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322226A -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2226A
TW201322226A TW100142434A TW100142434A TW201322226A TW 201322226 A TW201322226 A TW 201322226A TW 100142434 A TW100142434 A TW 100142434A TW 100142434 A TW100142434 A TW 100142434A TW 201322226 A TW201322226 A TW 2013222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an
scanning
order
lines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35302B (zh
Inventor
Wei-Han Chen
Yun-Chung Lin
I-Hsiang Chen
Chun-Yu Huang
xian-liang Liao
Chung-Lung Li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42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5302B/zh
Priority to CN2012100181648A priority patent/CN102436792A/zh
Priority to US13/481,882 priority patent/US20130127798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22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2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5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53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66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the matrix divided into s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8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collection of electrodes in groups for n-dimensional add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該顯示面板包含複數條資料線、複數條掃描線以及耦接於該複數條資料線及掃描線之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資料線用以將影像資料輸入至該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掃描線具有複數組掃描線,每一組掃描線所耦接之複數個畫素單元係耦接於同一資料線,該驅動方法包含:於第一及第二圖框時間,分別以第一及第二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二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及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機制,尤指一種利用將掃描線分組及調整掃描順序來驅動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在具半源極驅動(half source driving,HSD)架構之一顯示面板中,係利用兩相鄰畫素(pixel)共用同一條資料線(data line)來減少驅動該顯示面板時所需要的資料線,進而降低生產成本。請參閱第1圖,第1圖係為習知之具半源極驅動架構之一顯示面板100的局部電路圖。顯示面板100包含複數條掃描線(scan line)G1~G4、複數條資料線D1~D2以及複數個畫素單元110_1~110_8,其中畫素單元110_1~110_8分別包含電晶體M1~M8以及電容器C1~C8,以及電容器C1~C8係分別耦接於電晶體M1~M8與共同電極電壓(common electrode voltage)VCOM之間。如第1圖所示,由奇數列之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1)所驅動的像素單元(例如,像素單元110_1)係與由相鄰偶數列之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2)所驅動的畫素單元(例如,像素單元110_2)共用同一條資料線(例如,資料線D1),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分別代表紅色(R)、綠色(G)及藍色(B)畫素的其中之一,並包含一電晶體以及一存儲電容器。以畫素單元110_1及110_2為例,複數條掃描線G1及G2會被逐一驅動以接收由資料線D1所輸入之影像資料,並將所接收之影像資料分別儲存於存儲電容器C1及C2。
由於兩相鄰畫素單元會共用同一資料線,因此,當兩相鄰畫素單元在被所對應之奇數列與偶數列之掃描線逐一致能,以分別將影像資料儲存於相對應之電容器時,便會產生寄生電容效應(parasitic capacitance effect),進而影響所儲存之影像資料。舉例來說,在顯示面板100用以顯示一綠色畫面的情形下,代表綠色畫素之畫素單元110_1及110_4會分別被掃描線G1及G2致能,以分別將所接收之影像資料儲存於電容器C1及C4,然而,在掃描線G2被驅動以致能畫素單元110_4時,畫素單元110_2也會被掃描線G2致能,進而影響畫素單元110_1所接收之影像資料(亦即,畫素單元110_1及110_2之間產生寄生電容效應),造成顯示面板100的綠色畫面會出現亮度不均勻的情形,再者,對於整個顯示面板100來說,會出現垂直線顯示不均(V-line mura)的現象。
此外,顯示面板上亮度不均勻的原因亦有可能是來自於所接收之影像資料係先後以相反極性輸入至畫素單元。請參閱第2圖,第2圖係為習知顯示面板之一畫素電極電壓(pixel electrode voltage)VD與一共同電極電壓VCOM的時序圖。如第2圖所示,在理想情形下,當顯示面板係顯示同一灰階(gray)時,穩定狀態之顯示電極電壓VD與共同電極電壓VCOM之間的電壓差會保持固定,然而,當共同電極電壓VCOM有所變動時(例如,原本的共同電極電壓VCOM變成共同電極電壓V’COM),使得上述之電壓差亦隨之改變,進而造成顯示面板上產生不均勻的亮度。
因此,需要一種驅動方法以解決顯示面板上亮度不均勻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利用將複數條掃描線分組及調整掃描順序來驅動一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揭示一種應用於一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複數條資料線、複數條掃描線以及耦接於該複數條資料線及複數條掃描線之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資料線用以將一影像資料輸入至該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掃描線具有複數組掃描線,每一組掃描線所耦接之複數個畫素單元係耦接於同一資料線。該驅動方法包含:於一第一圖框時間中,以一第一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於一第二圖框時間中,以一第二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二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其中該複數組掃描線包含有一第一組掃描線以及一第二組掃描線,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本發明的驅動方法可來改善橫向及縱向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問題,及/或由正負極性顯示所產生之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此外,本發明之驅動方法可應用於不同方式的反轉驅動,以及當本發明之驅動方法應用於在具半源極驅動架構之顯示面板時,可同時滿足降低生產成本且維持良好顯示品質的需求。
