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2844A - 網路訊號耦合電路 - Google Patents
網路訊號耦合電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42844A TW201342844A TW102104203A TW102104203A TW201342844A TW 201342844 A TW201342844 A TW 201342844A TW 102104203 A TW102104203 A TW 102104203A TW 102104203 A TW102104203 A TW 102104203A TW 201342844 A TW201342844 A TW 20134284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capacitor
- signal
- channels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2—Networks for transforming balanced signals into unbalanced signals and vice versa, e.g. baluns
- H03H7/425—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7/427—Common-mode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6—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including resistor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設置於電路板上且網路連接器與網路晶片之間所傳輸的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訊號耦合電路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或再於第一電容二端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再以各等效電阻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藉由電容容抗在頻率越高時會隨之降低,讓訊號的衰減也變小,又因電容訊號耦合的特性則隨頻率越高而隨之越佳,讓網路訊號耦合電路使用於高網路頻率下仍具有良好的網路訊號耦合效果,進而達到提昇訊號耦合及傳輸效果之目的。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尤指對網路連接器與網路晶片之間所傳輸的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其係於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之第一電容,或再於第一電容二端為分別並聯有等效電阻,透過頻率越高時容抗降低及強度增大之特性,以提昇訊號耦合效果。
按,現今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而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已普遍的存在於社會上之各個角落,其電腦發展趨勢亦朝運算功能強、速度快及體積小之方向邁進,由於網路通訊技術也正在迅速蓬勃發展中,並將人們生活、學習、工作與休閒帶入另一有別以往的嶄新境界,使人與人之間即可透過網路通訊相互傳輸所需即時資訊、廣告宣傳或往來郵件等,同時藉由網路搜尋各種資訊、即時通訊或線上遊戲等,讓人們與網路之間關係更為熱切且密不可分。
但網路的部分為有使用電纜連接及無線傳輸等二種方式來傳輸資料,電纜連接技術便需裝設有網路連接器,傳統網路連接器為具有變壓器模組與共模抑制模組,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一般廠商的作法是將變壓線圈B與濾波線圈C裝設於電路板A上,且變壓線圈B及濾波線圈C係於線芯D上繞設有導線D1,導線D1末端之接頭為焊接於電路板A之接點
,由於線圈需以手工纏繞導致生產效率低下,更無法自動化生產,線圈也容易斷裂而讓成本提高,且纏繞之緊密、距離、圈數等差異也會影響效果,而導致產品品質良莠不齊。
再者,隨著網路的運用越來越廣,網路上傳輸的資料容量也越來越大,網路廠商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便一直拉高網路傳輸的速度,從10Mbps到100Mbps或1Gbps,甚至現在所推出的光纖網路傳輸速度可達到10Gbps以上,然而,變壓線圈B是電感,電感的阻抗(Z)稱之為感抗,其單位為歐姆(Ω),感抗之公式為:Z=2π*f*L上述公式中f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L為電感之感值,單位為亨利(H),由於網路連接器是利用變壓線圈B之電感特性來隔離電氣並耦合訊號,所以為了讓訊號由一次側傳遞到二次側,必須要讓變壓線圈B具有預定的感值,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感抗與工作頻率及電感感值成正比,所以在訊號頻率增大的狀況下,其感抗也會隨之增大(請參閱第六圖所示,其係為350μH電容之頻率與感抗之比較圖),但感抗增大卻會讓訊號的衰減變大,所以會產生網路斷線或網路傳輸速度變慢之缺失,請同時參閱第七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知,當變壓器的插入損耗為-3db時,頻率響應約為0.45MHz~240MHz,因為超過時會讓插入損耗快速的增加,所以變壓器的工作頻率只能在特定的較
窄頻寬內;此外,因為變壓線圈B的特性是由低頻率低強度、中頻率高強度及高頻率低強度所形成的曲線,所以在網路傳輸速度高達1Gbps時,反而會讓變壓線圈B的訊號強度降低,而不易達到符合產品的要求。
是以,如何解決習用變壓線圈品質不良、成本高、無法自動化生產及在高網路傳輸速度時強度降低之問題與缺失,此即為本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者所亟欲改善之目標所在。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乃在於該網路晶片為電流模式的晶片時,訊號耦合電路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於二端之間連設有耦合模組,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藉由電容訊號耦合強度隨頻率提高而同時增大的特性,則使用在高頻率網路時第一電容之網路訊號耦合效果也會提高,進而達到提昇訊號耦合效果之目的。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乃在於該網路晶片為電流模式的晶片時,耦合模組於第一電容二端為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各等效電阻另端則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二等效電阻分別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為第一接地端及供電電壓,利用二
