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0401265A -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stepp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stepp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1265A
TW200401265A TW092116571A TW92116571A TW200401265A TW 200401265 A TW200401265 A TW 200401265A TW 092116571 A TW092116571 A TW 092116571A TW 92116571 A TW92116571 A TW 92116571A TW 200401265 A TW200401265 A TW 2004012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tepping motor
power
disc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6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nari Toyama
Makoto Kambayashi
Youtarou Yamauchi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0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12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玫、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步進馬達用的動力傳送裝置,以 及備置動力傳送裝置之磁碟機。 C先前技術】 相關技藝之說明 習知的磁碟機大體上備置碟片傳送機構(即裝載/彈出 機構)’以傳送碟片於在轉盤上的裝載位置及在裝置之外的 彈出位置之間,作為記錄或重製作為CD或DVD之資料記錄 媒體之碟片中的資料信號之磁碟機。 在此種磁碟機中,除了轉動及驅動轉盤以及執行拾取 移動操作之一驅動馬達外,還需要用以驅動上述碟片傳送 機構的一馬達,以讀寫信號於一碟片中,因此,總共須要 三個馬達架設在磁碟機中。 另一方面,譬如,日本專利公告號5_128688號案揭露 種構形,其中備置一馬達,使得其轉動力量選擇地傳送 至一碟片傳送機構的一側或一拾取移動機構的一側,而馬 達的轉動力量之傳送在適當的時間穩固地轉換,使得磁片 傳送操作及拾取移動操作可在適當的時間穩固地轉換,其 中一馬達可作為碟片傳送機構及拾取移動機構的驅動源, 以減少使用的馬達之數目,並減少造價,簡化裝置之構造。 在上述的習知技藝中,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及拾取移動機 構之馬達的轉動力量經由一齒輪系統傳送。馬達的轉動力 200401265 量之傳送藉由轉換齒輪系統的接合狀態而改變。 上述拾取移動機構大體上構形成使得一饋入螺釘沿著 一拾取移動方向(即碟片徑向)延伸而備置在一驅動轴上,與 一拾取移動機構一體成型的一接合元件接合饋入螺釘,而 5 該饋入螺釘藉由轉動驅動轴之馬達而轉動,因此,拾取移 動機構沿著镇入螺釘而移動。在習知技藝中,譬如,如上 述公告中所揭露的,所謂的DC馬達用來作為一驅動源,而 拾取移動機構的驅動轴經由一齒輪減速機構連接至DC馬 達的輸出軸。 10 近幾年來的磁碟機被要求以高速移動拾取移動機構, 譬如用於航海系統中的磁碟機。然而,在習知技藝中,拾 取移動機構的驅動系統構形成使得減速齒輪機構與所謂的 DC馬達併用,使得獲得拾取移動之高速形成一些限制。 因此,為取代習知技藝的構形,人們考慮到使用所謂 15 的可以高速轉動的步進馬達,其可精密地控制轉動作為驅 動源,並直接傳送步進馬達的動力(轉動力量)(換言之,不 使用任何減速齒輪機構)至拾取移動機構的驅動軸。 如眾所皆知,上述步進馬達可精密地控制高速的轉 動,因此,其特別適合作為須要較高速之拾取移動機構的 20 驅動源。因此,當相當重的負重在驅動開始時以慢速施加 時,很容易產生故障。因而步進馬達具有無法平順且穩定 操作的困難。 上述碟片傳送機構適於至少驅動一滾子,以傳送碟片 或傳送碟片架;因為馬達的力量可作為經由減速機構;如 6 減速齒輪機構而傳送的驅動源。因此,碟片傳送機構與拾 取移動機構被驅_狀況相較承受了太重的負重。 因此錢M錢騎作為拾轉㈣構的驅動源以 士传拾取移動機構之高速移動,即會產生難以藉由使用同 為碟片傳送機構及拾取移動機構的驅動源之一單一馬 達(即,一早—步進馬達)而減少用於磁碟機中的馬達數。亦 田7進馬達在-馬達動力傳送路#自拾取移動機構侧 、至碟片傳送機構側的狀態下驅動時,相當重的的負重 在驅動购叫引擎速度施加,因此,报難執行平順的控 ^進馬叙鶴概,不錄轉域構及碟片 傳送機=避免地產生問題,在許多以步進馬達作為驅動 ',、使仔藉由轉換動力傳送路徑而作的相當輕負重之操作 及相田重負重之操作選擇地操作亦會產生問題。 【明内容.】 發明之概要 本發明滅圖解決習知技藝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 的是備置-動力傳钱置,其中在—單—步進馬達用來妓 同地作為相當輕負重操作,以及相當重負重操作的驅動 源’且輕負重及重負重藉由轉換馬達動力傳送路徑 地執行的狀況下’可敎地達成平順的控制,即使在 在動力傳达路徑轉換至重負重側的狀況下驅動的狀況下亦 然。此外’本發明的另—目的是備置具有上述動力傳送穿' 置的一磁碟機。 衣 由於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的第—特徵之一 的動力傳送裝置包括··-步進馬達之動 =達 相當輕的負重之—第—操作單元;該步 ,定的傳送裝置傳送至其中的—相當重負重之 用以轉換傳送步進馬達之動力於動力經由逆 第—操作單元的第一路徑及動力經由它傳送至第二摔作單 兀的第二路徑之間的-轉換裳置;以及傳送制止裝置,爱 Γ在動力傳送開始時制止動力自步進馬達經由第二补 傳送至第二操作單元。 k 在此狀況下,上述傳送制止裝置在動力傳送開始時可 、座制止動力經由傳送步進馬達至相當重負重之第二操作單 几的弟二路㈣傳送。