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5737A - 流化床的快速淬火法 - Google Patents
流化床的快速淬火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87105737A CN87105737A CN198787105737A CN87105737A CN87105737A CN 87105737 A CN87105737 A CN 87105737A CN 198787105737 A CN198787105737 A CN 198787105737A CN 87105737 A CN87105737 A CN 87105737A CN 87105737 A CN87105737 A CN 87105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 temperature
- article
- fluidized
- quen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21D9/54—Furnaces for treating strips or wire
- C21D9/56—Continuous furnaces for strip or wire
- C21D9/573—Continuous furnaces for strip or wire with cool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18—Hardening; Quenching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tempering
- C21D1/19—Hardening; Quenching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tempering by interrupted quenching
- C21D1/20—Isothermal quenching, e.g. bainitic harden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C21D1/53—Heating in fluidised be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56—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quenching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 Crucibles And Fluidized-Bed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能使制品在流化床中快速淬火的方法,其中,用一定流量的高传导性气体使由具一定的颗粒类型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
Description
本发明一般涉及流(态)化床中的制品淬火,并且,本发明特别有利于流化床中的金属零件的淬火。
在物品热处理中广泛地用淬火来快速改变物品的温度。虽然也可用淬火来快速升高物品的温度,但是一般用淬火来快速降低物品的温度。通常需要淬火的物品是金属零件。
按照惯例,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淬火。在喷雾淬火中,将液体喷到待淬火的物品上。在气体淬火中,将物品置于流动的气流或气化物中,例如空气、氮、氩、氦、氢、蒸汽或燃烧产物。在烟雾淬火中,夹带液滴的气体或蒸汽流直接向着要淬火的物品表面。在浸渍淬火中,将物品浸在液浴中,例如水、盐水、油、熔盐、聚合物溶液或液态制冷剂。
虽然,人们较满意地使用了那些传统的淬火方法,但是,那些传统的淬火方法存在许多缺点。例如,往往会在淬火物品上留下一层象油淬火剂之类的液体,必须将它清理掉。因此一些象熔盐之类的淬火剂(quenchant)存在清理的问题。其他一些淬火剂,例如聚合物和油类,由于老化而变质,必须更换掉。某些淬火剂的另一个缺点是,事实上的淬火温度往往是它们的沸腾温度,从而引起沿着制品表面的传热速度发生发化。
众所周知,供物品淬火用的流化床足以克服上述问题。经流化床淬火后,很少或不需要进行物品清理。并且,用于流化床的颗粒是惰性的,不会变质。然而,因为流化床的淬火速度太低,不能令人满意地淬火由任一金属制造的金属零件(在金属零件内不会形成不良较软相的深度淬火的合金除外),所以硫化床未能广泛地用于淬火金属零件之类的物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进的热处理方法,其中,金属制品可以在流化床中进行淬火,同时可避免在金属制品内形成不良的较软相。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经改进的热处理方法,其中采用流化床可以有效地淬火金属制品。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时,将显然地看到由本发明方法所达到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其中的一个目的为:
热处理钢合金制品的方法,包括:
(a)提供奥氏体化温度的钢合金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该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为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该制品浸渍在床温在合金的Ms温度以下的上述流化床中;
(d)使该制品在流化床中淬火一段时间,并使淬火速度足以达到合金的Ms温度,在该制品内基本上没有形成不良的较软相,而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采用高传导性气体使该床流(态)化,并且使该床在整个淬火期间保持在该合金的Ms温度以下的温度。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淬火”,意指由于传热穿过物品界面时,物品的热含量迅速变化,其中热含量变化的速度超过置于或被静止气氛包围的物品的热含量变化的速度。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淬火速度”,意指当该物品正在淬火时单位时间内穿过物品界面的传热量。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床”,意指由固体颗粒所确定的体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细固体颗粒”指的是有孔的或无孔的颗粒,颗粒密度在0.3至20克/立方厘米范围内,平均颗粒直径在30至1000微米范围内。