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718024A -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8024A
TW201718024A TW105124955A TW105124955A TW201718024A TW 201718024 A TW201718024 A TW 201718024A TW 105124955 A TW105124955 A TW 105124955A TW 105124955 A TW105124955 A TW 105124955A TW 201718024 A TW201718024 A TW 2017180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ermeable
nucleic acid
cell
conjugate
biot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4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魯 何曼
華 余
Original Assignee
世代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世代好公司 filed Critical 世代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02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61K47/6807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the drug or compound being a sugar, nucleoside, nucleotide, nucleic acid, e.g. RNA antisense
    • A61K47/6809Antibiotics, e.g. antitumor antibiotics anthracyclins, adriamycin, doxorubicin or daunomy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 A61K47/686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the tumour determinant being from a cell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ovaria, uterus, testes, prost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C07K16/3069Reproductive system, e.g. ovaria, uterus, testes, pro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3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translation products of onco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1DNA or RNA fragments; Modified forms thereof; Non-coding nucleic acids having a biological activity
    • C12N15/113Non-coding nucleic acids mod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e.g.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tisense DNA or RNA; 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Catalytic nucleic acids, e.g. ribozymes; Nucleic acids used in co-suppression or gene silen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4Nucleic acid analysis using immunog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310/00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nucleic acid
    • C12N2310/10Type of nucleic acid
    • C12N2310/14Type of nucleic acid interfering N.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Abstract

本文係提供細胞滲透性結合物。該等結合物包括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硫代磷酸酯核酸、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第一連接子及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治療部分(例如siRNA或小分子)之第二連接子,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增強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細胞內傳遞。本文所提供之結合物尤其適用於治療癌症。

Description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5年8月6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201,993號的優先權,該臨時申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且達成所有目的。
[關於對在聯邦政府贊助之研究及開發下進行之發明的權利的聲明]
本發明係使用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頒予之許可號CA122976下之支持進行的。政府對本發明具有某些權利。
使用治療性單株抗體(TMA)之癌症療法在過去二十年間已在分子改進與臨床功效上得到改善。研發有效TMA之初始工作主要集中於(i)將抗體蛋白人源化以解決與免疫原性相關之問題;及(ii)擴大標靶抗原譜系。同時已研發抗體-藥物結合物(ADC)用於將有效抗癌藥物鎖定(傳遞以繞過習知化學療法所常見之病狀。儘管兩個領域均有所發展,但TMA及ADC仍然具有與例如癌細胞特異性、結合化學、腫瘤滲透、產物異質性及製造問題相關之限制。 本文所提供之組成物及方法對治彼等及本技術領域中之其他不足。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細胞滲透性結合物。該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i)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ii)硫代磷酸酯核酸、(iii)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第一連接子及(iv)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治療部分之第二連接子,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增強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細胞內傳遞。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i)使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與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第一生物素結構域(biotin domain)與第一生物素結合域(biotin-binding domain)之間包括非共價鍵之第一結合物。(ii)使治療部分與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從而形成第二結合物。及(iii)使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與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雜交,從而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i)使硫代磷酸酯核酸與治療部分接觸,從而形成第一結合物。(ii)使該第一結合物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結合物附接於該生物素 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生物素結構域與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括非共價鍵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細胞,其包括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括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傳遞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至細胞中之方法,其包括使該細胞與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接觸。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傳遞治療部分至細胞中之方法,其包括使該細胞與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接觸。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疾病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個體給藥有效量之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從而治療該個體之疾病。
第1圖:細胞內化ADC之凝膠純化。一旦完成經修飾之抗體與經修飾之藥物的雜交,可使ADC進行凝膠過濾,且含有1.IgG蛋白質、2.DNA及3.螢光團之三個正溶離份視為完整ADC,因此收集用於進一步基於細胞之分析。
第2A及2B圖:細胞內在ADC之腫瘤細胞識 別。人類PSMA(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LNCaP(前列腺癌)細胞與非內化抗PSMA-PO(磷酸酯)-ds(雙股)DNA-DM1或者如所指示之內化抗PSMA-PS(硫代磷酸酯)-dsDNA-DM1一起培育4小時。(第2A圖)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展示細胞內化ADC之識別。(第2B圖)在用抗PSMA-PO-dsDNA-DM1處理後人類PSMA+ LNCaP之共焦微觀分析展示表面累積而非細胞內化。抗PSMA-PS-dsDNA-DM1細胞定位之成像因高細胞毒性及腫瘤細胞殺死而失敗。
第3A及3B圖:藉由經修飾之抗體藥物結合物內化誘發之腫瘤細胞死亡。將人類PSMA+ LNCaP細胞與非內化抗PSMA-PO-dsDNA-DM1或者如所指示之內化抗PSMA-PS-dsDNA-DM1一起培育4小時。(第3A圖)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展示一旦內化構築體,內化抗PSMA-PS-dsDNA-DM1處理有效誘發膜聯蛋白V+腫瘤細胞之細胞凋亡。(第3B圖)如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評估,確定藉由細胞內化抗PSMA-PS-dsDNA-DM1誘發之絕對腫瘤細胞細胞凋亡之總分析。
第4圖:siRNA之腫瘤抗原鎖定傳遞之設計。前列腺癌特異性抗PSMA經由硫代磷酸酯化ssDNA連接子與STAT3siRNA融合。組分:(i)PSMA-抗生物素蛋白及(ii)PS-ssDNA/siRNA-生物素及如所指示之指定功能。
第5A及5B圖:結合物抗PSMA-PS-ssDNA-RNAi之純化及分析。如所指示之結合物 進行凝膠過濾且收集三個正溶離份用於進一步活體外分析。分析結合物之PSMA-IgG蛋白含量、硫代磷酸酯化ssDNA含量及併入ssDNA連接子中之報導螢光團(螢光素)。
第6A及5B圖:結合物抗PSMA-PS-ssDNA-RNAi之細胞吸收及細胞內定位。(第6A圖)如所指示之結合物與人類前列腺癌LNCaP細胞一起培育且測定吸收(第6A圖,上圖)。另外,抗PSMA-PS-ssDNA-STAT3siRNA之PSMA特異性吸收藉由同時用未標記之抗體抗PSMA阻斷表面PSMA蛋白來刺激(challenged)(第6A圖,下圖)。(第6B圖)如所指示之結合物與人類前列腺癌LNCaP細胞一起培育,且藉由共焦顯微術評估人類抗PSMA及螢光標記之PS-ssDNA在抗PSMA-PS-ssDNA-RNAi中之細胞內共同定位。比例,20μm。
第7圖:抗PSMA-PS-ssDNA-STAT3siRNA結合物在活體外發揮基因減抑(knockdown)功效。將人類前列腺癌LNCaP細胞與如所指示之結合物一起培育48小時,接著藉由RT-PCR評估STAT3 mRNA表現。
第8A及8B圖:細胞滲透性PSMA-ADC活體外誘發腫瘤細胞之細胞凋亡。ADC-FM(藉由PS修飾之PSMA-ADC)內化至LNCaP細胞中且活體外誘發細胞凋亡。第8A圖:PSMA-DM1647(未修飾之PSMA-ADC)及PSMA-DM1-FM 495(PS修飾)之細胞內化的免疫細胞化學分析。將LNCaP細胞與10μg/ml螢光團結合之ADC之相應組合部分B1-3一起在37℃下培育30分鐘,且隨後用 Hoechst複染色針對PSMA染色。比例尺為20μm。展示若干類似結果之一個代表性影像。針對PSMA-DM1647(ADC)及PSMA-DM1-FM 495(ADC-FM)彙集之部分B1-3(第8B圖)或單一ADC部分B1至B3及ADC-FM部分B1至B5進行流動式細胞量測術細胞凋亡分析。
第9A及9B圖:PS修飾之抗PSMA-ADC-活體外有效細胞滲透活性。ADC2-FM以溫度依賴性方式內化至LNCaP細胞中。第9A圖:溫度依賴性ADC內化之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將LNCaP細胞與5μg/ml ADC2或ADC2-FM一起在冰上培育60分鐘,以允許抗體結合,洗滌且轉至4℃或37℃,保持不同時間段。針對表面結合之IgG將細胞染色且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37℃樣品之表面IgG染色之MFI信號除以4℃樣品之IgG信號在Y軸上以百分比(MFI(FL4-A::IgG)之%)相對於X軸上不同時間點繪圖(左)。同樣,計算與4℃樣品比較的來自37℃樣品之ADC2-FM偶合螢光團之MFI百分比(右)。以p<0.05(*),p<0.01(**)且p<0.001(***)顯著性或非顯著性(n.s.)位準,展示時間點0分鐘至所有其他時間點之MFI百分比之統計比較。誤差條表示標準差。第9B圖:ADC2-FM之細胞依賴性細胞內化之免疫細胞化學分析。將LNCaP細胞與5μg/ml AlexaFluor®488標記之ADC2-FM一起在4℃下培育60分鐘,洗滌且轉至4℃或37℃,保持120分鐘。將細胞用Hoechst複染色針對PSMA染色。比例尺為20μm。展示若干類似結果之一個代表性影像。
第10A至10D圖:PS修飾之抗PSMA-ADC;腫瘤細胞增殖之活體內抑制及腫瘤細胞細胞凋亡之誘發。ADC2-FM降低活體內LNCaP人類前列腺異種移植小鼠模型中之腫瘤細胞增殖。第10A圖:在12小時連續時間間隔內用10μg ADC2、ADC2-FM或PBS處理5次之NSG小鼠中LNCaP人類前列腺癌異種移植物之腫瘤生長處理流程。每只動物107LNCAP細胞植入NSG小鼠中且在植入後第70天至第73天處理。自如所指示處理且在最後一次處理後12小時處死的小鼠製備之人類LNCaP前列腺癌腫瘤顯微切片針對IgG及PSMA(第10B圖)或Ki67增殖活性及CD31腫瘤維管(第10C圖左)染色。細胞核用Hoechst複染色。比例尺為100μm。Ki67之平均螢光強度(MFI)自n=4獨立視場(FoV)定量且繪成條形圖(第10C圖右)。腫瘤樣品中人類半胱天冬酶(caspase)8(第10D圖,左圖)、半胱天冬酶9(第10D圖中間圖)及半胱天冬酶3(第10D圖右圖)之mRNA表現藉由RT-qPCR(第10D圖)評估。Y軸展示與PBS樣品比較之相對改變倍數,相對於核糖體蛋白L2(半胱天冬酶9、半胱天冬酶3)或微管蛋白β鏈(半胱天冬酶8)之mRNA含量標準化。針對第10C圖及第10D圖進行統計比較,且指示p<0.05(*),p<0.01(**)且p<0.001(***)顯著性或非顯著性(n.s.)位準。誤差條表示標準差。
定義
雖然本文中展示及描述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 及態樣,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此類實施例及態樣僅僅作為實例來提供。在不脫離本發明下,熟習此項技術者現將想到許多變化、改變及取代。應瞭解本文中描述的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各種替代可用于實施本發明。
本文中使用之章節標題係僅僅出於組織之目的,且不應看作限制所描述之主題物質。本申請案中引用之所有文獻或文獻部分,包括不限於專利、專利申請案、文章、書籍、手冊及論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以達成任何目的。
本文中使用之縮寫具有其在化學及生物技術內之習知含義。本文中闡述之化學結構及式係根據化學技術中已知之化合價標準規則構築。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使用之技術及科學術語均具有與一般技術者通常所瞭解之含義相同的含義。參見例如Singleton等人,DICTIONARY OF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第2版,J.Wiley & Sons(New York,NY 1994);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s Harbor Press(Cold Springs Harbor,NY 1989)。與本文中描述之方法、裝置及材料類似或同等的任何方法、裝置及材料可用于實施本發明。提供以下定義以有助於對本文中常用之某些術語的瞭解且不意謂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本文中使用之「核酸」或「寡核苷酸」或「聚核苷酸」或語法上同等物意謂至少兩個共價連接在一起之 核苷酸。術語「核酸」係指呈單股或雙股形式之去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及其聚合物,或其補體。術語「聚核苷酸」係指核苷酸線性序列。術語「核苷酸」通常係指聚核苷酸之單個單元,亦即單體。核苷酸可為核糖核苷酸、去氧核糖核苷酸或其經修飾型式。本文中涵蓋之聚核苷酸之實例包括單股及雙股DNA、單股及雙股RNA(包括siRNA)以及具有單股及雙股DNA及RNA之混合物的雜交分子。該等術語亦涵蓋含有已知之核苷酸類似物或經修飾之主鏈殘基或鍵結的核酸,其係合成、天然存在及非天然存在的,具有與參考核酸類似之結合性質,且以類似於參考核苷酸之方式代謝。此類類似物之實例包括(不限於)硫代磷酸酯、胺基磷酸酯、膦酸甲酯、對掌性膦酸甲酯及2-O-甲基核糖核苷酸。
術語「硫代磷酸酯核酸」係指其中一或多個核苷酸間鍵係經由硫代磷酸酯部分(硫代磷酸酯基)之核酸。硫代磷酸酯部分可為單硫代磷酸酯基(-P(O)3(S)3--)或二硫代磷酸酯基(-P(O)2(S)2 3--)。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部分為單硫代磷酸酯基(-P(O)3(S)3--)。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為單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一或多個核苷經由硫代磷酸酯部分(例如單硫代磷酸酯基)連接,且剩餘核苷經由磷酸二酯部分(-P(O)4 3--)連接。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一或多個核苷經由硫代磷酸酯部分(例如單硫代磷酸酯基)連接,且剩餘核苷經由甲基膦酸酯鍵結連接。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所有 核苷均經由硫代磷酸酯部分(例如單硫代磷酸酯基)連接。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硫代磷酸酯核酸)通常長度為約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12個、15個、20個、25個、30個、40個、50個或更多個核苷酸,長度多達約100個核苷酸。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亦可更長,例如200個、300個、500個、1000個、2000個、3000個、5000個、7000個、10,000個等等。如上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中之硫代磷酸酯核酸含有一或多個磷酸二酯鍵。在其他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交替主鏈(例如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磷酸二酯之模擬物或類似物,諸如硼烷磷酸酯、甲基膦酸酯、胺基磷酸酯或O-甲基胺基膦酸酯鍵結(linkage)(參見Eckstein,Oligonucleotides and Analogues:A Practical Approa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硫代磷酸酯核酸亦可包括一或多種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之核酸類似物單體,諸如肽核酸單體或聚合物、鎖核酸單體或聚合物、嗎啉基單體或聚合物、二醇核酸單體或聚合物或蘇糖核酸單體或聚合物。其他類似核酸包括具有陽性主鏈、非離子主鏈及非核糖主鏈之類似核酸,包括以下中描述之類似核酸:美國專利第5,235,033號及第5,034,506號,及第6及7章,ASC Symposium Series 580,Carbohydrate Modifications in Antisense Research,Sanghui及Cookeds.。含有一或多個碳環糖之核酸亦包括在核酸之一個定義內。可出於種種原因,對核糖-磷酸主鏈進行修飾,例如以增加此類分子在生理環境中之穩定性及半衰期或作為生物晶片 上之探針。可製備天然存在之核酸及類似物的混合物;或者,可製備不同核酸類似物之混合物及天然存在之核酸及類似物之混合物。硫代磷酸酯核酸及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可為線性或分支的。舉例而言,分支核酸係重複分支以形成高級結構,諸如樹枝狀聚合物及其類似物。
