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533596B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3596B
TW533596B TW091106459A TW91106459A TW533596B TW 533596 B TW533596 B TW 533596B TW 091106459 A TW091106459 A TW 091106459A TW 91106459 A TW91106459 A TW 91106459A TW 533596 B TW533596 B TW 5335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source
gate
electrode
drain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6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taka Manabe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N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Nec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3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35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5Making the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60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008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 H01L21/28017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 H01L21/28026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 H01L21/28114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ectional shape, e.g. T, inverted-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008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 H01L21/28017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 H01L21/28026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 H01L21/28123Lithography-related aspects, e.g. sub-lithography lengths; Isolation-related aspects, e.g. to solve problems arising at the crossing with the side of the device isolation; Planarisation aspects
    • H01L21/2815Lithography-related aspects, e.g. sub-lithography lengths; Isolation-related aspects, e.g. to solve problems arising at the crossing with the side of the device isolation; Planarisation aspects part or whole of the electrode is a sidewall spacer or made by a similar technique, e.g. transformation under mask, pla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48Data lines or contacts therefor
    • H10B12/488Word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D30/02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ETs having insulated gates [IGFET]
    • H10D30/022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ETs having insulated gates [IGFET] having asymmetry in the channel direction, e.g. lateral high-voltage MISFETs having drain offset region or extended-drain MOSFETs [EDMO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60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 H10D30/601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having lightly-doped drain or source extensions, e.g. LDD IGFETs or DDD IGFETs 
    • H10D30/603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having lightly-doped drain or source extensions, e.g. LDD IGFETs or DDD IGFETs  having asymmetry in the channel direction, e.g. lateral high-voltage MISFETs having drain offset region or extended drain IGFETs [EDMO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30/00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 H10D30/60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 H10D30/611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 having multiple independently-addressable gate electrodes influencing the sam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62/00Semiconductor bodies, or regions thereof, of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D62/10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reg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Shapes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10D62/17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electrodes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channel regions
    • H10D62/213Channel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 H10D62/221Channel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ETs
    • H10D62/235Channel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ETs of IGFETs
    • H10D62/299Channel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ETs of IGFETs having lateral doping variations
    • H10D62/307Channel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of FETs of IGFETs having lateral doping variations the doping variations being parallel to the channel 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64/00Electrodes of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D64/2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10D64/27Electrode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scillated or switched, e.g. gates
