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21398B -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1398B
TWI521398B TW100105046A TW100105046A TWI521398B TW I521398 B TWI521398 B TW I521398B TW 100105046 A TW100105046 A TW 100105046A TW 100105046 A TW100105046 A TW 100105046A TW I521398 B TWI521398 B TW I5213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driving
mask
screen panel
cel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5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7689A (en
Inventor
朴正睦
朴斗鈺
趙先行
姜盛球
全柄奎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07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7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3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5Switch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0年8月11日向韓國智慧財產局所申審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0-0077313號的權利,茲將該案揭示依其整體而以參考方式併入本案。
發明領域
本發明特點是有關於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並且特別是關於一種能夠確保構成於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一表面處的驅動/遮蔽電極之穩定度的觸控螢幕面板,以及其之製造方法。
觸控螢幕面板是一種輸入設備,而使用者命令可經其而在指令內容顯示於該螢幕上之後透過一影像顯示設備所輸入。該輸入可為該等指令內容藉由某人士之手指或一物體在該螢幕上的選擇結果。為此目的,該觸控螢幕面板係經供置於該影像顯示設備的前側表面上,藉以將該人士之手指或該物體直接地碰觸到該觸控螢幕面板處的接觸位置轉換成電性信號。如此,在該接觸位置處所選擇的指令內容會被視為一輸入信號。這種觸控螢幕面板能夠取代像是藉由連接於該影像顯示裝置而運作的個別輸入裝置(即如鍵盤及滑鼠),並因而該觸控螢幕面板的應用範圍逐日擴展。
已知的觸控螢幕面板類型包含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光敏式觸控螢幕面板、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等等。在這些類型之中,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含有多個沿一第一方向所構成的第一偵測胞格,以及多個沿一第二方向所構成的第二偵測胞格。該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偵測一點處,而當某人的手指或一物體接觸到該觸控螢幕面板時此處的電容值出現變化,藉以瞭解該觸控位置。
一般說來,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係經交替地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的一表面上(即如上方表面)。多個驅動/遮蔽電極則可為構成於另一表面上(即如下方表面)。此一驅動/遮蔽電極可用以作為該觸控螢幕面板的一驅動電極(不同於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的另一驅動電極),或者可經連接於一固定電壓來源,像是接地電力來源,藉以運用作為一遮蔽電極而供確保該觸控螢幕面板與一顯示面板之間的穩定性。
該等驅動/遮罩電極係經構成於面朝該觸控螢幕面板中其上構成有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之表面的其他表面上。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可為構成於整個區域上,該區域含有一設置有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的作用觸控區域,以及一環繞於該作用觸控區域的非作用觸控區域。如此,該等驅動/遮罩電極通常是在一片完整母板上以疊層方式構成以供構成複數個觸控螢幕面板,然後再於劃刻步驟中將該等觸控螢幕面板彼此分離而無須透過分別的圖案化製程。
在此情況下,一用以保護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鈍化層既經構成於該觸控螢幕面板中其上構成有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另一表面上,而在該劃刻步驟裡會令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切割側曝出於 外部以供將各個觸控螢幕面板割離於該母板。因此,濕氣等等會侵入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曝出側,造成該等驅動/遮罩電極與機組側結構(例如像是機殼的導體結構)之間的短路問題,從而導致該觸控螢幕面板出現操作異常。
因此,本發明之特點係為以提供一種能夠確保經構成於該觸控螢幕面板其一表面上之驅動/遮罩電極的穩定度之觸控螢幕面板,以及其之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中包含:一透明基板;多個第一偵測胞格及多個第二偵測胞格,該等係經交替地設置在該透明基板之一表面的一作用觸控區域上,其方式係使得該等第一驅動/遮罩電極為沿一第一方向彼此連接,並且該等第二偵測胞格為沿一不同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連接;一驅動/遮罩電極,此者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的整個另一表面上,其方式係使得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末端位於該透明基板的內側處,而同時與該透明基板的邊界線相隔一預定間距;以及一第一絕緣層,此者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中其上構成有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整個另一表面上,藉以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的側邊在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可為構成於該透明基板的上方表面上,並且該驅動/遮罩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可為構成於該透明基板的下方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該觸控螢幕面板可進一步含有一虛空圖案 ,此者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之其他表面的週邊局部處而相隔於該驅動/遮罩電極,該虛空圖案及該驅動/遮罩電極是由相同材料所構成且為構成於相同疊層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該觸控螢幕面板可進一步含有一第二絕緣層,此者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中其上構成有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之表面的整體上以供覆蓋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該等第一偵測胞格、該等第二偵測胞格以及該驅動/遮罩電極是由相同的透明電極材料所製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茲提供一種製造觸控螢幕面板的方法,其中包含:備製一母板以供構成複數個觸控螢幕面板;在該母板之一表面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構成複數個第一偵測胞格及複數個第二偵測胞格,使得該等第一偵測胞格為沿一第一方向彼此連接,並且該等第二偵測胞格為沿一第二方向彼此連接;在該母板之另一表面的觸控螢幕面板之整個個別區域上圖案化多個驅動/遮罩電極,使得各個驅動/遮罩電極的末端位於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的內側處,而同時相隔於該觸控螢幕面板的劃刻線一預定間距,並且多個鄰近觸控螢幕面板中的驅動/遮罩電極彼此分隔;在該透明基板的整個另一表面上構成一第一絕緣層,藉以覆蓋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的側邊在內;以及藉由沿該劃刻線切割該母板以令該等觸控螢幕面板彼此分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在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過程中, 可藉由透過遮罩利用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將一疊層部份地構成於該母板之另一表面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可包含:藉由利用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在該母板的整個另一表面上構成一疊層;以及透過蝕刻製程移除位於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的邊界局部處之透明電極材料。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可包含:藉由利用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在該母板的整個另一表面上構成一疊層;以及透過雷射切割製程、研磨製程或是拋光製程以將經構成於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的透明電極材料分割成一驅動/遮罩電極和一外部虛空圖案,該驅動/遮罩電極重疊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而外部虛空圖案則位在該劃刻線附近而同時分隔於該驅動/遮罩電極。
根據如前所述之本發明特點,經構成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一表面整體上的驅動/遮罩電極之末端是位在該透明基板的內側處而同時分隔於該邊界線一預定間距,並且該第一絕緣層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整個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的側邊在內,因此能夠確保該驅動/遮罩電極的穩定度並且改善該觸控螢幕面板的可靠度。
本發明之其他特點與優勢將按部份地在如後說明中,部分地自該說明而屬顯見,或者可藉由實作本發明所習知的方式所予陳述。
10‧‧‧透明基板
10’‧‧‧透明母板
12‧‧‧偵測胞格
12a‧‧‧第一偵測胞格
12b‧‧‧第二偵測胞格
13‧‧‧連接圖案
13a‧‧‧第一連接圖案
13b‧‧‧第二連接圖案
14‧‧‧絕緣層
15‧‧‧位置偵測線路
16‧‧‧驅動/遮罩電極
16’‧‧‧驅動/遮罩電極或虛空圖案
16a‧‧‧透明電極材料
16b‧‧‧透明電極層
20‧‧‧墊片單元
30‧‧‧第一絕緣層
40‧‧‧第二絕緣層
50‧‧‧劃刻線
60a‧‧‧遮罩
60b‧‧‧光阻
101‧‧‧作用觸控區域
102‧‧‧非作用觸控區域
併同於隨附圖式,即可自後載之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隨即顯知本 發明的該等和其他特點與優勢,其中:圖1係一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平面視圖;圖2A及2B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如圖1所示偵測胞格和連接圖案之範例內的主要構件之放大視圖;圖3A及3B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主要構件的截面視圖;圖4A至4D為循序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為以構成圖3A及3B觸控螢幕面板之驅動/遮罩電極的方法之平面視圖;圖5A及5B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如圖3A及圖3B所示圖案化一驅動/遮罩電極之範例內的主要構件之截面視圖;圖6A及6B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主要構件的截面視圖;以及圖7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如圖6A及圖6B所示圖案化一驅動/遮罩電極之範例的平面視圖。
現將詳細參照於各項本發明現有具體實施例,其範例可如各隨附圖式中所述,其中全篇裡類似參考編號是指相仿構件。後文中將說明該等具體實施例以藉由參照該等圖式來解釋本發明。從而,該等圖式及說明在本質上應被視為示範性而非侷限性。此外,當一構件稱為位於另一構件「之上」時,該者可為直接地位於該另一構件之上,或是間接地位於該另一構件之上而其間介置有一或更多中介構件。同時,當一構件稱為「連接於」另一構件時,該 者可為直接地連接於該另一構件,或是間接地連接於該另一構件之上而其間介置有一或更多中介構件。
圖1係一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特點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平面視圖。現參照圖1,該觸控螢幕面板含有一透明基板10、多個偵測胞格12、多個連接圖案13以及多條位置偵測線路15。該等偵測胞格12和連接圖案13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之一表面的作用觸控區域上。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之一表面的作用觸控區域之週邊局部的非作用觸控區域上,並且可經由一墊片單元20以將該等偵測胞格12連接於一外部驅動電路(未予圖示)。雖非必要,然該觸控螢幕面板可經納入於或連接至一電腦、行動電話、可攜式媒體播放器、電視機、遙控裝置或是任何其他能夠顯示影像而使用者可與其進行互動的裝置。
該等偵測胞格12含有複數個第一偵測胞格12以及第二偵測胞格12b。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係沿一第一方向構成於該作用觸控區域上,而該等係沿該方向上彼此連接。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係沿一第二方向構成於該作用觸控區域上,而該等係沿該方向上彼此連接。該第二方向跨越(即如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然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第一及第二方向須為彼此垂直。
