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512318B - AV data recorder and its method, disk recorded by AV data recorder and the method - Google Patents

AV data recorder and its method, disk recorded by AV data recorder and the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2318B
TW512318B TW090104457A TW90104457A TW512318B TW 512318 B TW512318 B TW 512318B TW 090104457 A TW090104457 A TW 090104457A TW 90104457 A TW90104457 A TW 90104457A TW 512318 B TW512318 B TW 5123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area
directory
aforementioned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04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koto Mitsuda
Masanori Ito
Masafumi Shimotashiro
Tadashi Nakamura
Yasumori Hino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563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24310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02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0762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2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23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6Fil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Description

512318 A7 _ _ B7____ 五、發明說明(i)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在記錄·再生數位影像等的AV資料時, 所採用之檔案管理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資料記錄裝置、 資料再生裝置、資料記錄再生裝置。 [習知技術] 近年,因光碟的高密度化,在作爲記錄含有動畫的數 位影像之記錄媒體,已逐漸演進使用光碟。它的運用範圍 是非常的廣泛,不單只作爲電腦的週邊設備’到一般家用 的放影機以及可預想今後即將會取代磁帶記錄媒體成爲錄 製影像用的記錄媒體。 在如此廣泛的應用領域中,爲能共通的擷取資料,資 料一般是以檔案爲邏輯單位的方式被管理。其中之一的管 理方法,係使用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碟片格式) 規格的檔案系統格式。 UDF規格,係指在各式的電腦作業系統〇S(Operating System)之間,確保媒體的互換性而制定的通用規格。在家 電中的DVD數位影音光碟亦是採用此一種規格。所以,今 後在更廣泛領域內其適用性可被期待者檔案格式爲其中之 --〇 以下,請參閱圖示以說明使用UDF規格之檔案格式的 檔案管理方法。圖23係指適用習知的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 記錄再生裝置的構成範例圖示。 在圖23中,101是表示如光碟等的碟片。又,1〇2是 表示記錄媒體驅動部,例如:當碟片101是光碟之場合,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一-----«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泰 512318 A7 __B7 ____ 五、發明說明(/) 其係以主軸馬達等所構而成。103是表示記錄/再生部,例 如:當碟片101是光碟的時候,是以光學拾訊器、磁頭、 伺服電路、調變解調電路等所構成。 又,104是表示記憶部,在資料的記錄/再生時,短暫 性的記憶資料。105是表示磁碟機單元,係由碟片101、記 錄媒體驅動部102、記錄/再生部103 :及記憶部104所構成 〇 又,106是表示AV信號處理部,例如針對從CCD攝 影機等輸入的AV輸入信號施以MPEG壓縮等處理’在從 碟片101讀取時,針對其AV資料施以MPEG解壓縮的處 理,並顯示在監視器上。107是表示系統控制部,其係進 行AV信號處理部106以及磁碟機單元105的控制。 如此所構成的資料記錄再生裝置,當進行資料記錄時 ,輸入於AV信號處理部106的AV信號以MPEG格式等的 影像壓縮方式施以壓縮處理後,藉由系統控制部107的控 制而載入到記憶部104。 接下來,藉由系統控制部107的控制,進行記錄媒體 驅動部102與記錄/再生部103的動作,將記憶部104上的 資料記錄於碟片101。 資料再生時,藉由系統控制部107的控制,進行記錄 媒體驅動部102與記錄/再生部103的動作,將碟片101所 記錄的資料載入到記憶部104。 接下來,藉由系統控制部107的控制,擷取在記憶部 104的資料,以AV信號處理部106輸出AV信號。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______B7 ____ 五、發明說明(j ) 接下來’請參閱圖面以說明習知的檔案管理方法UPF 檔案系統的構成例。第24圖係指碟片101所構成的UPF的 容積空間的構成圖。在第24圖係說明欲使碟片101以邏輯 的容積來處理,在碟片1〇1上分配分割成稱爲扇區的記錄 單位’並在扇區上予以分配〇(零)至LastLSN的邏輯扇區編 號(LSN) °又’在容積空間內前端部分與終端部分記錄容積 構造°進而’在這些容積構造之間,爲記錄有檔案(檔案之 構造資訊及使用者資料)之分割空間。 在分割空間,於其最前端的扇區開始賦予扇區單位的 邏輯區塊編號(LBN)係分配爲〇(零)至最後的邏輯區塊編號 (LastLBN)之範圍。第25圖與第26圖所表示的目錄構造係 碟片101被記錄後的分割空澗的構造。(又,以下是參考 DVD-RAM規格的參數來描述。) 第26圖’在根(R〇〇T)目錄之下具有DIR1目錄,在該 目錄之下具有FILE1—1及FILE1_2。此時,在第25圖係指 在LBN=0〜79上記錄了空白位元映像描述碼。 空白位兀映像描述碼,爲具有顯示判別各邏輯區塊分 配與否的圖示。在空白位元映像的各位元對應於各邏輯區 塊,該位元數値爲‘1’時表示該邏輯區塊尙未被分配,‘ 〇’(零)時表示已分配完畢的狀態。 在LBN-80 g己錄檔案設定描述碼(Fiie Set Descriptor)。 ,在檔案設定描述碼記錄根目錄的檔案入口的位置資訊。又 ,有關檔案入口於後敘再詳細說明。 在LBN=81記錄終端描述碼。該終端描述碼是表示檔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裝
訂---------線I 512318 A7 ___B7__ 五、發明說明(ί/ο 案設定描述碼的終端。 在LBN=82記錄根目錄的檔案入口。所謂檔案入口 (File Entry),係指用於儲存各檔案既有的各式屬性資訊、 時間、檔案的記錄位置、及檔案的大小等相關資訊,並將 檔案作爲範圍(extent)的群組來管理。然而,有關範圍,於 後敘再詳細說明。 , 第27圖是表示檔案入口的構成例。在第27圖,在描 述碼標籤欄位之分割空間上記錄了用以判別如空白位元映 像描述碼、檔案設定描述碼、檔案入口等各種描述碼之資 訊。假如爲檔案入口時,則設定‘261’的數値而予以記載 。在ICB(Information Control Block)標鑛欄位’記錄關於檔 案入口自身的屬性資訊。在擴充屬性欄位,是用於記載以 檔案入口內的屬性資訊欄位所規定之內容以外的屬性資訊 。分配描述碼欄位,係將連續的邏輯區塊區域當作1個範 圍來管理,只有必須的分配描述碼數目會被記載。 第28圖是分配描述碼的構成圖。在分配描述碼,範圍 是以範圍長度與範圍位置來表示。 第29圖是表示分配描述碼所含的範圍長度上位2個位 元的解釋。以上位2個位元的數値來表示該範圍的分配狀 態與記錄狀態。 當該値爲‘0’時,表示已分配完畢且記錄完畢之範圍 ,且記錄了檔案的資料。當該値爲‘1’時,表示已分配完 畢且未記錄之範圍,該區域爲已分配了特定的檔案/目錄, 但尙未記錄資料。當該値爲‘2’時,係未分配且未記錄之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r---------線·. 512318 A7 -^^_B7 __ 五、發明說明( 範匿缒未記錄資料。當該値爲‘3,時,表示分配描述碼 的接續之範圍。在檔案入口內的分配描述碼欄位,可|己錄 複數個分配描述碼。藉由這些分配描述碼所管理的範_的 集合而橇成一個檔案。 在自錄中,係記錄有該目錄所含檔案的檔案名稱與該 檔案入CI的位置資訊。在UDF將目錄也作爲檔案的一鑌, 第 25 _係記錄 LBN=83 與 LBN=85。 LBN=85所記錄的目錄構造例以第30圖表示。目錄檔 案是以複數個檔案識別描述碼所構成。各檔案識別描述碼 ’具有_於包含於該目錄具有之各檔案的資訊。各檔案識 別描述碼所具有的主要資訊是對應那些檔案的檔案名與該 檔案入Ώ的位置資訊。 以下說明資料記錄再生裝置從具有前述UDF檔案系統 構造之碟片,讀取所欲之檔案的動作。第31圖,是表示依 照UDF規格之檔案管理資訊內的目錄/檔案的邏輯構造。 在第31圖,檔案設定描述碼係作爲檔案管理資訊的一 部分而記錄在分割空間內預先特定的位置。在檔案設定描 述碼儲存根目錄用檔案入口的記錄位置。在根目錄檔案內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儲存DIR1目錄的檔案入口的記錄位置。 在DIR1目錄的檔案內具有複數個檔案識別描述碼且儲存 FILE1 j與FILE1_2的檔案名及檔案入口的記錄位置。 在具有如第31圖的層級構成時,說明欲獲得目的檔案 的記錄位置的動作。此處,FILE1_1爲目的檔案。 首先,參考檔案設定描述碼,從該處獲得根目錄的檔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裝--------訂---------線| 512318 A7 ____ B7____ 五、發明說明(t) 案入口的位置。 其次,從檔案入口處讀取分配描述碼並獲得根目錄檔 案的範圍位置與長度,讀取根目錄檔案的資料。藉由掃描 已獲得的根目錄檔案的資訊,可檢測與目的目錄名稱‘ DIR1’ 一致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當檢測出與目的目錄一致之檔案識別描述碼後,從相 關之檔案識別描述碼的內容獲得檔案入口的位置資訊,並 且讀取該檔案入口。 進而,從該檔案入口讀取分配描述碼,取得在該處所 記錄的範圍的位置與長度,讀取目錄檔案的資料。 接下來,掃描已讀取DIR1目錄的資料,檢測出與目 的檔案名稱‘FILE—Γ —致的檔案識別描述碼。當檢測出 與目的目錄一致之檔案識別描述碼後,從相關之檔案識別 描述碼獲得檔案入口的位置資訊,並且讀取該檔案入口。 最後從檔案入口讀取分配描述碼,獲得在該處所記錄 的範圍的位置與長度,讀取目的檔案FILE_1的資料。 接者,說明在具有UDF的檔案系統的構造之碟片上, 資料記錄再生裝置進行記錄資料的動作。在此,如第32圖 所示針對具有分割空間的碟片,說明在DIR1目錄之下更進 一步記錄FILE_3的情形。 首先,掃描空白位元映像並獲得位元爲‘1’的未分配 狀態之邏輯區塊。對於未分配狀態的邏輯區愧,將FILE_3 的資料作爲範圍予以記錄。範圍的記錄完畢時,對於未分 配狀態的邏輯區塊,記錄指到FILE_3的檔案入口。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面乏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I 512318 B7___ 五、發明說明(1 ) 此時,表示FILE_3的入口位置資訊及入口長度是作爲 分配描述碼,僅將必須的數目記錄在檔案入口。記錄在有 在目錄DIR1(FILE1_3之主目錄)之檔案記錄指到:FILEL3的 檔案識別描述碼。 在這個檔案識別描述碼記錄FILEJ的檔案名及檔案入 口的位置資訊。又,藉由前述處理,,在對應於分配完畢的 扇區之空白位元映像內的位元設爲〇(零),作爲分配完畢狀 態。 以上的處理結果,邏輯容積空間如第X10圖所示。但 ,對於在檔案管理資訊處理順序上,不特定限制只有前述 的範例,採用其他的步驟程序來處理亦可。 但是,若採用前述之UDF規格的檔案管理方法,將會 產生下列問題。 首先,在UDF規格,目錄會作爲檔案被記錄在分割空 間,進而檔案入口也記錄在分割空間中。因此’這些目錄 檔案與檔案入口,在碟片上有可能會被分散配置。 所以,假如欲讀取在某目錄下所儲存之全部的檔案時 ,會因目錄檔案與檔案入口已被分散配置’而發生在對碟 片的搜尋動作次數會很頻繁。 例如在第 32 圖上,也因 FILE1—1、FILE1-2、FILE1 -3 等的各檔案入口被分散分配。在讀取時搜尋動作是不可欠 缺的。關於這些狀態,例如碰到要求即時性的處理再生檔 案是AV檔案的檔案時,會因發生頻繁的搜尋動作,而產 生了無法順利再生的困難問題點。 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I 本紙張尺錢用巾ϋ 0¾票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爱) 512318 A7 ___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f ) 同樣的,在被要求即時性的處理記錄像AV檔案等檔 案時,AV資料記錄完畢之後,欲記錄檔案入口時也會發生 在碟片上的搜尋動作。在這期間會發生停止AV資料記錄 的問題點。 又,在裝置啓動之時,藉由將檔案管理資訊全部載入 至記憶體後,進行同時記憶處理來減輕對碟片的搜尋動作 次數,此時會因發生頻繁的搜尋動作,而使得裝置本身的 啓動耗時的問題點。進而,因無法事先預測計算所需的記 憶體容量時,增加了構成有效率的計算機資源的分配系統 的困難性。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係爲解決前述的問題點,其目的係提供即使 採用UDF檔案系統,也可將搜尋動作降至最低限度的檔案 管理方法。 爲達成前述之目的,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其具有 檔案管理資訊,以將碟片上連續的區塊作爲範圍予以管理 ,並將前述範圍予以群組化後作爲檔案來管理,其特徵在 於: 在前述碟片上作成新的目錄之際,確保預約區域用的 檔案或是資料區域,該預約區域是用來在前述目錄上記錄 檔案之檔案管理資訊; 在前述預約區域之中,除了與目錄以及檔案相關的管 理資訊外’同時記錄有前述檔案管理資訊的使用狀態的相 關資訊。 10 ^^尺度適用中國國冢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i!裝 a」 ^> ·111111· 512318 A7 B7 五、發明說明(7 ) 藉由此一構成,由於檔案作成之際不需要將檔案屬性 資訊及槍案入口寫入碟片中,可大幅度的減少了搜尋的動 作’因此如有被要求即時性的處理大容量資之AV資料, 亦可確實地記錄再生。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前述預約 區域上所記錄的前述檔案管理資訊更新時,在前述預約區 域中記錄會顯示前述檔案管理資訊已被更新的事實之資訊 。根據有無更新檔案管理資訊,可簡單地進行屬性資訊是 否需要回寫的判斷,如不需回寫置換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 搜尋動作。 又,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預約區域之中 ,記錄在預約區域之磁片上的前端位置區塊與最後位置區 塊。藉由參考預約區域之前端位置區塊與最後位置區塊, 可容易特定記錄開始時的寫入位置,避免爲尋找寫入位置 之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預約區域 之中,記錄在預約區域之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區塊 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的前端位置區塊。藉由參考預約區 域之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區塊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 域的前端位置區塊,可容易指定記錄開始時的寫入位置, 避免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預約區域 之中,記錄檔案管理資訊最後被更新的時間。當在必須進 行記錄之記錄媒體上判斷是否已寫入AV檔案’可藉由與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512318 A7 B7__
