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24262B -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4262B
TWI524262B TW104114376A TW104114376A TWI524262B TW I524262 B TWI524262 B TW I524262B TW 104114376 A TW104114376 A TW 104114376A TW 104114376 A TW104114376 A TW 104114376A TW I524262 B TWI524262 B TW I524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gesture
type
initial posi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5050A (zh
Inventor
張鴻德
吳高彬
方智仁
羅展鵬
莊政達
Original Assignee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4/720,8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639167B2/en
Priority to CN201510282195.8A priority patent/CN1053202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5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5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4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4262B/zh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非接觸式手勢控制,尤指一種依據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在電子裝置之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內的軌跡資訊來控制電子裝置的方法。
觸控式電子裝置提供給使用者便利的操控方式,然而,當使用者手持其他物品(例如,文件或飲料)而無法直接觸摸電子裝置,或手上沾粘污垢而不方便觸碰電子裝置時,透過觸碰的方式來操控電子裝置反而會增加使用者的不便。舉例來說,當使用者一邊吃薯條一邊觀看平板電腦所顯示的電子書時,使用者不會希望以油膩的手指來翻閱電子書。
因此,如何提供使用者一種直覺而無需直接碰觸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為現今亟需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依據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在電子裝置之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內的軌跡資訊來控制電子裝置的方法。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揭示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該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辨識位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複數個不同物件種類之中所屬的物件種類;判斷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一軌跡資訊;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以及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另揭示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該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辨識位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一軌跡資訊;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以及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不僅可提供非接觸式的人機互動方式,並可滿足使用者執行多元且直覺的非接觸手勢之需求。因此,本發明所提供之非接觸式控制方法可結合(或取代)既有接觸式控制方法(例如,以滑鼠或觸控面板操控電子裝置),應用於多種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作業系統或Android作業系統)之中。
為了提供了直覺且友善的非接觸式人機互動機制,本發明所提供之非接觸式控制方法不僅可判斷非接觸物件於電子裝置之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內的軌跡資訊(例如,具有物件位置與時間的資訊),並可辨識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以及所辨識出的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物件個數,進而依據上述非接觸物件的相關資訊來定義相對應的非接觸手勢(亦即,未與該電子裝置接觸之懸浮手勢),以致使該電子裝置執行相對應的功能。為了方便說明,以下係以具有可偵測非接觸手勢的多媒體播放裝置來作為範例說明,然而,本發明所提供之非接觸式操控機制也可應用於其他可偵測非接觸手勢的電子裝置。
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電子裝置100係由一多媒體播放裝置(例如,一影像播放器)來實作之,其中電子裝置100具有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以偵測位於電子裝置100周遭的非接觸物件。於此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的周遭係定義一空間座標系統,並可包含一顯示面102以及一光學感測模組110,其中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設置於顯示面102的外圍(或電子裝置100的邊框),以於顯示面102的前方(面向使用者之處)提供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藉由來自反射物(位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內)的反射訊號來得知該反射物於該空間座標系統中的位置資訊,進而辨識出該反射物的深度資訊及軌跡資訊,其中不同類型的反射物(例如,手指尖和手掌)可具有不同的深度資訊圖(影像輪廓)。另外,為了方便說明,在此係將顯示面102之法向量方向定義為Z軸方向。熟習技藝者應可了解這並非用來作為本發明的限制。
光學感測模組110另可具有其他感測功能。舉例來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實作為一整合式感測模組,以將影像感測、環境光感測(包含環境色彩感測、環境色溫感測)、近接感測、溫度感測、物件位置偵測、深度資訊及/或手勢辨識等功能整合於其中。因此,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偵測位於電子裝置100周遭的非接觸物件(例如,使用者的手)的三維影像資訊,並可將非接觸物件之三維影像資訊輸出至後端的影像處理系統(未繪示於第1圖中)以供進一步的處理。
請參閱第2圖,其繪示了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100之影像處理系統的一實作範例的功能方塊示意圖。於此實作範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包含(但不限於)一透鏡112以及一感測裝置114(可具有整合式感測功能)。影像處理系統130係耦接於光學感測模組110,並可包含一數位影像處理器132、一影像壓縮器134、一傳輸介面136(例如,一並列傳輸介面(parallel interface)或一串列傳輸介面(serial interface))以及一儲存裝置138(例如,儲存完整的影像幀(image frame))。以擷取使用者的手之影像為例,透鏡112可將手所反射的光匯集並傳送至感測裝置114,而感測裝置114可根據所接收的光訊號產生三維影像資訊予影像處理系統130。由於熟習技藝者應可了解感測裝置210所產生之影像資訊經由數位影像處理器132、影像壓縮器134、傳輸介面136以及儲存裝置138處理之操作細節,故關於影像處理系統130的進一步說明在此便不再贅述。
