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432032A -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2032A
TW201432032A TW102139218A TW102139218A TW201432032A TW 201432032 A TW201432032 A TW 201432032A TW 102139218 A TW102139218 A TW 102139218A TW 102139218 A TW102139218 A TW 102139218A TW 201432032 A TW201432032 A TW 2014320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formula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represented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9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uji KAWAMUR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1432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0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2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as chain links, e.g. esters or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09K2019/0466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the linking chain being a -CF2O-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09K2019/121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ylene-1,4-diyl (-Ph-)
    • C09K2019/123Ph-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09K2019/121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ylene-1,4-diyl (-Ph-)
    • C09K2019/124Ph-Ph-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04Cy-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19Cy-Cy-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21Cy-Ph-Ph-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25Cy-Ph-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66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 C09K19/3068Cyclohexane rings in which the rings are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e.g. esters or ethers chain containing -COO- or -OCO- groups
    • C09K2019/3078Cy-Cy-COO-Ph-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34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 C09K19/340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oxygen as hetero atom
    • C09K2019/342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oxygen as hetero atom the heterocyclic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液晶顯示材料較為有用之介電各向異性(△ε)顯示正值之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具有較廣之溫度範圍之液晶相,黏性較小,低溫下之溶解性良好,比電阻或電壓保持率較高,對熱或光較穩定,藉由使用此,可以高良率提供顯示品質優異,難以產生殘像或滴痕等顯示不良的IPS型或TN型等之液晶顯示元件。

Description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作為液晶顯示材料較為有用之介電各向異性(△ε)顯示正值之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液晶顯示元件以鐘錶、計算器為開端,逐漸用於各種測定機器、汽車用面板、文字處理機、電子記事本、印表機、電腦、電視、鐘錶、廣告顯示板等中。作為液晶顯示方式,其代表性者存在TN(Twisted Nematic,扭轉向列)型、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轉向列)型、使用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電晶體)之垂直配向型或IPS(In-Plane Switching,共平面切換)型等。對於該等液晶顯示元件所使用之液晶組成物要求對水分、空氣、熱、光等外部刺激較穩定,又,於以室溫為中心之儘可能較廣之溫度範圍內顯示液晶相,為低黏性,且驅動電壓較低。進而,液晶組成物為了對每個顯示元件將介電各向異性(△ε)及/或折射率各向異性(△n)等設為最佳值,而由數種至數十種化合物構成。
垂直配向(VA)型顯示器中使用△ε為負之液晶組成物,TN型、STN型或IPS(In-Plane Switching)型等水平配向型顯示器中使用△ε為正之液晶組成物。又,亦報告有使△ε為正之液晶組成物於未施加電壓時垂直配向,並藉由施加橫向電場而進行顯示之驅動方式,△ε為正之液晶組成物之必要性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全部驅動方式均要求低電壓 驅動、高速應答、較廣之動作溫度範圍。即,要求△ε為正且絕對值較大,黏度(η)較小,及較高之向列相-各向同性液體相轉移溫度(Tni)。又,必須根據△n與單元間隙(d)之積即△n×d之設定,將液晶組成物之△n配合單元間隙調節為適當之範圍。此外,由於在將液晶顯示元件用於電視等之情形時,重視高速應答性,故而要求旋轉黏性(γ1)較小之液晶組成物。
作為以高速應答性為目的之液晶組成物之構成,例如揭示有組合作為△ε為正之液晶化合物的式(A-1)或(A-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作為△ε為中性之液晶化合物的(B)而使用的液晶組成物。於該液晶組成物之領域中廣為人知的是,該等液晶組成物之特徵在於△ε為正之液晶化合物具有-CF2O-結構,△ε為中性之液晶化合物具有烯基。(專利文獻1~4)
另一方面,液晶顯示元件之用途擴大,故而其使用方法、製造方法亦可見較大變化。為了應對該等變化,要求使先前已知之基本物性值以外之特性最佳化。即,使用液晶組成物之液晶顯示元件廣泛使用VA型或IPS型等,故而其大小為50型以上之超大型尺寸的顯示元件被實用化而使用。隨著基板尺寸之大型化,液晶組成物向基板之注入方法亦自先前之真空注入法至滴加注入(ODF:One Drop Fill)法成為注入方法之主流,但液晶組成物滴加於基板時之滴痕導致顯示品質降低之問題表面化。進而, 於利用ODF法之液晶顯示元件製造步驟中,必需根據液晶顯示元件之尺寸而滴加最佳之液晶注入量。若注入量自最佳值之偏移變大,則失去預先設計之液晶顯示元件之折射率或驅動電場之平衡,產生斑點或對比度不良等顯示不良。尤其是大多用於最近流行之智慧型手機中之小型液晶顯示元件由於最佳之液晶注入量較少,故而將自最佳值之偏移控制於固定範圍內本身較難。因此,為了將液晶顯示元件之良率保持較高,例如亦需要如下性能:對於滴加液晶時產生之滴加裝置內之急遽之壓力變化或衝擊之影響較少,可於長時間內穩定地持續滴加液晶。
如此,對於由TFT元件等所驅動之主動矩陣驅動液晶顯示元件所使用之液晶組成物,要求維持高速應答性能等作為液晶顯示元件所要求之特性或性能,並且具有先前一直重視之較高之比電阻值或較高之電壓保持率,或對光或熱等外部刺激較穩定之特性,此外亦考慮到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而進行開發。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037918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038018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75390號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1-052120號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液晶組成物,其係△ε為正者,且具有較廣之溫度範圍之液晶相,黏性較小,低溫下之溶解性良好,比電阻或電壓保持率較高,對熱或光較穩定,進而藉由使用其而以高良率提供一種顯示品質優異,難以產生殘像或滴痕等顯示不良之IPS型或 TN型等之液晶顯示元件。
本發明者對各種液晶化合物及各種化學物質進行研究,發現藉由組合特定之液晶化合物,可解決上述問題,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組成物,其係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者,且包含:成分(A),其係含有式(26.2)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介電性為正之成分;及成分(B),其係含有式(2.3)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介電各向異性大於-2且小於+2之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進而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使用該液晶組成物。
本發明之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組成物可獲得非常低之黏性,低溫下之溶解性良好,比電阻或電壓保持率因熱或光而產生之變化極小,故而製品之實用性較高,使用此之IPS型或FFS型等之液晶顯示元件可達成高速應答。又,可於液晶顯示元件製造步驟中穩定地發揮性能,故而可抑制由步驟引起之顯示不良,可以高良率製造,因此非常有用。
100‧‧‧基板a
102‧‧‧TFT層
103‧‧‧像素電極
104‧‧‧鈍化膜
105‧‧‧配向膜a
200‧‧‧基板b
201‧‧‧平坦化膜(頂塗層)
202‧‧‧黑矩陣
203‧‧‧彩色濾光片
204‧‧‧透明電極
205‧‧‧配向膜b
301‧‧‧密封材料
302‧‧‧柱狀間隔件
303‧‧‧液晶層
304‧‧‧突起
401‧‧‧柱狀間隔件圖案光罩
402‧‧‧柱狀間隔件形成用組成物
圖1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元件之剖面圖。將具備100~105之基板稱為 「背板」,將具備200~205之基板稱為「前板」。
圖2係使用形成於黑矩陣上之柱狀間隔件製作用圖案作為光罩圖案之曝光處理步驟之圖。
本發明之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組成物含有作為介電性為正之成分的成分(A)。成分(A)由介電各向異性為2以上之化合物所構成。再者,化合物之介電各向異性係自添加至25℃下介電各向異性約為0之液晶組成物中而製備之組成物的介電各向異性之測定值外插之值。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成分(A)含有式(26.2)
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構成成分(A)之式(26.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尤佳為25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通式(X)
[化3]
(式中,X101~X104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0表示氟原子、氯原子、-OCF3,Q10表示單鍵或-CF2O-,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A101及A102分別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1,4-伸苯基、或
所表示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不僅擴大液晶溫度區域,而且提昇電氣可靠性,降低顯示不均等,進而亦具有藉由用作構成成分而改善組成物整體之黏度之效果,故而較佳用於液晶組成物。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4種以上。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X101~X103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0表示碳原子數1 ~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36.1)至式(36.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36.1)及/或式(36.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6.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下,更佳為4質量%以下,尤佳為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6.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下,更佳為4質量%以下,尤佳為3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 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2)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37.1)至式(37.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37.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7.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所表 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1-2)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38.1)至式(38.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38.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8.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下。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X102~X103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0表示氟原子、氯原子、-OCF3,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2-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2-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39.1)至式(39.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39.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9.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2-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2-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0.1)至式(40.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0.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0.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 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尤佳為10質量%以下。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X102~X103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3-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3-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1.1)至式(41.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1.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1.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0.5質量%以上,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更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4質量%以下。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式中,X102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4-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4-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2.1)至式(42.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2.3)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2.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5)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X102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5-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5-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3.1)至式(43.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2.2)所表示之化合物。
