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423537A -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3537A
TW201423537A TW101147246A TW101147246A TW201423537A TW 201423537 A TW201423537 A TW 201423537A TW 101147246 A TW101147246 A TW 101147246A TW 101147246 A TW101147246 A TW 101147246A TW 201423537 A TW201423537 A TW 2014235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conductive layer
substrate
patterned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8797B (zh
Inventor
Chia-Hao Kuo
Yu-Feng Chien
Seok-Lyul Lee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7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797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35127.2A priority patent/CN103176674B/zh
Priority to US13/890,273 priority patent/US916463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3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7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第一感測墊、第一橋接線、第二感測墊、調整電極、第二橋接線以及第三橋接線。第一感測墊內具有第一開口。第一感測墊與第一橋接線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墊具有第二開口。第二感測墊與第二橋接線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調整電極設置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內,且調整電極係與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第三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調整電極係經由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與調整電極由同一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尤指一種具有低電容負載的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觸控面板由於具有人機互動的特性,已逐漸取代鍵盤而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裝置的輸入介面上。近年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面發展越來越廣,將觸控面板與顯示器結合而形成觸控顯示裝置之應用產品也越來越多,包括行動電話(mobile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電腦(tablet PC)以及筆記型電腦(laptop PC)等。
現今觸控面板的技術發展非常多樣化,其中電容式觸控面板由於具有高準確率、多點觸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觸控解析度等特點,已成為目前中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使用之主流觸控技術。
觸控顯示面板依據觸控元件與顯示面板的整合度不同可大致區分為幾大類型。觸控元件製作於一載板上,再貼合於顯示面板之外表面之類型(一般稱為外貼式(Out-cell)觸控顯示面板),其整合度最低且厚度最大;觸控元件製作於顯示面板之外表面之類型(一般稱為整合式(On-cell)觸控顯示面板),其整合度較低且厚度較大;觸控元 件直接製作於顯示面板的內表面之類型(一般稱為內嵌式(In-cell)觸控顯示面板),其整合度較高且厚度較小。由於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之觸控元件係直接製程於顯示面板的內表面,觸控面板的感測墊與顯示面板的共通電極之間的距離較近,因此感測墊與共通電極之間的電容負載較大。另外,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操作原理係使用感測墊來偵測觸控點的電容變化,並根據電容變化判斷出觸控點的位置。因此,感測墊與共通電極之間的電容負載過大,會影響到感測墊所感測到的電容變化,使得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不佳。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及其觸控面板,以減少感測墊與共通電極之間的電容負載,進而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圖案化第一導電層、第一絕緣層、圖案化第二導電層、第二絕緣層、第二基板、共通電極以及顯示介質層。第一基板具有感測區與周邊區。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感測區內,且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複數個第一橋接線、複數個第二感測墊,以及複數個調整電極。各第一感測墊內具有第一開口。第一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第一感測墊之間,且第一感測墊與第一橋接線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各第二感測墊具有第二開口。調整電極設置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內,其中調整電極係與第一感測墊 與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第一絕緣層覆蓋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設置於第一絕緣層上,且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二橋接線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第二感測墊之間,且第二感測墊與第二橋接線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三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調整電極係經由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第二絕緣層覆蓋圖案化第二導電層、第一絕緣層與圖案化第一導電層。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面對設置。共通電極設置於第二絕緣層與第二基板之間。顯示介質層設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適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上述觸控面板包括基板、圖案化第一導電層以及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基板具有感測區與周邊區。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且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複數個第一橋接線、複數個第二感測墊,以及複數個調整電極。各第一感測墊內具有第一開口。第一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第一感測墊之間,且第一感測墊與第一橋接線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各第二感測墊具有第二開口。調整電極設置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內,其中調整電極係與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設置於基板上,且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二橋接線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第二感測墊之間,且第二感測墊與第二橋接線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三橋接線設置於相鄰之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調整電極係 經由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基板、複數個第一感測墊、複數個第一橋接線、複數個第二感測墊、複數個調整電極、複數個第二橋接線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基板具有感測區與周邊區。第一感測墊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且各第一感測墊具有第一開口。