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586092B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6092B
TW586092B TW092104165A TW92104165A TW586092B TW 586092 B TW586092 B TW 586092B TW 092104165 A TW092104165 A TW 092104165A TW 92104165 A TW92104165 A TW 92104165A TW 586092 B TW586092 B TW 5860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item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4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6506A (en
Inventor
Jae-Yong Park
Choong-Keun Yoo
Ock-Hee Kim
Nam-Ya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306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6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60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54Screens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up, converted, or stored;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 H01J1/62Luminescent screen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 H01J1/70Luminescent screen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with protective, conductive,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54Screens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up, converted, or stored;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 H01J1/62Luminescent screen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 H01J1/72Luminescent screen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t coatings on vessels with luminescent material discontinuously arranged, e.g. in dot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7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e.g. display comprising OLED array and TFT driving circuitr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H10K59/1275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the two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50Forming devices by joining two substrates together, e.g. lamin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586092 五、發明說明α) 本發明係主張2 0 0 2年3月2 0曰在韓國申請之韓國專利 申請第20 02- 1 5 1 38號的優先權,其係藉由參照而合併於此 說明書中。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論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以及更明確地 說’其係論及一種頂部發射型有效矩陣型有機電致發光裝 置。 【先前技術】 平板顯不裝置’其係具有形薄、質輕、及具能量效率 之特性,隨著資訊時代之快速發展,在顯示器業界中係需 求甚殷。平板顯示裝置’依據其係發射或接收光波,而可 被分類成兩種類型。其-類型為—可發射光波而顯 型顯示器裝置,以及另一類型為一可使用一外來 像之光接收型顯示器裝置。電漿顯示器面 板、场t 示器裝置、#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传上 光接收型顯示器裝置之丄些耗例。液晶顯示器係上述 在該等平板顯示器裝詈φ _ _ 由於彼等之高解析度、良好之演顯示器(lcd)裝置, 而,LCD係具有數項缺點,諸知和桌面型電腦監視器中。然 以及很難使其擴大至一且反差比不良、視角狹窄、 傭主*有數百萬圖素之極大尺度。所
$ 7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2) 以,其需要有 點’而仍能屬 近年來, 比起LCD係屬-示器裝置,而 光顯示器裝置 裝置,以及可 示器裝置,係 用來驅動此種 之響應速率。 裝置,係屬一 有足夠之強度 作溫度範圍。 低於一LCD裝| 電致發光顯示 和包封儀器, 裝置之製造簡 此種有機 一未利用薄膜 有機電致發光 一矩陣之形式 地施加至該等, 要之平均亮度 度,係藉由增; 一些新型平板顯示器,來克服上文所述之缺 形薄、質輕、及具低電力消耗。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〇ED)裝置,業已因為 -具有視角寬廣且反差比良好之光發射型顯 引起廣泛研究發展的興趣。此種有機電致發 ’係一並不需要背光裝置之光發射型顯示器 使質輕且形薄。此外,此種有機電致發光顯 具有低的電力消耗。一低電壓直流電,可被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同時可得到迅速 誠如眾所周知,由於一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 固相裝置,不同於LCD裝置,一〇ed裝置係具 來承受外來之衝擊,以及係具有一較大之運 此外’此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可在 t之成本下加以製作。此外,由於在一有機 器裝置之製造程序中,需要的僅有澱積運作 ,非勢必要注射液晶,其程序管理係較LCD 單。 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有關之一運作方法,係 電晶體之被動式矩陣運作方法。在此類型之 顯不器裝置巾’掃瞄線和信號線係被安排成 而使彼此相垂直。有一掃描電壓,係循序 描線,藉以使每—圖素運作。為得到一想 每一圖素在一選定之周期期間的瞬時亮 此周期期間之掃描數來加以增強。 M6092 五、發明說明(3) :外一種運作一有機電致 —有效矩陣之運作方法。此種有效矩陣型2之方法,為 示器裝置,通常伤々紅 L I有機電致發光顯 體母Γ包電電力。彼等成=薄膜2 k擇電晶體和一驅動電晶濟 之源極/汲極,可於古3勁电日日體。其選擇電晶體 時,使連接至掃描信號’施加至其閘極掃描線 電晶體之閘極,ϋ以供應一資料信號之信號線。其驅動 其-固定電壓、線U ί至其選擇電晶體之沒極,源極。 極。在一有1拓陵j、連接至其驅動電晶體之源極/汲 一P在有效矩陣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 ::至該等圖素之電|,係使儲存在; ,直至其次-施加至-信=二關之 圖辛:以及:有機:會有一大體上固定之電流,流經該等 』一it: 固定之亮度下發射光波。由於其施加 至一有效矩陣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之每一圖素的, j::電流’其將有可能擴大其顯示器裝置’冑以形成— 二,、有低電力消耗且更細或更大之樣式。 兹在第1圖中,說明一依據其相關技術之顯示器裝 有關的驅動原理’其係顯示其相關技術中之有效 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内的圖素之一等效電路圖。誠如= 1圖中所示,彼等掃描線係使安排在一橫向之方向中,以 及彼等信號線係使安排在一與此等掃描線相垂直之縱向 中。其一連接至一電源之電源線,可提供一電壓給彼等驅 第9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4) 動電晶體’以及亦係使佈置在縱向中。其一圖素係使界定 在一對信號線與一對掃描線之間。每一另外名為交換薄膜 電晶體(TFT )之選擇電晶體,係佈置在其毗鄰該等掃描線 與“ 5虎線之父又點的圖素中,以及係作用為一可控制一圖 素之電壓的定址TG件。其一儲存電容器Q,係使連接至其 電源線,和其交換TFT之汲極/源極。每一另外名為驅動 TFT之驅動電晶體,係具有一連接至其儲存電容器Q之閘 極,和一連接至其電源線之源極/汲極,以及係作用為其 圖素所需之一電流源元件。其一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係 使連接至其驅動電晶體之汲極/源極。 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係具有一在一陽極與一陰極 之間的有機薄膜之多層結構。當有一順向電流,施加至此 f機電致發? 一極體時,一些電子一電洞對,將會由於其 提,電洞”與其提供電子之陰極間的p_N接面之結果 所而在一有機電致發光層内相結合。此等電子-電洞 門:;有-較彼等分開時為低之=二皮等: 右雷泣、;勤# &先波亦即,此有機電致發光層,可於 I電mm動時,發射彼等電子和電洞之再結合所產生的能 彼等有機電致私本_ $ ., &光衷置’依據此有機雷致私本—托妙 底部發射型。/ϊ r 被分類成一頂部發射型和- 置有各種接線,光波係沿一朝向其佈 ^發射 '然而,在頂部發 586092 五、發明說明(5) 射型裝置中’光波传VL 一择a甘 體的方向發射。…向其佈置有各種線和Μ之基 绦圖f::顯示一依據其相關技術而具有紅色⑻、 I 、和▲色(B)子圖素區域之圖素區域的圖素之底部 ^射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部份剖視圖。誠如^圖中所 不二其第一和第二基體1〇和3〇,係彼此相分隔。此等第一 和第一基體10和30,係彼此相連,且係以一封合樣式4〇加 以封合。#呈透明狀之第一基體1〇上面,係形成有一些薄 膜,晶體T和一第-電極12。此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之圖素, 通吊係包括二個子圖素區域,而使該等薄膜電晶體了和第 一電極12,佈置在每一子圖素區域内。該等等薄膜電晶體 T和第一電極1 2上面,係形成有一有機電致發光層丨4。此 有機電致發光層14,係包括一些可產生紅色、綠色、和藍 色之色彩而各對應於每一子圖素區域内之每一薄膜電晶體 T的發光材料。此有機電致發光層丨4,係形成有一第二電 極1 6。4等第一和第二電極1 2和1 6,可供應電荷給苴 電致發光層1 4。 其封合樣式40,可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1〇和3〇相 連’以及可使此等第一和第二基體丨〇和3〇之間,維持一晶 格間隙。此外,雖然未顯示在第2圖中,在其第二基體3〇 之内表面上面,係形成有一吸水性材料或吸濕性材料,萨 以吸收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丨〇和3 〇間之晶格間隙内的濕曰 氣’而使其晶格間隙能免於濕氣。此外,在該等第二基體 30與吸水性材料之間,可使嵌入一半透明膠帶,藉以使該
