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7648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85107648A CN85107648A CN198585107648A CN85107648A CN85107648A CN 85107648 A CN85107648 A CN 85107648A CN 198585107648 A CN198585107648 A CN 198585107648A CN 85107648 A CN85107648 A CN 85107648A CN 85107648 A CN85107648 A CN 851076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aircondition
- space bar
- chassis
- sheath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28 cool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00 scaven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4—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in a window-type room air condition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24F1/02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mounted in wall openings, e.g. in 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其分隔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间隔板的侧面,留有一空面,在这个与间隔板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安装有一电器件容纳单元。这样形成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的分界。这样,使电器件容纳单元的设计易于随意地变换。此外,在风扇套壳的下方角部,至少有一个贯穿室内和户外部分的孔道,其部位要处于装在间隔板上的风扇套壳的封闭部分,在这里接装废水收容器的排水口,以通过贯穿的孔道向室外排出废水,这样就不需要接装排出废水的排水管。
Description
这项发明是有关一种空调装置的。具体地说,它是涉及这样一种风冷式空调装置,其室内一端的热交换器配备着一个电器件单元,其户外一端的热交换器也安装在同一底盘上,在室内热交换器前端的上部,设有空气的出口。更具体地说,这项发明是涉及这样一种空调装置,它的电器件单元是安排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侧面,在结构上和室内热交换器是分开的。
本项发明的申请人曾提出一种已公布的日本待审实用新型公报94224/1984空调装置这是一种通常的上吹式、整体型(风冷式)空调装置。
图13至图15显示上述通常的空调装置,图中指示数码1表示容纳整个热交换系统的箱体,数码2表示其底盘,底盘上分别安装着室内热交换器3与户外热交换器4,在两个热交换器3、4之间装有压缩器5和风扇电动机6。在风扇电动机6的转动轴6a两端分别安装着一个西洛科风扇7(向室内吹风用)和一个螺旋浆式风扇8(向室外吹风用)。
在底盘2上靠近室内热交换器3安装着间隔板9,它把空调装置分隔为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在间隔板9的中央对着西洛科风扇开了一个捲口式圆形孔(钟口);又在其上部有矩形开口11,用来从水平方向吹风。在间隔板9的下部右侧另有一个开口13,用来嵌装电源器件的安装架12。室内热交换器3是安装在间隔板9的前面,正对着捲口圆孔10。导风框14装在矩形开口11上,朝向前面,以便向室内输供冷空气。
指示数码15标示一个风扇套壳,它分为上下两部分,如图所示,它的两侧端部嵌入间隔板9两端的槽状卷边9a、9b当中,由此而固定在间隔板9上。风扇套壳15上有风洞16,与捲口圆孔10相通;套壳上还有一风道17,和风洞16以及隔板9上的开口11相通,在风洞16中安装着西洛科风扇7。指示号18标示风扇套壳15上预留的电器件容纳部分,正对着开口13,这样就可以通过开口13将电器件安装架12组装进去。室内热交换器的前面由前盖19遮住。在前盖19上对着室内热交换器3设有一个进气口19a和一个出气口19b,后者和导风框14相通。
在上述这种常规的空调装置进行致冷操作时,这种装置的室内热交换器3是起致冷作用的,其户外热交换器4是起凝结作用的。当西洛科风扇由电动机6驱动时,室内的空气从前盖19上的进气口19a被吸入,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而冷却。经过室内热交换器冷却的空气又通过圆形孔6被吸入风洞16,由西洛科风扇的排送作用经由风洞16-风道17-开口11-导风框14的流程最终通过前盖19上的出气口19b排送到室内,这样使室温冷却。
在上述常规的空调装置中,其容纳电器件的部分(包括电器件安装架12和凹龛18)是利用间隔板9和风扇套壳15的一部分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因此,每当由于标准的变更而需部分地变更空调装置电气控制零件和元件的布置,从而有必要变动电器件容纳部分的设计时,就必须改变间隔板和风扇套壳的设计,这样就增加了制造的成本。
