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4688B - 傳動總成 - Google Patents
傳動總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44688B TWI444688B TW100116419A TW100116419A TWI444688B TW I444688 B TWI444688 B TW I444688B TW 100116419 A TW100116419 A TW 100116419A TW 100116419 A TW100116419 A TW 100116419A TW I444688 B TWI444688 B TW I44468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axis
- knob
- gear
- transmissio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5/00—Gearings or mechanisms with other special functional features
- F16H35/10—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bsorbing overload or preventing damage by overlo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5—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left-right translation mov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1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conical gears on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33—Yieldability in gear trai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6—Intersecting ax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6—Intersecting axes
- Y10T74/19665—Bevel gea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有關一種傳動總成,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齒輪組的傳動總成。
隨著數位資料的普及化,在許多場所中,利用投影裝置呈現數位資料的比例也隨之增加。一般而言,投影裝置在使用時,需先調整投影裝置所投射出的影像的位置,以使得投射出的影像可完整地位於投影幕上。
然而,習知的投影裝置在調整影像的投射位置方面上,不甚方便。詳言之,使用者需藉由搬動整台投影裝置,以改變投影裝置的擺放位置、高度或角度,才可達到調整影像投射位置的目的。
此外,如果投影裝置是屬於固定式(例如懸掛在天花板下的投影裝置),則投影裝置的擺動位置、高度或角度將無法輕易地改變,以致於使用者只能改變投影幕的位置來使投射畫面位於投影幕上;此舉亦不甚方便。
於是,一種改良方案如美國專利公開案US 2010/0202067即被提出,該方案可允許投影裝置的鏡頭模組在投影裝置中移動。當鏡頭模組移動而改變其位置時,透過鏡頭模組投射出的影像位置也會隨之改變。如此,使用者可較輕鬆地調整影像的投射位置,不需要搬動整個投影裝置,特別適用於固定式的投影裝置。
然而,該方案仍有部分待改善之處。詳言之,該方案中,一第
一螺桿用以承受一扭矩而轉動,然後一組傘齒輪(bevel gears)用以連接該第一螺桿及一第二螺桿,扭矩可透過傘齒輪組傳遞至第二螺桿而造成第二螺桿轉動,第二螺桿的轉動最後可導致鏡頭模組移動;但是當鏡頭模組移動至極限位置時,第二螺桿無法再轉動,但使用者不知道或故意,仍持續施加扭矩至第一螺桿上,此時傘齒輪組將容易被損壞;此外,即使不損壞,傘齒輪組也會卡住(stuck),造成傘齒輪組難以反向轉動,鏡頭模組也難以再反向移動。換言之,驅動該鏡頭模組移動的傳動總成是需改善的。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可改善部分上述缺失的傳動總成,乃為此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傳動總成,其可防止齒輪組承受過大的應力而損壞,並且可防止齒輪組卡住而不轉動。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揭露的傳動總成,包括:一支架、一主動軸、一主動齒輪、一被動軸、一被動齒輪以及一旋鈕;其中主動軸可轉動地連接支架,且具有一第一端部及相對於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主動軸定義有通過第一及第二端部的一第一軸線;主動齒輪設於主動軸之第一端部;被動軸可轉動地連接支架,且具有一第三端部及相對於第三端部的一第四端部,被動軸定義有通過第三及第四端部的一第二軸線,第二軸線與第一軸線交錯;被動齒輪設於被動軸之第三端部,用以與主動齒輪相嚙合;旋鈕設於主動軸之第二端部。
旋鈕可承受一第一扭矩,以帶動主動軸及主動齒輪根據第一軸
線轉動,進而驅動被動軸及被動齒輪根據第二軸線轉動;當被動軸及被動齒輪轉動至一死點而旋鈕持續承受第一扭矩時,旋鈕可相對主動齒輪轉動;當旋鈕承受與第一扭矩相反之一第二扭矩時,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之至少其中之一,可沿對應之第一或第二軸線產生一軸向移動。
藉此,當被動齒輪及被動軸轉動至死點而無法繼續轉動時,第一旋鈕會開始相對主動齒輪轉動,使得第一扭矩無法傳遞至主動齒輪。如此主動齒輪不會對無法轉動的被動齒輪施力,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間即不會產生過大的應力而損壞。