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流化床”是指让气体和(或)蒸汽之类的流体穿过的一种床,其中流体组分的流体拉力引起静止态固体组分的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加强床中两种组分的混合。术语“流(态)化”来源于类似流体的性质,例如零点静止角、迁移性和压头相当于床的松密度,这种床是设想的。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浸渍”意指在淬火过程中,流态化颗粒基本上包围了基本上整个制品都要处理或只是制品的一部分需要处理的制品的所有要处理的部分。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最小流(态)化流量”意指为了使床在大气压力下达到流(态)化床的特征所必需的通过床的流体组分的最小体积流量。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塌落的床”意指没有流体通过,或者通过床的流体少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床。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高传导性气体”意指一种气体、气体混合物、蒸汽、蒸汽混合物或气体-蒸气混合物,它们的热传导在同样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大于或等于80%氮和20%氦的混合物的热传导。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钢合金制品”表示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钢或铁合金所组成的成型制品。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奥氏体化温度”表示钢合金制品的钢合金为奥氏体的温度。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Ms温度”表示钢合金的奥氏体相开始转变成马氏体的温度。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Mf温度”表示基本上所有的钢合金转变成马氏体的温度。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较软相”指的是珠光体、铁素体、贝茵体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鼻尖温度”表示奥氏体开始转变成转软相所需时间最少时的温度。
仅有附图是钢合金淬火曲线的示意图,叠加在钢合金的示意的时间、温度、转变(TTT)图上。
本发明方法尤其可用于钢合金制品的热处理,并且将以此类热处理为基础较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地淬火任一由钢合金组成的制品。本方法特别有利于淬火铬钼钢如AISI4130和4140,镍铬钼钢如AISI4340、8620、8630和9860,镍钼钢如AISI4640,铬钢如AISI5140,1100型钢如AISI1144和1141,以及可热处理的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
使钢合金制品产生奥氏体或处于奥氏体化温度。大多数钢合金的奥氏体化温度在1500°F至1700°F范围内。在奥氏体化温度下钢合金的组织基本上全部为奥氏体。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熟悉奥氏体、马氏体、珠光体、铁素体和贝茵体等术语,并且可以在许多有关热处理或冶金学的教科书中找到这些合金组织的定义,例如热处理指南、钢的实验标准与生产过程(1982年俄亥俄州,金属Park,美国金属学会Unterweiser等人编辑)、等温转变和冷却转变的图册(1977年俄亥俄州,金属Park,美国金属学会出版)和金属手册第4卷热处理(1981年俄亥俄州,金属Park,美国金属学会出版)。
对本发明方法有效用的床是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可以作为本发明使用的一些床颗粒类型的实例为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铝、氧化铬、氧化铁和氧化钛,耐火材料粉末如二氧化硅、富铝红柱石、菱镁矿、氧化锆和镁橄榄石,以及固态的纯元素如铁、铜、镍和碳。
本发明方法的有效床颗粒的平均粒径在30至1000微米范围内。较小的颗粒很不容易流(态)化,并且引起传热不充分,可是较大的颗粒同传热表面接触次数不够,导致不良的传热,此外还需要大量的气体来使床流(态)化。
籍高传导性气体通过而使床流(态)化。为了使本发明方法得到满意的结果,采用高传导性气体是很重要的。因为,特别是在奥氏体化温度下,为了达到淬火速度,需要较高的传导性,使淬火速度能够达到Ms温度而在钢合金中不会产生较软相,一些高传导性气体的实例包括氦、氢和偶缔合氨(diassociated ammonia)。另外还有纯粹的高传导性气体如氢或氦与低传导性气体的混合物,只要该混合物符合在这里所规定的高传导性气体的要求。
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气体流量至少等于所使用的特定的床颗粒类型和尺寸所需的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最好在最小流(态)化流量的2至7倍的范围内。低于所规定的最小流量时颗粒流动缓慢,从而导致传热效果差。当流量超过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左右时,较小颗粒可能会开始被输出床外。
正当按需要的气体流量,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时,将该奥氏体钢合金制品浸入流(态)化床而进行淬火。
