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9326U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Google Patents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19326U CN203219326U CN 201320087464 CN201320087464U CN203219326U CN 203219326 U CN203219326 U CN 203219326U CN 201320087464 CN201320087464 CN 201320087464 CN 201320087464 U CN201320087464 U CN 201320087464U CN 203219326 U CN203219326 U CN 203219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network
-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module
- coup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包括设置于具网络芯片的电路板上,且再与网络连接器电性连接以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网络芯片为电压模式的芯片,网络芯片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该处理电路设有分别具二电路的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二端分别具有连接网络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网络芯片的第二连接端,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耦合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连设有第一电容,该防电磁干扰模块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远离电路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可达到提升信号耦合、传输效果及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尤指处理电路于网络连接器与网络芯片之间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利用处理电路来隔离电气、耦合信号及吸收谐波,进而达到提升信号耦合、传输效果及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科技的快速发展,而桌上型电脑或笔记型电脑已普遍的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其电脑发展趋势亦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由于网络通讯技术也正在迅速蓬勃发展中,并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与休闲带入另一有别以往的崭新境界,使人与人之间即可通过网络通讯相互传输所需即时资讯、广告宣传或往来邮件等,同时通过网络搜寻各种资讯、即时通讯或线上游戏等,让人们与网络之间关系更为热切且密不可分。
但网络的部分为有使用电缆连接及无线传输等二种方式来传输数据,电缆连接技术便需装设有网络连接器,传统网络连接器为具有变压器模块与共模抑制模块,请参阅图5所示,一般厂商的作法是将变压线圈B与滤波线圈C装设于电路板A上,且变压线圈B及滤波线圈C是于线芯D上绕设有导线D1,导线D1末端的接头为焊接于电路板A的接点,由于线圈需以手工缠绕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更无法自动化生产,线圈也容易断裂而让成本提高,且缠绕的紧密、距离、圈数等差异也会影响效果,而导致产品品质良莠不齐。
再者,随着网络的运用越来越广,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容量也越来越大,网络厂商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便一直拉高网络传输的速度,从10Mbps到100Mbps或1Gbps,甚至现在所推出的光纤网络传输速度可达到10Gbps以上,然而,变压线圈B是电感,电感的阻抗(Z)称的为感抗,其单位为欧姆(Ω),感抗的公式为:
Z=2π*f*L
上述公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L为电感的感值,单位为亨利(H),由于网络连接器是利用变压线圈B的电感特性来隔离电气并耦合信号,所以为了让信号由一次侧传递到二次侧,必须要让变压线圈B具有预定的感值,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感抗与工作频率及电感感值成正比,所以在信号频率增大的状况下,其感抗也会随之增大(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350μH电容的频率与感抗的比较图),但感抗增大却会让信号的衰减变大,所以会产生网络断线或网络传输速度变慢的缺失,请同时参阅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得知,当变压器的插入损耗为-3db时,频率响应约为0﹒45MHz~240MHz,因为超过时会让插入损耗快速的增加,所以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只能在特定的较窄频宽内;此外,因为变压线圈B的特性是由低频率低强度、中频率高强度及高频率低强度所形成的曲线,所以在网络传输速度高达1Gbps时,反而会让变压线圈B的信号强度降低,而不易达到符合产品的要求。
所以,厂商便想针对现有变压线圈的问题与缺失,利用既有的电子元件及电路设计进行研发改善,然而,因为变压线圈具有电感特性而让信号衰减,若信号未衰减则又会在传输到主板上的网络芯片时,因为信号产生谐波而形成辐射并产生电磁场干扰现象,让网络芯片周围的各电子元件或装置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运作或让性能降低,因此,如何利用既有的电子元件及电路设计解决现有变压线圈品质不良、成本高、无法自动化生产及在高网络传输速度时强度降低的问题与缺失,同时又具有防止电磁干扰的功效,此即为本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改善的目标所在。
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利用耦合模块来隔离电气并耦合信号,再利用防电磁干扰模块的电容来对信号于低频部份的谐波进行吸收,所以在高网络频率下仍具有良好的网络信号耦合效果,且让信号传输到网络芯片后不会对周遭元件产生电磁干扰,进而达到提升信号耦合、传输效果及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该防电磁干扰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因为仅使用了一般的电子元件成品焊接在电路板而不须人工绕线,便可作自动化生产,且电子元件成品购买时可进行品质管理,进而达到提升良率及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包括设置于具网络芯片的电路板上,且再与网络连接器电性连接以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网络芯片为电压模式的芯片,网络芯片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