    • H10D64/3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 H10D64/4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 H10D64/5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 H10D64/514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 H10D64/5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the thicknesses being non-unifor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64/00Electrodes of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D64/2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10D64/27Electrode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scillated or switched, e.g. gates
    • H10D64/3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 H10D64/4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 H10D64/511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 H10D64/517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ng layers
    • H10D64/518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effect devices for FETs for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engths or sectional shap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2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a bit line higher than the capac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533596 五、發明說明(1) 1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大致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尤其關於一種包 括有雜質濃度不相同之源極與汲極的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 (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IGFET)之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2.相關技藝之說明 大型積體半導體裝置包括半導體記憶裝置與半導體邏 輯裝置。此等半導體裝置中多數使用mosfet(金屬氧化物 半導體%效電晶體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以因其可製造性與性能而提供高集 積度的電路。半導體記憶器包括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 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SRAM(靜態隨機 存取 5己憶器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 提供 一種較小的位元/區域,因此降低成本而使用於各種資料 儲存應用中。 DRAM包括排列成陣列形態的複數個記憶單元。每一記 憶單元包括一記憶單元電晶體與一記憶單元電容(電容元 件)。資訊藉由記憶單元電容上的儲存電荷而儲存於記憶 單元中。記憶單元電晶體導通以選擇一記憶單元來存取記 憶單元電容,以便從記憶單元嚯容讀出資料或寫入資料。 DRAM中之記憶單元電晶體典型上為M〇SFET。 眾所週知,M0SFET包括源極區域與汲極區域,兩者皆 以一預定的導電型形成於一半導體基板上。M〇SFET亦包括
533596 五、發明說明(2) 一形成於位於源極區域與汲極區域間之通道區域上方的 極絕緣膜上的閘極電極。源極區域與沒極區域間之阻抗 徑藉由施加控制電壓至閘極電極加以控制。以此方式, 制通道區域之導電性。 二 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公報第66861 /1 985號揭露一種 知的MOSFET之製造方法。圖1A_1C係顯示在日本專利申言主 案公開公報第6686 1 /1 985號中所揭露之習知的M〇SFET之 種製程步驟的剖面圖。 兹參照圖1 A,使用一種選擇性氧化方法形成場氧 102於P型矽基板101之表面上。然後CVD氧化膜1〇3與閘極' 氧化膜104形成於裝置形成區域上。然後閘極電極1〇5形 = CVD氧化膜1〇3之側壁上,以覆蓋閘極氧化膜1〇4之一部 ' : .. ' ' ;· 茲參照圖1B,蝕刻且移除CVD氧化膜1〇3與閘極氧化膜 104 ^以留下僅位於閘極電極1〇5正下方的閘極電極ι〇5與、 閘極氧化膜1 〇 4。然後使用閘極電極1 〇 5作為遮罩經由離子 佈植以低劑量植入N型雜質例如砷(AS)。 茲參照圖1C,然後CVD氧化膜106形成於閘極電極1〇5 之^壁上。然後使用閘極電極1〇5與CVD氧化膜1〇6作為遮 f經由離子佈植以高劑量植入N型雜質例如砷(As)。然後 藉由使離子摻雜的砷遭受熱處理,以形成包括型(高濃 度N型導電性)區域與N_型(低濃 LDIKf摻雜汲極)結構M〇SFETe 刚述習知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具有源極區域與汲極 533596 五、發明說明(3) 區域皆由相同雜質濃度分佈所形成之缺點。藉此,當操作 於某些應用中時性能會受到限制。 在曰本專利申請案公開公報第6 686 1 / 1 985號所揭露之 習知的MOSFET之製造方法中,源極區域與汲極區域係藉由 在一共同製程步驟中植入雜質離子而於同一製程中形成。 藉此,在此等區域中之雜質濃度分佈對稱。在此情況下, 源極區域與汲極區域相容於M〇SFET之基礎或典型性能。然 而,在某些應用中,具有相同雜質濃度分佈的源極區域與 汲極區域之MOSFET可能會有缺點。 有鑒於4述討論,期望提供一種包括有絕緣閘極場效 電晶體(IGFET)例如MOSFET之半導體裝置,其包括一雜質 望提供此IGFET於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單元例如】ramU 中。亦期望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發明概述】 匕貫施例之半導體裝置得包括一igfet(絕緣間極 =電:體)。IGFET得包括一形成於較淺處的源極 = 雜質濃度分佈之濃度高於另-源極"及極區域之 佈:間極氧化膜得包括相鄰於源極"及極區域 的苐一閘極氧化膜以及相鄰於源極汲極區 ^ 膜得薄於第,氧化膜 方的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之雜質濃度分佈之濃2 传同於在第一閘極氧化膜下方的第—通道雜質區域之^
^33596 五、發明說明(4) 〉辰度分佈。以此t ^ 的電場。 万式’得降低源極/汲極區域之PN接面處 依據貫施例夕一 At ^ 第一導電型的一半導二F硤二半導體裝置得包括形成於 /沒極區域。該第+導*體&域中的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源極 於該半導辦F ^ ¥電型的一第二源極/汲極區域得形成 之-間極絕、 :::;電極得形成於在-通道區域上 區域盥詨莖-浪 以 L區域係位於該第一源極/汲極 成於二二一 :極/汲極區域間。該閘極絕緣膜得包括形 一第二捐、曾=道區域部上的一第一閘極絕緣膜以及形成於 /¾ Μ P 0 /域邛上的一第二閘極絕緣膜。在該第一源極 極/沒極區域中h雜佈得不同於在該第二源 緣膜之厚度得不:上-/二貝濃度分佈。該第-閑極絕 — j於该弟一閘極絕緣膜之厚度。 依據貝施例之jg 台艮挺 於第-導電型的二種半導;裝置得包括形成 極/汲極區域。U導雷::的/二導電型的一第一源 成於該tf體區域中。一間極電極得形成於在一通道區ΐ 上之一閘極絕緣膜上,該通道區域係位於該第-源極/汲 極區域與違第二源極/汲極區域間。該通道區域得包括— 第一通道^域肖一第二通道區在第一源極/汲極區域 中的第:尘雜質濃度分佈得不同於在第二源極/汲極區域 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分佈。該第一通道區域之第一 質濃度分佈得不同於該第二通道區域之該第—型雜質^ 分佈。 又