将钢合金制品放在床中保持一段时间,足以使制品的温度降到或低于Ms温度。快速降温,即将该制品淬火。一开始总是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淬火。可全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使制品淬火到Ms温度,或可部分地用塌落状态的床和(或)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使制品淬火到Ms温度。为了本发明的公开起见,规定凡是不属于高传导性的气体就是低传导性气体。然而,十分重要的是,在淬火过程中,制品的淬火速度应足以使制品温度降到Ms温度,而且不会在合金中产生较软相。为了成功地进行淬火,专业人员必须改变淬火期间流(态)化气体的流量,可是流量的变化要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淬火速度一般可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不同方法来测定,例如磁性测试法,通用汽车公司的冷却速度试验器的测试法,或镍球测试法。该方法包括将7/8英寸(22mm)、约重1.8盎司(50克)的镍球加热到一定的高温,然后在待测量的淬火剂中将该球体淬火,使球体温度下降到一指定的低温。球体温度从高温降到低温所需时间是淬火速度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用于钢合金制品热处理的方法中,采用镍球测试法所测得的在1600°F和684°F之间的起始淬火速度小于24秒。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特提到钢合金淬火曲线的示意图,该示意图是叠加在钢合金的时间-温度-转变示意图上的。在该图中,线1表示Ms温度,线2表示Mf温度。曲线3表示钢合金将开始产生较软相的阀值,曲线4表示完成较软相的转变。正如从阀值线3那里可以看到的那样,如果一开始达不到Ms温度,那未表示在钢合金中将产生较软相,阀值线3显示出明显向左的凸出部或鼻尖6。淬火开始后直到到达该鼻尖所经过的时间随合金种类不同而变化,可从本文引用的图册里找到。
曲线7说明了用本发明方法淬火制品的一般化的淬火曲线,其中进行完整的淬火期,即,使制品温度从奥氏体化温度降到Ms温度时,这期间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淬火速度是淬火曲线7斜率的绝对值,正如所见,该淬火速度足可以与线1的Ms温度相交,而不穿过阀值线3。
在低于合金的Ms温度下操作流化床,最好是在低于合金的Mf温度下操作流化床。
正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已知的,快速淬火也许总是不能符合需要的,因为可能会在合金中产生应力。因此,如果存在不穿过较软相阀值的可能性,则可以通过改变床的操作方式来降低淬火速度。在初期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一段时间后,可用以低传导性流(态)化的床或用塌落状态的床进行操作。人们可以交替地使用这两种操作方式,并且随时可以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重新流(态)化。把高传导性气体的流(态)化改为另一种操作方式的床的适宜时间是当制品温度已降到鼻尖温度以下时。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在淬火速度足以达到该合金的Ms温度的情况下继续淬火一段时间,基本上在零件中不会产生不良的较软相。
如果需要,一达到Ms温度,人们就可以从床中取走制品。然而,最好是将制品保留在床中并进一步淬火到Mf温度。图中还示意地表示,可以采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进行这种进一步的淬火,但是最好用塌落的床或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之。人们可以用这三种操作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操作方式的床进行进一步淬火,并且在符合其淬火速度足以达到Mf温度而不会穿过较软相的阀值曲线4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使用这三种操作方式。
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进行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例如分级淬火和改良的分级淬火。
为了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分级淬火,可以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淬火钢合金制品,直至该制品温度降低到鼻尖温度以下,但仍然在Ms温度以上。然后使床塌落,直至制品温度均匀,即制品的中心温度基本上等于制品的表面温度为止。其后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重新流(态)化,在床中将制品淬火到Mf温度。
在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分级淬火的另一种方法中,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淬火钢合金制品,直到制品温度降到鼻尖温度以下,但仍然在Ms温度以上。其后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并且在床中将制品淬火到Mf温度。
为了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改良的分级淬火,可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淬火钢合金制品,直至该制品温度降到Ms温度以下,但仍然在Mf温度以上。其后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并且在该床中将该制品淬火到Mf温度。
可参考下面的一些实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例是为了说明而提供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方法的。
实例1
把4140钢的钢合金另件加热到1625°F的奥氏体化温度。此钢合金的Ms温度为650°F。用150标准立方英尺/小时·平方英尺床的氦气流量使由220目氧化铝组成的床流(态)化,该流量约为这些床颗粒的最小流(态)化流量的2倍。此合金的鼻尖温度出现在淬火开始后约3秒种。
将零件浸在流(态)化床中并淬火到零件温度达500°F。其后切断氦气流,使床塌落15分钟。用低传导性气体氮重新使床流(态)化,直至零件温度达到Mf温度,然后达到175°F的床温。从床中取走零件并进行硬度试验。试验表示在零件表面以下1/16英寸和7/16英寸处的硬度Rc(C标洛氏硬度数值)=52,这表明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完全的马氏体,并没有形成较软相。
实例2
重复实例一的方法,只是那些钢合金零件是由4340钢组成,该钢的Ms温度为550°F。在零件表面以下1/16英寸和7/16英寸处零件的硬度值Rc=52,这表明基本上完全形成了马氏体,并没有形成较软相。
实例3
在1550°F温度下,将5/8英寸直径和6英寸长的8620钢的钢合金零件进行渗碳,使其表面含1.0%C。用225标准立方英尺/小时流量的氦气使由220目氧化铝所组成的床流(态)化,该流量约为最小流(态)化流量的3倍。把零件浸在该流化床中并淬火一段时间,直至零件温度在Ms温度以下而且基本上等于床温。这段时间约为60秒钟。从床中取出零件,在400°F回火1.5小时。从其中的一个零件的端部割取1/2英寸磨片,制备金相试样,当用15N标测量时,试样的表面硬度为90,当用洛氏C标测量时,试样芯部或中心的硬度为45。这些零件的表面和芯部的最小容许硬度值分别为80和30。
