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935A - 具有不匹配光纖節距的光纜總成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不匹配光纖節距的光纜總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35935A TW202235935A TW111103515A TW111103515A TW202235935A TW 202235935 A TW202235935 A TW 202235935A TW 111103515 A TW111103515 A TW 111103515A TW 111103515 A TW111103515 A TW 111103515A TW 202235935 A TW202235935 A TW 20223593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fastener
- coupling unit
- cable
- pi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0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08000036758 Postinfectious cerebell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32—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being groov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with pitch convers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plane, e.g. for increasing packing densit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3—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ontaining surplus lengths, internal fibre loo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34—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38—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grooves for light guides
- G02B6/3839—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grooves for light guides for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1—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grooves to align ferrule en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02B6/403—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of the ferrule type, connecting a pair of ferru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29—Bent or angled conn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3—Hermaphroditic connectors, i.e. two identical plugs mating with one another, each plug having both male and female diametrically opposed engaging par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02B6/3871—Ferrule rotatable with respect to plug body, e.g. for setting rotational position ; Fixation of ferrules after rot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87—Anchoring optical cables to connector housings, e.g. strain relief fea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纜次總成包括複數條光纖;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其具有經組態以一耦合單元節距接收及固持該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的一自由端的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一纜線扣件,其經調適以安裝在一殼體中,並具有一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具有以一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係關於光纜總成,尤其關於具有不匹配光纖節距的光纜總成。
光纖連接器係允許在二個光波導(或二組光波導,例如,光纖)之間連接及斷開而不需要光波導之編接的連接器。一般而言,二組波導(亦即,經連接之組)具有相同直徑以促進連接程序。然而,標準光纖直徑可能不適合用於連接至光學裝置(例如,光子積體電路或PIC)。例如,對於接合至光學裝置之表面的目的(例如,用於在PIC的引線式連接器中使用),使用具有較小包覆層直徑的光纖可係所欲的。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光纜次總成,其包括複數條光纖;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其包括經組態以一耦合單元節距接收及固持該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的一自由端的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一纜線扣件,其經調適以安裝在一殼體中並包括一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具有以一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
纖對準特徵,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纜線扣件,其經調適以安裝在一殼體中並經組態以固持複數條光纖,該纜線扣件具有一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包括以一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使得當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時,該複數條光纖延伸通過該扣件並實質以該扣件節距固持。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光學連接器總成,該光學連接器總成包括一第一光學連接器及一第二光學連接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包括一第一殼體、複數條第一光纖,其具有一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一第一纜線扣件,其安裝在該第一殼體中並具有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及一第一光耦合單元,其具有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將該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並將該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附接至該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的一對應自由端。該等第一扣件對準特徵及該等第一耦合單元對準特徵係以一第一光纖長度L1分開。該第二光學連接器包括一第二殼體、複數條第二光纖,其具有不同於D1的一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一第二纜線扣件,其安裝在該第二殼體中並具有複數個第二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及一第二光耦合單元,其具有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將該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第二扣件光
