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933A -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31933A TW201931933A TW106146612A TW106146612A TW201931933A TW 201931933 A TW201931933 A TW 201931933A TW 106146612 A TW106146612 A TW 106146612A TW 106146612 A TW106146612 A TW 106146612A TW 201931933 A TW201931933 A TW 20193193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circuit
- connection
- wps
- target device
- networ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網路裝置,其可設置於網狀網路,並可包含WPS按鈕以及處理電路。WPS按鈕可觸發WPS連線程序。處理電路可與WPS按鈕連接。處理電路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網路裝置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可執行一上行連線程序;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路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網路裝置,特別是一種高效率的網路裝置。本發明還涉及此網路裝置的WPS連線方法。
Wi-Fi是一種現今非常普及的無線通訊技術,普遍應用在電腦、手持式移動裝置與區域網路系統的網路裝置,而若是要使二個裝置之間可以透過Wi-Fi進行無線通訊,需要先在二個裝置之間先建立Wi-Fi防護設置(Wi-Fi Protected Setup,WPS)連線,WPS主要目的是為了簡化網路裝置在無線安全性方面的設定。
網狀網路(Mesh network)中可能包含多個網路裝置,如接取器(Access point,AP)、中繼器(Repeater)及電腦,而當使用者使一網路裝置與另一網路裝置進行WPS連線以進行Wi-Fi通訊時,使用者需要先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即此網路裝置是否已經具有上行連線?若此網路裝置不具有上行連線,則此網路裝置則處於客戶端模式(Client mode),需進行上行連線;若此網路裝置具有上行連線,則此網路裝置則處於接取器模式(AP mode),需進行下行連線。
此時,使用者可能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使用者可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數個網路裝置的WPS連線,因此使用上極為不便,且極度缺乏效率。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WPS連線技術,能夠有效改善習知技藝之WPS連線技術使用不便且缺乏效率的情況,已成為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網路裝置及其WPS連線方法,以解決習知技藝之WPS連線技術的各種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提出一種網路裝置,其可設置於網狀網路,並可包含WPS按鈕以及處理電路。WPS按鈕可觸發WPS連線程序。處理電路可與WPS按鈕連接。處理電路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網路裝置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可執行一上行連線程序;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路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網路裝置更可包含指示電路,指示電路可與處理電路連接,當處理電路判斷上行連線不存在時,指示電路可發出第一指示訊號;當處理電路判斷上行連線存在時,指示電路可發出第二指示訊號。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當處理電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處理電路可傳送包含資訊元件之信標至目標裝置,並可接收目標裝置之探索請求,藉此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當處理電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時,處理電路可傳送探索請求至目標裝置,並可在接收到目標裝置之探索回應後傳送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至目標裝置,藉此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再提出一種WPS連線方法,其可包含下列步驟:透過網路裝置之WPS按鈕觸發WPS連線程序;經由網路裝置之處理電路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網路裝置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以及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
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經由處理電路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上行連線是否存在之步驟更可包含下列步驟:透過網路裝置之指示電路在處理電路判斷上行連線不存在時發出第一指示訊號;以及透過指示電路在處理電路判斷上行連線存在時發出第二指示訊號。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之步驟更可包含下列步驟:以處理電路傳送包含資訊元件之信標至目標裝置,並接收目標裝置之探索請求,藉此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
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之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處理電路傳送探索請求至目標裝置,並在接收到目標裝置之探索回應後傳送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至目標裝置,藉此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目前是處於客戶端模式還是接取器模式,以決定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或下行連線程序,故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可節省大量時間,因此使用上極為方便,且可大幅提升效率。
(2)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執行上行連接的另一網路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製造商製造,並可以傳送對應的資料,故可大幅地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3)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網路裝置之WPS按鈕啟動時,網路裝置不但可與另一網路裝置執行WPS連線,更可以同時交換骨幹資料及無線網路
