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3256B - Re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afer and substrate - Google Patents
Re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afer and substrat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383256B TW383256B TW086101949A TW86101949A TW383256B TW 383256 B TW383256 B TW 383256B TW 086101949 A TW086101949 A TW 086101949A TW 86101949 A TW86101949 A TW 86101949A TW 383256 B TW383256 B TW 38325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coating film
- polishing
- functional coating
- waf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0—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30—Structur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 H01L22/34—Circuits for electrically characterising or monitor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 g. whole test die, wafers filled with test structures, on-board-devices incorporated on each die, process control monitors or pad structures thereof, devices in scribe l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4—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042—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operating process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002—Preparing wafers
- H01L21/02005—Preparing bulk and homogeneous wafers
- H01L21/02032—Preparing bulk and homogeneous wafers by reclaiming or re-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8/00—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Y10S438/906—Cleaning of wafer as interim ste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8/00—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Y10S438/959—Mechanical polishing of wa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第86101949铖專利案 中文説明〇正頁 民國88年05月修正 焊却戔員明示ί年 月 曰所提之 修正^4^無變更實質内容是否准予修正。 五、發明說明(5 ) 光目標面· 步驊(b) (i)的研光或步驟(b) (i i)的抛 光最好是在對硬質金羼結合修磨石或拋光板相對旋轉研光 或拋光面的同時實施(包括研光面,拋光面,硬質修磨石 ,及拋光板的任何一固定的情況)· 詳細言之,步驟(b) (i)最好在以500至 600rpm的速率旋轉目檩面及以具有#2,000至 10,000的粗糙度和以500至6,OOOrpm的 5. 13 速率旋轉的杯形金靥結合鑽石修磨石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 整之下實施· 或者,步驟(b) (ii)之實施最好係藉著在以 1 0至2 0 0 r pm的速率旋轉目標面的同時滴含有具有 10. 〇#m或更小的平均尺寸的拋光粒子的細微粒子抛 光泥漿於拋光板的襯墊上•及藉著在以1 0至 2 0 0 r pm的速率旋轉拋光板的同時以1 0 〇 g/ c m 2或更大的面負載迫使目標面於該襯墊上而達成· 細微粒子抛光泥漿最好含有擇自由S i 02、 A ^ 2 0 2 ' S i C、氧化锆、铈氧化物、鑽石、及膠態矽 石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磨料顆粒物質•細微粒子拋光泥 漿可爲具有7. 2或更大的pH值的鹼性泥漿。細微粒子 抛光泥漿可含有過氧化氫· 細微粒子拋光泥漿最好包含A iZ2〇3拋光粒子及水溶 性無機物質,水溶性無機物質爲擇自由重鉻酸鹽、硝酸鹽 氯化物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氧化鋁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t
' C -------;---—J—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t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相關於用於電氣及電子製品例如半導體裝置, 磁性記錄介質,及光學記錄裝置的晶圓與基底的再生方法 ’及用來實施再生方法的裝置。本發明尤其相關於使半導 體裝置製程中產生的處理晶圓,試驗晶圓,及暫置晶圓有 效再生的方法,及用來實施再生方法的裝置。雖然本發明 也可應用於上述晶圓以外的基底,但是在下文中會參考試 驗晶圓成爲典型例子而說明本發明》 相關技術的敘述 在半導體生產線中,許多試驗晶圓被用來於不同步驟 監測膜厚度,粒子檢査,及於加熱單元中成爲暫置晶圓。 這些晶圓在使用後藉著移除黏著於表面及端面的功能性塗 覆膜,然後清洗而重聚地再生及使用。 