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698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98B
TW201698B TW081101191A TW81101191A TW201698B TW 201698 B TW201698 B TW 201698B TW 081101191 A TW081101191 A TW 081101191A TW 81101191 A TW81101191 A TW 81101191A TW 201698 B TW201698 B TW 2016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feed
item
polymer
extract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110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Pluss Stauff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uss Stauffer Ag filed Critical Pluss Stauffer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5/00General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compound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4Fraction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β工消f合作社印¾. 201698 Λ 6 ____Β6__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L 1 ·發明範赌 本發明有關一種聚合物之工業分餾法,其使用萃取塔 及萃取劑以及一種進行該法之裝置。 2 .生前枝蓊描沭 由溶液中分盤聚合物已由M.J.R. Cantow: Polymer
Fractionation; Academic Press N.Y. 1967,及M. Hoff-mann, H. Kromer, R. Kuhn: Polymer analysis,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1977,得知。存於稀釋液中之聚合 物依分子量及/或依化學組成,借相平衡之助,並藉一再 重覆之不連續之基本步驟及適當地重組中間餾分而分離, 可逹良好分離結果。但是,當分餾之量超過克刻度時,所 需之操作時間及花費甚多,故妨礙該法之工業性利用。 開始所提之方法已掲示於DE-0S 3,242,130。此 已知法中,從高分子量及/或化學性無規則産品之聚合物 試樣可製備較均勻的産品。如果把欲分餾之聚合物溶於適 當的一或多組份溶劑且該溶液或該進料借助第二種含有同 於進料之溶劑組份之溶液或举取劑連續逆流萃取時可達分 離之效果。進料及萃取劑中溶液組份經選擇使原料聚合物 及溶劑組份之整個糸統在操作溫度先具可溶混區,其次相 圖中該相之組成對應於可溶混區之外之點,且第三則補足 萃取劑使進料及萃取劑間之聯結線(操作線)與可溶混區 相交。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B家櫺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¾事項再>rtT>7本tK) Γ ,線. -3 - Λ G Π 6 201698 五、發明説明(2 ) 為使分離最佳化,進料流及萃取劑流之比例經選擇使 操作點(即,靜態操作下分餾裝置總内容物之平均組成) 位於比下述交點更高之聚合物濃度:操作線與羼於低聚合 物濃度之分離曲線之各部分交點。在所有情況下,操作點 皆選擇於可溶混區之内部。分餾藉將導入萃取塔之聚合物 分子在對流相中依其分子量,其化學組成或其幾何結構而 自身分離成不同程度而達成,分離藉額外步驟,例如高度 相分散有利分離進行。因此,該操作以特定連續逆流萃取 進行,其中較好使用分離僅在聚合物存在時發生之'"内溶 混區〃。簡言之,例如不同長度之聚合物分子需不決定其 是否較喜歡兩種溶劑中的某一特定溶劑,此兩種溶劑僅有 限地互溶,而僅是其欲存於彼此逆流之較稀相或較濃相。 此種已知法之缺點是就熱力理由言之,其不能避免經 去除之溶膠仍含相當比例之長鏈物,即令人滿意之分餾僅 能藉幾種不同實驗達成。此已知之分餾法因此視為不可工 業化者。 發明缡論 本發明之問題是提出一種聚合物工業分餾用之方法及 裝置,其中高分子量物質,依不同規則(尤其分子量,化 學結構,幾何結構)與低分子量物質明確分離。該法亦適 於加工/再循環並回收塑料且由該法及該裝置分汲之聚合 物可用為分散劑及/或作為填料及/或礦物及/或顔料用 之研磨助劑。 本紙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tirT本页) 裝· 經濟部屮央梂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 -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屮央榣準局β工消赀合作社印51 五、發明説明(3 ) 依本發明,此問題由具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色的 方法及具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特色的裝置解決。本發 明方法之較佳用途特色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且經分皤 之聚合物者之用途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6及17項。 有利於再發展本發明之較佳待色則列於第1或18項 所附之附屬項。 本發明之聚合物工業分餾法,其使用萃取塔及均勻萃 取液,有利地包括以下程序步驟: (a) 均勻進料蓮送至萃取塔區,該區在進料具有比萃取 劑大之密度時近於萃取塔上端且在進料具有比萃取 劑低之密度時近於萃取塔下端; (b) 均勻萃取劑在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密度時蓮至近於 下端之萃取塔區且在進料密度低於萃取劑時蓮至近 於上端之區,位於上進料點之下之塔區保持在第一 溫度T i ; (c) 進料及萃取劑流經選擇使在溫度T:時,兩相共存 且確定在所得兩餾份中之原料聚合物之期望分佈, 源自萃取劑之較無聚合物相進一步傳送至相鄰之塔 區,其中溫度T2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減少而減 少時則低於溫度Τ,且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加 而減少時則高於溫度Ti ; (d) 在溫度T2 ,富含聚合物相分離,其移入溫度Tz 之相鄰區,不再完全溶於彼者並以在浮現此相之塔 端之靜態中移除凝膠相,其含有一餾份中所期望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項女;本頁) 訂 線. 本紙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度) 一 5 -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β工消伢合作社印51 201698
^ Λ G