由于导流冷风的导风框14是紧靠着或邻近着电器件容纳部分的上面,邻接导风框的电器件安装架12也由此而被冷却,这就导致在安装架12的表面上产生凝结水滴。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架顶板内表面凝结的水滴落到电气零件上,就会损害零件的绝缘性,阻碍它们进行正常运转,甚至于会使空调装置的控制失效。
为了防止水滴的形成,有一种办法是在电器件安装架的表面,特别是在其顶板的里面附加一层隔热片。但是增加这样一道贴附隔热片的工序要增加生产成本。加之,顶板和隔热片之间粘附的不均匀性又会使隔热片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从顶板上剥离下来。其结果是,由于不能可靠地防止水滴的生成,就难于保持空调装置的良好质量。
在常规的空调装置的冷却运行中,在空调系统中循环空气中的湿气是在蒸发器中凝结而除去,凝结而生成的废水由蒸发器下面的废水收容器收集起来,通过废水收容器内的排水管从室内排出系统之外。这种空调装置已由,例如,日本审查实用新型公报17256/1975所公布。在上述空调装置中,必须有一条长度足以从废水收容器通过间隔板达到房间外面的排水管,这条排水管可以与废水收容器形成一个整体,也可以连接到废水收容器上。这样,在排水管与泡沫苯乙烯制作的废水收容器为一整体的情况下,排水管容易破裂。因此,对排水管的处置和维护是麻烦的,而对废水收容器的组装操作也较费事,这就是问题。而当排水管与废水收容器为分开的构成时,也有不利之处,因将两个部件接合需用较多工时,提高制作成本,且废水收容器定位也较麻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常规空调装置的缺点,使得在空调装置电气部件的设计有必要作小的变动时,它的电器件容纳部分的设计易于变更,而不必变更间隔板的设计;又可使构成电器件容纳部分的元件用于另一个目的,并可防止在电器零件上生成水滴,而不必使用隔热材料。
本项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空调装置不再需要用排水管之类把废水收容器中的水排到系统之外;使废水收容器的组装工作较为容易,并使其易于定位和固定。
本项发明的一个特点是,在一种整体型空调装置中,在它靠近室内热交换器处装设的间隔板(此间隔板将空调装置隔为室内和户外两部分)的侧面留下一个空间,在这里设置电器件容纳部分,使其和间隔板分离。这样把电器件容纳部分布置在间隔板侧面的预留空间,以使它与间隔板相分离,于是对电器件部分的变更就变得较为容易,且可使它与向室内吹风的风道分隔开来。
本项发明的另一个特点是,将附装在空调装置间隔板(即将装置主体的内部分隔为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的隔板)上的风扇套壳的闭塞部分上做成至少一个穿孔,此穿孔将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贯通,其位置应接通废水收容器的排水口,以便向室外排出废水容器中的废水。也就是说,在风扇套壳上的这个穿孔提供了向外排出废水收容器中的废水的一个通道,这要求把废水容器的排水口与风扇套壳的穿孔接装起来,使其相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空调装置的实施例呈解体状态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空调装置主要部件呈解体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空调装置主要部件呈解体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呈解体状态的透视图。
图7为图6所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8为图6所示空调装置主要部件呈解体状态的透视图。
图9为图7所示排水方法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解体状态透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空调装置的第五种实施例呈解体状态的主要部件透视图。
图13为常规的空调装置解体状态的透视图。
图14为常规的空调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5为图13所示空调装置呈解体状态的主要部件透视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种最佳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至图3显示本发明的窗式空调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
在图1至图3中,空调装置的结构如箱体1、底盘2、分别设置在底盘2前部和后部的室内与户外热交换器3和4、压缩器5、风扇电机6、用于室内的西洛科风扇7和用于户外的螺旋桨式风扇8,(两者都装在电机转动轴6a上)以及前盖19都和图13至图15所示者相同。
指示数码20标明装在底盘2上靠近室内热交换器处的间隔板,它将装置分隔为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间隔板20的长度小于底盘2的宽度,如图2所示。在间隔板的中央部分开有捲口的圆孔21,使它面对着室内热交换器3。在捲口圆孔21的上方设有矩形开口22,使空气可以水平方向流通。另外,在间隔板20的左右两端做成框形部分24a与24b,(与间隔板为一整体)在其中嵌入泡沫苯乙烯制成的风扇套壳23。