第11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6) — 吸巧=才料’旎緊密黏附至其第二基體。 一晤托第2、圖内所顯不之相關技術中,若其第-電極1 2為 .,,以及其第二電極1 6為一陰極,其第一電極1 2,便 :土:透明性導電材料所形成,以及其第二電極16,便係 土成有一小功函數之金屬性材料所形成。其有機電致發 ^ ,自其第一電極1 2起,係依序包括一電洞注射層 a、二電洞傳輸層1 4b、一發射層丨&、和一電子傳輸層 14d。誠如前文所指,其發射層14e,係包括有一些可在對 應之子圖素區域内發射紅色、綠色、和藍色之色彩的發光 材料。 第3圖係第2圖中所顯示之底部發射型有機電致發光裝 置的一個圖素區域之放大剖視圖。在第3圖中,一有機電 致發光顯示器裝置’通常係包括一在一發光區域L内之薄 膜電晶體(TFT) T和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其TFT T係包 括有一在其緩衝層30上面之半導體層62、一閘極68、一源 極8 0、和一汲極8 2。其一自電源線延伸出之電源電極7 2, 係使連接至其源極8 0,以及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係 使連接至其汲極82。其一以如同半導體層62之材料製成的 電容器電極6 4,係使佈置在其電源電極7 2之下方。此電源 電極7 2係對應於其電容器電極6 4,以及係有一絕緣體嵌入 其間,藉以形成一儲存電容器CST。 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係包括:第一電極1 2、第二 電極1 6、和嵌於此等第一電極1 2與第二電極1 6中間之有機 電致發光層1 4。第3圖中所顯示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係
第12頁 586092
具有一發光區域L,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可在其内發 射光波。此外,此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係具有一 些可包括TFT T、儲存電容器CST、各種接線和各種絕緣體 之陣列元件A ’以及其上係佈置有上述之有機電致發光二 極體E。在第3圖中所顯示之相關技術中,該等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E和陣列元件A,係形成在其相同之基體上面。 ^ 第4圖係一可例示第3圖依據相關技術之有機電致發光 表置的製造程序之流程圖。步驟s t ^係指示一在其第一基 體上面形成該等陣列元件之程序,其中之第一基體係一透 明基體。舉例而言,該等掃描線、信號線、和交換與驅動 薄膜電晶體,係使形成在其第一基體上面及上方。其信號 線係使與其掃描線垂直相交。每一交換薄膜電晶體,係使 佈置毗鄰該等掃描和信號線之交叉點。該等陣列元件之形 成,亦包括形成該等儲存電容器Cst和電源線。 在第4圖之步驟st2中, 體之第一電極。其第一電極 一電極,亦係使連接至每一 體的汲極/源極。 將會形成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 係在每一子圖素區域内。其第 子圖素區域内之驅動薄膜電晶 在第4圖之步驟st3中,將會在其第一電極上面, 其有機電致發光層。若其第一電極為陽極,其有機電致發 光層’在形成上係使在其第一電極上面,*有一電洞注射 二電=傳輸層、-發射層、# —電子傳輸層的序列多 ^若其第電極為陰極,此順序係使顛倒。 在第4圖之步驟st4中,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第二
第13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8) 電極,係使形成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上面。此第二電極, 係覆蓋其第一基體之整個表面。此亦係作用為一共用電 極0 在第4圖之步驟s 15,係一用以包封該等第一和第二基 體之處理步驟。在此步驟s 15中,其一第二基體,係使連 接至其具有該等陣列元件和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第一基 體。此第二基體,可保護其第一基體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 體,使避免外來之衝擊。由於其第一基體,係以其第二基 體來加以包封,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將可受到保護, 使隔離外在大氣。誠如前文所指,其第二基體,可使其内 表面上面,具有一吸水性材料。 陣列元件之合格率,係依據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之合格 :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之製造合格率,將會決定及控 =有機電致發光層之總製造合格率。舉例而t,雖然該 專溥膜電晶體,係無任何瑕疵地形成在其第一基體上面, 若在後續形成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之程序中,有ς疵 UΪ有陣列元件和有機電致發光層之第-基體:將會 m:次級產品。因此,當其有機電致發光層在製造 有瑕疲發生•,則在其第-基體上面製造 陣列基體,將會是時間和成本上之浪費。 在此種底部發射型$置中,*波係車月其佈置有 21接線和m之基體的方向發射。所以 會減少,因為其發射之光波,合被此耸垃括、,'属不q域將 在上述之頂部發Lit,和m阻擋。 I知町i衣直甲甶於先波係朝背向其佈置有
第14頁 五、發明說明(9) 該等接線和TFT之基艚的古&〜 地使之增加,以及ΛΛ向發射,其顯示區域可盡可能 狀。然而,由=;CTFT設計成一指定的形 致發光顯示哭拿置,相關技術之頂部發射型有機電 面之陰極,。極通=上述位於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上 成,其可能會:隔掉=—透明或半透明性材料所形 、皮,此# n隔掉,、有機電致發光層所發射之某歧光 /皮,此將會降低其光效率。 卞一 7t 為要避免其透光率之降 一 在其基體之整個表面上面。# 在此種:產可使形成 影響到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將曰不夠充伤’以及可能會 【發明内 因此 幅排除上 題。 本發 之有效矩 其另 有效矩陣 本發 以及部份 而習得。 及其申請 容】 ’本發明係針對一種有機電致發光裝i, 迷相關技藝之限制和缺點所致的—個或多個問大 :之-目旨在提供一種可提昇其製造合 陣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方法。 一目的為一具有一改良之解析度和一高口徑比 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的 明之額外特徵和優點,係闡明於下文之說明中, 可由其之說明而臻明確,或者可自本發明之務 士發明之目的和其他優·點,將可藉由此書面說明 專利範圍加上所附諸圖中所特別指出之結構,來 586092 五、發明說明(10) 加以實現及 為完成 意說明之目 式相連之第 面之交換裝 完成。 此等和其他目的, 的,一有機電致發 一和第二基體;一 件;一 置的陣列元 的色彩改變媒質,其中 一些子圖素區域之黑色 子圖素區域之紅色、綠 色彩改變媒質上面之平 以及依據 光裝置係 些包括多 在其第二 改變媒質 以及係具 之色彩 矩陣, 色、和藍色的色 面化層;一在此 上面的第一電極;一在此第一 -些在此有機電致 致發光層; 應之子圖素 第二基體間 一基體上面 區域相對應 之電氣連接 之陣列元件 電極 電極之後 發光層之 的第二電極;和 器,其中之電氣 ’分別連接至其 本發明所 包括:由 數在其第 基體之後 ’係具有 有分別對 彩改變層 平面化層 表面上面 後表面上 多數在該 連接器, 第二基體 具現及廣 一封合樣 一基體上 表面上面 一可界定 應於該等 ;一在此 之後表面 的有機電 面而與對 等第一與 可使其第 上面之第 在另一特徵中,一種製造一具有第—和第 機電致發光 面,形成一 體之後表面 媒質,係具有一可界定 係具有分別 的色彩改變 層;在此平 第一電極之 裝置的方法 些包括多數 上面,形成 對應於該等 層;在此色 面化層之後 後表面上面 所包括之步驟有··在其 交換裝置之陣列元件; 一色彩改變媒質,其中 一些子圖素區域之黑色 子圖素區域之紅色、綠 彩改變媒質上面,形成 表面上面,形成一第一 ,形成一些電極隔片, 二基體之有 第一基體上 在其第二基 之色彩改變 矩陣,以及 色、和藍色 一平面化 電極;在此 其中之電極
第16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π) 隔片在位置上,係對應於其黑色矩陣,以及係形成一些對 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間隔;使一些有機電致發光層,形 成在其第一電極上面,以及使進入該等電極隔片間之間隔 内,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與對應之子圖素區域相對應的後 表面上面,形成一些第二電極;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基體之 間’形成多數之電氣連接器;以及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 相連,而使該等電氣連接器,能使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 元件’分別連接至其第二基體上面之第二電極。 在另一特徵中,一種製造一具有第一和第二基體之有 機電致發光裝置的方法所包括之步驟有:在其第一基體上 面,形成一些包括多數交換裝置之陣列元件;在其第二基 體之後表面上面,形成一色彩改變媒質,其中之色彩改變 媒質,係具有一可界定一些子圖素區域之黑色矩陣,以及 係具有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紅色、綠色、和藍色 的色彩改變層;在此色彩改變媒質上面,形成一平面^ 層,在此平面化層之後表面上面,形成一第一電極;在此 第電極上面,形成一有機電致發光層;使用一陰罩 (shadow— mask)程序,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上面,澱積成 :些第二電極,而使此等第二電極,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 素區域;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基體之間,形成多數之電氣 接:及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相•,而使該等電氣連 接為,此使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元件,分別連接至其 一基體上面之第二電極。 理應瞭解的是,本發明前述之一般說明和下文之詳細