在動力傳送之制止階段,步進馬達 的引擎速度增加’以避免馬達在開始驅動階段以慢的弓I擎 速度施加重的負重。因此’即使施加重的負重,亦可在步 進馬達開始時可執行平順的控制。 / 依據本發明的第-特徵’最好傳送制止裝置必須備置 在用以傳送步進馬達之動力至第二操作單元之預定的傳送 裝置中。 —在此狀況下,動力傳送裝置與傳送制止裝置獨立於預 疋傳达裝置之外備置的f例相較構造可簡化。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該預定傳送裝置必須包括 連接至步進馬達之一輪出軸的一輸出齒輪,連接至第二摔 作單元的-輸人錄,以及枝在輪妓輸人齒輪之間, 且被輸出齒輪驅動因而在—預定執道上移動的—繞行齒 200401265 輪,自步進馬達至第二操作單元的動力傳送必須制止,直 到繞行齒輪移動至預定位置,並。齒合輸入齒輪。 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之動力無法傳送至第二操作單 元,直到配置在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軸的輸出齒輪以及 5 連接至第二操作單元的輸入齒輪之間且在預定軌道上移動 的繞行齒輪移動置繞行齒輪α齒合輸入齒輪的預定位置。換 言之,僅足以沿著預定軌道移動繞行齒輪的輕負重施加於 步進馬達,直到繞行齒輪在步進馬達驅動開始時移動至預 定位置,如此可阻止以低引擎速度施加重的負重。因此, 10 即使施加重的負重,亦可穩定地在步進馬達開始時執行平 順的控制。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備置可與在第一操作單元 中的一接合片接合的一螺旋凹槽之一驅動軸必須連接至步 進馬達的輸出軸;必須備置一鬆開部,以自接合在螺旋形 15 凹槽及步進馬達之輸出軸之間的接合片上鬆開驅動軸;且 一第一鉗元件最好另備置在繞行齒輪的附近,其用以在接 合片與螺旋凹槽接合時鎖住繞行齒輪於接合齒輪不與輸入 齒輪嚙合的起始位置,且用以在接合片與螺旋凹槽分開時 鬆開繞行齒輪。 20 在此狀況下,藉由繞行齒輪的第一鉗元件所完成的固 鎖狀態(即鎖住或鬆開)依據在驅動軸上的螺旋形凹槽以及 第一操作單元的接合片之間的接合狀況而轉換(換言之,螺 旋形凹槽及接合片相互接合或鬆開),即,依據是否經由它 而傳送步進馬達之動力至第一操作單元的第一路徑是否為 9 200401265 一動力傳送狀態。因此,步 地在7柄達讀力傳魏徑可選擇 地在第及第一路徑之間轉換。在妝況击 ^ ,Q 、 中,、.堯行齒輪鎖在 .、堯订齒輪不在第一刼作單元 凹择垃人心笠/ n契動軸上的螺旋形 曰接5 %第一鋤元件喷合輸入齒輪的起始位置,使得 動力可穩定地經由第—路徑傳送至第—操作單元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另儀置—第 以在繞行齒輪移動至預定位置時鎖住其於該預定位置。 10 在此狀況下’已移動至預定位置且以嗜合第二操作單 元的輪入錢之繞行齒輪以第二鉗元件鎖在預定位置,使 得動力可穩定地經由第二路徑傳送至第二操作單元。 此外,由於以上構形,最好在第—操作單元中的驅動 軸大體上一體成型地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輪出軸。 上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的動力大體上直接傳送至—相 “至的負重之-第-操作單元0因此,可在第一路獲中達 5成較高效率的動力傳送’且電力傳送裝置的結構可較簡化。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在第—操作單元中的_軸可 藉由一齒輪組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軸。 在此狀況下,第-操作單元中的驅動輛及步進馬達的 輸出軸可獲得較高彈性。 20 依據本發明之第二特徵的磁碟機包括可轉動地支持— 碟片的-轉盤,用以書寫資料信號於碟片中以及/或讀取記 錄在碟片中的資料之-拾取裝置,用以以往復方式移動於 取機構於碟片的内週邊及外週邊之間的—拾取移動機構, 以及以往復方式職碟片於在轉虹的裝載位置為在該裝 10 置之外的彈出位置之間的—碟片轉換機構,其包括:共同 作為相當輕之負重的拾取移動機構及相當重之負重的磁片 轉換機構的動力源之-步進馬達,用以轉換步進馬達之動 力之路徑於傳送至拾取移動機構的第一路徑及動力經由預 定的傳送裝置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的第二路徑之間的一轉 2裝置。用以在電力傳送開始時制止步進馬達之動力經由 第二路徑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的傳送制止機構。 在此狀況下,上述傳送制止裝置可在動力傳送開始時 制f動力經由步進馬達傳送至負重相當重之碟片傳送機構 的第二路徑傳送。步進馬達之引擎速度在動力傳送制止時 增加’以阻止馬達在開始以低速驅動時施加重的負重。因 此,即使施加重的負重,亦可穩定而平順地控制步進馬達 之開始。 依據本發明的第二特徵,最好傳送制止裝置必須備置 在用以傳送步進馬達之動力至碟片傳送機構之預定的傳送 裝置中。 在此狀況下,可簡化磁碟機的結構。此係由於傳送制 止機構非獨立於預㈣送裝置之外而簡化了動力傳送機 構。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該預定傳送裝置必須包括 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軸的一輸出齒輪,以及連接至碟片 傳送機構的-輸入齒輪以及定位在輸出及輸入齒輪之間且 以輸出齒輪驅動’因而在—敎執道上移動的—繞行齒 而自v進馬達至碟片傳送機構的動力傳送必須制止, 200401265 直到繞行齒輪移動至一預定位置,然後嚙合輸入齒輪。 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的動力無法傳送至碟片傳送機 構,直到配置在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轴的輸出齒輪及連 接至碟片傳送機構的輸入齒輪之間且在預定軌道上移動的 5 繞行齒輪移動至繞行齒輪嚙合輸入齒輪的預定位置。換言 之,僅此種足以沿著預定軌道移動繞行齒輪之十分輕的負 重施加於步進馬達上,直到燒行齒輪在步進馬達開始驅動 時移動至預定位置,如此可避免在低引擎速度下施加重的 負重。