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0886A - 顯示單元結構及使用量子棒之顯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顯示單元結構及使用量子棒之顯示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10886A TW201910886A TW107119212A TW107119212A TW201910886A TW 201910886 A TW201910886 A TW 201910886A TW 107119212 A TW107119212 A TW 107119212A TW 107119212 A TW107119212 A TW 107119212A TW 201910886 A TW201910886 A TW 20191088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er
- layer
- recesses
- pixels
- col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8161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3 cad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DOSMKKIYDKNTQ-UHFFFAOYSA-N cad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d] BDOSMKKIYDKNT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HEPBYXIRTUNPN-UHFFFAOYSA-N hydridophosphorus(.) (triplet) Chemical compound [PH] BHEPBYXIRTUNP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JLLKLRVCJAFRY-UHFFFAOYSA-N mebutiz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S(N)(=O)=O)C=C2S(=O)(=O)NC(C(C)C(C)CC)NC2=C1 KJLLKLRVCJAF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77 nan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3—Colour selective 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8—Wire-grid 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6—Micro- or nano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顯示單元結構以及一種利用量子點結構的顯示元件。顯示單元結構包含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彼此相互間隔,及液晶層配置於其間,並定義出紅色(R)、綠色(G)及藍色(B)次畫素。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第二偏光片上,且複數個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其包含對準紅色(R)次畫素的第一凹腔或凹口以及對準綠色(G)次畫素的第二凹腔或凹口。第一凹腔或凹口填充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而第二凹腔或凹口填充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濾光層係部分地配置在相鄰於第一凹腔或凹口及第二凹腔或凹口的位置。
Description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顯示技術,特別是一種顯示單元結構及一種利用量子點或量子棒結構的顯示元件。
在此所提供之先前技術的敘述,其目的係為了大體表現本發明之脈絡。就於此背景部分敘述之發明人的作品而言,不應表達或暗示性地被當作核駁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亦不適格作為申請時之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為一種非自發光(non-emissive)型顯示器,其係利用分離的背光模組發出光源,以及紅、綠、藍彩色濾光片之畫素以呈現彩色影像於螢幕上。在一些實例中,背光為白光,每一組之三種彩色濾光片會吸收除了對應顏色(即窄域之光譜)之外的其他色光。為了要獲得廣色域(wide color gamut),濾光片必須僅 讓很窄的頻譜傳輸通過。當光譜變得較為狹窄,主色彩會更為飽和。
為了要改善飽和度(較高色域),故實施量子點(quantum dot,QD)矩陣之應用。量子點可吸收較短波長的光源(例如:450nm之深藍光)並將其轉換後發出較長波長的光源。取決於分子物理尺寸,發出光可為綠光(例如:550nm)或紅光(640nm)。而窄譜加上高量子效率,使得量子點為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包覆有殼體的奈米球體(例如:鎘)之量子點材料已被使用,而像是鈣鈦礦(Perovskite)或含磷材料亦正在發展中。
現今人們所使用的配置結構包含作為光源之藍光發光二極體,以及填充有綠色及紅色量子點的管件位於鄰近光源之處,或者位在液晶顯示器下方之具有量子點材料的薄膜,此薄膜鄰近背光模組的擴散板。另一選項則是在同一封裝體中,將量子點置於藍光發光二極體旁。然而,這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對於量子點的壽命而言,發光二極體所產生的熱能太高。
前述解決方案(量子點管件、量子點薄膜或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是藉由製造一種在穿透彩色濾光片後具有良好色域之白光背光源。典型來說,具有白光發光二極體之背光顯示器的色域係增至92%NTSC色域或更高數值(搭配量子點)。然而,產 生白光的話,僅有部分光源(約三分之一)會通過並傳達至觀看者。因此,更有效率的方式是將量子點置於液晶顯示器畫素之後並且省略彩色濾光片。然而,若量子點在配置上遠離畫素的話,來自鄰近畫素的滲漏光可能會活化斜對角的量子點。此種問題的概念即稱之為視差問題。
因此,在本技術領域中存在迄今尚未解決的需求,亟需解決前述所提的缺陷及不足。
本發明之一態樣為一種顯示單元結構,包含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彼此相互間隔;主動基板,配置於該第一偏光片上,主動基板面向第二偏光片;液晶層,具有液晶分子並配置於主動基板及第二偏光片之間,液晶層定義出複數個畫素,其中各畫素包含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以及藍色(B)次畫素;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第二偏光片上,其中複數個第一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此些畫素的此些紅色(R)次畫素,以及複數個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此些畫素的此些綠色(G)次畫素,以及其中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第一凹腔或凹口,而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第二凹腔或凹口;以及濾光層,部分地配置以相鄰於彩色基板結 構的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以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從而濾光層覆蓋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及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顯示單元結構被用於顯示元件,其具有發出藍光的藍色光源,其中第一偏光片配置以面向藍色光源。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為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單元結構以及配置以發出藍光的一藍色光源。