第17頁 586092
說明,係屬範例性和解釋性 發明之進一步解釋。 以及係意在提供其所主張本 【實施方式】 么么洋細說明本發 在所附諸圖中。只要 中’將被用來指稱其 本發明可提供一 析度、和高口徑比的 置。在本發明之實施 致發光二極體之陣列 體上面。為簡化此有 在形成此有機電致發 (shadow mask)程序 一電致發光層和色彩 之一實施例的有機電 質,可使嵌於其基體 中間。此外,其有機 波,諸如藍色光波。 明之,佳實施例,彼等之範例係例示 =可能,類似之參考數字在遍及諸圖 實施例中之相同或相類似的零件。 種具有改良之製造合格率、較好之解 有效矩陣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 例中’彼等類似薄膜電晶體和有機電 元件’係使分別形成在一些分開之基 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之製造程序, 光一極體之電極時,將可省略一陰罩 >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可以 改變媒質,來顯示全彩影像。本發明 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中之色彩改變媒 與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第一電極 電致發光層,係可發射短波長之光 其色彩改變媒質,連同其有機電致發 光層,可被用來建立其有效矩陣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 置中所顯示之全彩。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在該等第二電 極中間,係採用有一些電極隔片。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 係使用一陰罩,使形成該等第二電極,以使彼等之間存在 有一空間。
第18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13) 第5圖係一可顯示一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圖素 之頂部發射型有機電致發光顯不斋裝置的部份剖視圖。誠 如第5圖中所示,彼等第一和第二基體1 1 0和1 3 〇,彼此係 使相間隔。彼等陣列元件11 2,係使形成在其第一基體丨j 〇 之一前表面上面。一具有黑色矩陣134、和紅色(r)、綠色 (G)、和藍色(B)色彩改變層132a、132b、和132c之色彩改 變媒質1 3 6,係使形成在其第二基體1 3 0之後表面上面。其 黑色矩陣134,係使形成在其第二基體130上面,以及可& 定出一些子圖素區域。該等紅色(R)、綠色(G)、和藍色 (B)色彩改變層132a、132b、和132c,係使形成在其黑色 矩陣1 34内,而使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該等紅色 (R)、綠色(G)、和藍色(B)色彩改變層132a、132b、和 1 3 2 c間之黑色矩陣1 3 4 ’可避免光波泄漏,和色彩干擾所 引起之串色。該等紅色(R)、綠色(G)、和藍色(B)色彩改 變層132a、132b、和132c、和黑色矩陣134,係構成直色 彩改變媒質(CCM)136。 八 其一平面化層1 3 8,係使形成在其色彩改變媒質丨3 6之 後表面上面。其一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之第一電極, 係使佈置在其平面化層丨38之後表面上面。其第一電極 140,係屬一透明性導電材料。有多數絕緣材料之電極隔 片142,係使形成在其第一電極14〇之後表面上面。每一電 極隔片142,係對應於其黑色矩陣j 34。此等電極隔片 1 42,係具有一類似椎形之梯形截面。在該等多數椎形電 極隔片1 4 2間之間隔中,孫舱忘你士、士 , ^ τ 係循序形成有一有機電致發光層
586092
144和一第二電極146。因此,其-子圖素區域,係包括該 等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和第二電極146,彼等係藉由其電極 隔片142,與其次一子圖素區域之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和第 二電極146分開。在其一他型體中,其色彩改變媒質136, 可包括一些紅色、綠色、和藍色色彩濾波器, 彩改變層。 H & 仍參照第5圖,其電極隔片丨4 2,係一些可使其一。 極146自我對齊於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的結構性元—電 外,其電極隔片142,可樣式化每一子圖素區域内之千。此 電極146和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兩者。其電極隔片142,^ 具有一底部寬於頂部之梯形的形狀。在該等第一和 ϋ 體HO和丨30之周緣中,有一封合樣式16〇形成,藉以^二基 等第一和第二基體11〇和13〇相連。在該等第一和第二其^ 110和13〇中間,係形成有一晶格間隙1。其第一基體 面之陣列兀件11 2,係包括一些屬交換元件之薄膜電晶 112a,和一以電氣方式連接至此薄膜電晶體丨12&之9 式112b。其一電氣連接器148,係使形成在每一子圖素樣 域内,藉以使其第一基體110,以電氣方式連接至其第: 基體130之第二電極146。其電氣連接器148,係具有— 形,以及係連接至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之配線 112b和第二電極146兩者。 ’工 其配線樣式11 2b,可能為其薄膜電晶體1丨2a之汲極 源極中的一個。此外,其配線樣式丨丨2b,可由任—導 σ 材料樣式來加以形成。在此實施例中,其第一薄膜電〶性
第20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15) ----
112a,即為上述連接至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 膜電晶體。 初得 在第5圖中所顯示之實施例巾’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 體E,係由第一電極140、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和第二 極146所構成。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可發射一能量較红 色、綠色者為多之藍色光波。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可 為一多重層之結構,以及其類型可依據其第一電極14〇 了陽極或陰極而定。舉例而言,若其第一電極為一陽極, 以及其第二電極為一陰極,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自其 第一電極140起,係依序包括一電洞注射層、一電洞 層、一發射層、一電子傳輸層、和電子注射層。在其他型 體中,若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係一低分子物質,該等 電洞傳輸層和電子傳輸階層將可加以省略。 第5圖中所顯示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係屬一 可朝其佈置有色彩改變媒質136之第二基體13〇發射光波的 頂部發射型。所以,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之第一電極 1 40^,係由一具有光傳輸性質之導電性材料所形成。舉例 而a ,若其第一電極140為一陽極,其第一電極便係選自 該等具有小功函數之材料。因此,一具有小功函數之半透 明性材料,係被用作一陽極性第一電極丨4 〇。此外,其第 二電極1 46,係由一不透明金屬性材料所形成,其由於係 佈置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144之後表面上面,故可使屬有 利之反射性。舉例而言,鋁(A1)、鎂-鋁(A1—Mg)合金、鋁 一鋰(Al-Li)合金、和鋁-安息香酸鹽化合物,可被利用為
第21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16) ------^ 其第二電極1 4 6。 其電氣連接器148,如第5圖中所示,可使其配線 122b,能以電氣方式連結至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E之工 二電極146。其電氣連接器148,係由一具有高延展性和 電阻係數之導電材料所形成。其電氣連接器1 4 8,可使在~ 該等陣列元件之製造程序之後或其間,形成在其第一基體 110上面。其後,其電氣連接器,可於其第一基體11〇,以 其封合樣式160,使與其第二個基體130相連時,使其第二 基體130 ’連接至其第二電極146。在該等第一和第二的義 體11 0和1 3 0相連之後,可將一些鈍氣放入其間之第一晶二 間隙内。 θθ 第6圖係一可例示第5圖依據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顯 示器裝置的子圖素之部份放大剖視圖。誠如第6圖中所顯 示,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11 〇和1 3 0,彼此係使相間隔。其 一緩衝層162,係使形成在其第一基體11〇上面,以及其一 半導體層1 6 4,係使形成在此緩衝層1 6 2上面。其一閘極絕 緣層1 6 6和閘極1 6 8,係使循序地形成在其半導體層1 6 4之 中央。彼等第一和第二鈍化層1 74和1 76,係使循序地形成 在其緩衝層162上面,藉以覆蓋該等半導體層164、閘極絕 緣層166、和閘極168。該等第一和第二鈍化層174和176, 係具有一些可分別暴露出其半導體層164之某些部分的第 一和第二接點孔170和172。此等第一和第二接點孔170和 172,係使形成在其閘極168之兩側上面。其一源極178係 使形成在其第二鈍化層176上面,以及係透過其第一接點
第22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17) 孔I/O,使與其半導體層164相接觸。此外,其一汲極18〇 亦係使形成在其第二鈍化層丨7 6上面,以及係透過其第二 接點孔172,使與其半導體層164相接觸。其一第三鈍化層 1 8 4 ’係使形成在其第二鈍化層1 7 6上面,藉以覆蓋該等源 汲極γ78和180,以及係具有一可暴露出其汲極18〇之 邛分的第二接點孔1 8 2。雖然此第三接點孔1 8 2,係顯示 使暴露第6圖中之汲極丨80,此第三接點孔182,在其一他 型體中,可使在形成上暴露其源極178。其電氣連接器 1 4 8 ’係使形成在其第三鈍化層丨8 4上面,以及係透過其第 三接點孔182,使與其汲極180相接觸。其電氣連接器 148,係具有一與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11〇和13〇相垂直之 柱形。 該等色彩改變媒質1 3 6、平面化層1 3 8、第一電極 1^0、有機電致發光層丨44、和第二電極,係使循序地 形成在其第一基體13〇之後表面上面。其第二電極He,係 使,其電氣連接器丨48相接觸,以及因而其第二電極146, 可藉由=電氣連接器丨48,以電氣方式連接至其汲極18〇。 在此一實施例中,其汲極丨8〇係使連接至第5圖之配線樣式 112b。然而,第5圖之配線樣式U2b,依據其半導體層164 係屬P-型或η-型,而可為一汲極或源極。其半導體層曰 164,在使用電洞作為載子之情況中,應使屬卜型,曰以使 其第一電極140為一陰極,以及其第二電極146為一陽極。 雖然未顯不在第6圖中,彼等交換薄膜電晶體,係使佈置 在其第一基體11 〇上面,此等交換薄膜電晶體,接著係使
