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6930A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26930A TW201926930A TW106140911A TW106140911A TW201926930A TW 201926930 A TW201926930 A TW 201926930A TW 106140911 A TW106140911 A TW 106140911A TW 106140911 A TW106140911 A TW 106140911A TW 201926930 A TW201926930 A TW 20192693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q
- program
- harq program
- data packet
-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826 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用以傳送原始資料。所述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包含自多個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中選取第一HARQ程序組以傳送第一資料封包,依據接收的回應於第一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及接收的時間取得回傳訊號是對應於第一HARQ程序組的第一HARQ程序,判斷回傳訊號是否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當解碼錯誤時,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當不同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一資料封包,當相同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二資料封包或第一資料封包。第一資料封包是依據完整的原始資料所產生,第二資料封包是依據部分的原始資料所產生。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自動重送方法,特別關於一種混合自動重送方法。
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及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4G)為目前電信中用於手機及數據終端的高速無線通訊標準。在這些通訊技術中,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應用提供了高效率的錯誤重傳機制。HARQ結合了前饋式錯誤更正碼(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以及自動重送請求(ARQ)的技術,由基地台端傳送資料至使用者端,並接收使用者端回傳的指示訊號以判斷是否需重傳資料。
以LTE架構中的HARQ為例,請參考圖1A~1C,圖1A~1C為依據習知技術所繪示的資料封包傳送時序圖。如圖1A所示,在LTE的架構中,基地台端eNB的資料傳送步驟及使用者端UE的訊號回傳步驟之間的理想時間間隔為4個子訊框,而使用者端UE的指示訊號回傳步驟與基地台端eNBu依據回傳訊號重傳或新傳資料的步驟之間的理想時間間隔亦為4個子訊框。因此透過分頻雙工,HARQ可以有八個平行的程序HP0~HP7,分別於子訊框n~n+7從基地台端eNB進行初次資料傳輸,分別於子訊框n+4~n+11從使用者端UE回傳訊號,分別於子訊框n+8~n+15從基地台eNB重傳或新傳資料,使用者端UE再對重傳或新傳的資料回傳指示訊號,後續以此類推。
然而實際上,如圖1B所示,基地台端eNB包含媒體存取控制層eNB_MAC、實體層eNB_PHY以及無線通訊層eNB_RF。當媒體存取控制層eNB_MAC及實體層eNB_PHY之間係透過前端(Fronthaul)網路FH以通訊連接時,前端網路FH會產生延遲L,而導致HARQ程序無法在8個子訊框內完成一次循環。以延遲L為2個子訊框來作舉例說明,HARQ程序HP0在子訊框n時由無線通訊層eNB_RF第一次傳送資料至使用者端UE,使用者端UE於子訊框n+4回傳ACK訊號以請求新資料,而前端網路FH的延遲L使得無線通訊層eNB_RF僅能在子訊框n+12時進行新資料的傳送。由於平行的HARQ程序HP0~HP7僅有八個,因此無線通訊層eNB_RF以及使用者端UE會有4個子訊框處於閒置狀態,如圖1C所示,吞吐量相較於理想狀況大幅降低。
此外,當設置實體層eNB_PHY的中央處理器處理效率較低時,亦會產生延遲而導致吞吐量降低的問題。
鑒於上述,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用以傳送一筆原始資料。所述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包含的步驟有:自多個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中選取第一HARQ程序組以傳送第一資料封包,依據接收的回應於第一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及接收的時間取得回傳訊號是對應於第一HARQ程序組的第一HARQ程序,判斷回傳訊號是否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當解碼錯誤時,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當不同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一資料封包,而當相同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二資料封包或該第一資料封包,其中第一資料封包是依據完整的原始資料所產生,而第二資料封包是依據部分的原始資料所產生。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用於傳送一筆原始資料。所述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包含未定義HARQ程序組、多個HARQ程序組以及協調器,其中協調器連接於未定義HARQ程序組與所述多個HARQ程序組。未定義HARQ程序組包含多個未定義HARQ程序。