名稱等重要資訊,故可進一步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4)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同時觸發在同一個拓璞內的所有處於接取器模式的網路裝置同時進行下行連線程序,且可在WPS連線建立後同時更新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儲存之拓璞,故可進一步提升效率及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5)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網路裝置可包含指示電路,指示電路可以透過指示訊號顯示網路裝置可透過不同的指示訊號表示網路裝置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連線成功,因此可以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界面。
(6)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網路裝置設計簡單,故可在不大幅提升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因此極具商業價值。
1‧‧‧網路裝置
11‧‧‧WPS按鈕
12‧‧‧處理電路
13‧‧‧指示電路
T‧‧‧目標裝置
M1~M3‧‧‧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
AP‧‧‧接取器
RP1~RP5‧‧‧中繼器
M‧‧‧網狀網路
S21~S24、SS41~S48、S51~S57‧‧‧步驟流程
第1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網路裝置之方塊圖。
第2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3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由多個網路裝置構成之網狀網路之示意圖。
第4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流程圖。
第5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二流程圖。
第6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三流程圖。
第7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四流程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之實施例,為了清楚與方便圖式說明之故,圖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與比例上可能會被誇大或縮小地呈現。在以下描述及/或申請專利範圍中,當提及元件「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其可直接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或
可存在介入元件;而當提及元件「直接連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介入元件,用於描述元件或層之間之關係之其他字詞應以相同方式解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網路裝置之方塊圖。如圖所示,網路裝置1可設置於一網狀網路(Mesh network);此網狀網路可包含多個其它的網路裝置,如接取器(Access point,AP)、中繼器(Repeater)、路由器(Router)及電腦等等。網路裝置1可包含WPS按鈕11、處理電路12及指示電路13。
WPS按鈕11可觸發WPS連線程序。
處理電路12可與WPS按鈕11連接;處理電路12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網路裝置1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12可判斷網路裝置1處於客戶端模式(Client mode),並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相反的,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路12可判斷網路裝置1處於接取器模式(AP mode),並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在較佳的實施例中,處理電路12可為微控制器(MCU)、中央處理器(CPU)或其它類似的元件。
指示電路13可與處理電路12連接,當處理電路12判斷上行連線不存在時,指示電路13可發出第一指示訊號;當處理電路12判斷上行連線存在時,指示電路13可發出第二指示訊號;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指示電路13可為指示燈或其它類似的元件。
當處理電路12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處理電路12可傳送包含資訊元件(WPS IE)之信標(Beacon)至目標裝置T,並可接收目標裝置T之探索請求(Probe request)。接著,處理電路12可接收由目標裝置T傳送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WPS EAP message M1),並可判斷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是
否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Private TLV)?當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處理電路12可判斷網路裝置1與目標裝置T是屬於同一個製造商製造;此時處理電路12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目標裝置T,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骨幹資訊(Backhaul information)及無線網路名稱(SSID)至目標裝置T,藉此與目標裝置T建立WPS連線,使網路裝置1可與目標裝置T進行Wi-Fi通訊;其中,骨幹資訊可在網狀網路中所有的裝置之間建立一個通訊連接,使任一個裝置可在不斷線的情況下進行變動(如修改裝置的無線網路名稱);而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M2及M8及無線網路名稱本已存在於習知之WPS連線技術的流程中,故不在此多加贅述。
相反的,當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不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處理電路12可判斷網路裝置1與目標裝置T不是屬於同一個製造商製造,故將目標裝置T視為一般的客戶端裝置;此時,處理電路12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目標裝置T,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及無線網路名稱(SSID)至目標裝置T,藉此與目標裝置T建立WPS連線,使網路裝置1可與目標裝置T進行Wi-Fi通訊。
當網路裝置1與目標裝置T之WPS連線成功的建立,並可以互相透過Wi-Fi進行通訊時,指示電路13可發出第三指示訊號;相反的,當網路裝置1與目標裝置T之WPS連線無法建立,指示電路13可發出第四指示訊號;前述之第一指示訊號、第二指示訊號、第三指示訊號及第四指示訊號可為不同的燈號,其可透過不同的顏色來表示網路裝置1之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T建立WPS連線。
當處理電路12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時,處理電路12可傳送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至目標裝置T,藉此與目標裝置T
