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2408B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2408B CN102202408B CN201010131399.9A CN201010131399A CN102202408B CN 102202408 B CN102202408 B CN 102202408B CN 201010131399 A CN201010131399 A CN 201010131399A CN 102202408 B CN102202408 B CN 1022024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heduling
- subframe
- harq
- hybrid automatic
- automatic rep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02100036409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其中,该多子帧调度方法包括: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下发每次当前调度的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第三代系统合作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简称:E-UTRA)系统中支持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两种模式。在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终端根据基站下发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简称:PDCCH)的指示,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接收下行数据、发送上行数据。在LTE FDD系统中,最大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HARQ)进程数为8,上行采用同步自适应或非自适应重传,下行采用非同步自适应重传。在LTE TDD系统中,最大HARQ进程数为15。
以上行数据传输为例,基站在子帧0在PDCCH资源内发送相应的上行资源指示(UL grant)进行上行子帧调度。终端接收PDCCH后,获得上行传输的资源位置和相应的传输配置指示信息。根据LTE协议中规定的定时关系,终端可以在接收到PDCCH的子帧后的第4个子帧的相应资源上发送其所需要的上行业务数据。基站接收终端上发的数据包后通过CRC校验可以判断数据包是否正确。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后的第4个子帧,基站下发该数据包的是否正确的指示信息。如果数据包错误,基站在承载错误信息的子帧的PDCCH信道上同时承载重传数据包的重传UL grant。终端则根据相应的重传PDCCH信息进行新的数据上发,直到接收到基站发出的确认(Acknowledgment;简称:ACK)指示,或达到数据最大重传次数后放弃重传现有数据包。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后,需要反馈相应的上行ACK或否定(Non-Acknowledgment;简称:NAK)信息,现有的上行ACK/NAK的序号与终端相对应的PDCCH传输位置之间存在映射关系。终端可以根据PDCCH传输位置,在相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ACK/NAK信息。
现有LTE标准中,每个PDCCH调度一个子帧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每个新传数据包都需要PDCCH资源调度指示,因此在用户信道较稳定的情况下,频繁的改变数据传输的配置信息,会导致系统的PDCCH信令开销大,频谱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控制信令开销大、频谱效率较低的缺陷,实现降低系统控制信令开销,提高频谱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包括:
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调度指示下发模块,用于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调度指示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子帧调度系统,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基站和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通过下发每次当前调度的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DD模式的帧结构;
图2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延长连续调度子帧个数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站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站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DD模式的帧结构,每个无线帧长为10毫秒,由2个长为5毫秒的半帧组成。每个无线帧由20个长为0.5毫秒的时隙组成,每两个时隙组成一个子帧,子帧的时长为1毫秒。
图2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多子帧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向终端下发携带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可以先通过高层信令例如:高层的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告知终端多子帧调度启动,同时将此次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例如: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下发给终端。然后再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将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下发给终端。
情况二、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基站可以先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下发例如:高层的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告知终端多子帧调度启动,然后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向终端下发携带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其中,PDCCH可以包括下行资源指示例如:DL scheduling,也可以包括上行资源指示例如:UL grant,此时携带此次调度的子帧个数的方法具体可以为:将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设置在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中,所述重用比特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简称:RV)域(field)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padding bit)。采用PDCCH中的直接传输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减少多子帧调度所占用的信令,有利于节约信令资源,其中,采用冗余版本域或填充位等PDCCH的重用比特,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PDCCH资源,不用增加PDCCH的信元,设置方便并进一步节约信令资源。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其中,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在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时,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或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进一步地,如果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终端发送或接收终端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具体地,基站可以预先设置重传时延,携带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一起发送给终端,或通过其他信令告知终端,在经过设置的重传时延后,基站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包括的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进一步地,若所述新传数据包与所述重传数据包在相同调度子帧进行调度,则在所述相同调度子帧优先调度所述重传数据包。
再进一步地,在每次多子帧调度的过程中,调度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时,可能连续出现错误,从而得到的反馈信息中有多个否定信息。此时,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则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还包括所述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对应的所有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重传子帧后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
对于本小区基站和相邻小区的基站存在较强干扰时,可以采用预留资源的方法降低或避免干扰,具体方法为:
从基站间接口获取相邻小区的信息,所述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占频域位置、发送时刻和/或发射功率;
根据相邻小区的信息获取干扰水平大于设定阈值的强干扰小区的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小区的信息,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上,确定本小区的基站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调度子帧,从而为强干扰小区和本小区下发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预留时域资源;或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重叠的频带上,从而为强干扰小区和本小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预留频域资源,以反馈ACK或NAK信息。
此外,在半静态调度时,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可以在已有半静态调度周期中增加为1、2、4、5、8的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并通知终端相应的半静态传输调度长度进行指示。具体调度时,基站根据每次多子帧调度中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连续调度指示和静态子帧调度间隔,每个静态子帧调度间隔内,对当前子调度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进行调度。
本实施例基站向终端下发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了省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在重传时采用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采用单个PDCCH进行多个子帧的数据调度,可以预留资源,在存在相邻的强干扰小区时,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控制信道发送交互信息,使强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之间避免在相同时间调度数据,从而减少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