I? C 五、發明説明(4 ) 分子組份,之方式摻入萃取程序中; (e) 在另一塔端卸除溶膠相,其含另一餾份中所期望之 分子組份;及 (f) 重覆步驟(a)至(e),直接使用所得之凝膠餾 份為進料直至原料試樣分成期望數量之餾份。 發明用以進行該法之裝置有利地由具有延長外殼之萃 取塔所組成,其包括具第一溫度控制裝置之低部分及具第 二溫度控制裝置之相鄰較高的第二部分及近於萃取塔高端 之進料-萃取劑用之第一入口,近於萃取塔低端之萃取劑 -進料用之第二入口,在萃取塔高端之蹓份卸口及萃取塔 低端之餾份卸口。 依本發明,可先有利地在程序步驟中將原料聚合物分 成小部分,其方式為溶膠餾份以期望之均度同時存在且形 成之凝膠餾份可就萃取劑組成,進料流之大小及溫度設定 而在變化條件下藉重覆萃取再用於分離次一餾份。 有利方式為,在進料及萃取劑入口之上及之下,各由 再向上或向下輸送之溶膠相,分離新的含富聚合物相,後 者再沈降或産生較好含有更不可溶之分子之相。 依發明進一步發展,在二元糸中,溫度T,有利地選 定於離溶混區内部之濁度曲線最多3 0Ό之處且若為三元 条,則在液/液分離之溫度範圍中,Τ2固定於和Ti最 多差40 °C,依溫度對聚合物溶解度之影響而定,二元及 三元糸皆然。 較好,在程序步驟(f)中,當使用混合溶劑時,熱 本紙5k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节項再祺寫木頁) 裝· -6 -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屮央櫺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5 ) 力上較佳之組份含量增至當保持溫度Τ』,但先前程序步 驟用為進料之凝膠汲份的較輕易可溶組份成為可溶,因為 進料勻度增加故溫度τ2比先前步驟更接近溫度Ti。當 程序步驟(f)中使用單組份溶劑中,在聚合物溶解度隨 著溫度減少而降低時,則提高溫度T』且溫度τ2設於溫 度Τ,之下,其差距隨著条統混合熱之減少而增加,然而 較好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加而減少之情況下使用單一 组份溶劑時,溫度Τ:降低且溫度τ2對應上述該值選擇 〇 此發明方法及發明裝置例如適於以下四種分餾狀況: 1) 僅含化學上相同結構之元素之不同分子量的直鏈結構 分子(直鐽同質聚合物)之聚合物試樣的工業分餾, 聚合物溶解度隨著分子量增加及溫度降低而減少,進 料密度大於萃取劑者。 2) 僅含化學上結構相同元素之不同分子量的直鏈結構分 子(直鍵同質聚合物)之聚合物試樣的工業分餾,聚 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且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 者。 3) 僅含化學結構相同之元素之不同分子量的直鏈結構分 子(直鏈同質聚合物)的聚合物試樣之工業分餾,聚 合物溶解度隨分子量增加及溫度降低而減少,進料密 度小於萃取劑者。 4) 僅含化學結構相同之元素的不同分子量之直鍵結構分 子(直鏈同質聚合物)之聚合物試樣的工業分餾,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碩艿本頁) 裝· 訂 線· 木紙5良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標準(CNS)>tM規格(2ΠΊΧ297公I) -7 - 201698 Λ 6 Η6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Α工消资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合物溶解度隨著分子量增加及溫度升高而減少,進料 密度小於萃取劑者。 在上述第一種情況中,均勻進料導入近於其上端之萃 取塔區並將均勻萃取劑送至萃取塔之低端區,溫度Tz大 於溫度Τ 2。 在第二種情況中,進料及萃取劑如情況1般輸送,但 溫度τ2大於溫度Τ2。 在第三種情況中,進料送至近於萃取塔低端之區且萃 取劑送至塔之上端區,溫度Ti大於溫度τ2。 第四種情況,進料及萃取劑如情況3般蓮送,但溫度 Τ 2大於溫度Τ 7。 進料在特定溫度之組成以有利方式使用G i bbs相三角 形中之點界定,其落於各糸之溶混區外。此原料溶液應具 最高可能之聚合物濃度,且在使用混合溶劑之情況下,已 含適量之熱力上較差之溶劑。 溶劑之選擇來自連缠分餾操作時安定液/液分離之需 求。較好,在使用單組份溶劑時,溫度T』經選擇使,當 聚合物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少時,落於最大混濁溫度 之下,且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時,落於最小混濁溫 度之上。較好,在使用混合溶劑時,溫度T,經選擇使發 生穩定之液/液分離(預防結晶),不發生聚合物鍵斷裂 ,且巨觀相分離在裝置中該相逗留時間中發生。在整個分 諧期間進料就液或固相分離言之保持穩定,且聚合物在此 條件下鏈必需不裂解。依分餾,混合溶劑之組成經選擇使 本紙汝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間請背面之注-卞項再4贫:本一£ 裝 .51 線, -8 _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榣準局β工消资合作社印$L 五、發明説明(7 ) 表示進料及萃取劑之組成的Gibbs相三角中之點與伴隨之 互溶區相交。進料組成之例列於以下說明部分之表中。 較好,原料聚合物依其鍵長或實質與其無關而依其直 鍵,支鏈或環狀結構或依其化學不同結構元素之不同含量 分離。若原料試樣之聚合物分子不僅分子量而且幾何結構 亦不同,例如其直鐽性或不同之支鐽度,及/或其化學結 構,例如單體A及B之共聚物,則溶劑必需依特定標的選 擇。同者亦適於環狀化合物之分餾。此意諝例如在期望依 其化學組成分離共聚物時(實質與分子量無關),所選定 之萃取劑的溶解度必需依聚合物化性而定,而非其分子量 。若富含A之聚合物分子比富含B之聚合物更不易溶,則 前者含於凝膠餾份且後者於溶膠餾份。 共聚物之溶解度首先依其莫耳重,其次依其化學組成 而定。在數個情況下,發現溶劑/沈澱組合物主要依首者 或依次者分離。除了專家所熟習之其他方法外,可適於此 者可藉濁度滴定決定。 均勻萃取劑可為單組份或多組份溶劑。依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之特色(f)重覆程序步驟中,若使用混合溶劑 ,則其熱力較佳組份含量增加至雖保持溫度T,,但先前 程序步驟之凝膠餾份之短鏈組份變成可溶。因為進料之勻 度增加,故溫度丁2選擇比步驟(d)接近T;。 依該法之更佳發展,當使用單組份溶劑時,溫度 相對地增加,而溫度丁2低至足以分離選定之第二相(就 以上狀況1言之)。 本紙5¾:尺度边用中國S家標準(CNS)甲4規格(2 U1X 297公硬)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卞項再埸寫本頁) 裝· 訂 線 9 _ 201698 Λ 6 _ηβ_ 五、發明説明(8 ) 就Τι :丁2比例言之,無特定通則。完全分餾過程 中,即將分散之原料分成數種高勻度之皤份,T2及丁: 必需隨著分餾步驟之進行,進料之無規性的減少而更接近 。就既定之溶液組成,選定之操作溫度Τ:與分離溫度 τ2之距離由分餾標的控制。 為實行該法,初分佈之知識及餾份期望勻度之決定極 重要。欲分離産物之勻度愈低,在萃取步驟中移除之溶膠 比必需愈小以達期望之分餾。少量萃取藉減少相同進料流 所用之萃取進料流或使用低溶解能力之萃取劑並將兩流保 持固定而促進。 較好,在濃水溶液中聚丙烯酸分餾時,使用在水及 M g鹽或其他類似作用鹽之混合物中之溶液為進料且M g 鹽或類似鹽之濃水溶液為萃取劑 較好,在聚氯乙烯(PVC)分子分餾中,選擇 THF/水/PVC 75-85%/7. 5-12. 5 %/7. 5—12. 5%之100%混合物為進料組成物 ,THF/水比例 80-90%/1〇 — 20%之 1〇〇 %混合物為萃取劑,溫度T,為22 - 26°且操作濃度 4 - 6 % P V C 〇 較好在聚異丁烯(P I B)分餾時,選擇甲苯/甲基 乙基甲酮/P I B 之 68-76%/l3— 17%/1 1 _15%之100%混合物為進料組成物,甲苯/甲基乙 基甲酮之75 — 85 %/ 1 5 — 25%之1 ◦〇%混合物 為萃取劑,溫度T, 20 — 24 °C且操作濃度3 — 5% 本紙张尺度边用中國Η家棕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10 ~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A工消#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9 ) Ρ I Β 〇 就不同條件下可得之分餾,萃取塔之最佳聚合物進料 亦有利且例如在平均值範圍中,尤其是就總液體含量言之 為3及5%重間之聚合物。 該塔之聚合物進料必需就特定糸統個別決定。但是, 通常在低臨界範圍中分餾之情況下,選擇1/3臨界濃度 為聚合物之濃度,且在超臨界分餾之情況下,濃度為4/ 3至7/3臨界濃度。 就可能分餾之溫度範圍言之,通常假設在室溫操作, 但化學品可有必要之變化,例如聚乙烯之情況中在低於約 1 OOt:之溫度無溶劑。 本發明方法有利於塑料之_加工及再循環與回收。欲依 該法分汲之聚合物的較佳用途為填料用之分散劑及/或研 磨劑及/或礦物及/或填料,尤其是製紙業。 