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並將該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附接至該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的一對應自由端。該等第二扣件對準特徵及該等第二耦合單元對準特徵係以不同於L1的一第二光纖長度L2分開。L1/L2的該比率使得當該第一光學連接器與該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該第一光耦合單元及該第二光耦合單元分別相對於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旋轉且配接。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光學連接器總成,該光學連接器總成包括一第一光學連接器及一第二光學連接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一第一光纖標稱包覆層直徑D1、一第一殼體,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的一第一殼體附接區域、及一第一光耦合單元,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的一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將該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並將該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附接至該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的一對應自由端。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定義在該等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與該等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間的一第一光纖長度L1。該第二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一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一第二殼體,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的一第二殼體附接區域、及一第二光耦合單元,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的一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將該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並將該複數個第
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附接至該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的一對應自由端。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定義在該等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與該等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間的一第二光纖長度L2,而L2不同於L1。L1/L2的該比率使得當該第一光學連接器與該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該第一光耦合單元及該第二光耦合單元分別相對於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旋轉且配接。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光學連接器總成,該光學連接器總成包括一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配接的一第二光學連接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一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延伸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一附接區域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係以一距離L1分開,且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在該距離L1內自由彎曲。該第二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一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延伸在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一附接區域與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係以不同於L1的一距離L2分開,且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在該距離L2內自由彎曲。L1/L2的該比率與(D1/D2)2相差在5%內。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光學連接器總成,該光學連接器總成包括一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配接的一第二光學連接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一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延伸在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一附接區域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係以一距離L1分開。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中之至少一者經組態以相對於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一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的該另一者移動。該第二光學連接器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一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延伸在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一附接區域與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一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係以不同於L1的一距離L2分開。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中之至少一者經組態以相對於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光學連接器的該第二附接區域的另一者移動。L1/L2的該比率與(D1/D2)2相差在5%內或(10%內)。
10:光纜扣件
10a:第一光纜扣件;光纜扣件
10b:第二光纜扣件;光纜扣件
11:凹槽
12:孔
13:第一開口端
13a:光纜扣件端
14:第二開口端
14a:光纜扣件端
15:連接器殼體
15a:第一殼體;第一連接器殼體;連接器殼體
15b:第二殼體;連接器殼體
16:窗
18c: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
18C: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耦合單元附接區域
18R:扣件附接區域
20:光耦合單元
20a:第一光耦合單元;光耦合單元;耦合單元
20b:第二光耦合單元;光耦合單元;耦合單元
30:光纖
30a:光波導;光纖
30b:光波導;光纖
35:帶狀光纜
35a:帶狀光纜
35b:帶狀光纜
50:初始定向平面;定向平面
52:配接方向
55:定向平面
60:位置
62:位置
70:梳狀結構
90:光纖附接區域;附接區域
90a:光纖附接區域
90b:光纖附接區域
300:光纜總成;光學連接器總成;實施例
300a:光學連接器總成
305:第一光學連接器;光學連接器;連接器
310:第二光學連接器;光學連接器;連接器
θ:角度
D1:第一直徑;直徑;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第一光纖標稱包覆層直徑
D2:第二直徑;直徑;包覆層直徑;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
L1:長度;第一光纖長度;距離
L2:長度;第二光纖長度;距離
P耦合:節距
P扣件:節距;扣件間距
P帶狀:第一節距
〔圖1A〕及〔圖1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提供光纜總成在非配接位置及配接位置上的透視圖;
〔圖2A〕及〔圖2B〕係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的光纜總成的側視圖;
〔圖3A〕及〔圖3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提供光學連接器總成在非配接位置及配接位置上的側剖視圖;
〔圖4〕係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總成之顯示額外細節的透視圖;
〔圖5A〕及〔圖5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提供具有用於光纖附接之凹槽的纜線扣件的圖;
〔圖6A〕及〔圖6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提供具有用於光纖附接之孔的纜線扣件的圖;
〔圖7〕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提供不具有特定光纖附接特徵的纜線扣件的透視圖;
〔圖8〕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分開的外部梳狀結構可如何用以設定光纖節距;
〔圖9A〕及〔圖9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顯示不具有單獨的纜線扣件的光學連接器總成的細節;及
〔圖10A〕及〔圖10B〕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顯示光耦合單元的細節。
