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701564A -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1564A
TW201701564A TW104120132A TW104120132A TW201701564A TW 201701564 A TW201701564 A TW 201701564A TW 104120132 A TW104120132 A TW 104120132A TW 104120132 A TW104120132 A TW 104120132A TW 201701564 A TW201701564 A TW 2017015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trol
controlled device
sub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0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0811B (zh
Inventor
Kwang Hua Choo
Original Assignee
Nico Tech (Taiw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o Tech (Taiwan) Ltd filed Critical Nico Tech (Taiwan) Ltd
Priority to TW104120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01564A/zh
Priority to CN201610303615.0A priority patent/CN106292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0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081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1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56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一種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藉由將多個受控裝置串聯連接,其中該些受控裝置包含有一電連接至一控制主機的第一受控裝置及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的第二受控裝置電連接,該第一受裝置接收該控制主機發出一控制資料,且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第一子資料,並根據該第一子資料控制一與該第一受控裝置電連接的第一開關,且該第一受控裝置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再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第二受控裝置供其擷取一第二子資料;如此一來,當該第一受控裝置損壞時,直接更換新的第一受控裝置即可,且無定址需重新設定,以節省後續維修的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系統及方法,尤指一種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請參閱圖9所示,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50包含有一控制主機51、多個控制單元52及多個受控單元53。該些控制單元52各別電連接有一人機介面521,該人機介面521是供一使用者操作以產生一開關訊號,且該些控制單元52還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51。各受控單元53分別電連接有一開關531,且該些受控單元53均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51。該些控制單元52各別用以控制一受控單元53電連接的開關531。該些開關531是一家庭中的各種裝置的開關,舉例來說,該開關531為一電燈開關、電視開關、或是冷氣開關。該些控制單元52與該些受控單元53分別具有一定址且各控制單元52以及各受控單元53的定址皆不相同。此外,該開關訊號中包含有該控制單元52的定址以及該受控單元53的定址。
當該使用者欲使用該家庭控制系統50開啟或關閉該家庭中其中一個開關531時,可通過其中一人機介面521加以操作以產生開關訊號。當該控制單元52接收到該人機介面521加以操作所產生的開關訊號時,該控制單元52進一步將該開關訊號傳送至該控制主機51,而該開關訊號中包含有該使用者操作的人機介面521對應的控制單元52的定址以及該使用者欲控制的開關531對應的受控單元53的定址。該控制主機51於接收到該開關訊號後,根據該開關訊號產生一控制訊號,該控制訊號中包含有該受控單元53的定址。由於各開關531的啟閉方式不同,因此控制各開關531的控制訊號的資料內容也有所不同,故該控制主機51是先確認該開關訊號中包含的控制單元52的定址,以確認是哪個控制單元52傳送該開關訊號,且確認該開關訊號中包含的受控單元53的定址,以確認該開關訊號是要控制那一個特定的受控單元53。該控制主機51在產生該控制訊號後,傳送該控制訊號至所有的受控單元53以及該些控制單元52。該些控制單元52在接收到該控制訊號時,該些控制單元52不動作。而各受控單元53在接收到該控制訊號時,先判斷該控制訊號中的受控單元53的定址是否與其自身的定址相同,若不同,則不動作,若相同則根據該控制訊號開啟或關閉與其自身電連接的開關531,達到控制該開關531之目的。
但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50在訊號傳遞時,該些控制單元52及該些受控單元53均是透過一主要線路與該控制主機51連接,若該些控制單元52與該些受控單元53的數量過多時,該主要線路的訊號傳遞量會超過負荷,進而導致該家庭控制系統癱瘓。
此外,由於該家庭控制系統50在控制時,是透過定址確認使用者操作的人機介面521對應的控制單元52以及使用者欲控制的開關531對應的受控單元53。因此,該家庭控制系統50才能在該控制主機51發送該控制訊號至全部的受控單元53時,只令特定的受控單元53作動,以控制特定的開關531。當任一個受控單元53損壞,需要更換時,因為新的受控單元53的定址與損壞的受控單元53不同,在換上新的受控單元53後,該控制主機51無法辨識新的受控單元53,也就無法控制新的受控單元53。因此必須重新設定該控制主機51以及該控制單元52,令該控制單元52產生控制該新的受控單元53的開關訊號時,該控制訊號中能包含正確的定址,供該控制主機51產生正確的控制訊號。
