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5351A -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 Google Patents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825351A TW200825351A TW096141470A TW96141470A TW200825351A TW 200825351 A TW200825351 A TW 200825351A TW 096141470 A TW096141470 A TW 096141470A TW 96141470 A TW96141470 A TW 96141470A TW 200825351 A TW200825351 A TW 20082535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pressure
- rotary compression
- compression member
- rota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02—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veral pump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24—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valves controlling pressure or flow rate, e.g. discharge valves or unloading valves
- F04C28/26—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valves controlling pressure or flow rate, e.g. discharge valves or unloading valves using bypass chan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85—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6—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04C2210/261—Carbon dioxide (CO2)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25B2309/06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with cycle highest pressure above the supercritical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25B2347/022—Cool gas defros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9—High ambi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Description
20082535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涉及使用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冷媒回路 裝置,在該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密閉容器內部,設置有 電動構件,以及通過該電動構件驅動的第1和第2旋轉壓縮 構件,將通過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後,排出的冷媒氣 體吸引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對其進行壓縮,將其排出。 【先前技術】 過去在使用這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式壓縮機,比如日本特 開平第2 - 94586號發明專利申請公開文獻,特別是日本特開 平第2 - 94 5 87號發明專利申請文獻所公開的內部中間壓型多 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和採用它的冷媒回路裝置中,冷媒氣體 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第1級壓縮機構)的吸氣口,吸入到缸 體內部的低壓室側,通過滾柱和葉片壓縮,處於中間壓的狀 態,從缸體的高壓室側,經排氣口、排氣消音室,排到密閉 容器的內部。 u 另外,反復進行下述的循環,即,該密閉容器內的中間 壓的冷媒氣體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第2級壓縮機構)的吸氣 口,吸入到缸體的低壓室側,通過滾柱和葉片的動作,進行 第2級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其從高壓室側, 經排氣口、排氣消音室,流入到形成冷媒回路裝置的外部的 氣體冷却器等的散熱器等中,進行散熱,發揮加熱作用,然 後,通過膨脹閥(減壓裝置)進行節流,之後進入蒸發器中, 在這裏吸熱,實現蒸發,然後,吸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中。 -6- 200825351 在上述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第1和第2旋轉壓縮 構件的缸體與排氣消音室通過排氣口連通,在排氣消音室的 內部,設置有以可開閉的方式將排氣口封閉的排氣閥。該排 氣閥由使用縱向基本呈矩形狀的金屬板形成的彈性構件構 成,排氣閥的一側與排氣口接觸,實現密封,另一側通過鉚 接銷,固定於以與排氣口保持規定間距的方式設置的安裝孔 中〇 另外,通過缸體壓縮,達到規定壓力的冷媒氣體按壓關 Γ 閉排氣口的排氣閥,打開排氣口,該氣體排向排氣消音室。 另外,形成下述方式,其中如果處於冷媒氣體的排出結束的 時期,則排氣閥將排氣口封閉。此時,冷媒氣體殘留在排氣 口的內部,該殘留的冷媒氣體返回到缸體,再次膨脹。 【發明内容】 在上述排氣口的殘留冷媒的再膨脹使壓縮效率降低,但 是在這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在過去,按照第1旋轉 壓縮構件的排氣口的面積S 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 〇 S2的面積的比S2/S1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量VI和 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 / V 1保持一致的方 式,設定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的面積S1和第2旋轉 壓縮構件的排氣口的面積S2。 另一方面,在將高低壓差較大的冷媒,比如,二氧化碳 (C〇2)用作冷媒的冷媒、供暖、熱水供給機等的冷媒回路中, 通常,將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出壓力(第2級)控制在 10MPa〜13MPa範圍內等的極高的壓力,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 200825351 排氣口的體積流量非常少。由此,即使在減小第2旋轉壓縮 構件的排氣口面積的情况下,仍難於受到通路阻力的影響。 雖然如此,但是使用上述冷媒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仍具 有下述問題,即,在像過去那樣設定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 的面積S 1和S 2的場合,壓縮效率(運轉效率)降低。 另外,在使用上述冷媒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在 + 20°C的外部氣體溫度下,排出冷媒壓力像第4圖所示的那 樣,在處於高壓的第2旋轉壓縮構件(第2級壓縮機構)的冷 Γ 媒排出側,達到1 1 MPa,另一方面,在處於低級側的第1旋 轉壓縮構件中,上述壓力爲9MPa,其處於密閉容器內的中間 壓的狀態(外殻內壓)。此外,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吸氣壓力 (低壓)爲5MPa。 因此,如果外部氣體溫度增加,冷媒的蒸發溫度上升, 由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吸氣壓力上升,故像第4圖所示的 那樣,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第1級排出 壓力)也增加。另外,如果外部氣體溫度大於+ 32 °C,則産 生下述問題,即’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中 間壓),大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第2級 排出壓力),産生中間壓與高壓的壓力反轉,第2旋轉壓縮 構件的葉片飛起,産生噪音,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運轉也不 穩定。 .在過去,通過冷媒回路內的膨脹閥,抑制冷媒的循環 量,即,抑制送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量(節流)’由 此,像第6圖所示的那樣,避免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過度壓 -8- 200825351 縮造成的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吸入側(中間壓)與冷媒排 出側(高壓)的壓力反轉現像,但是在此場合,將在冷媒回路 的內部循環的冷媒量減少,故産生能力降低的問題。此外, 由於密閉容器內的壓力也上升,故還具有超過密閉容器的允 許極限的問題。 本發明是爲了解决上述過去的技術課題而提出的,本發 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之冷媒 回路裝置。 f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所述的是涉及一種冷媒回路 裝置,該冷媒回路裝置包括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其中在 密封容器的內部設置有電動構件,以及通過該電動構件驅動 的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將通過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 壓縮的冷媒通過第2旋轉壓縮構件進行壓縮;氣體冷却器, 從該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的第2旋轉壓縮構件排出的冷 媒流入該氣體冷却器;减壓器,該减壓器與該氣體冷却器的 出口側連接;蒸發器,該蒸發器與該减壓器的出口側連接, 〇 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對從該蒸發器排出的冷媒進行壓 縮,該冷媒回路裝置包括旁路回路,該旁路回路用於將從第 1旋轉壓縮構件排出的冷媒,供給上述蒸發器;流量控制閥, 該流量控制閥可對在上述旁路回路中流動的冷媒的流量進 行控制;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對上述流量控制閥和减壓器 進行控制;上述控制機構在平時,將上述流量控制閥關閉, 對應於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通 過上述流量控制閥,使流過上述旁路回路的冷媒流量增加, -9- 200825351 由此,在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的場 合,可通過流量控制閥,使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排出冷媒通 過旁路回路,排到蒸發器中。