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4533B - Lens module - Google Patents
Lens modul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94533B TWI294533B TW095118962A TW95118962A TWI294533B TW I294533 B TWI294533 B TW I294533B TW 095118962 A TW095118962 A TW 095118962A TW 95118962 A TW95118962 A TW 95118962A TW I294533 B TWI294533 B TW I29453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lens
- magnet
- guide
- electromagnetic coi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Description
doc/e 129453 如.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模組,且特別是 ~ $關於一種 可自動對焦(auto focusing)的鏡頭模組。 【先前技術】 圖1是習知一種手動對焦的鏡頭模組之示音 ^ ^ 照圖i,習知鏡頭模組H)中,鏡頭11()是穿人内 且内環12〇是抵靠於調焦環130與彈簧14〇之 、 焦環130具有段差,當用手撥動調焦環13〇時:二調 環120與鏡頭110沿著Υ軸上下移動,以完成姆H内 然而,由於此鏡頭模組10為手動對焦,在使用上 圖=習知-種藉由步進馬達進行對焦動作的為鏡不= 、、且之不思圖。請參照圖2,習知鏡頭模組2〇中,、川 ί 120中’且内環120是抵靠於調焦環13〇,與彈 ί牛進鏡頭模組2G的難方式是以電動的方式控 i t15G驅動傳動機構(如螺桿、渴輪、齒輪或_ :、上轉以帶動内環120與鏡頭110沿著γ軸上下; 其體對焦動作。雖舰鏡頭模組20可自動對焦,^ /、图3 ,生產成本較高,且在進行對焦時較為耗電。 motcJ針、與目3B是習知兩種藉由音圈馬達(V〇ice coii 3A,習二對焦動作的鏡頭模組之示意圖。請先參照圖 Φ,日^碩模組3〇中,鏡頭U〇是穿入導磁内環160 产夕曰p §己置於導磁内環160兩旁的磁鐵170與導磁内 衣 3產生的超距力來防止導磁内環16〇左右移動, I294a3f.d〇c/e 鏡碩UQ在X軸上的位置。另外,此鏡頭模組30 、::方式是藉由控制通入線圈18〇的電流大小,以產生 不同的磁浮力,並藉此帶動導磁内環160與鏡頭no沿著 轴上下私動,以完成對焦的動作。 7 ^述之鏡頭模組30的對焦速度較慢,且在對焦完成 後、品持、、Λ &供電流至線圈1,以防止彈簣14〇的彈力忌 使V,内環140向下移動,進而維持鏡頭UQ的位置。所 以,習知鏡頭模組30在使用上較為耗電。此外,藉由超距 力來固,鏡1員110在X軸上的位置,容易產生鏡頭11〇傾 斜的。而且,此鏡頭模組3〇較不耐震動或落下測試。 請參照圖3B,習知鏡頭模組4〇中,鏡 導磁内環⑽,中,且藉由導桿185來防J:導 左右移動,以固定鏡頭110在χ軸上的位置。此外,感應 器190用以偵測導磁内環!6〇,在γ軸±的位置,並回傳訊 號至4寸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〇n叩以沅化吨加^ circuit,ASIC)195。特殊應用積體電路195職據導磁内環 ,的位置驅動線圈18〇,以將導磁内環⑽,與鏡頭削 移動到所希望雜置’進而完成對㈣作。需注意的是, 雖然鏡頭齡4〇在絲難後提供钱至線圈 180,但其生產成本較高。 圖4是習知-種兩段式電動對焦的鏡頭模組之示奇 圖。請參照圖4,錢頭模組5G中,鏡頭ug是是穿入^ 環m,中,且内環120,外配置有—環形磁鐵196。此鏡頭 模組50的調焦方式是藉由改變通入線圈削之電流方向,、 l2945^S^vf.d〇c/e „ 180與環形磁鐵196之間產生吸引力或排斥力,以 ’:上=”鐵196、内環12〇,與鏡頭11〇沿著γ軸移動至 在士杰^下端。此外,由於導磁板金197會局部磁化, 對焦而停止通電流至線圈⑽後,若鏡頭11〇是移 端’則位於上方的導磁板金197與環形磁鐵196 =間仍θ產生吸引力,以將鏡頭110固定在最上端。同理, 若鏡碩110是移動至最下端,則位於下方的導磁板全197 =形磁鐵196之間仍會產生吸引力,以將鏡頭110固定 在隶下端。 上述之鏡頭模組50只能兩段切換對焦,且JL體積較 大。此外,由於環形磁鐵196的成本高,因此鏡頭、模組% 的生產成本也因而提高。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鏡頭模組,其可多段對焦, 且成本較低,體積較小。 ' # 為達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鏡頭模組, 其包括-導執組…鏡頭組、—磁鐵以及—電磁線圈組。 