第23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18) 連接至彼等掃描線和信號線。彼等電源線亦係使形成在其 第一基體11 0上面,以及其儲存電容器,係使形成在該等 子圖素區域内。 第7_圖係一可例示第5圖所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有機電致 發光顯不器裝置的製造程序之流程圖。參照第7圖之步驟 ST1,彼等陣列元素和電氣連接器,係使形成在一第一基 體上面。开》成該等陣列元件,係包括將一緩衝層,澱積在 其第一基體上面,接著是使一半導體層和一電容器電極, $積在其緩衝層上面。有一些閘極、源極、和汲極,係就 多數之交換裝置而形成。此外,彼等絕緣體層、掃瞄線、 信號線、和電源線,係使形成在其緩衝層上面。正合 =陣列元件之際,其一配線樣式在形成上,係使:接 2專交換裝置。其配線樣式,係使連接至一形成在其 ::上面之電氣連接器。其電氣連接器,係、具有 而度,以及在形成上係透過其配線樣式,使連接至皇 $汲極。其電氣連接器’可使形成在其有機電致發二 =面。㉟而,彼等用以在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二 成其電氣連接器之照相平版印刷程序,可 =形 致發光二極體之有機電致發光層造成傷宝ba 、,、有機電 參照第7圖之步驟ST2 ’其—色彩改;媒質 層,係使循序地形成在其第二基體上面。 化 媒質,係包括在其第二基體上面,形# 色衫改變 圖素區域之黑色矩陣。料紅色、綠些子 變層,係使形成在彼等對應子圖素區域内之;色改
第24頁 586092
舉例而έ ,一傳統式色素t 此外,該等紅色、綠月被:來形成該等遽波 、綠色…和藍色之色彩改變層,可包 器
D 和監邑之色彩改變JS,可4 S ”色、、綠色、和藍色之色彩濾波器。在使;色彩J S =情況Ί薄層形成順序,依序為黑色矩陣、色i 濾波态、和色彩改變層。其後,一可能一士 7 少具有一絕緣體之平面化層 ^ ^ 曰Μ冓至 上面。 「W 增,係使佈置在其色彩改變媒質 在第7圖之步驟ST3中,#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 :f極’係使形成在其平面化層上面。其第-電極係有利 地由一透明性導電性材料來形成。 在步驟ST4中,彼等電極隔片,係使形成在其對應於 八黑色矩陣之第一電極上面。其電極隔片,係使佈置在其 黑色矩,之下方,以及係具有一類似椎形之梯形截面。此 外’该等電極隔片,係形成一些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 間隔。 ^在步驟ST5中,彼等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係 ,循序地形成在其第一電極上面,以及係使進入該等電極 隔片間之間隔。因此,此等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 係位於每一子圖素區域内。彼等相鄰之有機電致發光層, 係以該等電極隔片相分隔。此外,彼等相鄰之第二電極, & X °亥荨電極隔片相分隔。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係包括一 藍色發射層’其可提供藍色光波給該等紅色、綠色、和藍 色之色彩改變層,藉以使該等紅色、綠色、和藍色之色彩 改Μ層’能使上述提供之藍色光波,轉換成紅色、綠色、
586092 五、發明說明(20) 和藍色等三原色。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亦包括一高或低分 子之有機材料,使分別能傳輸該等電洞或電子。 在步驟ST6中,有一封合樣式,係使形成在該等第一 和第二基體中之一的周緣上面。其後,該等第一和第二基 體係使排齊,以及係藉由其封合樣式使彼此相連,以及同 時’其第一基體之電氣連接器,係使連接至其第二基體之 第二電極。所以,其第一基體之陣列元件,係以電氣方式 使連接至其第二基體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更明確地 說,其第一基體上面所形成之驅動薄膜電晶體,係以電氣 方式使連接至其第二基體上面所形成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 體。此外,在步驟ST6中,係在使該等第一基體和第二基 體相連時,將鈍氣放入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間之晶格間隙 内。在使其薄膜電晶體以電氣方式連接至其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之際,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的程序,和將鈍 氣放入上述晶格間隙内之程序兩者,係被稱作,,絕緣程序 M 〇 此外’在其程序步驟S T 6期間,一類似吸濕性材料等 吸水性材料,可使澱積在該等第一或第二基體上面,而使 與其,合樣式相鄰,藉以保護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使免於 屬二氣和潮濕性外在大氣。此外,上述之吸水性材料,可 使形成在一沿其封合樣式之一線中。 - 4 ^ ί么明之實施例中,該等陣列元件和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中,係使分別形成在不同之基體上面。所以,雖然 瑕疯會在其製造程序期間,I生於該等陣列元件和有機電
第26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21) 致發光二極體内,其具有瑕疵之基體,係可輕易地以另一 無瑕/疵之基體來替換。唯有測試良好之基體,亦即,上述 無瑕疲之陣列元件的第一基體,和上述無瑕疵之有機電致 發光一極體的第二基體,係使彼此相連。結果,其將有可 能改良其生產管制之效率,以便達至瑕疵率之降低或合格 率之增高。 在上述參照第5 - 7圖所討論之第一實施例中,由於該 等電極隔片,係被利用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間,其有機電 致發光層和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第二電極,係自動被 樣式化’以及就每一子圖素區域而使排齊。因此,其將不 需要一陰罩程序。由於其有機電致發光層,可發射上述短 波長之藍色光波,以及該等紅色、綠色、和藍色之色彩改 變層,係被採用來顯示該等紅色、綠色、和藍色之原色, 此形成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程序,將可被簡化。 第8圖係一可顯示一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圖素 之頂部發射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的部份剖視圖。第 8圖中所顯示之第二實施例,係與第$和6圖中所顯示之第 一貫施例相類似,以及因而將省略其某些細節之解釋,藉 以避免重複解釋。誠如第8圖中所示,彼等第一和第二基 體2 10和230,係使彼此相分隔。彼等包括薄膜電晶體212& 和配線樣式21 2b之陣列元件212,係使形成在其第一基體 210之前表面上面。其一具有一黑色矩陣234、和紅色 (R)、綠色(G)、和藍色(B)之色彩改變層232a、232b、和 232c的色彩改變媒質236,係使形成在其第二基體13()之後
第27頁 586092
表面上面。其黑色矩陳孫旯中 Mm 妹Α Τ係界疋出彼專子圖素區域。該等紅 4 9Q9 ^ ^ v $现邑(B)之色衫改變層232a、232b、 和2 3 2 c,係使分別對應於姑笪 9Q/1 # 士 — & z 丁應於彼專子圖素區域。其黑色矩陣 234,係在該專紅色(R)、綠色⑹、 232a、232b、和232c 中 P气,你 π 二、士 4 增 zc中間,使形成在其第二基體23〇之後 面上面’、平面化層2 3 8,係使形成在其色彩改變媒 質236之後表面上面。彼等有機電致一電 極240’係使形成在其平面化層238之後表面上面。:外電 其一有機電致發光層244,係使形成在該等有機電致發光 二極體E有關之第一電極24〇的後表面上面。彼等第二電極 2 4 6 ’。係使形成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2 4 4分別對應於該等子 圖素區域之後表面上面。此外,該等第二電極2 4 6,係對 應於彼等對應之子圖素區域内的色彩改變層2 3 2和陣列元 件 212。 當形成該等第二電極246時,有一陰罩被利用,以及 因而该等第二電極246,可不用該等電極隔片而使分開某 一間隔。換言之,不同於其第一實施例,第5圖可使該等 有機電致發光層與第二電極分開之電極隔片142,在此第 二實施例中,並未被利用。該等第一電極24〇、第二電極 246、和此等第一電極24〇和第二電極246之有機電致發光 層2 4 4 ’係構成所有子圖素區域内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Ε ° 在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210和2 30之周緣處,其一封合 樣式260,可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21〇和230相連,而在
第28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23) 此等第一和第二基體210和23 0中間,形成一晶格間隙。其 第一基體2 1 0上面所形成之陣列元件2 1 2,係包括其薄膜電 晶體212a,和其以電氣方式 線樣式2 1 2 b。此外,其一電 一子圖素區域内之配線樣式 樣式212b,以電氣方式連接 極246。其電氣連接器248, 一薄膜電晶體2 12a之配線樣 極體E之第二電極246兩者。 將予以省略,因為彼等係與 元件相同。 第9圖係一可例示第8圖 發光顯示器裝置的製造程序 圖所例示之製造程序,多少 細之解釋將予以省略。參照 件係使形成在其第一基體上 其第一基體上面。形成該等 層,澱積在其第一基體上面 容器電極,澱積在其缓衝層 汲極,係就多數之交換裝置 層、掃瞄線、信號線、和電 面。正當形成彼等陣列元件 上’係使連接至該等交換裝 一形成在其第一基體上面之 連接至此薄膜電晶體212a之配 氣連接器2 4 8,係使連接至每 ’以使其第一基體210之配線 至其第二基體230之第二個電 係具有一柱形,而使其連接至 式2 1 2 b,和其有機電致發光二 其陣列元件2 1 2之詳細解釋, 上述參照第6圖所描述之陣列 所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有機電致 之流程圖。由於此一參照第g 係與第7圖者相類似,某些詳 第7圖之步驟ST1,彼等陣列元 面。彼等陣列元件係使形成在 陣列元件,係包括將一緩衝 ,接著是使一半導體層和一電 上面。有一些閘極、源極、和 而形成。此外,彼等絕緣體 源線,係使形成在其緩衝層上 之際,其一配線樣式在形成 置。其配線樣式,係使連接至 電氣連接器。料,其電氣連
586092
