‧‧‧自動槽洗淨按鍵
8‧‧‧洗衣兼脫水槽(內槽)
8a‧‧‧槽體板
8b‧‧‧旋轉翼
8b1‧‧‧內葉片
8c、80‧‧‧平衡環
80a‧‧‧洗淨水貯水部
8e、8g‧‧‧循環路徑
9‧‧‧外槽
9a、90a‧‧‧外槽外殼
10‧‧‧驅動裝置
12‧‧‧供水單元(供水手段)
16a、16b‧‧‧水路
17a、17b‧‧‧水路
17a1、17b1‧‧‧灑水口
100‧‧‧控制裝置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的外觀立體圖。
[圖2]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筐體內部的概略圖。
[圖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供水單元的立體圖。
[圖4]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外槽、外槽外殼的立體圖。
[圖5]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將外槽外殼從外殼卸下後的平面圖。
[圖6]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外槽外殼下面的平面圖。
[圖7]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循環水的要部剖面圖。
[圖8]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控制裝置的機能構成圖。
[圖9]係說明第1至第3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的運轉步驟之步驟圖。
[圖10]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外槽、外槽外殼的立體圖。
[圖11]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外槽外殼下面的平面圖。
[圖12]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朝其流體平衡器上部之供水部的要部剖面圖。
[圖13]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從供水單元一直到洗衣機(洗衣乾衣機)為止之路徑的概略圖。
以下係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參照適當圖式加以詳細說明。下述所謂的洗衣機,係以可以執行從洗衣一直到乾衣為止的洗衣乾衣機為例來加以說明。
圖1係為洗衣乾衣機1A的外觀圖,圖2係顯示洗衣乾衣機1A之內部構造的剖面圖。是為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軸為略垂直方向的縱型洗衣乾衣機。在該洗衣乾衣機
1A之筐體2的上部係設有上面外殼2a,且在上面外殼2a設有外蓋3。藉由將外蓋3一邊折成山型一邊向後側開啟,即可打開開口部2b,而可將衣類(洗滌物)取出置入於洗衣兼脫水槽8。
在上面外殼2a的內側(後側)係設有來自水龍頭的供水管連接口4、以及洗澡剩餘水的吸水管連接口5。在上面外殼2a的靠近身體側設有電源按鍵6,在外蓋3的靠近身體側則設有由操作按鍵7a與顯示器7b所構成的操作面板7。操作按鍵7a係用來執行洗衣或乾衣等的運轉行程設定,執行洗衣、清洗或脫水等運轉內容的設定,在其中還設有執行洗衣槽洗淨的操作按鍵7a1。
如圖2所示,洗衣乾衣機1A係在筐體2內具備:洗衣兼脫水槽8、外槽9、驅動裝置10、洗劑.柔衣劑的投入裝置11、供水單元12A、以及乾燥導管20等。
洗衣兼脫水槽8係呈有底圓筒形狀,具有由不鏽鋼鋼板等所形成的槽體板8a。在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板8d係設有用來通水的複數個貫穿孔8d2。在槽體板8a形成有用來通水以及通風的多數貫穿孔(參照圖2,僅部分圖示)8a1。此外,在槽體板8a的內周面係設有洗衣水的循環路徑8e,8g。在循環路徑8e,8g的下端具有洗衣水的流入口8e1,8g1。在循環路徑8e的上端具有灑水口8f,在循環路徑徑8g的上端開口具有棉絮過濾器8h。在底板8d的外周部具有複數片的放射狀內葉片8d1。
在洗衣兼脫水槽8的內側底面係具備旋轉翼
8b。在旋轉翼8b的背面具有:從中心之稍微外側呈放射狀延伸的複數片的內葉片8b1。
外槽9係呈有底圓筒形狀,在同軸上內包著洗衣兼脫水槽8,在其上部具有外槽外殼9a。洗衣乾衣機1A的使用者藉由開啟外蓋3以及外槽外殼9a的蓋構件9c,即可從開口部2b將衣類取出置入於洗衣兼脫水槽8內。
如圖4所示,在外槽9的槽體部9d係形成有:在大約180度的位置,從槽體部9d朝向直徑方向飛出,朝向上下延伸的2條水路A16a;以及在與水路A16a大約呈略90度的位置,朝向上下延伸的2條水路B16b。圖5係為取下外槽外殼9a,從上方所看到之外槽9以及洗衣兼脫水槽8的平面圖,圖6係為從下方所看到之外槽外殼9a的平面圖。
水路A16a與水路B16b係被:圓筒面16a1,16b1、傾斜面16a2,16b2、半徑方向壁面16a3,16b3所包圍,該圓筒面16a1,16b1係與洗衣脫水槽8大約同心,從槽體部9d朝向外側飛出。傾斜面16a2係以:與洗衣兼脫水槽8之間的空隙是朝向洗衣兼脫水槽8之右轉方向增大般形成,傾斜面16b2係以:與洗衣兼脫水槽8之間的空隙是朝向左轉方向增大般形成。
從上方所看的筐體2,一般都為略四角形,所以水路A16a以及水路B16b以配置成當外槽9固定在筐體2內時,以位在四角為宜。
洗衣兼脫水槽8係在槽體板8a的上端緣部具有由合成樹脂等所形成的平衡環(又稱為流體平衡器)8c。該平衡環8c係將比重較大的流體封入該內部所構成,在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時,因為洗滌物的偏倚等而產生偏心時,可利用平衡環8c內之流體的移動來消除偏心,具有維持旋轉時之平衡的功能。