建立WPS連線。
在WPS連線建立後,處理電路12可更新儲存於處理電路12之拓璞(Topology),並可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故可大幅地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由上述可知,在本實施例中,網路裝置1可自動判斷目前是處於客戶端模式還是接取器模式,以決定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或下行連線程序,故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可節省大量時間,因此使用上極為方便,且可大幅提升效率。
此外,網路裝置1可以透過不同的指示訊號表示網路裝置1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T連線成功,因此使用者可以透過上述指示訊號得知網路裝置1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T連線成功,故可以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界面。因此本實施例之網路裝置1確實大幅地改善了習知技藝之WPS連線技術之缺點。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習知技藝之WPS連線技術,使用者可能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使用者可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數個網路裝置的WPS連線,因此使用上極為不便,且極度缺乏效率。相反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目前是處於客戶端模式還是接取器模式,以決定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或下行連線程序,故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可節省大量時間,因此使用上極為方便,且可大幅提升效率。
又,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執行上行連接的另一網路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製造商製造,並可以傳送對應的資料,故可大幅地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又,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之WPS按鈕啟動時,網路裝置不但可與另一網路裝置執行WPS連線,更可以同時交換骨幹資料及無線網路名稱等重要資訊,故可進一步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同時觸發在同一個拓璞內的所有處於接取器模式的網路裝置同時進行下行連線程序,且可在WPS連線建立後同時更新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儲存之拓璞,故可進一步提升效率及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可包含指示電路,指示電路可以透過不同的指示訊號表示網路裝置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連線成功,因此可以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界面。
再者,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設計簡單,故可在不大幅提升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因此極具商業價值。由上述可知,本發明實具進步性之專利要件。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網路裝置1採用之WPS連線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S21:透過網路裝置之WPS按鈕觸發WPS連線程序。
步驟S22:經由網路裝置之處理電路在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網路裝置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
步驟S23:若上行連線不存在,處理電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
步驟S24:若上行連線存在,處理電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
當然,上述僅為舉例,網路裝置1之功能及其WPS連線方法之步驟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由多個網路裝置構成之網狀網路之示意圖。如圖所示,網狀網路M可包含接取器AP及中繼器
RP1~RP5;其中,接取器AP已可與中繼器RP1~RP4之間進行Wi-Fi通訊連接已經建立,而中繼器RP5尚未與接取器AP與中繼器RP1~RP4建立Wi-Fi通訊連接。
當使用者按下中繼器RP5之WPS按鈕時,中繼器RP5可判斷中繼器RP5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由於中繼器RP5尚未與接取器AP與中繼器RP1~RP4建立Wi-Fi通訊連接,故中繼器RP5可判斷中繼器RP5之上行連線不存在;此時,中繼器RP5之指示燈可發出紅色燈光,其表示中繼器RP5處於客戶端模式,並可執行上行連線程序。
接下來,中繼器RP5可傳送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至中繼器RP3(目標裝置),藉此與中繼器RP3建立WPS連線。
最後,中繼器RP5可判斷與中繼器RP3之間的Wi-Fi連線是否成功?若成功,中繼器RP5之指示燈可發出藍色燈光,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5可與中繼器RP3進行Wi-Fi通訊,而中繼器RP5可更新儲存於其中之拓璞,並可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若失敗,中繼器RP5之指示燈可閃動,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5無法與中繼器RP3進行Wi-Fi通訊。
當使用者按下中繼器RP3之WPS按鈕時,中繼器RP3可判斷中繼器RP3之上行連線是否存在?由於中繼器RP3已與中繼器RP1建立Wi-Fi通訊連接,故中繼器RP3可判斷中繼器RP3之上行連線存在;此時,中繼器RP5之指示燈可發出綠色燈光,其表示中繼器RP5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可執行下行連線程序。
接下來,中繼器RP3可傳送包含資訊元件之信標及通知訊息至中繼器RP5(目標裝置)及其它網狀網路M中之網路裝置,如接取器AP及中繼器RP1、RP2、RP4,使接取器AP及中繼器RP1、RP2、RP4也可同時接收中繼器RP5之探索請求。
接著,中繼器RP3(或其它接收到中繼器RP5之探索請求之網路裝置)可接收由中繼器RP5傳送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並可判斷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是否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當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中繼器RP3可判斷中繼器RP3與中繼器RP5是屬於同一個製造商製造。