上述的設定對於不具有專業知識的一般大眾而言,太過複雜,因此當該受控單元53損壞時,使用者就必須通知該家庭控制系統50的製造廠商,請製造廠商派遣工程師前來維修,並支付維修費。且使用者的住家分布很廣,在派遣工程師至使用者家中的來往路途上,工程師便無法工作,形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對於製造廠商而言,即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使的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50在後續維修上有所不便,對於使用者與製造廠商而言都是額外的負擔,故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50仍有待進一步之改良。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在後續維修不便的缺點,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以簡化後續維修方式。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包含有: 一控制主機,具有一資料輸出端; 一記憶單元,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且儲存有多筆控制資料; 一輸入單元,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且產生一控制訊號至該控制主機; 多個受控裝置,各受控裝置相互串聯,且其中該些受控裝置包含一第一受控裝置及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的第二受控裝置,該第一受控裝置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的資料輸出端; 其中該控制主機根據該控制訊號自該記憶單元中比對出與該控制訊號對應的控制資料,並由該資料輸出端發出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 其中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並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子資料,且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 其中該第二受控裝置接收該第一控制資料,並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之第二子資料。
該家庭自動控制方法,供控制多個相互串接的受控裝置,其中該受控裝置包含一第一受控裝置,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的第二受控裝置,該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一控制資料; 該第一受控裝置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一第一長度的一第一子資料; 該第一受控裝置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 該第二受控裝置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的第二子資料; 該第二受控裝置將該第二子資料自該第一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二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二控制資料。
本發明藉由該輸入單元供一使用者操作而產生該控制訊號,並透過該控制主機比對出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後,傳送該控制資料至該些受控裝置。且該第一受控裝置於接收到該控制資料後是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第一子資料供該第一受控裝置使用,並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該第一受控裝置擷取到的第一子資料是用於供該第一受控裝置據以控制與該第一受控裝置連接的一第一開關,藉此達到使用者直接操做該輸入裝置即可控制該第一開關之目的。而該第二受控裝置自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到該第一控制資料後,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該第二長度的第二子資料供該第二受控裝置使用。
如此一來,即便本發明控制主機傳送的控制資料中並未包含有定址,且各受控裝置也不具有定址供該控制主機辨識,該第一受控裝置仍可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第一子資料的方式獲得該第一受控裝置所需的訊號,並據以控制該第一開關的啟閉,且該第二受控裝置亦可自接收到的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第二子資料。而當該第一受控裝置壞掉時,由於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中的受控裝置均不具有定址,因此使用者只需要購買相同型號的第一受控裝置直接替換即可,由於相同型號的第一受控裝置擷取的第一子資料長度固定,當該第一受控裝置自該控制資料擷取完該第一子資料後,剩餘部份整合成的新第一控制資料會與原本的第一控制資料相同,故不需要再仰賴工程師前往客戶處設定,對製造廠商而言,即可節省人力成本。
此外,對於該控制主機而言,該控制主機只需根據該控制訊號比對出對應的控制資料後傳送即可,簡化了控制主機所需處理的事情,因此能使用較為低階的控制主機即可符合需求,以進一步節省成本。
以下配合圖示及本發明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家庭自動控制系統1及方法,該家庭自動系統1包含有一控制主機10、一記憶單元20、一輸入單元30及多個受控裝置40。該控制主機10具有一資料輸出端11。該記憶單元20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10,且儲存有多筆控制資料。在本實施例中,該資料輸出端11是一RJ45接頭。
該輸入單元30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10,且供使用者操作而產生一控制訊號至該控制主機10。該控制主機10於接收到該控制訊號後,根據該控制訊號自該記憶單元20中比對出與該控制訊號對應的控制資料。
各該受控裝置40相互串聯,且其中該些受控裝置40包含一第一受控裝置41及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41的第二受控裝置42。該第一受控裝置41直接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10,該第二受控裝置42電連接至該第一受控裝置41。該第一受控裝置41自該控制主機10接收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並自該控制資料擷取具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子資料,且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42。該第二受控裝置42自該第一受控裝置41接收該第一控制資料,並自該第一控制資料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之第二子資料。
