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49133Y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49133Y CN2749133Y CN 200420112523 CN200420112523U CN2749133Y CN 2749133 Y CN2749133 Y CN 2749133Y CN 200420112523 CN200420112523 CN 200420112523 CN 200420112523 U CN200420112523 U CN 200420112523U CN 2749133 Y CN2749133 Y CN 274913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vot
- electronic card
- electronic
- guiding piece
- card coup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使两种宽度规格不同的电子卡皆具有良好插入导引及定位作用,如Express Card/54及Express Card/34电子卡。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插座及一包覆于该绝缘插座外部的遮蔽壳体。该绝缘插座具有若干电性接触于较宽的第一电子卡或较窄的第二电子卡的导电端子;该遮蔽壳体具有一顶壁及一对由该顶壁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该顶壁上设有一安装座、一枢轴、一引导件及一弹性元件,其中,该安装座具有一对架设墙及一位于这对架设墙之间的镂空部,该枢轴设置于这对架设墙上,该引导件套设于该枢轴且延伸至该镂空部内以抵接于该第二电子卡的一侧边,该弹性元件弹性地施力抵压于该引导件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插接不同规格的快存卡(Express Card)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个人电脑记忆卡国际协会(PCMCIA)所制定的PC电子卡已经广泛地应于诸如笔记型电脑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甚至桌上型电脑或其它电子产品上,其为一种用来扩充内存或网络等外围功能的适配卡。
基于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设计趋势,PCMCIA协会制定一种新的PC扩充卡标准的快存卡(Express Card)规格的电子卡,该种电子卡具有两种不同外型:一种是外观呈长方型而宽度为34mm的快存卡/34(Express Card/34);另一种是外观呈L型而宽度为54mm的快存卡/54(Express Card/54)。两者的长度均为75mm,厚度均为5mm。
为能读取上述的电子卡,申请人已在台湾提出一种可供两种不同宽度的Express Card规格电子卡插接的电子卡连接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3113566号。请参照图1,为前述专利申请的电子卡连接器及两种Express Card规格电子卡的立体图。
上述专利文件揭露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00设置于一电路板200上,其可分别容置Express Card/54规格电子卡300及Express Card/34规格的电子卡300’。该电子卡连接器100具有一遮蔽壳体110及一绝缘插座120。该遮蔽壳体110具有一顶壁112、第一侧壁111及第二侧壁111’,并且限定出一容置空间103。该容置空间103以宽度较大的Express Card/54规格的电子卡300为设计考虑而形成一平面形状略呈L形的空间。
其中该Express Card/54规格的电子卡300的宽度相当于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1’之间的距离,因此可由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1’限制其移动方向而准确地电性连接于该绝缘插座120。然而该Express Card/34规格的电子卡300’宽度较小,因此在插入该电子卡连接器100时,有赖于使用者将该ExpressCard/34规格的电子卡300’的一侧紧靠于第一侧壁11移动,才能顺利使该电子卡300’电性连接于该绝缘插座120。
上述结构中只有第一侧壁11是电子卡300’唯一的导引措施,倘若在插入过程中未紧靠于第一侧壁11,则插接时不容易对位。另一方面,当电子卡300’到达定位后,只有其前面的插接端与该绝缘插座120的导电端子固定接触,后面的握持端则缺乏定位,很容易受外力碰撞而致使该电子卡300’偏斜晃动,因而造成电子卡300’在电性连接上的问题,甚至造成该绝缘插座120的导电端子弯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可供存取两种宽度规格不同的Express Card的电子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可使两种宽度规格不同的Express Card的电子卡均能具有良好插入导引及定位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插座及一遮蔽壳体。该绝缘插座具有若干电性接触于较宽的第一电子卡或较窄的第二电子卡的导电端子;该遮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插座外部,其具有一顶壁及一对由该顶壁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该顶壁上设有一安装座、一枢轴、一引导件及一弹性元件,其中,该安装座具有一对架设墙及一位于这对架设墙之间的镂空部,该枢轴设置于这对架设墙上,该引导件套设于该枢轴且延伸至该镂空部内以抵接于该第二电子卡的一侧边,该弹性元件弹性地施力抵压于该引导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中引导件可以使宽度较小的第二电子卡也能如宽度较大的第一电子卡一样,在使用时受到导引及定位;
二、本实用新型可使第二电子卡产生两点接地,使得接地阻抗形成并联,比现有相关技术的单一点接地时的阻抗要更低。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但是下面的说明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相关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部份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2中A部份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导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图2中A部份的放大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接第二电子卡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沿图7中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其固定于一电路板2上,该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有一遮蔽壳体10及一绝缘插座11,可供Express Card/54规格的电子卡300(以下简称第一电子卡)及Express Card/34规格的电子卡300’(以下简称第二电子卡)插设。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子卡连接器1还包括有一用来弹出已插设的电子卡的退卡机构13。