第8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5) -型:另—態樣,在該第-通道區域部中的第 一型雜質濃度分佈。 、£域部中的該第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能媒 ^ ^ _ BB , 極電極得形成為一側壁:態。/ 一 Ψ’極電極與該第二閘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能婼 4楚 極電極得經由一第_鬥: 極電極與該第二閘 于丄田第二閘極電極而電連接。 依據實施例之另 At .. , 極電極與該第」= -絕緣膜得形成於該第-閉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能媒 ^ 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7心、道區域部得相鄰於 二源極/汲極區域。在該二;=域部得相鄰於該第 雜質濃度得低於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第二型 ;據;二::=『厚:。二閘極絕緣膜。 極/汲極區域。一位元線/連,传電連接於該第-源 :在= =型雜質濃度得低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能V Λ 質濃度。' 仏共用源極/沒極區域予n隐單元。 扠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能揭 該第-通道區域上的一^^ p, f閑極絕緣膜得包括形成於 通道區域上的一第二閑極絕η ^及形成於該第二 度得不同於該第二閘極絕緣膜之厚 第9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6) 形成於5亥苐一閘極絕緣膜上。 一 第二閘極絕緣膜上。、 该弟二間極電極得形成於該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熊揭, 、 第一源極/汲極區域。該^^ ^" 一通道區域得相鄰於該 極/汲極區域。在該第l區域得相鄰於該第二源 濃度得低於在二的該第二型雜質 度。在該第-通道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 厌隹罘通道區域中的該第一型 第二通道區域中的該第—型雜質濃度。度件低於在3亥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一種罢π 於第一導電型的一半導竹啦沾铱導體凌置侍包括形成 極/汲極區域。該第二導等電1的-第-源 成於:半導,區域中。一閘極電極得形成於3 i ί域:3 ί ::上’、該通道區域係位於該第-源極"及 造;‘括;》’;極/汲極區域間。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 域上/·开:5 一楚列步驟:形成一第一絕緣膜於該半導體區 遮罩層於該第一絕緣膜上的一預定的位 ,^以遮罩層,形成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於該 :τ體”或中;形成一第二遮罩層於該第一源極/沒極區 域上,、猎者该第二遮罩層,形成該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一通-道區域相鄰於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形成一第一閘極電 極於該第二遮罩層之側壁上;藉著該第一閘極電極提供一 遮罩’形^該第-導電型的一第二通道區域於該第一通道 ,域之一二貝上中央部;形成一第二絕緣膜於該第二通道 區域上,該第二絕緣膜之厚度不同於該第一絕緣膜;形成 第10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7) 一第二閘極電極於該第二絕緣膜上方且藉由一居間絕緣膜 而分離於該第一閘極電極;藉著該第二閘極電極提供一遮 罩,形成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於該第二通道區域之一實 質上中央部;以及形成一第三閘極電極,提供該第一閘極 電極與該第二閘極電極間之一電性連接。該第二絕緣膜之 厚度得不同於該第一絕緣膜。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態樣,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之第 二型雜質濃度分佈得不同於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之該第 二型雜質濃度分佈。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態樣,該第一通道區域之第一型雜 質濃度分佈得不同於該第二通道區域之該第一型雜質濃度 分佈。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態樣,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得包括形成電連接於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的一電容。 依據實施例之另一態樣,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之第 二型雜質濃度得低於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之該第二型雜 質濃度。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茲將參照許多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5 茲參照圖2說明依據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第一實施 例。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器)之記憶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得用以作為範例。
533596 五、發明說明(8) 圖2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剖面圖。茲參 照圖2 ’舉例而言,依據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1得包括 由P型石夕基板2中之裝置隔絕區域3所圍繞的主動區域4。裝 置隔絕區域3得為淺渠溝隔絕(shal 1 ow trench isolation,STI )型結構。主動區域4得包括形成於鄰近裝 置隔絕區域3的一對低濃度N型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7。 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或源極區域)15得形成於主動區域4之 實質上中央處。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 5之雜質濃度分佈得 不同於源極區域7。 P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得形成於相鄰於源極區域7的 通道區域中。P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丨丨得形成於相鄰於汲 極&域15的通道區域中。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之雜質濃度 分,得不同於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丨丨。第一閘極氧化膜5得 由氧化石夕膜形成於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上。第一閘極氧化 膜5之厚度·得約為1 〇 nm。第二閘極氧化膜12得由氧化矽膜 形成於第二通道雜質區域u上。第二閘極氧化膜12之庳 得約為7 nm。 又 、々侧壁的第一閘極電極丨〇與第二閘極電極丨4得分別形 ,第二閘極氧化膜12與第一閘極氧化膜5上且得由一居^ ,化矽膜13所分離。第三閘極電極丨g得形成於第一與 尸甲極電極(1 〇與1 4 )上以提供一洪用電性連接。 呈古以此方式’得开》成I GFET (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3 〇, 包括共同電性連接的第一閘極電極1 〇、第二閘極電極 以及第二閘極電極1 9之閘極電極2〇。IGFET 3〇得為
第12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9) 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低濃度n型源極 區域7得提供一源極/汲極端予IGFET 30且低濃度N型汲極 區域1 5得提供另一源極/汲極端予IGFET 30。在此範例 中’ I G FET 3 0得用作為D RAM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器)之記情 單元電晶體。 。。 ° —位於汲極區域1 5之相對側上的低濃度Ν型源極區域7得 藉由使用後述之虛擬閘極、或閘極電極、或類似者而自對 準地形成。 ' 仍參照圖2,半導體裝置丨得包括儲存節點接觸23。儲 存節點接觸23得提供低濃度Ν型源極區域7與儲存電極24間 之電性連接。電容絕緣膜25得形成於儲存電極24與相對 (平板)電極26之間。儲存電極24、電容絕緣膜25、以及相 對電極26得集合地形成電容4〇。電容4〇得為dram之記 元電容。 〜于 IGFET 30與電容40得集合地形成])RAM之記憶單元。 半導體裝置1得包括形成於基板2上的第一絕緣膜8、 第二絕緣膜16、第三絕緣膜17、第四絕緣膜21、以及 ,緣膜27。絕緣膜(8、16、17、21、以及27)得提供電性 =絕予IGFET 30與電容4〇,以及類似的IGFET 3〇與電容 位元接觸29得經由第二絕緣膜16、第三絕緣臈17、 ::邑ΪΪ21、以及第五絕緣膜27而形成。&元接觸29得提 供低浪度N型汲極區域丨5與位元線3丨間之電性連接,盆 形成於第五絕緣膜27上。以此方式,包括刪τ 3〇與電-容 第13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0) 一 4〇的記憶單元得電性連接至位元線3 1。I (JFET 3 〇得提供可 控制的阻抗路徑於位元線31與電容4{)之儲存電極24間。可 控制的阻抗路徑得由施加至閘極電極2〇的電位所控制。以 此方式,資料得對包括IGFET 30與電容4〇之仰^記憶單元 寫入或讀出。 兹將參照圖3A至3L說明半導體裝置1之製造方法。圖 3 A至3 L係依據實施例在各種製程步驟後之半導體裝置之剖 面圖。 茲參照圖3 A,裝置隔絕區域3得形成於p型矽基板2 上。裝置隔絕區域3得以眾所週知的淺渠溝隔絕(ST丨)技術 所形成。以此方式,得形成由裝置隔絕區域3所圍繞的主 動區域4。然後第一閘極氧化膜5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第 :閘極氧化膜5得包括氧化矽膜且厚度得約為丨〇 nm。然後 ^晶矽膜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多晶矽膜得以CVD(化學蒸 氣>儿積,chemical vap〇r deposition)方法形成且厚度得 約為2 0 0 nm。多晶矽膜得圖案化成所期望的圖案藉由使用 眾胃所週知的光刻方法與乾蝕刻方法。以此方式,虛擬閘極 6½形成於裝置隔絕區域3上且位於主動區域4之實質上中 央部上方。 繼而’使用虛擬閘極6作為遮罩,N型雜質得穿過第一 閘極氧化膜5植入,以形成低濃度源極區域7。舉例而言, N型雜質得為磷或類似者,且得在7〇 kev,2 X 1 〇13原子 /cm2之條件下植入。源極區域7得使用虛擬閘極6作為遮罩 以自對準方式形成。源極區域7.得形成於將在後續製程中
