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336674B - Bicycle gear shifte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Bicycle gear shifte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6674B
TWI336674B TW096112541A TW96112541A TWI336674B TW I336674 B TWI336674 B TW I336674B TW 096112541 A TW096112541 A TW 096112541A TW 96112541 A TW96112541 A TW 96112541A TW I336674 B TWI336674 B TW I3366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ember
signal
indexing
pattern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3105A (en
Inventor
Haruyuki Takebayashi
Kazuhiro Fujii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82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3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66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13366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齒輪變速器裝置,尤其係一種經構形 而使其可被安裝至一腳踏車之把手桿且能夠以電性控制方 式來操作一齒輪變換裝置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 【先前技術】 已知有腳踏車齒輪變換裝置係電動的且經構形使得其能 以電性方式被控制以在複數個分度位置之間來變換。此種 電動齒輪變換裝置係藉由一齒輪變速器裝置來操作該齒 輪變速器裝置可被安裝至一把手桿(例如專利文獻丨)。一種 用於此一電動齒輪變換裝置之習知齒輪變速器裝置係用以 與一女裝於外部的齒輪變換裝置配合使用,該齒輪變換裝 置具有可被電性控制之前及後變速傳動器。類似於纜線型 齒輪變速器裝置’習知的齒輪變速器裝置具有一用於被配 置在該把手桿之右側之後變速傳動器之齒輪變速器以及一 被配置在該把手桿左側上之前變速傳動器的齒輪變速器。 該等齒輪變速器之每一者具有兩個垂直配置的開關,一個 用於增速變速而另一個則用於減速變速。該等開關係例如 為推壓按鈕式開關’其經構形而使得當該增速變速開關被 按壓時,該齒輪變換裝置便在增速變速方向上變換一個檔 位’且當該減速變速開關被按壓時,其便在減速變速方向 上變換一個標位。 [專利文獻1]日本先行公開專利公告第2002-267002號。 【發明内容】 119897.doc • 11 · [本發明欲達成之目的] 藉由上述的習知構形,該齒輪變換裝置可在每次該齒輪 變速裝置被操作時僅變換一個齒輪(移動至相鄰分度位置) 的位置。因此,當一騎士嘗試將該分度位置一次地變換兩 個或更多個位置(在非相鄰齒輪之間的變換)以快速地加速 或減速時,邊齒輪變速器裝置之開關必須被操作許多次而 使得齒輪變換操作變得麻煩。 此外,由於習知的齒輪變速器係利用開關來操作,因此 可flb會在騎乘期間由於振動而使得該等開關被啟動或關 閉’因此增加了不當的齒輪變換操作的頻率。 本發明之目的係要提供一種用以操作一電動齒輪變換裝 置之齒輪變速器裝置,其可藉由僅操作該齒輪變速器裝置 —次便可以將該電動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變換兩個或 更多個位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要針對一電動齒輪變換裝置來防止 振動所造成的齒輪變速器裝置之不當操作。 [達成該目的的手段] 依照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一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經 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至一腳踏車之一把手桿且用以操作一 可被電性地控制的齒輪變換裝置。該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 置包含一安裝部分、一第一操作構件及一第—信號產生 器。該安裝部分係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至該把手桿。該 第一操作構件係經構形且被配置成使其可以相對於該安裝 部分而從一第一操作開始位置來移動,且使得在其_操^ 119897.doc •12· 1336674 結束之後可以返回至該第—操作開始 生器係經構形以當該第一操 ,第以產 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時產生— 罝 燧拈姑* —八也 以在一第一方向上將該齒輪 變換裝置之刀度位置從該目前 J刀度位置變換一個位置的作 唬,且§該第一操作構件從兮 ° 干攸这第一刼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 定位在超過該第一位置之第二 # μ ^ ^ ^ ^ 1置時產生一用以將該齒輪 變換裝置之該刀度位置從該目前分 α月】刀度位置變換兩個位置的 信號。 藉由此齒輪變速器裝置,當該第—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 作開始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信號產生器產生 -用以在-第一方向(例如,一減速變速方向或一增速變 速方向)上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 置變換一個位置的信號。該信號係被饋送至例如一變=控 制器。當結束該第一操作構件之操作時,該第一操作構件 便返回至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 一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超越該第一位置之第二位置時, 該第一信號產生器產生一用以變換該分度位置兩個齒輪的 信號。藉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該第一操作構件可以從該 第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經定位超過該第 一位置之第二位置且該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係可藉由 將該第一操作構件分別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而 變換一個齒輪或兩個齒輪。因此,該齒輪變換裝置可經控 制而以該齒輪變速器裝置之一單次操作在該第一方向上變 換複數個分度位置。 119897.doc •13· 丄说674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传一依 0S 楚 At Ui% Γ 樣的裝置’其中該第一信號產生器經構形以當該 :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定位在一超 第位置及該第二位置兩者之第三位置時可產生一用 ’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 置的L號。藉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該齒輪變換裝 置可以藉由該齒輪變速器裝置之一信號操作而變換通過三 個分度位置,例如,從第二速度至第五速度。 ’、、、本發月之第二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種 依照第一或第二態樣的裝置,其中該第一操作構件係以一 其可X繞第一轴線而自由框轉的方式連接至該安裝部 分°藉由本發明之此—態樣’該第—操作構件可以容易地 安裝至該安裝部分,因為其可被安裝至該安裝部分而使其 利用該第—操作構件作為-轴桿來繞-第-軸線而樞轉。 依照本發明第四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照 第三態樣的裝置,其中:肖安裝部分具有一可被安裝至 該把手柃的剎車托架以及一以一使其可以繞一相對於該第 一軸線而偏斜之第二軸線自由樞轉的方式連接至該剎車托 架的支撐構件;及該第—操作構件係以—可繞該第一轴線 自由地樞轉之方式連接至該支撐構件且一剎車可以藉由使 其與該切構件-起繞該第:㈣之方式來Μ操作。藉 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剎車操作及在該第一方向上之齒輪 變換便可同時藉由該第一操作構件來達成。 依照本發明第五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照 119897.doc • 14 - 1336674 第-至第四態樣之任一態樣的裝置1中該第 益具有:-第-可動接點,其係連接至該第—摔作構 被配置成可以隨著該第—操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及—= 一固定接點係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安裝部分且 該第-可動接點相接觸及分離。藉由本發明之此與 該第一操作構件之齒輪變換位置( 置)可利用兩接點而被設定於該移動方J第—及第二位 置。 饭又疋於該移動方向上的任何所要位 方向(例如,一增速變速方向)上藉由該齒輪變速器裝置之 單次操作來予以變換複數個分度位置。 依照本發明第七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照 依照本發明第六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昭 第一至第五態樣之任一態樣的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第:操作構件,其經構形且被配置成使其可以相對於該: 裝部分而從一第二操作開始位置來移動,且使得在其二操 作結束之後可以$回至㈣二操作開始位i ;及—第二= 號產生ϋ ’其經構形以當該第二操作構件從㈣二㈣開 始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時產生一用以在一第二方向上: 該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一個位 置之信號,且當該第二操作構件從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移 動至一定位在超過該第四位置之第五位置時產生—用以將 該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兩個 位置的信號。藉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該齒輪變換裝置可 經控制以在一第—方向(例如,一減速變速方向)或一第_ 119897.doc •15· 1336674 第六態樣的裝置,其中該第二操作構件係以一可繞該第一 轴線自由地梅轉之方式連接至該安裝部分。藉由本發明之 此一態樣,便可以更容易來安裝該兩操作構件,因為其係 經構形而可以繞相同軸線來樞轉。 依照本發明H樣的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 照第六態樣的裝置’其中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作開 始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的樞轉方向係相同於該第二操作 構件從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該第四位置的樞轉方 向。藉由本發明之此-態樣’―騎士可以操作該齒輪變速 器裝置而不會感受到難以操控的感覺,因為該齒輪變速器 裝置能以㈣於習知併人至—刹車操作裝置之㈣型機械 變速器(一具有一齒輪變換功能的剎車操作裝置)的方式來 操作。 依照本發明第九態樣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照 第六至第八態樣之任何一態樣的裝置,其中該第二信號產 生器具有·帛__可動接點’其係連接至該第二操作構件 且被配置成用以隨著㈣二操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及— 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且經構形以與該第二可 動接點相接觸且分離之第二固定接點。藉由本發明之此一 態樣’相同於針對該第—操作構件之第五態樣,該第二操 作構件之齒輪變換位置(例如,第四及第五位置)可利用兩 個接點而在移動方向上被設定至任何適當的位置。 