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1826A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Google Patents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31826A TW202131826A TW109106456A TW109106456A TW202131826A TW 202131826 A TW202131826 A TW 202131826A TW 109106456 A TW109106456 A TW 109106456A TW 109106456 A TW109106456 A TW 109106456A TW 202131826 A TW202131826 A TW 20213182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 handle
- dental floss
- cleaning appliance
- or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41000628997 Flo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28169 periodont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064 Dental Plaq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151 Stomatognath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8035 Dent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5157 Or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28 appeti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89 appet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38 degradable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0194 mouth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02 plast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主要結構包括一握柄件,握柄件係供卡合於一底座件上,底座件包含有一重量元件、一形成於重量元件上的圓弧部、一形成於重量元件上的底座卡合部、及複數形成於底座件上的置放部,即可透過圓弧部配合重量元件防止握柄件不會傾倒,來增加衛生的效果,握柄件上還設有一握柄卡合部,以對應卡合一清潔件,清潔件上具有一對應卡合握柄卡合部之清潔對卡部,以達到快速替換的優勢,而且清潔件具有一第一桿體、複數形成於第一桿體上的穿孔部、及複數形成於穿孔部上的脫離部,以具有輔助牙線使用的功效。
Description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尤指一種能夠加強衛生效果、方便替換、節省成本、及更加環保的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
按,民以食為天,只要能吃的好、吃的健康,基本上人體不會出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口腔內出了問題,那麼不但會影響食慾,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會有負面的影響,而牙周病更是現代成年人的口腔國病。
所以,口腔的保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相當重要且必須的,最簡單也最常用的口腔保健方式就是刷牙,每天刷牙也早已變成是大多數人習慣的事情,而且專業醫師建議一天至少要刷兩次以上,並且以正確的刷牙方式刷牙才能有效預防牙周病,若要刷牙時,一定會用到的自然就是牙刷,牙刷的種類有許許多多種,有一般的牙刷頭(也分成大頭、小頭、硬毛、或軟毛等)、方便刷到後牙等難刷部位的單束毛牙刷、形狀大小不同的牙間刷、或可震動的自動牙刷,但無論是何種牙刷,只要刷毛形狀會改變或分叉(如牙間刷)的,使用3-7天便要更換,而一般牙刷則2-3個月即要更換,原因是牙刷使用後也會處於潮濕的狀態,且牙刷大多都會於浴室等潮濕的環境下存放,易快速孳生病菌,反而影響健康。
且一般的牙刷握柄並不太符合人體工學,而導致許多民眾手部無法握好握柄來將牙齦溝的部分清潔乾淨,因此而形成牙周病等疾病,而要做出較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柄則需要使用比現在市售一般牙刷多近一倍的材料,既會提高成本而降低購買意願又不環保,且一般牙刷不能長期使用也無法具有快速替換的功能,導致每種牙刷都只具有單一的功能,若損壞或使用一段時間後,必須丟棄,對於使用者相當浪費,對於環境更是一大傷害。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舊有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發明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發明之發明人為專業臨床牙醫師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加強口腔衛生效果,同時達到節省成本以及更加環保之優勢的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經由置放部來置放清潔件,並配合底座件來防止清潔件傾倒,以加強使用上的衛生效果。
本發明之再一主要目的在於:通過穿孔部及脫離部,來讓使用者能很方便的將牙線放入後排牙齒之中,藉此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以加強口腔衛生。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口腔清潔用具主要結構包括:一握柄件、一包含有一重量元件、一形成於重量元件上之圓弧部、及一形成於重量元件上之底座卡合部的底座件、一設於握柄件上的握柄卡合部、複數卡合於握柄卡合部上之清潔件、複數設於清潔件上的清潔對卡部、及複數界定於底座件上的置放部,其中一清潔件具有一第一桿體、複數設於第一桿體上的穿孔部、及複數形成於穿孔部上的脫離部。
藉由上述之結構,使用者可將各清潔件利用清潔對卡部快速的卡合於握柄卡合部上,並根據使用狀況替換不同清潔件,而使用時能握持較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柄件之位置並利用清潔件針對口腔進行清潔的動作,使用完畢後,再將握柄件快速放置於底座卡合部上,並把各替換用的清潔件放置於置放部上,此時口腔清潔用具的重心會持續保持於重量元件中,並經由圓弧部的導引,讓握柄件及清潔件始終處於站立的狀態,不容易接觸到其他物品,且收納方便整齊,增加外觀美感性,更能將口腔清潔用具放置於各種地方,能加強其風乾的效果,使用者還能快速的拆換清潔對卡部及握柄卡合部,藉以達到快速替換清潔件的功能,當握柄件或清潔件損耗時,還能單獨將其拆離更換,更可具有節省成本及更加環保的優點。
一般人會用牙線棒來清潔後牙牙縫,但專業牙醫認為此舉不妥!
