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630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設置有複數台用於冷卻冷藏 交換器之冷凍裝置者。 κ… 【先前技術】 以往,已知有進行冷束循環之冷㈣置,其被當作貯藏 食物#之冷藏料之冷卻機廣泛的❹。例如於特開 號公報所揭示’具備有複數台用於冷卻冷藏 庫等庫内之熱交換器之冷凍裝置。於該冷凍裝置中,對於 '個室外.單元則並聯連接有冷卻冷藏庫内之冷藏熱交換 器’及冷卻冷凍庫内之冷凍埶$拖 木…、又換态。另外,於該冷凍裝 置中,除了室外單元之主壓縮機之外 俄心外另外於冷凍熱交換 器與室外單元間設有副壓縮機。該冷㈣置中,係於⑽ 冷媒迴路中進行蚊冷藏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之單段冷康 循環,及設定冷凍熱交換器作為蒗發哭, 〜w 亚將副壓縮機設 定成低段壓縮機之2段壓縮冷凍循環。 於上述冷束裝置中,在被串聯連接至副壓縮機之冷束熱 交換器’其冷媒之蒸發溫度係被設定成t匕較低。因此,於 該冷束熱交換器,其結霜之問題特別地嚴重。亦即,六氣 中之水分附著於冷柬熱交換器並來結,因附著之霜會:生 阻礙庫内空氣冷卻之問題。因此,融化附著於冷康熱交換 器之霜,即必須進行冷凍熱交換器之除霜。 如此冷冰熱交換器之除霜,如揭示於特開平〇9__ 號公報般/般是使用電熱器進行。亦即,於-般之冷凉 93492 -10- 1242630 裝置中,係對冷凍熱交換器供給以電熱器加熱之空氣,利 用空氣溫暖融化進行附著於冷凍熱交換器之霜之除霜動 作。 另外,冷凍熱交換器之除霜,如揭示於特開2001-183037號公報般,亦會有進行所謂因熱氣旁通通路之情 形。亦即,提議只讓冷媒在壓縮機與冷凍熱交換器之間循 環,向著冷凍熱交換器導入由壓縮機所吐出之較高溫之氣 體冷媒並融化霜。 -解決課題- 如上述般,於上述冷凍裝置中,一般而言對冷凍熱交換 器之除霜係使用電熱器進行。但,此情形中,為了對冷凍 熱交換器供給以電熱器加熱之空氣而融化霜之故,可能會 有所加熱之空氣流入於冷凍庫内會造成庫内溫度上昇之 虞。另外,亦會有需藉由空氣自外側加溫附著於冷;東熱交 換器之霜,使得冷凍熱交換器之除霜時間長(例如40分鐘 以上)之問題。 另一方面,如上述之問題點,可藉由熱氣旁通通路進行 冷凍熱交換器之除霜而有些許改善。亦即,於藉由熱氣旁 通通路之除霜中,導入溫度高之冷媒於冷凍熱交換器之導 熱管内,自内侧加溫附著於冷凍熱交換器之霜。因此,冷 凍熱交換器之除霜中庫内溫度之上昇幅度,相較於使用電 熱器進行除霜之情形時變小。 但,於藉由熱氣旁通通路之除霜中,不過只是在壓縮機 與冷凍熱交換器之間讓冷媒循環,而為了融化霜所可利用 93492 -11 - 1242630 ,對於冷凍熱 之熱亦只是以壓縮機所賦予冷媒之熱。因此 父換裔之除霜依然有需要長時間之問題。 =卜,對冷康熱交換器所供給之冷媒係只是單純地再度 :機吸入,除了對繼交換器之除霜以外完全沒被 料,於冷束熱交換器之除霜中,其壓縮機只是為 了,除霜冷康熱交換器而被運轉。因此,與使用電熱器之情 形相同,亦有隨著冷;東熱交換器之除霜,增加所消耗之電 力而‘致冷凍裝置之運轉成本上昇之問題。 本發明係#於如此之觀闕創,其目的係對於具備有複 數台冷藏庫.等之庫内冷卻用之熱交換器之冷束裝置,削減 對庫内冷卻用之熱交換器除霜之所需時間,並削減冷東装 置之消耗電力且減低其運轉成本。 【發明内容】 第1發明係一種冷凍裝置,其具備有冷媒迴路(20),該冷 媒迴路係相對於設置有熱源侧熱交換器(43)與主壓縮機 (41)之熱源側迴路(40),並聯連接設置有為冷卻庫内之第i …、乂換器(111,121)之第1冷卻迴路(11〇,J 2〇),及串聯設 置有為冷部庫内之第2熱交換器(丨3丨)與副壓縮機(141)之第 2冷部迴路(30)而構成者,於上述冷媒迴路(2〇)使冷媒循環 而進行冷凍循環。並且,於上述冷媒迴路(2〇)設置有切換 機構(142) ’其可切換成上述副壓縮機(丨4丨)自第2熱交換器 (13 1)吸入冷媒並向主壓縮機(41)之吸入侧吐出之第1動 作’或上述副壓縮機(141)自第1熱交換器(111,121)吸入 冷媒並向第2熱交換器(131)吐出之第2動作,在對上述第2 93492 -12- 1242630 熱交換H(U1)進行除霜之除霜運轉巾,於上述冷媒迴路 (20)進行第2動作,並且自第2熱交換印川向第丨熱交換 器(111,121)送出冷媒者。 第2¾明係於上述第丨發明中,於第2冷卻迴路(3〇)設置有 開度可變之膨脹閥(132),並具備於除霜運轉中保持上述膨 脹閥(132)於全開狀態之控制手段(2〇1)者。 第3么明係於上述第丨發明中,於冷媒迴路(2〇)設置有僅 於副壓縮機(141)停止中旁流該副壓縮機(141)使冷媒流通 之旁通通路(150),並具備除霜運轉結束而自第2動作切換 成第1動作時,暫時使上述副壓縮機(141)停止並於特定時 間I過後使該副壓縮機(丨4丨)再度起動之控制手段(2〇2) 者。 -作用- 上述第1發明中於冷凍裝置(10)設置有冷媒迴路(2〇)。於 冷媒迴路(20)中相對於熱源側迴路(4〇)並聯連接有第丨冷卻 迴路(110 ’ 120)及第2冷卻迴路(3〇)。另外,於冷媒迴路 (20)设置有切換機構(142)。於該冷媒迴路(2〇)中藉由操作 切換機構(142)可切換第1動作及第2動作。第i動作及第2動 作之任一方,自熱源側迴路(40)朝第1冷卻迴路(11〇,12〇) 所供給之冷媒,會在第1熱交換器(111,121)蒸發並由主壓 縮機(41)吸入。於第1動作,自熱源側迴路(4〇)朝第2冷卻 迴路(30)所供給之冷媒,會於第2熱交換器(13丨)蒸發並由 副壓縮機(141)吸入,且在副壓縮機(141)被壓縮後由主壓 縮機(41)所吸入。 93492 -13- 1242630 於此發明中,在冷凍裝置(1〇)中會進行除霜運轉。該除 霜運轉係對第2熱交換器(131)進行除霜。於除霜運轉中會 於冷媒迴路(20)進行第2動作。於第2動作中,副壓縮機 會吸入在第丨熱交換器(111,121)蒸發之冷媒並壓 縮,且向第2熱交換器(131)供給壓縮後之冷媒。於第2熱交 換的(13 1)中所附著之霜會因副壓縮機(1 * 1)所供給之冷媒 被加熱而融化。故,第2熱交換器(131)之除霜可利用在第i 熱父換為(111,121)冷媒吸熱的熱,與在副壓縮機(141)賦 予冷媒的熱。於第2熱交換器(131)放熱並冷凝之冷媒會被 送回至第1熱交換器(1Π,12 1 ),再度被利用於冷卻庫内。 亦即,為除霜而自副壓縮機(丨4 i)供給至第2熱交換器(丨3 i) 之冷媒會被送回至第1熱交換器(111,121)而亦被利用於庫 内冷卻。 上述第2發明中在第2冷卻迴路(30)設置有開度可變之膨 脹閥(132)。於第1動作中,自熱源側迴路(4〇)向第2冷卻迴 路(30)所供給之冷媒係通過該膨脹閥(132)並於減壓後由第 2熱父換器(131)導入。於除霜運轉中,控制手段(2〇1)保持 第2冷卻迴路(30)之膨脹閥(132)成全開狀態。於該除霜運 轉中會進行第2動作,而自副壓縮機(141)所吐出之冷媒則 供給至第2熱交換器(131)。