该遮蔽壳体10包覆于该绝缘插座外部且固定于该电路板2上,其较佳地是由具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冲制弯折而成。该遮蔽壳体10具有一顶壁12及一对由该顶壁12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14a、14b,而在遮蔽壳体10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6。在本实施方式中,这对侧壁14a、14b螺锁于该电路板2上,且与该电路板2的接地线路电性连接以形成接地。其中这对侧壁14a、14b还各形成有一导电弹片148。
该绝缘插座11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具有若干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2并可与较宽的第一电子卡300或较窄的第二电子卡300′电性接触的导电端子。
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图2中A部份不同角度的局部放大立体图。本实用新型为使该电子卡连接器1在第二电子卡300’插入时具有导引及固定的作用,在该遮蔽壳体10的顶壁12设有一安装座120、一枢轴15、一引导件17及一弹性元件19而形成一引导装置。其中,该安装座120具有一对架设墙122及一镂空部123,这对架设墙122是冲制而成且各具有一组装孔124,该镂空部123位于这对架设墙122之间。该枢轴15设置于这对架设墙122上。该引导件17套设于该枢轴15上且位于该镂空部123内,该弹性元件19弹性地施力于该引导件17上。借助于该弹性元件19,该引导件17在未插入电子卡时伸入该容置空间16内,并且可以弹性地沿着该枢轴15上下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引导件17为一具弯月状的板体,然而,其形状可具有各种的变化,例如图5中,该引导件17a为一具钥匙状的板体。请再参阅图4,其中该枢轴15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这对架设墙122上,此实施方式中,该枢轴15随着该引导件17转动,为此,该枢轴15具有一由其周围凸出的定位块152。其中该引导件17具有一贯穿孔172及一凹设于该贯穿孔172边缘的一内壁面上的定位槽174。组装时,该枢轴15穿过该贯穿孔172,该枢轴15的该定位块152卡入该引导件17的定位槽174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元件19为一螺旋状弹簧,其具有一端固定于该枢轴15上,如图4所示,是向上地嵌入该枢轴15的一贯穿的嵌入孔153;另一端是笔直延伸且固定于其中一架设墙122上,为此,该弹性元件19的另一端形成一弯勾部192,其中的一架设墙122凹设一勾槽126,该弯勾部192固定于该勾槽126内。请参阅图6,该枢轴15、引导件17及弹性元件19组成可以引导较窄的第二电子卡300’的引导装置。
请参阅图7及图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接第二电子卡的立体图及沿着图7中8-8线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中该引导件17可沿该第二电子卡300’的侧边产生导引及定位的作用;借助于该引导件17使得宽度较小的第二电子卡300’也能如宽度较大的第一电子卡300一样在使用时受到导引及定位。由于该第一电子卡300及第二电子卡300’的两侧各具有一接地片301、301’并且每一侧边的上、下端各自形成有一导槽302、302’。所以当该第二电子卡300’插设于该电子卡连接器1内,该引导件17是滑接于其中的一导槽302’内,使得该第二电子卡300’在插入时受到限制,仅能沿着该侧壁14a的延伸方向插入该遮蔽壳体10内,具有确实的导引作用。其中,该引导件17的底面抵接于该第二电子卡300’侧边上方的导槽302’。当插入第一电子卡300时,该引导件17会被该第一电子卡300的顶面所顶起,不会影响第一电子卡300的插设。
经过上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不但适用于宽度较大的第一电子卡300,也能具有导引该第二电子卡300’的功用。此外,在第二电子卡300’插入定位后,该第二电子卡300’的导槽302’由于受到该引导件17的挡止作用,也会在横向方向上被限制,所以即使意外受到碰撞,该引导件17也能提供一定的抵抗力量而防止该第二电子卡300’朝该侧壁14b方向偏移,从而提供一稳固定位的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该引导件17的位置较佳地可设计成在第二电子卡300’插接定位时,与该第二电子卡300’其中的一接地片301’相接触。其中,该枢轴15、该引导件17及该弹性元件19为金属材料制成,以形成一接地的通路。此时,借助于该遮蔽壳体10原本与电路板2形成接地回路的特性,使得该第二电子卡300’两侧的接地片301’均能分别经过该侧壁14a的导电弹片148及该引导件17电性连接而接地。通过产生两点接地,且使得接地阻抗形成并联,依据电阻并联的作用原理,比单一点接地时的阻抗要更低。
请参阅图9至图11,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根据上述的构想,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如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提供另一种弹性元件19a。其中该枢轴15具有一贯穿槽154,该弹性元件19a为一设置于该架设墙122的外侧的板条状弹簧。该板条状弹簧19a的特点在于:其由一金属板条经弯折而成,而具有一穿设部191、一对由该穿设部191的顶端向两侧延伸的具弹性的弧形部193及一对各由该弧形部193向外延伸的挡止部195。在组装时,该穿设部191卡合于该枢轴15的该贯穿槽154内,这对挡止部195抵接于该遮蔽壳体10的顶面。此实施方式中,该枢轴15也是枢接于这对架设墙122上,该引导件17也是卡合于该枢轴15的该定位块152上,请参阅图10。
上述实施方式中,该弹性元件19a使得组装步骤更为容易,在先安装该枢轴15及该引导件17之后,最后再将该弹性元件19a插入该枢轴15即可,其中该穿设部191的底端具有一箭头状的挡止结构,可防止该弹性元件19a脱落。
请参阅图12至图1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其中,该枢轴15b固定地设置于这对架设墙122上,该引导件17b具有一平板部171、一由该平板部171下端向上弧状弯折的导引部173及一对由该平板部171上端两侧垂直凸出的耳部175,该枢轴15b穿过这对耳部175的通孔。其中该枢轴15b具有一由其周围凸出且位于该引导件17b及其中一架设墙122之间的定位环156。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元件19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弹性元件相同,为一螺旋状弹簧,其一端固定于该枢轴15b上,另一端笔直延伸且抵接于该平板部171的顶面。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12,在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架设墙122具有更方便组装的结构,其中至少一组装孔124向外连通而具有一较其直径窄的卡槽128,如此,该枢轴15b一端可以由该卡槽128下压而卡入该组装孔124内。
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电子卡是以Express Card/54规格的电子卡为例,该第二电子卡是以Express Card/34规格的电子卡为例。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也能应用于类似可容置两种不同规格电子卡以上的电子卡连接器。