如此一來,該控制主機10僅需不斷的發送該控制資料,且該控制資料中不需要包含定址,該控制主機10也無需跟該輸入裝置30或該些受控裝置40溝通,以簡化該家庭自動控制系統1的資料傳遞量。
該控制資料中雖未包含有定址,但該第一受控裝置41是直接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特定片段作為該第一子資料,因此即便該控制資料中未包含有定址,該第一受控裝置41也能正確地接收到該第一子資料,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據以控制與其電連接的一第一開關411。而該第二受控裝置42接收該第一受控裝置41接收該第一受控裝置41擷取完該第一子資料後整合成的第一控制資料,並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第二子資料,供該第二受控裝置42據以控制與該其電連接的一第二開關421。如此一來,當該第一受控裝置41損壞時,只需由使用者自行購買相同型號的第一受控裝置41自行更換即可,由於相同型號的第一受控裝置41擷取的第一子資料的長度固定,故當替換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後,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接受到該控制資料,並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整合出的該第一控制資料會與原本的第一控制資料相同,令該第二受控裝置42接收到相同的第一控制資料,讓其他受控裝置40能正常擷取其所需得子資料,供其他受控裝置40正常使用。因此,更換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後,無需再做額外的設定,也就不需要製造廠商派遣工程師至使用者家中協助設定,以減少人力成本。
此外,該控制主機10只需要根據該輸入單元30產生的控制訊號自該記憶單元20中比對出對應的控制資料即可,減少該控制主機10的處理資料量,因此該控制主機10使用低階的控制主機即可符合需求,能進一步節省成本。
進一步而言,該些受控裝置40可連接有一個或多個開關,並根據接收到的子資料控制與其電連接的一個或多個開關。舉例來說,該第一受控裝置41電連接有該第一開關411,而該第二受控裝置42電連接有該第二開關421與一第三開關422。當該第二受控裝置42擷取該第二子資料後,即可根據該第二子資料控制該第二開關421與該第三開關422的啟閉。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主機10接收到該控制訊號並比對出對應該控制訊號的第一筆控制資料時,該控制主機10先在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之前補上一序列位元組,再以一固定頻率重覆發送該序列位元組及該控制資料。而當該控制主機10接收到另一控制訊號時,該控制主機10自該儲存單元20中比對出第二筆控制資料,並將該序列位元組加1後,補在該第二筆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之前,但該序列位元組不為零。該控制主機10藉由重覆發送多筆該控制資料,避免該控制資料未傳遞或是傳送中遺失致使該些受控裝置40未作動的情況產生,但由於該控制主機10無論該控制資料是否有更新皆是持續不斷的發送該控制資料,因此藉由該序列位元組的設置,供該些受控裝置40判斷該控制資料是否更新,當該序列位元組沒有改變時,代表擷取的子資料為舊資料,該些受控裝置40忽略擷取的子資料,不做任何動作,而當該序列位元組改變時,代表擷取的子資料為更新之資料,該些受控裝置40依據擷取的子資料進行控制。在本實施例中,該序列位元組具有8個位元,其值能代表0~255中任意一個數字,但不為0。
舉例來說,該序列位元組的初始值為1,該控制主機10接收到該控制訊號並比對出對應該控制訊號的第一筆控制資料時,補上該序列位元組,此時,該序列位元組為00000001,隨後,該控制主機10便以固定頻率重覆發送該序列位元組(00000001)及該控制資料。當該控制主機10接收到另一控制訊號時,該控制主機10自該儲存單元20中比對出第二筆控制資料並補上該序列位元組,且將該序列位元組加1,此時,該序列位元組為00000010,隨後,該控制主機10便以固定頻率重覆發送該序列位元組(00000010)及該控制資料。如此一來,該些受控裝置40在接收到該控制資料的時後,即可根據該序列位元組判斷現在的控制資料是第一筆控制資料還是第二筆控制資料,換句話說,該些受控裝置40僅在第一次收到該第一筆控制資料時動作,若之後重覆收到該第一筆控制資料,即不動作,直到該些受控裝置40在第一次收到該第二筆控制資料時,才會動作,且之後若重覆收到該第二筆控制資料,亦不動作。
如圖2及圖3所示,當該家庭自動控制系統1僅具有該第一受控裝置41與該第二受控裝置42時,該控制資料中包含有該序列位元組、該第一子資料及該第二子資料。該第一子資料及該第二子資料中分別具有一致能位元、一裝置編號、多個資料位元組及一檢查位元組。
該致能位元是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及該第二受控裝置42判斷此次傳送的控制資料中的第一子資料及該第二子資料是否與自身有關。該第一受控裝置41先截取該第一子資料後,才判斷該第一子資料中的致能位元的狀態,並根據該致能位元的狀態判斷該第一受控裝置41是否需要動作。因此,無論該致能位元為何,皆不會引響到該控制資料的擷取與傳遞。舉例來說,0代表本次傳送的控制資料與受控裝置40無關,故無需動作,1代表本次傳送的控制資料與該受控裝置40有關,故需動作,因此當該第一子資料中的致能位元為0,該第二子資料中的致能位元為1時,代表使用者操作該輸入單元30欲控制該第二受控裝置42連接的第二開關421或第三開關431,而不控制該第一受控裝置41。因此,該第一受控裝置41不需動作,而該第二受控裝置42需動作。
該第一子資料的裝置編號是由多個位元構成,且對應該第一受控裝置41的型號,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在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進一步確認該第一子資料是否正確,可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使用。同理,該第二子資料中的該裝置編號即是對應該第二受控裝置42的型號。如此一來,即便當該第一受控裝置41損壞,而換上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只要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的型號與原本的第一受控裝置41的型號相同,該第一子資料即可供新的第一受控裝置41使用,且藉由該裝置編號能避免使用者更換錯誤型號的第一受控裝置時,擷取該第一子資料而產生誤動作。
該第一子資料的該些資料位元組即是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控制該第一開關411使用,舉例來說,當該第一開關411是連接一彩色燈具(圖未示)時,該些資料位元組即是用於定義該彩色燈具的顏色及亮度,而該第一受控裝置41即可根據該些資料位元組透過該第一開端411控制該彩色燈具的顏色與亮度。同理,該第二子資料的該些控制單元即是供該第二受控裝置42控制該第二開關421與該第三開關422使用。
該第一子資料的檢查位元組是用於供該第一受控裝置41確認該第一子資料是否正確。在本實施例中,該檢查位元組是校驗和(checksum)的值,也就是說,該檢查位元組記錄的是該第一子資料全部位元的總和,因此,該第一受控裝置41即可利用該第一子資料的檢測位元組進一步確認該第一子資料中是否有缺漏或是錯誤。同理,該第二子資料的檢查位元組即是供該第二受控裝置42確認該第二子資料是否正確。