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光學感測模組可偵測位於電子裝置周遭的非接觸物件的深度資訊及軌跡資訊,故可依據非接觸物件的種類、個數及運動軌跡來辨識相對應的非接觸手勢,進而致使電子裝置執行對應的功能。舉例來說,請一併參閱第1圖與第3圖。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控制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100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使用者的單一指尖係於一預定時間(例如,0.5秒)內,先朝顯示面102(或光學感測模組110)移動超過一預定距離,接著再遠離顯示面102(或光學感測模組110)。對於光學感測模組110來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位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內的反射物係為該單一指尖(單一非接觸物件),並可依據該反射物之反射能量的變化來偵測出該單一指尖係於該預定時間內完成上述靠近、遠離顯示面102的動作(例如,偵測該單一指尖的於Z軸方向的座標變化)。此外,光學感測模組110可依據反射物的物件種類(手指尖)、物件個數(1個)及上述軌跡資訊(於預定時間內完成往返動作)來辨識出一單擊手勢,並依據該單擊手勢來致使電子裝置100開啟或選取於顯示面102上的一特定項目。由此可知,第3圖所示之非接觸單擊手勢的操作方式如同單擊滑鼠左鍵以選取/開啟一特定項目,故可提供使用者直覺而便利的操控體驗。
以上控制電子裝置100執行一特定功能的方法可歸納為第4圖,其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倘若可達到大致相同的結果,則步驟並不一定要依照第4圖所示之順序來進行。舉例來說,第4圖所示之步驟不一定要連續進行,亦即可將其他步驟安插於其中。為了方便說明,請連同第3圖來參閱第4圖。第4圖所示之控制方法可簡單歸納如下。
步驟400:開始。
步驟410:辨識位於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複數個不同物件種類(例如,手指尖與手掌)之中所屬的物件種類。於第3圖所示之實施例中,可辨識出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為手指尖。
步驟420:判斷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例如,手指尖的個數為1個)。
步驟430: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一軌跡資訊。舉例來說,於第3圖所示之實施例中,可偵測出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一預定時間內,先朝顯示面102(或光學感測模組110)移動超過一預定距離,接著再遠離顯示面102(或光學感測模組110)。
步驟440: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例如,一單擊手勢)。
步驟450: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例如,一項目選取或項目開啟功能)。
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控制方法可辨識/區分出位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是屬於該複數個不同物件種類之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物件種類(步驟410),進而依據所偵測之非接觸物件的種類、個數及軌跡資訊來辨識非接觸物件相對應的非接觸手勢,因此,可允許使用者以直覺且多樣化的非接觸手勢來操控電子裝置。為了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以下列舉了以非接觸手勢控制電子裝置的複數個實施方式來作為範例說明,然而,這並非用來作為本發明的限制。只要是基於非接觸物件的種類、個數及軌跡資訊來辨識出非接觸手勢,設計上相關的變化均遵循本發明的精神而落入本發明的範疇。
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有一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僅偵測到單一手指尖(第4圖所示之步驟410及步驟420),其中位於一初始位置之該單一指尖係停留於該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例如,1秒)(第4圖所示之步驟430)。舉例來說,於該預定時間內,若該單一指尖於電子裝置100所定義之空間座標系統中的座標位置與該初始位置之間的差距均小於一預定距離,則可將該單一指尖視為停留於該初始位置。接下來,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依據上述資訊(該單一指尖停留於該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來辨識出一停留手勢(第4圖所示之步驟440),並依據該停留手勢來致使電子裝置100開啟特定項目的詳細資訊或開啟特定的功能表(第4圖所示之步驟450),如同滑鼠右鍵的單擊操作。
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僅辨識出單一指尖。當該單一指尖靠近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的邊緣時,便可觸發相對應的一捲動事件。舉例來說,當光學感測模組110偵測出該單一指尖移動至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的右側區域RA或左側區域LA時,電子裝置100會執行一畫面捲動功能(如同以捲動滑鼠滾輪以捲動顯示畫面)以便使用者能查看目前畫面的右方或左方內容。
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僅偵測到兩個手指尖(分別位於一初始位置P11 與一初始位置P12 )。光學感測模組110另可偵測該兩個手指尖是否分別停留於初始位置P11 與初始位置P12 超過一預定時間(例如,1秒)。當該兩個手指尖分別停留於初始位置P11 與初始位置P12 超過該預定時間時,光學感測模組110接著可偵測該兩個手指尖之間的一相對距離ΔP1 。於一實作範例中,當該兩個手指尖彼此遠離(相對距離ΔP1 增加)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放大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畫面放大功能;於另一實作範例中,當該兩個手指尖互相靠近(相對距離ΔP1 減少)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縮小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畫面縮小功能。
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控制方法可基於非接觸物件的種類、個數及軌跡資訊來辨識非接觸手勢,因此,相同類型的非接觸手勢(例如,縮放手勢)也可由不同的物件種類、物件個數與軌跡資訊之組合來定義之。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包含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以及一第二類型物件。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包含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以及一手掌。光學感測模組110另可偵測位於一初始位置的該手掌是否停留於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例如,1秒)。當該手掌停留於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亦即,電子裝置100進入縮放模式),光學感測模組110接著可偵測該手掌與顯示面102之間的一相對距離(例如,偵測該手掌的Z軸座標變化)。於一實作範例中,當該手掌遠離顯示面102(該相對距離增加)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縮小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畫面縮小功能;於另一實作範例中,當該手掌往顯示面102靠近(該相對距離減少)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放大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畫面放大功能。