外槽外殼9a具有略半圓形的投入口9b,被安裝在外槽9的上端緣部。又,在投入口9b係設有可自由開閉的蓋構件9c。在外槽外殼9a的內側(後側)係設有連接伸縮管23a的連接口9e。
在外槽外殼9a的下面,與水路A16a之上端對向的位置係形成水路17a,且在與水路B16b的上端對向的位置形成有水路17b。設有水路17a,17b的部分係朝向上側伸出,在單側具有圓周方向的傾斜面17a2,17b2,傾斜面的相反側則具有略垂直的隔壁17a3,17b3。此外,在水路17a,17b的內側(洗衣兼脫水槽側)係設有灑水口17a1,17b1。
一旦在洗衣中的外槽9內存有洗衣水,旋轉旋轉翼8b,即會攪拌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洗滌物,進行洗衣或清洗。同時,利用內葉片8b1旋轉所產生的離心泵作用,洗衣水會如圖2之粗箭頭所示般循環。外槽9之底部的洗衣水通過貫穿孔8d2被吸入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部。然後又藉由內葉片8b1的離心力被吐出,從流入口8e1,8g1進入循環路徑8e,8g。進到循環路徑8e的洗衣
水在循環路徑8e流向上方,從灑水口8f灑向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洗滌物。又,進到循環路徑8g的洗衣水在循環路徑8g流向上方,被棉絮過濾器8h除去棉絮後,朝洗衣兼脫水槽8內流下。然後,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洗衣水通過多數的貫穿孔8a1,回到外槽9內。
如此一來,即可循環洗衣水,從洗衣兼脫水槽8的上部來散灑洗衣水,所以可減少洗衣水的水量,即使洗滌物超出洗衣水的水面,洗衣水仍可灑及到洗滌物,故不會降低洗衣效果(洗淨力或清洗效果)即可節省洗衣水。
另一方面,在洗衣中,一旦旋轉翼8b與洗衣兼脫水槽8呈一體旋轉的話,在洗衣兼脫水槽8與外槽9之空隙間的洗衣水會產生圓周方向的流動。同時,洗衣水會因為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面或內葉片8d1所產生的離心泵作用,被擠向外槽9的槽體板9d側。當洗衣兼脫水槽8向右旋轉時,洗衣水會一邊如圖4之二點鎖線T所示般旋轉,一邊沿著外槽9的槽體部9d之內周面上昇。此時,洗衣兼脫水槽8內之洗衣水的水面即如圖7之一點鎖線所示般,變成研鉢狀。洗衣水的上昇程度隨著靜止時之水位或洗衣兼脫水槽8的轉數而變化,到達某轉數以上時,即到達外槽9的上部。洗衣水的一部分進到水路A16a,碰到半徑方向壁面16a3而使水流方向改變成向上,在水路A16a內朝上方流動(二點鎖線箭頭U)。然後,如圖7之二點鎖線箭頭U所示般,從水路A16a進到
外槽外殼9a的水路17a。在此與水流T匯流,因為隔壁17a3與流路17a的頂板(外槽外殼9c的背面)而改變流動方向,從灑水口17a1朝洗衣兼脫水槽8內灑水。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洗衣水通過多數的貫穿孔8a1回到外槽9內。再者,洗衣水雖然也會流入水路B16b,但是因為是沿著傾斜面16b1流動,所以不易產生向上的水流。
一旦洗衣兼脫水槽8向左旋轉,洗衣水即會變成和上述相反方向的水流,洗衣水通過水路B16b,從灑水口17b1朝向洗衣兼脫水槽8內灑水。
如此一來,藉由旋轉洗衣兼脫水槽8,即使靜止時的水位較低,仍可從洗衣兼脫水槽8的上部噴灑洗衣水。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對洗滌物噴灑洗衣水,但是無法對洗滌物產生機械作用,所以不適用於洗衣,而只適用於清洗。亦即,因為一邊使少量的洗衣水循環,一邊對洗滌物灑水,可以稀釋洗劑,所以可以省水。
此外,朝向水路A16a,水路B16b之上方流動的洗衣水中的一部分會溢出,流到水路A16a,水路B16b的外部,所以,也可獲得洗淨易殘留污垢之外槽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在洗衣兼脫水槽8的外底面部設有內葉片8d1,所以可增強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時的離心泵作用,但因為利用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面也可以產生離心泵作用,所以並非一定得設置才行。
又,捲起洗衣水的流路(水路16a,水路
16b)雖是朝向外槽9中心開放,但也可以設置:包覆流路之至少一部分,成為流路與外槽9之分隔的隔板(無圖示)。藉由如此,即可使在流路內被捲起的洗衣水不易漏到流路外。
一旦重覆洗滌,在外槽9之槽體部9d或洗衣兼脫水槽8之槽體板8a的吃水線附近就會附著由洗劑屑或水漬等所引起的污垢或垃圾。但是,藉由旋轉洗衣兼脫水槽8,洗衣水也能流到外槽9上部或洗衣兼脫水槽8的上部,甚至流到平衡環8c,所以可防止污垢或垃圾的囤積。
此外,為了使水流到洗衣兼脫水槽8或平衡環8c的上端,至少要有一個灑水口所噴灑的洗衣水要碰到洗衣兼脫水槽8或平衡環8c的上端。如此一來,利用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洗衣水會朝向周方向全體流動,所以不須遍及到洗衣兼脫水槽8或平衡環8c,即可予以洗淨。
驅動裝置10係配置在外槽9之底面外側中央。該驅動裝置10具有:馬達10a、以及離合器機構10b,驅動裝置10的旋轉軸10c係貫穿外槽9,與洗衣兼脫水槽8及旋轉翼8b結合之構成。離合器機構10b係具有:將馬達10a的旋轉動力傳達到洗衣兼脫水槽8及/或旋轉翼8b的機能。馬達10a具備:由檢測該旋轉之霍爾元件或光電遮斷器等所構成的旋轉檢測裝置28、以及檢測流向馬達10a之電流的馬達電流檢測裝置29。