依照本發明之第十態樣的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依 照第九態樣的裝置’其中㈣二操作構件係、以當其從該第 119897.doc 1336674 二 =!置抱轉時可使其獨立地樞轉的方式連接至該 枢鯓昧遠第—操作構件從該第-操作開始位置 ==可以與該第-操作構件一體式地(一起)拖轉的方式 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 操作構件經配置而可在兩方Λ 之此一態樣’該第二 在兩方向上之操作期間來樞轉,且因 此备其返回至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時亦可一體式地抱轉。 因此’該第二操作構件可用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將該第一操作構件返回至該 ㈣本態樣之㈣車絲魏 照第一至第十態樣之任-態樣的裝置,其進—步包二; 度計數報告機構,其經構形以報告該齒輪變換裝置在每 變換該第一操作構件之位 θ 位置時將被分度之分度位置的數 置。該分度計數報告機構係經構形以在該第一操作構件之 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與第-位置之間發出一第一報止,且 在該第-操作構件之該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發出一第 ^告。藉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該裝置便可藉由可區別 的聲音、振動等類以方式來通知騎士已經發生一單—齒輪 變換(變換至一相鄰齒輪)或雙齒輪變換(變換至一距該目前 齒輪兩個齒輪的齒輪)。該騎士便可以確認已經由其執行 的變速操作。 矾订 依照本發明之第+-能 第十—態樣的一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 ,开 得其可被安裝至一腳踏車之—把手桿且用以操作 一可被電性地控制的齒輪繆拖 Μ勺裝置。該聊踏車齒輪變速器 3 一女裝科、一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信號產生 119897.doc •17· 1336674
器。該安裝部分係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至該把手桿。該 第一操作構件係經構形且被配置錢討以相對於該安裝 部分而從-第-操作開始位置來移動,且使得在其—操作& 結束之後可以返回至該帛一操作開始位置。該帛一信號產 生器具有一第-可動接點’其係連接至該第-操作構件且 被配置成可以隨著該第—操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及—第 一固定接點係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安裝部分且經構形以與 該第-可動接點相接觸及分離。該第一信號產生器係經構 形以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第 一位置時可啟動一用以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在 一第一方向上從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個位置的信號且 田該第操作構件抵達一不同於該信號被啟動且同時從該 第一位置返回至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的過程中之位置時= 該信號關閉。 藉由本發明之此一態樣,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 作開始位置移動至該第-位置時,該兩接點會朝向彼此移 動,且造成該用以變換一個齒輪(變換至一相鄰齒輪)的信 號被啟動。同時,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一位置返回至 該第-操作開始位置時,該信號會在—不同於該信號被啟 動之位置的位置處被關閉。由於該信號在沿著該第一操作 構件之移動方向上被啟動之位置係不同於該信號被關閉的 位置,因此在該第一操作構件沿著該移動方向(操作方向) 移動的情況下不會因為振動而被經常性地啟動及關閉。因 此,便可以防止由於振動所造成之該齒輪變換機構之不當 119897.doc •18· 1336674 操作。 依照本發明之笫+ = 十二態樣的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
依照第六至第十二態樣之任一態樣的裝置,其中該第—固 疋接點具有一第_圖案及一第二圖案’該第二圖案被配置 成沿著-與該可動接點之移動方向相交之方向與該第一圖 案隔開且沿著該移動方向相對於該第—圖案錯開。藉由本 發明之此-態樣,由於該第一圖案及該第二圖案在移動方 向上係彼此錯開且沿著與該移動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係彼此 分離,因此該齒輪變速器裝置便可以容易地經構形以藉由 操控該第-可動接點與該兩圖案相接觸及分離的位置而使 得該信號被啟動之位置與該信號被關閉之位置不同。
依照本發明之第十四態樣的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 依照第十三態樣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固定接點進一步具有 一被配置成沿著該移動方向而與該第一圖案隔開的第三圖 案,以及一被配置成沿該移動方向與該第二圖案隔開且沿 著該移動方向相對於該第一圖案而錯開的第四圖案。藉由 本發明之此一態樣,便可以利用該第一及第三圖案及該第 二及第三圖案而容易地建立用於分度三個位置(變換至一 距離目前齒輪三個位置的齒輪)的不同信號啟動及信號關 閉位置。 [本發明之功效] 藉由本發明’該第-操作構件可以從該第—操作開始位 置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或一經定位超過該第一位置之第二位 置且該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係可藉由將該第一操:構 119897.doc -19· 丄⑽674 件分別移動至該第-位置或該第二位置而變換—個齒輪或 兩個齒輪。sut,該齒輪變換裝置可經控制而以該齒輪變 速器裝置之-單次操作在該第—方向上變換複數個分度位 置。 再者,藉由本發明的另—態樣,由於該信號在沿著該第 操作構件之移動方向上被啟動之位置係不同於該信號被 關閉的位置’因此在該第—操作構件沿著該移動方向(操
作方向)移動的情況下不會因為振動而被經常性地啟動及 關閉。因A,便可以防止由於振動所造成之該齒輪變換機 構之不當操作。 【實施方式】 圖1顯示採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腳踏車1〇1。該腳踏 車101係一種路面競速型競速型路面腳踏車)且具有以下 構件:-具有_前又部98及—固定至該前又部98之把手桿 單元1〇4的菱形框架102; 一驅動單元1〇5,其包含一鍵條
95、-於其上安裝有聊踏板印之曲柄%、前及後變速傳動 器97f及97r(例示為-齒輪變換裝置)以及前及後鍵輪群集 99f及99r;被安裝至該前叉部98及該框架1〇2之一後部分的 前及後車輪蘭、咖;以及前及後剎車裝置H)7f及 107r。 如圖i所示’該把手桿單元1〇4包含—把手桿軸幹ιη及 安裝且固定至該把手桿軸幹lu之上端部的把手桿112。 該把手桿轴幹111係安裝且固定至該前又部98之一上方部 分。該把手桿112係一下彎形扣丰捏 少 孓办把午枰,在其兩端部上具有ϋ 119897.doc -20- U36674 l f曲區段1I2a& 112b,且該彎曲區段112&及u2b係被配 置而使得其彎曲部分沿著向前方向突伸而出。一對左及右 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丨丨〇3及丨丨0b(例示為一齒輪變速 器裝置)係被配置在該把手桿丨丨2上且經構形以操作該前及 1求i車裝置l〇7f及i〇7r以及後及前變速傳動器97[及97f。 虽從後面觀看該腳踏車1〇1時,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 AllOa被配置在該把手桿112之右手端且該剎車/變速傳 動器操作單元l10b被配置在左手端。 在凊求項及說明書中,當針對一部件而使用諸如,,垂直,,、 上方及下方··、··縱向"、,•前„及,•後·,以及•,左,,及"右"等方 白[±術纟。時,其係指當該部件安裝在一腳踏車上時用於該 P件的方向。所用之術語"左"及"右"係指當該腳踏車從後 面觀看時該腳踏車之左及右侧邊或左及右方向。 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i i 〇 a及i i 〇 b係分別藉由波登 里(Bowden-type)剎車纖(未圖示)而連接至該前及後剎車裝 置l〇7f及l〇7r-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3及11〇1?亦 分別藉由電線而連接至該後及前變速傳動器97r及97f。一 經構形以顯示該腳踏車之速度及行進距離的速度指示器 114係配置在該把手桿112之一中間部分。 該前變速傳動器(FD)97f係經構形而使得其可被電性地 控制且被安裝至該框架102之一座椅管1〇2a。該前變速傳 動器97f係經構形以相應於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 110b之一齒輪變換操作而移動至例如兩分度位置η或η之 其中一位置,並且將該鏈條95導引至該前鏈輪群集99f之 119897.doc 1336674 對應鏈輪上。該前變速傳動器97f包含一被固定至該框架 1〇2之該座椅管102a之安裝構件12f、一經構形且被配置而 使得其可朝向及背向該安裝構件12f移動之鏈條導引件i4f 以及一被配置以將該鏈條導引件14f連接至該安裝構件12f 的四點連桿機構16f。該前變速傳動器97f係藉由一電動驅 動單元1 8f所操作’該電動驅動單元係被配置且經構形而 以移動該鏈條導引件14f的方式來驅動該四點連桿機構 16f。 該後變速傳動器(RD)97i•係經構形而使得其可被電性地 控制且被安裝至該框架102之一鏈撐i〇2d的後面部分上。 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係經構形以相應於該剎車/變速傳動器 操作單元ll〇a之齒輪變換操作而移動至例如十個分度位置 R1或R10的任一位置,且將該鏈條95導引至該後鏈輪群集 99r之對應鏈輪上。該後變速傳動器97r包含一被固定至該 框架102之鏈撐i〇2d後面部分的安裝構件12r、一經構形且 被配置而使得其可相對於該安裝構件12ι•移動的鏈條導引 件14r•以及一被配置以將該鏈條導引件14r連接至該安裝構 件12f之四點連桿機構16r。該前變速傳動器97r係藉由一電 動驅動單元1 8r所操作,該電動驅動單元係被配置且經構 形而以移動該鏈條導引件14r的方式來驅動該四點連桿機 構16r。一用以作為該前及後變速傳動器97£及9乃之電源的 電源供應裝置20係被安裝至該前變速傳動器97。 X訂鏈輪群集99f具有複數個(例如,兩個)鍵輪,其沿著 該曲柄輪軸之軸向方向來配置且具有不同的齒數。該兩鏈 119897.doc •22· 1336674 輪被配置而與該分度位置F1及F2對準。該後鏈輪群集99f 具有複數個(例如十個)鏈輪,其沿著該後車輪1〇6r之輪轴 的軸向方向來配置,且每一鏈輪具有不同的齒數。該十個 鏈輪被配置以與該分度位置R1及R10相對準。 該前鏈輪群集99f之鏈輪係被配置而使得被定位在内側 且對應於該分度位置F1之鏈輪係一下方鏈輪,且被定位在 外側且對應至該分度位置F 2之鏈輪係一具有齒數多於該下 方鏈輪的上方鏈輪。該後鏈輪群集99r之鏈輪係被配置而 使得對應於該分度位置R1之最内側鏈輪係一具有最多齒數 的下方鏈輪,且對應於該分度位置R1 〇之最外側鍵輪係一 具有最少齒數的上方鏈輪。因此,該鍵輪之齒數係隨著從 該群集之内側朝向外側移動而遞減。 <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之構成特徵> 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及11〇13係經構形且被配 置而彼此呈鏡像關係,且唯一的差別係在於其經構形以用 於變速之齒輪數量。以下的說明將主要集中在該剎車/變 速傳動器部分11 Oa,其通常係配置在該下彎型把手桿i i 2 的右側。 如圖2至4所示,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n〇a被安 裝至該腳踏車之下彎型把手桿112的彎曲區段U2a ^該剎 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3包含一經構形而使得其可被安 裝至該下彎型把手桿112之彎曲區段U2a的安裝部分3〇 ; 第一及第二操作構件32及34,其經構形而使得其可沿著縱 向方向相對於該安裝部分來配置且被配置而使得其可繞一 119897.doc -23- 1336674 第一轴線X自由地樞轉;以及第一及第二信號產生器36及 38,其經構形以相應於該第一及第二操作構件32及34之移 動而產生用於在一第一方向(例如,一減速變速方向)上及 一第二方向(例如,一增速變速方向)上之齒輪變換的獨立 信號。