並且,在第2熱交換器(131)放 熱並冷凝之冷媒會通過全開狀態之膨脹閥(132)並送往第1 熱交換器(111,121)。 於上述第3發明中在冷媒迴路(20)設置有旁通通路 (150)。除霜運轉結束後於冷媒迴路(2〇)進行自由第2運轉 93492 -14- 1242630 往第1運轉之切換’但此時切換控制手段(2〇2)會進行特定 之動作。具體而言,控制手段(202)會使於第2運轉中運轉 之副壓縮機(141)暫時停止,之後在經過特定時間後啟動副 壓縮機(141)。 在此’於第2運轉中冷媒會自副壓縮機(141)往第2熱交換 器(131)供給。而在第2熱交換器(131)所冷凝之冷媒並不是 全部送往第1熱交換器(111,12 1 ),其中一部份會滯留於第 2熱父換裔(13 1)。因此,若僅操作切換機構(丨42)而切換成 第1動作,則滞留於第2熱交換器(131)之液體冷媒會由副壓 縮機(14丨)所吸入,引起副壓縮機(141)的損傷。 對此,於上述第3發明中,控制手段(2〇2)會暫時地將副 壓縮機(141)保持於停止狀態。因此,於第2運轉中滞留於 弟2熱父換器(1 3 1)之液體冷媒會流入旁通通路(1,旁流 停止中之副壓縮機(141)並送往熱源側迴路(4〇)。並且,待 全部之液體冷媒自第2熱交換器(131)排出後使副壓縮機 (141)啟動,則不會吸入液體冷媒而損傷副壓縮機(141)。 -效果- 本發明中’係於對第2熱交換器(131)進行除霜之除霜運 轉中進行第2動作,在副壓縮機(141)壓縮於第1熱交換器 (111 ’ 121)所蒸發之冷媒並供給至第2熱交換器(131)。因 此’其為融化第2熱交換器(131)之霜的熱,可利用於第1熱 交換器(111,121)冷媒所吸熱之熱,與在副壓縮機(141)所 賦予冷媒之熱雙方。故,依據本發明,與以往相較,可確 保多量可利用於第2熱交換器(131)之除霜之熱量,並大幅 93492 -15 - 1242630 度縮短對第2熱交換器(131)除霜之所需時間。 另外,本|明於除霜運轉中係將在第2熱交換器(】川冷 凝之冷媒送返第丨熱交換器(111,121)。並且,亦可將在第 2熱交換(131)放熱並降低給之冷媒利用於第】熱交換器 (111,⑵)之庫内冷卻。為此,#由在除霜運财之副; 縮機(141)之運轉亦可得到於第丨熱交換器(iii,之冷 卻能力,對應所取得之該冷卻能力之部份而可減少主壓縮 機(41)之消耗電力。故,依據本發明,可削減於主壓縮機 (41)與副壓縮機(141)之消耗電力’削減冷凍裝置(1〇)之消 耗電力並降低其運轉成本。 於上述第2發明,在除霜運轉中其控制手段(2〇1)保持第2 冷卻迴路(30)之膨脹閥(132)於全開狀態。故,依據此發 明’於除霜運轉中可將在第2熱交換器(13丨)所冷凝之冷媒 確實地送出至第1熱交換器(U1,121)。 於上述第3發明中,在除霜運轉結束時控制手段(2〇2)會 暫時地使副壓縮機(141)停止,並於副壓縮機(141)之停止 中通過旁通通路(150)自第2熱交換器(131)排出液體冷媒。 因此,可確實地避免副壓縮機(141)於除霜運轉中吸入滯留 於第2熱交換器(131)之液體冷媒之事態。故,依據此發 明’可防止因吸入液體冷媒所造成的副壓縮機(141)的損 傷’提昇冷凍裝置(10)之性賴信。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發明之實施形態1》 93492 -16- 1242630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本實施形 態之冷凍裝置(ίο)係被設置於便利超商等,進行店内之空 氣調和與冷藏庫内之冷卻者。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冷凍裝置(10)係具備有室外單 元(11)、空調單元(12)、作為冷藏庫之冷藏陳列櫃(丨3)、作 為庫之冷凍陳列櫃(15)及助力單元(16)。室外單元(11)係被 設置於屋外。另一方面,剩餘的空調單元(丨2)等皆被設置 於便利超商等之店内。 室外單元(11)係設有室外迴路(4〇)、空調單元(丨2)設有空 調迴路(丨00)、冷藏陳列櫃(13)設有冷藏庫内迴路(11〇)、冷 凍陳列櫃(15)設有冷凍庫内迴路(13〇),而助力單元◦則 設有助力迴路(140)。於冷凍裝置(1〇)中係藉由以配管連接 該等之迴路(40、100·"·)構成冷媒迴路(2〇)。 冷凍庫内迴路(130)及助力迴路(14〇)係彼此地被連接成 串聯狀,構成第2冷卻迴路之冷;東迴路⑽。於該冷;東迴路 ⑽中係各自在冷;東陳龍(15)側之邊緣部設置有液體側 1鎖閥(31),及在助力單兀(16)側之邊緣部設置有氣體側 閉人鎖閥(32)。另—方面’冷藏庫内迴路⑴Q)係單獨構成第 1冷卻迴路。又’室外迴路(4_單獨構成熱源側迴路。 係對著二::°)中’冷臧庫内迴路(11°)與冷;東迴路(3〇) 十者至外迴路(40)彼此地並聯連接。具體而言,冷 j路⑴〇)與冷㈣路⑽係透過第丨液體側連絡配管叫 側配!(22)連接至室外迴路(4°)。第1液體 "其一鈿係被連接至室外迴路(40)。第丨液體 93492 -17- 1242630 〇連、、各配管(2 1)之另一端則分歧成2個,其分歧之一方連接 至冷藏庫内迴路(U0)之液體側端,而另一方則連接至液體 側閉鎖閥(3”。第丨氣體側連絡配管(22)其一端係被連接至 至外迴路(40)。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之另一端則分歧成 2個,其分歧之一方被連接至冷藏庫内迴路(u〇)之氣體側 而另一方則連接至氣體側閉鎖閥(32)。 另外,於冷媒迴路(20)中,空調迴路(1〇〇)係透過第2液 體側連絡配管(23)與第2氣體側連絡配管(24)被連接至室外 迴路(40)。第2液體側連絡配管(23)其一端係被連接至室外 迴路(40),另一端則連接至空調迴路(1〇〇)液體側端。第2 氣體側連絡配管(24)其一端係被連接至室外迴路(4〇),另 一端則被連接至空調迴路(100)之氣體側端。 <室外單元> 如上述,至外單元(11)係具備室外迴路(4〇)。該室外迴 路(40)係設置有可變容量壓縮機(41)、固定容量壓縮機 (42)、至外熱父換器(43)、接收器(44)及室外膨脹閥(45)。 另外’於室外迴路(40)各設置有2個四通閥(51,52)、液體 侧閉鎖閥(53,55)及氣體側閉鎖閥(54,56)。於該室外迴 路(40),第1液體側閉鎖閥(53)係與第1液體側連絡配管(2 連接、第1氣體側閉鎖閥(54)與第丨氣體側連絡配管(22)連 接、第2液體側閉鎖閥(55)與第2液體侧連絡配管連 接,第2氣體側閉鎖閥(56)則與第2氣體側連絡配管(2句連 接。 可變容量壓縮機(41)與固定容量壓縮機(42)皆為全密閉 93492 -18- 1242630 式高壓圓頂型之渦卷壓縮機。可變容量壓縮機(41)係透過 變頻器供給電力。該可變容量壓縮機(41)係藉由使變頻器 之輸出頻率變化,並變更壓縮機馬達之迴轉速度,而可變 更其容量。可變容量壓縮機(41)係構成主壓縮機。另一方 面,固定容量壓縮機(42)其壓縮機馬達經常是以一定之迴 轉速度來運轉,其容量無法變更。 