本發明進行該法之裝置有利地包括(非目前所用之脉 動式篩板塔)非豚動式镇髏或充髏塔,因彼結構所需之技 術花費極低且因有利地避免反混故得較佳分離。 較好,填體無可充刷或填液之孔洞且表面不附著兩相 中之任一者。本發明更佳之萃取塔為連續或週期式之攪拌 塔,且若為攪拌塔則較好為Scheibei塔。 萃取塔另簡便地含一或多傾混合器-分離器步驟,且 較佳情況下使用沿分餾塔産生溫度梯度之單一溫度控制裝 置取代兩個溫控裝置。 在凝膠相密度大於溶膠相者之情況下萃取塔之裝置盒 本紙张尺度边用中B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足) (請先閱讀背面之:4意事項再埸"本頁) -11 -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檁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51 五、發明説明(ίο) 中,在具溫度Τ:之區上方或在相反情況下之溫度Τ,區 之下方,另在均勻進料入口之上或下方提供一區域,其中 産生有利條件,在該條件下由再送往上游或下游之溶膠相 分離一新相,此再沈降或升起之相較好含更不可溶組份之 相。 在上述第一情況下,此分離較好在溫度Τ2隨溫度 丁2降低之下逹成,結果因熱力分離之相甚至在達到溫度 Ti之區仍不再溶解。在第一種情況(正常情況)下,必 要之冷卻依所用之糸統而定。因此,以有利之方式進行産 生溶膠之吸收相的處理並與所諝之''回流〃比較。所得之 分離力如同以低分子量混合物之相關方法(精餾及萃取) 所得之範圍。 因為在上部分中新形成之富含聚合物相所具之特定萃 取,可依技術及經濟上可接受之方式以單一程序步驟將原 料聚合物分離使分離後之溶膠部分即具期望勻度,且所形 成之凝膠部分即可在不同條件下藉重覆萃取分離次一汲份 〇 發明另一個聚合物工業分餾上之優點為使兩凝膠為新 進料,因此溶膠不需加工以再用為進料,而此可大幅減少 時間及溶劑以及操作成本之花費。此對目前已知必需使用 溶膠組份再作為進料以得到狹窄餾份之方法而言尤其明顯 〇 較好,該法以各程中萃取少量極可溶之材料的方式進 行,因為此不但因操作點更深入混溶區而導致更高之分餾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衣弄) 本紙度il用中國國家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及) -12 - 201698 Λ 6 Β6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只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Π) 效率,亦因凝朦組份可即用為後程之進料且操作條件起伏 之影饗大幅降低而有實際之優點。此外,實際上之特點為 可節省相當量之溶劑,因為各程步驟中可萃取最終餾份。 附画簡沭 以下將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其中: 圖1 圖示進行發明方法之裝置;且 圖2 為描述本發明聚合物工業分餾法之程序示意圖; 圖3 顯示分餾示意圖之實例,其顯示本發明四階法之分 汲結果。 圖4 顯示以u對分子質量(Μ)所繪得之圖示性的説明 ,w為溶膠中聚合度為i之聚合物對凝膠中者之比 例的對數比。此可定量評估分餾效率。當在依發明 連缠聚合物分餾(〇)之情況下直線部分之較大斜 率比在先前技藝(〇)之連缠聚合物分餾之情況下 之曲線的較小斜率比較時,顯然發明裝置之分餾效 率增加。 圖5 為条統濁度曲線之圖示,其中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 之增加而減少(上溶混區)或增加(下溶混區)。 龄佳窨例摇沭 圖1及圖2示基本程序,其使用填有填體之萃取塔 1 0。說明者為聚合物連續工業分餾之上述第一種情況, 其僅含不同分子量之直鐽結構分子,其包括化學相同結構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圉家標準(CNS)f 4規格(210x297公發)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項再培寫木頁) 裝- 訂 線_ -13 - 經濟部屮央櫺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201688 Λ 6 ____Π_6__ 五、發明説明(1£) 元素(直鐽同質物),聚合物溶解度随分子量增加及溫度 下降而減低且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者。圖示者為萃取塔 10,其包括延伸之較好為圓筒狀之填體11的外殼。填 體1 1包括惰性材料,其無可沖或填液之洞且表面上不粘 附含聚合物之相。 萃取塔10之底端包括以密封裝置諸如栓或閥密封之 凝膠出口 12。萃取塔之低區中,有提供萃取劑之入口 14,實質於萃取塔10之中心區中形成提供進料之入口 1 5 ,而萃取塔1 0之上端有排除溶膠之出q 1 6。在上 供料點之下的塔區藉圖示之溫控裝置17保持可調溫度 T:,其在圖1中僅以加熱或冷卻套管表示。萃取塔10 使用填體11之充填在入口15區持缠往上經溫度轉換區 至藉第二溫控裝置,圖示為18,保持在溫度T2之區。 溫度控制Τ 2必需與進料口適當間隔。在極端情況下, Τ:及Τ2可直接彼此相鄰。入口 15之進料及入口 14 之萃取劑輸入方式為未説明之泵式。 在特例中萃取塔之結構為攪拌塔。攪拌塔可例如為 Scheibei塔。另一特例中,使用萃取塔,其含一或多個混 合器-分離器步驟。 就另外聚合物工業分餾之再精鍊法言之,沿分汲塔産 生溫度梯度之溫控裝置亦適之。 就工業用途言之,萃取塔10高度較好約3至6m且 依特定進料及萃取劑,尤其是下沈分餾組份之沈降率及分 子量而定。直徑較好為1◦及30cm間之大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卞項再"":"11,、) 本紙张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4規格(210x297公龙) -14 - 201698
AG H G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A工消费合作社印frl4 五、發明説明(13) 程序圖示於圖2。 圖3表示雙酚一 A —聚碩酸酯(Μ» = 28. 9kg/ mo i? ; U=l. 3)之完全分餾圖。分餾標的是將原料 分成5個簧質具高匀度之相同大小的餾份。箭頭對各示分 餾步驟,欲分餾之産物形成箭頭之始點而尖端指向形成之 溶膠或凝膠。 因此C1程(見表)表示原料之分餾。此第一步驟中 ,30%重之聚合物可達稀釋組。第一溶膠之相對低勻度 係因原料之分子量分佈,其中仍存有大量不同長度之低分 子量聚合物鏈。 各情況下之進一步分汲步驟中,凝膠用為新進料而不 再加工。藉變動EA組成(萃取劑組成),在各情況下可 分離約20%聚合物為溶膠。最終産物無規性 U = M m - 1 Μ „ (Μ» =分子量重量平均值); =分子量數量平均值) 範圍為U=0.1。 圖3之粗線方格表示分餾之最终産品。 上述第一情況之加工中,均勻進料藉未示之裝置提供 於萃取塔之中心區。均勻進料為在至少一溶劑中含欲分餾 之聚合物者。 各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發) 一 15 — 201698 Λ 6 Η 6 經濟部屮央梂準局K3: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4) 窨施例 發明方法應用於以下物質之分餾: 聚氯乙烯(p V C ), 聚苯乙烯(p s), 聚異丁烯(Ρ I Β ), 聚乙烯(Ρ Ε )及 雙酚一 Α —聚碩酸酯(PC)。 就PVC言之,選擇以下操作參數: PVC: 進料組成:THF/水/PVC= 8〇/ 1〇/ 1〇 萃取劑: THF/水=85/18 操作濃度:約 5% PVC 溫度T 2 : 2 4 V 就ΡIB言之,選擇以下操作參數:
B: 進料組成:甲苯/甲基乙基甲酮/ PIB = 72/15/13 萃取劑: 甲苯/甲基乙基甲酮/ = 80/20 操作濃度:約 4% PIB 本紙张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丨0x237公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大二3 丁 —16 — 201698 Λ 6 Η 6 五、發明説明(15) 溫度Τ 2 : 2 2 V 情況2之例(其均聚物之溶解度隨溫度增加而減低而 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密度)。 就借助混合溶劑之分餾言之,三元糸丙酮/丁酮/聚 苯乙烯以及在9 5Ό範圍中之分子量依存性最小分離溫度 為適。操作條件經選擇使Τ』高於95t:且Τ2比丁,高 數度。 情況3之實例(均聚物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低而進 料密度小於萃取劑密度)。直鏈聚乙烯之分餾在Ti = 1 30 — 1 4 ◦它之溫度進行。此溫度下可防聚合物結晶 。至於溶劑,使用二苯醚,其密度與聚合物有適當差異, 即至少◦. 03g c m '3 〇 下表中,表示發明實例及比較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卞項再^贫:本&、) 裝- ,^τ 線. 經濟部屮央#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¾ 本紙張尺度i4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 X 297公龙) -17- 201698 Λ 6 Η 6 五、發明説明(16) s_: 連缠聚合物分餾(CPF試驗)以糸统二氯甲烷/二 伸乙甘醇/雙酚A—聚磺酸酯之試驗 塔 1 2 3 4 5 進料 EA T/°C W.p Wi/W2/W3 W 2 Ti T2 A 0.82/0·13/0.05 0.22 23 / 0.025 B 0.81/0.11/0.08 0.20 23 / 0.018 Cl 0.77/0.08/0.15 0.22 21 -3 0.013 C2 Gel of Cl 0.21 23 + 1 0.015 C3 Gel of C2 0.20 25 十5 0.012 C4 Gel of C3 0.19 25 + 12 0-017 D 0.77/0.08/0.15 0.19 21 + 11 0.032 A :習用C P F脉動式篩板塔, 溶膠出口在進料入口。 B :如A,但使用填體(玻璃珠 ,d =4 — 7 mm ) 而非豚 動。 C 1-C4:依發明法以填體試驗(玻璃珠,d = ;4 nun ) D 0 :如 C 1 - C 4, 但使用d = 8 mm 玻璃珠。 經濟部屮央櫺準局!3:工消费合作社印5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琪艿本頁) 線 CPF :連缠聚合物分餾 E A :萃取劑。 進料及萃取劑組成以重量分率(W)表示,數字1示 二氯甲烷,2為二伸乙甘醇且3為雙酚A—聚碩酸酯。 W 示塔中平均聚合物濃度。 木紙張尺度迈用中B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歧) —18 —

Claims (1)

  1. AT B7 C: 0: 六、由:KH.5;L3I fT.—種聚合物工業分餾方法,其使用萃取塔及均勻 萃取劑,其特徴為以下程序步驟: (a) 均勻進料蓮送至萃取塔區,該區在進料具有比萃取 劑大之密度時近於萃取塔之上端,且在進料具有比 萃取劑低之密度時近於萃取塔之下端; (b) 均勻萃取劑在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密度時蓮至近於 下端之萃取塔區,且在進料密度低於举取劑時蓮至 近於上端之區,位於上進料點之下之塔區保持在第 一溫度T 2 ; (c) 進料及萃取劑流經選擇使在溫度T:時,兩相共存 且確定在所得兩餾份中之原料聚合物之期望分佈, 源自萃取劑之較少聚合物相進一步傳送至相鄰之塔 區,其中溫度τ2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減少而減 少時則低於溫度Τ:,且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 加而減少時則高於溫度Τ / ; (d) 在溫度Τ2,富含聚合物相被分離,其移入溫度Τ/ 之相鄰塔區,不再完全溶於彼者並以在浮現此相之 塔端之靜態中移除凝膠相,其含有一餾份中所期望 之分子組份,之方式摻入萃取程序中; (e) 在另一塔端卸除溶膠相,其含另一餾份中所期望之 分子組份;及 (f) 重覆步驟(a)至(e),直接使用所得之:凝膠餾 份為進料直至原料試樣分成期望數量之餾份。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溫度在 水紙张又度適川中阀闲Ui::MCNS) 格(210x297公竑) 20^69^ (-乏^^背一®之注音I事項再填艿".可 •訂. -19 - 附件:2(a)('第 811〇1191 號專利申請案芙文説明書更正頁 ..... ,… )____…. …戌正民國82 年8 月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8工消#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8 ) 就T i : T 2比例言之,無特定通則。完全分餾過程 中,即將分散之原料分成數種高勻度之脑份,T2及丁工 必需隨著分餾步驟之進行,進料之無規性时減少而更接近 。就既定之溶液組成,選定之操作溫度Ti與分離溫度 T2之距離由分餾標的控制。 爲實行該法,初分佈之知識及餾份期望匀度之決定極 重要。欲分離產物之勻度愈低,在萃取步驟中移除之溶膠 比必需愈小以達期望之分餾。少量萃取藉減少相同進料流 所用之萃取進料流或使用低溶解能力之萃取劑並將兩流保 持固定而促進。 〆 好,在濃水溶液中聚丙烯酸分離時,使用在水及 M g鹽或其他類似作用鹽之混合物中之溶液爲進料且Mg 鹽或類似鹽之濃水溶液爲萃取劑 v/ 較好,在聚氯乙烯(PVC)分子分離中,選擇 THF /水/ PVC 75-85%/7 . 5-12 · 5 %/7 . 5 — 1 2 . 5%之1 〇 〇%混合物爲進料組成物 ,THF/水比例 8 0-9 0%/1 〇-2 0% 之 1 0 0 %混合物爲萃取劑,溫度Τα爲2 2 — 2 6°且操作濃度 4-6%PVC〇 v/ 較好在聚異丁烯(PIB)分離時,選擇甲苯/甲基 乙基甲酮/ P IB 之 6 8 — 7 6%/1 3 — 1 7%/1 1 一 1 5%之1 0 〇%混合物爲進料組成物,甲苯/甲基乙 基甲酮之7 5 — 8 5%/1 5-2 5%之1 0 0%混合物 爲萃取劑,溫度Ti 2 0 — 2 4 °C且操作濃度3 — 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塡寫本頁) 衣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 X 297公釐) 10 - 82· 5. 20,000 AT B7 C: Γ): 2016S8 六 '申 二元条情況下選擇離溶混區内部濁度曲線極限達3 Ot:而 在三元糸時液/液分離之溫度範圍中,T2固定與Τι相 距離最多達4 Ot:,依溫度對聚合物溶解度之影響而定, 二元及三元条皆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程序 步驟(f)中,當使用混合溶劑時,其熱力較佳組份之含 量增至雖保持溫度T,但先前步驟用為進料之凝膠餾份之 更可溶組份變可溶,溫度T2因進料勻度增加故比先前步 驟更接近溫度Τ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程序 步驟(f)中使用單組份溶劑時,當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 減少而降低時,溫度Ti升高且溫度T2設於隨条統混合 熱之減少而增加之溫度Ti之下。 •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使用 單組份溶劑時,當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加而減低時,溫 度丁,降低且溫度T2對應上述值而選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進料組 成由Gibbs相三角形中之點定義,其落於既定操作溫度之 各糸統溶混區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使用 單組份溶劑時,溫度T 2經選擇使其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 度降低而減低之情況下落於最大濁度溫度以下,且在溶解 度隨溫度升高而減低之情況下落於最小濁度溫度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使用 本紙张又度適⑴十W W宋捃準(QS) >「‘1规格(210x297公;!