另,當第一旋鈕被施以第二扭矩時,第二扭矩可傳遞至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一開始可能會因齒隙過小而卡住、無法轉動;然而,因為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之間的作用力會使得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的至少其中一個產生軸向移動,造成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間的齒隙增加,如此主動齒輪及被動齒輪即可轉動。
為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係以較佳之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出一種傳動總成,其可被輸入機械能(扭矩),並且可傳遞該機械能至與傳動總成相連接的物體上,進而造成該物體運動。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其分別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平面組合圖及立體分解圖。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傳動總成1包括:一第一支架11、一第一主動軸12、一主動齒輪13、一彈性件14、一被動軸15、一被動齒輪16及一第
一旋鈕17;以下將依序說明傳動總成1的上述各構件。
第一支架11可供第一主動軸12及被動軸15設置其上,其形狀大致為一板體,但可依據實際應用而做變更。另外,第一支架11可為一體成形的結構,或是多個構件所組成的結構,本實施例為前者。
第一主動軸12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支架11;詳言之,第一主動軸12可保持在第一支架11上,不會輕易地脫離第一支架11,且可承受力矩而轉動(自轉)。第一主動軸12具有一第一端部121及相對於第一端部121的一第二端部122,第二端部122伸出至第一支架11的上方。第一主動軸12定義有通過第一端部121及第二端部122的一假想第一軸線123;當第一主動軸12轉動時,第一主動軸12即根據第一軸線123轉動。
主動齒輪13設於第一主動軸12之第一端部121;詳言之,主動齒輪13套設在第一端部121上,兩者無法相對轉動但可相對滑動,因為第一端部121的截面為非圓形,而被第一端部121插入的主動齒輪13的中心孔也對應地為非圓形。
彈性件14也設於第一主動軸12之第一端部121上,並且抵接主動齒輪13;詳言之,彈性件14可為彈簧或橡膠塊(本實施例為前者)等可被壓縮而儲存彈力的物體,並且套在第一端部121上;且彈性件14的上端與第一端部121可相固定而不會相互滑動,彈性件14的下端抵接在主動齒輪13上。當主動齒輪13受力而沿著第一軸線123相對第一主動軸12產生一軸向移動時,彈性件14會被壓縮而儲存彈力;當主動齒輪13受力解除時,彈性件14的
彈力可將主動齒輪13推回主動齒輪13的初始位置。
被動軸15可轉動地連接第一支架11;詳言之,被動軸15可保持在第一支架11上,不會輕易地脫離第一支架11,且可承受力矩而轉動(自轉)。被動軸15具有一第三端部151及相對於第三端部151的一第四端部152,第三端部151可位於第一主動軸12的第一端部121的下方,而第四端部152可設有螺紋或連軸器等方便其他物體(例如第11圖所示的第二支架18)連結的結構(圖未示)。此外,被動軸15定義有通過第三端部151及第四端部152的一假想第二軸線153;當被動軸15轉動時,被動軸15即根據第二軸線153轉動。
另,第二軸線153與第一軸線123交錯,且兩者實質地垂直。但是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軸線153與第一軸線123可為非垂直地交錯。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稱的第二軸線153與第一軸線123交錯的定義是:假設有一假想平面(圖未示)同時平行於第二軸線153與第一軸線123,第二軸線153與第一軸線123分別投影至該假想平面而產生一投影線,第二軸線153的投影線與第一軸線123的投影線需交錯。
被動齒輪16設於被動軸15之第三端部151;詳言之,被動齒輪16套設在第三端部151上,兩者無法相對轉動。此外,被動齒輪16用以與主動齒輪13相嚙合。由於第一軸線123與第二軸線153交錯,被動齒輪16與主動齒輪13需分別為一傘齒輪或一交錯螺旋齒輪(本實施例為前者)等齒輪,才能相嚙和。
第一旋鈕17設於第一主動軸12之第二端部122,因此第一旋鈕
17可位於第一支架11的上方。第一旋鈕17可承受一第一扭矩,然後帶動第一主動軸12及主動齒輪13根據第一軸線123轉動。由於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嚙合,主動齒輪13的轉動可驅動被動齒輪16及被動軸15根據第二軸線153來轉動;如此,作用在第一旋鈕17上的第一扭矩可傳遞至被動軸15上。當被動軸15跟一被驅動物(圖未示)連接時,第一扭矩即可傳遞至該被驅動物上,使得被驅動物運動(轉動或移動)。
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可持續朝同一方向(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轉動,直至一死點;此後,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難以再朝同一方向轉動。死點的產生可來自於傳動總成1本身,或是來自於被驅動物;詳言之,如為前者,被動軸15(或第一主動軸12)的某一部分在轉動至特定角度時會接觸到第一支架11,使得被動軸15無法再朝同一方向轉動;如為後者,被驅動物的某一部份會接觸到第一支架11或是其他固定物,使得被驅動物無法再繼續運動,與被驅動物相連的被動軸15也無法再繼續轉動。
無論是何原因造成該死點,當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該死點時,第一旋鈕17不宜再持續承受同向的第一扭矩,以免造成主動齒輪13及被動齒輪16損壞。然而,使用者仍可能不知情或是故意地讓第一旋鈕17持續承受第一扭矩。