由此,可在今後避免下述情况, 該情况指比如,在較高的外部氣體溫度時等情况下,第1旋 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异常地上升,與第2旋轉壓 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之間發生反轉。 另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中,由於通過上述 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閉容器的內 〇 部,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吸引該密閉容器內部的冷媒氣 體,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密閉容器內部的壓力爲規定壓力的 場合,將上述流量控制閥打開,故如果比如,在密閉容器內 的壓力接近該密閉容器的允許壓力的場合,將流量控制閥打 開,則還在今後避免下述不利情况,該不利情况指伴隨第1 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密閉容器內的壓力 超過密閉容器的壓力的允許極限。 此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爲涉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 ί 項所述的發明,並且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 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高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 壓力的場合,或接近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 的場合,將上述流量控制閥打開,由此,避免第1旋轉壓縮 構件的冷媒排出側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之間的 壓力的反轉,可在今後避免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動作不穩定 的不利情况。 特別,在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發明涉及上述的控制機 -10- 200825351 構,幷且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蒸發器除霜時,將上述减壓器 和流量控制閥打開,由此,可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的 冷媒氣體,以及通過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的冷媒氣體這兩 者,將在蒸發器産生的結霜去除,更加有效地去除在蒸發器 形成的結霜,同時還避免除霜中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 排出側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之間的壓力的反 轉。 【實施方式】 ^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和使 用它的冷媒回路裝置進行具體描述。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的 第1實施例的,具有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2,34的內 部中間壓型多段(2段)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〇的結構 的縱向剖視圖。 在第1圖中,標號1 0表示比如以二氧化碳(C〇2)爲冷媒 的內部中間壓型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該多段壓縮式旋 轉壓縮機10由下述部分構成,該下述部分包括作爲外殼的 I 密閉容器1 2,該密閉容器1 2由使用鋼板製成的圓筒狀的容 器主體12A,以及將該容器主體12A的頂部開口封閉的,基 本呈木碗狀的端蓋(蓋體)12B形成;電動構件14,該電動構 件1 4接納設置於該密閉容器1 2的容器主體1 2 A的內部空間 的頂側;旋轉壓縮機構部1 8,該旋轉壓縮機構部1 8設置於 上述電動構件1 4的底側,其由通過電動構件1 4的旋轉軸! 6 驅動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第1段壓縮機構)和第2旋轉壓 縮構件34(第2段壓縮機構)形成。 -11- 200825351 另外,密閉容器1 2的底部爲存油部。另外’在上述端 蓋12B的頂面中心,形成有圓形的安裝孔12D,在該安裝孔 1 2D中,焊接固定有端子(省略布線)20,該端子20用於向電 動構件1 4供電。 上述電動構件14由定子22和轉子24構成,該定子22 沿密閉容器1 2的頂部空間的內周面,呈環狀安裝,該轉子 24以若干間距,以插入方式設置於該定子22的內側。另外, 在該轉子2 4上,固定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轉軸1 6。 〇 上述定子22由疊層體26與定子線圈28構成,在該疊 層體26中,疊置有環狀的電磁鋼片,該定子線圏28按照串 聯繞組(密集繞組)的方式纏繞於該疊層體26的齒部。另外, 上述轉子24也與定子22相同,按照將永久磁鐵MG插入到 電磁鋼片的疊層體30的內部方式形成。 在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之 間,夾持有中間分隔板3 6。即,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和第 2旋轉壓縮構件3 4由下述構件構成,該下述構件包括中間分 隔板36;缸體38,40,該缸體38,40設置於該中間分隔板 36的上下;上下滾柱46,48,該上下滾柱46,48與上下偏 心部42,44嵌合,實現偏心旋轉,該上下偏心部42,44在 上述上下缸體38,40的內部,以18〇度的相位差,設置於 旋轉軸16上;葉片50, 52,該葉片50, 52與上述上下滾柱 46,48接觸,將上下缸體38,40的內部分別劃分爲低壓室 側和高壓室側;作爲支承構件的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 承構件5 6,該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將上缸體 -12- 200825351 3δ的頂側的開口面和下缸體40的底側的開口面封閉,同時 用作旋轉軸1 6的軸承。 另外,在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上, 像第2圖所示的那樣,設置有吸氣通路5 8,6 0,該吸氣通路 58,60通過吸氣口 161,162,分別與上下缸體38,40的內 部連通;排氣消音室62,64,該排氣消音室62,64按照通 過將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凹陷部作爲 壁的蓋的封閉的方式形成。即,上述排氣消音室62通過構 成該排氣消音室62的壁的頂部蓋66封閉,上述排氣消音室 64通過構成該排氣消音室64的壁的底部蓋68封閉。另外, 在頂部蓋66的上方,按照與頂部蓋66保持規定間距的方 式,設置有電動構件1 4。 在此場合,在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 4的中間,以立起方 式形成有軸承5 4 A。另外,在上述底部支承構件5 6的中間, 以立起方式形成有軸承56A,旋轉軸16通過上述頂部支承構 件54的軸承54A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軸承56A保持。 C ^ 在此場合,底部蓋6 8由環狀的圓形鋼片構成,形成與 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下缸體40的內部連通的排氣消音室 64’在周邊部的4個部位,通過主螺栓119···,將其從下方, 固定於底部支承構件56上,由此,形成通過排氣口 41,與 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下缸體40的內部連通的排氣消音室 64。該主螺栓U9…的前端與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4螺合。 在上述排氣消音室64的頂面,設置有以可開閉的方式 實現排氣口 4 1的封閉的排氣閥1 3 1。該排氣閥1 3 1由彈性構 •13- 200825351 件形成,該彈性構件由縱向基本呈矩形狀的金屬板形成,在 該排氣閥1 3 1的底側,設置有作爲排氣閥擋板的圖中未示出 的背襯閥,其安裝於底部支承構件56上,排氣閥131的一 側與排氣口 4 1接觸而封閉,並且另一側通過鉚接銷,固定 於按照與排氣口 41保持規定間距的方式設置的底部支承構 件56中的圖中未示出的安裝孔內。 另外,在下缸體40的內部壓縮的,達到規定壓力的冷 媒氣體從圖的上方,將封閉排氣口 4 1的排氣閥1 3 1下壓, P 打開排氣口 41,排到上述排氣消音室64。此時,由於排氣 閥1 3 1的一側固定於底部支承構件5 6上,故與排氣口 4 1接 觸的另一側上翹,與限制排氣閥1 3 1的打開程度的圖中未示 出的背襯閥接觸。如果處於冷媒氣體的排出結束的時間,則 排氣閥1 3 1與背襯閥離開,將排氣閥4 1封閉。 第1旋轉壓縮構件32中的排氣消音室64與密封容器12 的內部通過連通孔連通,該連通孔爲穿過頂部蓋66、上下缸 體38’ 40、中間分隔板36的圖中未示出的孔。在此場合, 在連通孔的頂端,立設有中間排出管121。從該中間排氣管 121,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壓縮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 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 此外,頂部蓋66形成排氣消音室62,該排氣消音室62 通過排氣口 3 9,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上缸體3 8的內部 連通,在該頂部蓋66的頂側,按照與頂部蓋66保持規定間 距的方式,設置有電動構件1 4。該頂部蓋6 6由基本呈環狀 的圓形鋼片構成,在該鋼片中,形成有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 4 -14- 200825351 的軸承54A穿過的孔,周邊部通過4根主螺栓80···,從上方 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4上。由此,該主螺栓80…的前端與 底部支承構件56螺合。 還有,在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底面,設置有排氣閥 1 2 7,該排氣閥1 2 7以可開閉的方式將排氣口 3 9封閉。該排 氣閥1 27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由縱向基本呈矩形狀 的金屬板形成,在該排氣閥127的頂側,與前述的排氣閥131 相同,設置有作爲排氣閥擋板的背襯閥128,其安裝於頂部 〇 支承構件54上。