在典型的傳統再生方法中,再生藉著以下的步驟(1 )至(8 )而實施: (1 )藉著蝕刻或雙面研光而移除功能性塗覆膜的步 驟; (2 )如果需要的藉著蝕刻移除由於加工而變形的層 的步驟; (3 )在功能性塗覆膜的移除步驟之後的清洗晶圓的 步驟; (4 )以蠟黏結多個晶圓於高剛性陶瓷板的步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4 - 申請案 民國8年明修在 B7 五、發明説明(12 ) 例2 煩請委員明示87年 月 厅是 經濟部中央榡丰局貝Η消費合作祍印M 峰正本奇,-tl;vt'.T/.内&足^准 Ίκιο' 例1中的各晶圓A,B,及C以空氣夾頭單面夾持, 且在表2所示的條件下以高負載單面拋光處理拋光,以移 除功能性塗覆膜。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評估矽晶圓表 面的加工損壞深度,粗糙度及TTV。綜合於表2的結果 顯示矽晶圓在適當選擇的條件下有效再生。 3:i 13 具有Α ί膜的晶圓D安裝在於電解溶液中的晶圓夾持 具上。具有21Omm的外徑及1mm的厚度的玻璃石墨 電極被鏡面拋光以具有1 5A的表面粗糙度Ra。功能性 塗覆膜與石墨電極之間的距離保持於1mm,且在晶圓D 與電極之間實施電解以移除功能性塗覆膜。移除功能性塗 覆膜之後的晶圓展現令人滿意的粗糙度及TTV。 圖式的簡要敘述 圖1爲顯示習知技術的再生過程的流程圖: 圖2爲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典型再生過程的流程圖。 圖3爲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再生裝置·、 ^^1 HH ^!·— n·^— «^n fn^i *^m ^^^1—i -V-se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1C -1ϋ -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2 ) (5 )拋光晶圓表面的步驟,其中多個陶瓷拋光板被 裝載於具有大轉台的單面拋光機,且晶圓表面在加入拋光 泥漿於設置有拋光板的襯墊之下被抛光; (6 )將晶圓從陶瓷抛光板剝下的步驟; (7 )清洗晶圓背面上的蠼(黏結劑)的步驟;及 (8 )完工清洗步驟》 施加步驟(1 )的雙面研光係爲了移除不能藉由蝕刻 移除的硬質膜或複雜或多層的膜•圖1爲顯示上述再生過 程的流程圖。 傳統的試驗晶圓係預備用於具有低積體位準及相當簡 單的塗覆膜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製造。這些膜主要由氧化 物膜,多晶矽膜,及鋁膜組成,且具有由最多2或3層所 組成的簡單結構。因此,上述的傳統再生方法可令人滿意 地應付這些晶圓。 近年來,半導體裝置的積體位準由於極精細的製程而 顯著增加。同時,已有具有複雜結構的不同種類的塗覆膜 形成在試驗晶圓上。例如,包含W,WSi ,TiSi , S i 3N4,T i N或類似者的不同硬質塗覆膜已漸增加地 與傳統的氧化物膜,多晶矽膜,及鋁膜一起使用,且已有 記憶功能用的由二至五層構成的塗覆膜,或邏輯偏壓功能 用的由四至+層構成的塗覆膜。 上述的情形顯出傳統的再生方法有以下的缺點(1 ) 至(3 ): , (1 )蝕刻後的表面極不均匀,因爲具有不同蝕刻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五、發明説明(3 ) 的不同膜複雜地接線及叠合; (2 )由於有不能藉由蝕刻移除的殘餘膜而不能達成 令人滿意的再生;及 (3 )藉著雙面研光移除硬質膜造成加工期間形成的 變形層埋入基底的深處。 因此,在傳統的再生方法中,需要很大的加工裕度以 達成可再使用的表面平滑位準》詳細的說,藉著傳統的触 刻或雙面研光,每一再生過程需要有4 0至6 0 的加 工裕度,因此,再生循環的數目受限制於至多二或三次。 另外,再生過程的效率低,亦即形成有具有至多 0. 5的厚度的功能性塗覆膜的矽試驗晶圓的極平滑 表面由於膜移除過程而粗糙化,然後再次在大加工裕度下 精細平滑化。 在移除塗覆膜之後的傳統精拋光中,6吋或8吋的晶 圓以蠼黏結於具有4 0 0至5 0 0mm的外徑的陶瓷板, 且四或五個陶瓷板裝載於大型的單面拋光機以實施成批的 拋光處理。此種成批的拋光處理一般包含如圖1所示的粗 拋光及精拋光兩個步驟,或粗抛光,初步精抛光,及精拋 光三個步驟。 在這些拋光步驟中,晶圓均勻地黏結於陶瓷板,然後 從板剝離》因此,必須設置大量的設備,例如蠛安裝器及 蠟拆卸器,且需要大量的設備投資,即使是對黏結晶圓於 陶瓷板的步驟。 也已知另一種再生方法,其中裝配於玻璃纖維加強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 -b - ----------/------訂------線 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荑)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 ) 板上的晶圓被拋光。因爲模板與晶圓在此方法中互相固定 ,所以一部份泥漿可能到達晶圓的背面而導致污染,或是 襯墊可能由於晶圓在拋光期間從模板分離而破碎。 發明概說 本發明的目的爲提供不會發生習知技術的缺點的有效 的晶圓與基底的再生方法,及實施再生方法的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藉著移除形成在用過的晶圓或基底上的 功能性塗覆膜而使用過的晶圓或基底再生的方法包含以下 步驟: (a )根據功能性塗覆膜的品質,結構,或厚度而區 分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步驟; (b )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移除功能性 塗覆膜的步驟,其係藉著(i )在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整 之下以硬質金屬結合修磨石研光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目標 面,(i i )在設置有襯墊的拋光板與功能性塗覆膜之間 滴細微粒子拋光泥漿之下拋光目標面,或(i i i )以預 定電壓電解在電解質溶液中相對於電極表面放置的目標面 上的功能性塗覆膜;(c)於適當階段機械移除黏著於端 面的功能性塗覆膜的步驟;及(d )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 之後清洗及乾燥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步驟。 在此方法中,最好於步驟(b)的(i)至(i i i )的任何之一之後,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 藉著在拋光板與目標面之間滴細微粒子拋光泥漿而鏡面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 -Ί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第86101949铖專利案 中文説明〇正頁 民國88年05月修正 焊却戔員明示ί年 月 曰所提之 修正^4^無變更實質内容是否准予修正。 