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28226B -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226B
TWI528226B TW103101471A TW103101471A TWI528226B TW I528226 B TWI528226 B TW I528226B TW 103101471 A TW103101471 A TW 103101471A TW 103101471 A TW103101471 A TW 103101471A TW I528226 B TWI528226 B TW I5282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ouch
touch surface
range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1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8053A (zh
Inventor
侯嘉昌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01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8226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36164.XA priority patent/CN104777927B/zh
Priority to US14/272,508 priority patent/US944260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28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8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2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06F3/041661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using detection at multiple resolutions, e.g. coarse and fine scanning; using detection within a limited area, e.g. object tracking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藉由範圍標示器來標示觸控面的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隨著觸控技術的日新月異,觸控裝置逐漸成為諸如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或是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等電子裝置的基本配備,亦取代傳統鍵盤或實體按鍵而形成新一代的輸入裝置的發展趨勢。電子設備上常見的觸控裝置有電容式(capacitive)、電阻式(resistive)以及光學式(optical)觸控裝置…等。
現有的觸控技術通常會提供經設計、修改、製造或架設成特定觸控區域的觸控裝置給操作物來觸控,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固定大小的觸控螢幕。目前的觸控技術亦無法提供使用者在任何環境下使用,例如,當使用者處於僅有一面空白牆面的環境時,必須費時另外安裝具有觸控功能的電視,或是安裝具有觸控功能的投影機及投影螢幕,而不能立即取得觸控功能。 並且,其觸控區域亦受電視螢幕大小或投影機投射範圍及投影螢幕大小所限制。因此,若能研發可調整觸控區域尺寸的相關設備時,便能讓觸控技術的應用範圍更加寬廣。
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可讓使用者快速調整觸控區域的範圍,進而提供使用者更簡單的方式來操作觸控功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此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範圍標示器、至少一個影像擷取裝置及處理裝置。各範圍標示器包括提示單元以及接觸感測器,其中提示單元用以標示觸控面。影像擷取裝置,擷取包括範圍標示器的影像。處理器連接影像擷取裝置,且用以接收影像,其中此處理裝置依據影像中的提示單元以辨識觸控面,且當接觸感測器偵測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利用提示單元產生接觸信息,處理裝置依據影像以判斷接觸信息,且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為四邊形,處理裝置在辨識的觸控面中選擇此四邊形其中一組相對的兩邊,調整兩邊以使兩邊平行,且將調整後的四邊形形成校正面來作為觸控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接觸感測器判斷操作物是否截斷散佈至觸控面上的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範圍標示器包括三個提示單元,且其中此三個提示單元形成直角三角形,此直角三角形中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可與另一範圍標示器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而圍繞定義觸控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接觸感測器未偵測到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利用提示單元產生未接觸信息,且處理裝置依據影像以判斷未接觸信息,且停止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
另一觀點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擷取包括二個範圍標示器的影像,其中此二個範圍標示器可標示成觸控面。擷取包括此二個範圍標示器的影像。接收此影像,且依據影像中的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觸控面。當範圍標示器偵測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產生接觸信息。依據影像以判斷接觸信息,且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為四邊形,且依據影像中的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觸控面包括下列步驟。選擇此四邊形中其中的一組相對的兩邊,調整兩邊以使兩邊平行。將調整後的四邊形所形成校正面來作為觸控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範圍標示器偵測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利用產生接觸信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操作物是否截斷散佈至觸控面上的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範圍標示器包括三個提示單元,且其中此三個提示單元形成直角三角形,且其中依據影像中的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觸控面包括下列步驟。