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0693B - 盲文讀寫裝置 - Google Patents
盲文讀寫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0693B TWI460693B TW101140386A TW101140386A TWI460693B TW I460693 B TWI460693 B TW I460693B TW 101140386 A TW101140386 A TW 101140386A TW 101140386 A TW101140386 A TW 101140386A TW I460693 B TWI460693 B TW I46069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ille
- writing device
- pressing portion
- reading
- presse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2—Devices for Braille writing
- G09B21/025—Devices for Braille writing wherein one tactile input is associated to a single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學習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盲文讀寫裝置。
盲文是盲人使用的文字,其基本單位是一個長方形的、由六個點組成的盲符。如圖1所示,這六個點均勻分佈,形成一個左右兩列、上中下三行的陣列,左列自上而下稱為1、2、3點,右列自上而下稱為4、5、6點。
每個點可以有凸出或不凸出兩種狀態,因此,6個點共可形成64種組合。盲文板、盲文機、盲文印表機等可在紙張背面製作出不同狀態組合的點,以在紙張正面表示不同的符號、數字、聲母、韻母等。如圖2所示,當正面的1、2、4點凸出時,可以表示英文字母f(圖中“+”標註的點是凸出的)。
然而,上述做法僅能供盲人進行觸摸練習,無法讓盲人們同時進行書寫練習。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盲文讀寫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盲文讀寫裝置,包括一本體以及多個盲文按鍵。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多個盲
文按鍵穿設於本體,每一盲文按鍵具有一按壓部與一觸摸部,按壓部與第一表面位於同一側,觸摸部與第二表面位於同一側,當按壓部被按壓時,觸摸部凸出於第二表面。
採用本發明的盲文讀寫裝置,盲人可以在一個表面書寫盲文,並在另一個表面摸讀所書寫的盲文,因而在一個裝置上集成了書寫盲文和摸讀盲文的功能,且符合盲人的操作習慣。
為詳細揭示本發明的技術實質,下面結合附圖舉實施例詳細說明。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的示意圖。盲文讀寫裝置100包括本體120和多個盲文按鍵130。本體120具有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在此,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可以是本體120上的兩個相對的表面。
圖4是圖3的盲文讀寫裝置100沿AA線的剖視圖。如圖4所示,盲文按鍵130穿設於本體120內,且具有按壓部132和觸摸部134,按壓部132與第一表面122位於同一側,觸摸部134與第二表面124位於同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可相對本體120在兩個位置--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以帶動
觸摸部134運動。
具體而言,在初始狀態下,即,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尚未被按壓時,按壓部132位於第一位置,如圖4中居左的盲文按鍵13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按壓部132位於第一位置時,盲文按鍵130可凸出於本體120的第一表面122,以方便使用者操作。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在初始狀態下,按壓部132也可微微向本體120內凹陷。如圖4中居右的盲文按鍵130所示,當按壓部132自第一位置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觸摸部134在按壓部132的帶動下凸出於本體120的第二表面124。在本實施例中,當按壓部132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可與本體120的第一表面122齊平。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當按壓部132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其可凹陷於或微微凸出於本體120的第一表面122。
如圖3所示,當代表3、5、6點(以第二表面124為基準,左列自上而下稱為1、2、3點,右列自上而下稱為4、5、6點)的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未被按壓(即處於初始狀態)時,其分別位於第一位置,而代表1、2、4點的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被按壓後,則分別位於第二位置,即處於按壓狀態。按壓動作模擬用盲筆在盲文紙上紮盲符,即模擬書寫動作。圖3所示的盲文按鍵130表示書寫了一個英文字母f。在從第一表面122按壓某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之後,該盲文按鍵130的觸摸部
134就凸出於第二表面124。在完成按壓之後,可以翻轉盲文讀寫裝置100並觸摸第二表面124上的盲文按鍵130的觸摸部134。盲人可以通過觸摸,辨認出相應的盲符,從而知曉該盲符的意義。比如,在本實施例中,代表1、2、4點的盲文按鍵130的按壓部132從第一表面122按下,因此翻轉之後,位於1、2、4點的盲文按鍵130的觸摸部134凸出於第二表面124,該盲符表示英文字母f。