五、發明說明(/ A 檔案管理資訊中記錄的最後更新日期時間的比較即可容易 地判斷出來。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將預約區域 分割爲N個(N是2以上的自然數),並在已分割區域中, 至少一個區域分配爲檔案入口用區域及至少一個區域分配 爲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並予以記錄。可容易指定記錄開 始時的寫入位置,避免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其次,爲達成前述之目的’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 其具有檔案管理資訊,以將碟片上連續的區塊作爲範圍予 以管理,並將前述範圍予以群組化後作爲檔案來管理,其 特徵在於: 在前述碟片上作成新的自錄之際,確保預約區域用的 檔案或是資料區域,該預約區域係用來記錄前述檔案之擒 案管理資訊、; 在前述預約區域’確保具有既定大小的目錄區塊’用 以記錄目錄的檔案入口與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藉由此一構成,由於可在有既定的大小目錄區塊中將 目錄的檔案入口與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整合且記錄。可 減少在特定的目錄內對於檔案的追加、置換等處理之搜尋 動作。對於被要求即時性的處理AV檔案等之檔案時,可 容易進行記錄•再生。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作爲目錄區塊群組 ,較佳係確保具有目錄區塊的任意整數倍大小的區域。自 錄區塊群組不會被浪費而可有效的使用。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 __ B7_ 五、發明說明(ί / ) 進而,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目錄區塊群 組之大小較佳係錯誤訂正的單位。由於置換的最小單位與 錯誤訂正的單位一致,因此從可使讀取修改寫入在1區塊 內完結,可加速置換的進行動作,又,當碟片上有缺陷時 即使進行替換處理也可保證資料的連續性。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確保前述目 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 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 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域的起 點並加以確保。藉由在特定的目錄內的檔案之檔案入口與 檔案屬性資訊可被預先整合記錄,可更減少不必要的搜尋 動作。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作爲目錄區域,較 佳係確保具有目錄區塊群組的任意整數倍大小的區域。不 但使目錄區域不被浪費而有效的使用,並可區分所決定形 態之檔案、記錄檔案入口等,可更減少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〇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確保前述目 錄區域,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 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 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域的起點並 加以確保。藉由在特定的目錄內的槍案之檔案入口等可被 整合記錄,可更減少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同時地預先 13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L) 確保相當於目錄區塊群組的區域。由於可在預先決定位置 上確保新的目錄區塊群組,因此可減少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〇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當欲作成 新的檔案之際,於已確保的之目錄區塊的末端作成新的目 錄區塊。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已確保的 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資訊的區域 ,或是記錄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用的 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的狀態下,當欲進一步作成新的檔 案時,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的末端作成新的前述目錄 區塊,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部 或是全部之ιΞι錄用區域’整合於則述預約區域並加以確保 。即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已無十分足夠未記錄的區域狀態 下,當追加新檔案時,也可使搜尋動作抑制在最小限度內 〇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當作成新的 檔案之際,於作爲目錄區塊群組預先確保的區域內,作成 新的目錄區塊群組。可將搜尋動作控制在預定的動作範圍 內。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已確保的 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資訊的區域 ,或是記錄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用的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___ B7 五、發明說明(1$ ) 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的狀態下,當欲作成新的檔案時’ 在作爲前述目錄區塊群組預先確保的區域內,作成新的前 述目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 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 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域 並加以確保。在區分已決定形態之攆案、記錄檔案入口等 時,即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已無十分足夠未記錄的區域狀 態下,當欲追加新檔案時,也可使搜尋動作抑制在最小限 度內。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當欲作成新 的檔案之際,在預約區域內,作成新的目錄區塊群組。其 係爲使預約區域能被有效活用。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已確保的 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資訊的區域 ,或是記錄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用的 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並且作爲前述目錄區塊群組預先 確保的區域也不足夠的狀態下,當進一步欲作成新的檔案 時,在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新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同 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 ,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 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域並加以確保。藉由有 效活用預約區域,即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已無十分足夠未 記錄的區域狀態下,當欲追加新檔案時,也可使搜尋動作 抑制在最小限度內。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B7__ 五、發明說明(/f)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當欲作成新 的檔案之際,在碟片的空白區域中,確保新的預約區域, 並從已確保的預約區域內,作成新的目錄區塊群組。假如 預約區域已無空白區域時,藉由活用碟片的空白區域,也 可期待具有與預約區域已活用狀態下同樣的效果。 又,關於本發明之檔案管理方法,較佳係在已確保的 目錄區塊群組內,當記錄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的區 域不足夠,並且作爲前述目錄區塊預先確保的區域也不足 夠,以及在最初時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之中可確保的區域 也不足夠的狀態下,進一步欲作成新的檔案時,在前述碟 片的空白區域中,確保新的前述預約區域,並於已確保的 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 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 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 域,整合於已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並加以確保。在預約區 域已無空白區域之狀態,藉由活用碟片的空白區域,即使 在必須記錄之區域已無十分足夠未記錄的區域狀態下,當 欲追加新檔案時,也可使搜尋動作抑制在最小限度內。 其次,爲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之資料記錄裝置、資 料再生裝置、資料記錄再生裝置,其特徵係採用前述檔案 管理方法進行記錄或/及再生資料。 藉由此一構成,可實現在檔案作成之際,不需要將檔 案屬性資訊及檔案入口寫入碟片中,可大幅度的減少搜尋 的動作,如有被要求即時性的處理大容量資料之AV資料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五、發明說明(^ ) ,亦可確實地進行記錄或/及再生之資料記錄裝置、資料再 生裝置、及資料記錄再生裝置。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採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 法之資料記錄再生裝置的構成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目錄的構成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4A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檔案管理資訊的記錄區域的構成圖。 第4B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檔案管理資訊的記錄區域上的區塊映像的構成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AV檔案的記錄處理的流程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AV檔案的記錄處理的流程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AV檔案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9A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檔案管理資訊的記錄區域的構成圖。 第9B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 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3寫本頁) i!裝 n n n n ):OJI an n ϋ ·ϋ n n · 512318 A7 __B7______ 五、發明說明(Μ) 之檔案管理資訊的記錄區域上的區塊映像的構成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AV檔案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7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目錄的構成圖°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7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7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目錄的構成圖。 第14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9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5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〇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6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7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3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8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3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19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4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20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η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2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5之檔案管理方法 1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 意事項一^ 寫本頁) r'裝 訂---------: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Kl^7公g --- 512318 A7 __ _B7__ 五、發明說明(;Λ 之初期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22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5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構成圖。 第23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的構成圖。 第24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容積空間的構造圖。 ’ 第25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分割空間的範例圖。 第26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目錄構造構造圖。 第27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檔案入口的範例圖。 第28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分配描述碼的範例圖。 第29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範圍長度的解釋說明圖。 第30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目錄檔案的構成圖。 第31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檔案層級構成圖。 第32圖係表示採用習知檔案管理方法之資料記錄再生 裝置上的記錄後的分割空間的範例圖。 [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 19 請 先. 閱 讀!