協調器自所述多個HARQ程序組中選取第一HARQ程序組,指派所述多個未定義HARQ程序的其中之一至第一HARQ程序組以作為第一HARQ程序,並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一資料封包。協調器亦用於接收回應於第一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依據回傳訊號及接收的時間取得回傳訊號是對應於第一HARQ程序,判斷回傳訊號是否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在回傳訊號指示解碼錯誤時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且在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一資料封包,且在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二資料封包或第一資料封包,其中第一資料封包是依據完整的原始資料所產生,並且第二資料封包是依據部分的原始資料所產生。
藉由上述結構,本案所揭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及其方法,透過多個HARQ程序組有如資料夾的設置,指派HARQ程序至選擇的HARQ程序組以進行資料傳送,並依據HARQ程序及HARQ程序組的資訊進行重送判斷流程,藉此提升單一使用者端的吞吐量。此外,本案所揭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及其方法可相容於現有的使用者裝置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考圖2,圖2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混合自動重送系統1適用於長期演進技術(LTE)、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4G)或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的基地台,包含未定義(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UPG、多個(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HPG_0~HPG_7以及協調器HPGC,其中協調器HPGC與未定義HARQ程序組UPG及HARQ程序組HPG_0~HPG_7電性或通訊連接,且用於與媒體存取控制排程器MACS電性或通訊連接。
未定義HARQ程序組UPG例如為實體記憶體或虛擬記憶體,用於儲存多個未定義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於一實施例中,未定義HARQ程序組UPG所包含的HARQ程序的數量係依據來回通訊時間(Round-trip time,RTT)所決定。舉例來說,計算HARQ程序數量的公式為:
HARQ程序組HPG_0~HPG_7例如各為記憶體或是單一記憶體分割而程的多個儲存空間,分別具有組碼0~7,請一併參考圖2及圖3以說明HARQ程序組的資料結構,圖3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HARQ程序組的資料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HARQ程序組HPG_i(HARQ程序組HPG_0~HPG_7中的任一組)類似於資料夾,可以包含零個、一個或是多個自動重送(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H_i_1~H_i_n以傳送資料封包,其中HARQ程序H_i_1~H_i_n分別具有組碼以及程序碼,舉例來說,H_i_1的組碼為i而程序碼為1。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當HARQ程序H_i_1~H_i_n傳送資料封包至使用者端時,皆以組碼作為身分碼,因此對於使用者端而言,僅有八組平行程序(HARQ程序組HPG_0~HPG_7)在進行資料傳輸,也就是說,混合自動重送系統1可以相容於現有的LTE/4G/5G環境。
於一實施例中,HARQ程序組HPG_i具有新資料指示碼NDI、HARQ程序數量N以及前一次使用程序碼Last_Ptr。新資料指示碼NDI指示HARQ程序組HPG_i所傳送的資料封包與前次傳送的資料封包是否出自於相同的原始資料,例如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DU)。舉例來說,當新資料指示碼NDI從0切換至1或從1切換至0時,表示HARQ程序組HPG_i欲傳送的資料封包不同於前次傳送的資料封包,因此資料封包的接收端可以依據新資料指示碼判斷HARQ程序組HPG_i所傳送的資料封包是否為新資料。HARQ程序數量N則指示HARQ程序組HPG_i中所包含的HARQ程序H_i_1~H_i_n的數量。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指示HARQ程序組HPG_i最近一次執行資料封包傳送所使用的HARQ程序的程序碼。HARQ程序組HPG_i亦可具有協定資料單元資訊PDU_Misc,用於指示HARQ程序H_i_1~H_i_n所乘載的資料封包的特性,例如傳遞時間、誤塊率(Block error rate,BLER)臨界值、連結控制通訊協定(Link control protocol,LCP)特性、服務品質類別標誌(Quality of service class identifier,QCI)、延遲臨界值、無線電連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的模式或其他通訊特性。
協調器HPGC及媒體存取控制排程器MACS例如係設置於LTE/4G/5G晶片上的電路。協調器HPGC用於自媒體存取控制排程器MACS接收資料封包,其中資料封包係由服務資料單元經冗餘校驗(Cycle redundancy check,CRC)及渦輪(Turbo)編碼再分割而成的多個冗餘版本的其中之一。當協調器HPGC接收資料封包時,會自HARQ程序組HPG_0~HPG_7選擇其中之一以傳送所述資料封包;而當協調器HPGC接收對應於所述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時,會執行重送判斷流程以判斷是否重送資料封包,並決定重送的資料封包的內容。
詳細的重送判斷流程請一併參考圖2、圖3及圖4,其中圖4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流程圖。於步驟S1中,協調器HPGC自HARQ程序組HPG_0~HPG_7選取第一HARQ程序組以傳送第一資料封包。詳細來說,協調器HPGC以第一HARQ程序組的第一HARQ程序傳送第一資料封包至使用者端,並記錄此傳送事件。