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 〇a係進一步具有第一 及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0及42,其經構形以報告在每次 該第一或第二操作構件32或34之操作位置變更時該變速傳 動器將被分度之分度位置的數量。 # 〈安裝部分之構成特徵> 該安裝部分30具有一可被安裝至該把手桿112之彎曲區 段112a的剎車托架5〇以及一以可繞一第二轴線γ而自由樞 轉之方式連接至該剎車托架5〇的支撐構件52,其中該第二 軸線Y係相對於該第一軸線X而呈偏斜。 該刹車托架50具有經構形以環繞該彎曲區段丨12a來予以 夾持之夾持部分54以及一使該夾持部分54固定於其上之托 _ 架本體56。一具有一液晶顯示器58且經構形以指丕一分度 位置之後分度位置顯示裝置丨19r係被安裝至該托架本體56 之一遠端部分。該托架本體56之一近端部分係經構形以與 該彎曲區段112a相嚙合,且在該托架本體56内部具有一經 構形而使得其可封圍該第一及第二操作構件32及34及該第 一及第二信號產生器36及38之空間。該托架本體56之外表 面的頂部係經構形而使得騎士的手掌在操作該剎車器時可 靠置於其上。一顯示控制單元118被設置在該托架本體% 内。卩而罪近該托架本體56的近端。該顯示控制單元m經 119897.doc -24- 1336674 構形以控制被設置在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1)上 之該後分度位置顯不裝置119r及一前分度位置顯示裝置 119f(圖 9)。 該支撐構件52具有一支撐本體6〇、一固定至該支撐本體 60之支撐軸桿62及一前框架64,該前框架被配置在該支撐 本體60前部而使得於其間沿著該第一軸線χ之方向存在一 空間。該支撐本體60由已被彎折成大致為c形形狀之金屬 板狀材料所製成,且藉由一枢轉軸桿59而以可自由樞轉的 方式被支撐在該托架本體56上,該梅轉軸桿以一種可以沿 著该第二軸線Y延伸之方式被配置在該托架本體兄上。該 支撐本體60具有一被定位在該支撐本體6〇前側上且經構形 以使該支撐轴桿62可被安裝於其中的支撐轴桿安裝孔 6〇a ; —經構形以使該樞轉軸桿59可被安裝於其中之樞轉 軸桿安裝孔60b ;以及一經構形以使位在一剎車纜之内部 纜線11 3r末梢上的突點113&可扣入於其中之突點嚙合凹溝 60c ° 該支撐轴桿62被配置成沿著該第一軸線χ延伸且藉由一 螺帽61及-墊圈63而不可轉動地固定至該支撐本體。該 支撐軸桿62具有一轴桿區段62a及形成在該轴桿區段6仏之 :末端上的外螺紋區段62b及心。該軸桿區段仏亦且有 一防止轉動區段62d,其包含形成該軸桿區段B之外表面 上之平行的刻溝區段。 該前框架64係板片狀構件,其用以支撐該支樓軸桿62之 末端且用以作為安裝該第一信號產生器乂及該第一分度計 II9897.doc -25- 1336674 數報告機構40的部位。該框架64藉由兩個被配置成平行於 該第一軸線X之連接軸桿65a及65b而連接至該支撐本體 60。該前框架64具有一經構形以使該支撐軸桿62不可轉動 地與其相唾合的支撐軸桿安裝孔64a,以及一對經構形以 使5玄第一 6號產生器36不可轉動地連接於其的連接孔 6 4 b。一對用以安裝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 〇之突出安 裝銷64d及64e係設置在該框架64的後侧。該支撐軸桿安裝 孔64a在形狀上呈橢圓形且經構形俾以防止該支撐軸桿62 轉動的方式與該支撐轴桿62之防止轉動區段62d相嚙合。 該等連接孔64b之每一者係一大致呈橢圓形的孔,其係與 支撐軸桿安裝孔64a徑向隔開且彎曲成圓弧形狀,該圓弧 的曲率中〜係重合於該支樓轴桿安裝孔64a的中心。該安 裝銷64d及64e係彼此平行且被配置成向後延伸。 <第一與第二操作構件之構成特徵> 如圖3所示,該第一操作構件32(或該第二操作構件34)被 配置成使得其可繞該第一軸線X朝向該.把手桿112的内側從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1(或一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朝向 一第一位置P1 (或一第四位置P4)、一第二位置P2.(或一第五 位置P5)及一第三位置P3(或一第六位置p6)來樞轉。第一位 置P1 (第四位置P4)及第二位置P2(第五位置P5)係定位在該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1(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與該第三位 置P3(第六位置P6)之間。該第一及第二操作構件^及“係 經構形以在其操作結束後可返回至該第一及第二操作開始 位置HP 1及HP2。雖然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及第二構件 119897.doc -26- 1336674 32及34被配置成繞相同軸線而樞轉,亦即該第一轴線χ, 然而亦可使該兩操作構件32及34繞不同的轴線來樞轉。在 此例中’該兩樞轉轴線並不一定要平行。亦可使該第一及 第二操作構件32及34被配置成直線地移動,以取代繞一軸 線來樞轉。 該第一操作構件32以可繞該第一轴線X自由地樞轉的方 式被支撐在該支撐軸桿62上。如圖4所示,該第一操作構 件32具有一可操作一剎車之剎車桿66 ; 一可以與該剎車桿 66—體式地樞轉之第一桿構件67 ;以及一經連接而使得其 可以與该第一桿構件67 —體式地樞轉的第二桿構件68。該 剎車桿66具有一可轉向地支撐在該支撐轴桿62上之圓形旋 轉支撐區段66a以及一經構形而從該旋轉支撐區段66a徑向 朝外延伸的桿區段66b。該旋轉支撐區段66a具有一經構形 以使該支撐軸桿62穿過其間的支撐孔66e。該桿區段6讣係 以典型的剎車桿方式彎曲成s形的造型。一用於封圍一緊 固螺帽55的螺帽凹部66c係設置在該旋轉支撐區段66&之前 向表面中。用於連接至該第一桿構件67之連接凸部66d(圖 2)係形成在該旋轉支撐區段66a之向後表面上。該等連接 凸部66d之每一者皆為一圓弧狀凸部,其係與該支撐孔66e 徑向隔開且被配置成使得其曲率中心重合於該支撐孔Me 的中心。該連接凸部66d係用以將該剎車桿66之樞轉運動 傳遞至該第一桿構件67。 該第一桿構件67被配置成與該剎車桿66相接觸(碰觸)。 該第-桿構件67係纟金屬板狀材料所製成且具有一經構形 119897.doc -27- 1336674 而可轉動地支撐該支撐轴桿62之旋轉支撐區段67a以及一 經構形而從該旋轉支撐區段67a徑向延伸且在其一中間部 分處反折的連接臂67b ^該旋轉支撐區段67a具有一經構形 以使該支撐軸桿62穿過其間的支撐孔67c。一對向後延伸 的嚙合銷67d係設置在該旋轉支撐區段67a之後側面的徑向 朝外位置上。該等嚙合銷67d係用以連接該第一信號產生 器36。經構形且被配置成用以與該剎車桿66之連接凸部 66d相嚙合之兩個(一對)連接孔67e係設置在該旋轉支撐區 段67a中而位在從該支撐孔67c徑向朝外的位置處。該等連 接孔67e之每一者係大致呈橢圓形孔,其係與該支撐孔6乃 徑向隔開且彎曲成圓弧形狀,該圓弧的曲率中心係與該支 撐孔67C的中心重合。該連接孔67e與該連接凸部66d的嚙 合會造成該第一桿構件67繞該第一軸線X而與該剎車桿66 一體式地(一起)樞轉。該連接臂67b係用以將該第一桿構件 67以一體(固疋)方式連接至該第二桿構件68。該連接臂 之末梢端係經彎曲而與該第二桿構件68齊平。一經安裝穿 過該連接臂67b之末梢端的連接螺栓74係用以將該第一桿 構件67與該第二桿構件68以一可使該等構件”及“以單— 整體單元的方式樞轉的形式來連接在一起。 該第二桿構件68被配置成面朝向該第一桿構件67且使該 第-及第二信號產生器36及38被設置於其間。該第二桿構 件68係由金屬板狀材料所製成且具有—經由例如由人工合 成樹脂製成之具凸緣軸襯71而被可轉動地支樓在該支標轴 桿62上的旋轉支撐區段68&以及一經構形而從該旋轉支撐 119897.doc -28- 1336674 區段68a徑向延伸的連接區段68b。該旋轉支撐區段68a具 有一經構形以使該支撐軸桿62穿過其間的支撐孔68c。一 對經構形而徑向朝外突出的限制凸部68d及68e係設置在該 旋轉支撐區段68a之外部周緣的上方部分。該等限制凸部 68d及68e係藉由接觸該連接軸桿65a而限制該第一操作構 件32的樞轉範圍。兩個(一對)嚙合凹口 68f係設置在該旋轉 支撐區段68a之外部周緣的左及右侧部分上且經構形以與 叹置在該第二操作構件34上之嚙合銷69f(下文將說明)相嚙 合。該等嚙合凹口 68f係呈圓弧形狀且兼具用以限制該第 二操作構件34相對於該第一操作構件32之樞轉範圍以及造 成該第二操作構件34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從該第一操作開 始位置HP!朝向該第—位置p丨樞轉時以—經協調方式栖轉 的功能。一對用以連接至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8之連接孔 68j亦6又置在該旋轉支撐區段68a中。一對用以安裝該第二 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2之突出安裝銷識及⑻被設置在該連 接區段⑽之前側上…經構形以使該連接螺㈣螺入於 其中之螺紋孔68k係設置在該連接區段68b的下方部分。該 等連接孔68j之每-者係大致呈橢圓形孔,其係與該支^ 孔68c徑向隔開且弯曲成圓弧形狀,該圓弧的曲率中心係 與該支撐孔68c的中心重合。該安裝銷68h及他係彼此平 行且被配置成向前延伸。 該第二操作構件34被配置在該第二桿構㈣之—向後位 置處’並且以可繞該第一轴線X自由地槐轉的方式被支擇 在該支撲轴桿62上。該第二操作構件34具有一由金屬板狀 119897.doc -29- 1336674 材料製&且以-種使其可以自由植轉之方式被支樓在該支 撐軸桿62上的桿本體69’以及一由例如人工合成樹脂材料 製成且與該捍本體69_體式連結在一起的操作本體7〇。該
桿本體69具有-旋轉支掉區段咖,其係經由一例如人工 合成樹脂製成之具凸緣轴襯72而被可轉動地支律在該支撑 轴桿62上’且具有一經構形從該旋轉支撐區段咖朝向該 操作本體70徑向朝外延伸的連接區段_。一經構形而使 該具凸緣軸襯72被安裝於其中的支擇孔69e係設置在該旋 轉支撐區段69a中。一對經構形而徑向朝外突出的限制凸 部_及69e係設置在該旋轉支撑區段⑽之外部周緣的上 方。p刀。該等限制凸部69d及69e係藉由接觸該連接轴桿 65a而限制該第二操作構件34的樞轉範圍。 兩個(一對)向前延伸的嚙合銷69f係設置在該旋轉支撐區 段69a之前側的徑向朝外部分上。該等嚙合銷係用以連 接該第一仏號產生器38。如前所述該等嚙合銷的[係兼 具藉由與嚙合凹口 68以目嚙合來調節該第二操作構件“之 樞轉範圍以及用以協調該第二操作構件34之運動與該第一 操作構件32之運動的功能。更特定言之,當該第二操作構 件34被操作而使得其從圖8(a)所示之第二操作開始位置 HP2朝向圖8⑻所示之第六位置㈣,該等鳴合銷斷係沿 著該等嚙合凹口 68f而移動。換言之,該第二操作構件h 相對於該第一操作構件3 2而栖轉。 同時,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被操作而使得其從該第一操 作開始位置HP1朝向該第一位置"樞轉時,該等嚙合凹口 119897.doc -30· 1336674 68f便壓抵該等嚙合銷69f’如圖8(a)所示,且該第二操作 構件34與該第一操作構件32一起樞轉。 該操作本體70被配置在剎車桿66之末梢端部的後側上的 一個位置處,使得其可以由用以操作該剎車桿66的手之食 才曰來予以操作該操作本體7 0之形狀係大致相同於被設置 在通常用在路面型腳踏車之機械式變速器/剎車桿(具有齒 輪變換功能之剎車桿)上之釋放桿。 一彈簧構件73被設置在該第二操作構件34與該支撐本體 60之間,以在返回至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之方向上彈 性負荷該第二操作構件34。例如,一螺旋彈簧係用以作為 該彈簧構件73,以縮減其軸向尺寸。該彈簧構件73之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為外側端)係扣鉤在該支撐本體6〇上且另 一端(在本實施例中為内側端)係扣鉤在該桿本體69之旋轉 支撐部分69a上《該彈簧構件73在圖3之順時針方向上彈性 負荷該第二操作構件34,亦即,朝向該把手桿112的外 側。當該第二操作構件34順時針轉動(樞轉)時,該第一操 作構件32亦會因為該等嚙合銷69f與該等嚙合凹口 6計的嚙 合而轉動。隨後,該第一操作構件32可藉由使用相同的彈 簧構件73而返回至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Ηρι(亦即,兩操作 構件32及34可藉由一彈簧構件73而返回)。該彈簧構件73 之彈性力被設定成大於該第一及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〇 及42的加壓力(下文將說明)。 <第一及第一 6號產生器之構成特徵> 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及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8基本上係彼 119897.doc •31 · 1336674 此成鏡像關係,除了其某些部分不同以外。