第一橋接線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並設置於相鄰之第一感測墊之間,且第一感測墊與第一橋接線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二感測墊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且各第二感測墊具有第二開口。調整電極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並設置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內。調整電極係與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第二橋接線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並設置於相鄰之第二感測墊之間,且第二感測墊與第二橋接線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三橋接線設置於基板之感測區內並設置於相鄰之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調整電極係經由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與調整電極由同一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
為使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及所欲達成之功效。
請參考第1圖至第5圖。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觸 控顯示面板之示意圖,第2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第3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B-B’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第4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C-C’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且第5圖為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第一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與調整電極的局部放大示意圖。為了突顯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特徵,第1圖僅繪示出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第一絕緣層14、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第二絕緣層18、共通電極20、第二基板30以及顯示介質層40。第一基板10可包括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基板10具有感測區10S與周邊區10P。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感測區10S內。在本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包括圖案化透明導電層,其材料可包括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或其它具有高透光性及良好導電性之透明導電材料。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121、複數個第一橋接線121B、複數個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複數個調整(adjusting)電極12D。各第一感測墊121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121A。第一橋接線121B分別設置於相鄰之第一感測墊121之間,且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一橋接線121B沿一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各第二感測墊122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122A。調整電極12D分別設置於第一開口121A與第二開口121B內,且調整電極12D係與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 122電性分離。調整電極12D較佳是設置於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的中央區域,但不以此為限。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可為例如菱形感測墊,但其形狀不以此為限。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的長度可為例如4900微米,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相鄰之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較佳具有相等的間距。舉例而言,相鄰之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的間距可為20微米,但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一開口121A與第二開口122A分別為封閉型開口例如菱形開口,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開口121A與第二開口122A的形狀亦可為其它幾何形狀例如矩形、圓形或多邊形等。此外,各第一感測墊121可具有多個第一開口121A,且各第二感測墊122可具有多個第二開口122A。各調整電極12D與對應的第一感測墊121較佳具有相等的間距,且各調整電極12D與對應的第二感測墊122較佳具有相等的間距。舉例而言,調整電極12D與對應的第一感測墊121的間距可為20微米,且調整電極12D與對應的第二感測墊122的間距可為20微米,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開口121A與第二開口122A較佳具有相同的形狀與尺寸,但不以此為限。所有的調整電極12D較佳具有相同的形狀與尺寸,但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可為互感電容式(mutual capacitance)觸控顯示面板,且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分別包括一驅動電極與一接收電極。例如第一感測墊121為驅動電極,且第二感測墊122為接收電極,但不以此為限。在一變化實施例中,第一感 測墊121可為接收電極,且第二感測墊122為驅動電極。在另一變化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亦可為自感電容式(self capacitance)觸控顯示面板,且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均為接收電極。第一絕緣層14覆蓋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第一絕緣層14可包括有機絕緣層例如壓克力系材料或無機絕緣層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氮氧化矽,但不以此為限。第一絕緣層14部分暴露出第二感測墊122與調整電極12D。
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設置於第一絕緣層14上。在本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包括圖案化金屬層,其材料可包括例如鉬、鉬/鋁/鉬以及其它具有良好導電性的單一或複合金屬材料,但不以此為限。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之材料亦可包括非金屬材料、合金材料或其它具有良好導電性的材料。在一變化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亦可為圖案化透明導電層。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包括複數個第二橋接線161B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162B。第二橋接線161B分別設置於相鄰之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第二感測墊122與第二橋接線161B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且第二橋接線161B與第一絕緣層14所暴露出之相鄰的第二感測墊122電性連接。第三橋接線162B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調整電極12D之間,且第三橋接線162B與第一絕緣層14所暴露出之相鄰的調整電極12D電性連接。另外,在一變化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與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的位置可以互換,亦即第一絕緣層14覆蓋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而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係設置於第一絕緣層14上。