本發明所提供之控制方法另可基於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定義出相應的非接觸手勢。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9圖。第9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在電子裝置100執行一項目選取指令的情形下,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僅偵測到兩個手指尖。光學感測模組110另可偵測該兩個手指尖平行於顯示面102之移動軌跡。當該兩個手指尖平行於顯示面102之移動軌跡係彼此相同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拖曳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項目拖曳功能。舉例來說,當該兩個手指尖同時往上、下、左或右移動時,所選取的項目也可依照該兩個手指尖的移動軌跡來移動(如同使用滑鼠來拖曳所選取的項目)。
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包含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以及一第二類型物件。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包含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以及一手掌。光學感測模組110另可藉由偵測該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是否往該掌心靠近,而據以辨識出一抓取手勢。舉例來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偵測該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與該手掌之間的一相對距離是否於一預定時間(例如,0.5秒)內減少超過一預定距離,其中當該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與該手掌之間的該相對距離係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一抓取手勢。關於上述相對距離的判斷方式可參閱以下說明。
請一併參閱第10圖與第11圖。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之手指尖與手掌之間的相對距離的一實作範例的示意圖。於此實作範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可辨識出分別位於複數個初始位置P21 ~P23 的複數個手指尖以及位於初始位置P20 的手掌。對於各個手指尖來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偵測各該手指尖與該手掌之間的一物件距離∆PA /∆PB /∆PC ,並判斷物件距離∆PA /∆PB /∆PC 是否一預定時間(例如,0.5秒)內減少超過一預定距離。當複數個物件距離∆PA ~∆PC 之中的每一物件距離均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時,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判斷該複數個手指尖與該手掌之間的該相對距離係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換言之,當複數個物件距離∆PA ~∆PC 之中的每一物件距離均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時,光學感測模組110才會判斷出使用者所操作的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抓取手勢。
於一設計變化中,光學感測模組110也可依據複數個物件距離∆PA ~∆PC 於該預定時間內總共減少的距離,來判斷使用者所操作的非接觸手勢是否為該抓取手勢。舉例來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將複數個物件距離∆PA ~∆PC 相加,以作為該複數個手指尖與該手掌之間的該相對距離。簡言之,只要能夠判斷至少三個以上的手指尖均往掌心靠近,設計上相關的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範疇。
另外,當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一抓取手勢時,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依據該抓取手勢來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呼叫快捷選單功能,如同以手指於觸控螢幕的邊緣往觸控螢幕的中央撥動。
當偵測出非接觸手勢操作區域之中至少有二非接觸物件屬於一特定物種類時,本發明所提供之控制方法另可依據該至少有二非接觸物件之間的連線來致使電子裝置執行一旋轉功能。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12圖與第13圖。第12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而第13圖為第12圖所示之複數個手指尖的位置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有複數個非接觸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包含五個手指尖,其分別位於複數個初始位置P31 ~P35 。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利用該五個手指尖之中彼此間距最遠的兩個手指尖分別對應的初始位置P31 與P35 來形成一連線LA ,並可偵測連線LA 與一參考線(亦即,水平線L1 )之間的一夾角θ1 ,其中當夾角θ1 大於一特定角度(例如,10度)時,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辨識出一旋轉手勢(亦即,使用者觸發一旋轉事件)。
當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一旋轉手勢時,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依據該旋轉手勢來致使電子裝置100對應執行一項目旋轉功能或一畫面旋轉功能,其中旋轉的方向可由手指尖旋轉的方向來決定,及/或旋轉的角度可由手指尖的連線與參考線之間的夾角(例如,夾角θ1 )來決定。
請注意,以上僅供說明之需,並非用來作為本發明之限制。於一實作範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也可以僅依據初始位置P31 與P35 於顯示面102的投影點來形成連線LA ,換言之,在以顯示面102之法向量方向定義為Z軸方向,以顯示面102(或平行於顯示面102之參考面)定義為XY平面的情形下,光學感測模組110可依據初始位置P31 與P35 於XY平面上的連線與XY平面上的參考線之間的夾角,來判斷使用者是否觸發一旋轉事件。
於另一實作範例中,只要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有至少二非接觸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例如,手指尖),光學感測模組110仍可將該至少二非接觸物件之中彼此間距最遠的二非接觸物件分別對應的位置形成一連線,進而依據該連線與一參考線之間的夾角來判斷是否有一旋轉觸發事件發生。