以下說明係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該等圖式構成本文一部分且在其中係以圖解說明方式展示各種實施例。圖式非必然按比例繪製。要理解的是,其他實施例係經設想並可加以實現而不偏離本說明的範疇或精神。因此,以下之詳細敘述並非作為限定之用。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光纜次總成係用作二種不同尺寸的光纖之間(例如,在具有125微米(例如,微米)之包覆層直徑的標準光纖與具有80微米之包覆層直徑的PIC連接器引線式光纖之間)的配接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此一光纜次總成包括複數條光纖、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例如,光套接管),其包括經組態以耦合單元節距接收並固持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的自由端的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纜線扣件(例如,光學筒夾),其經調適以安裝在光學連接器殼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包括具有以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的扣件附接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光纖可延伸通過纜線扣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相對於其安裝於其中(例如,安裝於殼體中、黏貼至殼體、及/或黏附至殼體)的光學連接器殼體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扣件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孔。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進一步包括開口,黏著劑可通過該開口施加至複數條光纖。
在一些實施例中,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可包括以耦合單元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的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耦合單元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可經組態使得其可相對於光學連接器殼體及/或纜線扣件旋轉(例如,在與配接光纜次總成的配接操作期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及纜線扣件可以複數條光纖的長度分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光耦合單元(例如,耦合單元附接區域)與纜線扣件(例如,扣件附接區域)之間的複數條光纖的長度可經組態以在安裝在光學連接器殼體中時允許複數條光纖中之以光耦合單元的預定角度提供預定配接彈簧力的彎曲。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纜次總成可進一步包括帶狀纜線,該帶狀纜線包括複數條光纖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光纖在包含在帶狀纜線內時受帶狀纜線節距限制,且在進入纜線扣件的第一側之前從帶狀纜線的第一端出現並扇狀散開(fan out)成纜線扣件的(例如,較大)扣件節距。在一些實施例中,帶狀纜線節距可比扣件節距小至少5%、或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光纖的各光纖可包括外(一般係聚合物)緩衝層,且扣件節距可比外緩衝層的標稱直徑大至少5%、或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在一些
實施例中,帶狀纜線節距可係約165微米,且扣件節距可大於或等於約250微米。
在一些實施例中,扣件節距可實質等於耦合單元節距。在一些實施例中,扣件節距可與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或約10%內。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纜線扣件經調適以安裝在殼體中並經組態以固持複數條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具有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包括以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使得當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中時,該複數條光纖延伸通過該扣件並實質以該扣件節距固持。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扣件凹槽,該複數個扣件凹槽經調適以預定節距固持複數條光纖(例如,以實質匹配另一光學組件(諸如光套接管或PIC)的光纖至光纖節距,或以將節距從在纜線扣件外側見到的複數條光纖的第二不同節距改變)。在其他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孔。在此類實施例中,複數條光纖之各者可延伸通過間隔開的孔且以預定節距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間隔開的孔的各者可包括一系列在相同線性方向上對準的二或更多個孔,使得光纖可通過該系列的孔並原位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進一步包括開口,黏著劑可通過該開口施加至複數條光纖。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係光纜次總成的部分。此一光纜次總成可包括如本文描述的纜線扣件及複數個光波導(例如,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複數個光波導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此類實施例中,複數條光纖之各者可包括外緩衝層,使得扣件節距比外緩衝層的標稱直徑大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在此等實施例的一些中,外緩衝層的直徑可係約165微米,且扣件節距可大於或等於約250微米。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係光纜次總成的部分。此一光纜次總成可包括如本文描述的纜線扣件及複數條光纖,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此類實施例中,複數條光纖的中心至中心節距(從一條光纖的中心至相鄰光纖的中心的距離)可從纜線扣件的第一側至纜線扣件的第二側增加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換言之,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例如,凹槽或孔)的間距可使得置於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的光纖的節距從光纖進入纜線扣件之前的節距增加(例如,導致光纖「扇狀散開」)。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的節距可替代地小於進入纜線扣件之光纖的間距(例如,迫使光纖彼此靠近)。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可係光纜次總成的部分。此一光纜次總成可包括如本文描述的纜線扣件、複數條光纖、及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例如,光套接管)。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一些
實施例中,光耦合單元可包括耦合單元附接區域,該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具有以耦合單元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光纖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例如,複數個實質平行的凹槽或間隔開的孔)。在此類實施例中,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光纖的一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扣件節距可與耦合單元節距實質相同,或扣件節距可與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或約10%內。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光學連接器總成可包括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可包括第一殼體、複數條第一光纖,其具有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第一纜線扣件,其安裝在第一殼體中並具有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及第一光耦合單元(例如,光套接管),其具有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可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且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的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扣件對準特徵及第一耦合單元對準特徵可以第一光纖長度L1分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包括第二殼體、複數條第二光纖,其具有不同於D1的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第二纜線扣件,其安裝在第二殼體中並具有複數個第二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及第二光耦合單元,其具有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可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第