图3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多子帧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步骤2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一、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终端可以从基站的高层信令例如: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得到多子帧调度启动的指示,同时获取此次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例如: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然后再通过基站的物理层信令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获取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情况二、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终端可以先从基站的高层信令例如: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得到多子帧调度启动的指示,然后从物理层信令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调度配置参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连续调度指示。其中,PDCCH可以包括下行资源指示例如:DL scheduling,也可以包括上行资源指示例如:UL grant,连续调度指示可以从PDCCH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中获取,其中重用比特可以为PDCCH的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域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
此外,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传输控制信息格式,确定此次调度是单子帧调度或多子帧调度。例如:在下行传输中PDCCH采用多种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格式进行下行调度传输,在多子帧调度传输模式开启的情况下,可以预留部分DCI格式用于新传数据的单子帧调度,其他DCI格式用于多子帧调度。PDCCH的格式包括进行上行调度的DCI格式0;还包括进行下行资源调度的DCI格式1、1a、1b、1c、2、2a、3,进行不同传输模式的下行资源指示。其中,DCI格式0用于上行调度,包括:资源调度指示域、新数据指示域、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循环移位指示域、调制编码指示域、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请求域、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域等。其他DCI格式用于下行数据调度指示,包括:资源调度指示域、新数据指示域、调制编码指示域、新数据指示域、功控指示域、CRC校验域、HARQ进程指示域、冗余版本指示域等。在部分DCI格式中,存在1个或2个无用比特(bit),用以满足码率的要求用作填充。假设预留DCI 1a用作单子帧调度,其他格式用作多子帧调度。在上行传输只有DCI格式0用于上行传输调度,在LTE-A协议中可以增加其他上行调度DCI格式,根据PDCCH的不同的DCI格式,可以判定当前是采用单子帧调度,还是采用多子帧调度。
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其中,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如果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在基站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包括以下示例:
示例一、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示例二、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本实施例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在重传时采用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采用单个PDCCH进行多个子帧的数据调度,可以预留资源,在存在相邻的强干扰小区时,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控制信道发送交互信息,使强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之间避免在相同的时间调度数据,从而减少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
图4a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基站向UE发送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用以指示终端启动多子帧接收和发送的数据传输模式。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MAC或RLC层的信令)下发,对新传数据包配置每一次需要调度的子帧个数,例如:每次多子帧调度共连续发送或连续接收的子帧的个数,该个数的范围可以为大于1,但小于或等于系统最大HARQ进程数的值,如2、3、4、5、6、7、8等。基站可以根据当前传输的业务类型、小区用户个数、用户信道情况等信息,进行连续子帧调度配置或更改当前用户的相应配置,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终端相应配置更改的信息,终端根据基站下发PDCCH的时刻,调度相应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接收到的高层信令或物理层控制信令中获得如连续调度指示,并从物理层控制信令中获取调度配置参数、第一个调度子帧的HARQ进程号、对应单独的肯定/否定(ACK/NAK)反馈位置等信息。如图4a所示,假设配置的每次多子帧调度过程中需要连续调度的时刻即子帧个数为4个,在第一个时刻即第一个子帧#0,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的PDCCH,其中携带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PDCCH对应的当前HARQ进程号、调制编码方式、资源指示等信息,对应指示此次可以连续调度的子帧#0、子帧#1、子帧#2、子帧#3。此时,第一个子帧#0有PDCCH下发,而后续连续调度的3个子帧#1、子帧#2、子帧#3无PDCCH下发。在下行传输中,PDCCH中承载下行资源指示(DL scheduling),DL scheduling中承载着多子帧调度的第一个时刻的HARQ进程号,例如:在子帧#0,基站配置的第一个子帧的HARQ进程号为“0”,UE可以根据该HARQ进程号“0”,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即子帧序号的大小依次计算多子帧调度的后续连续调度的无PDCCH下发的子帧的HARQ进程号,例如: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当前可用的HARQ进程号中依次选取后续每个子帧对应的HARQ进程号;也可以每次从当前可用的HARQ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无PDCCH子帧下发的HARQ进程号。
基站根据下行资源指示与下行数据传输、上行ACK/NAK信息的定时关系,可以将新传数据包在相应的资源中进行传输。其中,上行ACK/NAK信息与PDCCH所在的资源位置存在映射关系。对于有下行资源指示的下行数据包,终端可以根据PDCCH在相对应的上行ACK/NAK资源上进行发送对应的上行ACK/NAK信息。对于没有下行资源指示的子帧,高层信令可以为每个UE通知其传输上行ACK/NAK信息的具体信道位置或信道范围信息。例如,通过高层信令通知UE在子帧#1、子帧#2、子帧#3传输的下行的新传数据包时,对应的上行ACK/NAK信息可以在上行子帧#5、子帧#6、子帧#7所指示的上行ACK/NAK资源中进行传输。这些上行ACK/NAK资源是基站根据小区用户数和传输数据包为终端预留并通知终端的,例如: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通知上行ACK/NAK资源所对应的具体的资源位置、资源编号、相对应的资源组等信息,再通过其他信令指示具体对应的上行ACK/NAK信息的具体资源位置,或资源编号。
如图4a所示,在第一次多子帧调度时,基站在子帧#0通过PDCCH下发承载的HARQ进程#0的下行资源指示(DL scheduling),用于调度当前子帧#0的数据,如果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为4个,则DL scheduling还可以包括子帧#1、子帧#2、子帧#3的HARQ进程号和其他配置指示。如果UE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的间隔为4个子帧,则UE向基站返回下行数据所对应的HARQ进程号的上行ACK/NAK信息。其中,对于HARQ进程#0和进程#1,UE分别在子帧#4和子帧#5向基站正确传输反馈的上行ACK信息。而对于HARQ进程#2和进程#3在传输中发生错误,UE分别在子帧#6和子帧#7向基站反馈对应的上行NAK信息。因此,需要对HARQ进程#2和进程#3的子帧进行重传。为了方便区分,在图4a中,将需要重传的进程号的后缀加X。如果采用下行非同步自适应重传,重传调度的PDCCH可以为单子帧的配置。在系统中可能由于调度原因,没有将子帧#8、子帧#9、子帧#10、子帧#11分配给当前终端进行新传数据包传输。在需要进行重传的时刻,如果子帧的相应的时刻没有新传数据包分配给当前终端,终端通过接收到的PDCCH可以判断此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如图4a中,假设重传的间隔为4个子帧,可以在子帧9和子帧10分别对HARQ进程#2和进程#3进行重传。当基站在子帧#12,配置一个新传数据包的多子帧调度,承载着可用的最小的HARQ进程#0的下行资源指示(DLscheduling),指示在该子帧#12下发新传数据包,并且包括子帧#12在内的连续4个子帧用作新传数据包传输使用。其中,每次多子帧调度时,UE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当前可用的HARQ进程号中选取当前子帧对应的HARQ进程号,也可以每次从当前可用的HARQ进程号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子帧的HARQ进程号。如图4a所示,在子帧#15可用的HARQ进程号包括:“1”(在子帧#5释放)、“4”(在子帧#8释放)、“7”(在子帧#11释放),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的方法,由于上一个新传数据包的子帧#12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0”,因此子帧#15对应的HARQ进程号可以为“1”;如果按照选取最小值的方法,则子帧#15对应的HARQ进程号也可以为“1”。假设,在为子帧#12对应的HARQ进程号为“3”,则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子帧#15对应的HARQ进程号可以为“4”,按照最小值的顺序,子帧#15对应的HARQ进程号可以为“1”。
进一步地,在多子帧调度的过程中,通过资源指示中指示的HARQ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与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指示的HARQ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可能在同一子帧发生冲突,此时,优先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包括的HARQ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例如:图4a的第二次多子帧调度过程中,基站在子帧#4下发承载的HARQ进程#4的DL scheduling,还包括连续的子帧#5、子帧#6、子帧#7的HARQ进程号。当子帧#5的HARQ进程#5的新传数据包传输发生错误时,UE在子帧#9向基站返回上行NAK消息,基站可以在子帧#13发送重传调度的DL scheduling进行重传资源指示信令,用于指示对HARQ进程#5的重传数据包的调度。此时,原本应该用于第三次多子帧调度的传输新传数据包的子帧#13被重传占用,在下一个无重传的空闲的子帧#14可以传输被占用子帧资源的新传数据包。如果不延长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则此次多子帧调度可以在完成4个子帧的调度之后结束,如图4a所示。如果延长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则此次多子帧调度可以将原本需要连续调度的HARQ进程号处理完再结束,如图4b所示,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延长连续调度子帧个数的示意图,第三次多子帧调度的原本需要占用子帧#12、#13、#14、#15,分别对应调度HARQ进程#0、#1、#4、#7的新传数据包,在子帧#13原本应传输HARQ进程号#1的新传数据包,但由于基站在子帧#13下发了HARQ进程#5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因此子帧#13被HARQ进程#5的重传数据包占用,由于基站在子帧#14下发了HARQ进程#6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因此子帧#14被HARQ进程#6的重传数据包占用,将HARQ进程号#1的新传数据包的调度延迟到子帧#15处理,将HARQ进程号#4的新传数据包的调度延迟到子帧#16处理,将HARQ进程#7的新传数据包的调度延迟到子帧#17处理。