投入裝置11係位在上面外殼2a的靠近身體側。洗劑或柔衣劑的投入可利用投入管11a,在外槽9與洗衣兼脫水槽8之間來進行。
供水單元12A係設在上面外殼2a的內側。該供水單元12A係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供給至投入裝置11、以及後記的水冷除濕機構(無圖示)。此外,供水單元12A又可透過注水管11b,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或來自吸水管連接口5(參照圖1)的洗澡水注入外槽9內。有關供水單元12A於後使用圖3來詳加說明。
在設於外槽9之底面的凹陷部9m係設有排水閥14,連通接續於洗衣水排水路15。藉由關閉排水閥14,即可將洗衣水或清洗水貯存在外槽9內。此外,藉由打開排水閥14,即可透過洗衣水排水路15將外槽9內的水朝洗衣乾衣機1A的機外排出。
乾燥導管20係朝縱方向被設置在筐體2之背面內側,導管下部係利用橡膠製的伸縮管20a與外槽9的凹陷部9m連接。在乾燥導管20內內藏有水冷除濕機構(無圖示),從供水單元12A將冷卻水供給到水冷除濕機構。冷卻水流經乾燥導管20的壁面(不鏽鋼製等的金屬板),流入凹陷部9m,經過洗衣水排水路15,朝機外排出。
乾燥導管20的出口係與風扇21的吸氣口連接,風扇21的出口則與加熱器22連接。加熱器22的出
口透過送風導管23以及橡膠製的伸縮管23a而與吹出噴嘴24連接。
如此一來,在乾燥步驟中,即可利用乾燥導管20對外槽9內的空氣水冷除濕,又利用加熱器22對從風扇21的吸入口吸入,從風扇21所吐出的空氣進行加熱,再從吹出噴嘴24將高溫低濕的風吹向洗衣兼脫水槽8內。
此外,雖無圖示,但是在送風導管23係設有:檢測在乾燥運轉中,吹向洗衣兼脫水槽8內之風的溫度的溫度感測器;在外槽9的凹陷部9m係設有:檢測洗衣水的溫度、或在乾燥運轉中,被吸入至乾燥導管20之空氣溫度的溫度感測器;在排水閥14的上部設有:檢測洗衣水的溫度、或在乾燥運轉中,從洗衣水排水路15朝機外被排出之冷卻水的溫度的溫度感測器;又在外槽9的側面上部設有:檢測因為外槽9之振動所引起之振動加速度的加速度感測器。此外,還具有:檢測貯存在外槽9之洗衣水之水位的水位感測器18。
如圖3所示,供水單元12A係具備:洗劑供水電磁閥12a、柔衣劑供水電磁閥12b、冷卻水供水電磁閥12c、外槽供水電磁閥12d、洗澡水泵浦12f、以及供水路徑單元30。
洗劑供水電磁閥12a係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從入水口(無圖示)通過供水路徑單元30內,藉由連接於出水口32的軟管12i(參照圖2),對投
入裝置11(參照圖2)的洗劑投入室(無圖示)進行供水。注入到洗劑投入室的自來水和投入的洗劑一起透過投入管11a(參照圖2),朝外槽9內注水。
柔衣劑供水電磁閥12b係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從入水口33通過供水路徑單元30內,藉由連接於出水口35的軟管12j,對投入裝置11(參照圖2)的柔衣劑投入室(無圖示)進行供水。注入到柔衣劑投入室的自來水和投入的柔衣劑一起透過投入軟管11a(參照圖2),朝外槽9內注水。
冷卻水供水電磁閥12c係透過無圖示的軟管,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供給至乾燥導管20(參照圖2)的水冷除濕機構(無圖示)。
外槽供水電磁閥12d係從連接於流路12h的注水管11b(參照圖2),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供給至外槽9內。
再者,來自吸水管連接口5之利用洗澡水泵浦12f所打上來的洗澡水,係從與流路12h匯流、連接的注水管11b(參照圖2)被供給至外槽9內。
如圖8所示,洗衣乾衣機1A係具備控制裝置100。控制裝置100係以微電腦110為中心來構成。微電腦110係具備:運轉型態資料庫111、步驟控制部112、旋轉速度計算部113、以及衣類重量計算部114等。
微電腦110具有以下功能:叫出利用操作按鍵7a所輸入之運轉行程的運轉型態,開始洗衣或/及乾
衣。
步驟控制部112具有:根據從運轉型態資料庫111所叫出的運轉型態,運轉控制洗衣步驟、清洗步驟、脫水步驟、乾燥步驟之各步驟的功能。在各步驟中,步驟控制部112係分別利用各個驅動電路,具有驅動控制供水單元12A(供水電磁閥12a~12d)、排水閥14、馬達10a、離合器機構10b、加熱器22、以及風扇21的功能。
旋轉速度計算部113係具有:根據由檢測馬達10a之旋轉的旋轉檢測裝置28的檢測值來計算馬達10a之旋轉速度的功能。
衣類重量計算部114係具有:根據旋轉速度計算部113所算出的旋轉速度、以及馬達電流檢測裝置29的檢測值來計算洗衣兼脫水槽8內之衣類重量的功能。因為衣類重量增加,為了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的負荷就會變大,所以流向馬達10a的馬達電流就必須變多,因此可以藉由馬達10a的馬達電流與旋轉速度來計算出衣類的重量。
接下來,參照圖9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之洗衣乾衣機1A的動作。圖9係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洗衣機(洗衣乾衣機)之運轉步驟的步驟圖。圖9中所示的洗衣運轉係為說明洗衣→清洗(槽洗淨)→脫水→(乾衣)之運轉步驟的步驟圖。
如圖9所示,在布量感測步驟S1中,步驟控
制部112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衣類重量計算部114針對注水前的衣類來計算布量。