I 1 1 1 1 1 S I I I 第14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1) 开> 成的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 5之相對侧。源極區域7得作為 電極,提供連接至記憶單元例如DRAM記憶單元中之^六: 儲存電極。 ^ 清潔的第一閘極氧化膜5得藉由使矽基板2遭受蝕刻第 閘極氧化膜5之表面製程,然後在前述磷離子佈植之· 或之前再氧化而形成。 卜 茲參照圖3B,第一絕緣膜8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方。 第一絕緣膜8得以CVD方法形成且厚度得約為8〇〇 nm。然後 第一絕緣膜8之頂表面得由CMP(化學機械拋光,chemicH mechanical polishing)或類似者平坦化。 兹參照圖3C ’第一絕緣膜8得以CMP方法、乾餘刻方 法、濕蝕刻方法、或類似者移除,直到虛擬閘極6顯露 出。然後虛擬閘極6得以餘刻方法移除。以此方式,覆蓋 著主動區域4之實質上中央部的第一閘極氧化膜5得顯露出 來。 然後P型雜質得穿過第一閘極氧化膜5植入,以形成p 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舉例而言,p型雜質得為硼(β)或 類似者’且得在30 keV,5 X 1(F原子/cm2之條件下植 入。P型第一通道雜箄區域9得接觸於源極區域7,且得使 用第一絕緣膜8作為遮罩以自對準方式形成。 兹參照圖3D,然後多晶矽祺得以(^〇方法形成於整個 表面上方。夕日日石夕膜之厚度得約為1 〇 〇 nm且得摻雜有填或 類似者。夕aa石夕膜之不需要部分得藉由非等向性敍刻移
第15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2) 1 0得形成於在第一絕緣膜8之側壁上的第一閘極氧化膜5上 方。 、 茲參照圖3E,第一閘極電極1 〇間所露出的第一閘極氧 化膜5得以蝕刻方法移除,以顯露出主動區域4之實質上中 央部。然後P型雜質離子得使用第一閘極電極1〇作為遮罩 以自對準方式植入。舉例而言,P型雜質離子得為硼或類 似者,且得在30 keV,8 X HF原子/⑽2之條件下植入。 以此方式,P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丨丨得形成於 質區域9之實質上中央部。 茲參照圖3F,氧化矽膜得形成於主動區域4之實質上 中央部之顯露表面。氧化矽膜得使用熱氧化方法而成 厚度得約為7⑽。以此方式,第二閉極氧 相鄰於第一閘極氧化膜5。此日卑,笛„托雨付力成马 面得被氧化以形成氧Γ二Λ一Λ 1 °之側表 14nm 二广虱化矽臈13。乳化矽膜13之厚度得約為 14 rm。就在刚述氧化製程以形成第二閘極氧化膜^之 別,:允許表面製程例如輕微蝕刻基板2之表面。 面上兹^圖3G,多晶矽膜得使用CVD方法形成於整個表 膜之不;二乂:為1摻雜且厚度得約為1()〇 。多晶矽 的第二閘極電二以刻移,。以此方式,側壁 二閘極氧化膜12上。氧 膜13之侧表面上以及第 部之顯露表面上的氧化:膜成:主動區域之實質上中央 除。 的軋化矽臈之不需要部分得藉由蝕刻移 兹參照圖3Η ’低濃度Ν型汲極區域(或源極區域加得 533596
只貝上形成於第一通道雜質區域1 j之中央部。低濃度N型 汲極區域1 5得使用第二閘極電極i 4作為遮罩藉由離子入 N型雜質以自對準方式形成。舉例而言,N型 類似者’抑……-原子…條“^ 極區域15得形成提供電性連接tDRAM記憶單元至位元線之 電極,如下文所述。 " 兹參照圖31,第二絕緣膜16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 .二絕緣膜16得使用CVD方法形成,且厚度得約為8〇〇⑽。 然後第二絕緣膜1 6之表面得由CMp方法平坦化。平坦 程得繼續直到第一閘極雷極〗〇 |^ 、 顯露出。 從电極10與弟一閘極電極14之頂表面 =參照圖3J ’第三絕緣膜17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 瞪^ ΐ t膜Π得包括使用CVD方法所形成的氧化石夕 膜:且厚度得約為⑽㈣。第-間極電極1〇與第二間極電 極1 4上的苐二絕緣膜1 7爲士 ^古丨必^ 接,導雷胺尸π a、 由刻移除,以形成渠溝18。然 、于/成於整個表面上。舉例 , 括使用CVD方法所形虏沾於儿μ ^ , 等电膜付包 八猂蔣咚α 成的矽化鎢。然後導電膜之不需要部 二、Η二當二1第二閘極電極19於渠溝18中。以此方式, 弟一閘極電極1 〇 ,筮- iL in ϋ ^ ^弟―閘極電極14付經由第三閘極電極19 共同連接以集合地形成閘極電極20。 形成為包括源極區域(儲存節點側區 :二閉9位元線側區域)15、第-閘極氧化膜5、 呓憶單元之。己,产π、以及閘極電極20 °IGFET 3〇得為DRAM ° 。思早70電晶體。閘極電極20得共同連接至作
533596 五、發明說明(14) 為字元線的一列記憶單元。 餘參照圖3 K ’第四絕緣膜21传形成於整個表面上。第 =絕緣膜21得包括使用CVD方法形成的氧化石夕膜,且厚度 知約為1 〇 〇 n m。然後得使用蝕刻方法以形成接觸孔2 2於源 極區域(儲存節點侧區域)7上方。接觸孔22得穿過第四絕 ,膜21、第三絕緣膜17、以及第_絕緣膜8,以顯露源極 區域(儲存節點侧區域)7。 夕繼而,舉例而言,多晶矽膜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方。 夕曰曰石夕膜得以CVD方法形成。多晶石夕膜之不需要部分得以 二Λ或類似者移除’以埋置多晶矽膜於接觸孔22中。 以此方式,得形成儲存節點接觸23。 得包ΪίΐΓ々,導電膜得形成於整個表面上方。導電膜 膜或類似者,且得以cvd方法形成。 存節技巧與乾兹刻技巧圖案化。以此方式,儲 電容絕緣膜25於儲存電極24± /^成。絕緣膜得形成一 表面上方。導# ^ P 3 / 導然後電膜得形成於整個 方法形成包”曰:石夕膜或類似*,且得由⑽ 案化成所期望的心以;;以。,電膜得圖 上。電容40得包括經由儲電極26於電容絕緣膜25 之源極區域(儲存^赴η Γ/即』接觸23電連接於IGFET 30 再次^儲存電極24。 …、 、、愚緣膜2 7得形成於整個表面
第18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5) t :二ί五絕一緣膜27得包括氧化矽膜。接觸孔28得形成於 绫腔位元線側區域)15上方。接觸孔28得穿過第五絕 ;β 、 ♦四絕緣膜21、第三絕緣膜1 7、以及第二絕緣膜 出汲極區域(位元線側區域)15。然後多晶矽膜或 去:曰!I形成於整個表面上方。多晶矽膜得摻雜磷或類似 付由CVD方法形成。多晶矽之不需要部分得由CMP方 Ϊ或Ϊ似者移除,以埋置多晶石夕於接觸孔28中。以此方 式’得形成位元線接觸2 9。 …^ f後’、位凡線31得形成於第五絕緣膜27上。位元線31 :取鎢或類似者,且得由CAD方法且跟隨著圖案化與# ^^而形成。以此方式,如圖2所示,得形成依據第一 貫她例的DRAM之記憶單元結構。 圖4係顯tf依據第—實施例半導體裝置丨之主動區域 里擬閘極6、儲存節點接觸2 3、以及位元接觸2 9之頂平 面圖 > 在圖4中’顯不出八個記憶單元,其中兩個記憶單 元共享一位元接觸29。 在完成的IGFET 30中,連接於第三閘極電極19的閘極 配^圖示)得沿著虛擬閘極6方向垂直配置,1位元線 q ^水^平配置’使得其在行方向上連接於位元接觸2 9。圖 中之母-剖面圖係顯示沿著圖4中之a — a線之剖面圖。 在由前述步驟所製造的…”了 3〇中,低濃度N型源極 區V 7與低/辰度N型〉及極區幻5得形成為其雜質濃度分佈 彼此互異’作為第一反對稱元件。 更且,作為第二反對稱元件,P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
533596 五、發明說明(16) 與P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1 1之濃度分佈得彼此互異。 再者’作為第三反對稱元件,第一閘極氧化膜5與第 二閘極氧化膜1 2之膜厚度得彼此互異。第一閘極氧化膜5 之厚度付大於第一閘極氧化膜12之厚度。 兹參照圖5闡述第一反對稱元件。圖5係顯示IGFET 3 〇 之低濃度N型源極7與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5之雜質濃度分 佈。 、 、在圖5中’縱軸指示雜質濃度N,同時橫軸指示每一區 域之洙度D。線N1指示源極區域7之雜質濃度分佈。線N2指 不/及極區域1 5之雜質濃度分佈。線N3指示基板2中位於源 極區域7之側上的雜質濃度分佈。線N4指示基板2中位於汲 極區域1 5之侧上的雜質濃度分佈。 如圖5所示,由線N1指示的源極區域7中之雜質濃度分 佈係形成得較深且濃度較低,然而由線N2指示的汲極區域 1 5中^雜質濃度分佈係形成得較低且濃度較高。 ^參照圖6闡述第二反對稱元件。圖6係顯示IGFET 3〇 之P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與?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丨丨之 質濃度分佈。 ” 、^圖6中,縱軸指示雜質濃度N,同時橫軸指示每一區 ^之深度D。線N 10指示第一通道雜質區域g之雜質濃度分 。線N20指示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丨丨之雜質濃度分佈。 傲曲如圖6所示,由線N1 〇指示的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之雜 =浪度分佈係形成得濃度低於由線N2〇指示的第二通道雜 I區域11之雜質濃度分佈。