為了避免主動齒輪13及被動齒輪16的損壞,本實施例將具有以下機制: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死點前,第一旋鈕17所承受的第一扭矩可傳遞至主動齒輪13;而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死點後,當第一旋鈕17持續承受第一扭矩時,第一旋鈕
17可相對主動齒輪13轉動,第一旋鈕17所承受的第一扭矩無法傳至主動齒輪13。
上述預防齒輪損壞的機制可藉由第一旋鈕17來實現,以下將列舉幾種第一旋鈕17的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4圖及第5圖,其分別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旋鈕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及平面剖視圖。第一旋鈕17可包含一外殼171、一接觸片172及一彈性件173,其中外殼171固定地連接該接觸片172,因此兩者可同步地轉動,外殼171的外型可設置成便於使用者握持施力者;接觸片172及彈性件173則套設於第一主動軸12的第二端部122。
為配合第一旋鈕17,第一主動軸12為一體成形,且第二端部122另設有一第一板體124及與第一板體124間隔設置的一第二板體125,其中第一板體124及第二板體125分別與第二端部122相固定。接觸片172位於第一板體124及第二板體125之間,且與第一板體124接觸,但無固定,因此接觸片172可相對第一板體124轉動、滑動。彈性件173則位於接觸片172及第二板體125之間,以承受接觸片172及第一板體124之擠壓。被擠壓的彈性件173會對接觸片172施加一力量,使得接觸片172與第一板體124間可產生較大的靜摩擦力。
當第一旋鈕17的外殼171承受第一扭矩時,透過接觸片172與第一板體124間的靜摩擦力,接觸片172可帶動第一板體124轉動,使得第一主動軸12、主動齒輪13、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當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死點時,第一旋鈕17的
外殼171所承受的第一扭矩將會增加,超過接觸片172與第一板體124間的靜摩擦力所能承受者,因此接觸片172會相對第一板體124旋轉、滑動;如此,第一扭矩難以傳遞至主動齒輪13,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將不會有作用力。
此外,第一板體124更可環設有多個凹槽1241,接觸片172更可環設有多個凸塊1721,該些凸塊1721分別可脫離地位於該些凹槽1241中。位於凹槽1241中的凸塊1721可幫助接觸片172帶動第一板體124轉動,而當接觸片172相對第一板體124旋轉時,凸塊1721可從其中一個凹槽1241中離開,然後進入到另外一個凹槽1241中。凸塊1721進出凹槽1241會發出聲音,藉此告知使用者被動軸15已轉到死點。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接觸片172與第一板體124間的靜摩擦力已足夠讓接觸片172帶動第一板體124,凸塊1721與凹槽1241可不需設置。
請參閱第6圖,其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旋鈕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並配合參閱第2圖。此種實施方式中的第一旋鈕17可包含一外殼171及另一接觸片174,外殼171固定地連接接觸片174,接觸片174套設於第一主動軸12的第二端部122。接觸片174夾住第二端部122的第一板體124,使得接觸片174與第一板體124間產生足夠的靜摩擦力。
透過接觸片174與第一板體124間的靜摩擦力,第一旋鈕17承受第一扭矩時,接觸片174可帶動第一板體124轉動。當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死點時,第一扭矩將會造成接觸片174
相對第一板體124旋轉。如此,第一扭矩無法傳到主動齒輪13,以避免於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損壞。
除了可藉由第一旋鈕17來實現外,預防齒輪損壞的機制更可藉由第一主動軸12來實現,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7圖,其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主動軸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並配合參閱第2圖。第一主動軸12非一體成形,而是分成兩部分;換言之,第一主動軸12包含一第一部份12A及一第二部分12B,第一部份12A具有該第一端部121,而第二部分12B具有該第二端部122。第二部分12B具有一孔,以套設於第一部份12A。第一部份12A與第二部分12B的組裝可為干涉配合,因此第一部分12A與該第二部分12B間形成一靜摩擦力。此外第一旋鈕17固定地連接第二端部122,因此第一旋鈕122與第二端部122(第二部分12B)可同步地轉動。
當第一旋鈕17承受第一扭矩時,第一扭矩可直接傳遞至第二部分12B,然後藉由第一部分12A與第二部分12B間的靜摩擦力,第二部分12B可帶動第一部份12A旋轉,進而造成主動齒輪13、被動齒輪16及被動軸15旋轉。當被動軸15及被動齒輪16轉動至死點而第一旋鈕17持續承受第一扭矩時,第一扭矩會增加至超過第一部分12A與第二部分12B間的靜摩擦力所能承受者,因此第二部分12B會相對第一部分12A旋轉、滑動;如此,第一扭矩難以傳遞至主動齒輪13,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也就難以有較大的作用力。
除了防止齒輪損壞的機制,本實施例另揭露了一防止齒輪卡住
的機制,詳細說明如下。