在供水.洗劑投入步驟S2中,步驟控制部112開啟外槽供水電磁閥12d,利用注水管11b將自來水注入洗衣兼脫水槽8內。又,步驟控制部112在開啟外槽供水電磁閥12d之後,經過預定時間後將其關閉。這是因為連接於供水管連接口4的注水管11b內含有空氣,將該空氣排出外槽9內的動作。
之後,步驟控制部112開啟洗劑供水電磁閥12a,將自來水注入投入裝置11的洗劑投入室(無圖示)。被注入至洗劑投入室的自來水隨著投入的洗劑一起被注入外槽9內。又,步驟控制部112在開啟洗劑供水電磁閥12a之後,經過預定時間後(或者是到達預定水位後)關閉洗劑供水電磁閥12a。
在溶解洗劑的步驟S3中,步驟控制部112驅動洗衣兼脫水槽8或攪拌翼8a,溶解洗劑,產生高濃度的洗劑溶液。
在旋轉供水步驟S4中,步驟控制部112開啟外槽供水電磁閥12d,對外槽進行供水,一邊使洗衣兼脫水槽8及/或旋轉翼8b旋轉,一邊將高濃度的洗劑溶液朝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衣類散布。
在預洗步驟S5中,使用高濃度的洗劑溶液來洗滌衣類。
在布質感測步驟S6中,首先,衣類重量計算
部114計算出含水狀態之衣類的重量。然後從在布量感測步驟S1中所算出之不含水的衣類重量、以及在布質感測步驟S6中所算出之含水狀態的衣類重量來判斷衣類的布質(吸水性)。根據所判斷之衣類的布質來控制以下的步驟。
在洗衣供水步驟S7中,步驟控制部112配合在布量感測步驟S1中所算出的衣類重量、以及在布質感測步驟S6中所判斷之衣類的布質,對外槽9(或洗衣兼脫水槽8)的內部進行供水。
在本洗衣步驟S8中,步驟控制部112使旋轉翼8b旋轉(或者是正反向交互旋轉)來洗滌衣類。再者,雖無圖示,但在本洗衣步驟S8中係使旋轉翼8b正反向交互旋轉,也進行使衣類鬆散的運轉。此外,步驟控制部112重覆數次本洗衣步驟與衣類鬆散步驟。本洗衣步驟完成後,監視衣類的平衡狀態,判斷是否移行至脫水。
在排水步驟S9中,步驟控制部112打開排水閥14,將外槽9內的洗衣水排出。
在脫水步驟S10中,排水完成後,步驟控制部112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將衣類所含的水(洗衣水)脫出。
在旋轉噴灑步驟S11中,步驟控制部112關閉排水閥14,打開外槽供水電磁閥12d,對洗衣兼脫水槽8供給清洗水。然後使洗衣兼脫水槽8以低速(每分鐘30~50轉左右)向右旋轉,將清洗水散布在洗衣兼脫水槽
8內的衣類。但是,因為不易使所供給之全部的清洗水完全浸透於衣類,所以有部分清洗水不會浸透於衣類而是貯留在外槽9內。因此,在經過預定時間後,或者是到達預定水位後即關閉外槽供水電磁閥12d,使洗衣兼脫水槽8以每分鐘150~200轉向右旋轉。清洗水因為洗衣兼脫水槽8之底面8d與內葉片8d2的離心泵作用,上昇至流路A16a,從灑水口17a1朝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衣類灑水,將含於衣類的洗劑稀釋。藉由如此,即可將供給的清洗水有效地散布於衣類。
在脫水步驟S12中,步驟控制部112打開排水閥,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並將清洗水從衣類中脫出。
在旋轉噴灑步驟S13中,進行同於旋轉噴灑步驟S11的運轉。
在排水步驟S14中,步驟控制部112使洗衣兼脫水槽8停止,打開排水閥14,將外槽9內的清洗水排出。
在脫水步驟S15中,排水完成後,步驟控制部112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將含於衣類的水(清洗水)脫出。
在清洗供水步驟S16中,步驟控制部112關閉排水閥14,打開柔衣劑供水電磁閥12b,對洗衣兼脫水槽8供給含有柔衣劑的清洗水。在經過預定時間之後,打開外槽供水電磁閥12d,對外槽9(或者是洗衣兼脫水槽8)供給清洗水。
在鬆散步驟S17中,步驟控制部112使旋轉翼8b正反向交互旋轉,進行衣類的鬆散運轉。
在攪拌步驟S18中,步驟控制部112在外槽9貯有清洗水的狀態下,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一邊攪拌衣類一邊清洗。
在上述的旋轉噴灑步驟S11,S13中,因為清洗水到達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9的上部,所以具有可防止污垢附著在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9的作用。但是,因為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面或攪拌翼8b之背面的形狀較複雜,所以若只有單向旋轉的話,會產生清洗水沒有流動到的部分,該部分就有附著污垢的可能性。
因此,在設定進行槽洗淨之操作按鍵17a1時,要執行槽洗淨步驟S19。在槽洗淨步驟S19中,使洗衣兼脫水槽8左右雙向旋轉,洗淨洗衣兼脫水槽8之底面的上面或下面、以及旋轉翼8b的下面。此時,洗衣兼脫水槽8的轉數根據貯於外槽9的水量來改變,水位愈高則轉數愈低。例如:在預定水位(靜止時,為外槽9之高度的3分之1)以下時,設定為每分鐘150~200轉,在高於預定水位(靜止時,為外槽9之高度的3分之1)時,設定為每分鐘80~130轉。這種轉數係設定成:利用洗衣兼脫水槽8之旋轉的離心作用,清洗水可沿著外槽9之槽體部9d上昇,到達外槽外殼9a的背面。
例如:一開始使洗衣兼脫水槽8向右旋轉,使清洗水從流路A16a上昇,從灑水口17a1灑向洗衣兼脫
水槽8內,經過規定時間後,使洗衣兼脫水槽8暫停,然後使洗衣兼脫水槽8向左旋轉使清洗水從流路B16b上昇,又從灑水口17b1朝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衣物噴灑。藉由如此,即可利用清洗水的流動,防止污垢附著在洗衣兼脫水槽8或攪拌翼8b的背面、或外槽9的全體。