接為’係呈一預定高度之柱形,以及在形成上係透過其配 線樣式,使連接至一交換裝置之源極或汲極。 在第9圖之步驟ST2中,其一色彩改變媒質和一平面化 層’係使循序地形成在其第二基體上面。形成其色彩改變 媒質’係包括在其子圖素區域板之第二基體上面,形成一 黑色矩陣’以及在其第二基體之暴露部分上面,形成彼等 紅色、綠色、和藍色之色彩改變層。 在第9圖之步驟ST3中,其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之一第 一電極,係使形成在其平面化層上面。其第一電極係有利 地由一透明性導電性材料來形成。 在第9圖之步驟ST4中,其一有機電致發光層,係使形 成在其第一電極之整個表面上面。此有機電致發光層,係 包括一藍色發射層,其可提供藍色光波給該等紅色、綠 色、和藍色之色彩改變層,藉以使該等紅色、綠色、和藍 色之色彩改變層,能使上述提供之藍色光波,轉換成紅 色、綠色、和藍色等三原色。 參照第9圖之步驟ST5,其一第二電極,係使用一陰罩 知序’使形成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上面。此陰罩係被用來 澱積某一材料,以使彼等第二電極在澱積上,能使彼等之 間有一間隔。此等第二電極,係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 域。 、 々在第9圖之步驟ST6中,其一封合樣式,係使形成在該 等第一和第二基體中之一的周緣上面。其後,該等第一和 第二基體係使排齊,以及係藉由其封合樣式使彼此相連,
第30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25) 以及同時,其 基體之第二電 氣方式使連接 確地說^其第 電氣方式使連 二極體。此外 體和第二基體 之晶格間隙内 誠如本說 基體上面,設 設置一有機電 和其具有有機 造,以及接著 件或其第二基 之檢查後使相 有有機電致發 疯,每 以,在 一基體 一依據 到一令人滿意 由於上述依據 置,係屬一頂 有薄膜電晶體 其將可輕易製 機電致發光顯 第一基體之電氣連接器,係使連接至其第二 極。所以,其第一基體之陣列元件,係以電 至其第二基體之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更明 一基體上面所形成之驅動薄膜電晶體,係以 接至其第二基體上面所形成之有機電致發光 ,在第9圖之步驟ST6中,係在使該等第一基 相連時’將鈍氣放入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間 明書所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在一第一 置一些陣列元件,以及在一第二基體上面, 致發光裝置。其具有陣列元件之第一基體, 電致發光裝置之第二基體,係分開加以製 此等基體係在決定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元 體上面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是否有任何瑕疵 連。若其具有陣列元件之第一基體,或其具 光裝置之第二基體,被發現係具有任何瑕 將可輕易地以另一無瑕疵之基體來替換。所 本發明具有高生產力之製造程序中,將可得 及可靠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此外, 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 部發射型,其中之發射光波,係朝背向其具 之基體的方向,其口徑比將可被改良,以及 作出一具有一指定形狀之薄膜電晶體。其有 示器裝置之改良的解析度和長時間的壽^
第31頁 586092 五、發明說明(26) 期,亦可被得到。由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係使用一色彩改 變媒質’而非不同類型之有機電致發光層,其製造程序將 可被簡化。由於以一封合樣式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 所致,其外來之潮濕大氣,將不易影響到其有機電致發光 裝置。 本技術之專業人員將可理解,在不違離本發明之精神 或範圍下,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係可製成各 種修飾體和變更形式。因此,其係意在使本發明涵蓋本發 明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和彼等之等價體的界定範圍内之修 飾體和變更形式。 /
第32頁 586092 圖式簡單說明 構成:d二本發明之進-步瞭解及被合併而 以及連同1:$明°:的附® ’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例, 第I λ在用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致發Ϊ裝置的顯^一^ 據其相關技藝之有效矩陣型有機電 Α直的圖素之等效電路圖; 光裝置的部份剖視圖;圖素s域之底部發射型有機電致發 機電致發光裝置了:製T造第程3 依據其相關技術之有 之頂ΓΛνΛ顯示一依據本發明之第-實施例的圖素 ΚΛ Λ1"?光顯示11裝置的部份剖視圖; 干器f置円去二第5圖依據本發明之有機電致發光顯 不為裝置的子圖素之部份放大剖視圖; 第7圖係一可例示第5圖所顯千价4会 發光顯示器裝置的製造程序之;=據本發明之有機電致 第8圖係一可顯示一依據本發明之第 之頂=發射型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裝置的部份剖視圖圖素而 第9圖-則係—可例示第8圖所顯示依據本發明之有機電 致發光顯不器裝置的製造程序之流程圖。 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瞧 第33頁 586092 圖式簡單說明 10第一基體 1 2 第一電極 1 4有機電致發光層 1 4 a 電洞注射層 1 4 b 電洞傳輸層 1 4 c發射層 14d電子傳輸層
I 6第二電極 30第二基體 3 0 緩衝層 40 封合樣式 62半導體層 6 4 電容器電極 6 8 閘極 7 2 電源電極 80 源極 82 汲極 110第一基體
II 2 陣列元件 112a薄膜電晶體 112b 配線樣式 130第二基體 132a紅色(R)色彩改變層 132b綠色(G)色彩改變層
第34頁 586092 圖式簡單說明 132c 藍色(B)色彩改變層 1 3 4 黑色矩陣 1 3 6 色彩改變媒質 1 3 8 平面化層 1 4 0 第一電極 1 4 2電極隔片 144有機電致發光層 1 4 6第二電極 148電氣連接器 1 6 0 封合樣式 1 6 2 緩衝層 164半導體層 1 6 6 閘極絕緣層 1 6 8 閘極 1 7 0第一接點孔 172第二接點孔 174第一鈍化層 1 7 6 第二鈍化層 1 7 8 源極 1 8 0 汲極 1 8 2第三接點孔 184第三鈍化層 210第一基體 2 1 2 陣列元件
586092 圖式簡單說明 212a 薄膜電晶體 212b 配線樣式 23 0第二基體 232 色彩改變層 232a紅色(R)色彩改變層 232b綠色(G)色彩改變層 232c 藍色(B)色彩改變層 2 3 4 黑色矩陣 236 色彩改變媒質 2 3 8 平面化層 240 第一電極 244有機電致發光層 246第二電極 248電氣連接器 E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I 晶格間隙 L 發光區域 _ T 薄膜電晶體
第36頁

Claims (1)

  1. 5860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係包括: 一些由一封合樣式相連之第一和第二基體; 一些包括多數在其第一基體上面之交換裝置的陣列元 件; 一在其第一基體之後表面上面的色彩改變媒質,其中 之色彩改變媒質,係具有一可界定_些子圖素區域之黑色 矩陣’以及係具有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紅色、綠 色、和藍色的色彩改變層; ” 一在此色彩改變媒質上面之平面化層; 一在此平面化層之後表面上面的第一電極; 一在此第一電極之後表面上面的有機電致發光層; 一些在此有機電致發光層之後表面上面而與對應之子 圖素區域相對應的第二電極;和 多數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基體間之電氣連接器,其中之 電氣連接器,可使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元件,分別連接 至其第二基體上面之第二電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有機電 致發光層,可發射一短波長之光波,以及其有機電致發光 裝置,可發射該等紅色、綠色、和藍色光波之原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係進一步 在其第一電極之後表面上面,包括一電極隔片,其中之電 極隔片在位置上,係對應於其黑色矩陣,以及可使一子圖 素區域之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與另一子圖素區域者 相分隔。
    第37頁 5860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係進一步 在相鄰之子圖素區域的第二電極中間,包括一間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多數電 氣連接器,係由一具有高延展性和低電阻係數之金屬所形 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第一電 極,係由一透明導電性材料所製成,以及其第二電極,係 由一不透明金屬性材料所製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第一電 極係一陽極,以及其第二電極係一陰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陣列元 件,係包括一連接至該等交換裝置和電氣連接器之配線樣 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交換裝 置,係包括一閘極、一半導體層、一汲極、和一源極。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汲極和 源極中的一個,係變為透過其電氣連接器以電氣方式連接 至其第二電極之配線樣式。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有機電 致發光層,係包括一可傳輸及注射電洞和電子中之一的有 機材料。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第一電 極、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係構成一可沿一朝向 其第二基體之方向發射短波長之藍色光波的有機電致發光
    第38頁 5860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二極體。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在該等第 一與第二基體間之晶格間隙,和彼等第二電極間之間隔, 係包含有一純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之每一電 極隔片,係具有一類似椎形之梯形。 15. —種製造一具有第一和第二基體之有機電致發光 裝置的方法,其所包括之步驟有: 在其1 一基體上面,形成一些包括多數交換裝置之陣 列元件; 在其第二基體之後表面上面,形成一色彩改變媒質, 其中之色彩改變媒質,係具有一可界定一些子圖素區域之 黑色矩陣,以及係具有分別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紅 色、綠色、和藍色的色彩改變層; 在此色彩改變媒質上面,形成一平面化層; 在此平面化層之後表面上面,形成一第一電極; 在此第一電極之後表面上面,形成一些電極隔片,其 中之電極隔片在位置上,係對應於其黑色矩陣,以及係形 成一些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之間隔; 使一些有機電致發光層,形成在第一電極上面,以及 使進入該等電極隔片間之間隔内; 在其有機電致發光層與對應之子圖素區域相對應的後 表面上面,形成一些第二電極; 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基體之間,形成多數之電氣連接