於可變容量壓縮機(41)之吸入側連接有第1吸入管(6丨)之 一端。第1吸入管(61)之另一端則被連接至第丨氣體側閉鎖 閥(54)。另一方面,於固定容量壓縮機(42)之吸入側連接 有第2吸入管(62)之一端。第2吸入管(62)之另一端則被連 接至第2四通閥(52)。另外,第1吸入管(61)連接有吸入連 接管(63)之一端,第2吸入管(62)則連接有吸入連接管(63) 之另一端。於該吸入連接管(63)係設置有僅容許冷媒自其 一端流向另一端之逆流防止閥(cv—丨)。 於可變容量壓縮機(41)與固定容量壓縮機(42)連接有吐 出管(64)。吐出管(64)之一端係被連接至第丨四通閥(51)。 該吐出管(64)於另一端側分歧成第i分歧管(64a)與第2分歧 管(64b)。並且,吐出管(64)之第【分歧管(64a)係連接至可 變容量壓縮機(41)之吐出側,其第2分歧管(64b)則被連接 至固定容量壓縮機(42)之吐出側。於吐出管(64)之第2分歧 管(64b)係設置有僅容許冷媒自固定容量壓縮機(42)流向第 1四通閥(51)之逆流防止閥(CV_3)。另外,吐出管(64)連接 有吐出連接管(65)之一端。吐出連接管(65)之另一端則被 連接至第2四通閥(52)。 93492 -19- 1242630 至外熱父換裔(43)係交叉鰭片式之鰭管型熱交換器,構 成熱源侧熱交換器。該室外熱交換器(43)係於冷媒與室外 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室外熱交換器(43)之一端係透過閉 鎖閥(57)被連接至第丨四通閥(5 1}。另一方面,室外熱交換 器(43)之另一端則透過第丨液體管(8丨)連接至接收器(44)之 頂部。於该弟1液體管(8 1)係設置有僅容許冷媒的流通自室 外熱父換為、(43)流向接收器(44)之逆流防止閥(cv-4)。 於接收為(44)之底部透過閉鎖閥(5 8)連接有第2液體管 (82)之一端。該第2液體管(82)係在另一端側分歧成第^分 歧管(82a)與第2分歧管(82b)。並且,第2液體管(82)之第1 分歧管(82a)係連接至第1液體側閉鎖閥(53),其第2分歧管 (82b)則被連接至第2液體側閉鎖閥(55)。於第2液體管(82) 之第2分歧管(82b)係設置有僅容許冷媒的流通,自接收器 (44)流向第2液體側閉鎖閥(55)之逆流防止閥(cv_5)。 於第2液體管(82)之第2分歧管(82b),在逆流防止閥(cv_ 5)與第2液體側閉鎖閥(55)之間可連接第3液體管(83)之一 而 弟3液體管(83)之另一端係被連接至接收器(4 4)之頂 部。另外,於第3液體管(83)係設置有僅容許冷媒的流通, 自其一端流向另一端之逆流防止閥(CV-6)。 於第2液體管(82)之閉鎖閥(58)之下流,可連接第4液體 官(84)之一端。第4液體管(84)之另一端則被連接至於第工 液體管(81)之室外熱交換器(43)與逆流防止閥(cv_4)之 間。另外,於第4液體管(84)設置有室外膨脹閥(45)。 第1四通閥(5 1)係分別地使第1孔被連接至吐出管(64), 93492 -20- 1242630 第2孔被連接至第2四通閥(52),第3孔被連接至室外熱交換 器(43),第4孔被連接至第2氣體側閉鎖閥(56)。該第1四通 閥(51)係可切換成第1孔與第3孔彼此連通,且第2孔與第4 孔彼此連通之第1狀態(於圖1以實線所示之狀態),及第1孔 與第4孔彼此連通且第2孔與第3孔彼此連通之第2狀態(於 圖1以虛線所示之狀態)。 第2四通閥(52)係分別地使其第1孔被連接至吐出連接管 (65),第2孔被連接至第2吸入管(62),第4孔被連接至第1 四通閥(51)之第2孔。另外,第2四通閥(52)其第3孔係被封 止住。該第2四通閥(52)係可切換成第1孔與第3孔彼此連 通’且第2孔與第4孔彼此連通之第1狀態(於圖1以實線所 示之狀態),及第1孔與第4孔彼此連通且第2孔與第3孔彼 此連通之第2狀態(於圖1以虛線所示之狀態)。 於室外迴路(40)亦設置有油分離器(7〇)、回油管(71)、喷 射管(85)及連通管(87)。此外,於室外迴路(4〇)各設置有2 個均油管(72 ’ 73)及吸入側配管(66,67)。 油分離器(70)係被設置於吐出管。該油分離器(7〇)係 為分離自壓縮機(41,42)之吐出氣體之冷凍機油所設。於 油分離器(70)連接著回油管(71)之一端。回油管(7”之另一 端則被連接至第1吸入管(61)。另外,於回油管(71)設置有 電磁閥(SV-5)。當打開電磁閥(SV_5)時,則在油分離器(7〇) 所分離之冷凍機油會被送回可變容量壓縮機(41)之吸入 侧。 第1均油管(72)其一端連接於可變容量壓縮機(41),另— 93492 -21 - 1242630 鳊則被連接至第2吸入管(62)。於該第1均油管(72)設置有 電磁閥(SV-1)。另一方面,第2均油管(73)其一端連接於固 定容量壓縮機(42),另一端則被連接至第丨吸入管(61)。於 忒第2均油管(73)設置有電磁閥(SV-2)。藉由適當地開關該 等電磁閥(SV-1,SV-2)可平均化於各壓縮機(4ι,42)之冷 康機油之儲留量。 第1吸入側配管(66)係其一端連接於第2吸入管,另 一端則被連接至第1吸入管(61)。於該第1吸入側配管(66) 依序自一端朝另一端,設置有電磁閥(SV-3)與逆流防止閥 (CV_2)。·該逆流防止閥(CV_2)係僅容許冷媒的流通,自第1 吸入側配管(66)之一端流向另一端。另一方面,第2吸入側 配官(67)如連接第1吸入側配管(66)之電磁閥(sv_3)之兩侧 般地連接。於第2吸入側配管(67)設置有電磁閥(sv_4)。 喷射管(85)即所謂為進行液體喷射者。喷射管(85)其一 端係透過閉鎖閥(59)連接第4液體管(84),而另一端則被連 接至第1吸入管(6丨)。於喷射管(85)設置有開度可變之流量 凋節閥(86)。於喷射管(85)之閉鎖閥(59)與流量調節閥(86) 之間係連接連通管(87)之一端。連通管(87)之另一端則被 連接於回油管(71)之油分離器(70)與電磁閥(SV-5)之間。於 連通管(87)設置有僅容許冷媒自其一端流向另一端之逆流 防止閥(CV-7)。 於至外迴路(40)亦設置有各種感應器與壓力開關。具體 而a ’於第1吸入管(61)設有第1吸入溫度感應器(91)與第1 吸入壓力感應器(93)。於第2吸入管(62)設有第2吸入溫度 93492 -22- 1242630 感應器(92)與第2吸入壓力感應器(94)。於吐出管(64)設有 吐出溫度感應器(96)與吐出壓力感應器(97)。而在吐出管 (64)之各分歧管(64a,64b)則各設有1個高壓壓力開關(95)。 另外,於室外單元(11)係設有外氣溫感應器(9〇)與室外 風扇(48)。藉由該室外風扇(48)對室外熱交換器(43)可送出 室外空氣。 <空調單元> 如上述,空調單元(12)係具備有空調迴路(1〇〇)。於空調 迴路(100)中设置有空調膨脹閥(102)與空調熱交換器 (101),係依自其液體側端朝氣體側端之順序。空調熱交換 益(101)係由交叉鰭片式之鰭管型熱交換器所構成。於該空 调熱父換為(101)中在冷媒與室内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另 一方面,空調膨脹閥(102)係由電子膨脹閥所構成。 