利用流路A16a、B16b可捲起大量的水,所以和只利用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將水帶到研鉢狀水面上端的情形相比,可提昇槽洗淨力。此外,因為利用左右旋轉可一方面洗淨攪拌翼8b的內側或內葉片8b1,一方面不管是右轉或左轉都可將水捲起,所以可更有效率地進行槽內的洗淨。甚至,因為水流方向因為左右旋轉而不同,所以可防止洗淨斑的發生,更進一步確實完成槽內的洗淨。
在反轉時,以於旋轉停止後,迅速使其逆轉為佳。藉由如此,洗衣兼脫水槽8會朝向與利用最初之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而在外槽9內迴旋的清洗水相反的方向旋轉,所以外槽9內的水與洗衣兼脫水槽8的相對速度會提高,強大的流體力作用於洗衣兼脫水槽8的底板8d或旋轉翼8b的背面,可進一步有效去除污垢或垃圾。此外,也可以使洗衣兼脫水槽8之旋轉方向的反轉重覆數次。如此一來,可更進一步確實洗淨。
接下來也可將在槽洗淨步驟S19中的洗衣兼脫水槽8之旋轉速度從旋轉噴灑步驟S11、S13的每分鐘150轉提高到高於200轉,使清洗水的循環流量增加。如此一來,流動於洗衣兼脫水槽8與外槽9之間的流速上
昇,可增加槽的表面或攪拌翼8b之背面的洗淨效果,可有效去除污垢或垃圾。
再者,於上記中雖是將清洗水直接用於槽洗淨,但也可以是:將清洗水排出,打開洗劑供水閥12a與柔衣劑供水閥12b,對外槽9內供給自來水(水量同於旋轉噴灑步驟S11或S13),使洗衣兼脫水槽8以毎分鐘150~200轉進行右旋轉、停止、左旋轉。藉由如此,因為是使用乾淨的自來水來進行洗衣兼脫水槽8或旋轉翼8b、外槽9的洗淨,所以可進一步提高洗淨效果。
槽洗淨步驟S19完成後,步驟控制部112監視衣類的平衡狀態,判斷是否移行至最終脫水。
在排水步驟S20中,步驟控制部112開啟排水閥14,將外槽9內的清洗水排出。
在設定了從洗衣一直到乾衣為止的一連串運轉模式時,在脫水步驟S21之後即進行乾燥步驟S22。
在乾燥步驟S22中,步驟控制部112開啟冷卻水供水電磁閥12c,對加熱器22通電,驅動風扇21。
如以上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洗衣乾衣機1A係使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利用該離心力而可使清洗水流向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9的上部,甚至,因為使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方向反轉,所以清洗水的流體力可完全作用,可防止污垢或垃圾附著在洗衣兼脫水槽8或旋轉翼8b、或外槽9。
在上述的第1實施形態中,雖說明了在旋轉
噴灑步驟S11與S13中的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方向皆是右轉,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旋轉噴灑步驟S11中為右轉,在旋轉噴灑步驟S13中為左轉。藉由如此,則即使在沒有設定進行槽洗淨的操作按鍵17a1時,在旋轉噴灑步驟中,清洗水仍可完全噴灑到洗衣兼脫水槽8或旋轉翼8b、或外槽9,故可提高防止污垢或垃圾附著於此的效果。
此外,藉由將清洗步驟的最終清洗、或者是在槽洗淨步驟中之洗衣兼脫水槽8的轉數提高到高於旋轉噴灑步驟時的轉數,即可在產生更強水流的狀態下,使用乾淨的水來進行槽洗淨。
此外,也可以改變灑水口17a1與灑水口17b1的形狀,使清洗水的灑水方向不同。例如:將隔壁17a3的形狀設定為:使來自灑水口17a1的清洗水朝向洗衣兼脫水槽8的中央附近灑水,將隔壁17b3的形狀設定為:使來自灑水口17b1的清洗水朝向洗衣兼脫水槽8的外周附近(槽體板8a附近)灑水。藉由如此,即可將清洗水完全地灑向洗衣兼脫水槽8內的衣類,可提高清洗性能。
再者,也可以不要設置槽洗淨的操作按鍵17a1,而是設定為經常進行槽洗淨。
圖10係第2實施形態之洗衣乾衣機的外槽90的概略外觀圖。與圖2重複的部分因使用相同符號故予以省略。
不同於第1實施形態之處為:在外槽109的槽體部109d設置3個以上的水路116a,該水路116a係在洗衣兼脫水槽8右轉時,將清洗水導向上方。圖10係顯示設置4個水路116a的情形。又如圖11所示,在外槽外殼90a的下面,和水路116a的上端對向的位置設有水路117a。在設有水路117a的部分係朝向上側伸出,在單側具有圓周方向的傾斜面117b,在傾斜面的相反側則具有略垂直的隔壁117c。此外,在水路117a的內側(洗衣兼脫水槽側)設有灑水口117a1。
如此一來,藉由增加水路116a的個數即可增加導向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109之上部的清洗水之流量,所以可控制污垢或垃圾附著於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109。
本實施形態的運轉步驟基本上雖同於圖9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但是,在槽洗淨步驟S19中,只使洗衣兼脫水槽8只有朝單方向旋轉。此外,還改變了外槽外殼90a之水路11a的隔壁117c之朝向洗衣兼脫水槽8的角度。在圖11中,相對於隔壁117c大致面向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軸,隔壁117c1是面向洗衣兼脫水槽8之旋轉方向的反方向,隔壁117c2則是面向同於洗衣兼脫水槽8的旋轉方向。藉由如此,可將清洗水噴灑至更大範圍,清洗水可平均地灑向洗滌物,提昇清洗性能。
只要改變和旋轉軸中心的距離即可使灑水位置不同。當朝向從旋轉軸中心離開的外周側灑水時,因為
在脫水時洗滌物會偏倚在洗衣兼脫水槽8的外周側,所以,在脫水後所進行的旋轉噴灑步驟時,可有效將洗衣水灑向洗滌物。