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6)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式中,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6)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4.1)至式(44.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4.1)及/或式(44.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4.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 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較佳為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選自通式(XI)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X111~X117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1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Y11表示氟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以上。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0]
(式中,R11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5.1)至式(45.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5.2)至式(45.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5.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 6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5.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8質量%以下,尤佳為6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5.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更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5質量%。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較佳為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選自通式(XII)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X121~X126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2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Y12表示氟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更佳為 組合1種至4種以上。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2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6.1)至式(46.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6.2)至式(46.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0]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6.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6.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8質量%以下,尤佳為6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6.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更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5質量%。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0]
(式中,R12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以上。
進而,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所使用之通式(XII-2)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47.1)至式(47.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47.2)至式(47.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7.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 6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7.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8質量%以下,尤佳為6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7.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4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更佳為6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5質量%。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選自通式(XIV)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X141~X144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4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Q14表示單鍵、-COO-或-CF2O-,m14為0或1)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 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XIV)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V-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Y14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通式(XIV-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通式(XIV-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1-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1.1)至式(51.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37]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1.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7質量%以下,更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1質量%。
於重視電氣可靠性之情形時,通式(XIV-1-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儘可能減少,尤佳為抑制於未達1%。
進而,通式(XIV-1)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通式(XIV-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1-2)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2.1)至式(52.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2.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2.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7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下,更佳為11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9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X141~X144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4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3.1)至式(53.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3.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3.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7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下,更佳為11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9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2)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4.1)至式(54.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3.2)及/或式(53.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2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7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14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2.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尤佳為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 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下,更佳為11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9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3)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5.1)至式(55.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5.2)及/或式(55.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5.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2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7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5.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2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7質量%,更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5.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4)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4)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6.1)至式(56.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6.1)、式(56.2) 及式(56.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6.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2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7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6.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2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7質量%,更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 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6.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5)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5)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7.1)至式(57.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7.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7.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3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2質量%,更佳為18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5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XIV-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XIV-2-6)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
進而,通式(XIV-2-6)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58.1)至式(58.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含有式(58.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0]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8.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2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7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8.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2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7質量%,更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8.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 %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通式(IX)所表示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X91、X9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Y9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U9表示單鍵、-COO-或-CF2O-)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I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X92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Y9表示氟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IX-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IX-1-1) 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1-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8.1)至式(28.5)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8.3)或/及式(28.5)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8.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8.5)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3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9.1)至式(29.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9.2)或/及式(29.4)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2]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9.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9.