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155A - 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17155A TW201617155A TW103138550A TW103138550A TW201617155A TW 201617155 A TW201617155 A TW 201617155A TW 103138550 A TW103138550 A TW 103138550A TW 103138550 A TW103138550 A TW 103138550A TW 201617155 A TW201617155 A TW 20161715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 tool
- pressure angle
- variable pressure
- coordinat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61 mammalian embryo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40 feed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ar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係包括一蝸桿本體及一螺旋刃口部。該螺旋刃口部係分布於該蝸桿本體上,該螺旋刃口部具有壓力角改變。該蝸桿本體係以齒條刀座標系統來描述,該螺旋刃口部係以一刀具座標系統來描述。該齒條刀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被轉換成該刀具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使該蝸桿本體可以被假想成齒條刀,進而將該螺旋刃口部之形狀導程出變壓力角分佈,且壓力角變化後,在導程方向呈現雙導程的結構特徵。藉此,加工導程隆齒齒胚時,刀頭座與工件主軸間的中心距離得以固定,省略徑向進給自由度,並抑制齒胚的齒面扭曲。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加工齒輪的刀具及其操作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蝸桿型刀具及其操作方法,主要解決齒輪導程隆齒加工時產生扭曲現象的改善。
請參考第一圖,第一圖是習知之蝸桿型刀具(實線部分)與歐洲菲特與利勃滾齒刀(虛線部分)的軸向刃口示意圖。該蝸桿型刀具係用在創成式齒輪加工機上,以創成各種圓柱齒輪。具體而言,圓柱齒輪在車輛業、機械設備業、機電產業乃至於航太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
為了對圓柱齒輪進行隆齒修形(Crowning)與導程推拔修形(Taper)等進一步精密的加工,現行產業界將蝸桿型刀具組裝在創成式齒輪加工機上,利用改變刀具與被加工齒輪中心距的方式來實現需要導程隆齒之圓柱齒輪。
然而,使用這種方式加工時,如果沒有配合進行複雜的刀具與被加工齒輪軸交角改變,會使加工後的齒面產生扭曲現象。
舉例來說,歐洲菲特與利勃公司提出改變刀具壓力角形式的技術,即如第一圖所示。其係配合加工機台在刀具軸向運動和改變刀具與被加工齒輪中心距方法,達成降低隆齒加工之齒面扭曲的目的;但是此種方式係沿刀具導程修整刀具壓力角傾斜的方向,因而必須使刀具修整方式多一個可以改變壓力角傾斜方向的自由度,使得刀具製造成本較高,而且刀具修整與齒輪加工的計算與設定相當複雜。
另一方面,以美國專利公告號第5,338,134號所揭露的技術來說,其係將蝸桿造型的精切刀具透過左右壓力角不同的形式,配合加工機台軸向及徑向執行進行加工。然而,此方式只對齒面單邊作精加工,刀具刃口的另一邊並沒有參與加工;因此,雖然提高了刀具的強度及壽命,但相對降低了加工的效率,也沒有解決齒面扭曲的問題。
再者,在美國專利公告號第7,937,182號中揭露了一種利用對角線比率及中心距變化之刀具和工件,以進行齒輪加工的方法;其係通過協調刀具隆齒的量和路線及對角比率,以產生工件所需的齒形扭曲。
綜上所述,目前這些技術實皆以非線性改變壓力角大小與方向及加工進給的方式來達成,但刀具的製造成本相對提高,且未必能降低齒面扭曲的現象發生。由此觀之,現行產業界製造需要導程隆齒之圓柱齒輪,一般利用改變刀具與被加工齒輪中心距的方式達成此一目的,然而使用這種方式加工如果沒有配合刀具與被加工齒輪軸交角改變,會使加工後的齒面產生扭曲現象。目前齒輪加工機台在加工時為了顧及機台剛性,加工時會固定工件與刀具軸交角,因此容易產生所加工齒輪齒面扭曲現象,降低原本所設計的齒輪組裝公差。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抑制前述齒面扭曲的問題,且不需要增加自由度控制上的複雜度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便成為相關廠商以及相關研發人員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人有鑑於習知之齒輪加工機台容易產生所加工齒輪齒面扭曲現象,降低原本所設計的齒輪組裝公差之缺失,乃積極著手進行開發,以期可以改進上述既有之缺點,經過不斷地試驗及努力,終於開發出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以抑制前述齒面扭曲的問題,且不需要增加自由度控制上的複雜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係用以將一齒胚加工成一齒輪,該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包括一蝸桿本體及至少一螺旋刃口部。該螺旋刃口部分布於該蝸桿本體上,且該螺旋刃口部具有變壓力角分布的結構特徵,其分部特徵為在導程方向呈現線性變化形成雙導程特徵。