此顯示單元結構包含:一第一偏光片,朝向藍色光源;一第二偏光片,與第一偏光片間隔開;一主動基板,配置於該第一偏光片上,且面向第二偏光片;一液晶層,配置於主動基板及第二偏光片之間,且具有液晶分子,液晶層定義出複數個畫素,其中各畫素包含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以及藍色(B)次畫素;一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第二偏光片上,其中複數個第一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此些畫素的此些紅色(R)次畫素,複數個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此些畫素的此些綠色(G)次畫素,且其中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第一凹腔或凹口,而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第二凹腔或凹口;以及一濾光層,部分地配置以相鄰於彩色基板結構的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以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使得濾光層覆蓋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及綠 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無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並對準此些畫素的此些藍色(B)次畫素。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包含玻璃層,配置於第二偏光片旁,使得第二偏光片介於液晶層及玻璃層間,其中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玻璃層上;以及彩色板,配置於玻璃層上;其中濾光層部分地配置於彩色板及玻璃層間以相鄰於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玻璃層層疊至彩色板。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顯示單元結構進一步包含:黑色矩陣層,部分地配置於彩色板及玻璃層間,使得黑色矩陣層覆蓋區域不會對準於此些畫素的此些紅色(R)次畫素、此些綠色(G)次畫素以及此些藍色(B)次畫素。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偏光片為金屬線柵偏光片,具有金屬線柵層面向玻璃層。根據一些實施方式,顯示元件進一步包含共用電極層,形成於金屬線柵偏光片及液晶層間,其中共用電極層由銦錫氧化物所形成。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第二偏光片為金屬 線柵偏光片,具有金屬線柵層面向液晶層。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濾光層為黃色濾光層。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面向液晶層的第二偏光片上;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液晶層的彩色基板結構的表面上;以及濾光層部分地配置在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中。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面向液晶層的第二偏光片上;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液晶層的該彩色基板結構的表面上;以及濾光層部分地配置於第二偏光片及彩色基板結構間。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第二偏光片上,從而第二偏光片介於液晶層及彩色基板結構之間;以及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第二偏光片的彩色基板結構的表面上。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第二偏光片上,使得第二偏光片介於液晶層與彩色基板結構之間;以及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面向外部環境的彩色基板結構的表面上。
在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中,係提供一種形 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包含:提供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形成彩色基板結構具有複數個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複數個第二凹腔或凹口,其中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顯示單元結構的複數個畫素的複數個紅色(R)次畫素,以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此些畫素的複數個綠色(G)次畫素;配置濾光層於彩色基板結構上,從而濾光層部分地配置以相鄰於彩色基板結構的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填充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於各第一凹腔或凹口中;填充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於各第二凹腔或凹口中;層疊第二偏光片至彩色基板結構以密封彩色基板結構的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配置第二偏光片相對並間隔於第一偏光片;形成主動基板於面向第二偏光片的第一偏光片上;以及填充複數個液晶分子於主動基板及第二偏光片間以形成液晶層,其中液晶層定義出此些畫素,並且各畫素包含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以及藍色(B)次畫素。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第二偏光片為金屬線柵偏光片。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彩色基板結構包含玻璃層,配置於第二偏光片旁,使得第二偏光片介於液晶層及玻璃層之間,其中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 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玻璃層上;以及彩色板,配置於玻璃層上,其中濾光層部分地配置於彩色板及玻璃層間以相鄰於玻璃層的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上述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包含:配置濾光層於彩色板上;形成具有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的玻璃層;以及層疊玻璃層至彩色板,使得濾光層相鄰於此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此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根據一些實施方式,上述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更包含:形成黑色矩陣層於面向彩色板的玻璃層上,使得黑色矩陣層覆蓋區域不會對準此些畫素的此些紅色(R)次畫素、此些綠色(G)次畫素以及此些藍色(B)次畫素。
可在不脫離本揭露之新穎性概念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進行變化及修改,參照下文之較佳實施例的敘述並結合下文之圖式,此些改變及其他態樣是顯見的。
100‧‧‧顯示元件
105‧‧‧藍色光源
108‧‧‧顯示單元結構
110‧‧‧第一偏光片
120‧‧‧主動基板
130‧‧‧液晶層
140‧‧‧第二偏光片
145‧‧‧彩色基板結構
150‧‧‧玻璃層
152‧‧‧第一凹腔
154‧‧‧第二凹腔
160‧‧‧黑色矩陣層
170‧‧‧黃色濾光層
180‧‧‧彩色板
200‧‧‧顯示元件
205‧‧‧藍色光源
210‧‧‧第一偏光片
220‧‧‧主動基板
230‧‧‧液晶層
240‧‧‧第二偏光片
252‧‧‧紅色量子點結構
254‧‧‧綠色量子點結構
270‧‧‧黃色濾光層
275‧‧‧間隔結構
280‧‧‧彩色板
290‧‧‧紫外光層
300‧‧‧顯示元件
300'‧‧‧顯示元件
300"‧‧‧顯示元件
305‧‧‧藍色光源
310‧‧‧第一偏光片
320‧‧‧主動基板
330‧‧‧液晶層
340‧‧‧第二偏光片
352‧‧‧紅色量子點結構
354‧‧‧綠色量子點結構
370B‧‧‧黃色濾光層結構
370C‧‧‧黃色濾光層
380‧‧‧彩色板
390‧‧‧紫外光層
400‧‧‧顯示元件
405‧‧‧藍色光源
410‧‧‧第一偏光片
420‧‧‧主動基板
430‧‧‧液晶層
440‧‧‧第二偏光片
452‧‧‧紅色量子點結構
454‧‧‧綠色量子點結構
480‧‧‧彩色板
490‧‧‧紫外光層
500‧‧‧顯示元件
505‧‧‧藍色光源
510‧‧‧第一偏光片
520‧‧‧主動基板
530‧‧‧液晶層
540‧‧‧第二偏光片
552‧‧‧紅色量子點結構
554‧‧‧綠色量子點結構
570‧‧‧黃色濾光層
580‧‧‧彩色板
590‧‧‧紫外光層
600‧‧‧顯示元件
605‧‧‧藍色光源
608‧‧‧顯示單元結構
610‧‧‧第一偏光片
620‧‧‧主動基板
630‧‧‧液晶層
632‧‧‧共用電極層
634‧‧‧配向層
640‧‧‧第二偏光片、金屬線柵偏光片、內偏光片
642‧‧‧金屬線柵層
650‧‧‧玻璃層
660‧‧‧黑色矩陣層
652‧‧‧紅色量子點材料、量子點材料
654‧‧‧綠色量子點材料、量子點材料
660‧‧‧黑色矩陣層
670‧‧‧黃色濾光層
680‧‧‧彩色板
6521‧‧‧第一凹腔
6541‧‧‧第二凹腔
700‧‧‧顯示元件
705‧‧‧藍色光源