本發明所揭示之應用於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可應用於可能會因為掃描順序及/或資料輸入之電壓極性而影響顯示品質的顯示面板之電路架構,然而,為了簡要且清楚地揭示本發明之發明精神,以下係以具有半源極驅動之顯示面板來說明之。
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顯示面板之一實施例的局部電路示意圖。顯示面板300包含(但並不侷限於)複數條資料線D_1~D_m、複數條掃描線G_1~G_n,以及耦接於資料線D_1~D_m及掃描線G_1~G_n之複數個畫素單元310_11~310_nm,其中標示為「310_nm」之畫素單元表示其耦接於掃描線G_n及資料線D_m之間,以及n及m均為正整數,此外,n及m的數值可依據實際設計上的考量來加以調整。每一畫素單元包含(但並不侷限於)一電晶體以及一電容器,其中該電容器係耦接於該電晶體及一共同電極電壓之間,舉例來說,畫素單元310_nm包含一電晶體M_nm以及一電容器C_nm,其中電容器C_nm係耦接於電晶體M_nm與共同電極電壓VCOM之間。資料線D_1~D_m係用以將一影像資料輸入至複數個畫素單元310_11~310_nm,掃描線G_1~G_n可劃分為複數組掃描線GS_1~GS_k(k為正整數),每一組掃描線所耦接之複數個畫素單元係耦接於同一資料線,舉例來說(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複數組掃描線GS_1~GS_k之中的一第一組掃描線GS_1係由掃描線G_1~G_4所組成,以及複數組掃描線GS_1~GS_k之中的一第二組掃描線GS_2係由掃描線G_5~G_8所組成。另外,顯示面板300之資料線D_1~D_m係以線反轉(line inversion)驅動的方式來將該影像資料輸入至畫素單元310_11~310_nm。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僅供說明之需,並非用來做為本發明之限制,換言之,每一組掃描線所包含的掃描線個數並不侷限於四條,以及本發明驅動方法亦可適用於顯示面板300之資料線D_1~D_m使用點反轉(dot inversion)驅動、線反轉驅動或圖框反轉(frame inversion)驅動的方式將該影像資料輸入至畫素單元310_11~310_nm。關於顯示面板300之驅動方法,以下係以第一組掃描線GS_1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之掃描時序為例來說明之。
請連同第3圖來參閱第4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於此實施例中,首先於一圖框(frame)時間FA內,以一掃描順序SQA來逐一驅動掃描線G_1、G_2、G_3、G_4、G_6、G_5、G_8及G_7,以致能相對應之複數個畫素單元;接著於一圖框時間FB中,則以一掃描順序SQB來逐一驅動掃描線G_2、G_1、G_4、G_3、G_5、G_6、G_7及G_8,以致能相對應之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掃描順序SQB不同於掃描順序SQA,且每一組掃描線於掃描順序SQA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掃描順序SQB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此外,如圖所示,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掃描順序SQA中的掃描順序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於掃描順序SQA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掃描順序SQB中的掃描順序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於掃描順序SQB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另外,於此實施例中,複數條掃描線G_1~G_8係分別由顯示面板300所對應之閘極驅動器(gate driver)(並未顯示於第3圖中)產生的複數個閘極驅動訊號DG_1~DG_8來驅動。
舉例來說(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在顯示面板300呈現全綠色的情形下,對於代表綠色的複數個畫素單元310_21、310_41、310_61、310_81、310_13、310_33、310_53及310_73來說,於圖框時間FA中,對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及畫素單元310_13)來說,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掃描順序SQA中的掃描順序係為先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G_1之畫素單元310_13,然後才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G_2之畫素單元310_21,以及對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另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41及畫素單元310_33)來說,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G_3之畫素單元310_33會先被致能,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G_4之畫素單元310_41。換言之,於掃描順序SQA中,對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來說,會先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對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61及畫素單元310_53)來說,第二組掃描線GS_2於掃描順序SQA中的掃描順序係為先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G_6之畫素單元310_61,然後才致能對應於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G_5之畫素單元310_53,以及對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另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81及畫素單元310_73)來說,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G_8之畫素單元310_81會先被致能,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G_7之畫素單元310_73。換言之,於掃描順序SQA中,對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來說,會先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