第一HARQ程序組選自於HARQ程序組HPG_0~HPG_7,亦具有圖3所示的資料結構,因此於此以HPG_i表示第一HARQ程序組,並以H_i_1表示第一HARQ程序來作示例性地說明。於一實施例中,當協調器HPGC判斷第一資料封包所屬的服務資料單元為初次傳送的新資料時,協調器HPGC更會切換第一HARQ程序組的新資料指示碼NDI。
於步驟S2中,當協調器HPGC自使用者端接收回應於第一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時,協調器HPGC依據所述回應訊號及接收所述回應訊號的時間,取得回應訊號是對應於第一HARQ程序組的第一HARQ程序。詳細來說,於一實施例中,協調器HPGC依據接收到回應訊號的時間以回推對應的HARQ程序(即第一HARQ程序H_i_1)。於另一實施例中,協調器HPGC判斷回傳訊號關聯於第一資料封包,再依據於步驟S1中記錄的傳送事件取得第一HARQ程序H_i_1的資訊,例如程序碼(以下稱作第一程序碼)。於步驟S3中,協調器HPGC判斷回傳訊號是否指示第一資料封包的解碼錯誤。於此實施例中,回傳訊號為ACK訊號或是NAK(NACK)訊號,ACK訊號用以指示使用者端接收到的資料封包解碼正確,NAK訊號用以指示解碼錯誤。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3可以執行於步驟S2之前,在判斷回傳訊號指示資料封包的解碼為正確或錯誤後,再取得第一HARQ程序H_i_1的資訊。
當回傳訊號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時,如步驟S4所述,協調器HPGC接著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前次所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詳細來說,協調器HPGC可以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H_i_1的第一程序碼,以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前次所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HARQ程序組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不同於第一HARQ程序H_i_1的第一程序碼。詳細來說,在協調器HPGC執行以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第一HARQ程序H_i_1傳送第一資料封包至使用者端的步驟以及接收對應於第一資料封包的回傳訊號之間(即上述步驟S1與步驟S2之間),協調器HPGC可以再接收另一第一資料封包,並選擇第一HARQ程序組HPG_i以其所包含的第二HARQ程序H_i_2傳送所述另一第一資料封包,其中所述另一第一資料封包與第一資料封包源自於不同的原始資料(服務資料單元)。如此一來,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就會由第一HARQ程序H_i_1的第一程序碼改變為第二HARQ程序H_i_2的第二程序碼,並切換新資料指示碼NDI。
此時,如步驟S5所述,協調器HPGC判斷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前次所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第一HARQ程序H_i_1,因而指示第一HARQ程序H_i_1再次傳送第一資料封包。詳細來說,協調器HPGC在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H_i_1時,亦會切換新資料指示碼NDI,並更新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為第一程序碼。於此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封包係指服務資料單元的初始冗餘版本,在服務資料單元的多個冗餘版本中,僅有初始冗餘版本係依據完整的服務資料單元所產生,因此得以單獨解碼出完整的服務資料單元,而其他冗餘版本則是依據部分的服務資料單元所產生,因此無法單獨解碼出完整的服務資料單元。此外,如前所述,HARQ程序係以組碼作為身分碼來進行資料傳輸,對使用者端而言,上述第一資料封包以及另一第一資料封包皆係由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傳送,因此透過新資料指示碼NDI的切換,得以避免使用者端將源自於不同服務資料單元的第一資料封包以及另一第一資料封包判斷為同樣服務資料單元的兩個不同冗餘本而進行整合。
於另一實施例中,協調器HPGC在步驟S1與步驟S2之間未再以第一HARQ程序組進行其他資料封包的傳輸,因此第一HARQ程序組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相同於第一HARQ程序H_i_1的第一程序碼。此時,如步驟S6所述,當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相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HPG_i_1時,協調器HPGC指示第一HARQ程序H_i_1傳送與第一資料封包源自相同服務資料單元的第二資料封包或是再次傳送第一資料封包。其中,第二資料封包即為上述服務資料單元的其他冗餘版本,係依據部分的服務資料單元所產生。
上述兩實施例描述當回傳訊號指示解碼錯誤時,混合自動重送系統1所進行的重送流程。而當回傳訊號指示第一資料封包解碼正確時,如步驟S7所述,協調器HPGC指派第一HARQ程序H_i_1至未定義HARQ程序組UPG以成為未定義HARQ程序。
實際上,第一HARQ程序H_i_1係由協調器HPGC定義一未定義HARQ程序而成。請一併參考圖2~圖5,圖5係圖4中的步驟S1的細部流程圖。於步驟S11中,協調器HPGC接收第一資料封包並執行程序組選擇流程以選擇出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其中程序組選擇流程的詳細步驟將於後描述。