710‧‧‧第一偏光片
720‧‧‧主動基板
730‧‧‧液晶層
734‧‧‧配向層
740‧‧‧第二偏光片、金屬線柵偏光片
742‧‧‧金屬線柵層
752‧‧‧紅色量子點結構
754‧‧‧綠色量子點結構
760‧‧‧黑色矩陣層
770‧‧‧黃色濾光層
780‧‧‧彩色板
所附圖式搭配文字記載說明了一或數個實施例,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可能的話,在整份圖式中相同的標號係對應至實施例中相同或類似的元 件。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
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不具有帶凹腔的玻璃層。
第3A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帶有量子點結構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
第3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帶有量子點結構以及黃色濾光層結構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
第3C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帶有量子點結構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以及黃色濾光層形成於彩色板及第二偏光片之間。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帶有量子點結構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以及內偏光片。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帶有量子點結構形成於彩色板在外表面的凹口中。
第6A-6L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
第7圖係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 一種顯示元件具有內偏光片。
現在將參照圖式更全面地敘述本揭示。圖式中示出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可藉由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並且不應該被解釋為受限於在此所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揭示透徹和完整,並且將本揭示的範圍充分地傳達給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圖式中,相似的標號表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發明內文及在使用某一術語的具體內文中,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通常具有其在本領域中的普通意義。以下討論說明書中用於敘述本發明的某些術語,以向從業者提供關於本發明的敘述和其他指引。為方便起見,可特別標示某些術語,例如使用斜體及/或引號。對術語的特別標示並不影響術語的範圍和含義;術語的範圍和含義在相同內文中是相同的,無論是否被特別標示。可理解的是可以用多種方式來敘述同一件事。因此,可對本文討論的任何一個或多個術語使用替代用語及同義詞,並不影響術語是否在本文中闡述或討論。文中提供了某些術語的同義詞。一個或多個同義詞的敘述並不排除其他同義詞的使用。本說明書中任何地方所使用的實施例僅是說明性的,包括本文討論的 任何示例性術語,並不限制本發明或任何示例性術語的範圍和含義。同樣地,本發明並不限於本說明書中所提供的各種實施方式。
應理解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時,可以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或者其間可存在中間元件。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位於在另一元件上時,並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因此,在下文中的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也可被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與/或區塊,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本意。
這裡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敘述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意於限制本發明。於本文中,除非內文中對於冠詞有所特別限定,否則「一」與「該」可泛指單一個或多個。將進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詞彙,指明其所記載的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與/或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額外的其一個或 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與/或其中之群組。
此外,在此可使用相對性的詞彙,例如「下(lower)」或「底部(bottom)」、「上(upper)」或「頂部(top)」、以及「左」及「右」以敘述文中在圖式中所示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之關係。可以被理解的是,相對性詞彙是用來敘述裝置在圖式中所述之外的不同方位。舉例而言,如果圖式中的裝置被翻轉,對於原本被敘述為位於其它元件之「下(lower)」的元件而言,其將被定向為位於其他元件之「上(upper)」。因此根據圖式中的特定方位,例示性的詞彙「下(lower)」可以包含「下(lower)」和「上(upper)」兩種方位。同樣地,如果圖式中的裝置被翻轉,對於原本被敘述為位於其它元件之「下方(below)」或「之下(beneath)」的元件而言,其將會被定向為位於其他元件上之「上方(above)」。因此例示性的詞彙「下方(below)」或「之下(beneath)」也可以包含「上方(above)」和「下方(below)」兩種方位。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性術語及科學性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上述詞彙例如普遍常用字典中所定義的應被解讀為與 本發明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尸義,否則這些詞彙將不被解讀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本文中所使用之『約』、『大約』或『大致』一般通常係指正負百分之二十內的數值或範圍誤差,較佳為正負百分之十內,而更佳地則是正負百分之五內。若無明確說明,文中所提及的數值皆視作為近似值,即『約』、『大約』或『大致』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
本描述將搭配本揭露之實施例與所附圖式進行說明。根據本揭露在此所實施及廣泛討論之目的,本揭露之某些態樣係關於一種光控制元件及使用此光控制元件的一種顯示元件。
如上述所提,在液晶顯示器中使用量子點所產生的視差問題是目前欲解決的難題。為了解決視差問題,發明人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將圖案化的量子點置於畫素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此解決方案可藉由在畫素旁的頂部玻璃(例如:彩色濾光片玻璃)增加凹腔或凹口以容納量子點來完成。利用具有這些凹腔的頂部玻璃,量子點可與畫素比鄰,並且,從鄰近畫素漏光的情形將會減至最低。此解決方案將以綠色量子點及紅色量子點來完成,而藍光通過對應的畫素時則無須量子點。利用黃色濾光層保護綠色及紅色量子點免於受到周圍光線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單元結構利用玻璃層來容納量子點以解決視差問題,此可使用於具有發出藍光的藍色光源的顯示元件上。第1圖係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如第1圖所示,顯示元件100包含顯示單元結構108以及用於發出藍光的藍色光源105。顯示單元結構108包含第一偏光片110、主動基板120、液晶層130、第二偏光片140以及彩色基板結構14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彩色基板結構145包含玻璃層150、黑色矩陣層160、黃色濾光層170以及彩色板18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顯示單元結構108可進一步包含其他第1圖所未繪示的元件。舉例來說,顯示單元結構108可包含透明基材,使得顯示單元結構108的元件可形成於透明基材上。