I
訂 • I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J7_____ 五、發明說明(/(f) 以下,參閱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檔案管理方 法。以下所稱AV檔案,係指含有被以MPEG方式壓縮的 聲音資料與影像資料的檔案。又,本詳細說明書上所稱碟 片,意指例如:DVD-RAM、M〇、DVD-R、DVD-RW、 DVD+RW等光碟以及具有硬碟等碟片形狀之所有記錄媒體 〇 (實施形態1) 首先,第1圖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 之資料記錄再生裝置的構成圖。1係表示如光碟等的碟片 ,2是記錄媒體驅動部。當碟片1是光碟時,記錄媒體驅 動部2係以主軸馬達所構成。 3係表示記錄/再生部,當碟片1是光碟時,其係以光 學拾訊器、磁頭、伺服電路、調變解調電路等所構成。 又,4係表示記憶部,在資料的記錄/再生時,短暫性 的記憶資料。5係表示磁碟機單元,由碟片1、記錄媒體驅 動部2、記錄/再生部3、及記憶部4所構成。 又,6係表示AV信號處理部,例如對從CCD攝影機 等所輸入之AV輸入信號施以MPEG壓縮等處理,對從碟 片媒體所讀取之AV資料施以MPEG解壓縮的處理,顯示 在監視器等上。7係表示系統控制部,進行AV信號處理部 6及磁碟機單元的控制。 如此所構成的資料記錄再生裝置上,在資料的記錄時 ,於AV信號處理部6上將輸入的AV信號以MPEG方式 等的影像壓縮處理後,藉由系統控制部7的指示移轉到記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I 1 裝 512318 A7 __B7____ 五、發明fi明(ή) 憶部4。接下來,藉由系統控制部7的控制,進行記錄媒 體驅動部2與記錄/再生部3的動作,將記憶部4上的資料 記錄於碟片1中。 資料再生時,藉由系統控制部7的控制,進行記錄媒 體驅動部2與記錄/再生部3的動作,將碟片1所記錄的資 料載入到記憶部4。接下來,藉由系統控制部7的控制, 從記憶部4讀取資料,以AV信號處_部6指示作爲AV信 號輸出。 第2圖,係關於本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表示 作成作爲記錄AV檔案用目錄,在作成後的狀態之檔案/目 錄構造圖。在第2圖,以橢圓所包圍之ROOT是表示根目 錄,AV_DIR1是表示記錄AV檔案之目錄。以四角形所包 圍AVFILES.IFO是表示在AVJDIR1目錄下所作成之管理檔 案。 第3圖在採用應用本實施形態1之檔案管理方法之資 料記錄裝置之碟片1上,記錄如第2圖所示之檔案/目錄構 造狀態下,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構成圖。在第3圖, LBN=0〜79是記錄空白位元映像描述碼。又,爲使得 LBN=251以後成爲「未分配狀態」,這些扇區所對應的各 位元値均設定爲‘1’ 。 再者,LBN=80是用以記錄檔案設定描述碼。又,該 檔案入口如係根目錄的檔案入口時,則在檔案設定描述碼 上記錄該位置資訊。又,LBN=81是用以記錄終端描述碼。 再者,在LBN=82是用以記錄ROOT目錄的檔案入口 I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意 事 項
頁I w I 訂 着
I I I
I·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_ B7__ 五 :4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ROOT目錄的檔案 識別描述碼與AVJ3IR1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 LBN=84係用以記錄AVJ3IR1目錄的檔案入口。 其次,在LBN=85是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_DIR1 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與AVFILES.IFO檔案的檔案描述碼 。在LBN=86用以是記錄AVFILES.IFO檔案入口。在 LBN=87是用以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理區域。 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是取如第4A圖般的構成,記 錄了如第4B圖所示之區塊映像。這裡所謂區塊映像係指 在LBN=88〜250中所管理的各LBN的使用狀態之映像。 LBN=88〜250係AVFILES.IFO檔案的範圍,該範圍是設定 有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値,俾成爲「分配完畢」且「 未記錄」的狀態。 ^ 因此,在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在LBN=87〜250是 無法寫入資料的。以下稱AVFILES.IFO檔案的範圍爲AV 預約區域。就如同前述般LBN=0〜250係已「分配完畢」 ,其空白位元映像上所對應的位元設定爲‘0’(零)。 在有此般狀態碟片上記錄AV檔案時,係以第5圖的 流程圖中所示的操作步驟進行之。依循使用者的指示開始 記錄AV檔案時,在第5圖上,首先,將碟片上的LBN=0 〜250的內容載入至記憶部4(步驟S501)。其次,掃描記憶 部4上的AV預約區域的資訊,判斷有無只可記錄新檔案 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之未記錄區域(步驟S502)。爲能記錄 新的新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假如判別爲無足夠未記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y/) 錄區域可記錄時(步驟S502: NO)進行錯誤處理後結束AV 檔案記錄。假如判別爲有足夠未記錄區域時,在記憶部4 上的AV預約區域內未記錄區域上,記錄檔案屬性資訊與 檔案入口(步驟S503)。 此時,由於藉由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的記錄來改 變AV—DIR1目錄的範圍的大小與AVFILES.IFO檔案的大小 ,對應於此而置換AVJDIR1目錄的檔案入口的分配描述碼 與 AVFILES.IFO 檔案入口。 其次,掃描記憶部4上的空白位元映像,因爲要記錄 AV檔案,所以判斷有無必要的連續未記錄狀態之邏輯區塊 (步驟S504)。假如判別爲沒有必要的連續未記錄狀態之邏 輯區塊時(步驟S504 : NO),進行錯誤處理後結束AV檔案 記錄。假如判別有時,在以步驟S504所取得的未記錄區域 上對於符合碟片之邏輯區塊,進行資料的記錄(步驟S505) 〇 結束了 AV檔案資料的記錄後,爲更新AV檔案的檔 案管理資訊,將關於那個AV檔案的範圍位置與長度資訊 記錄在以步驟S503所作成記憶部4上的檔案入口內的分配 描述碼上(步驟S506)。又,除分配描述碼以外,對於檔案 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亦更新檔案名及檔案作成時間等必 要的資訊。同時,在AVFILES.IFO內的區塊映像也要因應 該變更而予以更換。 其次,對於記憶部4上的空白位元映像,將在步驟 S504所記錄資料邏輯區塊上相對應之位元變更爲表示「分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訂---------線I 512318 A7 ___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1) 配完畢」的‘0,(步驟S507)。接者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 碟片1上的LBN=0〜250的位置(步驟S508)。如此般的記 錄檔案,就能在AV_DIRT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 如欲記錄連續複數個AV檔案時,係以第6圖所示流 程圖,在步驟S601的處理後至全部的AV檔案的記錄結束 爲止,重複步驟S602至步驟S607。並待全部的AV檔案的 記錄結束之後在前進至步驟S608就可。此時,在步驟 S605追加AVFILES.IFO檔案的範圍內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 性資訊時,可利用AVFILES.IFO檔案內的區塊映像,來判 斷是否已被使用。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檔案作成之際不需要將檔案 屬性資訊及檔案入口寫入碟片中,可大幅度的減少了搜尋 的次數,如有被要求即時性的處理大容量資料之AV資料 ,亦可記錄再生。 又,依據在第5圖流程所示的處理,AV檔案 FILE1.DAT與FILE2.DAT在AV—DIR1目錄之下被記錄後的 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如第7圖所示。 在第7圖,AV預約區域內,LBN係從大的邏輯區塊 記錄新增的檔案入口,另一方面,檔案屬性資訊是以追加 的形式,記錄在管理檔案AVFILES.IFO「分配完畢」且「 未記錄」範圍的最後位置上。 因爲檔案識別描述碼與檔案入口共同附帶有可變長的 資料結構,因此,較佳係從AV預約區域LBN較小一方記 錄檔案識別描述碼,並從LBN較大一方記錄檔案入口。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訂--- |!線1 512318 A7 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 在AVFILES.IFO檔案的範圍內追加寫入檔案入口與檔 案屬性資訊時,可依照參考AVFILES.IFO檔案內的區塊映 像,簡單的就可判斷出空白區域。 但,關於記錄的順序,不限定只有第5圖所示之處理 順序。例如國際公開W098/14938號所述一般,先行記錄 實際的資料,確保複數個連續的空白區域,並在那些作爲 「分配完畢狀態」之空白位元映像上記錄後再開始記錄實 際的資料亦可。 又,AVJDIR1目錄的分配描述碼及空白位元映像的資 訊的更新,是在檔案資料的記錄結束後,進行整合也可。 又,碟片內的分割空間的資料結構,爲能如第3圖所 示的初期狀態的處理,是先進行在AV檔案的記錄,而在 需要的時候再進行。 又,AV檔案所記錄目錄/檔案名並不限定本實施形態 1中所描述者,亦可使用其他的目錄/檔案名。 又,記錄再生時,LBN=0〜250會載入至記憶部4,但 所有資訊無須全部維持在記憶部4,只要保有在記錄再生 動作時所需的資訊,又,只將有必要被更新的資訊回寫到 碟片1即可。 又,作爲AV預約區域,雖將LBN=87〜250作爲 AVFILES.IFO檔案的「分配完畢」且「未記錄」之範圍, 但關於在AV預約區域的記錄位置與容量,不限定在 LBN=0〜250,若作爲碟片上的連續區域已被確保的話,其 他的記錄位置與容量也無妨。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_寫本頁) 裝 n n n n 一-OJa I I ϋ n n n ·
512318 A7 ______B7_ 五、發明說明(4) (實施形態2)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之檔 案管理方法。在前述實施形態1,係在AVFILES.IFO檔案 的管理區域內記錄區塊映像。本實施形態2的特徵是,在 區塊映像中追加記錄包包含預約區域全部的屬性資訊之變 更有無旗標。 換言之,在LBN=87,係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取如第4圖A所示般的 構成。記錄包含預約區域全部的屬性資訊之變更有無旗標 。在此,何謂變更有無旗標,係表示LBN=87〜250之任一 個被置換與否的訊息。 在採用包含預約區域全部的屬性資訊之變更有無旗標 ,在碟片上記錄AV檔案時的基本處理順序是如第5圖所 示相同的順序。只是,對於記憶部4上的空白位元映像’ 將在步驟S504所記錄資料邏輯區塊上相對應之位元變更爲 表示「分配完畢」的‘0,(步驟S507)的同時’在 AVFILES.IFO檔案內的變更有無旗標上,也是以屬性資訊 已被變更作爲依據變更。 又,確認AVFILES.IF◦檔案的變更有無旗標的內容並 表示屬性資訊已被變更時,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碟片1 上的LBN=0〜250的位置上。假如沒有被變更時’不進行 寫回動作(步驟S508)。如此一般記錄檔案時’就可在 AV一DIR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 如欲記錄連續複數個AV檔案時,係以第6圖所示的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B7 __ 五、發明說明(/) 處理流程,步驟S601的處理後至全部AV檔案的記錄結束 爲止,重複步驟S602至步驟S607,並待全部的AV檔案的 記錄結束之後,再進入步驟S608即可,此時,確認在步驟 S608的AVFILES.IFO檔案的變更有無旗標的內容,假如表 示屬性資訊已被變更時,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碟片1上 的LBN=0〜250的位置上。假如沒有被變更時,不進行寫 回動作。 依上述本實施形態2,藉由AVHLES.IFO檔案的變更 有無旗標,就可簡單的判別出屬性資訊是否有回寫的必要 ,如不需回寫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實施形態3)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之檔 案管理方法。在實施形態1,係在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內記錄區塊映像。本實施形態3的特徵是,在區塊 映像中追加記錄預約區域的開始LBN與預約區域的結束 LBN 〇 換言之,在LBN=87,係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取如第4圖A所示般的 構成,記錄預約區域的開始LBN與預約區域的結束LBN。 在此,何謂預約區域的開始LBN與預約區域的結束LBN, 在本實施形態3係指預約區域的開始是LBN=87及預約區 域的結束是LBN=250。 在採用預約區域的開始LBN與預約區域的結束lbn 碟片上,在記錄AV檔案時的基本處理順序是如第5圖的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訂---------線I 512318 A7 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ί) 流程圖所示相同的順序。 又,對於在記億部4上的AV預約區域內的未記錄區 域中記錄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時(步驟S503),係參考 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內的開始LBN,檔案屬性是從 LBN=87開始記錄,同樣的也是參考預約區域的結束LBN ,檔案入口是從LBN=250開始記錄〇 所以,全部的處理結束後,係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 碟片1上的LBN=0〜250的位置上。如此一般記錄檔案時 ,就可在AVJDIR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 依上述本實施形態3,藉由參考預約區域的開始LBN 及預約區域的結束LBN,係使得在記錄開始時就可容易地 指到特定的寫入位置,而避免尋找寫入位置時的不必要的 搜尋動作。 (實施形態4)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之檔 案管理方法。在實施形態1,係在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內記錄區塊映像。