另外,排氣閥127的一側與排氣口 39接觸, 實現密封,並且其另一側通過鉚接銷固定於按照與排氣口 3 9 保持規定間距的方式設置的頂部支承構件5 4的安裝孔1 2 9 上。 再有,通過在上缸體38的內部壓縮,達到規定壓力的 冷媒氣體從圖的下方,將排氣口 39關閉的排氣閥127上推, 將排氣口 3 9打開,排向該排氣消音室6 2。此時,由於該排 氣閥1 2 7的一側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故與排氣口 3 9 接觸的另一側上翹,與限制排氣閥1 27的打開程度的圖中未 示出的背襯閥接觸。如果在冷媒氣體的排放結束的期間,則 排氣閥127與該背襯閥分離,將排氣口 39封閉。 在這裏,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S2 和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氣口 41的面積S1的比S2/S1, 小於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和第2旋轉壓 縮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1,比如,將比S2/S1設 定在比V2/V1的0.55倍〜0.85倍的範圍內。 -15- 200825351 於是,由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變 小,故可減小殘留於排氣口 3 9的內部的高壓的冷媒氣體的 量。 即,殘留於排氣口 39的內部的高壓的冷媒氣體的量可 很少,由此,可減少從排氣口 3 9,返回到缸體3 8的內部, 再次膨脹的冷媒氣體的量,由此,可改善第2旋轉壓縮構件 3 4的壓縮效率,可大幅度地使旋轉式壓縮機的性能提高。 另外,將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口 41的面積S1 〇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S2的比S2/S1, 設定在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與第2旋轉壓縮 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1的0 . 55〜0 . 85倍的範圍 內,以便雖然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體積流量 非常少,但是却可極力地抑制排氣口 3 9的通路阻力,不顯 著地障礙冷媒的流通。由此,殘留於排氣口 3 9的內部,再 次膨脹而造成的冷媒氣體的壓力損失的減小造成的效果超 過通路阻力的增加造成的冷媒流通的惡化的效果,這樣,可 〇 提高壓縮機的性能。 另一方面,在上下缸體38,40的內部,形成有圖中未 示出的導向槽,該導向槽接納葉片50,52 ;接納部70,72, 該接納部7 0,7 2位於該導向槽的外側,接納作爲彈性構件 的彈簧76,78。該接納部70,72開口於導向槽側和密封容 器12(容器主體12A)側。上述彈簧76,78與葉片50,52的 外側端部接觸,在平時,將葉片50,52朝向滾柱46,48 — 側偏置。另外,在該彈簧76,78中的密封容器12 —側的接 -16- 200825351 納部7 0,7 2的內部,設置有金屬制的插塞1 3 7,1 4 0,其起 防止彈簧7 6,7 8抽出的作用。 通過上述的方案,在上述第1目的,即,使用排出壓力 較高的碳酸氣體(C〇2)等的冷媒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中,通過使各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量比和排氣口的面積比 爲適合値,實現運轉效率的改善。另外,在後面將對動作進 行具體描述。 第2圖爲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具有第1和第2旋轉 P 壓縮構件32, 34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2段)多段壓縮式旋轉 壓縮機1 0的結構的縱向剖視圖。另外,第2圖中的,與第1 圖相同的組成使用同一標號。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頂 部蓋66的內部,形成本發明的連通路1〇〇。該連通路1〇〇 將作爲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壓縮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 的通路的密封容器1 2的內部,以及作爲第2旋轉壓縮構件 的冷媒排氣側的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連通。該連通路1 00 爲沿垂直方向穿過頂部蓋66的孔,連通路1 00的頂端開口 I 於密封容器12的內部,其底端開口於排氣消音室62的內 部。此外,在該連通路100的底端開口處,設置有作爲閥裝 置的放氣閥101,其安裝於頂部蓋66的底面。 該放氣閥1 0 1位於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頂側,與排 氣閥1 27相同,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由縱向基本呈 矩形狀的金屬板形成。在該放氣閥1 〇 1的底側,設置有作爲 放氣閥擋板的背襯閥102,其安裝於頂部蓋66的底面。另 外,上述放氣閥101的一側與連通路1〇〇的底端開口接觸而 -17- 200825351 實現封閉,其另一側通過螺釘104固定於下述安裝孔103 中,該安裝孔103按照與連通路100保持規定間距的方式, 設置於頂部蓋66的底面上。 另外,在密封容器12的內部的壓力大於第2旋轉壓縮 構件3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場合,像第3圖那樣,將使 連通路100關閉的放氣閥101下壓,將連通路100的底端開 口打開,使密封容器1 2內部的冷媒氣體流入到排氣消音室 62的內部。此時,由於上述放氣閥1 〇 1的一側固定於頂部蓋 66上,故與連通路100接觸的另一側翹起,與限制該放氣閥 1 〇 1的打開量的背襯閥1 02接觸。如果密封容器1 2內的冷媒 的壓力小於排氣消音室62的壓力,則由於該排氣消音室62 的內部的壓力較高,該放氣閥101與背襯閥102離開,上升, 將連通路1 00的底端開口封閉。 由此,像第4圖所示的那樣,將密封容器1 2內部的中 間壓(外殻內壓)抑制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媒排出側 的高壓以下。於是,可在不減小旋轉式壓縮機1 0內部的冷 媒循環量的情况下,在今後避免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 氣體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媒排出側的高壓冷媒氣體 的壓力反轉造成的葉片飛起等的不穩定的運轉狀况,噪音的 發生。 通過上述方案,在上述第2目的,即,使用排出壓力較 高的碳酸氣體(C〇2)等的冷媒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 可防止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出壓力反轉,另外,也 沒有減小冷媒循環量的情况,由此,還可防止壓縮機的能力 -18- 200825351 降低。另外,在後面將對動作進行具體描述。 此外,在上述第1和第2實施例中,從有利於地球環境, 可燃性和毒性等方面考慮,冷媒使用作爲自然冷媒的上述的 二氧化碳(C〇2),作爲潤滑油的油使用比如,礦油(raineral 〇 i 1 )、院基苯油、乙醚油、酯油等的已有的油。 下面對使用本發明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冷媒回 路裝置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在本實施例中,該多段壓縮式旋 轉壓縮機可爲第1圖,第2圖中的任何一個的實施例。在本 實施例中,比如,使用第1圖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 第1圖中,在密封容器1 2的容器主體1 2A的側面,分別在 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吸氣通路60(頂側的 吸氣通路在圖中未示出)、排氣消音室62、頂部蓋66的上方 (基本與電動構件1 4的下方相對應的位置)所對應的位置, 通過焊接方式固定有套筒141、142、143和144。該套筒141 和142沿上下鄰接,並且套筒143位於套筒141的基本對角 線上。另外,套筒144位於與套筒141基本錯開90度的位 置。 另外,在套筒141的內部,以插入方式連接有作爲冷媒 通路的冷媒送入管92的一端’該冷媒送入管92用於將冷媒 氣體送入到上缸體38,該冷媒送入管92的一端與上缸體38 的圖中未示出的吸氣通路連通。該冷媒送入管9 2從密封容 器12的上方通過,延伸到套筒144,其另一端以插入方式與 套筒1 44的內部連接,與密封容器1 2的內部連通。 此外,在套筒142的內部,以插入方式連接有冷媒送入 -19- 200825351 管94的一端,該冷媒送入管94用於將冷媒氣體送入到下缸 體40,該冷媒送入管94的一端與下缸體40的吸氣通路60 連通。該冷媒送入管94的另一端與圖中未示出的蓄壓器的 底端連接。另外,在套筒143的內部,以插入方式連接有冷 媒排氣管96,該冷媒排氣管96的一端與排氣消音室62連通。 上述蓄壓器爲進行吸入冷媒的氣液分離的罐,其通過圖 中未示出的蓄壓器側的托架,安裝於托架147上,該托架147 以焊接方式固定於密封容器1 2的容器主體1 2 A的頂部側面。 第8圖爲表示適合使用使用了第1圖的壓縮型旋轉式壓 縮機1 0的冷媒回路裝置的室內供暖用等的系統型熱水供給 裝置153的方案的圖。 即,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0的冷媒排氣管96與氣體 冷却器1 54的進口連接,該氣體冷却器1 54設置於熱水供給 裝置153中的圖中未示出的熱水貯存罐中,以便對水進行加 熱,形成熱水。從氣體冷却器1 54伸出的配管經過作爲減壓 裝置的膨脹閥(第1電子式膨脹閥)156,延伸到蒸發器157 的進口,蒸發器157的出口通過上述蓄壓器(在第8圖未示 出),與冷媒送入管94連接。 此外,按照相對冷媒送入管(冷媒通路)92的途中,形成 分支的方式設置有作爲旁路回路的旁路管158,該冷媒送入 管92用於將密封容器1 2內部的冷媒送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 件34中’該旁路管158用於將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壓 縮的冷媒氣體供給蒸發器157。另外,該旁路管158通過流 量控制閥(第2電子式膨脹閥)159,與膨脹閥156與蒸發器 -20- 200825351 1 5 7之間的管連接。 此外,設置上述流量控制閥1 5 9的目的在於對通過旁路 管158而供向蒸發器157的冷媒的流量進行控制,該流量控 制閥1 59的打開程度在從全閉,到全開的期間,通過作爲控 制機構的控制器1 60進行控制。另外,包括全開在內的,上 述的膨脹閥156的打開程度也通過上述控制器160進行控 制。 在這裏,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 〇 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受到外部氣體的溫度影響而發生變 化。特別是,由於如果外部氣體的溫度上升,第1旋轉壓縮 構件32的吸入壓力增加,故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冷媒排 出側的壓力也伴隨外部溫度的上升而增加,最終,還具有第 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出壓力大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 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情况。 