圖12係顯示對第3實施形態之洗衣乾衣機的平衡環80進行供水的供水部的部分剖面圖,圖13係供水路徑的概略圖。同於圖2的部分因使用相同符號故省略該說明。
在平衡環80的上端面形成有洗淨水貯水部80a。洗淨水貯水部80a係由:窪部80b、內周壁80c、以及外周壁80d所形成,該內周壁80c是在窪部的內周部,比平衡環80之上端面更加朝向上部延伸設置,該外周壁80d是在窪部的外周部,比平衡環80之上端面更加朝向上部延伸設置。內周壁80c的上端係高於外周壁80d的上端。
外槽供水電磁閥12d係將來自供水管連接口4的自來水,從注水管11b供給至外槽9內。注水管11b從途中分歧出注水管11c,注水管11c係連接於設在外槽外殼90a之上面內側的連接口9f。在外槽外殼90a的下面係設有灑水口50,該灑水口50是位在與平衡環80之上面的洗淨水貯水部80a對向的位置。灑水口50與連接口9f連通,可將來自外槽供水閥12d之自來水的一部分貯存在洗淨水貯水部80a。
第3實施形態之洗衣乾衣機的運轉步驟係同
於圖9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中,於進行開啟外槽供水電磁閥12d的供水.洗劑投入步驟S2、旋轉供水步驟S4、洗衣供水步驟S7旋轉噴灑步驟S11,S13、以及清洗供水步驟S16時,將自來水供給至洗淨水貯水部80a。
此時,當洗衣兼脫水槽8停止或以極低速(每分鐘10轉左右)旋轉時,供給至洗淨水貯水部80a的自來水會從外周壁80d溢出,因為重力而沿著洗衣兼脫水槽8的槽體板8a之外側流下(虛線箭頭),清洗洗衣兼脫水槽8之槽體板8a之外側面的污垢或垃圾。此外,若使洗衣兼脫水槽8以每分鐘10轉左右來旋轉的話,供給至洗淨水貯水部80a的自來水會因為離心力而濺到外槽9的內周面,沿著外槽9的內周面流下(二點鎖線箭頭),清洗外槽9之內周面的污垢或垃圾。
具體而言,打開外槽供水電磁閥12d後,洗衣兼脫水槽8停止或以極低速旋轉,經過規定的時間後,洗衣兼脫水槽8加速至每分鐘數十轉。一旦提高此時的加速率,貯存在洗淨水貯水部80a的自來水會一起流向外槽9的內周面,故可提昇清洗污垢或垃圾的效果。藉由如此,在洗衣或清洗的供水時,即可一直以自來水來洗淨洗衣兼脫水槽8之槽體板8a的外側面或外槽9的內周面,所以和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相較,可進一步防止污垢或垃圾囤積在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9。此外,因為是利用到用於洗衣或清洗之水的一部分,所以具有不須要
使用多餘自來水的優點。
第3實施形態可與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組合。亦即,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是為在平衡環80的上端面設置洗淨水貯水部80a,從灑水口17a1、17b1或117a1朝洗淨水貯水部80a灑水的構成。藉由如此,當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時,利用設於外槽9的水路而被帶往灑水口的水可被供給至洗淨水貯水部80a,反覆朝外槽9灑水的動作,所以對於不易洗淨的外槽9上部,可進行有效的洗淨。此外,因為在使洗衣兼脫水槽8旋轉時,是持續對洗淨水貯水部80a進行供水,所以不須供給新的水即可持續進行洗淨,實現一方面節水一方面進行槽內洗淨。
以上係針對了第1實施形態到第3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在槽洗淨步驟是使用最後的清洗水。因此,雖然僅有少量,但在清洗中仍會存在洗劑成分或皂屑、或是來自洗滌物的污垢成分。所以,如果長時間使用的話則可能引起黴菌或雜菌的繁殖。因此,在洗衣完成後,為了抑制這些細菌的繁殖,最好進行外槽9內的乾燥運轉。具體而言,在洗衣完成後,使用者打開外蓋3和蓋構件9c,將洗滌物取出,在檢查蓋構件9c、外蓋3是否已關閉後,對加熱器22通電,驅動風扇21,將熱風吹入洗衣兼脫水槽8或外槽9內,提高溫度,使內部的水分蒸發,進行槽的乾燥運轉。如此一來,即可利用溫度上昇來除菌並藉由去除水分而可防止黴菌的繁殖。檢測外蓋3的關閉係
可利用外蓋3的開閉檢測手段、或者是檢測使用者是否操作了開始槽之乾燥運轉的操作按鍵7a等。
此外,除了槽的乾燥運轉外,還可以利用放電所產生的臭氧、或是同樣利用放電,從空氣中的水分所產生的OH負離子來除菌或抑制黴菌的產生。此時,可如上述之槽的乾燥運轉般,在取出洗滌物後進行,或是在脫水步驟S21中,將臭氧或OH負離子混入到洗衣兼脫水槽8在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氣流內亦可。
此外,也可以利用溶出銀離子的水、將水電性分解的電解水、或是溶解臭氧氣體的臭氧水來進行最後的清洗。
以上雖使用洗衣乾衣機來做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亦可適用於不具有乾燥機能的洗衣機。
8c‧‧‧平衡環
9‧‧‧外槽
9a‧‧‧外槽外殼
9d‧‧‧槽體部
9e‧‧‧連接口
16a1,16b1‧‧‧圓筒面
16a2,16b2‧‧‧傾斜面
16a3,16b3‧‧‧壁面
17a,17b‧‧‧水路
17a1,17b1‧‧‧灑水口
17a2,17b2‧‧‧傾斜面
17a3,17b3‧‧‧隔壁
Claims (6)