詳細而言,圖1中說明一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的範例,其中該等複數個第一偵測胞格12a以及該等複數個第二偵測胞格12b為交替地分佈並且散置於該作用觸控區域上,使得該等不會彼此重疊。即如圖1、2A和2B所示,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係沿縱行線路及/或橫列線路所設置。位於相同縱行線路或橫列線路處(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相同縱行線路)的第一偵測胞格12a是藉由經設置在相 同縱行線路或橫列線路上的複數個第一連接圖案13a而沿該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相同橫列方向)。此時,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是藉由沿該第一方向上連接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的線路連接於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
此外,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係沿縱行線路及/或橫列線路所設置。位於相同縱行線路或橫列線路處(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相同橫列線路)的第二偵測胞格12b是經由設置在相同縱行線路或橫列線路上的複數個第二連接圖案13b沿該第二方向上而同時跨越該第一方向彼此連接(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相同縱行方向)。即如圖示,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是藉由沿該第二方向上連接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的線路連接於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
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為透明而具有至少一預定數值的透明度以供來自於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下方處之顯示面板(未予圖示)的光線能夠通過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例如,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可為由像是ITO(氧化銦錫)或IZO(氧化銦鋅)的透明電極材料所構成。
該等連接圖案13含有複數個第一連接圖案13a以及複數個第二連接圖案13b。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係沿該第一方向所構成,藉以沿該第一方向上將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彼此連接。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係沿該第二方向所構成,藉以沿該第二方向上將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彼此連接。
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係經電性連接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此 等係藉由線路沿該第一方向彼此連接,以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此等係藉由線路沿該第二方向彼此連接,並且透過該墊片單元20將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連接至一外部驅動電路(未予圖示),即如位置偵測電路。
此等位置偵測線路15是位在供以顯示影像之作用觸控區域的外部週邊局部之非作用觸控區域裡,並且可為由各種材料所構成。例如,除用以構成該等偵測胞格12的透明電極材料以外,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亦可由低電阻材料,像是鉬(Mo)、銀(Ag)、鈦(Ti)、銅(Cu)、鋁(Al),或者鉬(Mo)/鋁(Al)/鉬(Mo),所構成。
前述觸控螢幕面板為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若像是某人手指或點筆的觸控物體接觸到該觸控螢幕面板時,因該接觸位置所致生的電容值變化會透過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和該墊片單元20而從該等偵測胞格12傳送至該驅動電路(未予圖示)。接著藉由X及Y輸入處理電路(未予圖示)等等將電容值的變化轉換成電性信號從而知曉該接觸位置。
雖非在所特點中為必要,然該觸控螢幕面板可進一步含有一驅動/遮罩電極,此者係經成在面朝於其上構成有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之表面的其他表面上。在此情況下,該驅動/遮罩電極可用以即如作為除該等第一和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以外的另一驅動電極,或者是作為一遮蔽電極以供確保該觸控螢幕面板與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下方處之顯示面板間的穩定度。後文中將對其細節加以說明。
圖2A及2B說明圖1所示偵測胞格12和連接圖案13之範例內的主要 構件之放大視圖。圖2A說明一具有單層結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範例,其中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係經構成於相同疊層上。圖2B說明一具有雙層結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範例,其中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係構成於不同的疊層上。
現參照圖2A,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係經交替地設置在相同疊層上,其方式為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藉由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在該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且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藉由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在該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為確保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與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之間的穩定度(絕緣性質),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及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位於不同的疊層上,而於其等之間介置以一絕緣層(未予圖示)。
例如,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是位於該疊層上方或下方而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位於該疊層上,並且可透過接觸孔洞或依直接接觸的方式連接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則是位在與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所處之疊層的相同疊層上,並且可為整體地圖案化於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在此情況下,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可為分別地圖案化,使得該等具有獨立的圖案並且能夠藉由位在不同疊層上的第一連接圖案13a沿該第一方向上連接彼此。