請再參閱第1圖及第2圖,當被動齒輪16及被動軸15因為第一扭矩的作用而轉動至死點時,第一旋鈕17需承受與第一扭矩相反之一第二扭矩,才能使主動齒輪13帶動被動齒輪16及被動軸15反轉,以脫離死點。然而,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開始反轉時,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可能因為齒隙過小而卡住,造成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無法順利反轉。
因此,本實施例的主動齒輪13設置成可沿著第一軸線123且相對第一主動軸12產生軸向移動。如此,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卡住時,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的作用力可使得主動齒輪13產生遠離被動齒輪16的軸向移動,增加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的齒隙。齒隙增加後,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也就無卡住的問題,兩者即可順利反轉。
本實施例還有其他類型的防止齒輪卡住的機制,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8圖,其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主動軸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並配合參閱第2圖。第一主動軸12更具有一彈性件126,設置於第一端部121及第二端部122之間,使得第一端部121可沿著第一軸線123相對第二端部122移動。主動齒輪13則是與第一端部121固定。
當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卡住時,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的作用力可使得主動齒輪13隨著第一端部121一起沿著第一軸線123,相對於第二端部122(遠離被動齒輪16)產生軸向移
動。主動齒輪13產生軸向移動後,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間的齒隙可增加,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6也就不會卡住。
由上述可知,只要主動齒輪13可產生遠離被動齒輪16的軸向移動,即可預防齒輪卡住的問題。同理,如果被動齒輪16可產生遠離主動齒輪13的軸向移動,齒輪卡住的問題也可被避免;此舉的幾種實施方式將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9圖,其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被動軸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圖,並配合參閱第2圖。彈性件14調整為設置於被動軸15之第三端部151上,且抵接被動齒輪16。如此,被動齒輪16可沿著第二軸線153相對被動軸15產生一軸向移動時,以避免齒輪卡住的問題。
請參閱第10圖,其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被動軸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並配合參閱第2圖。類似第8圖的主動軸12,被動軸15也具有一彈性件154,設置於第三端部151及第四端部152之間。被動齒輪16則是固定於第三端部151,使得被動齒輪16可隨著第三端部151一起沿著第二軸線153,相對於第四端部152產生軸向移動。
請參閱第11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傳動總成2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傳動組成1相比,更包括一第二支架18、一第二主動軸19及一第二旋鈕20,傳動總成2可用來調整投影裝置的鏡頭模組(圖未示)的位置。
第二支架18與被動軸15連接,鏡頭模組可設置在第二支架18上。第二主動軸19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支架11,且平行於第一軸線123延伸,也就是第二主動軸19的軸線(圖未示)與第一軸線123平行。第二主動軸19的二端部(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連接第二支架18及第二旋鈕20。
當第一旋鈕17承受第一扭矩時,被動軸15可根據第二軸線153轉動,進而驅動第二支架18沿第二軸線153移動;當第二旋鈕20承受一第三扭矩時,第二主動軸19可轉動;第二主動軸19轉動時,可驅動第二支架18沿第一軸線123移動。第二支架18及第二主動軸19的詳細實施方式可參考美國專利公開案US 2010/0202067的相關內容。
另外,當第二主動軸19轉動至一死點時,第二主動軸19將無法再繼續轉動。此時第二旋鈕20若持續承受同向的第三扭矩,第二主動軸19可能會損壞。為避免此,第二旋鈕20可如同第一旋鈕17般,設置成當第三扭矩增加時,第二旋鈕20可相對第二主動軸19轉動。
綜合上述,本發明的傳動總成提供多種防止齒輪或傳動軸損壞的機制,以及多種防止齒輪卡住的機制,使得本發明的傳動總成在使用上更為可靠。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2‧‧‧傳動總成
11‧‧‧第一支架
12‧‧‧主動軸
12A‧‧‧第一部份
12B‧‧‧第二部分
121‧‧‧第一端部
122‧‧‧第二端部
123‧‧‧第一軸線
124‧‧‧第一板體
1241‧‧‧凹槽
125‧‧‧第二板體
126‧‧‧彈性件
13‧‧‧主動齒輪
14‧‧‧彈性件
15‧‧‧被動軸
151‧‧‧第三端部
152‧‧‧第四端部
153‧‧‧第二軸線
154‧‧‧彈性件
16‧‧‧被動齒輪
17‧‧‧第一旋鈕
171‧‧‧外殼
172‧‧‧接觸片
1721‧‧‧凸塊
173‧‧‧彈性件
174‧‧‧接觸片
18‧‧‧第二支架
19‧‧‧第二主動軸
20‧‧‧第二旋鈕
