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323027A - 多層結構體 - Google Patents

多層結構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3027A
TW202323027A TW111136576A TW111136576A TW202323027A TW 202323027 A TW202323027 A TW 202323027A TW 111136576 A TW111136576 A TW 111136576A TW 111136576 A TW111136576 A TW 111136576A TW 202323027 A TW202323027 A TW 2023230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hesive layer
multilayer structure
glass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6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邊綾
稻垣淳一
佐藤啓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02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2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B32B17/04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onded with or embedded in a plastic subs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多層結構體具有樹脂製的支撐體、層疊於上述支撐體上的黏著劑層、層疊於上述黏著劑層上的金屬層以及層疊於上述金屬層上的玻璃層,上述玻璃層的厚度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將上述黏著劑層的60℃時的彈性模量設為x[MPa],將上述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量設為y[μg/cm 2]時,滿足y≦3333.3x。

Description

多層結構體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多層結構體。
發明背景 已知層疊有2層以上的層的多層結構體。作為一例,可舉出在板厚度薄的玻璃層(玻璃膜)上層疊有銀反射層的多層結構體。該多層結構體的厚度例如,在10~200μm的範圍內。該多層結構體例如,由藉由下拉法成型的玻璃輥來獲得。 先實施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231744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可是,如果多層結構體被置於高溫環境下,則由於熱的影響有時產生外觀不良。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即使置於高溫環境下,也不易產生外觀不良的多層結構體。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多層結構體具有樹脂製的支撐體、層疊於上述支撐體上的黏著劑層、層疊於上述黏著劑層上的金屬層以及層疊於上述金屬層上的玻璃層,上述玻璃層的厚度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將上述黏著劑層的60℃時的彈性模量設為x[MPa],將上述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量設為y[μg/cm 2]時,滿足y≦3333.3x。 <發明之功效>
根據公開的技術,能夠提供即使置於高溫環境下也不易產生外觀不良的多層結構體。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參照附圖對於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各附圖中,同一構成部分附上同一符號,有時省略重複的說明。
圖1為例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多層結構體的斷面圖。圖1所示那樣,多層結構體1具有支撐體10、黏著劑層20、樹脂層30、金屬層40、接著劑層50以及玻璃層60。黏著劑層20、樹脂層30、金屬層40、接著劑層50、和玻璃層60依次層疊於支撐體10的上面10a。另外,樹脂層30和接著劑層50根據需要設置。
多層結構體1的平面形狀(從支撐體10的上面10a的法線方向觀察的形狀)例如,為矩形。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多層結構體1的平面形狀能夠為圓形、橢圓形、它們的組合、其它適宜的形狀。
多層結構體1例如,能夠作為鏡使用。多層結構體1中,玻璃層60的厚度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多層結構體1中,玻璃層60的厚度薄,玻璃層60的表面與金屬層40的距離極其近。因此,多層結構體1中,能夠解決圖像雙重顯現的以往的板玻璃的課題而顯出清晰的圖像。
這裡,對於多層結構體1的各部的材料等進行說明。
[支撐體] 支撐體10為樹脂製,支撐玻璃層60等。支撐體10的厚度能夠為例如,1mm以上5mm以下左右。作為支撐體10的材料,可舉出例如,聚碳酸酯、聚丙烯等樹脂。
作為支撐體10,能夠使用玻璃、金屬,由於玻璃、金屬重,因此多層結構體1整體的重量增加而操作性惡化。藉由使用樹脂製的支撐體10,從而能夠使多層結構體1輕量化,能夠提高多層結構體1的操作性。從進一步提高操作性的觀點考慮,支撐體10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優選為8kg/m 2以下。此外,藉由使用樹脂製的支撐體10,從而能夠實現具有撓性的多層結構體1。例如,能夠將多層結構體1沿著彎曲面而黏貼。