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3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X91、X9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Y9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通式(IX-2-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2-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0.1)至式(30.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30.1)至式(30.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0.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 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0.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30質量%,更佳為2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3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2-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2-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1.1)至式(31.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1.1)至式(31.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1.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1.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尤佳為3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12質量%,更佳為8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4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1.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1.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 為未達30質量%,更佳為2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3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2-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2-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2.1)至式(32.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2.2)及/或式(32.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2.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上,尤佳為16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2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2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2.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5質量%,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8質量%。
尤其是於重視電氣可靠性之情形時,較佳為儘可能避免使用通式(IX-2-3)所表示之化合物。於該情形時,較佳為未達1質量%,進而較佳為未達0.5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2-4)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2-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3.1)至式(33.5)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3.1)及/或式(33.3)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3.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尤佳為8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0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3.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25質量%,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8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2-5)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2-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4.1)至 式(34.5)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4.1)至式(34.3)及式(34.5)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4.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4.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4.5)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進而,作為通式(IX)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X91、X9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Y9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 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IX-3)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X-3-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X-3-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5.1)至式(35.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5.1)及/或式(35.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5.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上,尤佳為10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2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5.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上,尤佳為15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未達18質量%。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較佳為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中含有選自通式(VIII)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式中,R8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4~5之烯基,X81~X85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Y8表示氟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較佳為組合1種至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1種至3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4種,更佳為組合1種至5種,進而較佳為組合1種至6種。
進而,作為通式(V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8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4~5之烯基)
進而,通式(V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式(26.1)至式(26.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6.1)所表示之化合物,式(26.2)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必需成分。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6.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7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未達5質量%。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構成成分(A)之式(26.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等,較佳為將最大比率限制於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尤佳為25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II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8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4~5之烯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更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
進而,通式(VIII-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7.1)至式(27.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7.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0]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7.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7.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其含量較佳為2.5質量%以上,較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進而較佳為1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7.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其含量較佳為8.5質量%以上,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6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7.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考慮到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 量%,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進而於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之中含有選自通式(XIII)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X131~X135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R13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Y13表示氟原子或-OCF3)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2種,更佳為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
進而,作為通式(X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3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X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48.1)至式(48.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48.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3]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8.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8.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8.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8.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X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I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3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XIII-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49.1)至式(49.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49.1)或/及式(49.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9.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9.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9.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9.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X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XIII-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3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XIII-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50.1)至式(50.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50.1)或/及式(50.2)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0.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 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0.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A)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7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含有成分(B),其係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作為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的成分(B)由介電各向異性大於-2且小於+2之化合物所構成。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成分(B)含有式(2.3)
所表示之化合物。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構成成分(B)之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更佳為22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27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33質量%以上,尤佳為36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於作為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的成分(B)中含有通式(V)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A51及A52分別 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或1,4-伸苯基,Q5表示單鍵或-COO-,X51及X5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
進而,作為通式(V)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X51及X5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
