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46989B -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6989B
TWI446989B TW098143836A TW98143836A TWI446989B TW I446989 B TWI446989 B TW I446989B TW 098143836 A TW098143836 A TW 098143836A TW 98143836 A TW98143836 A TW 98143836A TW I446989 B TWI446989 B TW I4469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feed bin
feeding box
tap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1693A (en
Inventor
Chang Hua Tsao
Hung Chi Yang
Ting Hao Chu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814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69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21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1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6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6989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拆箱系統及拆箱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拆解進料箱之拆箱系統及拆箱方法。
進料箱是一種硬紙板製作之容器,其被廣泛地運用於包裝諸如藥品、食物、硬體設備或其他物品等。利用進料箱包裝物品,首先係將物品放置於折製成型之進料箱內,然後將相對兩側之箱蓋封口,以膠帶密封。當欲取出箱內物品時,則需先將兩側之箱蓋封口處之膠帶割破,然後打開箱蓋,最後取出箱內之物品。
傳統上,作業人員手持割刀將箱蓋封口處之膠帶割破,然後再翻開箱蓋,從而取出箱內物品。然而,以手動方式取出箱內物品,此不僅作業速度緩慢、耗費人力且容易發生職業傷害。而且,這些問題在拆解大型進料箱時,變成更為嚴峻。
由於人工拆箱速度慢且易發生職業傷害,因此有必要對此種作業方式加以改善。
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系統包含平台、進料模組、膠帶切割模組、箱蓋撥翻模組及進料箱移除模組,並由系統控制裝置(例如電腦)控制其運作。進料模組係經配置以搬移進料箱至平台上,膠帶切割模組係經配置以切割進料箱之封箱膠帶(包含中間膠帶及側邊膠帶),箱蓋撥翻模組係經配置以撥翻進料箱之蓋子(包含頂蓋及底蓋),進料箱移除模組係經配置以將進料箱自平台上抽離而留置進料箱內之物品於平台上。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方法首先移動一平台上之一進料箱,使得該進料箱之上側中間膠帶通過一上切割刀,該進料箱之下側中間膠帶通過一下切割刀。之後,切割該進料箱之前側邊膠帶及後側邊膠帶後,移動該進料箱以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一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一第一外底蓋並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二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一第二外底蓋。接著,形成一懸空部於該平台內使得該進料箱之一內底蓋向該懸空部翻轉,再移動該進料箱以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三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二個外頂蓋。然後,藉由夾住該進料箱之外頂蓋將該進料箱自該平台上抽離,使得該進料箱內之物品留置於該平台上。
圖1及圖2顯示進料箱10,且進料箱10包覆物品16。該進料箱10之上側包含第一外頂蓋22、第二外頂蓋24、第一內頂蓋26、第二內頂蓋28。相應地,該進料箱10之下側包含第一外底蓋32、第二外底蓋34、第一內底蓋36及第二內底蓋38。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係以上側中間膠帶40予以固定而封閉進料箱10之上開口12,且前側邊膠帶42及後側邊膠帶44封閉進料箱10之側邊。相應地,第一外底蓋32及第二外底蓋34係以下側中間膠帶50予以固定而封閉進料箱10之下開口14,且前側邊膠帶52及後側邊膠帶54封閉進料箱10之側邊。
圖3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方法的流程圖,圖4至圖20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系統100。該拆箱系統100包含平台118、進料模組102、膠帶切割模組104、箱蓋撥翻模組106及進料箱移除模組108,並由系統控制裝置(例如電腦)112控制其運作,如圖4所示。簡言之,進料模組102係經配置以搬移進料箱10至平台118上,膠帶切割模組104係經配置以切割進料箱10之封箱膠帶(包含中間膠帶及側邊膠帶),箱蓋撥翻模組106係經配置以撥翻進料箱10之蓋子(包含頂蓋及底蓋),進料箱移除模組108係經配置以將進料箱10自平台118上抽離而留置進料箱10內之物品16於平台118上。