    5860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器;以及 使該等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而 能使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元件,分 $寻電氣連接器, 上面之第二電極。 連接至其第二基體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所述之 彩改變媒質,係包括在其第二基體上面,,其中形成色 陣,以及接著在此黑色矩陣内,形成等^其黑色矩 藍色之色彩改變層。 ^寺紅色、綠色、和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所述之 電氣連接器,係由一 H s 4 万法,其中之多數 形成。 具有同延展性和低電阻係數之金屬所 雷标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 係由m二: 材枓所製成’以及其第二電極, 宁由不透明金屬性材料所製成。 電極^ '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第-電極係一%極,以及其第二電極係一陰極。 列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陣 置疋以’係包括形成一配線樣式,使連接至該等交換裝 拉即以及其中使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係包括使其電氣連 接裔’連接至其配線樣式。 2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陣 凡件’係包括形成_閘極;形成一半導體層;形成一汲 極,以及形成一源極。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汲極
    第40頁 观092 ’係一透過其電氣連接器以電氣方式連接 Λ^» -Jp η ~、申請專利範圍 和源極中的一個 至其为割之第二電極的配線樣式。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有機 的 〜致發光層’係包括一可傳輸及注射電洞和電子中之一 έ 有機材料。 “ 2 4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 ^極、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係構成一可沿一朝 向其第二基體之方向發射短波長之藍色光波的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直中 成- ”夂門隙,"…使用—封合樣式,藉以形 取日日格間隙,以及在此晶格間隙内放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 電極隔片,係具有一類似椎形之梯形。/ 一之母 27· —種製造一具有第一和第二 裝置的方法,其所包括之步驟有:土—之有機電致發光 在其第一基體上面,形成一此舍 列元件; 一匕括多數交換裝置之陣 其 黑 色 在其第二基體之 中之色彩改變媒質 色矩陣,以及係具 、綠色、和藍色的 後表面上面,形成 ,係具有一可界定 有分別對應於該等 色彩改變層; 一色彩改變媒質, 一些子圖素區域之 子圖素區域之紅 平面化層 成一第一 在此色彩改變媒質上面,形成一 在此平面化層之後表面上面,形
    電極
    586092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在此第一電極上面,形成一有機電致發光層; 使用一陰罩(shadow mask)程序,在其有機電致發光 層上面’ ;lx積成一些第二電極,而使此等第二電極,分別 對應於該等子圖素區域; 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基體之間,形成多數之電氣連接 器;以及 使该等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而使該等電氣連接器, 月b使其第一基體上面之陣列元件,分別連接至其第二基體 上面之第二電極。 ^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色 衫改變媒質’係包括在其第二基體上面,形成其黑色矩 陣’以及接著在此黑色矩陣内,形成該等紅色、綠色、和 藍色之色彩改變層。 ^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多數 電乳連接器’係由一具有高延展性和低電阻係數之金屬所 形成。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 ,極,係由一透明導電性材料所製成,以及其第二電極, 係由一不透明金屬性材料所製成。 、3 j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 電極係一陽極’以及其第二電極係一陰極。 ,一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陣 列凡件’係包括形成一配線樣式,使連接至該等交換裝 置以及其中使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係包括使其電氣連
    第42頁 586092
    接器,連接至其配線樣式。 一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陣 歹J元件,係包括形成一閘極;形成〆半導體層;形成一汲 極;以及形成一源極。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汲極 和源極中的一個,係變為一透過其電氣連接器以電氣方式 連接至其分割之第二電極的配線樣式。 、3 5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2 7項戶斤述之方法,其中之有機 電致發光層,係包括一可傳輸及注射電洞和電子中之一的 有機材料。 “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戶斤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 電極、有機電致發光層、和第二電極,係構成一可沿一朝 向其第二基體之方向發射短波長之藍色光波的有機電致發 光二極體。 3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使用其 封合樣式,使第一和第二基體相連,係包括在其間形成一 晶袼間隙,以及在此晶格間隙内放入鈍氣。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之每一 電極隔片,係具有一類似椎形之梯形。
TW092104165A 2002-03-20 2003-02-27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58609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15138A KR100426964B1 (ko) 2002-03-20 2002-03-20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506A TW200306506A (en) 2003-11-16
TW586092B true TW586092B (en) 2004-05-01

Family

ID=3669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4165A TW586092B (en) 2002-03-20 2003-02-27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012366B2 (zh)
JP (1) JP2004031317A (zh)
KR (1) KR100426964B1 (zh)
CN (1) CN100423616C (zh)
TW (1) TW5860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2644B (zh) * 2005-06-28 2014-11-21 Seoul Viosys Co Ltd 發光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1292B2 (ja) * 2001-01-15 2007-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3215734A (ja) * 2002-01-28 2003-07-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KR100464864B1 (ko) * 2002-04-25 2005-01-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435054B1 (ko) * 2002-05-03 2004-06-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US7105999B2 (en) * 2002-07-05 2006-09-12 Lg.Philips Lcd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0478759B1 (ko) * 2002-08-20 2005-03-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0846583B1 (ko) * 2002-12-06 2008-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자 발광 소자