其中,鏡頭組是可移動地配置於導執組上,而磁鐵是配置 於鏡頭組上。電磁線圈組配置於鏡頭組旁,且鄰近磁鐵。 此電磁線圈組適於與磁鐵產生超距力,以控制磁鐵移動, 並藉由磁鐵的移動來帶動鏡頭組沿導執組移動。 上述之磁鐵的兩磁極皆連接鏡頭組。 、上述之電磁線圈組包括一第一電磁線圈與一第二電 磁線圈。其令,第一電磁線圈是配置於導執組一端,且二 I29458i3wf. doc/e ,是=第-電磁線圈之延伸方向上。第二電磁線圈是配 置於¥軌組兩端之間,且第二電磁_的延伸方 電磁線圈的延伸方向不同。 ” 上述之第二電磁線圈的延伸方向實質上 一 電磁線圈的延伸方向。 上述之第-電磁線圈與第二電磁線圈分別包括一鐵 磁性(fem>magnetism)材料片以及纏繞鐵磁性材料 線圈。 上述之電磁線圈組包括二線圈與一鐵磁性材料片。其 二J磁性材料片包括—條狀本體與連接此條狀本體‘ :線暇纏繞條狀本體。這些分支分別自條狀本 脰的兩鈿以及此二線圈之間朝鏡頭組方向延伸。 ,發明另提出-種鏡頭模組,包括—導軌組、一_ 二: 及多個電磁線圈組。其中,鏡頭組是可 配置於鏡頭組旁,且分別鄰近其中:個』 二=組適於與磁鐵組產生超距力,以控制磁鐵組 私動亚猎由磁鐵組的移動來帶動鏡頭誕沿導軌組移動。 此组中,各磁鐵組包括相連的二磁鐵,且 此兩磁鐵之接合端的磁極相同。 鑪磁ίίΐί頭模組中’各電磁_吨括二線圈以及一 =° Μ ’ _性材料片包括一條狀本體與連 八wΓ伙本體的二個分支。線圈是縷繞條狀本體,而分支 :別自條狀本體的兩端以及此二線圈之間朝鏡頭組方二 12*945s3l3wf.doc/e w 岐包括連接鏡頭組之—基座,且磁鐵 、 /土坐上,以透過基座而連接至鏡頭組。 體。述之兩種鏡頭模組中,分支實質上垂直於條狀本 id之兩種鏡頭模組中,鐵磁性材料片例如為石夕鋼 Ο 兄員^、、且中,導執組包括一第一導軌以及 貫質上平行於第一導軌的一笸一 ^ w ^ ^ 彳軌自〇弟一&執,且鏡頭組是配置於 弟一導執與第二導執上。 本發明是藉由控制通人電磁_ _電流方向,使電 、乂圈組與磁鐵之間產生超距力來移動磁鐵,以帶動鏡頭 ^私動&於本發明的架構較為簡單,所以體積較小且生 成本也H此外,藉由控制通人電磁線圈組的電流方 向及大=可使本發明之鏡頭模組具有多段對焦的功能。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查’下文騎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實施方式】 圖5八至® 5C是本發明第—實施例之鏡頭模組處於不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5A至圖5C,本實施例 之鏡頊模組200包括一導執組21〇、一鏡頭組22〇、一磁鐵 230以及一電磁線圈組24〇。其中,鏡頭組22〇是可移動地 配置於‘軌組21〇上,而磁鐵230是配置於鏡頭組220上。 9 l29453i3wf.d〇c/e 电磁線圈組240配置於鏡頭組220旁,且鄰近磁鐵23〇。 =電磁線圈組240適於與磁鐵23〇產生超距力,以控制磁 、栽230移動,並藉由磁鐵23〇的移動來帶動鏡頭組沿 導執組210移動。 上述之鏡頭模組2〇〇中,磁鐵23〇的兩磁極⑺極與s 極)皆連接鏡頭組220,其中N極例如是位於s極下方。此 =丄導執組210包括_第一導軌212以及實質上平行於第 =軌212的一第二導軌2丨4,且鏡頭組π。是配置於第 212與第二導執214上。另外,電磁線圈組24〇包 一第一電磁線圈242與一第二電磁線圈244。第一電磁 線圈242是配置於導軌組21〇 一端(如導執組2ι〇下端” 且磁鐵230是位於第一電磁線圈242之延伸方向上。第二 電兹線圈244疋配置於導軌組21〇兩端之間,且第二電磁 、本圈244的延伸方向與第一電磁線圈μ2的延伸方向不 在一較,實施例中,第二電磁線圈244白勺延伸方向實 貝上垂直於第一電磁線圈242的延伸方向。 承上述,第一電磁線圈242包括一鐵磁性材料片241 與纏繞此鐵磁性材料片241的-線圈243,而第二電磁線 圈244包括-鐵磁性材料片撕以及纏繞此鐵磁性材料片 45之一線圈247。此鐵磁性材料片24卜245例如為石夕鋼 =。此外,第一電磁線圈242與第二電磁線圈244的位 是固定不動的。 山圖5A,當欲將鏡頭組220移至導軌組21〇最 而π貝掩入包流心至線圈243中,以使第一電磁線圈 doc/e I294S3&
Hi成23^tt、S極在下的電磁鐵。此電磁鐵的_ 上推動且〜虽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可將磁鐵230向 移糾會帶動魏组22()沿導執組 向上私動,以到達導執、组21〇最上端的位置。 1^二=圖5B,當欲將鏡頭組220移至導執組別最 24二、與上述之電流11方向相反的電流12至線圈 以使第一電磁線圈242變成s極在上、N極在下
=:::電磁鐵的S極與磁鐵23〇_極之間所產生 0士合"及附磁鐵23G向下移動,且當磁鐵230移動 4會邢動鏡頭組220沿導執组210 6丁贷知 _最下端的位置。 向下移動,以到達導執