辨識直角三角形中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與另一範圍標示器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而圍繞定義觸控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依據影像以判斷接觸信息,且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之後,包括下列步驟。當未偵測到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產生未接觸信息。依據影像以判斷未接觸信息,且停止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可提供使用者放置範圍標示器以設定觸控面,且經由影像擷取裝置擷取的影像來辨識觸控面的大小及位置等資訊。當使用者以操作物碰觸此觸控面時,經由範圍標示器中的提示單元來產生接觸信息,以通知處理裝置經由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藉此,使用者便能依據其需求快速地調整觸控區域的大小,進而讓使用者可在各種環境中建立具備觸控功能的操作環境。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影像式觸控裝置
110、115‧‧‧範圍標示器
130‧‧‧影像擷取裝置
150‧‧‧處理裝置
S210~S270‧‧‧步驟
310~312、611‧‧‧提示單元
613‧‧‧處理器
615‧‧‧接觸感測器
670‧‧‧操作物
L1~L7‧‧‧線段
A~I‧‧‧點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的範例。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以及影像擷取裝置的範例。
圖5A及5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觸控面的範例。
圖6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中的接觸感測器的範例。
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判斷位置的範例。
為了能夠快速調整觸控區域,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此觸控裝置中的範圍標示器包括用以標示觸控面的提示單元及接觸感測器。處理裝置依據影像擷取裝置擷取的影像來辨識觸控面。當接觸感測器偵測到操作物時,處理裝置便分析影像來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藉此,使用者便能依其所需而快速地調整接觸面的大小,以提供使用者更簡單的方式來操作觸控功能。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100方塊圖。請參照圖1,影像式觸控裝置100包括範圍標示器 110、115、影像擷取裝置130及處理裝置150。
在本實施例中,影像式觸控裝置100利用影像式(又稱,影像辨識式)觸控技術。一般而言,電容式(capacitive)、電阻式(resistive)以及光學式(optical)觸控裝置通常具有固定的觸控區域,以供使用者在其觸控區域上操作。然而,上述觸控技術皆需要透過觸控裝置本身的實體觸控面來感測操作物的位置。應用於本實施例的影像式觸控技術可突破實體觸控面的限制,更可結合投影機(projector)以將觸控區域投影至平面或其他非觸控裝置本身的觸控面,且藉由影像辨識技術來辨識影像擷取裝置擷取的影像,以判斷操作物操作的位置。本發明實施例的影像式觸控裝置提供範圍標示器給使用者來快速調整所欲的觸控面之範圍,以方便使用者可在各種環境中建立具備觸控功能的操作環境。
為了方便說明,在此將搭配範圍標示器110、115以及其內部元件的範例來說明範圍標示器110、115,且範圍標示器110、115以及其內部元件之範例說明將於稍後敘述。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110、115的範例。圖6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110、115中的接觸感測器的範例。請參照圖1、圖3及圖6,在本實施例中,各範圍標示器110、115包括提示單元310~312、611以及接觸感測器615,其中提示單元310~312、611用以標示觸控面。舉例而言,提示單元310~312、611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白熾燈(incandescent lamp)或螢光燈(fluorescent lamp)等發出可見光 的光源單元、紅外線(Infrared Ray;IR)發射器、X光發射器等發射不可見光的光源單元或其他任何可呈現不同燈光或影像的提示單元310~312、611。範圍標示器110、115可利用提示單元310~312、611來呈現多種不同燈光(例如,亮度明暗、色彩等)或影像。多個提示單元310~312、611連線所圍成的幾何圖形可作為接觸面,此接觸面更可依據使用者的不同擺放位置及角度而改變其範圍,接觸面的範例將於稍後實施例中說明。
接觸感測器615可以是紅外線阻斷感測器、影像擷取裝置、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或其他任何可偵測操作物接觸上述觸控面的感測器。在一實施例中,範圍標示器110、115更可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的處理器來處理本實施例之範圍標示器110、115所有作業。
為了方便說明,在此將搭配影像擷取裝置130的範例來作說明,且其範例說明將於稍後敘述。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範圍標示器110、115以及影像擷取裝置130的範例。請參照圖1、圖3及圖4,影像擷取裝置130可以是具備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感光元 件的攝影機或照相機等影像擷取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30擷取包括範圍標示器110、115的影像。具體而言,由於範圍標示器110、115可標示觸控面的範圍,故將影像擷取裝置130設置於可擷取到包括範圍標示器110、115中的觸控面,以確保操作物(例如,手指、觸控筆(stylus)等)於觸控面上的觸控操作之影像可被擷取。換言之,設置影像擷取裝置130的拍攝角度應盡量避免操作物擋住影像擷取裝置130所擷取觸控面之區域範圍。
處理裝置150可以是具備中央處理單元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的處理裝置。在本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連接影像擷取裝置130,用以接收影像擷取裝置130擷取的影像,並分析處理接收的影像。