如图3所示,风扇套壳23分为上下两块,在套壳23的前面(即靠间隔板20的一面)做成一个涡形的风洞25,与捲口圆孔21相通,风洞25中安装向室内送风用的西洛科风扇7。在风洞25的上面有水平方向的风道26,与风洞相通。风道26又与间隔板20上的开口22相通。开口22上又接装导风框27,这样由西洛科风扇7的转动,迫使空气通过导风框并从前盖19上的排气口19b流出。导风框27宽度的尺寸,也如间隔板那样,小于底盘2宽度的尺寸d。把间隔板20的尺寸做得比底盘2的宽度较小,就可以在间隔板20的一侧留出一个空间28,该空间可用来安置电器件容纳单元29。电器件容纳单元29包含一个L形的电器件安装架29a,一个L形外盖29b和一个顶板29c。在电器件容纳单元的结构中,外盖29b的一端有一个折边29b1,用螺钉30固定在间隔板20的框形部分24a上;外盖29b的另一端29b2用螺钉31固定在电器件安装架29a前端的折边29a1上;其顶板29c盖住由电器件安装架29a和外盖29b所包围的空间的顶端开口;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匣式的电器件安装单元,同时外盖29b又在这个空间28处起到将设备分为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的间隔作用。指示数码32标明一个盘形的废水收容器,它被安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的下面。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运转。在致冷运转的情况下,当西洛科风扇7被风扇电机6驱使而转动时,由于西洛科风扇7的抽吸作用,室内空气经由设备前盖19的进气口19a被吸进来,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的致冷功能变为冷却的空气。冷却空气经由捲口圆孔21被吸入风扇套壳23的风洞25中,再通过风道26及开口22和导风框27由排气口19b输入室内,这样使室内冷却。另一方面,螺旋桨式风扇8的转动使户外热交换器4冷却,这个热交换器是作为凝结器,能加速凝结的效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其电器件容纳单元29在结构上是和间隔板20分开的,因此即令是当空调装置要进行系统化改造而需要变更其电器原件时,除去变更电器件容纳单元29本身之外,并不需要象常规装置那样去变更间隔板和风扇套壳的设计。同时,按照这种电器件容纳单元的结构,又可能对它的各结构原件较容易地和低成本地进行标准化改造。此外,在设备组装和拆卸时,又可以较容易地把风扇套壳23向间隔板20上组装或拆卸下来,因为它的电器件容纳单元在结构上是和间隔板20分开的。
这里也不会发生电器件容纳单元29的顶板29C被导风框27所冷却,而在电器匣29内产生凝结水滴的问题,因为冷空气所通过的导风框27并不处在电器件容纳单元29的上面。因此,不需要使用隔热材料,从而可以降低电器件容纳单元29的生产成本。
图4与图5表示电器件容纳单元29的一种改型的实施例,在这种实施例中作为电器匣一个部件的外盖同时用作压缩器5的隔音套。
具体地说,这个隔音套是这样构造的,即将构成电器件容纳单元29一个部件的外盖33向一个方向加以延伸,形成延伸部分33a;延伸的33a部分向着压缩器5折弯,以部分地围住压缩器;面对着延伸部分33a增加另一块盖板34,以围住压缩器的另一面;盖板34的一侧边缘和延伸部分33a的一侧边缘之间用螺钉35连接起来;盖板34的另一侧边缘与间隔板20的框形部分24a也用螺钉36连接起来;盖板33以螺钉37从两面分别安装到间隔板20的框形部分24a和空调箱体1上,而由电器件安装架29a、盖板33和压缩器盖板34所包围形成的空间上口,全由顶板38盖住。在图4和图5中,如图1和图3中所用的同样指示数码,系标明同样的部件。
上述的电器件容纳单元29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有同样的功能。同时,在间隔板20的一侧留下一个空间28,这样,一个与间隔板20分别制作的电器件容纳单元就安置在空隙28这里。于是,电器部分的外盖板就可以向户外热交换器4的那面延伸,并可被用来作为压缩器5的隔音套。不须赘述,电器部分的外盖板33除用于压缩器5的隔音作用外,也还有另外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将装置分隔为室内部分和户外部分的间隔板的一侧留有一个空间,把电器件容纳单元安在这个空间,并把装置分隔为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电器件容纳单元是与间隔板分别制作的,因而对电器部分可作随意变更,并不需要改变间隔板和风扇套壳的设计。因此,本发明空调装置对其各构成单元的系统化改造是能够灵活适应的,而其电器件容纳单元的外盖板可用于另一用途。此外,对其电器件容纳单元不必加衬隔热材料即可避免产生水滴,因为这一部分是与冷风道截然分开的。
图6至图9表示本发明空调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空调装置一般包含一个箱体101,以容纳构成致冷循环的热交换器;有一底盘102;在底盘上装有间隔板103,它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还有一个电器件容纳匣,安置在底盘102上间隔板103的侧面,将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隔开。
构成致冷循环的一个蒸发器105设在装置的室内部分。蒸发器105装在间隔板103上。在间隔板103的中央部分做成捲口式圆孔106用以从室内吸入空气。在间隔板的捲口圆孔106上方位置有一矩形开口107,向外排风,在矩形开口107上接装导风框107a。