正如上文所述,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這就能使盲人知道從哪個表面按壓盲文按鍵130。例如,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可以分別由不同的材質製成,這兩種材質具有不同的觸覺。比如說,第一表面122可以由塑膠製成,而第二表面124則可以由橡膠製成,或者相反。或者,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或粗糙度。甚至也可以在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中的一個表面設置凸出部。但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都是可行的。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改善觸摸部134的觸感,觸摸部134的硬度可以大於按壓部132的硬度。例如,觸摸部134可由塑膠製成,而按壓部132可由橡膠製成。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摸部134和按壓部132可由同一材質,例如橡膠製成。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20具有多個通孔126,通孔126貫穿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4,盲文按
鍵130分別對應地穿設於通孔126。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體120和盲文按鍵130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100還包括多個彈性定位板140,其設置在本體120的內壁,每一彈性定位板140具有朝向對應的盲文按鍵130的第一定位孔142和第二定位孔144。每一盲文按鍵130的側面具有與第一定位孔142和第二定位孔144配合的定位凸點136。當按壓部132位於第一位置時,定位凸點136位於對應的第一定位孔142內。當按壓部132受按壓離開第一位置時,彈性定位板140向外偏移以使定位凸點136脫離第一定位孔142,按壓部132便朝第二位置移動。當按壓部132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定位凸點136便滑入第二定位孔144,從而將按壓部132定位在第二位置。通過這種結構,實現了盲文按鍵130在兩個位置處的定位。
在本實施例中,利用盲文讀寫裝置100,盲人可以在第一表面122書寫盲文,並在第二表面124摸讀所書寫的盲文,因而在一個裝置上集成了書寫盲文和摸讀盲文的功能。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200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200包括本體220和多個盲文按鍵230。本體220具有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4。在此,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4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
224可以是本體220上的兩個相對的表面。盲文按鍵230穿設於本體220內,且具有按壓部232和觸摸部234,按壓部232與第一表面222位於同一側,觸摸部234與第二表面224位於同一側。在本實施例中,本體220具有多個通孔226,通孔226貫穿第一表面222和第二表面224,盲文按鍵230分別對應地穿設於通孔226。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體220和盲文按鍵230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
和第一實施例中的按壓部132一樣,按壓部232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230及其定位方式不同於圖4所示的盲文按鍵130。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200包括限位板240,其設置在本體220的內部,例如可通過螺合或卡合等方式固定於本體220的內壁面。每一盲文按鍵230具有限位通孔236,其具有相對而設的第一內側壁237與第二內側壁239。限位板240穿設於限位通孔236。當按壓部23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內側壁237抵接限位板240,如圖5中居左的盲文按鍵230所示。當按壓按壓部232使其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內側壁239抵接限位板240,此時觸摸部234凸出於第二表面224,如圖5中居右的盲文按鍵230所示。通過這種結構,實現了盲文按鍵230在兩個位置處的定位。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按壓部232位於第一位置時,盲文按鍵230凸出於本體220的第一表面222,而當按壓部232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盲文按鍵230與第
一表面222齊平。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其他方面,盲文讀寫裝置200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相同或相似,故不再贅述。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300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300包括本體320和多個盲文按鍵330。本體320具有第一表面322和第二表面324。在此,第一表面322和第二表面324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322和第二表面324可以是本體320上的兩個相對的表面。盲文按鍵330穿設於本體320內,且具有按壓部332和觸摸部334,按壓部332與第一表面322位於同一側,觸摸部334與第二表面324位於同一側。在本實施例中,本體320具有多個通孔326,通孔326貫穿第一表面322和第二表面324,盲文按鍵330分別對應地穿設於通孔326。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體320和盲文按鍵330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
和第一、第二實施例中的按壓部132、232一樣,按壓部332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330及其定位方式不同於圖4所示的盲文按鍵130和圖5所示的盲文按鍵230。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330的側面具有環形彈性突起部336,本體320的內壁具有延伸部340,延伸部340具有與環形彈性突起部336配合的第一環形定位槽342與第二環形定位槽344。當按壓部332位於第一位置時,環形彈性突起部336