第1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第2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組合圖;第3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第4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旋鈕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第5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旋鈕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第6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旋鈕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第7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主動軸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第8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主動軸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第9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被動軸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第10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被動軸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平面剖視圖;以及第11圖為本發明的傳動總成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1‧‧‧傳動總成
11‧‧‧第一支架
12‧‧‧主動軸
121‧‧‧第一端部
123‧‧‧第一軸線
124‧‧‧第一板體
13‧‧‧主動齒輪
14‧‧‧彈性件
15‧‧‧被動軸
151‧‧‧第三端部
152‧‧‧第四端部
153‧‧‧第二軸線
16‧‧‧被動齒輪
17‧‧‧第一旋鈕
171‧‧‧外殼
Claims (15)
- 一種傳動總成,包括:一第一支架;一第一主動軸,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支架,該第一主動軸具有一第一端部及相對於該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該第一主動軸定義有通過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一第一軸線;一主動齒輪,設於該第一主動軸之第一端部;一被動軸,可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支架,該被動軸具有一第三端部及相對於該第三端部的一第四端部,該被動軸定義有通過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一第二軸線,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一軸線交錯;一被動齒輪,設於該被動軸之第三端部,用以與該主動齒輪相嚙合;以及一第一旋鈕,設於該第一主動軸之第二端部;其中,該第一旋鈕可承受一第一扭矩,帶動該第一主動軸及該主動齒輪根據該第一軸線轉動,進而驅動該被動軸及該被動齒輪根據該第二軸線轉動,當該被動軸及該被動齒輪轉動至一死點而該第一旋鈕持續承受該第一扭矩時,該第一旋鈕相對該主動齒輪轉動,當該第一旋鈕承受與該第一扭矩相反之一第二扭矩時,該主動齒輪及該被動齒輪之至少其中之一,可沿對應之該第一軸線或該第二軸線產生一軸向移動;其中,該傳動總成更包括一彈性件,設於該第一主動軸之第一端部且抵接該主動齒輪,使得該主動齒輪可沿著該第一軸線相對於該第一主動軸產生該軸向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第一主動軸更具有另一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之間,使得該主動齒輪可隨著該第一端部,沿著該第一軸線相對於該第二端部產生該軸向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更包括另一彈性件,設於該被動軸之第三端部且抵接該被動齒輪,使得該被動齒輪可沿著該第二軸線相對於該被動軸產生該軸向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被動軸更具有另一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之間,使得該被動齒輪隨著該第三端部,沿著該第二軸線相對於該第四端部產生該軸向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第一主動軸之第二端部設有一第一板體,該第一旋鈕包含一外殼及一接觸片,該外殼固定地連接該接觸片,該接觸片套設於該第一主動軸且與該第一板體接觸,當該第一旋鈕承受該第一扭矩時,該接觸片可帶動該第一板體,使該第一主動軸轉動;當該被動軸及該被動齒輪轉動至該死點而該第一旋鈕持續承受該第一扭矩時,該外殼及該接觸片相對該第一板體旋轉。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第一主軸動之第二端部更設有與該第一板體間隔設置的一第二板體,該第一旋鈕另包含另一彈性件,該接觸片位於該第一板體及該第二板體之間,該另一彈性件位於該接觸片及該第二板體之間,以承受該接觸片及該第一板體之擠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第一板體環設有多個凹 槽,該接觸片環設有多個凸塊,該些凸塊分別可脫離地位於該些凹槽中。