藍色光源105為朝向顯示單元結構108發出藍光的光源。藍光的波長為約440-460nm。普遍來說,藍色光源105可被配置於顯示元件100的背面做為背光結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藍色光源105可包含光發射元件。舉例來說,藍色光源105可包含複數個藍色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發出藍光。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藍色光源105可進一步包含導光結構或光分佈結構,使得發出的藍光可均勻地朝向顯示單元結構108分佈。舉例來說,藍色光源105可包含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其可 使得藍光均勻地朝向顯示單元結構散佈。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藍色光源105可進一步包含反射及散射結構,例如顆粒化的擴散板、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全像擴散板(holographic diffuser)或任何其他可增進藍色光源105之光效率的結構。
第一偏光片110及第二偏光片140位在彼此間隔一段距離的位置。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偏光片140可為金屬線柵偏光片(wire-grid polarizer,WGP)。應注意的是,第二偏光片140位於顯示單元結構堆疊的內部,所以為「內」偏光片。主動基板120,有時亦稱之為主動矩陣基板,其包含電子驅動元件及匯流排線以驅動顯示畫素,主動基板120配置於第一偏光片110之上並面向第二偏光片140。液晶層130配置於主動基板120及第二偏光片140的晶胞間隙(cell gap)之間,並且具有許多液晶分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液晶層130定義了複數個畫素,且各畫素可包含複數個次畫素。舉例來說,如第1圖所示,顯示元件100為三原色(RGB)彩色顯示元件,且各畫素包含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以及藍色(B)次畫素。
玻璃層150為薄玻璃層形成於第二偏光片140上,面向外部環境。如第1圖所示,玻璃層150 包含複數個凹腔,包含多個第一凹腔152及含多第二凹腔154。各第一凹腔152被設置對準於相應的紅色(R)次畫素,並填滿紅色量子點材料。各第二凹腔154被設置對準於相應的綠色(G)次畫素,並填滿綠色量子點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各凹腔(即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的形狀和尺寸可為相同。相較之下,玻璃層150上並沒有形成對準藍色(B)次畫素的凹腔或凹口。換句話說,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分別置於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以對應紅色(R)及綠色(G)次畫素,但無量子點材料是用來對應藍色(B)次畫素。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較佳係選自例如帶有最小色散性質的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若將量子棒分子校準並與偏振方位同向,前述所用的量子點材料亦可被量子棒材料取代,以將與偏振方位相關的色散最小化。
黑色矩陣層160部分地配置於彩色板180與玻璃層150之間,使得黑色矩陣層160所覆蓋的區域並未對準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及藍色(B)次畫素。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黑色矩陣層160可為塗佈於玻璃層150並具有圖案之黑色材料,其所覆蓋的區域並未對準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及藍色(B)次畫素。換句話說,黑色矩陣層160覆蓋區域是在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其對應R及G次畫素)周圍及在玻璃層150上無凹腔區域的周圍(即,對 應藍色次畫素的開放區域)。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黑色矩陣層160用來覆蓋匯流線及電晶體,例如位於次畫素角落的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TFT)。
黃色濾光層170是高波長穿透(high-pass)濾光層,其是用於保護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免於遭受周圍光線中的紫外光及藍光區照射而活化。典型來說,黃色濾光層170可藉由在綠光及紅光區(例如:約520-640nm)具有85%以上穿透率(T>85%)而在510nm以下有極低穿透率(例如:T<1%)之高波長穿透濾光材料來形成。如第1圖所示,黃色濾光層170是部分地配置於彩色板180與玻璃層150之間,使得黃色濾光層170與玻璃層150之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比鄰。如此,黃色濾光層170覆蓋於填入第一凹腔152之紅色量子點材料及填入第二凹腔154之綠色量子點材料上。應注意的是,並無量子點材料對準於藍色(B)次畫素。因此,無須提供黃色濾光層170對應於玻璃層150上的無凹腔區域(即,對應至藍色次畫素的開放區域)。
彩色板180為被動基板(passive plate),並面向外部環境。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於已提供量子點材料,故傳統的樹脂型彩色濾光材料,如紅色、綠色或藍色樹脂無須存於彩色板180中。
在操作中,當藍色光源105朝顯示單元結構發出藍光時,填充在玻璃層150的第一凹腔152中 之紅色量子點材料會被藍光激活並發出紅光,而填充在玻璃層150的第二凹腔154中之綠色量子點材料會被藍光激活並發出綠光。至於玻璃層150之無凹腔區(即,對應至B次畫素的開放區域),藍光會穿過玻璃層而仍舊為藍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玻璃層150的厚度限制為約0.01mm~0.1mm,使得畫素與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之間的視差可最小化。更進一步,玻璃層150之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可被形成為凹口,並且可藉由各種製程來形成,例如使用蝕刻或雷射對玻璃層150進行鑽孔,或使用任何其他形成凹腔的製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玻璃層150之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的形狀可有各種變化。舉例來說,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可為穿孔、梯形或是多面或彎曲的形狀,或其他任何可使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填於其中的適合形狀。
如第1圖所示,具有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的玻璃層150被用於容納紅色及綠色量子點材料。玻璃層150具有第一凹腔152及第二凹腔154係為了解決視差問題及維持顯示單元結構之平坦化。第2圖係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不具有凹腔的玻璃層。相較於第1圖中所示的顯示元件100,第2圖所示的顯示元件200的下半部具有類似的結構,包含藍色光源205、第一 偏光片210、主動基板220以及液晶層230,其類似於第1圖所示之藍色光源105、第一偏光片110、主動基板120以及液晶層130。然而,在顯示元件200的頂部,彩色板280面向液晶層230,而且第二偏光片240是位在相對於液晶層230的彩色板280的不同側,並面向外部環境。換句話說,第二偏光片240在顯示元件200中不是「內」偏光片。更進一步,紫外光層290配置於第二偏光片240上。此外,在顯示元件200中並無玻璃層。反之,在彩色板280面向液晶層230的底部有複數個量子點結構,包含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254,以及黃色濾光層270配置於彩色板280與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254)之間。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對準於紅色次畫素,而綠色量子點結構254對準於綠色次畫素。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設置複數個間隔結構275對準藍色次畫素的位置(即在部分黃色濾光層270間的開放間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間隔結構275可由透明材料所形成,其對量子點材料來說應具有類似的分散或散射性質,如此可使得在間隔結構275所在區域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254)所在區域的視角對觀看者而言是相同的。