然後,中繼器RP3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中繼器RP5,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骨幹資訊及無網網路名稱至中繼器RP5,藉此與中繼器RP5建立WPS連線。
最後,中繼器RP3可判斷與中繼器RP5之間的Wi-Fi連線是否成功?若成功,中繼器RP3之指示燈可發出藍色燈光,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3可與中繼器RP5進行Wi-Fi通訊,而中繼器RP3可更新儲存於其中之拓璞,並可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若失敗,中繼器RP3之指示燈可閃動,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3無法與中繼器RP5進行Wi-Fi通訊。
當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不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中繼器RP3可判斷中繼器RP3與中繼器RP5不是屬於同一個製造商製造,故將中繼器RP5視為一般的客戶端裝置;此時,中繼器RP3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中繼器RP5,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及無網網路名稱至中繼器RP5,藉此與中繼器RP5建立WPS連線。
同樣的,中繼器RP3可判斷與中繼器RP5之間的Wi-Fi連線是否成功?若成功,中繼器RP3之指示燈可發出藍色燈光,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3可與中繼器RP5進行Wi-Fi通訊,而中繼器RP3可更新儲存於其中之拓璞,並可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若失敗,中繼器RP3之指示燈可閃動,以提示使用者中繼器RP3無法與中繼器RP5進行Wi-Fi通訊。
請參閱第4圖、第5圖、第6圖及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
例之第一流程圖、第二流程圖、第三流程圖及第四流程圖。第4圖、第5圖、第6圖及第7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WPS連線方式之詳細步驟,如下:
步驟S41,使用者按下中繼器之WPS按鈕,並進入步驟S42。
步驟S42,中繼器可判斷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是,則進入步驟S51;若否,則進入步驟S43。
步驟S43,中繼器之指示燈發出紅色燈光,並進入步驟S44。
步驟S44,中繼器傳送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至目標裝置,並進入步驟S45。
步驟S45,中繼器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並進入步驟S46。
步驟S46,中繼器判斷與目標裝置之間的Wi-Fi連線是否成功?若是,則進入步驟S47;若否,則進入步驟S461。
步驟S461,中繼器之指示燈閃動。
步驟S47,中繼器之指示燈發出藍色燈光,並進入步驟S48。
步驟S48,中繼器更新儲存於中繼器中之拓璞,並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
步驟S51,中繼器之指示燈發出綠色燈光,並進入步驟S52。
步驟S52,中繼器傳送包含資訊元件之信標及通知訊息至目標裝置及其它網狀網路中之網路裝置,並進入步驟S53。
步驟S53,中繼器(或其它接收到目標裝置之探索請求之網路裝置)可判斷由目標裝置傳送之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1是否包含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若是,則進入步驟S54;若否,則進入步驟S531。
步驟S531,中繼器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目標裝置,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及無網網路名稱至目標
裝置,以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並進入步驟S532。
步驟S532,中繼器將目標裝置視為一般的客戶端裝置,並與目標裝置進行Wi-Fi連線。
步驟S54,中繼器可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2及私用資料交換格式至目標裝置,並可再傳送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M8、骨幹資訊及無網網路名稱至目標裝置,藉此與目標裝置建立WPS連線,並進入步驟S55。
步驟S55,中繼器判斷與目標裝置之間的Wi-Fi連線是否成功?若是,則進入步驟S56;若否,則進入步驟S551。
步驟S551,中繼器之指示燈閃動。
步驟S56,中繼器之指示燈發出藍色燈光,並進入步驟S57。
步驟S57,中繼器更新儲存於中繼器中之拓璞,並同步更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之拓璞。
當然,上述僅為舉例,WPS連線方法之步驟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目前是處於客戶端模式還是接取器模式,以決定執行上行連線程序或下行連線程序,故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一些繁瑣複雜的方式才能得知此網路裝置目前的模式,故可節省大量時間,因此使用上極為方便,且可大幅提升效率。
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可自動判斷執行上行連接的另一網路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製造商製造,並可以傳送對應的資料,故可大幅地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又,根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之WPS按鈕啟動時,網路裝置不但可與另一網路裝置執行WPS連線,更可以同時交換骨幹資料及無線網路名稱等重要資訊,故可進一步提升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當網路裝置處於接取器模式並執行下行連線程序時,網路裝置同時觸發在同一個拓璞內的所有處於接取器模式的網路裝置同時進行下行連線程序,且可在WPS連線建立後同時更新網狀網路中所有裝置儲存之拓璞,故可進一步提升效率及網狀網路的通訊效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可包含指示電路,指示電路可以透過不同的指示訊號表示網路裝置目前的狀態及是否已與目標裝置連線成功,因此可以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界面。
再者,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網路裝置設計簡單,故可在不大幅提升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因此極具商業價值。
可見本發明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其它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該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Claims (10)