請參照圖5C,當欲將鏡頭組22〇移至導執組22〇中 間日守,則先通電流至線圈243中,以將鏡頭22g移動至導 軌組210中間,而當鏡頭組22〇移動至所希望的位置時, 則停止通電流至線圈243中,並通入電流至線圈247中, 以藉由,二電磁線圈244將鏡頭組22〇固定在所希望的位 ^。更詳細地說,在鏡頭組220位於導執組210最上端的 情況下,Μ先通入電&l2至線圈243巾,以藉由第一電磁 線圈組242與磁鐵23〇之間的吸引力使鏡頭組22〇向下移 動,而在鏡頭組220位於導執組210最下端的情況下,則 先通入電流I〗至線圈243中,以藉由第一電磁線圈組242 ^磁鐵230之間的排斥力使鏡頭組220向上移動。當鏡頭 :且220私動至第—電磁線圈244旁時,則停止通電流至線 圈243中,並通入電流乌至線圈247中,使第二電磁線圈 11 12 9 4 53i3wf.d〇c/e 244變成S極在左、N極在右的電磁鐵,以藉由此電磁鐵 的S極與磁鐵230的N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將鏡頭組 220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亦可通入與電流l3方向 相反的電流至線圈247中,使第二電磁線圈244變成^^極 在左、s極在右的電磁鐵,以藉由電磁鐵的^^極與磁鐵23〇 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將鏡頭組22〇固定,如此可 增加鏡頭組220的定位點。此外,本實施例之鏡頭模組2〇〇 的磁路效率高,啟動電流小,且由於架構簡單,因此體積 較小且生產成本較低。另外,雖然本實施例之磁鐵23〇的 N極是位於S極下方,但熟習此項技藝者當知,磁鐵23〇 的N極亦可位於s極上方。 及二實施例 _圖6A至圖6C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鏡頭模組處於不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6A至圖6C,本實施例 之鏡頭模組300包括一導軌組31〇、一鏡頭組32〇、一磁鐵 330以及一電磁線圈組34〇。鏡頭組32〇是可移動地配置於 導執組310上,而磁鐵33〇是配置於鏡頭組32〇上。電磁 線圈組340配置於鏡頭組32〇旁,且鄰近磁鐵33〇。此電 磁線圈組340包括二線圈342、344與一鐵磁性材料片 345 ’其中鐵磁性材料片345例如是矽鋼片,其包括一條狀 本體346及連接此條狀本體346的三個分支347、348、 349。線圈342、344是纏繞條狀本體346,而分支347、348、 349分別自條狀本體346的兩端以及此二線圈342、344之 12 I29453i3wf.d〇c/e =月鏡頭組320方向延伸。在—較佳實施例中,這些 、348、349實質上垂直於條狀本體346。
托、比上述之鏡頭模組中,磁鐵330的兩磁極(N極盘S ,)白連接鏡頭組32〇,其中N極例如是位於§極下方了 外,導軌組310包括一箆一逡鉍m、,立—# -導、、. 以及實質上平行於第 、、 ^弟一導執314,且鏡頭組320是配置於第 一導執312與第二導執314上。
在本實施例中,電磁線圈組340適於與磁鐵33〇產生 ,距力,以控制磁鐵330移動,並藉由磁鐵33〇的移動來 T動鏡頭組320沿導執組31〇移動。以下將針對如何使 頭組320移動作詳細說明。
山,參照圖6Α,當欲將鏡頭組320移至導執組31〇最 上端時,則通入電流h至線圈342中,並且通入與電流h 方向相反的電流&至線圈344中,以將分支347、348磁 化成N極,並將分支349的上半部與下半部皆磁化成s極。 如此一來,分支347與磁鐵330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 力以及分支3 48與磁鐵3 3 0的N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會 使磁鐵向上移動,並藉此帶動鏡頭組320沿著導執組31〇 移動至導執組31〇最上端。此外,當鏡頭組32〇移至導執 組310最上端時,可停止通電流至線圈342、344中。由於 停止通入電流後,被磁化的分支347、348、349之磁性不 會立即消失,因此仍可固定鏡頭組320的位置。 請參照圖6B,當欲將鏡頭組320移至導執組31〇最 下端時,則通入電流I5至線圈344中,並且通入與電流工5 13 I294^^d〇c/e di的^116至線圈342中,⑽分支347 32,,將分支349的上半部與下半部皆磁化叙極。 力以及㈠L支347與磁鐵330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 ==與磁鐵,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會 夕動’亚错此帶動鏡頭、组320沿著導軌組310 3至V執組3H)最下端。同樣地,當鏡頭組32〇 執、、且最下端時,可停止通電流至線圈342、344中。、 凊夢照圖6C,當欲將鏡頭組32〇移至導執組32〇中 曰:’則通入電流Ιό至線圈342與線圈3糾中,以將分支 及分支349的下半部磁化成s極,並將分支祕與分 33〇= t◊上半部磁化成以極。