另外,於圖框時間FB(對應於掃描順序SQB)中,對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及畫素單元310_13)來說,會先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13);對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之中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61及畫素單元310_53)來說,會先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53),接著才會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61)。由上述可知,對於同一組掃描線所對應的畫素單元來說,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13)與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於圖框時間FA及圖框時間FB中被致能的順序會不同,進而補償上述之由掃描順序所產生綠色畫面橫向亮度不均勻的情形。此外,對於同一資料線所對應的畫素單元來說(亦即,縱向顯示畫面),此實施例所揭示之驅動方法亦有補償效果,舉例來說,於圖框時間FA內,畫素單元310_21比較晚被致能(相對於畫素單元310_13),畫素單元310_61則是先被致能(相對於畫素單元310_53),而於圖框時間FB內,畫素單元310_21則是先被致能(相對於畫素單元310_13),畫素單元310_61會比較晚被致能(相對於畫素單元310_53),因此,對應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且共用資料線D_1之畫素單元的綠色畫面亮度,可與對應於第二組掃描線GS_1且共用資料線D_1之畫素單元的綠色畫面亮度互相補償。
由上述可知,第4圖所示之驅動方法簡單可歸納為:在一第一圖框時間(例如,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A)中,以一第一掃描順序(例如,第4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A)來逐一驅動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於一第二圖框時間(例如,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B)中,以一第二掃描順序(例如,第4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B)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二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另外,該複數組掃描線包含有一第一組掃描線以及一第二組掃描線,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此外,上述第一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一圖框與上述第二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二圖框可為非連續之圖框,舉例來說,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A中所驅動之一圖框與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B中所驅動之一圖框可為非連續之圖框,也就是說,雖然在顯示面板300運作的一段時間內,畫素單元不一定在連續兩個畫框中被補償的,只要能於適當運作時間內有所補償,對於人眼來說,仍是有效地降低亮度不均勻的觀賞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由於所設定之掃描順序的關係,並非所有的畫素單元在經過圖框時間FA及圖框時間FB之後均會受到補償,然而,只要是利用將掃描線分組及調整掃描順序來驅動一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皆遵循本發明之發明精神,舉例來說,在第4圖所示之掃描時序圖中,即便掃描線G_1及掃描線G_2在圖框時間FA及圖框時間FB被驅動的先後順序都是相同的(例如,於圖框時間FB內,將對應於掃描線G_1之畫素單元310_13調整為比對應於掃描線G_2之畫素單元310_21先被致能,亦即掃描順序SQB係調整為逐一驅動掃描線G_1、G_2、G_4、G_3、G_5、G_6、G_7及G_8),由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上述兩個圖框時間的掃描順序仍不相同,且分別於上述兩個圖框時間內,第一組掃描線GS_1相對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的掃描順序亦為不同,故仍遵循本發明精神。
請連同第3圖來參閱第5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其中第5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係基於第4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也就是說,第5圖所示之一圖框時間F1及其掃描順序SQ1係分別對應於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A及其掃描順序SQA,以及第5圖所示之一圖框時間F3及其掃描順序SQ3係分別對應於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B及其掃描順序SQB。由第5圖可知,在緊接於圖框時間F1之後的一圖框時間F2中,是以一掃描順序SQ2來逐一驅動掃描線G_1、G_2、G_3、G_4、G_5、G_6、G_7及G_8,以致能畫素單元310_11~310_nm,此外,對於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以及畫素單元310_13)來說,掃描順序SQ2係為先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_1)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13),接著再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_2)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以及在緊接圖框時間F3之後的一圖框時間F4中,是以一掃描順序SQ4來逐一驅動掃描線G_2、G_1、G_4、G_3、G_6、G_5、G_8及G_7,以致能畫素單元310_11~310_nm,此外,對於位於顯示畫面上同一列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以及畫素單元310_13)來說,掃描順序SQ4係為先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_2)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21),接著再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例如,掃描線G_1)之畫素單元(例如,畫素單元310_13)。由上述可知,圖框時間F1中所驅動之一圖框與圖框時間F2中所驅動之一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以及圖框時間F3中所驅動之一圖框與圖框時間F4中所驅動之一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此外,掃描順序SQ4不同於掃描順序SQ2,且每一組掃描線於掃描順序SQ2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掃描順序SQ4中的掃描順序亦彼此不同。