构成致冷循环的其它部件凝结器108与压缩器109是安装在底盘102的户外部分上。凝结器108的顶部由外盖110所复盖,冷凝器108的前面为风扇罩111复盖,其上有捲口圆孔111a。
风扇电动机112装在底盘102的户外部分,它的转动轴为112a,轴端装有螺旋桨式风扇113,用来冷却风扇罩111中的凝结器108。轴的另一端安装西洛科风扇114,用来通过蒸发器105和捲口圆孔106向室内循环流通空气。西洛科风扇114安装在风扇套壳115中,套壳装在间隔板103上。
风扇套壳115是用泡沫苯乙烯之类的隔热材料制成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如图8所示。风扇套壳115的前面做成一个涡形的风洞116,它与间隔板103上的捲口圆孔106相通。而风洞116又经由供空气流通的风道117与间隔板103上的开口107相通。西洛科风扇就装在风洞116中。
指示数码118标明收容废水的水盘,是装在蒸发器105下面的底盘102上。废水收容盘118是用泡沫苯乙烯整体注塑制作的,在其一端有一排水口119。在间隔板103上正对着排水口119做成一个凹口120,在风扇套壳115的封闭部分,对着凹口120沿套壳的厚度方向做成一个贯穿的孔道121,作为排水的通道。孔道121在凹口120处接到废水收容盘118的排水口119上,其底面121a的高度比排水口119伸出部分的平面要低些,如图9所示。孔道121在户外部分的一端开口处做成凸边122,使排水时形成溢流。
空调装置的前面由前盖123遮住,前盖上面对蒸发器105处有进气口123a,进气口123a的上方有出气口123b,以便与导风框107a相通。
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当空调装置作致冷运行时,西洛科风扇114由风扇电机112带动旋转,于是室内的空气经由前盖123上的进气口123a被吸进来,并通过蒸发器105。空气通过蒸发器105冷却后穿过捲口圆孔106被吸入风扇套壳115的风洞116中,又因西洛科风扇114的排气作用经风道117通过导风框107a由出气口123b输入室内,使室内冷却。
空气中的湿气在蒸发器105中凝结,凝成的废水被收集到废水盘118中。废水流经排水口119的端部进入孔道121,如图9的箭头符号所示。当孔道121中的水位超过溢流凸边122的高度时,孔道121中的废水就溢过凸边122流到户外一侧的底盘102上。溢流出来的废水通过设在底盘102上的排水管排出空调装置。(此排水管在图中未表示,而与日本实用新型审查公报17256/1975所公布的设计中的“排水管10”相同)
这样,使集水盘118中的废水逐级向下,由排水口119通过孔道121流到户外一侧的底盘102上,在废水经过孔道的溢流过程中,其温度就升高到大气的温度。所以虽然冷凝水流经底盘102的上面,而底盘102的底面也不会生成水滴。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为从集水盘118向室外排水设置的孔道121,是利用风扇套壳115的封闭部分构成的。因此,它不需要为废水收容盘118设置和它构成一体的或分开的排水管;此外,其排水口119也可以短一些。
利用排水口119与孔道121的接装,使组装废水盘118时比较容易。水盘118和蒸发器105的相对位置是由对孔道121的接装来确定的。孔道121为收集废水的水盘118提供定位的支撑。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集水盘118和孔道121的剖面图。这一实施例中,在排水口119的伸出部分(插在贯穿风扇套壳115的孔道121中)的下面,做成一个挡水凸出部124。这样,从排水口119端部流出的水就被转向,也就是说,从排水口119流出的一部分废水会被挡住,而不致从排水口119下面穿过排水口119和孔道121之间的缝隙漏到集水盘下面。在图10中,凡与图9中同样的指示数码代表同样的部件。此外,图10中所示实施例的各种功能和效果与第二种实施例相同。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中凡与图8中相同的指示数码代表相同的部件。因此,对这些部件不再加以说明。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废水收容盘的一端面做成一个凸出部125以便与间隔板103相对,而其位置处在以间隔板的中心与排水口119相对的地方。在间隔板下端一角正对着凸出部125处,做成一个凹口126。在风扇套壳115的封闭部分相应凹口126处做成一个凹槽127,以便使凸出部125与此凹槽127相榫合。
在具有前述结构的废水收容器118中,利用凸出部125与风扇套壳115上的凹槽127的榫合,就可将水盘118准确稳定地安装上去而不必使用特殊的工具,而且水盘118与蒸发器115之间也就取得了准确的定位。第四种实施例的其它功能和效果与第二种实施例的相同。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图12中凡与图8相同的指示数码代表相同的部件,因此,对这些部件不再加以说明。
第五种实施例中,在废水收容器118的两端面对着间隔板处以对称方式安置两个排水口119A和119B,这样可使废水盘118的排水得到保证,在间隔板103上正对着排水口119A与119B处做成凹口120A与120B,在风扇套壳115的封闭部分上正对着凹口120A与120B做成孔道121A与121B,这样集水盘中的废水可由此排出室外。在孔道121A与121B的端部分别做成凸边122A与122B以形成水的溢流。在如上述结构的第五种实施例中,集水盘118中的废水从两个排水口119A和119B中的一个或两个流进孔道121A与121B,并排到户外部分的底盘102上。这样,即令当空调装置的主体向左方或右方倾斜时,集水盘中的废水仍肯定能排到户外而不致溢出。此外,两个排水口119A和119B都能起到将集水盘118固定和定位的作用。第五种实施例的其它功能和效果与第二种实施例相同。