如此一來,分支347與磁鐵 、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以及分支348與磁鐵330 極之間所產±的排斥力會使磁鐵33〇移動至鐵磁性材 片345中間,並藉此帶動鏡頭組32〇沿著導執組Μ。移 動至導執組31〇中間。同樣地,當鏡頭組32〇移至導軌組 310中間時,可停止通電流至線圈342、从4中。 本實施例之鏡頭模組300的磁路效率高,啟動電流 小,且由於架構簡單,因此體積較小且生產成本較低。此 外,在對焦完成後可停止通入電流至線圈342、344中,所 以較為省電。另外,雖然本實施例之磁鐵33〇的N極是位 於S極下方,但熟習此項技藝者當知,磁鐵33 0的N極亦 可位於S極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除了可藉由通入不同方 向的電流至線圈342、344以使鏡頭組320移動外,還可控 14 129453i3wf.d〇c/e 制通入線圈342、344的電流大小,以增加鏡頭組32〇的定 位點。舉例來說,在圖6C中,當通入線圈342的雷户其 於通入線圈344的電流時,分支347的磁性將比分支345 的磁性強’所以分支347與磁鐵330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 排斥力會大於分支348與磁鐵330的N極之間所產生的排 斥力,因此鏡頭組320會隨著磁鐵330會向下移動,直至 分支347與磁鐵330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等於分支 348與磁鐵330的N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反之,當通 • 入線圈342的電流低於通入線圈344的電流時,分支347 的磁性將比分支345的磁性弱,所以分支347與磁鐵33〇 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會小於分支348與磁鐵330的 N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因此鏡頭組32〇會隨著磁鐵33〇 會向上移動’直至分支347與磁鐵330的S極之間所產生 的排斥力等於分支348與磁鐵330的N極之間所產生的排 斥力。 居二貫施例 • 圖7A與圖7B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鏡頭模組處於不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7A至圖7C,鏡頭模組 4〇〇包括一導軌組410、一鏡頭組420、多個磁鐵組430以 及多個電磁線圈組440。其中,鏡頭組420是可移動地配 置於導軌組410上,而磁鐵組430是配置於鏡頭組420上。 笔磁線圈組440是配置於鏡頭組420旁,且分別鄰近其中 一個磁鐵組430。電磁線圈組440適於與磁鐵組430產生 赵距力’以控制磁鐵組430移動,並藉由磁鐵組430的移 15 12945¾ wf.doc/e
動來帶動鏡頭組420沿導軌組·移動。此外,在圖7A 至Θ 7C中,磁鐵組430與電磁線圈组440的數量是以兩 個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磁鐵組43〇與電磁線圈組 的數量。 上述之鏡頭模組400可包括連接鏡頭組42〇之一基座 45〇 ’且磁鐵組430是配置於基座450上,以透過基座45〇 而連接至鏡頭組420。此外,各磁鐵組430包括相連的二 磁鐵432、434,而各磁鐵432、434的兩磁極例如皆連接 • 基座450,且此兩磁鐵432、434之接合端的磁極相同。在 本實施例中,兩磁鐵432、434之接合端的磁極例如為N 極,但其亦可為S極。 承上述’各電磁線圈組440包括二線圈442、444以 及一鐵磁性材料片445,其中鐵磁性材料片445例如是石夕 鋼片。鐵磁性材料片445包括一條狀本體446與連接此條 狀本體446的三個分支447、448、449。線圈442、444是 纏繞條狀本體446,而分支447、448、449分別自條狀本 春體446的兩端以及此二線圈442、444之間朝鏡頭組420 方向延伸。此外,導執組410包括一第一導軌412以及實 貝上平行於第一導軌412的一第二導執414,且鏡頭組420 是配置於第一導執412與第二導執414上。 在本實施例中,電磁線圈組440適於與對應之磁鐵組 430產生超距力,以控制磁鐵組430移動,並藉由磁鐵組 430的移動來帶動鏡頭組420沿導執組41〇移動。以下將 針對如何使鏡頭組420移動作詳細說明。 16 129453i3wf.d〇c/e 請參照圖7A,當欲將鏡頭組420移至導軌組41〇最 上端時,則通入電流1?至線圈442與線圈444中,以將分 支447磁化成N極,並將分支449磁化成S極。