接著於步驟S12中,協調器HPGC依據程序組選擇流程的執行結果,指派未定義HARQ程序至第一HARQ程序組HPG_i以作為第一HARQ程序H_i_1。詳細來說,協調器HPGC會指派未定義HARQ程序組UPG的多個未定義HARQ程序其中之一至被選擇的HARQ程序組(即第一HARQ程序組HPG_i),定義被指派的未定義HARQ程序的組碼以及程序碼,並指示被定義的HARQ程序傳送資料封包至使用者端。其中組碼定義為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號碼,即i,程序碼則係依據第一HARQ程序組HPG_i所包含的HARQ程序數量N來定義。當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HARQ程序數量N為0時,程序碼定義為1;當HARQ程序數量N為n時,程序碼則定義為n+1。
舉例來說,第一HARQ程序H_i_1的程序碼(第一程序碼)為1,表示在協調器HPGC指派未定義HARQ程序至第一HARQ程序組HPG_i時,第一HARQ程序組HPG_i中尚未有HARQ程序。於此實施例中,以第一HARQ程序H_i_1來作示例性地說明,然而實際上第一程序碼係依據指派時的狀況以定義,本發明不予限制。此外,於上述實施例中用於傳送另一第一本資料封包的第二HARQ程序H_i_2同樣係由協調器HPGC依據程序組選擇流程的執行結果定義一未定義HARQ程序而成,因此詳細的步驟不再贅述。
於步驟S13中,協調器HPGC指示第一HARQ程序H_i_1傳送第一資料封包。於一實施例中,協調器HPGC在指示第一HARQ程序H_i_1傳送第一資料封包時會記錄第一HARQ程序組HPG_i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為第一程序碼。
接著請一併參考圖2、圖3及圖6,其中圖6係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11的程序組選擇流程的細部流程圖。於步驟S111中,協調器HPGC判斷每一HARQ程序組HPG_0~HPG_7各自的HARQ程序數量N是否為零。當HARQ程序組HPG_0~HPG_7中有部分HARQ程序組的HARQ程序數量N為零時,如步驟S112所述,協調器HPGC選擇所述部分HARQ程序組的其中之一作為HARQ程序組選擇流程的執行結果;而當HARQ程序組HPG_0~HPG_7中沒有HARQ程序組的HARQ程序數量N為零時,如步驟S113所述,協調器HPGC則依據每一HARQ程序組HPG_0~HPG_7的協定資料單元資訊PDU_Misc來選擇HARQ程序組HPG_0~HPG_7的其中之一以作為執行結果。也就是說,尚未包含HARQ程序數量N的HARQ程序組為優先選擇。
如前所述,協定資料單元資訊PDU_Misc用於指示HARQ程序組中的HARQ程序所乘載的資料封包的特性,包含傳遞時間、誤塊率臨界值、連結控制通訊協定特性、服務品質類別標誌、延遲臨界值、無線電連結控制的模式或其他通訊特性中的一或多個。舉例來說,協調器HPGC會選擇傳遞時間的誤塊率或是干擾較少的HARQ程序組,例如具有增強型細胞間干擾消除(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eICIC)機制,因為於此例子中,資料傳遞的錯誤率較低。舉另一個例子,協調器HPGC會選擇所乘載的資料封包屬於QCI且具有較大的誤塊率臨界值或是較大的延遲臨界值的HARQ程序組。舉又一個例子,協調器HPGC會選擇所乘載的資料封包係在RLC的非承認(Un-acknowledge mode,UM)模式下生成的HARQ程序組,因為於此模式下,對於資料傳遞建全性的要求較低。
請一併參考圖2、圖3及圖7,圖7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流程圖。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包含程序組選擇及資料傳送流程(步驟S201~S205)及重送判斷流程(步驟S206~S211)。於步驟S200中,協調器HPGC處於待機狀態,當協調器HPGC自媒體存取控制排程器MACS接收到資料封包時,會執行程序組選擇及資料傳送流程,而當協調器HPGC自使用者端接收到回傳訊號時,則執行重送判斷流程。
於程序組選擇及資料重送流程中,如步驟S201所述,協調器HPGC會判斷每一HARQ程序組HPG_0~HPG_7的HARQ程序數量N是否為零。當有部分的HARQ程序組HPG_0~HPG_7的HARQ程序數量N為零時,如步驟S202所述,協調器HPGC會選擇HARQ程序數量N為零的HARQ程序組。而當沒有HARQ程序組的HARQ程序數量N為零時,如步驟S203所述,協調器HPGC會依據協定資料單元資訊PDU_Misc來進行選擇。再來如步驟S204~S205所述,協調器HPGC指派未定義HARQ程序組中的未定義HARQ程序至被選擇的HARQ程序組,指示被指派的HARQ程序傳送資料封包,且協調器HPGC會判斷目前欲傳送的資料封包是否與前次傳送的資料封包源自於相同的服務資料單元,據以選擇性地切換新資料指示碼NDI。詳細來說,當協調器HPGC判斷目前欲傳送的資料封包與前次傳送的資料封包源自於相同的服務資料單元時,會切換新資料指示碼NDI;反之則不切換。
於重送判斷流程中,如步驟S206~S207所述,協調器HPGC取得對應於回應訊號的HARQ程序的組碼及程序碼,並判斷回應訊號指示解碼正確或錯誤。當回應訊號指示解碼正確時,如步驟S208所述,HARQ程序被指派至未定義HARQ程序組而再次成為未定義HARQ程序;而當回應訊號指示解碼錯誤時,如步驟S209所述,協調器HPGC判斷HARQ程序所屬的HARQ程序組的最近使用程序碼Last_Ptr是否等於取得的程序碼。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如步驟S210所述,協調器HPGC指示HARQ程序重新傳送原版本的資料封包,即對應於回應訊號的資料封包,並且協調器HPGC會切換HARQ程序所屬的HARQ程序組的新資料指示碼NDI;而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如步驟S211所述,協調器HPGC會指示HARQ程序傳送原版本或是其他版本的資料封包。再來於步驟S212中更新HARQ程序所屬的HARQ程序組的最新使用程序碼為取得的程序碼。
上述程序組選擇及資料傳送流程大致相同於圖5及圖6的步驟,而重送判斷流程大致相同於上述圖4的步驟,因此詳細內容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考圖2及圖8,圖8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資料封包傳送時序圖。與習知技術的圖1C比較,於圖1C中,前端網路的延遲會產生閒置期間包含子訊框n+8~n+11,而在圖8的子訊框n+8中,混合自動重送系統1可以透過程序組選擇流程選擇HARQ程序組HPG_0,以HARQ程序組HPG_0中的HARQ程序HARQ_0_1進行資料傳送,子訊框n+9~n+11同理,藉此增加單一使用者端UE的吞吐量。特別要說明的是,圖8中使用者端UE所回傳的ACK或NAK(NACK)訊號僅為示例性地繪示,並非用於限制本案的技術內容。