於空调單元(12)係設置有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1〇3)與冷 媒溫度感應器(104)。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1〇3)被安裝於 空调熱父換斋(101)之導熱管。冷媒溫度感應器(1〇4)則被 安裝在於空調迴路(100)之氣體側端之附近。另外,於空調 單元(12)設置有内氣溫感應器(ι06)與空調風扇(1〇5)。藉由 該空調風扇(105)可向空調熱交換器(1〇1)供給店内之室内 空氣。 <冷藏陳列櫃> 如上述,冷藏陳列櫃(13)係具備有冷藏庫内迴路(11〇)。 於冷藏庫内迴路(110)中依自其液體側端朝氣體側端之順序 没置有冷藏細脹閥(112)與冷藏熱交換器(丨11)。冷藏熱交 93492 -23 - 1242630 換器(111)係交又鰭片式之鰭管型熱交換器,構成第1熱交 換器。於該冷藏熱交換器(111)中在冷媒與庫内空氣之間進 行熱父換。另一方面,冷藏膨脹閥(112)係由電子膨服閥所 構成。 於冷藏陳列櫃(13)係設置有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113)與 冷媒溫度感應器(114)。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11 3)被安裝 於冷藏熱父換為、(111)之導熱管。冷媒溫度感應器(丨i 4)則 被女t在於冷藏庫内迴路(11 〇)之氣體側端之附近。另外, 於冷藏陳列櫃(13)設置有冷藏庫内溫度感應器(116)與冷藏 庫内風扇(115)。藉由該冷藏庫内風扇(115)可對冷藏熱交 換器(111)送出冷藏陳列櫃(13)之庫内空氣。 <冷凍陳列櫃> 如上所述,冷凍陳列櫃(15)係具備有冷凍庫内迴路 (130)。於冷凍庫内迴路(13〇)中依自其液體側端朝氣體側 端之順序設置有冷凍膨脹閥(132)與冷凍熱交換器(131)。 冷凍熱交換器(131)係交叉鰭片式之鰭管型熱交換器,構成 第2熱交換器。於該冷凍熱交換器(131)中在冷媒與庫内空 氣之間進行熱父換。另一方面,冷凍膨脹閥(132)係由電子 膨脹閥所構成。該冷凍膨脹閥(132)為被設在冷凍迴路(3〇) 之開度可變之膨脹閥。 於冷凍陳列櫃(15)設置有熱交換氣溫度感應器(133)與冷 媒溫度感應器(134)。熱交換氣溫度感應器(133)被安裝於 冷床熱交換器(131)之導熱管。冷媒溫度感應器(134)則被 安裝在於冷滚庫内迴路(13〇)之氣體側端之附近。另外,於 93492 -24- I242630 冷凍陳列櫃(15)設置有冷凍庫内溫度感應器(136)與冷凍庫 内風扇(135)。藉由該冷凍庫内風扇(135)可對冷凍熱交換 為(131)送出冷滚陳列櫃(15)之庫内空氣。 <助力單元> 如上述’助力單元(16)係具備有助力迴路(14〇)。於助力 迴路(140)中設置有助力壓縮機(141)、四通閥(142)及旁通 管(150) 〇 助力壓縮機(141)為全密閉式高壓圓頂型之渦卷壓縮機。 助力壓縮機(141)係透過變頻器供給電力。該助力壓縮機 (141)係藉由·使變頻器之輸出頻率變化,並變更塵縮機馬達 之迴轉速度,而可變更其容量。助力壓縮機(141)係構成副 壓縮機。 助力壓縮機(141)係在其吸入側連接吸入管(143)之一 ,於其吐出側連接吐出管(144)之一端。吸入管(143)與 吐出官(144)其各自之另一端則被連接至四通閥(142)。 四通閥(142)其吐出管(144)係被連接至第1孔,吸入管 (143)被連接至第2孔。另外,四通閥(142)其第3孔係透過 配管被連接至氣體側閉鎖閥(32),而第4孔則透過配管被連 接至冷凍庫内迴路(13〇)之氣體側端。該四通閥(142)係可 切換成第1孔與第3孔彼此連通,且第2孔與第4孔彼此連通 之第1狀悲(於圖1以實線所示之狀態),或第丨孔與第4孔彼 此連通,且第2孔與第3孔彼此連通之第2狀態(於圖丨以虛 線所示之狀態)。 四通閥(142)係構成為可互相地切換於冷媒迴路(2〇)之第 93492 -25- 1242630 1動作或第2動作之切換機構。助力壓縮機〇41)自冷凍熱交 換器(131)吸入冷媒,並向可變容量壓縮機(41)之吸入側吐 出之第1動作,係在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1狀態下進行。 另一方面,助力壓縮機(141)自冷藏熱交換器(111)吸入冷 媒,並向冷凍熱交換器(131)吐出之第2動作,係在四通閥 (142)被設定成第2狀態下進行。 於吐出管(144)依助力壓縮機(141)朝四通閥(丨42)之順序 設置有油分離器(145)、高壓壓力開關(148)及吐出侧逆流 防止閥(149)。吐出側逆流防止閥(149)僅容許自助力壓縮 機(141)流向四通閥(142)之冷媒流通。 油分離器(145)係為分離自助力壓縮機(丨41)之吐出氣體 之冷凍機油所設。於油分離器(丨45)連接著回油管(146)之 一端。回油管(146)之另一端則被連接至吸入管(143)。於 回油管(146)設置有毛細管(147)。在油分離器〇45)所分離 之冷凍機油會透過回油管(146)而被送回助力壓縮機(丨4 j) 之吸入側。 旁通管(150)之一端係被連接至連接四通閥(142)與冷凍 庫内迴路(130)之配管。旁通管(丨5〇)之另一端則連接在於 吐出官(64)之油分離器(丨45)與吐出側逆流防止閥(149)之 間。另外,於旁通管(150)設置有分流逆流防止閥(151)係 僅容許冷媒自其一端流向另一端。旁流配管係僅在助力壓 縮機(141)之停止中,旁流助力壓縮機(141),而構成冷媒 流動之旁通通路。 〈控制器之構成> 93492 -26- 1242630 本實施型態之;人、壶壯 (綱)設置有開度心=(1 〇)具備控制器(200)。該控制器 制部心、、 )與切換控制部(2〇2)。開度控 ^ 進仃對冷凍膨脹閥(132)之開度控制之控 制手段。另一方面 ,切換控制部(202)係構成在冷媒迴路 ()弟動作切換成第1動作時,進行對助力壓縮機 (141)之控制動作之控制手段。 —運轉動作一 進行上述冷滚裝置⑽之運轉動作中,針對主要之事項 作說明。 ' <冷氣運轉> 々氣運轉係於冷藏陳列櫃(13)與冷凍陳列櫃(Μ)進行庫 内空氣之冷卻,於空調單元(12)進行室内空氣之冷卻,使 店内充滿冷氣之運轉。 如圖2所不,於室外迴路(4…中,第i四通閥(51)及第2四 通閥(52)係被设定成第1狀態。於助力迴路(14〇),其四通 閥(142)被設定成第1狀態。另外,當室外膨脹閥(45)被全 部關閉的同時,空調膨脹閥(丨〇2)、冷藏膨脹閥2)及冷 束膨脹閥(132)之開度被適當地調節。於此狀態下,可變容 量壓縮機(41)、固定容量壓縮機(42)及助力壓縮機(141)被 運轉。並且,因助力迴路(140)之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1 狀態,故於冷媒迴路(20)中進行第1動作。 