如第2圖所示,顯示元件200、黃色濾光層270以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及綠 色量子點結構254)直接覆蓋液晶層230。因此,黃色濾光層270以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2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254)的厚度可能會造成液晶層230中維持適當晶胞間隙之平坦化的問題。
為了解決如第2圖所示的顯示元件200的問題,遂提出一種改良結構,於彩色板上形成凹口以容納量子點結構及/或黃色濾光層。第3A圖係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具有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之量子點結構的顯示元件。相較於第2圖中所示的顯示元件200,第3A圖所示的顯示元件300包含藍色光源305、第一偏光片310、主動基板320、液晶層330、彩色板380、第二偏光片340以及紫外光層390,其類似於第2圖中所示的藍色光源205、第一偏光片210、主動基板220、液晶層230、彩色板280、第二偏光片240以及紫外光層290。第3A圖所示的顯示元件300不同之處在於彩色板380底部,此處可形成複數個凹口以容納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換句話說,如第3A圖所示的第一凹口其填入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如第3A圖所示的第二凹口其填入綠色量子點結構354。然而,應注意的是,如第3A圖所示,顯示元件300並無提供黃色濾光層。
為增加黃色濾光層於第3A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中,第3B圖係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 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其具有形成於彩色板的凹口中之量子點結構及黃色濾光層結構。如第3B圖所示,在顯示元件300'中,形成於彩色板380底部的凹口可被擴大,從而複數個黃色濾光層結構370B可形成於凹口內部,並介於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及彩色板380間。如此,彩色板380的凹口會容納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及黃色濾光層結構370B。
在另一實例中,第3C圖係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其具有形成在彩色板的凹口中之量子點結構以及形成在彩色板及第二偏光片之間的黃色濾光層。如第3C圖所示,在顯示元件300"中,形成於彩色板380底部的凹口沒有被擴大。反之,黃色濾光層370C可形成於彩色板380及第二偏光片340之間。如此,彩色板380的凹口僅容納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
比較第3B圖及第3C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及顯示元件300",第3B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提供較低的視差影響及較佳的整體表現。然而,第3B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的實施方式較為複雜及昂貴,原因在於黃色濾光層結構370B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必須配 置於彩色板380的凹口內部。相較之下,第3C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比第3B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更容易實施。然而,其具有一些關於視差問題的劣勢。但第3C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中的視差問題並不是非常關鍵,因為有些角度會切掉一些藍色次畫素的光線,而這並不會嚴重地降低藍光。更進一步,在低解析度情形下,第3C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所造成的視差影響可謂微乎其微。但是,第3C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中仍存在著視差問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維持顯示元件的偏振模式,在第3A圖至第3C圖中所建議的彩色板之凹口的實施上需納入其他考量。舉例來說,其應具有最小的擴散效應,即是偏振散射(scattering polarization)。更進一步,黃色濾光層370B/370C在沉積期間必須具有平滑表面且不會使光線散射。更詳細而言,散射的情形不應發生在藍光或量子點(綠色及紅色)的發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解決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的顯示元件的問題,在第4圖中係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進一步呈現顯示元件的改良結構,其示意地繪示一種顯示元件,具有形成在彩色板凹口中的量子點結構及內偏光片。相較於如第3A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第4圖所示之顯示元件400的差異在於彩色板480及第二偏光片440的位 置。詳細而言,第二偏光片440位於彩色板480及液晶層430之間,使得藍光在到達彩色板480之前會透過第二偏光片440。在此實例中,第二偏光片440為「內」偏光片,其可承受液晶製程,而紫外光層490配置於彩色板480上。如第4圖所示之顯示元件400的其他元件,例如藍色光源405、第一偏光片410、主動基板420、液晶層430以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4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454)類似於第3A圖所示之藍色光源305、第一偏光片310、主動基板320、液晶層330以及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3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354)。更進一步,雖然第4圖未繪示黃色濾光層,但黃色濾光層可如同第3B圖或第3C圖所示的位置增加於此。如第4圖所示的配置可解決源自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4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454)及/或黃色濾光層的去偏振現象。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解決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的顯示元件的問題,在第5圖中係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進一步呈現顯示元件的改良結構,其示意地繪示一種具有形成在彩色板的外表面的凹口中之量子點結構的顯示元件。相較於如第3A圖所示之顯示元件300,如第5圖所示之顯示元件500的差異在於凹口的位置,其形成於彩色板580的頂面(即面向外部環境的外表面)。進一步,黃色濾光層570形成於凹口的頂部並覆蓋量子點結構(即紅 色量子點結構5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554),其類似於第3C圖所示的黃色濾光層370C的位置。如第5圖所示之顯示元件500的其他元件,例如藍色光源505、第一偏光片510、主動基板520、液晶層530、第二偏光片540以及紫外光層590類似於第3A圖所示之藍色光源305、第一偏光片310、主動基板320、液晶層330、第二偏光片340以及紫外光層390。如第5圖所示的配置的優點在於包含較簡單的製造製程。然而,這種配置仍可能有一些視差問題的缺點。因此,此配置將侷限於較低解析度的結構,其視差影響最小。
比較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的全部顯示元件的配置,第1圖所示的顯示元件100具有最小視差及較簡單的製造製程的優點。詳細而言,可使用具有凹腔的玻璃層150,取代如第3A圖、3C圖、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在彩色板上形成凹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黃色濾光層170可塗佈於彩色板180上。舉例而言,彩色板180可包含微凹口,而此黃色濾光層170可塗佈於微凹口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塗佈製程可包含但不限於噴塗黃色濾光材料於彩色板180上並擦拭多餘材料、噴墨印刷、旋轉塗佈或其他塗佈製程。在填充量子點材料於凹腔152及154中之後,玻璃層150可被層疊至彩色板180(其上已塗佈黃色濾光層170)及第二偏光片140,而密封這些凹腔。在 此實例中,量子點材料受到保護而免於受到環境的影響(大部分來自濕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的第二偏光片140可由有機材料所製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的第二偏光片140可為金屬線柵偏光片(WGP),其可具有較薄的厚度且於液晶製程中更能保持穩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增加結構的強度,可層疊極薄的保護玻璃蓋板至第1圖所示具有凹腔的玻璃層150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使用金屬線柵偏光片作為第二偏光片時,金屬線柵偏光片一般是藉由沉積金屬線柵層於玻璃板上所形成。因此,金屬線柵偏光片之玻璃板可做為保護性玻璃之用。此保護性玻璃亦應為平坦層,使得在液晶組裝完成後,這些配向層將處於平面並維持精確的晶胞間隙。