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其他實施方式,該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分佈的結構特徵,可以是由壓力角由大到小從蝸桿本體一端漸次分布到蝸桿本體另一端;。從另一個角度觀之,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角分佈的結構特徵可以是線性分布的,在導程方向會呈現雙導程特徵。
更進一步的來說,在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該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可應用於一創成式齒輪加工機上;其整體包括一刀頭座、一自由度控制機構,以及一工件主軸。該刀頭座是用來安裝前述之該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的該蝸桿本體。該自由度控制機構係用以控制該刀頭座,產生一軸向進給自由度、一切向進給自由度與一設定傾角自由度。該工件主軸則係用以安裝一齒胚,以受該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加工。值得注意的是,該螺旋刃口部因導程出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分佈的結構特徵,使該齒胚被加工時,該刀頭座與該工件主軸間的中心距離得以固定,進而省略加工過程中用以改變中心距離的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齒胚的齒面扭曲。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的操作方法,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隆齒加工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型刀具的加工方法,係利用前述之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將一齒胚加工成一齒輪,包括下列步驟:以一齒條刀座標系統來描述一蝸桿本體;以一刀具座標系統來描述分布於蝸桿本體上的螺旋刃口部;將齒條刀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轉換成刀具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使蝸桿本體可以被假想成齒條刀,進而將螺旋刃口部之形狀導程出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的結構特徵;以及利用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角分佈的結構特徵,設定加工齒胚所需的軸向進給自由度、切向進給自由度與設定傾角自由度,進而省略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齒胚的齒面扭曲。
請參考第三以及五圖所示,本發明之一種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係用以將一齒胚21加工成一齒輪(圖未示),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係包括一蝸桿本體200以及一螺旋刃口部201,該螺旋刃口部201係分布設置於該蝸桿本體200上,且該螺旋刃口部201具有變壓力角分布。
其中該螺旋刃口部201之變壓力角分布係由大變小從該蝸桿本體200一端漸次分布到該蝸桿本體200另一端。該螺旋刃口部201之變壓力角分佈,變化後成雙導程形式。該螺旋刃口部201之變壓力角分佈係為線性分布。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更包括:一刀頭座202,用以安裝該蝸桿本體200;一自由度控制機構203,係用以控制該刀頭座202,產生一軸向進給自由度、一切向進給自由度與一設定傾角自由度;以及一工件主軸30,係用以安裝該齒胚21,以受加工;其中,該螺旋刃口部201因導程出變齒厚分佈的結構特徵,使該齒胚21被加工時,該刀頭座202與該工件主軸30間的中心距離得以固定,進而省略加工過程中用以改變中心距離的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該齒胚21的齒面扭曲。
本發明於一實施方式中提出一種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例如滾齒刀、刃口型刀具或蝸桿式磨輪,其係用以配合加工機台軸向進給和切向進給,來達到齒輪導程隆齒修形的目的。換句話說,透過改變刀具壓力角大小的方式來降低隆齒加工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齒面扭曲現象,並在齒輪加工時,控制加工機台在刀具軸向的運動,因而不需要改變刀具與被加工齒輪之中心距。易言之,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在使用上,同時解決了習知之自由度變數設定複雜與加工後齒面彎曲的問題。因此,本發明透過諸實施方式之揭示,實現了對圓柱齒輪進行低成本且高效率隆齒加工的目的。
請參考第二圖,第二圖是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軸向刃口示意圖。第二圖中,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在螺旋線方向上,可以看出刀具上前端齒到後端齒有變壓力角的特徵存在,迥異於以虛線表示的一標準刀具10。具體的說,在第二圖中,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壓力角變化是由一端朝另一端變大或變小。