[黏著劑層] 黏著劑層20層疊於支撐體10上。圖1的例子中,黏著劑層20設置於支撐體10與樹脂層30之間,但是在多層結構體1不具有樹脂層30的情況下,黏著劑層20設置於支撐體10與金屬層40之間。作為黏著劑層20,使用任意的適當的黏著劑。作為黏著劑層20的材料,可舉出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有機矽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等。黏著劑層20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5μm以上500μm以下左右。
[樹脂層] 樹脂層30在支撐體10上隔著黏著劑層20而層疊。樹脂層30由1層或複數層來構成。在樹脂層30由複數層形成的情況下,優選介由具有接著功能的密著層使其層疊。樹脂層30的總厚度從撓性的觀點考慮,只要為20μm以上1000μm以下即可,優選為25μm以上500μm以下,更優選為5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範圍。在樹脂層30由1層構成的情況下,樹脂層30的厚度例如,能夠為20μm以上150μm以下的範圍。
作為樹脂層30的材料,可舉出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樹脂等聚酯系樹脂、降冰片烯系樹脂等環烯烴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醯胺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碸系樹脂、聚醚醯亞胺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氨基甲酸酯系樹脂等。
樹脂層30根據需要設置,藉由設置樹脂層30,從而發揮多層結構體1的操作性提高的效果。
[金属層] 金屬層40在黏著劑層20上隔著樹脂層30而層疊。在多層結構體1不具有樹脂層30的情況下,金屬層40直接層疊於黏著劑層20上。金屬層40為將藉由玻璃層60和接著劑層50而入射的可見光進行反射的層。作為金屬層40的材料,優選為可見光反射率高的材料,可舉出例如,鋁、銀、銀合金等。金屬層40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10nm以上500nm以下左右。金屬層40能夠在樹脂層30的上面,例如,藉由濺射法、蒸鍍法、鍍覆法等來形成。
另外,金屬層40可以在玻璃層60的下面,例如,藉由濺射法、蒸鍍法、鍍覆法等而形成。在該情況下,不需要接著劑層50。
[接著劑層] 接著劑層50由可見光透射率高的材料形成。接著劑層50的厚度為例如,0.1μm以上25μm以下。作為接著劑層50,能夠利用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有機矽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紫外線固化性丙烯酸系接著劑、紫外線固化性環氧系接著劑、熱固性環氧系接著劑、熱固性三聚氰胺系接著劑、熱固性苯酚系接著劑、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中間膜、聚乙烯醇縮丁醛(PVB)中間膜等。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所謂黏著劑,是指在常溫下具有接著性,以輕壓力接著於被著體的層。因此,即使在將貼著於黏著劑的被著體剝離的情況下,黏著劑也保持實用上的黏著力。另一方面,所謂接著劑,是指介於物質之間而能夠結合物質的層。因此,在將貼著於接著劑的被著體剝離的情況下,接著劑不具有實用上的接著力。
[玻璃層] 玻璃層60隔著接著劑層50而層疊於金屬層40上。玻璃層60沒有特別限定,能夠根據目的採用適當的層。玻璃層60根據基於組成的分類,可舉出例如,鈉鈣玻璃、硼酸玻璃、鋁矽酸玻璃,石英玻璃等。另外,根據基於鹼成分的分類,可舉出無鹼玻璃、低鹼玻璃。上述玻璃的鹼金屬成分(例如,Na 2O、K 2O、Li 2O)的含量優選為15重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重量%以下。
玻璃層60的厚度如果考慮玻璃具有的表面硬度、氣密性、耐腐蝕性,則優選為10μm以上。另外,玻璃層60期望具有膜那樣的撓性,因此玻璃層60的厚度優選為300μm以下。玻璃層60的厚度進一步優選為20μm以上200μm以下,特別優選為30μm以上150μm以下。
玻璃層60的波長550nm時的光透射率優選為85%以上。玻璃層60的波長550nm時的折射率優選為1.4~1.65。玻璃層60的密度為優選為2.3g/cm 3~3.0g/cm 3,進一步優選為2.3g/cm 3~2.7g/cm 3
玻璃層60的成型方法沒有特別限定,能夠根據目的採用適當的方法。代表性地,玻璃層60能夠將包含二氧化矽、氧化鋁等主原料;芒硝、氧化銻等消泡劑;碳等還原劑的混合物在1400℃~1600℃左右的溫度進行熔融,成型為薄板狀之後,冷卻來製作。作為玻璃層60的成型方法,可舉出例如,流孔下引法、熔融法、浮式法等。藉由這些方法而成型為板狀的玻璃層為了薄板化,提高平滑性,可以根據需要,藉由氫氟酸等溶劑而化學地研磨。
另外,可以在玻璃層60的上面(沒有形成接著劑層50一側的面)設置防污層、防反射層、導電層、反射層、裝飾層等功能層。
[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的影響] 支撐體10為樹脂,因此包含水分。樹脂所包含的水分量根據材料而不同,例如,為表1所示的值。表1由發明人等測定,因此為樹脂所包含的水分量的例子。當然,表1沒有例示的樹脂也包含規定量的水分。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發明人等發現如果將支撐體為樹脂的多層結構體在高溫環境(例如,60℃)下使用,則樹脂所包含的水分侵入黏著劑層內,成為氣泡,使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惡化。