因此,即使施加重的負重,亦可穩定而平順地控制 10 步進馬達之開始。 此外,由於上述之構形,最好備置可與拾取移動機構 之一接合片接合之一螺旋形凹槽的一驅動軸必須連接至步 進馬達的輸出軸;必須備置一鬆開部,其用以自在螺旋形 凹槽及步進馬達之輸出軸之間的接合片上鬆開驅動軸;而 15 —第一钳元件必須附加地備置在繞行齒輪的附近,當接合 片與螺旋形凹槽接合時,其用以鎖住繞行齒輪於其不與輸 入齒輪喊合的起始位置,而當接合片自螺旋形凹槽中鬆開 時用以鬆開繞行齒輪。 在此狀況下,繞行齒輪的第一鉗元件維持的固鎖狀態 20 依據在驅動軸上的螺旋形凹槽及拾取移動機構之接合片之 間的接合狀態而轉換(換言之,是否螺旋形凹槽及接合片相 互接合或脫離),即,依據是否動力自步進馬達傳送至拾取 移動機構的第一路徑在動力傳送狀況。因此,步進馬達的 動力傳送路徑可選擇地轉換於第一路徑及第二路徑之間。 12 200401265 在此狀況下,繞行齒輪鎖在起始位置,在該位置下,當第 一操作單元之接合片與在驅動轴上的螺旋形凹槽接合時藉 由第一钳元件而使繞行齒輪不與輸入齒輪嚙合,使得動力 可經由第一路徑穩固地傳送至拾取移動機構。 5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另備置一第二鉗元件,其 用以鎖住已移動至預定位置的繞行齒輪於該預定位置。 在此狀況下,已移動至預定位置且與碟片傳送機構的 輸入齒輪嚙合之繞行齒輪以第二鉗元件鎖在預定位置,使 得動力可穩固地經由第二路徑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 10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在第一操作單元中的驅動 軸大體上一體成型地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轴。 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的動力大體上直接傳送至相當 輕的負重之第一操作單元。因此,動力可經由第二路徑穩 定地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 15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在第一操作單元中的驅動 軸大體上一體成型地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軸。 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的動力大體上傳送至相當輕的 負重之第一操作單元。因此,在第一路徑上可達成高效率 的動力傳送,動力傳送裝置之構造可簡化。 20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在第一操作單元中的驅動軸可 經由一齒輪組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軸。 在此狀況下,在第一操作單元中的驅動轴及步進馬達 之輸出軸的佈局上可獲得較高的彈性。 此外,由於上述構形,最好步進馬達必須備置在碟片 13 2〇〇4〇1265 的内週邊側上。 : 在此狀況下’由於步進馬達配置在碟片内週邊側上, - 外避免磁碟機之向外突出,且較步進馬達配置在碟片外通 * 邊侧上更可維持磁碟機的重量平衡。 5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ί圖為在依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拾取機搆< 移動的狀態下一磁碟機的主要部份之平面圖; 第2圖為顯示在碟片可傳送狀態下的磁碟機之主要部 φ 份之平面圖; 10 第3圖為另顯示在第1圖中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第4圖為另顯示在第2圖中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 第5圖為玫大地顯示磁碟機中的一齒輪板及一繞行齒 輪的平面圖; 第6圖為沿著第4圖之線Υ6-Υ6所取的部份橫截面圖; 15 第7圖為顯示在依據本發明的一改良實施例中在碟片 可傳达的狀態下磁碟機的主要部份之平面圖。 隹 【實施冷式孺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將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1圖為備 · 置用於ν進馬達的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在拾取移 動機構可移動的狀態下之一動力傳送裝置的一光碟機(換 σ之在所明的光碟可重製或紀錄的開啟狀態”第2圖為 顯示在碟片可傳送之狀態下光碟機之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換5之在碟片可裝載或彈出的狀態),第3及4圖為分別顯 14 200401265 示第1及2圖中之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如第1至4圖所示,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的光碟機 之上架設一步進馬達1,其共同作為相當輕的負重之一拾取 移動機構以及相當重的負重之一碟片傳送機構的動力源。 5 雖未特別顯示,步進馬達1係架設在一底(即所謂的橫向底) 上,其最好必須支持成可自由地在相對於構成一裝置本體 的一底盤垂直且側向的一預定範圍内浮動。在此較佳實施 例中,步進馬達1配置在一碟片内週邊侧上。採用此一配置 不像馬達配置在碟片外週邊側上,其可免除步進馬達突出 10 磁碟機之外,且可維持磁碟機之重量平衡。尤其是,當底 支持成可自由地相對於底盤浮動時,底可平衡地支持。 一驅動軸3相對於步進馬達1的輸出軸Is共軸地配置。 驅動軸3的一端經由一連接器2連接馬達輸出軸的終端。上 述輸出軸Is及驅動軸3平行於導桿11延伸,以引導一光拾取 15 裝置10於碟片的内週邊及外週邊之間,亦即碟片徑向。 用以書寫資料信號於碟片(未顯示)中,或讀取記錄在碟 片中的資料信號的拾取裝置10之一端上。一體成型地固定 備置一對引導插入部13之一引導底12,以允許導桿11可滑 動地插入其中,如第3及4圖所示。