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7655Y - 光电共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电共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67655Y CN2867655Y CNU2006200030309U CN200620003030U CN2867655Y CN 2867655 Y CN2867655 Y CN 2867655Y CN U2006200030309 U CNU2006200030309 U CN U2006200030309U CN 200620003030 U CN200620003030 U CN 200620003030U CN 2867655 Y CN2867655 Y CN 286765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hotoelectric
- accommodating groove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15 non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光电识别模块、多个电讯号端子及一光电转换模块。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孔、一容置槽及多个插槽,其中插接孔与容置槽相通,而插槽位于容置槽侧缘,且与容置槽相通。光电识别模块包括一识别单元及与识别单元连接的一个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第二端子分别配置于插槽中,且具有延伸至容置槽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此外,电讯号端子对应配置于插槽中,而光电转换模块则配置于容置槽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同时配设光纤连接器和电连接器所占据的空间,并可以降低家电产品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多媒体的时代中,现今家电产品所配设的电连接器提供音源讯号插头(Audio Plug)插接,以进行声音讯息的传输。但是,由于音源讯号插头再进行讯号传输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导致讯号失真的情况发生。因此,应用光纤来传输声音讯息即成为另一种音讯传输的方式。由于光纤具有高传输效率以及不易被电磁干扰的优点,因此光纤于讯号传输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承上所述,虽然音源讯号插头与光纤插头外观形状类似,然而市面上的电子产品均将电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分别独立设置以供使用者使用。如此一来,如家电产品内部空间有限时,电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将受限于空间限制而无法配置于家电产品内。此外,同时将电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配置于家电产品内将耗费较多的组装工时,导致家电产品的制作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可以减少同时配设光纤连接器和电连接器所占据的空间,并可以降低家电产品的制造成本。
为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适于与一传送电讯号的电插头和一传输光讯号的光纤插头其中的一个对接,其特征在于:该光电共用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孔、一容置槽以及多个插槽,其中该插接孔与该容置槽相通,而该各插槽位于该容置槽侧缘且与该容置槽相通;
一光电识别模块,包括一识别单元以及与该识别单元连接的一个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其中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二端子分别配置于该各插槽中,且该第一端子具有延伸至该容置槽的一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延伸至该容置槽的一第二接触部;
多个电讯号端子,对应配置于该各插槽中;以及
一与插入该容置槽的光纤插头配合传输光讯号的光电转换模块,该光电转换模块配置于该容置槽中,
该电插头插入该容置槽,该第一接触部经由该电插头与该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该识别单元驱动该各电讯号端子传输该电讯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电共用连接器更包括一具有多个穿孔的底座,而绝缘本体例如是配置于底座上,且这些穿孔可用以提供电讯号端子穿设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电共用连接器更包括一屏蔽壳体,屏蔽壳体例如是包覆于绝缘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具有一对正于插接孔的光电转换元件,当光纤插头插入容置槽后,光纤插头与光电转换元件形成光电转换回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更包括多个讯号端子,以传输光电转换元件转换的讯号。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是在连接器中增设一光电识别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识别电插头和光纤插头的功能,以分别启动电讯号处理系统或是光讯号处理系统。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未配置光电转换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一电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的剖视图。
图7是一电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一光纤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的剖视图。
图9是一光纤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适于配置于家电影音产品中,以连接外部的电插头或是光纤插头。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未配置光电转换模块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100适于与一电插头和一光纤插头其中的一个对接,其中电插头适于传送一电讯号,而光纤插头则适于传输一光讯号。本实施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100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10、一光电识别模块120、多个电讯号端子130及一光电转换模块140。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0具有一插接孔112、一容置槽114以及多个插槽116,其中插接孔112与容置槽114相通,而这些插槽116位于容置槽114侧缘,且与容置槽114相通。
承上所述,光电识别模块120包括一识别单元(未绘示)以及与识别单元连接的一第一端子122和一第二端子124,其中第一端子122及第二端子124对应配置于插槽116中,且第一端子122具有延伸至容置槽114的一第一接触部122a,而第二端子124具有延伸至容置槽114的一第二接触部124a。与第一端子122及第二端子124相同,电讯号端子130亦对应配置于插槽116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电共用连接器100亦可包括一具有多个穿孔152的底座150,而绝缘本体110例如是配置于底座150上,且这些穿孔152则可提供电讯号端子130穿设定位的用途。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一电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的剖视图,图7是一电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图6与图7,当电插头200插入光电共用连接器100的容置槽114后,由于电插头200插入容置槽114的部位是一导体,因此第一接触部122可经由电插头200与第二接触部124电性连接,识别单元(未绘示)即可判别插入容置槽114的插头为电插头200,进而驱动电讯号端子130与电插头200间的电讯号传输。
