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767424Y - 水净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净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7424Y
CN2767424Y CN 200420105842 CN200420105842U CN2767424Y CN 2767424 Y CN2767424 Y CN 2767424Y CN 200420105842 CN200420105842 CN 200420105842 CN 200420105842 U CN200420105842 U CN 200420105842U CN 2767424 Y CN2767424 Y CN 27674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ying treatment
water
cool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058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天民
蔡坤万
许瑞祥
刘明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1058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74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74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74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净化处理装置,它包括有至少一个净化处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单体中具有至少一层裂隙膜(1);在裂隙膜(1)表面一侧具有供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通道(2);而裂隙膜(1)表面另一侧具有供污水流过的污水通道(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对原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提纯、净化处理,而且能回收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水份,结构简单,而且运行费低,能广泛运用于众多生产领域,如电厂锅炉等工业生产设备给水的提纯处理,以及对如造纸、油田生产等领域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Description

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和污水净化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例如,造纸行业在抄纸、制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特别是制浆黑液因为其成份相当复杂、处理难度大、日常运行费用高,采用现有方法很难对其进行较为彻底的净化处理。以日产100吨纸浆计算,一天产生的纤维挤压纸浆黑液约有150~200吨、漂洗纸浆污水约450~600吨,二者相加一天的约有600~800吨制浆浓黑废水需要向工厂附近水域里排放,对环境、河流、农田形成巨大的危害。目前,对制浆黑液处理措施有药物中和、耗氧、厌氧等方法,由于制浆黑液内的成份相当复杂从而导致对纸浆黑液的处理难度加大,日常运用费用高。对中小纸厂而言,长期按上述方法处理难于为继,于是不达标排放事件屡见不鲜,偷排、漏排现象常见诸于新闻媒体。长期来没有一种比较彻底处理、并可以“回用”污水的方法。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造纸污水的净化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造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些工业生产设备在给水前需要对给原水进行预先处理,以使水质达到标准要求,例如电厂锅炉给水。严格控制电厂锅炉给水的水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防止热力系统设备的结垢、腐蚀和积盐的必要措施。目前电厂电厂锅炉给水处理一般有下述两个步骤,一、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将原水预沉、混凝、澄清、过滤、软化、消毒等;二、精制处理,即根据高、中、低锅炉对水质的不同要求,以及原水质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软化处理法(包括化学软化、离子交换软化、热力软化)、化学除盐法等。上述方法存在运用费用高的缺陷,电厂每年在水处理流程上耗费的生产成本是巨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对原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提纯、净化处理,而且能回收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水份的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净化处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单体中具有至少一层裂隙膜;在裂隙膜表面一侧具有供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通道;而裂隙膜表面另一侧具有供污水(或原水)流过的污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利用裂隙膜净化处理原水和污水。净化单体中的裂隙膜是一种高强度、耐酸碱、耐高温、耐低温的高分子疏水材料,具有特殊的开裂间隙,其间隙距离(0.2~0.4μ)远小於最小水滴的直径(0.1mm以上)。净化处理时,对原水、污水进行加热,使其与冷却水(净水)之间的温差达到30~90℃,当加热后的原水、污水由污水通道流经裂隙膜一侧的时候,其相对膜另一侧冷却水通道的净水温度来说要高出50℃左右,两者之间产生了温差,也就是有了“饱和蒸气压差”(中间隔一层裂隙膜),由于裂隙膜的特殊性原水、污水中的“蒸气”(分子直径10-7mm)穿透裂隙膜后进入冷却水通道的一侧;遇冷后立即冷凝成水,再也不能返回到污水通道一侧去了。于是冷却的净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增多、高温侧的造纸污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减少而浓缩减少,从而达到提纯原水、净化污水和回收利用污水中污水中大部分水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中可包含有若干个净化处理单体,各净化处理单体之间可通过管道串联,即上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出口与下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入口相连接,也可以以多个净化处理单体并联成一组,各组之间通过管道串联形成矩阵。