作为对比的目的,除了所用的流(态)化气体是氮以外,重复以上实例3的方法。用氮气流化床淬火的试样,其表面硬度为89,但芯部硬度只有22,因此说明了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使零件硬度达到显著的提高。
人们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快速淬火法进行合金的等温淬火,其中使合金组织转变成贝茵体。此方法也许在铸铁的热处理方面特别有效。有关这方面,可将本发明方法进一步定义如下:
一种使在合金中形成贝茵体组织的钢合金制品的等温淬火方法,包括:
(a)提供奥氏体化温度的钢合金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使床流(态)化的温度是在合金的Mf温度至Ms温度以上50°F的范围内;
(c)将制品浸在上述流化床中,并且使该制品在该流化床中淬火一段时间,直到在床温下,制品温度降到流化床的温度为止,期间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
(d)切断高传导性气体流,并且使床中的制品在床温下保留一段时间,以足以避免在钢合金中形成大量的马氏体。
等温淬火处理的(d)工序可以用塌落的床或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之,而且可以交替使用这二种床的操作方式。
本发明的快速淬火法也可以用来有效地淬火由铝组成的制品。到目前为止,铝及其合金仍用水或聚合物淬火剂进行淬火,这些淬火剂能使淬火速度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冶金性能,例如时效后的高强度和耐应力腐蚀裂纹的性能。然而,特别对于相当细的制品,普通的淬火剂会引起大量变形,从而导致矫直操作需要相当大的费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以所需要的足够高的淬火速度淬火铝和铝合金,以便在零件内形成均匀分布的细小沉淀物,细小沉淀物必须均匀分布,才会使零件有高的强度。然而,采用本发明方法,人们可以通过操作塌落状态的床或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淬火速度,因此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淬火速度淬火铝制品,该淬火速度避免了铝制品内部的变形。本发明方法在铝或铝合金方面的应用可以定义如下:
一种热处理铝和(或)铝合金制品的方法,包括:
(a)提供高温的铝和(或)铝合金制品,这种高温足以使制品淬硬;
(b)用高传导性的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制品浸在上述流化床中;
(d)按在不到28秒的时间内可使7/8英寸直径的镍球从750℃冷却到550°F的淬火速度使制品在床中淬火一段时间,以便足以提高制品的硬度,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使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
一般说来,工序(a)的高温至少为750°F,通常超过800°F。可以完全使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完成工序(d),但是,一般和最好有一部分是使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或者是在塌落状态的床中进行的。工序(d)便于连续,可延续至制品温度达到或接近环境温度为止。
本发明的快速淬火法也可用来快速降低或快速升高制品的温度,所述制品是由任何实际上可热处理的材料所组成的,例如金属、玻璃、陶瓷或塑料。本发明的快速淬火法在快速降低或快速升高制品温度方面的应用可定义如下:
一种使制品淬火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一种有起始温度的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制品浸在所述流化床中;
(d)使制品在床中淬火一段时间,使其足以达到所要求的温度,而(ⅰ)如果所要求的温度低于起始温度,则使床保持在等于或低于所要的温度,或(ⅱ)如果所要求的温度高于起始温度,则使床保持在等于或高于所要求的温度,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
可以完全使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完成工序(d),或(d)工序中有一部分可以使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或者是在塌落状态的床中进行的。
如今,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人们可以使用流化床来迅速改变制品的温度,于是比普通的淬火剂更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过程。况且,本发明的淬火方法比普通的淬火方法更方便,并且一般更清洁。本发明的快速淬火法特别适用于和有利于金属零件的热处理,以便使金属的内部组织达到要求。
Claims (30)
1、热处理钢合金制品的方法,包括:
(a)提供奥氏体化温度的钢合金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该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为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制品浸渍在床温在合金的Ms温度以下的上述流(态)化床中,