此外,一接合底15固定 20 至引導底12,而該底包括,譬如,一對接合突出部16以及 一接合壁17。 拾取裝置10的一移動機構以及接合突出部16分別對應 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的 ''第一操作單元〃及 ''接合 片。 15 200401265 同時,在驅動軸3中形成可與接合突出部16接合的一螺 旋形凹槽4。在螺旋形凹槽4及步進馬達1的輸出轴Is之間的 是一鬆開部5,其作為用以鬆開驅動轴3及接合突出部16之 間的接合之"鬆開部〃。 5 如第1及3圖所示,接合突出部16藉由驅動步進馬達1 而接合螺旋形凹槽4,使得接合突出部16與螺旋形凹槽4合 作依據驅動軸3(即螺旋形凹槽4)與輸出轴Is之轉動而以軸 向驅動,因而拾取裝置10沿著導桿11移動。 如上所述,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1的動力自輪出軸Is 10 經由驅動軸3的螺旋形凹槽4傳送至拾取裝置10的接合突出 部16。此傳送路徑構成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的'v第一 路徑夕。 拾取裝置10的移動機構僅允許拾取裝置10穩定地沿著 導桿11移動(其中引導插入部13作為一滑動部),因此,施加 15 在步進馬達1上的負重十分輕。 拾取裝置10的移動方向藉由轉換步進馬達1的轉動方 向在碟片内週邊方向(即第1至4圖中的朝向左邊方向)以及 碟片外週邊方向(即第1至4圖中的朝向右邊方向)之間轉 換。以此方式,拾取裝置10在碟片内週邊及外週邊之間以 20 自由往復方式移動。雖然拾取裝置10的移動機構本身類似 於習知機構,採用步進馬達1作為移動拾取裝置10之機構的 驅動源可在十分高速下獲得精確的移動控制。 同時,在碟片傳送機構及步進馬達1之間配置連接至步 進馬達1的輸出軸Is之一輸出齒輪21,連接至碟片傳送機構 16 200401265 侧上的一輸入齒輪31以及配置在齒輪21及31之間並藉由輸 出齒輪21而驅動因而在一預定軌道上移動之一繞行齒輪30 作為基本的動力傳送元件。 如第6圖所示,輸出齒輪21被連接成為一圓筒形蝸齒 5 輪。在輸出齒輪21及繞行齒輪30之間配置與輸出齒輪21及 繞行齒輪30嚙合的一中間齒輪22。中間齒輪22與可在中間 齒輪22之樞轉軸22s上轉動之一齒輪板23 —體成型地固定 在一起。 上述碟片傳送機構類似於習知藉由可滑動地起動可滑 10 動地板對於一裝置底盤侧板(未顯示)而配置的一滑動器41 而控制碟片滚子49之垂直移動的機構。雖未特別顯示,碟 片傳送機構亦控制,譬如,一夾子的垂直移動,或鎖住及 鬆開一浮動機構,且另可轉動地驅動碟片滾子49,以裝載 或彈出碟片(未顯示)。在碟片傳送機構被驅動的狀況下,施 15 加於步進馬達1上的重力變得相當的重。 以下將說明上述碟片傳送機構所執行的碟片裝載操 作。碟片裝載操作由一連串動作構成:碟片滾子49首先藉 由以偵測器偵測到碟片插入磁碟機中之開始而被驅動成轉 動狀態;碟片被滾子49夾住並支持,碟片被傳送至一轉盤 20 (未顯示)之上,然後,碟片藉由碟片夾(未顯示)的按壓力 量,包括在一連串操作中彈簧等的驅動力量裝載並固定在 轉盤上。 此外,移開及彈出碟片傳送機構的操作包括一連串操 作:裝載在轉盤上的碟片靠著碟片夾的按壓力量自轉盤上 17 200401265 舉起;碟片滾子49被驅動而轉動,以-鬆開方向傳送,而 碟片被夾住並支持住;然後碟片被彈出至磁碟機之外。 在驅動碟片滾子49至由碟片傳送機構執行的上述操作 之外的#作巾,貞4十分輕,僅滾子49空轉,但當碟 始被抓握住時’負重逐漸增加。尤其是,當碟 : ^片的錄部㈣,絲在錢科1±的負錢: 重。 田
匕外最重的負重在碟片傳送機構開始朗操作 始階段時施加於步進馬達1上,亦即,在該階段上中,夢由 10碟片夾的按壓力量固定在轉盤支持表面上的碟片靠著^片 夫的按壓力量向上舉起與轉盤支持表面分開。 繞行齒輪30的-轉動軸3〇s被齒輪板23支持。結果,當 輪出齒輪21隨著步進馬達!之驅動而轉動,而中間齒輪 轉動時,齒輪板23亦一體地在樞轉軸上轉動,使得繞行 15 齒輪30移動。
作為概略地顯示之齒的一部份,具有與繞行齒輪30相 同模組的一内齒29在一預定的範圍下配置於繞行齒輪3〇的 外週邊側上。尤其如第5圖所示,繞行齒輪3〇構形成當繞行 齒輪30移動時可使繞行齒輪30經由與内齒29嚙合的中間齒 20 輪22被驅動,如此繞行齒輪30沿著一預定轨道Tr移動,而 在中間齒輪22及内齒29之間可獲得繞軌道移動的動作。 繞行齒輪30另備置一第一鉗元件24,其用以鎖住繞行 齒輪3 0於當拾取移動機構之接合突出部16與驅動轴3的螺 旋形IH3槽4接合而當接合突出部16自螺旋形凹槽4中撤出時 18 200401265 退出繞行齒輪3〇時的起始位置。第一甜元件24配置在齒輪 板23的外週邊附近,且可轉動地支持在其樞轉軸24s上的底 上。 _ 10 第一鉗元件24藉由連接在鉗24a附近的一張力彈簧25 朝向齒輪板23(即圖中的逆時鐘方向)驅動。鉗24&在拾取移 動機構與驅動軸3的螺旋形凹槽4如第1及3圖所示地接合時 接合形成在齒輪板23上的切口 23a。結果,齒輪板23被鎖 住,因此繞行齒輪30鎖在其不與輸入齒輪31嚙合的起始位 置。此外,用以引導第一鉗元件24的甜24a之滑動動作的— 凸輪面23b形成在齒輪板23的外週邊之一部份上。 其後,當步進馬達1〇向上移動至在碟片内週邊側上的 移動圍内的一邊界,使得接合突出部16接觸螺旋形凹槽4
15 t外的鬆_5時’形成在步進馬達觸接合底15上之接合 J17毗接並按壓靠著第一鉗元件以的一終端2朴。結果,第 甜元件24罪著張力彈簧25的驅動力量以順時鐘方向轉 動’以藉由第-鉗件24鬆開齒輪板23的鎖住狀態(即,繞 ㈣輪30的鎖住狀態)。換言之,齒輪砂成為在—自由狀 ^、下在此狀態下,配置在第一鉗元件24之終端的一鉤2如