另外,上述參考線並不限於水平線L1 ,而可依實際需求來設計之。請連同第1圖來參閱第14圖與第15圖。第14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而第15圖為第14圖所示之複數個手指尖的位置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光學感測模組110辨識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僅偵測到兩個手指尖(分別位於一初始位置P41 與一初始位置P42 )。光學感測模組110接著可偵測分別位於該兩個手指尖是否分別停留於初始位置P41 與初始位置P42 超過一預定時間。當該兩個手指尖分別停留於初始位置P41 與初始位置P42 超過該預定時間時,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將初始位置P41 與初始位置P42 兩者之間所形成的一連線L2 (例如,投影於XY平面的連線)作為一參考線。當使用者的手轉動時(亦即,該兩個手指尖分別移動至初始位置P43 與初始位置P44 ;如虛線手部所示),光學感測模組110便可偵測連線LB (例如,投影於XY平面的連線)與連線L2 (參考線)之間的一夾角θ2 是否大於一特定角度(例如,10度),來判斷是否有一旋轉觸發事件發生。值得注意的是,第15圖所示之參考線的定義方式也可應用於至少三個手指尖的實施例(例如,第12圖所示之實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第3圖~第15圖所示之實施例係以手指尖與手掌來作為物件種類的實作範例,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只要是基於非接觸物件的種類、個數及軌跡資訊來辨識出非接觸手勢,設計上相關的變化均遵循本發明的精神而落入本發明的範疇。
另外,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也可以無需辨識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而直接基於非接觸物件的個數及軌跡資訊來辨識出非接觸手勢,並據以致使電子裝置執行對應的功能。以第7圖為例,光學感測模組110可以無需辨識位於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而直接偵測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更具體地說,光學感測模組110可偵測出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WR之中僅包含該兩個手指尖(分別位於初始位置P11 與初始位置P12 的兩個非接觸物件),並於該兩個手指尖分別停留於初始位置P11 與初始位置P12 超過一預定時間時,偵測該兩個手指尖之間的一相對距離,進而判斷使用者是否執行一縮放手勢。相似地,第3、5、6、9、12、14圖所示之電子裝置的控制手段也可以無需辨識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
簡言之,在無需辨識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的情形下(或將非接觸物件均視為同一物件種類),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可簡單歸納為第16圖。第16圖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控制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倘若可達到大致相同的結果,則步驟並不一定要依照第16圖所示之順序來進行。舉例來說,第4圖所示之步驟不一定要連續進行,亦即可將其他步驟安插於其中。第16圖所示之控制方法可簡單歸納如下。
步驟1600:開始。
步驟1620:辨識位於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例如,手指尖的個數)。
步驟1630: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一軌跡資訊。
步驟1640: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
步驟1650: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
由於熟習技藝者經由閱讀第1~15圖的相關說明之後,應可了解第16圖所示之每一步驟的細節,故進一步的說明在此便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不僅可提供非接觸式的人機互動方式,並可滿足使用者執行多元且直覺的非接觸手勢之需求。因此,本發明所提供之非接觸式控制方法可結合(或取代)既有接觸式控制方法(例如,以滑鼠或觸控面板操控電子裝置),應用於多種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作業系統或Android作業系統)之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電子裝置
102‧‧‧顯示面
110‧‧‧光學感測模組
112‧‧‧透鏡
114‧‧‧感測裝置
130‧‧‧影像處理系統
132‧‧‧數位影像處理器
134‧‧‧影像壓縮器
136‧‧‧傳輸介面
138‧‧‧儲存裝置
400、410、420、430、440、450、1600、1620、1630、1640、1650‧‧‧步驟
WR‧‧‧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
P11、P12、P20~P23、P31~P35、P41~P44‧‧‧初始位置
ΔP1‧‧‧相對距離
∆PA、∆PB、∆PC‧‧‧物件距離
LA、LB、L2‧‧‧連線
L1‧‧‧水平線
θ1、θ2‧‧‧夾角
第1圖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了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之影像處理系統的一實作範例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控制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4圖,其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5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之手指尖與手掌之間的相對距離的一實作範例的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3圖為第12圖所示之複數個手指尖的位置示意圖。 第14圖為本發明控制電子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5圖為第14圖所示之複數個手指尖的位置示意圖。 第16圖為本發明電子裝置之控制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400、410、420、430、440、45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該控制方法包含: 辨識位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複數個不同物件種類之中所屬的物件種類; 判斷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 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一軌跡資訊; 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屬的物件種類之中各物件種類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以及 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中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分別位於一第一初始位置與一第二初始位置的該二特定物件是否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以及 當該二特定物件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偵測該二特定物件之間的一相對距離; 其中當該相對距離增加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放大手勢;以及當該相對距離減少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縮小手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以及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包含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以及一第二類型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位於一初始位置的該第二類型物件是否停留於該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以及 