因此,以下之 說明將主要集中在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且將僅針對該第 一 k號產生器38之不同的部分來予以說明。 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經構形以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從該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 1移動至該第一位置p丨時可產生一用 以在一第一方向(例如,減速變速方向)上將該後變速傳動 器97r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一個位置的信 號,以及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Ηρι 移動通過該第一位置?1到達該第二位置?2時可產生一用以 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 兩個位置的信號。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進一步經構形以當 s亥第一操作構件32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丨移動通過該 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而到達一第三位置p3時可產生一 用以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r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三個位 置的信號。 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8經構形以當該第二操作構件34從該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 2移動至該第四位置p4時可產生一用 以在一第二方向(例如,增速變速方向)上將該後變速傳動 器97r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一個位置的信 號’以及當該第二操作構件3 8從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 移動通過該第四位置P4到達該第五位置”時可產生一用以 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 兩個位置的信號。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 8進一步經構形以當 該第一操作構件3 8從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移動通過該 119897.doc -32· 1336674 第四位置P4及第五位置P5而到達一第六位置P6時可產生一 用以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r從該目前分度位置改變三個位 置的信號。 如圖4及5所示’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具有一連接至該第 一操作構件32且依照該第一操作構件32之枢轉運動而移動 的第一可動接點80’以及一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安裝部分 3〇且經構形以與該第一可動接點8〇相接觸及分離的第一固 定接點82。 • 如圖4所示,該第一固定接點82連接至一不可轉動地安 裝至該支撐轴桿62的第一固定構件83。該第一固定構件83 具有一凸緣區段83a及一圓柱形區段83b且其係由例如人工 合成樹脂之絕緣材料所製成。該第一固定構件83亦具有一 經構形以與該支撐軸桿62之防止轉動區段62d不可轉動地 相嚙合的橢圓形孔83c。一對經構形以與前框架64之該對 連接孔64b相嚙合的連接凸部83d係設置在該第一固定構件 83之凸緣區段83a的向前表面上。該第一固定接點μ係在 ® 該圓柱形區段83b與該凸緣區段83a之交界處的部位處不可 轉動地連接至該圓柱形區段83b。 如圖5所示,該第一固定接點82具有一不可轉動地連接 至該第一固定構件83的安裝區段82a、一形成在該安裝區 段82a之一向則表面上的第一圖案C1及一被配置成沿著一 與該第一可動接點80之方向相交之方向(從第—圖案匸丨之 朝内方向)與該第一圖案C1隔開且沿著該移動方向而相對 於該第一圖案C1錯開之第二圖案A。該第一固定接點82亦 119897.doc •33· 1336674 具有-被配置成與該第-圖㈣在該移動方向上隔開的第 三圖案B、一被配置成與該第二圖案八沿著該移動方向隔 開且在該移動方向上相對於該第二圖案3而錯開的第四圖 案C2以及一被配置成在該移動方向上與該等圖案A、B、 CM及C2隔開的共同圖案G。肖第二圖案八沿著該移動方向 而被配置在第-圖案C1及第三圖案B之間且在該移動方向 上重叠於該等圖案CWB。在此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圖案 C1及第四圖案C2係電性地連接以減少信號線的數量。因 此,在該兩圖案C1及C2處所產生的信號在後續使用一時 序圖之說明中係稱之為”信號c"e該安裝區段.係由_絕 緣材料(例如,人工合成樹脂)製成之圓碟狀構件。該安裝 區段82a係經構形而使得其外圓周之一未形成有該等圖案 之圓弧狀部分被切除(移除)。同時,該安裝區段82a之面向 徑向朝内的表面係構成一穿孔82b,該穿孔經構形而使得 。亥第固疋構件83之圓柱形區段82b可以穿過其間。該穿 孔82b係具有三個經構形以與該第一固定構件以之圓柱形 區83b的—個凸部(未圖示)相响合的凹部Μ。。該等凹部 82c與凸部之嚙合會造成該第一固定接點不可轉動地連 接至該第一固定構件。 該第一可動接點80係由具有導電性且呈圓弧狀的薄金屬 材料片所製成。該第一可動接點8〇具有 皆朝向該第-固定接㈣之該等圖案A、w = 圖案Gf曲。該第一可動接點80之長度係使得當該第一操 作構件32被配置在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時,該第一可動接 I19897.doc -34- 1336674 端係與第-圖案ci隔開且另-端係接觸或略微接 i ’、同圖案(在本實施例中’該接觸係輕微的)。該第一 °動接點8G之每—端分別被分割成從徑向朝内側朝向徑向 朝外側配置的四個姐。Λ 旳四個接點件8〇a至80d。其中兩個接點件8〇a 及80b被配置成用以接觸該徑向向内定位的接點a及a, 另兩個接點件8Gc及8Gd被配置成用以接觸徑向朝外定位 八 及B因此,用以變換分度數(該變速傳動器將被 又之位置數量)的信號便可被相繼地啟動及關閉,即使 遠等接點件之其令一者與該圖案有不良接觸時亦然,只要 其他的接點件與該圖案相接觸即可。 如圖4所不’該第一可動接點8〇被固定至一由例如人工 合成樹脂之絕緣材料所製成之第一可動構件84,且以一可 自由轉動的方式被安裝至該第一固定構件83。該第-可動 構件84具有-主體部分…及—罩蓋構件請,該主體部分 具有一經構形以封圍該第一固定接點82及該第一可動接點 之二間,該罩蓋構件係經構形以覆蓋該主體部分的該 空間。該第一固定接點82被連接至該第一固定構件Μ且同 時亦被封圍在該空間中。該第一可動接點8〇係固定至位在 該空間中的該主體部分84&。用以密封該空間的〇形環封Μ 及86係分別地附接至該主體部分84a及該罩蓋構件。該 等〇形環封85及86被配置在該第一可動構件84之兩端且前 端接觸該第-固定構件83之凸緣區段83a。該後端接觸被 配置在該第-可動本體及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8之Μ的兩個 人工合成樹脂墊圈構件98的其中一者。因此,該第一可動 119897.doc -35- 1336674 接點80及忒第一固定接點82便可免於受到液體侵入,液體 侵入可能會造成腐蝕及不良的接觸品質。 一對經構形以與被設置在該第一桿構件67上之該對嚙合 銷67d相嚙合的嚙合凹溝84d係設置在該主體部分84a之外 圓周中。該嚙合銷67d與該嚙合凹溝84d之嚙合會造成該第 一操作構件32之樞轉運動被傳送至該第一可動構件料’因 而造成該第一可動接點80轉動。構成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 機構40之部件的一第一報告齒43係形成在該主體部分料之 外圓周向表面上》該第一報告齒43具有一三階狀,如圖7 所示。 該第二信號產生器38具有大致相同於該第一信號產生器 3 6之結構’除了其係第一信號產生器3 6的鏡像以外。該第 二信號產生器38之部件的元件符號係以9〇為字首,以取代 用於第一信號產生器36的80字首。如圖4所示,該第二信 號產生器38具有一連接至該第二操作構件34且可依照該第 一操作構件34之枢轉運動而移動的第二可動接點以及— 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第二桿構件68且經構形以與該第二可 動接點90相接觸及分離的第二固定接點92。 該第二固定接點92係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第二固定構件 93,且該第二可動接點90被固定至該第二可動構件94。該 第二信號產生器38與該第一信號產生器36的不同處在於該 第二固定構件93之内部圓周向表面係構成一經構形而以— 可自由轉動方式被支撐在該支撐轴桿62上之支撑孔93e, 且該第二固定構件93係不可轉動地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 H9897.doc •36· 1336674 亦^ ’該第二桿構件68,而非連接至該安裝部分%。 子在的k些差異係因為該刹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係經 規劃而使得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被操作時該第二操作構件 、"樞轉且當該第二操作構件34由於該第-操作構件32 破樞轉而樞轉時’必須防止該第二信號產生器刊產生一用 以在-亥第一方向上改變分度數的信號。該第一圖案F卜該
_圖案D該第二圖案E、該第四圖案F2以及共同圖案G '、構I而為a亥第一信號產纟器36之該等圖案的鏡像且 其被形成在該安裝部分92a之後表面上。所有其他的部件 亦皆與該第-信號產生器36之該等部件形成鏡像關係因 此在此省略其說明。 藉由以上述方式構形之第__信號產生器36(或第二信號 產生器38),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或第二操作構件3句被配 置在該第-操作開始位置Ηρι(或第二操作開始位置肋) 時’該第-T動接點80(或該第二可動接點9〇)之一端並不 會接觸到該第-圖案C1(或F1)且該另一端則接觸共同接點 ,如圖5所示。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或第二操作構件34) 從尸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u或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朝向 。亥第二位置P3(或第六位置P6)柩轉時,該第一可動接點 8〇(或第一可動接點9〇)之一端便會相繼地與該等第一至第 ,圖案CM、A&B(或F1、D々B)相接觸及分離。當該第_ 操作構件32(或第二操作構件34)抵達該第三位置p3(或第六 位置P6)時’該第一可動接點80(或第二可動接點90)之-端 便會接觸該第四圖案C2(或F2)。 119897.doc -37- 1336674 圖6係—時序圖,其中顯示信號產生。
位ΪΓ中’#該第""操作構件32開始從該第-操作開始 置HP1(或該第二操作㈣位置HP2)樞轉時,該第一可動 接點叫或第二可動接點90)會先接觸該第—接點Ο(或Η) =將該信號C(或F)啟動。,錢,當該第_操作構扣(或 第一操作構件34)柩轉時’該第一可動接點叫或第二可動 接點90)會依所列順序來接觸該第二至第四圖案a、b及 C2(或D、E、F) ’且因此相繼地啟動該等信號、a、b及 C。在該信號八被啟動且在該信號B被啟動之前該信號匸 會被暫時關閉,錢在該信號B啟動且該信號㈣閉之 後’該信號C便會再啟動。