如此一來, 分支447與磁鐵432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以及分支 449與磁鐵434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會使磁鐵組43〇 向上移動,並藉此帶動基座450移動,進而使鏡頭組42〇 沿著導執組410移動至導軌組41〇最上端。此外,當鏡頭 組420移至導軌組410最上端時,可停止通電流至線圈 _ 442、444中。由於停止通入電流後,被磁化的分支447、 449之磁性不會立即消失,因此仍可固定鏡頭組42〇的位 置。 凊麥照圖7B,當欲將鏡頭組420移至導軌組41〇最 下端時,則通入電流Is至線圈442與線圈444中,以將分 支447磁化成S極,並將分支449磁化成N極。如此一來, 分支447與磁鐵432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以及分支 449與磁鐵434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會使磁鐵組43〇 • 向下移動,並藉此帶動基座450移動,進而使鏡頭組42〇 沿著導軌組410移動至導執組41〇最下端。同樣地,當鏡 頭組420移至導軌組最下端時,可停止通電流至^圈 442 λ 444 中。 請參照圖7C、圖8與圖9,欲將鏡頭短42〇從導執 組420最上端移至導軌組42〇中間時,可先對線圈々Μ及/ 或線圈444通入電流1§(如圖8所示),以藉由分支447與 磁鐵432之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力及/或分支物與磁鐵 17 ,doc/e 434之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使鏡頭組420向下移動。 此外’當鏡頭組420移動至中間位置時,則通入電流18至 線圈442中以及通入電流1?至線圈444中(如圖9所示), 以藉由線圈442與磁鐵432之S極之間以及線圈444與磁 鐵434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將鏡頭組42〇固定在導 軌組410之中間位置。另外,當鏡頭組42〇移動至中間位 置時,亦可通入電流1?至線圈442中以及通入電流。至線 圈444中(如圖7C所示),以藉由線圈442與磁鐵432之S 極之間以及線圈444與磁鐵434的S極之間所產生的排斥 力將鏡頭組420固定在導軌組41〇之中間位置。換言之, 當鏡頭組420移動至中間位置時,則通入方向相反的電流 至線圈442與線圈444中,以將鏡頭組420固定在中間位 置。 另一方面,欲將鏡頭組420從導軌組420最下端移至 導執組42〇中間時,可先對線圈442及/或線圈444通入電 流ι?(如圖ίο所示),以藉由分支447與磁鐵432之s極之 間所產生的吸引力及/或分支449與磁鐵434之S極之間所 產生的排斥力使鏡頭組420向上移動。此外,當鏡頭組42〇 移動至中間位置時,則改通入方向相反的電流至線圈442 與線圈444中(如圖7C與圖9所示),以藉由線圈442與磁 鐵432之S極之間以及線圈444與磁鐵434的S極之間所 產生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將鏡頭組420固定在導執組410之 中間位置。同樣地,當鏡頭組42〇固定在導軌組41〇中間 位置後,可停止通電流至線圈442、444中。 18 doc/e 12.945孤 本貫施例之鏡碩模組4〇〇的磁路效率高,啟動電流 ^ ’且由於架構簡單,因此體積較似生產成本較低。此 外^在對焦完成後可停止通入電流至線圈442、444中,所 以較,省電。另外,與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相似,在本實施 例中還可藉由控制通入線圈4C的電流大小,來 鏡頭組420的定位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鏡頭模組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 ★ 1·本發明之鏡頭模組是藉由控制通人電磁線圈組的電 =方向:使電磁線圈組與磁鐵之間產生超距力來移動磁 鐵,並猎由磁鐵的移動來帶動鏡頭組移動。由於此鏡頭模 、、且的架構較為簡單,所以體積較小且生產成本也較低。、、 2·藉由控制通入電磁線圈組的電流方向及大小 發明之鏡頭模組具有多段對焦的功能。 3·在第二與第三實施例中,鏡頭模組對焦完成後可佟 止通入電流至電磁線圈組中,因此較為省電。 了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盆 ΓΐίΓ丄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 : 庫巳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習知一種手動對焦的鏡頭模組之示咅圖。 組之知—種藉由步進馬達進行對焦動“鏡頭模 圖3A與I) 3B是習知兩種藉由音圈馬達進 的鏡頭模組之示意圖。 