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如本文所用,「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為具有至少兩個硫代磷酸酯鍵結(例如單硫代磷酸酯基)(例如將糖次單元、環狀次單元或烷基次單元連接在一起)之化學聚合物。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可為硫代磷酸酯糖聚合物,其為其中戊糖之一或多個(或所有)鏈缺乏通常存在於核酸中之鹼基(核酸鹼基)的硫代磷酸酯核酸。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可包括兩個或超過兩個硫代磷酸酯鍵結。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可包括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12個、15個、25個、30個、40個、50個或更多個鍵結且可含有多達約100個硫代磷酸酯鍵結。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亦可含有更大數目之鍵,例如200個、300個、500個、1000個、2000個、3000個、5000個、7000個、10,000個及其類似數目。
硫代磷酸酯核酸及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可經部分或完全硫代磷酸酯化。舉例而言,硫代磷酸酯核酸之50%或更多核苷酸間鍵結可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 85%、90%、95%或99%核苷酸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50%、55%、60%、65%、70%、75%、80%、85%、90%、95%或99%核苷酸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75%、80%、85%、90%、95%或99%核苷酸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90%、95%或99%核苷酸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剩餘核苷酸間鍵結為磷酸二酯鍵結。在實施例中,剩餘核苷酸間鍵結為甲基膦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之100%核苷酸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同樣地,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中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99%糖間鍵結可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中50%、55%、60%、65%、70%、75%、80%、85%、90%、95%或99%糖間鍵結可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中75%、80%、85%、90%、95%或99%糖間鍵結可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中90%、95%或99%糖間鍵結可為硫代磷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剩餘核苷酸間鍵結為磷酸二酯鍵結。在實施例中,剩餘核苷酸間鍵結為甲基膦酸酯鍵結。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之100%糖間鍵結為硫代磷酸酯鍵結。
核酸可包括非特定序列。如本文所用,術語「非特定序列」係指含有一系列未設計成與任何其他核酸 序列互補或僅僅部分與任何其他核酸序列互補之殘基的核酸序列。舉例而言,非特定核酸序列為當與細胞或生物體接觸時並不用作抑制性核酸之核酸殘基序列。「抑制性核酸」為能夠結合於標靶核酸(例如可轉譯成蛋白質之mRNA)且減少標靶核酸(例如mRNA自DNA)轉錄或減少標靶核酸(例如mRNA)轉譯或改變轉錄本剪接(例如單鏈嗎啉基寡核苷酸)的核酸(例如DNA、RNA、核苷酸類似物之聚合物)。
「標記核酸或寡核苷酸」為經由連接子或化學鍵共價結合或經由離子、凡得瓦爾力(van der Waals)、靜電或氫鍵非共價結合於標籤,使得可藉由偵測結合於核酸之可偵測標籤之存在來偵測核酸之存在的核酸或寡核苷酸。或者,使用高親和力相互作用之方法可實現相同結果,其中一對結合搭配物之一結合於另一個,例如生物素、鏈霉抗生物素蛋白(streptavidin)。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或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包括如本文揭示及此項技術中一般已知之可偵測標籤。
詞語「互補」或「互補性」係指聚核苷酸中之核酸能夠與第二聚核苷酸中之另一核酸形成鹼基對。舉例而言,序列A-G-T與序列T-C-A互補。互補性可為部分的,其中僅僅一些核酸根據鹼基配對匹配,或為完全的,其中所有核酸均根據鹼基配對匹配。
當核酸與另一核酸序列處於功能關係中時,其「可操作地連接」。舉例而言,若前序列或分泌前導序列之DNA表現為參與多肽分泌之前蛋白,則其可操作地連接 該多肽之DNA;若啟動子或強化子影響編碼序列之轉錄,則其可操作地連接於該序列;或若核糖體結合位點經定位以便促進轉譯,則其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序列。一般而言,「可操作地連接」意謂所連接之DNA序列彼此靠近,且在分泌前導序列之情況下連續且處於閱讀相中。然而,強化子不必為連續的。連接藉由在便利限制性位點接合來實現。若此類位點不存在,則根據習知作法,使用合成寡核苷酸接附子或連接子。
術語「基因」意謂與產生蛋白質有關之DNA區段;其包括在編碼區域之前及之後(前導序列及尾部序列)的區域以及個別編碼區段(外顯子)之間的插入序列(內含子)。前導序列、尾部序列以及內含子包括在基因轉錄及轉譯期間必需之調節元件。此外,「蛋白質基因產物」為自特定基因表現之蛋白質。
如本文關於基因所用之詞語「表現(expression)」或「表現(expressed)」意謂該基因之轉錄及/或轉譯產物。細胞中DNA分子之表現量可基於細胞內存在之對應mRNA之量或者該細胞產生之DNA編碼的蛋白質之量確定。非編碼核酸分子(例如siRNA)之表現量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標準PCR或北方墨點方法偵測。參見Sambrook等人,1989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18.1-18.88。
如本文所提供之「siRNA」、「小干擾RNA」、「小RNA」或「RNAi」係指形成雙股RNA之核酸,該雙 股RNA當在與基因或標靶基因相同之細胞中表現時已能夠減少或抑制基因或標靶基因之表現。雜交形成雙股分子之核酸之互補部分通常具有實質或完全一致性。在一個實施例中,siRNA或RNAi係指與標靶基因具有實質或完全一致性且形成雙股siRNA之核酸。在實施例中,siRNA藉由與互補細胞mRNA相互作用抑制基因表現,從而干擾互補mRNA之表現。通常,核酸長度為至少約15-50個核苷酸(例如雙股siRNA之各互補序列長度為15-50個核苷酸,且雙股siRNA長度為約15-50個鹼基對)。在其他實施例中,長度為20-30個鹼基核苷酸,較佳長度為約20-25個或約24-29個核苷酸,例如長度為20個、21個、22個、23個、24個、25個、26個、27個、28個、29個或30個核苷酸。siRNA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核糖酶、RNA誘餌、短髮夾RNA(shRNA)、微RNA(miRNA)及小核仁RNA(snoRNA)。
當提及例如細胞或核酸、蛋白質或載體使用時術語「重組」指示細胞、核酸、蛋白質或載體已藉由引入異源核酸或蛋白質或改變天然核酸或蛋白質或細胞來源於如此修飾之細胞來修飾。因此,舉例而言,重組細胞表現在細胞之天然(非重組)形式內未發現的基因或表現以其他方式異常表現、表現不足或一點不表現之天然基因。轉殖基因細胞及植物為通常作為重組方法之結果,表現異源基因或編碼序列之細胞及植物。
當提及核酸部分使用時術語「異源」指示核 酸包含兩個或超過兩個在自然界中未發現彼此處於相同關係中的子序列。舉例而言,該核酸通常重組產生,具有兩個或超過兩個來自不相關基因之序列,該等序列經排列以形成新功能性核酸,例如來自一個來源之啟動子及來自另一來源之編碼區域。同樣地,異源蛋白指示蛋白質包含兩個或超過兩個在自然界中未發現彼此處於相同關係中的子序列(例如融合物)。
術語「外源性」係指來源於給定細胞或生物體外部之分子或物質(例如化合物、核酸或蛋白質)。舉例而言,如本文中提及之「外源性啟動子」為不來源於表現其之細胞或生物體的啟動子。相反,術語「內源性」或「內源性啟動子」係指給定細胞或生物體內天然或起源之分子或物質。
當應用於核酸或蛋白質時,術語「經分離」表示該核酸或蛋白質基本上不含其在自然狀態下所締合之其他細胞組分。其可例如呈均質狀態,且可處於無水或者水溶液中。純度及均質性通常使用分析化學技術,諸如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或高效液相層析法確定。作為製劑中存在之主要物種之蛋白質實質上係經純化。
術語「多肽」、「肽」及「蛋白質」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係指胺基酸殘基之聚合物,其中聚合物在實施例中可結合於未由胺基酸組成之部分。該等術語適用於其中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為相應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之人工化學模擬物的胺基酸聚合物,以及天然存在之胺基酸聚合 物及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聚合物。「融合蛋白」係指編碼兩個或超過兩個重組表現為單一部分之獨立蛋白質序列的嵌合蛋白質。
術語「肽基」及「肽基部分」意謂單價肽。
術語「胺基酸」係指天然存在及合成之胺基酸,以及以類似于天然存在之胺基酸的方式起作用的胺基酸類似物及胺基酸模擬物。天然存在之胺基酸為藉由遺傳密碼編碼之胺基酸,以及隨後修飾之彼等胺基酸,例如羥脯胺酸、γ-羧基麩胺酸及O-磷酸絲胺酸。胺基酸類似物係指基礎化學結構與天然存在之胺基酸相同,亦即α碳結合於氫、羧基、胺基及R基團之化合物,例如高絲胺酸、正白胺酸、甲硫胺酸亞碸、甲硫胺酸甲基鋶。此類類似物具有經修飾之R基團(例如正白胺酸)或經修飾之肽主鏈,但保留與天然存在之胺基酸相同的基礎化學結構。胺基酸模擬物係指結構與胺基酸之通用化學結構不同,但以類似于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之方式起作用的化合物。術語「非天然存在之胺基酸」及「非天然胺基酸」係指在自然界中未發現之胺基酸類似物、合成胺基酸及胺基酸模擬物。
胺基酸在本文中可藉由其通常已知之三字母符號或者藉由IUPAC-IUB生物化學命名委員會推薦之單字母符號提及。同樣,核苷酸可藉由其通常公認之單字母編碼提及。
「保守修飾之變異體」適用於胺基酸與核酸序列。關於特定核酸序列,「保守修飾之變異體」係指編碼一 致或基本上一致胺基酸序列之彼等核酸。因為遺傳密碼簡併,所以大量核酸序列將編碼任何給定蛋白質。舉例而言,密碼子GCA、GCC、GCG及GCU均編碼胺基酸丙胺酸。因此,在丙胺酸用密碼子說明之每個位置,密碼子可在不改變編碼多肽下改變成所描述之任何相應密碼子。該等核酸變異為「沉默變異」,其為保守修飾之變異之一種。本文中編碼多肽之每個核酸序列亦描述核酸之每個可能沉默變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核酸中之每一密碼子(除了通常為甲硫胺酸之唯一密碼子的AUG及通常為色胺酸之唯一密碼子的TGG)可經修飾以產生功能相同分子。因此,編碼多肽之核酸的每一沉默變異隱含於每一描述之序列中。
關於胺基酸序列,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改變、添加或缺失編碼序列中單一胺基酸或小百分比胺基酸的對核酸、肽、多肽或蛋白質序列之個別取代、缺失或添加為「保守修飾之變異體」,其中改變引起胺基酸經化學上類似之胺基酸取代。提供功能類似胺基酸之保守取代表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此類保守修飾之變異體除此之外不排除本發明之多態變異體、種間同源物及對偶基因。
以下八組各含有彼此為保守取代之胺基酸:1)丙胺酸(A)、甘胺酸(G);2)天冬胺酸(D)、麩胺酸(E);3)天冬醯胺(N)、麩醯胺酸(Q);4)精胺酸(R)、離胺酸(K); 5)異白胺酸(I)、白胺酸(L)、甲硫胺酸(M)、纈胺酸(V);6)苯丙胺酸(F)、酪胺酸(Y)、色胺酸(W);7)絲胺酸(S)、酥胺酸(T);及8)半胱胺酸(C)、甲硫胺酸(M)(參見例如Creighton,Proteins(1984))。
在兩個或超過兩個核酸或多肽序列之上下文中術語「一致」或「一致性」百分比係指當如使用BLAST或BLAST 2.0序列比較演算法,利用下述缺省參數(default parameter)或藉由人工比對及肉眼觀察進行量測時,相同或具有指定百分比之相同胺基酸殘基或核苷酸(亦即,當在比較窗或指定區域上進行比較及比對以最大程度對應時,在指定區域上約60%一致性、較佳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高一致性)的兩個或超過兩個序列或子序列(參見例如NCBI網站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或其類似網站)。接著此類序列稱為「實質上一致」。此定義亦係指或可應用於測試序列之互補序列。該定義亦包括具有缺失及/或添加之序列,以及具有取代之序列。如下所述,較佳演算法可解釋間隙及其類似物。較佳地,一致性存在於長度為至少約25個胺基酸或核苷酸之區域上,或更佳,在長度為50-100個胺基酸或核苷酸之區域上。
對於本文中描述之特定蛋白質(例如PSMA、STAT3),所提及之蛋白質包括任何蛋白質之天然存在形式,或維持蛋白質轉錄因子活性(例如與天然蛋白質比較至 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形式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蛋白質為如藉由其NCBI序列參考鑒別之蛋白質。在其他實施例中,蛋白質為如藉由其NCBI序列參考或其功能片段或同源物鑒別之蛋白質。
因此,如本文中提及之「STAT3蛋白質」包括信號傳導子及轉錄活化子3(STAT3)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STAT3蛋白質活性(例如與STAT3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STAT3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STAT3蛋白質實質上與由UniProt參考號P40763鑒別之蛋白質或與其具有實質一致性之變異體或同源物一致。
如本文中提及之「PSMA蛋白質」包括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PSMA蛋白質活性(例如與PSMA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 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PSMA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PSMA係指在此項技術中亦稱為麩胺酸羧肽酶II(GCPII)、N-乙醯基-L-天冬胺醯基-L-麩胺酸肽酶I(NAALADaseI)或NAAG肽酶之蛋白質。在實施例中,PSMA蛋白質實質上與由UniProt參考號Q04609鑒別之蛋白質或與其具有實質一致性之變異體或同源物一致。
如本文中提及之「VEGFR蛋白質」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VEGFR蛋白質活性(例如與VEGFR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VEGFR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VEGFR蛋白質實質上與由UniProt參考號P17948鑒別之蛋白質或與其具有實質一致性之變異體或同源物一致。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CTLA-4」或「CTLA-4蛋白質」包括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締合蛋白質4(CTLA-4)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CTLA-4蛋白質活性(例如與CTLA-4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 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CTLA-4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CTLA-4為如藉由NCBI序列參考GI:83700231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EGFR」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EGFR蛋白質活性(例如與EGFR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EGFR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EGFR係指此項技術中亦稱為ErbB-1或HER1之蛋白質。在實施例中,EGFR為如藉由NCBI序列參考GI:29725609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IL6-R」包括介白素6受體(IL6-R)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IL6-R蛋白質活性(例如與IL6-R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IL6-R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 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IL6-R為如藉由NCBI序列參考GI:4504673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IL7-R」包括介白素7受體(IL7-R)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IL7-R蛋白質活性(例如與IL7-R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IL7-R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IL7-R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P16871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PDL-1」包括漸進式死亡配位體1(PDL-1)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PDL-1蛋白質活性(例如與PDL-1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PDL-1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PDL-1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Q9NZQ7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PDGFR」包括血小板 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PDGFR蛋白質活性(例如與PDGFR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PDGFR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PDGFR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P16234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如本文中提供之術語「S1PR1」包括神經鞘胺醇-1-磷酸受體1(S1PR1)蛋白質的任何重組或天然存在之形式或維持S1PR1蛋白質活性(例如與S1PR1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其變異體或同源物。在一些態樣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或同源物與天然存在之S1PR1多肽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S1PR1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P21453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抗體」係指包含來自免疫球蛋白基因或其片段之構架區的多肽,其特異性結合及識別抗原。公認之免疫球蛋白基因包括κ、λ、α、γ、δ、ε及μ恒定區基因以及無數免疫球蛋白可變區基因。輕鏈分成κ或者λ。重鏈分成γ、μ、α、δ或ε,其又分別界定免疫 球蛋白類別IgG、IgM、IgA、IgD及IgE。通常,抗體之抗原結合區在結合特異性及親和力中為最關鍵。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或抗體片段可來源於不同生物體,包括人類、小鼠、大鼠、倉鼠、駱駝等。本發明之抗體可包括在一或多個胺基酸位置經修飾或突變以提高或調節抗體之所需功能(例如糖基化、表現、抗原識別、效應功能、抗原結合、特異性等)的抗體。
示例性免疫球蛋白(抗體)結構單元包含四聚體。各四聚體由兩對一致多肽鏈構成,各對具有一條「輕」鏈(約25kD)及一條「重」鏈(約50-70kD)。每條鏈之N端界定約100至110個或更多個胺基酸之可變區,主要對負責抗原識別。術語可變輕鏈(VL)及可變重鏈(VH)分別係指此等輕鏈及重鏈。Fc(亦即片段可結晶區)為免疫球蛋白之「基礎」或「尾」且通常由兩條重鏈構成,該兩個重鏈影響兩或三個恒定域,視抗體類別而定。藉由結合於特定蛋白質,Fc區確保各抗體對給定抗原產生適當免疫反應。Fc區亦結合於各種細胞受體,諸如Fc受體,及其他免疫分子,諸如補體蛋白質。
抗體例如呈完整免疫球蛋白或呈藉由用各種肽酶消化所產生之大量良好表徵之片段存在。因此,舉例而言,胃蛋白酶在鉸鏈區中之二硫鍵結下面消化抗體以產生F(ab)’2,F(ab)’2為自身為藉由二硫鍵結接合於VH-CH1之輕鏈之Fab的二聚體。F(ab)’2可在溫和條件下還原,以使鉸鏈區中之二硫鍵結斷裂,從而將F(ab)’2二 聚體轉變成Fab’單體。Fab’單體基本上為具有一部分鉸鏈區之抗原結合部分(參見Fundamental Immunology (Pauled.,第3版1993))。雖然各種抗體片段可根據完整抗體之消化界定,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瞭解此類片段可重新化學上合成或者藉由使用重組DNA方法合成。因此,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亦包括藉由整個抗體之修飾產生的抗體片段,或使用重組DNA方法重新合成之抗體片段(例如單鏈Fv),或者使用噬菌體展示庫(phage display library)鑒別之抗體片段(參見例如McCafferty等人,Nature 348:552-554(1990))。
