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4584C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04584C CN100504584C CNB2006100043036A CN200610004303A CN100504584C CN 100504584 C CN100504584 C CN 100504584C CN B2006100043036 A CNB2006100043036 A CN B2006100043036A CN 200610004303 A CN200610004303 A CN 200610004303A CN 100504584 C CN100504584 C CN 1005045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shaft
- gear
- lens
- torque
- 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一镜头座用于承载一镜头,镜头座设于一主轴上,当主轴旋转时,镜头座可于主轴上移动以调整镜头的位置。一过扭力保护装置,结合一第一齿轮以及主轴,一马达驱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旋转而使主轴转动。当使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过扭力保护装置释放第一齿轮,使第一齿轮可相对于主轴旋转,由此释放马达传递至主轴的扭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过扭力保护机构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机技术的发展,在投影机中设有使镜头平移的机构,由此调整所投射的影像的位置,如此投影机在使用上受环境空间的限制就少了许多,但是当镜头运动受到外力阻挡,例如到达极限位置时,驱动镜头移动的扭力会增加,反作用的扭力会传回投影机内部,容易造成内部机件或驱动镜头移动的马达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扭力的保护装置,当驱动镜头移动的扭力增加至一既定值以上时,可以释放马达驱动的扭力,以避免马达及其它机件毁损。
本发明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镜头座、一主轴、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马达以及一过扭力保护装置。镜头座用于承载一镜头,镜头座设于主轴上,当主轴旋转时,镜头座可于主轴上移动以调整镜头的位置。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马达驱动第二齿轮旋转,过扭力保护装置结合第一齿轮以及主轴,使马达经由第一、第二齿轮的啮合而驱动主轴转动。当使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过扭力保护装置释放第一齿轮,使第一齿轮可相对于主轴旋转,由此释放马达传递至主轴的扭力。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过扭力保护装置固定于主轴上。
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过扭力保护装置包括一压板,通过压板偏压于第一齿轮而结合主轴以及第一齿轮,当使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第一齿轮与压板产生相对运动,由此释放马达传递至主轴的扭力。
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压板具有至少一突起,第一齿轮具有对应于突起的多个凹陷,当压板偏压于第一齿轮时,突起嵌合于该各凹陷,由此结合主轴以及第一齿轮,当使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突起脱离该各凹陷而使第一齿轮与压板产生相对运动。
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过扭力保护装置更包括一压缩弹簧,使压板偏压于第一齿轮。过扭力保护装置更包括一垫圈以及一螺栓,螺栓锁附于主轴上,并将压缩弹簧定位于垫圈与压板之间,螺栓可锁附于主轴的一端面上。
在上述的较佳实施例中,在主轴的一部分形成螺纹,镜头座啮合于螺纹,通过主轴的旋转使镜头座在主轴上移动。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过扭力保护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过扭力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支架;12~突缘;14~沟槽;20~主轴;22~螺纹;30~镜头座;32~突缘;36~环状件;38~突出部;40~第一齿轮;42~凹陷;50~第二齿轮;60~马达;70~过扭力保护装置;72~压板;74~压缩弹簧;76~垫圈;78~螺栓;100~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200~框架;220~开口;300~镜头;721~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以下简称调整装置)100固定于一框架200上,框架200设有一开口220,来自光源(未图示)的光线经由该开口220进入位于框架200前方的镜头300。
图2为调整装置100的立体图。调整装置100包括一支架10、一主轴20、一镜头座30、一第一齿轮40、一第二齿轮50、一马达60以及一过扭力保护装置70。
支架10固定于框架200上,主轴20安装于支架10上,在主轴20的末端设有C形环扣(未图示),将主轴20固定于支架10上,在主轴20上的一部分形成螺纹22。镜头座30结合于镜头300,并在两端分别形成突缘32,突缘32上设有通孔(未图示)以供主轴20贯穿,在一端的突缘32上并设有一环状件36,环状件36的内侧形成螺纹,并啮合于主轴20上的螺纹22,因此当主轴20转动时,镜头座30会随着主轴20的旋转而沿着主轴20轴的方向移动。在支架10上设有一突缘12,在突缘12上形成一沟槽14,而在镜头座30的侧面形成一突出部38,当镜头座30在主轴20上移动时,突出部38会在沟槽14中移动,由此镜头座30的移动范围被沟槽14所限制。
第一齿轮40枢接于主轴20,并可相对于主轴20转动,过扭力保护装置70用于将第一齿轮40结合于主轴20使其同步旋转,或者是使第一齿轮40从主轴20释放开而彼此可相对转动。马达60设于支架10上,马达60的输出轴结合第二齿轮50,第二齿轮50啮合于第一齿轮40。马达60的扭力通过第一、第二齿轮40、50的啮合而传动至主轴20使主轴20转动。
图3表示过扭力保护装置70的分解图。过扭力保护装置70包括一压板72、一压缩弹簧74、一垫圈76以及一螺栓78。压板72接触于第一齿轮40,螺栓78依序贯穿垫圈76、压缩弹簧74以及压板72,然后锁附于主轴20的一端面上,由于压缩弹簧74被压于压板72及垫圈76之间,因此压板72受到压缩弹簧74的偏压力而紧压于第一齿轮40上。
图4为过扭力保护装置70的剖视图。压板72上设有二个突起721,在第一齿轮40与压板72接触的侧面设有多个对应该突起的凹陷42,当压板72由于压缩弹簧74的偏压力而压附于第一齿轮40上时,突起721嵌合于凹陷42中,由此使第一齿轮40经由过扭力保护装置70的结构而与主轴20结合,并做同步旋转。当镜头座30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即图2中的突出部38移动至抵接于沟槽14的末端,主轴20旋转的阻力会大为提高,因此使马达60传递至主轴20的扭力会大为增加,当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突起721脱离凹陷42而使第一齿轮40被释放,第一齿轮40由于马达60的驱动而继续转动,但是由于第一齿轮40与主轴20之间的结合已经被释放,因此输出至主轴20的扭力也快速地下降,而达到保护马达60的目的。
另外,如果扭力仍居高不下,突起721会不断地进入又滑出各凹陷42而造成声响被察觉。上述最大扭力的既定值可以用压缩弹簧74的偏压力来做设定。上述的突起并不限于二个,仅设置一个也可以,或设置多个也可以。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包括:
一镜头座,承载一镜头;
一主轴,该镜头座连动于该主轴,当该主轴旋转时,该镜头座于该主轴上移动以调整该镜头的位置;
一第一齿轮,枢接于该主轴;
一第二齿轮,啮合于该第一齿轮;
一马达,驱动该第二齿轮旋转;以及