因此,用於分度一個、兩個或三個位置的信號便可以藉 由信號之兩個啟動及一個關閉的狀態、該啟動_邊緣狀態 (在信號從關閉至啟動時)以及關閉_邊緣狀態(在信號從啟 動至關閉時)來達成。更特定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當該 第一操作構件32(或第二操作構件34)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 置HP 1(或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被操作且在該信號c(或信 號F)被啟動同時該信號A(或信號〇)抵達該啟動-邊緣狀態 時,一將在下文中說明的後控制單元127r(圖9)會決定啟動 該用以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分度該後變速傳動器97f 一個位置的信號。同樣地,當該信號B(或信號幻在該信號 A(或信號D)被啟動的同時抵達該啟動-邊緣狀態時,該後 控制單元127r會決定將該用以分度兩個位置之信號啟動, 且當信號C(或信號F)在該信號3(或信號幻已被啟動的同時 119897.doc -38 · 1336674 抵達該啟動-邊緣狀態時,該後控制單元會決定將該用以 分度三個位置之信號啟動。 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或第二操作構件34)返回至該第一 操作開始位置HP1(或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且該信號A(或 信號D)在該信號b(或信號e)被啟動的同時抵達該啟動-邊 緣狀態時,該後控制單元127γ會決定將該用以在第一方向 (或第二方向)上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f分度三個位置的信號 予以關閉。同樣地,當該信號C(或信號F)在該信號Α(·或信 號D)被啟動的同時抵達該關閉-邊緣狀態時,該後控制單 元127r會決定將該用以分度兩個位置之信號關閉,且當信 號C(或信號F)僅在該信號c被啟動的同時抵達該關閉-邊緣 狀態時,該後控制單元會決定將該用以分度一個位置之信 號關閉。 藉由此一實施例,藉由使用複數個在移動方向及在與該 移動方向相交之方向上彼此分離的圖案,便很難使該第一 操作構件32之振動造成不當的齒輪變換,這是因為用以變 更分度位置之信號被啟動及關閉的位置係彼此錯開的。 <第一及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之構成特徵> 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0及該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 機構42係經構形而彼此成鏡像關係。因此,以下之說明將 主要集中在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〇。 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0經構形以在該第一操作構件 32介於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1及該第一位置?1之間時發 出 第報告’且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介於該第一位置pi 119897.doc -39· 1336674 與該第二位置P2時發出一第二報告,且在該第一操作構件 32介於該第二位置!>2與該第三位置p3之間時發出—第三報 告。 如圖4及圖7所示,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利具有上述 之第-報告齒43; 1使其可接觸該第—報告齒43之方式 可枢轉地附接至該安裝銷64d的第一報告卡爪44 ;以及— 經構形以將該第一報告卡爪44迫向該第一報告齒43的第— 施力構件4 5。豸第一報告齒4 3係由金屬製成且藉由例如嵌 入模製而形成為一單一整體式構件。如圖7所示,該第一 報告齒43具有一最被凹入之第一區段43a以及被定位成在 徑向方向上以階梯形式遞次向外的第二至第四區段43b至 43d。该第一報告卡爪44係一由例如金屬材料製成的構件 且包括一經構形而以可樞轉方式安裝在該安裝銷64d上的 枢轉安裝區段44a以及一從該可樞轉安裝區段44a徑向朝外 延伸且然後突伸朝向該第一報告齒43的爪形區段4物。該 第一施力構件45係一扭力盤簧,其一端係問扣在該安裝銷 64e上且另一端係閂扣在該第一報告卡爪44之背側上。 藉此一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0,如圖7(a)所示,當該 第一操作構件32在彈簧構件73之彈性負載下被配置在該第 一操作開始位置HP1時,該第一報告卡爪44之爪形區段4朴 係接觸介於該第一區段43a與該第二區段43b之間的邊界。 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抵抗彈簧構件73之彈性負載力而朝向 該第一位置pi樞轉時,該爪形區段4仆係由該第二區段43b 所加壓且該第一報告卡爪44會逆時針擺動(從圖7的視圖逆 119897.doc •40· 1336674 時針擺動)。如圖7(b)所示,該爪形區段44b跨置在該第二 區段43b上且當該爪形區段44b沿著該第二區段43b而位在 一中間位置時便會產生用以分度一個位置的信號。當該爪 形區段44b抵達介於該第二區段43b與該第三區段43c之間 的階狀部分時,針對該第一操作構件32之操作的阻力會變 得更強大。當該反形區段44b^升至該第二區段43b上時, 騎士會感覺到該第一操作構件32已搭扣至定位且會發出細 微的聲響來作為第一報告。以此方式,騎士會被通知該第 一操作構件32已移動至該第一位置P1。同樣地,當該第一 操作構件32移動至該第二位置P2時,該爪形區段44b會受 到第一區#又43 c所加廢且該第一報告卡爪44會逆時針擺動 (從圖7的視圖逆時針擺動)。然後,如圖7(c)所示,該爪形 區段44b跨置在該第三區段43c上且當該爪形區段44b位在 沿著該第三區段43(:之中間位置時便會產生用以分度兩個 位置的信號。同樣地,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移動至該第三 位置P3時’該爪形區段44b會受到該第四區段所加壓且 該第一報告卡爪44會逆時針擺動而使得該爪形區段4仆跨 置在該第四區段43d上,如圖7(d)所示β當該爪形區段44b 僅沿著該第四區段43d略微移動時,便會產生用以分度三 個位置的信號,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移動至該第二位置p2 時,該第—操作構件32在介於該第三區段43c與該第四區 段43c之間的階狀部分處的操作阻力會變得更強大。當該 第操作構件32移動至該第三位置P3時,該限制凸部68e 會接觸該連接軸桿65a且停止移動。當該爪形區段爬升 119897.doc 41 1336674 至該第三及第四區段43认43(1時,使用者會感覺到該第一 操作構件32已搭扣至定位且會發出細微的聲響來分別作為 第二或第三報告。以此方式,騎士會被通知該[操作構 件32已移動至該第二或第三位置ρ2*ρ3。 當該第一操作構件32返回至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Ηρι 時,每一信號會隨著該第一報告卡爪44從第一報告齒Μ降 下每一階部而被關閉。 由於直徑會隨著從該第一區段43a移動至該第四區段43d 而變大,因此該第一施力構件45之彈性力會隨著該第一報 告卡爪44降下每一階部而增加,且用以操作該第一操作構 件32所需要的操作力亦會隨之而遞增。因此,用以移動通 過多個分度位置所需要的操作力會比用以移動至一相鄰分 度位置所需要的操作力還大,因此,便可以防止齒輪變速 器的不當操作。 該第一可動接點80及該第一固定接點S2之圖案ci、a、 B及C2係經構形且被配置成使得信號係在上述的位置處被 啟動及關閉。 該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2具有一第二報告齒46、一第 二報告卡爪47及一第二施力構件48。如圖4所示,這些部 件被配置成相對於該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4〇之部件而形 成鏡像關係。 當該則鏈輪群集99 f僅具有兩個鏈輪時,用於操作該前 變速傳動器97f之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b係經構 形而使得該第一操作構件49(或第二操作構件5 1)從一第一 119897.doc • 42· 1336674 操作開始位置HP3(或一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4)朝向該把手 桿112的内側而僅樞轉至一第一位置p7(或—第四位置 P8)。因此’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b之第一及第 二固定接點便僅需要具有一第一圖案及一第二圖案。若該 前鏈輪群集具有三個鏈輪,則用以操作該前變速傳動器 97f之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b便可經構形以藉由一 可供其樞轉的第二位置(第五位置)而以一單次操作來將該 刖變速傳動器97f之分度位置移動兩個分度位置。該剎車/ 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 〇b亦具有一前分度位置顯示裝置 119f(圖 9)。 <控制系統之構成特徵> 該等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丨丨〇 a及丨丨〇 b係分別藉由電 線而連接至該後變速傳動器97r及該前變速傳動器97f。 如圖9所不,該前變速傳動器97f之電動驅動單元包括 —用以驅動該前變速傳動器97f之馬達125f、一用以驅動該 馬達125f之馬達驅動單元126{·、一經構形以基於來自於該 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0b之信號來控制該馬達驅動 單元126f之前控制單元127(FD控制單元)以及一用以偵測 該前變速傳動器97f之分度位置的位置感測器128f。 同樣地’該後變速傳動器9乃之電動驅動單元Ur包括一 馬達125r、一用以驅動該馬達125r之馬達驅動單元126r、 —後控制單元127(RD控制單元)及一用以偵測該後變速傳 動器97r之分度位置的位置感測器128r。 該前及後馬達驅動單元12針及丨26r皆具有一馬達驅動器 119897.doc -43- 1336674 及一經構形用以降低各別馬達125£或125r之轉動速度的減 速單几。該前及後控制單元127{>及127r各具有一控制電 路,該控制電路包括一具有一記憶體單元及一處理單元之 微電腦’且各自皆經構形以使用軟體來分別基於各別剎 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3或11〇b所輸出之信號來分別控 制各別的馬達驅動單元12豺或126r。該前及後位置感測器 128f及128r經構形以使用例如一旋轉編碼器來偵測各別變 速傳動器97f或97r之分度位置。 被安裝至該前變速傳動器97f之該電源供應裝置2〇係將 電力傳送至變速傳動器97f及97r、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 單元110a及11〇、該顯示控制單元118及該前及後分度位置 顯示裝置119f及119r。更特定言之,6至8_4伏特之直流電 源供應電壓V係從電源供應裝置2〇經由一電源供應線} 5〇及 一接地線151而供應至該前變速傳動器9矸之電動驅動單元 18f。接下來,該電源供應電壓v係從該電動驅動單元i8f 經由一電源供應線152及一接地線153而供應至該顯示控制 單元118及該後變速傳動器97ι•之電動驅動單元1 8r。 該電源供應電壓V經由該顯示控制單元11 8而被供應至該 分度位置顯示裝置119f及119r及該前及後變速傳動器操作 單元110a及110b。該前及後位置感測器I28f及128r之分度 位置信號FPOS及RPOS經由一位置信號線154而被饋送至該 顯示控制單元118。該顯示控制單元11 8將該分度位置信號 轉換成顯示信號且顯示在該前及後分度位置顯示裝置119f 及119r上之該前及後變速傳動器97f及97r之分度位置。相 119897.doc -44 - 1336674 應於該刹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11〇wii〇b之操作所發出 之分度信號FDS及RDS(信號八問係㉟過該顯示控制單元 刀另丨里由刀度號線丨55及〗56而被饋送至該前及後 變速傳動HWr。該分度信號刪之分度信號線156係 實際經由該電動驅動單元18f而連接至該電動驅動單元 ⑻。該t變速傳動器州之電動驅動單元18f係藉由一通過 例如該直管1 〇2c之五蕊線而連接至該顯示控制單元丨丨8, 且該電動驅動單元18r係藉由通過例如該鏈撐1〇2d之四蕊 線而連接至該電動驅動單元18f。因此,亦可以提供該電 動驅動單元18f具有一用以集中地連接該五蕊線之五條電 線的連接器。 <由後控制單元所執行的分度控制> 以下將以概述方式來說明由該後控制單元1271>所執行的 控制程序。在本文中所述之控制程序僅係一個實例,且本 發明之控制程序並非侷限於此一控制程序。 如圖ίο所示,當供應電力時,該後控制單元127r進行至 步驟S 1且執行初始設定。該初始化設定係涉及初始化各種 不同旗標及變數。在步驟S2中,該後控制單元1271>讀取信 號A至F及目前分度位置信號rp〇s。在步驟83中,該後控 制單元127r判斷該信號C是否啟動。若該信號c未啟動,則 該後控制單元127r進行至步驟S4且判斷該信號a是否為啟 動。若該信號A並未啟動,則該後控制單元1271>進行至步 驟S5且判斷該信號B是否為啟動。若判斷出所有三個信號 A至C並未啟動,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進行至圖丨丨之步驟 119897.doc •45· 1336674 S23。在圖"中所示之步驟23及後續步驟係用以在第二方 向’亦即增速變速方向上進行變速。該增速變速程序係與 該減速變速程序-樣以—連續迴路方式來執行,但在此將 先說明該減速變速程序(用以在該第_方向上變速的程 序)。 若判斷出該信號c為啟動,則該後控制單元從步驟 進行至步驟S6。