同時,在本發明之一特點裡,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並非總是位在相同的疊層上。例如,該等亦可另為設置在不同的疊層上。在此情況下,即如圖2B所示,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和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可位於相同的疊層上,並且該 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可與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整合地圖案化。而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可位於相同的疊層上,並且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可與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整合地圖案化。
雖非在所有特點中皆為必要,然一絕緣層可經介置於一區域上,此區域含有位於其上構成有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和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之疊層與其上構成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和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之疊層間的作用觸控區域。
圖3A及3B為說明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主要構件之截面視圖,其中圖3A為說明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主要構件的截面視圖,此圖係沿圖2A之直線I-I’所採繪,而圖3B為說明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主要構件的截面視圖,此圖係沿圖2A之直線II-II’所採繪。
現參照圖3A及3B,該等第一和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以及該等第一和第二連接圖案13a和13b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之一表面(即如上方表面)的作用觸控區域101上。一用以確保穩定度的絕緣層14係經介置於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和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之間。此外,該等由低電阻材料所製成的位置偵測線路15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之一表面的作用觸控區域之外部週邊局部的一非作用觸控區域102上。
該絕緣層14係經構成以曝出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的一區域,例如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的兩者末端連接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由於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的所曝出兩者末端係經連接於該等 第一偵測胞格12a,因此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為沿該第一方向上,即如橫列方向,彼此連接。
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可為圖案化以使得可經由該絕緣層14的上方局部沿該第二方向上(即如縱行方向)整合地連接於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如此,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可沿該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
同時,圖3A及3B說明如圖2A具有單層結構之觸控螢幕面板內所提供的偵測胞格及連接圖案截面之範例。為簡便起見,圖3A及3B說明一具體實施例,其中該絕緣層14僅為局部地介置於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和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的交會部份內。
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例如可在整個作用觸控區域上構成一絕緣層,並且位於不同疊層處的偵測胞格(例如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亦可經由穿過該絕緣層所構成的接觸孔洞電性連接於連接圖案(例如該第一連接圖案13a)。
此外,圖3A及3B說明一範例,其中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是位於該絕緣層14之下,並且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是位於該絕緣層14之上。然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及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的位置亦可顛倒。
該作用觸控區域101為透明,使得來自一經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下方之顯示面板(未予圖示)的光線能夠通過該作用觸控區域101。亦即,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和該絕緣層14等等是由具有一預定透明度數值或以上的透明材料所構成。在此,透明度廣泛地包含具有高透光性的透明 度以及100%的完全透明度。
在本範例裡,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以及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是由一透明電極材料所構成,像是ITO或IZO,並且該絕緣層14是由一透明絕緣材料所構成,像是二氧化矽(SiO2)。此外,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可為由類似於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以及該等第二連接圖案13b的透明電極材料,或者是由類似於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的不透明低電阻金屬,所構成。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的線路寬度、長度、厚度等等可予調整而使得能夠避免觀看到該等第一連接圖案13a。
同時,一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的另一表面上(例如底側表面)。例如,可在該透明基板10的其他表面上構成具有100A至300A之厚度並且由像是ITO或IZO之透明電極材料所製成的驅動/遮罩電極16。
此一驅動/遮罩電極16可用以作為除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以外的分別驅動電極而接收該觸控螢幕面板的驅動信號,或者可為連接於一固定電壓來源,像是接地電力來源,以供運用作為一遮蔽電極而供確保該觸控螢幕面板與經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下方處之顯示面板間的穩定性。