沿第一方向D1彼此電性連接的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一橋接線構121B成第一感測串列S1,以及沿第二方向D2彼此電性連接的第二感測墊122與第二橋接線161B構成第二感測串列S2。第二絕緣層18覆蓋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第一絕緣層14與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第二絕緣層18可包括有機絕緣層例如壓克力系材料或無機絕緣層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氮氧化矽,但不以此為限。第二基板30與第一基板10面對設置。第二基板30可包括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但不以此為限。顯示介質層40設置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30之間。顯示介質層40可包括液晶層,但亦可視顯示面板的類型不同而為其它顯示介質層,例如是有機發光材料層、反射式電泳材料層或者是電潤濕材料層等。共通電極20係為作為顯示面板的共通電極,其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第二絕緣層18與第二基板30之間。共通電極20可為一透明導電層,在一變化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亦可包括圖案化金屬層,其材料可包括例如鉬、鉬/鋁/鉬以及其它具有良好導電性的單一或複合金屬材料,但不以此為限。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之材料亦可包括非金屬材料、合金材料或其它具有良好導電性的材料。在另一變化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亦可為透明導電層與圖案化金屬層的疊層。
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係選用電容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為範例,也就是說,電容式觸控面板係整合於液晶顯示面板之內。此外,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較佳係為內嵌式(In-cell)觸控顯示面 板,也就是說,電容式觸控面板係整合於液晶顯示面板之第一基板10(亦稱為對向基板或彩色濾光片基板)的內表面101,其中內表面101面對第二基板30(亦稱為陣列基板或薄膜電晶體基板)。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第一絕緣層14、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第二絕緣層18與共通電極20係設置在第一基板10之內表面101上。第一基板10可包括陣列排列的複數個顯示區域10D,以及位於顯示區域10D之間以及周邊區10P的遮光區域10B。觸控顯示面板1更可包括黑色矩陣22與彩色濾光層24。黑色矩陣22係與遮光區域10B重疊,而彩色濾光層24與顯示區域10D重疊。在本實施例中,顯示區域10D係指陣列排列且用以提供顯示畫面的區域,例如次畫素區,而遮光區域10B則係指顯示區域10D之間避免顯示干擾的區域,例如是被黑色矩陣22及其它無法透光之元件例如金屬導線所遮蔽的區域。彩色濾光層24與顯示區域10D重疊,但也可能進一步與遮光區域10B部分重疊。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僅為示意圖,顯示區域10D尚可包含多個遮光區域10B(未圖示),上述顯示區域10D與遮光區域10B的功能與配置為該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知悉,在此不再贅述。黑色矩陣22較佳是設置在第一基板10上,觸控顯示面板1更可包括保護層11,設置在黑色矩陣22與第一導電層12與之間。保護層11可由無機絕緣材質或是有機絕緣材質所構成,較佳是由平坦性的材料所構成,例如聚亞醯胺等,但不以此為限。觸控顯示面板1更可包括顯示元件32,設置於第二基板30上。顯示元件32可包括閘極線、資料線、主動開關元件、畫素電極、儲存電容、配向膜以及其它觸控顯示面板1所需之顯示元件,其功能與配置為 該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知悉,在此不再贅述。另外,觸控顯示面板1更可包括兩片偏光片(圖未示),分別設置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30之外表面。此外,觸控顯示面板1可與背光模組(圖未示)形成觸控顯示裝置。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觸控顯示面板1大致可區分為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其中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共用第一基板10。觸控面板包括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第一絕緣層14、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等元件,而顯示面板包括共通電極20、第二基板30、黑色矩陣22、彩色濾光層24、顯示介質層40以及顯示元件32等元件。如第2圖所示,共通電極20可設置在第一基板10之第二絕緣層18上,且在此狀況下共通電極20與顯示元件32之畫素電極形成垂直電場,以驅動例如扭轉向列型(TN)液晶分子、垂直配向型(VA)液晶分子等,但不以此為限。
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更可包括複數條第一導線W1、複數條第二導線W2以及至少一第三導線W3。第一導線W1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周邊區10P並分別與第一感測串列S1電性連接,用以提供驅動訊號至第一感測串列S1。第二導線W2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周邊區10P並分別與第二感測串列S2電性連接,用以接收第二感測串列S2所接收到的感測訊號。第三導線W3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周邊區10P並與調整電極12D以及第三橋接線162B電性連接,藉此調整電極12D可經由第三導線W3連接固定電位或接地。由於調整電極12D為接地或具有固定電位,且調整電極12D與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電性分離,因此調整電極12D的設置可減 少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以及共通電極20之間的電容負載,進而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較佳是共平面(Coplanar),例如均由第一導電層12所構成,可以進一步地降低負載電容,並同時進一步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一感測墊121以及調整電極121的面積和之面積比,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之面積比可視在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與未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的差值作調整。精確地說,調整電極12D的設置不會大幅影響觸控輸入時與未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藉此可降低負載電容,並同時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在本實施例中,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一感測墊121以及調整電極121的面積和之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且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之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較佳為10%與90%之間,更佳為20%與70%之間。舉例而言,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一感測墊121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之面積比大體上為33%,且調整電極12D的面積與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之面積比大體上為33%,但不以此為限。藉由適當的調整本發明調整電極12D的相對比例,可以適當的調整觸控輸入時與未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以及負載電容的比例,使其達到較佳的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