高溫環境(例如,60℃)下的多層結構體的外觀的惡化認為取決於以下那樣的機理。首先,由於加熱而黏著劑層的彈性模量降低,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推開表面附近的黏著劑而易於侵入黏著劑層內,侵入黏著劑層內的水分氣化而產生氣泡。而且,黏著劑層內的氣泡在與黏著劑層相比位於玻璃層側的樹脂層、金屬層的表面產生微小的凹凸。由此,金屬層的表面上的反射變得不均勻而使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惡化。
因此,多層結構體1中,實施使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不向黏著劑層20移動那樣的對策。關於此,以下進行說明。
發明人等考慮了為了使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不向黏著劑層20移動,則作為支撐體10的材料使用低吸水的樹脂,而且作為黏著劑層20的材料使用即使高溫環境(例如,60℃)也具有高彈性模量的黏著劑是有效的。即,認為高溫環境(例如,60℃)下,如果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高,則黏著劑層20硬,因此能夠抑制水分從黏著劑層20與支撐體10的界面進入黏著劑層20的內部,進行了實驗。
發明人等製作複數個改變了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量和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的多層結構體的樣品,在60℃的環境下保存12小時之後,目視檢查研究是否由於氣泡而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惡化了。另外,實驗所使用的多層結構體的樣品的平面形狀為矩形,設為縱297mm×橫210mm。此外,使樹脂層30的厚度為20μm,金屬層40的厚度為50nm,接著劑層50的厚度為2μm,玻璃層60的厚度為100μm。
此外,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量的測定藉由卡爾費歇爾法進行。此外,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使用奈米壓痕儀(Hysitron Inc社製Triboindenter),藉由奈米壓痕法來測定。作為使用壓頭,使用Conical(球形壓頭:曲率半徑10μm),藉由60℃時的單一壓入法,以壓入深度約2μm的測定條件測定彈性模量。
將實驗結果顯示於圖2。圖2為表示60℃時的黏著劑層的彈性模量[MPa]與支撐體的水分量[μg/cm 2]的關係的圖。圖2中,〇為由於氣泡而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沒有惡化的樣品,×為由於氣泡而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惡化的樣品。
由圖2所示的結果可以說,如果為靠圖2的傾斜的直線的箭頭側,則多層結構體的外觀沒有惡化。即,藉由將黏著劑層20的60℃時的彈性模量設為x[MPa],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量設為y[μg/cm 2]時,滿足y≦3333.3x,則能夠抑制由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引起的多層結構體的外觀的惡化。
然而,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優選為0.1MPa以上。如果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為0.1MPa以上,則能夠抑制由於打痕等而在金屬層40的表面產生微小的凹凸。此外,如果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為0.1MPa以上,則多層結構體1的製造工序中的操作變得容易。
此外,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量優選為1500μg/cm 2以下。如果支撐體10所包含的水分量為1500μg/cm 2以下,則從能夠抑制由水分引起的多層結構體的外觀的惡化方面看是適合的。
另外,作為用作支撐體10的材料的適合的低吸水的樹脂,可舉出例如,表1所示的聚碳酸酯、聚丙烯,但是不限定於此。此外,作為提高黏著劑層20的彈性模量的方法,可舉出例如,提高單體的交聯密度,提高單體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使用多官能單體等方法。
以上,對於優選實施方式等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不限制於上述實施方式等,能夠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圍,對於上述實施方式等施加各種變形和置換。
本國際申請主張基於2021年9月28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21-157512號的優先權,將日本專利申請2021-157512號的全部內容援用至本國際申請中。
1:多層結構體 10:支撐體 10a:上面 20:黏著劑層 30:樹脂層 40:金屬層 50:接著劑層 60:玻璃層
圖1為例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多層結構體的斷面圖。 圖2為表示60℃時的黏著劑層的彈性模量[MPa]與支撐體的水分量[μg/cm 2]的關係的圖。