- 一種網路裝置,係設置於一網狀網路,並包含:一WPS按鈕,係觸發一WPS連線程序;以及一處理電路,係與該WPS按鈕連接;其中,該處理電路在該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該網路裝置之一上行連線是否存在;若該上行連線不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一上行連線程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裝置,其中若該上行連線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一下行連線程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網路裝置,更包含一指示電路,該指示電路與該處理電路連接,當該處理電路判斷該上行連線不存在時,該指示電路發出一第一指示訊號;當該處理電路判斷該上行連線存在時,該指示電路發出一第二指示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網路裝置,其中當該處理電路執行該下行連線程序時,該處理電路傳送包含一資訊元件之一信標至一目標裝置,並接收該目標裝置之一探索請求,藉此與該目標裝置建立一WPS連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裝置,其中當該處理電路執行該上行連線程序時,該處理電路傳送一探索請求至一目標裝置,並在接收到該目標裝置之一探索回應後傳送包含一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一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至該目標裝置,藉此與該目標裝置建立一WPS連線。
- 一種WPS連線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透過一網路裝置之一WPS按鈕觸發一WPS連線程序;經由該網路裝置之一處理電路在該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該網路 裝置之一上行連線是否存在;以及若該上行連線不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一上行連線程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WPS連線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若該上行連線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一下行連線程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WPS連線方法,其中經由該處理電路在該WPS連線程序觸發後判斷該上行連線是否存在之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網路裝置之一指示電路在該處理電路判斷該上行連線不存在時發出一第一指示訊號;以及透過該指示電路在該處理電路判斷該上行連線存在時發出一第二指示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WPS連線方法,其中若該上行連線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該下行連線程序之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以該處理電路傳送包含一資訊元件之一信標至一目標裝置,並接收該目標裝置之一探索請求,藉此與該目標裝置建立一WPS連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WPS連線方法,其中若該上行連線不存在,該處理電路執行該上行連線程序之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處理電路傳送一探索請求至一目標裝置,並在接收到該目標裝置之一探索回應後傳送包含一私用資料交換格式之一可延伸授權協定訊息至該目標裝置,藉此與該目標裝置建立一WPS連線。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6612A TWI64899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
AU2018282312A AU2018282312A1 (en) | 2017-12-29 | 2018-12-19 | Network Device and WPS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
EP18214514.4A EP3506717A1 (en) | 2017-12-29 | 2018-12-20 | Network device and wps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
CA3028298A CA3028298A1 (en) | 2017-12-29 | 2018-12-20 | Network device and wps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
US16/234,885 US11064360B2 (en) | 2017-12-29 | 2018-12-28 | Network device and WPS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6612A TWI64899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8999B TWI648999B (zh) | 2019-01-21 |
TW201931933A true TW201931933A (zh) | 2019-08-01 |
Family
ID=6580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6612A TWI648999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64360B2 (zh) |
EP (1) | EP3506717A1 (zh) |
AU (1) | AU2018282312A1 (zh) |
CA (1) | CA3028298A1 (zh) |
TW (1) | TWI6489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96862A1 (fr) * | 2019-05-28 | 2020-12-04 | Sagemcom Broadband Sas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installation d’un nœud dans un reseau domestique. |
JP7410618B2 (ja) * | 2019-10-30 | 2024-0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230045025A (ko) * | 2020-07-31 | 2023-04-04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디바이스의 액세스 인증 방법, 단말 디바이스 및 클라우드 플랫폼 |
CN112929908B (zh) * | 2021-03-17 | 2023-03-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Mesh组网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258023B (zh) * | 2021-12-23 | 2024-01-09 | 深圳市创维软件有限公司 | Mesh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52428B1 (en) * | 2001-01-26 | 2005-10-04 | 3Com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pecialized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proxy in a data-over-cable network |