應使用牙線並且不能直接從牙齒咬合面拉出,應從旁把食物及牙菌斑帶出,但因一般人無法靈巧的使用牙線,因此就使用牙線棒取代之,卻反而導致牙病未得以預防及改善,故當使用者要使用牙線時,能將牙線通過脫離部放入穿孔部內,並經由握柄件來操控第一桿體,即可穩定準確的來移動第一桿體,並將牙線對準口腔中的後排牙齒之間放入,再通過脫離部讓牙線脫離穿孔部,即可讓使用者快速方便的將牙線放入後排牙齒之間,以提高使用上的效率及方便性。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一般之牙刷衛生效果不佳、無法替換刷頭導致使用不方便及成本增加對環保無助益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口腔清潔用具
2、2b、2c、2g:底座件
21:重量元件
22:圓弧部
23、23b:底座卡合部
24:置放部
25c、25g:磁吸件
3、3a、3b、3d:握柄件
31:握柄卡合部
32b:磁吸件
4、4a、4b、4c、4d、4e:清潔件
41:清潔對卡部
42a:第一桿體
43a、43b:穿孔部
44a、44b:脫離部
45b、45c:牙線輔助固定部
46e、46f:清潔桿體
461e:方塊
461f:凹槽
47e、47f:清潔部
471e:滑槽
471f:對卡凸塊
5a、5b、5c:牙線
6d:圖文部
A:軟毛牙刷
B:硬毛牙刷
C:單束毛牙刷
D:牙間刷
E:牙線輔助穿引器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防傾倒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置放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穿入示意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卡入示意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脫離示意圖。
第八A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刮動示意圖。
第九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抽出示意圖。
第十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十一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束緊示意圖。
第十一A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卡入示意圖。
第十二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吸附示意圖。
第十二A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置放示意圖。
第十三圖 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十四圖 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束緊示意圖。
第十五圖 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吸附示意圖。
第十六圖 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七圖 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八圖 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十九圖 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二十圖 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及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之口腔清潔用具1包括:
一握柄件3,本實施例之握柄件3以塑膠製之握柄作為舉例,但其並不設限,可為木製、陶瓷製、或金屬製皆可;
一供放置握柄件3之底座件2,底座件2具有一重量元件21、一形成於重量元件21上之圓弧部22、一形成於重量元件21上並位於背離圓弧部22之側處的底座卡合部23,並且底座件2之重量會大於握柄件3之重量,本實施例之底座件2以塑膠製之底座作為舉例,但其並不設限,可為木製、陶瓷製、或金屬製皆可,而底座卡合部23以形成於重量元件21上的凹槽作為舉例;
一形成於握柄件3上之握柄卡合部31,本實施例之握柄卡合部31以握柄件3上的凹孔作為舉例;
複數供對應卡合於握柄卡合部31上的清潔件4,並且清潔件4並不設限,可為軟毛牙刷A、硬毛牙刷B、單束毛牙刷C、或牙間刷D其中之一者,且本實施例清潔件4之材質係為環保可分解之材質;
複數形成於清潔件4上的清潔對卡部41,本實施例之清潔對卡部41以形成於清潔件4之端處的卡合端作為舉例,可使各清潔件4透過清潔對卡部以迫緊之方式卡合於握柄卡合部31上;及
複數形成於底座件2上的置放部24,各置放部24係供放置各清潔件4,本實施例之置放部24以形成於底座件2上的凹槽作為舉例。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