端分別連接之等效電阻進行第一電容之阻抗匹配。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乃在於該耦合模組以第一電容及二端等效電阻形成π狀迴路,由於整體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僅使用了一般直接焊接在電路板上的電容及電壓元件,所以產品便可自動化生產,且電容及電壓元件可在進貨時作品管,讓品質維持在良品的標準中,進而可達到提升產品品質、生產速度之目的。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乃在於該網路晶片為電壓模式的晶片且輸出電壓至訊號耦合電路時,訊號耦合電路之耦合模組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各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利用第一電容第一端及第二端產生暫態電荷並流走,來達到訊號耦合之傳輸效果,同時,第一電容又可達到隔離使訊號不會直接的穿過電路。
本發明之第五目的乃在於該網路晶片為電壓模式的晶片時,耦合模組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各電路設有第一電容,因第一電容進行充放電時的速度為與時間常數有關,且第一電容的容值增加後時間常數也會隨之增大,所以第一電容的容值為100μF~0.01μF,且第一電容的最佳容值為0.1μF,讓充放電的時間剛好可供完整訊號傳輸。
本發明之第六目的乃在於該訊號耦合電路可於耦合模組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設有濾波模組,其濾波模組可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各電路連設有電感,
或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二電路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再於二個第二電容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便可達到利用電感或第二電容來濾除雜訊之目的。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訊號耦合電路之電路圖、頻率與容抗之比較圖,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該網路訊號耦合電路為設置於電路板4上之訊號耦合電路1,且二端分別電性導通於網路連接器2之第一連接端10及電性導通於網路晶片3之第二連接端11,網路晶片3為電流模式的晶片,所以網路晶片3輸出電流至訊號耦合電路1,其訊號耦合電路1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121之複數個通道12,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12為連設有濾波模組13及耦合模組14(濾波模組13可位於耦合模組14鄰近第一連接端10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其濾波模組13為以通道12之二電路121分別連設有第一線圈131及第二線圈132,耦合模組14則以電路121連設有第一電容141,且第一電容141二端為分別並聯有等效電阻142,再以各等效電阻142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143。
上述二電路121分別連設之第一線圈131及第二線圈132,其係相鄰以進行訊號濾波處理,其中該第一電容141於鄰近第一連接端10一端所連接的等效電阻142,其另端電性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143為第一接地端1431,而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端所連接的等效電阻142,其另端電性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143為供電電壓1432,且各通道12之二電路121其鄰近第一連接端10一端所連接的等效電阻142另端可相連接後再連接至第一接地端1431,其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端所連接的等效電阻142另端亦可相連接後再連接至供電電壓1432。
該訊號耦合電路1為以第一連接端10電性連接於網路連接器2之各端子,且訊號耦合電路1為以第二連接端11電性連接於網路晶片3之複數接腳,其複數個通道12之各電路121為分別連接MD0+與MX0+、MD0-與MX0-、MD1+與MX1+、MD1-與MX1-、MD2+與MX2+、MD2-與MX2-、MD3+與MX3+、MD3-與MX3-,其位置可視實際設計需求變換,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上述耦合模組14為以一電路121上連設的第一電容141及其二端之二等效電阻142形成π狀迴路,且二電路121之π狀迴路為呈相對稱狀,二電路121之第一電
容141二端並聯之等效電阻142,其中鄰近網路晶片3之二等效電阻142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143為第一接地端1431,鄰近網路連接器2之二等效電阻142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143為供電電壓1432,主要是用第一電容141讓二端電路耦合,再利用二端分別連接之等效電阻142進行阻抗匹配,以符合不同使用環境的需求,其匹配後之第一電容141為0.1μ法拉(F),第一電容141鄰近網路晶片3一側之等效電阻142為49.9歐姆(Ω),鄰近網路連接器2之另側等效電阻142為75歐姆(Ω),其電容之阻抗(Z)稱為容抗,其單位為歐姆(Ω),容抗之公式為:Z=1/(2π*f*C)上述公式中f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C為電容之容值,單位為法拉(F),由於是利用電容之特性來隔離電氣並耦合訊號,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容抗與工作頻率及電容容值成反比,所以在使用相同容值的第一電容141且訊號頻率增大的狀況下,其容抗會隨之減小(請參閱第三圖所示,其係為0.01μF電容之頻率與容抗之比較圖),則訊號的衰減也會變小,便可具有良好的網路連線且訊號傳輸速度也會變快,由於利用了電容在頻率越高的狀態下其強度也會隨之增大的特性,在現今網路頻率(頻寬)越來越高之情況(大於1Gbps),讓電容利用隔離電腦的直流電形成