此外,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为避免强干扰小区在反馈的ACK/NAK信息或PDCCH带来的干扰。相邻小区的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基站间接口例如:X2接口交互强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所占位置、发送时刻、发射功率、干扰水平相关参数、测量结果等信息,基站可以根据交互的信息为ACK/NAK资源或PDCCH进行资源预留,用来调度分配当前小区的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位置。一方面可以根据相邻小区的干扰情况,将本小区和其他小区的ACK/NAK资源在实际物理资源例如:频域资源上进行调度,以避免相邻小区之间在上行传输中的干扰。例如:本小区与强干扰小区之间协调分配相应强干扰小区的基站的控制信道的资源,例如:UL ACK/NAK、CQI、SRI、RACH或PDCCH等物理层控制信道,将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ACK/NAK信息协调分配在不同的频带上。另一方面,可以为PDCCH预留时域资源,通过基站间的X2接口进行信息交互相应的强干扰小区PDCCH的发送时刻,以确保相应的强干扰小区PDCCH时刻分配,从而避免在相同时刻强干扰小区在同一频带同时发送PDCCH。如图4a所示,由于在子帧#0可以发送小区#0的PDCCH,在子帧#1、子帧#2、子帧#3可以不用发送PDCCH,因此可以在子帧#1、子帧#2、子帧#3分别发送强干扰小区#1、小区#2、小区#3的PDCCH。因此,在无线网络布网时,可以根据强干扰小区的数目确定连续传输子帧个数。相应的小区#0的终端只在子帧#0进行数据的接收,在子帧#1、子帧#2、子帧#3可以不进行PDCCH的接收和检测。
本实施例基站向终端下发的PDCCH时,携带每次多子帧调度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HARQ进程号和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采用单个PDCCH进行多个子帧的数据调度,还可以预留资源,在存在相邻的强干扰小区时,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控制信道发送交互信息,使强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之间避免在相同的时间调度数据,从而减少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
图5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基站向UE发送高层的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来启动终端进行的多子帧接收和多子帧发送的数据传输模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不采用高层信令通知连续调度子帧个数,每次多子帧调度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PDCCH携带连续调度指示,通知终端上、下行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可以采用位图(bit map)映射的方式指示所需要调度的不连续子帧或采用信令进行连续子帧个数的指示。本实施例中以连续子帧个数为例,在PDCCH中可以采用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携带资源指示,例如:在PDCCH中的下行资源指示(DL scheduling)中可以重用冗余版本域(RV field)的2bits携带连续调度指示,或增加更多的bit携带连续调度指示。在上行资源指示(UL grant)中,可以通过重用已有的填充位(paddingbit)携带连续调度指示,或增加更多的bit携带连续调度指示。
以下行传输为例,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可以表示为:紧接着PDCCH所指示的子帧后的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即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在子帧#0时,承载进程#0的多子帧调度的资源指示DLscheduling,例如:图5中,在多子帧调度的过程中,如果在子帧#0的PDCCH的DL scheduling中连续调度指示为“4”,表示该PDCCH指示子帧#0、子帧#1、子帧#2、子帧#3、子帧#4的资源调度。可以通过一个PDCCH调度多个子帧,直到终端达到其最大HARQ进程。如果在子帧#5的PDCCH中连续调度指示为“2”,则表示该PDCCH指示子帧#5、子帧#6、子帧#7的资源调度。多子帧调度的HARQ进程号可以从基站发送的PDCCH中承载的HARQ进程号域(process number field)中获得,HARQ进程号域指示当前子帧调度数据包所对应的进程号,没有承载PDCCH的子帧的数据包可以按照可用空闲的HARQ号顺序依次对应。现有LTE Release8协议中SPS传输不支持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只支持发射分集的传输模式。在多子帧调度方式下,可以通过更多半静态调度控制信道格式进行半静态调度的激活指示,来支持空间复用的传输。
进一步地,在多子帧调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子帧的方式的指示重传信息。如图5所示,当HARQ进程#4、进程#5都发生错误时,UE将向基站返回上行NAK消息,HARQ进程#4、进程#5都需要进行重传,对应的重传子帧的位置也可以通过PDCCH中的多子帧调度信令进行指示。在子帧#12,基站下发HARQ进程#4、进程#5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其中携带的HARQ进程号为“4”,连续重传指示为“1”,除了指示需要重传HARQ进程#4之外,还可以UE获得没有下发PDCCH的子帧#13需要重传HARQ进程号#5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基站向终端下发的PDCCH时,携带每次当前调度的子帧的HARQ进程号和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现有LTE协议中定义了动态调度(Dynamic Scheduling;简称:DS)和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简称:SPS)两种数据传输的资源指示方式。在动态调度下,每个新传数据包有一个相应的控制信令例如:PDCCH,用以通知其资源和传输方式。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根据基站(Base Station;简称:BS)下发的PDCCH接收下行数据、传输上行数据。PDCCH可以占用相应的几个下行子帧的1至3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的资源:用于承载下行资源指示(DL scheduling)或下行资源指示(UL grant),用于指示相应的下上行传输。基站根据小区中所调度用户数的多少,可以调整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个数。当PDCCH占用OFDM符号时越少时,可以承载数据的资源越多,相应的系统频谱效率越高;PDCCH占用资源越多时,承载有效数据的资源越少,系统频谱效率越低。在半静态调度方式下,基站仅在启动半静态调度传输时发送一次下行控制信令(PDCCH),UE根据这个PDCCH所指示的位置和时刻启动SPS传输,UE按照一定间隔进行新传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直到接收到一个特殊格式的PDCCH再终止SPS传输。
由于动态调度和半静态调度都是使用PDCCH进行通知,UE通过PDCCH的CRC上加扰的不同ID可以区分此次调度是动态调度还是半静态调度。其中,动态调度的PDCCH的CRC通过C-RNTI进行加扰;半静态调度的PDCCH的CRC通过SPS-C-RNTI进行加扰。当UE检测到SPS-C-RNTI加扰的PDCCH时,获知并启动此次半静态传输,根据PDCCH中所指示的接收或发送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根据第一次的启动半静态传输的PDCCH所指示的位置接收或发送数据,不需要每次都通过PDCCH通知SPS数据包的资源位置,当需要改变SPS资源位置时,在SPS数据周期性到达的时刻,可以采用新配置的PDCCH取代之前的半静态调度的配置。直到一个特殊格式的SPS-C-RNTI加扰的PDCCH来取消这个半静态传输。现有协议中规定下行和上行半静态调度间隔的取值可以为10、20、32、40、65、80、128、160、320、640,此间隔表明连个半静态数据包发送之间的间隔。
在动态调度下的新传数据包,每个子帧传输的数据资源在相应的上下行子帧中,需要相应的PDCCH对传输的数据配置进行相应的资源位置和其他配置的指示。因此,当存在连续的新传数据需要传输时,在相应的下行子帧上,需要承载相应的上、下行数据包个数的PDCCH进行指示。对于重传数据,上行传输中可以采用同步非自适应HARQ机制进行重传处理,采用这种机制的重传数据包可以根据HARQ定时在相应的子帧上,根据上次传输的配置在相应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而不需要重传数据的PDCCH;对于上行自适应重传以及下行数据的重传数据,需要PDCCH进行重传资源指示信令。
图6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半静态调度时,采用SPS-C-RNTI加扰的PDCCH可以进行上、下行半静态调度的激活。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通知UE需要启动的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n和/或半静态调度传输长度m。其中半静态调度传输长度m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连续调度指示。假设以PDCCH的下发的时刻为半静态调度的子帧起始位置,以半静态调度间隔为n,为终端调度m次与激活PDCCH相同配置的资源例如:HARQ进程,然后释放相应的资源。如果系统不通知半静态调度传输长度m时,可以通过释放半静态调度的PDCCH进行资源释放指示。
例如:第一次多子帧调度时,半静态调度传输长度参数m为“3”,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n为“2”时,如图6所示,在子帧#0下发激活半静态调度的PDCCH,其HARQ进程号为“0”,因此在子帧#0传输HARQ进程#0对应新传数据包,根据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n=2时需要间隔一个子帧,在下一次传输的子帧#2传输HARQ进程#1对应数据,同样,在子帧#4对应HARQ进程#2的新传数据包。在3次传输完毕后,此次半静态调度的PDCCH作废。第二次多子帧调度时,基站可以重新配置相应的m=4和n=2,并下发新的半静态调度的PDCCH进行此次传输指示。例如:在子帧#5发送新的PDCCH,其中HARQ进程号为“3”,按照相应的配置进行传输,此时,在子帧#5进行HARQ进程#3的传输,在子帧#7进行HARQ进程#4的传输,由于在子帧#4,反馈的HARQ进程#0对应的上行ACK信息,默认HARQ进程#0已经被释放,因此在下一次传输时刻子帧#9,可以从当前可用的HARQ进程号中选取传输最小值“0”对应的HARQ进程#0的新传数据包。由于HARQ进程#1没有被释放,假设重传定时为4个子帧,则在子帧#10可以通过携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的PDCCH进行HARQ进程#1的重传调度。其中,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n可以设置为1、2、3、4、5等不同数值,半静态调度传输长度m可以等于系统最大HARQ进程数例如:1至15。
本实施例基站向终端下发的PDCCH时,携带每次当前调度的子帧的HARQ进程号、连续调度指示和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可以在半静态调度的方式下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图7为本发明基站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调度指示下发模块71和数据包传输模块72。