本發明於另一實施方式中提出一種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以配合使用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請參考第三圖,第三圖是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之加工自由度的操作示意圖。第三圖中,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一端為用以安裝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該刀頭座202及提供軸向進給、切向進給與傾角改變,三種自由度的機構;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之另一端為待加工的該齒胚21與用以安置該齒胚21的該工件主軸30。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於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上對該齒胚21加工時,該齒胚21被安置在該工件主軸30上,且受控於該工件主軸30而轉動,以使待切銷加工的部位朝向該刀頭座202。具體來說,該刀頭座202轉到該齒胚21與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之一設定傾角40,移動該齒胚21與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之一中心距離50,使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接觸該齒胚21上待切削或以其他方式加工的部位。開始進行加工時,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沿一軸向進給方向51作動,同時由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一側開始沿一切向進給方向52移動到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另一側,直至完成加工。
請參考第三、五以及六圖所示,本發明另外提出一種具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6,係利用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將一齒胚21加工成一齒輪,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600:以一齒條刀座標系統來描述該蝸桿本體200; 步驟601:以一刀具座標系統來描述分布於該蝸桿本體200上的該螺旋刃口部201; 步驟602:將該齒條刀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轉換成該刀具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使該蝸桿本體200可以被假想成一齒條刀11,進而將該螺旋刃口部201之形狀導程出變壓力角分佈的結構特徵;以及 步驟603:利用該螺旋刃口部201之變齒厚分佈的結構特徵,設定加工該齒胚21所需的軸向進給自由度、切向進給自由度與設定傾角自由度,進而省略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該齒胚21的齒面扭曲。
接下來,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及其相配合的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何以能夠提供較精簡的機台自由度設定,卻又能達到避免齒面扭曲的高精密度加工需求。首先須從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製造與設計流程說明起。
請參考第四圖,第四圖係以一般加工工具製作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時,加工工具本身的座標系統圖;其係以諸法線參數描述一般加工工具的座標。具體來說,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的理論齒形可以假想為由一齒條刀11,所創成出來的。
更具體地來說,請一併參考第五圖與第七圖,第五圖是第四圖之一般加工工具在加工製作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時的結構示意圖,第七圖是第四圖之一般加工工具在加工製作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時,作動方式的座標系統圖。第六圖中,為齒條刀座標系統,其原點即為圖上所標示的;為刀具座標系統,其原點即為圖上所標示的;為固定座標系統,其原點即為圖上所標示的,且兩座標系統的原點重疊。當該齒條刀11平移一個距離時,刀具對著固定座標系統的軸旋轉一個角度;因此,刀具之位置向量及法向量分別如下式所示:
以齒條刀座標系統表示的位置向量:……式(2)
以齒條刀座標系統表示的法向量:……式(3)
其中,、為齒條刀參數;為標準法向壓力角;為刀具節圓半徑。
經過兩座標系統間的轉換計算後,可以得到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之位置向量及法向量分別表示如下:
以刀具座標系統表示的位置向量:
該刀具座標系統表示的位置向量為:……式(4)
該蝸桿本體200以刀具座標系統表示的法向量為:……式(2)
其中,各參數亦轉換如下: 且參數關係必須符合下列方程式:……式(6)
承上所述,請再參考第八圖,第八圖係為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進行加工該齒胚21時的座標系統圖。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對該齒胚21作對角進給的加工動作時,可描述如第八圖所示。在第八圖中,為刀具座標系統(圖中軸與軸所代表的座標),為工件座標系統,為齒輪加工機固定座標系統。一般刀具在加工機上需要以三個進給量來實現加工程序,亦即沿著齒輪軸的軸向進給量,沿著刀具軸的切向進給量,以及刀具與工件的中心距。此外,為刀具與工件之機械設定傾角。在傳統式的滾齒加工下,需要作齒輪導程方向修整時,要同時沿著第三圖所示的該軸向進給方向51進行軸向進給,且設定該中心距離50以進行徑向進給;徑向進給量需設定為:……式(7)