20 接口接合壁17 ’因而穩定地維持齒輪板於未鎖住狀態。 言如在使用者執行碟片彈出操作的狀況下(即按壓— 彈出姐)’其後自輪出齒輪^隨著步進馬達i的驅動而轉 動T巾間ω輪22亦轉動,因此,齒輪板亦一體地轉動。 因此,繞行齒輪30亦移動。其後,當齒輪板23以第5圖中所 示的角度婦,然後到達-預定位置時,繞行齒輪30如 19 200401265 第2及4圖所示與在碟片傳送機構中的輸入齒輪31嚙合。因 此,步進馬達1的驅動力量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 在此狀況下,步進馬達1的動力自輸出轴Is經由輸出齒輪 21、中間齒輪22及繞行齒輪30傳送至在碟片傳送機構中的 5 輸入齒輪31。傳送路徑構成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請求 的 ''第二路徑〃。此外,碟片傳送機構相等於本發明之申請 專利範圍中請求的"第二操作單元〃;且上述輸出齒輪21、 中間齒輪22、繞行齒輪30及輸入齒輪31等於本發明之申請 專利範圍中請求的''' 預定傳送機構〃。此外,第一钳元件24 10 及接合壁17等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請求的 ''轉換裝 1"。 在步進馬達1的動力傳送路徑轉換至動力傳送至碟片 傳送機構的第二路徑時,步進馬達1的動力經由由輸入齒輪 31、齒輪32及33構成的一齒輪列傳送至與滑動器一體成型 15 地連接在一起的一架42。結果,開始了上述的退出操作。 此外,在碟片傳送機構開始退出操作的起始階段為如上述 當最重的負重施加於步進馬達1時。 同時,動力傳送至一驅動齒輪48,以自輸入齒輪31經 由另一由齒輪34、35構成的齒輪列自輸入齒輪31驅動碟片 20 滾子49。碟片滾子49藉由驅動齒輪48而驅動成轉動狀態, 使得碟片(未顯示)彈出。在驅動碟片滾子49成轉動狀態的操 作中,負重在僅碟片滾子49空轉時十分輕,但當碟片開始 抓握及支持時逐漸增加。尤其是,當碟片向上抓握至其直 徑部份時,施加於步進馬達1上的負重變得相當的重,如前 20 200401265 所述。 在此較佳實施例中,即使在步進馬達…動力傳送路徑 轉換至動力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的第二路徑之狀態下,動 · 力亦無法在開始階段自步進馬達i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側 " 5上,直到繞行齒輪30移動至預定位置,因而與輪入齿輪μ 嚙合。換言之,朝向碟片傳送機構的動力傳送被制止。 — 亦即,當步進馬達!在步進馬達i的動力傳送路徑轉換 至第二路徑的狀態下驅動時,繞形的動作僅在中間齒輪^ 及内齒29之間獲得,但動力無法在開始時傳送,直到繞行 φ 1〇齒輪30與碟片傳送機構的輸入齒輪31喃合,其中構成傳送 機構此處,内齒29可備置在自繞行齒輪3〇的起始位 置至繞行齒輪30喷合輸入齒輪31的一預定位置之間的至少' 一範圍内的一區上。 傳Ufj止裝置配置在自步進馬達丨的輸出齒輪至碟 15片傳达機構的傳送齒輪機構中(即,預定的傳送裝置換傳送 制止裝置獨立於此傳送裳置之外配置的狀況比較,可簡化 步進馬達1的動力傳送機構且可簡化磁碟機的構造。 _ 乂此方式,動力在動力傳送開始時禁止經由步進馬達1 20的動力被傳送至相當重之負重的碟片傳送機構之第二路徑 20傳送’使得步進馬達1的引擎速度在制止動力傳送時增加, 以避免在馬達開始驅動時在低的引擎速度下施加重的負 亦P繞行齒輪30僅在低引擎速度及十分輕的負重下 執仃繞仃的動作,因此’不須害怕步進馬達i在開始時的故 障。 21 200401265 5 10 15 田a行tei輪3G完成繞形動作,錢與碟片傳送機構之 輸入齒輪31喷合時,步進馬達1的引擎速度增加至不怕在施 加重的^下造成料便。結果,即使在施加重的負重狀 况下w田二進馬達1開始時亦可平順且穩S]地被控制。 ^卜錯元件24而達成的繞行齒輪30之鎖住狀態 (即疋〜仃一輪如鎖住或鬆開),依據在驅動轴3的螺旋形 動機構之接合突出部16之間的接合狀態而 轉換形凹槽4及接合突出部16相互接合或鬆開),亦 即依&否步進馬達1之動力傳送至拾取移動機構的第— 路仅力傳送狀態。結果,自步進馬達1傳送動力的路徑 可選*轉換於第—及第二路徑之間。在此狀況下,當拾 取移動機細接合突出部16與驅動軸3的螺旋形凹槽4接合 時’繞_輪3〇藉由第—钳元件24鎖在繞行齒輪%不財 碟片傳㈣構之侧上的輸人餘3㈣合的起始位置。在該 起始位置下,畲拾取移動機構的接合突出部Μ與驅動軸3之 螺說形凹槽4接合時’繞行齒輪如不藉由第—鉗元件Μ與在 碟片傳达機_上的輸人齒輪31唾合。因此,動力可穩定 地經由第一路徑傳送至拾取移動機構。
20 此外,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繞行齒輪30另備置 用以鎖在預定位置的—第二航件26,繞行齒⑽沿著預 定執道Τι·移動至預定位置後嚙合在碟片傳送機構中的輸入 齒輪31之繞行齒輪3〇。第二鉗元件26特別地配置在相對於 第一鉗7L件24之側上的齒輪板23之外週邊附近,且可轉動 地支持在其樞軸26s上之底上。雖然樞軸26s與在此較佳實 22 200401265 鉍例中的齒輪34之樞軸共軸,該兩個樞轴可配置在不同的 位置。 第二钳元件26藉由連接在其鉗26a附近之一張力彈簧 27朝向齒輪板23驅動(即圖中的順時鐘方向)。當動力經由繞 5行齒輪30與碟片傳送機構之輸入齒輪31嚙合的第二路徑傳 送% ’鉗26a接合形成在齒輪板23上的切口 23a,如第2及4 圖所示。結果,齒輪板23鎖住,因此,繞行齒輪30穩定地 鎖在繞行齒輪30與輪入齒輪31嚙合的預定位置。用以引導 第二钳元件26之钳26a的滑動動作之一凸輪面23c形成在齒 1〇 輪板23的外週邊之一部份上。 同時’一突出部26c形成在第二钳元件26的終端。突出 部26c與形成在與滑動器41 一體成型地配置之一引擎板43 上的一長形孔43g接合。滑動器41藉由經繞行齒輪30與碟片 傳送機構之輸入齒輪31嚙合之第二路徑的動力傳送效果移 15 動,而第二鉗元件26的突出部26c定位在長形孔43g中,如 第2圖所示。在此狀況下,齒輪板23的鎖住狀況以鉗26a維 持住。 然後,當滑動器41移動一預定距離後,長形孔43g的端 壁被帶至壓靠而接觸突出部26c,如第1圖所示。結果,第 20 二鉗元件26靠著張力彈簧27的驅動力量以逆時鐘方向轉 動,以鬆開第二鉗元件26維持的齒輪板23之鎖住狀態(即, 繞行齒輪30的鎖住狀態)。 以此方式,已移動至預定位置的繞行齒輪30並因此與 碟片傳送機構之輸入齒輪31°齒合的繞行齒輪30以第二钳元 23 200401265 件26鎖在預定位置,因此,動力可穩定地經由第二路後傳 ' 送至碟片傳送機構。 . 如上所述’在此較佳實施例中,步進馬達1共同用來作 - 為相當輕負重操作及相當重負重操作之驅動源,因此,相 . 5當輕及相當重之負重的操作可選擇地藉由轉換馬達動力之 傳送路杈’即使動力傳送路徑轉換至重的負重側上,仍可 穩疋地獲得平順的控制。 