例如,在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裡,為偵得一觸控位置,可利用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與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之間的電容值,或利用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和12b與該驅動/遮罩電極16之間的電容值。各種修改確可著手進行。
詳細地說,在本發明之一特點裡,該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構成 於該透明基板10的整個外部表面上,並且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兩者末端位在該透明基板10的內側處而以一預定間距分隔於該透明基板10的邊界線。換言之,該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的整個另一表面上,除該透明基板10中該另一表面的外部週邊局部以外。
例如,該驅動/遮罩電極16可為構成而使得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末端是位在該透明基板10之末端與該作用觸控區域101間的非作用觸控區域內。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
一第一絕緣層30係經構成於該驅動/遮罩電極16之上以保護該驅動/遮罩電極16,並且使得該電極16位於該第一絕緣層30與該透明基板10之間。該第一絕緣層30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裡其上構成有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整個另一表面上以供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16。尤其,該第一絕緣層30係經構成以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整個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側邊在內。因此能夠有效地避免濕氣等等自外部侵入該驅動/遮罩電極16內,故而確保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穩定度。
同時,一第二絕緣層40係經構成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上,藉以覆蓋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據此保護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例如,然並非在所有特點中皆為必要,該第二絕緣層40可為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中其上構成有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之一表面的整體上,藉以覆蓋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因此,該等偵測胞格12位於該第二絕緣層40與該透明基板10之間。
根據如前所述之本發明特點,經構成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一表面整體上的驅動/遮罩電極16之兩者末端是位在該透明基板10的內側處而同時分隔於該透明基板10的邊界線一預定間距,並且該第一絕緣層30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整個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側邊在內,因此能夠確保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穩定度並且改善該觸控螢幕面板的可靠度。
圖4A至4D為循序地說明為以構成圖3A及3B所示觸控螢幕面板之驅動/遮罩電極16的方法之平面視圖,並且圖5A及5B為說明圖3A及圖3B所示圖案化該驅動/遮罩電極16之範例內的主要構件之截面視圖。為便於說明,圖4A至4D以及圖5A和5B僅說明該透明基板10中其上構成有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另一表面。
首先,即如圖4A所示,備妥一用以單次性地構成複數個觸控螢幕面板的透明母板10’。該等複數個如圖1所示沿該第一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一偵測胞格12a、該等複數個在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中沿該第二方向上彼此連接的第二偵測胞格12b、該等經連接至該等第一偵測胞格12a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12b之位置偵測線路15、該等第二絕緣層40等等係經構成於該母板10’其一表面之觸控螢幕面板的區域上。
即如圖4B所示,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構成於該母板10’另一表面之觸控螢幕面板的整個區域上。此時,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圖案化而使得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的末端位在該觸控螢幕面板的內側處,並同時分隔於一用以分離該等觸控螢幕面板的劃刻線50一預定間距,而且相鄰觸控螢幕面板中的驅動/遮罩電極16為彼此分離。
為此,即如圖5A所示,在藉由利用透明電極材料16a以於該透明母板10’另一表面之觸控螢幕面板的多個區域裡部份地構成一疊層之步驟中,可透過一遮罩60a以對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進行圖案化(然為簡便之目的,圖5A及5B僅說明一觸控螢幕面板中其上構成有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區段)。
即如圖5B所示,可藉由利用透明電極材料以由該透明基板10之另一表面上的疊層構成一透明電極層16b,然後利用光阻物60b等等透過濕性蝕刻或是其他的蝕刻製程,藉由部份地移除位在距該觸控螢幕面板之區域的邊界局部(即如劃刻線)一預定距離內的透明電極材料以對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進行圖案化。
此時,在該等觸控螢幕面板的個別區域裡,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的末端可位於該劃刻線50與一作用觸控區域之間的非作用觸控區域內。
即如圖4C所示,在該母板10’的整個另一表面上構成該第一絕緣層30,此絕緣層覆蓋經構成於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的驅動/遮罩電極16之整個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側邊在內。
同時,為便於說明,在圖4A至4D裡,於該母板10’之一表面上構成該等第一和第二偵測胞格12a、12b以及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之後,就在該母板10’的另一表面上構成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然其等的構成方式可予以變換。例如,可在構成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之後才構成該等第一和第二偵測胞格12a、12b以及該等位置偵測線路15等等。
當沿該劃刻線50切割該母板10’時,即可令該等觸控螢幕面板彼此分離,即如圖4D所示。