應配合,即可達到方便替換、節省成本、及提高口腔衛生的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至置放示意圖,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由圖中可清楚看出,使用者可通過清潔對卡部41將清潔件4以迫緊的方式插入並卡合於握柄卡合部31中,即可通過握柄件3來控制清潔件4對口腔內的牙齒做清潔的動作,並可根據狀況或不同的使用者更換成不同的清潔件4,還能將握柄件3設計為較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把,且因為握柄件3不需更換,因此使用時都能利用為較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柄件3來控制清潔件4,所以使用上來說會較為方便,讓使用者能更加輕鬆的清潔到後排牙齒,而本實施例以一軟毛牙刷A、一硬毛牙刷B、一單束毛牙刷C、及一牙間刷D作為舉例,使用者能通過清潔對卡部41及握柄卡合部31來達到快速插拔的效果,藉此更換上述的各種清潔件4,以達到快拆及任意替換的優勢,而倘若能讓使用者任意更換成各種的清潔件4,即可達到讓口腔各種及各個部位之軟硬組織都能被清潔到的功效,由於一般人跟有牙病的患者口腔組織的情況大有不同,例如有牙縫、牙根外漏、及後牙位置歪斜,除了牙科重建以外,改善牙病的重要方法就是能夠正確有效的清潔口腔中會讓牙菌斑附著,而導致蛀牙或牙周病的所有軟硬組織,因此需通過各種刷頭來清潔口腔內的各種軟硬組織,如使用一般牙刷來清潔齒面、使用單束毛牙刷C來清潔緊貼臉頰的後排牙齒、使用牙間刷D來針對牙齒與牙齒之間因為骨頭下降產生之三角縫、或利用牙線清潔牙齒間的牙菌斑和於側面抽出牙線以帶出食物,故透過上述的快拆方式,則不需另外再購買各種不同種類的口腔清潔用品,只需更換清潔件4就能達到多種的清潔效果。
當使用完畢後,就能經由底座件2來放置握柄件3,再將各替換用的清潔件4以刷毛往上的方式放置於置放部24中,使各清潔件4處於直立的狀態,而由於重量元件21會使整體的重心持續集中於下方中央處,因此不論是受到碰撞或是放置時歪斜,皆會經由圓弧部22的導引,將下方中央處對準於正下方,藉此達到如同不倒翁的效果,故清潔件4就不會輕易的碰觸到其餘物品,所以能放置於任何地方,因為如果將清潔件4橫放於不通風處,即使僅置放一天左右,也會比通過直立式放置於風乾處三週以上之清潔件4要來的髒,因此若將口腔清潔用具1放置於房間窗口旁或其他通風處,則能夠具有完
整的風乾空間,故不易因為過於潮濕而產生病菌,可大幅增加衛生的效果。
再者,由於牙刷使用一定時間後,會產生許多細菌,經實驗指出,此時牙刷上的細菌會比馬桶還多,因此專業的牙醫師都會建議患者使用兩個月左右後就要更換牙刷,而透過此種清潔對卡部41及握柄卡合部31之結構,能讓使用者只針對清潔件4進行更換,並不需更換握柄件3,同時,握柄件3也能脫離底座件2,藉此當握柄件3、清潔件4、或底座件2損壞時,都只須單獨更換,並不需要整組丟棄,故能達到節省成本的優點,並且大多情況下僅會更換清潔件4,而握柄件3可重複使用,故本實施例之清潔件4係為環保可分解之材質,因此不會製造大量不可降解的塑膠垃圾,增加環保的效果。
並由於可替換式的清潔件4達到了節省成本的效果,所以可以經常替換,藉此達到降低感染機會的優勢,讓得到疾病的機會降低,能提高全民健康,降低醫療成本,因為若牙刷使用三周以上後,刷毛上的細菌含量就會比馬桶還高80至90倍,所以,通過可替換式的清潔件4就是為了要讓大眾能勤換牙刷毛,以保持牙刷的清潔度,同時通過底座件2的不倒翁效果,讓清潔件4都是處於乾燥的狀態,來降低細菌與病毒的含量,如此對於預防任何的疾病都會有幫助,對全民健康都會有正向的影響。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五圖至第九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至抽出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本實施例之清潔件4a具有一第一桿體42a、複數形成於第一桿體42a上的穿孔部43a、及複數形成於穿孔部43a上的脫離部44a,穿孔部43a為由第一桿體42a上延伸出的兩個圓孔作為舉例,而脫離部44a為分別形成於圓孔上的缺口作為舉例,即可將清潔件4a做為一牙線輔助穿引器E來使用。
使用者可先將牙線5a由脫離部44a穿入穿孔部43a中,並利用握柄件3a來控制清潔件4a,以將牙線5a穿入牙齒之間,之後再利用脫離部44a將牙線輔助穿引器E與牙線5a脫離,藉此讓使用者能來回拉動牙線5a於牙齒之間清潔,以刮除牙齒間的牙菌斑及異物,當清潔完畢後,使用者需放開牙線5a的一端,並於另一端施力將牙線5a由牙縫中直接抽離,而並非由牙齒之間往上抽出,因此牙線5a清潔效果會較牙線棒來的更加完整,不容易像牙線棒一樣殘留髒污於牙縫之中,且由於是往側邊抽出牙線5a,
故不會因為要往上抽出牙線棒使患者的補綴物及假牙造成鬆脫,由於本案發明者為專業牙醫師,並在臨床經歷上,發現許多牙周病與蛀牙的患者、甚至於一般民眾,都不會使用牙線5a卻都使用牙線棒,而導致容易產生牙周病及蛀牙的狀況,最後衍生出嚴重的牙病問題,進而讓人花更多的冤望錢來治療牙齒,因此牙醫師都會建議患者利用牙線5a來清除牙齒與牙齒間的牙菌斑,而正確的牙線5a清潔方式為,將牙線5a穿入牙縫中,並帶動牙線5a來刮除牙壁上的牙菌斑,最後再將牙線5a由牙齒側面抽出以帶出內部的髒污或食物,但由於一般人若要將牙線5a(非牙線棒)置於後排牙齒時會較為困難,所以都會使用牙線棒來貪圖方便,但牙線棒並不能達到牙線5a的效果,主要在於牙線棒穿入牙齒間時,清潔角度容易受限,而若已經有塞牙現象時(如牙縫內有食物或髒汙)會將食物往牙齦方向擠壓,更容易將其藏入牙齦溝內,並且抽出牙線棒時,若旁邊具有補綴物或假牙的話,則容易造成鬆脫的狀況,因此使用牙線5a清潔牙齒才是正確之舉,而若使用牙線輔助穿引器E,可讓使用者能輕易的將牙線5a置於後排牙齒處,以達到更加方便操控的效果,並且使用完畢後,可讓牙線5a由牙齒的側面處抽離,故不會產生因為要往上抽出牙線棒使患者的補綴物及假牙造成鬆脫之狀況,藉此增加整體的口腔清潔效果,讓本發明於使用上更加的多樣化。