TWI223219B (en) * 2003-10-17 2004-11-01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ance display panel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5142054A (ja) * 2003-11-07 2005-06-02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大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FR2864701B1 (fr) * 2003-12-26 2006-09-08 Lg Philips Co Ltd Dispositif d'affichage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N1638538B (zh) * 2003-12-26 2010-06-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495644B2 (en) * 2003-12-26 2009-02-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KR100579750B1 (ko) * 2003-12-26 2006-05-1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81100B1 (ko) * 2003-12-29 2006-05-1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KR100670543B1 (ko) 2003-12-29 2007-01-1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KR100556525B1 (ko) * 2003-12-29 2006-03-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0557236B1 (ko) * 2003-12-30 2006-03-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54494B1 (ko) 2003-12-30 2006-03-0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20050068794A (ko) * 2003-12-30 2005-07-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4031109B4 (de) 2003-12-30 2016-03-3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s Lumineszenzdisplay vom Doppeltafeltyp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KR100581775B1 (ko) * 2003-12-30 2006-05-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79549B1 (ko) 2003-12-31 2006-05-1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 플레이트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79550B1 (ko) * 2003-12-31 2006-05-1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듀얼 플레이트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TWI229383B (en) * 2004-04-13 2005-03-11 Ind Tech Res Inst The muti-passivation layers for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KR100747569B1 (ko) * 2004-06-10 2007-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접착형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US7531833B2 (en) * 2004-10-12 2009-05-1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606772B1 (ko) * 2004-12-02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el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683734B1 (ko) * 2004-12-11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416851C (zh) * 2005-01-14 2008-09-03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KR20060094685A (ko) * 2005-02-25 2006-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7436114B2 (en) * 2005-06-03 2008-10-1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workpiece, a second workpiece, and a conductive member substantially directly bonded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kpieces
KR101252083B1 (ko) 2005-12-22 2013-04-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81888B1 (ko) 2006-06-30 2013-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AU315691S (en) * 2007-06-01 2007-08-17 'Workbench' board
KR101379907B1 (ko) * 2007-08-09 2014-03-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KR101223725B1 (ko) 2011-01-10 2013-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304133A (zh) * 2011-03-10 2013-0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13025972A (ja) * 2011-07-20 2013-02-0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580832B2 (en) 2013-01-18 2020-03-0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10229956B2 (en) 2013-01-18 2019-03-12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9385168B2 (en) 2013-01-18 2016-07-0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10304906B2 (en) 2013-01-18 2019-05-2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10243023B2 (en) 2013-01-18 2019-03-26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Top emission AMOLED displays using two emissive layers
US9590017B2 (en) * 2013-01-18 2017-03-07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9424772B2 (en) 2013-01-18 2016-08-2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10700134B2 (en) 2014-05-27 2020-06-3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US10686159B2 (en) 2015-06-26 2020-06-16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devices having improved efficiency
US10263050B2 (en) 2015-09-18 2019-04-16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ybrid display
US9818804B2 (en) 2015-09-18 2017-11-14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ybrid display
CN105932169A (zh) 2016-06-08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756141B2 (en) 2016-07-28 2020-08-2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Very high resolution stacked OLED display
CN110164909B (zh) * 2018-04-24 2021-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797112B2 (en) 2018-07-25 2020-10-06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Energy efficient OLED TV
CN110071154B (zh) * 2019-04-26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4869A (en) * 1991-12-30 1994-03-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ulticolor image display device
US5294870A (en) * 1991-12-30 1994-03-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ulticolor image display device
JP3813217B2 (ja) 1995-03-13 2006-08-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EP0809420B1 (en) * 1995-02-06 2002-09-04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Multi-color light e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4142117B2 (ja) * 1995-10-06 2008-08-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91194A (en) * 1995-11-22 2000-07-18 Motorola, Inc. Active matrix display
US5705285A (en) * 1996-09-03 1998-01-06 Motorola, Inc. Multicolor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H10106747A (ja) 1996-09-26 1998-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10162952A (ja) * 1996-11-27 1998-06-19 Sharp Corp 薄膜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17529A (en) * 1996-12-18 2000-09-12 Gunther Leis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and displays