在該控制主機10傳送該控制資料至該第一受控裝置41時,該第一受控裝置41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具第一長度的第一子資料,並將剩餘資料往前遞補,以整合成該第一控制資料後,傳送至該第二受控裝置42,因此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之前,仍具有該序列位元組。當該第一受控裝置41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後,確認本次接收到的序列位元組與前次接收到的序列位元組是否相同,若相同則該第一受控裝置41忽略該第一子資料不動作,若不同則該第一受控裝置41依據擷取之第一子資料進行控制。
請參閱圖4至圖6所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該家庭自動控制系統1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三受控裝置(圖未式),該第三受控裝置電連接至該第二受控裝置42,該記憶單元20中記錄的控制資料的長度相較於該家庭自動控制系統1只包含二個受控裝置時為長。也就是說,該控制資料中包含有一第三子資料。如圖4所示,該第一受控裝置41接收到該序列位元組即該控制資料,且該控制資料具有該第一至第三子資料,該第一受控裝置41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將剩餘部份整合成該第一控制資料傳送至該第二受控裝置42。如圖5所示,該第二受控裝置42接收到該序列位元組即該第一控制資料,並擷取該第二子資料後,將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二控制資料傳送至該第三受控裝置。如圖6所示,該第三受控裝置接收到該序列位元組及該第二控制資料後,擷取該第三子資料。
由上述內容可知,該控制資料的長度視該些受控裝置40的數量以及各受控裝置40的型號而定。因為當受控裝置40的型號不同時,其所需的資料位元組的長度也會不同,而製造廠商僅需在建置該家庭自動控制系統時,確認該記憶單元20中儲存的該些控制資料是否正確即可,在後續的維修上,只需由使用者自行購買相同型號的受控裝置40更換即可,並無需重新設定該控制主機10,以減少後續維修的人力成本。
請參閱圖7所示,在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該控制主機10具有多個資料輸出端11,且分別電連接至多組各別串聯的受控裝置40。由於資料傳遞需要時間,因此該受控裝置40的串聯數量越多,則最末端的受控裝置40在控制資料的接收會越慢,因此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採用多個控制資料平行輸出,同步輸出至多組各別串聯的受控裝置40,提高傳送資料至末端受控裝置40的速度。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主機10是在比對出該控制資料後,先將該控制資料拆分成多個控制子資料,並在各個控制子資料的起始位置之前補上該序列位元組後,分別由不同的資料輸出端11輸出。
請參閱圖8所示,該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一控制資料(S101); 該第一受控裝置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一第一長度的一第一子資料(S102); 該第一受控裝置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S103); 該第一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一子資料的一致能位元狀態(S104);若該致能位元為0,則該第一受控裝置不動作(S105);若該致能位元為1,則執行下一步驟; 該第一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一子資料的一裝置編號是否對應該第一受控裝置之型號(S106);若否,則該第一受控裝置不動作;若是,則執行下一步驟;其中該裝置編號是由多個位元構成; 該第一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一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一開關(S107); 該第二受控裝置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的第二子資料(S108); 該第二受控裝置將該第二子資料自該第一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二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二控制資料(S109); 該第二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二子資料的一致能位元狀態(S110);若該致能位元為0,則該第二受控裝置不動作(S111);若該致能位元為1,則執行下一步驟; 該第二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二子資料的一致能位元狀態(S112);若該致能位元為0,則該第二受控裝置不動作(S111);若該致能位元為1,則執行下一步驟; 該第二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二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二開關(S113)。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家庭自動控制系統
10‧‧‧控制主機
11‧‧‧資料輸出端
20‧‧‧記憶單元
30‧‧‧輸入單元
40‧‧‧受控裝置
41‧‧‧第一受控裝置
411‧‧‧第一開關
42‧‧‧第二受控裝置
421‧‧‧第二開關
422‧‧‧第三開關
50‧‧‧家庭控制系統
51‧‧‧控制主機
52‧‧‧控制單元
521‧‧‧人機介面
53‧‧‧受控單元
531‧‧‧開關
圖1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實施例之系統方塊圖。 圖2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實施例的控制資料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實施例的第一控制資料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另一實施例的控制資料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另一實施例的第一控制資料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另一實施例的第二控制資料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又一實施例之系統方塊圖。 圖8是本發明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9是現有技術的家庭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1‧‧‧家庭自動控制系統