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圖至第十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圖至吸附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清潔件4b上設有一牙線輔助固定部45b,本實施例之牙線輔助固定部45b為往外凸起之凸塊,而使用者能將牙線5b穿入穿孔部43b並把牙線5b拉至緊繃狀態後,再纏繞於牙線輔助固定部45b上,即可產生如同牙線棒的狀態,以輕鬆的將牙線5b置於後排牙齒之間,再鬆開纏繞於牙線輔助固定部45b上的牙線5b,即能讓牙線5b於脫離部44b的位置脫離穿孔部43b,以通過牙線5b來進行清潔動作,並且當使用者需要拔除清潔件4b時,還能握持住牙線輔助固定部45b來幫助拔除動作,藉此提高使用上的效率及方便性。
且本實施例之握柄件3b上具有一磁吸件32b,此磁吸件32b以磁鐵作為舉例,且底座件2b以可供磁鐵吸附的金屬底座作為舉例,如此一來,握柄件3b即可通過磁吸件32b更加快速穩定的固定於底座卡合部2
3b中,並稍加施力後即可拔出握柄件3b,藉此再次加強使用上的方便性。
並且由於握柄件3b的底部為平面,因此若使用者使用至一半時,也可直接將握柄件3b直立放置於桌面上,若桌面上具有金屬物,還可通過磁吸件32b再次加強直立時的穩定性,以讓大幅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三圖至第十五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分解圖至吸附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本實施例之牙線輔助固定部45c以形成於清潔件4c上的凹槽作為舉例,藉此表示牙線輔助固定部45c之形態並不設限,如此使用者亦可將牙線5c纏繞於凹槽上,以讓牙線5c處於緊繃狀態來產生如同牙線棒的態樣,藉此提高使用上的效率及方便性。
且本實施例之底座件2c上具有一磁吸件25c,此磁吸件25c以磁鐵作為舉例,如此可增加底座件2c的重量,如果將底座件2c放置於鐵製的桌面或物體上時,可經由磁吸件25c來讓底座件2c更加穩固不容易傾倒。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握柄件3d及清潔件4d上皆設置有圖文部6d,藉此來作為各種的標示,其中握柄件3d上的圖文部6d可以是療育的圖樣、或是激勵人心的文字,讓使用者每次使用時,都能讓心靈具有療癒的感受,以激勵使用者能重複使用來加強口腔的清潔效果。
而設置於清潔件4d上的圖文部6d能用來標示家庭成員的名稱,藉此可讓各家庭成員共同使用一握柄件3d,並配合各種的清潔件4d來針對各種不同家庭成員的清潔狀況,同時通過圖文部6d來防止家庭成員拿錯清潔件4d,例如小孩使用硬毛牙刷B、媽媽使用牙線輔助穿引器E、爸爸使用牙間刷D及單束毛牙刷C,如此只需購買一支握柄件3d,來配合各種不同的清潔件4d,即可符合全家需求,藉此達到節省成本的優勢。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七圖及第十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圖及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於本實施例中,清潔件4e具有一清潔桿體46e及一可脫離式連接於清潔桿體46e上的清潔部47e,如此使用者即可單獨更換清潔部47e,以
大幅縮小替換的零件,進而大幅減少需要丟棄的垃圾,對於環境的保護效果能大大的增加,且本實施例以於清潔部47e上設置一滑槽471e,而清潔桿體46e上具有插入滑槽471e內的方塊461e作為結合方式的舉例,但其並不設限。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九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於本實施例中,清潔部47f上會具有複數的對卡凸塊471f,而清潔桿體46f上具有複數可對應插入對卡凸塊471f的凹槽461f,藉此可通過此對卡方式將清潔部47f安裝於清潔桿體46f上,藉此表示清潔部47f與清潔桿體46f之結合方式並不設限。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二十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於本實施例中,底座件2g以方形的座體作為舉例,藉此表示底座件2g之態樣並不設限,可為任意型態放置的座體,並能通過磁吸件25g的吸附效果來增加整體的固定效果。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發明,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口腔清潔用具
2:底座件
3:握柄件
4:清潔件
Claims (9)