但加工出來的齒面容易發生曲面扭曲的問題。
本實施方式所提供之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及其相配合的該創成式齒輪加工機7,其之所以能解決了曲面扭曲的問題又可達到齒面修整的目的,係先將該中心距離50設為一個定值,並設計刀具使其具有變齒厚的特徵,同時佐以該軸向進給方向51及該切向進給方向52的控制,亦即設定其進給關係式如下:……式(8)
此時,利用齒輪原理及微分幾何理論,帶入上述方程式(1)~(8),我們即可求得齒面的齒形,以賦予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變齒厚的特徵來達到所需的效果。
實施例
請一併參考第九圖與第十圖,第九圖是該標準刀具10加工之齒面拓樸圖,第十圖是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加工之齒面拓樸圖。
這裡提供一般傳統的該標準刀具10與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加工齒輪的修整範例。下列為齒輪及刀具的基本參數:
齒輪資料如下: 齒數=50齒 法向模數=3 mm 法向弧齒厚=4.712 mm 法向壓力角=20度 右旋 螺旋角=20度 面寬=14 mm
刀具資料如下: 牙口數=1 螺旋角=89度 右旋 法向弧齒厚=4.712 mm
機械設定如下: 刀頭座傾角=21度 齒胚與刀具標準中心距=166.351 mm
在該標準刀具10加工下,機台作軸向及徑向進給,設定進給關係參數 a=;b=0;c1
=0 ;c2
=0。其中,a為中心距變化係數,b為變壓力角係數,c1
與c2
為刀具切向進給係數。其齒面拓樸圖如第九圖所示,由圖可看出左右齒面上有扭曲情況發生;反之,在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加工下,機台作軸向及切向進給,設定進給關係參數a=0; b=-1.134×10-5
;c1
= -2.921;c2=-4.835×10-4
。其齒面拓樸圖如第十圖所示,由圖上可看出本實施方式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20,能有效抑制了齒面上扭曲的情形,並達到導程修整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發明諸實施方式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及其配合的創成式齒輪加工機,能以軸向及切向進給的方式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隆齒加工方法,並有效降低齒面扭曲的現象發生,進而對產業界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而深具產業之利用價值。更具體地來說,本發明諸實施方式至少具有下列之特點及優勢: 1. 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如滾齒刀或蝸桿式磨輪)配合加工機台軸向及切向進給即可達到齒輪導程隆齒修形。 2.透過改變刀具齒厚的方式抑制隆齒加工之齒面扭曲現象。 3. 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在製造與使用上,不需增加現有機台之加工自由度及機構的改變。 4.齒輪加工時只需配合加工機台的軸向及切向進給,不需要改變刀具與被加工齒輪之中心距離。
雖然本發明已以諸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標準刀具
11‧‧‧齒條刀
20‧‧‧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
200‧‧‧蝸桿本體
201‧‧‧螺旋刃口部
202‧‧‧刀頭座
203‧‧‧自由度控制機構
21‧‧‧齒胚
30‧‧‧工件主軸
40‧‧‧設定傾角
50‧‧‧中心距離
51‧‧‧軸向進給方向
52‧‧‧切向進給方向
6‧‧‧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
7‧‧‧創成式齒輪加工機
11‧‧‧齒條刀
20‧‧‧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
200‧‧‧蝸桿本體
201‧‧‧螺旋刃口部
202‧‧‧刀頭座
203‧‧‧自由度控制機構
21‧‧‧齒胚
30‧‧‧工件主軸
40‧‧‧設定傾角
50‧‧‧中心距離
51‧‧‧軸向進給方向
52‧‧‧切向進給方向
6‧‧‧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
7‧‧‧創成式齒輪加工機
為讓本揭示內容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一圖係為習知之蝸桿型刀具(實線部分)與歐洲菲特與利勃滾齒刀(虛線部分)的軸向刃口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軸向刃口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創成式齒輪加工機之加工自由度的操作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以一般加工工具製作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時,加工工具本身的座標系統圖。 第五圖係為第四圖之一般加工工具在加工製作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之方法流程圖。 第七圖係為第四圖之一般加工工具在加工製作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時,作動方式的座標系統圖。 第八圖係為本發明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進行加工齒胚時的座標系統圖。 第九圖係為標準刀具加工之齒面拓樸圖。 第十圖係為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加工之齒面拓樸圖。