ί.) -20 - 月厶日修去/更正/捕名r A7_ B7. D7 六、申請專利範園 附件1 (a ):第8110119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園雯正本 民國82年8月修正 矬濟邾中央標準屬B工消费合作社印3# -種聚合物工業分館方法,其使用萃取塔及均勻 萃取劑,其特徴爲以下程序步驟: (a )均勻進料運送至萃取塔區,該區在進料具有比萃取 劑大之密度時近於萃取塔之上端,且在進料具有比 萃取劑低之密度蒔近於萃取塔之下端: (b)均勻萃取劑在進料密度大於萃取劑密度時運至近於 下端之萃取塔區,且在進料密度低於萃取劑時運至 近於上端之區,位於上進料點之下之塔區保持在第 —溫度T i ; (c )進料及萃取劑流·經選擇使在溫度Ti時,兩相共存 且確定在所得兩餾份中之原料聚合物之期望分佈, 源自萃取劑之較少聚合物相進一步傳送至相鄰之塔 區,其中溫度T2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減少而減 少時則低於溫度T i ,且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 加而減少時則高於溫度T :; (d )在溫度T2,富含聚合物相被分離,其移入溫度Ti 之相鄰塔區,不再完全溶於彼者並以在浮現此相之 塔端之靜態中移除凝膠相,其含有一餾份中所期望 之分子組份,之方式摻入萃取程序中: (e )在另一塔端卸除溶膠相,其含另—餾份中所期望之 (請先閲#^面之注意事項再$本员) 丨裝_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通《中國困家標準(CKS)甲4規格(210 x 297公*) 201698 B; I ___ [)7 六、申丨 混合溶劑時,溫度Ti經選擇以發生穩定液/液分離而防 止結晶,不發生聚合物鍵斷裂,且在該相於裝置中之逗留 時間内發生巨觀相分離。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混合溶 劑組成,依分餾而定,經選擇使表示進料及萃取劑之組成 之Gibbs相三角中之點間之聯線與伴隨之溶混區相交。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原料 聚合物依其鍵長或實質與其無關而依其直鐽,支鐽或環狀 結構或依其化學不同結構元素之不同含量分離。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濃 水溶液中分離聚丙烯酸時,其在水及Mg鹽或其他類似鹽 之混合物中之溶液作為進料,且Mg鹽或類似鹽之濃水溶 液作為萃取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分離 聚氯乙烯(PVC)分子時,THF/水/PVC之75 -85%/?. 5-12. 5%/7. 5-12. 5%之 100%混合物選為進料組成物,THF/水比例8〇一 90%/10—20%之100%混合物為萃取劑,溫度 Ti為22 — 26。,操作濃度為4 一 6%PVC。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為聚 異丁烯(P I B)分子之分餾中,甲苯/甲基乙基甲酮/ PIB之68-76%/13-17%/11—15%之 100%混合物選為進料組成物,甲苯/甲基乙基甲酮之 75 — 85%/1 5 — 25%之1 混合物用為萃取 本紙i认度適川屮闷闲Ϊ: ft準(CNS)〒‘1说格(2丨0 X 297公兌) -21 - A7
    六' 申請專利範園 分子組份;及 g濟部中央標準局R工消费合作杜印« (f)重S步驟(a)至(e),直接使用所得之凝膠餾 份爲進料直至原料試樣分成期望數*之餾份。 2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溫度Ti在 二元系情浣下選擇離溶混區內部濁度曲線極限達3 0°C而 在三元系時液/液分離之溫度範圍中,T2固定與Τα相 距離最多達4 0°C,依溫度對聚合物溶解度之影響而定, 二元及三元系皆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程序 步驟(f )中,當使用混合溶劑時,其熱力較佳組份之含 置增至雖保持溫度Τα但先前步驟用爲進料之凝膠餾份之 更可溶組份變可溶,溫度T2因進料勻度增加故比先前步 驟更接近溫度Τα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程序 步驟(f )中使用單組份溶劑時,當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 減少而降低時,溫度Τα升高且溫度T2設於隨系統混合 熱之減少而增加之溫度丁:之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使用 單組份溶劑時,當聚合物溶解度隨溫度增加而減低時,溫 度丁1降低且溫度Τ2對應上述値而選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進料組 成由Gibbs相三角形中之點定義,其落於既定操作溫度之 各系統溶混區外。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使用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a Η家«準(CKS)甲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装------.玎:——1---線 〆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201698 Λ: B: C: [) 六 '由3上-Η.ϊΐϊ 劑,溫度Τ;為2 ◦ — 24°C且操作濃度3 — 5%Ρ I Β 0 〔Jt-T-5?-背-之:-¾事項再填{ri/K、*11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分餾 塔中聚合物進料,在低臨界範圍之分餾情況下,選擇1/ 3臨界濃度為聚合物之濃度,在超臨界分餾之情況下,選 擇4/3至7/3臨界濃度為聚合物之濃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用以加 工或再循環並回收塑料。 16. —種分散和/或研磨填料及/或礦物及/或顔 料之方法,其包括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 分餾而得之聚合物作為填料及/或礦物及/或顔料用之分 散劑及/或研磨劑。 丨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用於製紙業 訂· 〇 18. —種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之裝置 ,其特徵為具有延伸外殼之萃取塔(10),其包括具第 一溫控裝置(17)之較低部分及具第二溫控裝置(18 )之相鄰較高的第二部分及近於萃取塔上端之進料/萃取 劑用之第一入口(15),近於萃取塔低端之萃取劑/進 料用第二入口 (14),在萃取塔上端之餾份卸口 (16 )及萃取塔下端之餾份卸口 (12)。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含镇髏(1 1 )。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裝置,其中填髏( 本紙诅尺度適川t W W :f:杧平(CNS广ρ 4说格(210 X 297公兌) -22 - ®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ί A7 B7 C7 D7 六' 申請專利範圍 單組份溶劑時,溫度Τα經選擇使其在聚合物溶解度隨溫 度降低而減低之情況下落於最大濁度溫度以下,且在溶解 度隨溫度升高而減低之情況下落於最小濁度溫度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當使用 混合溶劑時,溫度Ti經選擇以發生穩定液/液分離而防 止結晶,不發生聚合物鏈斷裂,且在該相於裝置中之逗留 時間內發生巨觀相分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混合溶 劑組成,依分餾而定,經選擇使表示進料及萃取劑之組成 之Gibbs .