10‧‧‧控制主機
11‧‧‧資料輸出端
20‧‧‧記憶單元
30‧‧‧輸入單元
40‧‧‧受控裝置
41‧‧‧第一受控裝置
411‧‧‧第一開關
42‧‧‧第二受控裝置
421‧‧‧第二開關
422‧‧‧第三開關

Claims (10)

  1. 一種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包含有: 一控制主機,具有一資料輸出端; 一記憶單元,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且儲存有多筆控制資料; 一輸入單元,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且產生一控制訊號至該控制主機; 多個受控裝置,各受控裝置相互串聯,且其中該受控裝置包含一第一受控裝置及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的第二受控裝置,該第一受控裝置電連接至該控制主機的資料輸出端; 其中該控制主機根據該控制訊號自該記憶單元中比對出與該控制訊號對應的控制資料,並由該資料輸出端發出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 其中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對應該控制訊號的控制資料,並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子資料,且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 其中該第二受控裝置接收該第一控制資料,並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之第二子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其中: 該控制主機在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之前補上一序列位元組,並以一固定頻率重覆發送該序列位元組及該控制資料,且當該控制主機接收到另一控制訊號時,該控制主機自該儲存單元中比對出另一控制資料,並將該序列位元組加1; 該第一受控裝置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該具第一長度的第一子資料,並將剩餘資料往前遞補,以整合成該第一控制資料後,傳送至該第二受控裝置; 該第一受控裝置確認本次接收到的序列位元組與前次接收到的序列位元組是否相同,若相同,則忽略不動作;若不同,則依據擷取之第一子資料進行控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其中: 該第一子資料具有一致能位元; 該第一受控裝置於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根據該第一子資料的致能位元的狀態,判斷是否需要動作。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其中: 該第一子資料具有一裝置編號,該裝置編號是由多個位元構成; 該第一受控裝置於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判斷該第一子資料的該裝置編號是否與其自身的裝置型號對應,若該第一子資料的該裝置編號與該第一受控裝置的型號相符合,該第一受控裝置動作。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其中: 該第一子資料具有一檢查位元組; 該第一受控裝置於擷取該第一子資料後,加總該第一子資料中的各個位元,判斷是否與該檢查位元組的值相同,以確認該第一子資料中是否有缺漏或是錯誤。
  6. 一種家庭自動控制方法,供控制多個相互串接的受控裝置,其中該受控裝置包含一第一受控裝置,一串接該第一受控裝置的第二受控裝置,該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a. 該第一受控裝置接收一控制資料; b. 該第一受控裝置自該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具一第一長度的一第一子資料; c. 該第一受控裝置將該第一子資料自該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一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一控制資料至該第二受控裝置; d. 該第二受控裝置自該第一控制資料的起始位置擷取一具一第二長度的第二子資料; e. 該第二受控裝置將該第二子資料自該第一控制資料中移除後的剩餘部份整合成一第二控制資料,並傳送該第二控制資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其中於執行步驟c後: 該第一受控裝置進一步判斷該第一子資料的一致能位元狀態;若該致能位元為0,則該第一受控裝置不動作;若該致能位元為1,則執行下一步驟; 該第一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一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一開關後,執行步驟d。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其中於執行步驟c後: 該第一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一子資料的一裝置編號是否對應該第一受控裝置之型號;若否,則該第一受控裝置不動作;若是,則執行下一步驟;其中該裝置編號是由多個位元構成; 該第一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一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一開關後,執行步驟d。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其中於執行步驟e後: 該第二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二子資料的一致能位元狀態;若該致能位元為0,則該第二受控裝置不動作;若該致能位元為1,則執行下一步驟; 該第二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二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二開關。
  10.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家庭自動控制方法,其中於執行步驟e後: 該第二受控裝置判斷該第二子資料的一裝置編號是否對應該第二受控裝置之型號;若否,則該第二受控裝置不動作;若是,則執行下一步驟;其中該第二子資料的裝置編號是由多個位元構成; 該第二受控裝置根據該第二子資料的多個資料位元組控制一第二開關。