二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且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的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扣件對準特徵及第二耦合單元對準特徵係以不同於L1的第二光纖長度L2分開。
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使得當第一光學連接器與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第一光耦合單元及第二光耦合單元可分別相對於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旋轉且配接。換言之,當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完全配接時,光纖的長度L1及光纖的長度L2可彎曲,且可使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強制在一起(例如,藉由對應的機械對準特徵固持在一起),導致其等旋轉至彎曲光纖長度L1及L2的力將其等固持成完全配接且對準的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比率L1/L2可與(D1/D2)2相差在5%內或在10%內,或可實質等於(D1/D2)2。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一扣件凹槽,且複數個第二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二扣件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一耦合單元凹槽,且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二耦合單元凹槽。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纖長度L1可經組態以在安裝在第一殼體中時允許在複數條第一光纖中之以第一光耦合單元的第一預定角度提供第一預定配接彈簧力的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
纖長度L2可經組態以在安裝在第二殼體中時允許在複數條第二光纖中之以第二光耦合單元的第二預定角度提供第二預定配接彈簧力的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纖長度L1可比第二光纖長度L2大至少10%、或至少15%、或至少25%、或至少30%。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以第一扣件節距隔開,且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以第一耦合單元節距隔開,其中第一扣件節距與第一耦合單元節距實質相同,或第一扣件間距可與第一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或約10%內。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可以第二扣件節距隔開,且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以第二耦合單元節距隔開,其中第二扣件節距與第二耦合單元節距實質相同,或第一扣件間距可與第一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或約10%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一光纖的各第一光纖可包括外緩衝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扣件節距可比外緩衝層的標稱直徑大至少5%、或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二光纖的各第二光纖可包括外緩衝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扣件節距可比外緩衝層的標稱直徑大至少5%、或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25%、或至少30%、或至少40%。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光學連接器總成可包括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第一光纖標稱包覆層直
徑D1、第一殼體,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的第一殼體附接區域、及第一光耦合單元,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的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第一光纖之各者的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一光纖可定義在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與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間的第一光纖長度L1。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第二殼體,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的第二殼體附接區域、及第二光耦合單元,其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的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可附接至複數條第二光纖之各者的對應自由端。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條第二光纖可定義在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與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間的不同於L1的第二光纖長度L2。
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使得當第一光學連接器與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第一光耦合單元及第二光耦合單元分別相對於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旋轉且配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耦合單元及第二光耦合單元的旋轉係藉由減少光纖長度L1及L2上的曲
率半徑(亦即,增加彎曲)而促成。在此類實施例中,增加光纖長度L1及L2上的彎曲提供將經配接光耦合單元壓在一起並幫助其等維持恰當光學對準的預定配接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與(D1/D2)2相差在5%內或10%內。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實質等於(D1/D2)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纖長度L1可比第二光纖長度L2大至少10%、或至少15%、或至少25%、或至少30%。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一殼體凹槽,且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二殼體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殼體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第一殼體孔,且複數個第二殼體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第二殼體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一耦合單元凹槽,且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二耦合單元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耦合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第一耦合單元孔,且複數個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可包括複數個間隔開的第二耦合單元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殼體附接區域可包括第一纜線扣件,且第二殼體附接區域可包括第二纜線扣件。換言之,第一殼體附接區域及第二殼體附接區域可分別整合至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或一或二者可係單獨的纜線扣件(例如,光纖筒夾)。