進而,作為通式(V-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1-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0.1)至式(20.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20.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2]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0.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1.1)至式(21.3)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21.1)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1.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 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1-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1-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2.1)至式(22.3)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21.1)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2.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X51及X5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
進而,作為通式(V-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2-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2-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3.1)至式(23.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23.1)或/及式(23.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5]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3.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3.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2)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2-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2-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4.1)至式(24.4)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24.1)或/及式(24.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5]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4.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V)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V-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V-3)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5.1)至式(25.3)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5.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5.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5.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2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6質量%以下,更佳為1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1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於作為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的成分(B)中含有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化13]R11-A11-A12-R12 (I)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A11及A12分別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1,4-伸苯基、2-氟-1,4-伸苯基或3-氟-1,4-伸苯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
較佳為併用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3)組合使用之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種類較佳為1種以上,更佳為2種以上。
進而,作為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1-1)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1.1)至式 (1.3)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1.2)或式(1.3)所表示之化合物,尤佳為式(1.3)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1.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2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1.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7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11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15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尤佳為併用式(1.3)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
進而,作為通式(I-1)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1-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
進而,通式(I-1-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2.1)至式(2.5)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2.2)至式(2.5)所表示之化合物。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必需成分。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2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構成成分(B)之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更佳為22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27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33質量%以上,尤佳為36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 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2.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21質量%以上更佳為,更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27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33質量%以上,尤佳為36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以下,尤佳為40質量%以下。
尤佳為併用式(2.4)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3及R14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I-2)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3.1)至式(3.4)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3.1)、式(3.3)及式(3.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2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更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23質量以上,更佳為26質量以上,尤佳為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7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4質量%以下,尤佳為32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3.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尤佳為2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3質量%以下,尤佳為21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3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R15表示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3)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式(4.1)至式(4.3) 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4.3)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25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更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23質量以上,更佳為26質量以上,尤佳為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7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4質量%以下,尤佳為32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4.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尤佳為2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 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4)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碳原子數4~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4)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選自式(5.1)至式(5.4)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5.2)至式(5.4)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4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12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 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1質量%以上,更佳為13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5.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尤佳為2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5)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碳原子數4~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5)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選自式(6.1)至式(6.6)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6.3)、式(6.4)及式(6.6)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6.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12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6.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更佳為7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1質量%以上,更佳為13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6.6)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尤佳為22 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6)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碳原子數4~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X11及X1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
進而,通式(I-6)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7.1)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7.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4質量以上,更佳為16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尤佳為2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23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13]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碳原子數4~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X11及X1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
進而,通式(I-7)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式(8.1)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式(8.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更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下,尤佳為22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8)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6及R17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組合1種至3種。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通式(I-8)所表示之化合物構 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更佳為35質量以上,更佳為40質量以上,更佳為45質量%以上,更佳為50質量%以上,尤佳為55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65質量%以下,更佳為6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8質量%以下,尤佳為56質量%以下。
進而,通式(I-8)所表示之化合物可列舉選自式(9.1)至式(9.10)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9.2)、式(9.4)及式(9.7)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3]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於作為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的成分(B)中含有通式(III)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R31及R3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者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通式(III)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選自式(15.1)或式(15.2)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尤佳為式(15.1)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式(15.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考慮到所要求之溶解性或雙折射率等,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3質量%以上,更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II)所表示之化合物,存在通式(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R33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R3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較佳為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而調整含量,於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3質量%以下,更佳為1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下。