本實施形態4的特徵是,在區塊 映像中追加記錄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與檔案屬 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 換言之,在LBN=87,係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AVHLES.IFO的管理區域取如第4圖A所示般的 構成。記錄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與檔案屬性資 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在此,何謂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 端位置LBN與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在本實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Γ-----^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β寫本頁) ----訂---------線 ·! 512318 A7 ______Β7___ 五、發明說明(/]) •施形態4係指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250及檔案 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87。 在採用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與檔案屬性資 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在碟片上記錄AV檔案時的基本 處理順序是如第5圖的流程圖所示相同的順序。 又,對於在記憶部4上的AV預約區域內的未記錄區 域中記錄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時(步驟S503),係參考 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內的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 LBN,檔案入口是從LBN=250開始記錄,同樣的也是參考 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檔案屬性是從 LBN=87開始記錄。 又,對於記憶部4的空白位元映像,將在步驟S504所 記錄資料邏輯區塊上相對應之位元變更爲表示「分配完畢 」的‘0’(步驟S507)。 當全部的處理結束後,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碟片1 上的LBN=0〜250的位置上。如此一般記錄檔案時,就可 在AV一DIR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 依上述本實施形態4,藉由參考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 端位置LBN與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係使得 在記錄開始時就可容易地指到特定的寫入位置,而避免不 必要的搜尋動作。 (實施形態5)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5之檔 案管理方法。在實施形態1,係在AVFILES.IFO檔案的管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 _B7____ 五、發明說明(>P) •理區域內記錄區塊映像。本實施形態5的特徵是,在區塊 映像中追加記錄最後更新日期時間。 換言之,在LBN=87,係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取如第4圖A所示般的 構成。記錄最後更新日期時間。在此,何謂最後更新日期 時間,係指進行了 AVFILES.IFO檔案的置換之日期時間。 在採用最後更新日期時間,在碟片上記錄AV檔案時 的基本處理順序是如第5圖的流程圖所示相同的順序。 又,在記憶部4上的AV預約區域內的未記錄區域記 錄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時(步驟S503),由於係藉由在 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的記錄而變更AVJDIR1目錄範圍 的大小與AVFILES.IFO檔案的大小,因此與此對應而更換 其AVJDIR1目錄的檔案入口的分配識別描述碼與 AVHLES.IFO檔案的檔案入口。 進而,在分配描述碼以外,對於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 入口,亦更新檔案名及檔案作成時間等的必要的資訊。此 時,將AVFILES.IFO檔案內的最後更新時間更新爲最新的 時間後記錄。 全部的處理結束後,係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碟片1 上的LBN=0〜250的位置上。如此一般記錄檔案時,就可 在AVJDIR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 本來,在進行AV檔案的記錄後,會發生 AVFILES.IFO檔案的管理區域的置換。所以,在被記錄AV 檔案各各檔案入口中所記載最後更新日期時間資訊與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_B7___ _ 五、發明說明(1) .AVFILES.IFO檔案內的最後更新日期時間是必需一致的。 但是,藉由其他的記錄裝置,進行以與本實施形態5 相異方式寫入檔案之場合,未發生AVFILES.IFO檔案的管 理區域的置換。此時,因爲在各檔案入口中所記載最後更 新日期時間資訊與AVFILES.IFO檔案內的最後更新日期時 間是不一致的,由此可知有進行AV檔案之記錄以外的處 理。 依上述本實施形態5,從必須進行AV檔案記錄之媒 體上,AV檔案已被寫入是比將最後更新日期時間記錄於 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可更容易判斷,而避免在AV檔 案記錄時之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實施形態6)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之檔案 管理方法。在實施形態1,係在AVFILES.IFO檔案的管理 區域內記錄區塊映像。本實施形態6的特徵是,將前述以 外的管理區域分配爲複數個區域,並在已分配管理區域中 至少一個分配爲檔案入口與至少一個分配爲檔案屬性資訊 並加以記錄。 第8圖,係指採用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6檔案管理方 法之資料記錄再生裝置的碟片,初期分割空間的資料結構 的範例圖。在第8圖中,在LBN=0〜79,是用以記錄空白 位元映像描述碼。又,爲使得LBN=251以後成爲「未分配 狀態」,這些扇區所對應的各位元値均被設定爲‘1’ 。 如第8圖所示,LBN=88〜250的AV預約區域內的未 31 適元> 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I 訂· —-------*5^ 康 512318 A7 _____Β7___ 五、發明說明(Υ) 記錄區域,分割爲LBN=88〜169與LBN=170〜250兩個區 域,那些區域係作爲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而分 配。 在LBN=87是用以記錄AVFILES.IFO檔案的管理區域 。AVFILES.IFO檔案的管理區域取如第9A圖與第9B圖所 示的構成,記錄已被分配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 、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在此,何謂檔案 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與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 置LBN,本實施形態6係指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 LBN=170及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位置LBN=87。 在有此般狀態碟片上記錄AV檔案時,係以第5圖的 流程圖中所示的步驟進行之。首先,將碟片上的LBN=0〜 250的內容載入至記憶部4(步驟S501)。其次,掃描記憶部 4上的AV預約區域的資訊,判斷有無只可記錄新檔案屬性 資訊與檔案入口之未記錄區域(步驟S502)。爲能記錄新的 新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假如判別爲無足夠未記錄區 域可記錄時(步驟S502 : NO)進行錯誤處理後結束AV檔案 記錄。假如判別爲有足夠未記錄區域時,將記憶部4上的 AV預約區域內未記錄區域上,記錄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 口(步驟 S503)。 這裡,檔案入口係參考在AVFILES.IFO的管理區域內 的檔案入口用區域的前端位置LBN,從LBN=170開始記錄 ,檔案屬性資訊也是同樣地參考檔案屬性資訊區域的前端 位置LBN,從LBN=87開始記錄。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爱) ----------------— I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31) 此時,由於係藉由在檔案屬性資訊與檔案入口的記錄 而改變AVJ3IR1目錄範圍的大小與AVFILES.IFO檔案的大 小,因此更換其對應之AV_DIR1目錄的檔案入口的分配描 述碼與AVFILES.IFO檔案的檔案入口。 其次,掃描記憶部4上的空白位元映像,因爲要記錄 AV檔案,所以判斷有無必要的連續未記錄狀態之邏輯區塊 (步驟S504)。假如判別爲沒有必要的連續未記錄狀態之邏 輯區塊時(步驟S504 : NO),進行錯誤處理後結束AV檔案 記錄。假如判別有時,在以步驟S504所取得的未記錄區域 上對於符合碟片之邏輯區塊,進行資料的記錄(步驟S505) 〇 結束了 AV檔案資料的記錄後,爲更新AV檔案的檔 案管理資訊,將關於那個AV檔案的範圍位置與長度資訊 記錄在以步驟S503所作成記憶部4上的檔案入口內的分配 描述碼上(步驟S506)。 其次,對於記憶部4.上的空白位元映像,將在步驟 S504記錄資料邏輯區塊上相對應之位元變更爲表示「分配 完畢」的‘0’(步驟S507)。接著將記憶部4的內容寫回碟 片1上的LBN=0〜250的位置(步驟S508)。如此般的記錄 檔案,就能在AV_DIRT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記錄AV 檔案後的分割空間,係如第10圖所示的構成。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6,將管理區域分配爲複數區域 ,且藉由在已分配的管理區域至少一個分配爲檔案入口與 至少一個分配爲檔案屬性資訊,使得容易判斷記錄開始的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Β7___ 五、發明說明($>) •寫入位置,藉此在AV檔案記錄時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搜尋 動作。 (實施形態7)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7之檔 案管理方法。關於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7檔案管理方法之 資料記錄再生裝置構成圖例與實施形態1同樣的如第1圖 所示。其資料的記錄.再生時的動作亦與實施形態1同樣。 第11圖,係關於本實施形態7檔案管理方法,表示在 作成用以記錄AV檔案之目錄後之狀態下,檔案/目錄構造 圖。在第11圖中,橢圓所包圍的ROOT係指根目錄與 AVJ3IR11、AV一DIR21、AV—DIR31、AV一DIR41 係指記錄 AV檔案的目錄與AVFILES.IFO係指在AVJFO內被作成的 管理檔案。 第12圖,係指適用本實施形態7之檔案管理方法之碟 片上,如第11圖所示在記錄了檔案/目錄構造狀態下之分 割空間的資料構造圖。 第12圖,LBN=0〜93是被用以記錄空白位元映像描述 碼。這裡是如下記所述般的爲使得在LBN=384+A*4+1以後 成爲未分配狀態,在這些扇區中所對應的各位元値均被設 定爲‘1’ 。 在LBN=94係用以記錄檔案設定描述碼。爲根目錄的 檔案入口時,係在檔案設定描述碼記錄其位置資訊。 在LBN=95係用以記錄終端描述碼。在LBN=96係用 以記錄ROOT目錄的檔案入口。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11— 11--II ^« — — 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B7__ 五、發明說明 在LBN=97〜127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ROOT目錄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與AV_DIR1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在LBN=128係用以記錄_AV_DIR1目錄的檔案入口。 在LBN=129〜159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J3IR1目錄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與AV_IF〇、AVJDIR11、AVJDIR21、 DII〇l、AVJDIR41各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在LBN=160係用以記錄AV_IF〇目錄的檔案入□。在 LBN=161〜191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_IF〇目錄的檔 案識別描述碼與檔案AVFILES.IFO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在LBN=192係用以記錄檔案AVFILES.IFO的檔案入口 。在LBN=193〜223係用以記錄檔案AVFILES.IFO。 在LBN=224係用以記錄AV_DIR11目錄的的檔案入口 。在LBN=225〜231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JDIR11目 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224〜231以下係成爲 AV—DIR11目錄的目錄區塊。 在LBN=232〜255係用以記錄檔案AVFILES.IFO的範 圍,此一範圍係設定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 爲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管理系統 的動作,LBN=232〜235是無法寫入資料的。 針對有此一狀態的碟片,如第13圖所示般,在 AV_DIR1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之AVJILE11時,在 LBN=225〜231中追加AV_FILE11檔案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 LBN=384+A*4+1進行記錄檔案AVJFILE11的檔案入口與在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A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B7 _ — 五、發明說明 LBN=384+A*4+2進行記錄檔案AVJFILE11的資料。