其中,调度指示下发模块71,用于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7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具体地,基站的调度指示下发模块71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向终端下发连续调度指示例如: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并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PDCCH向终端下发每次多子帧调度中当前调度的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如果对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调度成功,则反馈信息为肯定信息,否则为否定信息。若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数据包传输模块72向该终端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基站可以预先设置重传时延,携带
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一起发送给终端,或通过其他信令告知终端,在经过设置的重传时延后,基站可以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包括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基站的调度指示下发模块下发多子帧调度中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下发模块在重传时向所述终端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
图8为本发明基站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基站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可以包括此次需要调度的子帧个数或后续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进一步地,调度指示下发模块71可以包括:第一下发子模块711和/或第二下发子模块712。
其中,第一下发子模块711,用于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下发子模块712,用于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进一步地,该基站还包括以下模块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
设置模块74,用于将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设置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中,所述重用比特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域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
重传调度模块73,用于在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时,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终端发送或接收终端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冲突处理模块75,用于若所述新传数据包与所述重传数据包在相同调度子帧进行调度,则在所述相同调度子帧优先调度所述重传数据包;
连续重传模块76,用于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则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还包括所述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对应的所有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重传子帧后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
强干扰处理模块77,用于从基站间接口获取相邻小区的信息,所述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占频域位置、发送时刻和/或发射功率;根据相邻小区的信息获取干扰水平大于设定阈值的强干扰小区的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小区的信息,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上,确定本小区的基站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调度子帧;或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重叠的频带上;
半静态调度模块78,用于在半静态调度时,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
此外,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所述数据包传输模块72还可以包括: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721和/或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722。
其中,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721,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722,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具体地,一种情况下,基站的第一下发子模块711可以采用高层信令例如: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向终端发送连续调度指示,采用物理层信令例如:PDCCH发送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此时,高层信令不仅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还用于下发连续调度指示。
另一种情况下,基站的设置模块74可以将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设置在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例如: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域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中,在基站向终端发送高层信令告知终端启动多子帧调度后,第二下发子模块712可以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终端下发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如果对此次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的调度成功,则得到的反馈信息为肯定信息,否则得到的反馈信息为否定信息。若存在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则连续重传模块76可以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设置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连续重传指示,所述连续重传指示包括所有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重传子帧后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以指示终端需要连续调度的重传数据包的数目。
如果连续调度指示与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包括的子帧发生冲突,冲突处理模块75可以优先调度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包括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同时可以选择延长或不延长此次多子帧调度过程中处理的子帧的个数。具体可以参照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和图3、图4。
进一步地,如果邻居小区对本小区的干扰强度较大,则相对于本小区为强干扰小区。本小区的基站的强干扰处理模块77可以与强干扰小区的基站交互,从基站间接口获取相邻的强干扰小区信息,然后根据所述强干扰小区信息,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预留时域资源或为所述反馈信息预留频域资源;根据预留的时域资源,将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上;或根据预留的频域资源,将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反馈信息协调分配在不同的频带上。
再进一步地,在半静态调度时,半静态调度模块78还可以向终端下发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然后将连续调度指示作为半静态传输调度长度,在每个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调度一个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如果调度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经过设定的重传延时后,在每个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调度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基站的第一下发子模块、第二下发子模块向终端下发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下发模块在重传时向所述终端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连续重传模块还可以向终端下发此次需要连续重传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个数或后续连续重传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个数,实现重传时的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采用单个PDCCH进行多个子帧的数据调度,强干扰处理模块还可以预留资源,在存在相邻的强干扰小区时,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控制信道发送交互信息,使强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之间避免在相同的时间调度数据,从而减少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半静态调度模块还可以在半静态调度的方式下实现多子帧调度。
图9为本发明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调度指示接收模块91和数据包传输模块92。
其中,调度指示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向终端下发连续调度指示例如: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并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PDCCH向终端下发每次多子帧调度中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基站的调度指示接收模块91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后,如果对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调度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数据包传输模块92可以接收基站下发的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其中,基站可以预先设置重传时延,携带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一起发送给终端,或通过其他信令告知终端,在经过设置的重传时延后,基站可以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包括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终端的调度指示接收模块接收基站下发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后,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数据包传输模块在重传时接收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
图10为本发明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终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此次需要调度的子帧个数或后续连续调度的子帧个数,调度指示接收模块91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911和/或第二接收子模块912。
