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3936Y -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93936Y CN2893936Y CNU2005201452799U CN200520145279U CN2893936Y CN 2893936 Y CN2893936 Y CN 2893936Y CN U2005201452799 U CNU2005201452799 U CN U2005201452799U CN 200520145279 U CN200520145279 U CN 200520145279U CN 2893936 Y CN2893936 Y CN 289393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flow channel
- fuel cells
- channel plate
- fu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58 anti-aci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306 acid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3 base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77 temperatur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UPLPHRJJTCUQAY-WIRWPRASSA-N 2,3-thioepoxy madol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2)[C@@H]3S[C@@H]3C[C@]1(C)[C@@H]1[C@@H]2[C@@H]2CC[C@](C)(O)[C@@]2(C)CC1 UPLPHRJJTCUQAY-WIRWPRAS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三基板。第一基板是采用塑化材质作为基材,且为板状结构,第一基板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彼此相间隔开的凹陷部,其中该些凹陷部是形成在第一基板的表面。第二基板是采用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且为框架结构。第二基板包含四个边框以及一中空部,其中该中空部的镂空空间是用来放置第一基板,且第一基板与四个边框接合。第三基板是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基材,且为薄片结构。第三基板的形状是对应于凹陷部,并且贴合至凹陷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背景技术
用于燃料电池的公知流道板的技艺内容着重流道(flow channels)的结构,以让燃料能够顺利地通过流道而流入至膜电极组(Membrane ElectrodeAssemblies)。有关于制作公知流道板的基材选用,此方面的公知技艺皆是显示采用单一种基材,完全由单一种基材来制作出公知流道板。
本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公知流道板仍有改良的必要,创作出一种复合材质流道板,让流道板增具多项功能。
新型内容
本新型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可避免产生供应给膜电极组的燃料其温度不均的问题,而影响燃料电池发电效率。
本新型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具备抗腐蚀/防酸能力,可免除燃料或是电化学反应的生成物,造成对流道板的破坏。
本新型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结合至少二种以上不同材质,并且充份利用这些材质的物理特性,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解决流道板与集电层(板)的密闭接合问题。
为达成本新型上述目的,本新型至少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三基板。第一基板是采用塑化材质作为基材,且为板状结构,第一基板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彼此相间隔开的凹陷部,其中该些凹陷部是形成在第一基板的表面。第二基板是采用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且为框架结构。第二基板是包含四个边框以及一中空部,其中该中空部的镂空空间是用来放置第一基板,且第一基板与四个边框接合。第三基板是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的,且是为薄片结构。第三基板的形状是对应于凹陷部,并且贴合至凹陷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3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5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视图。
符号说明
1 复合材质流道板 11 第一基板
111 凹陷部 13 第二基板
130 电路布线 131 边框
133 中空部 135 流道结构
137 燃料注入口 139 燃料流出口
15 第三基板 151 凸起
2 复合材质流道板 21 第一基板
210 电路布线 211 凹陷部
215 流道结构 217 燃料注入口
219 燃料流出 25 第三基板
251 凸起 3 复合材质流道板
31 第一基板 311 凹陷部
35 第三基板 351 第一区域
353 第二区域 355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以及图2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1包括有: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3以及第三基板15,分别说明如下内文。第一基板11是采用塑化材质来作为基材,而选用塑化材质的原因,是基于在成型制作第一基板11的制程,这个制程能够具备弹性且易于制作的优点,并且可降低整体制造成本。第一基板11的基材例如是选用塑料材质、陶瓷基板、印刷电路基板、高分子塑化基材、或是复合前述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第一基板11是采行板状结构,且在第一基板11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凹陷部111,且该些凹陷部111是相间隔着一个预定距离而排列,同时,该些凹陷部111的设置位置是要能够分别对应到该些膜电极组(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第二基板13是采用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而选用具良好黏合性基材的原因,是基于第二基板13须要具备有黏合性的这项需要,藉此,更能够让第二基板13发挥高度黏合性的效果,来与集电层(板)(图未显示)达成密闭的接合。第二基板13的基材例如采用塑料材质、陶瓷基板、印刷电路基板、高分子塑化基材,或是复合上述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第二基板13是采行框架结构,第二基板13是包含四个边框131以及中空部133。中空部133的镂空空间是用来放置第一基板11,且第一基板11与四个边框131接合。