CN102238563A (zh) * | 2010-04-21 | 2011-11-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
EP2713671B1 (en) * | 2011-05-27 | 2019-10-30 | Huawei Devic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ater wi-fi protected setup connections |
CN103260254A (zh) * | 2013-05-10 | 2013-08-21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模式下上下wps避让方法 |
US9832596B2 (en) * | 2013-05-24 | 2017-1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docking architecture |
US9619646B2 (en) * | 2013-05-24 | 2017-04-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docking |
WO2016026144A1 (zh) * | 2014-08-22 | 2016-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WPS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移动Wi-Fi设备 |
CN104486776A (zh) * | 2014-11-26 | 2015-04-01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i-Fi中继设备的WPS实现方法及Wi-Fi中继设备 |
US9867153B2 (en) * | 2014-12-18 | 2018-01-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tributed synchronization of IoE devices |
-
2017
- 2017-12-29 TW TW106146612A patent/TWI648999B/zh active
-
2018
- 2018-12-19 AU AU2018282312A patent/AU20182823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12-20 EP EP18214514.4A patent/EP350671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2-20 CA CA3028298A patent/CA302829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12-28 US US16/234,885 patent/US1106436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8999B (zh) | 2019-01-21 |
US20190208413A1 (en) | 2019-07-04 |
US11064360B2 (en) | 2021-07-13 |
EP3506717A1 (en) | 2019-07-03 |
CA3028298A1 (en) | 2019-06-29 |
AU2018282312A1 (en) | 2019-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48999B (zh) | 網路裝置及wps連線方法 | |
JP6778669B2 (ja) | コンテキストアウェアピアツーピア通信 | |
US1174034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ging by using ultra-wide band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7431889B (zh) | 用于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能量链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706379B (zh) | 用于蓝牙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052687B (zh) | 用于控制向多跳网络添加网络节点的装置和方法 | |
KR20210102273A (ko) | Uwb(울트라 와이드 밴드)를 통해 레인징을 수행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의 동작 방법 | |
CN107148038A (zh) | 用于无线网状网络的管理和通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KR20170032304A (ko) | 블루투스 le(low energy) 기술을 이용하여 디바이스의 위치를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JP6243002B2 (ja) | ソフトウェア有効化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によ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ビーコニング | |
JP6634694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TW201014403A (en) |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 |
CN103916163A (zh) | 用于无线短程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07113327A (zh) | 对等网络内的群主选择 | |
JP596234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
WO2013149428A1 (zh) | 一种实现切换到设备间通信模式的方法、网络装置和终端 | |
US2020018698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by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technology | |
JP2008060711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
JP2014216736A (ja) | 無線lan接続システム | |
CN104754708B (zh) | 关断或休眠小基站的方法、系统及小基站控制器 | |
WO2015100743A1 (zh) | 网络设备发现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设备发现系统 | |
CN104185143A (zh) | 面向应急搜救的移动智能终端机会通信方法 | |
TWI545333B (zh)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 |
US10405139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n emergency mode for locating survivors in disasters | |
US11005551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based motion sensing and event det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