在步驟S6中,該後控制單元^2乃判斷該 L號A是否處在啟動_邊緣狀態,亦即,該信號a剛從關閉 刀換至啟動》若該仏號八處在啟動_邊緣狀態則該後控制 單疋1271·便決定此時啟動__用以從該目前分度位置Rp〇s 減速變速一個位置之信號SD1。該後控制單元12。進行至 步驟S7且㈣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之目前分度位置㈣㈣ 位在該位置R1,亦即,對應於最内側鏈輪(亦即,具有最 大直徑的後鏈輪)的分度位置。若該分度位置Rp〇s係位在 R1 ’則因為無法進行減速變速,因此該後控制單元127犷進 行至步驟S4。若該分度位置Rp〇s並未位在Ri,則該後控 制單7G 127ι•進行至步驟S8,且在該步驟中將用以減速變速 一個位置的信號SD1啟動。相應地,該馬達驅動單元12心 藉由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乃在減速變速方向上從該目前分 度位置RPOS移動一個位置來執行減速變速。該後控制單 元127r接著便進行至步驟S4。若判斷出該信號a處在啟動_ 邊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i27r從步驟S6進行至步驟S9。 在步驟S9中,該後控制單元1271>判斷該信號c是否處在關 閉-邊緣狀態,亦即,該信號c是否剛從啟動狀態切換至關 119897.doc -46- 閉狀態。若該信號C並未處在該關閉-邊緣狀態,則該後控 制單元127r便進行至步驟S4,且若該信號c處在該關閉-邊 緣狀態’則便進行至步驟S 1 0。在步驟S 1 0中,該後控制單 元127r判斷該信號A或信號B是否為啟動。若該信號A或該 信號B為關閉,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便決定此時關閉一用 以減速變速一個位置之信號SD1且進行至步驟S11,並且在 此步驟中將該信號SD1關閉。若該信號A或信號C為啟動, 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便進行至步驟S4。 若判斷出該信號A為啟動,則該後控制單元i27r便從步 驟S4進行至步驟S12。在步驟S12中,該後控制單元I27r判 斷該信號B處在該啟動·邊緣狀態。若該信號b處在啟動-邊 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便決定此時啟動一用以從該 目前分度位置RPOS減速變速兩個位置之信號SD2。該後控 制單元127ι進行至步驟S13且判斷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之目 别分度位置RPOS係位在該位置R2 ’亦即,對應於相鄰於 最内側鏈輪(亦即,具有第二大直徑的後鏈輪)的分度位 置。若該分度位置RPOS係位在R2,則因為無法進行從目 前分度位置RPOS減速變速兩個位置,因此該後控制單元 127ι•進行至步驟S5。若該分度位置RP〇s並未位在R2,則 該後控制單元127r進行至步驟S 14,且在該步驟中將用以 減速變速兩個位置的信號SD2啟動。相應地,該馬達驅動 單元126ι•藉由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7ι•在減速變速方向上從該 目前分度位置RPOS移動兩個位置來執行減速變速。該後 控制單元127r接著進行至步驟S5。同時,若該信號b並未 119897.doc • 47- 1336674 處在該啟動-邊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從步驟s 12進 行至步驟S15,並在該步驟中判斷該信號c處在啟動-邊緣 狀態。若該信號C處在啟動-邊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 12 7r判斷該第一操作構件32已從該第二位置P2返回且在此 時將該信號SD2關閉。因此,該後控制單元丨27Γ進行至步 驟S16且將該信號SD2關閉。該後控制單元i27r接著便進行 至步驟S5。 若判斷出該信號B為啟動’則該後控制單元! 27r便從步 驟S5進行至步驟S17。在步驟S17中,該後控制單元i27r判 斷該信號B處在該啟動-邊緣狀態。若該信號c處在啟動-邊 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便決定此時啟動一用以從該 目前分度位置RPOS減速變速三個位置之信號SD3。該後控 制單元127r進行至步驟S18且判斷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之目 前分度位置RPOS係位在該位置R3,亦即,對應於定位在 距該最内側鏈輪兩個鏈輪的該鏈輪(亦即,具有第三大直 徑的後鏈輪)的分度位置。若該分度位置RPOS係位在R3, 則因為無法進行三個分度位置的減速變速,因此該後控制 單元127r進行至步驟S23。若該分度位置RP〇s並未位在 R3,則該後控制單元I27r進行至步驟S19,且在該步驟中 將用以減速變速三個位置的信號SD3啟動。相應地,該馬 達驅動單元126r藉由將該後變速傳動器9乃在減速變速方向 上從該目前分度位置RPOS移動三個位置來執行減速變 速。該後控制單元127r接著進行至步驟S23。同時,若該 仏號C並未處在該啟動-邊緣狀態,則該後控制單元127r從 119897.doc •48- 步驟S17進行至步驟S20,並在該步驟中判斷該信號A處在 啟動-邊緣狀態。若該信號A處在啟動-邊緣狀態,則該後 控制單元127r判斷該第一操作構件32已從該第三位置p3返 回且在此時將該信號SD3關閉。因此,該後控制單元127r 進行至步驟S21且將該信號SD2關閉。該後控制單元I27r接 著便進行至步驟S23。 步驟S23至S41之增速變速程序係類似於步驟S3至S21的 減速變速程序。然而,是否為增速變速之判斷係可以藉由 判斷在步驟S2中讀取之目前分度位置RP〇S是否位在對應 於最小直徑鏈輪之分度位置R10處、對應於第二小直徑鍵 輪(相鄰於最小鏈輪之鍵輪)的分度位置R9處或對應於第三 小鏈輪(與最小鏈輪隔開兩個鏈輪之鏈輪)的分度位置&8處 而分別在該步驟S27、S33及S38中來完成。基於針對目前 分度位置RPOS之判斷結果,用於增速變速一個位置之信 號SU1便可在步驟S28中啟動或在步驟S31中關閉,且用以 增速變速兩個位置之信號SU2便可在步驟S34中啟動或在 步驟S36中關閉,且用以增速變速三個位置的信號SU3便 可在步驟S38中啟動或在步驟S41中關閉。 該第操作構件3 2 (或第一操作構件3 4 )係經構形而使得 其可從一第一操作開始位置HP 1 (或第二操作開始位置Hp2) 移動至一第一位置P1(或第四位置P4)、一被定位在超過該 第一位置P1(或P4)之第二位置P2(或第五位置p5)以及一定 位在超過該第二位置P2(或p5)之第三位置p3(或第六位置 P6)»由於該後變速傳動器97r可藉由將該第_操作構件^ U9897.doc -49- 1336674 刀別移動至該第一位置P1(或P4)、該第二位置P2(或p5)或 該第二位置P3(p6)而在一第一方向(例如,該減速變速方向) 上分度或一第二方向(例如’該增速變速方向)分度一、二 或三個位置,因此該後變速傳動器97r便可以藉由該齒輪 變速器(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之一單次操作而在兩方 向之任一方向(減速變速方向或增速變速方向)上分度(移位) 通過複數個分度位置。 由於該分度信號SD1、SD2及SD3(或SU1、SU2及SU3)係 在該第一操作構件32(第二操作構件34)沿著其操作方向之 不同移動位置處被啟動及關閉,因此信號將無法以經常性 的方式被輕易地啟動及關閉,即使該第一操作構件32(或 第二操作構件34)由於振動而在操作方向上移動時亦然。 因此,便可以防止由於振動所造成之該後變速傳動器97r 之不當操作。 [其他實施例] (a) 雖然前述實施例闡釋該齒輪變換裝置係一後變速傳動 器,然而本發明亦可應用至一用以操作一用於具有三個或 以上之鏈輪之前鏈輪或一具有三個或以上之分度位置的内 齒輪變換裝置的前變速傳動器之齒輪變速器裝置。 (b) 雖然前述實施例闡釋該齒輪變速器裝置係一經構形以 操作一剎車及變換齒輪的剎車/變速傳動器操缺 而本發明亦可應用至一經構形僅用以變換齒輪的獨立的齒 輪變速器裝置。 (C)雖然别述實施例闡釋最多三個位置之分度可藉由一芦 119897.doc •50. 丄336674 號變換操作來執行之例子,然而本發明亦可應用至一經構 形以執仃藉由一信號變換操作來分度最多兩個位置的齒輪 變速器裝置。 (d)雖然在前述實施例中,具有複數個圖案之固定接點 糸用於。亥第-及第二信號產生器’然而亦可採用市面上可 購得之既有的切換器等等,且其具有—較接點及一移動 接點以產生用以將該齒輪變換裝置分度一個位置或複數個 位置的信號。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採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腳踏車的側視圖。 圖2係依照該實施例之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的放大 戴面視圖。 圖3係該腳踏車之把手桿的前視圖。 圖4係該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之分解立體視圖。 圖5係一概要視圖,其中顯示該第一及第二信號產生器 如何操作。 圖6係由该第一及第二信號產生器產生之信號的時序 圖。 圖7係一系列的概要視圖,其中顯示該第一操作構件的 操作》 圖8係一對概要視圖,其中顯示該第二操作構件之操 作。 圖9係一方塊圖,其中顯示該齒輪變換控制系統的構成 組件。 H9897.doc -51 · 1336674 圖ίο係一流程圖,其中顯示由該後變速控制單 的減速變速控制程序。 圖11係-流程圖,其中顯示由該後變速控制單 的增速變速控制程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元所執行 元所執行
12f 安裝構件 12r 安裝構件 14r 鏈條導引件 16f 四點連桿機構 16r 四點連桿機構 18f 電動驅動單元 18r 電動驅動單元 20 電源供應裝置 30 安裝部分 32 第一操作構件 34 第二操作構件 36 第一信號產生器 38 第二信號產生器 40 第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 42 第二分度計數報告機構 43 第一報告齒 43a 第一區段 43b 第一區段 43c 第三區段 119897.doc •52· 1336674
43d 第四區段 44 第一報告卡爪 44a 樞轉安裝區段 44b 爪形區段 45 第一施力構件 46 第二報告齒 47 第二報告卡爪 48 第二施力構件 49 第一操作構件 50 剎車托架 51 第二操作構件 52 支撐構件 54 夾持部分 55 緊固螺帽 56 托架本體 58 液晶顯不 59 樞轉軸桿 60 支撐本體 60a 支撐轴桿安裝孔 60b 樞轉軸桿安裝孔 60c 突點嚙合凹溝 61 螺帽 62 支撑軸桿 62a 軸桿區段 119897.doc •53- 1336674
62b 外螺紋區段 62c 外螺紋區段 62d 防止轉動區段 63 墊圈 64 前框架 64a 支撐轴桿安裝孔 64b 連接孔 64d 突出安裝銷 64e 突出安裝銷 65a 連接軸桿 65b 連接軸桿 66 剎車桿 66a 旋轉支撐區段 66b 桿區段 66c 螺帽凹部 66d 連接凸部 66e 支撐孔 67 第一桿構件 67a 旋轉支撐區段 67b 連接臂 67c 支撐孔 67d 嚙合銷 67e 連接孔 68 第二桿構件 119897.doc -54- 1336674
68a 旋轉支撐區段 68b 連接區段 68c 支撐孔 68d 限制凸部 68e 限制凸部 68f 响合凹口 68h 突出安裝銷 68i 突出安裝銷 68i 安裝銷 6 8j 連接孔 68k 螺紋孔 69 桿本體 69a 旋轉支撐區段 69b 連接區段 69c 支撐孔 69d 限制凸部 69e 限制凸部 69f 嚙合銷 70 操作本體 71 具凸緣轴概 72 具凸緣轴概 73 彈簧構件 74 連接螺栓 80 第一可動接點 119897.doc -55- 1336674
80a 接點件 80b 接點件 80c 接點件 80d 接點件 82 第一固定接點 82a 安裝區段 82b 穿孔 82c 凹部 83 第一固定構件 83a 凸緣區段 83b 圓柱形區段 83c 橢圓形孔 83d 連接凸部 84 第一可動構件 84a 主體部分 84b 罩蓋構件 84d 嚙合凹溝 85 0形環封 86 0形環封 90 第二可動接點 92 第二固定接點 92a 安裝部分 93 第二固定構件 93c 支撐孔 119897.doc 56- 1336674 94 第二可動構件 95 鏈條 96 曲柄 97 前變速傳動器 97f 前變速傳動器 97r 後變速傳動器(齒輪變換裝置之實例) 98 前叉部 99f 前鏈輪群集 99r 後鏈輪群集 101 腳踏車 102 框架 102a 座椅管 102c 直管 102d 鏈撐 104 把手桿單元 105 驅動單元 106f 前車輪 1 06r 後車輪 107f 前剎車裝置 107r 後剎車裝置 110a 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 110b 剎車/變速傳動器操作單元 111 把手桿軸幹 112 把手桿 119897.doc -57- 1336674
