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26028B -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6028B
TWI426028B TW99130179A TW99130179A TWI426028B TW I426028 B TWI426028 B TW I426028B TW 99130179 A TW99130179 A TW 99130179A TW 99130179 A TW99130179 A TW 99130179A TW I426028 B TWI426028 B TW I4260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osed
vehicle
front wh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0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0858A (en
Inventor
Yu Jen Huang
Chun Hsiung Chen
Yung Chia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to TW99130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60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0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0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6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6028B/zh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速度控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
參閱圖1,現有電動機車1是直接將內建有霍爾元件11的把手12設置於握把處,當使用者轉動該把手12時就能透過該霍爾元件11將訊號傳送給設置於車體內的控制器,以調整輸出動力。
參閱圖2,現有開放式四輪電動車輛2則是直接將霍爾元件21設置於踏板機構22上,當使用者踩踏該踏板機構22時,同樣能透過該霍爾元件21將訊號傳送給設置於車體內的控制器,以調整輸出動力。
然而,由於如全地形車(ATV)、多用途車(UV)等的開放式車輛缺乏有效的遮蔽,且所述霍爾元件11、21都是顯露地設置於車體上,因此經過長期日曬雨淋難免會有滲水的情形產生,進而造成所述霍爾元件11、21損壞或是產生誤動作。霍爾元件11、21損壞會增加維修成本,而誤動作則有可能使電動機車1或四輪電動車輛2不受控制地暴衝,而造成人員傷亡等意外。
所以,如何改善現有電動機車1或四輪電動車輛2的速度控制裝置,以避免進水而造成電子元件故障,甚至產生誤動作而發生意外,一直是本技術領域者持續努力的重要目標。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避免進水以提升整體使用壽命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
於是,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包含一基座、一轉軸、一帶動板、一牽引索、一扭力彈簧、一定位板,以及一偵測器。
該基座包括一突出部、一貫穿該突出部的軸孔、一形成於該軸孔上並位於該突出部相反側的凹部、一凸柱,以及至少一固定孔,該固定孔是用以將該開度偵測裝置安裝於一車輛上。
該轉軸是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基座的軸孔上。
該帶動板是設置於該轉軸上間隔於該基座。
該牽引索的一端設置於該帶動板上,另一端受外力拉動而帶動該帶動板,該帶動板能帶動該轉軸轉動。
該扭力彈簧是套設於該基座的突出部上,該扭力彈簧一端設置於該凸柱上,另一端設置於該帶動板上,以使該帶動板被該牽引索拉動時,該扭力彈簧能蓄積一彈性回復力。
該定位板是固設於該基座上,該定位板上形成有一止擋部,以及一穿設於該止擋部上的調整螺栓,該止擋部與該調整螺栓能限制該帶動板的轉動角度。
該偵測器包括一能伸入該基座的凹部內的定位部,該偵測器與該帶動板是位於該基座的相反兩側。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使用者所施加的外力能依序透過 該牽引索、帶動板、轉軸以驅動該偵測器輸出訊號,進而調整車輛的動力輸出,由於該偵測器是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輛內,因此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七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4並配合圖5,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該開度偵測裝置4包含一基座41、一轉軸42、一帶動板43、一牽引索44、一扭力彈簧45、一定位板46,以及一偵測器49。
該基座41包括一突出部411、一貫穿該突出部411的軸孔412,以及一形成於該軸孔412上並位於該突出部411相反側的凹部413。
該轉軸42是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基座41的軸孔412上。該帶動板43是設置於該轉軸42上並間隔於該基座41。
該牽引索44的一端是設置於該帶動板43上,另一端能受外力拉動而帶動該帶動板43,該帶動板43能帶動該轉軸42轉動。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牽引索44具有一外管441,以及一穿設於該外管441內的索體442。該外管441一端連接於該定位板46上,該索體442一端連接於該帶動 板43上並能拉動該帶動板43轉動。
該扭力彈簧45是套設於該基座41的突出部411上。該扭力彈簧45一端設置於該基座41上,另一端設置於該帶動板43上,以使該帶動板43被該牽引索44拉動時,該扭力彈簧45能蓄積一彈性回復力。
參閱圖5,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基座41還包括一凸柱414。該扭力彈簧45的一端是設置於該凸柱414上。
參閱圖6,該定位板46是固設於該基座41上,該定位板46上形成有一止擋部461,以及一穿設於該止擋部461上的調整螺栓462。該帶動板43包括一用以抵頂該調整螺栓462的第一端部431,以及一相反於該第一端部431的第二端部432。該止擋部461與該調整螺栓462能分別用以擋制該帶動板43的第二端部432與第一端部431,進而限制該帶動板43的轉動角度。
參閱圖4,該偵測器49包括一能伸入該基座41的凹部413內的定位部491。該偵測器49與該帶動板43是位於該基座41的相反兩側。
參閱圖3與圖7,該基座41上還形成有多數固定孔415。所述固定孔415是用以與螺栓配合而將該開度偵測裝置4安裝於一車輛6上。
參閱圖7,該車輛6是以二輪電動機車作說明,其包括一車體61、一設置於該車體61上並能受控制而產生動力的馬達64、一設置於該車體61內以調整該馬達64動力輸出的控制器62,及一設置於車體61上的入力件63。