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光學連接器總成可包括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配接的第二光學連接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延伸在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與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可以距離L1分開,且複數條第一光纖可在距離L1內自由彎曲。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延伸在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與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可以不同於L1的距離L2分開,且複數條第二光纖可在距離L2內自由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與(D1/D2)2相差在5%內或10%內。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實質等於(D1/D2)2。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光學連接器與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複數條第一光纖及複數條第二光纖可彎曲(或現有彎曲可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可係第一光耦合單元(例如,光套接管),且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可係第一纜線扣件。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可係第二光耦合單元(例如,光套接管),且第一光學連接器
的第二附接區域可係第二纜線扣件。在此類實施例中,第一光耦合單元及第二光耦合單元可在分別相關於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配接時旋轉,且第一纜線扣件及第二纜線扣件可分別相關於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維持固定。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態樣,光學連接器總成可包括第一光學連接器及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學連接器配接的第二光學連接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一光纖,該複數條第一光纖具有第一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1,延伸在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與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係以距離L1分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中之至少一者可經組態以相對於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的另一者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可包括複數條第二光纖,該複數條第二光纖具有不同於D1的第二標稱光纖包覆層直徑D2,延伸在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與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之間並由該第一附接區域及該第二附接區域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可以不同於L1的距離L2分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中之至少一者可經組態以相對於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
的第二附接區域的另一者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與(D1/D2)2相差在5%內或10%內。在一些實施例中,L1/L2的比率可實質等於(D1/D2)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可相對於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一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的另一者旋轉。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將第一光學連接器配接至第二光學連接器時,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中之一者可相對於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一附接區域及第二光學連接器的第二附接區域的另一者旋轉
現在轉向圖式,圖1A及圖1B根據本說明書提供光纜總成在非配接位置及配接位置上的透視圖。應注意除非本文另外指定,應假設各圖式中之與其他圖式中的組件共用相似參考指定符的組件具有相同功能。在此類情形中,相似編號組件之功能的描述可不在後續圖式中重複,且應假設成提供相同功能或目的。例如,除了光纜總成300在圖1A中以未配接位置顯示而在圖1B中以配接位置顯示的事實外,於圖1A及圖1B中顯示的組件係相同的。額外地,應假設使用與一字元組合之共同編號(例如,10a及10b、或300及300a)的參考指示符係指相同基本組件的變異體。例如,在圖1A中,10a係用以指第一纜線扣件,且10b係用以指第二纜線扣件。在其他圖式中,編號10(不具有字母)的使用更通常指纜線扣件。在一些情形中,字元後綴可指示組件的不同實施例(例如,在至少一些小方面上在結構上或功能上不同),而在其他情形中,字元後綴可簡單地用以區分位
置或地點(例如,在第一連接器中的第一纜線扣件10a與在第二光學連接器中的第二纜線扣件10b之間,其中至少在一些實施例中,10a及10b可以其他方式在功能上實質相同)。
首先考慮圖1A,光纜總成300係以未配接組態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纜總成300包含第一光學連接器305及第二光學連接器310。第一光學連接器305可包括第一殼體15a、藉由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例如,複數條光纖)分開的第一光耦合單元20a(例如,光套接管,其定義用於光波導的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第一纜線扣件10a(例如,筒夾或第一扣件附接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可在第一殼體15a的一端進入第一殼體15a、通過並藉由第一纜線扣件10a(在一些實施例中,其可相對於第一殼體15a固定)原位固持並延伸至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可從帶狀纜線35a延伸出,並以相對於纜線扣件10a的固定中心至中心節距(亦即,第一扣件間距)固持。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的各光波導可具有第一直徑D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允許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在由纜線扣件10a定義的第一扣件附接區域與由光耦合單元20a定義的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之間彎曲。關於光纖30a的節距、直徑、及附接區域的額外細節在本文他處提供。
第二光學連接器310可包括第二殼體15b、藉由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例如,複數條光纖)分開的第二光耦合單元20b(例如,光套接管,其定義用於光波導的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
第二纜線扣件10b(例如,筒夾或第一扣件附接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a可在第二殼體15b的一端進入第二殼體15b、通過並藉由第二纜線扣件10b(在一些實施例中,其可相對於第二殼體15b固定)原位固持並延伸至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可從帶狀纜線35b延伸出,並以相對於纜線扣件10b的固定中心至中心節距(亦即,第二扣件間距)固持。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的各光波導可具有第二直徑D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直徑D1及第二直徑D2可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允許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在由第二纜線扣件10b定義的第二扣件附接區域與由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定義的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之間彎曲。關於光纖30b的節距、直徑、及附接區域的額外細節在本文他處提供。