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接觸片與該第一板體間形成一靜摩擦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主軸動更包含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份具有該第一端部,該第二部分具有該第二端部,該第二部份套設於該第一部分;當該第一旋鈕承受該第一扭矩時,該第一部分可帶動該第二部分;當該被動軸及該被動齒輪轉動至該死點而該第一旋鈕持續承受該第一扭矩時,該第二部分相對該第一部分旋轉。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間形成一靜摩擦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更包含一第二支架,與該被動軸連接,當該被動軸及該被動齒輪根據該第二軸線轉動時,該被動軸可驅動該第二支架沿該第二軸線移動。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傳動總成,更包含一第二主動軸及一第二旋鈕,該第二主動軸可轉動地連接於該第一支架,且平行於該第一軸線延伸,該第二主動軸的二端部分別連接該第二支架及該第二旋鈕,該第二旋鈕可承受一第三扭矩,帶動該第二主動軸轉動,當該第二主動軸轉動時,該第二主動軸可驅動該第二支架沿該第一軸線移動。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當該第二主動軸轉動至另一死點而該第二旋鈕持續承受該第三扭矩時,該第二旋鈕相對該第二主動軸轉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一軸線實質地垂直。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總成,其中該主動齒輪及該被動齒輪分別為一傘齒輪或一交錯螺旋齒輪。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6419A TWI444688B (zh) | 2011-05-11 | 2011-05-11 | 傳動總成 |
US13/345,900 US20120285280A1 (en) | 2011-05-11 | 2012-01-09 | Transmission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16419A TWI444688B (zh) | 2011-05-11 | 2011-05-11 | 傳動總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5793A TW201245793A (en) | 2012-11-16 |
TWI444688B true TWI444688B (zh) | 2014-07-11 |
Family
ID=4714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6419A TWI444688B (zh) | 2011-05-11 | 2011-05-11 | 傳動總成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85280A1 (zh) |
TW (1) | TWI44468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8353B (zh) * | 2018-03-14 | 2019-05-01 | 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 | 旋鈕組件及電子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10045629A (ko) * | 2009-10-27 | 2011-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버튼 조립체 및 버튼 조립체용 버튼축 제조 방법 |
JP5691257B2 (ja) * | 2010-06-22 | 2015-04-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US10948056B2 (en) * | 2017-12-23 | 2021-03-16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 Elevation mechanism for a central input selector knob |
CN113900325B (zh) * | 2020-06-19 | 2023-03-03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机及镜头调整模块 |
CN114922952B (zh) * | 2022-06-17 | 2024-06-04 | 广东信稳能控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弹性永磁传动咬合触头 |
CN115493039B (zh) * | 2022-09-22 | 2024-06-04 | 上海勤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传动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5875A (en) * | 1912-01-19 | 1916-06-06 | William H Coldwell | Gearing. |
US1496059A (en) * | 1919-08-25 | 1924-06-03 | Lanzetta Anthony | Clutch |
US1828359A (en) * | 1929-03-21 | 1931-10-20 | Delco Remy Corp | Engine starting apparatus |
US1942217A (en) * | 1932-07-20 | 1934-01-02 | Deere & Co | Slip clutch |
US2219958A (en) * | 1938-12-07 | 1940-10-29 | Massey Harris Co Ltd | Grain drill transmission |