以下’ 採用同樣的處理繼續記錄。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7,藉由在預定位置上整合記錄 特定的目錄之檔案入口與檔案識別描述碼,在特定的目錄 內處理檔案的追加或置換上,可避免不必要的搜尋動作’ 使得容易進行對於具有AV檔案等的即時性檔案的記錄·再 生。 (實施形態8)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8之檔 案管理方法。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8檔案管理方法之碟片 ,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在被記錄狀態下,其分 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如第12圖中所示。 在LBN=224係用以記錄AVJDIR11目錄的的檔案入口 。在LBN=225〜231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JDIR11目 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224〜231以下係成爲 AVJDIR11目錄的目錄區塊_。 在LBN=232〜255係檔案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 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 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232〜255是無法寫入資料的。 LBN=384〜384+A也同樣的係AVFILES.IFO的範圍, 此一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 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384〜384+A是無法寫入資料的。這一區域,預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36 512318 A7 ____B7_ 五、發明說明(if) •用來在AV—DIR11目錄AVJDIR11目錄內寫入檔案入口用 而設置的。 針對有此一狀態的碟片,.在AVJ3IR11目錄之下記錄 AV檔案AVJFILE11時,在LBN=225〜231中追加 AV-FILE11檔案的檔案識別描述碼,進而在預約爲 AVJDIR11 用之 LBN=384〜384+A 的區域中記錄 AVJFILE11 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更進一步,在相當於未 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LBN=384+A*4+1以後進行 AV一FILE11的資料的記錄。以下,採用同樣的處理繼續記 錄。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8,不限定只在預定位置上整合 記錄表示特定的目錄的檔案入口與檔案識別描述碼,亦可 藉由在特定的目錄內整合記錄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 資訊,會比實施形態7更減少搜尋動作,使得容易進行對 於具有AV檔案等的即時性檔案的記錄.再生。 (實施形態9)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9之檔 案管理方法。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9檔案管理方法之碟片 ,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被記錄狀態下, 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如第12圖所示 〇 在LBN=224係用以記錄AVJDIR11目錄的的檔案入口 。在LBN=225〜231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JDIR11目 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224〜231以下係作爲 3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B7 ____ 五、發明說明) AVJDIR11目錄的目錄區塊。 在LBN=232〜255係檔案AVFILES.IFO的範圍,此— 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 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232〜255是無法寫入資料的。 LBN=224〜225以後係作爲記錄影像用的目錄區塊群組 〇 在LB.256係用以記錄AVJ3IR21目錄的檔案入口。 在LBN=257〜263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_DIR21目錄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256〜263以下係作爲 AV 一 DIR21目錄的目錄區塊。 在LBN=264〜287係檔案AVHLES.IFO的範圍,此一 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 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264〜287是無法寫入資料的。LBN=256〜287以後係 作爲記錄聲音用的目錄區塊群組。 在LBN=288係用以記錄AVJ3IR31目錄的檔案入口。 在LBN=289〜295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JDIR31目錄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288〜295以下係作爲 AV 一 DIR31目錄的目錄區塊。 在LBN=296〜319係檔案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 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 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231〜255是無法寫入資料的。LBN=288〜319以後係 3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B7__ 五、發明說明 •作爲記錄圖片用的目錄區塊群組。 在LBN=320係用以記錄AV_DIR41目錄的檔案入口。 在LBN=321〜327係用以記錄作爲主目錄的AV—DIR41目錄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在LBN=320〜327以下係作爲 AV—DIR41目錄的目錄區塊。 在LBN=328〜351係檔案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 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 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231〜255是無法寫入資料的。LBN=288〜319以後係 作爲記錄AV檔案以外的資料用的目錄區塊群組。 針對有此一狀態的碟片,在AV_DIR11目錄之下記錄 有影像檔案Vedio—FILEll時,如第14圖所示,在 LBN=225〜231中追加檔案VedioJFILEll的檔案識別描述 碼,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 LBN=384+A*4+1以後的LBN=Z+1中,進行記錄檔案 Vedio—FILEll的檔案入口以及在LBN=Z+2〜V記錄檔案 Vedio_FILEll 的資料。 其次,AVJDIR21目錄之下記錄有聲音檔案 Audio一FILE21時,如第14圖所示,在LBN=257〜263中追 加檔案AudiojqLE21的檔案識別描述碼,進而在相當於未 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LBN=V+1中,進行記錄檔案 Audio_FILE21的檔案入口以及在LBN=V+2〜W記錄檔案 AudioJFILE21 的資料。 進而,AVJDIR31目錄之下記錄圖片檔案PhotoJFILE31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訂---------線赢 512318 A7 ____Β7 _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時,在LBN=289〜295中追加檔案Photc^FILESl的檔案識 別描述碼,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 LBN=W+1中,進行記錄檔案Photo一FILE31的檔案入口以及 在LBN=W+2〜X記錄檔案Photo_FILE31的資料。 最後,在AVJ3IR4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以外的檔 案〇ther_FILE41時,在LBN=325追加檔案〇therJILE41的 檔案識別描述碼,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 區塊LBN=X+1記錄〇ther_FILE41檔案入口及在LBN=X+2 〜Y記錄檔案〇ther_;FILE41的資料,以下採用同樣的處理 方式繼續記錄。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9,藉由在預定場所區分如影像 、聲音等已決定之形態的檔案,記錄檔案入口與檔案識別 描述碼,可將搜尋的動作限制在最小範圍內。 (實施形態10)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關於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0 之檔案管理方法。關於適甩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0之檔案 管理方法之碟片’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 被記錄狀態下,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 ,如第12圖中所示。 第 12 圖,LBN=384〜384+A 係檔案 AVFILES.IFO 的範 圍’此一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 成爲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 動作,LBN=384〜384+A是無法寫入資料的。這一區域是 預定用來爲被寫入在AV—DIR11目錄內的檔案入口而設置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 __;_ B7_— 五、發明說明〇j) •的。 LBN=384+A+1 〜384+A*2 係檔案 AVHLES.IFO 檔案的 範圍,此一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 俾成爲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 的動作,LBN=384+A+1〜384+A*2是無法寫入資料的。這 一區域是預定用來爲被寫入在AVJ3IR21目錄內的檔案入 口而設置的。 LBN=384+A*2+1〜384+A*3 也同樣的係檔案 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 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 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LBN=384+A*2+1〜384+A*3是無 法寫入資料的。這一區域是預定用來爲被寫入在AVJ3IR31 目錄內的檔案入口而設置的。 LBN=384+A*3+1〜384+A*4 也同樣的係檔案 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範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 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完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 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LBN=384+A*3+1〜384+A*4是無 法寫入資料的。這一區域是預定用來爲被寫入在AVJDIR41 目錄內的檔案入口而設置。 在有此般狀態的碟片上,在AV_DIR11目錄之下記錄 影像檔案VideoJFILEll時,如第15圖所示,係在 LBN=225〜231中追加檔案Video_FILEl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並預定爲AV—DIR11用。在LBN=384〜384+A的區域中 記錄檔案Vide〇_FILEll的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進而 4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秦 512318 A7 _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 .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LBN=384+A*4+1以 後之LBN=Z+1〜V中進行檔案Video_FILEll的資料的記錄 〇 其次,在AVJ)IR21目錄之下記錄聲音檔案 AudioJFILE21時,如第15圖所示,係在LBN=225〜231追 加檔案Audio_FILE21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並預定爲 AV_DIR21 用。在 LBN=384+A*4+1 〜384+A*2 區域中記錄檔 案Audio_FILE21的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進而在相當 於未分配區域之LBN=V+1〜W上進行檔案Audio_FILE21 的資料的記錄。 進而,在AV_DIR31目錄之下記錄圖片檔案之 Photo_FILE31時,如第15圖所示,在LBN=289〜295追加 檔案Photo_FILE31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並預定爲 AV一DIR31 用。在 LBN=384+A*2+1 〜384+A*3 區域中記錄檔 案Photo_FILE31的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進而在相當 於未分配區域之LBN=W+1〜X上進行檔案Photo_FILE31的 資料的記錄。 最後,在AVJDIR4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以外之檔 案〇therJFILE41時,如第15圖所示,在LBN=321〜327追 加檔案〇ther_FILE41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並預定爲 AV一DIR41 用。