參考圖3之步驟S72及圖5,說明本發明之進料模組102的操作。本發明之進料模組102設有一搬送裝置120,其包含經配置以吸附進料箱10之吸盤122、一軌道126及一升降裝置124,其中吸盤122固定於升降裝置124,而該升降裝置124可利用一滑車(未繪示於圖中)滑移於軌道126上。軌道126由進料區102之前端向外延伸,使得升降裝置124與吸盤122可於進料區102之前端上方移動。升降裝置124可使吸盤122上下移動,俾便搬移放置於進料區102旁之進料箱10。當吸盤122吸附進料箱10後,升降裝置124即將吸盤122及進料箱10往上移動,軌道126再將升降裝置124移動至平台118上方。之後,升降裝置124將進料箱10置放於平台118之滾筒128上,吸盤122再鬆開以完成圖3之步驟S72。
進料模組102之平台118的滾筒128可藉由馬達130之帶動而將進料箱10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模組102與膠帶切割模組104之平台118間設有擋板132,其係由一氣缸134控制而上下移動。例如,當膠帶切割模組104內之感測器感測到沒有待處理之進料箱10時,系統控制裝置112即指示氣缸134將擋板132向下移動,使得進料模組102之進料箱10得以進入膠帶切割模組104;之後,系統控制裝置112指示氣缸134即將擋板132向上移動,以避免過多之進料箱10進入膠帶切割模組104。
參考圖3之步驟S74及圖6-9,說明本發明膠帶切割模組104之操作。參考圖6,進料箱10進入膠帶切割模組104後,首先由寬度量測裝置160量測進料箱10之寬度。寬度量測裝置160包含夾送裝置162、限動開關166、氣缸164及線性編碼器168等元件。夾送裝置162係藉由氣缸164驅動從平台118外側向中央移動,其中夾送裝置162上之限動開關166在接觸進料箱10時啟動並傳送訊號至線性編碼器168,如此線性編碼器168即可根據夾送裝置162之移動距離計算進料箱10之寬度。夾送裝置162包含複數滾筒172及包覆滾筒172之皮帶174,其中滾筒172係藉由馬達170之驅動而帶動皮帶174,進而在平台118上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膠帶切割模組104之平台118的滾筒128係用以承載進料箱10,夾送裝置162負責在平台118上移動進料箱10。
圖7及圖8例示高度量測裝置140量測進料箱10之高度,其中高度量測裝置140係設置於寬度量測裝置160之後。高度量測裝置140包含伺服馬達150、升降裝置152、懸臂154、橫桿142、活動件144及固定件146,其中固定件146具有一感測器148,設置於活動件144之上方。伺服馬達150驅動升降裝置152上之支臂154下降,當橫桿142接觸進料箱10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時,橫桿142將活動件144上推而觸動固定件146上之感測器148,如此即可藉由支臂154之下降高度推算進料箱10之高度。
圖9例示本發明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中間膠帶40及下側中間膠帶50。夾送裝置162係經配置以將進料箱10置放於平台118之中間,使得設置於高度量測裝置140上之上切割刀180及設置平台118之下切割刀182分別對齊進料箱10之上側中間膠帶40及下側中間膠帶50。之後,夾送裝置162將進料箱10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時,上切割刀180即可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中間膠帶40,下切割刀182即可切割進料箱10之下側中間膠帶50。
參考圖3之步驟S76及圖10-12,說明本發明量測進料箱10之長度,並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邊膠帶42、上側邊膠帶44、下側邊膠帶52及下側邊膠帶54。參考10,當上切割刀180及下切割刀182分別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中間膠帶40及下側中間膠帶50後,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直到擋板190(係由氣缸191控制而上下移動)處。之後,進料箱10即處於靜置狀態,而設置於平台118下方之長度量測裝置198啟動以量測進料箱10的長度。長度量測裝置198包含滑軌192、滑座194及光感測器196,其中滑座194經配置以承載光感測器196並沿滑軌192移動,而光感測器196可為光收發器。當光感測器196位於進料箱10外側時,其發射之光束未被反射;隨著滑座194朝向進料箱10移動,光感測器196發射之光束被進料箱10反射再由光感測器196予以接收。如此,即可根據光感測器196接收反射光束之位置與擋板190之位置計算進料箱10之長度。
圖11例示本發明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邊膠帶42及下側邊膠帶52。上側邊切割機構200包含壓輪202、上側切刀204、移動裝置206及滑軌208。移動裝置206沿著滑軌208移動上側切刀204以切割靜置進料箱10之上側邊膠帶42,其中壓輪202於切割時按壓進料箱10。下側邊切割機構210包含下側切刀212及移動裝置214。移動裝置214沿著進料箱10之下側移動下側切刀212以切割靜置進料箱10之下側邊膠帶52。移動裝置206、214可為氣缸或其他具類似功能之機構。上側邊切割機構200及下側邊切割機構210可根據寬度量測裝置160之量測結果設定上側切刀204及下側切刀212之行桯。