當該第二類型物件係停留於該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偵測該第二類型物件與該顯示面之間的一相對距離; 其中當該相對距離增加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縮小手勢;以及當該相對距離減少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放大手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當該電子裝置係執行一項目選取指令,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中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該二特定物件平行於該顯示面之移動軌跡; 其中當該二特定物件平行於該顯示面之移動軌跡係彼此相同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拖曳手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以及當判斷出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包含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以及一第二類型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一相對距離是否於一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一預定距離; 其中當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該相對距離係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抓取手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偵測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該相對距離是否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的步驟包含: 針對各第一類型物件: 偵測各該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一物件距離;以及 判斷該物件距離是否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 其中當各該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各物件距離均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時,判斷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該相對距離係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偵測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該相對距離是否於該預定時間內減少超過該預定距離的步驟包含: 偵測各該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一物件距離;以及 將各該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各物件距離相加,以作為該至少三第一類型物件與該第二類型物件之間的該相對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該特定功能的步驟包含: 依據該抓取手勢來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呼叫快捷選單功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中有至少二特定物件屬於一特定物件種類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利用該至少二特定物件之中彼此間距最遠的二特定物件分別對應的位置來形成一第一連線;以及 偵測該第一連線與一參考線之間的一夾角; 其中當該夾角大於一特定角度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旋轉手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中僅有二特定物件屬於該特定物件種類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分別位於一第一初始位置與一第二初始位置的該二特定物件是否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以及 當該二特定物件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以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兩者之間所形成的一第二連線作為該參考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或9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各特定物件均為手指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5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各第一類型物件均為手指尖,而該第二類型物件係為手掌。
  13. 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該控制方法包含: 辨識位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 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一軌跡資訊; 依據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具有的非接觸物件個數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之該軌跡資訊,來辨識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所對應之一非接觸手勢;以及 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特定功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包含二非接觸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分別位於一第一初始位置與一第二初始位置的該二非接觸物件是否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以及 當該二非接觸物件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偵測該二非接觸物件之間的一相對距離; 其中當該相對距離增加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放大手勢;以及當該相對距離減少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縮小手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14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該特定功能的步驟包含: 依據該縮小手勢或該放大手勢來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畫面縮小功能或一畫面放大功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顯示面;當該電子裝置係執行一項目選取指令,以及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包含二非接觸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該二非接觸物件平行於該顯示面之移動軌跡; 其中當該二非接觸物件平行於該顯示面之移動軌跡係彼此相同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拖曳手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16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該特定功能的步驟包含: 依據該拖曳手勢來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項目拖曳功能。