Claims (5)

  1. 一種多層結構體,其具有: 樹脂製的支撐體、 層疊於該支撐體上的黏著劑層、 層疊於該黏著劑層上的金屬層、以及 層疊於該金屬層上的玻璃層, 該玻璃層的厚度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 將該黏著劑層的60℃時的彈性模量設為x[MPa],將該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量設為y[μg/cm 2]時,滿足y≦3333.3x。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層結構體, 該黏著劑層的彈性模量為0.1MPa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多層結構體, 該支撐體所包含的水分量為1500μg/cm 2以下。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層結構體, 該黏著劑層與該金屬層之間層疊有樹脂層。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層結構體, 該金屬層與該玻璃層之間層疊有接著劑層。
TW111136576A 2021-09-28 2022-09-27 多層結構體 TW202323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7512 2021-09-28
JP2021-157512 2021-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027A true TW202323027A (zh) 2023-06-16

Family

ID=8578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6576A TW202323027A (zh) 2021-09-28 2022-09-27 多層結構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54282A1 (zh)
TW (1) TW202323027A (zh)
WO (1) WO20230542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6449A (ja) * 2009-07-24 2011-02-10 Lintec Corp 積層体、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物品
JP2013231744A (ja) * 2010-08-20 2013-11-14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フィルムミラーと、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太陽光反射用ミラー
JP2015125167A (ja) * 2013-12-25 2015-07-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ミラ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2017096987A (ja) * 2014-03-26 2017-06-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反射フィルム
JP2015210335A (ja) * 2014-04-24 2015-1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ミラーおよび反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54282A1 (zh) 2023-04-06
WO2023054282A1 (ja)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7645B2 (en) Cover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6526003A (ja) 制御された破断強度を有するガラス−被膜積層体
JP7029912B2 (ja) 薄ガラス積層体
WO2022113652A1 (ja) 複層構造体
US20220146731A1 (en) Optical film
TW202323027A (zh) 多層結構體
US20220001652A1 (en) Thin glass laminated body
TW202335844A (zh) 多層構造體
TWI786225B (zh) 薄玻璃積層體
TW202116556A (zh) 光學薄膜
TW202132877A (zh) 光學薄膜組以及液晶面板
JP2025056805A (ja) 複層構造体
JP2024051583A (ja) 複層構造体
CN113613868B (zh) 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EP4245523A1 (en) Layere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23032783A1 (ja) 複層構造体
WO2024202831A1 (ja) 複層構造体
JP2024051582A (ja) 複層構造体
EP3923044A1 (en) Optical layered body
WO2023190477A1 (ja) 複層構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