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30置於處理裝置150上(例如,內嵌或外置),處理裝置150更可操作影像擷取裝置130的所有作業。在其他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30與處理裝置150更可以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IEEE 1394匯流排、網路線(例如,RJ-45、光纖(optical fiber)等)等有線方式連接或無線保真度(Wide Fidelity;WiFi)、藍芽(Bluetooth)、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無線方式連接來相互傳輸與通訊。然而,端視應用本實施例者所採用的連接介面而定,本發明實施例對於影像擷取裝置130與 處理裝置150連接方式並不受限於此。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適用於圖1的影像式觸控裝置100。下文中,將搭影像式觸控裝置100中的各項模組及元件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控制方法。本方法的各個流程可依照實施情形而隨之調整,且並不僅限於此。
在步驟S210中,影像擷取裝置130擷取包括範圍標示器110、115的影像,其中範圍標示器110、115可分別標示於觸控面的周圍角落。具體而言,本發明實施例可提供使用者自行擺設範圍標示器110、115的位置(例如,置於牆面、白板、黑板等相同平面上),例如,範圍標示器110、115分別置於牆面或白板對角線角落…等,觸控面的範圍將依據使用者的擺設而變動。
舉例而言,請參照圖3,範圍標示器110包括三個提示單元310、311、312(例如,發光二極體),且其中三個提示單元310、311、312形成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L1、L2可與另一範圍標示器115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L3、L4而圍繞定義觸控面。即,在圖3中線段L1、L2、L3、L4圍繞成四邊形內的區域可定義為觸控面。在其他實施例中,範圍標示器可具備五個、六個等提示單元,且不以此為限。此外,圖3中範圍標示器110、115的擺放位置僅為示例,在其他實施例中,範圍標示器110、115可具有不同的擺放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影像擷取裝置130設置於可擷取到包 括範圍標示器110、115中的觸控面。舉例而言,請參照圖4,影像擷取裝置130的拍攝範圍可涵蓋範圍標示器110、115所圍成的觸控面。然而,圖4中影像擷取裝置130的位置與拍攝涵蓋範圍僅為示例,在其他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30可具有不同的擺放位置(例如,圖4中位於左方的影像擷取裝置130)與拍攝涵蓋範圍。
需說明的是,影像擷取裝置130可設定成定速(例如,30框/秒(Frames Per Second;fps)、60fps等速率)來拍攝畫面,端視應用本發明實施例者調整影像擷取裝置130之拍攝速率,且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2及圖4,在步驟S230中,處理裝置150接收影像,且依據影像中的範圍標示器110、115以辨識觸控面。舉例而言,範圍標示器110、115中的提示單元310~312為發光二極體。範圍標示器110、115更可包括開關以提供使用者選取,以點亮發光二極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範圍標示器110、115亦可包括感應器來偵測使用者是否以擺設完成(例如,偵測範圍標示器110、115是否觸碰於牆面)。處理裝置150便可利用影像辨識演算法(例如,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獨立成份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等演算法)進行分析,以辨識點亮的提示單元310~312的位置資訊。在其他實施例中,範圍標示器110、115可控制提示單元310~312來呈現紅光,處理裝置150便可辨識影像中紅光的位置。
當處理裝置150辨識出範圍標示器110、115中提示單元310~312的位置之後,處理裝置150開始辨識影像中的範圍標示器110、115所界定的觸控面。舉例而言,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處理裝置150辨識圖3中提示單元310、311、312所形成的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L1、L2與另一範圍標示器115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L3、L4所形成觸控面。處理裝置150記錄觸控面的資訊(例如、位置、範圍等),且轉換成處理裝置150自訂的格式(例如,位置表)以方便稍後運算。
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更依據記錄的觸控面資訊來校正觸控面的範圍。舉例而言,圖5A及5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觸控面的範例。請先參照圖5A,範圍標示器110、115標示的觸控面為四邊形,此四邊形中兩兩相對的邊並無相互平行(例如,L5及L6)。請參照圖5B,處理裝置150選擇四邊形其中的一組相對的兩邊(即,L5及L6),且調整兩邊L5、L6以使兩邊L5、L6平行。在圖5B中,處理裝置150調整線段L5成為L7,以使得線段L7平行於L6,處理裝置150並將形成的校正面(即,將L5置換成L7所形成的四邊形)來作為觸控面。例如,記錄校正面的資訊(例如、位置、範圍等),並將記錄的資訊取代為先前儲存的觸控面的資訊。需說明的是,處理裝置150可設定校正的程度,例如,線段L5僅能調整至5度,以避免影響稍後分析操作物的位置,若校正角度需超過5度,則以提示訊息(例如,處理裝置150上的指示燈閃爍或亮紅燈)告知使用者重 新放置範圍標示器110、115。
需說明的是,處理裝置150接收步驟S210中影像擷取裝置130所擷取到的影像,處理裝置150可依據影像擷取裝置130的拍攝速率(例如,30fps、45fps等)接收所有的影像,亦可依據特定的取樣頻率(例如,每秒三張影像、每秒十張影像等)接收部份取樣的影像。
請參照圖2、圖4及圖6,在步驟S250中,當範圍標示器110、115中的接觸感測器615偵測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110、115利用提示單元310~312、611產生接觸信息。舉例而言,請參照圖6,範圍標示器110包括提示單元611、處理器613及紅外線阻斷感測器的接觸感測器615。在本實施例中,接觸感測器615發射紅外線以散佈至觸控面上,接觸感測器615判斷操作物670是否截斷散佈至觸控面上的訊號(例如,紅外線)。當操作物670接觸於觸控面上的預定距離(例如,5釐米(mm)、3釐米等)時,操作物670阻擋接觸感測器615所發射出的紅外線,受阻擋的紅外線便會反射回接觸感測器615。當觸感測器615接收反射的紅外線之後,處理器613便可依據判斷結果控制提示單元611,以使提示單元611產生接觸信息。例如,提示單元611為發光二極體,處理器613控制提示單元呈現高頻率的明滅閃爍、停止提示單元611發光或交錯閃爍不同波長光等,凡是提示單元611能發出一異於顯示畫面的光線表達方式皆適用於本發明實施例中,且不以此為限。
更進一步說明的是,由於範圍標示器110、115與處理裝置150之間或範圍標示器110、115與影像擷取裝置130之間無須連接,步驟S250所產生的接觸信息是用以提示處理裝置150,以使得處理裝置150得知操作物於接觸面上操作。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接觸信息不僅限於圖6之範例,接觸信息亦可以是亮度較暗的光、不同可視顏色的光或波長(wavelength)為770奈米(nm)以上的紅外線或波長為400奈米以下的紫外線等不可見光。