藉由上述結構,本案所揭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及其方法,透過多個HARQ程序組有如資料夾的設置,指派HARQ程序至選擇的HARQ程序組以進行資料傳送,並依據HARQ程序及HARQ程序組的資訊進行重送判斷流程,藉此提升單一使用者端的吞吐量。此外,本案所揭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及其方法可相容於現有的使用者裝置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HP0~HP7‧‧‧HARQ程序
L‧‧‧延遲
eNB‧‧‧基地台端
UE‧‧‧使用者端
eNB_MAC‧‧‧媒體存取控制層
FH‧‧‧前端網路
eNB_PHY‧‧‧實體層
eNB_RF‧‧‧無線通訊層
1‧‧‧混合自動重送系統
UPG‧‧‧未定義HARQ程序組
HPG_0~HPG_7、HPG_i‧‧‧HARQ程序組
HPGC‧‧‧協調器
MACS‧‧‧媒體存取控制排程器
NDI‧‧‧新資料指示碼
N‧‧‧HARQ程序數量
Last_Ptr‧‧‧最近使用程序碼
H_i_1~H_i_n‧‧‧HARQ程序
PDU_Misc‧‧‧協定資料單元資訊
S1~S7‧‧‧步驟
S11~S13、S111~S113‧‧‧步驟
S200~S212‧‧‧步驟
圖1A~1C係依據習知技術所繪示的資料封包傳送時序圖。 圖2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3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自動重送程序組的資料結構示意圖。 圖4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5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部分流程圖。 圖6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部分流程圖。 圖7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8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資料封包傳送時序圖。
Claims (11)
- 一種混合自動重送方法,用以傳送一筆原始資料,該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包含: 自多個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中選取一第一HARQ程序組以傳送一第一資料封包; 接收回應於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回傳訊號; 依據該回傳訊號及接收的時間,取得該回傳訊號是對應於第一HARQ程序組的一第一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 判斷該回傳訊號是否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 當該回傳訊號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時,判斷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 當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以及 當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相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一第二資料封包或該第一資料封包; 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依據完整的該原始資料所產生,並且該第二資料封包是依據部分的該原始資料所產生。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其中自該些HARQ程序組中選取該第一HARQ程序組以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包含: 接收該第一資料封包並執行一程序組選擇流程以選擇該些HARQ程序組中的其中之一作為該第一HARQ程序組; 指派該未定義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至由該程序組選擇流程選出的該第一HARQ程序組以作為該第一HARQ程序;以及 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更包含: 接收依據完整的另一原始資料所產生的另一第一資料封包; 執行該程序組選擇流程以選擇該些HARQ程序組中的該第一HARQ程序組; 指派另一未定義HARQ程序至由該程序組選擇流程選出的該第一HARQ程序組以作為一第二HARQ程序;以及 指示該第二HARQ程序傳送該另一第一資料封包。
- 如請求項3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更包含: 當該第二HARQ程序傳送該第一第一資料封包時,切換該第一HARQ程序組的一新資料指示碼;以及 當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切換該第一HARQ程序組的該新資料指示碼。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其中該程序組選擇流程包含: 判斷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HARQ程序數量; 當該些HARQ程序組的其中之一的該HARQ程序數量為零時,選擇HARQ程序數量為零的該些HARQ程序組的其中之一作為執行結果;以及 當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該HARQ程序數量不為零時,依據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協定資料單元資訊選擇該些HARQ程序組的其中之一以作為該執行結果。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方法,更包含: 當該回傳訊號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解碼正確時,指派該第一HARQ程序至一未定義程序組以作為一未定義HARQ程序。
