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009B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Google Patents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5009B TWI465009B TW099112432A TW99112432A TWI465009B TW I465009 B TWI465009 B TW I465009B TW 099112432 A TW099112432 A TW 099112432A TW 99112432 A TW99112432 A TW 99112432A TW I465009 B TWI465009 B TW I4650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outlet
- baffle
- flow guiding
- fan frame
- centrifugal fa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尤指一種離心風扇。
目前在電腦內,常採用由導熱體、熱管、散熱片組及離心風扇組成的散熱模組對電子元件散熱。導熱體貼設於電子元件上吸收電子元件的熱量,熱管將導熱體吸收的熱量傳遞給散熱片組,離心風扇產生的氣流吹拂散熱片並與散熱片發生熱交換以最終將熱量散發出去。因此,散熱模組對保證電子元件的正常工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圖1所示為一傳統的散熱模組,該散熱模組200包括一離心風扇80及一散熱片組90。該離心風扇80包括一扇框82、一收容於扇框82內的轉子84,扇框82上形成一入風口820及一出風口822,散熱片組90設於該出風口822處,轉子84轉動時,產生的氣流吹向位於出風口822側的散熱片組90。如圖1中箭頭所示的流場,該出風口822處的氣流上側大,下側小,氣流的流量差異大且易形成小漩渦,使位於出風口822中部和下側的散熱片未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散熱模組200的散熱性能。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使散熱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的離心風扇及
具有該離心風扇的散熱裝置。
一種離心風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於該扇框內的一葉輪,該扇框包括一進風口之頂板與一承載葉輪之底板,及其一側所形成之一出風口,該扇框於靠近該出風口處之底板上設有複數導流部,該複數導流部呈流線型排列,並沿氣流行進方向上從扇框內排列至出風口側。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一離心風扇及一散熱鰭片組,該離心風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於該扇框內的一葉輪,該扇框包括一進風口之頂板與一承載葉輪之底板,及其一側所形成之一出風口,該散熱鰭片組設於該離心風扇的出風口處,該扇框於靠近該出風口處之底板上設有複數導流部,該複數導流部呈流線型排列,並沿氣流行進方向從扇框內排列至出風口側。
與習知技術相比,該離心風扇的導流部引導氣流,改變離心風扇出風口側氣流分佈,使散熱鰭片組得到充分利用。
10‧‧‧離心風扇
100‧‧‧散熱裝置
12‧‧‧扇框
120‧‧‧出風口
121‧‧‧進風口
122‧‧‧頂板
124‧‧‧底板
125‧‧‧導流部
126‧‧‧側壁
127‧‧‧第一擋板
128‧‧‧第二擋板
13‧‧‧流道
14‧‧‧葉輪
142‧‧‧輪轂
144‧‧‧扇葉
17‧‧‧強風區
18‧‧‧弱風區
20‧‧‧散熱鰭片組
200‧‧‧散熱模組
80‧‧‧離心風扇
82‧‧‧扇框
820‧‧‧入風口
822‧‧‧出風口
84‧‧‧轉子
90‧‧‧散熱片組
圖1為習知技術散熱模組的流場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散熱裝置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散熱裝置的組合圖。
圖4為圖3所示散熱裝置的流場圖。
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3,該散熱裝置100包括一離心風扇10及一散熱鰭片組20。該離心風扇10包括一扇框12及收容於該扇框12內的一葉輪14。該葉輪14包括一輪轂142及自輪轂142外圍呈放射狀向
外延伸的複數扇葉144。該扇框12包括一頂板122、與該頂板122相對的一底板124、及連接於頂板122與底板124之間的一渦形側壁126。該頂板122、底板124及側壁126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該葉輪14收容於該容置空間內。
該頂板122的中央形成一進風口121。該葉輪14可轉動地設於該底板124上並與該進風口121正對。該側壁126垂直環繞於該底板124的外周緣。本實施例中,該側壁126與底板124一體形成。當然,該側壁126也可與底板124分別成型後再連接在一起。該側壁126的一端形成一出風口120,該葉輪14的外周緣與側壁126之間間隔形成一供氣流通過的一渦形的流道13,該流道13的寬度從該出風口120的一側至另一側逐漸增大。
該出風口120於其一側形成一強風區17,並於其中部形成一弱風區18。該強風區17位於該離心風扇的流道13較寬的一側。該側壁126包括位於該出風口120左右兩側的直線形的第一擋板127和第二擋板128,該第一擋板127和第二擋板128相互間隔形成所述出風口120。該第一擋板127和第二擋板128相互平行。該第二擋板128位於該出風口120的強風區17的一側。該底板124上於出風口120的強風區17處設有複數導流部125。該複數導流部125靠近第二擋板128但與該第二擋板128相間隔。每一導流部125呈矩形片狀,自底板124向上垂直延伸而成。該導流部125可以與底板124一體成型,也可單獨成型後通過其他固定方式固定於底板124上。可以理解地,該導流部125也可以自頂板122向下垂直延伸而成。
每一導流部125包括一靠近扇框12內部的內端及一與內端相對的
外端,該外端相對內端更靠近出風口120。導流部125的內端與第二擋板128之間的距離小於其外端與第二擋板128之間的距離,因而使得每一導流部125相對第二擋板128傾斜一定角度。其中,靠近第二擋板128的導流部125相對第二擋板128傾斜的角度小於遠離第二擋板128的導流部125相對該第二擋板128傾斜的角度。該複數導流部125從流道13內向外間隔排列至出風口120處。該複數導流部125呈流線型排列成多列,各列之間相互間隔形成氣流通道。該導流部125的數量從扇框12內向出風口120處逐漸增多,且該導流部125在底板124上排列所占的範圍的寬度從靠近扇框12內部的一端向靠近出風口120的一端逐漸增加。其中,位於靠近出風口120一端的最外側的導流部125的外端延伸至出風口120的中央。靠近葉輪14的導流部125與葉輪14之間的距離從扇框12內向出風口120處逐漸增大。