單鏈可變片段(scFv)通常為免疫球蛋白之重鏈(VH)及輕鏈(VL)之可變區的融合蛋白,該等可變區用10個至約25個胺基酸之短連接肽連接。連接子通常可富含甘胺酸以具可撓性,以及富含絲胺酸或酥胺酸以具溶解性。連接子可將VH之N端與VL之C端連接,或反之亦然。
為製備本發明及根據本發明使用之適合抗體,例如重組、單株或多株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許多技術(參見例如Kohler及Milstein,Nature 256:495-497(1975);Kozbor等人,Immunology Today 4:72(1983);Cole等人,第77-96頁,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Alan R.Liss,Inc.(1985);Coligan,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1991);Harlow及Lane,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1988);及Goding,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 Practice(第2版1986))。編碼相 關抗體之重鏈及輕鏈之基因可自細胞選殖,例如編碼單株抗體之基因可自融合瘤選殖且用於產生重組單株抗體。編碼單株抗體之重鏈及輕鏈的基因庫亦可由融合瘤或漿細胞構成。重鏈及輕鏈基因產物之隨機組合產生一大群(pool)具有不同抗原特異性之抗體(參見例如Kuby,Immunology(第3版1997))。用於產生單鏈抗體或重組抗體之技術(美國專利4,946,778、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可適合於產生本發明之抗體至多肽。轉殖基因小鼠或諸如其他哺乳動物之其他生物體亦可用於表現人源化或人類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545,807號、第5,545,806號、第5,569,825號、第5,625,126號、第5,633,425號、第5,661,016號;Marks等人,Bio/Technology 10:779-783(1992);Lonberg等人,Nature 368:856-859(1994);Morrison,Nature 368:812-13(1994);Fishwild等人,Nature Biotechnology 14:845-51(1996);Neuberger,Nature Biotechnology 14:826(1996);及Lonberg及Huszar,Intern.Rev.Immunol.13:65-93(1995))。或者,噬菌體呈現技術可用於鑒別特異性結合於所選抗原之抗體及異聚Fab片段(參見例如McCafferty等人,Nature 348:552-554(1990);Marks等人,Biotechnology 10:779-783(1992))。亦可使抗體為雙特異性,亦即能夠識別兩種不同抗原(參見例如WO 93/08829;Traunecker等人,EMBO J.10:3655-3659(1991);及Suresh等人,Methods in Enzymology 121:210(1986))。抗體亦可為異結合物,例如兩種共價接合之抗體或免疫毒素(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4,676,980號、WO 91/00360;WO 92/200373;及EP 03089)。
用於人源化或靈長類動物化非人類抗體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例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第5,530,101號、第5,859,205號、第5,585,089號、第5,693,761號、第5,693,762號、第5,777,085號、第6,180,370號、第6,210,671號及第6,329,511號;WO 87/02671;EP專利申請案0173494;Jones等人(1986)Nature 321:522;及Verhoyen等人(1988)Science 239:1534)。人源化抗體進一步描述於例如Winter及Milstein(1991)Nature 349:293中。一般而言,人源化抗體具有一或多個自非人類之來源引入其中之胺基酸殘基。此等非人類胺基酸殘基常常稱為輸入殘基,通常取自輸入可變域。人源化可基本上按照Winter及同事之方法(method of Winter and coworkers,參見例如Morrison等人,PNAS USA,81:6851-6855(1984);Jones等人,Nature 321:522-525(1986);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323-327(1988);Morrison及Oi,Adv.Immunol.,44:65-92(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 239:1534-1536(1988)及Presta,Curr.Op.Struct.Biol.2:593-596(1992);Padlan,Molec.Immun.,28:489-498(1991);Padlan,Molec.Immun.,31(3):169-217(1994)),藉由用齧齒動物CDR或CDR序列取代人類抗體之對應序列來進行。因此,此類人源化抗體為嵌合抗體(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其中實質上少於完整之人類可變域已經來自非人類物種之對應序列取代。實際上,人源化抗體通常為其中一些CDR殘基及可能一些FR殘基經來自 齧齒動物抗體中類似位點之殘基取代的人類抗體。舉例而言,包含編碼人源化免疫球蛋白構架區之第一序列及編碼所需免疫球蛋白互補決定區之第二序列組的聚核苷酸可藉由合成方法或藉由將適當cDNA及基因組DNA區段組合來產生。人類恒定區DNA序列可根據熟知之程序自多種人類細胞分離。
「嵌合抗體」為一種抗體分子,其中(a)恒定區或其一部分經改變、替換或交換,使得抗原結合位點(可變區)連接於不同或改變類別、效應功能及/或物種之恒定區,或賦予嵌合抗體新特性之完全不同分子,例如酶、毒素、激素、生長因子、藥物等等;或(b)可變區或其一部分經具有不同或改變抗原特異性之可變區改變、替換或交換。本發明及根據本發明使用之較佳抗體包括人源化及/或嵌合單株抗體。
熟知用於將治療劑結合於抗體之技術(參見例如Arnon等人,「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Immunotargeting Of Drugs In Cancer Therapy」,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Reisfeld等人(eds.),第243-56頁(Alan R.Liss,Inc.1985);Hellstrom等人,「Antibodies For Drug Delivery」,Controlled Drug Delivery(第2版);Robinson等人(eds.),第623-53頁(Marcel Dekker,Inc.1987);Thorpe,「Antibody Carriers Of Cytotoxic Agents In Cancer Therapy:A Review」,Monoclonal Antibodies‘84:Biolog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Pinchera等人(eds.),第475-506頁 (1985);及Thorpe等人,「The Preparation And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Antibody-Toxin Conjugates」,Immunol.Rev.,62:119-58(1982))。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藥物結合物」或「ADC」係指結合或以其他方式共價結合於抗體之治療劑。如本文中提及之「治療劑」為適用於治療或預防諸如癌症之疾病的組成物。
當提及蛋白質或肽時短語「特異性(或選擇性)結合」於抗體或「特異性(或選擇性)免疫活性」係指常常在蛋白質及其他生物製劑之異源群體中決定蛋白質存在之結合反應。因此,在指定免疫分析條件下,指定抗體結合於特定蛋白質至少為背景兩倍,且更通常超過背景10至100倍。在此類條件下特異性結合於抗體需要因對特定蛋白質之特異性而選擇的抗體。舉例而言,可選擇多株抗體以僅僅獲得與所選抗原而非與其他蛋白質具有特異性免疫活性的抗體子集。此選擇可藉由去除與其他分子交叉反應之抗體來實現。多種免疫分析格式可用於選擇與特定蛋白質具有特異性免疫活性的抗體。舉例而言,固相ELISA免疫分析法通常用於選擇與蛋白質具有特異性免疫活性的抗體(關於可用於確定特異性免疫反應性之免疫分析格式及條件的描述參見例如Harlow及Lane,Using 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1998))。
「配位體」係指能夠結合於受體之試劑,例如多肽或其他分子。
「標籤」、「可偵測標籤」或「可偵測部分」為 可藉由光譜、光化學、生物化學、免疫化學、化學或其他物理方式偵測之組成物。舉例而言,適用標籤包括32P、螢光染料、電子緻密試劑、酶(例如如ELISA中所常用)、生物素、地穀新配質或半抗原及蛋白質或可例如藉由將放射性同位素標籤併入與標靶肽特異性反應之肽或抗體中而可偵測之其他實體。可採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將抗體結合於標籤之任何適當方法,例如使用Hermanson,Bioconjugate Techniques 1996,Academic Press,Inc.,San Diego中描述之方法。
如本文所提供之術語「生物素」係指特徵為與四氫噻吩環稠合之脲基(四氫咪唑啉酮)環的化合物。因此,如本文所提供之「生物素」係指5-[(3aS,4S,6aR)-2-側氧基六氫-1H-噻吩并[3,4-d]咪唑-4-基]戊酸,且在通常意義上,係指CAS登記號58-85-5。如本文所用,「生物素結合域」為能夠結合生物素之蛋白質域。生物素結合域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及中性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地結合生物素。
如本文所提供之術語「抗生物素蛋白」或「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包括任何抗生物素蛋白或鏈霉抗生物素蛋白之天然存在之形式、維持抗生物素蛋白或鏈霉抗生物素蛋白之天然存在之形式的活性(例如與天然蛋白質比較至少50%、80%、90%、95%、96%、97%、98%、99%或100%活性內)之同源物、變異體或衍生物(例如中性抗生物素蛋 白)。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越整個序列或一部分序列(例如50個、100個、150個或200個連續胺基酸部分),變異體與天然存在之形式比較具有至少90%、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實施例中,抗生物素蛋白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P02701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在實施例中,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為如藉由UniProt序列參考P22629鑒別之蛋白質、其同源物或功能性片段。
「接觸」係根據其簡單常規含義使用,且係指允許至少兩種不同物質(例如包括生物分子或細胞之化合物)變得足夠靠近,從而反應、相互作用或實體觸碰到之過程。然而,應瞭解,所得反應產物可直接由添加試劑之間的反應產生,或由可在反應混合物中產生之來自一或多種添加試劑之中間物產生。
術語「接觸」可包括允許兩種物質反應、相互作用或實體接觸,其中兩種物質可例如為如本文中描述之生物素結構域及生物素結合域。在實施例中,接觸包括例如允許如本文中描述之生物素結構域與生物素結合域相互作用。
「對照」樣品或數值係指用作參考,通常已知參考,用於與測試樣品比較之樣品。舉例而言,測試樣品可自測試條件,例如在測試化合物存在下取得,且與來自已知條件,例如在缺乏測試化合物下(陰性對照)或在已知化合物存在下(陽性對照)之樣品比較。對照亦可表示自大 量測試或結果集合之平均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對照可設計用於評估許多參數,舉例而言,對照可經設計以基於藥理學資料(例如半衰期)或治療量度(例如比較副作用)比較治療益處。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何種對照在給定環境中有用且能夠基於與對照值之比較來分析資料。對照對於確定資料顯著性亦很重要。舉例而言,若給定參數之值在對照中廣泛變化,則不認為測試樣品之變化為顯著的。
「對照」或「標準對照」係指用作參考,通常已知參考,用於與測試樣品、量測結果或數值比較之樣品、量測結果或數值。舉例而言,測試樣品可取自懷疑患有給定疾病(例如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傳染性疾病、免疫疾病或其他疾病)之患者且與已知之正常(未患病)個體(例如標準對照個體)比較。標準對照亦可表示自未患給定疾病之類似個體(例如標準對照個體)群體(亦即標準對照群體),例如具有類似醫學背景、相同年齡、體重等之健康個體集合之平均量測結果或數值。標準對照數值亦可自相同個體,例如自疾病發作之前較早自患者獲得之樣品獲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標準對照可設計用於評估許多參數(例如RNA含量、蛋白質含量、特定細胞類型、特定體液、特定組織、滑膜細胞、滑液、滑液組織、纖維母細胞樣滑膜細胞、巨噬細胞樣滑膜細胞等等)。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何種標準對照在給定環境中最適當且能夠基於與標準對照值之比較來分析資料。標準對照對於確定資料顯著性(例如統計顯著性)亦很 重要。舉例而言,若給定參數之值在標準對照中廣泛變化,則不認為測試樣品之變化為顯著的。
「患者」或「有需要之個體」係指罹患或傾向於患上可藉由給藥如本文所提供之組成物或醫藥組成物治療之疾病或病狀的活生物體。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人類、其他哺乳動物、牛類、大鼠、小鼠、犬、猴、山羊、綿羊、母牛、鹿及其他非人類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為人類。
術語「疾病」或「病狀」係指能夠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的生物狀態或能夠用其治療之患者或個體的健康狀態。在實施例中,疾病為癌症(例如肺癌、卵巢癌、骨肉瘤、膀胱癌、子宮頸癌、肝癌、腎癌、皮膚癌(例如默克爾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睾丸癌、白血病、淋巴瘤、頭頸部癌、結腸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臟癌、黑色素瘤、乳癌、神經母細胞瘤)。該疾病可為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疾病、癌症、傳染性疾病、代謝疾病、發育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病、腸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疾病或其他疾病。
如本文所用,術語「癌症」係指在哺乳動物中發現之所有類型癌症、贅生物或惡性腫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神經內分泌腫瘤、癌及肉瘤。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之示例性癌症包括淋巴瘤、肉瘤、膀胱癌、骨癌、腦腫瘤、子宮頸癌、結腸癌、食道癌、胃癌、頭頸部癌、腎癌、骨髓瘤、甲狀 腺癌、白血病、前列腺癌、乳癌(例如三陰性、ER陽性、ER陰性、化學療法抵抗性、赫賽汀(herceptin)抵抗性、HER2陽性、小紅黴(doxorubicin)抵抗性、他莫昔芬(tamoxifen)抵抗性、導管癌、小葉癌、原發性、轉移性)、卵巢癌、胰臟癌、肝癌(例如肝細胞癌)、肺癌(例如非小細胞肺癌、鱗狀細胞肺癌、腺癌、大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類癌、肉瘤)、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神經膠質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抗去勢型前列腺癌、乳癌、三陰性乳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卵巢癌、肺癌、鱗狀細胞癌(例如頭部、頸部或食道)、結腸直腸癌、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髓瘤。其他實例包括甲狀腺癌、內分泌系統癌、腦癌、乳癌、子宮頸癌、結腸癌、頭頸部癌、食道癌、肝癌、腎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間皮瘤、卵巢癌、肉瘤、胃癌、子宮癌或髓母細胞瘤、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神經膠質瘤、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卵巢癌、橫紋肌肉瘤、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病、原發性腦腫瘤、癌症、惡性胰島細胞瘤、惡性類癌、膀胱癌、惡變前皮膚病變、睾丸癌、淋巴瘤、甲狀腺癌、神經母細胞瘤、食道癌、泌尿生殖道癌、惡性血鈣過多、子宮內膜癌、腎上腺皮質癌、內分泌或外分泌胰臟之贅生物、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髓樣癌、黑色素瘤、結腸直腸癌、乳頭狀甲狀腺癌、肝細胞癌、佩吉特氏乳頭病(Paget’s Disease of the Nipple)、葉狀腫瘤、小葉癌、管 癌、胰臟星形細胞癌、肝星形細胞癌或前列腺癌。
術語「白血病」廣義上係指形成血液器官之漸進性惡性疾病,且一般特徵為白血球及其前驅物在血液及骨髓中變形之增殖及發育。白血病一般臨床上基於以下分類:(1)疾病之持續時間及特徵-急性或慢性;(2)所涉及之細胞類型;脊髓(骨髓性)、淋巴(淋巴生成)或單核細胞;及(3)血液中異常細胞數目增加或未增加-白血病性或非白血病性(亞白血病)。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的示例性白血病包括例如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顆粒細胞性白血病、慢性顆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前髓細胞性白血病、成人T細胞白血病、非白血病性白血病、白血病性白血病、嗜鹼粒細胞性白血病、胚細胞白血病、牛白血病、慢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病、皮膚白血病、胚細胞性白血病、嗜酸粒性白血病、格羅斯白血病(Gross' leukemia)、毛細胞白血病、血母細胞性白血病、血胚細胞性白血病、組織細胞性白血病、幹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白細胞減少性白血病、淋巴性白血病、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源性白血病、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細胞性白血病、肥大細胞白血病、巨核細胞性白血病、小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骨髓母細胞性白血病、骨髓性白血症、脊髓性顆粒細胞性白血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格利白血病(Naegeli leukemia)、漿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性白血病、前髓細胞性 白血病、裏德爾白血病(Rieder cell leukemia)、席林氏白血病(Schilling's leukemia)、幹細胞性白血病、亞白血病性白血病或未分化細胞性血病。
術語「肉瘤」一般係指由如胚期結締組織之物質組成的腫瘤且一般由嵌入纖絲狀或均質物質中之緊密堆積細胞構成。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之肉瘤包括軟骨肉瘤、纖維肉瘤、淋巴肉瘤、黑肉瘤、黏液肉瘤、骨肉瘤、阿伯梅西氏肉瘤(Abemethy's sarcoma)、脂肉瘤、脂肪肉瘤、軟組織腺泡狀肉瘤、釉質母細胞肉瘤、葡萄樣肉瘤、綠色癌肉瘤、絨毛膜瘤、胚性肉瘤、韋爾姆斯氏瘤肉瘤(Wilms' tumor sarcoma)、子宮內膜肉瘤、基質肉瘤、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筋膜肉瘤、纖維母細胞性肉瘤、巨細胞肉瘤、顆粒細胞性肉瘤、霍奇金氏肉瘤、特發性多色素出血性肉瘤、B細胞之免疫母細胞性肉瘤、淋巴瘤、T細胞之免疫母細胞性肉瘤、傑森氏肉瘤(Jensen's sarcoma)、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枯氏細胞肉瘤(Kupffer cell sarcoma)、血管肉瘤、白血病性肉瘤、惡性間葉瘤肉瘤、骨膜外肉瘤、網狀細胞肉瘤、勞斯肉瘤(Rous sarcoma)、漿液性囊腫肉瘤、滑膜肉瘤或毛細血管擴張肉瘤。
術語「黑色素瘤」意謂由皮膚及其他器官之黑素細胞系統產生的腫瘤。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的黑色素瘤包括例如肢端雀斑樣痣黑色素瘤、無黑色素性黑素瘤、良性幼年性黑色素瘤、克勞 德曼氏黑色素瘤(Cloudman's melanoma)、S91黑色素瘤、哈丁-帕西黑色素瘤(Harding-Passey melanoma)、幼年性黑色素瘤、惡性小痣黑色素瘤、惡性黑色素瘤、結節性黑色素瘤、指甲下黑色素瘤或淺表擴散性黑色素瘤。