圖12例示本發明切割進料箱10之上側邊膠帶44及下側邊膠帶54。當完成上側邊膠帶42及下側邊膠帶52之切割後,上側邊切割機構200及即下側邊切割機構210從平台118上移開。之後,上側邊切割機構230及下側邊切割機構240即根據長度量測裝置198之量測結果分別移動至上側邊膠帶44及下側邊膠帶54。上側邊切割機構230包含壓輪232、上側切刀234、移動裝置236及滑軌238。移動裝置236沿著滑軌238移動上側切刀234以切割靜置進料箱10之上側邊膠帶44,其中壓輪232於切割時按壓進料箱10。下側邊切割機構240包含下側切刀242及移動裝置244。移動裝置244沿著進料箱10之下側移動下側切刀242以切割靜置進料箱10之下側邊膠帶54。移動裝置236、244可為氣缸或其他具類似功能之機構。同理,上側邊切割機構230及下側邊切割機構240可根據寬度量測裝置160之量測結果設定上側切刀234及下側切刀242之行桯。
參考圖3之步驟S78及圖13-15,說明本發明撥播進料箱10之第一外底蓋32及第二外底蓋34的技術。參考圖13及圖14,箱蓋撥翻模組106包含錐形件252、撥蓋片254及移動裝置256。箱蓋撥翻模組106之平台118具有鏤空部258,錐形件252及撥蓋片254係設置於平台118之中間處。當進料箱10藉由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而接觸錐形件252之尖端時,錐形件252將進料箱10之第一外底蓋32向鏤空部258撥翻,而設置於錐形件252後方之撥蓋片254再藉由移動裝置256之推動將進料箱10之第一外底蓋32在鏤空部258撥翻成水平狀態。如此,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時,第一外底蓋32係攤開在平台118之滾筒128上,如圖14所示。
參考圖15,箱蓋撥翻模組106另包含錐形件262、撥蓋片264及移動裝置264。箱蓋撥翻模組106之平台118另具有鏤空部268,錐形件262及撥蓋片264設置於平台118之中間處。當進料箱10藉由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而接觸錐形件262之尖端時,錐形件262將進料箱10之外底蓋34向鏤空部268撥翻,而設置於錐形件262後方之撥蓋片264再藉由移動裝置266之推動將進料箱10之外底蓋34在鏤空部268撥翻成水平狀態。如此,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時,第二外底蓋34係攤開在平台118之滾筒128上。
參考圖3之步驟S80及圖16,說明本發明撥播進料箱10之內底蓋38的技術。箱蓋撥翻模組106包含支撐部272與升降裝置274,升降裝置274承載支撐部272。當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至支撐部272上方時,升降裝置274下降以形成一懸空部276於平台118內,使得進料箱10之第二內底蓋38得以向懸空部276翻轉。如此,夾送裝置162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時,第二內底蓋38係攤開在平台118之滾筒128上。
參考圖3之步驟S82及圖17,說明本發明撥播進料箱10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的技術。箱蓋撥翻模組106另包含升降裝置282、設置於升降裝置282上之懸臂284、設置於懸臂284上之錐形件286及設置於錐形件286後側之開蓋輔助件288。升降裝置282根據高度量測裝置140之量測結果調整懸臂284及錐形件286之高度以對準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之接縫,夾送裝置162再沿著輸送方向116移動進料箱10使得錐形件286撥翻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並由開蓋輔助件288抵頂撥翻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
參考圖3之步驟S84及圖18-20,說明本發明之進料箱移除模組108的操作。本發明之進料箱移除模組108包含升降裝置312、設置於升降裝置312上之橫向滑軌314、設置於橫向滑軌314上之滑座316、設置於滑座316上之固定片318及設置於滑座318上之移動片320。升降裝置312及橫向滑軌314構成移動裝置313,固定片318及移動片320構成夾取裝置319。
參考圖18,固定片318係設置於開蓋輔助件288之後,因此當夾送裝置162移動進料箱10時,固定片318接續開蓋輔助件288抵頂進料箱10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之後,兩個滑座316根據寬度量測裝置160之量測結果分別向進料箱10之兩側滑動,使得二個固定片318分別將進料箱10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撥翻成直立狀態。接著,二個移動片320再各自向二個固定片318移動以分別夾住進料箱10之第一外頂蓋22及第二外頂蓋24,如圖19所示。
參考圖20,伺服馬達322將橫向滑軌314向上移動以將進料箱10自平台118上抽離,留置進料箱10內之物品16於平台118上。之後,兩個滑座316同時向平台118側邊滑動直到進料箱10位於輸送機110之上方,移動片320再作動以釋放進料箱10於輸送機110上,輸送機110將進料箱10輸送至回收區114。
綜合上述,本發明揭示之拆箱系統10可自動拆解進料箱10,並分離進料箱10與物品16。拆箱系統10藉由膠帶切割模組104、箱蓋撥翻模組106及進料箱移除模組108自動偵測進料箱10之尺寸,再相應地調整各構件之位置,因此本發明之拆箱系統10可拆解不同尺寸的進料箱10。此外,拆箱系統10在拆解進料箱10過程中不會進料箱10,因此進料箱10可重複使用。
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發明之教示及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發明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發明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進料箱