其中,第一接收子模块91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接收子模块91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进一步地,该终端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93和/或重传调度模块95。
其中,确定模块9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传输控制信息格式,确定此次调度是单子帧调度或多子帧调度;
重传调度模块95,用于在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时,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新传数据包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于那个的重传子帧向基站发送或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数据包传输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1和/或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2。
其中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1,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2,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具体地,一种情况下,第一接收子模块911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的高层信令例如:高层的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该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中可以包括连续调度指示,然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携带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接收子模块911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的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该多子帧调度启动信令仅用于指示多子帧调度的启动,但不包括连续调度指示,然后第二接收子模块912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确定模块93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传输控制信息格式,确定此次调度是单子帧调度或多子帧调度。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1、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2可以根据每次多子帧调度中的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获取当前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例如:通过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921根据连续调度指示中的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或者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根据所述连续调度指示中的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如果对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调度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数据包传输模块92可以接收基站下发的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其中,基站可以预先设置重传时延,携带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一起发送给终端,或通过其他信令告知终端,在经过设置的重传时延后,基站可以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包括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终端的第一接收子模块、第二接收子模块接收基站下发的多子帧调度的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后,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数据包传输模块在重传时接收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在重传时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图11为本发明多子帧调度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多子帧调度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结构的基站10和终端20。
具体地,基站10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向终端20下发连续调度指示例如: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并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PDCCH向终端20下发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如果对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新传数据包调度成功,则反馈信息为肯定信息,否则为否定信息。若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基站10向该终端20下发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基站10可以预先设置重传时延,携带在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一起发送给终端20,或通过其他信令告知终端20,在经过设置的重传时延后,基站10可以调度重传资源指示信令中包括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本实施例基站下多子帧调度中的调度配置参数、连续调度指示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节省了系统的控制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重传时,采用单子帧调度可以单子帧调度可以更好的与已有系统兼容,在重传时采用多子帧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控制信令的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终端、多子帧调度系统进行多子帧调度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照本发明多子帧调度方法第一实施例到第五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和附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包括: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或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包括:
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
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设置在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中,所述重用比特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域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终端发送或接收终端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新传数据包与所述重传数据包在相同调度子帧进行调度,则在所述相同调度子帧优先调度所述重传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则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还包括所述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对应的所有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重传子帧后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基站间接口获取相邻小区的信息,所述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占频域位置、发送时刻和/或发射功率;
根据相邻小区的信息获取干扰水平大于设定阈值的强干扰小区的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小区的信息,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上,确定本小区的基站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调度子帧;或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重叠的频带上。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半静态调度时,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
9.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
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包括: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或
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
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传输控制信息格式,确定此次调度是单子帧调度或多子帧调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子帧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新传数据包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基站发送或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度指示下发模块,用于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所述数据包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或
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指示下发模块包括:
第一下发子模块,用于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
第二下发子模块,用于向终端下发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模块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设置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新增比特或重用比特中,所述重用比特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资源指示中的冗余版本域或上行资源指示中的填充位;
重传调度模块,用于在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时,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则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终端发送或接收终端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冲突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新传数据包与所述重传数据包在相同调度子帧进行调度,则在所述相同调度子帧优先调度所述重传数据包;