位於第一環形定位槽342內。當按壓按壓部332使其離開第一位置時,環形彈性突起部336發生彈性變形以脫離第一環形定位槽342。當按壓部332位於第二位置時,環形彈性突起部336位於第二環形定位槽344內,此時觸摸部334凸出於第二表面324。通過這種結構,實現了盲文按鍵330在兩個位置處的定位。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按壓部332位於第一位置時,盲文按鍵330與本體320的第一表面322齊平,而當按壓部332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盲文按鍵330凹入第一表面322。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其他方面,盲文讀寫裝置300與本發明的第一、第二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200相同或相似,故不再贅述。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400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400包括本體420和多個盲文按鍵430。本體420具有第一表面422和第二表面424。在此,第一表面422和第二表面424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422和第二表面424可以是本體420上的兩個相對的表面。盲文按鍵430穿設於本體420內,且具有按壓部432和觸摸部434,按壓部432與第一表面422位於同一側,觸摸部434與第二表面424位於同一側。在本實施例中,本體420具有多個通孔426,通孔426貫穿第一表面422和第二表面424,
盲文按鍵430分別對應地穿設於通孔426。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體420和盲文按鍵430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
和第一、第二、第三實施例中的按壓部132、232、332一樣,按壓部432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430及其定位方式不同於分別示於圖4-6的盲文按鍵130、230、330。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400包括多個矽膠彈臂440,設置在本體420的內壁,矽膠彈臂440分別連接盲文按鍵430。矽膠彈臂440具有兩個死點,即上死點和下死點。如圖7所示,與圖7中居右的盲文按鍵430相連的矽膠彈臂440位於其上死點,此時按壓部432位於第一位置。當按壓該盲文按鍵430時,需要克服矽膠彈臂440的彈力。當矽膠彈臂440受盲文按鍵430的牽引而被下壓至下死點後,矽膠彈臂440固有的彈性使得按壓部432位於第二位置,此時觸摸部434凸出於第二表面424。圖7中居左的盲文按鍵430的按壓部432位於第二位置,與該盲文按鍵430相連的矽膠彈臂440位於其下死點。通過這種結構,實現了盲文按鍵430在兩個位置處的定位。
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按壓部432位於第一位置時,盲文按鍵430與本體420的第一表面422齊平,而當按壓部432被按壓至第二位置時,盲文按鍵430凹入第一表面422。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其他方面,盲文讀寫裝置400與本發明的第一、第二、第三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200、300相同或相
似,故不再贅述。
為了便於盲人判斷書寫或者摸讀的盲文是否正確,可以在盲文讀寫裝置中設置發音控制單元。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500的發音控制單元560的示意圖。除了增加發音控制單元560之外,盲文讀寫裝置500的機構設計部分可採用如上文所述的盲文讀寫裝置100、200、300或400。因此,在圖8中,省略了盲文讀寫裝置500的機構設計部分,並且僅僅繪出一個盲文按鍵和發音控制單元560的一部分。
如圖8所示,盲文讀寫裝置500包括發音控制單元560。發音控制單元560包括發音元件562與控制電路板564,控制電路板564設置於本體(未圖示)內,並電性連接發音元件562。控制電路板564具有對應於多個盲文按鍵530的多個信號接點566。盲文按鍵530具有按壓部532和觸摸部534,當按壓部532被按壓時,對應的信號接點566導通,發音元件562發出對應的聲音。
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盲文按鍵530具有導電部536,其設置於按壓部532與觸摸部534之間。當按壓部532被按壓時,導電部536朝向對應的信號接點566運動並導通信號接點566。導電部536優選為軟性導電體,例如導電布、導電海綿或金屬彈片,以增加盲文按鍵530的按壓觸感。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500可以進一步包括發
音確認鍵580,其電性連接於發音元件562。當發音確認鍵580被按壓時,發音元件562根據多個信號接點566的導通狀態發出對應的聲音。這樣,盲人就可以在書寫盲文或者摸讀盲文之後聽到對應於盲符的聲音,以判斷書寫動作或者盲文的辨識是否正確。
作為替代,在每一次按壓操作之後,盲文讀寫裝置500檢測多個信號接點566的導通狀態,並據此自動發出對應的聲音。所以,當一個盲符需要按壓多個盲文按鍵530而且中間狀態對應著一個或多個有意義的盲符時,按壓過程中會發出對應於異於所期望的盲符的盲符的聲音。
事實上,一個特定的盲符所表示的意義取決於人為規定的盲符-意義映射關係。例如,英文字母、中國大陸拼音和台灣注音符號等具有各自的盲符-意義映射關係。為了使盲文讀寫裝置500支援多語言,盲文讀寫裝置500還可包括語言選擇鍵590,其電性連接於發音元件562,如圖8所示。發音元件562根據語言選擇鍵590的輸入發出對應語言的聲音。例如,當語言選擇鍵590的輸入指示所選擇的是英文時,發音元件562根據按壓的盲符發出對應於該盲符的英文字母的聲音。當選擇的是中國大陸拼音或台灣注音符號時,發音元件562根據按壓的盲符發出對應於該盲符的中國大陸拼音或台灣注音符號的聲音。因此,發音元件562應當包括一個多語言的語音庫或者與一個多語言的語音庫電性連接。
此外,圖8中的盲文按鍵530的形狀僅僅是示意性
的,其可以採用類似於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實施例中的盲文按鍵130、230、330、430的主體結構。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盲文按鍵530可以具有其他任何適合的形狀。
在其他方面,盲文讀寫裝置500與本發明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200、300或400相同或相似,故不再贅述。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600的發音控制單元660的示意圖。和圖8類似,圖9省略了盲文讀寫裝置600的機構設計部分,並且僅僅繪出一個盲文按鍵和發音控制單元660的一部分。