12...上開口
14...下開口
16...物品
22...第一外頂蓋
24...第二外頂蓋
26...第一內頂蓋
28...第二內頂蓋
32...第一外底蓋
34...第二外底蓋
36...第一內底蓋
38...第二內底蓋
40...上側中間膠帶
42...前側邊膠帶
44...後側邊膠帶
50...下側中間膠帶
52...前側邊膠帶
54...後側邊膠帶
100...拆箱系統
102...進料模組
104...膠帶切割模組
106...箱蓋撥翻模組
108...進料箱移除模組
110...輸送機
112...系統控制裝置
114...回收區
116...輸送方向
118...平台
120...搬送裝置
122...吸盤
124...升降裝置
126...軌道
128...滾筒
130...馬達
132...擋板
134...氣缸
140...高度量測裝置
142...橫桿
144...活動件
146...固定件
148...感測器
150...伺服馬達
152...升降裝置
154...懸臂
160...寬度量測裝置
162...夾送裝置
164...氣缸
166...限動開關
168...線性編碼器
170...馬達
172...滾筒
174...皮帶
180...上切割刀
182...下切割刀
190...擋板
191...氣缸
192...滑軌
194...滑座
196...光感測器
200...上側邊切割機構
202...壓輪
204...上側切刀
206...移動裝置
208...滑軌
210...下側邊切割機構
212...下側切刀
214...移動裝置
230...上側邊切割機構
232...壓輪
234...上側切刀
236...移動裝置
238...滑軌
240...下側邊切割機構
242...下側切刀
244...移動裝置
252...錐形件
254...撥蓋片
256...移動裝置
258...鏤空部
262...錐形件
264...撥蓋片
266...移動裝置
268...鏤空部
272...支撐部
274...升降裝置
276...懸空部
282...升降裝置
284...懸臂
286...錐形件
288...開蓋輔助件
312...升降裝置
313...移動裝置
314...橫向滑軌
316...滑座
318...固定片
319...夾取裝置
320...移動片
322...伺服馬達
S72-S84...拆箱步驟
圖1及圖2顯示進料箱;
圖3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方法的流程圖;
圖4例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拆箱系統;
圖5例示本發明將進料箱搬移至平台之機構;
圖6例示本發明量測進料箱之寬度;
圖7及圖8例示本發明量測進料箱之高度;
圖9例示本發明切割進料箱之上側中間膠帶及下側中間膠帶;
圖10例示本發明量測進料箱之長度;
圖11及圖12本發明切割進料箱之上側邊膠帶及下側邊膠帶;
圖13-15例示本發明撥播進料箱之外底蓋;
圖16例示本發明撥播進料箱之內底蓋;
圖17例示本發明撥播進料箱之外頂蓋;以及
圖18-20例示本發明將進料箱自平台上抽離,留置進料箱內之物品於平台上。
S72-S84...拆箱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拆箱系統,包含:一平台,經配置以承載一進料箱;一進料模組,經配置以移動該進料箱至該平台上;一膠帶切割模組,經配置以切割該進料箱之封箱膠帶;一箱蓋撥翻模組,經配置以撥翻該進料箱之蓋子,該撥翻模組包含一鏤空部,其中透過該鏤空部可將該進料箱之外底蓋撥翻,且該箱蓋撥翻模組另包含一錐形件,設置於該平台之該鏤空部內,當該進料箱朝向該錐形件移動時,該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外底蓋;以及一進料箱移除模組,經配置以將該進料箱自該平台上抽離而留置該進料箱內之一物品於該平台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膠帶切割模組包含:一上切割刀,經配置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上側中間膠帶;以及一下切割刀,經配置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下側中間膠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膠帶切割模組包含:一上側邊切割機構,包含一第一移動裝置、一壓輪及一上側切刀,該壓輪與該上側切刀固定於該第一移動裝置,該第一移動裝置移動該上側切刀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上側邊膠帶,該壓輪於切割時按壓該進料箱;以及一下側邊切割機構,包含一第二移動裝置及一下側切刀,該下側切刀固定於該第二移動裝置,該第二移動裝置移動該下側切刀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下側邊膠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平台包含一支撐部與 一升降裝置,該支撐部連接於該升降裝置,當該升降裝置將該支撐部向下移動以於該平台中形成一懸空部,使得該進料箱之一內底蓋向該懸空部翻轉。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箱蓋撥翻模組包含一錐形件,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當該進料箱朝向該錐形件移動時,該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外頂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進料箱移除模組包含設置於該平台上方之一移動裝置及一夾取裝置,該夾取裝置連接於該移動裝置,該夾取裝置經配置以夾取該進料箱之兩外頂蓋,而該移動裝置移動該夾取裝置以將該進料箱自該平台上抽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複數個夾送裝置,設置於該平台之兩側,該皮帶夾送裝置包含複數個滾筒及包覆該些滾筒之一皮帶,該滾筒轉動時帶動該皮帶以在該平台上移動該進料箱。