还可在净化装置的未端设置冷热交换器,未端的冷却水经降温后返回输入端循环使用,浓缩后的原水、污水经加热后返回输入端循环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对原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提纯、净化处理,而且能回收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水份,结构简单,而且运行费低,能广泛运用于众多生产领域,如电厂锅炉等工业生产设备给水的提纯处理,以及对如造纸、油田生产等领域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运用于造纸污水处理,可使污水中85~90%的水份得以净化回收利用,需最终处理的所余污水量大为减少,仅占原污水总量的10~15%,如再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等后续处理措施,则能较彻底地处理制浆黑液,有利于解决造纸业严重的污水超标排放问题,将会对我国造纸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运用于电厂锅炉给水的原水净化提纯处理,能达到现有技术中对原水处理流程中的一级脱盐标准,只有在钠离子Pna和导电率这两项参数上略高于二级脱盐标准,其它指标如PH值、碱度JD、氯根Cl、有机物含量COD均好于一级、二级脱盐标准,特别是三氧化硅SiO2含量大大优于一级、二级脱盐标准,是传统水处理无可比拟的,真正实现了投资少、原水处理质量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十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4的一横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实施例4的另一横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布置形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净化装置的一种布置形式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裂隙膜1、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隔栅4、壳体5、冷却水流入口6、污水流入口7、冷却水流出口8、污水流出口9、上法兰11、下法兰12、固定螺杆21、上调正板31、下调正板32、左侧壳体51、右侧壳体52、前侧壳体53、后侧壳体54、冷却水流入室60、污水流入室70、冷却水流出室80、污水流出室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净化处理单体,所述净化处理单体中具有至少一层裂隙膜1。在裂隙膜1表面一侧具有供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通道2,而裂隙膜1表面另一侧具有供污水流过的污水通道3。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为减少水净化处理装置所占面积和提高水处理效率,裂隙膜1的数量为若干层,相邻两层裂隙膜1之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的隔栅4。
如图1、图3所示,裂隙膜1、隔栅4设置于壳体5内,该壳体5具有至少一个与冷却水通道2相通的冷却水流入口6和冷却水流出口8。该壳体5还具有至少一个与污水通道3相通的污水流入口7、污水流出口9。
如下实施例分别公开了裂隙膜1、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以及隔栅4设置的四种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壳体5为一封闭的直槽,沿其整个纵向设置有一层裂隙膜1。在裂隙膜1下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的隔栅4。在壳体5的两端开有与冷却水通道2相通的冷却水流入口6和冷却水流出口8,和污水通道3相通的污水流入口7、污水流出口9。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壳体5为一封闭的直槽,沿其整个纵向设置有三层裂隙膜1。在各裂隙膜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两个冷却水通道2、两个污水通道3的隔栅4。各冷却水通道2均具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流入口6和冷却水流出口8,各污水通道3均具有与其相通的污水流入口7、污水流出口9。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壳体5为一封闭的圆桶,沿其整个轴向设置有四层裂隙膜1。在各裂隙膜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两个冷却水通道2、三个污水通道3的隔栅4。各冷却水通道2均具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流入口6和冷却水流出口8,各污水通道3均具有与其相通的污水流入口7、污水流出口9。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壳体5由左侧壳体51、右侧壳体52、前侧壳体53、后侧壳体54拼接而成。如图6、图7所示,壳体5内设置的裂隙膜1的数量为若干层,相邻两层裂隙膜1之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的隔栅4,各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依次交错设置。各裂隙膜1、隔栅4套装于固定螺杆21上,由固定螺杆21压紧形成裂隙体后置于所述壳体5内。为便于装配、检修和更换裂隙膜1,裂隙体的上端在固定螺杆21上还套装有上调正板31、上法兰11,裂隙体的下端在固定螺杆21上还套装有下调正板32、下法兰12。如图6至图9所示,左侧壳体51与裂隙体的左侧之间形成污水流入室70,该污水流入室70与污水流入口7、裂隙体内各污水通道3相通;右侧壳体52与裂隙体的右侧之间形成污水流出室90,该污水流出室90与污水流出口9、裂隙体内各污水通道3相通;前侧壳体53与裂隙体的前侧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入室60,该冷却水流入室60与冷却水流入口6、裂隙体内各冷却水通道2相通;后侧壳体54与裂隙体的后侧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出室80,该冷却水流出室80与冷却水流出口8、裂隙体内各冷却水通道2相通。本实施例的水净化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是优选的实施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水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布置形式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可包含若干个净化处理单体,各净化处理单体之间通过管道串联,即上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出口9与下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入口7相连接。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净化装置的一种布置形式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包含有若干个净化处理单体,其中以多个净化处理单体并联成一组,各组之间通过管道串联。