自可變容量壓縮機(41)與固定容量壓縮機(42)所吐出之 冷媒,會自吐出管(64)通過第1四通閥(5丨)並被送往室外熱 交換器(43)。於室外熱交換器(43)中,其冷媒會朝室外空 93492 -27- 1242630 氣放熱並冷凝。而在室外熱交換器(43)冷凝之冷媒會通過 接收為(44)流入第2液體管(82),且被分配往第2液體管(82) 之各分歧管(82a,82b)。 流入第2液體管(82)之第i分歧管(82a)之冷媒,會通過第 1液體側連絡配管(2 1)被分配至冷藏庫内迴路(丨丨〇)與冷凍 庫内迴路(130)。 而流入冷藏庫内迴路(11〇)之冷媒,會在通過冷藏膨脹閥 (112)時被減壓並導往冷藏熱交換器(111)。於冷藏熱交換 器(ill)中冷媒會自庫内空氣吸熱並蒸發。此時,於冷藏熱 父換裔(U 1)其冷媒之蒸發溫度例如係被設定為_5左右。 在冷藏熱交換器(111)所蒸發之冷媒會流入第丨氣體侧連絡 配管(22)。於冷藏陳列櫃(13)中,其在冷藏熱交換器(111) 所冷卻之庫内空氣則被供給至庫内,而庫内溫度係例如保 持於5°C左右。 流入冷康庫内迴路(130)之冷媒,於通過冷凍膨脹閥 (132)時被減壓後並被導入冷凍熱交換器(131)。於冷凍熱 父換為’(13 1)中冷媒會自庫内空氣吸熱並蒸發。此時,於冷 凍熱交換器(131)其冷媒之蒸發溫度例如係被設定為_3(rc 左右。於冷凍陳列櫃(15)中,其在冷凍熱交換器(131)所冷 部之庫内空氣則供給往庫内,而庫内溫度係例如保持 於-20°C左右。 在冷凍熱交換器(131)所蒸發之冷媒會流入助力迴路 (140),通過四通閥(142)並由助力壓縮機(141)所吸入。在 助力壓縮機(141)所壓縮之冷媒會自吐出管(144)通過四通 93492 -28- 1242630 閥(142)並流入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 於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中會合流自冷藏庫内迴路 (110)所送入之冷媒’及自助力迴路(140)所送入之冷媒。 並且,這些冷媒會自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流向第i吸入 管(61)並由可變容量壓縮機⑷)所吸入。可變容量壓縮機 (41)會壓縮吸入之冷媒並向吐出管(64)之第丨分歧管04^吐 另一方面,流入第2液體管(82)之第2分歧管(82b)之冷 媒,會通過第2液體側連絡配管(23)並供給至空調迴路 (1〇〇)。流入空調迴路(100)之冷媒,會於通過空調膨脹閥 (102)時被減壓後並導往空調熱交換器(1〇1)。於空調熱交 換器(101)中冷媒會自室内空氣吸熱並蒸發。於空調單元 (12)在空调熱父換器(101)所冷卻之室内空氣則供給給店 内。在空调熱父換為(1 〇 1)所蒸發之冷媒會通過第2氣體側 連絡配管(24)流入室外迴路(4〇),於依序通過第丨四通閥 (51)與第2四通閥(52)後,再通過第2吸入管(62)並由固定容 量壓縮機(42)所吸入。固定容量壓縮機(42)會壓縮所吸入 之冷媒並向吐出管(64)之第2分歧管(64b)吐出。 <第1暖氣運轉> 第1暖氣運轉係於冷藏陳列櫃(13)與冷凍陳列櫃(15)進行 庫内空氣之冷卻,於空調單元(12)進行室内空氣之加熱, 使店内充滿暖氣之運轉。 如圖3所示,於室外迴路(4〇)中,分別設定第丨四通閥 (51)為第2狀態,第2四通閥(52)為第1狀態。於助力迴路 93492 -29- 1242630 (140),其四通閥(142)係被設定成第i狀態。另外,當室外 膨服閥(45)被全部關閉的同時,空調膨脹閥〇〇2)、冷藏膨 脹閥(112)及冷凍膨脹閥(132)之開度可適當地調節。於此 狀態下,可變容量壓縮機(4丨)及助力壓縮機(141)會被運 轉,而固定容ϊ壓縮機(42)為停止狀態。另外,室外熱交 換器(43)不再有冷媒送入而成為停止狀態。並且,因助力 迴路(140)之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i狀態,故於冷媒迴路 (20) 中進行第1動作。 自可、交谷i壓縮機(41)所吐出之冷媒會通過第2氣體侧連 絡配管(24)而被導入空調迴路(1〇〇)之空調熱交換器(ι〇ι), 向室外空氣放熱並冷凝。於空調單元(12)所加熱之室内空 氣會供給給店内。在空調熱交換器(1〇1)所冷凝之冷媒會通 過第2液體側連絡配管(23)被送回室外迴路(4〇),並通過接 收器(44)再流入第2液體管(82)。 流入第2液體管(82)之冷媒會通過第丨液體側連絡配管 (21) 並被分配至冷藏庫内迴路(11〇)及冷凍庫内迴路(13〇)。 並且,於冷藏陳列櫃(13)與冷凍陳列櫃(15)中,係與上述 冷氣運轉時同樣地進行庫内空氣之冷卻。在冷藏熱交換器 (ill)所蒸發之冷媒會通過第丨氣體側連絡配管(22)流入第^ 吸入管(61)。另一方面,在冷凍熱交換器(131)所蒸發之冷 媒會在助力壓縮機(141)被壓縮後通過第丨氣體側連絡配管 (22) 並流入第丨吸入管(61)。而流入第丨吸入管(61)之冷媒係 由可變容量壓縮機(41)吸入並壓縮。 如此,在第1暖氣運轉中,冷媒會於冷藏熱交換器(1丨υ 93492 •30- 1242630 與冷凍熱交換器(131)吸熱,而於空調熱交換器(1〇1)放 熱。並且,於冷藏熱交換器(111)與冷凍熱交換器(131)冷 媒會利用自庫内空氣吸熱之熱,進行店内之暖氣。 另外,於第1暖氣運轉中亦可運轉固定容量壓縮機(42)。 而對於是否運轉固定容量壓縮機(4 2)則可配合於冷藏陳列 櫃(13)及冷凍陳列櫃(15)之冷卻負荷來決定。此時,流入 第1吸入官(61)之冷媒,其一部份會通過吸入連接管(63)與 第2吸入管(62)並由固定容量壓縮機(42)所吸入。 <第2暖氣運轉> 第2暖氣運轉與上述第1暖氣運轉相同,係進行店内之暖 氣運轉。該第2暖氣運轉係於上述第1暖氣運轉中,當其暖 氣能力在過剩之情形下進行。 如圖4所示,於室外迴路(40)中,第1四通閥(51)及第2四 通閥(52)被設定成第2狀態。而助力迴路(14〇)四通閥(141) 則被設定成第1狀態。另外,當室外膨脹閥全部被關閉 的同時,空調膨脹閥(102)、冷藏膨脹閥(112)及冷凍膨脹 閥(132)之開度可適當地調節。於此狀態下,可變容量壓縮 機(41)及助力壓縮機(141)會被運轉,而固定容量壓縮機 (42)為停止。並且,因助力迴路(14〇)之四通閥(142)被設定 成第1狀態,故於冷媒迴路(20)中進行第1動作。 自可變谷罝壓縮機(41)所吐出之冷媒,其一部份會通過 第2氣體侧連絡配管(24)而被導入空調迴路(1〇〇)之空調熱 交換器(101),其殘留部份則通過吐出連接管(65)導向室外 熱父換器(43)。被導入空調熱交換器(1 〇 1)之冷媒會向室外 93492 -31 - 1242630 空氣放熱並冷凝,通過第2液體側連絡配管(23)與室外迴路 (40)之第3液體管(83)流入接收器(44)。而被導入室外熱交 換(43)之冷媒會向室外空氣放熱並冷凝,通過第丨液體管 (81)流入接收器(44)。 自接收裔(44)向第2液體管(82)流出之冷媒,係與上述第 1日爰氣運轉時相同地,通過第丨液體側連絡配管(21)並被分 配至冷藏庫内迴路(110)及冷凍庫内迴路(13〇)。