该处理电路设有分别具二电路的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二端分别具有连接网络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网络芯片的第二连接端,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耦合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连设有第一电容,该防电磁干扰模块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远离电路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耦合模块的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00μF~0﹒01μF。
其中,该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1μF。
其中,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一连接端一侧。
其中,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二连接端一侧。
其中,该多个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四通道的各电路为分别连接MD0+与MX0+、MD0-与MX0-、MD1+与MX1+、MD1-与MX1-、MD2+与MX2+、MD2-与MX2-、MD3+与MX3+、MD3-与MX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包括设置于网络连接器内部电路板上,且再与网络芯片电性连接以对信号进行耦合的处理电路,网络芯片为电压模式的芯片,网络芯片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
该处理电路设有分别具二电路的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二端分别具有连接网络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网络芯片的第二连接端,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耦合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连设有第一电容,该防电磁干扰模块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远离电路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
其中,该耦合模块的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00μF~0﹒01μF。
其中,该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1μF。
其中,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一连接端一侧。
其中,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二连接端一侧。
其中,该多个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四通道的各电路为分别连接MD0+与MX0+、MD0-与MX0-、MD1+与MX1+、MD1-与MX1-、MD2+与MX2+、MD2-与MX2-、MD3+与MX3+、MD3-与MX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现有频率与感抗的比较图。
图7为现有变压器的频率响应图。
〔本实用新型〕
1、处理电路;10、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12、通道;121、电路;13、耦合模块;131、第一电容;14、防电磁干扰模块;141、第二电容;142、接地端;2、网络连接器;3、网络芯片;4、电路板;
〔现有〕
A、电路板;B、变压线圈;C、滤波线圈;D、线芯;D1、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便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4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处理电路1设置于电路板4上,且二端分别设有电性导通于网络连接器2的第一连接端10及电性导通于网络芯片3的第二连接端11,其处理电路1设有分别具二电路121的多个通道12,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12于第一连接端10与第二连接端11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13及防电磁干扰模块14,耦合模块13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12的二电路121分别连设有电容131,防电磁干扰模块14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12的二电路121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141,再以各第二电容141远离电路121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142。
请参阅图1至4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防电磁干扰模块14各第二电容141另端可相连接后再连接至接地端142,且该处理电路1是以第一连接端10电性连接于网络连接器2的各端子,且处理电路1是以第二连接端11电性连接于网络芯片3的多个接脚,其通道12数量可为四个,四通道12的各电路121为分别连接MD0+与MX0+、MD0-与MX0-、MD1+与MX1+、MD1-与MX1-、MD2+与MX2+、MD2-与MX2-、MD3+与MX3+、MD3-与MX3-,其位置可视实际设计需求变换,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上述网络芯片3为电压模式的芯片,所以网络芯片3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1,因为信号在传输时是跟电压一起变化,所以在使用电流模式的网络芯片3时,其耦合模块13需提供电阻才能产生电压以进行信号传输,使用电压模式的网络芯片3便不须设置电阻,所以耦合模块13仅需于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12的各电路121设有第一电容131,因为第一电容131的特性使供应电压流至其第一端时,会让其第一端产生单一极性的暂态电荷(如正电荷),且第一电容131第二端则会产生另一极性的暂态电荷(如负电荷),并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停止供应正电荷至第一电容131第一端时,其第一电容131第二端则会将负电荷沿着电路121流掉,便会达到信号耦合的传输效果,同时,第一电容131又不会让信号直接的穿过电路121,便可达到防止逆电流的功效,然而,因为第一电容131进行充放电时的速度为与时间常数有关,所以必需让时间常数与信号周期搭配,才能让充放电的时间刚好可供完整信号传输,而不会截断信号,而第一电容131的容值增加后时间常数也会随之增大,所以第一电容131的容值为100μF~0﹒01μF,其第一电容131的较佳容值为0﹒1μF。