- 一種混合自動重送系統,用於傳送一筆原始資料,該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包含: 一未定義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用於儲存多個未定義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 多個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組;以及 一協調器,連接於該未定義HARQ程序組與該些HARQ程序組,自該些HARQ程序組選取一第一HARQ程序組,指派該些未定義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其中之一至該第一HARQ程序組以作為第一混合自動重送(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程序,並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一第一資料封包,該協調器用於接收回應於該第一資料封包的一回傳訊號,依據該回傳訊號及接收的時間取得該回傳訊號是對應於該第一HARQ程序,判斷該回傳訊號是否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解碼錯誤,在回傳訊號指示解碼錯誤時判斷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是否相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在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該第一資料封包,且在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相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指示該第一HARQ程序傳送一第二資料封包或該第一資料封包,其中該第一資料封包是依據完整的該原始資料所產生,並且該第二資料封包是依據部分的該原始資料所產生。
- 如請求項7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其中該協調器更在自該些HARQ程序組選取該第一HARQ程序組時,執行一程序組選擇流程以選取該第一HARQ程序組,於該程序組選擇流程中,該協調器判斷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HARQ程序數量,在該些HARQ程序組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該HARQ程序數量為零時,選擇該些HARQ程序組的該至少其中之一作為該執行結果,且在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該HARQ程序數量不為零時,依據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的協定資料單元資訊選擇該些HARQ程序組的其中之一以作為該執行結果。
- 如請求項8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其中該協調器更接收依據完整的另一原始資料所產生的另一第一資料封包,執行該程序組選擇流程以選擇出該第一HARQ程序組,指派該些未定義HARQ程序的其中之另一至該第一HARQ程序組以作為一第二HARQ程序,指示該第二HARQ程序傳送該另一第一資料封包。
- 如請求項9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其中每一該些HARQ程序組具有一新資料指示碼,該協調器在指示該第二HARQ程序傳送該另一第一資料封包時,切換該第一HARQ程序組的該新資料指示碼,且在判斷該第一HARQ程序組前次使用的HARQ程序不同於該第一HARQ程序時,切換該第一HARQ程序組的該新資料指示碼。
- 如請求項7所述的混合自動重送系統,其中該協調器更在該回傳訊號指示該第一資料封包解碼正確時,指派該第一HARQ程序至該未定義HARQ程序組。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0911A TWI659630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CN201711384165.3A CN109842462B (zh) | 2017-11-24 | 2017-12-20 | 混合自动重送方法及系统 |
EP17210356.6A EP3490182B1 (en) | 2017-11-24 | 2017-12-22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
US15/854,677 US10530538B2 (en) | 2017-11-24 | 2017-12-26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40911A TWI659630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59630B TWI659630B (zh) | 2019-05-11 |
TW201926930A true TW201926930A (zh) | 2019-07-01 |
Family
ID=6081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0911A TWI659630B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30538B2 (zh) |
EP (1) | EP3490182B1 (zh) |
CN (1) | CN109842462B (zh) |