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一搬送裝置,設於該平台之前端,該搬送裝置包含經配置以吸附該進料箱之一吸盤及一升降裝置,該吸盤固定於該升降裝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一高度量測裝置,其係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該高度量測裝置包含一升降裝置及一橫桿,其中該升降裝置移動該橫桿以接觸該進料箱時,啟動一感測器以量測該進料箱之高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一長度量測裝置,其係位於該平台之底部,該長度量測裝置包含一移動裝置及一光學式感測裝置,該感測裝置設置於該移動裝置上, 該移動裝置經配置以沿該平台移動,該光學式感測裝置經配置以向該進料箱發射一光線並接收經該進料箱反射之光線。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一輸送機,設置於該平台之末端,該輸送機經配置以傳送拆解之進料箱至一收集區。
  12. 一種拆箱系統,包含:一平台,經配置以承載一進料箱;一搬送裝置,設置於該平台之前端,該搬送裝置包含經配置以吸附該進料箱之一吸盤及一第一升降裝置,其中該吸盤固定於該第一升降裝置;一高度量測裝置,設置該平台之上方且經配置以量測該進料箱之高度;一長度量測裝置,接續該高度量測裝置之後設置於該平台之底部,該長度量測裝置包含一第一移動裝置及一光感測器,該光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移動裝置上,該第一移動裝置沿著該平台移動該光感測器以量測該進料箱之長度;一上切割刀,接續該長度量測裝置之後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該上切割刀經配置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上側中間膠帶;一下切割刀,相對於該上切割機構設置於該平台之下方且經配置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下側中間膠帶;一上側邊切割機構,接續該上切割機構之後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該上側邊切割機構包含一壓輪、一上側切刀 及一第二移動裝置,該壓輪與該上側切刀固定於該第二移動裝置,該第二移動裝置移動該上側切刀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上側邊膠帶,該壓輪於切割時按壓該進料箱;一下側邊切割機構,包含一第三移動裝置及一下側切刀,該下側切刀固定於該第三移動裝置,其中該第三移動裝置移動該下側切刀以切割該進料箱之下側邊膠帶。一第一鏤空部,接續該下側邊切割機構之後設置於該平台內;一第一錐形件,設置於該第一鏤空部內,其中當該進料箱朝向該第一錐形件移動時,該第一錐形件翻轉該進料箱之一第一外底蓋;一第二鏤空部,接續該第一鏤空部之後設置於該平台內;一第二錐形件,設置於該第二鏤空部內,其中當該進料箱朝向該第二錐形件移動時,該第二錐形件翻轉該進料箱之一第二外底蓋;一支撐部與一第二升降裝置,接續該第二鏤空部之後設置,其中該支撐部連接於該第二升降裝置且嵌置於該平台內,當該第二升降裝置將該支撐部向下移動以形成一懸空部於該平台內,使得該進料箱之一內底蓋向該懸空部翻轉;一第三錐形件,接續該支撐部與該第三升降裝置之後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其中當該進料箱朝向該第三錐形件移動時,該第三錐形件翻轉該進料箱之二個外頂蓋;一第三移動裝置及一夾取裝置,接續該第三錐形件之 後設置於該平台上方,該夾取裝置連接於該第三移動裝置,其中該夾取裝置經配置以夾取該進料箱之兩個外頂蓋,該第三移動裝置移動該夾取裝置以抽離該進料箱;以及一輸送機,設置於該平台之末端且經配置以傳送拆解之進料箱至一收集區。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拆箱系統,其中該上切割刀係設置於該高度量測裝置上。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拆箱系統,其更包含複數個夾送裝置,其係設置於該平台之上方,該夾送裝置包含複數個滾筒及包覆該些滾筒之一皮帶,其中該滾筒之轉動帶動該皮帶以在該平台上移動該進料箱。
  15. 一種拆箱方法,包含下列步驟:移動一平台上之一進料箱,使得該進料箱之上側中間膠帶通過一上切割刀,該進料箱之下側中間膠帶通過一下切割刀;切割該進料箱之前側邊膠帶及後側邊膠帶;移動該進料箱以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一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一第一外底蓋;移動該進料箱以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二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一第二外底蓋;形成一懸空部於該平台內,使得該進料箱之一內底蓋向該懸空部翻轉;移動該進料箱以藉由在該平台上之一第三錐形件撥翻該進料箱之二個外頂蓋;以及 藉由夾住該進料箱之外頂蓋將該進料箱自該平台上抽離,使得該進料箱內之物品留置於該平台上。
  16.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更包含量測該進料箱之寬度之步驟。