如圖9所示,盲文讀寫裝置600包括發音控制單元660。發音控制單元660包括發音元件662與控制電路板664,控制電路板664設置於本體(未圖示)內,並電性連接發音元件662。控制電路板664具有對應於多個盲文按鍵630的多個信號接點666。盲文按鍵630具有按壓部632和觸摸部634,當按壓部632被按壓時,對應的信號接點666導通,發音元件662發出對應的聲音。
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600還包括導電彈片670,其一端固定於控制電路板664,另一端懸空於控制電路板664上方。當按壓部632被按壓時,盲文按鍵630擠壓導電彈片670的另一端,使其朝向信號接點666運動並導通信號接點666。
與第五實施例類似,在本實施例中,盲文讀寫裝置600可以進一步包括發音確認鍵680和語言選擇鍵690,其分別電性連接於發音元件662。盲文讀寫裝置600的發音確認鍵680和語言選擇鍵690的功能和操作類似於盲文讀寫裝置500的發音確認鍵580和語言選擇鍵590的功能和操作,故不再贅述。
此外,圖9中的盲文按鍵630的形狀僅僅是示意性的,其可以採用類似於第三、第四實施例中的盲文按鍵330、430的主體結構。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盲文按鍵630可以具有其他任何適合的形狀。
在其他方面,盲文讀寫裝置600與本發明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100、200、300、400或500相同或相似,故也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使得盲人可以在第一表面書寫盲文,並在第二表面摸讀所書寫的盲文,因而在一個裝置上集成了書寫盲文和摸讀盲文的功能,且符合盲人的操作習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00、200、300、400、500、600‧‧‧盲文讀寫裝置
120、220、320、420‧‧‧本體
122、222、322、422‧‧‧第一表面
124、224、324、424‧‧‧第二表面
126、226、326、426‧‧‧通孔
130、230、330、430、530、630‧‧‧盲文按鍵
132、232、332、432、532、632‧‧‧按壓部
134、234、334、434、534、634‧‧‧觸摸部
136‧‧‧定位凸點
140‧‧‧彈性定位板
142‧‧‧第一定位孔
144‧‧‧第二定位孔
236‧‧‧限位通孔
237‧‧‧第一內側壁
239‧‧‧第二內側壁
240‧‧‧限位板
336‧‧‧環形彈性突起部
340‧‧‧延伸部
342‧‧‧第一環形定位槽
344‧‧‧第二環形定位槽
440‧‧‧矽膠彈臂
536‧‧‧導電部
560、660‧‧‧發音控制單元
562、662‧‧‧發音元件
564、664‧‧‧控制電路板
566、666‧‧‧信號接點
580、680‧‧‧發音確認鍵
590、690‧‧‧語言選擇鍵
670‧‧‧導電彈片
圖1是盲符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英文字母f的盲符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盲文讀寫裝置沿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剖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剖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剖視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發音控制單元的示意圖;以及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盲文讀寫裝置的發音控制單元的示意圖。
100‧‧‧盲文讀寫裝置
120‧‧‧本體
122‧‧‧第一表面
124‧‧‧第二表面
130‧‧‧盲文按鍵
132‧‧‧按壓部
Claims (14)
- 一種盲文讀寫裝置,包括:一本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以及多個盲文按鍵,其穿設於該本體,每一該盲文按鍵具有一按壓部與一觸摸部,該按壓部與該第一表面位於同一側,該觸摸部與該第二表面位於同一側,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觸摸部凸出於該第二表面,其中每一該盲文按鍵側面具有一環形彈性突起部,該本體的內壁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具有與該環形彈性突起部配合的一第一環形定位槽與一第二環形定位槽,當該按壓部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環形彈性突起部位於該第一環形定位槽內,當該按壓部自該第一位置被按壓至一第二位置時,該環形彈性突起部位於該第二環形定位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分別由不同的材質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的其中之一具有凸出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按壓部的硬度小於該觸摸部的硬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本體和該些盲文按鍵是一體成型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 本體具有多個通孔,該些通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該些盲文按鍵分別對應地穿設於該些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盲文讀寫裝置還包括一發音控制單元,其包括一發音元件與一控制電路板,該控制電路板設置於該本體內,並電性連接該發音元件,該控制電路板具有對應於該些盲文按鍵的多個信號接點,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對應的該信號接點導通,該發音元件發出對應的聲音。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每一該盲文按鍵還具有一導電部,設置於該按壓部與該觸摸部之間,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導電部朝向對應的該信號接點運動並導通該信號接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導電部為導電布、導電海綿或金屬彈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盲文讀寫裝置還包括一導電彈片,其一端固定於該控制電路板,另一端懸空於該控制電路板上方,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盲文按鍵擠壓該導電彈片的另一端,使該導電彈片的另一端朝向該信號接點運動並導通該信號接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盲文讀寫裝置還包括一發音確認鍵,其電性連接於該發音元件,當該發音確認鍵被按壓時,該發音元件根 據該些信號接點的導通狀態發出對應的聲音。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盲文讀寫裝置,其中該盲文讀寫裝置還包括一語言選擇鍵,其電性連接於該發音元件,該發音元件根據該語言選擇鍵的輸入發出對應語言的聲音。