(d)使该制品在床中淬火一段时间,并且其淬火速度足以达到合金的Ms温度,而在该制品内基本上没有形成不良的较软相,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采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并且使该床在整个淬火期间都保持在该合金的Ms温度以下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工序(d)的整个阶段中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只是在工序(d)的一部分阶段中,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工序(d)的部分阶段是该阶段的起始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至少在工序(d)的某些阶段中,当不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时,可以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至少在工序(d)的某些阶段中,当不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时,可以塌落状态操作该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高传导性气体是氦。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高传导性气体是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工序(d)之后,可使制品进一步在床中保留另一段时间,并使制品进一步淬火到Mf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在所说的另一段时间内至少有一些时间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在另一段时间内至少有一些时间是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在另一段时间内至少有一些时间,可以塌落状态操作该床。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使床温保持在Mf温度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工序(d)开始时的起始淬火速度为在不到24秒的时间内,可使7/8英寸直径的镍球从1600°F冷却到680°F。
15、用于钢合金制品分级淬火的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当制品温度已降到鼻尖温度以下但仍在Ms温度以上时,可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并且使制品在床中淬火到Mf温度。
16、用于钢合金制品分级淬火的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当制品温度已降到鼻尖温度以下,但仍在Ms点温度以上时,使床塌落一段时间,以便足以使制品温度达到均匀,其后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重新流(态)化,并且使制品在床中淬火到Mf温度。
17、用于钢合金制品的改良的分级淬火的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当制品温度已降到Ms温度以下但仍在Mf温度以上时,可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并且使制品在床中淬火到Mf温度。
18、用于钢合金制品的改良的分级淬火的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当制品温度已降到Ms温度以下但仍在Mf温度以上时,可使床塌落一段时间,以便足以使制品温度达到均匀,其后用低传导性气体使床重新流(态)化,并且使制品在床中淬火到Mf温度。
19、一种使合金中产生贝茵体组织的钢合金制品的等温淬火方法,包括:
(a)提供奥氏体化温度的钢合金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使床流(态)化的温度是在合金的Mf温度至Ms温度以上50°F的范围内,
(c)将制品浸在所述流化床中,并且使该制品在流化床中淬火一段时间,直到制品温度降到流化床的温度为止,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
(d)切断高传导性气体流,并且使床中的制品在床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以足以避免在钢合金中形成大量的马氏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工序(d)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以塌落状态的床进行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工序(d)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的。
22、热处理铝和(或)铝合金制品的方法,包括:
(a)提供高温的铝和(或)铝合金制品,这种高温足以使制品淬硬,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制品浸在所述流化床中,
(d)按在不到28秒的时间内可使7/8英寸直径的镍球从750℃冷却到550°F的淬火速度使制品在床中淬火一段时间,以便足以提高制品的硬度,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使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高温至少为750°F。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完全使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完成工序(d)。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的工序(d)有一部分是使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的工序(d)有一部分是使用塌落状态的床进行的。
27、将制品淬火到所要求的温度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一种有起始温度的制品,
(b)用高传导性气体使由细固体颗粒组成的床流(态)化,高传导性气体的流量至少等于最小流(态)化流量的1.5倍,
(c)将制品浸在所述流化床中,
(d)使制品在床中淬火一段时间,使其足以达到所要求的温度,而(ⅰ)如果所要求的温度低于起始温度,则使床保持在等于或低于所要求的温度,或(ⅱ)如果所要求的温度高于起始温度,则使床保持在等于或高于所要求的温度,另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淬火阶段是用高传导性气体使床流(态)化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完全使用以高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来完成工序(d)。
29、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的工序(d)有一部分是使用以低传导性气体流(态)化的床进行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的工序(d)有一部分是使用塌落状态的床进行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13320 | 1978-06-07 | ||