通式(III-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式(16.1)或式(16.2)所表示之化合物。
(R31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R34表示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II-2)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選自式(17.1)至式(17.3)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尤佳為式(17.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6]
式(17.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而調整,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3質量%以下,更佳為1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於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中含有通式(II)所表示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
(R21及R2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者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A2表示1,4-伸環己基或1,4-伸苯基,Q2表示單鍵、-COO-、-CH2-CH2-或-CF2O-)
通式(II)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
(R21及R2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者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I-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較佳為式(10.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3]
於式(10.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而調整,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4質量%以下,更佳為1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I)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存在通式(II-2)所表示之化合物。
(R23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R24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I-2)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較佳為式(11.1)或/及式(11.2)所表示之化合物。
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成分(B)可含有式(11.1)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含有式(11.2)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含有式(1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於式(11.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1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3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 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又,於式(11.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尤佳為1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於成分(B)含有式(11.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1.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兩者之化合物之合計較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上,尤佳為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5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5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I)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通式(II-3)所表示之化合物。
(R25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R24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I-3)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較佳為式(12.1)至式(12.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3]
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成分(B)亦可含有式(12.1)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含有式(12.2)所表示之化合物,亦可含有式(12.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2.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於式(12.1)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更佳為9質量%以上,更佳為11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3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尤佳為21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又,於式(12.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3質量%,更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2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7質量%以上,尤佳為1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質量%以下。於成分(B)含有式(12.1)所表示之化合物與式(12.2)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兩者之化合物之合計較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9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24質量%以上,尤佳為30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45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5質量%以下。
又,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構成成分(B)之式(12.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2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下。式(12.3)所表示之化合物較佳為光學活性物質。
進而,通式(II-3)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通式(II-3-1)所表示之化合物。
(R25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R26表示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進而,通式(II-3-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式(13.1)至式(12.4)所表示之化合物,尤佳為式(13.3)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13.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而調整,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8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4質量%以下,更佳為1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4質量%以下。
進而,作為通式(II)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存在通式(II-4)所表示之化合物。
(R21及R2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2~5之烯基或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者碳原子數1~4之烷氧基)
成分(B)可含有該等化合物中之僅1種,亦可含有2種以上,較佳為根據所要求之性能而適當調整。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2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3種。
進而,通式(II-4)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式(14.1)至式(14.5)所表示之化合物,尤佳為式(14.2)或/及式(14.5)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式(14.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 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尤佳為5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下。
於式(14.5)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更佳為4質量%以上,尤佳為5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進而於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中含有選自通式(IV)所表示之群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
(式中,R41、R4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5之烯基,X41、X4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更佳為含有1種至4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5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6種以上。
進而,作為通式(IV)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選自通式(IV-1)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式中,R43、R44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
進而,通式(IV-1)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式(18.1)至式(18.9)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18.1)、式(18.3)式(18.4)、式(18.6)及式(18.9)所表示之化合物。
於式(18.1)或式(18.2)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為6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下。
又,於式(18.4)或式(18.5)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尤佳為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
進而,於式(18.3)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7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
又,式(18.6)或式(18.7)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又,於式(18.8)或式(18.9)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 上。又,於所選擇之化合物之分子量分佈較廣之情形時,對溶解性較為有效,故而例如較佳為自式(18.1)或(18.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8.4)或(18.5)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8.6)或式(18.7)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8.8)或(18.9)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並適當組合該等。
進而,作為通式(IV)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通式(IV-2)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45、R4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4~5之烯基,至少一者表示碳原子數4~5之烯基,X41、X4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
該等之中,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更佳為含有1種至4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5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6種以上。
進而,通式(IV-2)所表示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式(19.1)至式(18.8)所表示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式(19.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21]
成分(B)可含有該等化合物中之僅1種,亦可含有2種以上,較佳為根據所要求之折射率各向異性或室溫及冰點下之溶解性而適當組合。溶解性會受到化合物兩端之烷基之結構的影響,故而需要注意。
例如,關於中性成分(B),於式(19.1)或(19.2)所表示 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0.5質量%以上且未達14質量%,更佳為含有0.5質量%以上且未達5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且未達5質量%,尤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且未達4質量%。
進而,關於中性成分(B),於式(19.3)或(19.4)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0.5質量%以上且未達17質量%,更佳為含有6質量%以上且未達17質量%,更佳為含有8質量%以上且未達17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且未達17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12質量%以上且未達17質量%,尤佳為含有14質量%以上且未達16質量%。
進而,關於中性成分(B),於式(19.5)或(19.6)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其含量較佳為含有5.5質量%以上且未達15質量%,更佳為含有9質量%以上且未達14質量%。
進而,又,於式(19.7)或式(19.8)所表示之化合物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其含量較佳為4質量%以上,更佳為6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尤佳為14質量%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25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又,於所選擇之化合物之分子量分佈較廣之情形時,對溶解性較為有效,故而例如較佳為自式(19.1)或(19.2)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9.3)或(19.4)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9.5)或式(19.6)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自式(19.7)或(19.8)所表示之化合物中選擇1種化合物,並適當組合該等。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進而於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中含有通式(VI)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R11、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10之直鏈烷基、烷氧基或碳原子數2~10之直鏈烯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通式(VI)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使用以下所列舉之化合物。