第6A圖至第6L圖係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顯示元件的組裝製程。應特別注意的是,除非本揭露中有特別聲明,否則顯示元件之組裝製程的一些或全部步驟可以不同的順序排列,因而不受限於第6A圖至第6L圖所示之順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增加額外的步驟於組裝製程中以獲得最適宜的液晶組裝及保護量子點的性質。
如第6A圖所示,提供彩色板680。如第6B 圖所示,黃色濾光層670形成在彩色板680的底部。
如第6C圖所示,可提供具有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的玻璃層650。如第6D圖所示,黑色矩陣層660可被圖案化於玻璃層650的頂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特別將黑色矩陣層660圖案化使得黑色矩陣層660的覆蓋區域不會對準於紅色(R)次畫素、綠色(G)次畫素及藍色(B)次畫素。如第6E圖所示,玻璃層650的頂部層疊於彩色板680的底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特別將黃色濾光層670圖案化,從而當具有凹腔的玻璃層650層疊於彩色板680的底部時,黃色濾光層670可相鄰於玻璃層650的複數個第一凹腔6521及複數個第二凹腔6541。應注意的是,當玻璃層650層疊於彩色板680時,第6E圖所示的玻璃層650的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仍為空的(即尚未填入量子點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必須確保於層疊製程中黃色濾光層670對齊於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的位置。
如第6F圖所示,提供金屬線柵偏光片作為第二偏光片64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金屬線柵偏光片640具有金屬線柵層642面向玻璃層650。如第6G圖所示,共用電極層632形成於金屬線柵偏光片640的底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共用電極層632是以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其他適合做為共用電極的材料所形成。
如第6H圖所示,紅色量子點材料652可填充於第一凹腔6521中,而綠色量子點材料654可填充於第二凹腔6541中。應注意的是,雖然第6H圖繪示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的開口方位面向下方,但實際上在量子點材料的填充製程中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的開口是朝上的。
如第61圖所示,金屬線柵偏光片640層疊於如第6H圖所示的結構的底部,使得金屬線柵偏光片640的金屬線柵層642面向玻璃層650並將填充量子點材料652及654的第一凹腔6521及第二凹腔6541密封起來。選擇性地,如第6J圖所示,配向層634可沉積於共用電極層632的底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配向層634可由聚醯胺(polyimide,PI)材料形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沉積配向層634之後,可進一步執行配向製程並配合液晶製程。
如第6K圖所示,可對第6J圖所示的結構進一步執行組裝製程,使得此結構更被配置在相對且遠離第一偏光片610之處。然後,主動基板620可形成於第一偏光片610上以面向金屬線柵偏光片640,而液晶分子可被填充於主動基板620與金屬線柵偏光片640之間而形成液晶層63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組裝製程可藉由將第6J圖所示的結構與主動基板620進行組裝,隨後將第一偏光片610層疊至主動基板620來執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組裝製程 期間,此結構可以通常的液晶製程進行。如此,便形成顯示單元結構608。如第6L圖所示,可增加藍色光源605至顯示單元結構608以完成顯示元件60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6L圖所示的顯示元件600具有以下優點:(a)最小視差(因量子點材料接近R及G次畫素);以及(b)最小偏振損耗,因量子點位於內偏光片640之後。應注意的是,在一些例子中,若有其他手段可使得量子點材料的去偏振效應最小化,內偏光片640可配位於外部(例如:在彩色板680面向外部環境的頂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6L圖所示的顯示元件600可進一步改良以簡化製造及組裝步驟。舉例來說,第7圖係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方式,示意地繪示一種具有內偏光片的顯示元件,其內偏光片的金屬線柵層面向液晶層。詳細而言,如第7圖所示,第二偏光片740為金屬線柵偏光片,並具有金屬線柵層742朝下面向液晶層730。在這種情況下,金屬線柵偏光片740的金屬線柵層742可做為共用電極,因而不需要額外的共用電極層。如此,配向層734可直接沉積於金屬線柵偏光片740上。如第7圖所示的顯示元件700的其他元件,例如藍色光源705、第一偏光片710、主動基板720、液晶層730、玻璃層750、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752即綠色量子點結構754)、黑色矩陣層760、黃色濾光層770及彩色板780 類似於如第6L圖所示的藍色光源605、第一偏光片610、主動基板620、液晶層630、玻璃層650、量子點結構(即紅色量子點結構652及綠色量子點結構654)、黑色矩陣層660、黃色濾光層670及彩色板680。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7圖所示的顯示元件700具有以下優點:(a)最小視差(因量子點材料接近R及G次畫素);以及(b)最小偏振損耗,因量子點位於內偏光片740之後。進一步,由於無須再提供額外的共用電極層,此製造及組裝步驟可更為簡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第6L圖所示的金屬線柵偏光片640及第7圖所示的金屬線柵偏光片740中,承載金屬線柵層642/742的玻璃層可為薄的(例如:約100μm)並且層疊至具有凹腔的玻璃層650/750,其也是薄的,為約0.01-1mm或更多。在這種情況下,畫素與量子點之間的視差可為最小化。
前文概述所例示實施例的描述僅為說明和敘述,並非用以窮舉或限制本發明於揭露的特定態樣。鑒於上述教示,可進行許多修改及變更。
選擇及描述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解釋本案發明的基本原則,如此一來,可使熟習本領域技術者利用本發明和各種實施方式,為適合特定預期的需要而進行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本領域者,在不背離本案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下,其他可供選擇的實施方式係為顯而易見。據此,本發明的範疇為後附 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為準,而非先前的描述及所例示的實施方式。
Claims (20)