控制器160具有通過比如,圖中未示出的外部氣體溫度 感測器等,檢測外部氣體溫度的功能,並且預先保持有下述 I 關係,該關係指這樣的外部氣體溫度,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 32的吸入壓力(低壓)、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冷媒排出側 的壓力(中間壓)、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 力(高壓)之間的相關關係,根據外部氣體溫度,推斷第1旋 轉壓縮構件3 2和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中間壓)和第2旋轉壓 縮構件3 4的冷媒輸出側的壓力,由此,對流量控制閥1 5 9 的打開程度進行控制。 即,在通過外部溫度感測器的檢測,判定外部氣體溫度 -21- 200825351 上升,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達到第2 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或接近該壓力的場 合,通過控制器1 60,流量控制閥1 59從完全關閉狀態,開 始打開,並且對應於根據該外部氣體溫度而預測的第1旋轉 壓縮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使打開程度慢慢地 增力口。 如果打開流量控制閥1 59,則經由第1旋轉壓縮構件32 壓縮、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一部分從冷媒 Ο 輸入管92,通過旁路管158,供給蒸發器157。另外,由於 對應於根據上述外部氣體溫度推定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借助控制器1 6 0,進一步將流量 控制閥159打開,故通過旁路管158而供給蒸發器157的冷 媒的流量增加。即,伴隨外部氣體溫度的上升,通過控制器 160,可使借助流量控制閥159,供給蒸發器157的冷媒的流 量增加。 由此,在較高的外部氣體溫度時,異常上升的中間壓力 U 的冷媒氣體跑到蒸發器157中,由此,可降低中間壓的冷媒 氣體的壓力,可防止中間壓與高壓的壓力反轉。由此,可在 今後避免産生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葉片的飛動,動作不 穩定,或産生葉片50的異常磨耗,噪音的不利情况,可提 高壓縮機的可靠性。 另外,如果在除霜運轉時,通過控制器1 60,將流量控 制閥1 5 9和膨脹閥1 5 6完全打開。由此,不但通過第2旋轉 壓縮構件34壓縮,通過氣體冷却器154,通過由控制器160 -22- 200825351 完全打開的膨脹閥156供給的高壓的冷媒氣體,而且通過第 1旋轉壓縮構件32壓縮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可供給蒸發器 157,這樣,可更進一步有效地將在蒸發器157中産生的結 霜去除。此外,還可防止除霜中的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 冷媒排出側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出側之間的壓力反 轉。 下面對各實施例的動作進行描述。在第1圖所示的多段 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0中,如果通過端子20和圖中未示出的 布線,對電動構件1 4的定子線圈2 8通電,則電動構件1 4 啓動,定子24旋轉。伴隨該旋轉,和與旋轉軸1 6成一體設 置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上下滾柱46,48使上下缸體 38,40偏心旋轉。 由此,通過形成於底部支承構件5 6上的吸氣通路6 0, 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吸入到下缸體40的低壓室側的低 壓的冷媒伴隨下滾柱48和葉片52的動作而壓縮,處於中間 壓狀態。由此,使設置於排氣消音室6 4的內部的排氣閥1 3 1 打開,排氣消音室64與排氣口 4 1連通,由此,從下缸體40 的高壓室側,通過排氣口 41的內部,排到形成於底部支承 構件5 6上的排氣消音室6 4。排到上述排氣消音室64的內部 的冷媒氣體通過圖中未示出的連通孔,從中間排出管121, 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 另外’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通過圖 中未示出的冷媒通路,通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 圖中未示出的吸氣通路,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吸入到上 -23- 200825351 缸體3 8的低壓室側。該吸入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伴隨上滾 柱46和葉片50的動作,進行第2級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 的冷媒氣體。由此,將設置於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排氣 閥127打開,該排氣消音室62與排氣口 39連通,這樣,冷 媒氣體從上缸體38的高壓室側,通過排氣口 39的內部,排 到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排氣消音室6 2中。 另外,排到排氣消音室62的高壓的冷媒氣體通過圖中 未示出的冷媒通路,流入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0的外部 Γ' 的冷媒回路的,圖中未示出的散熱器中。 流入散熱器的冷媒在這裏散熱,發揮加熱作用。從散熱 器排出的冷媒通過冷媒回路中的,圖中未示出的減壓器(膨 脹閥等)減壓,然後其也進入圖中未示出的蒸發器中,在這 裏,實現蒸發。另外,最終,進行吸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 32的吸氣通路60中,上述的循環反復進行。 像這樣,使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口 4 1的面積S 1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S2的比S2/S1, I 小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除容量V 1和第2旋轉壓縮構 件3 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 / V1,由此,使進一步減小第2 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氣口 3 9的面積S2,可減小殘留在排氣 口 39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量。 由此,可減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氣口 3 9的內部 的冷媒氣體的再膨脹量,可降低高壓氣體的再膨脹的壓力損 失,這樣,可使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性能大幅度地提高。 此外,在實施例中,,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 4 1 -24- 200825351 的面積S1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S2的 比S2/S1,爲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與第2旋 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1的0.55〜0.85倍, 但是,並不限於此,如果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口 41 的面積S1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S2的 比S2/S1,小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與第2 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I,則可期待上述 這樣的效果。 〇 還有,在冷媒流量少的狀况下,比如,在寒冷地區,使 用旋轉式壓縮機1 〇的場合,將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 口 4 1的面積S 1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氣口 3 9的面積 S2的比S2/S1,設定爲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1的 0. 5 5~0. 67倍,進一步減小殘留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 氣口 3 9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由此,獲得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冷媒流量較多的狀况下,比如,在溫暖的 〇 地區,使用壓縮機的場合,將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氣 口 41的面積S1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氣口 39的面積 S2的比S2/S1,設定爲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排除容量VI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I的 0.6 9〜0.85倍,盡可能地抑制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通路阻力 的增加,可提高壓縮機的性能。 下面對第2圖所示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〇的動作 進行描述。如果與第1圖同樣,通過端子20和圖中未示出 -25- 200825351 的布線,對電動構件1 4的定子線圈2 8進行通電,則電動構 件1 4啓動,轉子2 4旋轉。伴隨該旋轉,和與旋轉軸1 6成 整體設置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上下滾柱46,48在上 下缸體3 8,40的內部偏心地旋轉。 由此,通過形成於底部支承構件5 6上的吸氣通路6 0, 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 1 62,吸入到下缸體40的低壓室側的 低壓的冷媒通過下滾柱48與圖中未示出的葉片的動作而受 到壓縮,處於中間壓的狀態,從下缸體40的高壓室側,由 (% 圖中未示出的排氣口,形成於底部支承構件56上的排氣消 音室6 4,經過圖中未示出的連通孔,從中間排氣管1 2 1,排 到密閉容器1 2的內部。 另外,密封容器1 2內部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通過圖中 未示出的冷媒通路,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吸氣 通路5 8,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 1 6 1,吸入到上缸體3 8的 低壓室側。