在冷藏陳 列櫃(13)與冷凍陳列櫃(15)中,進行庫内空氣之冷卻。在 冷藏熱交換器(111)所蒸發之冷媒會通過第丨氣體側連絡配 管(22)流_入第1吸入管(61)。另一方面,在冷康熱交換器 (131)所瘵發之冷媒會在助力壓縮機(141)被壓縮後通過第工 氣體側連絡配管(22)並流入第1吸入管(61)。而流入第1吸 入管(61)之冷媒係由可變容量壓縮機(41)吸入並壓縮。 如此,在弟1暖氣運轉中,冷媒會於冷藏熱交換器(丨i i) 及冷凍熱交換器(131)吸熱,而於空調熱交換器(1()1)及室 外熱交換器(43)放熱。並且,於冷藏熱交換器(111)與冷凍 熱父換裔(131)’冷媒會將自庫内空氣吸熱之熱,其一部份 利用於店内之暖氣,殘留的則向室外空氣釋放出。 另外,於第2暖氣運轉中亦可運轉固定容量壓縮機(42)。 而對於是否運轉固定谷置壓縮機(42)可配合於冷藏陳列櫃 (1 3 )及冷束陳列櫃(1 5)之冷卻負荷來決定。此時,流入第1 吸入管(61)之冷媒’其一部份會通過吸入連接管(6 3)與第2 吸入管(62)並由固定容量壓縮機(42)所吸入。 <第3暖氣運轉> 93492 -32- 1242630 第3暖氣運轉與上述第i暖氣運轉相同,係進行店内之暖 氣運轉。該第3暖氣運轉係於上述第1暖氣運轉中,在暖氣 能力不足之情形下進行。 女圖5所不於至外迴路(40)中,分別將第丨四通閥(5 〇 設定成第2狀態、,第2四通閥(52)設定成^狀態。而在助力 坦路(140)中’四通閥(142)則被設定成第1狀態。另外,室 外私脹閥(45)、空_膨脹閥(1()2)、冷藏膨脹閥(⑴)及冷;東 膨脹閥(132)之開度可適當地調節。於此狀態下,可變容量 壓縮機(41)、固定容量壓縮機(42)及助力壓縮機(141)會被 運轉。並且·,因助力迴路(14〇)之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i 狀態,故於冷媒迴路(2〇)中進行第丨動作。 自可變容量壓縮機(41)及固定容量壓縮機(42)所吐出之 Q媒,會通過第2氣體侧連絡配管(24)而被導入空調迴路 (100)之空调熱父換器(1〇1),向室外空氣放熱並冷凝。於 空調單元(12),其在空調熱交換器(1〇1)被加熱之室内空氣 會供給給店内。在空調熱交換器(101)冷凝之冷媒會通過第 2液體側連絡配管(23)與第3液體管(83)流入接收器(44)。而 自接收裔(44)流入第2液體管(82)之冷媒一部份會流入第1 液體側連絡配管(21),而殘留部份則流入第4液體管(84)。 流入第1液體侧連絡配管(21)之冷媒會被分配至冷藏庫内 迴路(110)及冷凍庫内迴路(130)。並且,在冷藏陳列櫃(13) 與冷康陳列櫃(15)中,係與上述第1暖氣運轉時相同地進行 庫内空氣之冷卻。在冷藏熱交換器(丨丨丨)所蒸發之冷媒會通 過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流入第1吸入管(61)。另一方 93492 -33 - 1242630 面,在冷凍熱交換器(131)所蒸發之冷媒則在助力壓縮機 (141)被壓縮後通過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並流入第1吸入 管(61)。而流入第1吸入管(61)之冷媒係由可變容量壓縮機 (41)吸入並壓縮。 另一方面,流入第4液體管(84)之冷媒於通過室外膨脹閥 (45)日守被減壓並導入室外熱交換器(43),且自室外空氣吸 熱並蒸發。在室外熱交換器(43)所蒸發之冷媒會流入第2吸 入管(62),由固定容量壓縮機(42)吸入並被壓縮。
如此,在第2暖氣運轉中,冷媒會於冷藏熱交換器 (ul)、冷凍熱交換器(131)及室外熱交換器(43)吸熱,而在 I凋熱父換器(101)放熱。並且,冷媒會利用在冷藏熱交換 如(111)與冷凍熱交換器(丨3 1)自庫内空氣吸熱之熱,及在 室外熱交換器(43)自室外空氣吸熱之熱,進行店内之暖氣 運轉。 、哝箱運轉
s於上述冷凍裴置(10)中進行除霜運轉。該除霜運轉名 融化附著於冷;東陳列櫃(15)之冷;東熱交換器(叫上之果 進行。 $ 二康熱交換器㈣冷卻庫内空氣時,庫内空氣之 ==著於繼交換器㈣上。若附著於冷 内二之尤:霜變多,則通過冷滚熱交換器卿 此,二I:變少’使庫内空氣之冷卻變得不足。 運轉。1置(Η)會例如以特^時間間隔來進行阳 93492 -34- 1242630 該除霜運轉係於上述冷氣與各暖氣運轉中進行。亦即, 冷滚熱交換器(131)之除霜係、與於冷藏陳列櫃(13)之庫内空 氣之冷卻並行進行。在此,說明有關於除霜運轉之冷凍裝 置(10)之動作,及於冷氣運轉與各暖氣運轉之動作之不同 點。 如圖6所示,於助力迴路(140)中其四通閥(142)係被設定 成弟2狀悲。另外,圖6係顯示於冷氣運轉中進行除霜運轉 時之冷媒流動。四通閥(142)之操作係在運轉助力壓縮機 (141)之當中進行。又,於除霜運轉中控制器(2〇〇)之開度 控制部(201)係將冷凍膨脹閥〇32)保持於全開狀態。並 且,因助力迴路(140)之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2狀態,故 於冷媒迴路(20)中進行第2動作。 對助力迴路(140)其在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流動之冷 媒之一部份,即在冷藏熱交換器丨丨)所蒸發之冷媒之一部 份會被回收。被回收至助力迴路〇4〇)之冷媒會流入吸入管 (143)由助力壓縮機(141)所吸入並被壓縮。自助力壓縮機 (141)對吐出管(144)所吐出之冷媒會供給給冷凍庫内迴路 (130)之冷凍熱交換器(131)。於冷凍熱交換器(131)中’其 被供給之冷媒會放熱並壓縮。而附著於冷凍熱交換器(丨3 U 之霜則因冷媒之冷凝熱被壓縮並溶解。 在冷凍熱交換器(13 1)冷凝之冷媒會通過全開狀態之冷凍 膨脹閥(132)並流入第1液體側連絡配管(21)。而自冷凍庫 内迴路(130)流入第1液體側連絡配管(21)之冷媒,會與自 室外迴路(40)所送出之冷媒一起供給至冷藏庫内迴路 93492 -35- 1242630 (110) ’通過冷藏膨脹閥(112)並被送回冷藏熱交換器 (111) 。 如此’於上述冷凍裝置(10)之除霜運轉中,在冷藏熱交 換器(111)自庫内空氣吸熱之冷媒會被助力壓縮機(141)所 吸入’而在助力壓縮機(141)被壓縮之冷媒則被送入冷凍熱 父換裔(131)。因此,於該除霜運轉中,不僅是於助力壓縮 機(141)所賦予冷媒之熱,冷媒自冷藏陳列櫃(13)之庫内空 氣所吸熱之熱,亦可被利用於融化附著於冷凍熱交換器 (131)之霜。 另外,、於該除霜運轉中冷凍膨脹閥32)係保持於全開狀 恶’在冷;東熱交換器(131)冷凝之冷媒會被送回至冷藏熱交 換器(ill)。因此,於該除霜運轉中在冷凍熱交換器(131) 放熱並降低了焓之冷媒會變成供給給冷藏熱交換器(1丨丨), 而利用於冷;東熱交換器(丨31)之除霜之冷媒則再度地被利用 於在冷藏陳列櫃(13)之庫内空氣之冷卻。 