KR100209657B1 (ko) * 1997-04-24 1999-07-15 구자홍 다색 전계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어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10312886A (ja) * 1997-05-09 1998-11-24 Pioneer Electron Corp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33601A (ja) * 1997-06-02 1998-12-18 Canon Inc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法
US6175345B1 (en) * 1997-06-02 2001-0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electroluminescence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JP3492153B2 (ja) * 1997-06-25 2004-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法
JPH11251059A (ja) * 1998-02-27 1999-09-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表示装置
US6084347A (en) * 1998-03-27 2000-07-04 Motorola, Inc. Multicolor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2000228284A (ja) * 1998-12-01 2000-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el表示装置
JP2001035663A (ja) * 1999-07-27 2001-02-0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22453B (en) * 1999-09-17 2003-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US6641933B1 (en) * 1999-09-24 2003-11-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 display device
JP2001092381A (ja) * 1999-09-27 2001-04-06 Nec Corp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77509A (ja) 1999-12-16 2001-06-2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ロック載せ換え方法及び装置
US6559594B2 (en) * 2000-02-03 2003-05-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7579203B2 (en) * 2000-04-25 2009-08-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6608449B2 (en) * 2000-05-08 2003-08-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uminesc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40926B2 (ja) * 2000-07-07 2006-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6664732B2 (en) * 2000-10-26 2003-1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365519B1 (ko) 2000-12-14 2002-12-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GB0107236D0 (en) 2001-03-22 2001-05-16 Microemissive Displays Ltd Method of creat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2289357A (ja) * 2001-03-28 2002-10-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
US6787249B2 (en) * 2001-03-28 2004-09-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6548961B2 (en) * 2001-06-22 2003-04-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KR20030069707A (ko) * 2002-02-22 2003-08-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6835950B2 (en) * 2002-04-12 2004-12-2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KR100464864B1 (ko) * 2002-04-25 2005-01-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435054B1 (ko) * 2002-05-03 2004-06-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20030086165A (ko) * 2002-05-03 2003-11-0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0473590B1 (ko) * 2002-07-25 2005-03-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US6831407B2 (en) * 2002-10-15 2004-1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KR100551131B1 (ko) 2003-03-07 2006-02-09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2644B (zh) * 2005-06-28 2014-11-21 Seoul Viosys Co Ltd 發光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8589B2 (en) 2007-08-21
US20030178936A1 (en) 2003-09-25
JP2004031317A (ja) 2004-01-29
CN1446032A (zh) 2003-10-01
TW200306506A (en) 2003-11-16
US7012366B2 (en) 2006-03-14
KR20030075771A (ko) 2003-09-26
KR100426964B1 (ko) 2004-04-13
US20060166587A1 (en) 2006-07-27
CN100423616C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6092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263050B2 (en) Hybrid display
TW595026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0470842C (zh) 有源矩阵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173460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stacked OLED device
CN103178005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CN100364136C (zh) 有机发光元件和显示器
CN102157706B (zh) 复合材料及其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TWI272723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0048005A (zh) 一种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5094477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53870B (en) Ac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8823019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629621A (zh) 一种电路、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器
CN103915577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GB2387482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252841A1 (en)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fetime and resolution
CN100512585C (zh) 双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68182A (zh) 一种oled基板、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56705A (ko) 백색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718761B2 (ja)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CN109564931A (zh) 堆叠式有机发光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和制造堆叠式有机发光装置的方法
US20060097275A1 (en) Full-color 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s employing the same
TW201320429A (zh) 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顯示裝置
KR20170019510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