電場感應來作訊號耦合,且電容的特性也會讓高頻網路訊號之耦合效果隨之提高。
再者,請參閱第一、四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另一實施例之方塊圖,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該訊號耦合電路1設置的電路板4,可直接設置有網路晶片3,再與網路連接器2之複數端子電性連接;且訊號耦合電路1設置的電路板4亦可設置於網路連接器2內部,再將網路連接器2電性連接於外部電路板,並與外部電路板上設置的網路晶片3形成電性連接,其僅具對網路連接器2與網路晶片3之間所傳輸的訊號進行耦合及濾波之功能即可,然而有關網路連接器2及網路晶片3之配置係為習知之技術,且該細部構成非本案發明要點,茲不再贅述。
上述耦合模組14之二等效電阻142,其中一等效電阻142可為插接於網路連接器2之電纜本身具有之等效電阻,另一等效電阻142則可為網路晶片3之內部等效阻抗,其僅具與第一電容141匹配之功能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另,請參閱第五、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路圖、又一實施例之電路圖,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在另一實施例及又一實施例中,該網路晶片3為輸出電壓至訊號耦合電路1,訊號耦合電路1為於第一連接端10與第二
連接端11之間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設有耦合模組14,耦合模組14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連設有第一電容141,且訊號耦合電路1可於耦合模組14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設有濾波模組13,其濾波模組13可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連設有電感133,或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二電路121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134,再於二個第二電容142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135,此外,因為濾波模組13僅是對訊號進行雜訊濾除,所以濾波模組13可設置於耦合模組14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且都可具有雜訊濾除效果。
上述網路晶片3為電壓模式的晶片,所以網路晶片3供應驅動電壓至訊號耦合電路1,因為訊號在傳輸時是跟電壓一起變化,所以在使用電流模式之網路晶片3時,其耦合模組14需提供電阻才能產生電壓以進行訊號傳輸,使用電壓模式之網路晶片3便不須設置電阻,所以耦合模組14僅需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設有第一電容141,因為第一電容141的特性使供應電壓流至其第一端時,會讓其第一端產生單一極性之暫態電荷(如正電荷),且第一電容141第二端則會產生另一極性之暫態電荷(如負電荷),並在經過一段預定時間後停止供應正電荷至第一電容141第一端時,其第一電容141第二端則會將負電
荷沿著電路121流掉,便會達到訊號耦合之傳輸效果,同時,第一電容141又不會讓訊號直接的穿過電路121,然而,因為第一電容141進行充放電時的速度為與時間常數有關,所以必需讓時間常數與訊號週期搭配,才能讓充放電的時間剛好可供完整訊號傳輸,而不會截斷訊號,而第一電容141的容值增加後時間常數也會隨之增大,所以第一電容141的容值為100μF~0.01μF,且第一電容141的最佳容值為0.1μF。
再者,因為訊號傳輸時會有其他的訊號進來,所以會產生有雜訊,所以需要將雜訊濾除,其濾波模組13可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串聯設有電感133(如磁珠、晶片磁珠、插件磁珠、繞線電感、晶片電感、插件電感或共模電感等),或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二電路121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134,再於二個第二電容134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135,上述之電感133五具有低通濾波(Low Pass)的特性,便可將訊號頻段中的較高頻雜訊濾除,而第二電容134因為具有高通濾波(High Pass)的效果,且隨著第二電容134容值的降低其可濾除的訊號頻率便會隨之增大,所以便可調整第二電容134的容值讓訊號通過但雜訊卻是被濾除,進而達到濾除低頻雜訊的效果。
上述本發明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於實際使用時,為具有
下列各項優點,如:
(一)該網路晶片3為電流模式的晶片時,訊號耦合電路1為設有複數個分別具二電路121之通道12,且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12於第一連接端10及第二連接端11之間連設有耦合模組14,其耦合模組14則以電路121連設有第一電容141,且第一電容141二端為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142,再以各等效電阻142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143,藉由電容在頻率越高的狀態下其訊號耦合強度也會隨之增大的特性,讓網路頻率越高時,電容之網路訊號耦合效果也隨之提高。
(二)該網路晶片3為電流模式的晶片時,耦合模組14之第一電容141二端為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142,再以各等效電阻142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143,二等效電阻142分別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143為第一接地端1431及供電電壓1432,為利用二端分別連接之等效電阻進行電容之阻抗匹配。