相三角中之點間之聯線與伴隨之溶混區相交。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原料 聚合物依其鏈長或實質與其無關而依其直鏈,支鏈或環狀 結構或依其化學不同結構元素之不同含量分離。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在濃 水溶液中分離聚丙烯酸時,其在水及Mg鹽或其他類似鹽 之混合物中之溶液作爲進料,且Mg鹽或類似鹽之濃水溶 液作爲萃取劑。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分離 聚氯乙烯(PVC)分子時,THF /水/ PVC之7 5 -85%/7 . 5-12 . 5%/7 . 5-12 . 5% 之 1 0 0%混合物選爲進料組成物,THF/水比例8 0_ 9 0%/1 0 — 2 0%之1 0 0%混合物爲萃取劑,溫度 Τι爲22—26° ,操作濃度爲4-6%PVC〇ί 3 ·如_ _專利姽瓤M i成2續之为汍t执φ的輪 本紙張AJtiAJfl 中BB家撑準(CNS> < 規格 m〇X 297 ii«) __ ........... 会告本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項寫本頁) 丨裝· 訂. 線· A / B7 C7 D7 201698 六、申靖if十!蚝31 1 1 )無可冲及填液孔且表面不附著兩相中之任一相。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s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為連缠或週期性之撗拌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攪拌塔 為Scheibel 塔。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含一或多個混合器-分離器步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23中之任一項之裝 置,其中萃取塔(10)不包括兩溫控裝置(17)及( 1 8)而為可沿分餾塔産生溫度梯度之溫度裝置。 先 Μ 背 之 专 項 再 Λ If Μ*部屮央楛準局tc工消许合作社印製 衣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甲4現格(210父297公釐) _ 23 _ ^__:--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β:工消費合作社印-¾ 六、申請專利範園 聚異丁烯(P I B)分子時,甲苯/甲基乙基甲酮/ PIB 之 6 8 - 7 6%/1 3 — 1 7%/1 1-1 5% 之 1 〇 〇%混合物選爲進料組成物,甲苯/甲基乙基甲酮之 7 5 — 8 5%/1 5 — 2 5%之1 0 0%混合物用爲萃取 劑,溫度Ttl爲2 0 — 2 4 eC且操作濃度3_5%P IB Ο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分餾 塔中聚合物進料,在低臨界範圍之分餾情況下,選擇1 / 3臨界濃度爲聚合物之澳度,在超臨界分餾之情況下,選 擇4/3至7/3臨界濃度爲$合物之澳度。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或2項之方法,其用以加 工或再循環並回收塑料。 1 6 . —種分散和/或硏磨塡料及/或礦物及/或顏 料之方法,其包括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 分餾而得之聚合物作爲塡料及/或礦物及/或顏料用之分 散劑及/或硏磨劑。 、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方法,其用於製紙業 Ο 1 8 . —種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之裝置 ,其特徵爲具有延伸外殻之萃取塔(1 0 ),其包括具第 一溫控裝置(1 7 )之較低部分及具第二溫控裝置(1 8 )之相鄰較高的第二部分及近於萃取塔上端之進料/萃取 劑用之第一入口( 1 5 ),近於萃取塔低端之萃取劑/進 料用第二入口( 1 4 ),在萃取塔上端之餾份卸口( 1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Η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 X 297公* ) ' ' ------------------------裝------ir------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M窝本頁) A7 B7 C7 D7 六、申猜專利範团 )及萃取塔下端之餾份卸口(12)。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含塡體(1 1 )。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裝置,其中塡體( 11 )無可沖及塡液孔且表面不附著兩相中之任一相。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8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爲連縯或週期性之搅拌塔。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裝置,其中搅拌塔 爲Scheibe丨塔。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裝置,其中萃取塔 含一或多個混合器一分離器步驟。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 — 2 3中之任一項之裝 S,其中萃取塔(1 〇 )不包括兩溫控裝置(1 7 )及( 18)而爲可沿分餾塔產生溫度梯度之溫度裝置。 --------------—^---------裝------irl--l----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項寫本«) 娌濟邾中央標準屬W工消費合作杜印髮 本紙張尺度遇用中Η S家標準(CKS>甲4规格(210 X 297公;* ) 3 ,C·201698 摘充 I0E/-Λ\ 卜00 061 09卜 SOI 0061 !8 0 ¾辍il姝 vLUlle ¾¾ 1¾¾¾¾^8 g V3 s ¾¾ onQOCN一一一 επos 二 lCNs 09一09 T sllsiNoLnCNllosl so unLO S-IIOSOCOCNIIOOIOCOO ss_:s_Ice: onlloooI sro 00 M/6 si so 910一ur〇 03=ΓΟ5 si i 090S_IS3 oosllol^ 080 orooS MISCNOOS _l 08! SCOO 9i 6S oi ss ov d3H H2—CN hoj-cn sa >s2 na AV δΕΜ^ΐ 矣紅-NM須运鍪韁芻.n-b^^-Nasiifi黎 seiiK]踩ci:>d /Λ ΊΧ AV AVsa ΊΧ ov dHl 二ca)2SJI loul/01^ fj #<2溪 CZtng 68 CNl § 01 L9 6.λ 08卜 s 0寸 鸹闺hNa逅Μ蘅 ϊίϊβ-ΝΙ白iilff 连 ΠΌ cuAd WSAd VVSCI VVd 3dsd SJ ◦Λ0- 遐遯CU3H 一 戳 K -cs±£-°!.菡淋 ηώ-da 一 圍糊K1销 r3-">【3IAr·淋S-HL 一 匾h:nm,li'sov-^:M 嬰雉蛋蒺N]裝liiHACr· 螯簑,Μ 裨 tk^<vs '®#ϊκ:^<ί 201698
    0 12 1234567891 11 sssssssss sss =MgCl2 =MgS〇4 =Mg(N〇3)2 =CaCl2 =CaN〇3 =NaCl =Na2S〇4 =NaN〇3 =LiCl =KNO3 =NH4CI =NH4NO3 201698