丁对焦動作 19 I29453i3wf.d〇c/e 圖4是習知一種兩段式電動對焦的鏡頭模組之示意 頭模組處於不 頭模組處於不 圖5A至圖5C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鏡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A至圖6C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鏡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頭模組處於不 圖7A至圖7C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鏡 同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鏡頭模組的鏡頭組從導執 組最上端移至中間位置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鏡頭模組的鏡頭組固定在 中間位置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鏡頭模組的鏡頭組從導 軌組最下端移至中間位置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20、30、40、50、200、300、400 ··鏡頭模組 110 :鏡頭 120、120’ :内環 130、130’ :調焦環 140 :彈簧 150 :步進馬達 160、160’ :導磁内環 170、230、330、432、434 :磁鐵 180 :線圈 20
129453^. doc/e 185 :導桿 190 :感應器 195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196 :環形磁鐵 197 ·導磁板金 210、310、410 :導軌組 212、312、412 ··第一導軌 214、314、414 :第二導軌 220、320、420 :鏡頭組 240、 340、440 :電磁線圈組 241、 245、345、445 :鐵磁性材料片 242 :第一電磁線圈 243、247、342、344、442、444 :線圈 244 :第二電磁線圈 346、 446 :條狀本體 347、 348、349、447、448、449 :分支 430 :磁鐵組 450 :基座 N、S :磁極
Ii、12、13、15、16、17、18 :電流 21
Claims (1)
12.94563“ 〇c/e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鏡頭模組,包括: 一導軌組; 一鏡頭組,可移動地配置於該導軌組上; 一磁鐵’連接至該鏡頭組;以及 一電磁線圈組,配置於該鏡頭組旁,且鄰近該磁鐵, 其中該電磁線圈組適於與該磁鐵產生超距力,以控制該磁 鐵移動,並藉由該磁鐵的移動來帶動該鏡頭組 = 移動。 導軌組 其中該磁 2·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 鐵的兩磁極皆連接該鏡頭組。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模組, 磁線圈組包括: /、中該電 一第一電磁線圈,配置於該導軌組一端,且兮 、η 位於該第一電磁線圈之延伸方向上;以及 ^、鐵疋 一弟一電磁線圈,配置於該導軌組兩端之間,发 ,二電磁線圈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電磁線圈的延伸&向=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兮μ 二電磁線圈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電^二罘 伸方向。 $線圈的延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节μ 一電磁線圈與該第二電磁線圈分別包括: ^弟 一鐵磁性材料片;以及 一線圈,纏繞該鐵磁性材料片。 22 I294S3Svf.doc/e 鐵磁5項所述之鏡頭模组,其中各該 磁線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補組,其中該電 一線圈; —鐵磁性材料片,包括: :條狀本體,該些線圈纏繞該條狀本體;以及 钃 該條it支,連接該條狀本體,且該些分支分別自 伸。、_的兩端以及該些線圈之間朝該鏡頭方向延 分支範圍第7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該些 刀又只貝上垂直於該條狀本體。 磁性二Π=圍第7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該鐵 軌組1°^請麵_1韻述之鏡補組,其中該導 一第一導執;以及 導執,且該鏡頭組 θ 一第二導執,實質上平行於該第_ 疋配置於該第一導執與該第二導執上。 