上述耦合模块13是以一电路121上连设的第一电容131让二端电路耦合,电容的阻抗(Z)称为容抗,其单位为欧姆(Ω),容抗的公式为:
Z=1/(2π*f*C)
上述公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C为电容的容值,单位为法拉(F),由于是利用电容的特性来隔离电气并耦合信号,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容抗与工作频率及电容容值成反比,所以在使用相同容值的第一电容131且信号频率增大的状况下,其容抗会随之减小,则信号的衰减也会变小,便可具有良好的网络连线且信号传输速度也会变快,由于利用了电容在频率越高的状态下其强度也会随之增大的特性,在现今网络频率(频宽)越来越高的情况(大于1Gbps),让电容利用隔离电脑的直流电形成电场感应来作信号耦合,且电容的特性也会让高频网络信号的耦合效果随之提高。
再者,请参阅图1、3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处理电路1设置的电路板4,可直接设置有网络芯片3,再与网络连接器2的多个端子电性连接;且处理电路1设置的电路板4亦可设置于网络连接器2内部,再将网络连接器2电性连接于外部电路板,并与外部电路板上设置的网络芯片3形成电性连接,其仅具对网络连接器2与网络芯片3之间所传输的信号进行耦合及滤波的功能即可,然而有关网络连接器2及网络芯片3的配置为现有的技术,且该细部构成非本案发明要点,兹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4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因为经由耦合模块13处理后的信号几乎不会有衰减,所以几乎因此原信号往网络芯片3一端传输,以所传输信号进行检测作为举例进行说明,由于网络信号传输是呈倍数的,所以信号在低频的125MHz及高频的250MHz处会产生具较大强度(dB)的谐波,且因为信号传输时会有其他的信号进来,所以会产生有噪声,便需将噪声滤除而防电磁干扰模块14串联的第二电容141因为具有高通滤波(High Pass)的效果,且随着第二电容141容值的降低其可滤除的信号频率便会随之增大,所以便可调整第二电容141的容值让信号通过但噪声却是被滤除,其是利用储存电荷的能力吸收频段中较低频部份的谐波,再让低频部份的谐波以分流至接地端142,进而达到滤除低频噪声的效果,所以经过防电磁干扰模块14处理后的信号,便不会有低频段的谐波产生,所以信号传输到网络芯片3后,便不会对周遭元件产生电磁干扰,进而达到提升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同时,因为滤波模块13仅是对信号进行噪声滤除,所以滤波模块13可设置于耦合模块14邻近第二连接端11一侧或邻近第二连接端11一侧,且都可具有噪声滤除效果。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于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
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12于第一连接端10与第二连接端11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13及防电磁干扰模块14,利用耦合模块13来隔离电气并耦合信号,让耦合电路使用于高网络频率下仍具有良好的网络信号耦合效果,进而提升信号耦合及传输效果,再利用防电磁干扰模块14的第二电容141来对信号于低频部份的谐波进行吸收,让信号传输到网络芯片3后不会对周遭元件产生电磁干扰。
该防电磁干扰模块14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12的二电路121间串联有第二电容141,再以各第二电容141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142,因为仅使用了一般的电子元件成品,所以不须人工绕线,而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便可作自动化生产,且电子元件成品在购买时就可进行品质管理,所以产品的品质就可保持在良品范围中,进而达到提升良率及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而可于处理电路1二端分别设有电性导通于网络连接器2的第一连接端10及电性导通于网络芯片3的第二连接端11,处理电路1设有分别具二电路121的多个通道12,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12于第一连接端10与第二连接端11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13及防电磁干扰模块14,耦合模块13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12的二电路121分别连设有第一电容131,防电磁干扰模块14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12的二电路121间串联有第二电容141,再以各第二电容141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142,便可利用耦合模块13来隔离电气并耦合信号,进而提升信号耦合及传输效果,再利用防电磁干扰模块14的第二电容141来对信号于低频部份的谐波进行吸收,让信号传输到网络芯片3后不会对周遭元件产生电磁干扰,以达到提升信号耦合、传输效果及使用稳定性的目的为主要保护重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法提出申请。
Claims (12)
1.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具网络芯片的电路板上,且再与网络连接器电性连接以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网络芯片为电压模式的芯片,网络芯片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