TW (1) | TWI659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64141A (zh) * | 2019-01-11 | 2024-10-11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731663A (zh) * | 2020-02-20 | 2022-07-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5918199A (zh) * | 2020-08-03 | 2023-04-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2206502B2 (en) | 2020-08-07 | 2025-01-21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 bas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acknowledgement (AC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EP4193532B1 (en) | 2020-08-07 | 2025-03-12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cknowledgement (ack) feedback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releas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76879B2 (en) | 2001-10-19 | 2008-05-2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AC archite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H-ARQ |
US6693910B2 (en) | 2002-06-28 | 2004-02-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of an H-ARQ reordering buffer in a receiver |
DE60217097T2 (de) * | 2002-08-13 | 2007-05-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 Hybrides automatisches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sprotokoll |
US7155655B2 (en) | 2003-07-22 | 2006-1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aptive hybrid ARQ algorithms |
US7895494B2 (en) | 2005-12-29 | 2011-02-2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ARQ-assisted ARQ operation |
TWI455514B (zh) * | 2006-02-03 | 2014-10-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每時間間隔支援多數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程序方法及設備 |
US8248973B2 (en) * | 2008-04-30 | 2012-08-2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synchronous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124066B1 (ko) | 2008-12-03 | 2012-04-1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왕복 지연시간이 긴 시스템에서의 arq와 harq의 상호작용 방법 |
CN102124685B (zh) * | 2008-12-19 | 2015-06-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自适应harq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2202408B (zh) * | 2010-03-22 | 2014-0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US9137781B2 (en) * | 2012-01-06 | 2015-09-1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3184053A1 (en) | 2012-06-08 | 2013-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retransmission |
US20130343273A1 (en) | 2012-06-26 | 2013-1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tti bundling with flexible harq merging |
US9337982B2 (en) | 2013-04-05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antenna management in LTE |
US9497682B2 (en) | 2013-06-07 | 2016-11-15 | Intel Corporation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n LTE network |
CN103338097B (zh) * | 2013-07-23 | 2016-05-25 |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 | Harq数据处理的方法与系统 |
US9860888B2 (en) * | 2014-10-08 | 2018-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 category handling |
EP3216299B1 (en) * | 2014-11-07 | 2020-12-2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Listen-before-talk channel access |
US9954649B2 (en) | 2015-04-29 | 2018-04-2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RQ in cloud RAN with large front haul latency |