Claims (14)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插座及一遮蔽壳体,该绝缘插座具有若干电性接触于较宽的第一电子卡或较窄的第二电子卡的导电端子;该遮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插座外部,其具有一顶壁及一对由该顶壁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该顶壁上设有一安装座、一枢轴、一引导件及一弹性元件,其中,该安装座具有一对架设墙及一位于这对架设墙之间的镂空部,该枢轴设置于这对架设墙上,该引导件套设于该枢轴且延伸至该镂空部内以抵接于该第二电子卡的一侧边,该弹性元件弹性地施力抵压于该引导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子卡的侧边上端具有一导槽,该引导件抵接于该第二电子卡的该导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引导件为一具弯月状的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引导件为一具钥匙状的板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这对架设墙上并且具有一由其周围凸出的定位块,其中,该引导件具有一贯穿孔及一凹设于该贯穿孔边缘的一内壁面的定位槽,该枢轴穿过该贯穿孔,该定位块卡入该定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螺旋状弹簧,其一端固定于该枢轴上,另一端笔直延伸且固定于其中一架设墙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形成一弯勾部,其中一架设墙凹设一勾槽,该弯勾部固定于该勾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引导件及弹性元件为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接触于该第二电子卡的一接地片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具有一贯穿槽,该弹性元件为一设置于该架设墙的外侧的板条状弹簧,该板条状弹簧具有一穿设部、一对由该穿设部的顶端向两侧延伸且具弹性的弧形部及一对各由该弧形部向外延伸的挡止部,该穿设部卡合于该贯穿槽内,这对挡止部抵接于该遮蔽壳体的顶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固定地设置于这对架设墙上,其中该引导件具有一平板部、一由该平板部下端向上弯折的导引部及一对由该平板部上端两侧垂直凸出的耳部,该枢轴穿过这对耳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螺旋状弹簧,其一端固定于该枢轴上,另一端笔直延伸且抵接于该平板部的顶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轴具有一由其周围凸出且位于该引导件及其中之一该架设墙之间的定位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对架设墙各具有一组装孔,其中至少一组装孔向外连通而具有一较其直径窄的卡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子卡为快存卡/54规格的电子卡,该第二电子卡为快存卡/34规格的电子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112523 CN2749133Y (zh) | 2004-11-10 | 2004-11-10 | 电子卡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112523 CN2749133Y (zh) | 2004-11-10 | 2004-11-10 | 电子卡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49133Y true CN2749133Y (zh) | 2005-12-28 |
Family
ID=3572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1125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49133Y (zh) | 2004-11-10 | 2004-11-10 | 电子卡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49133Y (zh) |
-
2004
- 2004-11-10 CN CN 200420112523 patent/CN274913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16419B2 (en) | Methods for ESD protection | |
US7014486B1 (en) | Recoverabl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cradle having the same | |
EP1503464B1 (en) | Connector | |
US7959448B1 (en) |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slidable contact module | |
CN202308474U (zh) | 线缆连接器及其构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1517843A (zh) | 具有静电放电保护的连接器 | |
CN101038991A (zh) | 卡连接器 | |
CN274913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EP2054976B1 (en) | Connector with esd protection | |
CN1235118C (zh) | 卡适配器 | |
CN2749132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49134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4911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49131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1112685Y (zh) | 导电端子结构及其应用 | |
US6638094B1 (en) | 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 with actuation protection device | |
CN2865046Y (zh)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
CN2014903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768386Y (zh) | 快闪记忆体的固定装置 | |
AU2009100048A4 (en) | USB plug with a built-in card-reading slot | |
CN287021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66368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31771Y (zh) | 连接器的夹持机构 | |
CN2355462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33659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