(三)因為耦合模組14是以第一電容141二端為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142,再以各等效電阻142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143,讓第一電容141及其二端連接之等效電阻142形成π狀迴路,其
僅使用了一般的電子元件成品,因為不須人工繞線,而是直接焊接在電路板上,所以可作自動化生產,且電子元件成品在購買時就可進行品質管理,所以產品的品質就可保持在良品範圍中。
(四)該網路晶片3為電壓模式的晶片且輸出電壓至訊號耦合電路1時,訊號耦合電路1之耦合模組14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連設有第一電容141,利用第一電容141第一端及第二端產生暫態電荷並流走的效果,來達到訊號耦合之傳輸效果,同時,第一電容141又可達到隔離使訊號不會直接的穿過電路121。
(五)該網路晶片3為電壓模式的晶片時,耦合模組14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電路121設有第一電容141,因第一電容141進行充放電時的速度為與時間常數有關,且第一電容141的容值增加後時間常數也會隨之增大,所以第一電容141的容值為100μF~0.01μF,且第一電容141的最佳容值為0.1μF,讓充放電的時間剛好可供完整訊號傳輸。
(六)訊號耦合電路1可於耦合模組14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11一側設有濾波模組13,其濾波模組13可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各
電路121連設有電感133,或於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12之二電路121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134,再於二個第二電容134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135,藉由電感133或第二電容134來濾除雜訊。
故,本發明為主要針對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於訊號耦合電路1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12,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12二端第一連接端10、第二連接端11之間連設有耦合模組14,耦合模組14則以電路121連設有第一電容141,或再於且第一電容141二端為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142,再以各等效電阻142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143,利用電容強度增大讓網路訊號耦合效果也隨之提高的特性,以達到提昇訊號耦合效果之優勢,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於實施、操作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研發,倘若 鈞局貴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
力配合,至感德便。
1‧‧‧訊號耦合電路
10‧‧‧第一連接端
11‧‧‧第二連接端
12‧‧‧通道
121‧‧‧電路
13‧‧‧濾波模組
131‧‧‧第一線圈
132‧‧‧第二線圈
133‧‧‧電感
134‧‧‧第二電容
135‧‧‧第二接地端
14‧‧‧耦合模組
141‧‧‧第一電容
142‧‧‧等效電阻
143‧‧‧訊號等效接地端
1431‧‧‧第一接地端
1432‧‧‧供電電壓
2‧‧‧網路連接器
3‧‧‧網路晶片
4‧‧‧電路板
A‧‧‧電路板
B‧‧‧變壓線圈
C‧‧‧濾波線圈
D‧‧‧線芯
D1‧‧‧導線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訊號耦合電路之電路圖。
第三圖 係為頻率與容抗之比較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路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電路圖。
第七圖 係為習用之立體外觀圖。
第八圖 係為頻率與感抗之比較圖。
第九圖 係為習用變壓器之頻率響應圖。
10‧‧‧第一連接端
11‧‧‧第二連接端
12‧‧‧通道
121‧‧‧電路
13‧‧‧濾波模組
131‧‧‧第一線圈
132‧‧‧第二線圈
14‧‧‧耦合模組
141‧‧‧第一電容
142‧‧‧等效電阻
143‧‧‧訊號等效接地端
1431‧‧‧第一接地端
1432‧‧‧供電電壓
Claims (22)
- 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包括設置於具網路晶片之電路板上,且電路板再與網路連接器電性連接以對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其改良在於:該訊號耦合電路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第一電容二端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再以各等效電阻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複數通道二端分別具有連接網路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連接網路晶片之第二連接端,且複數通道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通道為分別連設有濾波模組及耦合模組,濾波模組可位於耦合模組鄰近第一連接端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濾波模組為以各通道之二電路分別電性連接有相鄰之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二電路之第一電容及其二端並聯之等效電阻形成π狀迴路,且二電路之π狀迴路為呈相對稱狀,二電路之第一電容二端並聯之等效電阻,其中鄰近網路晶片之二等效電阻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為供電電壓,鄰近網路連接器之二等效電阻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為第一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四通道之各電路為分別連接MD0+與MX0+、MD0-與MX0-、MD1+與MX1+、MD1-與MX1-、MD2+與MX2+、MD2-與MX2-、MD3+與MX3+、MD3-與MX3-。