[化17]
[化19]
本案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進而於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 中含有通式(VII)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式中,R71、R7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10之直鏈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4~10之直鏈烯基)
可組合之化合物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較佳為自該等化合物中含有1種至3種,進而較佳為含有1種至4種,尤佳為含有1種至5種以上。又,作為可含有之最大比率,較佳為35質量%以下,更佳為2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下。
通式(VII)所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使用以下所列舉之化合物。
[化25]
於含有73質量%以上之成分(A)之情形、或含有81質量%以上之成分(B)之情形時,亦可較佳地使用本案發明之液晶組成物。
本案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式(2.5)所表示之化合物。
成分(B)較佳為根據低溫下之溶解性、轉移溫度、電氣可靠性、雙折射率等所要求之性能而調整式(2.5)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含量,於構成成分(B)之情形時,關於其含量,較佳為相對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總量而含有11質量%以上之該化合物,更佳為含有15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23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26質量%以上,尤佳為含有28質量%以上。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於25℃下之△ε為+3.5以上,更佳為+3.5~+20.0,進而較佳為+3.5~+15.0。25℃下之△n為0.08~0.14,更佳為0.09~0.13。若進行更詳細地說明,則於與較薄之單元間隙相對應之情形時,較佳為0.10~0.13,於與較厚之單元間隙相對應之情形時,較佳為0.08~0.10。20℃下之η為10~45mPa‧s,更佳為10~25mPa‧s,尤佳為10~20mPa‧s。Tni為60℃~120℃,更佳為70℃~110℃,尤佳為75℃~90℃。
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除含有上述化合物以外,亦可含有通常之向列型液晶、層列型液晶、膽固醇狀液晶等。
於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為了製作PS(Polymer Sustained,聚合物穩定)模式、橫向電場型PSA(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聚合物穩定配向)模式或橫向電場型PSVA(Polymer Sustained Vertical Alignment,聚合物穩定垂直配向)模式等液晶顯示元件,亦可含有聚合性化合物。作為可使用之聚合性化合物,可列舉藉由光等之能量線而進行聚合之光聚合性單體等,作為結構,例如可列舉聯苯衍生物、聯三苯衍生物等具有複數個六員環連結而成之液晶骨架之聚合性化合物等。更具體而言,較佳為通式(XX)
(式中,X201及X20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Sp201及Sp202分別獨立地表示單鍵、碳原子數1~8之伸烷基或-O-(CH2)s-(式中,s表示2~7之整數,氧原子係設為鍵結於芳香環上者),Z201表示-OCH2-、-CH2O-、-COO-、-OCO-、-CF2O-、-OCF2-、-CH2CH2-、-CF2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 -OCO-CH2-、-CH2-COO-、-CH2-OCO-、-CY1=CY2-(式中,Y1及Y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C≡C-或單鍵,M201表示1,4-伸苯基、反式-1,4-伸環己基或單鍵,式中之全部1,4-伸苯基的任意氫原子均可經氟原子取代)所表示之二官能單體。
較佳為X201及X202均表示氫原子之二丙烯酸酯衍生物、X201及X202均具有甲基之二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之任一者,亦較佳為一者表示氫原子而另一者表示甲基之化合物。該等化合物之聚合速度係二丙烯酸酯衍生物最快,二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較慢,非對稱化合物位於兩者之間,可根據其用途而使用較佳之態樣。於PSA顯示元件中,尤佳為二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
Sp201及Sp202分別獨立地表示單鍵、碳原子數1~8之伸烷基或-O-(CH2)s-,於PSA顯示元件中,較佳為至少一者為單鍵,較佳為均表示單鍵之化合物、或一者表示單鍵而另一者表示碳原子數1~8之伸烷基或-O-(CH2)s-之態樣。於該情形時,較佳為碳原子數1~4之烷基,s較佳為1~4。
Z201較佳為-OCH2-、-CH2O-、-COO-、-OCO-、-CF2O-、-OCF2-、-CH2CH2-、-CF2CF2-或單鍵,更佳為-COO-、-OCO-或單鍵,尤佳為單鍵。
M201表示任意之氫原子均可經氟原子取代之1,4-伸苯基、反式-1,4-伸環己基或單鍵,較佳為1,4-伸苯基或單鍵。於C表示單鍵以外之環結構之情形時,Z201亦較佳為單鍵以外之連結基,於M201為單鍵之情形時,Z201較佳為單鍵。
就該等方面而言,通式(XX)中,Sp201及Sp202之間的環結構具體而言較佳為以下所記載之結構。
通式(XX)中,M201表示單鍵,於環結構由二個環所形成之情形時,較佳為表示以下之式(XXa-1)至式(XXa-5),更佳為表示式(XXa-1) 至式(XXa-3),尤佳為表示式(XXa-1)。
(式中,兩端係設為鍵結於Sp201或Sp202上者)
包含該等骨架之聚合性化合物由於聚合後之配向限制力最適合於PSA型液晶顯示元件,可獲得良好之配向狀態,因此抑制顯示不均,或者完全不會產生顯示不均。
就以上之方面而言,作為聚合性單體,尤佳為通式(XX-1)~通式(XX-4),其中,最佳為通式(XX-2)。
[化30]
(式中,Sp20表示碳原子數2~5之伸烷基)
於在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中添加單體之情形時,即便於不存在聚合起始劑之情形時,亦可進行聚合,為了促進聚合,亦可含有聚合起始劑。作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安息香醚類、二苯甲酮類、苯乙酮類、苯偶醯縮酮類、醯基氧化膦類等。
本發明之含有聚合性化合物之液晶組成物係藉由利用紫外線照射使其所含有之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賦予液晶配向能力,用於利用液晶組成物之雙折射控制光之透光量的液晶顯示元件。作為液晶顯示元件,對於AM-LCD(Active Matrix-Liquid Crystal Display,主動矩陣液晶顯示元件)、TN-LCD(Twisted Nematic-Liquid Crystal Display,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元件)、STN-LCD(Super Twisted Nematic-Liquid Crystal Display,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元件)、OCB-LCD(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光學補償彎曲型液晶顯示元件)及IPS-LCD(In-Plane Switching-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內切換型液晶顯示元件)較為有用,對於AM-LCD尤其有用,可用於透過型或反射型之液晶顯示元件。
液晶顯示元件所使用之液晶單元之兩片基板可使用具有如 玻璃或塑膠之柔軟性之透明材料,其中一片亦可為矽等不透明材料。具有透明電極層之透明基板例如可藉由在玻璃板等透明基板上濺鍍氧化銦錫(ITO)而獲得。
彩色濾光片例如可藉由顏料分散法、印刷法、電鍍法或、染色法等而製作。若將藉由顏料分散法之彩色濾光片之製作方法作為一例進行說明,則將彩色濾光片用硬化性著色組成物塗佈於該透明基板上,實施圖案化處理,並且利用加熱或光照射使其硬化。藉由針對於紅、綠、藍之3種顏色分別進行該步驟,可製作彩色濾光片用像素部。除此以外,亦可於該基板上設置設有TFT、薄膜二極體、金屬絕緣體、金屬比電阻元件等能動元件之像素電極。
使上述基板以透明電極層成為內側之方式相對向。此時,亦可經由間隔片而調整基板之間隔。此時,較佳為以所獲得之調光層之厚度成為1~100μm之方式進行調整。更佳為1.5~10μm,於使用偏光板之情形時,較佳為以對比度成為最大之方式調整液晶之折射率各向異性△n與單元厚度d之積。又,於存在兩片偏光板之情形時,亦可調整各偏光板之偏光軸而以視野角或對比度變得良好之方式進行調整。進而,亦可使用用以擴大視野角之相位差膜。作為間隔片,例如可列舉由玻璃粒子、塑膠粒子、氧化鋁粒子、光阻材料等所構成之柱狀間隔件等。其後,使環氧系熱固性組成物等密封劑以設有液晶注入口之形狀網版印刷於該基板上,使該基板彼此貼合,進行加熱而使密封劑熱硬化。
使含有聚合性化合物之液晶組成物夾持於兩片基板間之方法可使用通常之真空注入法或ODF法等,就真空注入法而言,雖不產生滴痕,但具有殘留注入之痕跡之問題,於本案發明中使用ODF法,可根據所製造之顯示元件而較佳地使用。於ODF法之液晶顯示元件製造步驟中,於背板或前板之任一基板上使用點膠機將環氧系光熱併用硬化性等之密封劑 描繪成閉環堤狀,在脫氣下於其中滴加特定量之液晶組成物後,使前板與背板接合,藉此可製造液晶顯示元件。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可穩定地進行ODF步驟中之液晶組成物之滴加,故而可較佳地使用。
作為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之方法,為了獲得液晶之良好之配向性能,較理想為適度的聚合速度,因此較佳為藉由單獨或併用或者輪流地照射紫外線或電子束等活性能量線而聚合之方法。於使用紫外線之情形時,可使用偏光光源,亦可使用非偏光光源。又,於使含有聚合性化合物之液晶組成物夾持於兩片基板間而以該狀態進行聚合之情形時,至少照射面側之基板必需對活性能量線賦予適當之透明性。又,亦可使用如下方法:於光照射時使用光罩使僅特定部分聚合後,改變電場、磁場或溫度等條件,藉此改變未聚合部分之配向狀態,進而照射活性能量線而進行聚合。尤其是於進行紫外線曝光時,較佳為一面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之液晶組成物施加交流電場一面進行紫外線曝光。所施加之交流電場較佳為頻率為10Hz~10kHz之交流,更佳為頻率為60Hz~10kHz,電壓係根據液晶顯示元件之所需之預傾角而選擇。即,可藉由所施加之電壓而控制液晶顯示元件之預傾角。於橫向電場型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域垂直配向)模式之液晶顯示元件中,就配向穩定性及對比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將預傾角控制於80度~89.9度。
照射時之溫度較佳為於保持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液晶狀態的溫度範圍內。較佳為於接近室溫之溫度、即典型為15~35℃之溫度下進行聚合。作為發出紫外線之燈,可使用金屬鹵素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等。又,作為所照射之紫外線之波長,較佳為照射並非液晶組成物之吸收波長區域的波長區域之紫外線,視需要,較佳為截斷紫外線而使用。所照射之紫外線之強度較佳為0.1mW/cm2~100W/cm2,更佳為2mW/cm2~50W/cm2。所照射之紫外線之能量可適當調整,較佳為10mJ/cm2~500 J/cm2,更佳為100mJ/cm2~200J/cm2。於照射紫外線時,亦可改變強度。照射紫外線之時間可根據所照射之紫外線強度而適當選擇,較佳為10秒~3600秒,更佳為10秒~600秒。
使用本發明之液晶組成物之液晶顯示元件係兼具高速應答與顯示不良之抑制的較為有用者,尤其是對於主動矩陣驅動用液晶顯示元件較為有用,可適用於VA模式、PSVA模式、PSA模式、IPS模式、FFS模式或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ingence,雙折射率控制效應)模式用液晶顯示元件。
IPS模式係指於基板之面方向施加電場而使液晶分子於與基板平行之面內旋轉,藉由雙折射之變化而切換光之驅動方式,主要適用於小型液晶顯示元件。進而,利用具有縮小IPS模式之像素電極之寬度的結構且具有高透過率、廣視野角、高對比度及低消耗電力之優點的稱為FFS模式之驅動方式,除小型液晶顯示元件以外,亦可適用於電視等大型液晶顯示元件。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詳細地說明。
圖1係表示具有相互對向之兩片基板、設置於上述基板間之密封材料、及封入至上述密封材料所包圍的密封區域內之液晶之液晶顯示元件之剖面圖。
具體而言,表示如下液晶顯示元件之具體態樣,該液晶顯示元件具備:背板,其於基板a100上設有TFT層102、像素電極103,自其上方設有鈍化膜104及配向膜a105;前板,其於基板b200上設有黑矩陣202、彩色濾光片203、平坦化膜(頂塗層)201、透明電極204,自其上方設有配向膜b205,與上述背板相對向;密封材料301,其設置於上述基板間;液晶層303,其封入至上述密封材料所包圍之密封區域內;且於上述密封材料301 所接觸之基板面上設有突起304。
上述基板a或上述基板b只要實質上透明,則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玻璃、陶瓷、塑膠等。作為塑膠基板,可使用: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二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聚環烯烴衍生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烴;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醯亞胺醯胺、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碸、聚芳酯;進而玻璃纖維-環氧樹脂、玻璃纖維-丙烯酸系樹脂等無機-有機複合材料等。
再者,於使用塑膠基板時,較佳為設置障壁膜。障壁膜之功能係降低塑膠基板所具有之透濕性,提昇液晶顯示元件之電氣特性之可靠性。作為障壁膜,只要為透明性較高且水蒸氣透過性較小者,則並無特別限定,通常使用利用氧化矽等無機材料並藉由蒸鍍、濺鍍、化學氣相沈積法(CVD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而形成之薄膜。
於本發明中,作為上述基板a或上述基板b,可使用相同素材,亦可使用不同素材,並無特別限定。若使用玻璃基板,則可製作耐熱性或尺寸穩定性優異之液晶顯示元件,因此較佳。又,若為塑膠基板,則適合於利用卷對卷法之製造方法且適合於輕量化或軟化,因此較佳。又,為了賦予平坦性及耐熱性,若組合塑膠基板與玻璃基板,則可獲得較佳之結果。
再者,於後述之實施例中,作為基板a100或基板b200之材質而使用基板。
背板係於基板a100上設置TFT層102及像素電極103。該等係藉由通常之陣列步驟而製造。於其上設置鈍化膜104及配向膜a105而獲得背板。
鈍化膜104(亦稱為無機保護膜)係用以保護TFT層之膜, 通常藉由化學氣相成長(CVD)技術等而形成氮化膜(SiNx)、氧化膜(SiOx)等。
又,配向膜a105係具有使液晶配向之功能之膜,通常大多情況下使用如聚醯亞胺之高分子材料。塗佈液係使用由高分子材料及溶劑所構成之配向劑溶液。配向膜有抑制與密封材料之接著力之可能性,故而於密封區域內進行圖案塗佈。塗佈係使用如軟版印刷法之印刷法、如噴墨之液滴噴出法。所塗佈之配向劑溶液係藉由預乾燥而使溶劑蒸發後,藉由烘烤而進行交聯硬化。其後,為了表現配向功能而進行配向處理。
配向處理通常藉由磨擦法而進行。於如上所述般形成之高分子膜上使用由如嫘縈之纖維所構成之磨擦布在一方向進行摩擦,藉此產生液晶配向能力。
又,亦存在使用光配向法之情況。光配向法係藉由於包含具有感光性之有機材料之配向膜上照射偏光而產生配向能力之方法,不會出現由磨擦法所導致的基板之損傷或灰塵之產生。作為光配向法中之有機材料之例,存在含有二色性染料之材料。作為二色性染料,可使用具有如下基(以下,簡稱為光配向性基)者:該基藉由因光二色性引起之魏格特(Weigert)效果而誘發分子之配向,或者產生異構化反應(例:偶氮苯基)、二量化反應(例:肉桂醯基)、光交聯反應(例:二苯甲酮基)或光分解反應(例:聚醯亞胺基)之類的成為液晶配向能力之起因的光反應。所塗佈之配向劑溶液係藉由預乾燥而使溶劑蒸發後,照射具有任意之偏向之光(偏光),藉此可獲得於任意之方向具有配向能力之配向膜。
一側之前板係於基板b200上設有黑矩陣202、彩色濾光片203、平坦化膜201、透明電極204、配向膜b205。
黑矩陣202例如藉由顏料分散法而製作。具體而言,於設有障壁膜201之基板b200上塗佈均勻分散有用以形成黑矩陣之黑色著色劑的 彩色樹脂液而形成著色層。繼而,對著色層進行烘烤而使其硬化。於其上塗佈光阻劑並對其進行預烘烤。通過光罩圖案對光阻劑進行曝光後,進行顯像而使著色層圖案化。其後,剝離光阻劑層並對著色層進行烘烤而完成黑矩陣202。
或者,亦可使用光阻型顏料分散液。於該情形時,塗佈光阻型顏料分散液並進行預烘烤後,立即通過光罩圖案進行曝光,其後進行顯像而使著色層圖案化。其後,剝離光阻劑層並對著色層進行烘烤而完成黑矩陣202。
彩色濾光片203係藉由顏料分散法、電鍍法、印刷法或染色法等而製作。若以顏料分散法為例,則將均勻分散有(例如紅色之)顏料之彩色樹脂液塗佈於基板b200上並進行烘烤硬化後,於其上塗佈光阻劑並進行預烘烤。通過光罩圖案對光阻劑進行曝光後,進行顯像而使其圖案化。其後,剝離光阻劑層並再次進行烘烤,藉此完成(紅色之)彩色濾光片203。所製作之顏色順序並無特別限定。以相同方式形成綠色彩色濾光片203、藍色彩色濾光片203。
透明電極204係於上述彩色濾光片203上設有(視需要,為了表面平坦化而於上述彩色濾光片203上設置頂塗層(201))。透明電極204係透過率越高越好,電阻越小越好。透明電極204係藉由濺鍍法等而形成ITO等之氧化膜。
又,為了保護上述透明電極204,亦存在於透明電極204上設置鈍化膜之情形。
配向膜b205係與上述配向膜a105相同者。
以上對本發明中所使用之上述背板及上述前板之具體態樣進行了說明,本申請案中,並不限定於該具體態樣,可根據所需之液晶顯示元件而自由變更態樣。
上述柱狀間隔件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將其水平剖面設為圓形、四角形等多角形等各種形狀,考慮到步驟時之錯位容限,尤佳為將水平剖面設為圓形或正多角形。又,該突起形狀較佳為圓錐台或角錐台。
上述柱狀間隔件之材質只要為密封材料或用於密封材料之有機溶劑或者不溶於液晶之材質,則並無特別限定,就加工及輕量化之面而言,較佳為合成樹脂(硬化性樹脂)。另一方面,上述突起可藉由利用光微影之方法或液滴噴出法而設置於第一基板上之密封材料所接觸之面。由於上述理由,故而較佳為使用適合於利用光微影之方法或液滴噴出法之光硬化性樹脂。
作為例子,對利用光微影法獲得前面柱狀間隔件之情形進行說明。
於上述前板之透明電極204上塗佈柱狀間隔件形成用之(不含著色劑)樹脂液。繼而,對該樹脂層進行烘烤而使其硬化。於其上塗佈光阻劑並對其進行預烘烤。通過光罩圖案對光阻劑進行曝光後,進行顯像而使樹脂層圖案化。其後,剝離光阻劑層並對樹脂層進行烘烤而完成柱狀間隔件。