一般來說,為了避免破壞液晶(liquid crystal)特性,在驅動複數個畫素單元時,所接收之影像資料會以相反極性來輸入至兩個連續圖框內的同一畫素單元,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圖框時間F1以及圖框時間F2內所接收到的掃描順序均為先致能對應於奇數列掃描線G_1的畫素單元310_13,接著再致能對應於偶數列掃描線G_2的畫素單元310_21,使得第2圖所示之因共同電極電壓不穩定而造成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情形可得到補償,舉例來說,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13之共同電極電壓特性係為第2圖所示之共同電極電壓VCOM,以及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21之共同電極電壓特性係為第2圖所示之共同電極電壓V’COM,因此,在負極性顯示(共同電極電壓大於顯示電極電壓)時,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21之電壓差會大於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13之電壓差,然而,接著於正極性顯示(共同電極電壓小於顯示電極電壓)時,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21之電壓差則會小於施加於畫素單元310_13之電壓差。簡言之,於此實施例中,藉由掃描順序SQ2及掃描順序SQ4,不僅可補償圖框時間F2及圖框時間F4內所產生之亮度不均勻的情形,亦可補償由正負極性顯示(例如,圖框時間F1及圖框時間F2,或是圖框時間F3及圖框時間F4)所產生之亮度不均勻的情形。
由上述可知,第5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係於基於第4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也就是說,第5圖所示之驅動方法除了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圖框時間(例如,分別對應於第4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A及FB的圖框時間F1及F3)中,分別以上述第一及第二掃描順序(例如,分別對應於第4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A及SQB的掃描順序SQ1及SQ3)來驅動顯示面板300之外,另於一第三圖框時間(例如,第5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2)及一第四圖框時間(例如,第5圖所示之圖框時間F4)中,分別以一第三掃描順序(例如,第5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2)及一第四掃描順序(例如,第5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4)來驅動顯示面板300,並可簡單歸納如下:於該第三圖框時間中,以該第三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於該第四圖框時間中,以該第四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一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該第一圖框與該第三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三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該第二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該第二圖框與該第四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四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該第四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另外,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可彼此不同,以及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可彼此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三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該第三圖框與上述第二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該第二圖框可為連續或非連續之圖框,該第一掃描順序與該第三掃描順序可彼此相同,以及該第二掃描順序與該第四掃描順序可彼此相同。請參閱第6A圖,第6A圖係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其中第6A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係基於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驅動方法。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掃描順序SQ2中的掃描順序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於掃描順序SQ2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第一組掃描線GS_1於掃描順序SQ4中的掃描順序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於掃描順序SQ4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此外,掃描順序SQ1與掃描順序SQ2彼此相同、掃描順序SQ3與掃描順序SQ4彼此相同,以及圖框時間F2中所驅動之圖框與圖框時間F3中所驅動之圖框係為連續圖框。由於熟習技藝者在閱讀第3圖、第4圖及第5圖的相關說明之後,應可輕易地了解第6A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不僅可使圖框時間F1及圖框時間F3所分別驅動之圖框,以及圖框時間F2及圖框時間F4所分別驅動之圖框,均藉由將掃描線分組及調整掃描順序來補償橫向及縱向之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情形,另外,第6A圖所示之驅動方法另可使圖框時間F1及圖框時間F2所分別驅動之圖框,以及圖框時間F3及圖框時間F4所分別驅動之圖框,均對於因為影像資料以相反極性來輸入至畫素單元而產生之亮度不均勻的情形來加以補償,因此,相關細節在此便不再贅述。
請注意,上述之掃描順序SQ1與掃描順序SQ2彼此相同,以及掃描順序SQ3與掃描順序SQ4彼此相同,其不侷限於驅動掃描線G_1~G_8的次序。請參閱第6B圖,第6B圖係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其中第6B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係基於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驅動方法。於此實施例中,雖然第6B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2係逐一驅動掃描線G_3、G_4、G_1、G_2、G_8、G_7、G_6及G_5,與第6A圖所示之掃描順序SQ2係逐一驅動掃描線G_1~G_8的次序不同,但是兩者皆於第一組掃描線GS_1中先驅動對應於奇數列之掃描線,以及於第二組掃描線GS_2中先驅動對應於偶數列之掃描線,因此,第6B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亦可達到第6A圖所示之驅動方法的相同/相似效果。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圖框時間F2中所驅動之圖框與圖框時間F3中所驅動之圖框可為非連續圖框。