如图10、图11所示,还可在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未端设置有冷热交换器,未端的冷却水经降温后返回输入端循环使用,浓缩的污水经加热后返回输入端循环进行净化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净化处理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单体中具有至少一层裂隙膜(1);在裂隙膜(1)表面一侧具有供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通道(2);而裂隙膜(1)表面另一侧具有供污水流过的污水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膜(1)的数量为若干层,相邻两层裂隙膜(1)之设置有用于支撑裂隙膜(1)并形成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的隔栅(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膜(1)、隔栅(4)设置于壳体(5)内;该壳体(5)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冷却水通道(2)相通的冷却水流入口(6)和冷却水流出口(8);该壳体(5)还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污水通道(3)相通的污水流入口(7)、污水流出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裂隙膜(1)、隔栅(4)套装于固定螺杆(21)上,由固定螺杆(21)压紧形成裂隙体后置于所述壳体(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体中各冷却水通道(2)、污水通道(3)依次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体的上端在固定螺杆(21)上还套装有上调正板(31)、上法兰(11);所述裂隙体的下端在固定螺杆(21)上还套装有下调正板(32)、下法兰(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由左侧壳体(51)、右侧壳体(52)、前侧壳体(53)、后侧壳体(54)拼接而成,其中:
所述左侧壳体(51)与裂隙体的左侧之间形成污水流入室(70),该污水流入室(70)与污水流入口(7)、裂隙体内各污水通道(3)相通;
所述右侧壳体(52)与裂隙体的右侧之间形成污水流出室(90),该污水流出室(90)与污水流出口(9)、裂隙体内各污水通道(3)相通;
所述前侧壳体(53)与裂隙体的前侧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入室(60),该冷却水流入室(60)与冷却水流入口(6)、裂隙体内各冷却水通道(2)相通;
所述后侧壳体(54)与裂隙体的后侧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出室(80),该冷却水流出室(80)与冷却水流出口(8)、裂隙体内各冷却水通道(2)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处理装置包含有若干个净化处理单体,各净化处理单体之间通过管道串联,即上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出口(9)与下一级净化处理单体的污水流入口(7)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处理装置包含有若干个净化处理单体,其中以多个净化处理单体并联成一组,各组之间通过管道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未端设置有冷热交换器,未端的冷却水经降温后返回输入端循环使用,浓缩的污水经加热后返回输入端循环进行净化处理。
CN 200420105842 2004-12-31 2004-12-31 水净化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74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5842 CN2767424Y (zh) 2004-12-31 2004-12-31 水净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5842 CN2767424Y (zh) 2004-12-31 2004-12-31 水净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7424Y true CN2767424Y (zh) 2006-03-29

Family

ID=36681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058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7424Y (zh) 2004-12-31 2004-12-31 水净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742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021A (zh) * 2012-04-12 2012-07-25 杨明 一种可以提高产水质量和产水量的复合裂隙蒸馏膜膜件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021A (zh) * 2012-04-12 2012-07-25 杨明 一种可以提高产水质量和产水量的复合裂隙蒸馏膜膜件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785B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77817A (zh) 再生纸造纸废水处理方法
CN206266392U (zh) 一种造纸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04291436B (zh) 一种生物转鼓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1428939A (zh) 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CN112142233A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全膜法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375781U (zh) 印染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
CN116621387B (zh) 一种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434447A (zh) 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方法
CN1131350C (zh) 草浆黑液的碱回收新工艺
CN104402138B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方法
CN212025040U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电渗析脱盐处理系统
CN109205902B (zh) 工业高盐废水反渗透余热回收处理系统
CN2767424Y (zh) 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0255824A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459420A (zh) 电渗式处理造纸黑液并回收碱和木质素的方法
CN216513312U (zh) 一种深度处理焦化浓盐水的近零排放系统
CN206089247U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并回用的系统
CN1772660A (zh) 造纸高浓废水处理方法
CN213537527U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回用系统
CN204714662U (zh) 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
CN2767425Y (zh) 造纸污水净化装置
CN108439579B (zh) 一种提高废水处理能力的环保系统
CN206680336U (zh) 一种生物医药废水氮磷处理装置
CN216303488U (zh) 一种污水芬顿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