11·一種鏡頭模組,包括: 一導執組; 了鏡頭組’可移動地配置於該導軌 夕個磁鐵組,連接至該鏡頭組;以及’ 多個電磁線圈組,配置於該 些磁鐵組其令之一,其中該:=旁,分別鄰近該 兹線圈組適於與該些磁鐵 23 I294S3Svf.d〇c/e 組產生超距力,以控制該些磁 組的移動來帶動該鏡頭組沿該導軌=動亚错由该些磁鐵 12·如申请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 該磁鐵組包括相連的—兄1核組,其中各 相同。 倾的-磁鐵,且該些磁鐵之接合端的磁極 該電朗帛11酬叙雜漁,其中各 *一線圈; 4 一鐵磁性材料片,包括·· =本體,該些線圈纏繞該條狀本體;以及 一個/刀支,連接該條狀本體,且該些 狀本體的兩端以及該些線圈之間朝該鏡頭:方向 此八14每如所申=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琴 二刀支声、貝上垂直於該條狀本體。 、°〆 些鐵13項所述之鏡頭模組,其中該 一第一導執;以及 -第二導軌’實質上平行於該第 疋配置於該第-導執與該第二導執上。 鏡頭組 —基圍第u項所述之鏡頭模組,更包括 以透過二==鐵組是配置於該基座上, 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5118962A TWI294533B (en) | 2006-05-29 | 2006-05-29 | Lens module |
US11/735,866 US20070274699A1 (en) | 2006-05-29 | 2007-04-16 | Lens modu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5118962A TWI294533B (en) | 2006-05-29 | 2006-05-29 | Lens modu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43836A TW200743836A (en) | 2007-12-01 |
TWI294533B true TWI294533B (en) | 2008-03-11 |
Family
ID=3874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18962A TWI294533B (en) | 2006-05-29 | 2006-05-29 | Lens module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274699A1 (zh) |
TW (1) | TWI2945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85472B (zh) * | 2006-11-17 | 2013-02-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及鏡頭模組調焦機構 |
JP6157284B2 (ja) * | 2013-08-30 | 2017-07-05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と、これを適用する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CN110542976B (zh) * | 2018-05-28 | 2021-07-23 |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光路调整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89318A (en) * | 1990-07-31 | 1994-02-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unit for moving a lens |
US5541898A (en) * | 1991-08-20 | 1996-07-30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Device for driving an objective lens |
TW495641B (en) * | 2001-06-06 | 2002-07-21 | Arc Design Inc | Two zone automatic lens focusing system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
JP4250409B2 (ja) * | 2002-12-04 | 2009-04-08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KR100534918B1 (ko) * | 2003-10-09 | 2005-12-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전자석 제어를 통한 다중 접점 릴레이 |
