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3511Y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923511Y CN2923511Y CN 200620092153 CN200620092153U CN2923511Y CN 2923511 Y CN2923511 Y CN 2923511Y CN 200620092153 CN200620092153 CN 200620092153 CN 200620092153 U CN200620092153 U CN 200620092153U CN 2923511 Y CN2923511 Y CN 292351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ge
- ship
- hanger
- lode
-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操舵装置等,其特点是引航船船尾两舷以及驳船船尾两舷设置有伸缩汽缸装置,汽缸前端装有钩和栓,钩和栓连接到安装在驳船船首的吊架装置上。汽缸伸展,钩和栓脱离吊架装置,其伸展力推动吊架安放装置使得引航船与驳船相互脱离。汽缸收缩,其收缩力拉回吊架装置,实现引航船与驳船的紧密连接。上述吊架装置在吊架安放装置内可以自由移动,两个装置均安装在甲板上的卷扬装置上面。吊架装置及其安放装置在互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固定装置。不管船舶吃水深度如何变化,本连接装置都能够保持一定的自由度而快捷准确地实现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和脱离操作,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多连接驳船的航行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装置,特别是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引航船是装配有推进器、操舵装置、操纵室等旨在航行的船舶,而驳船是为了装载货物的船舶。现有技术中,引航船与驳船通常是采用绳索连接,引航船与驳船保持100m-200m的间隔,主要通过横向绳索结合和后部绳索结合实现连接。但这种连接方法存在水流阻力大、船舶运行速度慢和等缺点,且在海洋航运中不安全。
专利号为02261722.2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顶推船和驳船的嵌入、连接和脱离装置”,该装置由设置在顶推船上的第一嵌合凸部、第二嵌合凸部、设置在驳船上的第一嵌合凹部、第二嵌合凹部、整流体、中央连接装置等组成,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比采用绳索连接的连接船改进不少,但仍然存在着连接不牢靠、不稳定;水流阻力大、消耗燃料多等问题,尤其是在风高浪急的海上航行时更显其弊端,无法确保船员和航行的安全。况且该技术方案所介绍的嵌入、连接和脱离装置只适用于顶推船和驳船的连接,而针对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
为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一艘引航船经常与多艘驳船连接,此时,多艘连接驳船的航行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引航船由于燃料箱、水箱、压舱箱的容量不同会引起吃水深度变化,另外驳船的装载状况即空船、满船等条件也会使得驳船的吃水发生很大变化。把这些船一体化连接后容易产生船体的扭曲变形,再加上海上航行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遇上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时,在海上航行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的基础上,弥补现有技术空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引航船与驳船、推进装置、操舵装置、凸型缓冲材料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船尾两舷以及驳船船尾两舷设置有伸缩汽缸装置,汽缸前端装有钩和栓,钩和栓连接到安装在驳船船首的吊架装置上。汽缸伸展,钩和栓脱离吊架装置,其伸展力推动吊架安放装置使得引航船与驳船相互脱离。汽缸收缩,其收缩力拉回吊架装置,实现引航船与驳船的紧密连接。
上述吊架装置在吊架安放装置内可以自由移动,两个装置均安装在甲板上的卷扬装置上面。吊架装置及其安放装置在互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固定装置,防止吊架装置与吊架安放装置在风浪作用下的滑动,加强引航船与驳船连接时的稳固性。
上述引航船船尾及驳船船尾处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凸型缓冲材料,该凸型缓冲材料在引航船与驳船在风浪作用下相互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为了安放凸型缓冲材料,上述驳船船首设有多个凸型嵌入结构,该凸型嵌入结构与凸型缓冲材料保持相同的尺寸和倾斜角度,错位插入,在引航船与驳船连接的时候,可以增加接触的严密性,减轻撞击,提高航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连接脱离迅速快捷,不管船舶吃水深度如何变化,该连接装置也能够保持一定的自由度而迅速准确地实现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和脱离操作,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多连接驳船的航行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引航船;2、驳船;3、凸型缓冲材料;4、凸型嵌入结构;5、伸缩汽缸装置;6、吊架装置;7、钩和栓;8、卷扬装置;9、吊架安放装置;10、引航船侧推进船。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与理解,下面以引航船与单艘驳船连接为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引航船1后方连接固定驳船2,主要包括凸型缓冲材料3、凸型嵌入结构4、伸缩汽缸装置5、吊架装置6、钩和栓7、卷扬装置8、吊架安放装置9等。引航船1与驳船2的连接是通过伸缩汽缸装置5前端装配的钩和栓7以及吊架装置等共同完成的。伸缩汽缸装置5设置在引航船船尾两舷处,汽缸前端装有钩和栓7,钩和栓7连接到安装在驳船2船首的吊架装置6上。
上述吊架装置6在吊架安放装置9内可以自由移动,两个装置均安装在甲板上的卷扬装置8上面。吊架装置6及其安放装置9在互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固定装置,防止吊架装置6与吊架安放装置9在风浪作用下的滑动,加强引航船1与驳船2连接时的稳固性。
上述引航船1船尾处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凸型缓冲材料3,该凸型缓冲材料3在引航船1与驳船3在风浪作用下相互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为了安放凸型缓冲材料3,上述驳船2船首设有多个凸型嵌入结构4,该凸型嵌入结构4与凸型缓冲材料3保持相同的尺寸和倾斜角度,错位插入,在引航船与驳船连接的时候,可以增加接触的严密性,减轻撞击,提高航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引航船1与驳船2分离的时候,伸缩汽缸装置5向外侧伸展,此时钩和栓7脱离吊架装置6,松开卷扬装置8后,吊架装置6会自动下落,形成分离状态。伸缩汽缸装置5进一步向外伸展,钩和栓7转向吊架安放装置9,随着汽缸不断伸展,引航船1与驳船2分离。吊架安放装置9的齿状固定装置与吊架装置6的齿状固定装置保持自由度互相嵌入,防止吊架装置6错位。在引航船1与驳船2分离的时候,伸缩汽缸装置5收缩,其收缩力拉回吊架装置6,此时钩和栓7接近并嵌入吊架装置6,接着被卷扬装置8牵引,钩和栓7完全嵌入吊架装置6,伸缩汽缸装置5进一步产生收缩运动,实现引航船与驳船的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介绍引航船1与驳船2的连接装置,关于引航船侧推进船10与引航船1的连接不在本次专利申请范围之内。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非实质性改进,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引航船[1]与驳船[2]、推进装置、操舵装置、凸型缓冲材料[3]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船尾两舷以及驳船[2]船尾两舷设置有伸缩汽缸装置[5],汽缸前端装有钩和栓[7],钩和栓[7]连接到安装在驳船[2]船首的吊架装置[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吊架装置[6]装配在吊架安放装置[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吊架装置[6]与吊架安放装置[9]安装在甲板上的卷扬装置[8]上,吊架装置[6]及其安放装置[9]在互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航船[1]船尾及驳船[2]船尾处设置长条形的凸型缓冲材料[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驳船[2]船首设有与凸型缓冲材料[3]相同尺寸和倾斜角度、错位插入的凸型嵌入结构[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92153 CN2923511Y (zh) | 2006-07-15 | 2006-07-15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92153 CN2923511Y (zh) | 2006-07-15 | 2006-07-15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923511Y true CN2923511Y (zh) | 2007-07-18 |