請參閱第7圖,第7圖係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其中第7圖所示之驅動方法係基於第6A圖所示之驅動方法。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組掃描線GS_1係由掃描線G_1及掃描線G_2所組成,以及第二組掃描線GS_2係由掃描線G_3~G_8所組成。由於熟習技藝者應可在閱讀第3圖、第4圖及第5圖的相關說明之後,應可輕易地了解第7圖所示之驅動方法,故相關細節在此便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由第7圖可知,每一組掃描線的個數可視實際設計考量/需求來調整。於一設計變化中,第一組掃描線GS_1亦可由G_1、G_2、G_7及G_8所組成,換言之,複數組掃描線可包含由不完全相鄰之複數條掃描線所組成的至少一組掃描線。在另一設計變化中,可僅就顯示面板上複數條掃描線之中的一部份掃描線加以分組,而不一定要將所有的掃描線加以分組。於又一設計變化中,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300所包含之複數組掃描線之中,亦可包含具有奇數條掃描線之掃描線組。
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300之架構係為半源極驅動之條狀排列(strip arrangement),於另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300之架構亦可為為半源極驅動之三角狀排列(delta arrangement),此外,如上所述,本發明之驅動方法並不侷限於應用在具有半源極驅動架構之顯示面板,舉例來說,只要是可能會因為掃描順序及/或資料輸入之電壓極性而影響顯示品質的顯示面板之電路架構,均可運用本發明之驅動方法。
綜合上述,本發明提出一種利用將複數條掃描線分組及調整掃描順序來驅動一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來改善橫向及縱向顯示畫面亮度不均勻的問題,及/或由正負極性顯示所產生之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此外,本發明之驅動方法可應用於不同方式的反轉驅動,以及當本發明之驅動方法應用於在具半源極驅動架構之顯示面板時,可同時滿足降低生產成本且維持良好顯示品質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300...顯示面板
110_1~110_8、310_11~310_nm...畫素單元
G1~G4、G_1~G_n...掃描線
D1~D2、D_1~D_m...資料線
M1~M8、M_11~M_nm...電晶體
C1~C8、C_11~C_nm...電容器
FA、FB、F1、F2、F3、F4...圖框時間
DG_1~DG_8...閘極驅動訊號
SQA、SQB、SQ1、SQ2、SQ3、SQ4...掃描順序
GS_1、GS_2、GS_k...掃描線組
第1圖為習知之具半源極驅動架構之一顯示面板的局部電路圖。
第2圖為習知顯示面板之一顯示電極電壓與一共同電極電壓的時序圖。
第3圖為本發明顯示面板之一實施例的局部電路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
第5圖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
第6A圖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
第6B圖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
第7圖為本發明應用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之驅動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掃描時序圖。
F1...第一圖框時間
F2...第二圖框時間
F3...第三圖框時間
F4...第四圖框時間
DG_1~DG_8...閘極驅動訊號
G_1~G_8...掃描線
SQ1...第一掃描順序
SQ2...第二掃描順序
SQ3...第三掃描順序
SQ4...第四掃描順序
GS_1...第一組掃描線
GS_2...第二組掃描線

Claims (7)

  1. 一種應用於一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該顯示面板包含複數條資料線、複數條掃描線以及耦接於該複數條資料線及複數條掃描線之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資料線用以將一影像資料輸入至該複數個畫素單元,該複數條掃描線具有複數組掃描線,每一組掃描線所耦接之複數個畫素單元係耦接於同一資料線,該驅動方法包含:於一第一圖框時間中,以一第一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以及於一第二圖框時間中,以一第二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二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其中該複數組掃描線包含有一第一組掃描線以及一第二組掃描線,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一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二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一圖框與該第二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二圖框係為非連續之圖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另包含:於一第三圖框時間中,以一第三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於一第四圖框時間中,以一第四掃描順序來逐一驅動該複數條掃描線以致能該複數個畫素單元,其中該第一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一圖框與該第三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三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該第二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二圖框與該第四圖框時間中所驅動之一第四圖框係為連續的圖框,該第四掃描順序不同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且每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三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以及該第一組掃描線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以及該第二組掃描線於該第四掃描順序中的掃描順序彼此不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掃描順序與該第三掃描順序彼此相同,以及該第二掃描順序與該第四掃描順序彼此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顯示面板係具有一半源極驅動架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複數條資料線係以點反轉驅動、線反轉驅動或圖框反轉驅動的方式將該影像資料輸入至該複數個畫素單元。
TW100142434A 2011-11-18 2011-11-18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TWI435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434A TWI435302B (zh) 2011-11-18 2011-11-18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CN2012100181648A CN102436792A (zh) 2011-11-18 2012-01-19 应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13/481,882 US20130127798A1 (en) 2011-11-18 2012-05-28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by dividing scan lines into groups and adjusting scan sequen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434A TWI435302B (zh) 2011-11-18 2011-11-18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2226A true TW201322226A (zh) 2013-06-01