在上述几种实施例的结构中,均不需设置排出废水的排水管;而集水盘排水口的长度可以较短,从而不易破损;而集水盘的安装也变得较容易进行,集水盘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定位和固定。
Claims (13)
1、一种整体式空调装置,它包含有一个底盘,一个安装在上述底盘的一端上的室内热交换器,一个安装在上述底盘的另一端上的户外热交换器,两个热交换器各配有风扇,两个热交换器之间的底盘上装有一个压缩器,其特征在于,在底盘上靠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处设有一个间隔板,以隔开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上述间隔板的中央有一捲口的圆孔,其上方有一开口,间隔板的宽度尺寸小于上述底盘的宽度,这样当上述间隔板安装到底盘上时,就在其侧面留下一个空间,在上述间隔板上可装卸地安装有一个风扇套壳,套壳的形状恰可安装一室内风扇,并可将气流导引流过室内热交换器并流向上述开口,有一电器件容纳单元安装在上述预留的空间上,与上述间隔板相分离,从而将设备的室内部分与户外部隔开,在电器件容纳单元中设有一空间以便安装控制空调装置的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导风的部件安装在上述间隔板的上述开口上,以导引气流从上述开口流向空调装置前面的出气口,而上述导风部件的宽度尺寸小于上述底盘的宽度,这样在其一侧留出一个空间,可以安置电器件容纳单元,上述导风部件与上述电器件容纳单元是相互分离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了一个电器件容纳单元,作为该装置室内部分与户外部分的分界,它的一个部件接装在上述间隔板上,其第二个部件又与上述第一个部件接装,两者共同构成一个空间,电器零件就安装在这空间中,上述容纳空间的顶端由第三个部件盖住。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压缩器安装在上述电器件容纳单元的近旁,而上述电器件容纳部分的几个部件的延伸就将上述压缩器围住。
5、根据权利要求4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的部件将上述压缩器完全包住形成一个隔音罩。
6、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一个热交换器的下面(当致冷操作时起蒸发器的功能)设一个废水收容器,以排出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废水;上述废水收容器有一个伸出的排水口以引出废水;上述伸出的排水口的位置与前述风扇套壳上的一个开口相对应,以便与之装配,但须离开套壳结构上容纳风扇和导风部分的位置,上述开口与一个孔道相通,孔道贯通装置的室内部分与其户外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套壳对上述废水收容器起定住和固定的作用,其办法是将上述伸出的排水口插入上述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废水收容器另有一个可嵌入上述风扇套壳的突出部分,而上述风扇套壳有一个凹口以接纳上述凸出部分,这样,将上述凸出部分嵌入上述凹口时,就可以依靠风扇套壳把废水收容器的位置固定住。
9、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废水收容器是沿前述底盘的宽度方向安装的,在上述宽度方向的两端各做成一个废水排出口,而在上述风扇套壳与上述两个排水口相对应的两端各有一个开口和一个贯穿的孔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嵌入上述开口的上述排水口的前端下面,做成一个挡水的突出部分,这样可以防止废水向上述废水收容器方向逆流。
11、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贯穿孔道上,与嵌入上述排水口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开口处,做成一个比孔道底面高出的凸边,这样可使废水暂时存留在孔道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底盘上设一条排水管,这样使废水从上述排水口通过上述贯穿孔道可排出室外,而上述底盘安装在空调装置主体中的位置,使它与主体的箱底之间留有一空气缝隙。
13、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与孔道是开在上述风扇套壳下方的一个转角部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18872/84 | 1984-10-18 | ||
JP218872/1984 | 1984-10-18 | ||
JP157623/198 | 1984-10-18 | ||
JP59218872A JPS6196340A (ja) | 1984-10-18 | 1984-10-18 | 空気調和機 |
JP157623/1984 | 1984-10-18 | ||