另外,第一導線W1、第二導線W2以及第三導線W3可由同一層圖案化導電層例如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導線W1、第二導線W2以及第三導線W3亦可由不同層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藉此可縮減第一導線W1、第二導線W2以及第三導線W3之間的間距而節省周邊區10P的面積。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墊121、第一橋接線121B、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為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的一部分,而第二橋接線161B與第三橋接線162B為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的一部分,其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為圖案化透明導電層,而圖案化第二導電層16為圖案化金屬導電層,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在一變化實施例中,第一橋接線121B可由另一圖案化金屬層所構成,也就是說,第一橋接線121B、第二橋接線161B與第三橋接線162B均為金屬橋接線,但由於第一橋接線121B與第二橋接線161B會交叉,因此第一橋接線121B與第二橋接線161B係由不同的圖案化金屬層所構成,而第三橋接線162B未與第一橋接線121B以及第二橋接線161B會交叉,因此第三橋接線162B可選擇性地與第一橋接線121B或第二橋接線161B由相同的圖案化金屬層所構成。
下文將針對本實施例所揭示之具有調整電極的觸控面板以及比較例之不具有調整電極的觸控面板進行比較,以說明調整電極之功效。
實施例:
本發明以上述的實施例設計成10.1吋(inch)的觸控面板進行測試,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例如是正方形,如第5圖所示,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的邊長例如是4900微米(μm),調整電極12D的面積例如是佔第一感測墊121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的33%,且調整電極12D的面積例如是佔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的33%。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間隙例如是20微米,調整電極12D與第一感測墊121之間的間隙例如是20微米,且調整電極12D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間隙例如是20微米。共通電極20例如是設置在第二絕緣層18上,如第2圖所示。例如以互感電容感測方式驅動,第一感測墊121作為驅動電極(Tx),第二感測墊122作為感測電極(Rx),經驅動量測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互感電容為1.121微微法拉(pico-farad;pf)。當以手指觸控輸入時與未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變化為0.113 pf,此觸控訊號比例為0.113 pf/1.121pf=10%,仍然在觸控驅動感測積體電路(IC)的可判斷範圍內。此時,第一感測墊121與共通電極20之間的負載電容為1380pf,第二感測墊122與共通電極20之間的負載電容為860pf。
比較例:
比較例同樣設計成10.1吋(inch)的觸控面板進行測試,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內未設置調整電極12D,第一感測墊121 與第二感測墊122同樣是正方形,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的邊長同樣是4900微米(μm),也就是調整電極12D的面積例如是佔第一感測墊121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為0%,且調整電極12D的面積例如是佔第二感測墊122以及調整電極12D的面積和為0%。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間隙同樣是20微米。共通電極20例如是設置在第二絕緣層18上,如第2圖所示。同樣以互感電容感測方式驅動,第一感測墊121作為驅動電極(Tx),第二感測墊122作為感測電極(Rx),經驅動量測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互感電容為1.182pf。當以手指觸控輸入時與未觸控輸入時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之間的電容值變化為0.176pf。此時,第一感測墊121與共通電極20之間的負載電容為2240pf,第二感測墊122與共通電極20之間的負載電容為1400pf。
由本發明的實施例與比較例可以明顯看出本發明調整電極12D的設計,可以大幅地降低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對共通電極20之間的負載電容,第一感測墊121的負載電容降低了38.4%(=2240pf-1380pf/2240pf),第二感測墊122的負載電容降低了38.6%(=1400pf-860pf/1400pf)。因此,本發明的調整電極12D可大幅地降低負載電容,相對地提升訊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並且降低觸控驅動感測積體電路(IC)偵測所需要的電力。
本發明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下文將依序介紹本發明之其它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 且為了便於比較各實施例之相異處並簡化說明,在下文之各實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號標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針對各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說明,而不再對重覆部分進行贅述。
請參考第6圖,並一併參考第1圖至第4圖。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第一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與調整電極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12包括圖案化金屬導電層,對應遮光區域(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且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與調整電極12D可分別包括金屬網狀電極或是前述圖案化透明導電層與金屬網狀電極的疊層。金屬網狀電極具有複數個孔洞12H,對應顯示區域(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與調整電極12D通常都大於單一顯示區域10D,因此每一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與調整電極12D對應多個顯示區域10D以及之間的遮光區域10B。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調整電極12D亦為接地或具有固定電位,且調整電極12D與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電性分離,因此調整電極12D的設置可減少第一感測墊121/第二感測墊122以及共通電極之間的電容負載,進而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
請參考第7圖。第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變化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之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在本變化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中,共通電極20係設置在第二 基板30上,且共通電極20可以跟顯示元件32整合。例如共通電極20可與顯示元件32之畫素電極形成水平電場而應用於平面切換型(IPS)液晶顯示面板、邊緣電場切換型(FFS)液晶顯示面板等,但不以此為限。共通電極20可為一整面電極或一具有狹縫或開口之網狀圖案化電極。另外,共通電極20亦可作為一輔助電極。舉例而言,若觸控顯示面板係選用電容式觸控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則共通電極20可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陰極電性連接,以增進陰極的電性表現。上述共通電極的詳細位置結構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因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於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內設置調整電極,且調整電極係與第一感測墊121與第二感測墊122電性分離,並可以為接地或具有固定電位。利用接地或具有固定電位的調整電極,可以大幅減少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以及共通電極之間的電容負載,並可使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之間的電容不致大幅減少,進而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以及調整電極較佳是共平面,由同一層導電層所構成,可以進一步地降低負載電容,並同時進一步提升觸控輸入的靈敏度與準確度。此外,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以及調整電極由同一層導電層所構成,可以簡化製程,降低製造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觸控顯示面板