- 一種盲文讀寫裝置,包括:一本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多個盲文按鍵,其穿設於該本體,每一該盲文按鍵具有一按壓部與一觸摸部,該按壓部與該第一表面位於同一側,該觸摸部與該第二表面位於同一側,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觸摸部凸出於該第二表面;以及一限位板,設置在該本體內部,每一該盲文按鍵具有一限位通孔,該限位板穿設於該限位通孔,該限位通孔具有相對而設的一第一內側壁與一第二內側壁,當該按壓部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第一內側壁抵接該限位板,當該按壓部自該第一位置被按壓至一第二位置時,該第二內側壁抵接該限位板。
- 一種盲文讀寫裝置,包括:一本體,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和該第二表面是在觸覺上能夠區分的;多個盲文按鍵,其穿設於該本體,每一該盲文按鍵具有一按壓部與一觸摸部,該按壓部與該第一表面位 於同一側,該觸摸部與該第二表面位於同一側,當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觸摸部凸出於該第二表面;以及一矽膠彈臂,設置在該本體內壁,該矽膠彈臂連接該些盲文按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09965A CN103208217A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盲文读写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9926A TW201329926A (zh) | 2013-07-16 |
TWI460693B true TWI460693B (zh) | 2014-11-11 |
Family
ID=4875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0386A TWI460693B (zh) | 2012-01-13 | 2012-10-31 | 盲文讀寫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83641A1 (zh) |
CN (1) | CN103208217A (zh) |
TW (1) | TWI4606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6413B (zh) * | 2015-01-30 | 2016-01-20 | 宁德师范学院 | 盲人闹钟 |
KR200484372Y1 (ko) * | 2016-04-28 | 2017-08-29 | 박나운 | 시각장애인을 위한 수동식 촉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0853463A (zh) * | 2019-10-28 | 2020-02-28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兼具盲文学习功能和汉字认读功能的文字学习机 |
KR102356100B1 (ko) * | 2019-12-09 | 2022-01-27 | ㈜오버플로우 | 점자 메모 장치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65581A (en) * | 1956-02-02 | 1956-10-09 | Adler Alfons | Play block |
US3898421A (en) * | 1972-08-18 | 1975-08-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Push button switch with elastic conductive sheet |
US5161975A (en) * | 1991-08-28 | 1992-11-10 | Andrews Mark D | Braille teaching apparatus |
EP0654824B1 (en) * | 1991-04-18 | 1998-08-26 | Polaroid Corporatio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semiconductor chip packages |
US20050084828A1 (en) * | 2003-10-21 | 2005-04-21 |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aille instruction |
US20080109208A1 (en) * | 2006-04-21 | 2008-05-08 | Scomm, Inc. | Interactive convers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or method and system |
TW201028298A (en) * | 2009-01-21 | 2010-08-01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Braille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81450A (en) * | 1991-05-16 | 1993-01-26 | Umberto Monacelli | Pneumatic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with piston holding detent |
US6417821B1 (en) * | 1999-06-28 | 2002-07-09 | John V. Becker | Braille computer monitor |
CN1311594A (zh) * | 2000-03-01 | 2001-09-05 | 田英钦 | 一种可同时供盲人使用的电话和手机 |
US7009595B2 (en) * | 2002-01-03 | 2006-03-07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Extended refreshable tactile graphic array for scanned tactile display |