在 LBN=384+A*3+1 〜384+A*4 區域中記錄檔 案〇ther_FILE41的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進而在相當 於未分配區域之LBN=X+1〜Y上進行檔案〇ther_FILE41的 資料的記錄。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裝--------訂---------線泰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0,不限定只是在預定場所,區 分如影像、聲音等已決定之形態的檔案,整合檔案入口與 檔案識別描述碼並予以記錄,亦可藉由在特定的目錄內整 合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事件,可減少搜尋的 動作,並可在特定的目錄內進行檔案的追加與置換等的處 理。 (實施形態11)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關於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1 之檔案管理方法。適用關於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1之檔案 管理方法之碟片,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 被記錄狀態下,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 ,如第12圖中所示。 LBN=352〜383係檔案AVFILES.IFO的範圍,此一範 圍係設定爲分配描述碼的上位2位元之値,俾成爲分配完 畢且未記錄的狀態。因此,習知的檔案系統的動作, LBN=384〜384+A是無法寫入資料的。 這一區域,當使用到在LBN=224〜351中已確保的目 錄區塊群組的區域時’爲寫入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而事先 預約。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1,藉由在預先決定場所上確保 剛新應確保之目錄區塊群組的區域’可可減少在碟片上搜 尋的動作,並可在特定的目錄內進行檔案的追加與置換等 的處理。 (實施形態12) 43 --------^ · I-------^ A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fl)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關於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 之檔案管理方法。適用關於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之檔案 管理方法之碟片,如第11圖中所顯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 在被記錄狀態下,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 樣,如第12圖中所示。 在實施形態8,在AV—DIR11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時 ,在LBN=225〜231中追加記錄檔案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並同時預定爲AV—DIR11目錄用。在LBN=384〜384+A的 區域記錄了記錄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記錄A 個檔案AV—FILE—A,並記錄AV_:FILE_A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及AVJFILE-A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後,也要考慮 在AVJDIR11目錄的目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 碼或是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的不足之情況 〇 在此場合,進一步在進行檔案AV_FILE_A+1的追加時 ,如第16圖所示般,作成新的AVJDIR12目錄,並在 LBN=224〜231的區域中,記錄已確保的AVJ3IR11目錄的 檔案識別描述碼之目錄區塊,接著確保LBN=232作爲記錄 AVJ3IR12目錄的檔案入口,及將LBN=233〜239的區域作 爲記錄AVJDIR12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之目錄區塊。 同時在LBN=384〜384+A的區域中記錄已確保的 AVJ3IR11目錄用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 同樣的,確保LBN=383+A*4+1〜383+A*5的區域,作爲記 錄AVJ3IR12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 4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lull ^» — 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_____B7_ 五、發明說明(/f〉) 與目前爲止同樣的,在已確保的之各區域中,記錄檔 案AV_FILE__A+1的檔案識別描述碼與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 資訊,作爲第A+1個檔案,。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 碟片之邏輯區塊LBN=X+1〜Y中進行檔案AV_FILE^\+1的 資料的記錄。 以下同樣的至目錄區塊群組的容量用完爲止,採用從 第A*2+l個檔案開始追加記錄AVJDIR13目錄,從第 A*3+l個檔案開始追加記錄AVJDIR14目錄的方式進行。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2,即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之未 記錄區域不足夠之下追加新的檔案時,亦可將搜尋的動作 抑制在最低限度。 (實施形態13)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3之檔 案管理方法。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13檔案管理方法之碟片 ,如第11圖中所顯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被記錄狀態下 ,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如第12圖所 示0 當以實施形態12所說明的方法繼續記錄,在 AV_DIR14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之時,如第17圖所示般 ,在LBN=249〜255中追加記錄檔案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同時,在預定爲AVJDIR14目錄用之LBN=383+A*6+1〜 383+A*7的區域中記錄了記錄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 資訊,記錄第A*4個檔案AVJ?ILE_A*4,並記錄 AVjILE_A*4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及AVjILE_A*4的檔案入 4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B7____ 五、發明說明(片Ζ;) 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後,也要考慮在AV_DIR14目錄的目 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或是新的檔案入口與 檔案屬性資訊用之區域的流失情況。 此時,當欲進一步在進行檔案AVJFILE j*4+l的追加 時’採用實施形態12中所說明的方法,在目錄區塊群組內 欲作成AVJDIR15目錄,因爲既有目錄區塊群組已用完, 無法確保追加檔案識別描述碼之區域。 此處,如第18圖所示般,藉由在實施形態11中所確 保LBN=352〜383的預約區域中,作成新的目錄區塊群組 ,並藉由其中的AVJ)IR15目錄之作成,因此確保 LBN=352作爲AV_DIR15目錄的檔案入口,及LBN=353〜 359的區域作爲記錄AV_DIR15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之目 錄區塊。 同時與在LBN=383+A*6+1〜383+A*7的區域中記錄已 確保的AVJ3IR14目錄用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 之區域同樣的,確保LBN=383+A*7+1〜383+A*8的區域, 作爲記錄AV_DIR15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 依此,與目前爲止同樣的,在已確保的之各區域可記 錄檔案識別描述碼與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作爲第 AH+1個檔案。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 區塊LBN=X+1〜Y中進行AV_;FILE_A*4+1的資料的記錄。 以下採用同樣的處理繼續記錄。 進而,記錄第A*5個檔案AV_:FILE_A*5,如果在 AV一DIR15目錄的目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或是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丨丨丨丨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B7 __ 五、發明說明($0 •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已用盡時,與實施形 態12同樣的,至目錄區塊群組的容量用完之前,採用從第 A*5+l個檔案追加記錄AVJDIR16目錄、從第A*6+l個檔 案追加記錄AVJDIR17目錄的方式進行。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3,在區分已事先決定形態之檔 案,記錄檔案入口之情況,即使在記錄當時未記錄區域不 足夠之下追加新的檔案時,亦可將搜尋的動作抑制在最低 限度。 (實施形態14)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4之檔 案管理方法。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14之檔案管理方法之碟 片,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被記錄狀態下 ,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如第12圖中 所示。 以實施形態13所說明的方法繼續記錄,如第19圖所 示般,雖在AV_DIR18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之時,在 LBN=377〜383中追加記錄檔案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並同時 預定爲 AV—DIR18 目錄用之 LBN=383+A*10+1 〜383+Α*11 的區域中記錄了記錄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但 在記錄第A*8個檔案AV_FILE_A*8,並記錄AV_FILE_A*8 的檔案識別描述碼及AV_FILE_A*8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 資訊之後,也要考慮了在AVJ3IR18目錄的目錄區塊中, 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或是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 訊用區域不足之情況。 4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n n n d n n n n n n n I n n I 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π再填寫士 512318 A7 ________ B7 ___ 五、發明說明命“ ' 此時,當進一步欲進行檔案AVJFILEj*8+l的追加時 ,雖採用實施形態12中所說明的方法,在目錄區塊群組內 欲作成AVJDIR19目錄,但因爲既有目錄區塊群組已用完 ,無法確保檔案識別描述碼之追加區域。進而,雖採用實 施形態13中所說明的方法,考慮以實施形態11所說明的 方法使用預約特定的目錄區塊,但因該區域已被使用,因 此成爲無追加區域的情況。 此種場合,如第20圖所示般,在初期已被確保以來, 是於確保檔案入口、檔案屬性資訊的區域之預約區域的殘 餘LBN=384+A*11 + 1〜Z中,作成新的目錄區塊群組,並在 其中作成AVJ3IR19目錄,確保LBN=384+A*11 + 1作爲記 錄AV_DIR19目錄的檔案入口,及將LBN=384+A*ll+2〜 384+Α*11+82的區域作爲記錄AVJDIR19目錄的檔案識別描 述碼之目錄區塊。 同時與在LBN=383+A*10+1〜383+Α*11的區域記錄 AVJDIR18目錄用上記錄已確保的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 性資訊之區域同樣的,將LBN=384+A*ll+33〜 384+A*12+32的區域確保作爲記錄AV_DIR19的檔案入口與 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 又,與目前爲止同樣的,在已確保的之各區域中記錄 檔案識別描述碼與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作爲第 A*8+1個檔案。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 塊LBN=X+1以後進行AV_FILE_A*8+1的資料的記錄。以 下採用同樣的處理繼續記錄。 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一—---------------訂---------線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B7_ 五、發明說明 進而,記錄第Α*9個檔案AV_:FILEJV*9,當在 AVJDIR15目錄的目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或 是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的區域已用盡時,與實施 形態12同樣的,在目錄區塊群組的容量用完之前,從第 A*9+l個檔案追加記錄AVJDIR110目錄、從第A*10+l個 檔案追加記錄AV_DIR111目錄的方式進行。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4,藉由有效活用預約區域,即 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之未記錄區域不足情況下追加新的檔 案時,亦可將搜尋的動作抑制在最低限度。 (實施形態15) 以下,請參閱圖面以係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5之 檔案管理方法。適用本發明實施形態15之檔案管理方法之 碟片,如第11圖中所示檔案/目錄構造是指在被記錄狀態 下,其分割空間的資料構造與實施形態7同樣,如第12圖 中所示。