請一併參閱圖4,該葉輪14於該扇框12內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氣流從進風口121進入到扇框12內後,在流道13內從較窄處流向較寬處,然後,從出風口120吹出。氣流於出風口120的強風區17處最先脫離側壁126的渦形部分,從而在出風口120的強風區17處的氣流很大,而在弱風區18壓力劇減而變得很小,但氣流繼續前行在出風口120的左側受到第一擋板127的阻擋,因此出風口120左側的氣流相比弱風區18又稍有增加。
然而,因該底板124上於出風口120的強風區17處設有複數導流部125,該導流部125沿氣流行進方向上從扇框12內向出風口120側延伸,因此,氣流在扇框12內被導流部125引導而改變方向,順沿導流部125的排列方向使得原本吹至出風口120強風區17處的一
部分氣流逐漸引導至出風口120的弱風區18處,增大吹向弱風區18的風量,從而使吹向整個出風口120處的氣流更為均勻,抑制小漩渦的產生。從而增加靠近弱風區18位置處散熱鰭片的利用率。另外,由於該複數導流部125整體上呈流線型排列,從而保證氣流順暢地吹向出風口120。導流部125的排列方向可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從而將氣流引導至所需位置處。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散熱裝置
120‧‧‧出風口
124‧‧‧底板
125‧‧‧導流部
126‧‧‧側壁
127‧‧‧第一擋板
128‧‧‧第二擋板
13‧‧‧流道
144‧‧‧扇葉
17‧‧‧強風區
18‧‧‧弱風區
Claims (16)
- 一種離心風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於該扇框內的一葉輪,該扇框包括一進風口之頂板與一承載葉輪之底板,及其一側所形成之一出風口,其改良在於:該扇框於靠近該出風口處之底板上設有複數導流部,該複數導流部呈流線型排列,並沿氣流行進方向從扇框內排列至出風口側,該複數導流部排列所占的範圍的寬度從靠近扇框內部的一端向靠近出風口的一端逐漸增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該扇框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形成延伸至出風口之一擋板,該導流部沿氣流行進方向由靠近該擋板處至葉輪外環分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該導流部呈矩形片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所述出風口包括一強風區及一弱風區,所述複數導流部設置於所述出風口的強風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該扇框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第一擋板及一第二擋板,該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相互間隔形成所述出風口,該第二擋板位於該出風口的強風區側,每一導流部包括靠近扇框內部的一內端及靠近出風口側的一外端,導流部的內端與第二擋板之間的距離小於其外端與第二擋板之間的距離,該導流部相對第二擋板傾斜一定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靠近第二擋板的導流部相對第二擋板傾斜的角度小於遠離第二擋板的導流部相對該第二擋板傾斜的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位於靠近出風口一端的最外 側的導流部的外端延伸至出風口的中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離心風扇,其中該複數導流部排成多列,每一列呈流線型延伸,各列之間相互間隔形成氣流通道。
-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一離心風扇及一散熱鰭片組,該離心風扇包括一扇框及收容於該扇框內的一葉輪,該扇框包括一進風口之頂板與一承載葉輪之底板,及其一側所形成之一出風口,該散熱鰭片組設於該離心風扇的出風口處,其改良在於:該扇框於靠近該出風口處之底板上設有複數導流部,該複數導流部呈流線型排列,並沿氣流行進方向從扇框內排列至出風口側,該複數導流部排列所占的範圍的寬度從靠近扇框內部的一端向靠近出風口的一端逐漸增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扇框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形成延伸至出風口之一擋板,該導流部沿氣流行進方向自靠近該擋板處至葉輪外環分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導流部呈矩形片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所述出風口包括一強風區及一弱風區,所述複數導流部設置於所述出風口的強風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扇框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第一擋板及一第二擋板,該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相互間隔形成所述出風口,該第二擋板位於該出風口的強風區側,每一導流部包括靠近扇框內部的一內端及靠近出風口側的一外端,導流部的內端與第二擋板之間的距離小於其外端與第二擋板之間的距離,該導流部相對第二擋板傾斜一定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靠近第二擋板的導流部相對第二擋板傾斜的角度小於遠離第二擋板的導流部相對該第二擋板傾斜的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位於靠近出風口一端的最外側的導流部的外端延伸至出風口的中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散熱裝置,其中該複數導流部排成多列,每一列呈流線型延伸,各列之間相互間隔形成氣流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112432A TWI465009B (zh) | 2010-04-21 | 2010-04-21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112432A TWI465009B (zh) | 2010-04-21 | 2010-04-21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38273A TW201138273A (en) | 2011-11-01 |