112a 彎曲區段 112b 彎曲區段 113a 突點 113r 内部纜線 114 速度指示器 118 顯示控制單元 1 19f 前分度位置顯示裝置 119r 後分度位置顯示裝置 125f 馬達 125r 馬達 126f 馬達驅動單元 126r 馬達驅動單元 127 控制單元 127 控制單元 127f 前控制單元 127r 後控制單元 128f 位置感測器 128r 後位置感測器 150 電源供應線 151 接地線 152 電源供應線 153 接地線 154 位置信號線 155 分度信號線 119897.doc -58- 1336674 156 分度信號線 Cl 第一圖案 A 弟一園茶 B 第三圖案 C2 第四圖案 HP1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 HP2 第二操作開始位置 P1-P6 第一至第六位置 119897.doc -59-

Claims (1)

1336674 第096112541號專利申請案 以批月//日修(更)正替顧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9月8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 1. 一種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 腳踏車之一把手桿且用以操作一可被電性地控制的 齒輪變換裝置,該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包含: —安裝部A ’其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至該把手桿; :第一操作構件,其經構形且被配置成使其可以相對 於该安裝部分而從-第—操作開始位置來移動,且使得 在其一彳呆作結束之後可以返回至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 —第一信號產生器,其經構形以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 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時產生一用以在 一第-方向上將《輪變換裝置之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 度位置變換一個位置的信號,且當該第—操作構件從咳 第一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定位在超過該第一位置之第 f位置時產生―用以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從 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兩個位置的信號; -第二操作構件,其經構形且被配置成使其可以相對 於該安裝部分而從-第二操作開始位置來移動,且使得 在其一細作結束之後可以返回至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及 A -第二信號產生器’其經構形以當該第二操作構件從 該第二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時產生一用以在 -第二方向上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分度 j 度位置變換-個位置之信號,且當該第二操 第一知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定位在超過該第四位置之 五位置時產生-用以將該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從 I19897-9908I9.doc 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兩個位置的信號, 其中该第二操作構件係以當其從該第二操作開始 樞轉時可使其獨立地柩轉的方式連接至該第-摔作α構件 第:操作構件從該第一操作開始位置拖 第構件一體式地(一起)枢轉的方式連接至該 士。月求項1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该第-信號產生器經構形以當該第一操作構件從 一操作開始位置Μ~ t > 4立置移動至-定位在一超過該第—位置及該 :位置兩者之第三位置時可產生一用以將該齒輪變換 0"之5亥分度位置從該目前分度位置變換三個位置的信 如唄求項1或2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該第—操作構件係以一使其可以繞一第一轴線而自由 柩轉的方式連接㈣安裝部分。 4. 如β求項3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4女裝部分具有一可被安裝至該把手桿的刹車托架以攀 及以—使其可以繞一相對於該第一軸線而偏斜之第二 轴線自由枢轉的方式連接至該刹車托架的支樓構件;且 操作構件係以一可繞該第一軸線自由地福轉之 方式連接至該支撐構件且一剎車可以藉由使其與該支撐 構件起繞该第二轴線之方式來予以操作。 5. 如請求項丨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該第—信號產生器具有: II9897-9908I9.doc 6. 第 了動接點’其係連接至兮笛 置成可以隨著^ #作構件且被配 …第一 #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且 弟—固定接點係不可鐘叙从、击& 構H α 了轉動地連接至該安裝部分且蛵 構开…與該第一可動接點相接觸及分離。 如請求項1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該第二操作構件係以可繞 “ 式連接至該安裝部分。第―軸線自由地拖轉之方 如二求項6之聊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該第一操作構件從該第一 /' 你番钻作開始位置移動至該第一 位置的樞轉方向係相 p. . . m …亥第一刼作構件從該第二操作 8. 開始位置移動至該第四位置的樞轉方向。 如:求項1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中 該第二信號產生器具有: 一第二可動接點’其係連接至該 . 置成用以隨著該第··摔 ^ 呆 且被配 弟—知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且 一第二固定接點係 0 ^ 轉動地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 9. ▲形以與4第二可動接點相接觸及分離。 如。月求項1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分度計數報告機構,其經構形以報告· 置在每次變換該第一摔作槿杜〜渾± 掏又換裝 位置的數量,呆作構件之位置時將被分度之分度 該分度計數報告機構係經構形以在該第一操作構件之 該第;操作開始位置與第一位置之間發出一第一報告, 且在該第一操作構件之 件之5亥名-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發出 I19897-990S19.doc 一第二報告β •如凊求項5之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袈置, $第-固定接點具有: ? 一第—圖案及 第一圓案’其被配置成沿菩—办^ 方向相交# —>、該可動接點之移動 u對於該第-圖案錯開。 開且沿著該移動方向相 車齒輪變速器裝置’ 1中 ^弟一固定接點亦具有: 第二圖案,其被配置成 隔開;及 "°Χ移動方向與該第一圖案 第四圖案,其被配置成 圖幸瞌„ 攻0考3玄移動方向而盥該第_ 開且沿著該移動方向相對…第- 12.-種腳踏車齒輪變速 …弟二圖案而錯開。 至-腳踏車之一把手其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 齒Μ換裝置,該腳踏車齒輪變速器裝^ 制的 *裝部分,其經構形使得其可被安裝 一第一操作構件,发絲 -把手杯, 工構形且被配置 於該安裝部分而從-第—接作心 &使其可以相對 在其-操作結束之後且使得 置;及 了以返回至該第—操作開始位 一第一信號產生器,其具有一 且被配置成可隨著嗲g ^ 忒第一操作構件 可動接Γ作構件之移動而移動的第- 可轉動地連接至該安裝部分且經構 119897-990819.doc ⑴6674 形以與該第一可動接點相接觸及分離的第一固定接點 該第一信號產生器係經構形以當該第—操作構件從該第 —操作開始位置移動至一第一位置時可 勖一用以將該 齒輪變換裝置之該分度位置在一第—方向上從該目前八 f位置變換一個位置的信號,且當該第—操作構件:: 二:同於該信號被啟動且同時從該第—位置返回至該第 ;操作開始位置的過程中之位置時將該信號關閉,: 该第一固定接點具有: ” 一第一圖案; 一第二圖案,其被配置成沿著一與 方向相交之方向與該第一圖案隔開且沿著=動=動 對於兮哲 _ 可秒動方向相 耵於忒第—圖案錯開; 一第三圆案’其被配置成沿該移動 隔開;及 I、4第一圖案 第四圖案,直姑 圖案隔開且沿著;移動方二沿著該移動方向而與該第二 移動方向相對於該第三圖案而錯開。 119897-990819.doc
TW096112541A 2006-11-29 2007-04-10 Bicycle gear shifter device TWI3366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2077A JP4395504B2 (ja) 2006-11-29 2006-11-29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3105A TW200823105A (en) 2008-06-01
TWI336674B true TWI336674B (en) 2011-02-01

Family

ID=3914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2541A TWI336674B (en) 2006-11-29 2007-04-10 Bicycle gear shifter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47914B2 (zh)
EP (3) EP2636585B1 (zh)
JP (1) JP4395504B2 (zh)
CN (1) CN101190706B (zh)
TW (1) TWI336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0404B (zh) * 2013-01-10 2015-12-01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6529B2 (en) * 2009-01-26 2012-10-16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7900946B2 (en) * 2009-03-31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ing control apparatus
US9394031B2 (en) * 2009-07-16 2016-07-19 Shimano Inc. Bar end electric shifter for bicycle
US9327792B2 (en) 2011-01-28 2016-05-03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10207772B2 (en) 2011-01-28 2019-02-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9033833B2 (en) 2011-01-28 2015-05-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JP5491443B2 (ja) * 2011-04-07 2014-05-14 林昌慧 変速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デバイス
ES2524347T3 (es) * 2011-08-19 2014-12-05 Chang Hui Lin Palanca de cambios
US10239581B2 (en) 2011-08-26 2019-03-26 Gevenalle, Inc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lever assembly
US20130047774A1 (en) * 2011-08-26 2013-02-28 Retro Shift Llc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lever assembly
US9056597B2 (en) * 2011-09-29 2015-06-16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402664B1 (en) * 2011-10-28 2013-03-26 Shimano Inc.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US8931365B2 (en) * 2012-01-31 2015-01-13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device