如上述’於除霜運轉中自助力壓縮機(141)所供給之冷媒 會在冷/東熱父換器(13 1)冷凝,而該冷凝之冷媒會被送往第 1液體侧連絡配管(21)。但,在冷凍熱交換器(1 3丨)冷凝之 冷媒並未全部送往冷藏熱交換器(1丨丨),其一部份會留在冷 凍熱父換器(13 1)。因此,若單純地將四通閥(丨42)由第2狀 態返回第1狀態,則留在冷凍熱交換器(131)之液體冷媒會 被助力壓縮機(141)所吸入而造成助力壓縮機(141)之損 傷。 因此,上述冷凍裝置(10)於結束除霜運轉時,其控制器 93492 -36- 1242630 ⑽)之切換控制部(202)會進行特定之控制動作以防止助 力壓縮機(141)之損傷。參照圖7說明有關切換控制部(2〇2) 之&制動作。另外,圖7係顯示於冷氣運轉中結束除霜運 轉時之冷媒流動。 若除霜運轉之結束條件成立,則切換控制部(2〇2)會將四 通閥(142)由第2狀態(於圖6所示狀態)切換成第丨狀態,之 後使助力壓縮機(141)停止。接著,切換控制部(2〇2)會於 特定之設定時間内(例如10分鐘左右),使助力壓縮機〇41) 保持於停止狀態。另外,於助力壓縮機(141)之停止中,冷 凍膨脹閥(132)係保持於全閉狀態。 於此狀態下,於除霜運轉中殘留於冷凍熱交換器(131)之 液體冷媒會由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所吸出。亦即,冷凍 熱父換裔(131)之液體冷媒會流入助力迴路(ι4〇)之旁通管 (150),通過四通閥(142)並流入第^氣體側連絡配管(22)。 而自助力迴路(140)流入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之液體冷 媒’會與自冷藏熱交換器(111)向可變容量壓縮機(41)流動 之軋體冷媒混合並蒸發,之後由可變容量壓縮機(4丨)所吸 入0 如此,於切換控制部(202)將助力壓縮機(141)保持在停 止狀態之期間,液體冷媒會自冷凍熱交換器(131)被排出。 切換控制部(202)將助力壓縮機(141)保持於停止狀態之時 間(設定時間),係考慮液體冷媒自冷凍熱交換器(丨3丨)完全 地排出之所需時間而設定。並且’該設定時間經過後則切 換控制部(202)會啟動助力壓縮機(141)。因此,於除霜運 93492 -37- 1242630 轉中可迴避助力壓縮機(141)吸入殘留於冷康熱交換器 (1 3 1)之液體冷媒之事態,能防止助力壓縮機(丨4丨)之損 傷0 —實施形態1之效果一 依據本貫施形態之冷束裝置(1 〇),於除霜運轉中作為為 融化冷凍熱交換器(131)之霜之熱,不僅可利用於助力壓縮 機(141)賦予冷媒之熱,亦可利用冷媒於冷藏熱交換器 (111)自庫内空氣所吸熱之熱。故,依據本發明,與以往相 較,可確保多量利用於冷凍熱交換器(131)之除霜之熱量, 並大幅度縮短冷珠熱交換器(13 1)除霜之所需時間。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之冷凍裝置(1〇),於除霜運轉中將 在冷康熱父換裔(13 1)冷凝之冷媒送回冷藏熱交換器 (111),再度利用該冷媒於冷藏庫内之冷卻。亦即,可將在 冷凍熱交換器(131)放熱並降低了焓之冷媒送往冷藏熱交換 器(111),並利用於冷卻冷藏庫内。並且,藉由在除霜運轉 中之助力壓縮機(14D之運轉亦可得到於冷藏熱交換器 (ill)之冷卻能力,而所得到的該冷卻能力之部份即可削減 於可變容量壓縮機⑼之消耗電力。故,依據本實施形 態,可削減於可變容量壓縮機⑼與助力塵縮機(i4i)之消 耗電力,削減冷凍裝置⑽之消耗電力並降低其運轉成 本0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之冷;東裝置⑽中,在結束除霜運 轉時,切換控制部(202)會暫時地使助力I缩機(i4i)停 止,並於助力壓縮機(⑷)之停止中通過旁通管(⑼),自 93492 -38- 1242630 々凍熱父換裔(131)排出液體冷媒。因此,於除霜運轉中, 可確貫地迴避殘留於冷凍熱交換器(131)之液體冷媒由助力 壓縮機(141)所吸入之事態,確實地防止助力壓縮機(141) 的損傷並可提昇冷凍裝置(1〇)之信賴性。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 於貝轭形悲之冷媒迴路(20)中,冷藏庫内迴路(11〇)係單 獨構成第1冷卻迴路,但亦可於冷凍裝置(1〇)多追加丨個助 力單元藉由串和地連接該追加之助力單元之助力迴路與 冷藏庫内迴路(110),構成第1冷卻迴路。 於此變化例,在進行冷藏熱交換器(111)之除霜時,切換 所追加之助力迴路之四通閥,將在冷凍熱交換器(131)所蒸 發之冷媒,於所追加之助力迴路之助力壓縮機壓縮並供給 給冷藏熱父換恭(111)。另外,於除霜中冷藏熱交換器 (ill)所冷凝之冷媒,係被供給至冷凍熱交換器(131)並被 利用於冷凍陳列櫃(15)之庫内冷卻。 —實施型態2 --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係於上述實施型態1之冷束裝置 0〇),變更室外迴路(40)之構成者。另外,於本實施型態 之冷凍裝置(10)中,其2個冷藏陳列櫃(13,丨句與丨個冷凍 陳列櫃(15)係連接成室外單元(1 υ,而空調單元(12)^省 略。在此,說明有關本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i0)與上述實 施型態1之不同點。 如圖8所示,於可變容量壓縮機(41)及固定容量壓縮機 (42)可連接吸入管(60)。該吸入管(6〇)其一端連接於第工氣 93492 -39· 1242630 體側閉鎖閥㈣。又,於另—端側分歧成2個分歧管(術, 6〇b),其# 1分歧管(6〇a)連接於變容量盧縮機⑷)之吸入 側而其第1分歧官(6〇b)則連接於固定容量遷縮機⑷)之 吸入側。於該吸入瞢% (60)係5又置有吸入溫度感應器(98)與 吸入壓力感應器(99)。 於本實施型態、之室外迴路(4〇)中省略第i四通閥⑻及第 2四通閥(52) ’其吐出管(64)透過閉鎖閥⑺)連接於室外熱 交換器(43)之一端。而室外熱交換器(43)之另一端則透過 接收器(44)與閉鎖目(58)連接於第i液體側閉鎖闕(53)。於 该室外迴路(40)其第2液體側閉鎖閥(55)及第2氣體侧閉鎖 閥(56)被省略了。 於該室外迴路(40)中,噴射管(85)其一端係連接於閉鎖 閥(58)與第m體側閉鎖閥⑼間之配f,而另__㈣連接 吸入管(60)。又,回油管(71)係連接於油分離器(7〇)與吸入 管(60)。 於本貫施型態中,第1冷藏陳列櫃(13)係與上述實施型態 1之冷藏陳列櫃為構成之相同。另外,第2冷藏陳列植⑴) 亦與上述貫施型態1之冷藏陳列櫃為相同之構成。亦即, 於第2冷藏陳列櫃(14)之冷藏庫内迴路(12〇)係設置有冷藏 熱交換器(121)及冷藏膨脹閥(122)。又,於第2冷藏陳列櫃 (14),又置有熱父換器溫度感應器(123)、冷媒溫度感應器 (124)、冷藏庫内風扇(125)及冷藏庫内溫度感應器(丨26)。 於本實施型態之冷媒迴路(2〇)中,第丨液體側連絡配管 (21)係連接於各冷藏陳列櫃(13,14)之冷藏庫内迴路 93492 -40- 1242630 (110,120)液體侧端,及冷凍迴路(30)之液體側閉鎖間 (31)。