藉由在實施形態13所說明的方法繼續記錄,如第21 圖所示般,雖在AV_DIR18目錄之下記錄AV檔案之時, 在LBN=384+A*ll+26〜384+Α*11+32中追加記錄檔案的檔 案識別描述碼,同時,在預定爲AV_DIR14目錄用之 LBN=384+A*14+33〜Z的區域中記錄了記錄檔案的檔案入 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但在記錄第A*12個檔案 AV_FILE_A*12,並記錄AVJILE—A*12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與AVJFILE_A*12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後,也要 考慮在AVJDIR18目錄的目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另U 4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A7 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Μ) ,描述碼或是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不足的情 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時,當欲進一步進行檔案AV_FILE_A*12+1的追加 時,採用實施形態12中所說明的方法,在目錄區塊群組內 欲作成AV_DIR113目錄’因爲既有目錄區塊群組已用完’ 無法確保追加檔案識別描述碼之區域。 進而,雖採用實施形態13中所說明的方法,以實施形 態11所說明的方法,使用預約特定的目錄區塊’由於其已 被使用,因此會無追加區域的情況,採用實施形態14中所 說明的方法,在預約區域之中確保新增目錄群組區塊,原 來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的區域至LBN=2爲止 的預約區域亦已用完,在預約區域之中無追加區域。 此種場合,如第22圖所示般,在記錄檔案的實體後的 殘餘未分配區域的LBN=Y+1〜LastLBN中,在作成初期分 割空間時,與已作成預約區域同樣的預約區域在LBN=Y+1 〜ZZV中新確保,並在新確保的區域中作成目錄群組區域 ,又在其中作成AV_DIR113的目錄,及確保LBN=X+1作 爲記錄AV_DIR113目錄的檔案入口,LBN=X+2〜X+8的區 域作爲記錄AVJ3IR113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之目錄區塊 〇 同時與在LBN=Y+1〜Y+A的區域中記錄已確保的 AVJDIR13目錄用檔案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同 樣的,確保作爲LBN=384+A*ll+33〜384+A*12+32的區域 記錄AVJ3IR113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 5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2318 A7 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1) 與目前爲止同樣的,在已確保的之各區域中記錄檔案 識別描述碼與檔案入口及檔案屬性資訊,作爲第A*12+l個 檔案。進而在相當於未分配區域之碟片之邏輯區塊 LBN=X+1以後進行AVJFILE_A*12+1的資料的記錄。以下 採用同樣的處理繼續記錄。 進而,記錄A*12個檔案AVJFILE j*12,當 AVJ3IR113目錄的目錄區塊中記錄新的檔案識別描述碼或 是新的檔案入口與檔案屬性資訊之區域已用盡時,與實施 形態12同樣的,在目錄區塊群組的容量用完之前,從第 A*12+l個檔案追加記錄AV_DIR115目錄、從第A*13+l個 檔案追加記錄AV_DIR115目錄的方式進行。 依上述之本實施形態15,即使在預約區域中已無空白 區域,但因活用碟片的空白區域,即使在必須記錄之區域 之未記錄區域不足夠之下追加新的檔案時,亦可將搜尋的 動作抑制在最低限度。 [產業上可利用性] 依上述之本發明的檔案管理方法,藉由在預先確保的 連續區域中記錄檔案管理資訊與AV檔案的屬性資訊,可 減少碟片的搜尋動作,實現AV檔案的即時性記錄/再生。 [符號說明] 1、 101 碟片 2、 102 記錄媒體驅動部 3、 103 記錄/再生部 4、 104 記憶部 5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I 1 1 I I 訂·--------一 512318 A7 ____B7 五、發明說明(^) 、105 磁碟機單元 、106 AV信號處理部 、107 系統控制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n n n n n^OJ· n n 1« ϋ I n n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剩衣 512318 _S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檔案管理方法,其具有檔案管理資訊’以將碟 片上連續的區塊作爲範圍予以管理,並將前述範圍予以群 組化後作爲檔案來管理,其特徵在於: 在前述碟片上作成新的目錄之際,確保預約區域用的 檔案或是資料區域,該預約區域是用來在前述目錄上記錄 檔案之檔案管理資訊; 在前述預約區域之中,除了與目錄以及檔案相關的管 理資訊外,同時記錄有前述檔案管理資訊的使用狀態的相 關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在 前述預約區域上所記錄的前述檔案管理資訊更新時,在前 述預約區域中記錄會顯示前述檔案管理資訊已被更新的事 實之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在 前述預約區域之中,記錄位於前述預約區域之碟片上的前 端位置區塊與最後位置區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在 前述預約區域之中,記錄前述預約區域的檔案入口用區域 的前端位置區塊與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的前端位置區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在 前述預約區域之中,記錄前述檔案管理資訊最後被更新的 時間。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將 前述預約區域分割爲N個(N爲2以上的自然數),並在前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述已分割區域中至少一個分配爲檔案入口用區域,至少— 個分配爲檔案屬性資訊用區域,並予以記錄。 7. —種檔案管理方法,其具有檔案管理資訊,以將:碟 片上連續的區塊作爲範圍予以管理,並將前述範圍予以_ 組化後作爲檔案來管理,其特徵在於: 在前述碟片上作成新的目錄之際,確保預約區域用% 檔案或是資料區域,該預約區域係用來記錄前述檔案之胃 案管理資訊; 在前述預約區域,確保具有既定大小的目錄區塊,_ 以記錄目錄的檔案入口與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_ 保具有前述目錄區塊的任意整數倍大小的區域,作爲目^ 區塊群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前ί 述目錄區塊群組的大小係錯誤訂正的單位。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確 保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 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 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 區域的起點並加以確保。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確 保具有前述目錄區塊群組的任意整數倍大小的區域,作爲 目錄區域。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確保前述目錄區域,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 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 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 域的起點並加以確保。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同時地預先確保相當於前述目錄區塊群組的區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在作成新的檔案之際,於已確保的之前述目錄區塊的末端 作成新的前述目錄區塊。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 述碼資訊的區域,或是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 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的狀態下,當欲進 一步作成新的檔案時,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的末端作 成新的前述目錄區塊,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 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 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 區域並加以確保。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當欲作成新的檔案之際,於作爲前述目錄區塊群組預先確 保的區域內,作成新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 述碼資訊的區域,或是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23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衣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的狀態下,當欲作 成新的檔案時,在作爲前述目錄區塊群組預先確保的區域 內,作成新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 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 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 於前述預約區域並加以確保。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當欲作成新的檔案之際,於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新的前 述目錄區塊群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內,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 述碼資訊的區域,或是已確保的檔案入口與檔案的局部或 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有任一個不足夠,並且作爲前述目 錄區塊群組預先確保的區域也不足夠的狀態下,當進一步 欲作成新的檔案時,在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新的前述目 錄區塊群組,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 描述碼上的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 的局部或是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前述預約區域並加 以確保。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當欲作成新的檔案之際,在前述碟片的空白區域中,確保 新的前述預約區域,並於已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 新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檔案管理方法,其中, 4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512318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在已確保的前述目錄區塊群組內,當記錄前述目錄的檔案 識別描述碼的區域不足夠,並且作爲前述目錄區塊預先確 保的區域也不足夠,以及在最初時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之 中可確保的區域也不足夠的狀態下,進一步欲作成新的檔 案時,在前述碟片的空白區域中,確保新的前述預約區域 ,並於已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內,作成前述目錄區塊群組 ,同時,爲記錄可記載在前述目錄的檔案識別描述碼上的 檔案,而將相當於所需區域之檔案入口及檔案的局部或是 全部之記錄用區域,整合於已確保的前述預約區域並加以 確保。 22.—種資料記錄裝置,其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丄〜 21項中任一項之檔案管理方法。 23· —種資料再生裝置,其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丄〜 21項中任一項之檔案管理方法。 24· —種資料記錄再生裝置,其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 1〜21項中任一項之檔案管理方法。 25· —種碟片,其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資料 §己錄裝置或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資料記錄再生裝置來記 錄0 本紙張尺度_巾—家鮮(CNS)A4規格⑽x W , 蠡 —-----^--------i.^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TW090104457A 2000-03-01 2001-02-27 AV data recorder and its method, disk recorded by AV data recorder and the method TW5123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56354A JP2001243107A (ja) 2000-03-01 2000-03-01 Av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又は当該av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で記録されたディスク