五、發明說明(5 ) 光目標面· 步驊(b) (i)的研光或步驟(b) (i i)的抛 光最好是在對硬質金羼結合修磨石或拋光板相對旋轉研光 或拋光面的同時實施(包括研光面,拋光面,硬質修磨石 ,及拋光板的任何一固定的情況)· 詳細言之,步驟(b) (i)最好在以500至 600rpm的速率旋轉目檩面及以具有#2,000至 10,000的粗糙度和以500至6,OOOrpm的 5. 13 速率旋轉的杯形金靥結合鑽石修磨石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 整之下實施· 或者,步驟(b) (ii)之實施最好係藉著在以 1 0至2 0 0 r pm的速率旋轉目標面的同時滴含有具有 10. 〇#m或更小的平均尺寸的拋光粒子的細微粒子抛 光泥漿於拋光板的襯墊上•及藉著在以1 0至 2 0 0 r pm的速率旋轉拋光板的同時以1 0 〇 g/ c m 2或更大的面負載迫使目標面於該襯墊上而達成· 細微粒子抛光泥漿最好含有擇自由S i 02、 A ^ 2 0 2 ' S i C、氧化锆、铈氧化物、鑽石、及膠態矽 石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磨料顆粒物質•細微粒子拋光泥 漿可爲具有7. 2或更大的pH值的鹼性泥漿。細微粒子 抛光泥漿可含有過氧化氫· 細微粒子拋光泥漿最好包含A iZ2〇3拋光粒子及水溶 性無機物質,水溶性無機物質爲擇自由重鉻酸鹽、硝酸鹽 氯化物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氧化鋁鹽·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t
' C -------;---—J—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t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B7_五、發明説明(6 ) 襯墊最好爲具有4 0或更大的蕭( Shore)硬度的 硬質襯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用來藉著移除形成在用過的 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而使用過的晶圓或基底再生 的裝置包含: (1 )功能性塗覆膜移除單元,用來移除形成於用過 的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 (2 )端面塗覆膜移除單元,用來移除黏著於用過的 晶圓或基底的端面的功能性塗覆膜: (3 )表面清洗單元,用來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 清洗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處理過的面。 再生裝置可另外包含用來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鏡 面拋光處理過的面的表面拋光單元。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敘述 本發明係以以下的知識達成。當(A )以細微粒子金 屬結合修磨石的研光與電解過程中修整的組合或(B)使 用細修磨石泥漿及硬質襯墊的高負載拋光相應於功能性塗 覆膜的型式施加時,可在沒有任何晶圓損壞下達成有效的 再生(亦即,以極低的加工裕度)。以下參考個別步驟的 圖示說明本發明的操作。 上述的步驟(a )係根據功能性塗覆膜的品質,結構 或厚度區分要被處理的晶圓。例如,矽試驗晶圓具有形成 於其表面上的不同功能性塗覆膜。晶圓再生從於接收步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B7五、發明説明(7 ) 中根據品質,結構,厚度或類似者將晶圓區分成數群開始 。以金屬結合修磨石研光或以細微粒子拋光泥漿拋光係根 據品質,結構,厚度或類似者而決定· 上述的步驟(a )中區分的晶圓的功能性塗覆膜在以 夾頭夾持晶圓下於上述的步驟(b)(丨)或(1>)( ii)中去除。步驟(b) (i)可應用於具有複雜結構 或高硬度的功能性塗覆膜,而步驟(b) ( i i )可應用 於具有相當簡單的結構或低硬度的功能性塗覆膜。步驟( b ) ( i i i )可應用於包含大量金靥組件例如金屬接線 的功能性塗覆膜。包含大量金屬組件例如金屬接線的功能 性塗覆膜由於金靥組件於拋光襯墊及修磨石上的熔執而展 現穩定加工。可直接電解功能性塗覆膜的電解加工適合於 這些塗覆膜。要被加工的晶圓的表面形狀於電解加工中轉 移於電極表面。較佳電極的例子包含具有高度粗糙表面的 非晶碳,玻璃石墨,及類似者。 用於步驟(b) (i)中的金靥結合修磨石的典型例 子爲已曾用於研光加工的金屬結合鑽石修磨石。當在習知 技術的研光過程中使用小鑽石粒子尺寸(例如, # 1 0 0 0或更大)時,修磨石被研光材料阻塞,導致不 穗定的加工。在本發明中,藉著施加電解過程中修整( E L I D )的研光處理而防止此缺點。在電解過程中修整 中,電壓在研光加工期間施加於鑽石修磨石以電解溶解金 靥構件例如綴合物(binder ),因而防止修磨石阻塞。 以下說明步驟(b ) ( i )中相對旋轉的操作條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10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A7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5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B7__ 五、發明說明(8 ) 試驗晶圓被空氣夾頭夾持•且藉著杯形金羼結合鑽石修磨 石移除功能性塗覆膜•加工最好藉著在以5 0至 6 0 0 r pm的速率旋轉晶圓之下以5 0 0至 6 0 0 r p m的速率旋轉的金靥結合鑽石修磨石實施•在 此範圍外的條件導致深的研光痕跡產生於表面或鑿碎•在 電解過程中修整中,當使用具有1至8 μιη的平均粒子尺 寸的金靥結合鑽石修磨石(修磨石粗糙率:# 2 0 0 0至 1 0 0 0 0 )時,可在不損壞晶圓下有效移除塗覆膜•超 過8 μιη的平均粒子尺寸在晶圓上形成深的研光痕跡而使 晶圓平滑度退化,而小於1 μπι的平均粒子尺寸導致不充 份的電解過程中修整效果及不穩定的加工* 在晶圓具有相當簡單的膜結構及低硬度的情況中,選 擇使用泥漿的抛光•使用由聚尿烷樹脂或類似者製成的襯 墊在髙負載下以細微粒子抛光泥漿實施單面抛光•例如, 晶圓由空氣夾頭夾持而由設置有上述的襯墊的抛光板拋光 •晶圓以1 0至200 r pm的速率旋轉,滴入有具有 10. 