此處’當步進馬達1的傳送路徑自動力傳送至碟片傳送 機構的第二路徑轉換至動力傳送至拾取移動機構的第—路 鲁 10徑時,磁碟機的構成元件執行與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 亦即,在無碟片裝在磁碟機中時構成元件如第2圖所示 的狀況下,當碟片插入磁碟機中時,感應器即偵測插入的 開始,使得步進馬達1回應偵測信號被驅動而轉動。轉動方 向與碟片退出及彈出時相反。 15 步進馬達1的驅動力量經由第二路徑傳送至碟片傳送 機構,因此而執行上述碟片裝載操作。換言之,碟片滾子 49以與彈出操作時的方向相反之方向操作,因此,碟片在 鲁 夾住及維持住時被在轉盤(未顯示)上的滾子49所傳送。亦藉 由彈簧等之驅動力量之使用滑動器41的滑動操作起動碟# 2〇夾(未顯示)’使得碟片藉由按壓力量之使用裝載並按壓在轉 盤上。 — 在上述碟片裝載操作的最後階段,當滑動㈣移動一 預疋距離後,長形孔43g的端壁被帶至接觸並塵靠突出部 c如第1圖所示。結果’第二鉗元件26靠著張力彈菁 24 200401265 的驅動力量以逆時鐘方向轉動,以藉由第二钳元件26鬆開 齒輪板23的鎖住狀態(即繞行齒輪30的鎖住狀態)。因此,齒 輪板23成為一自由狀態。即,步進馬達1經由第二路徑之動 力傳送結束。 5 其後,當輸出齒輪21另隨著步進馬達1的轉動而轉動 時,齒輪板23亦經由中間齒輪22而整體地轉動。繞行齒輪 30亦因此移動。該移動方向在退出及彈出操作結束後的方 向相反。此外,當齒輪板23轉動/3角時(即以如第5圖中所 示的方向相反之方向),繞行齒輪30到達亦如第1、3圖所示 10 之起始位置,然後,第一鉗元件24藉由張力彈簧25之驅動 力量以逆時鐘方向轉動,使得齒輪板23被鎖住。 隨著第一鉗元件24之轉動操作,在第一鉗元件24之終 端的鉤24c自在拾取接合底15上的接合壁17上鬆開,使得接 合突出部16接合螺旋形凹槽4。亦即,由第二路徑轉換至第 15 —路徑的步進馬達1之動力傳送路徑的轉換操作完成,因 而,拾取裝置10可朝向碟片外週邊移動。 雖然上文中提及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步進馬達同時 作為拾取移動機構及在磁碟機中的碟片傳送機構的驅動 源,依據本發明的步進馬達之動力傳送裝置不受此限。本 20 發明亦有效地適用於相當輕之負重及相當重之負重的操作 選擇地藉由轉換步進馬達之動力傳送路徑而操作的各種狀 況。 以此方式,本發明不限於上述較佳實施例。譬如,如 第7圖中所示,驅動軸3不與步進馬達1的一輸出軸Is共軸; 25 —輸出齒輪50及輸入齒輪5 軸μ .輪1刀別配置在步進馬達1及驅動 .., S ’且輸出齒輪5G與輪人齒輪51齡,以傳 廷步進馬達1的輸出軸U之轉動。 在此狀況下驅動軸3不須與步進馬達㈤輸出轴Η共 ^因此’可在拾取移動機構中的驅動軸3及步進馬達!的 輪出轴Is之配置巾獲得較高的彈性。 須瞭解的是在不脫離本發 且可改變設計。 明之範圍下可做不同的改良 10
在用⑽據本發明之步進馬達之動力傳送裝置中,儀 止裝置’其用以制止步進馬達之動力在動力傳送 =時經由步進馬達之動力傳送至相當重之㈣的第二操 ^早凡的第二路#傳送至第二操作單元。結果,可制止動 力傳送開始日杨力由步進馬達經由第二路徑傳送至相當重 15 之負重的第二操作單元。由於步進馬達之引擎速度在制止 動力傳狀0代加’可避免重的負重在馬達以低引擎速度
開始驅動_絲。因此,較施加重的貞訪可穩定地 控制開始時的步進馬達。 、此外,在依據本發明的磁碟機中,備置傳送制止裝置, 制止動力在動力傳送開始時經由步進馬達傳遞至相當重 之負重的碟片傳送機構之自步進馬達傳送至碟片傳送機 冓口此’在動力傳送開始時可制止動力經由第二路徑自 /進馬達傳运至相當重之負重的碟片傳送機構。由於動力 專k制止日〗步進馬達之引擎速度增加,可避免步進馬達在 開始以低引擎逮度堪料施加錢負重。因此,即使在施 26 200401265 加重的負重時,亦可穩定地控制步進馬達的開始。 I:圖式簡單說明3 第1圖為在依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拾取機構可 移動的狀態下一磁碟機的主要部份之平面圖; 5 第2圖為顯示在碟片可傳送狀態下的磁碟機之主要部 份之平面圖; 第3圖為另顯示在第1圖中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第4圖為另顯示在第2圖中主要部份的平面圖; 第5圖為放大地顯示磁碟機中的一齒輪板及一繞行齒 10 輪的平面圖; 第6圖為沿著第4圖之線Y6-Y6所取的部份橫截面圖; 第7圖為顯示在依據本發明的一改良實施例中在碟片 可傳送的狀態下磁碟機的主要部份之平面圖。 【圖式之主要元件代表符號表】 1 步進馬達 15 接合底 Is 輸出轴 16 接合突出部 2 連接器 17 接合壁 3 驅動轴 21 輸出齒輪 4 螺旋形凹槽 22 中間歯輪 5 鬆開部 22s 樞轉軸 10 拾取裝置 23 齒輪板 11 導桿 23a 切口 12 引導底 23b 凸輪面 13 引導插入部 23c 凸輪面 27 200401265 24 第一鉗元件 31 24a 鉗 32 24b 終端 33 24c 鉤 34 24s 樞轉軸 35 25 張力彈簧 41 26 第二鉗元件 42 26a 鉗 43 26c 突出部 43g 26s 枢軸 48 27 張力彈簧 49 29 内齒 50 30 繞行齒輪 51 30s 轉動軸 Tr 輸入齒輪 齒輪 齒輪 齒輪 ’' 齒輪 - 滑動器 架 引擎板 長形孔 驅動齒輪 碟片滚子 輸出齒輪 輸入齒輪 ' 預定軌道 28

Claims (1)

  1. 20040126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用於步進馬達之動力傳送裝置,其包括: 步進馬達的動力傳駐0的—相#輕之負重的第 一操作單元; 5 步進馬達t動力經由預定的傳送裝置傳送至其中的 一相當重之負重的第二操作單元;
    用以轉換傳送步進馬達之動力於動力經由它傳送至 操作單元的第一路徑及動力經由它傳送至第二操作 單元的第二路徑之間的一轉換裝置;以及 10 傳4制止#置’其用以在動力傳送開始時制止動力 自步進馬達經由第二路徑傳送至第二操作單元。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動力傳送裝 置備置在預定傳送裝置中。 置,其中傳送制止裝 15 20 f靖專利 叫"吁心衣1,异宁該預定脅 f置包括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軸的-輪出齒輪, 接至第二操作單元的-輸人齒輪,以以位在輸出及 輪之間且被輸出齒輪驅動因而在—預定軌道上 、、的—繞行齒輪’自步進馬達至第二操作單元的動力 送m,4到繞行絲移動至預定位置 入齒輪。 嗝口