10‧‧‧第一基板
12‧‧‧圖案化第一導電層
14‧‧‧第一絕緣層
16‧‧‧圖案化第二導電層
18‧‧‧第二絕緣層
20‧‧‧共通電極
30‧‧‧第二基板
40‧‧‧顯示介質層
10S‧‧‧感測區
10P‧‧‧周邊區
121‧‧‧第一感測墊
121B‧‧‧第一橋接線
122‧‧‧第二感測墊
12D‧‧‧調整電極
121A‧‧‧第一開口
122A‧‧‧第二開口
D1‧‧‧第一方向
161B‧‧‧第二橋接線
162B‧‧‧第三橋接線
D2‧‧‧第二方向
S1‧‧‧第一感測串列
S2‧‧‧第二感測串列
101‧‧‧內表面
10D‧‧‧顯示區域
10B‧‧‧遮光區域
22‧‧‧黑色矩陣
24‧‧‧彩色濾光層
32‧‧‧顯示元件
W1‧‧‧第一導線
W2‧‧‧第二導線
W3‧‧‧第三導線
12H‧‧‧孔洞
11‧‧‧保護層
1’‧‧‧觸控顯示面板
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之示意圖。
第2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A-A’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3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B-B’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4圖為沿第1圖之剖線C-C’所繪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5圖為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第一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與調整電極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6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的第一感測墊、第二感測墊、第一橋接線、第二橋接線與調整電極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7圖繪示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變化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之示意圖。
1‧‧‧觸控顯示面板
10‧‧‧第一基板
12‧‧‧圖案化第一導電層
14‧‧‧第一絕緣層
16‧‧‧圖案化第二導電層
18‧‧‧第二絕緣層
20‧‧‧共通電極
30‧‧‧第二基板
40‧‧‧顯示介質層
10S‧‧‧感測區
10P‧‧‧周邊區
122A‧‧‧第二開口
121B‧‧‧第一橋接線
122‧‧‧第二感測墊
12D‧‧‧調整電極
161B‧‧‧第二橋接線
101‧‧‧內表面
10D‧‧‧顯示區域
10B‧‧‧遮光區域
22‧‧‧黑色矩陣
24‧‧‧彩色濾光層
32‧‧‧顯示元件
11‧‧‧保護層
W1‧‧‧第一導線
W2‧‧‧第二導線
W3‧‧‧第三導線

Claims (29)

  1.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感測區與一周邊區;一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感測區內,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各該第一感測墊內具有一第一開口;複數個第一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一感測墊之間,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一橋接線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複數個第二感測墊,各該第二感測墊具有一第二開口;以及複數個調整(adjusting)電極,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開口與該等第二開口內,其中該等調整電極係與該等第一感測墊與該等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一第一絕緣層,覆蓋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一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第一絕緣層上,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二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二感測墊之間,該第二感測墊與該第二橋接線沿一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係經由該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一第二絕緣層,覆蓋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該第一絕緣層與該圖 案化第一導電層;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面對設置;一共通電極,設置於該第二絕緣層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一顯示介質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內表面面對該第二基板,且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該第一絕緣層、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該第二絕緣層與該共通電極係設置在該第一基板之該內表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一圖案化透明導電層。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包括陣列排列的複數個顯示區域,以及位於該等顯示區域之間的一遮光區域。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一圖案化金屬導電層,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與該遮光區域重疊,且該第一感測墊、該第二感測墊與該調整電極分別包括一金屬網狀電極。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包括一圖案化金屬導電層,且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與該遮光區域重 疊。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黑色矩陣,與該遮光區域重疊。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彩色濾光層,與該等顯示區域重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沿該第一方向彼此電性連接的該等第一感測墊與該等第一橋接線構成一第一感測串列,以及沿該第二方向彼此電性連接的該等第二感測墊與該等第二橋接線構成一第二感測串列。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更包括:複數條第一導線,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周邊區並分別與該等第一感測串列電性連接;複數條第二導線,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周邊區並分別與該等第二感測串列電性連接;以及至少一第三導線,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周邊區並與該等調整電極以及該等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等調整電極經由該第 三導線連接一固定電位或接地。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二感測墊分別包括一驅動電極與一接收電極。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分別為一封閉型開口,各該調整電極與對應的該第一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且各該調整電極與對應的該第二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相鄰之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二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調整電極的面積與該第一感測墊以及該調整電極的面積和之一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且該調整電極的面積與該第二感測墊以及該調整電極的面積和之一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調整電極位於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二感測墊的一中央區域。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共通電極設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共通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上。