- 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包括設置於網路連接器內部電路板上,且網路連接器再與網路晶片電性連接以對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其改良在於:該訊號耦合電路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第一電容二端分別並聯設有等效電阻,電容與二端等效電阻為透過匹配手段進行匹配,再以各等效電阻另端電性連接於訊號等效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複數通道二端分別具有連接網路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連接網路晶片之第二連接端,且複數通道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通道為分別連設有濾波模組及耦合模組,濾波模組可位於耦合模組鄰近第一連接端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濾波模組為以各通道之二電路分別電性連接有相鄰之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的二電路之第一電容及其二端並聯之等 效電阻形成π狀迴路,且二電路之π狀迴路為呈相對稱狀,二電路之第一電容二端並聯之等效電阻,其中鄰近網路晶片之二等效電阻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為供電電壓,鄰近網路連接器之二等效電阻另端同時連接之訊號等效接地端為第一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四通道之各電路為分別連接MD0+與MX0+、MD0-與MX0-、MD1+與MX1+、MD1-與MX1-、MD2+與MX2+、MD2-與MX2-、MD3+與MX3+、MD3-與MX3-。
- 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包括設置於具網路晶片之電路板上,且電路板再與網路連接器電性連接以對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其改良在於:該訊號耦合電路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及濾波模組,其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第一電容的容值為100μF~0.01μF。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第一電容的最佳容值為0.1μF。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複數通道二端分別具有連接網路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連 接網路晶片之第二連接端,濾波模組可位於耦合模組鄰近第一連接端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濾波模組為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二電路分別串聯設有電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濾波模組為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二電路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再於二個第二電容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四通道之各電路為分別連接MD0+與MX0+、MD0-與MX0-、MD1+與MX1+、MD1-與MX1-、MD2+與MX2+、MD2-與MX2-、MD3+與MX3+、MD3-與MX3-。
- 一種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係包括設置於網路連接器內部電路板上,且網路連接器再與網路晶片電性連接以對訊號進行耦合之訊號耦合電路,其改良在於:該訊號耦合電路為設有分別具二電路之複數個通道,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通道連設有耦合模組及濾波模組,其耦合模組以電路連設有第一電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第一電容的容值為100μF~0.01μF。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第一電容的最佳容值為0.1μF。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複數通道二端分別具有連接網路連接器之第一連接端、連接網路晶片之第二連接端,濾波模組可位於耦合模組鄰近第一連接端一側或鄰近第二連接端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濾波模組為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二電路分別串聯設有電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濾波模組為以一個或一個以上通道之二電路間串聯有二個第二電容,再於二個第二電容之間電性連接於第二接地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網路訊號耦合電路,其中該四通道之各電路為分別連接MD0+與MX0+、MD0-與MX0-、MD1+與MX1+、MD1-與MX1-、MD2+與MX2+、MD2-與MX2-、MD3+與MX3+、MD3-與MX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04203A TWI510016B (zh) | 2012-04-06 | 2013-02-04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2238 | 2012-04-06 | ||
TW102104203A TWI510016B (zh) | 2012-04-06 | 2013-02-04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2844A true TW201342844A (zh) | 2013-10-16 |
TWI510016B TWI510016B (zh) | 2015-11-21 |