JP2001002256A JP2002207628A (ja) 2001-01-10 2001-01-10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2318B true TW512318B (en) 2002-12-01

Family

ID=2658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04457A TW512318B (en) 2000-03-01 2001-02-27 AV data recorder and its method, disk recorded by AV data recorder and the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36884B2 (zh)
EP (1) EP1271325A4 (zh)
KR (1) KR100499646B1 (zh)
CN (2) CN1408085A (zh)
TW (1) TW512318B (zh)
WO (1) WO20010653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6151B2 (ja) * 2004-11-05 2013-01-09 ドロボ,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仮想ホットスペアを用いて動的に拡張可能かつ縮小可能な故障許容格納システム
US7873782B2 (en) * 2004-11-05 2011-01-18 Data Robotics, Inc. Filesystem-aware block storag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730260B2 (en) 2007-04-20 2010-06-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lete recycling of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US8595458B2 (en) * 2008-09-29 2013-1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extent initialization in storage environment
US9201965B1 (en) 2009-09-30 2015-12-0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peech recognition using personal vocabula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90083B1 (en) 2009-09-30 2015-03-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ersonal vocabulary from network data
US8489390B2 (en) * 2009-09-30 2013-07-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ocabulary from network data
US8935274B1 (en) 2010-05-12 2015-01-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user expertise based on data propagat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JP5585268B2 (ja) 2010-07-22 2014-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単結晶炭化珪素膜付き基材及び単結晶炭化珪素膜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単結晶炭化珪素膜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
US8667169B2 (en) 2010-12-17 2014-03-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rgument maps based on activit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465795B2 (en) 2010-12-17 2016-10-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ds based on activit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553065B2 (en) 2011-04-18 2013-10-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data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528018B2 (en) 2011-04-29 2013-09-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visual worthiness of video data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620136B1 (en) 2011-04-30 2013-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a intelligent record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09624B2 (en) 2011-05-31 2014-12-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results of a search que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886797B2 (en) 2011-07-14 2014-11-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user expertise based on data propagat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831403B2 (en) * 2012-02-01 2014-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customized on-demand video repor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KR101630055B1 (ko) 2014-08-11 2016-06-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그 실장 기판 및 포장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1623A (en) * 1986-04-03 1988-12-13 Optotech, Inc. Fi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use in an optical data storage system
US5226163A (en) * 1989-08-01 1993-07-06 Silicon Graphics, Inc. File characterization for computer operating and file management systems
US5687397A (en) * 1993-02-26 1997-11-1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xpansion of data storage medium to store user data
US5463772A (en) * 1993-04-23 1995-10-3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ransparent peripheral file systems with on-board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and space management
JPH0895835A (ja) * 1994-09-26 1996-04-12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ファイルスペースの予約方法
JPH09179758A (ja) * 1995-12-25 1997-07-11 Fujitsu Ltd 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媒体
US6292625B1 (en) 1996-09-30 2001-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suitable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AV data on/from disc, recorder and reproducer for the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isc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6665690B2 (en) * 1997-10-21 2003-12-16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pective lengths of recording units used for recording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on disc medium
US6674472B1 (en) * 1997-12-24 2004-01-06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camera and method which displays a page number of a displayed page
US6823398B1 (en) * 2000-03-31 2004-11-23 Dphi Acquisitions, Inc. File system management embedded in a storage device
JP3674531B2 (ja) * 2001-04-12 2005-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03044333A (ja) * 2001-08-01 2003-02-14 Fujitsu Ltd ディレクトリ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装置,記憶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14586A1 (en) 2003-01-16
KR20020079933A (ko) 2002-10-19
EP1271325A4 (en) 2006-05-31
US7136884B2 (en) 2006-11-14
WO2001065374A1 (en) 2001-09-07
KR100499646B1 (ko) 2005-07-05
EP1271325A1 (en) 2003-01-02
CN1674139A (zh) 2005-09-28
CN1408085A (zh) 2003-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12318B (en) AV data recorder and its method, disk recorded by AV data recorder and the method
US7305175B2 (en) AV dat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disk recorded by the same
JP2001236251A (ja)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
JP4801314B2 (ja) 記憶媒体にデータを保存する又は記憶媒体からデータを読み込む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HUP0401105A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WO2007052531A1 (ja) ファイル記録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20050175317A1 (en) Method of converting file system format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4226876B2 (ja) 取り外し可能な記憶媒体を構成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1243107A (ja) Av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又は当該av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で記録されたディスク
JPH11306545A (ja) Av用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US201001655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ading information
JP2010015251A (ja) 記録装置
JP4406094B2 (ja)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182864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4171670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4277707B2 (ja) 情報記録方法
JP2006323462A (ja) ファイルコピー装置およびファイルコピー方法
JPH1050031A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
JP4203043B2 (ja) Av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又は当該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で記録されたディスク
JP2002207628A (ja)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293804A (ja) バックアップ管理装置
JP2001043662A (ja) ディスク媒体管理方法
JP2009016010A (ja)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JP2005166131A (ja) 再生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6196081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