0#m或更小的平均尺寸的磨料顆粒的細微粒子抛 光泥漿,拋光板以1 0至200 r pm的速率旋轉,且在 以1 0 0 g/cm 2或更大的面積負載壓目標面抵靠襯墊 下拋光晶圓•拋光板由例如鑄鐵或不銹鏑的金靥材料或是 陶瓷材料製成•且表面上設置有襯墊· 可用於拋光修磨石的磨料顆粒物質的例子包括具有小 於1 的平均尺寸的S i 02、Aj?203、S i C、氧 化锆、铈氧化物、鍍石、及膠態矽石•藉著以鹸性試劑例 1 -11 - -------------- ---I----訂----- - - -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 五、發明說明(9 ) 如KOH或NaOH鹼化含有磨料顆粒的泥漿至7. 2或 更大的P Η值或加入過氧化氫成爲氧化劑,可由於由磨料 顆粒的機械拋光作用與化學試劑的化學拋光作用所組成的 機械化學作用而在髙拋光速率下達成優異的表面平滑度* 在晶圃由硬質材料例如玻璃石墨及髙密度非晶碳製成 的情況中*最好使用含有Ai?20 3磨料顆粒及擇自由重鉻 酸鹽,硝酸鹽*及氯化物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水溶性氧 化無機鋁鹽的細微粒子拋光泥漿•以由於優異的機械化學 作用而在髙拋光速率下達成優異的表面平滑度· 拋光負載及襯墊材料爲在拋光步驟中移除功能性塗覆 膜的重要因數•爲有效移除功能性塗覆膜,拋光負載以 100g/cm2或更大較佳,而以300g/cm2或更 大更好•超過100g / c m2的拋光負載會由於磨料顆粒而 在晶圓上形成深的拋光缺陷(刮痕),降低拋光速率,及 顯著降低生產力•逋當的襯墊硬度可減小拋光速率的變化 及晶圓的總厚度變化(TTV),而減小的TTV及適當 的抛光速率可以4 0或更大的蕭氏(Shore)硬度達成* 設置在襯墊上的凹槽•或圓形或卵形的凹坑也有效於增進 拋光速率· 黏著於晶画端面的功能性塗覆膜可於適當階段機械移 除•此種移除的一實施例爲帶子抛光方法*其中夾持於旋 轉軸線的旋轉晶圓的端面被壓抵於均勻分散有磨料顆粒的 帶子•此功能性塗覆膜的移除可在例如面分晶圆之後或在 目檩面面上的功能性塗覆膜的移除之後實施(參考圖2 )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12 - A 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0 ) 〇 在本發明中,因爲可藉著高負載,單面抛光而達成優 異的表面平滑度,所以某些型式的晶圓可在移除功能性塗 覆膜後再使用。當藉著上述的步驟(b) (i)至(b) (i i i )中的任何功能性塗覆膜移除處理未達成可再使 用的表面平滑度時,表面承受以選定的磨料顆粒尺寸及負 載的高負載,單面拋光以獲得可再使用的表面平滑度。_ 當功能性塗覆膜存在於背面時,兩面上的膜被分開移 除,且再使用表面以鏡面拋光精加工。 表面拋光之後的試驗晶圓表面藉著整批程序或多批程 序而被清洗,接著乾燥,以移除表面上的磨料顆粒及調節 表面。圖2爲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典型再生過程的流程圖, 其中(b) (iii)步驟省略。 用來實施本發明的再生裝置包含上述的(1 )至(3 )或(1 )至(4)的單元。這些單元必須設置有用來實 施上述步驟的機構。例如,(1)功能性塗覆膜移除單元 必須設置有用來在夾持晶圓的同時旋轉的夾持旋轉機構, 包含以金靥結合修磨石或上面具有襯墊的拋光板的電解過 程中修整的組合的加工機構,及目標面的電解機構,其中 目標面面對在電解溶液中的電極且施加預定電壓。(4) 表面拋光單元必須設置有用來在夾持晶圓的同時旋轉的夾 持旋轉機構,及包含上面具有襯墊的拋光板的表面拋光機 構。 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中,藉著以金靥結合修磨石與電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隼(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3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 五、發明説明(11 ) 解過程中修整的組合的研光或藉著使用細微磨料顆粒泥漿 及硬質襯墊的高負載單面拋光,可在極小的裕度下使晶圓 及基底再生。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的晶圓具有如同精拋 光之後的鏡面拋光或平滑表面,此爲晶圓再生所必要者。 可減少再生的步驟數目且不須例如獵安裝器等的設施,導 致設施投資及再生成本的減少。另外*因爲晶圓以單面夾 持,所以可由背面夾持晶圓而可達成自動化系統。 例子 以下參考例子更詳細說明本發明。這些例子並非限制 本發明,須了解可在不離開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下實施改 變及修正。 例1 例1中使用包含形成在具有2 0 Omm的外徑及 0 · 7 5mm的厚度的單晶矽上的具有1 〇 〇A的厚度的 氧化物膜的晶圓A,包含五層的氧化物膜· W膜,T i 一 W膜,Ti S i膜,及多晶矽膜的晶圓B,及包含六層的 氧化物膜,W膜,Ti 一 W膜,Ti S i膜,多晶矽膜, 及S 131^14膜的晶圓C。每一晶圓均以空氣夾頭單面夾持 ,且承受以金靥結合塗覆膜修磨石的功能性塗覆膜移除。 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使用矽晶圓以評估加工損壞的 深度,表面粗糙度及TTV。綜合於表1的結果顯示矽晶 圓在適當地選擇的條件下有效再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1T 申請案 民國8年明修在 B7 五、發明説明(12 ) 例2 煩請委員明示87年 月 厅是 經濟部中央榡丰局貝Η消費合作祍印M 峰正本奇,-tl;vt'.T/.内&足^准 Ίκιο' 例1中的各晶圓A,B,及C以空氣夾頭單面夾持, 且在表2所示的條件下以高負載單面拋光處理拋光,以移 除功能性塗覆膜。在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評估矽晶圓表 面的加工損壞深度,粗糙度及TTV。綜合於表2的結果 顯示矽晶圓在適當選擇的條件下有效再生。 3:i 13 具有Α ί膜的晶圓D安裝在於電解溶液中的晶圓夾持 具上。具有21Omm的外徑及1mm的厚度的玻璃石墨 電極被鏡面拋光以具有1 5A的表面粗糙度Ra。功能性 塗覆膜與石墨電極之間的距離保持於1mm,且在晶圓D 與電極之間實施電解以移除功能性塗覆膜。移除功能性塗 覆膜之後的晶圓展現令人滿意的粗糙度及TTV。 圖式的簡要敘述 圖1爲顯示習知技術的再生過程的流程圖: 圖2爲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典型再生過程的流程圖。 