JP4077497B2 (ja) * | 2004-04-13 | 2008-04-1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JP2006223081A (ja) * | 2005-01-14 | 2006-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アクチュエータ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クチュエータブロック、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
-
2006
- 2006-05-29 TW TW095118962A patent/TWI29453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4-16 US US11/735,866 patent/US2007027469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274699A1 (en) | 2007-11-29 |
TW200743836A (en) | 2007-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62869B2 (ja) | 誘導発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6867511B2 (en) | Linear oscillatory actuator | |
TWI343164B (en) | Voice coil motor | |
TW200836456A (en) | Linear actuator and parts holding apparatus/die bonder apparatus utilizing same | |
US20070097531A1 (en) | Optical devices | |
TW201128224A (en) | Optical multi-ring scanner | |
JP2006108615A (ja) |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01118309A (zh) | 镜头模块 | |
US20100033031A1 (en) | Voice coil motor for optical device | |
EP1355301A3 (en) |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 |
TW201140187A (en) | Lens driving apparatus | |
EP1098304A3 (en) | Lens driving apparatus | |
TWI294533B (en) | Lens module | |
WO2005124979A1 (ja) |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TW200941110A (en) | Electromagnet for lens driving mechanism thereof | |
TW200907556A (en) |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device | |
JP3144821U (ja) | 電磁石の推力を運用したレンズ駆動装置 | |
JP2010113957A (ja) | コネクタ | |
JP3755071B2 (ja) | 面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US20130207752A1 (en) | Magnetic actuator with a non-magnetic insert | |
ATE525782T1 (de) | Lineare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em einen magnetträger aufweisenden ankerkörper | |
TWI228858B (en) | Linear driving device, it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XY table | |
TWI275891B (en) | An electromagnetic actuated adjusting device for camera lens | |
KR100407893B1 (ko) | 솔레노이드와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직선구동장치 | |
CN101498828A (zh) | 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