圖1B顯示在配接組態中的光纜總成300。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光學連接器305與第二光學連接器310配接時,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接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可具有經接合以將經配接耦合單元固持在一起的互補機械特徵)並可相對於其等各別的殼體一起旋轉,以建立預定配接力以將光耦合單元固持在經配接且經光學對準的位置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光耦合單元20a及光耦合單元20b配接時,第一複數條光纖30a及第二複數條光纖30b可彎曲或撓曲,允許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分別相對於第一殼體15a
及第二殼體15b旋轉。圖3A及圖3B更佳地繪示光耦合單元的旋轉及光纖的撓曲並在本文他處討論。
圖2A及圖2B係圖1A及圖1B之光纜總成300的側視圖。圖2A顯示在配接組態中之光纜總成300的側視圖。在圖2B中,未顯示第一殼體15a及第二殼體15b,以更聚焦在使用圖2A之光學連接器305及310的配接組件上。圖2A的組件與圖1A及圖1B相同並相對於該等圖於本文他處討論。圖2B包括許多相同組件,但繪示第一複數條光纖30a的長度L1可不同於第二複數條光纖30b的長度L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他處所討論的,在L1/L2的比率之間可存在相依於D1/D2之平方的比率的關係。例如,且一般而言,為在分別具有不同直徑D1及D2的二組複數條光纖(諸如30a及30b)之間提供相似彈簧力或配接力,長度L1及L2可能需要不同。較大直徑的光纖(諸如,顯示成D1)可能需要在較大的長度L1上延伸,以提供實質類似於藉由較小直徑D2且較短長度L2之光纖所建立的配接力的配接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光學連接器的恰當光纖長度的判定可藉由以下方程式判定:
應注意其他因素可能需要在第一複數條光纖30a及第二複數條光纖30b的長度上不同,即使當D1實質等於D2時。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第一複數條光纖30a及第二複數條光纖30b可由具有不同的各別物理性質(例如,不同材料剛性)的不同材料製成。在此類實施例中,長度L1及L2可基於各材料的物理性質而非光波導的直徑計算。在一些實施例中,光耦合單元20可在光纖彎曲的力學上發揮作用。此效應可藉由如圖2B所指示的將長度L1及L2解譯成包括耦合單元的部分而補償。
圖3A及圖3B提供光學連接器總成300在未配接位置及配接位置上的側剖視圖,顯示光耦合單元之旋轉及光波導之撓曲上的額外細節。如圖3A所示,顯示在未配接位置上的光學連接器總成300,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係使用相對於第一殼體15a及第二殼體15b的初始定向平面50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初始定向平面50可實質平行於配接方向52。在其他實施例中,初始定向平面50可與配接方向52成一角度。再者,應注意儘管在圖3A中僅顯示一個定向平面50,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的初始定向平面可不同係可能的。
當使第一光學連接器305及第二光學連接器310一起進入配接組態時,如圖3B所示,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接合且可以相對於初始定向平面50的角度θ一起旋轉至第二平面或定向55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角度θ可係約5°或更大。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二光耦合單元20b配接並旋轉至定
向平面55時,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可以自其之未配接組態的靜置位置撓曲至新位置60(如圖3A所示),且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可自其之未配接組態的靜置位置撓曲至新位置62。
圖4提供光學連接器總成300之顯示額外細節的透視圖。光學連接器總成300包括第一光學連接器305及第二光學連接器310(第二光學連接器310的第二殼體15b係以部分透明度顯示,以顯示內部細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連接器305包括至少部分地封閉在第一連接器殼體15a內的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及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可包括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之各者在該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附接至第一光耦合單元20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一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該等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保持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的一光波導(例如,光纖)的自由端。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上的額外細節在本文他處提供。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連接器310包括至少部分地封閉在第二連接器殼體15b內的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及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第二光耦合單元20b可包括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未顯示於圖4中,但類似於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之各者在該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附接至第一光耦合單元20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可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第二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該等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保
持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的一光波導(例如,光纖)的自由端。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上的額外細節在本文他處提供。
聚焦在第二光學連接器310上,顯示複數條光纖30b的節距可在第二光學連接器310內以及在連接器310外側逐點變化。對於本文件的目的,應將「節距(pitch)」定義成相鄰光波導之間的中心至中心間隔。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光波導30b可從帶狀纜線35b出現,其中該等光波導具有第一節距P帶狀,並扇狀散開至第二較大節距P扣件。例如,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之光波導的各者可具有比第一(配接)光學連接器305中的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的緩衝直徑更小的緩衝直徑。
在一個實例中,光纖可具有大約80微米的包覆層直徑D2,及大約165微米的緩衝直徑,使得節距P帶狀可大約係165微米。為使第二複數個光波導30b與第一光學連接器305中的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恰當地對準,從帶狀纜線35b出現的節距P帶狀需要扇狀散開至實質匹配第一光學連接器305中的第一複數個光波導30a的節距的節距P扣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10之功能中之一者係以將實質匹配光耦合單元中之節距的節距來固持較小直徑的光纖,使得其可與配接光耦合單元中的較大直徑的光纖恰當地對準。在一個實例中,耦合單元20a以大約250微米的最小實質節距固持具有250微米之緩衝直徑的較大光纖30a。因此,配接耦合單元20b亦必須以250微米的節距固持其之具有165-微米直徑緩衝的較小光纖30b。若較小
光纖30b首先以相同的較大節距(250微米)安裝在纜線扣件10b中,促進該等光纖至耦合單元20b的後續附接。
根據本說明,圖5A及圖5B提供具有用於光纖附接之凹槽的纜線扣件的視圖,且圖6A及圖6B提供具有用於光纖附接之孔的纜線扣件的視圖。考慮圖5A的實施例,纜線扣件10包括扣件附接區域18R,該扣件附接區域包括用於保持個別光波導(例如,光纖)的複數個實質平行的凹槽11。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纖在第一開口端13中進入並延伸通過纜線扣件10,藉由凹槽11引導並原位固持,以從第二開口端14延伸出。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10包括鄰近扣件附接區域18R的窗16,黏著劑可通過該窗施加以將光纖黏附至凹槽1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從扣件內的光纖將緩衝部分地剝除,以允許將黏著劑直接應用至光纖包覆層(未圖示)。
圖5B係纜線扣件10之從第一開口端13看入的前視圖,顯示扣件附接區域18R中的凹槽11。如圖5B所示,將扣件的節距P扣件定義成相鄰光纖(亦即,凹槽11)之間的中心至中心距離。
圖6A及圖6B顯示纜線扣件10的替代實施例,其中扣件光纖附接特徵係複數個間隔開的孔12。在此情形中,有二個分開列之各彼此對準的孔12,其中第一組孔12在纜線扣件端13a中開始,且第二組孔12通過纜線扣件端14a穿出。如圖6B所示,扣件的節距P扣件在此實施例中經定義成相鄰光纖(亦即,相鄰孔12)之間的中心至中心距離。纜線扣件10可具有窗16,黏著劑可通過該窗施加至延伸穿過孔12的光纖。