特別說明的是,當然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也能夠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電動車輛6或是使用汽油引擎的二輪車輛6,不以本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為限。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控制器62是以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作說明,但不以此為限。
該車輛6的車體61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62設置的車架611、一可轉動地樞設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前側的前輪612、一樞設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該前輪612相對後側的後輪613、一設置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該前輪612相對上方的前斜板614、一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的車殼615,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該前輪612與該後輪613之間的腳踏板617。
該車架611具有一受該前斜板614遮蔽的前段6111、一由該前段6111向下再向後延伸並用以供該腳踏板617設置的踏板段6112、一由該踏板段6112向後向上延伸的上升段6113,以及一由該上升段6113向後延伸的後段6114。
特別說明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基座41是透過所述固定孔415、螺絲並搭配一設置座7而能穩固地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當然固定孔415的數量也可以是一個,不以此為限。另外,也能夠使用焊接或其他方法以將該基座41固定於該車架611上,不以本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內容為限。
參閱圖3與圖7,該偵測器49能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體61內並電連接於該控制器62。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偵測器49是能夠偵測轉動角度的角度偵測元件。
該入力件63是設置於車體61上並連接於該牽引索44且能受外力而拉動該牽引索4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入力件63是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的旋動把手。使用時是藉由該入力件63拉動該牽引索44能依序透過該限位擋板、轉軸42進而驅動該偵測器49發出一訊號,接著該控制器62能接收該訊號以調整該馬達64的動力輸出。
參閱圖3、6與圖7,以下將說明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的實際操作方式,當使用者手握並旋動該入力件63時,由於該牽引索44的外管441的兩端被固定,因此該索體442就會拉動該帶動板43,並使該帶動板43以該轉軸42為軸心並同時帶動該轉軸42轉動,且使該扭力彈簧45蓄積一彈性回復力,而設置於該轉軸42上的偵測器49就會偵測到該轉軸42的轉動角度並產生相對應的訊號。此時,如果該入力件63持續受力而拉動該牽引索44的索體442時,該帶動板43的第二端部432就會抵頂於該定位板46的止擋部461上,以避免該帶動板43轉動過度。當該控制器62接收到該訊號時,就能進一步控制該馬達64輸出相對應的動力,以達到速度控制的目的。
當該入力件63不受外力作用時,該扭力彈簧45所積蓄的彈性回復力就會使該帶動板43的第一端部431抵頂於該調整螺栓462前端,此時會藉由該轉軸42驅動該偵測器49輸出停止動力的訊號。藉由該第一端部431、第二端部432、調整螺栓462、止擋部461箱配合以限定該帶動板43的轉動角度,以避免轉動角度過大而造成該偵測器49損壞 。
本較佳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由於該偵測器49是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體61內,並是藉由該入力件63、牽引索44、帶動板43、轉軸42以驅動該偵測器49輸出訊號,因此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也不容易因為進水而造成短路或產生誤動作,甚至導致該車輛6暴衝而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由於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前斜板614內,因此距離該入力件63距離最近,所以連動效果最佳。
參閱圖8,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二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該坐墊616相對下方。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也不容易因為進水而造成短路或產生誤動作,由於一般機車的後輪613上都會設置有擋泥板(圖未示),因此對該開度偵測裝置4的防塵效果較佳。另外,將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該坐墊616下方還具有易於維修的優點。
參閱圖9,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三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車架611的上升段6113上。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 另外,由於一般機車的後輪613上都會設置擋泥板(圖未示),因此對該開度偵測裝置4的防塵效果較佳。
參閱圖10,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四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車架611的後段6114上並位於該車殼615內。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另外,將該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該車殼615內還具有易於維修的優點,且該偵測器49與該控制器62的距離較近,因此設置上更為方便。且一般機車的後輪613上都有設置擋泥板(圖未示),因此對該開度偵測裝置4的防塵效果較佳。
參閱圖11、12,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五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車輛6是以開放式四輪電動車輛6,例如農場常見的多用途車(UV)或是全地形車(ATV)作說明,當然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也可以應用於汽油驅動車輛6、油電混合車或是其他類型的開放式車輛6上。