    圍第__力傳送裝置,其 弟—操作單元中的—接合片接合的-螺旋凹抑之一 軸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軸; 備置一鬆開部’其用以自接合在螺旋形凹槽及
    1 "T 29 200401265 馬達之輪出轴之間的接合片上鬆開驅動軸;且 另備置一第一鉗元件,其用以在接合片與螺旋凹槽 接合時鎖住繞行齒輪於接合齒輪不與輸入齒輪嚙合的起 — 始位置,且用以在接合片與螺旋凹槽分開時鬆開繞行齒 ' 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動力傳送裝置,其中另備置一第 二钳70件,以鎖住已移動至預定位置之繞形齒輪於該預 定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動力傳送裝置,其中在第一操作 鲁 單元中的驅動軸大體上一體成型地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 出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動力傳送裝置,其中在第一操作 單中的驅動軸經由一齒輪組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 車由。 8. —種磁碟機,其包括用以轉動地支持碟片的—轉盤,用 以書寫碟片中的資料信號以及/或讀取記錄在碟片中的資 料信號之-拾取裝置’用以以往復方式移動拾取機構於 · 碟片—的内週邊及外週邊之間的一拾取移動機構,以及以 往復方式轉換碟片於在轉盤上的農载位置為在該裝置之 ‘ 外的彈出位置之間的一碟片轉換機構,其包括: 共同作為相當輕之負重的拾取移動機構及相當重之 · 負重的磁片轉換機構的動力源之一步進馬達; t用以轉換步進馬達之動力之路徑於傳送至拾取移動 機構的第-路徑及動力經由預定的傳送裝置傳送至碟片 30 200401265 傳送機構的第二路徑之間的一轉換裝置以及 =在電力傳送開始時制止步進馬達之動力經由第 -路徑傳送至碟片傳送機構的傳送制止機構。 9t在申請專侧第8項的磁碟機,其中該傳送制止裝置傷 置在預定傳送裝置令。 1〇.=Γ利範圍第9項的磁碟機,射該取傳送裝置包 括連接至錢馬叙輸料的—輸“輪,以及連接至 10
    =傳㈣構L絲以及定位錢出及輸入齒輪 S且以輸出齒輪驅動,因而在-預定軌道上移動的一 ^仃齒輪自步進馬輕❹舰機構的動力傳送必 ι、η’直到繞行齒輪移動至—預粒置,然後喃合輸 如申明專利耗圍第10項的磁碟機,其中備置可與拾取移動 機構之-接合片接合之—螺旋形凹槽的一驅 15步進馬達的輸出軸; 接
    備置—鬆開部’制以自在職翻槽及步進馬達 之輪出軸之間的接合片上鬆開驅動轴;以及 士另備i第-甜元件,當接合片與螺旋形凹槽接合 N· ’其用間住繞行齒輪於料與輸人絲,合的起始 20位置’而#接合片自螺旋形凹槽中鬆開時用以鬆開繞行 齒輪。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的磁碟機,其中另備置—第二鉗元 件m鎖住已移動至預定位置的繞行齒輪於該預 位置。 31 200401265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磁碟機,其中在第一操作單元中 的驅動軸大體上一體成型地連接至步進馬達之輸出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磁碟機,其中在第一操作單元中 的驅動軸經由一齒輪組連接至步進馬達的輸出軸。 5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至14項中任一項的磁碟機,其中步進 馬達配置在碟片的内週邊側上。
    32
TW092116571A 2002-06-19 2003-06-18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stepp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W20040126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78486A JP2004019862A (ja) 2002-06-19 2002-06-19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1265A true TW200401265A (en) 2004-01-16

Family

ID=2999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6571A TW200401265A (en) 2002-06-19 2003-06-18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stepp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80390B2 (zh)
JP (1) JP2004019862A (zh)
CN (1) CN1469367A (zh)
TW (1) TW20040126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7263B2 (en) * 2003-08-29 2007-10-2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Disc apparatus
KR100584984B1 (ko) * 2004-11-30 2006-05-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차량용디스크재생장치
JP4322868B2 (ja) 2005-12-28 2009-09-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イン型ディスク装置
JP5057025B2 (ja) * 2006-12-01 2012-10-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09057233A1 (ja) * 2007-10-31 2009-05-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ディスク装置