US10785791B1 (en) * | 2015-12-07 | 2020-09-22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8604958A (zh) * | 2016-02-03 | 2018-09-2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调度子帧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US20170230147A1 (en) * | 2016-02-05 | 2017-08-1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retransmission scheme |
US10673593B2 (en) * | 2016-11-03 | 2020-06-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RQ signaling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
EP3549296B1 (en) * | 2016-12-01 | 2020-10-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ownlink harq feedback transmission |
-
2017
- 2017-11-24 TW TW106140911A patent/TWI659630B/zh active
- 2017-12-20 CN CN201711384165.3A patent/CN109842462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22 EP EP17210356.6A patent/EP3490182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6 US US15/854,677 patent/US10530538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42462B (zh) | 2021-12-28 |
EP3490182A1 (en) | 2019-05-29 |
CN109842462A (zh) | 2019-06-04 |
US20190165897A1 (en) | 2019-05-30 |
US10530538B2 (en) | 2020-01-07 |
TWI659630B (zh) | 2019-05-11 |
EP3490182B1 (en) | 2021-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59630B (zh)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
CN110235398B (zh) | 接收和执行部分重传的方法以及相关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 | |
CN104301077B (zh) | 一种混合重传的方法 | |
KR101307625B1 (ko) | 조정 다중점 송신을 이용하여 수신된 패킷에 대한 부정 승인의 송신에서의 지연 도입 | |
JP503596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パケットデータ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899390B (zh) |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101758357B1 (ko) |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8432763A (zh) |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增强复用的系统 | |
JP5372640B2 (ja) | Harq機能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CN101931514B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的通信方法、系统和设备 | |
KR20090075628A (ko) | 재전송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harq 동작 방법 | |
WO2014117686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05049157B (zh) | 重传复数个封包到移动装置的方法及复数个发射点 | |
US2016021883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use more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topology with limited harq processes | |
TW200910818A (en) | Apriori proactive retransmissions | |
CN103973418B (zh) | 一种基于信道激活检测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32106A1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3316922A (zh) | 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设备、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8000373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11271686B2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and upload multiuser operation | |
US8761135B2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609443B2 (ja) | 再送制御を行う装置及び方法 | |
TW201644221A (zh) | 混合自動重傳請求處理方法及系統 | |
WO2013086825A1 (zh) | 一种harq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546100B2 (en) | Ope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