  17.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更包含量測該進料箱之高度之步驟。
  18.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更包含量測該進料箱之長度之步驟。
  19.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中切割該進料箱之前側邊膠帶及後側邊膠帶時,該進料箱係處於靜置狀態。
  20.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另包含將該第一外底蓋撥翻為水平狀態。
  21.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另包含將該第二外底蓋撥翻為水平狀態。
  22. 如請求項15之拆箱方法,其另包含將該進料箱之二個外頂蓋撥翻為直立狀態。
TW098143836A 2009-12-21 2009-12-21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TWI446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43836A TWI4469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43836A TWI4469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693A TW201121693A (en) 2011-07-01
TWI446989B true TWI446989B (zh) 2014-08-01

Family

ID=4504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3836A TWI446989B (zh) 2009-12-21 2009-12-21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698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707B1 (en) * 1998-05-28 2001-04-10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And Guarding Systems Inc. Automatic system for unpacking boxes
US7021033B2 (en) * 2001-05-30 2006-04-04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Container strap cutt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707B1 (en) * 1998-05-28 2001-04-10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And Guarding Systems Inc. Automatic system for unpacking boxes
US7021033B2 (en) * 2001-05-30 2006-04-04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Container strap cut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693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391B (zh) 拆箱系统与拆箱方法
CN110683145B (zh) 包装袋自动拆包系统及其拆袋分离机构
CN106672334B (zh) 口服液制托入托封托一体机
US9187200B2 (en) Apparatus for the handling of multiwall bags containing powdered or particulate material
JP5869360B2 (ja) 袋の脱気及びシール方法並びに装置
DK148256B (da) Apparat til fremstilling og stabling af plastposer
CN111942665A (zh) 自动装袋机
SE442620B (sv) Anordning for oppning och kvittblivning av omslagsband for forpackningar
CN113734544A (zh) 一种试剂盒包装设备
CN111152969B (zh) 一种粽子包装机
CN210793839U (zh) 自动装箱机
KR102057572B1 (ko) 플랫보드 정렬장치
CN114590458B (zh) 一种拆袋装置
CN100349782C (zh) 纸箱开包系统
TWI446989B (zh) 拆箱系統與拆箱方法
US20060059868A1 (en) Loader and packaging apparatus
CN106628359B (zh) 一种方便面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
JP5739307B2 (ja) ノズル挿入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2724085B2 (ja) 箱体からの内収容物取出装置
CN115892609A (zh) 一种奶酪棒棒体的自动化生产包装装置
JP2596555B2 (ja) 段ボール箱の自動開梱切り出し装置
CN222408904U (zh) 一种自动拆外袋机
CN116022427B (zh) 一种培养皿自动拆包装设备
CN210340694U (zh) 大型镜子切割机
CN113666097B (zh) 一种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