请接着参考图4、图8与图9,图8是一光纤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的剖视图,图9是一光纤插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后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的示意图。由图4、图8与图9可知,当光纤插头300插入光电共用连接器100的容置槽114后,由于光纤插头300插入容置槽114的部位是一非导体,因此第一接触部122无法经由光纤插头300与第二接触部124电性连接,识别单元(未绘示)即可判别插入容置槽114的插头为光纤插头300,光电转换模块140即与光纤插头300进行光讯号传输。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140可具有多个讯号端子142以及一对正于插接孔112的光电转换元件(未绘示)。因此,当光纤插头300插入容置槽114后,光纤插头300可以与光电转换元件形成光电转换回路,以将光纤插头传输的光讯号转换成电讯号,而讯号端子142即可将电讯号传输至家电产品内部。当然,家电产品内部所欲传递的电讯号亦可经由讯号端子142传递至光电转换元件以转换成光讯号,再藉由光纤插头300传输至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光电共用连接器100更包括一屏蔽壳体(未绘示)。屏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110上,使得光电共用连接器内的讯号传输不被外界的电磁波干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在光电共用连接器中配设一光电识别模块,以藉由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间是否存在电性连接关系来判别插入容置槽的插头类型(光纤插头或是电插头),进而执行光讯号/电讯号的传输。相较于习知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习知的电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整合成一光电共用连接器,使得家电产品中仅需配置光电共用连接器即可与电插头以及光纤插头对接。换言的,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共用连接器有较低的料成本及组装工时。此外,光电共用连接器在家电产品内的配设空间也将小于同时配设电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所占据的空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光电共用连接器
110:绝缘本体
112:插接孔
114:容置槽
116:插槽
120:光电识别模块
122:第一端子
122a:第一接触部
124:第二端子
124a:第二接触部
130:电讯号端子
140:光电转换模块
150:底座
152:穿孔
200:电插头
300:光纤插头
Claims (5)
1.一种光电共用连接器,适于与一传送电讯号的电插头和一传输光讯号的光纤插头其中的一个对接,其特征在于:该光电共用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孔、一容置槽以及多个插槽,其中该插接孔与该容置槽相通,而该各插槽位于该容置槽侧缘且与该容置槽相通;
一光电识别模块,包括一识别单元以及与该识别单元连接的一个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其中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二端子分别配置于该各插槽中,且该第一端子具有延伸至该容置槽的一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延伸至该容置槽的一第二接触部;
多个电讯号端子,对应配置于该各插槽中;以及
一与插入该容置槽的光纤插头配合传输光讯号的光电转换模块,该光电转换模块配置于该容置槽中,
该电插头插入该容置槽,该第一接触部经由该电插头与该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该识别单元驱动该各电讯号端子传输该电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具有多个穿孔的底座,而该绝缘本体配置于该底座上,且该些穿孔用以供该各电讯号端子穿设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屏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模块具有一光电转换元件,该光电转换元件正对该插接孔,该光纤插头插入该容置槽,该光纤插头与该光电转换元件形成光电转换回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共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模块更包括多个讯号端子,以传输该光电转换元件转换的讯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030309U CN2867655Y (zh) | 2006-01-25 | 2006-01-25 | 光电共用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030309U CN2867655Y (zh) | 2006-01-25 | 2006-01-25 | 光电共用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67655Y true CN2867655Y (zh) | 2007-02-07 |
Family
ID=3770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0030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7655Y (zh) | 2006-01-25 | 2006-01-25 | 光电共用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67655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13879A (zh) * | 2018-12-10 | 2019-05-03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的多功能供电及驱动装置 |
-
2006
- 2006-01-25 CN CNU2006200030309U patent/CN286765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13879A (zh) * | 2018-12-10 | 2019-05-03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的多功能供电及驱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79879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dual signal transmission protocol | |
US7128617B2 (en) | Electrical socket assembly and plug connector coupled thereto | |
US7942704B2 (en) | Crosstalk-proof plug connector | |
US8011959B1 (en) | High frequency micro connector | |
US7862346B1 (en) | Socket connector | |
US7806722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pieces | |
US8202120B2 (en) | High frequency socket connector | |
US8267722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 |
US7867040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retainer for holding connector | |
US2011015171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ductance and contact module used in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13522857A (ja) | 基板同士接続コネクター | |
JP201200412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10065324A1 (en) | Dual socket connector | |
US7527525B2 (en) | Jack connector | |
US20100151743A1 (en) | Electrical adapter | |
US936268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plate secured therein | |
US20060246770A1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unique strain relief means | |
CN2867655Y (zh) | 光电共用连接器 | |
CN2389431Y (zh) | 电连接器总成 | |
CN2909613Y (zh) | 电连接器及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头组合 | |
CN1747252A (zh) |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 |
US20070230877A1 (en) | Coexistent optical-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040102098A1 (en) | Slim modular jack | |
CN2824365Y (zh) | 组合式连接器 | |
CN203707388U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