術語「癌(carcinoma)」係指由往往浸潤周圍組織且產生轉移之上皮細胞構成的惡性腫瘤。可用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醫藥組成物或方法治療的示例性癌包括例如甲狀腺髓樣癌、家族性甲狀腺髓樣癌、腺泡性癌、腺泡癌、腺囊狀癌(adenocystic carcinoma)、腺囊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腺癌、腎上腺皮質癌、肺泡癌、肺泡細胞癌、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基底細胞癌(carcinoma basocellulare)、肛管基底細胞樣癌(basaloid carcinoma)、基底鱗狀細胞癌、細支氣管肺泡癌、細支氣管肺泡癌、支氣管癌、腦狀癌、肝小膽管癌、絨膜癌、膠樣癌、粉刺癌、子宮體癌、篩狀癌、鎧甲狀癌、癌瘡、柱狀癌、柱狀細胞癌、導管癌、管癌、硬癌、胚胎癌、類腦癌、鱗狀細胞癌、腺樣上皮癌、外植體癌(exophytic carci)、潰瘍性癌、纖維癌、膠樣癌、凝膠狀癌、巨細胞癌、巨細胞癌、腺癌、粒層細胞癌、毛髮母質癌、血樣癌、肝細胞癌、許特萊氏細胞腺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透明癌、腎上腺樣癌、嬰兒胚胎癌、原位癌、表皮內癌、上皮內癌、克龍派切爾氏癌(Krompecher's carcinoma)、庫爾切茨基細胞癌(Kulchitzky-cell carcinoma)、大細胞癌、扁豆狀癌(lenticular carcinoma)、豆狀癌(carcinoma lenticular)、脂瘤樣癌、小葉 癌、淋巴上皮癌、髓樣癌(carcinoma medullare)、髓樣癌(medullary carcinoma)、黑色素癌、軟癌、膠樣癌、黏液癌、黏液細胞癌、黏液表皮樣癌、黏液癌(carcinoma mucosum)、黏液癌(mucous carcinoma)、黏液瘤樣癌、鼻咽癌、燕麥細胞癌、骨化性癌、骨質癌(osteoid carcinoma)、乳頭狀癌、門靜脈周癌、未侵襲癌(preinvasive carcinoma)、棘細胞癌(prickle cell carcinoma)、糜爛性癌(pultaceous carcinoma)、腎細胞癌、儲備細胞癌(reserve cell carcinoma)、肉瘤性癌、施耐德癌(schneiderian carcinoma)、硬癌、陰囊癌、印戒細胞癌、單純癌、小細胞癌、馬鈴薯狀癌、球狀細胞癌、梭形細胞癌、髓狀癌(carcinoma spongiosum)、鱗狀癌、鱗狀細胞癌、繩捆癌(string carcinoma)、毛細血管增生性癌、毛細血管擴張性癌、轉移細胞癌、塊狀癌(carcinoma tuberosum)、管狀癌、結節性皮癌(tuberous carcinoma)、疣狀癌或絨毛狀癌。
如本文所用,術語「轉移」、「轉移性」及「轉移性癌症」可互換使用且係指增生性疾病或病症,例如癌症自一個器官或另一非相鄰器官或身體部分擴散。癌症出現在起始部位,例如乳房,該部位稱為原發性腫瘤,例如原發性乳癌。原發性腫瘤或起始部位中之一些癌細胞能夠滲透及浸潤局部區域中之周圍正常組織及/或能夠滲透在系統中循環之淋巴系統或血管系統的壁至體內其他部位及組織。由原發性腫瘤之癌細胞形成的第二臨床上可偵測腫瘤稱為轉移性或繼發性腫瘤。當癌細胞轉移時,假定轉移 性腫瘤及其細胞類似於原始腫瘤。因此,若肺癌轉移至乳房,則乳房部位之繼發性腫瘤由異常肺細胞與非異常乳房細胞組成。乳房中之繼發性腫瘤稱為轉移性肺癌。因此,短語轉移性癌症係指其中個體現患或曾換原發性腫瘤且具有一或多個繼發性腫瘤之疾病。短語非轉移性癌症或非轉移性癌症個體係指其中個體具有原發性腫瘤而非一或多個繼發性腫瘤之疾病。舉例而言,轉移性肺癌係指具有原發性肺腫瘤或具有原發性肺腫瘤歷史且在第二位置或多個位置,例如在乳房中具有一或多個繼發性腫瘤之個體中的疾病。
如本文所用,「自體免疫疾病」係指由個體之免疫系統例如針對通常存在於個體體內之物質組織及/或細胞的免疫反應改變所引起的疾病或病症。自體免疫疾病包括(但不限於)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幼年特發性症候群(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硬皮病、全身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多發性硬化、全身性紅斑狼瘡(SLE)、重症肌無力、幼年發作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格林-巴厘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橋本氏腦炎(Hashimoto’s encephalitis)、橋本氏甲狀腺炎、僵直性脊椎炎、牛皮癬、休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血管炎、血管球性腎炎、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大皰性類天皰瘡、結節病、牛皮癬、鱗癬、格瑞夫氏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發炎性 腸病、阿迪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白斑病、氣喘及過敏性氣喘。
如本文所用,「發炎疾病」係指與異常或改變之發炎相關之疾病或病症。發炎為對病原體、破壞之細胞或組織或刺激物起反應,由免疫系統引起之作為痊癒過程之一部分的生物反應。慢性發炎可引起多種疾病。發炎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動脈粥樣硬化、過敏症、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移植排斥反應、乳糜瀉、慢性前列腺炎、發炎性腸病、骨盆發炎疾病及發炎肌病。
如本文所用,「代謝病症」係指涉及多種分子及物質,包括例如碳水化合物、胺基酸及有機酸之異常代謝的疾病或病症。代謝病症包括(但不限於)碳水化合物代謝病症,例如肝醣儲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胺基酸代謝病症,例如苯丙酮酸尿症、楓糖漿尿病、戊二酸血症1型;尿素循環障礙或尿素循環不足,例如胺甲醯基磷酸合成酶I不足;有機酸代謝病症(有機酸尿),例如尿黑酸尿症;脂肪酸氧化及粒線體代謝病症,例如中鏈醯基-輔酶A去氫酶不足;卟啉代謝病症,例如急性間歇性血紫質病;嘌呤或嘧啶代謝病症,例如萊希-尼亨症候群(Lesch-Nyhan syndrome);類固醇代謝病症,例如類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粒線體功能病症,例如卡恩斯-塞爾症候群(Kearns-Sayre syndrome);過氧化物酶體功能紊亂,例如齊威格氏症(Zellweger syndrome);及溶酶體儲存病症,例如高雪氏病(Gaucher's disease)及尼曼皮 克病(Niemann Pick disease)。
如本文所用,「發育病症」係指常常源于兒童期,與語言障礙、學習障礙、運動障礙及神經發育病症相關之疾病或病症。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及注意力不足缺陷。
如本文所用,「心血管疾病」係指與心臟、血管或兩者相關之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肌症、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臟節律障礙、發炎性心臟病、周圍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及發炎性心臟病。
如本文所用,「肝病」係指與肝及/或肝功能異常相關之疾病。肝病包括(但不限於)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病、肝硬化、布-加氏症候群(Budd-Chiari syndrome)、吉爾伯特氏症候群(Gilbert’s syndrome)及癌症。
如本文所用,術語「腸病」係指與腸(小或大)異常相關之疾病或病症。腸病包括(但不限於)腸胃炎、結腸炎、回腸炎、闌尾炎、腹腔病、克羅恩氏病(Chron’s disease)、腸道病毒、大腸急躁症及大腸憩室疾病。
如本文所用,術語「內分泌病」係指內分泌系統之疾病或病症,包括內分泌腺分泌不足、內分泌腺分泌過多及腫瘤。內分泌疾病包括(但不限於)阿迪森氏病、糖尿病、克羅恩氏症候群(Conn’s syndrome)、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糖皮質激素可醫治之醛固酮過多症、低血糖、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低能症、甲狀腺 炎、垂體低能症(hypopituitarism)、性腺低能症(hypogonadism)及副甲狀腺病。
如本文所用,術語「神經病症」係指身體神經系統之疾病或病症,包括結構、生物化學或電異常。神經病症包括(但不限於)腦損傷、腦功能障礙、脊髓病症、周圍神經病、腦神經病症、自主神經系統病症、抽搐病症、運動障礙(例如帕金森氏病及多發性硬化)及中樞神經病。
如本文所用,術語「傳染性疾病」係指與宿主個體中病原體之傳染、存在及/或生長相關的疾病或病症。傳染性病原體包括(但不限於)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多細胞寄生蟲及異常蛋白質,例如普裡昂蛋白(prion)。與傳染性疾病相關之病毒包括(但不限於)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埃-巴二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皰疹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肝炎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多瘤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腺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病毒、勞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黃熱病毒、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猿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傳染性疾病相關之細菌包括(但不限於)結核分歧桿菌(M.tuberculosis)、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species)、大腸桿菌(E.coli)、衣原體屬(Chlamydia species)、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 species)、桿菌屬(Bacillus species)及假單胞 菌屬(Pseudomonas species)。
「抗癌劑」係根據其簡單常規含義使用且係指具有抗贅生性特性或能夠抑制細胞生長或增殖之組成物(例如化合物、藥物、拮抗劑、抑制劑、調節劑)。在實施例中,抗癌劑為化學治療劑。在實施例中,抗癌劑為本文中鑒別之用於治療癌症之方法中的藥劑。在實施例中,抗癌劑為經FDA或除USA以外之國家的類似管理機構批准用於治療癌症之藥劑。
「化學治療劑(Chemotherapeutic)」或「化學治療劑(chemotherapeutic agent)」係根據其簡單常規含義使用且係指具有抗贅生性特性或能夠抑制細胞生長或增殖之化學組成物或化合物。
在與疾病(例如糖尿病、癌症(例如前列腺癌、腎癌、轉移性癌症、黑色素瘤、抗去勢型前列腺癌、乳癌、三陰性乳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卵巢癌、肺癌、鱗狀細胞癌(例如頭部、頸部或食道)、結腸直腸癌、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之物質或物質活性或功能之上下文中術語「相關」或「與……相關」意謂該疾病(例如肺癌、卵巢癌、骨肉瘤、膀胱癌、子宮頸癌、肝癌、腎癌、皮膚癌(例如默克爾細胞癌)、睾丸癌、白血病、淋巴瘤、頭頸部癌、結腸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臟癌、黑色素瘤、乳癌、神經母細胞瘤)或疾病症狀由該物質或物質活性或功能引起(完全或部分)。
如本文所用,術語「異常」係指異于正常。 當用於描述酶活性時,異常係指活性大於或小於正常未患病對照樣品之正常對照或平均值。異常活性可指引起疾病之量的活性,其中異常活性返回正常或非疾病相關量(例如藉由使用如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引起疾病或一或多個疾病症狀減少。
如本文所用,術語「細胞滲透性」或「細胞滲透」係指分子(例如抗體、治療部分)能夠以顯著或有效量自細胞外環境進入細胞。因此,細胞滲透性結合物為自細胞外環境穿過細胞膜且進入細胞內之分子。
如本文所用,術語「非細胞滲透性」或「非細胞滲透」係指分子(例如抗體、治療部分)不能以顯著或有效量自細胞外環境進入細胞。因此,非細胞滲透性肽或蛋白質一般不能夠自細胞外環境穿過細胞膜,且進入細胞中,來實現對細胞、器官或生物體之群體的顯著生物作用。該術語不排除少量肽或蛋白質中之一或多個可進入細胞之可能性。然而,該術語係指一般不能夠在有效程度上自細胞外環境進入細胞之分子。非細胞滲透性分子及物質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大分子,諸如高分子量蛋白質(例如抗體)。肽或蛋白質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方法確定為非細胞滲透性的。舉例而言,肽或蛋白質可經螢光標記,且肽或蛋白質自細胞外環境進入細胞中之能力可在活體外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或共焦顯微術測定。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係指滲透細胞比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或硫代磷酸酯聚合物主鏈之相同蛋白質低至 少約2、3、4、5、6、7、8、9、10、20、30、40、50、60、70、80、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0,000或100,000倍的蛋白質(例如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係指不在可量測程度上滲透細胞之蛋白質。
如本文所用,「分子量」(M.W.)或「分子質量」係指分子中所有原子之原子重量的和。關於分子,具有高分子量之分子通常具有25kDa或更多之分子量。舉例而言,高分子量蛋白質可具有約25kDa至1000kDa或更多之分子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細胞內」意謂細胞內部。如本文所用,「細胞內標靶」為位於細胞內部之標靶,例如核酸、多肽或其他分子(例如碳水化合物),且為本文所提供之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結合的標靶。結合可為直接或間接的。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選擇性地結合細胞內標靶。術語「選擇性地結合(selectively binds)」、「選擇性地結合(selectively binding)」或「特異性結合」係指第一試劑(例如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與第二試劑(例如細胞內標靶)之間的相互作用,部分或完全排除其他試劑。結合意謂可偵測結合為分析法背景之至少約1.5倍。對於選擇性或特異性結合,此類可偵測結合可針對給定試劑而非對照試劑偵測。或者或另外,結合之偵測可藉由分析下游分子或事件之存在來確定。
如本文所用,術語「結合物」係指原子或分 子之間的締合。締合可為直接或間接的。舉例而言,核酸(例如硫代磷酸酯核酸)與蛋白質(例如本文所提供之抗體、治療部分)之間的結合物可為直接的,例如藉由共價鍵,或為間接的,例如藉由非共價鍵(例如靜電相互作用(例如離子鍵、氫鍵、鹵素鍵)、凡得瓦爾相互作用(例如偶極-偶極、偶極-誘發偶極、倫敦分散)、環堆疊(π效應)、疏水性相互作用及其類似物)。在實施例中,使用結合物化學形成結合物,包括且不限於親核取代(例如胺及醇與醯基鹵、活性酯之反應)、親電取代(例如烯胺反應)及與碳-碳及碳-雜原子多重鍵之加成(例如麥可加成反應(Michael reaction)、狄爾斯-亞德加成反應(Diels-Alder addition))。此等及其他適用反應論述於例如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3版,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5;Hermanson,BIOCONJUGATE TECHNIQUES,Academic Press,San Diego,1996;及Feeney等人,MODIFICATION OF PROTEINS;Advances in Chemistry Series,第198卷,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Washington,D.C.,1982。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硫代磷酸酯主鏈聚合物或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經由硫代磷酸酯核酸、硫代磷酸酯主鏈聚合物(例如單硫代磷酸酯)或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組分與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之組分(例如胺基酸)之間的非共價化學反應非共價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在其他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硫代磷酸酯主鏈聚合物或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包括一或多個反應性部分, 例如如本文中描述之共價反應性部分(例如胺基酸反應性部分,諸如乙烯碸部分(-S(O)2CH=CH2))。一或多個反應性部分可與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二反應性部分反應,從而形成共價鍵。不限於此,生物素結構域或生物素結合域之反應性部分可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一級胺、硫氫基部分、羧基部分、碳水化合物部分、酪胺酸側鏈或組胺酸側鏈或硫代磷酸酯核酸或硫代磷酸酯主鏈聚合物之胍或胞嘧啶鹼基反應。生物素化(與生物素結構域結合)或抗生物素蛋白化(與生物素結合域結合)之反應化學及其他適用反應論述於例如Nelson WM,Wojnar WA.The use of photobiotinylated PCR primers for magnetic bead-based solid phase sequencing.Human Genome III 1991年10月21-23日,San Diego,CA.Poster no.T41;及Thermo ScientificAvidin-Biotin Technical Handbook published March,2009,1601675_AvBi_HB_INTL.pdf中。
適用於本文中結合物化學之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或官能基之反應性部分包括例如:(a)羧基及其各種衍生物,包括(但不限於)N-羥基丁二醯亞胺酯、N-羥基苯并三唑酯、酸性鹵化物、醯基咪唑、硫酯、對硝基苯基酯、烷基、烯基、炔基及芳族酯;(b)可轉變成酯、醚、醛等之羥基;(c)鹵烷基,其中鹵素隨後可經諸如胺、羧酸根陰離子、硫醇陰離子、負碳離子或醇鹽離子之親核基團置換,從而引起新基團共價附接於鹵素原子位點; (d)能夠參與狄爾斯-亞德反應之親二烯體基團,諸如順丁烯二醯亞胺基;(e)醛基或酮基,使得隨後可經由形成羰基衍生物,諸如亞胺、腙、半卡巴腙或肟,或經由諸如格氏加成(Grignard addition)或烷基鋰加成之機制而衍生化;(f)磺醯基鹵基團,用於隨後與胺反應,以例如形成磺醯胺;(g)硫醇基,其可轉變成二硫化物,與醯基鹵反應,或鍵結于金屬,諸如金;(h)胺或硫氫基,其可例如醯化、烷基化或氧化;(i)烯,其可進行例如環加成、醯化、麥可加成等等;(j)環氧基,其可與例如胺及羥基化合物反應;(k)胺基磷酸酯及適用於核酸合成之其他標準官能基;(l)金屬氧化矽鍵結;(m)金屬鍵結於反應性磷基(例如膦)以形成例如磷酸二酯鍵;及(n)碸,例如乙烯碸。
可對反應性官能基進行選擇,使得其不參與或干擾本文中描述之蛋白質之化學穩定性。舉例而言,核酸可包括乙烯碸或其他反應性部分。舉例而言,具有乙烯碸反應性部分之核酸可由具有S-S-R部分之核酸形成,其中R為-(CH2)6-OH。具有乙烯碸之核酸可由具有末端磷酸酯基之核酸(PS)進一步形成。
「生物樣品」或「樣品」係指獲自或來源於個 體或患者之材料。生物樣品包括諸如生檢及剖檢(autopsy)樣品之組織的切片,及為達成組織學目的而獲取之冷凍切片。此類樣品包括體液,諸如血液及血液部分或產物(例如血清、血漿、血小板、紅血球及其類似物)、唾液、組織、培養細胞(例如原始培養物、外植體及轉型細胞)、糞便、尿、滑液、關節組織、滑液組織、滑膜細胞、纖維母細胞樣滑膜細胞、巨噬細胞樣滑膜細胞、免疫細胞、造血細胞、纖維母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等等。生物樣品通常自真核生物體獲得,諸如哺乳動物,諸如靈長類動物,例如黑猩猩或人類;奶牛;犬;貓;齧齒動物,例如豚鼠、大鼠、小鼠;兔;或鳥;爬行動物;或魚。
如本文所用,「細胞」係指進行代謝或足以維持或複製其基因組DNA之其他功能的細胞。細胞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鑒別,包括例如存在完整膜、藉由特定染料染色、能夠產生子代或在配子情況下能夠與第二配子組合產生活的後代。細胞可包括原核及真核細胞。原核細胞包括(但不限於)細菌。真核細胞包括(但不限於)酵母細胞及來源於植物及動物,例如哺乳動物、昆蟲(例如夜蛾)及人類細胞之細胞。當細胞天然不附著或例如藉由胰酶消化進行處理而不附著表面時,其可為適用的。
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本文特別提供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包括經由硫代磷酸酯核酸分子連接至治療部分之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細胞滲透性結合物。該細 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i)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例如抗體)、(ii)硫代磷酸酯核酸、(iii)將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例如抗體)之第一連接子(例如共價或非共價)及(iv)將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治療部分(例如小分子、siRNA)之第二連接子(例如共價或非共價),其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增強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細胞內傳遞。本文所提供之結合物尤其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例如癌症)之治療部分的細胞內傳遞。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可為能夠結合腫瘤特異性細胞表面蛋白(例如抗原)之抗體。經由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結合於癌細胞上之細胞表面蛋白,結合物由癌細胞內化,從而將治療部分傳遞在癌細胞內部。
本文所提供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子可為化學連接子。在實施例中,化學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非共價連接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雜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雜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伸雜芳基或其任何組合。因此,如本文所提供之化學連接子可包括多個化學部分,其中多個部分中之每一者為化學上不同的。