在步驟S270中,處理裝置150依據影像以判斷範圍標示器110、115所產生的接觸信息,且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具體而言,處理裝置150依據上述說明的影像辨識演算法判斷影像擷取裝置150擷取的影像中是否出現接觸信息,當影像中出現接觸信息時,處理裝置150便可開始分析影像中操作物操作於觸控面的位置。
舉例而言,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判斷位置的範例。請參照圖7,範圍標示器110、115可形成由點A、B、C及D連線所圍成的四邊形,其中此四邊形已經由處理裝置150校正,以使得線段AB及CD相互平行。假設影像中操作物位於點F,則處理裝置150產生線段EG,以使得線段EG經過點F且與線段AB及CD相互平行。假設接觸面依據解析度為1920×1080的規格,則處理裝置150可利用下列公式(1)計算操作物所對應的Y軸座標: ,其中分別為線段EG及線段EF之長度。並且,處理裝 置150產生線段HI,以使得線段HI經過點F且符合下列公式(2): 其中為線段FG之長度,其餘依此類推,於此不再贅述。處理裝置150可依據下列公式(3)計算操作物所對應的X軸座標: ,其中分別為線段HI及線段HF之長度。
需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更可在步驟S230中辨識觸控面之後,直接開始判斷操作物位於觸控面上的位置,而無須等待判斷出接觸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可以是電腦系統(例如,圖4中的筆記型電腦(laptop)、桌上型電腦(desktop computer)、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tablet)等)。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更可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 1394匯流排、網路線等有線方式連接或WiFi、藍芽、近場通訊等無線方式連接電腦系統。處理裝置150可以將分析的座標傳送至電腦系統中。藉此,使用者便可利用手指或觸控筆來觸碰觸控面以操控電腦系統。
此外,當接觸感測器615未偵測到操作物碰觸到觸控面時,範圍標示器110、115利用提示單元310~312、611產生未接觸信息。處理裝置150依據影像以判斷未接觸信息,且停止透過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未接觸信息是用以提示處理裝置150,以使得處理裝置150得知操作物並未於接觸面上操作。未接觸信息可參照上述接觸信息的說明,且不以此 為限,但是在實施例中的接觸信息與未接觸信息必須是不相同(例如,紅光與藍光、明度不同的亮度等)。處理裝置150亦停止傳送分析的座標至上述電腦系統。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50可分析操作物的位置,更可提供使用者利用觸控筆或手指於接觸面上進行點擊、滑動、拖曳、雙擊、按住等手勢動作,並搭配多指的功能應用,而處理裝置150經由影像辨識演算法分析手勢動作與多指觸控的位置。
需說明的是,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影像式觸控裝置100具有兩個範圍標示器110、115,在其他實施例中,影像式觸控裝置100更可提供三個、四個等不同數量的範圍標示器,且不以此為限。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範圍標示器可提供使用者多種擺放方式,以形成任何幾何圖形的觸控面。處理裝置150可透過影像分析範圍標示器中提示單元所標示的接觸面。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影像式觸控裝置100具有一個影像擷取裝置130及處理裝置150之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具有不同數量(例如,兩台、三台)的影像擷取裝置130搭配一台處理裝置150之組合,或者,不同數量(例如,兩台、三台)的影像擷取裝置130及處理裝置150之組合。藉此,處理裝置150便能分析多組影像,以提昇位置判斷的準確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可提供使用者放置範圍標示器110、115以設定觸控面,且處理裝置150經由影像擷取裝置130擷取的影像來辨識觸控面的大小及位置等資訊。當使用者以操作 物碰觸此觸控面時,經由範圍標示器110、115來產生接觸信息,以通知處理裝置150經由影像判斷操作物於觸控面的位置。藉此,使用者便能依據其需求快速地調整觸控區域的大小,進而讓使用者可在各種環境中建立具備觸控功能的操作環境。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30‧‧‧影像擷取裝置
150‧‧‧處理裝置
110、115‧‧‧範圍標示器
310~312‧‧‧提示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包括: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各該範圍標示器包括多個提示單元以及一接觸感測器,其中該些提示單元用以標示一觸控面;至少一影像擷取裝置,擷取包括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的至少一影像;以及一處理裝置,連接該至少一影像擷取裝置,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影像,其中,該處理裝置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中的該些提示單元以辨識該觸控面,且當該接觸感測器偵測一操作物碰觸到該觸控面時,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利用該些提示單元產生一接觸信息,該處理裝置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以判斷該接觸信息,且透過該至少一影像判斷該操作物於該觸控面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式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面為一四邊形,該處理裝置在辨識的該觸控面中選擇該四邊形其中之一組相對的兩邊,調整該兩邊以使該兩邊平行,且將調整後的該四邊形形成一校正面來作為該觸控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式觸控裝置,其中該接觸感測器判斷該操作物是否截斷散佈至該觸控面上的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式觸控裝置,其中各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包括三個提示單元,且其中該三個提示單元形成一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中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 可與另一範圍標示器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而圍繞定義該觸控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式觸控裝置,其中當該接觸感測器未偵測到該操作物碰觸到該觸控面時,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利用該些提示單元產生一未接觸信息,且該處理裝置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以判斷該未接觸信息,且停止透過該影像判斷該操作物於該觸控面的位置。