故而可由該第一絕緣層30安全地覆蓋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即使是在完成該劃刻製程之後亦然,因此可避免濕氣等等自外部侵入該等驅動/遮罩電極16。
圖6A及6B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主要構件的截面視圖,並且圖7為說明如圖6A及圖6B所示圖案化一驅動/遮罩電極16’之範例的平面視圖。為便於說明,當描述圖6A和6B以及圖7時將使用相同的參考編號以標註如圖3A及3B所示具體實施例中的類似構件,並且其細節將予以省略。
首先參照圖6A及6B,根據另一具體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進一步含有多個虛空圖案16’。該等虛空圖案16’及該驅動/遮罩電極16係經構成於相同的覆層上,並且是以相同的材料所構成。此外,該等虛空圖案16’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10之另一表面的外部週邊局部處。
該等虛空圖案16’可在構成該驅動/遮罩電極16的步驟中同時地構成。例如,即如圖7所示,在利用透明電極材料於整個母板或該透明基板10上構成該透明電極層16b之後,可透過雷射切割製程、研磨製程、拋光製程等等將該透明電極層16b分割成該驅動/遮罩電極16,此者重疊於含有該等第一及第二偵測胞格12a及12b的作用觸控區域101,以及與該驅動/遮罩電極16相隔的外部虛空圖案16’。
此時,可在該劃刻製程之前先對該母板進行用以將該驅動/遮罩 電極16分離於該虛空圖案16’的製程,或者是在該劃刻製程之後方才對個別的觸控螢幕面板進行。
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例如,最好在另一特點裡,一該驅動/遮罩電極16可藉以分離於該虛空圖案16’的區域是位在含有個別觸控螢幕面板之透明基板10的末端與該作用觸控區域之間的非作用觸控區域處。
在根據如前文所述之本發明另一特點的觸控螢幕面板裡,即使是濕氣等等侵入該虛空圖案16’的曝出側內,該驅動/遮罩電極16仍能維持穩定度,原因在於該驅動/遮罩電極16分隔於該虛空圖案16’。
雖既已關聯於一些示範性具體實施例以說明本發明,然應瞭解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所揭示具體實施例,而相反地為欲以涵蓋經納入在後載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與範疇內的各式修改和等同排置以及其等同項目。
10‧‧‧透明基板
12a‧‧‧第一偵測胞格
12b‧‧‧第二偵測胞格
13a‧‧‧第一連接圖案
13b‧‧‧第二連接圖案
14‧‧‧絕緣層
15‧‧‧位置偵測線路
16‧‧‧驅動/遮罩電極
30‧‧‧第一絕緣層
40‧‧‧第二絕緣層
101‧‧‧作用觸控區域
102‧‧‧非作用觸控區域

Claims (9)

  1.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中包含:一透明基板,此者包含一具有一作用觸控區域的一表面以及一另一表面;多個第一偵測胞格及多個第二偵測胞格,該等係經交替地設置在該作用觸控區域上,使得該等第一偵測胞格為沿一第一方向彼此連接,並且該等第二偵測胞格為沿一不同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連接;一驅動/遮罩電極,此者係經構成於該整個另一表面上,使得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末端位於該透明基板的內側處,而同時與該透明基板的邊界線相隔一預定間距;以及一第一絕緣層,此者係經構成於整個該另一表面上以覆蓋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曝出表面,包含該驅動/遮罩電極的末端在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具有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的表面為該透明基板的上方表面,並且具有該驅動/遮罩電極及該第一絕緣層的另一表面為該透明基板的下方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面板,進一步包含一虛空圖案,此者係經構成於該透明基板之其他表面的週邊局部處而相隔於該驅動/遮罩電極,該虛空圖案及該驅動/遮罩電極是由相同的材料所構成並且構成於相同的疊層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面板,進一步包含一第二絕緣層,此者係經構成於該其一表面整體上以覆蓋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等第一偵測胞格、該等第二偵測胞格以及該驅動/遮罩電極是由一透明電極材料所製成。
  6. 一種用以製作觸控螢幕面板的方法,其中包含:在一母板之一表面的多個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構成複數個第一偵測胞格及複數個第二偵測胞格,使得該等第一偵測胞格係沿第一方向彼此連接並且該等第二偵測胞格係沿一不同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彼此連接;在該母板之另一表面的觸控螢幕面板之整個個別區域上圖案化驅動/遮罩電極,使得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各者的末端位於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的內側處而同時分隔於一用以分離該等觸控螢幕面板的劃刻線一預定距離,並且使得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相鄰者的驅動/遮罩電極彼此分離;在該另一表面整體上構成一第一絕緣層以供覆蓋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曝出表面,包含該等驅動/遮罩電極的末端在內;以及藉由沿該劃刻線切割該母板以將該等觸控螢幕面板彼此分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包含透過遮罩藉由傳置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在個別區域上部份地構成一覆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包含:利用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在該另一表面整體上構成一覆層;以及經由蝕刻製程以移除位在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的邊界局部處之所構成透明電極材料的多個局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圖案化該等驅動/遮罩電極包含:利用一透明電極材料以在該另一表面整體上構成一覆層;以及透過雷射切割製程、研磨製程或是拋光製程以將經構成於 該等觸控螢幕面板之個別區域上的透明電極材料分割成一驅動/遮罩電極和一外部虛空圖案,該驅動/遮罩電極重疊於該等第一偵測胞格及該等第二偵測胞格,而該外部虛空圖案則位在該劃刻線附近而同時分隔於該驅動/遮罩電極。
TW100105046A 2010-08-11 2011-02-16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TWI521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77313A KR101669538B1 (ko) 2010-08-11 2010-08-11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7689A TW201207689A (en) 2012-02-16
TWI521398B true TWI521398B (zh) 2016-02-11

Family

ID=4556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5046A TWI521398B (zh) 2010-08-11 2011-02-16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5635B2 (zh)