已吸入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通過上滾柱46和圖 中未示出的葉片的動作,進行第2級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 ^ 的冷媒氣體。由此,將設置於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排氣 閥127打開,排氣消音室62與排氣口 39連通,這樣,該氣 體從上缸體3 8的高壓室側,通過排氣口 3 9的內部,排到形 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4上的排氣消音室62。 此時’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小於排 氣消音室6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場合,如前面所述,放氣 閥101與連通路1〇〇接觸,實現封閉,由此,不使連通路100 打開’排到排氣消音室62的高壓的冷媒氣體通過圖中未示 -26- 200825351 出的冷媒通路,流入到設置於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0的 外部的冷媒回路中的圖中未示出的散熱器中。 流入到散熱器中的冷媒在這裏,進行散熱,發揮加熱作 用。從散熱器排出的冷媒通過冷媒回路中的圖中未示出的減 壓器(膨脹閥等)減壓,然後其還進入圖中未示出的蒸發器, 在這裏實現蒸發。接著,最終,進行吸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 件32的吸氣通路60中,反復進行這樣的循環。 在這裏,在密封容器12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大於排 V' 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的場合,如前面所述, 放氣閥101在密封容器12的內部的壓力作用下,與連通路 10◦的底端開口接觸,將放氣閥101下壓,與連通路100的 底端開口離開,連通路1〇〇與排氣消音室62連通,異常上 升的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流入到排氣消音室62的 內部。流入到該排氣消音室6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通過第2 旋轉壓縮構件34壓縮,與排到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冷媒 氣體一起,通過圖中未示出的冷媒通路,流入到上述的散熱 c 器,實現上述的循環。 此外,如果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小於 排氣消音室6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則放氣閥1 〇 1與 連通路100接觸,將底端開口封閉,由此,通過放氣閥101, 將連通路1 0 0封閉。 由於像這樣,設置連通路100,該連通路100將通過第 1旋轉壓縮構件32壓縮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的通路與通過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連通;放氣閥1 0 1,該放 -27- 200825351 氣閥101實現上述連通路100的開閉,在中間壓的冷媒氣體 的壓力高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場 合,該放氣閥101將連通路100打開,故可在不減小壓縮機 內的冷媒循環量的情况下,在今後避免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的冷媒排出側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 反轉造成的不穩定的運轉狀况。 還有,由於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壓縮的中間壓的 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第2旋轉壓縮構件34吸 Γ 引密封容器12內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並且連通路1〇〇形 成於作爲形成排氣消音室的頂部蓋66的內部,將密封容器 12的內部與排氣消音室62連通,放氣閥1〇1設置於排氣消 音室6 2的內部,由此,可減小整體尺寸,並且由於放氣閥 101設置於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頂部蓋66上,故連通路 100不形成複雜的結構,可避免中間壓與高壓的壓力反轉。 再有,在實施例中,放氣閥101安裝於頂部蓋66的底 面,設置於排氣消音室6 2的內部,但是並不限於此場合, 1/ 通過不同的結構而實現同樣的功能的閥裝置也可使用連通 路100內部的,比如,第7圖所示的那樣的結構。在第7圖 中,在頂部支承構件54和頂部蓋66上,設置有閥裝置接納 室201,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4內的頂側的第1通路202 和形成於該第1通路202的底側的第2通路20 3分別將閥裝 置接納室201與排氣消音室62連通。 閥裝置接納室20 1爲沿垂直方向形成於頂部蓋66和頂 部支承構件54中的孔,其頂面穿過密封容器12的內部。另 -28- 200825351 外,在該閥裝置接納室20 1的內部,接納有基本有圓筒狀的 閥裝置200,該閥裝置200按照與閥裝置接納室201的壁面 接觸而實現密封的方式形成。在閥裝置200的底面,按照接 觸的方式設置有可伸縮的彈簧204 (偏置構件)的一端。該彈 簧2 04的一端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4上,上述閥裝置200 在上述彈簧2 0 4的作用下,在平時朝向頂側偏置。 另外,形成下述方案,其中,排氣消音室62的內部的 高壓的冷媒氣體從第2通路203,流入閥裝置接納室201的 Ο 內部,將閥裝置200朝向頂側偏置,密封容器1 2內部的中 間壓的冷媒氣體流入到閥裝置接納室20 1的內部,從閥裝置 200的頂面,將閥裝置200朝向底側偏置。 像這樣,閥裝置200從彈簧204所接觸的一側,即底側, 在排氣消音室62內的高壓的冷媒氣體和彈簧204的作用 下,朝向頂側偏置,從相反側,通過密封容器1 2內的中間 壓的冷媒氣體,朝向底側偏置。另外,在平時,閥裝置200 將與閥裝置接納室2 0 1連通的第1通路2 0 2封閉。 C 此外,彈簧204的偏置力按照下述方式設定,該方式爲: 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高於排氣消音室6 2 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的場合,將第1通路202封閉的閥 裝置200在密封容器1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作用下下壓, 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可流入到第1通路202的內 部。另外,彈簧204按照在平時,閥裝置200位於第2通路 203的頂側的方式設定。 還有,在密封容器1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大於排 •29- 200825351 氣消音室62內的冷媒氣體的壓力的場合’將閥裝置200朝 向第1通路202的下方下壓,由此,密封容器12內的冷媒 氣體經過第1通路2 0 2,流入到排氣消音室6 2的內部。另外’ 形成下述結構,其中’如果密封容器12內部的冷媒氣體的 壓力小於排氣消音室6 2內部的冷媒氣體的壓力’則閥裝置 200將第1通路202封閉。 同樣通過這樣的結構’可通過閥裝置200,將中間壓控 制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以下,在今 f後防止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吸入側和冷媒排出 側,壓力反轉的不利情况,可避免不穩定的運轉狀况,噪音 的發生,由於也不減小冷媒循環量,故還可避免能力的降低。 再有,由於可盡可能地抑制排氣消音室62的高度,故 可實現壓縮機的整體尺寸的減小。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頂部66,形成連通路,但是不 限於此,如果設置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氣冷媒的通 路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連通的部位,則不 I 必指定部位。 此外,在第1圖,第2圖中,對以旋轉軸16爲縱置型 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0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也 可應用於旋轉軸爲橫置型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還有,對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爲具有第1和第2旋轉 壓縮構件的2級壓縮型旋轉式壓縮機進行了描述,但是並不 限於此,即使在旋轉壓縮構件應用於具有3段、4段,或其 以上的旋轉壓縮構件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情况下,也 -30- 200825351 沒有關係。 下面對第8圖所示的實施例的冷媒回路裝置的動作進行 描述。在通常的加熱運轉時,流量控制閥159通過控制器160 而關閉,膨脹閥156通過控制器160,按照可發揮減壓作用 的方式,實現開閉控制。 再有,如果通過第1圖所示的端子20和圖中未示出的 布線,對電動構件1 4的定子線圈28進行通電,則電動構件 14啓動,轉子24旋轉。伴隨該旋轉,和與旋轉軸16成整體 f' 設置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的上下滾柱46,48在上下彈 簧3 8,4 0的內部偏心地旋轉。 由此,通過冷媒送入管94和形成於底部支承構件56的 吸氣通路60,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吸入到下缸體40的 低壓室側的低壓的冷媒氣體通過滾柱48和葉片52的動作而 壓縮,處於中間壓狀態,從下缸體40的高壓室側,由圖中 未示出的排氣口,形成於底部支承構件56上的排氣消音室 64,經過圖中未示出連通路,從中間排氣管1 2 1,排到密封 I, 容器1 2的內部。由此,密封容器1 2的內部處於中間壓力的 狀態。 在這裏,在外部氣體溫度較低,小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 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狀况,如前面所述,通過控制器 1 6 0,將流量控制閥1 5 9封閉,由此,中間壓的冷媒氣體從 套筒144的冷媒送入管92排出,通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 54上的吸氣通路58,從圖中未示出的吸氣口,吸入到上缸 體3 8的低壓室側。 -31- 200825351 另一方面,如果推定外部氣體溫度上升’通過控制器 1 6 0,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達到第2旋 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或接近該壓力,由於 使流量控制閥1 5 9像前述那樣,慢慢地打開’故第1旋轉壓 縮構件32的冷媒排出側的冷媒氣體的一部分從套筒144的 冷媒送入管92,通過旁路管158,借助流量控制閥159,供 給蒸發器1 5 7。