柱狀間隔件之形成位置可根據光罩圖案而決定為所需之位置。因此,可同時製作液晶顯示元件之密封區域內與密封區域外(密封材料塗佈部分)之兩者。又,柱狀間隔件較佳為以不降低密封區域之品質且位於黑矩陣上之方式形成。有時將以此種方式由光微影法所製作之柱狀間隔件稱為管柱間隔片或光間隔片。
上述間隔片之材質可使用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茋唑感光性樹脂等負型水溶性樹脂、或多官能丙烯酸系單體、丙烯酸共聚合體、三唑系起始劑等之混合物。或者,亦存在使用使著色劑分散於聚醯亞胺樹脂中之彩色樹脂之方法。於本發明中,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 與所使用之液晶或密封材料之相性而利用公知之材質獲得間隔片。
以此種方式,於前板上之成為密封區域之面上設置柱狀間隔件後,在該背板之密封材料所接觸之面上塗佈密封材料(圖1中之301)。
密封材料之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於環氧系或丙烯酸系之光硬化性、熱固性、光熱併用硬化性之樹脂中添加有聚合起始劑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又,為了控制透濕性、彈性模數、黏度等,有時添加由無機物或有機物所構成之填料類。該等填料類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存在球形、纖維狀、無定形等。進而,為了良好地控制單元間隙,亦可混合具有單分散徑之球形或纖維狀之間隙材料,或者為了進一步強化與基板之接著力,亦可混合容易與基板上突起纏繞之纖維狀物質。此時所使用之纖維狀物質之直徑較理想為單元間隙之1/5~1/10以下左右,纖維狀物質之長度較理想為短於密封塗佈寬度。
又,纖維狀物質之材質只要為獲得特定形狀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選擇纖維素、聚醯胺、聚酯等合成纖維或玻璃、碳等無機材料。
作為塗佈密封材料之方法,存在印刷法或點膠法,較理想為密封材料之使用量較少之點膠法。密封材料之塗佈位置係以不對密封區域造成不良影響之方式通常設於黑矩陣上。為了形成下一步驟之液晶滴加區域(以液晶不洩漏之方式),密封材料塗佈形狀係設為閉環形狀。
於塗佈有上述密封材料之前板之閉環形狀(密封區域)上滴加液晶。通常使用點膠機。滴加之液晶量由於與液晶單元容積一致,故而其依據在於使其成為與柱狀間隔件之高度乘以密封塗佈面積所獲得的體積相同之量。但是,若為了單元貼合步驟中之液晶洩漏或顯示特性之最佳化而適當調整滴加之液晶量,則亦存在使液晶滴加位置分散之情況。
繼而,於塗佈上述密封材料並滴加液晶之前板上貼合背板。 具體而言,使上述前板與上述背板吸附於具有吸附如靜電夾盤之基板的機構之平台上,前板之配向膜b與背板之配向膜a相對向,配置於另一基板不與密封材料接觸之位置(距離)。於該狀態下使系統內部減壓。減壓結束後,一面確認前板與背板之貼合位置一面調整兩基板位置(對準操作)。貼合位置之調整結束後,使基板接近至前板上之密封材料與背板接觸之位置。於該狀態下在系統內部填充惰性氣體,一面緩慢地釋放減壓一面恢復至常壓。此時,藉由大氣壓而使前板與背板貼合,於柱狀間隔件之高度位置形成有單元間隙。於該狀態下對密封材料照射紫外線而使密封材料硬化,藉此形成液晶單元。其後,視情形增加加熱步驟而促進密封材料硬化。為了提昇密封材料之接著力強化或電氣特性可靠性,在大多情況下會增加加熱步驟。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又,以下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組成物中之「%」係指『質量%』。
實施例中,測定之特性係如下所述。
相轉移溫度(Tni):向列相-各向同性液體相轉移溫度(℃)
雙折射率(△n):295K之折射率各向異性
介電各向異性(△ε):295K之介電各向異性
黏度(η):295K之黏度(mPa‧s)
γ1(旋轉黏性):295K之旋轉黏性(mPa‧s)
電壓保持率(VHR):於頻率60Hz、施加電壓5V之條件下313K之電壓保持率(%)
殘像評價:
液晶顯示元件之殘像評價係使特定之固定圖案於顯示區域內顯示1440 小時後,以目視對均勻地顯示全畫面時之固定圖案之殘像的水平進行以下之4個階段的評價。
◎無殘像
○有極少殘像且可容許之水平
△有殘像且無法容許之水平
×有殘像且相當嚴重
揮發性評價(製造裝置污染性評價):
液晶材料之揮發性評價係以如下方式進行:一面利用頻閃觀測儀進行照射一面觀察真空攪拌脫泡混合機之運轉狀態,以目視觀察液晶材料之發泡。具體而言,於容量2.0L之真空攪拌脫泡混合機之專用容器內添加液晶組成物0.8kg,於4kPa之脫氣下以公轉速度15S-1、自轉速度7.5S-1運轉真空攪拌脫泡混合機,根據發泡開始前之時間而進行以下之4個階段的評價。
◎發泡前3分鐘以上。因揮發而導致裝置污染之可能性較低。
○發泡前1分鐘以上且未達3分鐘。有因揮發而導致輕微之裝置污染之虞。
△發泡前30秒以上且未達1分鐘。因揮發而引起裝置污染。
×發泡前30秒以內。有因揮發而導致重大之裝置污染之虞。
製程適合性評價:
製程適合性係於ODF製程中使用定積計量泵每次滴加40pL液晶並進行100000次,對以下「0~200次、201~400次、401~600次、‧‧‧‧99801~100000次」之各200次滴加的液晶量之變化進行以下之4個階段的評價。
◎變化極小(可穩定地製造液晶顯示元件)
○稍微有變化且可容許之水平
△有變化且無法容許之水平(因產生不均而良率惡化)
×有變化且相當嚴重(產生液晶洩漏或真空氣泡)
低溫下之溶解性評價:
低溫下之溶解性評價係製備液晶組成物後,在1mL樣品瓶中稱量液晶組成物0.5g,於溫度控制式試驗槽中以如下階段作為1循環「-20℃(保持1小時)→升溫(0.2℃/分鐘)→0℃(保持1小時)→升溫(0.2℃/分鐘)→20℃(保持1小時)→降溫(-0.2℃/分鐘)→0℃(保持1小時)→降溫(-0.2℃/分鐘)→-20℃」對其持續給予溫度變化,以目視觀察來自液晶組成物之析出物之產生,進行以下之4個階段的評價。
◎600小時以上未觀察到析出物。
○300小時以上未觀察到析出物。
△於150小時以內觀察到析出物。
×於75小時以內觀察到析出物。
再者,實施例中,關於化合物之記載,使用以下之略號。
(環結構)
(側鏈結構及連結結構)
(實施例1)
製備含有式(26.2)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的液晶組成物LC-1。
(比較例1及比較例2)
製備代替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而含有具有與該化合物類似之結構且分子量較小之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LC-2,及代替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而含有具有與該化合部相同之分子量且烯基結構之位置不同之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LC-3。
液晶組成物LC-1之初始之VHR為99.2%,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8.5%。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優異之性能。又,使用液晶組成物LC-3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優異之結果。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揮發性較低且製造裝置污染之可能性較低。
液晶組成物LC-2之初始之VHR為99.0%,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8.0%。Tni、雙折射率、介電各向異性、 黏度及旋轉黏性為與LC-1大致相等之值,已知可用於液晶顯示元件。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與LC-1相比稍差。使用液晶組成物LC-2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製程適合性與LC-1相比稍差,殘像與LC-1相比較差。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揮發性較高且製造裝置污染之可能性較高。
液晶組成物LC-3之初始之VHR為99.1%,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8.3%。Tni、雙折射率、介電各向異性、黏度為與LC-1大致相等之值,旋轉黏性與LC-1相比大幅度變差,因此已知用於液晶顯示元件時之性能大幅度變差。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遠差於LC-1。又,使用液晶組成物LC-3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製程適合性與LC-1相比較差,殘像與LC-1相比稍差。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雖然與LC-1相比揮發性稍高,但製造裝置污染較輕微。
(實施例2)
製備含有式(26.3)所表示之化合物及式(2.3)所表示之化合物之兩者的液晶組成物LC-4。
(比較例3及比較例4)
製備代替式(26.3)所表示之化合物而含有具有與該化合物類似之結構且分子量較大之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LC-5,及代替式(26.3)所表示之化合物而含有具有與該化合物類似之結構且分子量較小之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LC-6。
液晶組成物LC-4之初始之VHR為99.4%,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8.5%。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優異之性能。又,使用液晶組成物LC-4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優異之結果。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揮發性較低且製造裝置污染之可能性較低。
液晶組成物LC-5之初始之VHR為98.9%,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7.9%。Tni、雙折射率及黏度為與LC-4大致相等之值,但介電各向異性與LC-4相比較小,旋轉黏性變大。根據該等結果,已知若將LC-5用於液晶顯示元件,則驅動電壓變高且應答速度變慢,故而成為性能較差之液晶顯示元件。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與LC-4相比大幅度變差。使用液晶組成物LC-5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製程適合性及殘像與LC-4相比稍微變差。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揮發性與LC-4相同而較低,製造裝置污染之可能性較低。
液晶組成物LC-6之初始之VHR為99.4%,相對於此,於150℃下高溫放置1小時後之VHR為98.1%。雙折射率、黏度為與LC-4大致相等之值,Tni及介電各向異性與LC-4相比變低,旋轉黏性亦與LC-4相比變差,因此已知用於液晶顯示元件時之性能變差。對低溫下之溶解性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與LC-4相同。又,使用液晶組成物LC-6並根據ODF製程而製作液晶顯示元件,利用上述方法對殘像及製程適合性進行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般顯示製程適合性及殘像與LC-1相比稍微變差。進而,利用上述方法對揮發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與LC-4相比揮發性較高,有製造裝置污染之可能性。
(實施例3~實施例6)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7~LC-10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7~實施例10)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11~LC-14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11~實施例14)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15~LC-18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15~實施例18)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19~LC-22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19~實施例22)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23~LC-26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23~實施例26)
製備以下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27~LC-30並測定其物性值。將其結果示於以下之表中。
(實施例27)
對於實施例3中所示之向列型液晶組成物LC-7 99.7%添加式(V-2)
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0.3%並均勻地溶解,藉此製備聚合性液晶組成物CLC-7。CLC-7之物性與實施例3中所示之向列型液晶組成物之物性幾乎沒有不同。利用真空注入法將CLC-7注入至塗佈有誘發單元間隙3.5μm之平行配向之聚醯亞胺配向膜的附有ITO之單元內。一面對該單元施加頻率1kHz之矩形波,一面經由截斷320nm以下之紫外線之濾光片利用高壓水銀 燈對液晶單元照射紫外線。以單元表面之照射強度成為10mW/cm2之方式進行調整而照射600秒鐘,獲得使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之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之水平配向性液晶顯示元件。可確認,藉由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產生對於液晶化合物之配向限制力。
(實施例28)主動矩陣驅動用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
(前板之製作)
(黑矩陣之形成)
於液晶顯示元件用硼矽酸玻璃基板(日本電氣硝子公司製造之OA-10)上,在潮濕狀態下以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使用模具塗佈機塗佈下述組成之黑矩陣形成用組成物,乾燥後,於溫度為90℃之條件下進行2分鐘預烘烤而形成2μm厚度之黑矩陣層。
(黑矩陣形成用塗料組成物)
※份數均為質量基準。
其後,於具備自上游側向下游側搬送基板之裝置之曝光裝置中,導入上述中所獲得之附有黑矩陣層之玻璃基板並搬送至曝光部。
曝光裝置本身之溫度係以成為23℃±0.1℃之方式進行調整,又,相對濕度係以成為60%±1%之方式進行調整。
將上述附有黑矩陣層之玻璃基板吸附固定於曝光台上之後,以玻璃基板之塗膜表面與光罩圖案的間隔(間隙)成為100μm之方 式進行自動調整。又,自動檢測玻璃基板之曝光位置自玻璃基板之端面之距離,以自玻璃基板至光罩圖案位置成為固定距離之方式自動調整後進行曝光。使用高壓水銀燈作為光源,將曝光區域設為200mm×200mm,使用I射線(波長:365nm),以15mW/cm2之照度進行20秒鐘,設為300mJ/cm2之曝光量。
顯像處理係於曝光機之下游側設置顯像裝置而進行。以400mm/min之固定速度搬送曝光處理後之玻璃基材,獲得積層有特定之圖案之黑矩陣的附有黑矩陣層之基板(1)。
對於由與黑矩陣相同之素材所形成之對準標記,利用尺寸測定機(Nikon製造之NEXIV VMR-6555)於溫度:23℃±0.1℃、相對濕度:60%±1%之條件下測定搬送方向、垂直於搬送方向之方向的尺寸變化,結果相對於光罩之尺寸值搬送方向:100.000mm、垂直方向:100.000mm,實際上形成於玻璃基材上之圖案之尺寸係搬送方法:99.998mm、垂直方向:100.001mm。
其後,利用烘焙爐進行220℃、30分鐘之後烘烤而使黑矩陣熱硬化。於上述相同條件(溫度:23℃±0.1℃、相對濕度:60%±1%)下測定所獲得之黑矩陣,結果形成於基板(1)上之圖案之尺寸係搬送方向:99.998mm、垂直方向:100.001mm。
(紅綠藍著色層之形成)
於上述附有黑矩陣層之基板(1)上,在潮濕狀態下以厚度成為10μm之方式使用模具塗佈機塗佈下述組成之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乾燥後,於溫度為90℃之條件下進行2分鐘預烘烤而獲得2μm厚度之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
以下,表示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組成,若將紅色顏料變更為任意之綠色顏料,則獲得綠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若變更為 藍色顏料,則獲得藍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紅色、綠色、藍色之各種著色顏料存在包含用以提昇顯色或亮度之樹脂組成物之情形。作為上述目的之樹脂組成物,大多情況下使用與具有一級、二級或三級胺基之甲基丙烯酸的嵌段共聚合體,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BYK公司之「BYK6919」等。
(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
※份數均為質量基準。
(綠色著色圖案之情形)
於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中,變更紅色顏料而使用綠色顏料(例如C.I.顏料綠58),除此以外,以與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相同之方式製造。
(藍色著色圖案之情形)
於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中,變更紅色顏料而使用藍色顏料(例如C.顏料藍15.6),除此以外,以與紅色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相同之方式製造。
於具備自上游側向下游側搬送之搬送裝置的曝光裝置中,導入上述中所獲得之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並搬送至曝光部。
曝光裝置自身之溫度係以成為23℃±0.1℃之方式進行調 整,又,相對濕度係以成為60%±1%之方式進行調整。
將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吸附固定於曝光台上之後,以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之塗膜表面與光罩圖案的間隔(間隙)成為100μm之方式進行自動調整。又,附有黑矩陣層‧自動檢測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之曝光位置自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之端面的距離,以光罩圖案位置自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成為固定距離之方式進行自動調整後,使用於上述黑矩陣形成時同時形成之對準標記進行與紅色用光罩的對準後,進行曝光。使用高壓水銀燈作為光源,將曝光區域設為200mm×200mm,使用I射線(波長:365nm),以15mW/cm2之照度進行20秒鐘曝光,設為100mJ/cm2之曝光量。顯像係於曝光機之下游側設置顯像裝置而進行。以400mm/min之固定速度搬送曝光處理後之附有黑矩陣層‧著色圖案形成用組成物之基板(1),獲得於玻璃基材上之黑矩陣之開口部的特定位置積層有紅色著色層之基板(1)。其後,利用烘焙爐進行220℃、30分鐘之後烘烤而使紅色著色層熱硬化。利用與上述紅色相同之方法反覆形成綠色、藍色著色層,獲得於基板(1)上形成有黑矩陣及紅綠藍著色層之彩色濾光片。再者,藍色著色層之後烘烤處理後,於與上述相同之條件(溫度:23℃±0.1℃、相對濕度:60%±1%)下測定黑矩陣,結果形成於玻璃基板上之圖案之尺寸係搬送方向:99.999mm、垂直方向:100.002mm。黑矩陣之尺寸變化係自第1層(黑矩陣層)之顯像後至第4層(藍色層)之後烘烤後為止的製造步驟中為10ppm,藉此可於玻璃基材上以4英吋尺寸在解像度為200ppi(BM線寬7μm、間距42μm)且不產生像素偏移之情況下形成彩色濾光片。