Family
ID=4929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04203A TWI510016B (zh) | 2012-04-06 | 2013-02-04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78628B2 (zh) |
TW (1) | TWI51001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8124B (zh) * | 2013-07-31 | 2016-11-11 | 安雷科技有限公司 | 用於乙太網路之傳輸電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28550B1 (ko) * | 2010-11-26 | 2017-04-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전자기간섭 노이즈 저감회로 |
TWI569595B (zh) | 2013-01-31 | 2017-02-01 | 安雷科技有限公司 | 用於乙太網路之傳輸電路及其保護元件組 |
CN108809353B (zh) * | 2018-07-19 | 2024-04-05 |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 集成式网络信息传输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00186B2 (en) * | 2002-03-14 | 2007-04-03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usage of a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oupled via a differential serial data link |
TWI452584B (zh) * | 2008-04-30 | 2014-09-11 | Pegarton Corportation | 網路變壓器及使用網路變壓器的網路模組與電子裝置 |
TWM401949U (en) * | 2010-07-27 | 2011-04-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Filter circuit |
US8319579B2 (en) * | 2010-11-29 | 2012-11-27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Passive filter and AC coupler receiver interface |
TWM408850U (en) * | 2011-03-04 | 2011-08-01 | nai-qian Zhang | Improved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protection device |
-
2012
- 2012-07-09 US US13/544,538 patent/US88786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2-04 TW TW102104203A patent/TWI510016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8124B (zh) * | 2013-07-31 | 2016-11-11 | 安雷科技有限公司 | 用於乙太網路之傳輸電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265118A1 (en) | 2013-10-10 |
TWI510016B (zh) | 2015-11-21 |
US8878628B2 (en) | 2014-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29416B (zh) | 共模滤波器 | |
TWI510016B (zh)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 |
JP2017511638A (ja) | PoDLのための広帯域電力カップリング/デカップ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 | |
US20150304139A1 (en)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assembly | |
CN203368413U (zh) | 网络信号耦合的噪声滤除电路 | |
TWM449299U (zh) | 網路訊號處理電路之改良 | |
CN203193579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的电路 | |
TWM468848U (zh) | 網路訊號耦合及防電磁干擾之電路 | |
TWM466365U (zh) | 網路訊號耦合之雜訊濾除電路 | |
US9252736B2 (en)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and EMI protection circuit | |
CN204733134U (zh) | 网络信号噪声滤除电路 | |
CN203851110U (zh) | 一种滤除网络信号中杂讯的电路 | |
CN20321932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
CN103391089B (zh) | 网络信号耦合电路 | |
CN104409807B (zh) | 基于耦合型交叉形谐振器的新型差分带通滤波器 | |
CN20336841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的强度调整电路 | |
TW201725854A (zh) | 網路信號濾波電路 | |
TWM463947U (zh) | 網路訊號耦合及防電磁干擾電路 | |
JP3178870U (ja) | ネットワーク信号結合回路 | |
TWM468849U (zh) | 網路訊號耦合之強度調整電路 | |
CN113314295B (zh) | 网络信号用的高容值共模电感处理电路 | |
TWM468833U (zh) | 網路訊號耦合及防雷擊電路 | |
CN20320620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雷击电路 | |
TWM492572U (zh) | 網路訊號處理電路之防雷擊裝置 | |
TWM523227U (zh) | 電子訊號之防雷擊及雜訊濾除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