US91332086A | 1986-09-30 | 1986-09-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7105737A true CN87105737A (zh) | 1988-05-04 |
Family
ID=2543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198787105737A Pending CN87105737A (zh) | 1986-09-30 | 1987-08-19 | 流化床的快速淬火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262324A1 (zh) |
JP (1) | JPS6389615A (zh) |
KR (1) | KR880004112A (zh) |
CN (1) | CN87105737A (zh) |
BR (1) | BR8703860A (zh) |
CA (1) | CA1296603C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1088C (zh) * | 2002-01-18 | 2007-04-18 | 王新辉 | 用风对钢丸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及其流化床装置 |
CN101333593A (zh) * | 2008-07-25 | 2008-12-31 | 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 | 钢帘线钢丝淬火流化粒子炉中的低位返砂器 |
CN101886159A (zh) * | 2010-07-13 | 2010-11-17 | 贾会平 | 钢坯加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334584A (zh) * | 2018-07-11 | 2021-02-05 |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 用于控制平坦金属产品的冷却的方法 |
US12091744B2 (en) | 2018-06-13 | 2024-09-17 | Arcelormittal | Vacuum deposition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
US12091739B2 (en) | 2018-06-13 | 2024-09-17 | Arcelormittal | Vacuum deposition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0729A (en) * | 1987-11-10 | 1992-01-14 | Union Carbide Industrial Gase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rapid quenching in a collapsed be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53704A (en) * | 1953-11-27 | 1962-09-11 |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 Heat treating metals |
FR2447968A1 (fr) * | 1979-01-30 | 1980-08-29 | Celes Sa | Procede de trempe superficielle |
JPS565917A (en) * | 1979-06-28 | 1981-01-22 | Komatsu Ltd | Fluidized bed hardening device |
JPS6043410B2 (ja) * | 1981-11-11 | 1985-09-27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流動層炉による金属熱処理方法 |
DE3230531A1 (de) * | 1982-08-17 | 1984-02-23 | Ruhrgas Ag, 4300 Essen | Verfahren zum zwischenvergueten von werkstuecken |
US4717433A (en) * | 1983-03-07 | 1988-01-05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cooling a heated workpiece utilizing a fluidized bed |
JPS60121253A (ja) * | 1983-12-05 | 1985-06-28 | Nissan Motor Co Ltd | 球状黒鉛鋳鉄 |
-
1987
- 1987-07-20 CA CA000542520A patent/CA129660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87-07-24 BR BR8703860A patent/BR8703860A/pt unknown
- 1987-07-24 EP EP87110765A patent/EP026232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87-07-30 JP JP62189051A patent/JPS6389615A/ja active Pending
- 1987-08-03 KR KR1019870008490A patent/KR88000411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87-08-19 CN CN198787105737A patent/CN8710573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1088C (zh) * | 2002-01-18 | 2007-04-18 | 王新辉 | 用风对钢丸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及其流化床装置 |
CN101333593A (zh) * | 2008-07-25 | 2008-12-31 | 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 | 钢帘线钢丝淬火流化粒子炉中的低位返砂器 |
CN101333593B (zh) * | 2008-07-25 | 2010-06-30 | 张家港市东航机械有限公司 | 钢帘线钢丝淬火流化粒子炉中的低位返砂器 |