    Ugd «〇· CN 30. 5 〇· o\ ec MBd 、v k^/mol - ο ο Ο rn 呀· 〇· 。· O 气 5 S S in rn 寸· 对· d 塔:ί冷凝器 •C 雪 宕 S3 5 'ύ 30i;2(J 30ί:20 30!丨 20 30 5Ϊ20 301; 20 30!: 20 30 !i 20 30 :ϊ 20 30::20 流S FDiiEA ___ g a· 〇 E uu g 31 Λ S 8 g; s 8 8 8 S 8 8 S 2 ? <J· 'C Ο o* FD W2»w3 0,4::0.2 0,4 : 0.2 0,4 : 0二 0.4:0.2 0.4 : 0.2 0,4 S 0,2 0,4 :0·2 0.4 S 0,2 0,415 02 0.4 S1K2 0,4 !: 0,2 0.4::0,2 非溶劑 ίΛ ΓΊ V3 νη CO m Kp cc C/0 C\ C/3 cf cs w m 耷 彡 彡 O ίΝ Ο fS C3 ο <Ν S o ts Ο ri O r4 p o <N ο o (N Mw kg/mol a\ >〇 σ\ Ό* 'C ΟΝ Ό* Cv 〇> Ό* <> Cn Ό* 〇\ ο Os 〇 聚合物 PAA ΡΛΛ ΡΛΑ ΓΛΑ ΡΑΛ P\A ΡΛΛ ΡΛΑ ΡΛΛ ΡΛΛ ΡΛΑ ΡΑΛ 201698
    UKcl | OO o' Ρ-· ν〇 c o* °°· 卜· 00 〇 Cv °°· w k^/mol : :- 5 c CN <Γ r"v vd c 〇· 'η 2 wn ri_ s* $ ΙΛ s ,· rn ) 冷凝器 c ο ψ =r , i |流m FI)::EA K/h 70 : 200 1 70 ί: 200 70 ;: 200 70 ί! 200 70 !ί 200 70 !ϊ 2<)() 70:: 200 70!: 200 70::200 70 ΪΪ200 70:2(X) 70: 200 >· Γ*-· 1 r- 1卜 ο* ί α t 卜· 卜· A 5 Ώ cS Ο* Ώ Ο 〇 a ο jq Ο s o' jq o a o' jn 〇* 〇· 。· i"»4 · 一 fa *fS a· cT α 囂孅 νη cT 9S σ· as κη 〇 gn C V/*J *<r c cT 1/Ί 〇. U^i 〇· 〇‘ 非溶劑 <5? fn CO <5? o CO (N 溶劑 5 5 多 ? CN CN o ο CN σ\ C\ Ο Ο Mw kg/inol νί 卜 υ-ί 二· r* wn t^· to r-· 口· 聚合物 PMAA FMAA ΡΜΑΛ ΡΜΑλ PMAA PMAA PMAA ΡΜΑΛ 1JMAA PMAA PMAA PMAA 201698 υπ «Μ 3 ,· ri 0 0 - 〇〇 〇\ -* ρ mm ME®1 W kg/uiol u^l η Ον ν〇 〇s l· wn 〇: o: cs CS ι> 〇 Ο* 0 η 气 fn <9 塔 K冷凝器 •C L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 30::20 羃3 30Ϊ20 芑 ar_ S S 30 «20 30:20 流贷 I'DIIEA 1___E^1 70 :: 200 70ΪΪ200 1 囂 ο 70:200 丨 70:200 70 2 200 70::200 I 0 70::200 70:·· 200 70S 200 70:200 r-· 卜· 卜· cT 卜. r-; 卜· 卜· 卜· FD w2!!vr3 1_ 0,6 Ϊ: 0.2 ! 0·6 ::0,2 1 0,6 ϊ 0,2 0,6 : 0,2 0,6 : 0,2 0.6 : 0,2 0/) ίί V© 0 3 >〇 o fS 0’ ^0 0 〇· 0 0 0,6S(X2 非溶劑 ! 1_ 0¾ tA m cc 〇 CO <s (η 溶劑 ZD 〇·\ Ό\ Cn 1 M、v kg/mol ts <s 〇\ On η ο iS_ Cv~ <s tS iS 〇· Γ4 聚合物 ΓΛΛ/ΡΜΛΛ ΡΛΛ/ΡΜΛΛ ΡΛΛ/Ι*ΜΛΛ ΡΛΛ/1'ΜΛΛ ΡΛΛ/ΙΤΜΛΛ ΡΛΛ/ΡΜΛΛ 1 PAA/mAA 丨 ΡΛΛ/ΡΜΛΛ i __1 ΓΛΛΔ^ΜΛΑ ί’ΛΛ/ΓΜΛΛ ΡΛΛ/ΓΜΛΛ ΡΛΛ/ΓΜΛΛ
TW081101191A 1991-02-14 1992-02-17 TW201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104573A DE4104573A1 (de) 1991-02-14 1991-02-14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chnischen fraktionierung von polymer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98B true TW201698B (zh) 1993-03-11

Family

ID=642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1101191A TW201698B (zh) 1991-02-14 1992-02-17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242594A (zh)
EP (1) EP0499267B1 (zh)
JP (1) JPH04314706A (zh)
KR (1) KR0177827B1 (zh)
AT (1) ATE131497T1 (zh)
AU (1) AU650716B2 (zh)
DE (2) DE4104573A1 (zh)
FI (1) FI105335B (zh)
NO (1) NO178344C (zh)
TW (1) TW2016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29463A1 (de) * 1994-08-19 1996-02-22 Bayer Ag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s Oligokondensatanteils von Polykondensaten
US6160086A (en) * 1998-07-30 2000-12-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cess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polymers
US6585890B2 (en) 2000-02-04 2003-07-01 Applied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 from potable water
DE10202591A1 (de) * 2002-01-24 2003-07-31 Clariant Gmbh Spinn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chnischen Fraktionierung von Oligomeren und Polymeren
DE10237281A1 (de) * 2002-08-14 2004-03-04 Birken Gmbh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Extraktion von Extraktstoffen aus Pflanzen
US6905029B2 (en) * 2002-09-12 2005-06-1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ross-flow differential migration classifier
JP5252414B2 (ja) * 2007-10-16 2013-07-31 国立大学法人 宮崎大学 Pvc粒状物の製造方法
FR2940141B1 (fr) 2008-12-19 2010-12-17 Coatex Sas Utilisation de polymeres acryliques neutralises par le lithium comme agents dispersants ou d'aide au broyage en milieu aqueux de matieres minerales
CN101519488B (zh) * 2009-03-26 2011-03-30 天津大学 医用高分子材料连续沉淀分级装置和方法
FR2967593B1 (fr) 2010-11-19 2012-12-28 Coatex Sas Utilisation d'amines en combinaison avec des polymeres acryliques dans la fabrication de suspensions aqueuses de matieres minerales