11‧‧‧齒條刀
20‧‧‧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
200‧‧‧蝸桿本體
201‧‧‧螺旋刃口部
Claims (9)
- 一種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係用以將一齒胚加工成一齒輪,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係包括: 一蝸桿本體;以及 一螺旋刃口部,係分布設置於該蝸桿本體上,且螺旋刃口部具有變壓力角分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其中該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角分布係由大變小從該蝸桿本體一端漸次分布到該蝸桿本體另一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其中該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角分佈,變化後成雙導程形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其中該螺旋刃口部之變壓力角分佈係為線性分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更包括: 一刀頭座,用以安裝該蝸桿本體; 一自由度控制機構,係用以控制該刀頭座,產生一軸向進給自由度、一切向進給自由度與一設定傾角自由度;以及 一工件主軸,係用以安裝該齒胚,以受加工; 其中,該螺旋刃口部因導程出變齒厚分佈的結構特徵,使該齒胚被加工時,該刀頭座與該工件主軸間的中心距離得以固定,進而省略加工過程中用以改變中心距離的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該齒胚的齒面扭曲。
- 一種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係利用一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蝸桿式刀具將一齒胚加工成一齒輪,該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係包括一蝸桿本體以及一螺旋刃口部,該螺旋刃口部係分布設置於該蝸桿本體上,且螺旋刃口部具有變壓力角分布,該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以一齒條刀座標系統來描述該蝸桿本體; 以一刀具座標系統來描述分布於該蝸桿本體上的該螺旋刃口部; 將該齒條刀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轉換成該刀具座標系統的向量參數,使該蝸桿本體可以被假想成齒條刀,進而將該螺旋刃口部之形狀導程出變壓力角分佈的結構特徵;以及 利用該螺旋刃口部之變齒厚分佈的結構特徵,設定加工該齒胚所需的軸向進給自由度、切向進給自由度與設定傾角自由度,進而省略徑向進給自由度,且仍能對齒面進行隆齒修整並抑制該齒胚的齒面扭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齒條刀座標系統係描述該蝸桿本體如下: 該齒條刀座標系統具有兩兩垂直的三軸、與,該蝸桿本體以該齒條刀座標系統表示的位置向量為:該蝸桿本體以該齒條刀座標系統表示的法向量為:其中,、為該齒條刀座標系統的虛擬齒條刀參數,用以將該蝸桿本體假想成齒條刀;為標準法向壓力角;為刀具節圓半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該刀具座標系統係將該齒條刀座標系統轉換如下: 該刀具座標系統具有兩兩垂直的三軸、與,該蝸桿本體以該刀具座標系統表示的位置向量為:該蝸桿本體以刀具座標系統表示的法向量為:其中,各參數亦轉換如下: 且參數關係必須符合下列方程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有雙導程形式與變壓力角之蝸桿式刀具的操作方法,其中一般刀具控制參數之軸向進給量,切向進給量,中心距離,軸向進給量與切向進給量互動關係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8550A TWI5848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A worm - type tool with dual lead form and variable pressure angl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8550A TWI5848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A worm - type tool with dual lead form and variable pressure angl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7155A true TW201617155A (zh) | 2016-05-16 |
TWI584894B TWI584894B (zh) | 2017-06-01 |
Family
ID=5650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8550A TWI584894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A worm - type tool with dual lead form and variable pressure angl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8489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5415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重庆大学 | 一种变齿厚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滚切加工及滚刀设计方法 |