连续重传模块,用于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存在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则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还包括所述连续的多个否定信息对应的所有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重传子帧后连续重传子帧的个数;
强干扰处理模块,用于从基站间接口获取相邻小区的信息,所述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占频域位置、发送时刻和/或发射功率;根据相邻小区的信息获取干扰水平大于设定阈值的强干扰小区的信息,根据所述强干扰小区的信息,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上,确定本小区的基站向终端下发多子帧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调度子帧;或将所述强干扰小区与本小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协调分配在不重叠的频带上;
半静态调度模块,用于在半静态调度时,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下发半静态子帧调度间隔。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度指示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多子帧调度的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
数据包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所述连续调度指示获取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在所述当前调度子帧进行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数据包传输;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一个数据包,所述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均采用所述调度配置参数;
所述连续调度指示包括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所述数据包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进程号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每次从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中选取最小值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和/或
第二进程号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或在第一个调度子帧后连续调度子帧的个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当前可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作为当前调度子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指示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通知终端多子帧调度的启动或取消,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调度配置参数和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所述连续调度指示、第一个调度子帧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及调度配置参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传输控制信息格式,确定此次调度是单子帧调度或多子帧调度;和/或
重传调度模块,用于在多子帧调度的每个调度子帧承载的数据包为新传数据包时,若传输所述新传数据包得到的新传数据包的反馈信息中存在否定信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包括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并在所述重传资源指示信令对应的重传子帧向基站发送或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否定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进程号的重传数据包。
19.一种多子帧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所述的基站和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所述的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1399.9A CN102202408B (zh) | 2010-03-22 | 2010-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201310689093.9A CN103648175B (zh) | 2010-03-22 | 2010-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EP17173309.0A EP3293907B1 (en) | 2010-03-22 | 2011-03-22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
PT17173309T PT3293907T (pt) | 2010-03-22 | 2011-03-22 | Método, sistema e aparelho de agendamento de múltiplas subtramas |
PCT/CN2011/072026 WO2011116680A1 (zh) | 2010-03-22 | 2011-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ES18208352T ES2816385T3 (es) | 2010-03-22 | 2011-03-22 | Procedimiento, sistema y aparato de programación de múltiples subtramas |
BR112012024032-3A BR112012024032B1 (pt) | 2010-03-22 | 2011-03-22 | Método de escalonamento de múltiplos subquadros e estação base |
EP18208352.7A EP3522423B1 (en) | 2010-03-22 | 2011-03-22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
EP11758790.7A EP2538734B1 (en) | 2010-03-22 | 2011-03-22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multiple sub-frames |
US13/624,438 US9059849B2 (en) | 2010-03-22 | 2012-09-21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1399.9A CN102202408B (zh) | 2010-03-22 | 2010-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89093.9A Division CN103648175B (zh) | 2010-03-22 | 2010-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2408A CN102202408A (zh) | 2011-09-28 |
CN102202408B true CN102202408B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466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31399.9A Active CN102202408B (zh) | 2010-03-22 | 2010-03-22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59849B2 (zh) |
EP (3) | EP3293907B1 (zh) |
CN (1) | CN102202408B (zh) |
BR (1) | BR112012024032B1 (zh) |
ES (1) | ES2816385T3 (zh) |
PT (1) | PT3293907T (zh) |
WO (1) | WO201111668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8175B (zh) * | 2010-03-22 | 2017-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9779B (zh) * | 2006-10-27 | 2014-05-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控制方法及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
KR101785313B1 (ko) | 2011-04-12 | 2017-10-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서브프레임 운용 및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394728B (zh) * | 2011-11-17 | 2014-08-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下行进程号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CN103139923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3139717B (zh) * | 2011-11-30 | 2015-11-25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群组业务调度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3179672B (zh) * | 2011-12-23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ES2707382T3 (es) | 2012-05-10 | 2019-04-03 | Sun Patent Trust | Asignación dinámica de recursos de ACK/NACK |
KR20140040902A (ko) * | 2012-09-27 | 2014-04-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892205B (zh) * | 2012-09-27 | 2015-09-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120864B (zh) | 2012-09-28 | 2023-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公共搜索区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CN103796327A (zh) | 2012-10-29 | 2014-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终端 |
US20150305003A1 (en) * | 2012-10-31 | 2015-10-22 | Tao Chen |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multiple harq processes for a switching operation |
KR102197966B1 (ko) * | 2012-11-13 | 2021-01-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873213B (zh) * | 2012-12-12 | 2017-02-2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873214B (zh) * | 2012-12-14 | 2017-12-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9706567B2 (en) * | 2013-02-06 | 2017-07-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US9936470B2 (en) | 2013-02-07 | 2018-04-03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US9380466B2 (en) | 2013-02-07 | 2016-06-28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US9414399B2 (en) | 2013-02-07 | 2016-08-09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4039012B (zh) * | 2013-03-06 | 2018-12-28 | 索尼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动态下行配置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10123344B2 (en) * | 2013-03-06 | 2018-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