JP1984157623U JPS6322433Y2 (zh) | 1984-10-18 | 1984-10-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5107648A true CN85107648A (zh) | 1986-08-13 |
CN85107648B CN85107648B (zh) | 1988-11-02 |
Family
ID=2648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85107648A Expired CN85107648B (zh) | 1984-10-18 | 1985-10-17 | 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85107648B (zh) |
AU (1) | AU576905B2 (zh) |
GB (1) | GB2167851B (zh) |
HK (1) | HK3188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44911C (zh) * | 2003-05-30 | 2007-10-2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 |
CN100398921C (zh) * | 2003-04-30 | 2008-07-0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机 |
CN1699879B (zh) * | 2004-05-19 | 2010-05-0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 |
CN101876468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鞍形空调器 |
CN104713167A (zh) * | 2015-03-18 | 2015-06-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8592369A (zh) * | 2018-05-16 | 2018-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隔板、底盘组件、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装配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05393B (en) * | 1987-04-14 | 1991-01-23 | Reycol Service Co Limited | Air handling equipment |
MY104902A (en) * | 1988-04-25 | 1994-06-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KR100217118B1 (ko) * | 1997-05-29 | 1999-09-01 | 전주범 | 창문형 에어콘의 실내측 차단벽체 |
KR19980085626A (ko) * | 1997-05-29 | 1998-12-05 | 배순훈 | 에어콘의 응축기 냉각장치 |
JPH11159801A (ja) * | 1997-11-28 | 1999-06-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分離型空気調和装置 |
JP3430993B2 (ja) * | 1999-07-28 | 2003-07-2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加湿装置 |
US7191613B2 (en) * | 2002-05-08 | 2007-03-20 | Lg Electronics Inc. |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applied thereto |
FI20075330A7 (fi) * | 2007-05-09 | 2008-11-10 | Halton Oy | Ilmastointilaite |
CN102022383B (zh) * | 2009-09-11 | 2012-07-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风道装置及空调器 |
CN109341050B (zh) * | 2018-11-26 | 2024-05-10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口安装结构、接口组件以及空调器 |
CN113719912A (zh) * | 2020-05-25 | 2021-11-3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窗机空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501244B2 (en) * | 1975-10-10 | 1979-06-14 | McALPINE PRESTEOLD LIMITED | Air conditioner |
AU577635B2 (en) * | 1984-02-03 | 1988-09-2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 conditioner |
JPH0142741Y2 (zh) * | 1984-10-31 | 1989-12-13 |
-
1985