  6. 一種影像式觸控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擷取包括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的至少一影像,其中該至少二範圍標示器可標示成一觸控面;接收該至少一影像,且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中的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該觸控面;當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偵測一操作物碰觸到該觸控面時,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產生一接觸信息;以及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以判斷該接觸信息,且透過該至少一影像判斷該操作物於該觸控面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該觸控面為一四邊形,且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中的該至少二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該觸控面的步驟包括:選擇該四邊形中其中之一組相對的兩邊,調整該兩邊以使該兩邊平行;以及將調整後的該四邊形形成一校正面來作為該觸控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二範圍標示器偵測該操作物碰觸到該觸控面時,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利用產生該接觸信息的步驟包括:判斷該操作物是否截斷散佈至該觸控面上的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各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包括三個提示單元,且其中該三個提示單元形成一直角三角形,且其中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中的該至少二範圍標示器以辨識該觸控面的步驟包括:辨識該直角三角形中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與另一範圍標示器所形成直角的兩條線段的延伸而圍繞定義該觸控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以判斷該接觸信息,且透過該至少一影像判斷該操作物於該觸控面的位置的步驟之後,更包括:當未偵測到該操作物碰觸到該觸控面時,該至少二個範圍標示器產生一未接觸信息;以及依據該至少一影像以判斷該未接觸信息,且停止透過該影像判斷該操作物於該觸控面的位置。
TW103101471A 2014-01-15 2014-01-15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528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1471A TWI528226B (zh) 2014-01-15 2014-01-15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10036164.XA CN104777927B (zh) 2014-01-15 2014-01-24 影像式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4/272,508 US9442606B2 (en) 2014-01-15 2014-05-08 Image based touch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1471A TWI528226B (zh) 2014-01-15 2014-01-15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053A TW201528053A (zh) 2015-07-16
TWI528226B true TWI528226B (zh) 2016-04-01

Family

ID=53521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1471A TWI528226B (zh) 2014-01-15 2014-01-15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42606B2 (zh)
CN (1) CN104777927B (zh)
TW (1) TWI528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8248B2 (ja) * 2014-01-21 2018-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検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11182023B2 (en) 2015-01-28 2021-11-2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ynamic touch quarantine frames
EP3537269A1 (en) 2015-02-09 2019-09-1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touch system
CN106648191B (zh) 2015-10-30 2020-03-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2400705B1 (ko) 2015-12-09 2022-05-23 플라트프로그 라보라토리즈 에이비 개선된 스타일러스 식별
CN107085493A (zh) * 2016-02-16 2017-08-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投影系统及其触控灵敏度的调整方法
KR101809678B1 (ko) * 2016-04-28 2017-12-15 주식회사 알엔디플러스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그리고 디스플레이 장치
DK3667475T3 (da) 2016-12-07 2022-10-17 Flatfrog Lab Ab Buet berøringsapparat
CN116679845A (zh) 2017-02-06 2023-09-01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装置
US20180275830A1 (en) 2017-03-22 2018-09-27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bject characterisation for touch displays
EP4036697A1 (en) 2017-03-28 2022-08-0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CN117311543A (zh) 2017-09-01 2023-12-29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测设备