TWI435302B TWI435302B (zh) 2014-04-21

Family

ID=4598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2434A TWI435302B (zh) 2011-11-18 2011-11-18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27798A1 (zh)
CN (1) CN102436792A (zh)
TW (1) TWI435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230B (zh) * 2013-01-14 2015-05-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閘極驅動器及顯示面板的閘極線驅動方法
CN103943075A (zh) * 2013-01-23 2014-07-2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的栅极线驱动方法
CN104571659B (zh) * 2013-10-17 2018-02-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的扫描方法
TW201533726A (zh) * 2014-02-17 2015-09-01 Au Optronics Corp 半源驅動液晶顯示器之影像顯示方法
CN104882110A (zh) * 2015-06-23 2015-09-0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8648681A (zh) * 2018-06-29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1899699A (zh) * 2020-08-19 2020-11-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043A (ja) * 1997-07-01 1999-01-29 Canon Inc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TWI425485B (zh) * 2007-04-12 2014-02-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CN100498921C (zh) * 2007-05-09 2009-06-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
CN101290444B (zh) * 2008-06-06 2010-07-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一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1739972B (zh) * 2008-11-19 2012-09-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
TWI415055B (zh) * 2009-09-14 2013-11-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陣列與其驅動方法以及平面顯示器
CN101710485A (zh) * 2009-11-25 2010-05-19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色彩序列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US8823625B2 (en) * 2010-10-18 2014-09-0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evice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scan ord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6792A (zh) 2012-05-02
TWI435302B (zh) 2014-04-21
US20130127798A1 (en) 201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515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97056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66889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017677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rray substrate
US80638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319345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70387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435302B (zh) 應用於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KR10126472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414451B (zh) 驱动具有三栅式排列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WO2019119566A1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06293371A (ja) 表示装置のゲート駆動部と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TWI489437B (zh) 驅動模組、驅動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
KR101730552B1 (ko) 횡전계 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1114433A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其驱动方法
US87172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n inverse polarity between a common voltage and a data signal
US2009012846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25644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該駆動方法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並びに該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に用いる駆動モジュール
KR20110138006A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TWI757813B (zh) 抑制顯示面板閃爍之驅動方法及其驅動電路
KR20160017865A (ko) 표시장치
KR20130044573A (ko) 표시 장치
KR102009891B1 (ko) 액정표시 장치
KR101641366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JP20082568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