另外,在外部氣體溫度進一步上升的場合, 通過控制器1 60,進一步將流量控制閥1 5 9打開,通過旁路 C 1 58的冷媒氣體的流量增加。由此,密封容器1 2內的中間壓 的冷媒氣體的壓力降低,這樣,避免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相應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反轉 現像。 此外,如果外部氣體溫度降低,比如,規定溫度,則通 過控制器1 60,將流量控制閥1 59封閉,密封容器1 2內的中 間壓的冷媒氣體全部從套筒144的冷媒送入管92排出,通 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4的吸氣通路58,從圖中未示出的 C 吸氣口,吸入到上缸體3 8的低壓室側。 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中間壓的冷媒氣體伴 隨滾柱46和葉片50的動作,進行第2級的壓縮,形成高溫 高壓的冷媒氣體,從高壓室側,通過圖中未示出的排氣口, 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排氣消音室6 2,冷媒排出 管9 6 ’流入到氣體冷却器1 5 4的內部。此時的冷媒溫度上升 到約+ 100 °C,上述的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氣體冷却器154 散熱,對熱水貯存箱內的水進行加熱,形成約+ 9 0 °C的熱水。 -32- 200825351 在該氣體冷却器154中,對冷媒本身進行冷却,從氣體 冷却器1 54排出。另外,在通過膨脹閥1 56減壓後,流入到 蒸發器1 57中,實現蒸發(此時,從周圍吸熱),經過圖中未 示出的蓄壓器,從冷媒送入管9 4,吸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 32的內部,反復進行這樣的循環。 另外,如果在這樣的加熱運轉中,在蒸發器1 5 7中結霜, 則控制器160定期地,或根據任意的指示操作,將膨脹閥156 和流量控制閥1 5 9完全打開,進行蒸發器1 5 7的除霜運轉。 Γ 由此,如果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排出的高溫高壓的冷媒 氣體經過冷媒送入管96,氣體冷却器154,膨脹閥156(完全 打開的狀態)而流動,則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排出的密封 容器12的內部的冷媒氣體經過冷媒送入管92,旁路管158, 流量控制閥1 59 (完全打開的狀態),流向膨脹閥1 56的下游 側,這兩股氣流在均不減壓的情况下,直接流入到蒸發器1 57 中。通過上述高溫冷媒氣體的流入,對蒸發器1 5 7進行加熱, 對結霜進行融化去除處理。 〇 上述的除霜運轉經過比如,蒸發器157的規定的除霜結 束溫度,時間等而結束。如果除霜結束,則控制器1 60按照 將流量控制閥1 59關閉,並且膨脹閥1 56也發揮通常的減壓 作用的方式進行控制,恢復到通常的加熱運轉。 像這樣,由於具有旁路管158,該旁路管158用於將從 第1旋轉壓縮構件32排出的冷媒供給蒸發器1 57;流量控制 閥159,該流量控制閥159可對流過該旁路管158的冷媒的 流量進行控制;控制器1 60 ’該控制器1 60對該流量控制閥 -33- 200825351 159和作爲減壓器的膨脹閥156進行控制,該控制器160在 平時將流量控制閥1 59關閉,對應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 冷媒輸出側的壓力上升,通過該流量控制閥1 5 9,使流過旁 路管158的冷媒流量增加,故可避免中間壓與高壓的壓力反 轉,可避免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不穩定的運轉狀况,由 此,提高壓縮機的可靠性。 即,由於控制裝置1 60在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冷媒 排出側的壓力接近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 (' 力的場合,將流量控制閥1 5 9打開,故可更加確實地避免中 間壓和高壓的壓力反轉。 特別是,由於控制器160可在蒸發器157的除霜時,將 膨脹閥1 56和流量控制閥1 59完全打開,故可通過中間壓的 冷媒氣體和由第2旋轉壓縮構件34壓縮的冷媒氣體這兩 者,將在蒸發器157中産生的結霜除去,可更加有效地除去 在蒸發益157中産生的結霜*也可避免在桌2旋轉壓縮構件 34的吸入與排出之間,産生壓力反轉的不利情况。 ^ 此外,在實施例中,控制器160通過借助圖中未示出的 外部氣體溫度感測器,檢測外部氣體溫度的方式,推定第1 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 3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但是,即使在使用下述方案的情况 下,也沒有關係,在該方案中,在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 冷媒吸入側,設置壓力感測器,通過該壓力感測器,檢測第 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冷媒吸入側的壓力,推定第1旋轉壓縮 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冷媒 -34- 200825351 排出側的壓力。另外,即使在使用直接檢測各壓縮構件32, 34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而進行控制的方案的情况下,也沒有 關係。 還有,在上面形成下述方案,其中,在第1旋轉壓縮構 件3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達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媒 排出側的壓力的場合,或接近該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 媒排出側的壓力的場合,對流量控制閥1 5 9的開閉進行控 制,但是並不限於此,也可這樣形成,即,控制器1 60在爲 ί ' 規定壓力的場合,比如,在密封容器12內部的壓力達到該 密封容器12的允許壓力的場合,或接近該允許壓力的場合, 將流量控制閥1 59打開。在此場合,由於伴隨第1旋轉壓縮 構件3 2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還可在今後避免密封容 器1 2的內部壓力超過密封容器1 2的壓力的允許極限的不利 情况,故可避免伴隨中間壓的上升,密封容器1 2的破壞’ 漏氣所産生的不利情况。 再有,在實施例中,冷媒使用二氧化碳,但是並不限於 I 此,即使使用此二氧化碳這樣的高低壓差較大的冷媒’本發 明仍是有效的。 此外,在實施例中,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〇用於熱 水供給裝置1 5 3的冷媒回路裝置,但是並不限於此’同樣用 於室內的供暖等方面,本發明仍是有效的。 如果如上面具體描述的那樣,使用本發明,則可進一步 減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的面積S2,減小殘留於第2 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內的高壓氣體的量,由此,可使第2 -35- 200825351 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內的冷媒氣體的再膨脹量減少,可抑 制高壓氣體的再膨脹造成的壓縮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由 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氣口的冷媒氣體的體積流量非常少 ,故通過殘留氣體的再膨脹的削減而獲得的效率提高大於排 氣口的通路阻力的增加造成的損失,由此,從總體上,改善 旋轉式壓縮機的運轉效率。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縱 f% 向剖視圖, 第2圖爲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縱 向剖視圖; 第3圖爲第2圖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第2旋轉壓 縮構件的連通路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第4圖爲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外部氣體溫度與各壓力 之間的關係的圖; 第5圖爲表示過去的外部氣體溫度與各壓力之間的關係 I, 的圖; 第6圖爲表示上述過去的外部氣體溫度與各壓力之間的 關係的圖; 第7圖爲另一實施例的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連通路部分 的放大剖視圖; 第8圖爲應用本發明的冷媒回路裝置的實施例的熱水供 給裝置的冷媒回路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36- 200825351 Γ Ο 12 密 閉 容 器 12Α 容 器 主 體 12Β JLfJLi 贿 蓋 12D 安 裝 孔 14 電 動 構 件 16 旋 轉 軸 18 旋 轉 壓 縮 機 構 部 20 端 子 22 定 子 24 轉 子 26 疊 層 體 28 定 子 線 圈 30 疊 層 體 32 第 1 旋 轉 壓 縮 構 件 34 第 2 旋 轉 壓 縮 構 件 36 中 間 分 隔 板 38、 40 缸 體 39、 41 排 氣 □ 42、 44 排 氣 P 46、 48 上 下 滾 輪 50、 52 上 、 下 葉 片 54 頂 部 支 承 構 件 54Α 軸 承 56 底 部 支 承 構 件 -37- 200825351
C 56A 軸 承 58 ' 60 吸 氣 通 路 62 ' 64 排 氣 消 音 室 66 頂 部 蓋 68 底 部 蓋 70、 72 接 納 部 Ί6、 78 彈 簧 80 主 螺 栓 92 冷 媒 送 入 管 94 冷 媒 送 入 管 96 冷 媒 排 氣 管 100 連 通 路 101 放 氣 閥 102 背 襯 閥 103 安 裝 孔 104 螺 釘 119 主 螺 栓 121 中 間 排 出 管 127 、131 排 氣 閥 128 背 襯 閥 129 安 裝 孔 130 鉚 接 銷 137 、140 插 塞 141 、142、 143 > 144 套 筒 -38- 200825351 147 托架 153 熱水供給裝置 154 氣體冷却器 156 膨脹閥 157 蒸發器 158 旁路管 159 流量控制閥 160 控制器 161 > 162 吸氣口 200 閥裝置 201 閥裝置接納室 202 、 203 通路 204 彈簧
-39-
Claims (1)