- 一種洗衣機,係針對具備:筐體;被支持在該筐體內,於內部貯存水的外槽;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該外槽內,收容洗滌物的內槽;配置在該內槽的內底面部,被旋轉驅動的旋轉翼片;設於上述外槽的上部,中央具有開口部的外槽外殼;以及朝上述外槽內供水的供水手段,並且執行洗滌步驟、清洗步驟、脫水步驟之各步驟的洗衣機,其特徵為:具備:第一流路,該第一流路係設於上述外槽內周面,在使上述內槽正轉時,將上述外槽內的水捲向上述外槽上部;第一吐出口,該第一吐出口係設於上述外槽外殼,將被上述第一流路向上捲的水灑向上述外槽內;及第二流路,該第二流路係設於上述外槽內周面,在使上述內槽反轉時,將上述外槽內的水捲向上述外槽上部;以及第二吐出口,該第二吐出口係設於上述外槽外殼,將被上述第二流路向上捲的水灑向上述外槽內,在上述清洗步驟之後,於利用上述供水手段將水貯存在上述外槽內的狀態下,使上述內槽正轉以及反轉,讓從上述第一吐出口被灑出的水灑水到上述內槽的中央附近,讓從上述第二吐出口被灑出的水灑水到上述內槽的外周附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在上述內槽的外底面部係設有攪拌水的內葉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洗衣機,其中, 上述第一吐出口或上述第二吐出口係朝向上述內槽的上端部灑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在上述清洗步驟完成後,在將用於清洗的清洗水貯存於上述外槽內的狀態下,使上述內槽正轉以及反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在上述清洗步驟完成後,在將用於清洗之清洗水的至少一部分排出,於利用上述供水手段重新貯水的狀態下,使上述內槽正轉以及反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的洗衣機,其中,係設有複數個上述第一吐出口與上述第一流路,或者是上述第二吐出口與上述第二流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37414A JP5948218B2 (ja) | 2012-10-29 | 2012-10-29 | 洗濯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0835A TW201420835A (zh) | 2014-06-01 |
TWI539057B true TWI539057B (zh) | 2016-06-21 |
Family
ID=5066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26449A TWI539057B (zh) | 2012-10-29 | 2013-07-24 | washing machine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48218B2 (zh) |
CN (1) | CN103789966B (zh) |
TW (1) | TWI5390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16407B1 (ko) * | 2014-06-10 | 2021-02-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
JP6591156B2 (ja) * | 2014-12-09 | 2019-10-16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JP6591157B2 (ja) * | 2014-12-09 | 2019-10-16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WO2016152034A1 (ja) * | 2015-03-26 | 2016-09-2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CN107663743B (zh) * | 2017-10-31 | 2021-07-23 |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外桶及洗衣机 |
CN108060551A (zh) * | 2017-11-02 | 2018-05-22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衣物处理装置 |
JP7132716B2 (ja) * | 2018-01-12 | 2022-09-07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JP2019146912A (ja) * | 2018-02-28 | 2019-09-05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CN110359213A (zh) * | 2018-03-26 | 2019-10-22 | 安徽聚隆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免清洗滚筒组件及滚筒洗衣机 |
CN110359231B (zh) * | 2018-03-26 | 2023-11-17 | 宁国聚隆减速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流水通道洗涤单向转动的洗涤桶、洗衣机及其排水方法 |
CN111197220A (zh) * | 2018-11-16 | 2020-05-26 | 佛山市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波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