CN104104486A (zh) * | 2013-04-12 | 2014-10-1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子帧调度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144509B (zh) * | 2013-05-10 | 2019-08-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多子帧调度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4144513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
CN104184564B (zh) * | 2013-05-21 | 2019-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harq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
JP6389032B2 (ja) * | 2013-07-31 | 2018-09-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JP6452048B2 (ja) * | 2013-08-23 | 2019-01-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EP2843963A1 (en) * | 2013-08-30 | 2015-03-04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for watermarking a content |
CN105052067B (zh) | 2013-11-08 | 2018-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754752B (zh) * | 2013-12-25 | 2019-01-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6797641B (zh) | 2014-06-09 | 2021-07-16 | 艾尔瓦纳有限合伙公司 | 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调度相同的资源 |
KR102214648B1 (ko) * | 2014-06-25 | 2021-02-1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및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
US9814060B1 (en) | 2014-10-06 | 2017-11-07 | Sprint Spectrum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resources with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missions |
US9591648B1 (en) * | 2014-11-03 | 2017-03-07 | Sprint Spectrum L.P. | Semi-persistent secondary signaling channels |
WO2016086971A1 (en) | 2014-12-02 | 2016-06-0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Gmbh | Coded allo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
US10492217B2 (en) | 2015-01-15 | 2019-11-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source scheduling of uplink resources |
CN107005953B (zh) * | 2015-03-13 | 202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2018101821A (ja) * | 2015-04-24 | 2018-06-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6783753B2 (ja) * | 2015-04-24 | 2020-11-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17049413A1 (en) * | 2015-09-24 | 2017-03-30 | Sierra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
CN114040509B (zh) | 2015-09-25 | 2024-08-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终端、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
WO2017078501A1 (ko) * | 2015-11-05 | 2017-05-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6686741B (zh) | 2015-11-11 | 202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调度信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
US10645679B2 (en) * | 2015-11-18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ayload mapping for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US10785791B1 (en) * | 2015-12-07 | 2020-09-22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8370582B (zh) * | 2015-12-31 | 2021-08-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免授权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WO2017119791A2 (ko) * | 2016-01-08 | 2017-07-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511413B2 (en) | 2016-02-03 | 2019-12-17 | Ofinno, Llc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5764146B (zh) * | 2016-02-05 | 2019-03-0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子帧配置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5722239A (zh) * | 2016-02-05 | 2016-06-2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指令的检测方法和终端 |
WO2017150944A1 (ko) * | 2016-03-03 | 2017-09-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295676B (zh) | 2016-03-31 | 2019-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728922B2 (en) | 2016-04-12 | 2020-07-2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cheduling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US11096244B2 (en) * | 2016-05-12 | 2021-08-17 | Apple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non-adaptive retransmission us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sources |
CN107733575B (zh) * | 2016-08-11 | 2021-05-04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进程号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0263691B2 (en) * | 2016-09-21 | 2019-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reverse link retransmission timelines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18081999A1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8347321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564867B (zh) | 2017-05-05 | 2022-04-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9024084A1 (zh) | 2017-08-04 | 2019-0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678358B2 (en) | 2017-10-03 | 2023-06-13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ynamic downlink reuse in a C-RAN |
TWI659630B (zh) * | 2017-11-24 | 2019-05-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混合自動重送方法及系統 |
EP4131842A1 (en) | 2018-02-12 | 2023-02-08 | Fujitsu Limited |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989971A (zh) | 2018-05-16 | 2020-11-24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C-ran中的动态上行链路重复使用 |
EP3794889B1 (en) | 2018-05-16 | 2023-07-05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Downlink multicast for efficient front-haul utilization in a c-ran |
US10798667B2 (en) | 2018-06-08 | 2020-10-06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Automat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radio points of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that primarily provide wireless service to users located in an event area of a venue |
CN110708750B (zh) * | 2018-07-09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2219510B2 (en) | 2018-08-29 | 2025-02-04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having multiple controllers |
CN112640379A (zh) | 2018-09-04 | 2021-04-09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集中式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前传速率降低 |
US12057944B2 (en) * | 2018-11-08 | 2024-08-06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CN111901883B (zh) * | 2019-05-05 | 2023-03-3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中的多子帧资源调度方法和基站设备 |