第20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7) # f本範例中,在第二閘極氧化膜1 2之氧化時同時形成 -=膜13知留下於1 GFET 30所包括的閉極電極20之第 :ί極1〇與第二閘極電極14之間。存在IGFET 30之操 厚产,:、nf13得為最小。尤其’倘若氧化矽膜13之膜 顯;nm,則1之操作特徵可能不會受 參照:7與8討論存留於第一閘極電極j 〇與第二閘極 f間之氧化矽膜1 3之影響。圖7係顯示對於各種IGFE1 ,、且心的IGFET之汲極源極電流丨ds相對於閘極源極電壓
4圖8係顯示對於各種IGFET組態的IGFET之飽和電流 Ids相對於閥值電壓γ^。 古餘參如、圖7,縱軸指示汲極源極電流(例如飽和電 = 橫軸指示IGm之閘極源極電壓Vgs。線A1至八5係 ,、不田氧化矽膜1 3 (圖2 )之厚度分別為i 〇 nm、2 〇⑽、3 〇 T :1、以及7〇 nm時之汲極源極電流1 ds。線B1至B3 ϋ不田氧化♦膜1 3不存在時於硼濃度按照線B 1至63之順 曰=之鐽化硼濃度下之各個汲極源極電流I ds。
攸,7明顯看出,IGm之汲極源極電流⑷因氧化石夕 膜1 3之存在而無明顯惡化。 1參照圖8 ‘,縱軸指示飽和電流丨仏且橫軸指示igfet ^雪泣τ電壓Vth。線A指示包括有氧化石夕膜13的1GFET之飽 AI ^二dS。由圓圈所指示的點a 1至a5係對應於圖7中之線 線B指不當氧化矽膜13不存在時igfet之飽和電流 S °鑽石形所指示的點b 1至b 3係對應於圖7中之線B 1至
533596
五、發明說明(18) B 3 〇 從圖8明顯看出,甚至當氧化矽膜丨3存在時,得在實 質上相等的閥值電壓處獲得實質上相等於氧化矽膜13不存 在之情形中的飽和電流I ds,且氧化矽膜丨3之厚度一直到 約為30⑽時亦然。因此,可瞭解氧化矽膜13之存在不會 顯著地影響飽和電流Ids。 —當形成有薄氧化石夕膜13時,獨濃度較低的設定得造成 二貝上相同於不存在氧化矽膜丨3的情形中之IGF操作特 如前所述,在依據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中,低濃度 N型及極區域15與低濃❹型源極區域7得使用閑極電極2〇 之個別構成部分以自對準方式形《’使得雜質濃度分佈得 不同於圖5所示(第一反對稱元件)。以此方式,操作為 DRAM記憶單元之記憶單元f晶體的IGm 3q得形成為其第 -源極/沒極電極 < 雜質濃度分佈Η於第二源極/汲極電 極〇 更且’Ρ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與? 域U得使用第-絕緣膜8與第一閘極電㈣以自對準h :成,使得雜質濃度分佈得不同於圖6所示(第二反對稱元 件)ο ” 再者,第一閘極氧化膜5與第二間 !成:ΡΛ第:古通道雜質區域9與p型第二=== 上,使付其具有不同的膜厚度(第三反對稱元件)。 據此’在本實施例UGFET. 3〇中,低濃度請源極區
第22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19) 域7側(儲存節點接觸2 3側)上的雜質濃度(圖5之線n 1 )得形 成得更深且濃度低於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5側(位元接觸29 側.)上的雜質濃度(圖5之線N2)。低濃度n型源極區域7側上 的第一閘極氧化膜(膜厚度約為1〇 nm)5得形成為厚於低濃 度N型汲極區域丨5側上的第二閘極氧化膜(膜厚度約為7_ nm)12。更且,低濃度N型源極區域7側(儲存節點接觸23 侧)上的P型第一通道雜質區域9之雜質濃度分佈(圖6之線 N1 0)得形成為濃度低於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丨5側(位元接觸 29侧)上的P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n之雜質濃度分佈圖6之 線N,20) 〇 以此方式,低濃度N型源極區域7上的PN接面電場得降 低。藉由降低由N型源極區域7與基板2間之界面所形成的 PN接面,漏電流得降低。降低的漏電流得貢獻於電容4〇之 較佳的保持電荷特徵。藉由改良的保持電荷特徵,資料整 全性得改善。亦且,藉著改善的電容40之保持電荷特徵, DRAM記憶單元之更新率得減少。減少更新率得降低系統中 電流消耗。 -” / 在本實施例中,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 5側上的雜質濃 度分佈(圖5之線N2 )得形成得較淺且濃度高於低濃度N'型源 極區域7側乂儲存節點接觸23側)上的雜質濃度分佈(圖5之 線N1)。低濃度N型汲極區域15侧上的第二閘極氧化^(膜 厚度約為7 nm) 1 2得形成為薄於低濃度N型源極區域7侧上 的第一閘極氧化膜(膜厚度約為1〇 nm)5。更且,如圖6所 示,低濃度N型没極區域15側上的p型第二通道雜質^域^
533596 五、發明說明(20) 之雜質濃度分佈(圖6之線N2 0 )得形成為嘈库古认&曲 型源極區域7侧(财子節點接觸23侧)上的= 暫 區域9之濃度(圖6之線N1〇)。 的P型第通道雜質 t據此,例如電晶體之有效閘極長度之特 態中操作電流與漏電流之比率撂卜 保持狀 羔。.梦被古夕=电极之比羊付比習知的IGFET更加改 ^ /n 口 河性能電晶體得包括較短的有效閘極异声 與較大的保持狀態中之操作電流與漏電流之比率度 再者,源極區域7、汲極區域15、 化膜(5與12)、以乃笙我咕 〇 乐興弟一閘極乳 用閘極電桎2〇$ /第一第二 質區域(9與U)得使 古Ϊ別部分以自對準方式形成。以此方式, ’于一括有15牛低的製造變動之IGFΕΤ。 巧形氧化膜(】ΐ12)得以側壁形成技 巧之解析極阳先刻技巧,所以其閘極電極得小於光刻技 細微特徵之^F°ETU此方式,得製造包括有提供高集積度的 弟一貫施例: 例。;t : 明依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之第二實施 製造#、1…、回與11說明依據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 得;:r導體裝置中之單一裝置的卿及其 成付用作為範例。 導體裝置50彳b 二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5〇之剖面圖。半 件。此耸媸Γ匕括類似於圖2所示的半導體裝置1之構成元 ^ . 、元件得由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 絲參昭HI Q ,
…、 ’依據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50得包括N
533596 五、發明說明(21) 型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3 5與N型汲極區域(或源極區 域)38。N型源極區域35得包括高濃度N型區域33與低濃度1^ 型區域34。N型汲極區域38得包括高濃度N型區域36與低^ 度N型區域37。以此方式,N型源極區域35與N型沒極區域 38得形成於LDD(輕摻雜沒極)結構。源極電極43得形成於 源極區域3 5上方且得經由源極接觸4 2而電連接至源極區域 35。汲極電極45得形成於汲極區域38上方且得經由汲極接 觸4 4電連接至汲極區域3 8。 兹參照圖1 0與11說明半導體裝置5 〇之製造方法。圖工〇 與11係依據貫施例在各種製程步驟後之半導體裝置之剖面 圖。 茲參照圖1 0,依據第一實施例之如圖3A所示之製程, 在半導體基板2中,低濃度!^型區域34得使用虛擬問極6以 自對準方式形成為相鄰於裝置隔絕區域3。然後,侧壁絕 緣膜4 6知形成於虛擬閘極6之側壁上。然後得使用絕緣膜 46以自對準方式形成高濃度n型區域33。 茲參照圖11,依據如圖3 η所示之製程,低濃度n型區 域3 7得使用第一閘極電極丨〇作為遮罩以自對準方式形成。 然後側壁的絕緣膜4 7得形成於第一閘極電極1 〇之側邊上。 然後高濃度Ν型區域36得使用側壁絕緣膜47以自對準方式 形成。其他製程得實質上相等於前述第一實施例,如此一 來得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甚至當IGFET用來作為單一裝置時, 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至第三反對稱元件得設定來降
第25頁 533596
低汲極區域3 8側上的pn接面電場。以此方式,得獲得高性 能IGFET。IGFET得具有極佳熱載子阻值、短的有效閘極長 度、以及操作電流與漏電流之大比率,此處僅列舉出若干 品質。藉由本實施例之安排,得獲得實質上相等於第一每 施例的效應。 Ά 應瞭解前述實施例係示範性且本發明不應僅限於此等 實施例。具體結構不應僅限於前述實施例。 、 舉例而言,雖然前述實施例係以同時組合第一至第三 反對稱元件的例子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具體 言之,甚至第一與第二反對稱元件之組合或者第一與^三 反對稱元件之組合得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再者,雖^在^ 文中,於IGFET例如MOSFET上,說明了使用氧化矽腧作為則 閘極絕緣膜之例子,但得使用氮化膜作為閑極絕緣膜, 者得使用氧化膜與氮化膜之雙重膜配置。具體言之,得使 用MIS(金屬絕緣體半導體)FET,MNS(金屬氮化物半導 體)FET、或MNOS(金屬氮化物氧化物半導體)FET而不需僅 限於MOSFET,此處僅舉出若干例子。再者,雖然氧化石夕膜 用於每一絕緣膜作為層間絕緣膜之使用,但得使用bs以硼 -金屬矽化物玻璃)、PSG(磷—金屬矽化物玻璃)、BpsG(硼— 磷-金屬矿化物玻璃)、或類似者,此處僅舉出若干例子。 —更且,用於形成前述IGFET之源極區域或汲極區域與 母-通道雜質區域的雜質之離子佈植中之雜f劑量得為可 回應於所要求的IGFET之所期望的特徵而調整。更且,在 雜質離子佈植之後,得應用眾所週知的退火以形成各自的