- 20082535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冷媒回路裝置,其包括: 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其中在密封容器的內部,設 置有電動構件,以及通過該電動構件驅動的第丨和第2旋 轉壓縮構件,將通過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的冷媒通 過第2旋轉壓縮構件進行壓縮; 氣體冷却器,從該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的第2旋 轉壓縮構件排出的冷媒流入該氣體冷却器; ί ' 减壓器,該减壓器與該氣體冷却器的出口側連接;以 及 蒸發器,該蒸發器與該减壓器的出口側連接, 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對從該蒸發器排出的冷媒進 行壓縮,該冷媒回路裝置之特徵爲包括: 旁路回路,該旁路回路用於將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排 出的冷媒,供給上述蒸發器; 流量控制閥,該流量控制閥可對在上述旁路回路中流 U 動的冷媒的流量進行控制; 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對上述流量控制閥和减壓器進 行控制; 上述控制機構在平時,將上述流量控制閥關閉,對應 於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上升,通過 上述流量控制閥’使流過上述旁路回路的冷媒流量增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冷媒回路裝置,其中 通過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述 -40- 200825351 密閉容器的內部,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吸引該密閉容器 內部的冷媒氣體;且 上述控制機構在上述密閉容器內部的壓力爲規定壓 力的場合,將上述流量控制閥打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冷媒回路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機構係在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 出側的壓力高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 場合,或接近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媒排出側的壓力的場 Γ‘ 合,將上述流量控制閥打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媒回路裝置 ,其中 上述控制機構係在上述蒸發器除霜時,將上述减壓器 和流量控制閥設爲全開。 -4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068883A JP3954875B2 (ja) | 2002-03-13 | 2002-03-13 | 冷媒回路装置 |
JP2002068926A JP2003269357A (ja) | 2002-03-13 | 2002-03-13 |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JP2002098556A JP3863799B2 (ja) | 2002-04-01 | 2002-04-01 |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25351A true TW200825351A (en) | 2008-06-16 |
TWI323774B TWI323774B (en) | 2010-04-21 |
Family
ID=2776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05429A TWI313729B (en) | 2002-03-13 | 2003-03-13 |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
TW096141470A TWI323774B (en) | 2002-03-13 | 2003-03-13 |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05429A TWI313729B (en) | 2002-03-13 | 2003-03-13 |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48754B2 (zh) |
EP (3) | EP2233742B1 (zh) |
KR (1) | KR20030074372A (zh) |
CN (1) | CN1318760C (zh) |
AT (1) | ATE510131T1 (zh) |
DK (1) | DK1344938T3 (zh) |
TW (2) | TWI3137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3055A (zh) * | 2001-11-30 | 2003-06-1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回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压缩机的除霜装置 |
TWI263762B (en) * | 2002-08-27 | 2006-10-11 | Sanyo Electric Co |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and a setting method of displacement volume ratio for the same |
TWI308631B (en) * | 2002-11-07 | 2009-04-11 | Sanyo Electric Co |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and cooling device |
JP2004293813A (ja) * | 2003-03-25 | 2004-10-2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TWI325949B (en) | 2004-02-09 | 2010-06-11 | Sanyo Electric Co | Refrigerant system |
US7131285B2 (en) * | 2004-10-12 | 2006-11-07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frigerant cycle with plural condensers receiving refrigerant at different pressure |
US20080213116A1 (en) * | 2004-12-14 | 2008-09-04 | Young-Ju Bae |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
JP2006177228A (ja) * | 2004-12-22 | 2006-07-06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ロータリ2段圧縮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KR100741241B1 (ko) * | 2005-01-31 | 2007-07-19 |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 냉동 장치 및 냉장고 |
JP2007100513A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冷媒圧縮機及びその冷媒圧縮機を備えた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US7491042B2 (en) * | 2005-12-16 | 2009-02-1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
WO2007086871A1 (en) * | 2006-01-27 | 2007-08-02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frigerant system unloading by-pass into evaporator inlet |
WO2008102292A2 (en) * | 2007-02-19 | 2008-08-28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 Co2 based district energy system |
KR101386483B1 (ko) * | 2008-04-14 | 2014-04-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밀폐형 압축기 |
CN101691864B (zh) * | 2009-09-30 | 2011-08-24 | 马丽莉 | 一种适应变工况的球形膨胀压缩机 |
JP5328697B2 (ja) * | 2010-03-02 | 2013-10-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二段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EP2612035A2 (en) | 2010-08-30 | 2013-07-10 | Oscomp Systems Inc. |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
US9267504B2 (en) | 2010-08-30 | 2016-02-23 | Hicor Technologies, Inc. |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
US9970696B2 (en) * | 2011-07-20 | 2018-05-15 |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 Defrost for transcritical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
CN103089627B (zh) * | 2011-11-07 | 2015-08-1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压缩机 |
KR20130081107A (ko) * | 2012-01-06 | 2013-07-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밀폐형 압축기 |
CN103807175B (zh) * | 2012-11-13 | 2016-11-1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
US20140170006A1 (en) | 2012-12-18 | 2014-06-19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with vapor injection system |
WO2016073245A1 (en) * | 2014-11-03 | 2016-05-12 | Echogen Power Systems, L.L.C. | Valv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within a supercritical working fluid circuit in a heat engine system with a turbopump |
WO2016201623A1 (zh) * | 2015-06-16 | 2016-12-22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制冷循环装置 |
US20170191716A1 (en) * | 2015-12-31 | 2017-07-06 |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using an unloader manifold |
WO2018018516A1 (zh) * | 2016-07-28 | 2018-02-0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