(ITO電極層之形成)
繼而,將該彩色濾光片導入至濺鍍裝置中,利用DC(Direct Current, 直流)濺鍍並利用在反應氣體中使用氧氣之反應性濺鍍,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作為靶,於黑矩陣及紅綠藍著色層上進行膜厚150nm之ITO成膜,將其作為ITO電極層。以此種方式製作之ITO電極之片材電阻值為45Ω/□。
(柱狀間隔件之形成)
(乾膜之準備)
作為柱狀間隔件形成用乾膜,於厚度為25μm之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礎膜上,在潮濕狀態下以厚度成為20μm之方式使用模具塗佈機塗佈由負型感光性樹脂所構成之柱狀間隔件形成用組成物,乾燥後,於溫度為90℃之條件下進行2分鐘預烘烤而形成為4.5μm之厚度。其後,於其上層壓厚度25μm之PET保護膜而製成柱狀間隔件形成用乾膜。(積層基板之製作)
於形成有上述中所獲得之黑矩陣、紅綠藍著色層及ITO電極層之基板(1)上,以柱狀間隔件形成用組成物與ITO電極層相對向之方式積層預先剝離保護膜之圖案間隔片形成用乾膜,於輥壓:5kg/cm2、輥表面溫度:120℃、及速度:800mm/min之條件下對柱狀間隔件形成用組成物層進行連續地轉印。此時,基礎膜未剝離,以附著於柱狀間隔件形成用組成物上之狀態進入以下之曝光步驟。(曝光處理步驟)
於具備自上游側向下游側搬送之搬送裝置的曝光裝置中,導入上述中所獲得之積層基板並搬送至曝光部。
曝光裝置自身之溫度係以成為23℃±0.1℃之方式進行調整,又,相對濕度係以成為60%±1%之方式進行調整。
將積層基板吸附固定於曝光台上之後,以積層基板之基礎膜與光罩圖案之間隔(間隙)成為30μm之方式進行自動調整。此時所使用之光罩圖案係以成為形成於黑矩陣上之間隔片圖案之方式進行設計。
又,自動檢測積層基板之圖案之曝光位置自積層基板之端面之距離,根據該檢測結果而以光罩圖案位置自積層基板成為固定距離之方式自動調整後,使用上述黑矩陣形成時同時形成之對準標記進行與柱狀間隔件用光罩的對準後,進行曝光。使用高壓水銀燈作為光源,將曝光區域設為200mm×200mm,使用I射線(波長:365nm),以15mW/cm2之照度進行20秒鐘曝光,設為300mJ/cm2之曝光量。
(顯像處理‧後烘烤處理步驟)
顯像處理係於曝光機之下游側設置顯像裝置,於該顯像裝置內自曝光後之積層基板剝離基礎膜,並且一面以400mm/min之固定速度搬送一面進行。以此種方式,獲得於形成有上述黑矩陣、紅綠藍著色層及ITO電極層之基板(1)之黑矩陣之格子圖案部的特定位置形成有圖案間隔片之彩色濾光片。其後,利用烘焙爐進行220℃、30分鐘之後烘烤處理而使柱狀間隔件熱硬化。以此種方式,獲得使用上述間隔片圖案之於基板(1)上形成有黑矩陣、紅綠藍著色層、ITO電極層、柱狀間隔件之前板。
(背板之製作)
(TFT電極層之形成)
使用液晶顯示元件用玻璃板(日本電氣硝子公司製造之OA-10)作為透明基板並根據日本專利特開2004-14038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而於透明基板上形成TFT電極層。
即,於玻璃基板上以100nm厚度形成非晶矽層後,利用真空成膜法形成氧化矽層(SiOx)。其後,於上述氧化矽層上,使用光微影法及蝕刻法形成TFT層及像素電極而獲得成為背板之附有TFT陣列之玻璃基板。
<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
(配向膜形成)
於以上述方式製作之前板及背板形成液晶配向膜。利用純水對兩基板均進行洗淨後,使用液晶配向膜塗佈用印刷機(軟版印刷機)塗佈包含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劑,於180℃之烘箱內乾燥20分鐘,在前板之形成有ITO之面及背板之形成有TFT電極層之面上形成乾燥平均膜厚600Å之塗膜。對於該塗膜,利用具有纏繞有嫘縈製布之輥的磨擦裝置以輥之轉速400rpm、平台之移動速度30mm/秒、毛壓入長度0.4mm進行磨擦處理並進行水洗後,於120℃之烘箱上乾燥10分鐘。於前板之密封材料塗佈部分,使用點膠機以描繪密封材料之閉環之方式進行塗佈。
使用包含經雙酚A型甲基丙烯酸改性之環氧樹脂之光熱併用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作為密封材料,於密封材料中,相對於樹脂成分而混合與上述中所形成之柱狀間隔件大致相同尺寸之球狀間隔片0.5質量%。以密封材料之塗佈量成為液晶顯示元件之密封寬度(0.7mm)之方式製備。繼而,於密封材料閉環內之特定位置使用定積計量泵式點膠機對1片前板以每次24.7pL分90次滴加實施例11中所示之液晶組成物(LC-15)。(合計2230pL)
使液晶滴加後之前板與背板吸附於靜電夾盤上。以前板與背板相對向之方式配置,使背板緩慢地下降以與前板之距離成為300μm之距離靜止。於該狀態下使真空室內部減壓至100Pa。使用預先形成之對準標記調整前板與背板之貼合位置。對準完成後,使前板與背板進一步接近,將兩基材保持於密封材料與TFT電極層接觸之高度。於該狀態下在真空室內導入惰性氣體,使系統內部恢復至大氣壓。藉由大氣壓而壓迫前板與背板,以柱狀間隔件之高度形成單元間隙。繼而,對密封材料塗佈部分照射紫外線(365nm、30kJ/m2)而使密封材料硬化,將相互之基板固定。於該狀態下將添加有液晶組成物之基板搬送至加熱裝置中,在表面溫度為120℃之狀態下保持1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空氣冷卻,藉此獲得主動矩陣驅動 用液晶顯示元件。
100‧‧‧基板a
102‧‧‧TFT層
103‧‧‧像素電極
104‧‧‧鈍化膜
105‧‧‧配向膜a
200‧‧‧基板b
201‧‧‧平坦化膜(頂塗層)
202‧‧‧黑矩陣
203‧‧‧彩色濾光片
204‧‧‧透明電極
205‧‧‧配向膜b
301‧‧‧密封材料
302‧‧‧柱狀間隔件
303‧‧‧液晶層
304‧‧‧突起

Claims (14)

  1. 一種液晶組成物,其係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者,且包含:成分(A),其係含有式(26.2)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介電性為正之成分;及成分(B),其係含有式(2.3) 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介電各向異性大於-2且小於+2之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含有選自通式(X) (式中,X10~X104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0表示氟原子、氯原子、-OCF3,Q10表示單鍵或-CF2O-,R10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A101及A102分別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1,4-伸苯基、或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化合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含有通式(V) (式中,R51及R5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A51及A52分別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或1,4-伸苯基,Q5表示單鍵或-COO-,X51及X52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介電性為正之成分(A)含有通式(XIV) (式中,R14表示碳原子數1~7之烷基,X141~X144分別獨立地表示氟原子或氫原子,Y14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或-OCF3,Q14表示單鍵、-COO-或-CF2O-,m14為0或1)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含有通式(I)[化3]R11-A11-A12-R12 (I) (式中,R11及R1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A11及A12分別獨立地表示1,4-伸環己基、1,4-伸苯基、2-氟-1,4-伸苯基或3-氟-1,4-伸苯基)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介電性為中性之成分(B)含有通式(IV) (式中,R41、R42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5之烷基或碳原子數4~5之烯基,X41、X4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氟原子)所表示之化合物1種或2種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6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通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為選自式(37.2)、式(44.1)、式(44.2)、式(39.2)、式(40.2)或式(41.2) [化4]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7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通式(V)所表示之化合物為選自式(20.2),式(21.1)、式(23.1)、式(23.2)及式(25.1)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8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通式(XIV)所表示之化合物為選自式(51.1)或式(56.4)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9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為選自式(6.6)或式(5.3)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其中通式(IV)所表示之化合物為選自式(19.1)或式(19.2) [化8] 所表示之化合物群中之化合物。
  12. 一種主動矩陣驅動用液晶顯示元件,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液晶組成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主動矩陣驅動用液晶顯示元件,其中驅動方式為IPS模式或FFS模式。
  14. 一種液晶顯示器,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主動矩陣驅動用液晶顯示元件。
TW102139218A 2012-11-09 2013-10-30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TW2014320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7465 2012-1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032A true TW201432032A (zh) 2014-08-16

Family

ID=5068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9218A TW201432032A (zh) 2012-11-09 2013-10-30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此之液晶顯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WO2014073573A1 (zh)
TW (1) TW201432032A (zh)
WO (1) WO20140735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8370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0102B1 (ko) * 2002-11-27 2011-10-05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액정 화합물
DE102004030315B4 (de) * 2003-07-11 2016-08-04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und seine Verwendung
ATE416242T1 (de) * 2004-06-18 2008-12-15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DE602006004250D1 (de) * 2005-05-25 2009-01-29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JP5657386B2 (ja) * 2007-10-05 2015-01-21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enkter Haftung 液晶媒体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105295954A (zh) * 2008-01-14 2016-02-03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介质
JP5359055B2 (ja) * 2008-06-25 2013-12-04 Jnc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TWI535829B (zh) * 2009-05-29 2016-06-01 Jnc Corp 液晶組成物及液晶顯示元件
JP5471189B2 (ja) * 2009-09-02 2014-04-16 Jnc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JP5720114B2 (ja) * 2010-04-27 2015-05-20 Jnc株式会社 液晶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KR101869113B1 (ko) * 2010-08-19 2018-06-19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액정 매질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DE102011118210A1 (de) * 2010-11-27 2012-05-31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EP2457975B1 (en) * 2010-11-29 2014-06-25 Merck Patent GmbH Liquid-crystalline mixtures
US8178173B1 (en) * 2010-12-06 2012-05-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DE102012000065B4 (de) * 2011-01-27 2021-10-28 Merck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enthaltend ein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ihre Verwendung,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r temperaturabhängigen Steuerung der Lichttransmission mit ih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8370A (zh) * 2020-09-09 2020-12-1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73573A1 (ja) 2014-05-15
JPWO2014073573A1 (ja) 2016-09-08
JP2015110779A (ja) 2015-06-18
JP6020541B2 (ja)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2559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JP5561438B1 (ja) フルオロビフェニル含有組成物
JP5516827B1 (ja) フルオロビフェニル含有組成物
WO2014091560A1 (ja) ネマチック液晶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WO2014102971A1 (ja) フルオロビフェニル含有組成物
JP6020541B2 (ja) 液晶組成物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液晶表示素子
TWI510601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82846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82842B (zh) A nematic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95711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65550B (zh) 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96875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71410B (zh) 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79014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82844B (zh) 液晶組成物、液晶顯示元件及液晶顯示器
TWI471293B (zh) 含氟聯苯之組成物
TWI629344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591160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521049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82840B (zh) 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54558B (zh) 向列型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477590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577787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I564374B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
TW201437345A (zh) 液晶組成物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