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5046Y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Usb卡的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65046Y CN2865046Y CNU2005201327125U CN200520132712U CN2865046Y CN 2865046 Y CN2865046 Y CN 2865046Y CN U2005201327125 U CNU2005201327125 U CN U2005201327125U CN 200520132712 U CN200520132712 U CN 200520132712U CN 2865046 Y CN2865046 Y CN 286504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usb card
- switching device
- conducting terminal
- card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若干个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及一遮蔽壳体。各导电端子具有一前段和一后段,且各导电端子的前段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体相连的一前部和一后部,各导电端子的后段穿入该后部内,且该第一绝缘本体位于该前部上。该遮蔽壳体包覆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藉此,一USB卡可以藉由该USB卡的转接装置,运用电子设备原有的USB插槽,以连接于该电子设备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于USB卡运用电子设备原有的USB插槽,以外接于该电子设备上的USB卡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卡具有储存资料和携带方便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电子卡依厂商的设计而产生多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规格的电子卡需被插置于相应规格的电子卡连接器,才能实现其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对电子卡进行资料的存取。例如,TINY卡,或称USB卡(Universal Serial Bus card),需被插置于一USB卡连接器。
然而,如笔记本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体积有限,难以提供额外的空间以设置一USB卡连接器。若欲将一USB卡连接器设置于一笔记本计算机中,该笔记本计算机原有的输出/输入埠将被局部的牺牲而失去原有的局部功能。若欲保持该笔记本计算机原有的功能,则该USB卡必须能够运用原有的输出/输入端口以外接于该笔记本计算机。
此外,当电子卡被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时,该电子卡必须以一预设的插置方式才能被正确地插置于该电子卡连接器。
再者,当该电子卡外接于该笔记本计算机时,该电子卡需被可靠地支撑,以避免其受外力的碰撞而受损。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USB卡连接于该电子设备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以利于一USB卡运用一电子设备原有的USB插槽,以连接于该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使一USB卡能被正确地插置于其中,以防止该USB卡被误插。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使一USB卡能被可靠地插置于其中,以避免该USB卡受外力的碰撞而受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若干个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以及一遮蔽壳体;各导电端子具有一前段和一后段,且各导电端子的前段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体相连的一前部和一后部,各导电端子的后段穿入该后部内,且该第一绝缘本体位于该前部上;该遮蔽壳体包覆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
该第一绝缘本体、各导电端子的前段、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和该遮蔽壳体形成一USB插头,以插接于一电子设备的USB插槽,且各导电端子的后段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形成一USB卡连接器,以插置一USB卡于其内,从而使该USB卡可以运用电子设备上原有的USB插槽以连接于该电子设备上,并保持该电子设备原有的输出/输入端口的功能。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内具有一插槽,各导电端子的后段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和一第二接触部,各导电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且各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入该插槽内。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一前壁,该前部连接于该前壁,该前壁设有若干个穿孔,且各导电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一相应的穿孔内。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二个侧壁,这些侧壁分别连接于该前壁的二端且延伸向后,各侧壁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导引凸条和一挡止面。
各侧壁的导引凸条和挡止面分别导引该USB卡的阶梯部和挡止该USB卡的顶抵面,使该USB卡能被正确地插置于其中,以防止该USB卡被误插。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二个支臂,这些支臂分别连接于这些侧壁且延伸向后,各侧壁的导引凸条延伸向后且连接于一相应的支臂的内侧的上部,且各支臂的内侧的后端设有一斜导面。
这些支臂进一步支撑该USB卡,使该USB卡能被可靠地插置于其中,以避免该USB卡受外力的碰撞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另一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又一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前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一USB卡插向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插槽时的示意图。
图9是一USB卡插向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插槽时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1、若干个导电端子2、一第二绝缘本体3及一遮蔽壳体4。
该第一绝缘本体1具有一本体部11及一插接部12,该插接部12由该本体部11前端的下缘向前延伸。该插接部12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容槽121。该插接部12的前端下缘设有若干个嵌槽122。该本体部11的顶面设有一中间卡槽111及二个侧卡槽112。
各导电端子2具有一前段21、一上扬部214、和一后段22,且各导电端子2的上扬部214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连接于其前段21和后段22。各导电端子2的前段2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211,且各第一固定部211的顶面形成一第一接触部212。此外,各导电端子2的前段21的前端具有一卡持部213。各导电端子2的后段2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221和一第二接触部222。该第二固定部2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于该上扬部214的上端及该第二接触部222。