圖3爲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再生裝置·、 ^^1 HH ^!·— n·^— «^n fn^i *^m ^^^1—i -V-se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1C -1ϋ -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表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例子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晶圓 A,B,C A,B,C A,B,C A,B,C 鑽石的平均尺寸(/im) 0.5 1.0 8.0 11*5 1.0 1.0 8.0 修磨石的娜速率(rpm) 2500 500 6000 2500 2500 晶圓的旋轉速率(ΠΜ). 200 50 600 200 鱗速率(仰/頒) 3.0 4.0 5.0 5.0 4.0 4.0 4.0 5.0 5.0 切割深度(Mm) 3.0 5.0 5.1 5.2 5.0 5.0 5.0 5.0 5.1 電解過程中修整 細 脑 細 麵 脑 細 細 細 未細 實際加工裕度(μ m) 0.2 3.8 4.9 5.1 3.2 5.1 5.1 4.9 0.1 表面粗糖度Ra(A) - 71 120 500 122 92 12Θ go - TTV(jam) - 2.2 1.2 1.1 4.5 2.2 4.5 2.3 - 加工損壤深度(“m) - 0.2 0.5 8.5 2.5 4.5 2.2 4.3 - 註 膜未移除 - - 深的研 深的研 發生 深的研 發生 由於高硏光阻力 光麵 光讎 鑿碎 光獅 鑿碎 t 而使膜未移除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 表2 例子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晶圓 A B C B B B B B B 襯墊硬度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磨料顆粒 Si〇2 Si〇2 Si〇2 S1O2 Si〇2 Si〇2 Si〇2 Si〇2 Si〇2 磨料顆粒尺寸("m)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拋光板的旋轉速率(rpm) 70 70 70 70 70 70 10 200 70 晶圓的旋轉速率(rpm) 60 60 60 60 10 200 60 60 60 拋光負載(g/cm2)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加工裕度(jt/m) 2.2 2.2 0.1 1.8 1.6 3.2 2.1 3.2 3.2 表面粗糙度(A) 20 23 28 33 34 26 29 24 33 Πν(Μΐη) 2.3 2.3 2.3 5.5 5.5 1.8 4.8 1.9 3.2 註 — - 不充份的 imm 讎光 形成 織光 形成 形成 難除 速率 速率 刮痕 速率 刮痕 刮痕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7 -
Claims (1)
- 壞請委_明示88年 月-.听徒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修足本有無變更貨質内容是^^·τ"π · 第86 1 0 1 94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5月修正 1. 一種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生方法,係藉著去除 形成在用過的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該方法包含 以下步驟: (a )根據功能性塗覆膜的品質、結構、或厚度來分 ' ^類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步驟; Ο , i. Ο (b) 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去除功能性 塗覆膜的步驟*其係藉著: (i)在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整之下以硬質金屬結合 修磨石研光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目標面, (i i)在設置有襯墊的拋光板與功能性塗覆膜之間 滴細微粒子拋光泥漿之下拋光目標面,或 (i i i )以預定電壓電解在電解質溶液中相對於電 極表面放置的目標面上的功能性塗覆膜; (c) 於適當階段機械去除黏著於端面的功能性塗覆 膜的步驟;及 (d) 在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清洗及乾燥用過的晶 圓或基底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於步驟(b)的(i)至(i i i)的任何 之一之後,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藉著在拋 本紙呆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I --·-1 —i * m XV -'β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壞請委_明示88年 月-.听徒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修足本有無變更貨質内容是^^·τ"π · 第86 1 0 1 94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5月修正 1. 