KR (1) KR101669538B1 (zh)
TW (1) TWI521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8018B (zh) * 2011-01-21 2015-03-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觸控面板感測器斷線檢測方法及裝置
CA2848326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Societe Bic Methods of forming arrays of fuel cells on a composite surface
US9259904B2 (en) 2011-10-20 2016-02-16 Apple Inc. Opaque thin film passivation
CN103186272B (zh) * 2011-12-29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981230B2 (en) * 2012-07-24 2015-03-17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cover
JP2014052737A (ja) * 2012-09-05 2014-03-20 Nitto Denko Corp 透明電極基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189313B1 (ko) 2013-11-28 2020-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971459B2 (en) * 2014-01-31 2018-05-15 Apple Inc. Touch sensitive module with integrated sensor and artwork
TWI506508B (zh) * 2014-04-10 2015-11-01 Ind Tech Res Inst 觸控感測結構
KR102525982B1 (ko) 2015-12-28 2023-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677669B (zh) * 2016-09-20 2019-1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壓力感測陣列與壓力感測方法
EP3516489A1 (en) * 2016-09-23 2019-07-31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with top and/or bottom shielding
CN107368229B (zh) * 2017-08-01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7926A (zh) * 2018-01-31 2018-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版、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3109A3 (en) 2007-12-21 2012-08-22 Tsing Hua University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0160670A (ja) * 2009-01-08 2010-07-22 Seiko Epson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022105B1 (ko) * 2009-01-16 2011-03-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48980B1 (ko) * 2009-01-16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40789B1 (ko) * 2009-01-16 2011-06-1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10005662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Kuo-Hua Su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ultilayer Pa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38595A1 (en) 2012-02-16
KR101669538B1 (ko) 2016-10-28
TW201207689A (en) 2012-02-16
KR20120015074A (ko) 2012-02-21
US8405635B2 (en) 2013-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398B (zh)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KR10104088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2486697B (zh) 触摸屏面板
TWI466600B (zh) 可撓式印刷電路板以及具有其之觸控螢幕面板設備
US9454267B2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197608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022185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EP2209064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230321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100134436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30256008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ouch sensor layer of the touch panel
JP2011186717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48913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9058083B2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105626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04085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567609B (zh) 觸控面板
US10521057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having overlapping sensing electrod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7974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20160001482A (ko) 터치 감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5032214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TWI514215B (zh) 觸控面板
TWI447620B (zh) 觸控面板
KR101056312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