在一些實施例中,纜線扣件10可不具有離散的光纖附接特徵(例如,凹槽或孔),但可取而代之地使用用於確保所保持的光纖之間的適當間隔的其他構件。例如,圖7顯示纜線扣件10的一實施例,其具有光纖可通過其延伸的第一開口端13及第二開口端14,但在扣件附接區域18R內沒有個別的光纖附接特徵。取代固持在個別的光纖附接特徵(例如,凹槽或孔)中,光纖可經由外部機構以期望節距對準及固持,直到黏著劑可通過窗16使用而以該節距保持光纖為止。
圖8顯示用於對準圖7之纜線扣件10實施例中之光纖的外部構件的一個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使用外部暫時梳狀結構70將恰當的扣件節距(P扣件)建立在纜線扣件10的任一側上,而以適當節距固持光纖30。在圖8所示的實例中,以較小節距P帶狀離開帶狀纜線35的光纖在進入纜線扣件10的第一開口端13之前藉由梳狀結構70中之一者扇狀散開成適當節距P扣件。脫離纜線扣件10的第二開口端14的光纖接著以適當脫離節距固持以匹配光耦合單元的期望節距P耦合(在一些實施例中,P耦合可實質等於P扣件,或與P扣件相差在5%內或10%內)。一旦梳狀結構70以適當節距固持光纖30時,可通過窗16施加黏著劑。一個黏著劑已設置,可將暫時梳狀結構70移除。如本文描述的纜線扣件可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諸如聚合物)並可藉由任何合適的製造方法(諸如射出成型或3D印刷)製成。
圖9A及圖9B根據本說明書顯示不具有單獨纜線扣件的光學連接器總成300a的細節。除了將光纖附接區域90(例如,圖
9A中的90a及90b)建立至連接器殼體15a及15b的各者中以取代具有單獨的纜線扣件10(諸如圖1A中的纜線扣件10a/10b)外,圖9A所示的光學連接器總成300a的實施例類似於圖1A所示的實施例300。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纖附接區域90可包括類似於針對纜線扣件10於本文他處描述之光纖附接特徵的光纖附接特徵(例如,平行溝槽、孔等)。類似於其他實施例中的纜線扣件10的功能,光纖附接區域90可經組態以特定節距保持個別光波導(例如,光纖),並相對於連接器殼體15固定。與本文描述的其他實施例一樣,光纖30(例如,30a及30b)以藉由光耦合單元20(例如,20a及20b)定義的節距延伸通過光纖附接區域90並由該光纖附接區原位保持固定。連接器殼體15可具有窗16,黏著劑可通過該窗施加至延伸穿過光纖附接區域90的光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從附接區域90內的光纖將緩衝部分地剝除,以允許將黏著劑直接應用至光纖包覆層(未圖示)。
光耦合單元20a及20b可在配接期間相對於其等各別的殼體移動及旋轉,且光纖長度30a及30b可依需要撓曲或彎曲以允許在配接期間旋轉。圖9B僅顯示可施用至連接器305或310之連接器殼體15的透視圖,顯示光纖附接區域90。
最後,圖10A及圖10B根據本說明書顯示光耦合單元20的二個不同實施例的細節。圖10A顯示光耦合單元20的一實施例,其中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包括複數個實質平行的凹槽11,各凹槽11固持複數條光纖30中之一者。圖10B顯示光耦合單元20的替代實施例,其中在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中具有一系列間隔開的孔
12。在二個實施例(圖10A及圖10B)中,行進通過光纖30的光在耦合單元附接區域18C內進入光耦合單元20,且接著可重導向(例如,藉由撞擊在內部鏡表面上)至第二方向上,允許光進入配接光耦合單元20中。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諸如「約(about)」等用語。若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不清楚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如應用以表達特徵大小、量、及實體性質的數量所使用的「約」,則「約」將應理解為意指在指定值之10百分比內。就一指定值給定的數量可精確係該指定值。例如,若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不清楚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之具有約1的值的數量,意指該數量所具有的值在0.9與1.1之間,且該值可係1。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諸如「實質上(substantially)」等用語。若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不清楚在本說明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所使用的「實質上相等(substantially equal)」,則「實質上相等」將意指約相等,其中約係如上文所述。若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不清楚在本說明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所使用的「實質上平行(substantially parallel)」,則「實質上平行」將意指在30度內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描述為實質上彼此平行的方向或表面可係在20度內、或10度內平行,或可係平行或標稱平行。若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不清楚在本說明中所使用及描述之內容脈絡中所
使用的「實質上對準(substantially aligned)」,則「實質上對準」將意指與所對準物體寬度相差在20%內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經描述為實質上對準的物體可與所對準物體寬度相差在10%內或5%內對準。
於上文中引用的文獻、專利、及專利申請案特此以一致的方式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若併入的文獻與本申請書之間存在不一致性或衝突之部分,應以前述說明中之資訊為準。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對圖式中元件之描述應理解成同樣適用於其他圖式中相對應的元件。雖在本文中是以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及描述,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可以各種替代及/或均等實施方案來替換所示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而不偏離本揭露的範疇。本申請案意欲涵括本文所討論之特定具體實施例的任何調適形式或變化形式。因此,本揭露意圖僅受限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者。
10b:第二光纜扣件
15a:第一殼體
15b:第二殼體
18c:第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
20a:第一光耦合單元
20b:第二光耦合單元
30a:光波導;光纖
30b:光波導;光纖
35b:帶狀光纜
300:光纜總成;光學連接器總成
305:第一光學連接器
310:第二光學連接器
D1:第一直徑
D2:第二直徑
Claims (25)
- 一種光纜次總成,其包含:複數條光纖;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其包含經組態以一耦合單元節距接收及固持該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的一自由端的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及一纜線扣件,其經調適以安裝在一殼體中,並包含一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包含以一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實質平行的扣件凹槽。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間隔開的孔。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包含以該耦合單元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該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經附接至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的一對應自由端。
- 如請求項4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 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實質平行的耦合單元凹槽。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纜線扣件進一步包含一開口,一黏著劑可通過該開口施加至該複數條光纖。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在該耦合單元附接區域與該扣件附接區域之間的該複數條光纖的一長度經組態以在安裝在該殼體中時允許在該複數條光纖中之以該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的一預定角度提供一預定配接彈簧力的一彎曲。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進一步包含一帶狀纜線,該帶狀纜線包含該複數條光纖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該複數條光纖在被包含在該帶狀纜線內時受一帶狀纜線節距限制,且在進入該纜線扣件的一第一側之前從該帶狀纜線的一第一端出現並扇狀散開成該纜線扣件的該扣件節距,該帶狀纜線節距比該扣件節距小至少5%。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包含一外緩衝層,且該扣件節距比該外緩衝層的一標稱直徑大至少5%。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扣件節距與該耦合單元節距實質相同。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扣件節距與該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內。