US2867128A (en) * | 1956-08-08 | 1959-01-06 | Frank M Krantz | Automatic range system transmission means |
US3577747A (en) * | 1969-06-17 | 1971-05-04 | James Murrell Brown | Torque limiting clutch |
US3958464A (en) * | 1973-09-11 | 1976-05-25 | Janis Kronbergs |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
US4885950A (en) * | 1989-03-20 | 1989-12-1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Bevel gear backlash and clutch device |
JP3590424B2 (ja) * | 1994-10-07 | 2004-11-17 |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クラッチ装置 |
TWM267376U (en) * | 2004-11-12 | 2005-06-11 | Wei-Lin Chen | A protector for a start gear box of an engine of a radio control model |
US20080015034A1 (en) * | 2006-07-17 | 2008-01-17 |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Torque limiter for a harvester row unit |
TWI409573B (zh) * | 2009-02-12 | 2013-09-2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二維調整結構及包含該二維調整結構之投影裝置 |
TWI387517B (zh) * | 2010-01-27 | 2013-03-01 | Univ Nat Taiwan | 具安全防護之無感測器可適變剛性致動器 |
-
2011
- 2011-05-11 TW TW100116419A patent/TWI444688B/zh active
-
2012
- 2012-01-09 US US13/345,900 patent/US2012028528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8353B (zh) * | 2018-03-14 | 2019-05-01 | 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 | 旋鈕組件及電子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5793A (en) | 2012-11-16 |
US20120285280A1 (en) | 201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4688B (zh) | 傳動總成 | |
US9309705B2 (en) | Dual-shaf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fixing device | |
US7950610B2 (en) | Display base including torque limiter and torque limiter | |
US9360741B2 (en) | Camera assembly and rotating mechanism | |
TW201335495A (zh) | 轉動機構及使用該轉動機構的電子設備 | |
CN116235488A (zh) | 铰链结构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
TWI441992B (zh) | 齒輪傳動裝置 | |
US8120715B2 (en) | Torque limiter, display screen turn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orque limiter and television set including torque limiter | |
CN102777561B (zh) | 传动总成 | |
WO2019054467A1 (ja) | 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4993225B2 (ja) | 操作ハンドルのトルク解放機構 | |
US8567277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 |
TW201402970A (zh) | 具有調整結構的齒輪傳動系統 | |
CN102902141A (zh) | 具有卡扣结构的投影装置 | |
CN100504584C (zh)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
JP6754599B2 (ja) | 駆動装置 | |
TWI303745B (en) | Adjusting device for projector lens | |
JPH0943475A (ja) | 光学機器のレンズ駆動装置 | |
JP2020118848A (ja) | 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TWI786736B (zh) | 樞軸結構 | |
TWI818457B (zh) | 影像擷取模組 | |
US7480104B2 (en) | Lens device | |
US8531788B2 (en) | Lens device | |
US20240427223A1 (en) | Focusing module and projector | |
TWM535765U (zh) | 轉動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