TW201013645A (en) * 2008-09-23 2010-04-01 Quanta Storage Inc Emergency ejection device for a slot-in optical drive
KR101078116B1 (ko) * 2009-07-20 2011-10-28 주식회사 모아텍 트윈기어 구조의 기어드 스텝핑 모터
KR101275315B1 (ko) * 2011-05-17 2013-06-17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5929751B2 (ja) * 2012-12-28 2016-06-0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106960676B (zh) * 2017-03-30 2019-02-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光盘拾取移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1902A (en) * 1984-04-27 1987-10-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Automatic loading disc player
JPH05128688A (ja) 1991-10-31 1993-05-25 Tanashin Denki Co 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4041569B2 (ja) * 1997-12-26 2008-01-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588713B2 (ja) * 1999-04-12 2004-1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EP1098308A4 (en) * 1999-05-14 2004-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ISC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80390B2 (en) 2006-07-18
JP2004019862A (ja) 2004-01-22
US20040032818A1 (en) 2004-02-19
CN1469367A (zh) 200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41569B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TW200401265A (e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stepping motor and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3588713B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045223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TWI293456B (en) Disc emergent eject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disc drive
JPS62183081A (ja) 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H01298557A (ja) カセットテープ駆動装置
US20100083291A1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TWI334129B (en) Disc player
KR0147576B1 (ko) 카세트 로딩장치
JP2555952Y2 (ja) ビデオカセットテープレコーダのテープ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WO1984003789A1 (en)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3989185B2 (ja) 駆動装置
JP2622335B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トレー移送装置及び該トレー移送装置を有する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009043329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928590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伝動経路切換機構
JP2002269936A (ja) ディスク導入機構とピックアップ送り機構の切換手段
SE456054B (sv) Bandspelare med omkopplingsmekanism
JP360741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搬送装置
KR970009096B1 (ko) 디스크 로딩장치 및 그 절환방법
KR100351166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버의 픽업구동장치
JPH073467Y2 (ja) 磁気テープの記録または再生装置
JPH0510274Y2 (zh)
JPH04335248A (ja)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H04205957A (ja)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