第二基板13进一步包括:流道结构135、燃料注入口137、以及燃料流出口139。将该些边框131的表面予以挖设出多条以上渠沟,而形成流道结构135。燃料能够利用流道结构135自燃料注入口137流经于该些凹陷部111,然后自燃料流出口139流出至外部。燃料注入口137与燃料流出口139是设置在第二基板13的一侧边,且燃料注入口137与燃料流出口139是相通于燃流道结构135。
第三基板15是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由于选用金属基材,因此,第三基板15能够同时具备导热及导电良好效果,可促使位于该些凹陷部111的燃料,使其燃料温度能够呈现均温的效果。第三基板15的基材金属例如是选自于铝、铜、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锈、金等,或是其它单一金属材质、其它金属合金材质。再者,第三基板15与燃料接触的那个表面,可选择进一步施以抗腐蚀、防酸等处理。例如,将第三基板15的表面涂布一层铁氟龙,或是镀上一层薄层的金,如此,则可以避免燃料或是电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来对第三基板15的造成破坏。
第三基板15是采行薄片结构,且第三基板15的形状是对应于凹陷部11,且第三基板15是贴合至凹陷部111。
再者,本新型进一步可选择利用第二基板13的任何一个边框131,或是全部四个边框131,进一步在边框131的表面形成电路布线130(Layout),传导电能,或可利用电路布线来将一些电子零件焊接其上,并且形成电路。
当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3、该些第三基板15完成组装后,如图2所显示,本新型的复合材质流道板1在外观结构是一片单件(OnePiece)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
图3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以及图4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2包括有:第一基板21、以及第三基板25,分别说明如下内文。
第一基板21是采用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而选用具良好黏合性基材的原因,是基于第一基板21须要具备有黏合性的这项需要,藉此,更能够让第一基板21发挥高度黏合性的效果,来与集电层(板)(图未显示)达成密闭的接合性。第一基板21的基材例如采用塑料材质、陶瓷基板、印刷电路基板、高分子塑化基材,或是复合前述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第一基板21是采行板状结构,且在第一基板21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凹陷部211,且该些凹陷部211是相间隔着一个预定距离而排列,同时,该些凹陷部211的设置位置是要能够分别对应到该些膜电极组(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同时,第一基板21设置有流道结构215、燃料注入口217、以及燃料流出口219。将第一基板21的表面予以挖设出多条以上渠沟而形成流道结构215。燃料能够利用流道结构215自燃料注入口217流经于该些凹陷部211,然后自燃料流出口219流出至外部。燃料注入口217与燃料流出口219是设置在第一基板21的一侧边,且燃料注入口217与燃料流出口219是相通于燃流道结构215。
再者,本新型进一步可选择利用第一基板21的表面而形成电路布线210(Layout),传导电能,或可利用电路布线来将一些电子零件焊接其上,并且形成电路。
第三基板25是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由于选用金属基材,因此,第三基板25能够同时具备导热及导电良好效果,可促使位于该些凹陷部211的燃料,使其燃料温度能够呈现均温的效果。第三基板25的基材金属例如是选自于铝、铜、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锈、金等,或是其它单一金属材质、其它金属合金材质。再者,第三基板25与燃料接触的那个表面可选择进一步施以抗腐蚀、防酸等处理,例如,将第三基板25的表面涂布一层铁氟龙,或是镀上一层薄层的金,如此则可以避免燃料或是电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对第三基板25的造成破坏。
第三基板25是采行薄片结构,且第三基板25的形状是对应于凹陷部211,且第三基板25是贴合至凹陷部211。
当将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与该些第三基板25完成组装后,如图4所显示,本新型的复合材质流道板2在外观结构是一片单件(One Piece)的结构。
第三实施例:
图5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以及图6显示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视图。在第三实施例中,本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3包括有:第一基板31、以及第三基板35,分别说明如下内文。
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是为相同,因此,不再重赘述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的实施手段。