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 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或第二連接子為鍵。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鍵。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鍵。
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如本文所提供之非共價連接子為包括第一結合域(例如生物素結構域或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第二結合域(例如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之連接子。因此,經由第一結合域與第二結合域之間的非共價結合,形成非共價連接子。
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包括第一結合域及及第二結合域。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包括第三結合域及及第四結合域。第一結合域、第二結合域、第三結合域及第四結合域可為相同的或獨立地不同的。在實施例中,第一結合域為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第二結合域為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第三結合域為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第四結合域為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第一結合域為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第二結合域為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第三結合域為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第四結合域為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包括非共價附接於 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包括非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
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及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可分別共價或非共價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硫代磷酸酯核酸或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且硫代磷酸酯核酸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且硫代磷酸酯核酸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且硫代磷酸酯核酸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例如生物素)且硫代磷酸酯核酸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鏈霉抗生物素蛋白)。
本文所提供之第一連接子及第二連接子可為共價連接子。應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且與連接子及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硫代磷酸酯核酸及治療部分之組成物相容的方法,本文所提供之連接子(例如第一連接子、第二連接子)可共價連接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硫代磷酸酯核酸或治療部分。本文所提供之連接子可包括在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 蛋白質之點、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之點或附接於治療部分之點的反應基團(例如炔、疊氮化物、順丁烯二醯亞胺或硫醇反應性部分)之結合產物。因此,本文所提供之連接子可為多價且可藉由結合物化學技術形成。適用於本文所提供之組成物及方法的連接子之非限制性實例(例如第一連接子、第二連接子)包括烷基(包括經取代之烷基及含有雜原子部分之烷基),與短烷基、酯、醯胺、胺、環氧基及乙二醇或其衍生物。本文所提供之連接子(例如第一連接子、第二連接子)可包括碸基,形成磺醯胺、酯基或醚基(例如三乙基醚)。
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包括非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約四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 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域。
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構域非共價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在實施例中,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從而形成第一連接子。
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或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鍵。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鍵。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為鍵。
在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子包括非共價附接於 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複數個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約四個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域。
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構域非共價附接於治療部分。在實施例中,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非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從而形成第二連接子。
如以上所討論,核酸,例如硫代磷酸酯核酸經由共價連接子或非共價連接子(本文中亦稱為第一連接子)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核酸,例如硫代磷酸酯核酸可經由共價連接子或非共價連接子(本文中亦稱為第二連接子)附接於治療部分。在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之情況下,連接子可包括生物素結合域(例如抗生物素蛋白或鏈霉抗生物素蛋白)或生物素結構域。核酸,例如硫代磷酸酯核酸可經由多種機制附接於第一或第二生物素結合域或第一或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同樣地,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或治療部分可經由多種機制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或第一生物素結合域或第二生物素結構域或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硫代磷酸酯核酸、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或治療部分可共價或非共價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可共價結合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在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共價結合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之情況下,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共價結合蛋白質之胺基酸。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如以上所述)且反應性部分與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反應。在實施例中,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且反應性部分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反應。
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且反應性部分與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反應。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且該反應 性部分與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反應。如上所述,共價反應性部分可與蛋白質之離胺酸、精胺酸、半胱胺酸或組胺酸(例如與胺基酸側鏈)反應。在實施例中,共價反應性部分與半胱胺酸反應。共價反應性部分可為乙烯碸。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具有式S-S-R之反應性部分,其中R為保護基。在實施例中,R為己醇(單價取代基)。如本文所用,術語己醇包括具有式C6H13OH之化合物且包括1-己醇、2-己醇、3-己醇、2-甲基-1-戊醇、3-甲基-1-戊醇、4-甲基-1-戊醇、2-甲基-2-戊醇、3-甲基-2-戊醇、4-甲基-2-戊醇、2-甲基-3-戊醇、3-甲基-3-戊醇、2,2-二甲基-1-丁醇、2,3-二甲基-1-丁醇、3,3-二甲基-1-丁醇、2,3-二甲基-2-丁醇、3,3-二甲基-2-丁醇及2-乙基-1-丁醇。在實施例中,R為1-己醇。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共價結合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反應性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包括反應性部分。在實施例中,反應性部分為乙烯碸或如上所述具有式S-S-R之反應性部分。在實施例中,R為己醇,例如1-己醇。
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且複數個核酸中之每一者共價或非共價地附接。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且複數個結構域中之每一者共價或非共價地附接。在實施例中,複數個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治療部分且複數個結構 域中之每一者共價或非共價地附接。硫代磷酸酯核酸、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或治療部分可含有反應性部分,例如胺基酸反應性部分或共價反應性部分,其促進硫代磷酸酯核酸、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或治療部分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因此,硫代磷酸酯核酸、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或治療部分可經由如本文所述之反應性部分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域或生物素結構域。
在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子獨立地為共價連接子。因此,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經由第一連接子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治療部分經由第二連接子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子獨立地為非共價連接子。因此,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經由第一連接子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治療部分經由第二連接子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因此,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經由第一連接子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治療部分經由第二連接子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第二連接子為非共價連接子。因此,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經由第一連接子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治療部分經由第二連接子非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
在一個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第一連接子包括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及第一生物素結構 域,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治療部分為siRNA。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為抗PSMA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siRNA為STAT3 siRNA。
在一個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治療部分為siRNA。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為抗PSMA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siRNA為STAT3 siRNA。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第一連接子包括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及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治療部分為化合物。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為抗PSMA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化合物為DM1。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第一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且治療部分為化合物。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為抗PSMA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化合物為DM1。
在一個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第一連接子包括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及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第二連接子包括第二生物素結合域及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且治療部分為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抗Her2抗體。在 另一個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為雙股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為單股硫代磷酸酯核酸。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或更多個核酸殘基。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10個至約30個核酸殘基。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20個核酸殘基。在實施例中,各核酸之長度可為至少約5個、6個、7個、8個、9個、10個、11個、12個、13個、14個、15個、16個、17個、18個、19個、20個、21個、22個、23個、24個、25個、26個、27個、28個、29個、30個、31個、32個、33個、34個、35個、36個、37個、38個、39個、40個、41個、42個、43個、44個、45個、46個、47個、48個、49個、50個、5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6個、57個、58個、59個、60個、61個、62個、63個、64個、65個、66個、67個、68個、69個、70個、71個、72個、73個、74個、75個、76個、77個、78個、79個、80個、81個、82個、83個、84個、85個、86個、87個、88個、89個、90個、91個、92個、93個、94個、95個、96個、97個、98個、99個、100個或更多個核酸殘基或糖殘基。在實施例中,各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5個至50個、10個至50個、15個至50個、20個至50個、25個至50個、30個至50個、35個至50個、40個至50個、45個至50個、5個至75個、 10個至75個、15個至75個、20個至75個、25個至75個、30個至75個、35個至75個、40個至75個、45個至75個、50個至75個、55個至75個、60個至75個、65個至75個、70個至75個、5個至100個、10個至100個、15個至100個、20個至100個、25個至100個、30個至100個、35個至100個、40個至100個、45個至100個、50個至100個、55個至100個、60個至100個、65個至100個、70個至100個、75個至100個、80個至100個、85個至100個、90個至100個、95個至100個或更多個殘基。在實施例中,各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10個至15個、10個至20個、10個至30個、10個至40個或10個至50個殘基。
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超過25kD之分子量。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約25kD至約750kD之分子量。因此,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可具有至少約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295、300、305、310、315、320、325、330、335、340、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390、395、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80、485、490、495、500、505、510、 515、520、525、530、535、540、545、550、555、560、565、570、575、580、585、590、595、600、605、610、615、620、625、630、635、640、645、650、655、660、665、670、675、680、685、690、695、700、705、710、715、720、725、730、735、740、745、750或更多千道爾頓(kD)之分子量。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至少約25至100kD、至少約25至150kD、至少約25至200kD、至少約25至250kD、至少約25至300kD、至少約25至350kD、至少約25至400kD、至少約25至450kD、至少約25至500kD、至少約25至550kD、至少約25至600kD、至少約25至650kD、至少約25至700kD或至少約25至750kD之分子量。
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如以上更詳細地論述,抗體可為全長抗體,諸如IgG、IgA、IgM、IgD或IgE抗體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抗體為IgG抗體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抗體為IgG抗體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抗體為scFv片段或人源化抗體。在實施例中,抗體為IgA、IgM、IgD或IgE抗體。在實施例中,抗體為scFv片段。在實施例中,抗體為人源化抗體。在實施例中,抗體為人類抗體。因此,提供形成結合物一部分之抗體,其中該抗體經由第一連接子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硫代磷酸酯核酸經由第二連接子附接於治療部分,其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增強結合物傳遞至細胞中。