一種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生方法,係藉著去除 形成在用過的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該方法包含 以下步驟: (a )根據功能性塗覆膜的品質、結構、或厚度來分 ' ^類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步驟; Ο , i. Ο (b) 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去除功能性 塗覆膜的步驟*其係藉著: (i)在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整之下以硬質金屬結合 修磨石研光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目標面, (i i)在設置有襯墊的拋光板與功能性塗覆膜之間 滴細微粒子拋光泥漿之下拋光目標面,或 (i i i )以預定電壓電解在電解質溶液中相對於電 極表面放置的目標面上的功能性塗覆膜; (c) 於適當階段機械去除黏著於端面的功能性塗覆 膜的步驟;及 (d) 在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清洗及乾燥用過的晶 圓或基底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於步驟(b)的(i)至(i i i)的任何 之一之後,在夾持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狀態下,藉著在拋 本紙呆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I --·-1 —i * m XV -'β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光板與目標面之間滴細微粒子抛光泥漿而鏡面拋光該目標 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於步驟(b )的(i )的研光或顯示器(b )(i i)的拋光是在對該硬質金屬結合修磨石或該拋光 板相對旋轉研光或拋光面的同時實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步驟(b) (i)最好在以500至 600rpm的速率旋轉目標面及以具有#2,000至 10 ’ 000的粗糙度和以500至6,OOOrpm的 速率旋轉的杯形金屬結合鑽石修磨石施加電化學過程中修 整之下實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步驟(b) (ii)之實施最好係藉著在以 1 0至2 0 0 r pm的速率旋轉目標面的同時滴含有具有 10· Ο/im或更小的平均尺寸的拋光粒子的細微粒子拋 光泥漿於拋光板的襯墊上•及藉著在以1〇至 2 0 〇 r pm的速率旋轉拋光板的同時以1 〇 〇 g/ 〇1«2或1〇〇2/(;1112以上的面負載迫使目標面於該襯 墊上而達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或第 5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生方法,其中該細微粒子拋 光泥漿含有擇自由S i 02、Α$2〇3、S i C '氧化鉻 、鈽氧化物、鑽石、及膠態矽石所組成的群類的至少一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2 -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料顆粒物質。 7. 如申請專利範画第6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該細微粒子拋光泥漿可爲具有7. 2或 7. 2以上的pH值的鹼性泥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 生方法,其中該細微粒子拋光泥漿可含有過氧化氫。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或第 5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生方法,其中該細微粒子拋 光泥漿最好包含A j?20 3拋光粒子及水溶性無機物質,水 溶性無機物質爲擇自由重鉻酸鹽、硝酸鹽、及氯化物所組 成的群類的至少一氧化鋁鹽。 d 0 .如申if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M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項一部6頂.搞Λ?項..第-S-.領:或第-:9=填的用過圓 .ί1.· 或基底的再生方法«其中該襯墊最好爲具有4 0或4 0以 上的蕭氏(Shore)硬度的硬質襯墊。 1 1 . 一種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再生裝置,係藉著去 除形成在用過的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該裝置包 含: (1 )功能性塗覆膜去除單元,用來去除形成於用過 的晶圓或基底上的功能性塗覆膜; (2 )端面塗覆膜去除單元,用來去除黏著於用過的 晶圓或基底的端面的功能性塗覆膜; (3 )表面清洗單元,用來在去除功能性塗覆膜之後 清洗用過的晶圓或基底的處理過的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的用過的晶圓或基底 的再生裝置,其中該裝置更包含用來在去除功能性塗覆膜 元 單 光 拋 面 表 的 面 的 過 tml 理 處 光 拋 面 鏡 後 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190496A JP3605927B2 (ja) | 1996-02-28 | 1996-02-28 | ウエハーまたは基板材料の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383256B true TW383256B (en) | 2000-03-01 |
Family
ID=1262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6101949A TW383256B (en) | 1996-02-28 | 1997-02-19 | Re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afer and substrate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81301A (zh) |
JP (1) | JP3605927B2 (zh) |
KR (1) | KR100222228B1 (zh) |
TW (1) | TW3832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8745A (en) * | 1997-10-28 | 2000-04-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apping scratches in an oxide film |