CN112399616B (zh) * | 2019-08-15 | 2022-09-09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上行调度资源多配置数据传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11848787B2 (en) * | 2020-01-02 | 2023-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for a base station and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CN111448840B (zh) * | 2020-03-16 | 2024-04-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027662A1 (zh) * | 2020-08-07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828603A (zh) * | 2020-09-04 | 2023-09-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Harq-ack反馈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187419B (zh) * | 2020-09-17 | 2022-05-31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一种针对卫星通信的新型harq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6133133A (zh) * | 2021-11-12 | 2023-05-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业务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205914A (zh) * | 2021-11-26 | 2022-03-18 |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rrc消息的上行传输调度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7929A (zh) * | 2008-03-05 | 2009-09-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
CN101615988A (zh) * | 2008-06-25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调度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10541B1 (en) * | 2004-11-02 | 2014-04-16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US8031583B2 (en) * | 2005-03-30 | 2011-10-04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529785B (zh) * | 2006-10-31 | 2013-02-0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空间多路复用mimo系统中的harq |
EP2181511B1 (en) * | 2007-08-22 | 2016-05-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301711B (zh) * | 2007-10-23 | 2019-09-1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的方法、装置和存储器 |
CN101426267B (zh) * | 2007-11-02 | 2013-11-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
JP4966411B2 (ja) * | 2007-11-15 | 2012-07-0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Harqを用いるデータ伝送方法 |
KR20090078715A (ko) * | 2008-01-15 | 2009-07-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서브맵을 이용한 통신방법 |
CN101505208A (zh) * | 2008-02-04 | 2009-08-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分配上行ack/nack信道的方法 |
EP2242203A3 (en) * | 2008-03-21 | 2014-0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291019B1 (en) * | 2008-06-16 | 2016-09-0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for harq process allocation of dl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
CN101867937B (zh) * | 2009-04-14 | 2014-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恒定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实现方法 |
WO2010133043A1 (zh) * | 2009-05-22 | 2010-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终端、基站 |
US8514721B2 (en) * | 2009-06-22 | 2013-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obust UE receiver |
CN102036398B (zh) * | 2009-09-29 | 2015-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
CN102123019B (zh) * | 2010-01-11 | 2015-11-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数据传输执行ack/nack反馈的方法 |
-
2010
- 2010-03-22 CN CN201010131399.9A patent/CN102202408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3-22 EP EP17173309.0A patent/EP3293907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2 PT PT17173309T patent/PT3293907T/pt unknown
- 2011-03-22 EP EP11758790.7A patent/EP2538734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2 BR BR112012024032-3A patent/BR112012024032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22 WO PCT/CN2011/072026 patent/WO201111668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22 ES ES18208352T patent/ES2816385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3-22 EP EP18208352.7A patent/EP35224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21 US US13/624,438 patent/US905984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7929A (zh) * | 2008-03-05 | 2009-09-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
CN101615988A (zh) * | 2008-06-25 | 2009-12-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调度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8175B (zh) * | 2010-03-22 | 2017-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93907A1 (en) | 2018-03-14 |
PT3293907T (pt) | 2019-09-12 |
US9059849B2 (en) | 2015-06-16 |
EP3522423B1 (en) | 2020-06-10 |
EP2538734A1 (en) | 2012-12-26 |
WO2011116680A1 (zh) | 2011-09-29 |
EP2538734A4 (en) | 2013-02-20 |
CN102202408A (zh) | 2011-09-28 |
BR112012024032B1 (pt) | 2021-10-26 |
US20130016686A1 (en) | 2013-01-17 |
EP3522423A1 (en) | 2019-08-07 |
EP3293907B1 (en) | 2019-06-26 |
EP2538734B1 (en) | 2017-08-09 |
ES2816385T3 (es) | 2021-04-05 |
BR112012024032A2 (pt) | 2016-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2408B (zh)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563469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017504B (zh) |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 |
JP5721443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harq実行方法 | |
EP2880943B1 (en) | Signaling and channel desig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
CN101499882B (zh) | 半静态调度数据包的应答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588224B (zh) | 一种发送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 |
US804201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CK/NACK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
EP2424288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ckhaul link communication in tdd system | |
CN103648175A (zh) |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468940B (zh) | 调度请求和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3796327A (zh) |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终端 | |
CN10441268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 |
CN102136895B (zh) | 半静态调度数据包的应答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684337A (zh) | 当在载波聚合中包括tdd小区和fdd小区时的harq操作 | |
CN101801098B (zh) | 一种调度资源释放的确认方法及设备 | |
CN102347823A (zh) | 应答信息的合并反馈及其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568153A (zh) | 一种实时小分组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8737036B (zh) |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3113155A1 (en) | Configuration for detection of 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 |
CN101790193A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方法、系统、发送及接收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