TWI465009B true TWI465009B (zh) | 2014-12-11 |
Family
ID=4675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12432A TWI465009B (zh) | 2010-04-21 | 2010-04-21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650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68342B (zh) * | 2014-06-27 | 2017-01-2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散熱鰭片組 |
CN112628177A (zh) * | 2020-12-30 | 2021-04-09 | 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 分流式散热风扇 |
CN115003103B (zh) * | 2021-12-03 | 2023-03-3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20914B (en) * | 2003-05-23 | 2004-09-11 | Inventor Prec Co Ltd | Heat dissipating fan |
US20060021735A1 (en) * | 2004-07-27 | 2006-02-02 | Industrial Design Laboratories Inc. | Integrated coo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TW200612812A (en) * | 2004-10-15 | 2006-04-16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flow direction control structure thereof |
TWI292523B (zh) * | 2003-09-15 | 2008-01-11 | Sen Yung Lee | |
US20080011461A1 (en) * | 2006-07-14 | 2008-01-17 |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
2010
- 2010-04-21 TW TW099112432A patent/TWI46500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20914B (en) * | 2003-05-23 | 2004-09-11 | Inventor Prec Co Ltd | Heat dissipating fan |
TWI292523B (zh) * | 2003-09-15 | 2008-01-11 | Sen Yung Lee | |
US20060021735A1 (en) * | 2004-07-27 | 2006-02-02 | Industrial Design Laboratories Inc. | Integrated coo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TW200612812A (en) * | 2004-10-15 | 2006-04-16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flow direction control structure thereof |
US20080011461A1 (en) * | 2006-07-14 | 2008-01-17 |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38273A (en) | 2011-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3939B (zh) | 電子裝置 | |
US8585359B2 (en)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centrifugal fan thereof | |
TWI513400B (zh) | 散熱裝置 | |
CN101676569A (zh) | 散热装置及其所采用的离心风扇 | |
TWI288210B (en) | Heat-dissipating fan and its housing | |
TWI526624B (zh) | 電子裝置及其散熱模組及其離心風扇 | |
JP5078872B2 (ja) | 遠心ファン付ヒートシンク | |
JP4793325B2 (ja) | 遠心ファン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JP4532422B2 (ja) | 遠心ファン付ヒートシンク | |
CN110017293B (zh) | 离心式风扇 | |
CN103547115A (zh) | 散热器、电子装置与热交换装置 | |
CN102387693A (zh) |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 |
US20120175079A1 (en)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centrifugal fan | |
TWI465009B (zh) | 散熱裝置及其採用的離心風扇 | |
TWM431234U (en) | Fan with fluid guiding mechanism | |
TWI546457B (zh) | 散熱裝置及其離心風扇 | |
TWI510896B (zh) | 散熱裝置 | |
TW201416822A (zh) | 散熱裝置組合 | |
US6939105B2 (en) | Airflow guiding structure for a heat-dissipating fan | |
TWI394030B (zh) | 散熱模組及採用該散熱模組之電子裝置 | |
TWI402425B (zh) | 離心式風扇 | |
TWI464323B (zh) | 風扇 | |
TWI465010B (zh) | 離心風扇 | |
US8747064B2 (en) | Two-layer wind-guiding shroud | |
CN103188914A (zh) | 散热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