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包含至少二非接觸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利用該至少二非接觸物件之中彼此間距最遠的二非接觸物件分別對應的位置來形成一第一連線;以及 偵測該第一連線與一參考線之間的一夾角; 其中當該夾角大於一特定角度時,該非接觸手勢係為一旋轉手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當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僅包含二非接觸物件時,偵測該至少一非接觸物件於該非接觸式手勢操作區域之中的該軌跡資訊的步驟包含: 偵測分別位於一第一初始位置與一第二初始位置的該二非接觸物件是否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一預定時間;以及 當該二非接觸物件分別停留於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超過該預定時間時,以該第一初始位置與該第二初始位置兩者之間所形成的一第二連線作為該參考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8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非接觸手勢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該特定功能的步驟包含: 依據該旋轉手勢來致使該電子裝置對應執行一項目旋轉功能或一畫面旋轉功能。
TW104114376A 2014-05-30 2015-05-06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TWI524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20,837 US9639167B2 (en) 2014-05-30 2015-05-25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non-contact gesture sensitive region
CN201510282195.8A CN105320265B (zh) 2014-05-30 2015-05-28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4912P 2014-05-30 2014-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5050A TW201545050A (zh) 2015-12-01
TWI524262B true TWI524262B (zh) 2016-03-01

Family

ID=5540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376A TWI524262B (zh) 2014-05-30 2015-05-06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TW104114390A TW201545051A (zh) 2014-05-30 2015-05-06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390A TW201545051A (zh) 2014-05-30 2015-05-06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I5242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871B (zh) * 2020-09-16 2022-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影像的手勢控制方法與使用此方法的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550B (zh) 2017-07-06 2019-03-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的顯示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871B (zh) * 2020-09-16 2022-03-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影像的手勢控制方法與使用此方法的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5050A (zh) 2015-12-01
TW201545051A (zh)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9167B2 (en)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non-contact gesture sensitive region
US20200257373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based on spatial interaction
EP323231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US9910527B2 (en) Interpretation of pressure based gesture
US859339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imity based input
US10795568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menu based on depth information and space gesture of user
US20140237408A1 (en) Interpretation of pressure based gesture
US20120274550A1 (en) Gesture mapping for display device
US20140237422A1 (en) Interpretation of pressure based gesture
CN103914143A (zh)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40354595A1 (en) Touch input interpretation
US2015022014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virtual grasping user interface
US20200133432A1 (en) Virtual touch screen
CN102341814A (zh) 姿势识别方法和采用姿势识别方法的交互式输入系统
CN103176664B (zh) 触控方法及触控系统
EP2577432A2 (en) Virtual touch interface
US10521101B2 (en) Scroll mode for touch/pointing control
US20110258566A1 (en) Assigning z-order to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US2017019246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ambiguating information input to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095643A1 (en) Display hover detection
TWI524262B (zh) 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
CN105320340B (zh) 触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判断解锁的方法
CN105183335A (zh)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681702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479002A (zh) 光学触控系统及其感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