一过扭力保护装置,结合该第一齿轮以及该主轴,使该马达经由该第一、第二齿轮的啮合而驱动该主轴转动,其中当使该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该过扭力保护装置释放该第一齿轮,使该第一齿轮相对于该主轴旋转,由此释放该马达传递至该主轴的扭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过扭力保护装置固定于该主轴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过扭力保护装置包括一压板,通过该压板偏压于该第一齿轮而结合该主轴以及该第一齿轮,当使该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该第一齿轮与该压板产生相对运动,由此释放该马达传递至该主轴的扭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压板具有至少一突起,该第一齿轮具有对应于该突起的复数个凹陷,当该压板偏压于该第一齿轮时,该突起嵌合于该各凹陷,由此结合该主轴以及该第一齿轮,当使该主轴旋转的扭力大于一既定值时,该突起脱离该各凹陷而使该第一齿轮与该压板产生相对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过扭力保护装置更包括一压缩弹簧,使该压板偏压于该第一齿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过扭力保护装置更包括一垫圈以及一螺栓,该螺栓贯穿该垫圈且锁附于该主轴上,并将该压缩弹簧定位于该垫圈与该压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该螺栓锁附于该主轴的一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其中在该主轴的一部分形成螺纹,该镜头座啮合于该螺纹,通过该主轴的旋转使该镜头座在该主轴上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43036A CN100504584C (zh) | 2006-02-06 | 2006-02-06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43036A CN100504584C (zh) | 2006-02-06 | 2006-02-06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7318A CN101017318A (zh) | 2007-08-15 |
CN100504584C true CN100504584C (zh) | 2009-06-24 |
Family
ID=3872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43036A Active CN100504584C (zh) | 2006-02-06 | 2006-02-06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0458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1287B (zh) * | 2009-11-30 | 2012-06-27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装置 |
CN102004368B (zh) * | 2010-09-07 | 2013-09-04 |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位移调整装置 |
CN102508394B (zh) * | 2011-11-22 | 2014-06-18 |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调整好检测工具位置的调整模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9786A (en) * | 1997-03-26 | 1999-09-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apparatus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JP2004258557A (ja) * | 2003-02-27 | 2004-09-16 | Tamron Co Ltd | フォーカス調整装置、光学機器および付勢部品 |
JP2005148263A (ja) * | 2003-11-13 | 2005-06-09 | Sony Corp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US6909560B2 (en) * | 2003-10-15 | 2005-06-21 | Sheng-Feng Lin | Projection lens shifting mechanism |
JP2005208633A (ja) * | 2003-12-25 | 2005-08-04 | Pentax Corp | レンズ鏡筒 |
-
2006
- 2006-02-06 CN CNB2006100043036A patent/CN100504584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9786A (en) * | 1997-03-26 | 1999-09-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apparatus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JP2004258557A (ja) * | 2003-02-27 | 2004-09-16 | Tamron Co Ltd | フォーカス調整装置、光学機器および付勢部品 |
US6909560B2 (en) * | 2003-10-15 | 2005-06-21 | Sheng-Feng Lin | Projection lens shifting mechanism |
JP2005148263A (ja) * | 2003-11-13 | 2005-06-09 | Sony Corp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2005208633A (ja) * | 2003-12-25 | 2005-08-04 | Pentax Corp | レンズ鏡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7318A (zh) | 2007-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5221592A (ja) | レンズ移動機構 | |
CN100504584C (zh) | 投影机镜头的调整装置 | |
US8482681B2 (en) | Image displacement module | |
US20190271380A1 (en) | Linear actuator | |
TWI303745B (en) | Adjusting device for projector lens | |
US8567277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 |
TWI428522B (zh) | 齒輪傳動裝置 | |
CN102777561B (zh) | 传动总成 | |
CN102540654A (zh) | 投影机及调整模组 | |
JPH0943475A (ja) | 光学機器のレンズ駆動装置 | |
TWI714759B (zh) | 鏡片調整機構 | |
JP6068983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用光路絞り装置 | |
JP2007264541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
TWI797741B (zh) | 投影光機 | |
TWI876843B (zh) | 影像擷取裝置 | |
US7480104B2 (en) | Lens device | |
TWI818457B (zh) | 影像擷取模組 | |
JP2002214509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
US12169353B2 (en) | Lens module and projection device | |
TWI786736B (zh) | 樞軸結構 | |
TWI413845B (zh) | Lens drive | |
TWI745944B (zh) | 頭戴顯示裝置 | |
US8531788B2 (en) | Lens device | |
JP5256767B2 (ja) | レンズ鏡胴ユニット | |
JP2015102778A (ja)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撮像レンズ調整方法,及び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QISDA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Q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00408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408 Address after: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Patentee after: Qisd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Patentee before: Benq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