该第二绝缘本体3具有一体相连的一前部31和一后部32。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前部31的顶面形成一凹槽311。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部32具有一前壁321、二个相对侧壁322、一顶板323、一底板324和一插槽33。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前部31一体连接于该前壁321的下缘。该前壁321并设有若干个穿孔3211。这些侧壁322分别连接于该前壁321的二端且延伸向后。各侧壁322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导引凸条3221和一挡止面3222(如图4所示)。该顶板323连接于该前壁321的上端且延伸向后。该顶板323设有若干个镂空部3231。该底板324连接于该前壁321的下端且延伸向后。该插槽33形成于该前壁321、这些侧壁322、该顶板323、和该底板324之间,且该插槽33形成一后插口34于其后。
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部32进一步具有二个支臂325。这些支臂325分别连接于这些侧壁322且延伸向后。各侧壁322的导引凸条3221延伸向后且连接于一相应的支臂325的内侧的上部。各支臂325的内侧的下部的后端并设有一斜导面3251。
该遮蔽壳体4为一金属板所弯折而成,且该金属板的二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一鸠尾片41和一鸠尾槽42。该鸠尾片41和该鸠尾槽42相配合于该遮蔽壳体4的底面。此外,该遮蔽壳体4的顶面向下凹设一第一卡持片43和二个第二卡持片44。
组装时,首先,各导电端子2的第一固定部211和卡持部213分别容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的一相应的容槽121内和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的一相应的嵌槽122内,使得各导电端子2的前段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
其次,各导电端子2的后段22穿入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部32内。各导电端子2的后段22的第二固定部221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部32的一相应的穿孔3211内,且各导电端子2的后段22的第二接触部222伸入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插槽33内且对应于一相应的镂空部3231。此外,该第一绝缘本体1位于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前部31上且配合于该前部31的凹槽311内。
接着,该遮蔽壳体4包覆该第一绝缘本体1和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前段31。该第一卡持片43卡接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的中间卡槽111。这些第二卡持片44分别卡接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的二侧卡槽112。各第一接触部212和该遮蔽壳体4之间形成一间距G(如图6),用以配合于一电子设备的USB插槽。
因此,该第一绝缘本体1、各导电端子2的前段21、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前部31、和该遮蔽壳体4形成一USB插头,以插接于一电子设备的USB插槽。各导电端子2的后段22和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部32形成一USB卡连接器,以插置一USB卡(Universal Serial Bus card)于其内。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是一USB卡5插向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的插槽33时的示意图。该USB卡5的前端设有若干个电性接点50。该USB卡5的顶面的两相对侧边分别下凹形成一阶梯部51。各阶梯部51的前端后凹形成一顶抵面52。
当该USB卡5由该第二绝缘本体3的后插口34插入该插槽33时,首先,该USB卡5的前端被这些支臂325的斜导面3251导引以易于插入该插槽33内。然后,该USB卡5的顶面的两相对侧边的阶梯部51进一步被这些支臂325的内侧的上部的导引凸条3221导引以准确地插入该插槽33中。当该USB卡5的顶抵面52被这些侧壁322的内侧的下部的挡止面3222挡止时,该USB卡5的电性接点50分别电性接触各导电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22,使得该USB卡5能藉由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与该电子设备达成电性连接,以对该USB卡5进行资料的存取。此外,各镂空部3231提供一相应的导电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22一位移的空间。
另外,当该USB卡5的插置方式错误时,这些支臂325的内侧的导引凸条3221挡止该USB卡5的顶抵面52,以防止该USB卡5被误插于该插槽33中。
再者,这些支臂325进一步可靠地支撑该USB卡5的两相对侧,以避免该USB卡5受外力的碰撞而受损,从而使得该USB卡5和该电子设备之间的电性连接更为稳定。
因此,透过本实用新型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具有如下述的特点:
1、该第一绝缘本体、各导电端子的前段、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和该遮蔽壳体形成一USB插头,以插接于一电子设备的USB插槽,且各导电端子的后段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形成一USB卡连接器,以插置一USB卡于其内,从而使该USB卡可以运用电子设备上原有的USB插槽以连接于该电子设备上,并保持该电子设备原有的输出/输入端口的功能。
2、各侧壁的导引凸条和挡止面分别导引该USB卡的阶梯部和挡止该USB卡的顶抵面,使该USB卡能被正确地插置于其中,以防止该USB卡被误插。
3、这些支臂进一步支撑该USB卡,使该USB卡能被可靠地插置于其中,以避免该USB卡受外力的碰撞而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沿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4)
1、一种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
若干个导电端子,其各具有一前段和一后段,且各导电端子的前段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
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具有一体相连的一前部和一后部,各导电端子的后段穿入该后部内,且该第一绝缘本体位于该前部上;以及