WO2019172826A1 (en) 2018-03-05 2019-09-12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touch-sensing apparatus
CN112889016A (zh) 2018-10-20 2021-06-01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用于触摸敏感装置的框架及其工具
US11943563B2 (en) 2019-01-25 2024-03-26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Videoconferencing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2056316B2 (en) 2019-11-25 2024-08-06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sensing apparatus
EP4104042A1 (en) 2020-02-10 2022-12-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touch-sen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96587T3 (es) * 2000-07-05 2013-02-22 Smart Technologies Ulc Método y aparato táctil en base a cámara
CN201535899U (zh) * 2009-03-06 2010-07-28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检测装置
KR20100030404A (ko) * 2008-09-10 2010-03-18 김현규 스크린 상에서의 상황 인지적 인식을 통한 사용자 정보 입력방법
CN101770315B (zh) * 2009-01-05 2012-05-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控制的触摸电子装置及其滑动控制方法
CN101799726B (zh) * 2009-02-09 2012-10-0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尺寸的感测系统及其重新定义感测区域大小的方法
CN102184063A (zh) * 2011-06-17 2011-09-14 北京欧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系统
CN102346601A (zh) * 2011-07-01 2012-02-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摸显示屏装置
TW201342158A (zh) * 2012-04-03 2013-10-16 Wistron Corp 光學式觸控感測裝置
TWI464640B (zh) * 2012-04-03 2014-12-11 Wistron Corp 手勢感測裝置及具有手勢輸入功能的電子系統
CN102999241B (zh) * 2012-12-31 2016-03-30 南京方瑞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电容触摸检测和实时图像定位的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053A (zh) 2015-07-16
US9442606B2 (en) 2016-09-13
CN104777927B (zh) 2018-08-03
US20150199071A1 (en) 2015-07-16
CN104777927A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8226B (zh) 影像式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915186B2 (en)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display method
WO2016021022A1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75122B2 (ja) システム、画像投影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23812B2 (ja)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そのコントラスト調整方法
US2014016816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JP2013524354A (ja)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104122987A (zh) 光感测模块及系统
JP634095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タラクティブ制御方法
CN104281276A (zh) 信息处理装置、操作输入检测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TW201349029A (zh) 具光點辨識之互動投影系統以及控制方法
TW201633077A (zh) 用來偵測雜訊的影像處理方法及其導航裝置
US10055065B2 (en) Display system,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 system
US10884518B2 (en) Gesture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hovering and click
TWI660303B (zh) 一種輸入方法及裝置
US9423893B2 (en) Gesture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hovering and click
TWI506482B (zh) 互動式投影系統及其互動式投影方法
US20140354546A1 (en) Inter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and interactive image-detecting method
US20110285624A1 (en) Scree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light source type
WO2018211659A1 (ja) 操作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方法
JP2016103060A (ja) 画像投影装置、画像投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供給装置
US20160370886A1 (en) Optical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7090957A (ja) 画像投影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影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