CN113878179A (zh) * | 2021-11-03 | 2022-01-04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精度法向直廓蜗轮齿部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80113B (zh) * | 2011-10-07 | 2015-04-11 | Nat Univ Chung Cheng | 變齒厚蝸桿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
-
2014
- 2014-11-06 TW TW103138550A patent/TWI584894B/zh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5415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重庆大学 | 一种变齿厚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滚切加工及滚刀设计方法 |
CN112935415B (zh) * | 2021-03-18 | 2022-05-24 | 重庆大学 | 一种变齿厚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滚切加工及滚刀设计方法 |
CN113878179A (zh) * | 2021-11-03 | 2022-01-04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精度法向直廓蜗轮齿部加工方法 |
CN113878179B (zh) * | 2021-11-03 | 2024-04-19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精度法向直廓蜗轮齿部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84894B (zh) | 2017-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0113B (zh) | 變齒厚蝸桿型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 |
KR101643562B1 (ko) | 워크피스를 기계가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를 위해 설계된 공작기계 | |
JP7224109B2 (ja) | ワークピースの歯車製造機械加工方法 | |
US10239139B2 (en) | Method for machining a set of teeth, tool arrangement, and tooth-cutting machine | |
KR101900100B1 (ko) | 연속 밀링공정에서 베벨기어 이빨시스템을 밀링하기 위한 방법 | |
JP2013517954A (ja) | 正面歯車を製造する連続方法 | |
CN105499712B (zh) | 一种超大模数少齿数圆柱齿轮加工方法 | |
JP2013063506A (ja) | 半完結スカイビング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対応するスカイビングツールを有する半完結スカイビング加工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120085779A (ko) | 공구 연삭 장치 | |
CN106774167A (zh) | 一种少齿数齿轮数控加工方法 | |
JP2017534472A (ja) | 多回転刃部を持ったアキシャルホブ | |
JP6128640B2 (ja) | 傘歯車の歯切り加工方法および装置 | |
WO2018039118A1 (en) | Power skiving pressure angle correction without tool geometry change | |
JP2018202565A (ja) | 歯車加工方法及び歯車加工装置 | |
JP2017064800A (ja) | 歯車加工機械及び方法 | |
US9789553B2 (en) | Tool,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roducing a tooth profile on a workpiece by skiving | |
JP7304487B2 (ja) | 歯車製造装置、歯車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ねじ状工具 | |
TWI584894B (zh) | A worm - type tool with dual lead form and variable pressure angl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 |
JP7316792B2 (ja) | ギアのトップランド面取り | |
JP2019089153A (ja) | 歯切り工具及び歯車加工装置 | |
CN104439539A (zh) | 具有双导程形式与变压力角的蜗杆式刀具及其操作方法 | |
JP4247760B2 (ja) |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による歯車の加工方法 | |
JP7600869B2 (ja) | 歯車加工方法 | |
JP2588353B2 (ja) | 歯車加工装置 | |
US20230398619A1 (en) | Near zero degrees cross-axis angle gear cutter and method of gear cutting using such a t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