- 一種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該口腔清潔用具主要包含:一握柄件;一底座件,該底座件係供放置該握柄件;一握柄卡合部,該握柄卡合部設於該握柄件上;複數清潔件,該些清潔件上分別具有一清潔對卡部,係供該些清潔件經由該清潔對卡部對應卡合於該握柄卡合部上;及複數置放部,該些置放部界定於該底座件上,係供卡合置放該些清潔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口腔清潔用具上具有至少一圖文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口腔清潔用具上界定有至少一磁吸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清潔件具有一第一桿體、複數穿孔部、及複數脫離部,該些穿孔部設於該第一桿體上,而該些脫離部設於該些穿孔部之一側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清潔件上設有至少一牙線輔助固定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清潔件之材質係為環保可分解之材質。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握柄卡合部及該清潔對卡部係通過迫緊之方式相互卡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該底座件包含有一重量元件、一圓弧部、及至少一底座卡合部,該圓弧部形成於該重量元件之一側處,而該底座卡合部形成於該重量元件背離該圓弧部之一側處,且該底座卡合部係供卡合該握柄件之一端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其中各該清潔件具有一清潔桿體、及一可脫離式連接於該清潔桿體上的清潔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06456A TW202131826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06456A TW202131826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31826A true TW202131826A (zh) | 2021-09-01 |
Family
ID=7877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6456A TW202131826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2131826A (zh) |
-
2020
- 2020-02-27 TW TW109106456A patent/TW202131826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aruah et al. | A review on toothbrushes and tooth brushing methods | |
US6345406B1 (en) | Oral healthcare system having interchangeable, disposable heads | |
CN102949246B (zh) | 牙线棒结构 | |
JP3191472U (ja) | 機能を向上した楊枝 | |
Kumar et al. | Tooth brush and brushing technique | |
TW202000150A (zh) | 兼具牙籤、牙間刷及牙線棒結構之三合一潔牙棒 | |
TWM584130U (zh)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 | |
JP2021512658A (ja) | 歯ブラシ | |
CN201861788U (zh) | 一种牙线棒 | |
TW202131826A (zh)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
TWM607006U (zh) | 防傾倒口腔清潔用具之替換結構(一) | |
CN110623764B (zh) | 兼具牙签、牙间刷及牙线棒结构的三合一洁牙棒 | |
CN210144081U (zh) | 防倾倒口腔清洁用具的替换结构 | |
CN206303401U (zh) | 一种新型牙刷 | |
JP3226939U (ja) | 転倒防止口腔洗浄器の交換構造(1) | |
JP6744649B1 (ja) | 歯磨き用具 | |
TWM567080U (zh) | 3-in-1 tooth stick with toothpick, interdental brush and floss stick structure | |
JP2012232091A (ja) | 歯ブラシ | |
CN204636592U (zh) | 牙隙清洁棒 | |
CN219963131U (zh) | 一种剔牙装置 | |
TWM572166U (zh) | Silicone elastic toothbrush | |
CN111972819A (zh) | 防倾倒口腔清洁用具的替换结构 | |
SHARMA et al. | ORAL HYGIENE-AIDS & TECHNIQUES | |
KR200444941Y1 (ko) | 의치 세척용 칫솔 | |
Gunjan Kumar | Tooth Brush and Brushing Techniq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