第26頁 533596 五、發明說明(23) 半導體擴散區域 導電型得反轉。 如P通道MOSFET 子而形成,但舉 local ox i da t i 〇 膜、導電膜、或 例示性且按照應 因此,雖然 但本發明可受@ 明之精神與範圍 所限制。 。更且,各自的半導體區域(P型與N型)之 本發明得應用於P型IGFET,舉例而言,例 3雖然裝置隔絕區域係使用ST!技巧作為例 例而言得利用LOCOS (矽之區域性氧化, 打of silicon)技巧。再者,例如絕緣 類似者之膜厚度的條件及其形成方法僅為 用與目的等等而修改。 已詳細說.明此處所提的各種特定實施例, 各種改變、替換、以及改換而不偏離本發 。據此,本發明僅受申請專利範圍之界定
第27頁 533596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A-1C係顯示習知的MOSFET之各種製程步驟之剖面 圖。 圖2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剖面圖。 圖3A至3L係依據第一實施例在各種製程步驟後之半導 體裝置之剖面圖。 圖4係顯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主動區 域、虛擬閘極、儲存節點接觸、以及位元接觸之頂平面 圖。 圖5係顯示依據實施例之丨GF Ετ之低濃度n型源極與低 濃度N型汲極區域之雜質濃度分佈。 圖6係顯示依據實施例之丨GF ET之?型第一通道雜質區 域與Ρ型第二通道雜質區域之雜質濃度分佈。 圖7係顯示依據實施例之各種IGFET組態的I GFET之汲 極源極電流I ds相對於閘極源極電壓Vgs之圖。 圖8係顯示依據實施例之各種IGFET組態的I GFET之飽 和電流Ids相對於閥值電壓Vth之圖。 圖9係依據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剖面圖。 圖1 0係依據第二實施例在各種製程步驟後之半導體裝 置之剖面圖。 圖11係依據第二實施例在各種製程步驟後之半導體裝 置之剖面圖。 _ 【符號說明】 1 半導體裝置
第28頁 533596 圖式簡單說明 2 P型矽基板 3 裝置隔絕區域 4 主動區域 5 第一閘極氧化膜 6 虛擬閘極 7 源極/汲極區域 8 第一絕緣膜 9 第一通道雜質區域 10 第一閘極電極 11 第二通道雜質區域 12 第二閘極氧化膜 13 氧化矽膜 14 第二閘極電極 15 源極/汲極區域 16 第二絕緣膜 17 第三絕緣膜 18 渠溝 19 第三閘極電極 20 閘極電極 21 第四絕緣膜 22 接觸孔 23 儲存節點接觸 24 電極 2 5 電容絕緣膜
第29頁 533596
第30頁 圖式簡單說明 26 儲存電極 27 第五絕緣膜 28 接觸孔 29 位元接觸 30 IGFET(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 31 位元線 33 高濃度N型區域 34 低濃度N型區域 35 N型源極/汲極區域 36 南濃度N型區域 37 低濃度N型區域 38 N型汲極/源極區域 40 電容 42 源極接觸 43 源極電極 44 汲極接觸 45 沒極電極 46 絕緣膜 47 絕緣膜 50 半導體裝置 101 P型矽基板 , 102 場氧化膜 103 CVD氧化膜 104 閘極氧化膜 533596 圖式簡單說明 105 閘極電極 106 CVD氧化膜 ΙΙΗΙΗΙΙΙ! 第31頁

Claims (1)

  1. 533596 六、申請專利範闔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包括形成於第一導雷 半導體區碱中的第二導電型的一第一源極/汲極區域·、 一第,源:/汲極區域,形成於該第二導電型的該半 導體區域肀,x及 一閘择電極’形成於在一通道區域上 上,該通道區域係位於該第-源極極絕緣膜 極/汲極區域間,該閘極絕緣膜包第一 部上的一第一閘極絕緣膜以及形成於成二於弟—通道區域 一第二閘極絕緣膜,其中: 、k道區域部上的 在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中的第-同於在該第二源極/沒極區;型:質濃度分佈不 ,且該第-間極絕緣膜度°上-型雜質濃度分佈 厚度。 N於忒弟二閘極絕緣膜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本藤辦 在該第-通道二 裝置’其中: 在該第二通道區域二f 中的第一型雜質濃度分佈不同於 -π中的該第一型雜質濃度分佈。 3·如申請》專利範楚 、 該第-閘極電才::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態。 極與该第二開極電極係形成為-侧壁組 4. 如申請專利範 園第1項之半導體装置 ’其中:
    533596
    一閘極電極係經由一第三 閘極 該第一閘極電極與該第 電極而電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一絕緣膜形成於該第 間 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一閘極電極與該第二閘極 6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兮第該區域部相鄰於該第-源極極區域並且 二L:; 二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低於在該第 上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並且該第-鬧極 絕緣Μ厚於該第二閘極絕緣膜。 7.如申請一專利範圍第Η之半導體裝置,更包括: 中在 該第 電备,電連接於該第—源極/汲極區域;以及 一位元線,電連接於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其 该第-源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低於在 二源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穿置,苴中·· 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提供一共 <用源極;汲極區 對記憶單元。 丁
    第33頁 533596 六、申請專利範圍 9.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絕緣閘極場效電晶體,包括形成於第一導電型的一 半導體區域中的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源極/汲極區域; 一苐一源極/沒極區域,形成於该第二導電型的該半 導體區域中;以及 一閘極電極,形成於在/通道區域上之一閘極絕緣膜 上’ a亥通道區域係位於該第〆源極/汲極區域與該第二源 極/沒極區域間,該通道區域包括一第一通道區域與一第 二通道區域,其中: 在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城中的第二型雜質濃度分佈不 同於在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分佈 並且該第一通道區域之第一塑雜質濃度分佈不同於該第二 通道區域之該第一型雜質濃度分佈。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爭導體裝置,其中·· 該閘極絕緣膜包括形成於該第一通道區域上的第一閘 極絕緣膜以及形成於該第二通道區域上的一第二閘極絕緣 Si該ί —閘極絕緣膜之厚度不同於該第二閘極絕緣膜 -导度,並且 、 /第閘極電極形成於該第一閘極絕緣膜上且該第二 閘極電極形成於該第二閘極絕緣膜上。 一 1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名第一閘極電極與該第二閘極電極係形成為一側壁組
    第34頁 533596 、申請專利範圍
    12· :工睛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電極 ^電連=極電極與該第二閘極電極係經由一第三閘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一絕緣膜形成於該 間 9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一閘極電極與該第二閘極電 極 14' ,申: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括: 忒第一通道區域相鄰於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並且該 =「通道區域相鄰於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其中在該第 ^原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低於在該第二源 祕及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並且在該第一通道區 "的"亥第一型雜質濃度低於在該第二通道區域中的該第 一型雜質濃度。 ’ $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括: 一電容,電連接於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以及 上^ 一位元線,電連接於該第二源極/汲極區域,其中在 ,第源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低於在該第 一源極/汲極區域中的該第二型雜質濃度。