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結合細胞 表面蛋白。細胞表面蛋白可在癌細胞表面上表現。因此,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癌症蛋白。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人類表皮生長因數受體2(HER2)。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VEGFR。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CTLA4。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EGFR。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IL-6R。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IL-17R。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PDL-1。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PDL。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PDGFR。在實施例中,細胞表面蛋白為S1PR1。
如本文所提供之術語「治療部分」係根據其簡單常規含義使用且係指當給與有需要之個體時具有治療益處(例如預防、根除、改善所治療之根本病症)之單價化合物。如本文所提供之治療部分可包括(不限於)肽、蛋白質、核酸、核酸類似物、小分子、抗體、酶、前藥、細胞毒性劑(例如毒素),包括(但不限於)篦麻毒素、小紅黴(doxorubicin)、道諾黴素(daunorubicin)、紫杉酚(taxol)、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絲裂黴素(mitomycin)、依託泊苷(etoposide)、替尼泊苷(tenoposide)、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花鹼(vinblastine)、秋水仙鹼、二羥基炭疽菌素二酮、放線菌素D(actinomycin D)、白喉毒素、假單胞菌外毒素(PE)A、PE40、相思子毒素及糖皮質激素。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如本文所述之抗癌劑或化學治療劑。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核酸部分(例如siRNA部分)、 肽部分或小分子藥物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核酸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抗體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肽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小分子藥物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核酸酶。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免疫刺激劑。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毒素。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核酸酶。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小抑制RNA(siRNA)。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化合物、小分子、核酸或多肽。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siRNA、saRNA、shRNA或miRNA。在實施例中,siRNA為STAT3siRNA。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抗體或其片段。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曲妥珠單抗。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小分子。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細胞毒性部分。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為DM1。如本文所提供之DM1係指N2’-去乙醯基-N2’-(3-巰基-1-側氧基丙基)美登素,且在通常意義上,係指PubChem No.11343137。
在實施例中,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進一步包含附接於蛋白質之標記、小分子或功能性核酸。標籤或可偵測部分為可藉由光譜、光化學、生物化學、免疫化學、化學或其他物理方式偵測之組成物。適用標籤包括(但不限於)32P、螢光染料、電子緻密試劑、酶(例如如ELISA中所常用)、生物素、地穀新配質或半抗原及蛋白質或可例如藉由將放射性同位素標籤併入與標靶肽特異性反應之肽或抗體中而可偵測之其他實體。可採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例如抗體)結合於標籤之任何方法, 例如使用Hermanson,Bioconjugate Techniques 1996,Academic Press,Inc.,San Diego中描述之方法。
細胞組成物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細胞,其包括本文中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提供包括一或多種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的細胞,例如細胞可包括複數種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在實施例中,結合物結合於細胞表面蛋白。
醫藥組成物
本文提供醫藥組成物,其包含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所提供之組成物尤其適於活體外或活體內調配及給藥。適合載劑及賦形劑及其調配物描述於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1版,David B.Troyed.,Lippi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5)中。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意謂在生物學上或在其他方面並非不合需要之物質,亦即材料給藥於個體,不會引起不良之生物效應或以有害方式與含有其之醫藥組成物之其他組分相互作用。若給藥於個體,則載劑視情況經選擇以將活性成分之降解作用減至最少且將個體中之不良副作用減至最小。
本發明提供之醫藥組成物包括其中活性成分(例如本文所述之組成物,包括實施例或實例)以治療有效量,亦即有效實現其預期目的之量含有的組成物。有效用於特定應用之實際量將尤其視所治療之病狀而定。當在治 療疾病之方法中給藥時,本文所述之重組蛋白質將含有有效實現所需結果之量的活性成分,例如調節標靶分子之活性及/或減慢、消除或減緩疾病症狀之進展。熟習此項技術者特別根據本文中詳述之揭示內容能夠確定本發明化合物之治療有效量。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括本文中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所提供之組成物可包括單一藥劑或超過一種藥劑。用於給藥之組成物將通常包括如本文所述之藥劑溶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較佳水性載劑。可使用多種水性載劑,例如緩衝生理食鹽水及其類似物。此等溶液無菌且一般不含不合需要之物質。此等組成物可藉由熟知之習知殺菌技術殺菌。組成物可根據需要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輔助物質以接近生理條件,諸如pH值調整及緩衝劑、毒性調整劑及其類似物,例如乙酸鈉、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乳酸鈉及其類似物。此等調配物中活性劑之濃度可廣泛地改變,且將主要基於流體體積、黏度、體重及其類似因素,根據所選擇之特定給藥模式及個體需要選擇。
呈游離鹼或藥理學上可接受之鹽形式的活性化合物溶液可在與界面活性劑,諸如羥丙基纖維素適當混合之水中製備。分散液亦可在甘油、液體聚乙二醇及其混合物中及油中製備。在通常儲存及使用條件下,此等製劑可含有防腐劑以防止微生物生長。
醫藥組成物可經由鼻內或可吸入溶液或噴霧、氣溶膠或吸入劑傳遞。鼻用溶液可為經設計以呈液滴或噴霧給藥鼻部通道之水溶液。鼻用溶液可經製備,使得其在許多方面類似於鼻分泌物。因此,水性鼻用溶液通常為等張且略微緩衝以維持5.5至6.5之pH值。另外,需要時,抗微生物防腐劑類似於眼睛製劑及適當藥物穩定劑中所用之防腐劑,可包括在調配物內。已知各種市售鼻用製劑且可包括例如抗生素及抗組胺。
口服調配物可包括如下賦形劑:例如醫藥等級甘露糖醇、乳糖、澱粉、硬脂酸鎂、糖精鈉、纖維素、碳酸鎂及其類似物。此等組成物採取溶液、懸浮液、錠劑、丸劑、膠囊、持續釋放調配物或散劑之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經口醫藥組成物將包含惰性稀釋劑或可吸收之可食用載劑,或其可裝入硬或軟殼明膠膠囊中,或其可壓縮成錠劑,或其可直接併入飲食。對於經口治療給藥,活性化合物可併入賦形劑,且呈可攝取之錠劑、頰含片、糖衣錠、膠囊、酏劑、懸浮液、糖漿、糯米片及其類似形式之形式使用。此類組成物及製劑應含有至少0.1%活性化合物。當然,組成物及製劑之百分比可改變,且宜在單元重量約2%至約75%之間,或較佳25%-60%之間。此類組成物中活性化合物之量使得可獲得適合劑量。
對於水溶液中之非經腸給藥,舉例而言,溶液應適當緩衝且用足夠生理食鹽水或葡萄糖首先使得液體稀釋劑等張。水溶液,尤其無菌水性介質,尤其適於靜脈 內、肌肉內、皮下及腹膜內給藥。舉例而言,一劑可溶於1ml等張NaCl溶液中,且添加至1000ml皮下輸液或者在所提議之輸注部位注射。
無菌可注射溶液可藉由將需要量之活性化合物或構築體併入適當溶劑,接著過濾滅菌來製備。一般而言,分散液藉由將各種殺菌活性成分併入含有基礎分散介質之無菌媒劑中來製備。產生活性成分加上任何額外所需成分之粉末的真空乾燥及凍乾技術可用於製備用於復原無菌可注射溶液之無菌粉末。亦涵蓋更濃縮或高度濃縮溶液之製備以供直接注射。DMSO可用作溶劑以極度快速滲透,傳遞高濃度之活性劑至小區域。
化合物之調配物可呈現於單位劑量或多劑量密封容器,諸如安瓿及小瓶中。因此,組成物可呈單位劑型。在此類形式中,製劑再分成含有適當量之活性組分的單位劑量。因此,組成物可呈多種單位劑型給藥,視給藥方法而定。舉例而言,用於經口給藥之固體劑型包括(但不限於)散劑、錠劑、丸劑、膠囊及口含錠。
給藥哺乳動物之劑量及頻率(單劑量或多劑量)可視多種因素而改變,例如哺乳動物是否罹患另一疾病,及其投藥途徑;接受者之體型、年齡、性別、健康狀態、體重、體重指數及飲食;所治療疾病之症狀的性質及程度(例如癌症症狀及此類症狀之嚴重程度)、同時進行之治療的種類、自所治療疾病之併發症或其他健康相關問題。其他治療方案或藥劑可結合本發明之方法及化合物使用。建 立劑量(例如頻率及持續時間)之調整及操縱完全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內。
對於本文所述之任何組成物(例如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治療有效量可最初根據細胞培養分析法來確定。目標濃度將為如使用本文所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量測,活性化合物能夠實現本文所述之方法之彼等濃度。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用於人類之有效量亦可自動物模型確定。舉例而言,用於人類之劑量可經調配以實現已發現在動物中有效之濃度。人類中之劑量可藉由監測有效性且如上所述向上或向下調整劑量來調整。一般技術者完全能夠基於上述方法及其他方法調整劑量以實現在人類中之最大功效。
劑量可視患者需要及所採用之化合物而改變。在本發明上下文中給藥患者之劑量應足以在患者中隨著時間推移影響有益治療反應。劑量尺寸亦將由任何不良副作用之存在、性質及程度決定。開業醫師能夠針對特定狀態確定適當劑量。一般地,治療以較小劑量開始,小於化合物之最佳劑量。此後,劑量以小增量增加,直至達到情形下之最佳作用。
劑量及時間間隔可個別調整以提供所投化合物有效治療特定臨床適應症之位準。此將提供與個體疾病病況之嚴重程度相稱之治療方案。
利用本文所提供之教示內容,可計畫不引起實質毒性,然而有效治療特定患者所顯示之臨床症狀的有 效預防性或治療性治療方案。此計畫應包含藉由考慮諸如以下之因素謹慎選擇活性化合物:化合物效力、相對生物可用性、患者體重、不良副作用之存在及嚴重程度、較佳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係指有助於給藥活性劑至個體且為個體吸收且可包括在本發明之組成物中,而不會對患者引起顯著不利之毒物作用的物質。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水、NaCl、生理食鹽水溶液、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正常蔗糖、正常葡萄糖、結合劑、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包衣、甜味劑、調料、鹽溶液(諸如林格氏溶液)、醇、油、明膠、碳水化合物(諸如乳糖)、直鏈澱粉或澱粉、脂肪酸酯、羥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及著色劑及其類似物。此類製劑可進行殺菌且必要時,與不會不利與本發明之化合物反應的助劑混合,諸如潤滑劑、防腐劑、穩定劑、潤濕劑、乳化劑、影響滲透壓之鹽、緩衝劑、著色劑及/或芳族物質及其類似物)。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其他醫藥賦形劑可用於本發明。
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衍生自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多種有機及無機相對離子之鹽,且包括如(僅為例示)鈉、鉀、鈣、鎂、銨、四烷基銨及其類似物;且當分子含有鹼性官能基時,係指有機酸或無機酸之鹽,諸如鹽酸鹽、氫溴酸鹽、酒石酸鹽、甲磺酸鹽、乙酸鹽、順丁烯二酸鹽、乙二酸鹽及其類似物。
術語「製劑」意欲包括用囊封材料作為載劑 調配活性化合物,提供其中有或無其他載劑之活性組分由載劑圍繞,因此與載劑相連的膠囊。同樣地,包括扁囊劑及口含錠。錠劑、散劑、膠囊、丸劑、扁囊劑及口含錠可用作適於經口給藥之固體劑型。
形成結合物之方法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i)使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與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第一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括非共價鍵之第一結合物。(ii)使治療部分與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從而形成第二結合物;及(iii)使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與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雜交,從而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在實施例中,治療部分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且其中第二結合物在第二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括非共價鍵。在實施例中,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i)使硫代磷酸酯核酸與治療部分接觸,從而形成第一結合物。(ii)使該第一結合物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結合物附接於該生物素 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生物素結構域與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括非共價鍵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在實施例中,硫代磷酸酯核酸包括共價反應性部分。如上所述,治療部分可為siRNA。在治療部分為siRNA之情況下,本文所提供之結合物可藉由siRNA之反義股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且隨後使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之反義股與互補有義股雜交,從而形成共價附接於硫代磷酸酯核酸之雙股siRNA來形成。因此,在實施例中,步驟(i)之接觸包括(ia)使硫代磷酸酯核酸與單股RNA接觸,從而形成硫代磷酸酯核酸-RNA結合物;及(ib)使硫代磷酸酯核酸-RNA結合物與互補於單股RNA之RNA接觸。
傳遞方法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傳遞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至細胞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細胞與如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接觸。
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傳遞治療部分至細胞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細胞與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接觸。
治療方法
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及包括如本文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組成物可用於預防性與治療性治療。對於預防性用途,在早期發作之前或在早期發作期間(例如在自體免疫疾病之初始徵象及症狀後)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藥劑給藥於個體。治療 性治療包含在診斷或出現疾病後向個體給藥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藥劑。因此,在另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疾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個體給藥有效量之如本文所提供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包括其實施例,從而治療該個體之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係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自體免疫疾病、發育病症、發炎疾病、代謝病症、心血管疾病、肝病、腸病、傳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病症及癌症。在實施例中,疾病為自體免疫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發育病症。在實施例中,疾病為發炎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代謝病症。在實施例中,疾病為心血管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肝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腸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傳染性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內分泌疾病。在實施例中,疾病為神經病症。在實施例中,疾病為癌症。在實施例中,癌症為前列腺癌或乳癌。
在所提供之治療方法中,可使用適於所治療之疾病的其他治療劑。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治療方法進一步包含給藥第二治療劑至個體。適合之其他治療劑包括(但不限於)選自由以下所組成群組的治療劑:止痛劑、麻醉劑、強壯劑、皮質類固醇、抗膽鹼激導性藥劑、抗膽鹼酯酶、抗痙攣劑、抗贅生性藥劑、異位抑制劑、合成代謝類固醇、抗風濕藥、精神治療劑、神經阻斷劑、消炎劑、驅腸蟲藥、抗生素、抗凝劑、抗真菌劑、抗組胺、抗蕈毒鹼劑、抗分支桿菌劑、抗原蟲劑、抗病毒劑、多巴 胺激導劑、血液藥劑、免疫藥劑、蕈毒鹼劑、蛋白酶抑制劑、維生素、生長因子及激素。藥劑之選擇及劑量可容易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基於所治療之給定疾病來確定。
藥劑或組成物之組合可相伴(例如作為混合物)、分開但同時(例如經由獨立的靜脈內線路)或者依序給藥(例如一種藥劑首先給藥,接著給藥第二藥劑)。因此,術語組合用以指兩種或超過兩種藥劑或組成物相伴、同時或依序給藥。治療過程最佳基於個體來確定,視個體之具體特性及所選擇之治療類型而定。治療,諸如本文揭示之治療,可每天一次、每天兩次、兩週一次、每月一次或治療有效之任何可應用基礎來給藥於個體。治療可單獨或與本文揭示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其他治療組合給藥。其他處理可與第一治療同時、在不同時間或根據完全不同之治療時程(例如第一治療可每日給藥,而其他治療每週給藥)給藥。
根據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向個體給藥有效量之一或多種本文所提供之藥劑。術語有效量及有效劑量可互換使用。術語有效量定義為產生所需生理反應(例如減少發炎)所需之任何量。給藥藥劑之有效量及時程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憑經驗確定。用於給藥之劑量範圍為足夠大以產生影響(例如減少或延遲)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之所需作用的劑量範圍。劑量不應大至引起實質不良副作用,諸如不需要之交叉反應、過敏反應及其類似副作用。一般地,劑量將隨年齡、狀況、性別、疾病類型、疾病或 病症程度、投藥途徑或其他藥物是否包括在方案中而變,且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確定。倘若有任何禁忌症,劑量可由個別醫師進行調整。劑量可變化,且可分一個或多個劑量投藥每日給藥,持續1天或若干天。關於給定類別之藥品之適當劑量的指導可見於文獻中。舉例而言,對於給定參數,有效量將展示增加或減少至少5%、10%、15%、20%、25%、40%、50%、60%、75%、80%、90%或至少100%。功效亦可表示為增加或減少「倍數」。舉例而言,治療有效量可具有超過對照至少1.2倍、1.5倍、2倍、5倍或更多作用。確切劑量及調配將視治療之目的而定,且將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使用已知之技術確定(參見例如Lieberman,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第1-3卷,1992);Lloyd,The Ar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1999);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0版,Gennaro,Editor(2003);及Pickar,Dosage Calculations(1999))。