SI2455429T1 (sl) 2010-11-19 2013-12-31 Omya International Ag Postopek za pripravo vodne suspenzije mineralnih snovi z uporabo aminov, kombiniranih z vinil karboksilnimi polimeri
US9095793B2 (en) * 2012-02-17 2015-08-0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dial opposed migration aerosol classifier with grounded aerosol entrance and exit
CN104558258B (zh) * 2014-12-17 2016-08-24 吉首大学 一种杜仲胶分级柱及对杜仲胶进行连续分级的方法
KR101710906B1 (ko) * 2016-07-25 2017-03-03 한전원자력연료 주식회사 압력 평형을 이용한 액-액 추출탑의 계면 제어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9879A (en) * 1975-09-02 1977-03-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rocess for processing disposed polymer mixture
DE3242130A1 (de) * 1982-11-13 1984-08-02 Heinz Dipl.-Chem. 6082 Mörfelden Geerissen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fraktionierung von polymeren
EP0129329B2 (en) * 1983-05-20 1998-04-01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Water Treatments Limited Water soluble polymers and dispersions containing them
US5198471A (en) * 1989-09-11 1993-03-30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Polymer recycling by selective dissolu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105335B (fi) 2000-07-31
EP0499267A3 (en) 1993-02-03
FI920660A0 (fi) 1992-02-14
AU650716B2 (en) 1994-06-30
JPH04314706A (ja) 1992-11-05
DE59204630D1 (de) 1996-01-25
ATE131497T1 (de) 1995-12-15
US5242594A (en) 1993-09-07
KR0177827B1 (ko) 1999-05-15
DE4104573A1 (de) 1992-08-20
KR920016474A (ko) 1992-09-24
NO920585L (no) 1992-08-17
NO920585D0 (no) 1992-02-14
EP0499267B1 (de) 1995-12-13
NO178344B (no) 1995-11-27
FI920660A (fi) 1992-08-15
EP0499267A2 (de) 1992-08-19
AU1094692A (en) 1992-08-20
NO178344C (no) 1996-03-06
DE4104573C2 (zh) 1993-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98B (zh)
US8124703B2 (en) Maleimide-alpha-alkylstyrene-based tetrapolymer with low molten viscosity and continuous bulk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DE60210020T2 (de) Herstellung von Polysulfidzusammensetzungen
RU2019141276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1,4-бис(4-феноксибензоил)бензола при повышенной температуре
NO141332B (no) Innretning til pakking av avfall i slange og varmeforsegling av slangen
CN107118756A (zh) 一种高效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9961A (zh) 一种新型环保纸张表面上光涂饰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6857B (zh) 高腈含量窄分布的san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769B (zh)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7033289A (zh) 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161623A (zh) 2-羟基-4-烷氧基二苯甲酮的合成工艺
US3595921A (en) Reducing the color content of polyethylene polyamine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ammonia with ethylene dichloride
JPS5814419B2 (ja) 酢酸ビニルからアルデヒド類を分離する方法
CN102378769A (zh) 用于溴化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并去除单氯化季铵或季*的方法
CN106748978A (zh) 一种萃取与精馏耦合实现2‑甲基吡啶脱水的方法
JP2005515275A (ja) オリゴマーおよびポリマーを工業的に分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60179409A (ja) 樹脂改良材及びその製造法
DE1065181B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wohl schwachbasischen anionenadsorbierenden, als auch stark-basischen, quaternäre Ammoniumgruppen enthaltenden Anionenaustauscherharzes
CN104114252B (zh) 除去季盐的方法
CN106674510A (zh) 一种聚碳酸酯生产中催化剂三乙胺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4743569B (zh) 一种复合模板剂合成mww结构分子筛的方法
TW523507B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a bromine compound
CN108164482A (zh) 一种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hiang et al.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Catalyzed by Sodium Triethylthioisopropoxyaluminate: A Polyacrylonitrile with High Structural Regularity
JPH06345862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製造における粘度均一性を増大させ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