該入力件63是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的踏板機構。該車輛6的車體61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62設置的車架611、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611上的前輪612、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所述前輪612相對後側的後輪613、一設置於該車架611上並位於所述前輪612相對上方的前 蓋板618、二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的坐墊616,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611上的儀表板619。特別說明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坐墊616的數量是以兩個作說明,當然坐墊616的數量也可以是一個或二個以上,不以此為限。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前蓋板618內。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另外,將該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該前蓋板618內還具有易於維修的優點。
參閱圖12、13,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六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五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開度偵測裝置4是設置於該儀表板619內。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將該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該儀表板619內還能進一步提升防水、防塵的效果。而且該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該儀表板619內在維修上也較為便利。
參閱圖14,為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的第七較佳實施例,本較佳實施例大致類似於該第五較佳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車輛6為一般使用汽油引擎驅動的開放式四輪車輛6。該車輛6還包括一用以調節一引擎(圖未示)進氣量的節流閥65。該馬達64則是連接於該節流閥65上並用以調整該節流閥65的啟閉。
在實際使用時,該控制器62能控制該馬達64,接著該 馬達64再調整該節流閥65的啟閉程度,以達到調整引擎動力輸出的目的。本較佳實施例能遮蔽該開度偵測裝置4,所以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進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藉由該馬達64直接控制該節流閥65的設計,還能將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設置於一般的汽油引擎車輛6上,而能大幅提昇其泛用性。
藉由以上所述的設計,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於實際使用時具有以下所述優點:
(1)整體使用壽命較長:
由於該偵測器49是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體61內,並是藉由該入力件63、開度偵測裝置4以驅動該偵測器49輸出訊號,因此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
(2)不會造成誤動作:
承上所述,由於該偵測器49是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體61內,因此不容易因為進水而造成短路或產生誤動作,甚至導致該車輛6暴衝而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
(3)泛用性佳:
連動的方式是依序透過該入力件63、牽引索44、帶動板43、轉軸42以驅動該偵測器49輸出訊號,而且該入力件63可以是旋動把手或是踏板機構,因此泛用性佳而能適用於各類型的電動車輛6。
綜上所述,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4,在使用時,使用者所施加的外力能依序透過該入力件63、牽引索44、帶動板43、轉軸42以驅動該偵測器49輸出訊號,進而使該控制器62調整動力輸出,由於該偵測器49是受遮蔽地設置於該車體61內,因此不容易因日曬雨淋而故障,而能延長整體使用壽命,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4‧‧‧開度偵測裝置
41‧‧‧基座
411‧‧‧突出部
412‧‧‧軸孔
413‧‧‧凹部
414‧‧‧凸柱
415‧‧‧固定孔
42‧‧‧轉軸
43‧‧‧帶動板
431‧‧‧第一端部
432‧‧‧第二端部
44‧‧‧牽引索
441‧‧‧外管
442‧‧‧索體
45‧‧‧扭力彈簧
46‧‧‧定位板
461‧‧‧止擋部
462‧‧‧調整螺栓
49‧‧‧偵測器
491‧‧‧定位部
6‧‧‧車輛
61‧‧‧車體
611‧‧‧車架
6111‧‧‧前段
6112‧‧‧踏板段
6113‧‧‧上升段
6114‧‧‧後段
612‧‧‧前輪
613‧‧‧後輪
614‧‧‧前斜板
615‧‧‧車殼
616‧‧‧坐墊
617‧‧‧腳踏板
618‧‧‧前蓋板
619‧‧‧儀表板
62‧‧‧控制器
63‧‧‧入力件
64‧‧‧馬達
65‧‧‧節流閥
7‧‧‧設置座
圖1是一局部立體圖,說明一種現有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圖2是一局部立體圖,說明另一種現有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圖3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剖視圖,輔助說明圖3;圖5是一仰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6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圖5;圖7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安裝於二輪電動機車上的態樣;圖8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 圖9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圖10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圖1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五較佳實施例;圖12是一局部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入力件設置於四輪電動車輛上的態樣;圖13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六較佳實施例;以及圖14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的第七較佳實施例。