US9090303B2 (en) 2012-05-18 2015-07-2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723659B2 (en) 2012-07-10 2014-05-13 Shimano Inc. Bicycle gear shift indicator
US9090304B2 (en) * 2012-08-27 2015-07-2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878658B2 (en) * 2012-09-12 2014-11-04 Shimano Inc. Gear shift notif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preselected notification pattern
US8881619B2 (en) * 2012-12-21 2014-11-11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20160152299A1 (en) * 2013-01-10 2016-06-02 Ad-Ii Engineering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061342B2 (en) * 2013-01-31 2018-08-28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JP2014231330A (ja) * 2013-05-30 2014-12-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操作装置
ITMI20131641A1 (it) * 2013-10-04 2015-04-05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arresto dello spostamento laterale di una catena di bicicletta
DE102013222203A1 (de) * 2013-10-31 2015-04-30 Lemförder Electronic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ählen einer Betriebsart eines Getriebes eines Fahrzeugs sowie System zum Einstellen einer Betriebsart eines Getriebes eines Fahrzeugs
US20150284049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Sram, Llc Control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electromechanical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US10550858B2 (en) * 2014-08-25 2020-02-04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9669901B2 (en) * 2015-03-05 2017-06-06 Shimano Inc. Bicycle electric shifting apparatus
US10351210B2 (en) * 2016-06-01 2019-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562585B2 (en) 2017-06-05 2020-02-18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1661139B2 (en) 2018-04-11 2023-05-30 Sram, Llc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of a bicycle
US10988209B1 (en) * 2020-03-11 2021-04-27 Sram, Llc Bicycle control system
CN113291406B (zh) * 2021-07-01 2024-10-01 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CN113264147B (zh) * 2021-07-01 2024-10-01 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及自行车
WO2024067984A1 (de) * 2022-09-29 2024-04-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r elektrischen gangschaltung für ein muskelbetriebenes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1788A (en) * 1975-07-30 1977-08-16 California Progressive Products, Inc. Electrical control for derailleur drive
US4850939A (en) * 1987-10-21 1989-07-25 Autra-Bike Co., Inc. Variable diameter sprocket assembly
JP2732116B2 (ja) * 1988-11-29 1998-03-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操作装置
JP3245188B2 (ja) * 1991-04-19 2002-01-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JP3086180B2 (ja) 1996-09-24 2000-09-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内装変速装置
JP3128116B2 (ja) * 1996-12-19 2001-01-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切換スイッチ
JP3321045B2 (ja) * 1996-12-20 2002-09-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の電気的操作装置
TW448901U (en) * 2000-05-19 2001-08-01 Nat Science Council Velocity control device
JP3522226B2 (ja) 2001-03-07 2004-04-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TW558538B (en) 2001-03-30 2003-10-21 Shimano Kk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6835148B2 (en) * 2002-08-29 2004-12-28 Shiman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improper shifting of a bicycle transmission
ATE312750T1 (de) * 2003-07-24 2005-12-15 Campagnolo Srl Verfahren zum schalten eines fahrradgetriebes mit elektrischem hilfsantrieb und schaltvorrichtung
JP2005238873A (ja) 2004-02-24 2005-09-08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及び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の制御方法
US7350436B2 (en) * 2004-03-29 2008-04-01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JP2005313748A (ja) * 2004-04-28 2005-11-10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JP4396978B2 (ja) * 2004-06-14 2010-01-13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イッチ装置
FR2878499B1 (fr) * 2004-12-01 2007-02-16 Salomon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changement de vitesse pour un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par chaine et pignons
US20060213311A1 (en) 2005-03-24 2006-09-2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0404B (zh) * 2013-01-10 2015-12-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0706A (zh) 2008-06-04
EP2636585B1 (en) 2019-07-17
JP4395504B2 (ja) 2010-01-13
US20080121066A1 (en) 2008-05-29
EP1927541B1 (en) 2011-12-14
EP1927541A2 (en) 2008-06-04
US7947914B2 (en) 2011-05-24
CN101190706B (zh) 2010-06-09
EP2431272A1 (en) 2012-03-21
JP2008132934A (ja) 2008-06-12
EP1927541A3 (en) 2009-02-25
EP2636585A1 (en) 2013-09-11
EP2431272B1 (en) 2016-01-27
TW200823105A (en) 200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6674B (en) Bicycle gear shifter device
US7854180B2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EP2546128B1 (en)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TWI389814B (zh)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200817233A (en) Bicycle handlebar assembly and bicycle brake/derailleur operating unit
US8459143B2 (en)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TWI337149B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JP2007137412A (ja) 電気シフト制御スイッチを備える自転車用操作部品
TWI513626B (zh) 用於控制電子裝置的自行車控制裝置
EP2030890B1 (en) Bicycle component with position sensing
JP2007001572A (ja) 自転車のディレーラ及びブレーキの統合制御デバイス
TW201028328A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EP2065298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JP2011159111A (ja)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及び変速操作装置
JP2006103674A (ja) 電気操作部材を備える自転車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2942543B2 (ja) 自転車用シフト制御装置
TWI279353B (en)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CN105984555B (zh) 操作装置
TWM472664U (zh) 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