CN115406287B (zh) * | 2022-08-18 | 2023-09-29 |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二氧化碳气液相变储能系统的存储单元、控制方法与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9942A (en) * | 1978-07-28 | 1980-02-13 | Toshiba Corp | Compressor |
JPS61291796A (ja) * | 1985-06-17 | 1986-1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
JPH0213765A (ja) * | 1988-06-30 | 1990-01-18 | Toshiba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2723610B2 (ja) | 1989-05-09 | 1998-03-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2段圧縮形回転圧縮機 |
JP2507047B2 (ja) | 1989-05-09 | 1996-06-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2段圧縮型回転圧縮機 |
JPH03213679A (ja) * | 1990-01-19 | 1991-09-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
JPH0420751A (ja) * | 1990-05-15 | 1992-01-24 | Toshiba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 |
JP2699723B2 (ja) * | 1991-11-12 | 1998-01-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逆止弁装置を備えた2段圧縮冷凍装置 |
JP2699724B2 (ja) * | 1991-11-12 | 1998-01-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2段気体圧縮機 |
JPH1162863A (ja) * | 1997-08-19 | 1999-03-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圧縮機 |
US6189335B1 (en) * | 1998-02-06 | 2001-02-2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Multi-stage compressing refrigeration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using the device |
JPH11230072A (ja) * | 1998-02-06 | 1999-08-2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圧縮機 |
RU2180054C2 (ru) * | 1999-02-05 | 2002-02-27 | Журавлев Юрий Иванович | Осевой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ый компрессор |
RU2180043C2 (ru) * | 1999-05-25 | 2002-02-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иадвигатель" | Одновальная газотурби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
JP3389539B2 (ja) * | 1999-08-31 | 2003-03-2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内部中間圧型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JP2001082327A (ja) * | 1999-09-08 | 2001-03-2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高圧作動流体発生制御装置 |
JP2001091071A (ja) * | 1999-09-24 | 2001-04-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多段圧縮冷凍装置 |
JP3370046B2 (ja) * | 2000-03-30 | 2003-01-2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多段圧縮機 |
US6345503B1 (en) * | 2000-09-21 | 2002-02-12 | Caterpillar Inc. | Multi-stage compressor in a turbocharger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same |
TW568996B (en) * | 2001-11-19 | 2004-01-01 | Sanyo Electric Co | Defroster of refrigerant circuit and rotary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nt circuit |
-
2003
- 2003-03-05 CN CNB031051715A patent/CN13187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3-12 KR KR10-2003-0015288A patent/KR2003007437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3-13 TW TW092105429A patent/TWI313729B/zh active
- 2003-03-13 TW TW096141470A patent/TWI32377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13 AT AT03251521T patent/ATE51013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13 EP EP10167954.6A patent/EP223374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13 EP EP10167960.3A patent/EP224175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13 DK DK03251521.5T patent/DK1344938T3/da active
- 2003-03-13 EP EP03251521A patent/EP134493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13 US US10/386,672 patent/US674875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41758A2 (en) | 2010-10-20 |
KR20030074372A (ko) | 2003-09-19 |
EP2241758A3 (en) | 2012-08-29 |
TW200305687A (en) | 2003-11-01 |
CN1443943A (zh) | 2003-09-24 |
EP2233742B1 (en) | 2013-07-31 |
EP1344938A3 (en) | 2004-06-09 |
US6748754B2 (en) | 2004-06-15 |
DK1344938T3 (da) | 2011-09-05 |
TWI323774B (en) | 2010-04-21 |
EP2233742A3 (en) | 2012-08-08 |
EP2233742A2 (en) | 2010-09-29 |
TWI313729B (en) | 2009-08-21 |
EP2241758B1 (en) | 2013-09-11 |
EP1344938B1 (en) | 2011-05-18 |
EP1344938A2 (en) | 2003-09-17 |
CN1318760C (zh) | 2007-05-30 |
US20030172666A1 (en) | 2003-09-18 |
ATE510131T1 (de) | 201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825351A (en) |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 |
JP6291533B2 (ja) | 高圧圧縮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6298272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TWI337223B (zh) | ||
JP4219198B2 (ja)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US10254013B2 (en) | Two-stage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having same | |
JP2005003239A (ja)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JP4992862B2 (ja) | 圧縮機 | |
JP2004137979A (ja) | 膨張機 | |
CN108626121A (zh) | 压缩机和具有它的制冷装置 | |
JP2004116957A (ja)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3492817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JP4278402B2 (ja)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WO2012026200A1 (ja) | コンプレッサ | |
US20060222511A1 (en) | Multicylindrical rotary compressor | |
JP3895976B2 (ja) |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ーコンプレッサ | |
JP3954875B2 (ja) | 冷媒回路装置 | |
JP2004028492A (ja) | Co2冷媒を用いた冷媒回路 | |
CN103791645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JP4241127B2 (ja) | 遷臨界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JP2004308489A (ja) |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JP2004028485A (ja) | Co2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 |
EP2322804A1 (en) | Multiple-stage compressor | |
JP3863799B2 (ja) |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
JP2008133968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