一遮蔽壳体,其包覆该第一绝缘本体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容槽,各导电端子的前段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各第一固定部的顶面形成一第一接触部,各第一固定部容置于一相应的容槽内,且各第一接触部和该遮蔽壳体之间形成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前端设有若干个嵌槽,各导电端子的前段的前端具有一卡持部,且各卡持部固定于一相应的嵌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导电端子具有一上扬部,且各导电端子的上扬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连接于其前段和后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前部的顶面形成一凹槽,且该第一绝缘本体配合于该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内具有一插槽,各导电端子的后段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和一第二接触部,各导电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且各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入该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一前壁,该前部连接于该前壁,该前壁设有若干个穿孔,且各导电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一相应的穿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二个侧壁,这些侧壁分别连接于该前壁的二端且延伸向后,各侧壁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导引凸条和一挡止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二个支臂,这些支臂分别连接于这些侧壁且延伸向后,各侧壁的导引凸条延伸向后且连接于一相应的支臂的内侧的上部,且各支臂的内侧的后端设有一斜导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一顶板,该顶板连接于该前壁的上端且延伸向后,该顶板设有若干个镂空部,且各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对应于一相应的镂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后部具有二个侧壁、一顶板、和一底板,这些侧壁分别连接于该前壁的二端且延伸向后,该顶板连接于该前壁的上端且延伸向后,该底板连接于该前壁的下端且延伸向后,该插槽形成于该前壁、这些侧壁、该顶板、和该底板之间,且该插槽形成一后插口于其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中间卡槽,该遮蔽壳体设有一第一卡持片,且该第一卡持片卡接于该中间卡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二个侧卡槽,该遮蔽壳体设有二个第二卡持片,且这些第二卡持片分别卡接于这些侧卡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卡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为一金属板所弯折而成,且该金属板的二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一鸠尾片和一鸠尾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1327125U CN2865046Y (zh) | 2005-11-11 | 2005-11-11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1327125U CN2865046Y (zh) | 2005-11-11 | 2005-11-11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65046Y true CN2865046Y (zh) | 2007-01-31 |
Family
ID=3767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52013271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865046Y (zh) | 2005-11-11 | 2005-11-11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65046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0329A (zh) * | 2011-05-16 | 2012-11-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CN102082341B (zh) * | 2008-07-31 | 2013-10-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4466576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配件连接器 |
CN107370001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卡座及终端 |
-
2005
- 2005-11-11 CN CNU2005201327125U patent/CN286504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2341B (zh) * | 2008-07-31 | 2013-10-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2790329A (zh) * | 2011-05-16 | 2012-11-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CN104466576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配件连接器 |
CN107370001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卡座及终端 |
CN107370001B (zh) * | 2016-05-13 | 2020-1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卡座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462567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865046Y (zh) | Usb卡的转接装置 | |
CN201130793Y (zh) | 电连接器 | |
CN1311587C (zh) | 用于接受电插头的电连接器 | |
CN2724239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350462B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CN201142458Y (zh) | 电连接器 | |
KR101559729B1 (ko) | 고속 메모리 카드 어댑터와 소켓용 커넥터 | |
KR101348141B1 (ko) |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 |
CN1893200A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69951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383227Y (zh) | 模组连接器 | |
CN269785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9796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65048Y (zh) | Usb卡的连接器 | |
CN200959431Y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1112673Y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CN20124310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927751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及连接器接口 | |
CN2662470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88405Y (zh) | 记忆卡及用户识别模块连接器 | |
CN20107283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38083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661860A (zh) | 连接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 |
CN213814685U (zh) | 读卡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