TW104120132A 2015-06-23 2015-06-23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TW201701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0132A TW201701564A (zh) 2015-06-23 2015-06-23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CN201610303615.0A CN106292315A (zh) 2015-06-23 2016-05-10 家庭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0132A TW201701564A (zh) 2015-06-23 2015-06-23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0811B TWI540811B (zh) 2016-07-01
TW201701564A true TW201701564A (zh) 2017-01-01

Family

ID=56997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0132A TW201701564A (zh) 2015-06-23 2015-06-23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2315A (zh)
TW (1) TW2017015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254B (zh) * 2018-12-11 2020-10-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列傳輸風扇控制裝置、串列風扇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111306087B (zh) * 2018-12-11 2022-07-1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的传输风扇控制装置、串行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3411Y (zh) * 1997-11-25 1999-06-09 周政佑 家庭智能控制装置
CN2775748Y (zh) * 2005-01-05 2006-04-26 唐斌 电器网络控制系统
CN101788812B (zh) * 2009-12-30 2012-10-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装置
CN102591307B (zh) * 2012-03-09 2013-08-14 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20130304241A1 (en) * 2012-05-12 2013-11-14 Kedar Ingale Appliance control
CN103402039B (zh) * 2013-07-23 2017-01-04 康易保(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US9483735B2 (en) * 2013-11-13 2016-1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based extraction of complex building operation rules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CN104284489A (zh) * 2014-09-30 2015-01-14 中山市德斯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0811B (zh) 2016-07-01
CN106292315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152B (zh) 网络通信系统
CN202750100U (zh) 用于识别目标装置的电线连接的系统
CN204244266U (zh) 路由器和家电控制系统
US9874916B2 (en) Device registration apparatus and de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CN103973643A (zh) 智能协议转换器
CN105225464A (zh) 一种遥控红外码适配方法及装置
WO2016110000A1 (zh) 单板掉电重启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1701564A (zh) 家庭自動控制系統及方法
CN111758078B (zh) 用于连接到现场总线控制器的i/o模块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701982B (zh) 一种用于对配电线路监测终端进行自动升级的方法
CN112114901B (zh) 待机控制电路、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81943A (zh) 一种基于网页的远程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032673A (zh) 自动回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映像档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KR100927092B1 (ko) 피엘시 네트워크에서 파라미터 설정 방법
CN101136756A (zh) 网络远程控制主机上电自检的方法、系统和bmc芯片
US11632257B2 (en)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 having multiple power source devices
CN113377153B (zh) 一种多路网卡设备的时钟隔离装置及方法
CN116137603A (zh) 链路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050653A (zh) 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方法、配置系统和精密空调
CN110677264B (zh) 一种供电故障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187680A1 (en) Controller System With Programmable Bi-directional Terminals
CN114678861A (zh) 多电源以太网络供电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N109306572A (zh) 一种电脑圆机地址编码控制系统
CN107918315A (zh)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atm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90806A (zh) 非固定地址码的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