JP2021007629A (ja) * | 2019-07-01 | 2021-01-28 | 豊実精工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CN114059338B (zh) * | 2020-07-29 | 2025-01-28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叠衣机的控制方法及其叠衣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13643B1 (ko) * | 1998-02-18 | 2001-12-28 | 윤종용 | 회전세탁조를가진세탁기 |
JP2000061187A (ja) * | 1998-08-18 | 2000-02-29 | Lg Electronics Inc | 透過方式洗濯機、その制御方法及び透過方式洗濯機用タブカバ― |
JP2004313232A (ja) * | 2003-04-11 | 2004-1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洗濯機 |
JP2004337333A (ja) * | 2003-05-15 | 2004-12-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洗濯機 |
CN1566497A (zh) * | 2003-06-17 | 2005-01-1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具备洗涤桶清洗功能的洗衣机及洗涤桶清洗方法 |
US20050204479A1 (en) * | 2004-03-18 | 2005-09-22 | Maytag Corporation | Self-cleaning spinner top |
CN100510238C (zh) * | 2004-04-13 | 2009-07-08 | 海尔集团公司 | 具有导流槽的高效洗衣机外桶 |
JP2009178484A (ja) * | 2008-02-01 | 2009-08-13 | Panasonic Corp | 洗濯機 |
CN102134801B (zh) * | 2010-01-25 | 2012-10-31 | 朱雨轩 | 洗衣机桶间污垢自洁装置 |
-
2012
- 2012-10-29 JP JP2012237414A patent/JP594821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7-24 TW TW102126449A patent/TWI53905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22 CN CN201310368696.9A patent/CN1037899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0835A (zh) | 2014-06-01 |
CN103789966A (zh) | 2014-05-14 |
JP5948218B2 (ja) | 2016-07-06 |
CN103789966B (zh) | 2016-01-20 |
JP2014087380A (ja) | 2014-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9057B (zh) | washing machine | |
JP5325861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 |
JP5140050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2008259665A (ja) |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 |
JP6523764B2 (ja) |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 |
CN103789961B (zh) | 滚筒式洗衣机 | |
CN109750443B (zh) | 洗衣干燥机 | |
CN105568623B (zh) | 滚筒式洗衣机 | |
CN105734886B (zh) | 洗衣机 | |
TWI539054B (zh) | Upright laundry dryers | |
TW201506222A (zh) | 洗衣機 | |
JP2015119886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6178187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2015062510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TWI510691B (zh) | 滾筒式洗衣機 | |
JP2017158650A (ja) | 洗濯機 | |
JP6250500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2017047050A (ja) | 洗濯機 | |
JP6208092B2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2015047495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TWI541405B (zh) | Drum washing machine | |
TWI544122B (zh) | Drum washing machine | |
JP6670711B2 (ja) | 洗濯機 | |
JP2015062509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JP2013223552A (ja) | 洗濯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