    第35頁 533596 六、申請專利範圍 16·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該半導體裝置包括形成 於第一導電型的一半導體區域中的第二導電型的一第一源 極/沒極區域、形成於該半導體區域中的該第二導電型的 第二源極/汲極區域、形成於在一通道區域上之一閘極絕 緣膜上的一閘極電極,該通道區域係位於該第一源極/汲 極區域與邊第一源極/汲極區域間,該製造方法包含下 步驟: 形成一第一絕緣膜於該半導體區域上; 置; 藉著該第 半導體區域中 形成一第 藉著該第 區域相鄰於該 形成一第 藉著該第 的一第二通道 形成一第 膜之厚度木同 形成一第 間絕緣膜而分 藉著該第 汲極區域於該 形成一第一遮罩層於該第一絕緣膜上的一預定的位 一遮罩層,形成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於該 二遮罩層於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域上; ^遮罩層,形成該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一通道 第一源極/汲極區域; 一閘極電極於該第二遮罩層之側壁上; 一閘極電極提供一遮罩,形成該第一導電型 區域於該第一通道區域之一實質上中央 二絕緣膜於該第二通道區域上,該第i絕緣 於该第一絕緣膜; 極於該·第二絕緣膜上方且藉由-居 離於该第一閘極電極; :閘極電極提供-遮罩,形成該第二源極/ 弟一通運區域之一實質上中央部;以及
    第36頁 533596 六、申請專利範圍 形成一第三閘極電極,提供該第一閘極電極與該第二 閘極電極間之一電性連接。 其 法 方 造 製 之 置 裝 體 導 半 之 項 6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申 如 中 同 不 係。 佈佈 分分 度度 濃濃 質質 雜雜 型型 二二 第第 之該 域之 區域 極區 没極 源極 一源 第二 該第 該 於 其 法 方 造 製 之 置 裝 體 導 半 之 項 6 1X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中 如 8中 r-H 第 該 於 同 不 係 佈 分 度 濃 ο 質佈 雜分 型度 一濃 第質 之雜 域型 區一 道第 通之 一域 第區 該道 通 更 法 方 造 製 之 置 裝 體 導 半 / 之 A 項 源 16一 第 第 圍 該 範 至 利:接 專驟連 請步電 申一成 如下形 •括 9包 容 電 一 之 域 區 極 汲 其 法 方 造 製 之 置 裝 體 導 半 之 項 9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中 如 中 極 源 第 該 於 低 度 濃 質 隹 0 型。 二度 第濃 之質 域雜 區型 極二 没第 &/之 極 源 二 第 該 域 區 極 及
    第37頁
TW091106459A 2001-03-29 2002-03-29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53359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96924A JP2002299609A (ja) 2001-03-29 2001-03-29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3596B true TW533596B (en) 2003-05-21

Family

ID=1895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6459A TW533596B (en) 2001-03-29 2002-03-29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638801B2 (zh)
JP (1) JP2002299609A (zh)
KR (1) KR100486187B1 (zh)
TW (1) TW5335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0675B (zh) * 2005-04-25 2013-12-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具遮罩電極之半導體裝置及其方法
TWI463660B (zh) * 2008-11-14 2014-12-0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具有溝槽遮罩電極結構的半導體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42821A1 (en) * 2001-05-16 2002-11-25 Merck Patent Gmbh Electro-optic light control element, display and medium
US7394630B2 (en) * 2002-10-11 2008-07-01 Ming-Dou Ke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mixed voltage interface
US6861689B2 (en) * 2002-11-08 2005-03-0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US7274472B2 (en) 2003-05-28 2007-09-25 Timbre Technologies, Inc. Resolution enhanced optical metrology
KR100990840B1 (ko) 2003-07-16 2010-10-29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3차원 실린더 표면 채널을 구비하는 반도체 소자 제조방법
KR100515010B1 (ko) * 2003-10-22 2005-09-14 동부아남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5002739B4 (de) * 2005-01-20 2010-11-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eldeffekttransistors, Tunnel-Feldeffekttransistor und integrierte Schaltungsanordn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Feldeffekttransistor
KR100825803B1 (ko) * 2007-02-13 2008-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플링 방지용 전극 배선층을 구비한 트랜지스터 및 그제조방법과 상기 트랜지스터를 구비한 이미지 센서
JP2008263006A (ja) * 2007-04-11 2008-10-30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51701Y1 (ko) * 2008-08-14 2011-01-06 주식회사 쥬디산업 디지털 헤어미용기구
US7999332B2 (en) * 2009-05-14 2011-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ymme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CN102117831B (zh) * 2009-12-31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148070A (ko) * 2013-06-21 2014-12-3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103578959B (zh) * 2013-11-19 2016-03-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fs-igbt器件阳极的制造方法
US11257916B2 (en) * 2019-03-14 2022-02-22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thickness gate insulator
KR20230068091A (ko) * 2021-11-10 2023-05-17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차원 메모리 어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6861A (ja) 1983-09-22 1985-04-17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1154176A (ja) 1984-12-27 1986-07-12 Fujitsu Ltd 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H02253632A (ja) 1989-03-27 1990-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EP0416141A1 (de) * 1989-09-04 1991-03-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ET mit asymmetrisch angeordnetem Gate-Bereich
US5047816A (en) * 1990-08-21 1991-09-10 Vlsi Technology, Inc. Self-aligned dual-gate transistor