CN101886159A (zh) * | 2010-07-13 | 2010-11-17 | 贾会平 | 钢坯加热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886159B (zh) * | 2010-07-13 | 2011-11-16 | 贾会平 | 钢坯加热的方法和装置 |
US12091744B2 (en) | 2018-06-13 | 2024-09-17 | Arcelormittal | Vacuum deposition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
US12091739B2 (en) | 2018-06-13 | 2024-09-17 | Arcelormittal | Vacuum deposition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
CN112334584A (zh) * | 2018-07-11 | 2021-02-05 |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 用于控制平坦金属产品的冷却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1296603C (en) | 1992-03-03 |
JPS6389615A (ja) | 1988-04-20 |
EP0262324A1 (en) | 1988-04-06 |
KR880004112A (ko) | 1988-06-01 |
BR8703860A (pt) | 1988-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rdoso et al. | Effects of deep cryogenic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impact tough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an AISI D6 tool steel | |
Stickels | Carbide refining heat treatments for 52100 bearing steel | |
Apple et al. | Microcracking and fatigue in a carburized steel | |
US2322777A (en) | Heat treatment of hardenable steel | |
EP0144907A2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ustempered spheroidal graphite cast iron body | |
Efremenko et al. | Effect of bulk heat treatment and plasma surface harden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rosion wear resistance of complex-alloyed cast irons with spheroidal vanadium carbides | |
CN87105737A (zh) | 流化床的快速淬火法 | |
Mulyadi et al. | The effect of quenching media on the hardness of AISI 1045 steel | |
CN1293262A (zh) | 用于高尔夫球杆头的马氏体不锈钢 | |
Delia et al. | Effect of austenitizing conditions on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an alloyed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 of initially ferritic matrix structure | |
US5064479A (en) | Thermal treatment in a fluidized bed | |
Lin et al. | High-cycle fatigue of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s in various-sized Y-block castings | |
Erdogan et al. | Influence of intercritical austenitising, tempering time and martensite volume fraction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ferritic ductile iron with dual matrix structure | |
Priyambodo et al. | Effect of Oil Quenching and Shot Peening to Improve Hardness Behavior of S45C Carbon Steel | |
Khodabandeh et al. | Impact toughness and tensile properties improvement through microstructure control in hot forged Nb-V microalloyed steel | |
CN116083696B (zh) | 稳定残奥贝氏体辙叉用钢的生产方法 | |
CN103205544A (zh) | 一种盐浴自升温的球墨铸铁双级等温淬火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制备的等温淬火球铁 | |
Soliman et al. | Multiphase ausformed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 | |
CN113201628A (zh) | 一种高碳合金铸钢软化方法 | |
CN105803164A (zh) | 一种钢丝的淬火方法 | |
CN107760991B (zh) | 一种含钴高速列车制动盘用钢 | |
CA1191077A (en) | Interrupted quench process | |
Crane et al. | Fracture toughness of high speed steels | |
JPH09302411A (ja) | 無脱炭・耐摩耗性球状黒鉛鋳鉄鋳物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anale et al. |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heat treat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