揭示可用於所揭示之方法及組成物、可結合所揭示之方法及組成物使用、可用於製備所揭示之方法及組成物或作為所揭示之方法及組成物之產物的材料、組成物及組分。本文揭示此等及其他材料,且應瞭解,當揭示此等材料之組合、子集、相互作用、群組等時,雖然可能未明確地揭示此等化合物之每一不同之個別及集體組合及置換的特定提及,但本文中明確地涵蓋及描述每一者。舉例而言,除非明確地相反指示,否則若揭示及論述方法且 論述包括方法之許多分子可進行的許多修改,則明確地涵蓋該方法之每個組合及置換以及可能之修改。同樣,亦明確地涵蓋及揭示此等修改之任何子集或組合。此概念適用於本發明之所有態樣,包括(但不限於)使用所揭示之組成物之方法中的步驟。因此,若存在多種可進行之其他步驟,則應瞭解此等其他步驟中之每一者可與所揭示之方法的任何特定方法步驟或方法步驟之組合一起進行,且明確地涵蓋每一個此類組合或組合子集且應視為揭示。
術語「個體(subject)」、「患者」、「個體(individual)」等不意欲為限制性且可一般互換。亦即,描述為「患者」之個體不一定患有給定疾病,而是僅僅可能尋求醫療指導。
如本文所用,病狀、疾病或病症或與病狀、疾病或病症相關之症狀的「治療(treating)」或「治療(treatment)」係指一種獲得有益或所需結果,包括臨床結果之方法。有益或所需臨床結果可包括(但不限於)減輕或改善一或多種症狀或病狀、減弱病狀、病症或疾病之程度、穩定化病狀、病症或疾病狀況、預防病狀、病症或疾病發展、預防病狀、病症或疾病擴散、延遲或減緩病狀、病症或疾病進展、延遲或減緩病狀、病症或疾病發作、改善或緩和病狀、病症或疾病病況以及緩解症狀,無論部分還是全部。「治療」亦可意謂延長個體之存活期超過在缺乏治療下所預期之存活期。「治療」亦可意謂暫時抑制病狀、病症或疾病之進展、減緩病狀、病症或疾病進展,不過在一些 情況下,其包含永久地停止病狀、病症或疾病之進展。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treatment)、治療(treat)或治療(treating)係指一種減輕特徵為表現蛋白酶之疾病或病狀之一或多種症狀的作用或特徵為表現蛋白酶之疾病或病狀之症狀的方法。因此,在所揭示之方法中,治療可指所建立之疾病、病狀或疾病病狀之症狀的嚴重程度減輕10%、20%、30%、40%、50%、60%、70%、80%、90%或100%。舉例而言,若與對照相比,個體之疾病的一或多種症狀減輕10%,則認為用於治療疾病之方法為治療。因此,與天然或對照位準相比,減輕可為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0%與100%之間的任何減輕百分比。應瞭解治療不一定指疾病、病狀或疾病或病狀之症狀治癒或完全消除。此外,如本文所用,提及減少、減輕或抑制包括與對照位準相比改變10%、20%、30%、40%、50%、60%、70%、80%、90%或更大且此類術語可包括但不一定包括完全消除。
在涵蓋組合治療下,不意欲本文所述之藥劑(亦即核糖核酸化合物)受組合之特定性質限制。舉例而言,本文所述之藥劑可組合成簡單混合物以及化學混雜物給藥。後者之一個實例為藥劑共價連接于鎖定載劑或活性藥物之情況。共價鍵結可用許多方式實現,諸如(但不限於)使用市售交聯劑。
如本文所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與「生理學上可接受」及「藥理學上可接受」同義使用。醫藥組 成物一般將包含用於緩衝及儲存時防腐之試劑,且可包括緩衝劑及載劑用於適當傳遞,視投藥途徑而定。
「有效量」為足夠實現所述目的(例如實現給藥其為求達成之作用、治療疾病、降低酶活性、減輕疾病或病狀之一或多種症狀)之量。「有效量」之一實例為足夠促進疾病之症狀之治療、預防或減輕的量,亦可稱為「治療有效量」。症狀之「減輕」(及此短語之語法同等物)意謂降低症狀之嚴重程度或頻率或消除症狀。藥物之「預防有效量」為藥物在給藥於個體時將具有預期作用之量,例如防止或延遲損傷、疾病、病變或病狀之發作(或復發),或降低損傷、疾病、病變或病狀之發作(或復發)可能性或其症狀。完全預防作用不一定藉由給藥一劑出現,且可能僅僅在給藥一系列劑量後方出現。因此,預防有效量可以一或多次投藥來給藥。如本文所用,「活性降低量」係指相對於拮抗劑缺乏,降低酶或蛋白質之活性所需的拮抗劑之量。如本文所用,「功能破壞量」係指相對於拮抗劑缺乏,破壞酶或蛋白質之功能所需的拮抗劑之量。關於給定類別之藥品之適當劑量的指導可見於文獻中。舉例而言,對於給定參數,有效量將展示增加或減少至少5%、10%、15%、20%、25%、40%、50%、60%、75%、80%、90%或至少100%。功效亦可表示為增加或減少「倍數」。舉例而言,治療有效量可超過對照至少1.2倍、1.5倍、2倍、5倍或更多作用。確切量將視治療之目的而定,且將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使用已知之技術確定(參見例如Lieberman,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第1-3卷,1992);Lloyd,The Ar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1999);Pickar,Dosage Calculations(1999);及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0版,2003,Gennaroed.,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
如本文所用,術語「給藥」意謂經口給藥、作為栓劑給藥、局部接觸、靜脈內、腹膜內、肌肉內、損害內、鞘內、鼻內或皮下給藥,或植入緩釋裝置,例如微型滲透泵至個體。給藥係藉由任何途徑,包括非經腸及經黏膜(例如經頰、舌下、齶、齒齦、鼻、陰道、直腸或經皮)。非經腸給藥包括例如靜脈內、肌肉內、小動脈內、皮內、皮下、腹膜內、心室內及顱內。其他傳遞模式包括(但不限於)使用脂質體調配物、靜脈內輸注、經皮貼片等。「共同給藥」意謂本文所述之組成物之給藥為同時、僅之前或僅之後於一或多種其他療法(例如癌症療法,諸如化學療法、激素療法、放射療法或免疫療法)之給藥。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單獨給藥或可共給藥患者。共同給藥意謂包括個別或組合(超過一種化合物)之化合物同時或依序給藥。因此,需要時,製劑亦可與其他活性物質(例如減少代謝降解作用)組合。本發明之組成物可藉由經皮,藉由局部途徑傳遞,調配為敷藥棒、溶液、懸浮液、乳液、凝膠、乳膏、軟膏、糊劑、膠凍、塗劑、散劑及氣溶膠。
本發明之組成物另外可包括提供持續釋放及/或舒適之組分。此類組分包括高分子量之陰離子型黏液模 擬聚合物、膠凝多醣及細粉狀藥物載劑基質。此等組分更詳細地論述於美國專利第4,911,920號、第5,403,841號、第5,212,162號及第4,861,760號。此等專利之整個內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以達成所有目的。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呈微球體傳遞以在體內緩釋。舉例而言,微球體可經由皮內注射含有藥物之皮下緩慢釋放之微球體(參見Rao,J.Biomater Sci.Polym.Ed.7:623-645,1995)、呈生物可降解及可注射之凝膠調配物(參見例如Gao Pharm.Res.12:857-863,1995)或呈經口給藥之微球體給藥(參見例如Eyles,J.Pharm.Pharmacol.49:669-674,1997)。在實施例中,本發明組成物之調配物可藉由使用與細胞膜融合或經吞噬之脂質體,亦即藉由採用附接於脂質體之結合於細胞表面膜蛋白受體,引起細胞吞噬之受體配位體傳遞。藉由使用脂質體,特別在脂質體表面載有對標靶細胞具有特異性之受體配位體,或以其他方式優先指向特定器官的情況下,可集中將本發明之組成物活體內傳遞至標靶細胞中。(參見例如Al-Muhammed,J.Microencapsul.13:293-306,1996;Chonn,Curr.Opin.Biotechnol.6:698-708,1995;Ostro,Am.J.Hosp.Pharm.46:1576-1587,1989)。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呈奈米粒子傳遞。
利用本文所提供之教示內容,可計畫不引起實質毒性,然而有效治療特定患者所顯示之臨床症狀的有效預防性或治療性治療方案。此計畫應包含藉由考慮諸如以下之因素謹慎選擇活性化合物:化合物效力、相對生物 可用性、患者體重、不良副作用之存在及嚴重程度、較佳給藥模式及所選藥劑之毒性型態。
實例
實例1
特異性結合且內化至腫瘤細胞之抗體藥物結合物(ADC)(細胞內化ADC)的產生
針對在腫瘤細胞(前列腺癌)表面上特異性表現之蛋白質(PSMA)培養的經藥物修飾之抗體(抗PSMA)將識別腫瘤細胞。結合藥物(DM1)一旦位於細胞內則將發揮細胞毒活性。然而,細胞內化之主要障礙藉由使用由硫代磷酸酯(PS)有義/反義dsDNA-寡核苷酸組成之連接子解決。非硫代磷酸酯化有義/反義dsDNA-寡核苷酸(PO)連接之抗體及藥物用作非內化且因此無毒之對照。一旦使用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將人類PSMA抗體非共價連接於有義硫代磷酸酯化ssDNA-寡核苷酸且藥物非共價連接於反義硫代磷酸酯化ssDNA-寡核苷酸,在雜交後使ADC進行凝膠過濾且收集純化部分(第1圖)。
在前列腺癌之人類PSMA+腫瘤細胞LNCaP上測試識別PSMA之經純化之細胞內化ADC。兩種構築體展示如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細胞表面上或者細胞內部之PSMA的信號。然而,經由硫代磷酸酯化dsDNA-寡核苷酸結合於抗PSMA之藥物DM1的細胞毒性功效因有效腫瘤細胞殺死而不允許適當成像,而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允許收集「漂浮」在細胞培養上清液中之細胞供進行分析(第2 圖)。
在前列腺癌之人類PSMA+腫瘤細胞上測試識別PSMA之經純化之細胞內化ADC以確定腫瘤細胞殺死功效。人類PSMA+ LNCaP細胞與10mg/ml之非內化抗PSMA-PO-dsDNA-DM1或者內化抗PSMA-PS-dsDNA-DM1一起培育4小時且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評估之膜聯蛋白V+ 細胞測定腫瘤細胞死亡(第3圖)。
實例2
此處,使用針對人類前列腺癌高度表現之PSMA培養之腫瘤抗原識別抗體用於鎖定STAT3 mRNA轉錄產物之STAT3siRNA的定向細胞內傳遞。因為已知PSMA抗體幾乎不發揮細胞內化活性,所以藉由硫代磷酸酯化ssDNA與反義STAT3siRNA股之合成融合,促進細胞內化。完整結合物藉由以下產生:(i)siRNA股雜交及(ii)生物素標記之硫代磷酸酯化ssDNA-siRNA非共價連接,產生抗PSMA-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硫代磷酸酯化ssDNA-siRNA(第4圖)。
在結合主要組分(i)PSMA-抗生物素蛋白及(ii)PS-ssDNA/siRNA-生物素後,將與抗PSMA抗體融合之由scrRNA(左圖)及STAT3siRNA(右圖)構成之結合物純化(第5A及5B圖)。
接著,評估抗PSMA-PS-ssDNA-RNAi結合物之細胞內化。因此,將表現PSMA之人類前列腺癌細胞LNCaP與10μg/ml抗PSMA-PS-ssDNA-scrRNA或抗 PSMA-PS-ssDNA-STAT3siRNA一起培育,且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及共焦顯微術分析吸收以及細胞內定位(第6及6B圖)。
最重要地,抗PSMA-PS-ssDNA-STAT3siRNA結合物對STAT3 mRNA轉錄產物發揮所需之基因敲低功效。因此,將人類前列腺癌LNCaP細胞與10μg/ml抗PSMA-PS-ssDNA-scrRNA及抗PSMA-PS-ssDNA-STAT3siRNA一起培育48小時,接著收穫RNA且藉由RT-PCR分析STAT3 mRNA表現(第7圖)。
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包含:(i)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ii)硫代磷酸酯核酸;(iii)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第一連接子;及(iv)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治療部分之第二連接子,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增強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細胞內傳遞。
實施例2. 如實施例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連接子包含非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
實施例3. 如實施例2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實施例4. 如實施例2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實施例5. 如實施例4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6. 如實施例5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約四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7. 如實施例2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
實施例8. 如實施例2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
實施例9. 如實施例2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10.如實施例2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11.如實施例2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12.如實施例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連接子或該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
實施例13.如實施例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
實施例14.如實施例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連接子包含非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
實施例15.如實施例14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實施例16.如實施例14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實施例17.如實施例16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複數個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18.如實施例16或17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結合約四個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19.如實施例14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共價附接於該治療部分。
實施例20.如實施例19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附接於該治療部分。
實施例21.如實施例14至2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22.如實施例2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共價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23.如實施例22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實施例24.如實施例1至23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為雙股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25.如實施例1至23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為單股硫代磷酸酯核酸。
實施例26.如實施例1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或更多個核酸殘基。
實施例27.如實施例1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10個至約30個核酸殘基。
實施例28.如實施例1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長度為約20個核酸殘基。
實施例29.如實施例1至28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超過 25kD之分子量。
實施例30.如實施例29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約25kD至約750kD之分子量。
實施例31.如實施例1至3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
實施例32.如實施例3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IgG抗體。
實施例33.如實施例3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IgA、IgM、IgD或IgE抗體。
實施例34.如實施例3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scFv片段。
實施例35.如實施例31至34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人源化抗體。
實施例36.如實施例1至35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結合細胞表面蛋白。
實施例37.如實施例36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癌症蛋白。
實施例38.如實施例36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
實施例39.如實施例36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
實施例40.如實施例1至39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化合物、小分子、核酸或多肽。
實施例41.如實施例1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siRNA、saRNA、shRNA或miRNA。
實施例42.如實施例41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siRNA為STAT3 siRNA。
實施例43.如實施例1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抗體或其片段。
實施例44.如實施例43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實施例45.如實施例1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小分子。
實施例46.如實施例1至45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細胞毒性部分。
實施例47.如實施例1至46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進一步包含附接於該蛋白質之標籤、小分子或功能性核酸。
實施例48.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i)使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與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 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第一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含非共價鍵之第一結合物;(ii)使治療部分與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從而形成第二結合物;以及(iii)使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與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雜交,從而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實施例49.如實施例48之方法,其中該治療部分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且其中該第二結合物在第二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含非共價鍵。
實施例50.如實施例48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包含共價反應性部分。
實施例51.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i)使硫代磷酸酯核酸與治療部分接觸,從而形成第一結合物;(ii)使該第一結合物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結合物附接於該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生物素結構域與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含非共價鍵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實施例52.如實施例51之方法,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包含共價反應性部分。