SG71903A1 (en) | 1998-01-30 | 2000-04-18 | Canon Kk | Process of reclamation of soi substrate and reproduced substrate |
KR100323496B1 (ko) * | 1999-12-31 | 2002-02-06 | 윤배원 | 반도체 웨이퍼의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
JP4602504B2 (ja) * | 2000-02-07 | 2010-12-22 |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 再生シリコンウエハの製造方法及び再生シリコンウエハを用いて半導体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
DE10010820C1 (de) * | 2000-02-29 | 2001-09-13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zur Regenerierung von Halbleiterscheiben |
US6406923B1 (en) | 2000-07-31 | 2002-06-18 | Kobe Precision Inc. | Process for reclaiming wafer substrates |
JP4435391B2 (ja) * | 2000-08-04 | 2010-03-17 | 扶桑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ロイド状シリカスラリー |
US6300246B1 (en) | 2000-11-21 | 2001-10-0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 |
DE10137113A1 (de) * | 2001-07-30 | 2003-02-27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zum Regenerieren von Halbleiterscheiben |
KR100460311B1 (ko) * | 2001-08-22 | 2004-12-08 | 참엔지니어링(주) | 폐마스크를 이용한 마스크 블랭크 또는 마스크 제작 방법 |
JP2003229392A (ja) * | 2001-11-28 | 2003-08-15 |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 シリコン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リコンウエーハ並びにsoiウエーハ |
JP2005093869A (ja) * | 2003-09-19 | 2005-04-07 | Mimasu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o Ltd | シリコンウエーハ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ウエーハ |
US7699997B2 (en) * | 2003-10-03 | 2010-04-20 | Kobe Steel, Ltd. | Method of reclaiming silicon wafers |
JP4715470B2 (ja) * | 2005-11-28 | 2011-07-06 | 株式会社Sumco | 剥離ウェーハの再生加工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り再生加工された剥離ウェーハ |
US7700488B2 (en) | 2007-01-16 | 2010-04-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Recycling of ion implantation monitor wafers |
US8034718B2 (en) | 2006-12-12 | 2011-10-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to recover patterned semiconductor wafers for rework |
JP5016321B2 (ja) * | 2007-02-22 | 2012-09-05 |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ポートプレートの処理方法 |
US7727782B2 (en) * | 2007-06-25 | 2010-06-01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ncoming and outgoing wafer inspection productivity in a wafer reclaim factory |
US20080318343A1 (en) * | 2007-06-25 | 2008-12-25 | Krishna Vepa | Wafer reclaim method based on wafer type |
US7775856B2 (en) * | 2007-09-27 | 2010-08-17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Method for removal of surface films from reclaim substrates |
US7732303B2 (en) | 2008-01-31 | 2010-06-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recycling of ion implantation monitor wafers |
JP2009283650A (ja) * | 2008-05-22 | 2009-12-03 | Sumco Corp |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再生方法 |
TW201310692A (zh) * | 2011-08-31 | 2013-03-01 | Solution Chemicals Inc | Led之基板重製方法 |
JP5285793B2 (ja) * | 2012-05-10 | 2013-09-11 |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ポートプレートの処理方法 |
JP6124452B2 (ja) * | 2013-06-12 | 2017-05-10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タル酸リチウム結晶ウェーハの再生方法 |