Family
ID=38259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921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3511Y (zh) | 2006-07-15 | 2006-07-15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923511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3440A (zh) * | 2010-06-15 | 2012-02-29 | J.雷.麦克德莫特股份有限公司 | 浮托装置及方法 |
CN103770910A (zh) * | 2012-10-21 | 2014-05-07 | 刘君才 | 顶推舰艇用伸缩齿条式联接器 |
CN104859786A (zh) * | 2015-06-01 | 2015-08-26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组合式半潜船柔性船体连接机构 |
CN105083473A (zh) * | 2015-08-04 | 2015-11-25 | 屈绍金 | 一种双机式拖船动力系统 |
CN105711746A (zh) * | 2014-12-05 | 2016-06-2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
CN106124318A (zh) * | 2016-07-20 | 2016-11-16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系柱拉力试验方法及装置 |
CN108313230A (zh) * | 2018-02-02 | 2018-07-24 | 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拖船装置 |
-
2006
- 2006-07-15 CN CN 200620092153 patent/CN292351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3440A (zh) * | 2010-06-15 | 2012-02-29 | J.雷.麦克德莫特股份有限公司 | 浮托装置及方法 |
CN103770910A (zh) * | 2012-10-21 | 2014-05-07 | 刘君才 | 顶推舰艇用伸缩齿条式联接器 |
CN105711746A (zh) * | 2014-12-05 | 2016-06-2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
CN105711746B (zh) * | 2014-12-05 | 2017-12-05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
CN104859786A (zh) * | 2015-06-01 | 2015-08-26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组合式半潜船柔性船体连接机构 |
CN104859786B (zh) * | 2015-06-01 | 2017-03-08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组合式半潜船柔性船体连接机构 |
CN105083473A (zh) * | 2015-08-04 | 2015-11-25 | 屈绍金 | 一种双机式拖船动力系统 |
CN105083473B (zh) * | 2015-08-04 | 2017-06-30 | 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式拖船动力系统 |
CN106124318A (zh) * | 2016-07-20 | 2016-11-16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系柱拉力试验方法及装置 |
CN108313230A (zh) * | 2018-02-02 | 2018-07-24 | 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拖船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23511Y (zh)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
US8673155B2 (en) | Oil spill recovery method, vessel and apparatus | |
CN102177064B (zh) | 并排系泊机架 | |
CN110733606A (zh) | 一种用于高压输电中转的单点系泊系统及其快速连接和解脱方法 | |
RU2462385C2 (ru) | Модульная баржа и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модульной баржи | |
CN108860481B (zh) | 一种全方位浮式燃油补给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 |
RU96117324A (ru) | Судно для добычи, налива или выгрузки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с морских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и/или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операций в скважине | |
NO316791B1 (no) | Dynamisk posisjoneringsdokking-lasteboye (DPDL-boye), og fremgangsmate for bruk av en slik DPDL-boye | |
CN108382530A (zh) | 一种单点系泊船体偏荡运动控制装置 | |
US6571723B1 (en) | System for mooring a tanker near an offshore floating unit | |
KR20140045132A (ko) |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의 병렬 계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계류 방법 | |
CN201989928U (zh) | 舷墙全封闭式全回转拖船 | |
CN2871374Y (zh) | 引航船与驳船的连接装置 | |
CN2923508Y (zh) | 引航船型一体化驳船 | |
WO2024114780A1 (zh) | 一种三体船 | |
US8156884B2 (en) | Vessel mo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09852529U (zh) | 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原油外输大抓力锚加双缆系泊系统 | |
CN208412040U (zh) | 一种尾部槽型开口的多功能海洋工程船 | |
CN102490886A (zh) | 一种海洋工程船舶 | |
KR20120133964A (ko) | 쇄빙선박의 선형 | |
CA216372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uid transport between ships | |
KR20150058967A (ko) | 선박 에어스포일러 | |
JP2009190509A (ja) | フェンダーフロートを利用した船舶用のフェンダーフロート装置 | |
CN203094380U (zh) | Fpso临时系泊装置 | |
CN105966551B (zh) | 一种集装箱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