该处理电路设有分别具二电路的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二端分别具有连接网络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网络芯片的第二连接端,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耦合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连设有第一电容,该防电磁干扰模块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远离电路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耦合模块的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00μF~0﹒01μ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1μ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一连接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二连接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四通道的各电路为分别连接MD0+与MX0+、MD0-与MX0-、MD1+与MX1+、MD1-与MX1-、MD2+与MX2+、MD2-与MX2-、MD3+与MX3+、MD3-与MX3-。
7.一种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网络连接器内部电路板上,且再与网络芯片电性连接以对信号进行耦合的处理电路,网络芯片为电压模式的芯片,网络芯片供应驱动电压至信号耦合电路,
该处理电路设有分别具二电路的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二端分别具有连接网络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网络芯片的第二连接端,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设有耦合模块及防电磁干扰模块,耦合模块以一个或一个以上通道的二电路连设有第一电容,该防电磁干扰模块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道的二电路间串联有二个第二电容,再以各第二电容远离电路的另端电性连接于接地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耦合模块的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00μF~0﹒01μ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1μF。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一连接端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模块设置于耦合模块邻近第二连接端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四通道的各电路为分别连接MD0+与MX0+、MD0-与MX0-、MD1+与MX1+、MD1-与MX1-、MD2+与MX2+、MD2-与MX2-、MD3+与MX3+、MD3-与MX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87464 CN203219326U (zh) | 2013-02-26 | 2013-02-26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87464 CN203219326U (zh) | 2013-02-26 | 2013-02-26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19326U true CN203219326U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920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8746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19326U (zh) | 2013-02-26 | 2013-02-26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193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0815A (zh) * | 2015-12-31 | 2016-06-1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网络信号滤波电路 |
-
2013
- 2013-02-26 CN CN 201320087464 patent/CN2032193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0815A (zh) * | 2015-12-31 | 2016-06-1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网络信号滤波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90767B2 (en)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assembly | |
CN203368413U (zh) | 网络信号耦合的噪声滤除电路 | |
TWI510016B (zh)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 |
CN203193579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的电路 | |
JP3185034U (ja) | インターネット信号カップリングと電磁干渉を防止できる回路 | |
CN203104509U (zh) | 网络信号处理的改良电路 | |
CN205900266U (zh) | 改进的网络信号变压器 | |
US9252736B2 (en) | Network signal coupling and EMI protection circuit | |
TWM466365U (zh) | 網路訊號耦合之雜訊濾除電路 | |
CN20321932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电磁干扰电路 | |
CN203851110U (zh) | 一种滤除网络信号中杂讯的电路 | |
CN204733134U (zh) | 网络信号噪声滤除电路 | |
US9270499B2 (en) | Network signal enhancement circuit assembly | |
JP3185317U (ja) | ネットワーク信号のカップリング及び電磁干渉防止回路 | |
CN20336841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的强度调整电路 | |
CN103391089B (zh) | 网络信号耦合电路 | |
CN203206206U (zh) | 网络信号耦合及防雷击电路 | |
CN209593381U (zh) | 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 |
KR200470195Y1 (ko) | 네트워크 신호 커플링 회로 | |
TWM468849U (zh) | 網路訊號耦合之強度調整電路 | |
TWM468833U (zh) | 網路訊號耦合及防雷擊電路 | |
CN205304748U (zh) | 电子信号的防雷击及噪声滤除电路 | |
CN215734202U (zh) | 一种emi线缆滤波器 | |
JP3202758U (ja) | ネットワーク信号処理回路の雷撃防止装置 | |
CN203773272U (zh) | 一种改进的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