JP6205619B2 (ja) * | 2013-11-07 | 2017-10-04 | 株式会社岡本工作機械製作所 | 再生半導体ウエハの製造方法 |
SG11201803236VA (en) * | 2015-10-30 | 2018-05-30 | Acm Research Shanghai Inc |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polish in constant voltage mode |
JP2021145052A (ja) * | 2020-03-12 | 2021-09-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
US20220362903A1 (en) * | 2021-05-12 | 2022-11-17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Multiple polishing heads with cross-zone pressure element distributions for cmp |
KR102393576B1 (ko) * | 2021-11-05 | 2022-05-04 | 주식회사 씨엠케미칼 | Cmp 패드 컨디셔너 기판의 재생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86941B2 (ja) * | 1991-07-09 | 2002-05-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ダイヤモンド研削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法 |
US5622875A (en) * | 1994-05-06 | 1997-04-22 | Kobe Precision, Inc. | Method for reclaiming substrate from semiconductor wafers |
-
1996
- 1996-02-28 JP JP04190496A patent/JP36059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
- 1997-02-19 TW TW086101949A patent/TW38325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2-21 US US08/804,732 patent/US5981301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26 KR KR1019970005878A patent/KR10022222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605927B2 (ja) | 2004-12-22 |
KR970061445A (ko) | 1997-09-12 |
US5981301A (en) | 1999-11-09 |
KR100222228B1 (ko) | 1999-10-01 |
JPH09237771A (ja) | 1997-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383256B (en) | Re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afer and substrate | |
JP3925580B2 (ja) | ウェーハ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 |
JP3247301B2 (ja) | 再生半導体ウェハとその再生方法 | |
TW494487B (en) |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 |
JP2002305168A (ja) | 研磨方法及び研磨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TW200819242A (en) | Carrier for double side polishing device, and double side polishing device and double side polishing method using the carrier | |
KR20000017512A (ko) | 웨이퍼 기판 재생방법 및 웨이퍼 기판 재생을 위한 연마액 조성물 | |
JP2002057129A (ja) | ウエハ基板の再生方法 | |
JP2011216887A (ja) | 半導体ウェハの両面研磨のための方法 | |
CN109352513B (zh) | 一种晶圆抛光方法 | |
JP2009124153A (ja) | ポリシングされたエッジ部を備えた半導体ウェハの製造方法 | |
JP2011104713A (ja) | ガラス基板研磨パッド用ドレス治具 | |
JP2014144500A (ja) | サファイアウェハーの片面研磨方法、サファイアウェハーの製造方法 | |
JP2010257561A (ja) | 磁気ディスク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 |
JP2000138192A (ja) | 半導体ウエハ基板の再生法および半導体ウエハ基板再生用研磨液 | |
US6478977B1 (en) | Po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892215B2 (ja) | ウェーハ研磨方法 | |
JP2003236743A (ja) | 研磨用テンプレート | |
JP2007194556A (ja) |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 |
JPH11333703A (ja) | ポリッシング加工機 | |
TW544799B (en) | A novel diamond dresser of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 |
JP2000052242A (ja) | ワークホルダー | |
JP7038342B2 (ja) | 研磨部材 | |
JPH10256201A (ja) | 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00308961A (ja) | 貼付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K4A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