實施例53.一種細胞,其包含如實施例1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實施例54.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如實施 例1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實施例55.一種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傳遞至細胞中之方法,其包含使該細胞與如實施例1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接觸。
實施例56.一種將治療部分傳遞至細胞中之方法,其包含使該細胞與如實施例1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接觸。
實施例57.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疾病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個體給藥有效量之如實施例1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從而治療該個體之該疾病。
實施例58.如實施例5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個體給藥第二治療劑。
實施例59.如實施例57或58之方法,其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自體免疫疾病、發育病症、發炎疾病、代謝病症、心血管疾病、肝病、腸病、傳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病症及癌症。
實施例60.如實施例59之方法,其中該疾病為癌症。
實施例61.如實施例60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前列腺癌或乳癌。
本案圖式皆為實驗數據,故本案無指定代表圖。

Claims (61)

  1. 一種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係包含:(i)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ii)硫代磷酸酯核酸;(iii)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第一連接子;及(iv)將該硫代磷酸酯核酸附接於治療部分之第二連接子,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係增強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之細胞內傳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連接子係包含非共價附接於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係結合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係結合約四個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係共價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 白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係附接於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係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係共價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係附接於該第一生物素結構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一連接子或該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連接子為共價連接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連接子係包含非共價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為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係結合複數個第二 生物素結構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結構域係結合約四個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係共價附接於該治療部分。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係附接於該治療部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係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係共價附接於該硫代磷酸酯核酸。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複數個硫代磷酸酯核酸係附接於該第二生物素結構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為雙股硫代磷酸酯核酸。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為單股硫代磷酸酯核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之長度為約10個、20個、30個、40個、50個、60個、70個、80個、90個、100個或更多個核酸殘基。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之長度為約10個至約30個核酸殘基。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硫代磷酸酯核酸之長度為約20個核酸殘基。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超過25kD之分子量。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具有約25kD至約750kD之分子量。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為抗體。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IgG抗體。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IgA、IgM、IgD或IgE抗體。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scFv片段。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抗體為人源化抗體。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係結合細胞表面蛋白。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癌症蛋白。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細胞表面蛋白為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化合物、小分子、核酸或多肽。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siRNA、saRNA、shRNA或miRNA。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siRNA為STAT3 siRNA。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抗體或其片段。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曲妥珠單抗。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0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小分子。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治療部分為細胞毒性部分。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係進一步包含附接於該蛋白質之標籤、小分子或功能性核酸。
  48. 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i)使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與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係質附接於第一生物素 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係附接於該第一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第一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一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含非共價鍵之第一結合物;(ii)使治療部分與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接觸,從而形成第二結合物;以及(iii)使該第一硫代磷酸酯核酸與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雜交,從而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治療部分係附接於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係附接於該第二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且其中該第二結合物在第二生物素結構域與第二生物素結合域之間係包含非共價鍵。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硫代磷酸酯核酸係包含共價反應性部分。
  51. 一種形成細胞滲透性結合物之方法,該方法係包含:(i)使硫代磷酸酯核酸與治療部分接觸,從而形成第一結合物;(ii)使該第一結合物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接觸,其中該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係附接於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一成員且該第一結合物係附接於該生物素結合對之第二成員,從而形成在生物素結構域與生物素結合域之間包含非共價鍵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硫代磷酸 酯核酸係包含共價反應性部分。
  53. 一種細胞,其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
  54. 一種醫藥組成物,其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55. 一種將非細胞滲透性蛋白質傳遞至細胞中之方法,其係包含使該細胞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接觸。
  56. 一種將治療部分傳遞至細胞中之方法,其係包含使該細胞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接觸。
  57. 一種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疾病的方法,該方法係包含向個體給藥有效量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細胞滲透性結合物,從而治療該個體之該疾病。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所述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向該個體給藥第二治療劑。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自體免疫疾病、發育病症、發炎疾病、代謝病症、心血管疾病、肝病、腸病、傳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病症及癌症。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疾病為癌症。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前列腺癌或乳癌。
TW105124955A 2015-08-06 2016-08-05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TW201718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1993P 2015-08-06 2015-08-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024A true TW201718024A (zh) 2017-06-01

Family

ID=5794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4955A TW201718024A (zh) 2015-08-06 2016-08-05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43436A1 (zh)
EP (1) EP3331573A4 (zh)
JP (1) JP2018525001A (zh)
CN (1) CN108136042A (zh)
AR (1) AR105641A1 (zh)
TW (1) TW201718024A (zh)
WO (1) WO2017024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7009272A (es) 2015-01-16 2018-04-11 Anticuerpos que penetran en células.
US20160319278A1 (en) 2015-04-03 2016-11-03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Fully stabilized asymmetric sirna
EP3334499A4 (en) 2015-08-14 2019-04-17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IOACTIVE CONJUGATES FOR THE RELEASE OF OLIGONUCLEOTIDES
WO2017132669A1 (en) 2016-01-31 2017-08-03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ranched oligonucleotides
WO2018031933A2 (en) 2016-08-12 2018-02-1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Conjugated oligonucleotides
US10844377B2 (en) * 2017-06-23 2020-11-2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Two-tailed self-delivering siRNA
US11541121B2 (en) * 2017-07-13 2023-01-03 City Of Hope Phosphorothioate-conjugated peptid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607457B2 (en) 2017-07-13 2023-03-21 City Of Hope Anti-cancer phosphorothioate-coupled peptide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P3911747A4 (en) 2019-01-18 2023-05-2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YNAMIC PHARMACOKINETICS-MODIFYING ANCHORS
AU2020329155A1 (en) 2019-08-09 2022-03-10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Chemically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 targeting SNPs
US11702659B2 (en) 2021-06-23 2023-07-18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Optimized anti-FLT1 oligonucleotide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and other angiogenic disorders
WO2024091824A1 (en) 2022-10-26 2024-05-02 Ada Forsyth Institute, Inc. Differentiation and reprogramming of chondrocyte
WO2024129459A1 (en) 2022-12-16 2024-06-20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epairmen! of barrier dysfunction in esophagus
WO2024151843A1 (en) * 2023-01-11 2024-07-18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Targeted universal delivery system of don and other dr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2677B1 (en) * 2005-06-20 2013-10-02 Psma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PSMA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WO2009012359A2 (en) * 2007-07-17 2009-01-22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Matrix metalloprotease targeting nucleic acids
CR20180483A (es) * 2008-03-18 2018-12-05 Genentech Inc COMBINACIONES DE UN CONJUNGADO ANTICUERPO-FÁRMACO ANTI-HER2 Y AGENTES QUIMIOTERAPÉUTICOS (Divisional 11678)
US20110218334A1 (en) * 2008-07-11 2011-09-08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Inc. PHOSPHOROTHIOATE OLIGONUCLEOTIDES AND NON-NUCLEOSIDIC PHOSPHOROTHIOATES AS DELIVERY AGENTS FOR iRNA AGENTS
WO2012122121A2 (en) * 2011-03-04 2012-09-13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Signal amplification for immunoassays by use of avidin-biotin linkages
US10793913B2 (en) * 2013-03-08 2020-10-06 City Of Hope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CN105658230B (zh) * 2013-08-29 2020-04-21 希望之城 细胞穿透缀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US20160271268A1 (en) * 2013-11-08 2016-09-22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Nucleic acid nanostructures for in vivo agent deliv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1573A1 (en) 2018-06-13
WO2017024239A1 (en) 2017-02-09
JP2018525001A (ja) 2018-09-06
EP3331573A4 (en) 2019-02-27
CN108136042A (zh) 2018-06-08
AR105641A1 (es) 2017-10-25
US20180243436A1 (en)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18024A (zh) 治療性細胞內化結合物
JP2021152022A (ja) 細胞透過性抗体
JP7260596B2 (ja) 細胞透過性タンパク質-抗体コンジュゲートおよび使用方法
JP6661645B2 (ja) トランスフェリン受容体(tfr)に対するrnaアプタマー
CN107074940A (zh) 针对agr2和其受体c4.4a的阻断性单克隆抗体
JP7382919B2 (ja) トランスフェリン受容体(TfR)に対するRNAアプタマー
US11022608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eating pathological fibroblast cells
US20220281986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block and bind cxcr4 to modulate cellular function
US20220396794A1 (en) APTAMERS AGAINST TRANSFERRIN RECEPTOR (TfR)
CN107106697A (zh) Pdgfr rna适体
KR20140144934A (ko) Cthrc1의 발현 및 활성 억제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췌장암 치료 및 전이억제용 조성물
KR20230069219A (ko) HER2를 표적화하여 합성된 miRNA를 함유하는 엑소좀 및 약물 조성물
KR20220034648A (ko) 종양미세환경 회피능을 갖는 면역세포치료제 조성물
CN118324863A (zh) 一种靶向slc3a2多肽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