- 如請求項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係一光套接管。
- 如請求項8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帶狀纜線節距約係165微米,且該扣件節距大於或等於約250微米。
- 一種纜線扣件,其經調適以安裝在一殼體中並經組態以固持複數條光纖,該纜線扣件包含一扣件附接區域,該扣件附接區域包含以一扣件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使得當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且附接至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時,該複數條光纖延伸通過該纜線扣件並實質以該扣件節距固持。
- 如請求項14之纜線扣件,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實質平行的扣件凹槽。
- 如請求項14之纜線扣件,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間隔開的孔。
- 如請求項14之纜線扣件,其進一步包含一開口,一黏著劑可通過該開口施加至該複數條光纖。
- 一種光纜次總成,其包含如請求項14之纜線扣件及該複數條光 纖,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並附接至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該複數條光纖之各光纖包含一外緩衝層,該扣件節距比該外緩衝層的一標稱直徑大至少20%。
- 如請求項18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外緩衝層的該標稱直徑約係165微米,且該扣件節距大於或等於250微米。
- 一種光纜次總成,其包含如請求項14之纜線扣件及該複數條光纖,該複數條光纖之各者設置在並附接至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其中該複數條光纖的一中心至中心節距從該纜線扣件的一第一側至該纜線扣件的一第二側增加至少20%。
- 一種光纜次總成,其包含:複數條光纖;如請求項第14之纜線扣件,該複數條光纖設置在並附接至該複數個間隔開的扣件光纖對準特徵中之一者;及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其包含一耦合單元附接區域,該耦合單元附接區域包含以一耦合單元節距配置的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該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之各者經附接至該複數條光纖的一對應自由端。
- 如請求項2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複數個間隔開的耦合單元光纖對準特徵包含複數個實質平行的耦合單元凹槽。
- 如請求項2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扣件節距與該耦合單元節距實質相同。
- 如請求項2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扣件節距與該耦合單元節距相差約5%內。
- 如請求項21之光纜次總成,其中該至少一個光耦合單元係一光套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199832P | 2021-01-28 | 2021-01-28 | |
US63/199,832 | 2021-01-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5935A true TW202235935A (zh) | 2022-09-16 |
Family
ID=8005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3515A TW202235935A (zh) | 2021-01-28 | 2022-01-27 | 具有不匹配光纖節距的光纜總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69289A1 (zh) |
TW (1) | TW202235935A (zh) |
WO (1) | WO202216250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49406B1 (fr) * | 1996-06-04 | 1998-08-07 | Laniepce Sylvie | Dispositif de transition de pas, notamment pour fibres optiques |
JP7010228B2 (ja) * | 2015-10-12 | 2022-01-26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ケーブル保持具を備える光学アセンブリ |
EP4459347A3 (en) * | 2018-06-15 | 2025-01-22 | Corning Inc. | High-density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ribbon cable interconnects employing small diameter optical fibers |
-
2022
- 2022-01-19 US US18/271,892 patent/US2024006928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1-19 WO PCT/IB2022/050437 patent/WO202216250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1-27 TW TW111103515A patent/TW202235935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62504A1 (en) | 2022-08-04 |
US20240069289A1 (en) | 2024-0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302602A1 (en) | Multifibe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abl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US10302878B2 (en) | Methods for forming connectorized fiber optic cabling | |
JP5798177B2 (ja) |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ための単心コネクタ | |
ES2908843T3 (es) | Carcasa de la férula con bota integrada | |
US11054586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
JP3545957B2 (ja) | コネクタ | |
US10670814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
JP6433900B2 (ja) | 遠隔グリップ多心コネクタ | |
EP3467559A1 (en) |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 |
US9091833B2 (en) | Castellated optical fiber cable retention structure | |
US20070098329A1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US20210255402A1 (en) | Ferrules including keying features and fiber optic junction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12222560B2 (en) | Connectorized fiber optic cabling assembly | |
TW200412448A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ITMI940594A1 (it) | Elemento di interconnessione per cavi multifibra | |
US20240151911A1 (en) | Fiber Optic Adapter | |
TW202235935A (zh) | 具有不匹配光纖節距的光纜總成 | |
TW202242468A (zh) | 具有不匹配光纖長度的光纜總成 | |
CN110998396A (zh) | 光纤连接器和采用粘合剂导入适配器的连接器装配 | |
JP2896860B2 (ja) | 光多芯コネクタ | |
JP2007192871A (ja) | 光コネクタ | |
JP3642708B2 (ja) |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アダプタ | |
CN116547573A (zh) |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