JP2744126B2 (ja) * 1990-10-17 1998-04-2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EP0495492B1 (en) * 1991-01-17 1999-04-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structur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ame
JPH04350945A (ja) 1991-05-28 1992-12-04 Sharp Corp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3424694B2 (ja) * 1993-03-08 2003-07-0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高耐圧絶縁ゲート型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7263677A (ja) 1994-03-18 1995-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718287B1 (fr) * 1994-03-31 1996-08-02 Alain Straboni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transistor à effet de champ à grille isolée, en particulier de longueur de canal réduite, et transistor correspondant.
US5600168A (en) * 1994-04-20 1997-02-04 Lg Semicon Co., Ltd.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0161398B1 (ko) * 1995-03-13 1998-12-01 김광호 고내압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870485B2 (ja) * 1996-06-03 1999-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951292B2 (ja) * 1996-06-21 1999-09-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相補型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2871A (ja) * 1996-06-21 1998-01-16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087208A (en) * 1998-03-31 2000-07-1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for increasing gate capacitance by using both high and low dielectric gate material
JP2000260962A (ja) * 1999-03-10 2000-09-22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US6255166B1 (en) * 1999-08-05 2001-07-03 Aalo Lsi Design & Device Technology, Inc.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method of programming the same and nonvolatile memory array
US6482724B1 (en) * 1999-09-07 2002-11-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ircuit asymmetric transistors
JP3906005B2 (ja) * 2000-03-27 2007-04-1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420233B1 (en) * 2001-01-19 2002-07-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plit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ET) device employing non-linear polysilicon floating gate electrode dopant profi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0675B (zh) * 2005-04-25 2013-12-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具遮罩電極之半導體裝置及其方法
TWI463660B (zh) * 2008-11-14 2014-12-0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 具有溝槽遮罩電極結構的半導體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86187B1 (ko) 2005-05-03
KR20020077215A (ko) 2002-10-11
US6943400B2 (en) 2005-09-13
US6638801B2 (en) 2003-10-28
US20040014262A1 (en) 2004-01-22
JP2002299609A (ja) 2002-10-11
US20020140044A1 (en) 200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359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9245975B2 (en) Recessed channel insulated-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self-aligned gate and increased channel length
JPH029447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47392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56290A (ja) 半導体装置
JPH04239760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法
TWI244201B (en) N-P butting connections on SOI substrates
KR100453950B1 (ko) 모스형 트랜지스터의 게이트전극 형성방법
TWI240414B (en) A double-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DGFE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uch a structure
JPH01283956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97393B (zh) 具有高耐压mosfet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063918A (ja) 横型mosトランジスタ
TW437089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isolated gate
CN111370491B (zh) 开关ldmos器件及制造方法
JP2000357792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447132B (en) Method to fabricate MOSFET
KR101099562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TW432595B (en) LDMOS transistor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010045183A (ko) 반도체장치의 cmos 듀얼 게이트전극 제조방법
KR100214077B1 (ko) 모스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S60235437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231010B (en) Mixed signal embedded mask ROM with virtual ground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8231414A (zh) Pdsoi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JP2723802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34702B (en)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gradient-doped source/drai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