- 一種顯示單元結構,包含:一第一偏光片及一第二偏光片彼此相互間隔;一主動基板,配置於該第一偏光片上,該主動基板面向該第二偏光片;一液晶層,具有液晶分子並配置於該主動基板及該第二偏光片之間,該液晶層定義出複數個畫素,其中各該畫素包含一紅色(R)次畫素、一綠色(G)次畫素以及一藍色(B)次畫素;一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上,其中複數個第一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該些畫素的該些紅色(R)次畫素,以及複數個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彩色基板結構上以對準於該些畫素的該些綠色(G)次畫素,其中一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該第一凹腔或凹口,且一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填充於各該第二凹腔或凹口;以及一濾光層,部分地配置以相鄰於該彩色基板結構的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以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使得該濾光層覆蓋該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及該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係被用於一顯示元件,該顯示元件具有發出藍光的一藍色光源,其中該第一偏光片配置以面向該藍色光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上無對準該些畫素的該些藍色(B)次畫素的凹腔或凹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包含:一玻璃層,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旁,使得該第二偏光片介於該液晶層及該玻璃層間,其中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玻璃層上;以及一彩色板,配置於該玻璃層上;其中該濾光層部分配置於該彩色板及該玻璃層間以相鄰於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玻璃層層疊至該彩色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進一步包含:一黑色矩陣層,部分地配置於該彩色板及該玻璃層間,使得該黑色矩陣層覆蓋不對準於該些畫素的該些紅色(R)次畫素、該些綠色(G)次畫素以及該些藍色(B)次畫素的多個區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第二偏光片為一金屬線柵偏光片,具有一金屬 線柵層面向該玻璃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進一步包含:一共用電極層,形成於該金屬線柵偏光片及該液晶層間,其中該共用電極層由銦錫氧化物所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第二偏光片為一金屬線柵偏光片,具有一金屬線柵層面向該液晶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濾光層為一黃色濾光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面向該液晶層的該第二偏光片上;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該液晶層的該彩色基板結構的一表面上;且該濾光層部分地配置在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 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面向該液晶層的該第二偏光片上;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該液晶層的該彩色基板結構的一表面上;以及該濾光層部分地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與該彩色基板結構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上,使得該第二偏光片介於該液晶層與該彩色基板結構之間;以及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在相鄰於該第二偏光片的該彩色基板結構的一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結構,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上,使得該第二偏光片介於該液晶層與該彩色基板結構之間;以及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面向一外部環境的該彩色基板結構的一表面上。
- 一種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偏光片及一第二偏光片;形成一彩色基板結構,該彩色基板結構具有複數個第 一凹腔或凹口及複數個第二凹腔或凹口,其中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彩色基板結構上,並對準該顯示單元結構的複數個畫素的複數個紅色(R)次畫素,且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彩色基板結構上,並對準該些畫素的複數個綠色(G)次畫素;配置一濾光層於該彩色基板結構上,使得該濾光層部分地配置以相鄰於該彩色基板結構的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填充一紅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於各該第一凹腔或凹口中;填充一綠色量子點或量子棒材料於各該第二凹腔或凹口中;層疊該第二偏光片至該彩色基板結構以密封該彩色基板結構的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配置該第二偏光片相對並間隔於該第一偏光片;形成一主動基板於面向該第二偏光片的該第一偏光片上;以及填充複數個液晶分子於該主動基板及該第二偏光片間以形成一液晶層,其中該液晶層定義出該些畫素,並且各該畫素包含一紅色(R)次畫素、一綠色(G)次畫素以及一藍色(B)次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其中該第二偏光片為一金屬線柵偏光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其中該金屬線柵偏光片具有一金屬線柵層面向該玻璃層,以及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形成一共用電極層於面向該液晶層的該金屬線柵偏光片上,其中該共用電極層由銦錫氧化物所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其中該金屬線柵偏光片具有一金屬線柵層面向該液晶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其中該彩色基板結構包含:一玻璃層,配置於該第二偏光片旁,使得該第二偏光片介於該液晶層及該玻璃層間,其中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形成於該玻璃層上;以及一彩色板,配置於該玻璃層上,其中該濾光層部分地配置於該彩色板及該玻璃層間以相鄰於該玻璃層的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形成顯示單元結構的方法,包含:配置該濾光層於該彩色板上;形成具有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的該玻璃層;以及層疊該玻璃層至該彩色板,使該濾光層相鄰於該些第一凹腔或凹口及該些第二凹腔或凹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660,159 US10302990B2 (en) | 2017-07-26 | 2017-07-26 | Display cell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quantum dot |
US15/660,159 | 2017-07-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0886A true TW201910886A (zh) | 2019-03-16 |
TWI670549B TWI670549B (zh) | 2019-09-01 |
Family
ID=6381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19212A TWI670549B (zh) | 2017-07-26 | 2018-06-04 | 顯示單元結構及使用量子棒之顯示元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02990B2 (zh) |
CN (1) | CN108681145A (zh) |
TW (1) | TWI67054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94571A (zh) * | 2019-11-14 | 2020-02-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透光组件 |
TWI828141B (zh) * | 2022-05-09 | 2024-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90016645A (ko) * | 2017-08-08 | 2019-02-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CN109239966A (zh) * | 2018-10-12 | 2019-0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 |
US10804441B2 (en) | 2018-10-31 | 2020-10-13 |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yellow color filters |