  19. 一種觸控面板,適用於一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感測區與一周邊區;一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各該第一感測墊內具有一第一開口;複數個第一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一感測墊之間,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一橋接線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複數個第二感測墊,各該第二感測墊具有一第二開口;以及複數個調整電極,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開口與該等第二開口內,其中該等調整電極係與該等第一感測墊與該等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一圖案化第二導電層,設置於該基板上,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包括:複數個第二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二感測墊之間,該第二感測墊與該第二橋接線沿一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係經由該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圖案化第一導電層與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之間。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一圖案化透明導電層。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圖案化第一導電層包括一圖案化金屬導電層,且該第一感測墊、該第二感測墊與該調整電極分別包括一金屬網狀電極。
  23.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沿該第一方向彼此電性連接的該等第一感測墊與該等第一橋接線構成一第一感測串列,以及沿該第二方向彼此電性連接的該等第二感測墊與該等第二橋接線構成一第二感測串列。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圖案化第二導電層更包括:複數條第一導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周邊區並分別與該等第一感測串列電性連接;複數條第二導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周邊區並分別與該等第二感測串列電性連接;以及至少一第三導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周邊區並與該等調整電極以及該等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
  25.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二感測墊分別包括一驅動電極與一接收電極。
  26.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分別為一封閉型開口,各該調整電極與對應的該第一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且各該調整電極與對應的該第二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
  27.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相鄰之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二感測墊具有相等的間距。
  28.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調整電極的面積係與該第一感測墊以及該調整電極的面積和之一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且該調整電極的面積係與該第二感測墊以及該調整電極的面積和之一面積比大體上介於1%與99%之間。
  29.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感測區與一周邊區;複數個第一感測墊,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各該第一感測墊具有一第一開口;複數個第一橋接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一感測墊之間,該第一感測墊與該第一橋接線沿 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複數個第二感測墊,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各該第二感測墊具有一第二開口;複數個調整電極,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開口與該等第二開口內,其中該等調整電極係與該等第一感測墊與該等第二感測墊電性分離;複數個第二橋接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第二感測墊之間,該第二感測墊與該第二橋接線沿一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以及複數個第三橋接線,設置於該基板之該感測區內,分別設置於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之間,且相鄰之該等調整電極係經由該第三橋接線電性連接;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墊、該等第二感測墊與該等調整電極由同一圖案化導電層所構成。
TW101147246A 2012-12-13 2012-12-13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TWI498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246A TWI498797B (zh) 2012-12-13 2012-12-13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CN201310035127.2A CN103176674B (zh) 2012-12-13 2013-01-29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US13/890,273 US9164636B2 (en) 2012-12-13 2013-05-09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246A TWI498797B (zh) 2012-12-13 2012-12-13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537A true TW201423537A (zh) 2014-06-16
TWI498797B TWI498797B (zh) 2015-09-01

Family

ID=4863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246A TWI498797B (zh) 2012-12-13 2012-12-13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4636B2 (zh)
CN (1) CN103176674B (zh)
TW (1) TWI49879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0494B (zh) * 2014-09-05 2016-09-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US9471175B2 (en) 2014-07-18 2016-10-18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sensing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control unit thereof
TWI554916B (zh) * 2014-07-21 2016-10-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
TWI562037B (en) * 2015-02-12 2016-12-11 Superc Touch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with shielding electrode
TWI581158B (zh) * 2016-06-01 2017-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585661B (zh) * 2015-02-05 2017-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應電極層及顯示裝置
CN107346189A (zh) * 2016-05-05 2017-11-1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器