另一方面,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則連接於各冷藏 陳列櫃(13,14)之冷藏庫内迴路(11〇,120)之氣體側端, 及冷凍迴路(30)之氣體側閉鎖閥(32)。 於本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10)中,係於各冷藏陳列樞 (13,14)與冷凍陳列櫃(15)進行冷卻庫内空氣之運轉。此 時,助力迴路(140)之四通閥(142)係被設定成第!狀態(於 - 圖8所示之狀態)。 〃 於該運轉中,由可變容量壓縮機(41)與固定容量壓縮機 _ (42)所吐·出之冷媒,會在室外熱交換器(43)朝室外空氣放 熱並冷凝,之後流入第1液體側連絡配管(2丨)並被分配往各 冷藏庫内迴路(110,120)及冷凍庫内迴路(13〇)。並且,於 各冷藏熱交換器(111,121)所蒸發之冷媒,會通過第丨氣體 側連絡配管(22)往室外迴路(40)之吸入管(6〇)流入。另一方 面,於冷藏熱交換器(111,121)所蒸發之冷媒,會在助力 壓縮機(141)被壓縮之後通過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22)流入 至外迴路(40)之吸入管(6〇)。流入吸入管(6〇)之冷媒,係由 春 可變容量壓縮機(41)或固定容量壓縮機(42)吸入並被壓 “ 縮。 於本實施型態之冷凍裝置(10)中,亦進行對冷凍熱交換 器(131)進行除霜之除霜運轉。於除霜運轉時,係如圖9所 不其助力迴路(140)之四通閥(142)被設定成第2狀態。 於此狀態下,在各冷藏陳列櫃(13,14)之冷藏熱交換器 (111 ’ 121)所蒸發之冷媒之一部份會被導入助力迴路 93492 -41 - 1242630 (140)。導入助力迴路(14〇)之冷媒,會在助力壓縮機(141) 被壓縮後供給至冷凍熱交換器(131)。於冷凍熱交換器 (131)中’其被供給之冷媒會放熱並冷凝,且加熱並溶解附 著於冷凍熱交換器(131)之霜。而在冷凍熱交換器(13丨)冷 凝之冷媒’則於通過全開狀態之冷凍膨脹閥(丨32)而流入第 1液體側連絡配管(21),送回至第1冷藏陳列櫃(13)之冷藏 熱交換器(111)。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般’本發明係對設置有多數用於冷卻冷藏庫等庫 内之熱交換器之冷凍裝置有效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於實施型態1之冷凍裝置之概略構成圖。 圖2係顯示於實施型態丨之冷氣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冷凍 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3係顯示於實施型態1之第1暖氣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 冷凍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4係顯示於實施型態1之第2暖氣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 冷凍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5係顯示於實施型態1之第3暖氣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 冷凍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6係顯示於實施型態1之除霜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冷凍 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7係顯示於實施型態1,結束除霜運轉時之冷媒流程之 冷凍裝置概略構成圖。 93492 -42- 1242630 圖8係於實施型態2之冷凍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9係顯示於實施型態2之除霜運轉中之冷媒流程之冷凍 裝置概略構成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0 冷凍裝置 11 室外單元 12 空調單元 13 冷藏陳列櫃
14 冷藏陳列櫃 15 . 冷凍陳列櫃 16 助力單元 20 冷媒迴路 21 第1液體側連絡配管 22 第1氣體側連絡配管 23 第2液體側連絡配管
24 第2氣體側連絡配管 30 冷凍迴路(第2冷卻迴路) 31 液體側閉鎖閥 32 氣體側閉鎖閥 40 室外迴路(熱源侧迴路) 41 可變容量壓縮機(主壓縮機) 42 固定容量壓縮機 43 室外熱交換器(熱源侧熱交換器) 44 接收器 93492 -43- 室外膨脹閥 室外風扇 第1四通閥 第2四通閥 第1液體側閉鎖閥 第1氣體側閉鎖閥 第2液體側閉鎖閥 第2氣體側閉鎖閥 閉鎖閥 閉鎖閥 閉鎖閥 吸入管 第1吸入管 第2吸入管 吸入連接管 吐出管 第1分歧管 第2分歧管 吐出連接管 第1吸入侧配管 第2吸入侧配管 油分離器 回油管 第1均油管 -44 第2均油管 第1液體管 第2液體管 第1分歧管 第2分歧管 第3液體管 第4液體管 喷射管 流量調節閥 連通管 外氣溫感應器 第1吸入溫度感應器 第2吸入溫度感應器 第1吸入壓力感應器 第2吸入壓力感應器 高壓壓力開關 吐出溫度感應器 吐出壓力感應器 吸入溫度感應器 吸入壓力感應器 空調迴路 空調熱交換器 空調膨脹閥 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 -45- 冷媒溫度感應器 空調風扇 内氣溫感應器 冷藏庫内迴路(第1冷卻迴路) 冷藏熱交換器(第1熱交換器) 冷藏膨脹閥 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 冷媒溫度感應器 冷藏庫内風扇 冷藏庫内溫度感應器 冷藏庫内迴路(第1冷卻迴路) 冷藏熱交換器(第1熱交換器) 冷藏膨服閥 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 冷媒溫度感應器 冷藏庫内風扇 冷藏庫内溫度感應器 冷凍庫内迴路 冷凍熱交換器(第2熱交換器) 冷凍膨脹閥(膨脹閥) 熱交換器溫度感應器 冷媒溫度感應器 冷;東庫内風扇 冷凍庫内溫度感應器 -46- 助力迴路 助力壓縮機(副壓縮機) 四通閥(切換機構) 吸入管 吐出管 油分離器 回油管 毛細管 高壓壓力開關 吐出侧逆流防止閥 旁通管(旁流通路) 分流逆流防止閥 控制器 開度控制部(控制手段) 切換控制部(控制手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