第三基板35是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由于选用金属基材,因此,第三基板25能够同时具备导热及导电良好效果,可促使位于该些凹陷部311的燃料,使其燃料温度能够呈现均温的效果。第三基板35的基材金属例如是选自于铝、铜、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锈、金等,或是其它单一金属材质、其它金属合金材质。再者,第三基板35与燃料接触的那个表面可选择进一步施以抗腐蚀、防酸等处理,例如,将第三基板35的表面涂布一层铁氟龙,或是镀上一层薄层的金,如此则可以避免燃料或是电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对第三基板35的造成破坏。
第三基板35是采行薄片结构,且第三基板25是具有第一区域351与第二区域353,其中第一区域351的形状是对应于凹陷部311,且第一区域351是贴合至凹陷部311。
第三基板35的第二区域353是突伸出第一基板31而至外部,通过第二区域353可将位于凹陷部311的热能够传导至外部。
当将上述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与该些第三基板35完成组装后,如图6所显示,本新型的复合材质流道板3在外观结构是一片单件(0ne Piece)的结构。
再者,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1的凹陷部111是采以方形平底凹槽作为范例说明。此时,在实施呈方形平底凹槽的凹陷部111的范例下,第三基板15是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151,该些凸起151的功能是能够让位于凹陷部111的燃料,能够更均匀流入至该些膜电极组。
再者,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的凹陷部211是采以方形平底凹槽作为范例说明。此时,在实施呈方形平底凹槽的凹陷部211的范例下,第三基板25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251,该些凸起251的功能是能够让位于凹陷部211的燃料,能够更均匀流入至该些膜电极组。
再者,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的凹陷部311是采以方形平底凹槽作为范例说明。此时,在实施呈方形平底凹槽的凹陷部311的范例下,第三基板35的第一区域351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355,该些凸起355的功能是能够让位于凹陷部311的燃料,能够更均匀流入至该些膜电极组。
上述凹陷部111、211、311也可以改采行由数条连续波浪所组成的浪板结构,或是改采行蜂巢结构,又或者是改采行由一条蜿蜒于凹陷部111、211、311区域的小凸条所构成的蛇状结构。
本新型的复合材质流道板由于结合各种基材的物理特性,无论在燃料的均温性表现、抗腐蚀/防酸的表现、接合集电层(板)的黏合性表现等,本新型皆能展现优良的效果,因此,本新型所获致的功效远远胜于单一材料所制作的流道板。
上述较佳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新型所主张的保护范围应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以塑化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一基板,是一板状结构,以及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彼此相间隔开的凹陷部,其中该些凹陷部是形成在该第一基板的表面;
一以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二基板,是一框架结构,以及包含四个边框以及一中空部,其中该中空部的镂空空间是用来放置该第一基板,且该第一基板与该四个边框接合;
一至少一个以上以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三基板,是一薄片结构,且该第三基板的形状是对应于该凹陷部,其中该第三基板是贴合至该凹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的材质,是选自于一塑料材质、一陶瓷基板、一印刷电路基板、一高分子塑化基材或复合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的材质,是选自于一塑料材质、一陶瓷基板、一印刷电路基板、一高分子塑化基材或复合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进一步包括:一流道结构、一燃料注入口、以及一燃料流出口,其中该燃料注入口与该燃料流出口是设置在该第二基板的一侧边,以及其中该流道结构是设置在该些边框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进一步可选择包括:一电路布线,其中该电路布线是形成在该些边框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基板的材质,是选自于一铝、一铜、一铝合金、一铜合金、一不锈锈、一金、一其它单一金属、一其它金属合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基板的表面,可进一步选择一经过抗腐蚀及/或防酸处理的金属表面。
8.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以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一基板,是一片板状结构,以及是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彼此相间隔开的凹陷部,其中该些凹陷部是形成在该第一基板的表面;
一至少一个以上以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三基板,是一薄片结构,且该第三基板的形状是对应于该凹陷部,其中该第三基板是贴合至该凹陷部。
9.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以具良好黏合性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一基板,是一片板状结构,以及是包含至少一个以上且彼此相间隔开的凹陷部,其中该些凹陷部是形成在该第一基板的表面;
一至少一个以上以金属材质作为基材的第三基板,是一薄片结构,且该第三基板是具有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的形状是对应于该凹陷部,且该第一区域是贴合至该凹陷部,以及该第二区域是突伸出该第一基板而至外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的材质,是选自于一塑料材质、一陶瓷基板、一印刷电路基板、一高分子塑化基材或复合二种以上材质的复合性材质。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基板的材质,是选自于一铝、一铜、一铝合金、一铜合金、一不锈锈、一金、一其它单一金属、一其它金属合金。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基板的表面,可进一步选择一经过抗腐蚀及/或防酸处理的金属表面。