US8740618B2 (en) * | 2007-07-20 | 2014-06-03 | Keith N. Shaw | Braille module with compressible pin arrays |
US20090063092A1 (en) * | 2007-08-29 | 2009-03-05 | Amber Mockler Pierce | Pin Array Locking Mechanism |
-
2012
- 2012-01-13 CN CN2012100109965A patent/CN103208217A/zh active Pending
- 2012-10-31 TW TW101140386A patent/TWI460693B/zh active
-
2013
- 2013-01-03 US US13/733,666 patent/US201301836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65581A (en) * | 1956-02-02 | 1956-10-09 | Adler Alfons | Play block |
US3898421A (en) * | 1972-08-18 | 1975-08-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Push button switch with elastic conductive sheet |
EP0654824B1 (en) * | 1991-04-18 | 1998-08-26 | Polaroid Corporatio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semiconductor chip packages |
US5161975A (en) * | 1991-08-28 | 1992-11-10 | Andrews Mark D | Braille teaching apparatus |
US20050084828A1 (en) * | 2003-10-21 | 2005-04-21 |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aille instruction |
US20080109208A1 (en) * | 2006-04-21 | 2008-05-08 | Scomm, Inc. | Interactive convers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or method and system |
TW201028298A (en) * | 2009-01-21 | 2010-08-01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Braille device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What Cues do Blind People Use to Recognize a Street in the Absence of a Curb?" Dona Sauerburger,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21022908/http://www.sauer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9926A (zh) | 2013-07-16 |
US20130183641A1 (en) | 2013-07-18 |
CN103208217A (zh) | 2013-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5591B (zh) | 觸控鍵盤 | |
TWI503707B (zh) | Active stylus with switching function | |
US20080252603A1 (en) | Condensed Keyboar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5359065B (zh) | 提供附加功能和各功能预览的多功能按键 | |
TWI460693B (zh) | 盲文讀寫裝置 | |
US10804897B2 (en) | Touch-sensitive keypad control device | |
JP2019523898A (ja) | 盲人または視覚障害者用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機器のマルチメディア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ツール | |
JP2014164610A (ja) | キーボードカバー、キー入力変換方法およびキーレイアウト変換システム | |
CN102645980A (zh) | 触摸屏的软件辅助实体键盘 | |
JP2009031515A (ja) | 触覚情報伝達装置 | |
US9958991B2 (en) | Input device and input method | |
Chakraborty et al. | Flight: A low-cost reading and writing system for economically less-privileged visually-impaired people exploiting ink-based braille system | |
US11514817B2 (en) | Smart interactive system for braille learning | |
US20180240363A1 (en) | Laptop computer with user interface for blind,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
CN107592923B (zh) | 电子形式数据的输入方法和数据输入设备 | |
CN201716683U (zh) | 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电子装置 | |
TWI459239B (zh) | 一種鍵盤 | |
US11249558B1 (en) | Two-handed keyset,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keyset and system | |
TWI463356B (zh) | 觸控板 | |
CN203689442U (zh) | 在显示器上能动态显示手指位置的键盘输入系统 | |
US20120306755A1 (en) | Touch keyboard | |
KR20200137651A (ko) | 스마트 다면체 | |
CN206003668U (zh) | 按键装置及键盘 | |
CN203690171U (zh) | 仿触控按键效果的操作面板 | |
CN105990057A (zh) | 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