CN109445194B (zh) * | 2018-11-21 | 2021-04-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量子点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992841A (zh) * | 2019-11-06 | 2020-04-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US20210191191A1 (en) * | 2019-12-18 | 2021-06-24 | Innolux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
CN111403462B (zh) * | 2020-03-27 | 2023-08-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666751B (zh) * | 2020-12-25 | 2023-07-18 | 厦门扑浪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73453B2 (en) * | 2010-12-17 | 2014-07-08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quantum dot illumination |
KR101336097B1 (ko) * | 2012-05-11 | 2013-12-03 |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와이어 그리드 편광자를 구비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130140462A (ko) | 2012-06-14 | 2013-12-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포토루미네슨스 표시 장치 |
CN103278876A (zh) | 2013-05-28 | 2013-09-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JP2016212348A (ja) | 2015-05-13 | 2016-12-15 | 株式会社 オルタステクノロジー | 液晶表示装置 |
JP6566749B2 (ja) | 2015-07-01 | 2019-08-28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撮像素子、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KR20170014755A (ko) | 2015-07-31 | 2017-02-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5182594B (zh) | 2015-08-25 | 2018-07-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 |
CN105044974B (zh) | 2015-08-28 | 2017-08-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滤光层、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5093682B (zh) | 2015-09-08 | 2018-03-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KR102480902B1 (ko) * | 2015-09-18 | 2022-1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5223724B (zh) | 2015-10-08 | 2018-04-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204104B (zh) | 2015-10-30 | 2018-05-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KR20170072418A (ko) * | 2015-12-16 | 2017-06-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컬러 필터, 그 제조 방법, 및 컬러 필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5589250A (zh) | 2016-02-05 | 2016-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CN106773281A (zh) * | 2016-11-21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
2017
- 2017-07-26 US US15/660,159 patent/US103029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04 TW TW107119212A patent/TWI670549B/zh active
- 2018-06-28 CN CN201810689426.0A patent/CN10868114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94571A (zh) * | 2019-11-14 | 2020-02-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透光组件 |
TWI828141B (zh) * | 2022-05-09 | 2024-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02990B2 (en) | 2019-05-28 |
CN108681145A (zh) | 2018-10-19 |
TWI670549B (zh) | 2019-09-01 |
US20190033655A1 (en) | 2019-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70549B (zh) | 顯示單元結構及使用量子棒之顯示元件 | |
US9651825B2 (en) | Liquid crystal lens display device with light shield structure | |
EP3156841A1 (en) | Display base pl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12023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JP6890470B2 (ja) | フォト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63447B (zh) | 顯示面板 | |
KR102338907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US9612473B2 (en) |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wavelength-selective transflective member having an opening and overlapping at least two of a plurality of color filters | |
JP6008490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US10025090B2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6011691A1 (zh) | 高色域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 |
US10203545B2 (en) | Display panels and polarizers thereof | |
JP2013225033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4182280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16018734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1740558A (zh) | 光電裝置及電子機器 | |
TWI778203B (zh) | 具有光反射層而用於防止網格效應的顯示器 | |
JP2013213932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1415973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80014402A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6990603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 |
KR102243947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129781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170051839A (ko) | 광학필터 기판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220229219A1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