- 1985-10-14 AU AU48572/85A patent/AU576905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85-10-16 GB GB08525466A patent/GB2167851B/en not_active Expired
- 1985-10-17 CN CN85107648A patent/CN851076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1989
- 1989-04-13 HK HK31889A patent/HK31889A/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98921C (zh) * | 2003-04-30 | 2008-07-0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机 |
CN100344911C (zh) * | 2003-05-30 | 2007-10-2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 |
CN1699879B (zh) * | 2004-05-19 | 2010-05-0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 |
CN101876468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鞍形空调器 |
CN104713167A (zh) * | 2015-03-18 | 2015-06-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4713167B (zh) * | 2015-03-18 | 2018-03-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8592369A (zh) * | 2018-05-16 | 2018-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隔板、底盘组件、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装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167851B (en) | 1988-11-02 |
CN85107648B (zh) | 1988-11-02 |
AU576905B2 (en) | 1988-09-08 |
GB8525466D0 (en) | 1985-11-20 |
HK31889A (en) | 1989-04-21 |
AU4857285A (en) | 1986-04-24 |
GB2167851A (en) | 1986-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85107648A (zh) | 空调装置 | |
CN1300518C (zh) | 用于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 |
US7998233B2 (en) | Air cleaner unit for vehicle and fan shroud having the same | |
CN1097198C (zh) | 空气调节器 | |
JP4663182B2 (ja) | 電装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
KR20080043632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EP1318356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0951507B1 (ko) | 증발기 유닛용 응축물 배수 장치 | |
JP3854181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
JP3826869B2 (ja) | 電装品箱 | |
KR20040026321A (ko) | 공기조화기 | |
US20070227172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0370337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KR100436141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8033382U (zh) | 风管机 | |
CN22306394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033383U (zh) | 风管机 | |
CN217979135U (zh) | 一种出风装置 | |
KR100498366B1 (ko) | 일체형 에어컨 | |
KR20020023527A (ko) | 다분할식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JP3954690B2 (ja) | 冷却ユニット | |
KR20020026724A (ko) | 환기 장치가 구비된 공기 조화기 | |
JPH0325069Y2 (zh) | ||
KR100239464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공기 흡입구조 | |
JPS5818589Y2 (ja) | 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