CN10788537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电极、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触摸感测方法
TWI638301B (zh) * 2016-09-30 2018-10-1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18772B (zh) * 2019-11-20 2021-02-1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I824367B (zh) * 2015-04-13 2023-12-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0225B2 (en) * 2013-09-30 2016-03-08 J Touch Corporation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touchscreen
CN103676358B (zh) * 2013-12-17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3793120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187807B1 (ko) * 2014-04-17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US20150324047A1 (en) * 2014-05-07 2015-11-12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panel including patterns of mesh structures
KR101696511B1 (ko) * 2014-05-19 2017-0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 표시장치
US9612679B2 (en) 2014-07-14 2017-04-0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122706A (zh) * 2014-07-14 2014-10-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显示装置
TWI560604B (en) * 2014-10-17 2016-1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4656979B (zh) * 2014-11-04 2018-03-2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988613B (zh) * 2015-02-05 2019-06-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电极层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11B (zh) * 2015-04-01 2017-12-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TWI601104B (zh) * 2015-04-02 2017-10-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4898884B (zh) * 2015-06-16 2018-03-1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玻璃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78096B (zh) * 2015-08-04 2018-02-16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TWI564813B (zh) 2015-08-17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碰感應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53931B (zh) * 2015-11-24 2019-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TWI585650B (zh) * 2016-05-20 2017-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TWI579750B (zh) 2016-07-01 2017-04-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與其製作方法
CN106325642A (zh) * 2016-08-30 2017-01-11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液晶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TWI603245B (zh) * 2016-11-02 2017-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KR102605247B1 (ko) * 2016-11-03 2023-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594165B (zh) * 2016-11-04 2017-08-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06484190A (zh) * 2016-11-18 2017-03-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
KR102756220B1 (ko) * 2016-12-28 2025-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9607B1 (ko) * 2017-08-17 2022-05-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7783699B (zh) * 2017-10-16 2021-05-0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与其制造方法
US11003287B2 (en) * 2018-03-30 2021-05-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sensor for display with improved viewing angle uniformity
US10936135B2 (en) * 2018-07-17 2021-03-02 Apple Inc.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panel architecture
US10890998B2 (en) 2018-09-12 2021-01-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01689B1 (ko) * 2018-10-12 2023-1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647742B1 (ko) * 2018-10-15 2024-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KR102693060B1 (ko) * 2018-11-06 2024-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CN109656411B (zh) * 2018-12-17 2020-08-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KR102710197B1 (ko) * 2019-04-01 2024-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압력 센서를 갖는 터치 감지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1275473B2 (en) 2019-06-13 2022-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0258025A1 (en) * 2019-06-25 2020-12-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coun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TWI708173B (zh) 2019-08-26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KR20210106595A (ko) 2020-02-20 2021-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22061923A1 (en) 2020-09-28 2022-03-3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970985A (zh) * 2021-11-05 2022-0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431020B (zh) * 2023-03-30 2025-02-14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9935B2 (en) 2003-06-02 2006-10-3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or patterns for a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US20080309633A1 (en) 2007-06-13 2008-12-18 Apple Inc. Touch-sensitive display