4...開度偵測裝置
41...基座
411...突出部
412...軸孔
414...凸柱
415...固定孔
42...轉軸
43...帶動板
431...第一端部
432...第二端部
44...牽引索
441...外管
442...索體
45...扭力彈簧
46...定位板
461...止擋部
462...調整螺栓
49...偵測器
491...定位部

Claims (10)

  1. 一種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包含:一基座,包括一突出部、一貫穿該突出部的軸孔、一形成於該軸孔上並位於該突出部相反側的凹部、一凸柱,以及至少一固定孔,該固定孔是用以將該開度偵測裝置安裝於一車輛上;一轉軸,可轉動地穿設於該基座的軸孔上;一帶動板,設置於該轉軸上間隔於該基座;一牽引索,一端設置於該帶動板上,另一端受外力拉動而帶動該帶動板,該帶動板能帶動該轉軸轉動;一扭力彈簧,套設於該基座的突出部上,該扭力彈簧一端設置於該凸柱上,另一端設置於該帶動板上,以使該帶動板被該牽引索拉動時,該扭力彈簧能蓄積一彈性回復力;一定位板,固設於該基座上,該定位板上形成有一止擋部,以及一穿設於該止擋部上的調整螺栓,該止擋部與該調整螺栓能限制該帶動板的轉動角度;以及一偵測器,包括一能伸入該基座的凹部內的定位部,該偵測器與該帶動板是位於該基座的相反兩側。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包括一車體、一設置於該車體內並電連接於該偵測器以調整動力輸出的控制器,及一設置於車體上並連接於該牽引索的入力件,該入力件能受外力而拉動該牽引索,進而帶動該轉軸轉動並驅動該偵測器發出 一訊號,該控制器能接收該訊號以調整動力輸出。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一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一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上方的前斜板、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車殼,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與該後輪之間的腳踏板,該車架具有一受該前斜板遮蔽的前段、一由該前段向下再向後延伸並用以供該腳踏板設置的踏板段、一由該踏板段向後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以及一由該上升段向後延伸的後段,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車架的前段上並位於該前斜板內,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旋動把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一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一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上方的前斜板、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車殼,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與該後輪之間的腳踏板,該車架具有一受該前斜板遮蔽的前段、一由該前段向下再向後延伸並用以供該腳踏板設置的踏板段、一由該踏板段向後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以及一由該上升段向後延伸的後段,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坐墊相對下方,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旋動把 手。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一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一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上方的前斜板、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車殼,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與該後輪之間的腳踏板,該車架具有一受該前斜板遮蔽的前段、一由該前段向下再向後延伸並用以供該腳踏板設置的踏板段、一由該踏板段向後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以及一由該上升段向後延伸的後段,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車架的上升段上,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旋動把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一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一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相對上方的前斜板、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車殼,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該前輪與該後輪之間的腳踏板,該車架具有一受該前斜板遮蔽的前段、一由該前段向下再向後延伸並用以供該腳踏板設置的踏板段、一由該踏板段向後向上延伸的上升段,以及一由該上升段向後延伸的後段,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車架的後段上並位於該車殼內,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旋動把手。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所述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所述前輪相對上方的前蓋板,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儀表板,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前蓋板內,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踏板機構。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的車體具有一用以供該控制器設置的車架、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上的前輪、二相間隔地樞設於該車架上並位於所述前輪相對後側的後輪、一設置於該車架上並位於所述前輪相對上方的前蓋板,以及一設置於該車架上的儀表板,該開度偵測裝置是設置於該儀表板內,該入力件是設置於該車架上的踏板機構。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牽引索具有一外管,以及一穿設於該外管內的索體,該外管一端連接於該開度偵測裝置的定位板上,該牽引索是透過該索體的一端連接於該帶動板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車輛用開度偵測裝置,其中,該車輛還包括一用以調節一引擎進氣量的節流閥,該控制器能控制該節流閥進而調整動力輸出。