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进一步包括:一流道结构、一燃料注入口、以及一燃料流出口,其中该燃料注入口与该燃料流出口是设置在该第一基板的一侧边,以及其中该流道结构是设置在该第一基板的表面。
14.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进一步可选择包括:一电路布线,其中该电路布线是形成在该第一基板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1452799U CN2893936Y (zh) | 2005-12-22 | 2005-12-22 |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1452799U CN2893936Y (zh) | 2005-12-22 | 2005-12-22 |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93936Y true CN2893936Y (zh) | 2007-04-25 |
Family
ID=38062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52014527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3936Y (zh) | 2005-12-22 | 2005-12-22 |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93936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6896A (zh) * | 2010-11-03 | 2012-05-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强化燃料电池金属板周界 |
CN106887613A (zh) * | 2015-12-13 | 2017-06-23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结构 |
CN107808972A (zh) * | 2017-12-01 | 2018-03-16 | 大连融科储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无内置公用流道的液流电池电堆 |
-
2005
- 2005-12-22 CN CNU2005201452799U patent/CN289393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6896A (zh) * | 2010-11-03 | 2012-05-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强化燃料电池金属板周界 |
CN106887613A (zh) * | 2015-12-13 | 2017-06-23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结构 |
CN106887613B (zh) * | 2015-12-13 | 2019-11-12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框结构 |
CN107808972A (zh) * | 2017-12-01 | 2018-03-16 | 大连融科储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无内置公用流道的液流电池电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11830B (en) | Fuel cell module utilizing wave-shaped flow board | |
WO2003096455A3 (en) | Improved fuel cell | |
EP2492997B1 (en) | Bipolar plate for fuel cell | |
CN103354292B (zh) | 燃料电池系统 | |
CN101517798A (zh) | 燃料电池用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燃料电池 | |
TWI659562B (zh) | 電極板與其形成方法 | |
CN105070927B (zh) | 一种具有支撑面的自吸式双极板 | |
JP2006128109A (ja) |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の冷却板モジュール | |
JP2005158690A5 (zh) | ||
CN2893936Y (zh) |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材质流道板 | |
CN100440595C (zh)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薄金属双极板 | |
CN101101989A (zh) | 具有波浪型流道板的燃料电池模组 | |
CN101373841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0356618C (zh) | 一种燃料电池导流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3956746B2 (ja) |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121196U (ja) | 燃料電池の複合材流道板 | |
WO2024036558A1 (zh) | 流场板、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3129879U (ja) | 燃料電池に用いる複合材質の流道板 | |
CN100444445C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集流母板与端板的复合结构 | |
JP3130802U (ja) | 燃料電池 | |
CN100570942C (zh) | 燃料电池模块结构 | |
CN101340001B (zh) | 流道板 | |
CN100464450C (zh) | 一种高机械强度的燃料电池导流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651598U (zh) | 燃料电池 | |
CN109860650A (zh) | 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其的燃料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