TWI367437B (en) 2007-09-29 2012-07-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495139C (zh) 2007-10-10 2009-06-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37866B1 (ko) * 2007-10-15 2014-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683090B2 (ja) * 2008-08-06 2011-05-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87889B1 (ko) * 2009-01-23 2016-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7995041B2 (en) 2009-02-02 2011-08-09 Apple Inc.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TWI386838B (zh) 2009-03-02 2013-02-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基材
US20100224880A1 (en) * 2009-03-05 2010-09-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1859213B (zh) * 2009-04-13 2012-08-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2033634A (zh) * 2009-09-27 2011-04-2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2033643B (zh) * 2009-09-30 2013-03-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制造方法
TWI430163B (zh) 2010-12-30 2014-03-1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電容式觸摸屏與電容式觸摸屏的偵測方法
KR101827554B1 (ko) * 2011-02-07 2018-02-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3123548B (zh) * 2011-11-18 2016-12-0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1175B2 (en) 2014-07-18 2016-10-18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sensing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control unit thereof
TWI554916B (zh) * 2014-07-21 2016-10-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
TWI560593B (en) * 2014-07-21 2016-1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0606420B2 (en) 2014-07-21 2020-03-31 Ili Technology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TWI550494B (zh) * 2014-09-05 2016-09-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TWI585661B (zh) * 2015-02-05 2017-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應電極層及顯示裝置
TWI562037B (en) * 2015-02-12 2016-12-11 Superc Touch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with shielding electrode
TWI824367B (zh) * 2015-04-13 2023-12-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及觸控面板
US11954276B2 (en) 2015-04-13 2024-04-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ouch panel
CN107346189A (zh) * 2016-05-05 2017-11-1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器
TWI581158B (zh) * 2016-06-01 2017-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788537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电极、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触摸感测方法
CN107885378B (zh) * 2016-09-30 2021-02-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电极、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触摸感测方法
US10768462B2 (en) 2016-09-30 2020-09-08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638301B (zh) * 2016-09-30 2018-10-1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18772B (zh) * 2019-11-20 2021-02-1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1227557B2 (en) 2019-11-20 2022-01-18 E Ink Holdings Inc.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68138A1 (en) 2014-06-19
TWI498797B (zh) 2015-09-01
CN103176674B (zh) 2016-02-03
US9164636B2 (en) 2015-10-20
CN103176674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8797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US11182034B2 (e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6433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에 일체화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US9207819B2 (en) Touch sensing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9372360B2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480701Y1 (ko) 감지 전극들과 연결하기 위하여 금속 와이어를 사용한 인셀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시스템
US9436334B2 (en) Touch panel substrate with floating electrode pattern
US10198130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293912U (zh) 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70123540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414070B (zh) 触控电极层及显示面板
US20150355752A1 (e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KR200479143Y1 (ko) 감지용 하부기판 상에 금속층을 가지는 인-셀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조
CN102129135A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
US20150185892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30016980A (ko) 표시 장치
WO2018099069A1 (zh) 触摸显示屏、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US8994691B2 (en) In-cel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96524B (zh) 觸控結構及觸控顯示面板
US11709570B2 (en) Sensor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