TW99130179A 2010-09-07 2010-09-07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TWI426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0179A TWI426028B (zh) 2010-09-07 2010-09-07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0179A TWI426028B (zh) 2010-09-07 2010-09-07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0858A TW201210858A (en) 2012-03-16
TWI426028B true TWI426028B (zh) 2014-02-11

Family

ID=4676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0179A TWI426028B (zh) 2010-09-07 2010-09-07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60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6320A (en) * 2002-08-12 2004-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Electric throttle
TW593873B (en) * 2001-04-27 2004-06-21 Keihin Corp Air intake control system in engine
TWM241267U (en) * 2003-06-10 2004-08-21 Kai Fa Industry Co Ltd 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featuring with both manual and automatic adjustment functions
TW200836965A (en) * 2007-03-09 2008-09-16 Kwang Yang Motor Co Electric suspension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cycles
TWI313724B (zh) * 2006-07-28 2009-08-2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3873B (en) * 2001-04-27 2004-06-21 Keihin Corp Air intake control system in engine
TW200406320A (en) * 2002-08-12 2004-05-01 Yamaha Motor Co Ltd Electric throttle
TWM241267U (en) * 2003-06-10 2004-08-21 Kai Fa Industry Co Ltd 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featuring with both manual and automatic adjustment functions
TWI313724B (zh) * 2006-07-28 2009-08-2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TW200836965A (en) * 2007-03-09 2008-09-16 Kwang Yang Motor Co Electric suspension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cy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0858A (en) 201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542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US7641022B2 (en)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unit support structure
JP3377258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乗り物
US7198129B2 (en) Motorcycle
JP2015514629A (ja) 電動自転車用駆動装置
US20070074927A1 (en) Layout structure for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unit controller
JP4459082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付きの不整地走行用低床式小型車両
JP4459084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付きの車両
JP4726522B2 (ja) 車両の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取付構造
US11794854B2 (en) Bicycle electric power assist device and bicycle
AU2021431337A1 (en) Bike frame having a drive module enclosure
JP4459083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付き車両
CN108725661A (zh) 倒立摆车
US11292553B2 (en) Bicycle with a power assist transmission device
TWI426028B (zh) Vehicle opening detection device
JP3289943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CN103085933B (zh) 一种自行车改装方法
JP3468799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乗り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365003B2 (ja) 電動式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13052772A (ja) 自転車
CN203172840U (zh) 一种助力自行车
WO2021031887A1 (zh) 一种传感器与助力自行车的连接结构
CA2532490C (en) All terrain vehicles
CN110450899B (zh) 一种踏板式电动车刹车装置
JP2003237673A (ja) 自転車の緩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